岷江上游人类活动环境影响的传播及其关键因素研究

岷江上游人类活动环境影响的传播及其关键因素研究

一、Study on the Spreading of Environmental Impact of Human Being' s Activities and Its Crucial Factors in Upper Minjiang River(论文文献综述)

肖怡然[1](2021)在《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村寨旅游扶贫绩效研究》文中提出

钟政[2](2021)在《西南典型干旱河谷区松散土体坍滑起动泥石流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干旱有利于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发育,这给我们如今的泥石流监测预警、西南干旱河谷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等方面带来了严峻的挑战。然而,要想防治这类泥石流灾害,首先需要认清干旱河谷区松散土体起动泥石流的特征与力学机制,而对这类泥石流起动的研究,国内外相关成果较少。所以本文从试验出发,试图揭示干旱河谷区松散土体坍滑起动泥石流的力学机制与形成规律,通过数值模拟,研究干旱条件下边坡的安全系数变化规律。该研究有利于人们认识到:以往在灾害预警预测方面,我们重点关注的是降雨,然而通过试验、以及国内泥石流分布特点来看,前期干旱气候下,土体更易失稳起动泥石流,在今后的灾害防治方面上,需关注前期雨量、气温等因素。通过以上研究,本文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干旱土体起动泥石流过程可以大致分为五个阶段:强降雨入渗阶段、超渗产流阶段、颗粒侵蚀阶段、土体坍滑阶段、泥石流起动阶段,并且泥石流起动属于非饱和起动,孔隙水压力及含水量均未达到最大值。(2)在相同的降雨、坡度、体积等条件下,表层为干旱松散土体的边坡较表层无干旱松散土体的边坡而言,更容易起动泥石流,并且起动历时短,规模大。(3)表层为干旱松散土体的边坡更有利于形成坡面径流,其主要原因是土体内部气体起到了作用,形成了封闭气泡,影响了降雨入渗的作用。这种坡面径流在冲刷表层松散颗粒的同时,沿坡面方向会产生剪切力,不断拖拽表层土体,产生裂隙,并且泥石流的起动前兆为土体发生大规模坍滑,土体发生剪胀破坏;而表层无松散土体的边坡则没有此类特征,首先产生的是地下径流,不断掏蚀坡底,使边坡慢慢发生蠕滑。(4)通过模拟现场边坡安全系数可以知道:表层为干旱松散土体的边坡较无干旱松散土体的边坡而言,更容易发生破坏,最小安全系数越低,且最危险的滑移面更浅,表现为浅层失稳破坏。

杨芷[3](2021)在《泾河流域产水量空间演变与径流尺度效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泾河流域位于黄土高原中部,沟壑纵横,水土流失严重。现有研究成果中关于该流域水文参量的空间变化及空间尺度效应研究数量不多。本文主要采用SWAT模型模拟,结合经验正交函数分解(EOF)、地理探测器以及多元回归分析等手段,揭示了泾河流域产水量的空间变化特征,分析了产水量空间变化的驱动因素,初步阐明了该流域径流系数的多空间尺度效应。取得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借助泾河流域内三个水文站(庆阳、杨家坪、张家山)的流量观测数据,采用SWAT模型对流域水文参数进行单/多站点的逐一和联合校准验证。结果表明,两种校准方式下,全流域出口站径流模拟精度差异不大,纳什效率系数(NSE)、决定系数(R2)多维持在0.8、0.6左右,偏差百分比(PBIAS)多控制在15%以内;但流域内子集水区的单站点逐一校准模拟效果明显优于多站点联合校准,其中杨家坪站在与其他两站点组合中模拟精度均在0.5以上,而庆阳站在与张家山站联合模拟中效果下降最为明显,NSE和R2甚至下降到0.5以下。参数敏感性在两种校准方式下差异显着,单站点逐一校准中参数敏感性主要受局部集水区的水文特征影响,而多站点联合校准中,覆盖更大空间范围的下游站点的参数敏感性与上游站点参数敏感性保持较高的一致性。(2)泾河流域年产水量总体上呈减少趋势,多年平均年产水量在空间整体上呈现由东南向西北递减的趋势,各个子流域的产水量成显着正相关关系,但正相关关系从1980-2010年表现为微弱的下降趋势。1980-2010年流域产水量经经验正交函数分解(EOF)分解,流域产水量易形成“全区一致型”、“南北型”和“以中北部为中心型”3种空间模态,模态方差贡献率分别为77.68%、12.92%和6.67%;同时,通过旋转经验正交函数(REOF)分析,可以将流域产水量划分为南北两端区、中部区、东部区和西部区四个区域,四种区域模态的方差贡献率分别为36.2%、32.35%、23.42%和7.58%。(3)对泾河流域SWAT模型输出结果119个子流域产水量与其影响因素地理探测:气象因子(蒸发量、潜在蒸发量、降水量)以及土地利用所占比例因子(耕地、林地、草地、水域和建设用地)对于产水量的空间变化具有程度不同的风险性。其中,降水量显着性统计数占到了统计总数的70%以上,其对于产水量空间分布具有高度风险性。表征对产水量空间变化解释能力的q值在降水量因子处达0.561,其对产水量变化的贡献最大,是产水量空间变化的驱动因素。与其他影响因素相比,蒸发量对产水量变化的影响呈显着的差异性。气象因子之间存在双因子增强和非线性增强作用,土地利用因子和气象因子之间只存在非线性增强作用。因此,气象因子在产水量变化中起主要作用,当土地利用因子和气象因子共同作用时,土地利用因子会增强气象因子对产水量变化的影响。(4)研究区内,年、月径流系数均随汇水面积的增加而呈递减趋势,除2-4月的月径流系数与面积为幂函数递减关系外,其他均为指数函数关系递减;枯水季径流系数大于丰水季,流域冬季较强的地下水补充能力,使得枯水季的降水转化为径流的效率相对较高;由于降水的空间不均匀性以及地形地貌、植被的差异性导致在小尺度上的径流系数差异更大。较大尺度的流域对径流的敏感性因子较少,主要是受气候因子的影响,而植被和土地利用因子的影响主要反映在中小流域。

李治兵[4](2021)在《乡村振兴战略进程下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业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20年,我国已完成了全国农村脱贫攻坚的历史性任务,实现全面小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由全面小康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历史阶段。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战略,也将进入全面推进的阶段。因此,乡村振兴已成为下一步农村从基层党建到经济产业发展,再到文化建设、生态保护、乡村治理等多项工作的时代背景和总体方略,对民族地区下一步旅游业发展也具有重要的统领指导意义。岷江上游羌族地区在生态保育、文化传承等方面地位突出,但也面临着自然灾害频发、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的多重困境。在乡村振兴战略进程下,村寨旅游的发展已经不是单纯的产业发展问题,而是涉及经济、文化、生态、基层治理等多个方面的复合问题。在羌族地区发展村寨旅游业,对于在资源与环境硬约束背景下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背景下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在经济双循环发展格局下培育消费新增长点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和政府有关乡村振兴的决议、规划、政策为指导,运用民族学、经济学、旅游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理论,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比较分析、多学科交叉等研究方法,按照“背景研究—文献研究—实地调研—咨询交流—重点突破”的思路,采用“理论研究—样本分析—案例田野”的程序,对民族村寨旅游业研究背景及意义进行分析,系统梳理相关文献,聚焦民族村寨旅游业研究的核心命题,明确研究的内容、思路,以此作为数据来源、案例选择及调研过程的依据;梳理相关指导思想及理论,对乡村振兴与民族村寨旅游发展的内在联系进行分析,为后续研究奠定理论基础。选取岷江上游羌族地区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特性以及乡村振兴实施情况,全面勾画出其村寨旅游业发展的历程与现状。综合运用既有研究成果、政府政策及田野调查资料,从产业、生态、文化、基层治理、收入五个方面构建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评价体系,以老人村、桃坪村、坪头村等三个典型案例村寨,采用定性与定量结合的方式,剖析其旅游发展对乡村振兴的贡献及存在的问题。系统总结村寨旅游发展在产业融合、村民增收、生态建设、文化传承与保护、基层党建等方面的成效,生成具有民族地区发展特色的村寨旅游发展经验。以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暴露的问题为逻辑起点,辨析其产业结构、产业组织、管理机制、基础设施建设等现实挑战,洞悉其在人力、土地、资金、管理、基层组织、自然灾害等方面的制约因素,把产权制度、土地改革、村民组织化、基层治理等纳入村寨旅游发展分析框架,探索乡村振兴战略进程下民族村寨旅游高质量发展的科学路径。研究得出以下结论:第一,乡村振兴战略是岷江上游羌族地区以及所有民族地区村寨旅游发展的重大时代背景和统领方略。在此背景下,发展村寨旅游应当并也能契合乡村振兴战略在乡村政治、经济、文化、生态和村治方面的要求。第二,岷江上游羌族地区在乡村振兴战略初步实施阶段,尽管连续遭受严重的自然灾害,但村寨旅游业的恢复、发展、升级仍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本文对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的区域宏观贡献与案例村寨的微观贡献的研究表明,村寨旅游是推进岷江上游羌族地区乡村振兴的可行路径之一。第三,在乡村振兴战略进程下,村寨旅游发展应树立新的资源利用与产业获益理念。第四,产业融合是促进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业良性发展以及乡村产业振兴的主要路径。第五,构建劳动、经营、资本的多元化参与格局,其中落实与活用中央有关土地确权与“三权分置”重要政策,探索多样化土地流转,确保村民资本化参与旅游业及收益权利是一项重要新课题,也是巩固全面小康和推进乡村产业融合振兴的政策保证。第六,加强村级基层党建,探索村寨旅游业新型集体经济形式并保证村民的主体地位,同时加快乡村社会治理现代化,完善社会主义村民自治,激发村民参与乡村振兴和发展旅游产业是构建良好村寨旅游秩序的重要途径。

李彦雪[5](2021)在《黑龙江乡村聚落景观空间形态研究》文中指出乡村是农业文明的产物,是我们赖以生存的重要空间,是美丽乡村的真实写照。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背景下,乡村聚落景观空间形态认知的不足,缺少定量化研究的技术手段。目前传统的乡村建设过程中数据资源获取困难,主观性强,缺少合理的规划指导,地域乡村聚落景观空间形态缺乏客观认知,新形势下急需拓展研究的量化手段及方法,以对乡村聚落景观空间形态展开科学理性思维的探讨。本文针对黑龙江地域乡村聚落景观空间形态认知不足和量化研究技术方法匮乏的问题,以黑龙江省域为研究范围,以代表性典型村落为研究对象,以乡村聚落景观空间形态为主脉络展开研究。技术层面运用了无人机多视图影像三维重建技术,引入空间句法理论与技术、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技术和形状指数法,并辅以Rhino、AutoCAD、DepthMap、IIIustrator和Photoshop等软件进行乡村聚落景观空间量化与分析。内容上对黑龙江乡村聚落景观空间形态影响要素和典型村落分布形态详细分析,从乡村聚落本底的边界空间、街巷空间和院落空间形态等综合认知黑龙江地域乡村聚落景观空间形态特征,并结合典型县域实证研究,优化指导景观设计方案。本研究发现黑龙江乡村聚落景观形态价值认知不足,国家层面的地域典型代表性村落占比特别低,各类典型聚落景观形态有待挖掘。通过技术分析发现,地域乡村聚落景观空间分布受自然和人文环境因素影响较大,特别是自然环境海拔高程影响占比最大,而坡向影响不大。黑龙江大部分村落集中分布在平原地区,以中南部区域的齐齐哈尔、牡丹江和哈尔滨三个城市分布最集中,分布特点也与历史流寓的流人文化有一定关系。基于量化并分析结果,乡村聚落景观的边界空间形态、街巷空间形态和院落空间形态要素,从不同角度综合全面的表达了黑龙江地域乡村聚落景观的空间形态。乡村聚落最为常见的边界形态为指状形态特征,团状形态特征次之。边界形态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最大,地形和水体都是重要的影响因素。通过集成度、平均深度和可理解度综合分析,与村落空间相融合,通过轴线的冷暖层次,确定出村落的核心区域,并形成可达性及可理解度权重层级关系,作为引导实践的依据,使空间从感性认知得以理性升华。院落空间分布形态上多以平行式排列为主,院落空间格局以前院院落和前后院落最具代表性,“小家大院”的特征最具地域代表性。最后以林口县22个绿化示范村进行实证研究,以设计的新思维来指导方案设计。通过量化分析的方法和技术的探索,搭建了认知乡村聚落景观空间形态思维的框架,开拓了研究思路,使黑龙江乡村聚落景观空间形态的认知更具客观性,为北方寒地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了理性科学的思维方法,进而指导实践,同时丰富了黑龙江乡村景观研究资源,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高青[6](2020)在《基于地质环境的天府新区土地利用及生态承载力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地质环境直接影响着区域的土地利用和生态承载力,快速城市化地区土地利用与生态承载力变化剧烈,在这个过程中地质影响及主要驱动力研究是应用第四纪地质学的重要内容。四川天府新区是党中央、国务院确立的国家级新区,近年来保持快速发展的强劲态势,基础设施建设快速推进、城市功能加快完善,人地过程强烈耦合。从地质环境、国土空间规划等角度研究天府新区土地利用及生态承载力情况,有助于查明快速城市化过程中不同系统的作用机制。本文基于多源多期遥感数据,应用Arc GIS和e Congnition等软件平台,提取天府新区1988、1997、2003、2009、2014、2016年共六期土地利用和地质环境信息,建立了土地利用动态和地质环境数据库;在分析土地利用变化过程、景观格局变迁、变化驱动力等因素基础上,借助马尔可夫模型预测天府新区土地利用变化趋势;运用SPSS采用因子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分别对天府新区2011-2016年和1998-2016年的生态承载力及其生态服务功能水平进行时空动态研究;探讨了地质环境对土地利用时空演化与生态承载力变化的影响,针对天府新区国土空间开发、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优化调整的建议。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查明了地质环境对土地利用及生态承载力演化的作用机制。通过分析评价区域内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等因素,评价地质环境对土地利用和生态服务功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当前地质环境对天府新区土地利用及生态承载力的影响,主要是控制了土地利用的空间分布和植被类型的空间分布。其中,工程地质环境和地貌因素对土地利用空间分布具有强控制作用,而水文地质环境和工程地质环境对研究区的生态服务功能和生态承载力具有间接约束作用。天府新区地质环境较为复杂,在快速城镇化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地质环境对生态承载力的影响。本文的研究对拥有类似特征地区的国土空间规划和开发工作具有独特参考意义。(2)天府新区1988-2016年间土地利用变化显着。研究区土地利用类型整体变化率达52.35%,变化总面积为826 km2。其中,城镇村建设用地由成都市周边东升街办、西航港街办、华阳街办和龙泉驿区等向外延伸至黄甲镇、永安镇、正兴镇、兴隆镇、柏合镇范围,该区域内耕地面积减少明显,受控地层主要为第四纪地层;东部及南部林地资源受耕地扩张影响出现面积减少,由于侏罗系和白垩系地层不宜耕种,人类活动相对较少,林地受耕地侵蚀有限。综上,城镇村建设用地和耕地变化较大,其中原有耕地面积中约38%变为城镇建设用地;城镇村建设用地和交通用地扩展迅速,其面积扩展程度指数分别为35.5和10.1。景观格局研究显示,城镇村建设用地最大斑块所占景观面积的比例由0.29%增加至8.67%,成为研究区扩张最为剧烈的景观类型。林地占比由67.36%下降至37.46%,萎缩较为明显。景观蔓延度指数由1988年的75.68%呈逐年下降态势,在2009年后保持在62.35%左右,表明新区景观格局变化速度正在由快变缓。景观斑块个数由2253上升至3179,表明研究区土地利用类型正在变得更加多样;而香农均匀度指数由0.8上升至1.26,表明景观分布变得更均匀化。结合地质环境、土地利用类型及景观格局动态变化分析可以得知,地质因素为天府新区土地利用类型的基本控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政策因素也对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具有推动作用。依据土地利用演变特征及驱动机制,使用马尔可夫模型预测未来天府新区土地利用变化情况,结果显示新区内城镇村建设用地将成为最主要的用地类型,湿地、景观用地面积将上升,耕地和林地等将退化。这也符合天府新区建设“公园城市”示范区的目标定位。(3)构建了天府新区生态承载力评价体系。选取生态支撑力、生态压力和生态弹性力三个子目标层来评价新区生态承载力水平,选取生物多样性及生物产出两个指标来评价生态服务功能。研究结果显示,随着研究区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区内生态用地面积逐步减少,部分开发区植被退化,生态环境面临的压力逐步提升,生态服务功能空间分布出现明显地貌分异。但同时,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和成都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部署要求,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秉持建设“公园城市”理念,认真落实退耕还林各项政策,加快城市湿地、绿道和滨水空间建设,大力发展绿色低碳循环经济,新区城市绿地面积不断增加,植被覆盖率有所上升,生态用地面积趋于稳定,生态承载力和生态服务功能保持在较高水平。最终本研究得出结论,当前天府新区地质环境相对稳定,对区域内生态承载力和生态服务功能的制约作用较弱,生态承载力和生态服务功能演化的主要驱动力是快速城镇化进程中的人类活动。(4)天府新区地质条件复杂,地质环境对土地利用和生态承载力空间分布发挥着明显约束作用。从地质环境条件看,区内龙泉山断裂带和黄龙溪-正兴镇断裂带均为北东向分布,是研究区构造和地貌的主体格架。其中,龙泉山断裂带影响研究区东部地区,构造活动行迹明显,影响范围内多分布林地和草地,生态承载力水平较好。地层组成以第四系为主,分布于研究区东西部地区,土地利用类型主要为城镇村建设用地和耕地;白垩纪及侏罗纪地层次之,与地质构造空间分布基本吻合,白垩纪地层中以林地为主。除地质构造及地层岩性对土地利用类型与生态承载力空间分布有较强约束外,地形因素发挥着明显的限制作用。低海拔平原地区多为城镇村建设用地、耕地等,生态承载力水平一般;高海拔山地多为林地草地,生态承载力较高。

陈亭亭[7](2020)在《渭河上游地区距今5500-2000年农业发展历程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文中研究指明人地关系是地理学研究的核心问题,其中过去人类对环境的适应策略是目前环境考古学研究的热点。渭河上游地区地处古丝绸之路东侧,是先民最早定居的地区之一,具有悠久的农业发展历史和完整的文化序列,是研究中国北方粟黍农业起源与发展,以及东西方农作物交流和传播的理想区域。近年来该地区植物考古学研究取得了较丰硕的成果,但研究地点和时段分布不均衡,主要集中在对某一时期某个典型遗址的详细讨论,并未开展大区域长时间尺度的农业发展历程研究,且未进行系统测年工作。针对以上问题,本文在渭河上游地区44处新石器-青铜时代遗址采集了浮选样品,鉴定出14503粒炭化植物种子的种属,其中包括农作物种子13603粒(粟10238粒,黍2032粒,小麦1017粒,大麦259粒,水稻2粒,荞麦55粒)。此外,完成了1507粒农作物种子的长、宽粒径测量,以及21个遗址AMS14C年代的测定工作。基于本文的研究结果,系统梳理了渭河上游地区5500-2000 BP(BP为“距今(1950 AD)”年代)的农业发展历程及其影响因素,再结合甘青地区,尤其是青藏高原东北部地区和河西走廊地区已发表的相关数据开展对比分析,探讨不同区域应对气候变化所采取的策略。本文主要结论概括如下:(1)渭河上游地区先民5500-2000 BP对主要农作物的利用历程可分为四个阶段:5500-4300 BP,先民主要利用粟黍,且以粟为主,黍为辅;4300-3600 BP,先民主要利用粟黍,麦类作物传播到该地区但未被普遍利用;3000-2000 BP,先民主要利用小麦,粟黍变为辅助农作物。本文的测年结果在3600-3000 BP存在缺环,推测该阶段渭河上游地区人类定居强度低。(2)5500-2000 BP渭河上游地区先民对主要农作物粟、黍、小麦和大麦进行了长期的选育进化,随时间的推移这些农作物的粒径整体呈现上升趋势。(3)渭河上游地区史前农业结构的变化主要受气候、农作物特性及人口规模的影响。5500-4300 BP,人口定居强度的增大促使人类选用粟(较黍产量高)为主要作物,该时期相对暖湿的气候条件为粟黍种植提供了保障。4300-3600 BP,麦类作物传入渭河上游地区,但粟黍仍为主要作物,气候冷干趋势对种植结构多样化有所促进;3000-2000 BP,温度和降水较前两个时期显着偏低,先民调整种植结构,以小麦为主,粟黍转为辅助作物。(4)甘青地区先民对于气候变化的响应模式有明显的时空差异。新石器晚期至青铜时代早期(约4500-3600 BP)是气候转向冷干的时期,青藏高原东北部先民调整了生业模式,3600 BP后采用了适应高寒环境的农牧混合经济并永久定居至高海拔地区。而渭河上游人群在该时期未对种植结构进行明显的调整,很可能是导致3600-3000 BP先民定居强度显着下降的重要原因。3000 BP左右,该地区先民将主要种植的农作物从粟黍调整为小麦,体现出对生存环境变化的适应。本工作获得了渭河上游地区新石器-青铜时代遗址一批重要的植物考古和碳十四年代的一手数据,对认识该地区人类活动和农业发展历史提供了重要资料。通过不同区域资料的对比研究,对理解甘青地区中晚全新世人与环境相互作用提供了有价值的研究案例。

匡奕敩[8](2020)在《我国南方丘陵山地生态系统服务与社会经济协同发展研究 ——以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为例》文中指出根据我国“两屏三带”生态安全战略指导思想以及国际社会、国家与地方各层面生态系统服务与社会经济发展形势,围绕人类社会发展及不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导致生态系统服务能力下降,引发自然灾害的实情,本研究有助于从理论上为生态系统提升提供科技支撑,在实践中促进湘西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基于目前生态系统服务评估的差异和不足,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各领域生态系统服务及在生态环境-自然灾害-社会经济耦合影响因素下的协同发展关系;进一步厘清生态系统服务与社会经济各指标因素的发展变化规律,明晰各因素之间的影响关系特征,分析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与民族地区社会经济之间协同发展特征,目的要在于为区域生态与社会经济协同发展建言献策,对于生态系统服务可持续经营及社会可持续发展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根据我国南方丘陵山地区域具体情况,以典型喀斯特地貌地形特征且森林覆盖率较高的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为例,结合遥感、统计年鉴、考察调研、政府网站、媒体相关数据,集成多源、多尺度、多类型指标数据,筛选出与协同发展模式有关的相关分析、线性回归、主成分分析等数理统计分析方法,以及人工神经网络、定性的PEST情景分析法对论文进行深度研究。以湘西州1980-2018年四个时间段土地利用变化Landsat-TM遥感影像为基础数据源,利用GIS分析方法,对各年度土地利用变化率、空间核密度及转移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1980-2018年湘西州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城建用地面积不断增大,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减少,生态功能逐年下降;空间变化分析得到城建用地不断由州中心向周边扩大,各市县水田正朝着生态区域空心化格局演变,有林地正朝着边缘化的格局演变的发展趋势。社会经济方面,湘西州总人口不断增加,乡村人口不断减少,第三产业逐渐替代第二产业占据主导地位;以GDP和人口等社会经济空间分布公里网格数据集为基础数据源空间变化分析得到湘西州各县区乡村人口正朝向城镇转移,农村空心化凸显,城乡生产总值差距明显。气象环境方面,湘西州年降水量与湿度极值之间变化比较分散,而年均气温和光照较为集中;以平均气温、年降水量等气象环境空间插值数据集为基础数据源,进行空间分析发现极值年份间年降水量高低界限移动明显,年均气温高低界限移动不明显,时空变化具有反复或交替变化特征,相应农作物与气象灾害随年度变化呈现一定的周期波动变化发展规律。利用R语言作图及SPSS统计方法对生态系统服务与社会经济指标因素进行相关关系、回归关系和主成分分析,结果发现:(1),1980-2018年耕地与城建面积表现为竞争关系,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与耕地、林地、草地,总人口与城镇人口,GDP与三产业,年降水量与平均湿度,年均气温与光照时长表现为一定的协同发展关系;(2),研究期间耕地在总土地利用中的占比与乡村人口在总人口中的占比、与第一产业增加值在GDP中的占比表现为同步下降的协同发展关系,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对生态系统服务呈现负面效应;(3),2009-2018年年均气温与粮食产量呈负相关,2008-2012年降水量与直接经济损失、水灾面积、粮食减产在不同时期显着相关,呈现协同发展关系。综合生态系统与社会经济20余项指标因素,从中选择与生态系统服务关系较大的总人口、国内生产总值、播种面积、粮食产量、年降水量、年均温度、受灾面积等宏观非线性数据指标,构建基于灾害-环境-社会经济耦合下的生态系统服务的人工神经网络预测分析,作协同发展研究。结果显示,生态系统服务正在下降,同时人均生产总值呈缓慢增长趋势,反映生态系统服务与社会经济难以呈现协同发展的趋势;泛化权重分析得到国民生产总值与粮食产量因素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影响较大,宜优先决策农业生产为主的GDP,协调耦合度,以期获得GDP与生态系统服务及人均生产总值三者更好的协同发展作用。基于农田生态系统与农村经济发展的人工神经网络预测分析得出湘西州及各县市农业发展可比价增速呈现波动性减缓的趋势;宜优先决策有效灌溉面积以促进农田生态系统与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快速协调发展。结合湘西州州政社情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同时与非完整数据的三废排放、灾害、旅游收入、人均可支配收入等指标一起,补以PEST为主的情景分析定性方法,整合成PEST-SWOT模型;针对前述理论分析的各种问题,在权衡决策上归并同化或整合同步生态系统服务与社会经济相关指标共同发展,结果得到,在社会发展机遇期引科技下乡能化解农村农田空心化问题以促进农田生态与农业经济协同发展,在人与土地关系中转变经济基础弱势为优势来促进生态系统服务与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协同发展,在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地政策机遇与地方旅游业挑战下结合湘西森林优势与乡村人口空心化弱势结合下弥补促进林地生态系统服务与社会人口就业协同发展,通过科技创新手段化解技术挑战难题进而促进水域生态系统服务与农业经济恢复及协同发展,以及在环保宏观政策综合指导下拟促进湘西乡村社会经济振兴与武陵山片区生态系统服务的协同发展。今后将以决策支持的方式展开研究,并在南方区域生态系统服务和人类社会经济协同发展上更好应用,以深入探索生态系统服务能力与农村社区发展协同提升模式,努力实现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协同共进。

张江峰[9](2020)在《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研究》文中指出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是国家生态修复、生态治理、生态文明建设重点区域之一,在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中属于禁止开发区和限制开发区;是我国“藏羌彝民族走廊”和茶马古道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主要的羌族聚居区和四川省第二大藏区。长期以来,藏、羌、回、汉等民族在这个地区内繁衍生息,交汇、交融,互通有无,创造并传承了丰富多样、灿烂多元的民族文化,因此,该地区是我国民族文化多样性富集地区。新型城镇化、特色小城镇战略背景下,在民族众多、自然条件复杂、旅游资源富集地区如何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修复保护及民族文化传承保护等各项事业多赢,是个新命题。因此,岷江上游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生态、社会治理等各方面建设成就,对其他民族地区具有一定示范效应和借鉴意义。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各种现实条件,国家主体功能区赋予该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的重任,决定了该地区照搬东部沿海大规模工业化驱动城镇化发展路径不现实,只能立足于当地自然人文资源禀赋优势,培育发展特色产业,进而驱动城镇化发展。岷江上游民族地区自然旅游资源雄奇秀美,多姿多彩;民族文化个性差异,多样性明显,是该地区发展旅游产业的优势基础性资源。这种资源禀赋优势决定了该地区发展旅游业,并通过旅游业引领驱动城镇化进程是一种切实可行的发展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和特色小城镇战略实施,给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城镇化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持续的政策动能,为该地区推进城镇化提供了思路和方向。本文通过运用民族学、人类学、管理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研究方法,对岷江上游民族地区特殊性、旅游小城镇发展历程及面临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依据资料可得性、类型代表性等标准选择了松潘县川主寺镇、汶川县水磨镇、理县古尔沟镇三个田野调查点,通过对三种类型旅游小城镇发展进行定性分析和量化研究,比较三种类型旅游小城镇发展异同及所面临问题,提出对策建议。最后,通过对制约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因素及其深层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发展路径建议,期望对民族地区城镇化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绪论阐述了本论文所研究问题选题背景,选题理论和现实意义、研究目的、相关研究评述、主要使用的研究方法、主要创新点等问题。第一章梳理了各位专家学者对旅游小城镇相关概念和分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定义,同时,对本文相关指导理论做了梳理和述评。第二章梳理了我国旅游小城镇相关概念以及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历程,研究了民族地区旅游经济发展与城镇化水平提升之间互动关系。第三章主要梳理了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小城镇发展及旅游城镇化历程,并具体分析了该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经济社会发展、民族文化、国家区划生态环境功能等方面具体特殊性,分析了该地区依靠旅游业驱动旅游小城镇发展在经济、社会、民族文化和生态环境方面特殊意义。第四章分别对三个田野调查点旅游小城镇进行了实证和比较研究,比较了三种类型旅游小城镇各自发展特点、差异性和面临问题,发现异同之处,最后给出了三种类型旅游小城镇创新发展可操作性建议。第五章主要分析了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存在的问题,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影响因素,并分析了这些因素产生的深层次根源,为该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选择路径提供理论支持。第六章主要分析了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的必要性和机遇,研究了该地区旅游小城镇持续发展的推拉动力以及旅游小城镇与大城市群产品的互补性,提出该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对策建议。结语部分陈述了本论文主要结论和后续研究展望。本文主要结论是: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因,在于能够持续地与大城市群实现产品互补互通,实现二者相互动态优化。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创新升级,旅游产品与时俱进及不断完善是该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的根本基础和产业保证;优良的自然生态环境是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的环境支撑;优秀民族传统文化是岷江上游民族地区丰富的资源,是该地区旅游产品持续创新发展的持续文化源动力,也是该地区旅游产品核心吸引力所在,是该地区旅游小城镇建设中彰显其地方特色的文化源泉;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社会治理成效是该地区旅游业平稳发展的社会保障。

孔锋,方建,乔枫雪,王瑞[10](2019)在《透视中国小时极端降水强度和频次的时空变化特征(1961~2013年)》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极端降水事件具有小概率和高风险的特征,采用高分辨率数据有助于了解极端降水真实情况。采用1961~2013年中国小时降水数据,从极端降水的强度和频次特征出发,采用多种数理统计方法诊断中国小时极端降水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不同重现期下的中国小时极端降水强度具有明显的东南高-西北低的空间分异特征。不同百分位数下的中国小时极端降水阈值也具有东南高-西北低的空间分异特征。(2)不同百分位数下的1961~2013年中国小时极端降水频次变化趋势主要以增加趋势为主,且随着百分位数的增加,增加趋势趋于减小并向长江流域地区集中。中国小时极端降水频次波动特征则呈东南波动小-西北波动大的空间分异格局,且随着百分位数的增加波动大的地区从西北向东部和南部地区扩张,同时西部地区逐渐呈现出波动大小镶嵌的格局。(3)90%和95%分位数下的中国小时极端降水频次EOF分析表明,中国小时极端降水频次具有明显不同的时空变化模态,且前两个模态可以反映中国小时极端降水频次的主要时空变化模态。两种超阈值取样方法均反映了长江流域呈增加趋势的时空模态特征。

二、Study on the Spreading of Environmental Impact of Human Being' s Activities and Its Crucial Factors in Upper Minjiang River(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Study on the Spreading of Environmental Impact of Human Being' s Activities and Its Crucial Factors in Upper Minjiang River(论文提纲范文)

(2)西南典型干旱河谷区松散土体坍滑起动泥石流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干旱河谷区泥石流研究现状
        1.2.2 泥石流起动机制研究现状
        1.2.3 干旱与泥石流时空耦合关系研究现状
        1.2.4 干旱对泥石流发育的影响机制研究现状
        1.2.5 泥石流形成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现状
        1.2.6 现研究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1.3.1 研究内容
        1.3.2 创新点
第二章 干旱环境下地质灾害发育概况
    2.1 干旱河谷总体空间分布状况
    2.2 干旱河谷区泥石流形成条件
        2.2.1 地形地貌
        2.2.2 松散固体物质
        2.2.3 水源条件
    2.3 泥石流分布特征
    2.4 区域地质概况
    2.5 岷江上游干旱河谷
        2.5.1 岷江干旱河谷气象水文
        2.5.2 地形地貌
        2.5.3 地层岩性
        2.5.4 地质构造
        2.5.5 人类活动及社会经济
        2.5.6 地震活动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干旱河谷区松散土体坍滑起动泥石流试验与力学机制分析
    3.1 松散固体物质
    3.2 试验观测系统
        3.2.1 孔隙水压力传感器
        3.2.2 含水率传感器
        3.2.3 数据采集仪
    3.3 试验土料的制备
    3.4 土体基本参数
        3.4.1 液塑限试验
        3.4.2 土体比重测定
        3.4.3 力学性质
    3.5 试验土体含水量配置
    3.6 试验坡度的选择
    3.7 降雨条件的设计
    3.8 干旱土体的制备
    3.9 试验设计
    3.10 试验现象分析
    3.11 试验数据分析
        3.11.1 边坡土体孔隙水压力变化
        3.11.2 边坡土体含水率变化
    3.12 无干旱松散土体表层边坡起动泥石流试验
    3.13 干旱松散土体起动泥石流力学机制分析
        3.13.1 干旱对土颗粒之间粘聚力的影响
        3.13.2 干旱后土体起动形成泥石流的机制分析
        3.13.3 干旱土体破坏过程中土体受力分析
        3.13.4 干旱影响泥石流发育的机制分析
    3.1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降雨条件下干旱松散土体对边坡安全系数的影响及防灾建议
    4.1 基于数值模拟的泥石流启动与边坡安全系数分析
        4.1.1 SEEP/W板块的基本介绍
        4.1.2 SLOPE/W模块的基本介绍
    4.2 边坡安全系数理论
    4.3 模型的建立和基本参数的设置
        4.3.1 模型建立
        4.3.2 基本参数的设定
    4.4 数值模拟
        4.4.1 表层干旱土体边坡数值模拟
        4.4.2 表层天然土体边坡数值模拟
    4.5 两种土体表层下边坡稳定性比较
    4.6 干旱河谷区泥石流灾害防治与建议
        4.6.1 干旱河谷区泥石流防治
        4.6.2 防灾减灾建议
第五章 结论
第六章 问题及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攻读硕士期间参与的课题及论文发表)

(3)泾河流域产水量空间演变与径流尺度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分布式水文模拟
        1.3.2 水文空间变化机理特征
        1.3.3 水文过程的尺度效应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理位置和地形地貌
        2.1.2 气象水文
        2.1.3 植被及土壤
        2.1.4 社会经济条件
    2.2 研究方法
        2.2.1 SWAT模型
        2.2.2 空间自相关分析
        2.2.3 经验正交函数(EOF)与旋转经验正交函数(REOF)
        2.2.4 地理探测器
第三章 SWAT模型的泾河流域多站点径流模拟分析
    3.1 SWAT模型原理
    3.2 泾河流域SWAT模型建立
        3.2.1 模型数据库建立
        3.2.2 模型数据导入和运行
        3.2.3 模型适用性评价
    3.3 径流模拟参数敏感性
        3.3.1 参数敏感性分析方法
        3.3.2 参数敏感性结果分析
    3.4 径流率定、验证
        3.4.1 单站点逐一率定与验证
        3.4.2 多站点联合率定验证
    3.5 讨论
        3.5.1 单站点逐一校准与多站点联合校准结果对比分析
        3.5.2 单站点逐一校准与多站点联合校准参数敏感性对比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泾河流域产水量时空演变特征
    4.1 SWAT模型校准验证
    4.2 泾河流域年产水量时空变化分析
        4.2.1 泾河流域年产水量变化
        4.2.2 泾河流域年产水量空间相关性分析
        4.2.3 流域年产水量正交经验函数分解分析
        4.2.4 流域年产水量旋转经验正交函数分析
    4.3 讨论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泾河流域产水量影响因子分析及径流系数尺度效应
    5.1 SWAT模型的率定、验证
    5.2 地理探测器结果
        5.2.1 风险区探测结果
        5.2.2 生态探测结果
        5.2.3 因子探测结果
        5.2.4 交互作用探测结果
    5.3 泾河流域径流系数的尺度效应
        5.3.1 径流系数与尺度变化关系
        5.3.2 泾河流域不同尺度上的径流系数影响因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主要创新点
    6.3 需进一步开展的研究工作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4)乡村振兴战略进程下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相关学术研究综述
        (一)关于中国乡村的研究
        (二)关于乡村振兴的研究
        (三)关于民族村寨旅游的研究
        (四)关于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的研究
        (五)关于乡村振兴战略与乡村旅游业关系的研究
        (六)对已有相关研究的简要评价
    三、研究视角与方法
        (一)研究视角
        (二)研究方法
        (三)田野调查点的选择
    四、研究内容和重点难点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的重点与难点
    五、本文的创新和不足之处
        (一)创新点
        (二)不足之处
第1章 指导思想与理论基础
    1.1 指导思想
        1.1.1 乡村振兴战略
        1.1.2 乡村振兴战略与民族村寨旅游业发展的内在联系
    1.2 理论基础
        1.2.1 当代中国民族理论
        1.2.2 乡村旅游理论
        1.2.3 产业融合理论
        1.2.4 乡村文化变迁与文化保护理论
        1.2.5 中国当代产权理论
    本章小结
第2章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基本情况与乡村振兴战略初步实施
    2.1 岷江上游羌族地区概况
        2.1.1 羌族与岷江上游羌族地区
        2.1.2 自然地理概况
        2.1.3 历史文化概况
        2.1.4 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2.2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的基本情况
        2.2.1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的数量和所属行政区划
        2.2.2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风貌、地理分布
        2.2.3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经济概况
        2.2.4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社会概况
    2.3 岷江上游羌族地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背景及其重要性分析
        2.3.1 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及其发展
        2.3.2 灾后旅游业振兴及其问题
        2.3.3 单一区域性扶贫、新农村建设的成效及其问题
        2.3.4 部分羌族村寨面临的现实问题
        2.3.5 岷江上游羌族地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性分析
    2.4 岷江上游羌族地区乡村振兴战略的初步实施
        2.4.1 脱贫攻坚成果巩固与全面小康基本实现
        2.4.2 乡村振兴规划制定及相关政策体系的建立
        2.4.3 农村产权制度和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2.4.4 合村并乡与乡村基层组织建设
        2.4.5 乡村基础设施建设
        2.4.6 全域旅游推进与村寨旅游发展
        2.4.7 岷江上游羌族地区乡村振兴战略初步实施的成绩与问题
    本章小结
第3章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的历程与现状
    3.1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资源与条件
        3.1.1 岷江上游羌族旅游村寨分类
        3.1.2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资源
        3.1.3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条件
    3.2 岷江上游羌族地区村寨旅游发展历程
        3.2.1 起步阶段(90年代初至中后期)
        3.2.2 初步发展阶段(1998 年—2008 年)
        3.2.3 快速发展阶段(2010年至今)
    3.3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现状
        3.3.1 岷江上游羌族旅游村寨数量
        3.3.2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供给能力及旅游收入
        3.3.3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成效
    本章小结
第4章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评价体系
    4.1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评价体系构建原则
        4.1.1 科学性原则
        4.1.2 系统性原则
        4.1.3 可比性原则
        4.1.4 可行性原则
    4.2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2.1 评价指标选取依据
        4.2.2 评价指标体系的确立
    4.3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评价体系的权重赋值
        4.3.1 确定权重的方法
        4.3.2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立
    本章小结
第5章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业发展及其对乡村振兴贡献个案研究
    5.1 老人村旅游发展及其对乡村振兴贡献
        5.1.1 老人村概况
        5.1.2 老人村旅游发展的历程与现状
        5.1.3 老人村旅游发展对乡村振兴的贡献
        5.1.4 老人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5.2 桃坪村旅游发展及其对乡村振兴贡献
        5.2.1 桃坪村概况
        5.2.2 桃坪村旅游发展的历程与现状
        5.2.3 桃坪村旅游发展对乡村振兴的贡献
        5.2.4 桃坪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5.3 坪头村旅游发展及其对乡村振兴贡献
        5.3.1 坪头村概况
        5.3.2 坪头村旅游发展历程与现状
        5.3.3 坪头村旅游发展对乡村振兴的贡献
        5.3.4 坪头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5.4 三村旅游业发展及其对乡村振兴贡献的整体评价与对比分析
        5.4.1 整体评价
        5.4.2 对比分析
    本章小结
第6章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优化发展思考
    6.1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的经验
        6.1.1 同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与村寨旅游发展
        6.1.2 差异化的村寨旅游发展策略
        6.1.3 村寨旅游发展对乡村振兴具有综合贡献效应
        6.1.4 不同类型的村寨旅游对乡村振兴的贡献存在差异
    6.2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的问题探析
        6.2.1 旅游业发展后劲乏力
        6.2.2 新型经营主体发育迟缓
        6.2.3 旅游管理机制不完善
        6.2.4 村寨防灾减灾救灾能力不足
    6.3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的制约因素
        6.3.1 人力资本欠缺
        6.3.2 土地资源制约
        6.3.3 资金制约
        6.3.4 自然灾害与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
        6.3.5 产权制度不完善
        6.3.6 村寨原子化
    6.4 乡村振兴进程下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优化发展思考
        6.4.1 村寨旅游发展思维转向
        6.4.2 探讨村寨旅游赋权及村民受益方案
        6.4.3 激发村寨旅游内生发展活力——多元化参与
        6.4.4 村民再组织与村寨旅游秩序的重塑
        6.4.5 加强旅游村寨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建设
        6.4.6 争取国家有关乡村振兴的扶持政策
    本章小结
研究结论及展望
    一、研究结论
    二、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附录
    附录一: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调查问卷
    附录二: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村民访谈提纲
    附录三: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管理者访谈提纲
    附录四:“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权重赋值专家打分表
    附录五:访谈纪要
    附录六:田野工作相关照片
致谢

(5)黑龙江乡村聚落景观空间形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引言
        1.1.2 选题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对象及概念
        1.3.1 研究范围及对象界定
        1.3.2 基本概念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
        1.4.1 乡村景观的国内外研究
        1.4.2 乡村聚落景观的国内外研究
        1.4.3 相关理论依据及技术规范
        1.4.4 国内外文献综述简析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6 技术路线
2 主要理论和技术研究探索
    2.1 多视图影像三维重建技术
        2.1.1 多视图影像三维重建技术研究背景
        2.1.2 重建技术实现路径
        2.1.3 三维重建实践探索
        2.1.4 应用于乡村景观设计的优势
    2.2 空间句法理论与技术研究
        2.2.1 空间句法的基本概念
        2.2.2 空间句法的发展应用
        2.2.3 基于空间句法的空间形态分析思维
    2.3 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技术
    2.4 形状指数法
    2.5 本章小结
3 黑龙江乡村聚落景观环境特征及样本分类研究
    3.1 黑龙江乡村演化及发展概况
        3.1.1 乡村形成及演化
        3.1.2 村镇发展现状
        3.1.3 乡村与城市的区别
    3.2 黑龙江乡村聚落景观环境特征研究
        3.2.1 自然环境特征
        3.2.2 人文环境特征
    3.3 乡村典型样本村落的选取
        3.3.1 研究对象筛选界定
        3.3.2 地域典型样本选取结果
        3.3.3 研究样本城乡分布数量
    3.4 黑龙江乡村聚落景观分类及价值特征
        3.4.1 样本村落调研方式及数据来源
        3.4.2 典型样本村落分类研究
        3.4.3 乡村聚落景观的价值特征
    3.5 本章小结
4 乡村聚落景观空间形态影响因素与分布特征
    4.1 样本村落选址空间分布密度
        4.1.1 黑龙江典型村落选址分布
        4.1.2 样本村落市级分布密度
    4.2 黑龙江乡村聚落景观空间形态的影响因素
        4.2.1 自然环境影响因素
        4.2.2 人文环境影响因素
    4.3 黑龙江乡村聚落景观空间分布特点
        4.3.1 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分布
        4.3.2 传统村落分布
        4.3.3 国家级生态村分布
        4.3.4 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分布
        4.3.5 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分布
    4.4 本章小结
5 黑龙江典型乡村聚落景观空间形态与分类特征
    5.1 乡村聚落边界空间形态
        5.1.1 乡村聚落边界空间形态量化指标
        5.1.2 样本村落边界空间形态
        5.1.3 村落边界空间形态驱动因子分析
    5.2 乡村聚落街巷空间形态
        5.2.1 基于集成度的街巷空间形态特征
        5.2.2 基于可理解度街巷空间形态
        5.2.3 聚落景观空间融合形态特征
    5.3 乡村聚落院落空间形态
        5.3.1 乡村院落空间布局
        5.3.2 院落空间格局形态
        5.3.3 院落景观要素空间形态
        5.3.4 公共及绿化空间景观形态
    5.4 乡村聚落空间形态典型特征分类
        5.4.1 空间形态结构角度分类
        5.4.2 村落价值特征角度分类
        5.4.3 区位关系角度分类
    5.5 本章小结
6 典型县域乡村聚落景观空间形态实证研究
    6.1 案例概述及分布密度
        6.1.1 选取缘由
        6.1.2 林口县典型聚落样本村的选取
        6.1.3 村落空间分布形态密度分析
    6.2 乡村聚落景观空间影响要素
        6.2.1 自然环境影响因素
        6.2.2 人文环境影响因素
    6.3 林口县示范村景观空间形态研究
        6.3.1 典型村落分布特点
        6.3.2 样本村落边界形状指数界定
        6.3.3 村落边界形态特征分析
        6.3.4 样本村落空间集成度分析
        6.3.5 空间可理解分析
    6.4 实践方案优化指导
    6.5 本章结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东北林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6)基于地质环境的天府新区土地利用及生态承载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生态地质环境对国土空间开发利用的影响
        1.2.2 国土空间规划的技术方法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1.5 主要创新
第2章 天府新区地质环境
    2.1 气象水文
    2.2 地形地貌
    2.3 地层岩性
    2.4 地质构造
        2.4.1 构造分布及组合特点
        2.4.2 新构造运动与地震
    2.5 工程地质
    2.6 水文地质条件
    2.7 人类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
第3章 土地利用时空演化研究
    3.1 土地利用数据获取
        3.1.1 遥感数据获取与预处理
        3.1.2 影像解译标志建立
        3.1.3 土地利用信息提取
    3.2 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研究
        3.2.1 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的空间涵义
        3.2.2 主要研究内容
        3.2.3 研究方法与模型
        3.2.4 1988 年-2016 年研究区城市土地利用变化总体分析
        3.2.5 1988 年-2016 年研究区城市土地利用时空结构分异分析
        3.2.6 1988 年-2016 年研究区城市土地利用时空转化分析
    3.3 城市土地利用预测分析
        3.3.1 马尔科夫方法基本原理
        3.3.2 基于马尔科夫模型的城市土地利用模拟与预测
    3.4 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分析
        3.4.1 景观格局指数选取
        3.4.2 景观格局指数计算结果与分析
    3.5 土地利用驱动力研究
        3.5.1 地质驱动力
        3.5.2 社会经济驱动力
第4章 生态承载力与生态服务功能评价
    4.1 生态承载力评价与分析
        4.1.1 生态承载力研究方法
        4.1.2 生态承载力评价流程
        4.1.3 生态承载力评价结果与分析
    4.2 生态服务功能时空动态研究
        4.2.1 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4.2.2 生态服务功能动态过程
        4.2.3 生态服务功能评价
第5章 地质环境对土地利用与生态承载力的影响
    5.1 地质环境分区
        5.1.1 地质环境评价
        5.1.2 地质环境分区
    5.2 地质环境对土地利用的影响
    5.3 地质环境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5.4 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
    5.5 国土空间规划及土地利用建议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7)渭河上游地区距今5500-2000年农业发展历程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先民生业模式研究进展
        1.1.1 旧石器时代狩猎采集经济研究
        1.1.2 新石器时代农业起源和传播研究
        1.1.3 史前东西方文化交流背景下农作物交汇研究
    1.2 甘青地区史前时代农业发展历程研究进展
    1.3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1.3.1 选题依据
        1.3.2 研究意义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渭河上游地区自然地理概况
    2.2 渭河上游地区史前考古文化序列
第三章 研究材料与方法
    3.1 研究材料
    3.2 植物大遗存的浮选、鉴定、粒径测量与统计方法
    3.3 ~(14)C年代学的原理与方法
    3.4 农作物粒径测量
第四章 研究结果
    4.1 测年结果
    4.2 浮选结果
第五章 渭河上游地区5500-2000BP先民对主要农作物利用策略研究
    5.1 渭河上游地区5500-4300BP先民对农作物的利用研究策略及与毗邻地区对比分析
    5.2 渭河上游地区4300-3600BP先民对农作物的利用研究策略及与毗邻地区对比分析
    5.3 渭河上游地区3600-3000BP先民对农作物的利用策略研究及与毗邻地区对比分析
    5.4 渭河上游地区3000-2000BP先民对农作物的利用策略研究及与毗邻地区对比分析
    5.5 渭河上游地区5500-2000BP不同阶段农作物与杂草变化分析
第六章 渭河上游地区5500-2000BP先民农作物利用策略变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6.1 5500-2000BP气候变化对渭河上游地区种植结构的影响
    6.2 农作物特性对渭河上游地区5500-2000BP种植结构变化的影响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问题和展望
参考文献
附表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8)我国南方丘陵山地生态系统服务与社会经济协同发展研究 ——以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论文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区域生态系统服务研究动态
        二、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系统与可持续发展研究动态
        三、区域可持续发展与协同发展研究进展
    第三节 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一、研究目标
        二、研究内容
        三、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域
    第一节 湘西概况
        一、地理位置、行政区划与民族分布
        二、湘西地区地形地貌与自然灾害特点
        三、湘西地区生态系统类型分布、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
    第二节 研究区域的实地考察与调研
        一、湘西实地考察
        二、参与式调研与集中会议研讨
第三章 研究方案
    第一节 数据来源
        一、遥感监测数据
        二、资料收集与数据整理
    第二节 技术支持
        一、应用软件工具材料
        二、机器学习技术模型
    第三节 研究方法
        一、生态系统服务与社会经济核算方法、计算公式和评价模式
        二、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与社会经济影响关系分析模型与评估方法
        三、区域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预测与情景分析方法
第四章 基于3S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与社会经济时空变化分析
    第一节 土地利用变化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时空演变分析
        一、1980-2018年湘西土地利用变化及转移矩阵分析
        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分析及价值估算
    第二节 民族地区社会经济时空演变分析
        一、湘西州社会人口因素变化分析
        二、湘西州经济生产总值因素变化
        三、湘西州社会经济人均产总值与人均可支配收入变化分析
    第三节 区域气象环境影响下作物生产时空演变分析
        一、1980-2018湘西气象环境因素变化情况分析
        二、湘西州气象环境影响下的农作物变化分析
第五章 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与社会经济发展影响关系分析
    第一节 生态系统与社会经济内部因素影响关系
        一、土地利用变化下生态系统各因素之间的影响关系
        二、社会经济内部各因素间影响关系分析
        三、气象环境内部各因素影响关系分析
    第二节 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与社会经济影响因素分析
        一、土地生态系统对社会人口因素的影响分析
        二、土地生态对经济产值的时空效应分析
    第三节 区域复杂生态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影响因素分析
        一、气象生态环境对农作物社会经济发展影响因素的时空效应分析
        二、气象生态环境对农作物灾害影响因素的时空效应分析
第六章 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与社会经济协同发展预测与情景分析
    第一节 区域生态系统与社会经济协同发展人工神经网络预测与特征分析
        一、基于灾害-环境-社会经济耦合下的生态系统服务人工神经网络预测与特征分析
        二、基于农田生态系统与农村社会经济发展人工神经网络预测与特征分析
    第二节 生态系统与社会经济权衡决策的情景分析及协同发展上的建议
        一、生态系统服务与社会经济权衡决策中的情景分析
        二、生态系统服务与社会经济在PEST-SWOT模型上的协同发展分析
第七章 讨论、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讨论
    第二节 结论
    第三节 主要创新点、不足与展望
        一、主要创新点
        二、不足之处
        三、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9)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提出
    二、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一)选题现实背景
        (二)选题理论研究背景
        (三)研究意义
    三、研究综述
        (一)旅游城镇化研究
        (二)旅游小城镇研究
        (三)旅游城镇(市)可持续发展和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城镇化研究
    四、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重点难点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目的
        (三)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
        (四)研究重点和难点
        (五)研究思路和论文框架
第一章 旅游小城镇概念及相关理论
    第一节 旅游小城镇概念和分类
        一、小城镇概念和分类
        二、旅游小城镇概念和分类
    第二节 相关理论述评
        一、新型城镇化理论
        二、产权理论
        三、社区参与理论
        四、差异化理论
        五、体验经济理论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我国旅游小城镇发展
    第一节 我国旅游小城镇发展历程
        一、我国旅游小城镇发展阶段
        二、我国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历程和现状
    第二节 我国民族地区旅游经济发展与城镇化相关性研究
        一、我国民族地区旅游经济发展与旅游城镇化相关性机理分析
        二、我国民族地区旅游发展对旅游城镇建设的助推效应
        三、我国民族地区城镇化建设对旅游发展的提升效应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条件及必要性分析
    第一节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条件分析
        一、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区域特点
        二、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制约因素分析
        三、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制约因素成因分析
    第二节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必要性、机遇和动力机制分析
        一、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特殊意义
        二、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必要性和机遇分析
        三、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持续发展的动力机制
第四章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历程、现状及问题
    第一节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区划沿革和小城镇发展历程
        一、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城镇化发展历程
        二、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当代城镇主要类型
        三、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城镇化发展现状
        四、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经济社会效益分析
    第二节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旅游产品层次低,同质化现象严重
        二、旅游业人力资本开发利用不足,旅游专业经营人才匮乏
        三、生态环境承载压力大,民族文化未得到充分彰显
        四、旅游基础设施相对滞后,社会应急处置能力不足、应急能力相对落后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案例研究
    第一节 旅游小城镇发展影响因素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一、指标体系设计的基本原则
        二、评价指标因子选取
    第二节 重建转型旅游小城镇案例研究—以汶川县水磨镇为例
        一、水磨镇概况
        二、水磨镇旅游发展历程和现状
        三、水磨镇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四、水磨镇旅游发展对策建议
    第三节 交通枢纽和商贸服务型旅游特色小城镇案例研究—以松潘县川主寺镇为例
        一、川主寺镇概况
        二、川主寺镇旅游发展历程与现状
        三、川主寺镇旅游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四、川主寺镇发展对策及建议
    第四节 自然资源依托型度假旅游特色小城镇案例研究-以理县古尔沟镇为例
        一、古尔沟镇概况
        二、古尔沟镇旅游发展历程和现状
        三、古尔沟镇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四、古尔沟镇发展对策及建议
    第五节 三种旅游小城镇发展影响因子比较研究
        一、三种类型旅游小城镇异同比较
        二、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三个旅游小城镇比较研究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思路与对策建议
    第一节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与大城市群产品关系
        一、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产品
        二、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与大城市群产品关系
    第二节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对策及建议
        一、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总体发展思路概述
        二、创新升级旅游产品,促进产业融合,夯实旅游小城镇持续发展的产业基础
        三、保护修复优良生态环境,为旅游业持续发展提供生态保障
        四、创建民族特色文化传承保护机制,实现民族文化保护传承与旅游发展双赢
        五、构建共享式社会治理机制,为旅游小城镇发展提供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本章小结
结语
    一、研究结论
    二、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文中各章节图表目录
    附录2 :旅游小城镇居民调查问卷
    附录3 :访谈纪要
    附录4 :田野访谈照片
致谢
博士在读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10)透视中国小时极端降水强度和频次的时空变化特征(1961~2013年)(论文提纲范文)

1 数据与方法
    1.1 数据来源与处理
    1.2 计算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年遇型的中国小时极端降水强度空间对比分析
    2.2 不同百分位数法的中国小时极端降水阈值空间对比分析
    2.3 不同百分位数法的中国小时极端降水频次气候态空间对比分析
    2.4 不同百分位数法的中国小时极端降水频次变化趋势空间对比分析
    2.5 不同百分位数法的中国小时极端降水频次波动特征空间对比分析
    2.6 基于EOF分析的中国小时极端降水频次变化的模态特征
3 结论与讨论
    3.1 结论
    3.2 讨论
    3.3 展望

四、Study on the Spreading of Environmental Impact of Human Being' s Activities and Its Crucial Factors in Upper Minjiang River(论文参考文献)

  • [1]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村寨旅游扶贫绩效研究[D]. 肖怡然. 西南民族大学, 2021
  • [2]西南典型干旱河谷区松散土体坍滑起动泥石流试验研究[D]. 钟政. 昆明理工大学, 2021
  • [3]泾河流域产水量空间演变与径流尺度效应研究[D]. 杨芷.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01)
  • [4]乡村振兴战略进程下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业发展研究[D]. 李治兵. 西南民族大学, 2021
  • [5]黑龙江乡村聚落景观空间形态研究[D]. 李彦雪. 东北林业大学, 2021
  • [6]基于地质环境的天府新区土地利用及生态承载力研究[D]. 高青. 成都理工大学, 2020
  • [7]渭河上游地区距今5500-2000年农业发展历程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 陈亭亭. 兰州大学, 2020(01)
  • [8]我国南方丘陵山地生态系统服务与社会经济协同发展研究 ——以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为例[D]. 匡奕敩. 中央民族大学, 2020(01)
  • [9]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研究[D]. 张江峰. 西南民族大学, 2020(03)
  • [10]透视中国小时极端降水强度和频次的时空变化特征(1961~2013年)[J]. 孔锋,方建,乔枫雪,王瑞.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9(12)

标签:;  ;  ;  ;  ;  

岷江上游人类活动环境影响的传播及其关键因素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