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广东省轻纺行业出口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广东省轻纺行业出口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谈谈广东省轻纺工业出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刘宁[1](2021)在《面向智能互联时代的中国工业设计发展战略和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前,全球经济社会发展正在经历从要素驱动到创新驱动的根本改变,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及我国均已将创新驱动、提质增效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近年来,随着一大批创新型企业的兴起(如苹果、小米、海尔、特斯拉等),越来越多的学者提出,技术能力和市场能力构成了经典创新耦合模型的基础,但除此之外,还存在第三种创新驱动模式——设计驱动型升级。自2000年起,众多国家制定了国家层面的设计政策与发展体系,其中,不乏将设计产业政策作为国家战略选择与政策制定的关键部分。因此,在此时代背景下,工业设计如何演变和进化,以及我国未来5-10年,工业设计相关国家战略的前瞻探析和实施路径的科学选择是亟待研究的问题。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案例研究、溯因研究、系统分析等方法,从社会学、经济学、人类学、设计学等多方面、多领域进行了深入研究。文章首先分析了国际国内工业设计发展的现状及趋势,总结了我国工业设计正在发生的三方面深刻变化,即创新属性、创新关系、创新业态。由此,提出了在我国传统设计服务向设计产业转变和升级这一重要论点。进而,明确界定了工业设计产业的概念、特征,并基于发展社会学、产业生命周期理论、范式与范式转变的机会窗口、国家竞争优势理论等,通过钻石模型、SWOT分析,结合阿里巴巴、小米、方太等实际案例,解析了如何推动设计服务向设计产业转变,以及如何构建我国工业设计发展的新阶段,即在智能互联为产业发展趋势的背景下,着力构建设计创新力的新属性、创新驱动力的新生态、社会发展力的新关系、国际影响力的新姿态等战略。最后,具体规划了战略实施路径,其一,建设创新型公共服务平台,包含创建国家工业设计研究院、建设工业设计产业互联网平台两个部分。其二,产出工业设计标志性成果,包括成立并发展世界设计产业组织、持续举办世界工业设计大会、继续举办国家工业设计奖等。其三,开展工业设计人才培养工程,包括建设设计开放大学、实施工业设计领军人才计划、开展设计人才能力素质评价等。其四,提升工业设计在产业发展中的作用,包括实施制造业设计能力提升行动计划、实施设计赋能乡村产业振兴计划两个部分。本次研究遍览美国、英国、德国、日本、韩国等,分析总结全球20多年工业设计发展历程,紧扣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时代浪潮,并基于产业发展理论,提出我国未来工业设计的发展战略及实施路径,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与实践应用价值。

黄玲燕[2](2020)在《杭绍甬经济带工业用地时空演变与绩效评价研究》文中认为新时期新阶段我国工业发展正处在空间重构与产业结构优化的双重转型过程中。工业用地布局是否合理、产业结构是否协调、利用程度是否高效集约,直接影响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亟需对城市工业用地时空演变与绩效水平进行综合研究,为工业用地管理与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依据。针对发展转型时期工业结构和空间布局变化快,传统调查评价时效性不高、客观性可靠性难保障的问题,本研究选择位于中国东南沿海的杭绍甬经济带为研究区,以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和地图兴趣点为主要数据源,利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自然语言处理和机器学习等技术建立工业用地动态监测与产业结构识别的方法,并探索2005-2018年城市工业用地时空演变规律。然后从宏观尺度上分析区域工业用地绩效演变情况,并建立微观地块尺度的工业用地绩效评价方法,测算地块尺度的工业用地综合绩效水平,同时进一步揭示不同工业集聚区和分行业绩效水平的差异性。通过建立全面客观调查评价工业用地利用状况的方法,在研究区加以应用,并提出针对性的提升对策。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基于遥感监测建设用地时空变化与POI动态反映利用类型信息的优势,以多时相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和POI为主要数据源,提取2005-2018年杭绍甬经济带工业用地扩张与退出的变化信息。引入自然语言处理法,通过中文分词、词向量化和TF-IDF特征提取,充分挖掘公司名称信息,基于多种机器学习算法构建文本分类模型,筛选出表现最优的基于支持向量机的文本分类模型用于2005-2018年杭绍甬经济带工业产业结构的预测与分类,总体分类精度达到82.8%,实现了不同类型工业用地的有效识别。同时,借助住宅小区、宾馆酒店、行政机构和公园广场等多种类型的POI,对工业用地退出后的更新类型进行追踪。研究初步建立了适合城市工业用地动态监测与产业结构识别的方法体系,能够满足快速高效的工业用地调查与评价研究。(2)基于2005-2018年工业用地扩张和产业结构分类信息,揭示杭绍甬经济带工业用地扩张的格局:(1)工业用地由快速扩张阶段进入控制扩张阶段,2005-2009、2009-2014年分别新增工业用地16051.1公顷、26770.1公顷,2014-2018年下降至仅7040.4公顷。(2)2005-2018年,工业用地呈现显着的集聚发展,78.2%的新增工业用地落实在各类工业集聚区内。国家级工业集聚区中,宁波杭州湾经济技术开发区新增工业用地2162.7公顷,居所有工业集聚区的首位。各省级工业集聚区的新增工业用地面积差异较大,浙江绍兴滨海工业园区、杭州湾上虞经济技术开发区、浙江慈溪滨海经济开发区和浙江余姚经济开发区的新增工业用地面积位居前列。市级及以下工业集聚区的数量多、规模小,扩张规模较大的主要分布在萧山区、北仑区、镇海区和慈溪市等。(3)工业用地出让的产业结构方向在逐步改变,食品轻纺业和原材料加工业的比例下降,现代制造业的比例上升。高新技术工业的年均增长率普遍较高,是各城市的重点发展领域。(3)基于2005-2018年工业用地退出与更新类型识别信息,揭示杭绍甬经济带工业用地退出与更新的格局:(1)工业用地退出持续推进,退出面积由2005-2009年的685.6公顷增加至2014-2018年的2851.9公顷。早期工业用地退出主要分布在各个城市的主城区,如杭州的江干区、下城区、拱墅区和上城区,宁波的三江口沿岸,以及绍兴的越城区和柯桥区,随着“腾龙换鸟”措施和“三改一拆”行动在浙江省的推进,工业用地退出逐渐蔓延至下辖县(市)区的老城区。(2)2005-2018年,住宅用地凭借其短期收益高、资金回笼快等优势,成为工业用地退出后最主要的更新路径,比例达36.4%;其次转换为交通运输用地和商服用地,比例分别为12.8%和12.1%。公园与绿地及林地、河流等生态用地的比例较小,分别仅为3.6%和6.3%。(4)结合2005-2018年工业用地信息提取数据和社会经济统计数据,从宏观尺度探究区域工业用地绩效演变情况。结果表明:(1)随着建设用地“节流减量”供应计划的实施和存量建设用地挖潜行动的开展,工业用地占建设用地的比例得到了有力控制,杭州、宁波的工业用地比例在2014-2018年呈下降态势。(2)经济绩效分析结果表明,杭绍甬经济带的亩均工业总产值在2005-2014年显着增加,但在2014-2018年有所下降,其中绍兴在这一时期的下降幅度达32%,这是由于绍兴大力推行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实施削减污染物、淘汰落后产能、搬迁集聚等整治提升措施,降低了产能、减少了产出。2005-2018年,杭州滨江区、上城区和江干区的亩均工业总产值增加较为明显,这是由于近年来杭州重点发展云计算、大数据、视频安防等电子信息产业,这些行业附加值高、技术含量高、污染少、土地利用强度低,有效提升了经济效益。(3)能耗分析结果表明多数地区万元工业总产值用电量呈下降趋势,节能降耗成效良好。(5)构建工业用地“经济-社会-生态-用地结构”四维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法建立微观地块尺度的工业用地绩效评价方法,测算工业用地的综合绩效水平,并揭示不同工业集聚区和分行业的绩效水平差异,全面客观地反映当前工业用地利用状况与发展水平。结果表明:(1)2018年,工业用地的综合绩效参差不齐,一级综合绩效的工业用地比例较小,仅为13.3%,二级综合绩效水平的工业用地占28.5%,工业用地的绩效水平有待提高。(2)典型工业集聚区绩效比较分析发现,在国家级工业集聚区中,宁波梅山保税港区的绩效水平最高,其次为杭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绍兴柯桥经济技术开发区、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浙江宁波出口加工区,而宁波石化经济技术开发区最低。在省级工业集聚区中,浙江嵊州经济开发区的绩效水平最高,其次为前进工业园、浙江余姚工业园区、浙江绍兴滨海工业园区和新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而宁波望春工业园区最低。(3)分行业绩效比较分析发现,电子信息业的绩效水平最高,其次为汽车制造业和医药制造业,表明这些行业在经济、社会、生态和用地结构方面发展较为均衡,而造纸印刷业的绩效水平最低。(6)对比国际大都市,杭绍甬经济带的工业用地总量大、占比偏高,市级及以下工业集聚区多、小、散,工业用地绩效偏低、差异大,分行业绩效不平衡等问题依然存在。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实施工业用地减量化、促进工业用地集聚集群发展和加快产业结构优化三个方面的提升对策与建议。

刘琳婕[3](2020)在《广州绿道系统中的文化景观呈现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文化景观作为一种新的世界遗产类型,是指特定的文化群体为改变生存环境与自然互动创造出的成果,是在社会、经济和文化等因素作用影响下持续进化的人与自然的共同的作品,承载着独特的地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审美价值。广州近几十年因城市化经济发展规模效应的影响,城市人口日渐增加,带来对城市绿道公共空间的需求量的增长和品质要求。另一方面,广州建成绿道景观同质化问题较为严重,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广州有着较多承载着宝贵历史印记的文化景观,因建成环境的无序扩张而被蚕食变得孤岛化,乡村地区的文化景观则因人口减少而日渐凋零的现象益增。绿道作为可以连接现代和传统、城市和乡村景观的桥梁,拥有与各类文化景观整合呈现以推进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沿线经济发展、提升景观审美体验品质以及应对多种城市化问题的潜能和前景。本文基于风景园林史学与风景园林美学相结合的研究视角,对广州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呈现进行研究,通过实地调查和文献梳理,以多学科交叉综合的理论研究方法构建研究框架,从推进城市整体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与提升景观审美体验三个角度切入,将广州绿道系统的进一步完善建设与文化景观空间环境的保护活化相结合,探讨其具体实现路径和对策。论文首先通过对广州文化景观的类型、发展现状和建成绿道所存在的现实问题进行分析梳理,概括出广州绿道系统与文化景观的现状关系中的主要问题:生态绿道沿线文化景观生态优势待彰显,郊野绿道可加强与主要产业发展的关联,都市绿道对文化景观历史环境维护较少。然后提出从生态、经济和审美三个角度搭建研究框架,探索广州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整合呈现的具体策略,以统筹回应当前的多种现实问题。在完善生态文明建设方面,提出通过回归绿道概念的生态环境保护内涵,结合时代发展推进生态系统的协调和促进绿道沿线景观要素风貌的多元共融,回应当前广州绿道建设中城乡绿道生态职能区分不明确、绿地和文化景观“破碎化”、景观风貌杂乱等现状问题。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角度,引入经济学中城市化研究成果,提出从结合产业发展进行绿道游径选线、依据景观资源优势发展绿色经济和适应技术发展所带动的需求变化三个方面,促进城乡经济发展“在集聚中走向平衡”;并提出在广州绿道系统文化景观呈现过程中,结合区域发展目标改善城市环境,响应城市双修和乡村振兴的政策支持,推进公众参与和社区建设,以增进建设共识提升绿道系统环境的正面效益;在完善建设过程中,加强政府对优化绿道系统的政策支持、引入市场的参与合作以提升有续运营和尊重专家对完善公共环境的价值引导,以优化绿道建设运行方式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在提升景观审美体验方面,先对审美客体即绿道系统中的文化景观的审美文化特征进行概括提炼,然后结合主体审美结构层次分别从生理层次、心理层次和社会文化层次切入,对绿道系统的可达性、绿道景观多样性和文化性进行优化路径探析;最后从改善审美活动的条件方面,提出提升广州绿道系统的关键节点的景观品质、凸显主要游径的主题序列和完善绿道系统与文化景观的网络关联,提升景观审美主体和客体之间对话交融的可能性。

邢战雷[4](2019)在《中国轻工业转型升级的知识产权驱动力研究》文中认为轻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传统优势产业、重要的民生产业和具有较高国际竞争力的产业,是覆盖最广的消费品行业和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主力军,其价值更多体现在满足市场消费需求、稳定出口规模、扩大就业规模、提高就业质量,更好地服务“三农”等方面。自中国改革开发以来,轻工业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经过了高速发展、告别短缺、数量为本的发展阶段后,正进入以质量和效益的双提升为目标的中高速发展新阶段。不论在轻工产品的生产、出口或消费,中国已成为世界轻工业大国。然而,轻工业面临的国际国内发展形势依然复杂严峻。目前轻工业经济运行整体处于“消费平稳、投资放缓、出口乏力、调整加速、分化明显”的“缓中趋稳”发展态势。中国轻工业由“大国”变为“强国”之任务仍然艰巨,发展中的矛盾、“痛点”和“栓塞”依然存在且日趋明显,转型升级变得愈发迫切。要实现轻工业转型升级就必须重视创新。而创新过程中遭遇的知识产权问题更加普遍,更是社会普遍关注的重要问题。故此,基于知识产权创造、保护与运用的创新驱动成为助推中国轻工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知识产权也成为轻工业转型升级、参与市场竞争的核心要素之一和“新引擎”,是轻工业从中低端迈向中高端“绕不过的坎”,更是打开轻工业转型升级之门的“金钥匙”和“核心驱动”。论文以中国轻工业转型升级的知识产权创新驱动为主题,以“科技创新——产业发展——转型升级——知识产权创新驱动”为研究主线,综合管理学、产业经济学、系统工程、知识产权管理等学科理论知识,依据产业集聚理论、产业结构理论等既有成果,运用文献研究、系统分析、定量与定向相结合、数据挖掘等科学方法,针对中国轻工业转型升级的知识产权驱动力体系构建及路径选择开展专门研究。论文的研究内容和结论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为轻工业转型升级提供了一个新视野和一套“策略组合”,有助于进一步明确中国轻工业宏观发展态势、显化轻工业知识产权发展水平、提高轻工业转型升级中的知识产权资源配置效率、提升知识产权驱动支撑轻工业转型升级的科学性、可操作性和实效性。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如下所述:(1)首次把知识产权引入中国轻工业发展与转型升级问题的研究。虽然目前不少轻工企业已经建立了知识产权战略和管理体系,并积极开展知识产权创新活动,但轻工类企业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产品仍然较少、较弱。加之目前从学者到政府到社会服务机构,并没有专门开展轻工业领域的专利技术盘点、诊断与布局,这也成为轻工业转型升级过程中被忽略的关键之一。为此,文章率先通过利用专业的IncoPat数据库的数据来源,设计规范的检索公式,运用定量和定性的方法,引入“专利地图”技术处理方法,从专利申请与授权趋势、运营情况、申请人类别、地区、排名情况、专利法律状态、子行业专利分布等维度,从轻工产业角度具体对中国轻工业领域的专利资产进行检索、数据挖掘和比较等计量分析,以期揭示轻工业领域的专利竞争格局、结构与发展动态。研究认为,知识产权仍然是轻工业转型升级的“痛点”和“栓塞”。(2)构建了轻工业转型升级的知识产权“5Fs”体系和“G-CPU”驱动范式。结合系统管理理论的核心思想,探讨和构建了中国轻工业转型升级的知识产权“五驱力”(5Fs)体系,分别对战略管理能力、创造开发能力、协同运营能力、金融服务能力和法律保护能力五个方面,详细分了其各自内涵、运作机制和注意事项;在“三螺旋”(Three-Helix)理论的基础上,将科技平台因素(例如:产业集群、特色区域、行业协会、专利联盟等)引入到传统的“产学研”创新体系,设计了轻工业转型升级的知识产权“四螺旋”(Four-Helix)驱动范式;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以及政府、科技平台、企业、高校四个主体视角出发,围绕知识产权战略能力、知识产权创造能力、知识产权运营能力、知识产权金融服务能力和知识产权保护能力等五个维度,引入“专利地图”“专利导航”“高价值专利培育”等先进理念,提出了中国轻工产业转型升级的知识产权驱动路径“策略组合”研究认为,G-CPU驱动范式是轻工业转型升级的有效途径和关键环节所在。。(3)探索创建了轻工业知识产权贡献度及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为了进一步阐释知识产权与轻工业转型升级的作用机制、贡献度,以及基于知识产权的轻工业创新能力评价,文章探索构建了轻工业知识产权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以轻工类高校为对象进行了实证分析。其中,运用柯布一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对中国轻工产业发展建立模型并进行分析,测算出中国轻工业固定资本投入、劳动力投入和知识产权投入的产出系数,并进一步采用索洛余值法计算知识产权投入对中国轻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以经济理论为基础,将定性描述与定量分析相结合,通过对专利数据的规范化处理,构建了轻工业知识产权创新能力评价体系,并以江南大学、陕西科技大学等八所轻工类高校为样本,从知识产权的数量、质量、强度、潜力4个一级指标、20个二级指标,选取了 2006-2018年间的专利信息数据,开展了轻工业知识产权创新能力评价,进而掌握了轻工类高校知识产权创新能力及其影响。研究表明,知识产权投入对轻工业经济发展有着重要影响作用,必须通过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投入,促进我国轻工产业转型升级。综上所述,论文通过对知识产权创新驱动背景下中国轻工业转型升级的驱动力这一问题的系统研究,不仅对中国轻工业转型升级的政策发展、工作成效等进行了系统分析,更是首次引入“专利地图”理论与方法,对中国轻工业知识产权发展状态及其结构进行了专业的检索分析,通过采用索洛余值法计算知识产权投入对中国轻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构建了轻工业知识产权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促进中国轻工业转型升级的知识产权“五驱力”,构建了“四螺旋”模型,为中国轻工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更具操作性的对策建议和决策参考。

宋洋[5](2019)在《广东省制造业空间布局的演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产业在区域空间布局的演变是随着区域经济发展进程自发形成的产业空间组合形式变化的动态过程。横向来看,受不同区域的资源禀赋、市场环境、政策制度、历史沿革等因素差异的影响,产业在不同区域的运动状态和组合形式会有所差异;纵向来看,区域内影响因素随时间的改变,产业在空间上的分布特点和运动轨迹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另外,不同类型产业在空间布局上的变化也存在显着差异。详细了解产业空间分布演变的规律将有助于充分发挥区域的比较优势、高效利用区域内资源、协调区域间产业的分工与合作,从而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国民经济各部门协调有序、持续稳定地健康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显着提高,制造业也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国际产业转移的浪潮,中国制造业大规模地向东南沿海省份集聚,造就了一个个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制造业产业集群。广东省的珠三角地区借助毗邻港、澳的地缘优势以及国家区域政策的特殊待遇,获得了大量海外投资,并通过“三来一补”的方式嵌入全球价值链中,承接了大批来自港、澳及海外的加工制造企业(生产部门)的转移,制造业产业规模迅速扩张,一跃成为全国制造业最发达的地区。同时,广东省内珠三角与粤东、西、北地区之间的经济差距开始逐渐拉大。如今,珠三角地区已经迈入工业化后期阶段,产业发展更加趋于集约化、高端化、智能化,传统落后制造产能逐渐被淘汰或转移。而粤东、西、北地区则由于经济发展相对缓慢,仍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制造业仍是以初级产品加工业、纺织、冶炼等低端制造业为主,而现代制造业和高端服务业的产值比重较低。广东省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性造就了广东特色的制造业空间布局,占全省土地面积30%的珠三角区域集聚了全省80%的制造业企业,产业集聚程度远远高于粤东、西、北地区。珠三角制造业的高度集聚虽然能降低企业间的交易成本、提高生产运作效率,但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张、企业数量的快速增加,珠三角地区的环境承载力每况愈下,劳动力、能源等各种要素价格飞速上涨、工业用地资源日益稀缺、交通拥堵、环境污染以及产业升级压力等一系列问题陆续涌现,迫使一些对劳动力、土地、能源等方面需求较高的企业或生产部门想要向珠三角以外地区转移。粤东、西、北地区虽然一直积极承接来自珠三角以及海外的产业转移,但由于受各地的产业基础、资源禀赋、市场环境、政策支持度等因素的不同影响,各地区对不同类型制造业的集聚能力有较大差异,进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制造业空间布局演变形态。本文以广东省制造业为研究对象,详细分析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广东制造业的发展脉络和特点,利用地区专业化指数、区域产值份额变动图、区域制造业平均集中率、空间分散度指数的变化态势,分析制造业在广东省内各区域分布的演变情况,并且进一步实证分析在广东省不同区域范围内影响制造业分布状况的因素差异情况,对比2000—2007年和2008—2017年两个时间段,实证分析不同类型制造业空间集聚程度的影响因素及影响程度的变化情况,最后,结合本文的主要结论提出适合广东省制造业未来发展的空间布局建议。本文的正文部分共分为6章,各章简要内容如下:第1章,绪论。主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研究对象的界定、文献综述、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研究方法、创新和不足。第2章,产业布局的相关理论基础。本章对产业布局相关理论基础进行总结,分别从产业布局的概念和指向、产业区位理论、产业集聚相关理论、产业扩散相关理论四个方面对产业空间布局研究提供理论依据。第3章,广东省制造业的发展脉络及特点。本章首先对广东省工业发展的总体态势进行分析,发现在1990—1995年和2001—2007年两个时间段广东省的工业增长经历了两次高峰期,2010年以后广东的工业增长率呈现持续下降态势;其次,研究广东省制造业的发展历程,详细分析了各时期广东省制造业主导产业的发展特点和演变趋势;再次,本章分析了广东省制造业在全国中地位的变化情况,从广东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在全国的比重、各制造行业占全国产值份额的变化、广东省制造业在全国具有比较优势行业的变化三个角度,分析广东省制造业在全国经济地位的变化及比较优势行业的演变;最后,分析广东省制造业发展的主要特点,从专业镇特色经济发展模式、制造业内部结构的变化特点、制造业省内区域间发展差距悬殊、制造业的外贸依存度较高四个方面进行分析。第4章,广东省制造业空间布局的演变。本章首先采用地区间专业化指数和地区相对专业化指数分析广东省内四个区域之间和各地市之间制造业专业化水平的变化趋势,广东省四个经济区域之间的制造业结构差异明显,尤其以珠三角和其他非珠三角区域的地区专业化水平差异较大,具有良好的产业分工的基础,广东各城市之间的专业化水平有所上升,形成了较为鲜明的特色制造业产业集群。其次,珠三角仍然是广东省制造业集聚的核心区,但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已经呈现出从珠三角地区向外扩散的态势,主要从珠三角地区向粤东地区转移;资本密集型制造业也出现一定程度的扩散,体现为从珠三角核心城市(广州)向珠三角其他城市(佛山、东莞、惠州)转移,相较于劳动密集型制造业,资本密集型制造业分布仍比较集中;广东的技术密集型制造业的地理集中程度不断提高,高度集中在珠三角七个城市(除肇庆和江门)。最后,利用空间分散度指数对制造业各行业空间集聚与扩散的演变趋势进行分析,从珠三角、粤东、粤西、粤北四个区域视角分别分析产业的集聚与扩散趋势,珠三角大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呈扩散态势,而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呈集聚的态势;粤东地区在空间上形成集聚趋势的行业既有纺织业、食品制造业等传统产业,也有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电子通信设备制造业等现代制造业;粤西地区的石油加工业的空间集聚程度有所提高;粤北地区的纺织业和服装业的空间集中趋势比较明显,但多数行业还是呈比较分散的分布态势。第5章,广东省制造业空间布局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本章从比较优势理论、要素禀赋理论、新经济地理理论、政府行为等多个角度分析影响制造业空间布局的因素,在对广东省制造业空间布局影响因素的分析中,运用多元回归的分析方法进行实证分析,由于珠三角与非珠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差距悬殊,且处于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因此,设立了全省范围、珠三角区域、非珠三角区域三个模型进行比较分析。实证分析发现,珠三角与非珠三角地区制造业空间布局影响效果相似的因素包括资源禀赋、交通运输条件、市场需求、外部性和技术创新能力,而在区域上有显着差异的影响因素是拥挤效应、对外开放程度、政府支持度三项因素。在比较不同要素密集度制造业空间布局影响因素的分析中,发现由于制造业类型不同,对其空间布局产生主要影响的因素也存在显着差异,本文以2008年为分水岭,分别实证分析了2000—2007年和2008—2017年两个时间段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制造业产业集聚的影响因素及效果差异。第6章,结论与对策建议。首先对前文的研究结论进行综合归纳,提取本文的核心观点,然后,依据上述结论提出广东制造业空间布局的优化建议。

刘静[6](2019)在《空间人文学视角下的中国近代工业基本空间特征研究》文中提出在当前人文社会学科“空间转向”的学术背景影响下,以“空间”作为切入点重新思考历史与文化问题,成为介入许多研究问题的重要逻辑起点与研究策略。中国从1880年外国商人在华设立租界并创办工厂开始,近代工业拉开帷幕,此后历经近百年抗争、奋斗,逐渐改变了传统手工业时期的工业空间格局,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近代工业空间格局,同时也改变着国家以及区域的经济、城市等要素的空间结构。然而近代工业空间的现有研究基础却较为薄弱,传统研究多从地理学、城市规划学、建筑学的视角观察,对象多集中在对一些行业及典型区域、案例城市或单体建筑的研究,缺乏涉及多种行业的、全国与区域等宏观尺度的关于近代工业空间的整体性认知,且研究方法多囿于传统文献解读,注重历史描述,缺乏新的可以整合多元数据,进行量化与空间分析,并形成可视化研究成果的跨学科理论与方法的运用。面对既有的研究不足,本文尝试引入空间人文学的视角与方法,针对宏观尺度的中国近代工业空间进行跨学科研究尝试。文中运用空间人文学的视角与方法,结合近代工业史研究中对近代工业空间的理解与表述诉求,融合大数据思维,以及GIS、地理学、城市规划、历史学、统计学等学科的相关理论与方法,关注“近代工业的宏观分布与区位选择”以及“近代工业影响下的区域经济与城市空间变迁”现象,并从这两条线索出发,选取全国至城市尺度的五个典型空间问题进行分析与阐述,尝试从多个角度切入,揭示中国近代工业化进程中的基本空间特征。在空间问题解读的同时也进行研究方法的探索,包括了总系统框架下空间人文学方法体系的运用,以及针对不同章节中所涉及的全国至城市尺度上不同的工业专题数据具体的采集、管理、分析与可视化方法的探索。首先,第一章介绍研究缘起,在进行文献综述的基础上分析既往研究所面临的问题,进而阐述本文的研究目的、研究视角、研究资料以及研究展开的整体性框架。其次,第二章至第六章从“近代工业的宏观分布与区位选择”以及“近代工业影响下的区域经济与城市空间变迁”两条线索出发,选取五个典型空间问题进行实证研究。其中,“中国近代工业的宏观分布与区位选择”是在全国尺度上对近代工业的生产活动空间展开讨论,分三个章节进行阐述:第二章选取近代工业史、资料集等文献资料,创建全国尺度近代工业企业点数据集、铁路线数据集,在此基础上运用核密度估值、平均中心、方向分布、全局空间自相关及热点分析等空间分析方法,展现近代完整时段的工业演化历程与整体分布模式,提取主要的工业集聚区,为后续研究提供基础;第三章深入到工业产业特征层面,结合经济地理学的产业结构分析指数,选取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一系列工业调查,创建全国尺度的工业产业特征点数据集,在此基础上运用可视化分析等方法,解读抗日战争以前中国工业发展的部门结构构成、生产与销售、工人劳动与收支、工会组织等主要产业特征指标的空间分布状况;第四章结合工业区位理论与时空间行为研究理论,利用奏稿集、近代史资料集、企业史等资料,创建全国尺度近代工业布局历程中不同阶段代表性人物的工业布局行为点数据集,在此基础上运用可视化分析并结合文献研究等方法,初步展现在西方外来冲击与中国内因共同作用下,近代工业布局区位选择的时空特征。“近代工业影响下的区域经济、城市空间变迁”是在全国尺度近代工业生产活动空间分析的基础上,在区域尺度层级上选取两个具有代表性、且资料相对丰富的工业集聚区作为典型案例,对近代工业发展与经济、城市空间变迁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第五章选取传统手工业丰富,近代工业起步较早、较为发达,且工业经济数据相对齐全的鲁中、鲁东工业集聚区进行个案研究,利用地方志、实业志等资料,创建省级尺度的工业行业分布点数据集、商路线数据集与贸易联系线数据集,在此基础上,运用可视化分析并结合文献研究等方法,对比从传统手工业到近代工业发展历程中工业经济空间态势的演化;第六章选取近代工业发展迅速、城市工业空间结构典型,且城市工业资料较为丰富的旧直隶工业集聚区进行个案研究,利用人口史、地名志、工业志、规划志及城市历史地图集等资料,创建省级尺度的城市规模点数据集与市级尺度的工业企业点数据集、工业空间规划面数据集、城市历史地图栅格数据集,在此基础上,运用空间叠加分析并结合文献研究等方法,分析近代工业影响下的城市空间结构变迁。最后,第七章从“全国尺度上近代工业的时空演化、整体分布模式、近代工业的产业特征、近代工业布局的区位选择与区域尺度层级上近代工业发展同经济、城市空间变迁之间的关系等方面所展现出的基本特征”和“引入空间人文学方法,构建中国近代工业数据基础平台,形成近代工业化进程的一个数字空间图史,有效支撑了解释观点的形成,对传统文献研究方法进行了补充”两个方面归纳了本文的研究成果,并指出研究本身的局限性及后续可能的研究方向。

曹东坡[7](2015)在《GVC和NVC视角下中国沿海地区产业集群升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的过程中,我国沿海地区产业集群通过融入全球价值链实现了快速发展,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但长期以来,沿海地区产业集群面临升级困难的局面,尤其是在跨国公司主导的“俘获型”价值链治理模式下,功能升级更难实现。当前,受要素成本上升等因素影响,沿海地区产业集群的升级压力逐渐增大。因此,如何突破沿海地区产业集群面临的“升级难,功能升级更难”的局面,寻找产业集群升级的可行路径,就成为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本文首先揭示了全球价值链治理这一因素对我国沿海地区产业集群形成的影响,并分析了沿海地区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嵌入全球价值链的沿海地区产业集群升级的路径和升级模式。随后,分析了沿海地区产业集群功能升级障碍的成因和突破条件,提出了国内价值链下产业集群的功能升级路径,并对功能升级路径进行了验证。总体而言,本文核心内容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从全球价值链的视角,提出了嵌入全球价值链的沿海地区产业集群的升级路径和升级模式。嵌入不同类型价值链的产业集群具有不同的升级策略,不同的价值链治理模式也对应着集群不同的升级前景。我国沿海地区产业集群多嵌入俘获型治理模式的采购者驱动型价值链中,因而存在工艺升级和产品升级的机会,但在功能升级上面临困难。综合全球价值链和产业集群的分析,提出了嵌入全球价值链的沿海地区产业集群升级路径。具体体现在,在企业层面,沿海地区产业集群中的企业需要在获取跨国公司技术转移的同时提升创新能力。集群层面,沿海地区产业集群围绕进入跨国公司采购体系的企业形成配套产业链,强化外向型产业集群的网络效应;行业协会成为联通集群外部和内部社会资本的渠道,促进跨国公司与产业集群的交流,更新和增加集群的社会资本。在政府层面,公共政策需要引导产业集群参与国际分工,调整嵌入价值链的时机和方式,推动集群升级发展。并指出了嵌入全球价值链的沿海地区产业集群的升级模式,即深化OEM实现工艺升级和转型ODM实现产品升级。对宁波服装业集群的案例分析证明了嵌入全球价值链的沿海地区产业集群升级路径的可行性。(2)提出了沿海地区产业集群功能升级障碍的突破条件和升级路径。“俘获型”价值链治理模式下,跨国公司对技术和市场的控制使沿海地区产业集群缺乏功能升级的空间,遭遇功能升级障碍。理论模型分析表明,沿海地区产业集群突破功能升级障碍的条件,受集群内供应商所能获得的本土优势(包括市场、社会资本、公共政策等)大小和获取高端要素的难易程度的影响。因此,在沿海地区产业集群功能升级的路径选择上,需要依托本土市场构建国内价值链,获取功能升级空间。在国内价值链条件下,通过发挥本土优势促进产业集群功能升级的路径有三种:在集群层面,一是优化产业组织体系,二是增加集群的社会资本;在政府层面,要对公共政策做出调整。获取高端要素促进产业集群功能升级属于企业层面的升级路径,即通过生产者服务业集聚促进集群中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此外,基于价值链上合作企业间关系租金的分析表明,沿海地区产业集群在国内价值链条件下实现功能升级之后,借助于在国内价值链中获得的竞争力,集群中的企业能与跨国公司形成均衡型的价值链治理关系,实现在全球价值链中的持续的功能升级。因此,依托本土市场构建国内价值链,是沿海地区产业集群功能升级的可行选择。(3)产业集群功能升级导向的国内价值链构建模式包括两种,一种是产业集群中核心企业主导构建国内价值链,另一种是依托专业化市场构建国内价值链。理论分析结果表明,在核心企业主导构建国内价值链模式中,核心企业具有将更多价值链环节分包给集群内企业的内部动机,在这一过程中优化产业集群的组织体系,核心企业能够进入到更高端的价值链环节,实现功能升级,同时也将促进本土企业的动态升级。依托专业化市场构建国内价值链的模式中,专业化市场功能的发挥也进一步优化了集群的产业组织体系,有助于产业集群的功能升级。在国内价值链下,沿海地区产业集群社会资本的增加和公共政策的适应性调整也是促进产业集群功能升级的可行路径。对乐清电器产业集群和绍兴纺织产业集群的案例分析表明,集群和政府层面的促进产业集群功能升级的路径具有现实可行性。(4)生产者服务业集聚是产业集群吸纳高端要素的重要渠道,能够促进产业集群中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理论模型分析结果表明,生产者服务业集聚为集群中企业提供了合作创新的条件,参加合作创新的企业能从事更多的创新活动。基于城市层面面板数据的实证结果表明,整体上而言,生产者服务业集聚有助于产业集群创新水平的提高,但在细分行业中存在异质性。进一步的讨论指出,沿海地区产业集群利用本土市场构建的国内价值链,主要目的在于利用内需市场发展自有品牌。因此,国内价值链条件下,企业提升创新能力应更多的立足于创建和发展自有品牌,实现产业集群的功能升级。对顺德家电产业集群的案例分析进一步支持了企业层面的产业集群功能升级路径的可行性。本文从全球价值链和国内价值链的视角,结合价值链和产业集群的分析,提出了沿海地区产业集群升级路径,为推动沿海地区产业集群升级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思路。

张旭亮[8](2011)在《从本地市场到新国际劳动分工 ——浙江省的城市发展动力》文中研究说明城市化的本质是人类生产空间组织形态的变化。自18世纪工业革命以来城市化进程就像一股潮流一样席卷了整个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演化出不同的城市化动力机制。在经济全球化日益深化的今天,全球及国家层面城市化动力机制更趋复杂,对中国这样快速融入新国际劳动分工的国家,其城市化及动力研究不得不从区域层面来考虑。此外,国家“十二五规划”也明确指出中国扩大内需的长效机制是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研究与总结国内经济发达且有特色的区域城市化动力机制对中国实现内需扩大和社会稳定具有极大的战略意义和价值。浙江省是典型的专业市场推动型经济大省,商品生产、专业市场和贸易三者紧密结合,促使了一大批专业城镇的兴起。这种自下而上、由内到外城市化动力推动了许多城镇发展成中等城市、甚至是大城市或区域中心城市。然而,当前中国及浙江省城市化动力研究仍相对破碎,更缺少以某种理论为依据进行综合性、独特性视角的研究。所以,从动态的、多元的和社会空间作用的视角来研究浙江省城市化动力机制不但具有典型性,还可为中国及区域城市化研究提供借鉴和思考。为此,本文以新经济地理的核心思想—本地市场效应(Home Market Effect)为主线,借鉴迈克尔·波特的钻石模型,论述并构建浙江省专业市场从本地市场效应实现到新国际劳动分工的城市化动力机制。新国际贸易理论或新经济地理理论将制造业及出口贸易与新国际劳动分工等作为不同的研究主题,较少考虑两者之间的关系及其对城市化的影响和作用;城市地理学的研究也通常从城市或区域的不同空间形态入手,如全球城市、城市圈/城市群等。而将新国际贸易理论或新经济地理与城市地理学相结合研究的成果少见,从专业市场的视角将两者贯穿起来的研究成果未见。本文的研究可将两个日愈分离不同学科贯穿起来,建立了不同学科的联系,进行了一次较为新鲜而又有意义的探索,为学科融合提供了一个新颖的分析视角。研究以新国际贸易理论或新经济地理学的核心精髓—本地市场效应理论为依据贯穿全文,理论推理演绎和实证研究紧密结合。基于前期假设及逻辑严密的理论论证,通过建立行业面板数据和空间面板数据等数据库再赋以模型计量分析,从制造业整体、大类、单体及相应的出口贸易等不同层次的行业领域和国家、区域、市域等不同的空间尺度,以及从本地市场到新国际劳动分工的城市化动态叠加,通过大量的计量分析来验证理论与假设,深入探究从本地市场到新国际劳动分工的浙江省城市化的动力机制。本文的核心议题有四个:一是验证中国制造业及出口贸易和省际空间的本地市场效应的存在性;二是探索本地市场效应对城市化的推动作用;三是探索新国际劳动分工对城市区域生产的空间组织作用;四是以专业市场为载体揭示从本地市场效应实现再到新国际劳动分工的浙江省城市化动力机制。本地市场效应是新经济地理学的重要基石,其假说本身是对现实世界的抽象概括,但针对各国不同情况仍需要进行不断的检验。在梳理和评价国内外有关制造业本地市场效应检验研究的基础上,借鉴国外经典的本地市场效应计量模型和国内最新的统计数据,系统分析中国制造业产业及出口贸易和省域空间的本地市场效应的存在性。此部分研究是全文研究的基本依据,也是全文以本地市场效应推动城市化假设能否成立的关键环节。通过计量分析发现:(1)在考虑到劳动和资本这两个资源禀赋的情况下,中国制造业整体已经显现出本地市场效应;(2)就三个大类部门而言,非耐用品和材料相关产品部门存在本地市场效应,耐用品部门不显着;(3)就所研究的15个制造业行业而言,其中的纺织业、服装皮革羽绒及其制品业、木材加工及家具制造业、造纸印刷及文教用品制造业、化学工业、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通用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它电子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等10个产业部门具有本地市场效应;(4)对1997-2007年的中国制造业出口贸易检验中,不仅发现其出口贸易存在本地市场效应,而且还发现中国制造业出口中的要素禀赋比较优势正逐渐衰退,制造业出口贸易的本地市场效应却日渐强大;(5)在省域尺度上,河北、江苏、浙江、广东、上海、天津、山东、湖南、新疆、辽宁和河南等11个省(市)制造业产业显现出本地市场效应。可以得出:在具有本地市场效应的制造业产业或省域上,其生产除了能满足本地或本国的需求之外还能具有出口的规模优势,成为净出口产业或净出口地。既然中国制造业及出口贸易和部分省(市)存在本地市场效应,那么从理论上来看其对城市化的推动机理就需深入的分析。截至目前,国外并未见到有本地市场效应与城市化的直接研究成果,借鉴国外本地市场效应与其他领域的相关研究成果,本文将其对城市化的作用机制进行深入研究,得出:(1)本地市场效应是影响企业选址与布局的重要因素。原因在于具有本地市场效应的产业能形成报酬递增机制,具有产业报酬递增的区域往往比其他区域更有吸引力,使得其他企业的布局往往选择具有本地市场效应及本地市场效应放大效应的区域进行生产布局,这种集聚还可能是累积循环的过程。(2)本地市场效应能促进专业化产品及要素市场的形成。本地市场效应促使产业集聚的过程中会产生产业前向和后向的紧密联系,必然也会产生大量的原材料和半成品的交易需求,在假定规模报酬递增等稳定的情况下,与其相伴的交易成本的降低就变的非常重要。所以,在本地市场效应促成产业集聚的产生后,往往也会促使交易的空间集聚,即专业化交易市场形成。(3)本地市场效应可推动城市化发展。本地市场效应在促进产业集聚和专业化市场形成的过程中,通过集聚力吸引力了大量的人口、资金和技术在城市中心的集聚。随着集聚的加强,集聚的拥挤成本就逐渐上升,这使得只有关联性强的企业或单位价值回报率高的企业才能继续留在城市中心,而关联性弱的企业就不得不迁移到城市或原有集聚地的外围,这些企业在外围区域也可以形成与原有集聚地(城市中心)的有密切联系的要素集聚圈层,城市生产要素的集聚和城市空间的拓展促进了城市化发展。此外,集聚在提升城市竞争力、优化城市空间结构上的也能促进城市化的发展。不同产业类型还有着不同的集聚力,也是影响城市化和城市规模大小的重要因素。具有本地市场效应的产业或省(市)在满足本国或本地需求后必然会进行出口,出口过程就是新国际劳动分工的参与过程,实际上也是全球价值链(Global Value Chain)的嵌入过程。通过研究发现,浙江省专业市场实质上是某些相似产业的供销集中平台,并与地方产业集群有着密切的伴生关系,其对城市化的作用机制实质上还包含了地方产业集群及其出口贸易等对城市化的作用力。而且,浙江省专业市场有着在满足当地、本省和本国的市场扩张过程,这可能使其具有本地市场效应的特性。所以,在中国及浙江省制造业均显现本地市场效应的检验条件下,以义乌专业市场为案例通过计量分析发现,浙江省专业市场也存在报酬递增的现象,即在有贸易成本的情况下浙江省专业市场整体上存在本地市场效应特性。通过浙江省专业市场的新国际劳动分工研究中发现:(1)在发展战略上。浙江省专业市场逐步实现了内向国际化到外向国际化的过程,前者是集群主体借助专业市场平台进行对外贸易的积累过程,后者是专业市场作为某类产业整体直接“走出去”,在国外设立分市场的市场和信息的拓展过程。(2)在全球价值链镶嵌上。浙江省专业市场不但参与了全球价值链在本地蔓延和集聚,还融入了价值链环节在全球空间大跨度地跳跃。(3)在参与方式上。浙江省专业市场经历了参与、引进来和走出去的直接国际化过程,以及依靠地方集群参与全球价值链的地方蔓延和跳跃式镶嵌的间接过程。通过新国际贸易理论或新经济地理理论和城市地理学的分析为前提,借助波特的钻石理论模型,构建了以专业市场为载体的、产业集群为互动的、不同市场规模需求为导向的、组织整合和空间为战略拓展的、政府政策为引导激励的、新国际劳动分工为发展机遇的浙江省城市化动力机制模型。浙江省实证揭示了专业市场的从本地市场效应形成到新国际劳动分工的嵌入的时序过程是浙江省城市化的主要推动机制,即专业市场的本地市场效应使其具有了规模报酬递增的第一优势,相对产业集群来说专业市场还具有范围经济的第二优势和交易成本低的第三优势,这些优势综合使得其能快速融入新国际劳动分工体系,为城市化再注入新的国际动力。研究表明,以专业市场为载体从本地市场效应实现到新国际劳动分工嵌入的时序动力是浙江省城市化的主要动力,使得浙江省城市化经历了从以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互动发展为特征的“强县战略”,并向以城市化进程加速提升工业化和服务业水平为特征的“国际化战略”转变。

鲍熹懿[9](2011)在《金融危机背景下浙江纺织工业竞争力提升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纺织工业是浙江传统优势产业,对浙江国民经济发展有重要作用,也是浙江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国际竞争力提升的基础产业。面临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进一步加深、国际需求明显减少、贸易保护主义加剧、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传统竞争优势逐步弱化等困难,研究浙江纺织工业竞争力如何提升具有实际意义,同时对于全国如何提升传统产业的竞争优势具有典型意义。首先,本文采用SWOT分析方法,总结了浙江纺织工业的基本发展态势,即浙江在产业集群、专业市场、人力资源、装备技术方面具有明显优势,而在品牌、企业经营和创新能力方面存在不足。研究结论,浙江纺织工业应捉住内需的强劲驱动力,借助国内消费者层次的提升,积极进行品牌、技术创新提升竞争力。其次,浙江纺织工业正处于多样化/高附加值提升阶段。通过与苏、鲁、粤、闽四个纺织大省的比较发现,浙江的纺织企业规模普遍偏小、经营状况不佳,但是浙江纺织工业在规模企业数量和产业总体规模处于领先地位。同时,在金融危机影响下,浙江纺织工业的国际市场占有率、贸易竞争力指数(TC)和纺织工业商品出口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虽在2009年出现微小波动,但总体呈持续提升趋势。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本文以浙江省绍兴市纺织工业为例,结合问卷调查与实地访谈结果,构建了纺织工业竞争力的评价体系。研究发现,人力资源储备程度、创新环境、产业集聚程度、产学研合作水平、市场营销能力、信息化程度等对于纺织工业竞争力的提升具有显着作用。最后,结合浙江省纺织工发展实际,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本文认为,浙江纺织工业竞争力的提升需要继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整合产业链和价值链、推进产业集群和专业市场良性互动,培育和提升区域、行业品牌,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和优化国际贸易结构。

王利中[10](2010)在《20世纪50年代以来新疆工业变迁研究》文中提出新疆工业变迁的历史是新疆工业化建设的真实写照,反映了20世纪50年代以来新疆广大军民在中国共产党和地方政府的领导下建设边疆的奋斗历程。通过研究这段历史,使人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新疆工业建设所取得的成就,所存在的不足,可以从中汲取经验,为更好地建设新疆提供帮助。新疆工业发展的资源基础雄厚,但历史起点低。1949年以前,新疆工业发展水平低下,主要以传统手工业为主,机器工业发展缓慢。20世纪50—70年代,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带领新疆各族群众,在新疆创建了一大批现代工矿企业,并形成了新疆现代工业体系。新疆传统手工业也经过社会主义改造,成为新疆轻工业的组成部分。1978年后,改革成为了新疆国有工业企业发展的主线。非公有制工业企业的发展,使新疆工业形成了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格局。20世纪50年代以来,新疆工业不仅有了巨大的发展,新疆地区的工业布局也发生了从南至北的转变,形成了以首府乌鲁木齐为中心的工业分布。经过近六十年的发展,新疆工业逐渐成为了新疆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而且,工业的发展改变了新疆地区的产业结构,推动了新疆地区工业化的发展。20世纪50年代以来新疆工业变迁呈现出一些独有的特征。新疆的现代工业是由人民解放军驻疆部队创办,在中央政府以及内地省市的支援下,逐渐发展起来的。在发展过程中,新疆工业逐渐形成了中央企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方企业以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企业三大主体。这些都是不同于其他地区之处。虽然新疆工业发展成果斐然,但仍存在技术水平低、资金投入不足、管理体制条块分割、民营经济发展缓慢等问题,这些问题一直是困扰新疆工业进一步发展的障碍。反思20世纪50年代以来新疆工业的变迁,可以认识到,中央以及新疆地方政府在新疆工业变迁过程中一直起着主导作用。新疆现代工业体系的建立是政府行为的结果。由于新疆工业基础薄弱,只能以政府为主来选择工业发展模式,中央以及新疆地方政府通过制定产业政策、主导产业投资、规划工业项目,来推动新疆工业的发展。但是,市场的作用并没有被排斥,在满足新疆本地居民的消费需求,以及国际市场需求上,市场依旧对新疆工业发挥着作用。如何处理政府与市场在新疆工业发展中的关系,将是未来新疆工业发展所要面临的问题。

二、谈谈广东省轻纺工业出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谈谈广东省轻纺工业出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面向智能互联时代的中国工业设计发展战略和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课题来源
    第二节 选题依据和研究背景
        一 工业设计正在成为全球创新发展新模式
        二 我国工业设计已处于突破规模优势临界点
        三 工业设计正在发生三个深刻变化
        四 我国工业设计快速升级发展
    第三节 课题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一 意义1:推动中国工业设计从“政策红利”阶段转向“创新红利”阶段
        二 意义2:推动中国工业设计从“跟随式发展”转型为“先进性发展”
        三 价值:为中国工业设计十四五发展规划和行动路径提供理论基础、指导思想、行动路线
    第四节 研究现状综述
        一 工业设计产业研究综述
        二 产业发展战略研究综述
        三 工业设计产业发展战略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五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 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二 研究的创新点
        三 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第一章 工业设计与工业设计产业
    第一节 工业设计与工业设计产业的界定
        一 工业设计的界定
        二 工业设计产业的界定
        三 工业设计产业的主要特征
        四 工业设计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
    第二节 产业发展战略的内涵
        一 产业发展战略的定义
        二 产业发展战略的特征和主要内容
        三 产业发展战略的制定与执行
    第三节 产业发展战略研究的基础理论和工具
        一 产业发展战略的主要理论基础
        二 产业发展战略的主要分析工具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我国工业设计产业发展的脉络
    第一节 工业设计理念的引入与成长
        一 现代工业设计理念的引入
        二 与产业脱节的初期成长阶段
        三 工业设计产业的成长
    第二节 政策推动下的产业发展
        一 我国工业设计产业中重要政策的提出
        二 我国工业设计产业中典型企业的发展历程
    第三节 智能互联时代中国工业设计发展的新趋势
        一 工业设计发展的多元化趋势
        二 工业设计产业发展的新趋势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智能互联时代背景下我国工业设计产业发展战略的分析
    第一节 智能互联时代背景和特征分析
        一 智能互联时代的技术和经济发展特征
        二 智能互联时代对设计产业发展的影响和新的要求
        三 智能互联时代设计产业的发展和走向
    第二节 服务国家现行战略
        一 “双循环”战略
        二 “一带一路”倡议
        三 供给侧、需求侧升级
    第三节 发展战略分析
        一 基于钻石模型的分析
        二 智能互联时代下的中国工业设计产业SWOT分析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智能互联时代我国工业设计产业发展的新战略
    第一节 战略之一:设计创新力的新属性构建战略
        一 构建设计产业资源配置系统
        二 工业设计产业领域扩展
        三 制造业设计创新能力提升的策略
    第二节 战略之二:设计创新力的新生态构建战略
        一 智能互联重构“人、物、环境”设计生态
        二 数字化创新型人才培养策略
        三 工业设计产业生态构建策略
        四 法律法规的保障策略
    第三节 战略之三:推动社会发展力的新关系构建战略
        一 工业设计与数字技术的新关系构建
        二 工业设计与创新型公共服务平台的新关系构建
        三 工业设计与产业发展的新关系构建
    第四节 战略之四:提升国际影响力的新姿态构建战略
        一 融入国际设计业界的“语境”
        二 成立中国主导的国际设计组织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工业设计产业发展战略的实施路径
    第一节 路径之一:建设创新型公共服务平台
        一 创建国家工业设计研究院
        二 构建智能互联时代工业设计技术支撑体系
        三 建设工业设计产业互联网平台
    第二节 路径之二:产出工业设计标志性成果
        一 成立并发展世界设计产业组织
        二 持续举办世界工业设计大会
        三 继续举办国家工业设计奖
    第三节 路径之三:开展人才培养工程
        一 建设设计开放大学
        二 实施工业设计领军人才计划
        三 开展设计人才能力素质评价
    第四节 路径之四:提升工业设计在产业发展中的作用
        一 实施制造业设计能力提升行动计划
        二 实施设计赋能乡村产业振兴计划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2)杭绍甬经济带工业用地时空演变与绩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工业用地动态监测研究
        1.3.2 工业用地时空演变研究
        1.3.3 工业用地绩效评价研究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论文组织框架
        1.4.3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来源
    2.1 研究区概况
        2.1.1 自然地理概况
        2.1.2 社会经济概况
        2.1.3 工业集聚区概况
    2.2 基础数据介绍
        2.2.1 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数据
        2.2.2 地图兴趣点数据
        2.2.3 工业普查数据
        2.2.4 其他数据
3 工业用地动态监测与产业结构识别研究
    3.1 工业用地扩张及其产业结构识别
        3.1.1 工业用地扩张监测
        3.1.2 工业用地产业结构识别
    3.2 工业用地退出及其更新类型识别
        3.2.1 工业用地退出监测
        3.2.2 工业用地更新类型识别
    3.3 讨论与小结
4 工业用地时空演变研究
    4.1 工业用地扩张格局
        4.1.1 数据介绍与分析方法
        4.1.2 扩张规模特征
        4.1.3 工业集聚区视角下的空间分布特征
        4.1.4 产业结构特征
    4.2 工业用地退出及更新格局
        4.2.1 数据介绍与分析方法
        4.2.2 退出规模特征
        4.2.3 空间分布特征
        4.2.4 更新路径分析
    4.3 讨论与小结
        4.3.1 工业用地扩张时空特征
        4.3.2 工业用地扩张结构特征
        4.3.3 工业用地退出时空特征
        4.3.4 工业用地退出后更新路径
5 工业用地绩效评价研究
    5.1 区域工业用地绩效演变概述
    5.2 工业用地绩效评价方法
        5.2.1 评价思路与数据介绍
        5.2.2 四维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5.2.3 指标现状值测算与理想值确定
        5.2.4 数据标准化
        5.2.5 指标权重确定
        5.2.6 绩效评价模型确定
        5.2.7 工业集聚区的绩效比较
        5.2.8 分行业的绩效比较
    5.3 四维指标测算结果分析
        5.3.1 经济指标测算结果
        5.3.2 用地结构指标测算结果
        5.3.3 社会指标测算结果
        5.3.4 生态指标测算结果
    5.4 地块尺度绩效评价结果分析
        5.4.1 单一绩效结果分析
        5.4.2 综合绩效结果分析
    5.5 工业集聚区绩效比较分析
        5.5.1 单一绩效比较分析
        5.5.2 综合绩效比较分析
    5.6 分行业绩效比较分析
        5.6.1 单一绩效比较分析
        5.6.2 综合绩效比较分析
    5.7 讨论与小结
        5.7.1 区域工业用地绩效演变
        5.7.2 地块尺度工业用地绩效现状
        5.7.3 研究进展与不足
6 提升对策与建议
    6.1 工业用地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
        6.1.1 工业用地总量大
        6.1.2 工业集聚区多、散、小
        6.1.3 工业用地亩均产出绩效偏低
        6.1.4 区域工业用地绩效差异大
        6.1.5 分行业绩效不平衡
    6.2 提升对策与建议
        6.2.1 推进工业用地减量化
        6.2.2 促进工业用地集聚集群发展
        6.2.3 加快产业结构优化
    6.3 讨论与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1.1 工业用地动态监测与产业结构识别
        7.1.2 工业用地时空演变规律
        7.1.3 工业用地绩效评价
        7.1.4 提升对策与建议
    7.2 创新点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完成的论文

(3)广州绿道系统中的文化景观呈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相关研究现状
        1.2.1 绿道研究概况
        1.2.2 文化景观研究概况
        1.2.3 现有研究述评
        1.2.4 进一步深化研究的对策与思路
    1.3 研究对象与内容
        1.3.1 研究对象的时空范围
        1.3.2 核心概念内涵讨论
        1.3.3 研究内容
    1.4 研究目标和研究方法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框架图
第二章 广州绿道系统与文化景观的现状分析
    2.1 广州当前建成绿道的主要问题
        2.1.1 生态型绿道:生态优势待维护和彰显
        2.1.2 郊野型绿道:功能类型差异化待提升
        2.1.3 都市型绿道:需提升可达性和安全性
    2.2 广州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的主要类型
        2.1.1 纵横古今的广州遗址景观
        2.1.2 生机盎然的广州场所景观
        2.1.3 依山靠水的广州聚落景观
    2.3 广州绿道系统与文化景观的现状问题
        2.3.1 生态环境保护:生态型绿道文化景观周边生态资源待重视
        2.3.2 社会经济关联:郊野型绿道与沿线生态产业关联性待加强
        2.3.3 景观审美体验:都市型绿道对文化景观历史环境维护较少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的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呈现策略
    3.1 回归绿道概念的生态保护内涵
        3.1.1 凸显绿道系统的生态特征
        3.1.2 维护文化景观的生态环境
        3.1.3 理清城乡绿道的生态职能
    3.2 结合城市发展推进生态系统的协调
        3.2.1 推进景观生态廊道的构建
        3.2.2 彰显文化景观之间的关联
        3.2.3 延展各类景观资源的功能
    3.3 促进沿线景观风貌要素的和谐共融
        3.3.1 绿道游径规划与文化景观格局相应
        3.3.2 绿道景观形式与文化景观风貌相衬
        3.3.3 绿道景观功能与文化景观资源相合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呈现策略
    4.1 助力城乡经济发展在“集聚中走向平衡”
        4.1.1 结合产业发展进行绿道游径规划
        4.1.2 适应技术发展调整绿道设施供应
        4.1.3 依据景观资源优势发展绿色经济
    4.2 增进建设共识以提升绿道系统正面效应
        4.2.1 宏观:结合区域发展,促进绿道对生态产业的带动
        4.2.2 中观:结合城市双修,改善文化景观空间环境品质
        4.2.3 微观:结合社区建设,推进公众参与绿道景观优化
    4.3 调整绿道建设运行方式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4.3.1 加强政府对优化绿道系统的政策支持
        4.3.2 尊重专家对完善公共环境的价值引导
        4.3.3 增加市场的参与合作以提升有续运营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提升景观审美体验的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呈现策略
    5.1 彰显广州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的审美文化特征
        5.1.1 延续广州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的地域技术特征
        5.1.2 展现广州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的社会时代精神
        5.1.3 传承广州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的人文艺术品格
    5.2 依据主体审美结构层次完善绿道系统与文化景观
        5.2.1 依据主体审美生理层次提升绿道系统的可达性
        5.2.2 依据主体审美心理层次提升绿道景观的多样性
        5.2.3 依据主体审美社会文化层次提升景观的文化性
    5.3 改善绿道系统与文化景观中审美活动发生的条件
        5.3.1 提升广州绿道系统的关键节点的景观品质
        5.3.2 凸显广州绿道系统中主要游径的主题序列
        5.3.3 完善广州绿道系统与文化景观的网络关联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4)中国轻工业转型升级的知识产权驱动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方法
        1.2.3 技术路线
    1.3 创新点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概念界定
        2.1.1 产业转型升级
        2.1.2 知识产权
        2.1.3 知识产权能力
    2.2 理论基础
        2.2.1 新竞争优势理论
        2.2.2 产业结构理论
        2.2.3 三螺旋理论
        2.2.4 专利地图理论
    2.3 文献综述
        2.3.1 国内研究动态
        2.3.2 国外研究动态
        2.3.3 研究综评
3 知识产权与产业转型升级的逻辑辨析
    3.1 机理分析
    3.2 知识产权与创新驱动
    3.3 知识产权对产业转型升级
        3.3.1 知识产权对产业转型升级的影响
        3.3.2 知识产权对轻工业转型升级的作用机理
    3.4 基于四螺旋的轻工业转型升级知识产权“G-CPU”驱动范式
        3.4.1 范式构建
        3.4.2 特征描述
        3.4.3 机理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轻工业转型升级的创新实践与成效
    4.1 中国轻工行业发展轨迹与政策梳理
        4.1.1 国家层面的顶层设计
        4.1.2 轻工业联合会的政策与实践
        4.1.3 部委间的协同与支撑
    4.2 基于中轻景气指数的轻工行业经济运行态势
        4.2.1 总体景气指数
        4.2.2 工业增加值增速
        4.2.3 主营业务收入
        4.2.4 商品出口
        4.2.5 效益水平
    4.3 轻工行业转型升级实践成效
        4.3.1 轻工业在全国工业中的地位不断巩固
        4.3.2 行业技术创新体系不断优化和提升
        4.3.3 轻工产品的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
        4.3.4 轻工业特色区域和产业集群支撑功能日益明显
        4.3.5 轻工业知识产权呈现明显阶梯式进步
        4.3.6 结构调整初见成效,重点子行业转型效果明显
    4.4 轻工业转型升级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4.4.1 轻工业增长缓慢,下行压力较大
        4.4.2 国际贸易摩擦严重,出口形势严峻
        4.4.3 原料价格不断上涨,利润空间被双向挤压
        4.4.4 行业运行分化较大,企业效益不佳
    4.5 本章小结
5 知识产权驱动轻工业转型升级效应的度量与困境剖析
    5.1 基于“Patent-Map”的中国轻工业专利状态分析
        5.1.1 轻工业专利的申请与授权态势分析
        5.1.2 轻工业专利运营情况
        5.1.3 轻工业专利申请人结构分析
        5.1.4 轻工业专利技术领域分布
        5.1.5 轻工业专利除本土外技术原创国家/地区分布
        5.1.6 轻工业专利法律状态分析
        5.1.7 轻工业子行业专利分布比例
    5.2 知识产权对轻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分析
        5.2.1 模型与方法
        5.2.2 指标与数据
        5.2.3 贡献度测算结果分析
    5.3 专利视角下的轻工业科技创新能力评价
        5.3.1 指标选取与模型构建
        5.3.2 数据分析
        5.3.3 科技创新能力评价
        5.3.4 结论及特征分析
    5.4 轻工业转型升级的知识产权驱动困境
        5.4.1 战略意识普遍缺乏,自主创新内生动力不足
        5.4.2 处于产业价值链低端,自主创新能力不足
        5.4.3 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不健全,权利失效流失严重
        5.4.4 产品创新能力不足,无法满足转型升级
        5.4.5 子行业与地区知识产权创造不平衡
    5.5 本章小结
6 轻工业转型升级的知识产权“5Fs”驱动力构建
    6.1 轻工业转型升级的知识产权“5Fs”
    6.2 知识产权战略管理能力
        6.2.1 基于价值链的知识产权战略管理工作机制
        6.2.2 轻工业知识产权战略管理与提升过程机理分析
        6.2.3 轻工业知识产权战略管理能力提升的支撑体系
    6.3 知识产权创造能力
        6.3.1 “五环”模型构建
        6.3.2 “动力火车”模型及工作机制
        6.3.3 支撑要素
    6.4 知识产权运营能力
        6.4.1 基本模式
        6.4.2 影响因素
        6.4.3 系统模型及工作机制
    6.5 知识产权金融服务能力
        6.5.1 服务体系
        6.5.2 工作机制
    6.6 知识产权保护能力
    6.7 本章小结
7 基于“G-CPU”的轻工业转型升级的知识产权驱动路径
    7.1 政府驱动路径
        7.1.1 充分发挥创新政策的引领作用
        7.1.2 鼓励企业知识产权贯标认证
        7.1.3 构建轻工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服务体系
        7.1.4 加强知识产权运营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7.1.5 建立全方位知识产权协同保护体系
    7.2 企业驱动路径
        7.2.1 实施轻工业专利导航和战略布局
        7.2.2 实施高价值专利培育
        7.2.3 创新轻工企业知识产权运营模式
        7.2.4 提升轻工企业质押融资信用水平
    7.3 科技平台驱动路径
        7.3.1 组建轻工业知识产权联盟
        7.3.2 创新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服务模式
        7.3.3 充分发挥科技平台的综合效应
        7.3.4 抓好重点服务平台建设
        7.3.5 提升产业集群协同能力
    7.4 高校驱动路径
        7.4.1 强化政策激励与导引功效
        7.4.2 制订专利战略规划和布局
        7.4.3 打造高价值专利培育体系
        7.4.4 探索多元化的运营新模式
        7.4.5 创新综合服务体系和机制
    7.5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中国消费者信心指数、满意指数、预期指数
    附录2 中国轻工业经济指数统计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导师课题、主持课题与获奖

(5)广东省制造业空间布局的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对象的界定
    1.3 文献综述
        1.3.1 产业布局影响因素研究综述
        1.3.2 产业集聚与扩散相关研究综述
        1.3.3 产业空间布局演变研究综述
        1.3.4 广东省制造业空间布局研究综述
    1.4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5 研究方法
    1.6 创新与不足
        1.6.1 创新之处
        1.6.2 不足之处
第2章 产业布局的相关理论基础
    2.1 产业布局的概述
        2.1.1 产业布局的基本概念
        2.1.2 产业布局指向
    2.2 产业区位理论
        2.2.1 古典区位理论
        2.2.2 近代区位理论
        2.2.3 现代区位理论
    2.3 产业集聚的相关理论
        2.3.1 产业集聚
        2.3.2 产业地理集中
        2.3.3 地区专业化
        2.3.4 产业集群
    2.4 产业扩散的相关理论
        2.4.1 基于比较优势理论的产业转移
        2.4.2 基于新经济地理理论的产业扩散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广东省制造业的发展脉络及特点
    3.1 广东省工业的总体发展态势
    3.2 广东省制造业发展的历史进程
        3.2.1 以初级加工制造业为主的发展时期(1978—1991 年)
        3.2.2 耐用消费品制造业的快速崛起时期(1992—2000 年)
        3.2.3 制造业重型化发展阶段(2001—2008 年)
        3.2.4 产业转型升级发展阶段(2009—2012 年)
        3.2.5 高端制造业发展阶段(2013 年至今)
    3.3 广东省制造业在全国经济中地位的变化
        3.3.1 广东省的主要工业产品在全国的地位
        3.3.2 广东省制造业各行业占全国比重的变化趋势
        3.3.3 广东省制造业在全国具有比较优势的行业
    3.4 广东省制造业发展的主要特点
        3.4.1 专业镇特色经济发展模式
        3.4.2 制造业内部结构的变化特点
        3.4.3 区域间制造业发展悬殊
        3.4.4 制造业的外贸依存度较高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广东省制造业空间布局的演变
    4.1 广东省各地区专业化水平的变化趋势
        4.1.1 广东省各地区间的专业化水平分析
        4.1.2 广东省各市的地区相对专业化水平
    4.2 制造业产值份额的空间分布演变
        4.2.1 制造业各行业最高产值份额所属地的变化分析
        4.2.2 不同要素密集型产业产值份额的空间分布演变
    4.3 制造业平均集中率的变化趋势分析
        4.3.1 全部制造行业产业平均集中率的变化趋势
        4.3.2 不同要素密集度制造业平均集中率的变化趋势
    4.4 广东省制造业各行业空间集中度的变化趋势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广东省制造业空间布局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5.1 产业空间布局的影响因素
        5.1.1 资源禀赋
        5.1.2 劳动力成本
        5.1.3 地理位置与交通运输条件
        5.1.4 外部性
        5.1.5 拥挤效应
        5.1.6 政府行为
    5.2 广东省分区域制造业空间布局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5.2.1 变量选取和模型设定
        5.2.2 影响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5.2.3 回归结果分析
        5.2.4 分区域制造业空间布局影响因素的结论分析
    5.3 广东省分类型制造业空间布局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5.3.1 变量选取和模型设定
        5.3.2 影响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5.3.3 回归结果分析
        5.3.4 分类型制造业空间布局影响因素的结论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6.1 本文主要结论
    6.2 政策建议
        6.2.1 促进区域间产业合理分工、实现优势互补
        6.2.2 推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区域间有机联系
        6.2.3 运用比较竞争优势、建设粤东西北地区经济增长极
        6.2.4 提高区域技术创新能力、促进产业升级
        6.2.5 强化政策支持、推动欠发达地区跨越式发展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6)空间人文学视角下的中国近代工业基本空间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2 研究综述
        1.2.1 中国近代工业史的研究进展
        1.2.2 空间人文学的研究进展
        1.2.3 近代工业空间常规路径下的研究不足以及空间人文学视角与方法的引入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对象界定
    1.5 研究视角与方法解析
        1.5.1 空间人文学的定义
        1.5.2 空间人文学的空间研究范式
    1.6 论文的内容与框架
    1.7 研究资料与方法
        1.7.1 研究资料与数据
        1.7.2 研究方法
    1.8 研究创新点
第二章 1840-1949年中国近代工业的时空演化与整体分布模式
    2.1 .研究时段的选取
    2.2 研究理论、数据与方法
        2.2.1 地理学第一定律
        2.2.2 数据来源与处理
        2.2.3 分析方法
    2.3 中国近代工业的时空演化与整体分布模式
        2.3.1 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分期
        2.3.2 中国近代工业的时空演变历程
        2.3.3 中国近代工业的整体地理分布特征与模式
    2.4 小结
第三章 中国近代工业产业特征的空间分布——对产品生产、销售、工人劳动、工会等要素的分析
    3.1 研究时段的选取
    3.2 数据的来源与处理
        3.2.1 数据来源
        3.2.2 数据处理
    3.3 1930年代中国工业产业特征的空间分布
        3.3.1 工业部门结构分析
        3.3.2 工业产品生产与销售概况
        3.3.3 工人劳动与收支概况
        3.3.4 工会组织概况
    3.4 小结
第四章 中国近代工业布局区位选择的时空分析——通过典型人物对近代国家工业布局演变的考察
    4.1 研究理论
        4.1.1 工业区位理论
        4.1.2 时空间行为研究
    4.2 中国近代工业布局的主要历程与区位决策群体
    4.3 区位决策代表性人物的选取与工业布局行为数据的来源与处理
        4.3.1 代表性人物的选取
        4.3.2 工业布局行为数据的来源与处理
    4.4 近代工业布局不同阶段的区位选择分析
        4.4.1 政府为投资主体阶段的区位选择分析——以李鸿章为例
        4.4.2 民间资本开始介入阶段的区位选择分析——以张謇为例
        4.4.3 民间资本成为近代工业化重要力量阶段的区位选择分析——以荣氏兄弟为例
    4.5 小结
第五章 近代工业转型与区域工业经济空间重构——鲁中、鲁东工业集聚区个案研究
    5.1 研究区域与研究时段的选取
        5.1.1 研究区域
        5.1.2 研究时段的选取
    5.2 山东工业经济数据的来源与处理
    5.3 从传统手工业到近代工业山东工业经济的发展特征与空间格局
        5.3.1 清时期山东手工业经济的发展特征与空间格局
        5.3.2 民国时期山东工业经济的发展特征与空间格局
    5.4 小结
第六章 近代工业发展与区域城市空间结构变迁——旧直隶工业集聚区个案研究
    6.1 研究区域
    6.2 近代工业发展与旧直隶城市群体空间结构变迁
        6.2.1 数据来源与处理
        6.2.2 清时期直隶城市群的空间格局
        6.2.3 民国时期直隶城市群的空间格局
        6.2.4 近代工业对直隶城市群体空间格局的影响
    6.3 近代工业发展与城市外部、内部空间结构变迁——天津个案研究
        6.3.1 数据来源与处理
        6.3.2 天津近代各时期的工业发展及其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
        6.3.3 天津近代工业对城市空间结构的整体拓展
        6.3.4 天津近代城市规划中的工业空间及其影响
    6.4 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中国近代工业数据基础平台构建的技术方案
    一、建设目的与意义
    二、参考的标准规范
    三、技术架构
    四、建设方案
        (一)中国近代工业历史地理数据库建设
        (二)中国近代工业信息管理系统开发
附录B 本文研究成果运用于中国近代工业遗产历史价值分析的初步尝试
    一、全国国家级、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录中工业遗产历史价值的初步分析
    二、山东近代工业遗产的历史价值的进一步解读
        (一)山东近代工业化进程中各时期留存的工业遗产
        (二)山东近代工业遗产的时间分布分析
        (三)山东近代工业遗产的行业分布与产业链关系分析
        (四)山东近代工业遗产的空间格局分析
        (五)小结
附录C 中国近代重要工业厂、矿名录整理表
附录D 1930年代中国工业产业特征数据
    D-1省级一级工业行业职工人数整理表
    D-2市县级一级行业厂数、资本总数、工人人数、产品总值整理表
    D-3主要城市工会数量及会员人数整理表
附录E 山东省工业贸易联系数据
    E-1方志中出现的部分工业贸易联系数据整理
    E-2《中国实业志·山东省》中出现的主要工业贸易联系数据整理
附录F 天津近代重要工业企业名录整理表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发表的论文
    参与的科研项目
致谢

(7)GVC和NVC视角下中国沿海地区产业集群升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本文的研究意义
        1.2.1 本文研究的理论意义
        1.2.2 本文研究的现实意义
    1.3 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1.3.1 本文的研究思路
        1.3.2 本文的研究内容
    1.4 重要概念的界定
    1.5 本文可能的创新点和不足
        1.5.1 本文可能的创新点
        1.5.2 本文研究的不足之处
第二章 文献述评
    2.1 关于GVC及其治理的相关研究
        2.1.1 GVC及其治理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2.1.2 GVC治理模式及其演进的相关研究
    2.2 地域化视角下产业集群升级的相关研究
        2.2.1 地域化视角下产业集群升级影响因素
        2.2.2 地域化视角下产业集群升级路径
    2.3 GVC视角下产业集群升级的相关研究
        2.3.1 GVC治理与产业集群升级的关系
        2.3.2 嵌入GVC的产业集群升级模式
    2.4 NVC视角下产业集群升级的相关研究
    2.5 简要评价
第三章 嵌入GVC的我国沿海地区产业集群: 形成、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3.1 GVC治理与沿海地区产业集群的形成
        3.1.1 模型的基本框架
        3.1.2 GVC治理视角下沿海地区产业集群形成的影响因素
    3.2 沿海地区产业集群发展现状
        3.2.1 沿海地区产业集群发展的整体特征
        3.2.2 沿海地区产业集群发展格局的定量测度
    3.3 沿海地区产业集群发展面临的问题
        3.3.1 产业集群整体位于GVC低端环节
        3.3.2 创新能力薄弱,自有品牌缺失
        3.3.3 企业间协作程度较低,竞争失序
        3.3.4 产业集群的低成本竞争优势难以持续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嵌入GVC的沿海地区产业集群升级——工艺和产品升级
    4.1 引言
    4.2 GVC治理与产业集群升级
        4.2.1 GVC的驱动机制
        4.2.2 不同GVC治理模式下的产业集群升级前景
    4.3 嵌入GVC与沿海地区产业集群升级路径选择
        4.3.1 嵌入GVC与沿海地区产业集群升级——一个综合性分析
        4.3.2 嵌入GVC的沿海地区产业集群升级路径
    4.4 嵌入GVC的沿海地区产业集群升级模式
        4.4.1 深化OEM与产业集群工艺升级
        4.4.2 转型ODM与产业集群产品升级
    4.5 案例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沿海地区产业集群功能升级障碍的成因、突破条件及升级路径
    5.1 引言
    5.2 沿海地区产业集群功能升级障碍的成因
        5.2.1 跨国公司的技术控制
        5.2.2 跨国公司的市场控制
    5.3 沿海地区产业集群功能升级障碍的突破——理论模型分析
        5.3.1 模型的基本框架
        5.3.2 产业集群功能升级障碍的突破条件
        5.3.3 产业集群突破功能升级障碍的影响因素
    5.4 沿海地区产业集群功能升级的实现路径
        5.4.1 构建NVC体系——发挥集群和政府层面的本土优势
        5.4.2 生产者服务业集聚——吸纳高端要素,增强企业创新能力
    5.5 进一步的讨论
        5.5.1 NVC对接GVC:均衡型GVC中的功能升级
        5.5.2 理论模型分析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NVC构建与沿海地区产业集群功能升级——集群和政府层面
    6.1 引言
    6.2 本土市场优势与NVC构建
    6.3 NVC的构建模式
        6.3.1 核心企业主导型NVC构建模式
        6.3.2 专业化市场型NVC构建模式
    6.4 NVC下产业组织体系优化与产业集群功能升级
        6.4.1 核心企业主导型NVC下产业集群功能升级
        6.4.2 专业化市场型NVC下产业集群功能升级
    6.5 NVC下社会资本增加与产业集群功能升级
    6.6 NVC下公共政策调整与产业集群功能升级
    6.7 案例分析
        6.7.1 案例分析之一
        6.7.2 案例分析之二
    6.8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生产者服务业集聚与NVC下沿海地区产业集群功能升级——企业层面
    7.1 引言
    7.2 生产者服务业集聚与产业集群中企业创新能力提升
        7.2.1 NVC下产业集群吸纳高端要素的渠道——生产者服务业集聚
        7.2.2 生产者服务业集聚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的机制分析
        7.2.3 理论模型分析
    7.3 实证分析
        7.3.1 计量模型设定与变量说明
        7.3.2 回归结果及分析
    7.4 进一步的讨论: 企业创新能力提升与NVC下产业集群功能升级
    7.5 案例分析
    7.6 本章小结
第八章 全文总结与对策建议
    8.1 全文总结
    8.2 对策建议
        8.2.1 政府层面的建议
        8.2.2 集群层面的建议
        8.2.3 企业层面的建议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8)从本地市场到新国际劳动分工 ——浙江省的城市发展动力(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相关概念界定
        1.2.1 城市化和城市化动力机制
        1.2.2 分工和贸易
        1.2.3 本地市场效应和本地偏好效应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框架
        1.3.3 研究方法
第2章 海内外城市化的动力机制研究综述
    2.1 城市化进程和主要理论
        2.1.1 城市化进程的一般规律
        2.1.2 工业化时代的城市化影响因素
        2.1.3 新经济时代的城市化影响因素
    2.2 海外学者城市化的动力机制研究
        2.2.1 海外学者的城市化动力机制研究
        2.2.2 海外学者的中国城市化动力机制研究
        2.2.3 海外学者的城市化动力机制研究趋向
    2.3 国内学者城市化的动力机制研究
        2.3.1 国内学者的城市化动力机制研究
        2.3.2 国内学者的区域城市化动力机制研究
        2.3.3 国内学者的城市化动力机制研究趋向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本地市场效应及其中国的检验
    3.1 本地市场效应研究回顾
        3.1.1 本地市场效应的研究背景
        3.1.2 本地市场效应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3.1.3 本地市场效应是产生比较优势的源泉
    3.2 本地市场效应理论与发展
        3.2.1 本地市场效应的理论源起与发展
        3.2.2 本地市场效应的基本模型
        3.2.3 本地市场效应的经济学解释
    3.3 本地市场效应的中国检验
        3.3.1 研究方法及数据
        3.3.2 回归方法说明
        3.3.3 分步计量结果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本地市场效应与城市发展演变
    4.1 本地市场效应与产业集聚
        4.1.1 本地市场效应与规模报酬
        4.1.2 本地市场效应与贸易成本
        4.1.3 本地市场效应与产业集聚
    4.2 集聚与专业化
        4.2.1 集聚的新经济地理学模型解释
        4.2.2 集聚与专业化
        4.2.3 集聚与交易空间
    4.3 集聚和城市化
        4.3.1 集聚与城市经济
        4.3.2 集聚与城市化
        4.3.3 集聚与城市规模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从本地市场到新国际劳动分工的城市发展演化机制
    5.1 本地市场、本地市场效应与专业市场
        5.1.1 本地市场效应是本地市场的价值体现
        5.1.2 专业市场是具有本地市场效应的产业空间
        5.1.3 专业市场的生命力探讨
    5.2 中国专业市场空间分布与城市区域的关系
        5.2.1 专业市场空间发展差异
        5.2.2 专业市场与城市区域空间的关联
        5.2.3 专业市场与城市经济发展
    5.3 从本地市场到新国际劳动分工的浙江省城市发展演化机制
        5.3.1 新国际劳动分工及对城市化的作用
        5.3.2 中国专业市场的本地化到国际化及典型代表
        5.3.3 浙江省专业市场从本地化到国际化的城市发展演化机制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浙江省从本地市场到新国际劳动分工的城市发展演化
    6.1 浙江省专业市场的本地市场效应形成过程
        6.1.1 专业市场起步与发展
        6.1.2 专业市场空间分布与增长
        6.1.3 专业市场的本地市场效应形成
    6.2 浙江省专业市场的国际分工过程
        6.2.1 专业市场引领产业集群参与国际分工
        6.2.2 专业市场直接参与国际分工
        6.2.3 专业市场间接参与国际分工
    6.3 浙江省专业市场主导的城市化
        6.3.1 浙江省的市场化与城市化
        6.3.2 浙江省专业市场促进下的城市化
        6.3.3 浙江省专业市场主导城市国际化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创新之处
    7.3 研究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博士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9)金融危机背景下浙江纺织工业竞争力提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一、绪论
    (一) 研究背景和意义
        1. 研究背景
        2. 选题意义
    (二) 研究内容和主要框架
    (三)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四) 主要创新点
二、理论基础:相关文献回顾
    (一) 国内外关于竞争力的研究
    (二) 产业竞争力的概念界定
    (三) 关于纺织产业竞争力的研究
        1. 国外对纺织产业竞争力的研究
        2. 国内对纺织产业竞争力的研究
    (四) 小结
三、SWOT分析:浙江纺织工业的比较优势
    (一) 优势分析
        1. 产业集群优势
        2. 专业市场优势
        3. 人力资源优势
        4. 装备技术优势
    (二) 劣势分析
        1. 生产要素供给劣势
        2. 品牌劣势
        3. 企业经营劣势
        4. 创新能力劣势
    (三) 机遇分析
        1. 内需成为主要驱动力
        2. 消费层次提升助推纺织工业升级
        3. 政策环境的改善
        4. 产业用纺织品发展机遇良好
    (四) 金融危机给浙江纺织工业带来的挑战
四、竞争力评价:浙江纺织工业的发展态势
    (一) 浙江纺织工业的社会地位
    (二) 与苏、鲁、粤、闽四省的比较
        1. 五大纺织大省的基本态势
        2. 浙江纺织工业的比较优势与发展瓶颈
    (三) 浙江纺织工业的国际竞争力
        1. 浙江纺织工业的国际市场占有率
        2. 浙江纺织工业贸易竞争力指数(TC)
        3. 浙江纺织工业商品出口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
五、实证分析:来自浙江省绍兴市的问卷调查
    (一) 绍兴市纺织工业的基本态势
        1. 产业基础和集群效应明显
        2. 专业市场与产业集群互动效应明显
    (二) 绍兴市纺织工业的发展阶段
    (三) 纺织工业竞争力的评价体系
        1. 样本来源
        2. 指标的选取及其相关性分析
        3. 回归评价模型
    (四) 小结及建议
        1. 构建区域创新网络
        2. 创新市场拓展机制
        3. 推进信息化建设
        4. 扩展中介组织服务
        5. 加强政府服务功能
六、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一) 深化体制和机制改革
    (二) 整合产业链和价值链
    (三) 创新市场和集群互动模式
    (四) 培育与提升品牌资源
    (五) 推进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
    (六) 调整优化国际贸易结构
参考文献
附录一.商户调查问卷
附录二.工业企业问卷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10)20世纪50年代以来新疆工业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意义和目的
    二、关于20世纪50年代以来新疆工业变迁研究的现状
    三、论文的研究思路及创新点
    四、理论与史料依据
    五、相关概念界定
第一章 新中国新疆工业的资源基础和历史起点
    一、新疆工业开发的经济地理条件
    二、新疆工业开发的资源优势
    三、近代新疆工业的发轫
第二章 20世纪50—70年代的新疆工业
    一、新疆现代工业的初步发展与手工业的变化(1950—1957年)
    二、新疆工业的曲折发展(1958—1977年)
第三章 改革开放时期的新疆工业(1978年至今)
    一、新疆国有工业企业管理体制的变革
    二、新疆工业经济的发展
    三、新疆非国有工业经济的发展
    四、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体制的恢复以及兵团工业的发展
第四章 20世纪50年代以来新疆的工业布局与结构
    一、新疆工业布局的演变
    二、新疆工业结构的转化
第五章 20世纪50年代以来新疆工业发展的特征
    一、现代工业发轫于驻疆人民解放军的大生产运动
    二、政府主导的、嵌入式工业开发方式
    三、以能源、原材料为主的资源型重工业结构
    四、"内向型"部门占多数的工业部门结构
    五、区域内发展不均衡的工业布局
    六、"三分天下"的工业格局
第六章 20世纪50年代以来新疆工业发展的成效
    一、新疆工业经济规模的增长
    二、新疆工业发展与社会经济结构变迁
    三、新疆的工业化水平
第七章 20世纪50年代以来新疆工业变迁中存在的问题
    一、新疆工业基础薄弱
    二、以初级产品为主的新疆工业
    三、新疆工业发展资金投入不足
    四、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对新疆工业发展的制约
    五、新疆民营经济力量薄弱
第八章 20世纪50年代以来新疆工业发展的反思与借鉴
    一、20世纪50年代以来新疆工业发展模式的演化
    二、现代工业的崛起和传统手工业的嬗变
    三、政府对新疆工业发展的影响
    四、市场对新疆工业发展的影响
结束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四、谈谈广东省轻纺工业出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面向智能互联时代的中国工业设计发展战略和路径研究[D]. 刘宁.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2]杭绍甬经济带工业用地时空演变与绩效评价研究[D]. 黄玲燕. 浙江大学, 2020(01)
  • [3]广州绿道系统中的文化景观呈现研究[D]. 刘琳婕.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6)
  • [4]中国轻工业转型升级的知识产权驱动力研究[D]. 邢战雷. 陕西科技大学, 2019(01)
  • [5]广东省制造业空间布局的演变研究[D]. 宋洋. 吉林大学, 2019(02)
  • [6]空间人文学视角下的中国近代工业基本空间特征研究[D]. 刘静. 天津大学, 2019(06)
  • [7]GVC和NVC视角下中国沿海地区产业集群升级研究[D]. 曹东坡. 南京大学, 2015(01)
  • [8]从本地市场到新国际劳动分工 ——浙江省的城市发展动力[D]. 张旭亮. 华东师范大学, 2011(10)
  • [9]金融危机背景下浙江纺织工业竞争力提升研究[D]. 鲍熹懿. 浙江师范大学, 2011(05)
  • [10]20世纪50年代以来新疆工业变迁研究[D]. 王利中. 西北大学, 2010(09)

标签:;  ;  ;  ;  ;  

浅谈广东省轻纺行业出口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