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症社区治疗效果分析

精神分裂症社区治疗效果分析

一、社区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探析(论文文献综述)

祖拉叶提·吐尔逊[1](2021)在《精神分裂症患者全病程管理模式的应用及效果评估》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全病程管理模式在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家属中的应用和疗效评估。方法2019年1月—2020年2月间,对在石河子绿洲医院住院治疗的129名汉族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其主要照顾者(家属或监护人)使用Excel随机数字法将其分成研究组(全病程管理组)64例和对照组(常规治疗组)65例,对照组予以精神科常规治疗模式干预,研究组在此基础上予以全病程管理模式,两组患者均干预随访1年,出院后再随访1年。使用自编一般人口学资料采集研究对象基本信息,患者于干预前,干预后3、6、12个月使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量表)、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量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量表)对其精神症状、功能进行评估,出院后3、6、12个月评估用药依从性量表(MMAS-8量表)及复发率。两组患者主要照顾者于上述时间点使用贬低-歧视量表(PDD量表)评估病耻感。干预随访过程中因迁离本地、联系方式变更等原因失访5例(研究组2例、对照组3例),最终成功完成随访124例(其中在院随访21例,院外随访103例),完成出院后随访1年共103例(其中首发18例),失访病例在以下数据分析中均已剔除。运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录入、整理、统计分析,统计方法包括c2检验或非参数检验、t检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若符合球形性对称假设检验则行双因素方差分析,若不符合球形性对称假设检验,使用Greenhouse-Geisser法对自由度进行校正。重复测量资料的统计图使用Graph Pad Prism 9绘制,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一般人口学资料:两组患者及其主要照顾者的年龄、性别、婚姻、文化程度、病程、用药种类等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入院时两组患者PANSS量表总分、阳性症状量表分、阴性症状量表分、精神病理量表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18,0.469,0.755,0.565);两组患者PANSS量表总分、阴性症状量表分存在分组×时点交互效应(P=0.018,0.0007),即随时间变化,两组患者PANSS量表总分、阴性症状量表分变化趋势不同。简单效应分析:(1)干预后6、12个月研究组PANSS量表总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6,0.0006);(2)干预后12个月,研究组阴性症状因子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3)干预后6、12个月研究组精神病理量表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6,P<0.001)。3.入院时两组SDSS,ADL量表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55,0.137)。两组的SDSS,ADL分存在分组×时点交互作用(P<0.001,P=0.008),即随时间变化,两组患者SDSS,ADL量表总分变化趋势不同。简单效应分析:(1)干预后第6、12个月时研究组SDSS分低于对照组分,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P<0.001);(2)干预后12个月,研究组ADL总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4.两组患者在入院时用药依从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Z=-1.509,P=0.131)。出院后3、6、12个月,研究组用药依从性中等及好的患者比例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P<0.001,P<0.001)。5.两组患者复发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80)。6.两组患者主要照顾者入院时的PDD量表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93);其PDD量表分有时点×分组交互效应(F=22.942,P<0.001),即随时间变化,两组患者主要照顾者PDD量表分变化趋势不同,在干预6、12个月,研究组患者的主要照顾者PDD量表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全病程管理模式较精神科常规治疗模式不仅能进一步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症状、日常与社会功能损害,提高患者药物依从性,还能降低主要照顾者病耻感,促进患者全面康复。

孙岩[2](2020)在《综合性心理社会康复改善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及社会功能的疗效》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究综合性心理社会康复改善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及社会功能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设计,以在社区病情稳定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总数80人,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分配比例为1:1,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0例。干预组在服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等常规治疗基础上合并给予综合性心理社会康复干预措施;对照组仅接受服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及社区常规照护康复。干预措施包括工作康复训练联合社交技能训练及家属心理健康教育。两组在入组时(即基线)、康复干预6个月后,分别应用生活质量量表(WHOQOL-BREF)、个人和社会功能量表(PSP)、家庭负担量表(FBS)、社交技能评定量表(SSC)、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来评估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社会功能、社交技能、家庭负担、精神症状的变化。采用SPSS 20.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对治疗组及对照组两样本在基线时一般资料的构成比统计采用卡方检验。对主要疗效指标--各量表改善/减分率采用独立样本秩和检验(Mann-Whitney U)进行比较,采用两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比较组*时间交互作用,同组前后变化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进行比较;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多重线性回归方法。结果1、本研究共有80例患者纳入,其中干预组40例,对照组40例,两组患者在基线人口学资料上差异未达到统计学的意义。2、研究期间,干预组脱失4例(脱落率为10%),社区常规治疗组脱失3例(脱落率为7.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经过6个月治疗,干预组和对照组生活质量量表总分改善率分别是12.5%vs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干预组和对照组个人和社会功能量表改善率分别是12.0%vs 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干预组和对照组社交技能评定目录减分率分别是22.6%vs 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干预组和对照组家庭负担量表减分率分别是11.1%vs 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干预组和对照组PANSS量表减分率分别是4.20%vs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与社区常规康复组比较,综合性心理社会康复组在生活质量量表、个人和社会功能量表、社交技能量表、家庭负担量表、PANSS量表减分率上差异存在推广及学习意义(p<0.001)。4、干预后生活质量最终纳入回归模型的自变量是SSC、组别、FBS、WHOQOL,该模型的R2=0.963,校正R2=0.961。结论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等常规社区康复管理结合综合性心理社会康复干预明显改善社区内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活质量、社交和社会功能、精神病性症状、家庭负担。社交技能以及家庭负担能够预测患者生活质量。

刘雨耕[3](2020)在《改良森田疗法对残留型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效果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究改良森田疗法对残留型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症状、认知功能、社会功能、个人生活能力以及代谢指标(血糖、血脂、血压及体重)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在开滦精神卫生中心住院的患者共6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与对照组均接受常规的精神科药物治疗及精神科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改良森田疗法。运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PANSS量表减分率、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及代谢指标(体重、血压、血糖、血脂)评价治疗效果。所有数据采用SPSS20.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取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经过改良森田疗法治疗后,研究组和对照组之间的PANSS量表阴性分(组间:F=10.30,P=0.002)和总分(组间:F=4.360,P=0.041)差异显着,研究组的PANSS量表阴性分和总分在干预前后差异显着(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之间的MMSE量表定向力(组间:F=4.117,P=0.047)和语言能力(组间:F=5.017,P=0.029)差异显着,研究组的MMSE量表定向力和语言能力在干预前后差异显着(P<0.05)。研究组SDSS量表中社会性退缩(χ2=7.191,P<0.05),个人生活自理(χ2=6.096,P<0.05),对外界的兴趣和关心(χ2=6.705,P<0.05)较对照组有改善。研究组和对照组之间的ADL量表分(组间:F=4.766,P=0.033)差异显着,研究组的ADL量表分在干预前后差异显着(P<0.05)。PANSS量表减分率及代谢指标(血糖、血脂、血压及体重)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改良森田疗法对残留型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症状中的阴性症状,认知功能中的定向力及语言能力,社会功能中的社会性退缩、个人自理能力及对外界的兴趣和关心有一定改善,对PANSS量表减分率及代谢指标(血糖、血脂、血压及体重)无效。图0幅;表10个;参132篇。

朱红霞[4](2020)在《主动式社区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效果的随访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 探讨主动式社区干预对患者精神症状、治疗态度、社会功能、自尊水平、生活满意度、社会支持以及生活质量等方面的康复作用,多维度评价主动式社区干预模式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效果及效果的持久性,为在我国建立、推广主动式社区干预服务模式提供循证证据。方法 采用随机同期对照研究进行设计,将符合入组标准的225名精神分裂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接受主动式社区干预服务,对照组接受常规的社区精神卫生服务,持续干预12个月,共随访24个月,分别在患者入组时、入组6个月、12个月以及24个月时分别对干预组和对照组采用自编问卷、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个人与社会表现量表(PSP)、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ITAQ)、自尊量表(SE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生活满意度指数A量表(LSIA)以及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量表(SQLS)进行疗效评估观察短期及长期疗效。结果 (1)干预组与对照组基线期的人口学资料、起病形式、住院次数及总病程等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具有可比性。(2)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总评分和阴性症状分量表评分存在组别主效应(F=5.120;4.952,P<0.05),总评分和各分量表评分均存在干预时间的主效应(F=20.642;7.752;7.517;39.783,P<0.01)以及组别和干预时间的交互作用(F=17.679;15.605;10.874;6.432,P<0.01)。(3)个人与社会表现量表(PSP)评分存在组别主效应(F=21.948,P<0.01),干预时间的主效应(F=29.049,P<0.01),以及组别和干预时间的交互作用(F=45.600,P<0.01)。(4)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ITAQ)评分存在组别主效应和时间主效应(F=11.796,4.781,P<0.01),但不存在组别和时间的交互效应(F=2.457,P>0.05)。(5)自尊量表(SES)评分存在干预时间的主效应(F=20.128,P<0.01)及组别和干预时间的交互作用(F=16.228,P<0.01)。(6)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评分中客观支持评分、对支持的利用度评分以及总评分存在组别主效应(F=4.293;34.549;10.963,P<0.05)。客观支持评分、主观支持评分、对支持的利用度评分以及总评分均存在干预时间的主效应(F=2.749;21.814;6.097;18.267,P<0.05)。对支持的利用度评分及总评分存在组别和干预时间的交互作用(F=10.737;4.554,P<0.05)。(7)生活满意度指数A量表(LSIA)评分存在组别主效应(F=5.250,P<0.05),干预时间的主效应(F=12.984,P<0.01),以及组别和干预时间的交互作用(F=2.709,P<0.05)。(8)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量表(SQLS)中心理/社会分量表存在组别主效应(F=7.687,P<0.01)。心理/社会、动力/精力、症状/副反应三个分量表均存在干预时间的主效应(F=26.714;13.256;11.399,P<0.01)。心理/社会、动力/精力分量表存在组别和干预时间的交互作用(F=3.049;16.257,P<0.05)。结论 (1)主动式社区干预能够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症状,自知力与治疗态度,社会功能,自尊水平,社会支持、生活满意度以及生活质量。(2)主动式社区干预能够对患者精神症状,自知力与治疗态度,社会功能,自尊水平,社会支持中主观支持方面,生活满意度以及生活质量中的心理/社会和动力/精力维度产生康复效果且效果具有一定的持续性。

曾丽[5](2019)在《认知行为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影响的Meta分析》文中提出目的通过Cochrane系统评价探讨认知行为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以期得到认知行为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影响的有效证据,为临床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和推广精神分裂症认知行为治疗方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电子检索清华同方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Cochrane Library、PubMed数据库、Medline数据库、CINAHL数据库、PsycINFO数据库,检索时间从建库起至2018年3月1日。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数据,按照Cochrane评价手册5.1.0版质量评价标准评价纳入文献的质量,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连续性变量计算加权均数差(WMD)或标准化均数差(SMD),以95%可信区间(95%CI)表示,不能进行meta分析的研究则采用描述性分析。结果1纳入文献的基本特征共纳入15项随机对照试验,包括1242例患者,其中干预组616例,对照组626例。认知行为治疗干预时长为8周9个月,每次干预时长为3090min,干预次数为1248次,随访时长为318个月。2 meta分析(1)在生活质量的总体影响上,认知行为治疗组生活质量改善无统计学意义[SMD=0.29,95%CI(-0.10,0.68),P=0.15],进一步亚组分析显示也均无统计学意义:短期(06个月)[SMD=0.45,95%CI(0.00,0.90),P=0.05]和长期(>6个月)[SMD=-0.09,95%CI(-0.38,0.20),P=0.55])。(2)短期(06个月)认知行为治疗组在GQOLI-74量表躯体功能[WMD=6.03,95%CI(3.65,8.42),P<0.00001]、心理功能[WMD=11.01,95%CI(8.44,13.58),P<0.00001]、社会功能[WMD=8.43,95%CI(3.36,13.51),P=0.001]改善优于常规治疗组,而物质生活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WMD=1.93,95%CI(-3.68,7.55),P=0.50]。(3)短期(06个月)内认知行为治疗组在WHOQOL-BREF生理领域[WMD=3.64,95%CI(0.20,7.08),P=0.04]、心理领域[WMD=3.82,95%CI(1.25,6.38),P=0.004]、环境领域[WMD=3.65,95%CI(1.84,5.45),P<0.00001]、社会关系领域[WMD=1.95,95%CI(1.31,2.58),P<0.00001]改善优于常规治疗组。(4)短期(06个月)内认知行为治疗组在SQLS心理社会[WMD=-7.03,95%CI(-8.51,-5.55),P<0.00001]、动机/精力[WMD=-5.44,95%CI(-7.64,-3.23),P<0.00001]、症状/副反应[WMD=-6.16,95%CI(-9.83,-2.50),P=0.0010]改善优于常规治疗组。结论与常规治疗相比,认知行为治疗在6个月内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作用尚不明确,6个月以上改善无显着差异,需要进行更多大样本、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来验证认知行为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影响的有效性。

郑微[6](2019)在《主动性社区治疗模式对于中国精神分裂症的治疗效果的meta分析》文中认为目的:系统评价主动性社区治疗模式对中国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效果,为我国精神分裂症患者社区康复提供循证医学证据。方法:系统检索英文数据库(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和中文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纳入关于中国精神分裂症患者运用主动性社区治疗模式的随机对照研究(RCT)。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19年1月,由两位研究人员独立进行文献筛选、数据提取、方法学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异质性检验及合并统计分析,敏感性分析,亚组分析,并绘制森林图和漏斗图,采用Stata软件Begger法定量评估发表偏倚。结果:共有11项研究符合纳入标准,均为随机对照研究,年龄不限,共计1772名患者。根据Jadad量表评分标准,低质量文章2篇,其余9篇均为高质量文章。主要结局指标:经过12-96周干预,主动性社区治疗模式相比于传统社区治疗模式,PANSS总分、阳性症状分、阴性症状分、一般精神病理分均有较好效果。敏感性分析显示结果稳定,亚组分析提示随干预时间延长,阴性症状分改善愈加明显,且我国西部地区较东部地区效果优势明显。定量评估发表偏倚,未发现本项研究存在明显发表偏倚。次要结局指标:生活和社会功能、治疗依从性、疾病负担、照料者焦虑抑郁情绪方面,主动性社区治疗模式均较传统社区治疗模式效果优势明显。结论:主动性社区治疗模式在改善中国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症状、减少复发住院率,恢复社会功能、增加服药依从性、改善照料者焦虑抑郁情绪、减轻家庭疾病负担方面疗效可靠。

杜彬[7](2019)在《氨磺必利联合认知行为疗法对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阴性症状的疗效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探究氨磺必利联合认知行为疗法对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阴性症状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天津市安定医院2013年7月至2016年9月期间住院治疗的9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研究组53例,采用氨磺必利药物系统治疗联合实施认知行为疗法;对照组45例,单纯采取氨磺必利药物治疗。收集各组临床资料,包括:症状严重程度,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认知功能,采用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成套测验共识量表(MCCB);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采用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量表(ITAQ);社会支持水平,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等,对疗法前后患者状态进行评估,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症状改善情况、治疗总有效率、治疗满意度、生活质量改善、对焦虑与抑郁情绪影响等。结果:(1)治疗前,两组PANSS量表阳性症状、阴性症状、一般病理症状、总分差异无显着性(P>0.05);治疗后,研究组PANSS量表阴性症状、总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显着性(P<0.05)。(2)治疗后研究组认知功能成套测验共识(MCCB)量表各项指标分值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显着性(P<0.05)。(3)治疗前,两组ITAQ评分差异无显着性(P>0.05);治疗后,两组ITAQ评分均增高,但研究组增高程度更显着,差异存在显着性(P<0.05)。(4)治疗前,两组社会支持评分差异无显着性(P>0.05);治疗后,两组社会支持评分有所改善,研究组改善程度显着,两组改善差异存在显着性(P<0.05)。(5)研究组总有效率(92.45%)高于对照组(73.33%),差异存在显着性(P<0.05)。(6)研究组治疗满意度(96.23%)高于对照组(77.78%),差异存在显着性(P<0.05)。(7)治疗前,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无显着性(P>0.05);治疗后,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较对照组低,差异存在显着性(P<0.05)。(8)治疗前,两组HAMD、HAMA评分差异无显着性(P>0.05);治疗后,两组HAMD评分、HAMA评分有所降低,且研究组降低程度最显着,差异存在显着性(P<0.05)。结论: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接受氨磺必利联合认知行为疗法,疗效确切,有助于改善患者阴性症状,稳定患者情绪,提高治疗满意度,改善生活质量,临床可行性较高,值得使用。

贾玥蕾[8](2019)在《林先生的故事—接触一名患病40余年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叙事探究》文中认为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严重的精神障碍,在全球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精神障碍中精神分裂症是污名最重的一种疾病,给患者的康复带来了极大的困难。以往对于精神分裂症的研究多采用量化研究的方法,主要集中在对于疾病的治疗,很少采用质性研究方法,较少关注患者本身,揭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内心世界。在用接触干预减少污名的研究中,同样较多采用量化研究方法,较少采用质性方法研究其过程。本研究采用叙事探究的研究方法,以研究者本人为接触者,接触一名患病40余年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记录研究者本人在接触过程中的内心变化,展现其过程包括四个阶段:见病不见人;病先于人;人先于病;病是病,人是人。通过一方面呈现患者患病40年中的经历,包括药物治疗、胰岛素昏迷疗法、电抽搐疗法、脑立体定向手术,从而展现在该病人身上体现的中国40年中精神分裂症治疗方法的变迁与问题;另一方面身边人对其的看法,包括3名医生、一名护士、患者母亲、一名扫地阿姨、一名病友、患者本人,从而揭示不同人的角度对同一个精神分裂症看法的不同及其与患者的关系互动,探索该患者在康复中的困境,帮助读者更好的理解一名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活和内心世界。

黄宇祯[9](2019)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家庭复原力结构研究》文中提出在现代社会,精神分裂症患者给现代家庭关系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本文引入了“家庭复原力”的概念,利用“家庭复原力”理论对精神病患者的家庭复原力结构进行分析,讨论了如何建构精神病患者家庭的家庭复原力,重新构建家庭弹性关系。本文通过文献法、半结构式访谈以及参与观察法,选取H市45个社区中部分登记在册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以及家庭成员开展为期两个月的调查和访谈。首先,着重探究了目前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复原力结构的缺陷,如家庭成员间的冲突关系;监护人的逃避责任;家庭成员的“病耻感”;对经济压力的抵抗性差;康复信心不够强烈;家庭负面情绪的积累;社会支持不充分;逐渐加重的社会歧视等。其次,针对家庭复原力结构的缺陷,通过家庭信念体系、组织模式和沟通过程这三个方面,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进行潜力挖掘。最后,同样通过信念体系、组织模式和沟通过程这三个维度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家庭复原力进行建构。本研究发现促进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复原力建构的关键因素是家庭直接照料者,同时离不开社会的支持。只有两者共同努力,建构符合不同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家庭复原力结构,为患者的治疗和日后的康复给予帮助。

王会秋,李群,徐桂娟,魏迎东,刘会英,文丽兰,严天虹[10](2018)在《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治疗现状》文中提出在精神科临床上,精神分裂症是十分常见的精神疾病,肇事肇祸率高,严重影响社会治安和家庭和谐,具有缓慢起病、病程迁延、高复发率、高致残率等特点,此类患者患病后,缺乏自知力,因此很少主动就医,首次发病后家人常四处找些"偏方治疗"而延误最佳治疗时机到精神心理疾病专科医院或者专科门诊治疗,即便治疗也只是重视急性期的药物治疗,而忽略全程的康复治疗,出院后不能坚持服药等,病情反复波动,反复住院治疗,因此与家庭及社会脱离,其社会功能的恢复受到严重影响。研究显示,首次住院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给予全程治疗同步给予系列的康复治疗,不仅能够减轻症状,使住院时间缩短,还能够明显改善其心理健康状况,促使其社会功能恢复,尤其是对首发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治疗意义重大。

二、社区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探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社区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1)精神分裂症患者全病程管理模式的应用及效果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英文缩略词表(Abbreviations)
前言(Introduction)
研究对象与方法(Object and Methods)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工具
    2.3 研究方法
    2.4 统计处理
    2.5 质量控制
结果(Results)
    3.1 两组患者一般人口学资料比较
    3.2 两组患者的量表及疗效评估
    3.3 两组患者家属或监护人一般人口学资料比较
    3.4 两组患者家属或监护人贬低-歧视(PDD)量表总分比较
讨论(Discussion)
    4.1 全病程管理组和常规治疗组的精神症状比较
    4.2 全病程管理组和常规治疗组的社会及日常功能比较
    4.3 全病程管理组和常规治疗组的用药依从性及复发率比较
    4.4 全病程管理组和常规治疗组患者家属或监护人病耻感比较
结论(Conclusion)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Literature Review)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全病程管理模式实施及推广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Acknowledgements)
作者简介
    在校期间主要参与的研究项目
石河子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导师评阅表

(2)综合性心理社会康复改善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及社会功能的疗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写全称对照表
1 绪论
    1.1 精神分裂症及其功能损害
    1.2 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的意义,以及对患病人群的重要性
    1.3 精神分裂症的康复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现有研究的局限性
    1.5 研究问题、假设及意义
2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2.1 研究设计
    2.2 研究对象
    2.3 研究方法
    2.4 统计分析
3 结果
    3.1 受试者流程图
    3.2 失访及可行性分析
    3.3 研究对象基本资料
    3.4 两组在基线、治疗结束时的比较
    3.5 有效性分析
    3.6 相关及回归分析
4 讨论
    4.1 综合性心理社会康复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4.2 综合性心理社会康复对患者社会功能和社交技能的影响
    4.3 综合性心理社会康复对患者家庭负担的影响
    4.4 综合性心理社会康复对患者精神症状的影响
    4.5 综合性心理社会康复的可行性讨论
    4.6 本干预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
5 总结
    5.1 结论
    5.2 创新性
    5.3 局限性
    5.4 本研究的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综合性心理社会康复干预手册
致谢信
本人攻读学位期间出版(或录用)的学术论文、获得的科研成果、专利等

(3)改良森田疗法对残留型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效果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1章 临床研究
    1.1 对象与方法
        1.1.1 研究对象
        1.1.2 量表评定
        1.1.3 研究方法
        1.1.4 统计学方法
    1.2 结果
        1.2.1 研究组与对照组一般资料的比较
        1.2.2 研究组与对照组PANSS量表的比较
        1.2.3 研究组与对照组MMSE量表的比较
        1.2.4 研究组与对照组SDSS量表及ADL量表的比较
        1.2.5 研究组与对照组代谢指标的比较
    1.3 讨论
        1.3.1 改良森田疗法对残留型精神分裂症患者阴性症状的疗效
        1.3.2 改良森田疗法对残留型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疗效
        1.3.3 改良森田疗法对残留型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及生活能力的疗效
        1.3.4 改良森田疗法对残留型精神分裂症患者代谢指标的疗效
        1.3.5 局限性与展望
参考文献
结论
第2章 综述 改良森田疗法对精神分裂症康复效果的研究进展
    2.1 精神分裂症
        2.1.1 精神分裂症的流行病学资料
        2.1.2 精神分裂症的药物治疗
        2.1.3 精神分裂症的疾病负担
    2.2 森田疗法
        2.2.1 森田疗法的创立
        2.2.2 森田疗法的基本理论
        2.2.3 森田疗法的治疗原则
        2.2.4 森田疗法的特点
        2.2.5 森田疗法的实施
        2.2.6 森田疗法对精神分裂症的治疗
        2.2.7 森田疗法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展望
    2.3 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 A 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
附录 B 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
附录 C 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
致谢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4)主动式社区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效果的随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精神分裂症特点及患者康复
        1.1.2 社区精神卫生服务
        1.1.3 主动式社区干预
        1.1.4 精神分裂症主动式社区干预的研究进展
    1.2 研究目的
第二章 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1.1 研究对象来源
        2.1.2 入组标准
        2.1.3 排除标准
        2.1.4 脱落处理
        2.1.5 样本量估算
    2.2 研究方法
        2.2.1 研究流程
        2.2.2 干预模式及内容
        2.2.3 疗效评价
        2.2.4 质量控制
        2.2.5 研究伦理
        2.2.6 统计分析
第三章 研究结果
    3.1 基线特征比较
        3.1.1 社会人口学基本特征比较
        3.1.2 疾病基本特征比较
    3.2 主动式社区干预对精神分裂症的康复效果
        3.2.1 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比较
        3.2.2 个人与社会表现(PSP)量表评分比较
        3.2.3 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ITAQ)评分比较
        3.2.4 自尊量表(SES)评分比较
        3.2.5 社会支持量表(SSRS)评分比较
        3.2.6 生活满意度指数A(LSIA)量表评分比较
        3.2.7 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量表(SQLS)评分比较
第四章 讨论
    4.1 主动式社区干预在精神症状改善中的作用
    4.2 主动式社区干预在自知力与治疗态度改善中的作用
    4.3 主动式社区干预在自尊水平改善中的作用
    4.4 主动式社区干预在社会功能改善中的作用
    4.5 主动式社区干预在社会支持改善中的作用
    4.6 主动式社区干预在生活满意度改善中的作用
    4.7 主动式社区干预在生活质量改善中的作用
第五章 总结
    5.1 结论
    5.2 本研究创新性
    5.3 本研究局限性
    5.4 研究启示及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本人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或录用)的学术论文、获得的科研成果、专利等

(5)认知行为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影响的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 研究背景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1 精神分裂症的治疗现状
        2.2 认知行为治疗在精神分裂症中的研究应用
        2.3 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研究应用
        2.4 系统评价及meta分析的相关介绍
    3 研究目的
第二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1 研究文献纳入与排除标准
        1.1 纳入标准
        1.2 排除标准
    2 研究文献检索
        2.1 电子检索
        2.2 手工检索
        2.3 追踪参考文献
        2.4 检索者
    3 研究文献筛选
        3.1 文献初筛
        3.2 文献复筛
        3.3 全文获取
        3.4 文献最终纳入
    4 研究文献数据提取
        4.1 基本信息
        4.2 研究特征
        4.3 干预措施
        4.4 结局指标
    5 研究文献质量评价
    6 研究文献资料分析
        6.1 定量分析
        6.2 定性分析
    7 技术路线图
第三章 研究结果
    1 研究文献检索及筛选情况
    2 纳入文献的基本特征
        2.1 研究设计
        2.2 研究对象
        2.3 干预措施
        2.4 结局指标
    3 纳入文献的质量评价情况
        3.1 随机序列生成
        3.2 分配方案隐藏
        3.3 盲法
        3.4 结果数据不完整
        3.5 选择性报告结果
        3.6 其他潜在偏倚风险
    4 Meta分析
        4.1 认知行为治疗对生活质量的总体影响
        4.2 认知行为治疗对GQOLI-74 量表评分的影响
        4.3 认知行为治疗对WHOQOL-BREF评分的影响
        4.4 认知行为治疗对SQLS评分的影响
    5 描述性分析
    6 敏感性分析
    7 发表偏倚检验
第四章 讨论
    1 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评价
    2 认知行为治疗对生活质量的影响评价
        2.1 认知行为治疗对对生活质量总体影响的评价
        2.2 认知行为治疗对生活质量不同量表得分的评价
    3 本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6)主动性社区治疗模式对于中国精神分裂症的治疗效果的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
    2.1 文献纳入与排除标准
    2.2 文献检索
    2.3 文献筛选与数据提取
    2.4 纳入文献的方法学质量评价
    2.5 统计方法
第三章 结果
    3.1 文献检索结果
    3.2 纳入文献的基本特征
    3.3 纳入文献的方法学质量评价结果
    3.4 Meta分析结果
        3.4.1 PANSS量表评分META分析结果
        3.4.2 PSP和SDSS量表评分META分析结果
        3.4.3 ITAQ和MAQ量表评分META分析结果
        3.4.4 FIS量表评分META分析结果
        3.4.5 SAS和SDS量表评分META分析结果
        3.4.6 复发住院率的META分析结果
    3.5 敏感性分析
    3.6 亚组分析
        3.6.1 PANSS总分
        3.6.2 PANSS阳性症状分
        3.6.3 PANSS阴性症状分
        3.6.4 PANSS一般精神病理分
    3.7 发表性偏倚(Publications bias,PB)
第四章 讨论
    4.1 ACT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症状的meta分析结果
    4.2 ACT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meta分析结果
    4.3 ACT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依从性的meta分析结果
    4.4 ACT干预对精神分裂症家庭负担的meta分析结果
    4.5 ACT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照料者焦虑抑郁情绪影响的meta分析结果
    4.6 ACT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复发住院率影响的meta分析结果
    4.7 研究的局限性
第五章 结论和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7)氨磺必利联合认知行为疗法对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阴性症状的疗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说明
前言
    研究现状、成果
    研究目的、方法
一、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1.1.1 入组对象
        1.1.2 诊断标准
        1.1.3 纳入排除标准
    1.2 方法
        1.2.1 研究方法
        1.2.2 治疗方法
        1.2.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1.2.4 统计方法
        1.2.5 质量控制
二、结果
    2.1 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分析结果
    2.2 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改善程度的对比结果
    2.3 两组治疗前后认知功能的对比结果
    2.4 两组治疗前后ITAQ评分的对比结果
    2.5 两组治疗前后社会支持评分的对比结果
    2.6 两组治疗总有效率的对比结果
    2.7 两组治疗满意度的对比结果
    2.8 两组治前后疗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的对比结果
    2.9 两组治疗后焦虑抑郁情绪影响情况的对比结果
    2.10 两组治疗后服药依从性的对比结果
三、讨论
    3.1 氨磺必利的临床应用
    3.2 认知行为疗法的临床应用
    3.3 氨磺必利联合认知行为疗法对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影响结果
        3.3.1 临床症状
        3.3.2 认知功能
        3.3.3 自知力与治疗态度
        3.3.4 社会支持
        3.3.5 治疗效果
        3.3.6 治疗满意度
        3.3.7 生活质量
        3.3.8 焦虑、抑郁情绪
        3.3.9 服药依从性
    3.4 小结
四、结论
    4.1 研究创新性
    4.2 研究可行性
    4.3 研究局限性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综述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8)林先生的故事—接触一名患病40余年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叙事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问题的提出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中国精神分裂症患者研究热点——基于VOSviewer的科学知识图谱分析
        1.2.2 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需求定性研究综述
        1.2.3 接触消除精神分裂症患者公众污名的研究综述
        1.2.4 研究评述及问题分析
第二章 研究设计
    2.1 研究方法
        2.1.1 什么是“叙事探究”
        2.1.2 叙事探究的发展史
    2.2 为什么选择叙事探究
    2.3 亲历叙事探究
        2.3.1 研究疑题的产生
        2.3.2 进入研究现场,确定研究对象
        2.3.3 我的角色定位
        2.3.4 资料收集与整理
        2.3.5 呈现研究结果
第三章 病,见病不见人——医学模式是污名的维持者?
    3.1 我初次见到林付生
    3.2 A医生对林付生的描述——古怪刻板、意向倒错
    3.3 B医生对林付生的描述——行动不便、药物效果不太好
    3.4 C医生对林付生的描述——他不是那么没有救
    3.5 我眼中的林先生——他会伤害我吗?
第四章 病人,病先于人——关注病时,背后的人怎样了?
    4.1 病史
    4.2 起病
    4.3 从积极治疗到失去希望
        4.3.1 四处诊治
        4.3.2 绝处求生
        4.3.3 崩溃边缘
        4.3.4 彻底放弃
    4.4 我眼中的林先生——他痛苦吗?
第五章 人病,人先于病——是什么样掩盖了原本鲜活的生命?
    5.1 林付生的“疯言疯语”
    5.2 鲜活的生命
    5.3 林先生又打人了
    5.4 我眼中的林先生——我会因这样一个生命的消逝而感到难过吗?
第六章 人是人,病是病——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污名可以被消除多少?
    6.1 你想走就走吧,我不留你
    6.2 林付生的朋友
    6.3 林付生给我唱歌
    6.4 我眼中的林付生——这个疯子一直清醒着吗?
第七章 总结与反思
    7.1 理解林付生——一名患病40余年的精神分裂症患者
        7.1.1 林付生的生活关系
        7.1.2 林付生的康复困境
    7.2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污名
        7.2.1 接触过程的变化阶段总结
        7.2.2 从初始阶段到第一阶段(只见病不见人)中发生作用的因素
        7.2.3 从第一阶段(只见病不见人)到第二阶段(病先于人)中发生作用的因素
        7.2.4 从第二阶段(病先于人)到第三阶段(人先于病)中发生作用的因素
        7.2.5 从第三阶段(人先于病)到第四阶段(人是人病是病)中发生作用的因素
    7.3 减少精神分裂症污名的实质与困难
        7.3.1 基于功能理论取向的减少精神分裂症污名的实质
        7.3.2 基于生物文化理论取向的减少精神分裂症污名的实质
        7.3.3 减少精神分裂症污名的困难
    7.4 研究的局限和困难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致谢

(9)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家庭复原力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
    三、研究意义
    四、国内外研究现状和趋势
    五、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六、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第一章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家庭复原力问题及治疗模式
    第一节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家庭复原力现状
        一、家庭信念体系
        二、家庭组织模式
        三、家庭沟通过程
    第二节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家庭复原力问题
        一、家庭成员认知问题
        二、家庭内部矛盾问题
        三、家庭经济问题
        四、家庭成员治疗弱沟通问题
    第三节 现有的治疗康复手段
        一、以改善患者认知为主导的疗法
        二、系统干预疗法
        三、社区治疗
        四、家庭干预疗法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家庭复原力结构缺陷及潜力分析
    第一节 家庭复原力结构
        一、家庭信念体系
        二、家庭组织结构
        三、家庭沟通过程
    第二节 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复原力结构缺陷分析
        一、家庭成员信念不足
        二、家庭组织结构关系冲突
        三、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的社会支持不足
    第三节 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复原力结构的潜力挖掘
        一、家庭信念体系的潜力挖掘
        二、家庭组织模式的潜力挖掘
        三、家庭沟通过程的潜力挖掘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复原力结构的建构
    第一节 家庭信念体系的建构
        一、家庭成员为逆境创造意义
        二、克服逆境的正面展望
        三、精神层面的寄托
    第二节 家庭组织模式的建构
        一、增强家庭结构的弹性关系
        二、重新构建家庭成员间的情感连结
        三、合理利用外在的社会和经济资源
    第三节 沟通过程的建构
        一、健全对压力的共同认识
        二、建立家庭内部的沟通合作机制
        三、增强家庭成员的抗压能力和责任感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10)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治疗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1 开放式管理
2 家庭病床与家庭干预
3 社区康复治疗
4 艺术心理治疗
5 森田疗法
6 认知行为治疗
7 综合干预
8 全病程管理
9 小结

四、社区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探析(论文参考文献)

  • [1]精神分裂症患者全病程管理模式的应用及效果评估[D]. 祖拉叶提·吐尔逊. 石河子大学, 2021(02)
  • [2]综合性心理社会康复改善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及社会功能的疗效[D]. 孙岩. 上海交通大学, 2020(01)
  • [3]改良森田疗法对残留型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效果的研究[D]. 刘雨耕. 华北理工大学, 2020(02)
  • [4]主动式社区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效果的随访研究[D]. 朱红霞. 上海交通大学, 2020(01)
  • [5]认知行为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影响的Meta分析[D]. 曾丽.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19(08)
  • [6]主动性社区治疗模式对于中国精神分裂症的治疗效果的meta分析[D]. 郑微. 厦门大学, 2019(12)
  • [7]氨磺必利联合认知行为疗法对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阴性症状的疗效研究[D]. 杜彬. 天津医科大学, 2019(02)
  • [8]林先生的故事—接触一名患病40余年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叙事探究[D]. 贾玥蕾.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 [9]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家庭复原力结构研究[D]. 黄宇祯. 黑龙江大学, 2019(03)
  • [10]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治疗现状[J]. 王会秋,李群,徐桂娟,魏迎东,刘会英,文丽兰,严天虹.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8(11)

标签:;  ;  ;  ;  ;  

精神分裂症社区治疗效果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