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杯芬芳的灵魂咖啡

一杯芬芳的灵魂咖啡

一、一杯清香的心灵咖啡(论文文献综述)

徐博雨[1](2019)在《文化语境中的茶主题平面设计》文中研究说明文化语境中的茶主题平面设计是立足于茶文化传播与发展的基础之上,以本科期间毕业设计主题与英国学习一年中的调研基础上完善起来的,试图在不同文化的语境中对茶主题设计进行解读。整篇论文总体呈现理论概念分析研究、结合案例探讨设计手法和设计师设计实践三个部分。其一,本文试图通过对茶的历史、贸易、文化、饮茶方式等理论知识的解读和梳理,归纳出在文化语境中茶主题设计的表现方法,即原有意象、视觉元素、互动体验、跨界传播的形式表现。其二,根据中国、英国、日本三国不同的文化语境,对“喜茶”、“京盛宇”、“WHITTARD OF CHELSEA”、“山本山”四个茶品牌进行设计分析,并总结其设计方法,得到概念的启发。其三,试图从茶与茶文化理论的研究和品牌案例分析的基础上,以实验性海报设计、游戏化设计、虚拟现实空间设计三个角度进行设计尝试。

黄健垚[2](2019)在《民国时期茶审美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的茶文化传承几千年,凝聚了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如果说茶文化是一片饱含生机的茶叶,那么茶美学就是这片叶子的主叶脉,而茶审美则是更为细小的网状脉络。现如今,随着美学理念的普及,人们的审美也在不断地提高,因此关于茶审美方面的研究也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民国时期茶审美的研究为主线,探究民国时期茶审美的时代特征和形成原因,民国时期形成了典型的中西合璧的审美风尚,其原因可概括为思想的启蒙,教育的先行,世界局面的变化,引导人们不断探求新的美。民国时期形成了以个人审美爱好为主的个性化的审美情趣,如浪漫才子郭沫若,讲究豪放诗情一杯茶;幽默大师林语堂,是一位快乐自在的饮茶人;人民艺术家老舍,喝的是人生百味世俗茶;苦茶庵主周作人,饮的是一杯苦茶。民国时期的茶审美对现代的茶审美发展有很大的引导和启示,如茶空间的设计上,茶馆撷趣;茶人服的形式上,有着民国印记的改良旗袍非常适合茶艺表演;在文创类产品上,民国风的茶叶罐,茶叶海报可以给予设计师一定思考。民国时期传统与现代的融合,东方与西方的互补,使民国时期茶审美具有不一样的风采与亮点,可为现代茶审美做些参考。希望能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民国时期的审美元素,应用于当今社会。

周子郁[3](2018)在《杜拉斯与1980年代以来的中国男作家》文中认为玛格丽特·杜拉斯在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文坛如一道炫目闪电,照亮了中国文坛,刮起了“杜拉斯热”这阵大风。这朵“法国婴粟”自传入以来一直为中国作家与读者着迷。这其中不乏中国男性作家的身影。跨越时间、国度与性别,80年代以来的中国男作家与杜拉斯遥相呼应,向文学界昭示着其创作之间千丝万缕的关联性。论文尝试运用比较文学、叙事学、语言学等相关理论,对所涉及作家文本展开比较研究,梳理出杜拉斯对中国作家所产生的影响,同时开掘两者间创作的精神深层内涵的共通与存异,以期探索中国作家在文学创作上如何在借鉴的同时自立成长。论文主要分为6个部分:引言主要介绍80年代杜拉斯作品在中国译介的基本情况及其在中国作家中产生的话题,梳理国内外研究现状,阐明论文的研究方法、研究意义和基本思路。第一章主要概述杜拉斯作品在中国的译介过程。杜拉斯于1980年由王道乾带到中国读者的视野中,这位杰出的男性作家兼翻译家为中国读者再造了诗意美妙的杜拉斯世界,引发了第一次“杜拉斯热”。早在80年代中国男作家就针对杜拉斯有了许多见解。80年代追求自由、独立的思潮,新潮的叙事理论与技法等因素都促成了杜拉斯进入男作家的视野。而相较于女作家,男作家理解中的杜拉斯也展现出不同于女性作家所认知的不同特征来。第二章主要就“情绪逻辑”这种小说叙事结构、性爱与精神的关系、小说诗性的语言三个方面讨论杜拉斯对王小波在创作上产生的影响。杜拉斯和王小波在精神内核与语言形式上都有着极大的共通。两位作家皆凭借情绪流动偏离或回归叙事主线,刻意造成肉体之爱与灵魂之爱的冲突,偏爱渡船式的纵向聚合关系叙事。第三章主要就写作意志、创作基调、复调结构三个方面讨论杜拉斯与史铁生在创作上的异同。史铁生与杜拉斯有着类似的人生体悟与创作意志,创作基调也呈现出同样的苍凉与厚重感,叙事的异同也值得我们进行分析。第四章分节讨论杜拉斯对李洱、夏商及郭敬明这三位新生代作家所产生的影响。李洱与杜拉斯的共同点主要集中于小说创作中国真实与虚构的过渡上;夏商破碎而精巧的语言简练而又韵味无穷,颇有杜氏风格;而兼有作家与导演双重身份的郭敬明,同样在前辈杜拉斯的创作中感受到了影像语言并运用于自身的创作中。结语就杜拉斯对中国男作家的整体影响进行总结,与中国女作家的“杜拉斯热”进行比较,为当代文学对西方文学的借鉴以及自身发展提出建议。

艾英[4](2018)在《慢生活的N个关键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快时代,放慢脚步,享受生活的"慢"妙;放慢速度,享受悠长时光;放慢节奏,享受生活中的每一件事。慢下来,摆脱世事负累、尘世纷扰,远离喧嚣。慢下来。淡下来。静下来。闲下来。时光静好,心亦安然。经历一阵如期而至的秋风、一场终将到来的冬雨,进入素净、安谧、悠远的人生之境,抵达一直期待的慢生活。

田家敏[5](2016)在《简媜散文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简媜是当代台湾文坛上不可多得的女性散文作家,她自20世纪八十年代初登上文坛以来,连续不断的进行散文创作,默默耕耘。从她早期出版的第一本散文集《水问》到最新出版的《谁在银闪闪的地方等你:老年书写与凋零幻想》,简媜的散文主题多变,内容深广,既有对故乡的礼赞,也有对佛理禅意的感悟,还有对女性内在世界的挖掘等等,简媜将自己的所见所闻以及自身的成长经验融入到她的散文创作中,并用行云流水般的文字,扣人心弦的句子写出她对人生各阶段的认识与体悟,显示出她散文的独特性与丰富性,具有很大的研究价值及意义。本论文以简媜的散文为研究对象,从散文主题出发,分别从乡土情怀、禅宗思想和女性书写这三个角度来研究简媜的散文,论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绪论部分介绍简媜散文的生平与创作,梳理了简媜散文研究的现状和成果,最后对论文的选题意义和价值作了说明;第一章论述了简媜散文的乡土情怀,主要包括简媜对故乡宜兰的赞美、进入都市后简媜对乡村生活的渴望以及简媜对自己身世的追寻;第二章论述了简媜的禅宗思想在山水与日常生活中的体现;第三章从“潜入内在去揪出瘀伤与痛苦”、构建“和谐的自我伦理”和女性挣扎蜕变的过程——理想到现实的“转化”这三个方面论述简媜散文的女性书写;结语主要是对整篇论文的一个总结。

王燕[6](2016)在《从咖啡与茶文化的比较谈中西方文化的交流》文中认为对茶文化的研究,自古以来都是学术界关注的话题之一,品茶和喝咖啡分别是东西方人们生活中较为普遍的习惯,其中蕴合的文化各不相同。本文通过阐述咖啡和茶的各方差异来对中西文化的差别进行探讨,以便加深彼此了解和进行更深入的交流。

崔兴中[7](2016)在《沟通心灵 品悟人生——观纪录片《茶,一片树叶的故事》》文中认为茶是中国献给世界的礼物。中华民族的祖先发现了茶,并演绎出许多制作茶叶的技艺。红茶、绿茶、黄茶、黑茶、白茶、乌龙茶,加工工艺不同,色泽不同,香味不同,功效不同。茶从中国走向世界。茶是中国文化的组成部分,大家坐下来喝茶、品茶,在茶几上达成了许多合作,化解了许多矛盾。茶马古道,开启了茶叶的"丝绸之路"。茶与"道"、"禅"有解不开的情结。

陈丽伟[8](2015)在《陈丽伟诗集《城市里的布谷鸟》作品选读》文中提出

荷见炊烟[9](2014)在《七年:那一场风花雪月的邂逅》文中研究表明站在窗边看外面的风景,天空透兰透兰的,阳光从密密层层的枝叶间射下来,感觉人的心也凭增了些暖意。还只是初夏,不是很热,早上还有丝丝凉意,没有冬天的干燥和春秋的雾霾,人的心也变得晶莹剔透,宁静安详。走过岁月

熊尚全[10](2013)在《川渝茶馆:公共空间和文化再生产基地》文中认为茶是中国古人贡献给世界的三大饮料之一。中国古人讲“民以食为天”,今人讲“吃饭是第一件大事”。其实吃饭只能保底。真正的生活除了吃更要喝,而且要通过“喝”来体现“礼俗”和“法理”。传统中国人喝的内容有三:一是水、二是酒、三是茶。三者之中,水太淡太平常。酒太浓太正规。茶才堪称浓淡皆宜公私两便。茶可在家喝,可在办公室喝,但茶馆才是连接家与国的江湖与社会。茶馆既是有中国特色的休闲空间,也是重要的公共领域、社会意识生产空间和表达场所。中国乡镇和都市里的人,举凡不在“庙堂之高”和“江湖之远”,而活在“市井”者,多要在茶馆里获取和营建亲族乡里和同事之外的“社会关系”、“文化资本”、“集体意识”和“归属感”。这种功能跟西方的酒吧、咖啡厅大同小异。茶馆与酒吧和咖啡厅,是中西两种文化里的不同休闲空间。由于中国地域广阔生态复杂历史悠久民族众多,而且各地各民族的社会文化在折射时代精神的同时,都还有着很强的历史延续性,所以茶馆在体现社会整合的同时,也体现着各种区隔,包括民族、地域、阶层等等。老舍编剧、人民艺术剧院演出的一部《茶馆》把这个功能演绎得淋漓尽致。中国各地各民族的茶文化各具特色,例如藏区人喝酥油茶、内蒙新疆人喝奶茶、回族人喝盖碗茶、客家人喝擂茶、南方很多少数民族喝油茶。但讲到茶馆,除了北京和藏区,还是大西南特色最强密度也大。“小茶馆、大社会”。川渝地区的茶馆是成都、重庆地域文化特征的缩影。本文探寻茶馆的历史渊源与流变,考察其作为一个公共场所、社会空间、文化再生产基地的结构机制、权利分配、意义交换及其与当地生态文化和历史的关联。作为创新努力,笔者还要把它跟剧场和寺庙的作用分别做一比较。2000-2012年是中国古历龙年的轮回周期,也是中国经济迅猛发展,社会矛盾迅速积累的12年。在这个周期里,重庆跟全国分享了北京奥运会豪情和后果,又有过薄熙来执政、唱红打黑、李庄案件、王立军出走等涉及到成都乃至全国的独特经历。茶馆作为当地人的记忆空间和表达集体意识和认同的公共空间或领域,在这些事件里有过什么经历和表现?五色杂陈的茶客群体在激情燃烧的岁月里,如何坚持维护各自的价值观、归属感和认同意识?本文将用成都和重庆这两个省级行政中心的茶馆及茶客群体的叙事,来展示地方文化和当地人如何评价和应对波谲云诡的现代生活并保持其社会认同和文化再生产的机制。人的存在状态包括身体机能、物质条件、社会组织和精神归属感。在波澜壮阔的现代化浪潮冲击下,中国人无论在城里乡里,都能感受到身体、经济、社会和舆论的压力。川渝茶馆面对现代化浪潮,却能反其道而动,尽显闲散、愉悦和慢节奏的特色。这种“反现代化”的休闲样态,跟全球一体化的“麦当劳化”、“肯德基化”与“背包化”休闲构成了鲜明对照。正是在这里,我们既能看到传统文化与现代性化在对话包容中的创新性,也能保存我们关于各地各民族文化的特色。本文从川渝茶馆的茶客族群主体的多元化角度分析,适当探讨传统记忆的发展使得城市公共休闲空间更具开放性,但也同时看见茶客群体间的性别、民族、社会分层及纵横交融的现实。茶馆折射的社会价值追求、共同体家园重建对于当今中国为之奋斗的五位一体小康社会目标的关联,乃是本文最直接的问题意识。

二、一杯清香的心灵咖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一杯清香的心灵咖啡(论文提纲范文)

(1)文化语境中的茶主题平面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依据与背景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对象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框架
第二章 茶、茶文化与饮茶方式概述
    第一节 茶的历史、贸易与运输
        一、茶的历史
        二、茶贸易与运输
    第二节 饮茶方式
        一、中国功夫茶
        二、英式下午茶
        三、日本茶道
    第三节 茶空间设计
        一、茶叶店堂
        二、老舍茶馆
        三、麦金托什柳树茶屋
    第四节 茶典籍和艺术
        一、陆羽茶经
        二、茶典籍
        三、茶文化纪录片
第三章 文化语境中的茶主题平面设计表达手法
    第一节 茶主题平面设计表达手法
        一、文化语境的解读——原有意象
        二、符号的可表达性——视觉元素
        三、交互手法的体现——互动体验
        四、跨媒界的传播性——跨界传播
    第二节 文化语境中茶主题平面设计表达手法关系研究
第四章 文化语境中的茶主题平面设计案例分析
    第一节 新型花果茶品牌——喜茶
        一、新型花果茶品牌设计
        二、标志设计和杯型设计
        三、门店设计
        四、品牌跨界推广
    第二节 台湾原叶茶品牌——京盛宇
        一、原叶茶
        二、包装设计
        三、茶文化对话与书籍设计
    第三节 英国茶品牌——WHITTARD OF CHELSEA
        一、英国茶
        二、系列产品主题设计
        三、罐装展示设计
        四、门店展示设计
    第四节 日本茶品牌——山本山
        一、日本茶
        二、信息设计
        三、茶房与茶食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文化语境中的茶主题平面设计实践
    第一节 实验性设计设计阐释
    第二节 实验性茶海报设计
    第三节 《茶贸易》游戏化设计
    第四节 虚拟现实(VR)茶空间展示设计构想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2)民国时期茶审美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思路
    1.6 研究特色
        1.6.1 系统整理与个案分析结合
        1.6.2 历史传承与时代创新结合
第二章 茶审美的发展历程
    2.1 魏晋酝酿萌芽期
    2.2 隋唐发展创变期
    2.3 宋元完善兴盛期
    2.4 明代集成变革期
    2.5 清代圆满鼎盛期
    2.6 中华民国复兴期
第三章 民国时期的茶审美
    3.1 民国时期茶审美的时代特征
    3.2 民国时期茶审美的形成原因
第四章 民国时期名人的茶审美观
    4.1 浪漫才子郭沫若——豪放诗情一杯茶
    4.2 幽默大师林语堂——快乐自在饮茶人
    4.3 人民艺术家老舍——人生百味世俗茶
    4.4 苦茶庵主周作人——且到寒斋吃苦茶
第五章 民国时期茶审美对当代的影响与启示
    5.1 饮茶空间设计——茶馆撷趣
    5.2 茶人服饰探美——优雅旗袍
    5.3 茶叶海报包装——文创产品
总结
参考文献
插图清单
致谢

(3)杜拉斯与1980年代以来的中国男作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意义及可行性分析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三、研究思路与创新点
第一章 杜拉斯与中国男作家的相遇
    第一节 登场的媒介——中国男作家王道乾
    第二节 男作家接受杜拉斯的特殊背景
    第三节 男作家眼中的杜拉斯
第二章 杜拉斯与王小波
    第一节 “情绪逻辑”:“这种逻辑,我把它叫艺术”
    第二节 灵肉纠缠:“身体带我们去向何处”
    第三节 诗性语言:“小说是诗,要么什么也不是”
第三章 杜拉斯与史铁生
    第一节 两个西西弗斯神话:“写作,那是我生命中唯一的事”
    第二节 无辜的欲望与爱:“我更爱你现在备受摧残的面容”
    第三节 多重复调的结构:“不把各种事混为一谈,那是不行的”
第四章 杜拉斯与新生代作家——以李洱、夏商、郭敬明为例”
    第一节 李洱:主观真实“写作是向一个更真实的世界让渡”
    第二节 夏商:碎裂短句“像杜拉斯那样干净清爽的句子”
    第三节 郭敬明:影像书写“写小说和做导演是一回事”
结语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学术研究成果
致谢

(4)慢生活的N个关键词(论文提纲范文)

快与慢
绚与淡
闹与静
闲与散
简与减
读与写
行与摄

(5)简媜散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简媜散文中的乡土情怀
    第一节 “乡园初情的礼赞”
    第二节 梦回“桃源小村”
    第三节 身世之追寻
        一、追寻先祖的血路
        二、一首献给抗日英魂的挽歌
        三、浮在空中俯瞰台湾的河流
第二章 简媜散文中的禅宗思想
    第一节 寄情山水的心灵之旅
        一、山水中体悟人生哲理
        二、山水中找寻心灵净土
    第二节 寻常生活皆存佛理
        一、深情演绎世间之缘起缘灭
        二、“喻理于生活的境界”
        三、体会生死的“无常”与“痛苦”
第三章 简媜散文中的女性书写
    第一节“潜入内在去揪出瘀伤与痛楚”
        一、女性难逃自身宿命的束缚
        二、女性难逃社会的囚笼
    第二节 建构“和谐的自我伦理”
    第三节 女性挣扎蜕变的过程——理想到实践的“转化”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7)沟通心灵 品悟人生——观纪录片《茶,一片树叶的故事》(论文提纲范文)

一、茶人心路
二、别样的茶
三、茶道人生
四、茶与爱情
五、茶马古道

(10)川渝茶馆:公共空间和文化再生产基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1节 缘起和意义
    第2节 综述和视角
    第3节 路径和方法
    第4节 概念和外延
第1章 从茶到馆
    1.1 泡出来的历史
        1.1.1 川茶兴起
        1.1.2 川渝茶馆
    1.2 文化生态学
        1.2.1 自然生态
        1.2.2 人文心态
第2章 川渝茶馆内涵
    2.1 川渝两地
        2.1.1 内在结构
        2.1.2 经营之道
    2.2 公共生活
        2.2.1 杯中世界
        2.2.2 休闲娱乐
    2.3 龙门阵
        2.3.1 江湖庙堂
        2.3.2 口头政治
    2.4 无序之序
        2.4.1 “茶馆政客”
        2.4.2 人以群分
第3章 一城居民半茶客
    3.1 茶客众生相
    3.2 阶层跨越
        3.2.1 铁杆茶仙
        3.2.2 匆匆过客
        3.2.3 打望男女
    3.3 社会性别
第4章 茶馆与社会
    4.1 坐茶馆与吃闲茶
    4.2 闲适与社交
    4.3 语言和惯习
    4.4 休闲与帮忙
第5章 社会认同与文化再生产
    5.1 公私生活
        5.1.1 对立统一
        5.1.2 时空对话
    5.2 多元一体
    5.3 精神家园
        5.3.1 认同意识
        5.3.2 记忆与想象
        5.3.3 他者异邦与讲信修睦
    5.4 地方与国家
        5.4.1 国家请吃茶
        5.4.2 边缘与中心
    5.5 茶馆路在何方
        5.5.1. 星巴克启示
        5.5.2 转型与守望
        5.5.3 国家的目标与底线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四、一杯清香的心灵咖啡(论文参考文献)

  • [1]文化语境中的茶主题平面设计[D]. 徐博雨. 南京艺术学院, 2019(01)
  • [2]民国时期茶审美的研究[D]. 黄健垚. 湖南农业大学, 2019(08)
  • [3]杜拉斯与1980年代以来的中国男作家[D]. 周子郁. 湖南师范大学, 2018(01)
  • [4]慢生活的N个关键词[J]. 艾英. 检察风云, 2018(02)
  • [5]简媜散文研究[D]. 田家敏. 云南师范大学, 2016(02)
  • [6]从咖啡与茶文化的比较谈中西方文化的交流[J]. 王燕. 福建茶叶, 2016(02)
  • [7]沟通心灵 品悟人生——观纪录片《茶,一片树叶的故事》[J]. 崔兴中. 丝绸之路, 2016(04)
  • [8]陈丽伟诗集《城市里的布谷鸟》作品选读[J]. 陈丽伟. 诗探索, 2015(04)
  • [9]七年:那一场风花雪月的邂逅[J]. 荷见炊烟. 当代护士(上旬刊), 2014(09)
  • [10]川渝茶馆:公共空间和文化再生产基地[D]. 熊尚全. 中央民族大学, 2013(01)

标签:;  ;  ;  ;  ;  

一杯芬芳的灵魂咖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