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与《废城》比较

《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与《废城》比较

一、《查特莱夫人的情人》与《废都》比较谈(论文文献综述)

赵洪霞[1](2018)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全球化趋势在各个领域快速浸染,中国文学与文学批评自然也不例外。20世纪80年代,尤其是1985年“方法论”热,一时间,各种理论、思潮的引进,对中国文化、文学和批评都产生了影响。作为西方重要思潮的女性主义文论在此时悄然到来。20世纪中国女性文学、女性文学研究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有其漫长的发展历程,除了受到西方思潮的影响外,也有中国自身的文化需求与时代机遇。中国的改革不仅直接导致经济的变化,而且解放社会生产力的同时带动了妇女的解放,女性实现被动与主动的自我觉醒,特别是女性作家、女性批评学者与批评家自我觉醒。90年代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并存的格局,为女性写作和研究提供了机遇与挑战。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在北京的召开,也为女性写作与女性文学研究、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提供了契机。在文学与文学批评史上,一直被书写、被遮蔽的女性形象多是天使与妖魔的化身,即使20世纪初“浮出历史地表”的女性写作,或多或少也被遮蔽在男权文化的羽翼下,因此以女性主义视角来重新解读女性文本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力图通过梳理国内外关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相关研究,发现其主要关注点为“女性形象”批评、“女性写作”批评、重构女性文学传统及建构“性别诗学”。女性形象批评与女性写作批评文本主要集中在对20世纪女性文学研究与批评,主要为“五四”时期、80年代、90年代三个高潮期的相关批评文本。新文化运动以来,女性意识的逐渐觉醒,男尊女卑的思想逐渐被摧毁。女性文学研究者对女性写作深入探讨与挖掘,更是将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推向了进一步的发展与成熟。绪论部分,介绍了选题的背景及意义,并梳理了国内外女性主义文学研究的现状,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并且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中相关的几组概念进行了辨析。正文部分分为四章。第一章探讨女性形象在中国的发展,并对中国的女性形象批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反思与总结。中国女性形象批评在自己的传统积淀上借鉴西方女性形象批评的方法与经验迅速发展。通过对女性形象批评文本的解读,重新审视男性作家笔下的女性形象,凸显女性作家笔下的女性形象的特质,并归结出女性形象批评逐渐走向多元化。同时,笔者也意识到女性形象批评存在的不足,如对底层女性形象关注不够等。第二章侧重分析女性写作批评中的性别因素。通过批评文本的细读,梳理不同时代际遇下女性写作批评的发展历程,以便能够推动性别意识渐觉式的女性写作批评的发展。女性写作的历史源远流长,女性写作批评钩沉出传统女性文学创作,尤其20世纪80年代开启的女性写作批评主要集中对“五四”时期、20世纪80年代、90年代女性写作的研究与批评。这也有利于女性文学史的重新建构,彰显女性意识与主体的不断觉醒与确立,凸显女性写作独有的特质。第三章介绍在中国20世纪80年代重写文学史的背景下,分析中国父权制的压迫对女性文学的影响,并借鉴西方女性文论,阐发重新书写女性文学史的重要意义,意在颠覆父权中心思想,唤醒女性意识,并对其进行反思。第四章对性别诗学进行了梳理与探讨。随着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发展,“女性”逐渐被“性别”所替代,性别诗学对“性别”的强调,意在主张对于“生理性别”之外的“社会性别”的重视,倡导在两性平等对话的目标下,建构和谐的“性别诗学”。结语部分。在“女权批评”与“女性批评”视阈下,女性形象批评与女性写作批评凸显了女性意识的觉醒,对男权文化的反叛与颠覆,对自身女性提升的追求。同时我们也看到了女性主义批评的发展历程是漫长而艰辛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不是对抗男性,而是对传统根深蒂固的思想、男权统治意识的抗争,男性与女性应建立和谐共处的“性别诗学”,虽然这一理论也有其困惑与不解,但女性写作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已逐渐走向多元化。拨开迷雾,但见云淡风轻。

赵天骥[2](2017)在《阐释学视域下的《废都》评价史》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阐释学理论为逻辑起点和写作视域,以《废都》及其衍生出的“废都现象”为中心,尝试对《废都》的评价史进行梳理和研究,呈现出《废都》评价的相关脉络和走向。既希望理清《废都》自诞生以来的评价问题,又尝试言说《废都》被禁与解禁的文学史意义。本文尝试呈现出《废都》的创作历程和传播历程,并以此为中心从文学的外部对其进行阐释学的分析,无论是在出版初期还是在相当长的被禁时间内,中国学界对《废都》的评价都存在着深刻的多岐性,或褒或贬,使之成为文学史上的核心事件。这与当时的历史、社会、政治和文化环境存在着重要联系,也是贾平凹本人的创作选择使然。《废都》阐释史研究给文学研究带来的启示是,《废都》为重写文学史提供了多重维度,作为重要文学文本对文学史的发展和转型意义重大。同时也为重写文学史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对《废都》文本的创作历程和传播历程进行考察,从整体上呈现出废都创作的历史脉络;第二部分以1993年和1994年为中心对《废都》诞生后的多歧性评价进行说明和阐释;第三部分从《废都》的海外评价、《废都》的文学史评价两个方面对《废都》的评价史进行梳理;第四部分以《废都》解禁为中心对小说与文学史的关系进行阐释。

庄文泉[3](2017)在《劳伦斯在中国的译介研究历史和展望》文中认为戴·赫·劳伦斯因其作品中所体现的深刻的思想预见性和强大的艺术感染力,越来越成为众多专家和学者的研究对象。中国的劳伦斯研究从1922年至今已将近百年历史,在这百年的研究史中,中国学者已深入劳伦斯作品及其生活的各个方面,从小说、诗歌、戏剧、散文、文艺理论和书信、随笔等文体进行了全方位的研究。现按时间顺序介绍评述劳伦斯在中国的译介研究历史,并对未来译介研究作个展望。

葛珩[4](2016)在《贾平凹文学馆研究》文中指出贾平凹作为在国内外文学界均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文学家,追溯影响其文学世界的形成的原因,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他在故乡商州,和后来居住了数十载的西安两地的影响。应当说,这两个城市撑起了贾平凹的文学世界,造就了如今的贾平凹。因而,在这两个地方建立以贾平凹的名字命名的文学馆自然很有必要。目前,这两地已经有共三所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文学馆,分别为商州市棣花古镇景区内的贾平凹故居及贾平凹文学艺术馆,西安市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筹建的贾平凹文学艺术馆,以及西安市临潼区国家休闲旅游度假村内的贾平凹文化艺术馆。这三所文学馆有着不同的建筑风格,功能上也有一定差别。这三所文学馆联系起了贾平凹的人生历程,对读者了解贾平凹的文学世界,有着功不可没的影响。同时,三馆也是进行文化交流的绝佳去处,对文学界而言,这样的文学馆对文学的宣传作用也是不可限量的。西方的文学馆经过了几个世纪的发展,已经具有相当的数量,正规的设计,以及重要的社会地位。而在中国,文学馆的发展仅经过了短短几十年,远远落后于国外的水平。现如今全国的文学馆,普遍存在着质量参差不齐、配套设施不完备、讲解人员素质不高等问题。更有甚者,文学馆的建立只是为了拉动地方经济增长以及旅游业的发展。在经济动力的驱使下,这样的文学馆,从建立之初就存在着种种缺陷。贾平凹文学馆的研究有助于国内文学馆在建立建成,以及未来的发展过程中进行借鉴,对于其优势如何更好的发挥,劣势如何改善,都能提供一定的前车之鉴。中国拥有五千年的历史,在这历史长河中,无数优秀的文学家不断涌现,未来还会有更多的文学家出现。那么为这些文学家建馆是否必要,如何建馆,如何将文学馆与文学家联系起来,又如何让文学馆成为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是文学馆发展、文学发展的重要命题。通过对贾平凹的人生经历和作品的分析,发掘商州和西安对于贾平凹的重要性,进而阐释商州和西安三所文学馆的存在意义和价值。在对贾平凹文学作品及特质的分析,以及各馆所处的地域文化风俗的解读中,揭示贾平凹文学馆是如何演绎这种文学气质的,又是如何将地域文化与贾平凹文学作品结合起来,并进行展示的。从文学研究的角度,对贾平凹文学馆的建成、优缺点、未来发展进行论述,并且提供了一些有具体可操作性的意见。对于贾平凹文学馆的研究,可以为未来的文学馆的发展,以及文学馆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考方向。将局限于建筑学、博物馆学基础上的文学馆研究,扩展到了从文学角度阐释文学馆存在的意义和价值的方向上。并且讨论该馆应如何将纪念的文学家的风格及作品,融入到馆内的展示中,为读者提供直观的、极具吸引力的文学世界的现场还原与展示。这种展示对于读者深入理解文学家的内心世界,文学作品中的文学世界,以及构建作者与读者之间、文学爱好者之间的桥梁,具有重大的意义和价值。

宋桂友[5](2014)在《颓废、压抑与毁灭——论《废都》的性爱叙事》文中认为《废都》饱受争议的主要原因就是其当时突破常态的性爱叙事。其中表现出的知识分子的压抑颓废与毁灭恰是知识分子用性的放纵对抗社会与国家的结果。同时,叙述者在庄之蝶与多个女人的性爱叙事中亦明确地把叙事指向瞄向了文化、社会的堕落、颓废而给人的精神所带来的巨大损害的批判。社会批判主题深刻而震撼。小说中对于女性自我身份的定位与追求主体性的吊诡叙事,也可认为是《废都》女性思考与书写对于此前的性爱叙事文本的超越。

赵世昌[6](2013)在《阉割与重塑 ——以查特莱、包法利、卡列宁为例》文中指出文学作品中表现“阉割”的主题由来已久,但在评论中较少涉及。之所以能够意识到这个问题一方面是因为笔者自身的阅读体会,另一方面在于探讨相关问题的着作与论文所给与的启发。本论文主要围绕“阉割与重塑”这一主题,以查特莱、包法利和卡列宁这三个主要的人物形象为具体例证展开论述,以期描述出他们被“阉割”的表征,探究他们被“阉割”的原因,最后达到重塑他们的形象,建构更为合理的家庭伦理规范的目的。本论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按照作品人物受“阉割”的不同程度——肉体阉割、精神阉割、多重阉割——展开论述。第一部分主要以“查特莱”为例,论述文学作品中身体残缺的男性形象,考察这一“阉割”形式下的男性生存状况,并进一步探究其出现的原因。这一部分主要由两个论题组成:一是讨论儿子与父亲以及儿子与母亲之间的特殊关系,以“阉割焦虑”和“恋母情结”为中心议题,揭橥“阉割”形成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儿子对父亲的恐惧与对母亲的依恋;二是探究劳伦斯的“阉割恐惧”在作品中的投射,这也是作品人物被“阉割”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第二部分主要以“包法利”为例,论述文学作品中出现的性格懦弱的男性形象,以及在评论中存在的对于“包法利”的忽视与不公的现象。这一部分也主要由两个论题组成:一是揭示作品中“包法利”的“失语”状况,并进一步分析其原因——作者对于埃玛的过分偏爱,为了突出埃玛的鲜明的人物性格而不得不采取“漠视”男主人公的叙事策略;二是重点讨论社会历史批评学派和女性主义者对“包法利”进行的多层次的理论“阉割”,进而发掘这一“阉割”背后所隐藏的文化政治目的与派别理论建构的野心。第三部分主要以“卡列宁”为例,论述这一形象在作品中以及在评论中受到的多重“阉割”的生存境遇,着重考察作者、批评者对于“安娜”的过分推崇和对于“卡列宁”的过分贬低的情况,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这一部分主要由三个论题组成:一是描述“卡列宁”所受到的身体和精神的双重“阉割”,即面相的丑化与精神活力的丧失的表征;二是论述“卡列宁”所受到的作者和评论者的双重“阉割”,使用法国叙事学家格雷马斯的“角色模式”理论对作品文本进行细致的解读,从文本出发,发掘作者对“卡列宁”的“阉割”;三是从文本出发,换位思考,进而揭示出社会历史学派,特别是女性主义学者对“卡列宁”这一形象的误读,还原他的本来面目。本论文主要的理论架构由心理学理论和叙事学理论组成,采用“新批评”派文本细读的方法对作品进行重新解读,紧紧围绕“阉割与文学”这一中心论题,对“查特莱”、“包法利”和“卡列宁”这三个人物形象进行重新塑造,并得出了自己的结论与看法。

杨革新[7](2011)在《美国伦理批评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从历时和共时的角度对美国伦理批评的整个发展过程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评析。主要观点是:美国的伦理批评其源头来自于古希腊围绕文学与伦理学关系所进行的激烈辩论;其最初表现形式主要是道德批评;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是其发展过程中的分界线;在此之前,其繁荣表现在文学伦理学研究的蓬勃发展,随后因唯美主义的冲击和自身的局限而衰落;在此之后,随着文学和哲学研究中的伦理转向,伦理批评得到了复兴,并形成了新人文主义伦理批评和解构主义伦理批评两大各具特点的阵营;到了二十一世纪初,中国学者提出的文学伦理学批评不仅对其进行了创新,还从理论基础和批评方法上对其体系进行了重构和完善,从而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伦理批评。本文从以下六个部分对这些观点进行了具体阐释。导言部分:在梳理国内外研究动态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研究伦理批评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其必要性在于通过对伦理批评发展历史的梳理指出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之后的复兴不是简单的回归而是对过去的超越和螺旋式的上升。其可行性在于自古至今文学与伦理学之间的紧密联系和文学批评中丰厚的道德批评土壤。第一章主要分析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之前伦理批评的兴起与衰落。指出因道德批评的繁荣导致了文学伦理学研究的勃兴,但随着唯美主义的盛极一时,文学研究重心从作家研究到文本研究再到读者接受研究的转移,研究方法从认识论向语言论的转向以及文学伦理学研究对内可能导致文学批评变成道德审查,对外无法抵御各种新思潮的攻击和解决因传统道德破灭而产生的道德观念的混乱,文学伦理学研究相对而言走向了衰落。第二章在归纳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文学研究中伦理转向的原因和特点之后,分析了为推动伦理批评在文学研究中复兴做出了重要贡献的三位批评家的主要观点,并进一步对伦理批评的两大阵营即新人文主义伦理批评和解构主义伦理批评的主要代表从各自的理论基础、基本观点和批评实践做了详细的阐释。论文指出,布斯伦理批评的理论渊源来自于亚里士多德及其后的人文主义与新人文主义的主要观点,其批评理论的主要观点是以共导为基础从作者、文本、读者和社会几个方面强调了“书即友”的隐喻和从一元论向多元论的转变以及从道德义务向伦理本质的重新定位。努斯鲍曼伦理批评的理论基础主要以亚里士多德的伦理观为核心并参考了斯多葛学派的主要观点和十八世纪的道德情感论,其伦理批评的核心概念是倡导价值观的多元性与非公约性,并强调了情感和感知在伦理评价中的重要作用。米勒以文本为基础的伦理批评的理论基础是康德的伦理学和保罗·德·曼的语言理论,他提出了阅读过程中必含有伦理因素的观点,指出任何阅读行为的某个必要时刻都是我们得出伦理结论和作出伦理评价的参考点,其伦理批评有三个关键要素:一是语言理论,二是叙事理论,三是人格化理论。纽顿以叙事为基础的伦理批评主要以巴赫金、列维纳斯和卡维尔的观点为基础兼受罗伯特·兰鲍姆和韦恩·布斯的影响,并在热奈特的三分法基础上建立了自己叙述、再现和阐释的三大结构层面,提出了叙事即伦理的观点和文本读者相互影响的阅读互动理论。第三章首先归纳了反对伦理批评的三种传统观点即自主论认为文学与伦理学分属于不同的价值领域而且彼此独立自主,因此伦理领域的标准不能用来评价美学领域的作品;反认知论指出作品中的道德主题一般都是老生常谈的道理,不能看作是道德发现,因此,文学的认知性是微不足道的;反后果论对从作品中的道德行为对社会产生的影响来评价作品的做法提出了质疑与攻击,接着论文讨论了伦理批评维护者对其一一所做的回应,最后重点分析了伦理批评倡导者布斯和努斯鲍曼与反对者波斯纳相互之间论战的主要观点及其实质与缺陷,指出无论是伦理批评正反双方的传统对话与论战,还是波斯纳发起的新一轮的攻击都没有阻碍伦理批评的进一步发展,相反还吸引了更多的批评家来关注它和研究它。第四章在梳理了伦理批评在中国的接受与传播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了它与中国文学的批评语境相结合后所得到的重构和完善。论文指出:中国学者提出的文学伦理学批评在理论上创新性地提出了文学起源的“伦理需求说”和文学的伦理第一性和审美第二性的观点,并从作家、作品、读者等方面其进行了详细的界定;在实践上构建了一系列适用于伦理批评的专用术语,如伦理意识、伦理秩序、伦理禁忌、伦理身份、伦理混乱、伦理环境、伦理线、伦理结等,并举例分析了对这些术语的运用。结语主要指出了伦理批评现存的问题和今后发展的方向,认为目前伦理批评存在着伦理与道德概念之间的混淆,伦理批评的有限性与文本阐释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和基本批评术语的界定与运用还有待丰富等问题,建议在今后的发展中要以批评的实践性为导向,进一步构建运用伦理批评方法来分析不同文本的范例,以批评的多元性为基础,努力融合其它批评方法的精华以增强伦理批评的阐释力,并从跨学科和跨文化的视角对伦理批评做出进一步的构建与完善。

宋桂友[8](2007)在《中国当代小说性爱叙事》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试图厘清中国当代小说性爱叙事的脉络,研究当代小说性爱叙事的方式、方法及其特征,探讨当代小说性爱叙事演进过程中各种因素的影响,并进而观照性爱——人性发展的历程,通过在历史长河中之一瞬的当代50年人性的社会性变革在当代小说中的叙述演变来观照小说——文学的现代化之路。所以,本论文在研究方法上注重从当代小说的具体语境出发,考察当代小说的现代性内涵,把性爱问题视为当代文学与当代中外文化关系的中枢。因此,本论文在以性爱问题为出发点展开研究时,不仅注重小说外部文化语境中性爱问题的钩沉、小说内部性爱问题的生成与演变,同时注重探讨性爱观念及叙述的变革带来的小说观念、内容、形式等现代转型及流变等具体的文学史问题。本论文的研究从文本出发,注重吸取前人成果,运用叙事学、社会学、精神分析学、女性主义等理论对之进行研究。本论文的论述主要分以下几部分:第一章:从国家主义的角度研究十七年及文革文学的性爱叙事。其叙事特点是叙事指向具有政治功利性,“自觉”服务政治话语,接受新社会的规约,以及故事情节叙述的趋向公式化和人物形象塑造的简单化。文革中,由于现实的社会生活的“禁欲主义”横行,导致文学作品中人性叙述消失,自然地,性爱退场。而手抄本《少女之心》的出现是长期专制制度下压抑人性的喷发,它和当时的地下诗歌一起带着对人性的执着寻找与疯狂呐喊构成了文革文学的“潜在写作”。第二章从新启蒙的语境出发研究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末的小说性爱叙事。改革开放带来的新思想资源的渗入引起了中国文学理论的重构并直接导致了中国新时期小说性爱叙事的产生和发展。以《醉入花丛》为代表的文本在把性爱与革命话语二者由对立到统一而一致起来的反讽叙事,完成了对崇高、理想、革命的颠覆和解构。《被爱情遗忘的角落》、《男人的一半是女人》试图通过对欲望的重新叙述和话语转换,建构新的价值观和文化秩序。第三章从社会转型时期的社会特点出发对上世纪90年代的性爱叙事进行研究。《废都》和《白鹿原》是90年代性爱叙事的代表作。《废都》的性爱叙事在新时期文学中的独特地位来源于它的性爱叙事大突破。而《白鹿原》中的性爱叙事是多层面的,文本以性为中心,既有对和谐性爱观的寻找与倡导,又表达了作者对文化、人类命运的思考。第四章用女性主义视角对上世纪80年代以来的女性作家的性爱叙事进行研究。女性作家通过对女性身体的充分书写而达到了解放女性,使女性以平等的身份与男权直接对话的目的,把五四时期“我是我自己的”的个体权力理想变成了全社会的权力现实,同时,把女性文学带入了现代化。基于以上考察,本论文试图在以下三个方面有所创新:1、通过对性爱叙事问题的考察,呈现中国当代小说的现代性历程;2、对当代性爱小说的代表作品进行重新阐释和评价;3、在现代性爱的背景下重新审视当代小说流变过程中的文学现象,寻找诸多文学现象的革命与现代性意义。

杜燕[9](2006)在《D·H·劳伦斯在中国 ——一个译介学的考察》文中提出D·H·劳伦斯是英国二十世纪最重要的小说家之一,也是世界文坛上最富有争议的作家之一。劳伦斯在中国的译介经历了一个并不平坦的过程,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早期的译介刚刚起步就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三十年代形成了一次早期的小高潮,四十年代之后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被迫终止,直至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才得以继续,并逐步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股“劳伦斯热”。本文尝试对劳伦斯在中国译介的情况进行梳理,并在此基础上运用埃文—佐哈尔的多元系统理论分析隐藏在译介发展背后的诸多因素。 本论文主体共包括三部分。第一章分为两节,把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起至今劳伦斯在中国译介之旅分为两个大的阶段:早期译介(20世纪20年代—20世纪40年代)和近期译介(20世纪80年代—2005年),尽可能详细地进行回顾与梳理;第二章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考察劳伦斯在中国的接受和影响,同样分为两节,即早期阶段(20世纪20年代—20世纪40年代)和近期阶段(20世纪80年代—2005年);第三章主要从多元系统理论的角度,将劳伦斯在中国的译介看作一个完整的文学翻译过程,作为翻译文学的一部分,考察了劳伦斯的译介在整个多元体系中是如何从体系的边缘走向中心的;此外,将《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一书在中国的遭遇作为一个典型的例子,进行一个个案的分析。

苗福光[10](2006)在《生态批评视角下的劳伦斯》文中研究说明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人与自然的关系一直是既相互对立,又血脉相连。人类经历了200万年与自然和其他生物的生存斗争终于“脱离”了大自然。尤其是科学技术的发展更是为人类战胜自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可能性。但是,人类真的脱离大自然了吗?或者他能否离开自然而独立生存?科学技术能否真的为人类带来福乐?200万年历史中的绝大多数时间里人类都在为生存而与自然斗争,从而把自然看作自己的敌人。这种人与自然相对立的思想已经成为一种定势。但是,骄傲的人类似乎忘记了自己也不过是大自然的一个物种,他不可能脱离大自然而独立生存下来。这不是说人类历史上没有人看清楚并主张人类与自然血脉相连的关系,我想,即使是人类开始有思维能力的早期也一定存在这种念头。西方人较早地就和自然脱离了,而以儒道互补为主流的中国文化更多的是主张人与自然血脉关联;但是到了近现代,中国被拖入了西方现代化的战车,人与生态自然关系变得疏远了。十九世纪和二十世纪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极大地满足了人类的物质欲求,与此同时,科学技术带来的各种生态灾难也催使人类开始全面反思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二十世纪末叶生态哲学思潮的崛起就是这种反思的标志;以研究文学与自然环境关系为己任的生态批评就是生态思想在文学领域内进行的生态思想革命。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见证了生态批评的崛起,从生态批评的视角对经典作家进行重新阐释是生态批评的主要任务之一。劳伦斯是进入我视线的经典作家。 本文共分四章。第一章是文学的生态学阐释。笔者首先就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作了粗浅探讨,分析了人类与自然关系角色的转换;在笔者眼中,人类不过是大自然的一个物种,只不过这个物种在大自然的生态链上变得有些特殊而已;人类不可能脱离这个生态链而独立生存下来,也许其它生物物种灭绝、自然生态极度恶化的那一天就是人类消亡的时间。接下来,笔者探讨了作为独立自然学科生态学的崛起,并探讨了生态学的崛起对其他学科领域的影响。而生态主义则是一种全新的思维模式,生态学为人类打开了新的视角,为重新定位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带来了革命性转换。生态主义是一种思维模式,它借助生态学的哲学内涵而非其科学方法。生态主义的出现似乎有着历史的必然性。生态批评主要关注三个方面的问题:自

二、《查特莱夫人的情人》与《废都》比较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查特莱夫人的情人》与《废都》比较谈(论文提纲范文)

(1)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选题的背景、意义和价值
    二、国内外研究状况述评
    三、本文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四、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相关概念
第一章 多元化的女性形象批评
    第一节 女性形象批评的产生
        一、西方女性形象批评的嬗变与影响
        二、中国女性形象研究的传统积淀与发展阶段
    第二节 女性形象批评多元化
        一、被歪曲与丑化——重读男性作家经典文本中的女性形象
        二、以女性为中心的批评逐渐产生——挖掘女性作家作品中的女性形象
        三、21世纪中国女性形象批评
    第三节 女性形象批评的反思
        一、女性形象批评的多元化
        二、女性形象批评存在的不足
第二章 性别意识渐觉式的女性写作批评
    第一节 女性写作批评的生成
        一、西方女性写作批评的启发与影响
        二、中国文化蕴生女性写作批评
    第二节 女性写作批评的时代际遇
        一、女性写作批评“浮出历史地表”
        二、“迟到”的性别书写
        三、语言与身体的“舞蹈”
    第三节 女性写作批评的反思
        一、女性写作批评的多样化
        二、女性写作批评存在的不足
第三章 重新书写的女性文学史
    第一节 重写女性文学史的背景
        一、父权制下被遮蔽的女性文学传统
        二、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影响
        三、80年代对文学史的重新书写
    第二节 重写女性文学史的实践
        一、男性笔下的古代女性文学史书写
        二、女性笔下的女性文学史书写
    第三节 重写女性文学史的反思
        一、女性文学的历史源远流长
        二、文学史中女性缺失
第四章 和谐期许的性别诗学
    第一节 先天生理与后天语境——女性独特的个体存在
        一、生理性别与社会性别
        二、后天语境中的超性别写作
    第二节 实然与应然——性别诗学的真实与想象
        一、男性视角下的“性别诗学”
        二、女性视角下的“性别诗学”
    第三节 构建和谐的性别诗学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2)阐释学视域下的《废都》评价史(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问题
    二、研究意义与研究方法
    三、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四、“阐释学”学术史考察
第一章、《废都》的创作与传播历程
    一、《废都》及其创作历程
    二、《废都》的传播历程
第二章、文本多岐性:《废都》阐释的多重表征(1993-1994)
    一、文学与知识分子的裂变
    二、思想与文学的双重意义
第三章、禁书的阐释:《废都》的多元评价(1994-2016)
    一、《废都》的海外传播与评价
    二、《废都》的文学史评价
第四章、《废都》解禁与重写文学史
    一、《废都》解禁的文学史意义
    二、《废都》现象与重写文学史的可能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涉及《废都》的重要期刊文献(1993-2016)
后记

(4)贾平凹文学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与基础
    二、课题研究的价值与意义
    三、课题研究的方法与框架
第一章 文学馆概述
    第一节 文学馆的定义
    第二节 文学馆的功能
    第三节 文学馆的价值
第二章 贾平凹与商州以及商州文学馆
    第一节 商州概况
    第二节 贾平凹与商州
        一、贾平凹在商州
        二、代表作品
    第三节 商州文学馆
        一、商州文学馆
        二、对商州文化的展示
        三、对贾平凹商州代表作的展示
第三章 贾平凹与西安以及西安文学馆
    第一节“废都”西安
    第二节 贾平凹与西安
        一、贾平凹在西安
        二、代表作品
    第三节 西安贾平凹文学艺术馆和文化艺术馆
        一、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贾平凹文学艺术馆”
        二、西安市临潼区国家休闲旅游度假村内的“贾平凹文化艺术馆”
        三、对西安文化及代表作品的展示
第四章 贾平凹文学馆的未来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5)颓废、压抑与毁灭——论《废都》的性爱叙事(论文提纲范文)

一、性爱与颓废
二、压抑与毁灭

(6)阉割与重塑 ——以查特莱、包法利、卡列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身体残缺的“查特莱” 作者无意识的“阉割焦虑”在作品中的投射仪式
    (一) 儿子对父亲的恐惧与对母亲的依恋
    (二) 阉割仪式的投射在作品中的体现
二、精神阉割的“包法利” 谁赋予了他懦弱的天性
    (一) “包法利”在作品中的“失语”
    (二) 评论对“包法利”的阉割
三、多重阉割的“卡列宁” “卡列宁”并非一条狗
    (一) 身体与精神的双重阉割 面相的丑化与精神活力的缺失
    (二) 作者与批评者的“合谋”
    (三) 社会历史批评与女性主义批评错了吗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7)美国伦理批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言
    第一节 研究意义与研究现状
        一、研究意义
        二、国外研究
        三、国内研究
    第二节 文学与伦理学的关系研究
        一、关系的历时梳理
        二、伦理批评术语的演变
    第三节 美国伦理批评的历史渊源
        一、文学与伦理学的古老之争
        二、古代文论中的道德批评传统
第一章 兴起与衰落:文学的伦理学研究
    第一节 道德批评的繁荣与文学伦理学研究的勃兴
        一、道德批评的繁荣
        二、文学伦理学研究的勃兴
    第二节 文学伦理学研究的衰落
        一、唯美主义批评
        二、文学研究方法的转向
        三、文学伦理学研究的局限
第二章 回归与复兴:美国伦理批评的新局面
    第一节 文学批评的伦理转向
        一、伦理转向的原因
        二、伦理转向的特征
    第二节 伦理批评的复兴
        一、弗兰克·如雷蒙德·利维斯
        二、莱昂内尔·特里林
        三、诺斯罗普·弗莱
    第三节 新人文主义伦理批评
        一、共导与伦理批评:韦恩·布斯
        二、多元与伦理评价:玛莎·努斯鲍曼
    第四节 解构主义伦理批评
        一、文本与语言理论:希利斯·米勒
        二、叙事与阅读互动:亚当·扎克瑞·纽顿
第三章 对话与论战:美国伦理批评的新发展
    第一节 传统的正反双方
        一、自主论与反自主论
        二、认知论与反认知论
        三、后果论与反后果论
    第二节 激进的论战双方
        一、波斯纳:反对伦理批评
        二、努斯鲍曼:为伦理批评一辩
        三、布斯:反对伦理批评大错特错
        四、伦理批评论战之实质
第四章 比较与借鉴:美国伦理批评在中国的重构与完善
    第一节 美国伦理批评在中国的接受与勃兴
        一、伦理批评在中国的接受
        二、伦理批评在中国的勃兴
    第二节 美国伦理批评在中国的重构与完善
        一、伦理批评在中国的重构
        二、伦理批评在中国的完善
结语
    一、伦理批评现存的问题
    二、伦理批评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后记

(8)中国当代小说性爱叙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提要
Abstract
绪论 性爱与叙事
    一、性·性爱
    二、性爱叙事
    三、中国当代小说性爱叙事考察
第一章 国家主义与性爱叙事
    第一节 新中国性爱叙事模式建构
        一、十七年小说的性爱叙事特点
        二、十七年小说性爱叙事的三点变化
        三、让性走开
    第二节 《青春之歌》:政治规训下的青春挣扎
        一、话语夹缝中大胆行进性爱叙事
        二、女性主体追求
        三、叙事的伪装
    第三节 文革小说性爱叙事的外在退场与潜在生长
        一、文革文学性爱叙事的外在退场
        二、《少女之心》:压抑中的性爱潜在叙事
第二章 新启蒙主义与性爱叙事
    第一节 现代化语境中的性爱叙事
        一、性爱叙事的理论基础
        二、性爱叙事的发生与发展
        三、性爱叙事的特点
    第二节 《男人的一半是女人》叙事指向:性爱与解放
        一、叙事指向的空间
        二、叙事指向的载体
        三、叙述指向的方式
第三章 社会转型与性爱叙事
    第一节 《废都》:压抑与颓废
        一、性爱与颓废
        二、压抑与毁灭
    第二节 《白鹿原》:侵蚀与拯救
        一、男权的绝对权威
        二、男权被性侵蚀
        三、性是女人拯救男人的方式
        四、确立新的性爱观
第四章 女性主义与性爱叙事
    第一节 建构新的性爱叙事话语
        一、建造自己的房间
        二、中国当代女性主义书写分期
    第二节 王安忆:回归人欲本身
        一、性爱叙事从政治转为人欲自身
        二、男性晦暗化
    第三节 新生代:寻找身份与身体
        一、叙事内涵
        二、叙事意义
结语 开放的身体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9)D·H·劳伦斯在中国 ——一个译介学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D·H·劳伦斯在中国的译介之旅
    1.1 劳伦斯在中国的早期译介(20世纪20年代—20世纪40年代)
    1.2 劳伦斯在中国的近期译介(20世纪80年代—2005年)
        1.2.1 复苏阶段(1980年—1985年)
        1.2.2 成长阶段(1986年—1994年)
        1.2.3 深入阶段(1995年—2005年)
第二章 D·H·劳伦斯在中国的接受和影响
    2.1 早期阶段(20世纪20年代—20世纪40年代)
    2.2 近期阶段(20世纪80年代—2005年)
第三章 从多元系统理论看D·H·劳伦斯在中国的译介
    3.1 边缘与中心
        3.1.1 初入系统
        3.1.2 排除在系统之外
        3.1.3 走向“中心”
    3.2 《查泰莱夫人的情人》——译介学研究的个案分析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D·H·劳伦斯在中国译介研究资料总汇(20世纪20年代—2005年)
在读期间学习成果
致谢

(10)生态批评视角下的劳伦斯(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学的生态学阐释
    第一节 人与自然:角色的转换
    第二节 从生态学到生态主义
    第三节 一分为三: 人类三个知识系统的生态学建构
    第四节 文学的生态学阐释
第二章 生态原野中的劳伦斯
    第一节 劳伦斯:时代、生平和创作
    第二节 伊斯特伍德和黑格斯农场:“心灵的故乡”
    第三节 荒野中的劳伦斯
    第四节 “原野的朝圣”: 旅途中的劳伦斯
第三章 劳伦斯的自然生态思想
    第一节 作为生态批评家的劳伦斯
    第二节 劳伦斯诗歌中的自然生态思想
    第三节 劳伦斯作品中的“自然人”形象
    第四节 劳伦斯的动物生态伦理观
    第五节 康妮的选择:回归自然
第四章 劳伦斯的社会与精神生态思想
    第一节 劳伦斯对文明社会的生态批判
    第二节 劳伦斯作品中的“文明人”形象
    第三节 劳伦斯作品中性、婚姻和精神的生态哲学意蕴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四、《查特莱夫人的情人》与《废都》比较谈(论文参考文献)

  • [1]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研究[D]. 赵洪霞. 东北师范大学, 2018(02)
  • [2]阐释学视域下的《废都》评价史[D]. 赵天骥. 东北师范大学, 2017(02)
  • [3]劳伦斯在中国的译介研究历史和展望[J]. 庄文泉.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7(02)
  • [4]贾平凹文学馆研究[D]. 葛珩. 陕西理工学院, 2016(01)
  • [5]颓废、压抑与毁灭——论《废都》的性爱叙事[J]. 宋桂友. 语文学刊, 2014(05)
  • [6]阉割与重塑 ——以查特莱、包法利、卡列宁为例[D]. 赵世昌. 西北民族大学, 2013(05)
  • [7]美国伦理批评研究[D]. 杨革新. 华中师范大学, 2011(05)
  • [8]中国当代小说性爱叙事[D]. 宋桂友. 苏州大学, 2007(04)
  • [9]D·H·劳伦斯在中国 ——一个译介学的考察[D]. 杜燕. 暨南大学, 2006(06)
  • [10]生态批评视角下的劳伦斯[D]. 苗福光. 山东大学, 2006(12)

标签:;  ;  ;  ;  ;  

《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与《废城》比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