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指引第6号——证券公司会计报表审计(征求意见稿)》简介

《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指引第6号——证券公司会计报表审计(征求意见稿)》简介

一、《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规范指南第6号——证券公司会计报表审计(征求意见稿)》介绍(论文文献综述)

孟铂林[1](2020)在《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失灵问题及解决路径研究》文中提出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是解决证券市场信息不对称问题,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的重要监管手段之一。随着我国证券发行注册制改革的全面推进,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的影响更为重大。然而,目前我国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存在着广泛的失灵,具体表现为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资信评级机构和资产评估机构等证券服务机构出具的专业报告失真;上市公司的披露信息存在自利性;以及,普通投资者难以吸收并运用披露信息。本文立足于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整个体系,运用调查问卷、成本-收益分析和比较分析等方法进行研究发现,导致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失灵的原因可以分为三大部分:在披露规定层面上,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规定的模糊性降低了违规披露的成本,相关规定的分散性则增加了合规披露的成本,且细化规定需要支付高昂的成本;在披露信息层面上,不断增加的披露信息不仅导致了监管上成本收益的失衡,而且导致了投资者吸收和运用披露信息上成本收益的失衡,此外海量的披露信息还扭曲了投资者的信息获取途径、增加了证券市场的“代理”成本和道德风险,并且引发了上市公司之间的“马太效应”;在监管监督层面上,上市公司、保荐人、证券服务机构、监管机关,以及投资者形成了一个“伞形”利益关联体系,由于利益冲突和监管“俘获”等原因,我国证券市场信息披露监管监督很有可能出现缺位问题。比较分析中美两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的发展路径,规范分析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失灵问题的解决办法,在法律机制方面,应从事前、事中和事后法律机制三个方面入手:在事前法律机制方面,可以通过立法,适当增加司法机关、监管机关和监督主体的自由裁量权,与此同时通过信息披露标准化的方式,进一步压缩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可操作空间;在事中法律机制方面,应该着重保证保荐人和证券服务机构的独立性,实现保荐人与承销商的分离,在上市公司的法律顾问业务和资产评估业务中增设同行评审环节,在审计业务和资信评级业务中重构委托-代理关系;在事后法律机制方面,应该完善信息披露监管督查机制,完善相关的证券民事诉讼制度。与此同时,立足于“法律+技术”的视角,为了解决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的失灵问题,可以通过构建新型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评级机制,提升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可以通过构建偏好型信息披露体系,缓解披露信息的“数量问题”;此外,还可以通过构建监管机关之间的数据共享机制,提高监管效率、促进监管合作、强化监管制约。

贾云洁[2](2018)在《政府决算草案审计研究》文中指出2014年8月31日修订通过的《预算法》,明确了审计机关对本级政府决算草案审计的职责授权,政府决算草案审计作为一个必经的程序,内嵌到预算管理过程中,本级决算审计得到完整授权,审计机关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地位得以提升。然而,授权并非意味着必然的供给。如何确保政府决算审计的有效开展?需要什么样的机制保障?将成为今后一段时间研究关注的焦点话题。梳理现有文献发现,我国政府决算审计理论研究单薄,规范研究较多、实证分析偏少,且以实务操作研究为主,缺乏对决算审计发展演变规律的探讨,理论认知不统一、系统性研究匮乏。截至目前,既无博士硕士论文对决算审计的专题研究,也无决算审计的专着面世。现有决算审计理论研究的不足,直接影响了审计实践技术规范的建设,加上现行行政型审计体制的制约,严重阻碍了我国政府决算审计的发展。基于现行研究的不足,本文期望在决算审计的发展变迁规律、供求偏差、审计体制改革、决算审计理论理念框架以及审计法规建设上有所突破。在基本概念界定和社会契约、委托代理、公共受托责任、国家治理、制度环境、制度变迁和路径依赖等理论基础的分析支撑之上,本文梳理了我国制度环境变迁下的决算审计授权沿革。研究发现:一是政治经济体制改革是影响决算审计授权变迁的动力来源,制度环境变化催生了决算审计需求的变化,由此形成不同阶段决算审计的功能定位及业务授权的变化;二是我国决算审计发展演变规律特征:由单纯的行政属性审计逐渐向政治属性审计转变;从单一“上审下”模式逐渐向“同级审”扩展;真实、效益目标逐渐被重视、信息供给维度更加丰富;审计业务模式逐渐同世界接轨;专业化发展是审计现代化发展的必然方向。政治属性审计定位下的本级政府决算草案审计,其外部“应然”需求特征为:政治属性审计功能定位,高质量的信息供给,专业化、规范化的政府决算审计服务。而我国决算审计的现实供给状况如何?来自审计一线的反馈信息可为佐证。为此,本文选择了案例研究法,在统计分析公开的决算审计项目相关信息基础上,优选已开展政府决算草案审计的四个审计机关作为案例样本,进行深入调研访谈。通过访谈问卷及公开数据发现:样本单位政府决算审计探索起步早;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决算审计模式;在整合利用社会中介资源、业务流程管理、审计报告模式、审计法规体系同步建设上积累了一定的经验。通过对其项目计划、审计方法模式、资源投入与整合、质量控制、审计意见发表、审计结果公开、审计法规依据、理论认知和审计体制保障等多个方面调查访谈数据的对比分析,发现我国政府决算审计“实然”供给状况为:政治属性审计功能的发挥限受限,信息供给有限,缺乏专业化、规范化的发展,决算审计供求之间存在较大偏差。造成我国政府决算审计供求偏差的根源是什么?为此,本文在访谈问卷数据基础上,进一步梳理分析造成我国政府决算审计供给偏差的根本原因:一是内置于一级政府的行政型审计体制与本级政府决算审计的政治属性授权存在冲突,出现了“下审上”、“内服务于外”的悖论,其实质影响是架空了政府决算审计的法律授权,政府决算审计业务开展缺乏有效的审计体制保障。二是理论概念框架研究滞后,政府决算审计的报表审计业务属性不明确,鉴证职能及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缺乏系统论证;审计目标层次缺乏区分、认知不统一;重要性与审计风险概念界定不清晰,一致认可的审计意见类型和独立审计报告模式尚未形成。决算审计理论单薄,难以发挥实践指导力,更无法有效统领审计法规体系的建设。三是政府决算审计法规体系尚未建立,一者是政府决算审计授权、标准性法规尚未实现协同修订,再者是专门性法律规范体系尚未建立。审计法及实施条例修订工作还刚刚起步,国家审计准则缺乏有关决算审计的实质性指导条款,决算审计专业准则、指南等技术规范缺位,利用社会中介资源质量控制制度不完善,审计机关管辖范围分工和绩效考核制度也未能依据决算审计授权及时调整,这一系列审计法规建设的滞后,导致政府决算审计实践中无据可依,严重影响了政府决算审计实践的开展。西方国家是否有独立的政府决算审计?他们经历了怎样的变迁过程?为了能从世界各国审计业务发展过程中,透视我国政府决算审计的发展及存在的问题,吸收借鉴其成熟的实践经验,以更好地指导我国政府决算审计的发展,本文研究了政府会计、审计改革起步较早的OECD国家的实践经验,综合比较、归纳其较为代表性的经验做法:OECD国家基本没有政府决算草案审计叫法和业务授权,与之相近的OECD国家大量开展的法定政府财务报告审计业务,其是伴随权责发生制政府财务报告改革而同步确立的,且目前大多形成了成熟、规范的政府财务报表审计模式;随着为数不多的行政型审计体制向立法审计体制的改革变迁,OECD国家已形成独立性较强的审计保障体制;政府财务报告审计法律授权模式包括统一授权和分开授权两种;OECD国家均具有较为完善的财务报告审计法律和准则体系,大量整合利用社会中介审计资源和技术,形成了严密的审计质量控制制度。在对政府决算审计供求偏差成因分析基础上,结合OECD国家政府财务报告审计业务的经验做法,充分考虑我国制度环境的差异性,本文提出了我国政府决算草案审计的改进建议。第一,基于政治属性审计的功能定位,提高的审计独立性的和制衡能力、协同互补于国家治理体系整体改革设计、兼顾我国现实制度环境及机构编制精简原则,本文认为,我国审计体制重构宜采取强制性变迁路径,中长期的审计体制改革目标是建立国家审计委员会。设立中央和地方审计委员会;审计委员会主任由本级人大选举产生,副主任、委员由审计委员会主任提请人大常委会任免;审计委员会对本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负责并报告工作,接受同级人大监督;其直接的上位权力是全国人大行使的最高国家权力,国家审计权与行政、司法、监察权处于同一位阶。将现行审计机关从政府机构中整体移出,成为与本级政府平级的、专司审计监督的国家机关,并考虑其与监察委员会的工作有效衔接。业务上接受上级审计委员会的指导,向上一级审计委员会负责并报告工作。第二,建立逻辑一致的政府决算审计理论概念认知框架。政府决算审计具备报表审计业务属性,需要发表总体审计意见,对政府决算报表的信息鉴证,可以提高决算信息的可靠性。政府审计目标包括总目标和具体目标,总目标是指针对政府决算报表在所有重大方面编制是否合法、信息反映是否真实,发表审计意见;具体审计目标分为:业务和事项层的真实、完整、截止、准确和分类目标;账户余额层的存在、权利和义务、完整和准确目标;列报和披露层的发生及权利和义务、完整、准确、分类与可理解性目标。政府决算审计目标的实现,需准确界定政府决算审计、重要性和审计风险三个基本概念的内涵。政府决算审计应对政府决算报表是否不存在重大错报发表积极式审计意见,提供合理保证,以提高信息预期使用者对政府决算报表的信赖程度。审计风险是指决算报表中存在重大错报,审计后发表不当意见的可能性。建立风险导向决算审计方法模式,在全面了解政府及其环境基础上,评估政府决算报表的重大错报风险,依据风险评估结果,设计和实施风险应对措施,包括确定总体审计策略和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建立融合简式报告优势和信息含量要求的决算审计报告模式。第三,建立政府决算审计法规体系。1.依据新预算法,协同修订政府决算审计授权与标准性法规。修订宪法中的审计体制设置条款;修订监督法,单列政府决算审计审查的内容重点,审计工作报告标题中单独提及决算草案审计;预算法实施条例中增加并细化政府决算审计的条款;制定发布政府决算草案编制办法。2.构建决算审计专门法规体系。包括修订完善审计法及实施条例,明确本级政府决算草案审计授权,补充增加决算审计的个性化条款;修订国家审计准则,将其归位于基本准则,建立专业的决算审计准则、指南等技术规范;完善利用社会中介资源质量管理控制体系,修订国家审计准则中利用外部人员参与审计的相关条款、明确利用方式及责任界定,修订出台利用社会中介资源开展审计的管理办法及其审计报告质量核查制度,建立同业质量复核制度;修订审计管辖权限分工规定,建立与审计署业务协同安排的地方共享税收入审计制度,创新审计机关分类绩效管理考核办法,加大审计质量考核比重。

张洁[3](2012)在《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在实务中运用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下,跨国公司不断涌现,资本的国际流动越来越频繁,各国之间的贸易交往也越来越密切,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的国际趋同是一个大趋势,世界各个国家也都在致力于本国的准则能与国际准则从不同走向相同,我国作为世界重要的经济体,也将这一目标作为了自己的使命,但是准则的制定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成熟一个出台一个,不可浮躁和急功近利。虽然我国的执业准则从框架体系、项目构成、项目内容上,都与国际准则达到了高度的趋同,但是经研究发现,我国准则在实际运用中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在实际中的可操作性极其有限,究其原因在于准则的制定机制存在缺陷。本文基于这样的现实情况展开论述,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进行规范研究,全文共分为4部分,第一部分:阐述准则的意义及制定,指出准则从理论上分析是先进、科学的,保持了与国际准则的动态趋同;第二部分:阐述准则实际运用中存在问题,即准则的理念难以应用于我国实际,准则的内容晦涩难懂,部分准则超前于我国实际等;第三部分:分析产生上述问题的具体原因,指出准则的制定机制不健全以及准则的运用环境尚不成熟;第四部分:提出解决对策和建议。分两方面阐述,首先从完善准则的制定机制入手,以从根本上提高准则的可操作性;其次构建匹配的准则运用环境,作为提高准则的可操作性的保障。

赵宇晴[4](2010)在《企业内部控制鉴证业务的供求关系研究》文中提出企业内部控制鉴证一直是国内外会计审计界热烈讨论和研究的一个问题。企业股东和债权人、政府机构以及企业管理层需要通过了解企业的内部控制来做出自己的决策,因此企业内部控制设计和执行的有效性成为各界关注的问题。很多国家都相继出台了本国关于内部控制鉴证的相关法律法规。如美国的《审计准则五号》、日本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评价与审计准则》等。2008年,我国财政部联合其他部委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17项具体控制规范,同时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鉴证指引(征求意见稿)》,并在2010年发布了正式稿《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这对我国内部控制鉴证的理论和实践上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内部控制鉴证在我国的研究与发展相对薄弱,关于内部控制鉴证的一些概念及规定并不完善。而且在现阶段对我国内部控制鉴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内部控制评价标准、内部控制评价程序、内部控制评价方法以及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是否需要对内部控制进行鉴证等方面。因此本文试图从我国企业内部控制鉴证的需求方、供给方以及他们需要和能够提供的产品角度来分析我国内部控制鉴证业务市场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应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本文首先介绍了内部控制鉴证的相关概念、理论以及内部控制鉴证在国内外的发展和取得的研究成果。由于2010年出台的《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使用的是“审计”一词,而由于审计的定义以及本文试图从供求关系来分析那种业务较为适合,因此依然沿用“鉴证”一词。然后本文分别从需求和供给两个方面对内部控制鉴证进行了分析。内部控制鉴证的需求主体包括股东、潜在投资者、债权人等财务报表使用者、政府机构以及上市公司管理层。不同的需求者所需要的内部控制鉴证范围是不同的。对于财务报表使用者和上市公司管理层而言,出于成本效益的考虑,他们所需要的内部控制鉴证仅限于与财务报表相关的内部控制鉴证,而为了监管整个市场,政府机构则需要对企业内部控制的整体进行鉴证。内部控制鉴证的供给主体包括注册会计师及其他中介机构。从成本、执业能力和执业风险的角度看,注册会计师也仅能提供与财务报表相关的内部控制鉴证。随后本文借助供求曲线研究了内部控制鉴证的供求关系、影响因素以及我国内部控制鉴证的现状及存在的矛盾。在现阶段,我国2010年4月刚出台《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在这之前对于内部控制鉴证业务的范围并没有一个明确的规定,而且现在实施的一些法规对此规定仍不一致。从2007年和2008年上市公司披露的内部控制鉴证报告来看,其主要是对财务报告相关的内部控制鉴证。从供求曲线上也可以看到,如果对内部控制整体进行鉴证,其鉴证成本很高,会使供给曲线向左移动,使价格上升。但由于内部控制鉴证费用是由上市公司支付,其更关注费用的高低而不是鉴证质量。因此上市公司跟趋向于选择鉴证价格较低的会计师事务所。此时需求方愿意支付的价格与市场均衡价格不一致,而会计师事务所为了招揽更多业务,不得不降低价格。而降低价格的代价就是降低内部控制的鉴证质量。此时内部控制鉴证的低质量与对内部控制整体进行鉴证的目的相违背。文章最后针对前面的分析分别从供需双方以及相关法规的层面上,对我国内部控制鉴证提出一些建议。

吴益兵[5](2010)在《内部控制鉴证:动机、价值相关性与内控效率》文中研究表明2001年,美国发生的安然等重大舞弊案件,让市场和监管部门意识到公司内部控制制度有效性的缺失将会带来巨大的灾难和损失,进而引发了市场和监管部门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反思,从而推动了一系列企业内部控制监管制度的出台,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成为上市公司监管的重要对象。上市公司逐步进入企业内部控制监管阶段。基于以上背景,本文选择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鉴证自愿披露行为为研究对象,研究上市公司内部控制鉴证报告披露行为的动机;在我国上市公司信息环境下,内部控制与价值相关性的关联性;检验实施内部控制鉴证的上市公司实现内部控制目标的效率,以期为规范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行为,提高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从根本上遏制财务舞弊与会计信息失真的现状,为促进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本文首先对内部控制鉴证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和辨析,从资本市场监管发展的角度对内部控制监管的逻辑进行分析,并阐述美国和我国内部控制监管的发展进程,进而对企业内部控制鉴证相关研究成果进行综述,为论文的理论发展和假说发展提供支持,并通过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鉴证报告的描述性分析,了解内部控制鉴证报告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鉴证报告披露动机进行研究,发现盈余质量和审计意见因素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鉴证有显着作用。然后,对内部控制鉴证报告和价值相关性进行实证检验,以验证市场对上市公司披露内部控制鉴证报告的反应,并从时间序列上检验内部控制鉴证前后的差异。发现市场认可上市公司内部控制鉴证行为,并给予更高的价值相关性。最后,本文检验内部控制鉴证与企业内部控制效率——内部控制目标的实现程度,分别从法规遵循、财务信息和经营效率三个维度,检验披露内部控制鉴证企业与控制样本的差异,发现内部控制鉴证的企业在内部控制目标的实现上显着优于控制样本。本文最后总结了研究的主要观点,并说明研究存在的局限性,提出可以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及内部控制未来的发展方向。

胡静波[6](2009)在《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及其有效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有效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有助于投资者利益的保护,也能推动证券市场有效性的实现。本文研究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及其有效性对于我国证券市场的持续发展、理论的完善有重要的意义。本文认为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有效性主要集中体现为五个原则:真实性原则、及时性原则、准确性原则、重大事件信息披露和证券发行信息披露。本文以五个原则作为分析角度,分别探讨财务信息披露、公司治理信息披露、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信息披露、重大事件信息披露和证券发行信息披露的有效性,从而对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有效性整体把握。研究认为,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各个方面的有效性都有待提高,除了规范性表现最好之外,在其他四个方面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在进行信息披露有效性评价之后,论文分析有效性表现形成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有针对性地措施。

杨晶[7](2009)在《A石化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体系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一系列财务舞弊案件的发生,人们对内部控制越来越关注。近几年来,内部控制理论和实践有了长足发展。许多企业建立和执行了内部控制体系。内部控制评价是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评价体系对于促进企业内部控制建设和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A石化企业为研究对象,首先对内部控制和内部控制评价的相关概念和发展过程进行了概述,设计了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体系,对内部控制评价的评价主体、评价方法、评价标准、评价指标等要素进行了详细的阐述。然后介绍A石化企业的内部控制和内部控制评价的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建议。在理论分析基础上结合A石化企业实际情况设计了内部控制评价体系,采用了模糊评价法和层次分析法对内部控制进行综合评价。

董美霞[8](2009)在《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现代企业制度改革的推向深入,以及近年来因为内部控制缺失或无效导致的企业失败案例的不断出现,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已越来越成为理论界和实务界关心的一个问题。关于内部控制评价,美英加致力于建立和完善风险导向的内部控制评价和监管机制。总体来说,虽然美英加对于内部控制评价的定位存在差别、内部控制评价的范围存在分歧;但都基于风险评价内部控制的有效性,重视监管对内部控制评价的意义,寻求合适的内部控制评价框架并重视内部控制评价信息的披露。我国目前已经重视并着手构建内部控制评价体系,2005年1月和6月,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黄菊连续两次对借鉴《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完善我国企业内部控制问题作出批示,同意由财政部牵头,国资委和证监会配合,加快研究并制定我国企业内部控制指引。2006年上海证券交易所发布的《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制度指引》规定了内部控制的稽核、审计委员会和风险管理委员会对内部控制制度执行情况的评价以及鼓励公司聘请独立的中介机构对公司内部控制情况进行评价并提交评价报告。深圳证券交易所也发布了《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上述指引对于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评价具有指导作用,但并不适用于所有企业,而且对于如何评价企业内部控制缺少规范。2006年7月15日,我国企业内部控制标准委员会成立:2008年6月,《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发布;2009年1月,《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和《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的征求意见稿修订后重新征求意见。结合国内外内部控制评价现状,本文运用制度经济学、管理学和哲学的相关理论进行研究,完善和充实了内部控制评价理论;通过基于风险构建内部控制评价体系为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的推行提供可操作的框架。本文植根于内部控制评价的基本理论,借鉴国外的先进做法,依据内部控制的基本规范和相关规定,结合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的实际情况,为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和实施细则的制定提出建议。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内部控制评价发展历程的述评,并通过对比分析最新的2008年内部控制评价信息,探讨了我国内部控制评价政策规范和实践中存在的问题:缺乏有效的内部控制评价体系;内部控制评价效能的保证机制待加强;缺乏权威的内部控制评价信息披露规范。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借鉴美英加等国家的做法,立足我国实际,将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从风险入手研究企业内部控制评价问题。内部控制评价是对内部控制有效性的评价,包括了内部控制设计和执行有效性的评价。依据契约理论、控制论、风险理论以及哲学的相关理念,本文分析了内部控制评价主体、评价内容的界定;以风险为切入点构建了内部控制评价标准和指标体系,本文在此基于层次分析法构建了政府指导和企业自主相结合的内部控制评价指标体系,然后以中国联通为例进行检验;并探讨了内部控制评价方法和程序以及内部控制评价信息的披露。内部控制评价应该是全面评价,即以企业内部控制自我评价为核心,企业内部和外部保证机制为内部控制评价效能的发挥提供保证。新制度经济学认为,因为制度安排“嵌在”制度结构中,所以它的效率还取决于其他制度安排实现它们功能的完善程度。因此,为了保证内部控制评价的效能,应建立内外保证机制。内部保证机制包括将内部控制评价与风险管理整合;内部控制评价与业绩评价通过平衡记分卡对接;并利用信息技术推动内部控制评价。詹森(1993)指出,内部控制机制是现代公司中控制管理者的行为偏离企业利益最大化的四种机制之一,由于内部控制经常失效需要外部控制机制的保证。外部保证机制包括注册会计师受托或依据法律的要求对企业内部控制的鉴证以及相关监管主体利用其权威性对企业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和注册会计师内部控制鉴证进行外部监督检查。对企业内部控制进行评价是为了通过评价发现内部控制缺陷,从而促使企业健全和完善内部控制,因此应该将企业内部控制整体有效性的评价结果披露给各利益相关者。为了充分利用内部控制评价信息推动企业内部控制评价,应披露内部控制评价和监管信息,包括对内披露和对外披露,对内披露主要满足企业改善内部控制的信息需求,对外披露是利用利益机制由外部力量推动内部控制评价的推行和企业内部控制的完善;对内披露可以根据具体需要由企业自主决定披露方式和披露内容,对外披露则要由相关监管主体规定统一的格式和披露内容,并形成具体的规范。本文分为六章予以阐述。第一章,引论。阐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方法和理论基础,综述了相关研究文献,并说明了本文的研究框架和主要内容。第二章,国内外内部控制评价的发展历程和现状述评。通过对美英加等国家和相关国际组织内部控制评价的相关规定进行综述,阐述其对我国的启示;对我国内部控制评价的发展和理论研究加以综述,并通过内部控制评价信息的统计对比分析探析我国内部控制评价的实践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而结合我国内部控制评价政策现状的分析,认清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中存在的问题。第三章,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的构建。采用比较研究的方法,系统研究了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的内涵、评价主体、评价客体,基于层次分析法建立了基于风险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加以检验,并探讨了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的评价方法和评价程序,比较美英内部控制评价信息披露的状况进而提出我国内部控制评价信息披露的主要内容。第四章,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效能的内部保证机制。从前提、事后保证和技术保证三个角度探讨了内部控制评价效能的保证机制,即将内部控制评价与风险管理相整合,内部控制评价与业绩评价相对接,并以IT技术推动内部控制评价,同时注意利用IT技术评价内部控制时的风险和防范。第五章,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效能的外部保证机制。本章主要研究相关监管主体的外部监管体系。通过对比中美内部控制评价监管机制,提出了改进我国各相关监管主体对内部控制评价的监管效果的建议。第六章,研究结论和展望。本章通过对企业内部评价体系和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的内外部保证机制的分析,提出了内部控制全面评价体系的内涵和特点,并简要概括了本文的创新之处和局限性,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通过研究,本文有如下突破:第一,通过中美2008年内部控制评价信息披露现状对比统计分析,明确地指出了我国内部控制评价中存在的问题。本文选取了美国上市公司和我国上市公司2008年的最新内部控制评价信息,从披露广度和披露深度两个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具体比较时结合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征求意见稿)中关于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规定。通过最新数据的对比分析,能够更为准确地反映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的现状,准确把握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中存在的问题。第二,基于层次分析法构建了立足风险的可操作的内部控制评价指标体系。内部控制评价是对内部控制有效性的评价,即要评价内部控制是否起到了合理保证的作用,是否将风险控制在了风险容量之内。基于此,本文将研究的切入点放在风险视角,从风险入手研究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的构建,即在构建内部控制评价标准和指标时,抓住可能影响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关键控制点作为评价点。构建内部控制评价指标体系是为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提供可操作的指南,本文采用了层次分析法构建内部控制评价指标体系,在构建过程中,兼顾政府监管部门的指导作用和企业的自主性,保证所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既具有普遍适用性,又能满足不同企业的需要。本文以中国联通为例检验所构建的内部控制评价指标体系,证实了其可操作性。第三,将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的构建和保证机制的加强相结合,提出了保证内部控制评价效能的内部控制全面评价体系。本文认为,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机制的运行不是孤立的,必须与其他制度配合作用,内部控制评价体系和保证机制相辅相成。本文通过与美英加比较,构建了系统的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界定了评价主体、评价客体、评价标准和指标体系、评价程序和方法。这是企业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的核心。评价体系的效能发挥依赖于内外保证机制的建立,应通过整合内部控制评价和风险管理、将内部控制评价和业绩评价对接以及在防范风险的基础上恰当应用IT技术为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提供内部保证;同时,通过与美国内部控制监管机制的比较,对我国内部控制监管机制的完善提出了建议,通过由相关监管主体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系统的监管体系、严格问责机制等为我国内部控制评价提供外部保证。本文认为,基于评价体系和保证机制的配合以及评价体系要素的全面性构成了内部控制全面评价体系。第四,提出以内部控制评价信息的对内和对外披露推动内部控制评价,完善企业内部控制。本文通过对比2008年中美内部控制评价信息发现,内部控制评价信息的披露和内部控制评价是不可分割的,强制要求企业披露内部控制评价信息可促使企业进行内部控制评价,而内部控制评价的有效开展可提高内部控制评价信息的质量,内部控制评价信息质量的提高有助于提高企业的价值,从而逐渐驱使企业自愿披露内部控制评价信息。内部控制评价信息的对内披露可帮助相关控制主体和评价主体及时发现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为改善内部控制提供依据;内部控制评价信息的对外披露有助于利益相关者及时了解企业内部控制现状,进而推测企业未来发展前景,有助于其作出正确的投资决策,更有助于监管主体推动企业完善内部控制和内部控制评价。但由于本人水平所限,文中存在不足之处。

戴伟娟[9](2009)在《注册会计师视角下的内部控制分析》文中提出2002年美国颁布了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该法案针对此前发生的一系列财务丑闻最重要的对策之一是从强制性监管角度提出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审计。与此对应,2008年6月28日,中国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联合发布了与《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同时发布且相配套的《内部控制鉴证指导》(征求意见稿),对注册会计师进行内部控制审核业务提出了最新指引。这一切都共同传达这样一个信息,即内部控制评价已经从原来财务报表审计的一个部分发展成为了专门针对内部控制的评价。事实上,注册会计师对内部控制的评价由来已久。从注册会计师开始关注内部控制,到在财务报表审计中对其加以运用,再到后来专门针对内部控制的评价,在这一系列演变中注册会计师和内部控制经历了怎样一个相互促进的过程?有哪些重要的监管法律法规促成这一发展过程的实现?注册会计师内部控制评价是如何实施的?注册会计师内部控制评价存在哪些困境、如何加以解决?这正是本文所想要回答的问题。本文共分为六部分:第一部分导言。概述本论文的研究背景与选题动机、重要概念、研究方法和主要内容、创新与不足;第二部分文献综述。回顾了有关注册会计师内部控制评价早期研究和近期研究情况;第三部分注册会计师和内部控制相关理论分析。分别回顾了注册会计师产生和发展、内部控制的产生和发展各自历程,在此基础上对注册会计师和内部控制两者的关系进行分析;第四部分注册会计师内部控制评价的监管要求。全面回顾了美国和中国对注册会计师内部控制评价相关法律法规发展情况,并重点介绍两国关于注册会计师内部控制审核最新法规。第五部分注册会计师内部控制评价的实施。从实务的角度详细介绍了内部控制评价的全过程。第六部分注册会计师内部控制评价的问题与对策。探讨注册会计师内部控制评价的困境,并针对所分析的各个困境提出解决途径。

李瑛玫[10](2008)在《信息化环境下独立审计风险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的迅速发展、各种经营管理和财务系统在市场经济主体中的不断应用,独立审计客体(统称被审计单位)的信息化趋势日趋增强。在被审计单位日渐全新的信息化环境下,具体审计目标发生扩展,审计对象空前加大,审计方法和手段也需要信息化,再加之与信息化环境相应的审计规范和其他法律法规的缺失,都使得信息化环境下独立审计风险因素变得更加复杂和难以确定。审计活动历来属于高风险的职业领域,这种高风险既来自于全社会对审计工作质量越来越高的厚望和要求,也来自于日益复杂化的审计工作环境。在信息化环境下,独立审计风险问题是注册会计师审计工作的核心问题,了解和控制独立审计风险也是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必须首要解决的问题。本文以被审计单位日益信息化的内外部环境为背景,选择注册会计师审计这一视角,按照传统审计理论框架和现代风险管理理论的主要分析方法,对信息化环境下独立审计风险的来源、评估与控制等问题进行了全面系统地分析和论述。本文从信息化环境对独立审计风险的影响入手,首先界定了信息化环境下独立审计风险的概念与特征,并用经济学理论对审计风险的形成机理进行了分析,从理论角度阐述了审计风险的不可避免性和可能来源。由于审计目标决定审计风险的具体来源,本文就信息化环境下扩展的具体审计目标进行了详细解析,归纳了信息化环境下独立审计风险的特定来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重大错误风险”的概念。在信息化环境下,独立审计重大错误风险的准确评估是审计风险控制的核心内容。根据风险的特征,本文综合运用层次分析法、熵权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了信息化环境下重大错误风险的评估模型,通过对该风险的量化评估,可以更加理性的确定和评价信息化环境下的审计风险。独立审计风险的评估仅仅是审计风险控制的前提,由于信息化环境下审计风险的空前复杂和难以把握,独立审计人员必须严格按照风险导向审计的职业要求,进行风险控制和完成审计工作。信息化环境下的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与传统环境的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不同,它以测试电子数据及信息系统的重大错误风险为核心,风险导向性更为复杂,本文将其命名为数据风险导向审计模式。通过实务中的案例全面阐释和分析了数据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的主要工作流程、审计测试内容和风险控制方法,并在此基础上以重要性水平为标准设计了数据风险绩效考核指标。审计风险的控制过程也是审计的过程。注册会计师需要严格按照数据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的要求执业,才能有效地分析、评估和控制信息化环境下的审计风险。为验证数据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及重大错误风险评估模型,本文选择了信息化程度比较高的被审计单位“某证券公司”的资产负债损益审计事项作了实证。结果证明,本文提出的数据风险审计导向模式及风险评估模型,在审计实践中能够帮助注册会计师较为客观地确定风险水平和领域,促进其提高审计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风险控制效果明显。

二、《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规范指南第6号——证券公司会计报表审计(征求意见稿)》介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规范指南第6号——证券公司会计报表审计(征求意见稿)》介绍(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失灵问题及解决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框架
    四、研究方法
    五、创新之处与不足
第一章 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的失灵
    第一节 我国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存在自利性
        一、上市公司文字叙述的模糊披露
        二、上市公司财务信息的盈余管理
    第二节 我国证券服务机构专业报告的失真问题
        一、律师事务所IPO尽职调查报告失真导致“业绩变脸”
        二、会计师事务所财务报告和审计报告失真导致“资本消失”
        三、资信评级机构信用评级报告失真导致“评级失灵”
        四、资产评估机构资产评估报告失真导致“资产缩水”
    第三节 我国证券散户投资者难以吸收并运用披露信息
        一、详尽披露导致的“过犹不及”问题
        二、专业性导致的“知识壁垒”问题
        三、散户投资者自身抗拒分析披露信息
第二章 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失灵的原因
    第一节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规定模糊且分散
        一、规定模糊导致了低廉的违法成本
        二、规定分散导致了高昂的披露成本
        三、披露立法的困境
    第二节 信息的单向棘轮:“数量至上”的误区
        一、披露信息“大爆炸”的单向棘轮
        二、数量问题导致了监管成本与收益的失衡
        三、数量问题导致了投资者成本收益的失衡
        四、数量问题引发了潜在的其他影响
    第三节 “伞形”利益关联体系下监督的缺位
        一、保荐人与上市公司的利益关联
        二、证券服务机构与上市公司的利益关联
        三、监管机关所面对的利益诱惑
第三章 中美案例及制度的比较分析
    第一节 我国信息披露典型案例及制度发展过程
        一、典型案例显示信息披露造假技术不断提升
        二、监管趋严以及新的问题
    第二节 美国信息披露典型案例及制度发展过程
        一、“蓝天案件”与“安然、世通事件”
        二、美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的发展历程
    第三节 中美信息披露制度比较分析
        一、全面实施注册制对信息披露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美国信息披露制度发展过程对我国的启示
        三、技术进步对信息披露制度改革的影响
第四章 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的完善路径
    第一节 实现立法上的“刚柔并济”
        一、转移立法重心,实现“以柔克刚”
        二、制定标准模板,实现“以刚制柔”
    第二节 保证“看门人”的独立性
        一、实现保荐人与承销商的分离
        二、增加同行评审环节
        三、重构委托-代理关系
    第三节 完善监管督察机制和证券诉讼制度
        一、完善信息披露监管督查机制
        二、完善相关证券民事诉讼制度
第五章 “法律+技术”视角下的可行性建议
    第一节 完善信息披露评级机制
        一、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工作考评机制简析
        二、构建新型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评级机制
    第二节 构建偏好型信息披露体系
        一、顺应信息披露的单向棘轮
        二、以个性“化繁为简”
        三、双轨体系与双重标准
    第三节 构建数据共享机制
        一、构建数据共享机制的原因
        二、构建数据共享机制的思路
        三、构建数据共享机制的意义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沪深证券交易所2015年6月1 日—2018年12月31 日间上市公司统计表
    附录2:关于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在个人投资者中实际效果的调查问卷
致谢

(2)政府决算草案审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二、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三、研究框架和主要内容
    四、研究方法
    五、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
第一章 政府决算草案审计理论分析
    第一节 政府决算草案审计概念界定
        一、政府决算和决算草案
        二、政府决算草案审计
        三、政府决算审计的功能定位
    第二节 风险基础审计模式
        一、现代审计风险模型及要素
        二、风险基础审计含义及程序特征
    第三节 政府决算草案审计理论基础
        一、契约理论
        二、委托代理理论
        三、公共受托责任理论
        四、国家治理理论
        五、制度变迁与路径依赖理论
第二章 政府决算审计的历史变迁和当前需求特征
    第一节 审计监督缺位阶段
        一、制度环境
        二、专职审计监督职能机构被撤并取代
    第二节 未明确政府决算审计授权阶段
        一、制度环境
        二、行政属性审计功能定位
        三、未明确政府决算审计授权
        四、业务开展
    第三节 不完整的政府决算审计授权阶段
        一、制度环境
        二、行政属性主导的审计功能定位
        三、不完整的同级政府决算审计授权
        四、业务开展
    第四节 完整的政府决算审计授权阶段
        一、制度环境
        二、政治属性审计功能定位凸显
        三、完整的政府决算审计授权
        四、业务开展
    第五节 政府决算审计授权变迁规律和现实需求
        一、我国政府决算审计授权变迁规律
        二、国家治理现代化下的政府决算审计需求特征
第三章 政府决算审计供给现状——案例分析
    第一节 案例研究的思路、目标和数据获取
        一、案例研究的思路方法
        二、案例研究的目标
        三、案例选择的原则
        四、数据获取与分析
    第二节 样本单位政府决算审计供给现状
        一、A省级审计机关决算审计供给情况
        二、B省级审计机关决算审计供给状况
        三、C省级审计机关决算审计供给状况
        四、D省级审计机关决算审计供给状况
    第三节 我国政府决算审计供求偏差分析
        一、我国政府决算审计供给中存在的共性问题
        二、我国政府决算审计供求存在较大偏差
第四章 我国政府决算草案审计供求偏差成因分析
    第一节 审计体制与政府决算草案审计法律授权悖论
        一、影响我国政府审计委托代理关系的制度环境
        二、政府审计中的多层级多任务委托代理关系
        三、决算审计类型与审计体制独立性保障的差异
        四、本级政府决算草案审计法律授权的悖论
        五、访谈结果基本印证本级政府决算审计授权问题
    第二节 政府决算草案审计理论研究支撑单薄
        一、理论研究缺位,难以发挥实践指导作用
        二、基本概念认知不统一,理论支撑单薄
        三、访谈结果印证决算审计理论研究的不足
    第三节 政府决算草案审计法规体系尚未建立
        一、政府决算草案审计授权、标准性法规协同建设不足
        二、专门性审计法规体系建设严重滞后于实践发展
        三、访谈结果充分印证决算审计法规体系建设滞后问题
第五章 OECD国家政府决算(财务报告)审计实践
    第一节 政府财务报告改革及审计制度的发展
        一、各国政府预算、会计与财务报告系统
        二、各国权责发生制政府财务报告及审计改革背景
        三、各国政府财务报告改革及其审计的发展历程
    第二节 审计体制及政府财务报告审计授权模式
        一、各国国家审计体制设置变迁
        二、各国政府财务报告审计授权分工模式
    第三节 政府财务报告审计法规准则建设
        一、澳大利亚联邦政府审计法规准则建设
        二、美国政府财务审计法规准则建设
    第四节 政府财务报告审计资源、技术整合与质量控制
        一、各国政府财务报告审计中的资源整合
        二、各国政府财务报告审计中的技术整合
        三、各国政府财务报表审计质量控制做法
第六章 政府决算草案审计的改进建议
    第一节 政府决算审计体制保障重构
        一、审计体制改革时机日趋成熟
        二、审计体制重构的定位、原则
        三、审计体制重构的路径选择
        四、审计体制重构的模式选择
    第二节 构架政府决算草案审计理论概念框架
        一、构建政府决算审计目标层次
        二、明确重要性等概念框架及其运用
        三、构建政府决算审计报告模式
    第三节 政府决算草案审计法规体系构建
        一、协同建设政府决算草案审计授权、标准性法规制度
        二、构建政府决算草案审计专门性法规制度
参考文献
附录:访谈调查问卷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3)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在实务中运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Contents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论文框架结构
    1.4 研究方法
    1.5 本文研究的创新点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国内研究现状
        2.1.1 国内研究成果回顾
        2.1.2 国内研究之不足
    2.2 国外研究现状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执业准则的意义及制定
    3.1 执业准则的意义
    3.2 我国准则的制定
        3.2.1 执业准则的起步阶段(1980-1993)
        3.2.2 执业准则的制定阶段(1994-2004)
        3.2.3 执业准则的国际趋同阶段(2005-2008)
        3.2.4 执业准则的明晰阶段(2009 年至今)
    3.3 我国执业准则的特点
        3.3.1 从准则的框架体系和项目构成上看
        3.3.2 从审计准则的核心理念上看
    3.4 与国际准则的比较
        3.4.1 两者的相同点
        3.4.2 两者的不同点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我国执业准则运用中存在的问题
    4.1 准则的理念难以运用于我国的实际
        4.1.1 准则的理念介绍
        4.1.2 准则的理念在实际中应用不起来
    4.2 准则的内容晦涩难懂以致准则流于形式
        4.2.1 简述舞弊审计准则
        4.2.2 舞弊审计准则的可操作性研究
    4.3 准则中过于超前的内容使其应用的严肃性受到质疑
        4.3.1 简述对财务信息执行商定程序准则
        4.3.2 对财务信息执行商定程序准则的运用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对执业准则运用现状的原因分析
    5.1 准则的制定机制不健全
        5.1.1 准则的制定理念不正确
        5.1.2 准则的制定程序欠妥当
        5.1.3 准则的制定组织力量不够
    5.2 准则内容所依托的背景与我国的实际环境不匹配
        5.2.1 经济环境不成熟
        5.2.2 法律法规制度不完善
        5.2.3 专业胜任能力不足,高端人才缺口较大
        5.2.4 缺乏相应的技术手段的支持
        5.2.5 社会认知度不够
        5.2.6 道德意识不强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对策和建议
    6.1 建立合理的准则制定机制
        6.1.1 树立正确的准则制定理念
        6.1.2 完善执业准则的制定程序
        6.1.3 严谨地构建准则的制定组织,发挥各会计专业团体的作用
        6.1.4 准则的制定量力而行,有序推进
    6.2 构建合适的准则运用环境
        6.2.1 改善经济环境
        6.2.2 重视人才建设,提高注册会计师的专业胜任能力
        6.2.3 积极推进信息化建设,引进先进技术手段
        6.2.4 完善法制环境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和展望
    7.1 结论
    7.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位论文
致谢
附录 1
附录 2
详细摘要

(4)企业内部控制鉴证业务的供求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文献综述
        1.2.2 国内文献综述
    1.3 研究思路与基本框架
    1.4 研究方法
    1.5 创新与不足
2. 内部控制鉴证的相关概念、理论及发展
    2.1 内部控制鉴证的相关概念及理论
        2.1.1 内部控制的概念
        2.1.2 内部控制相关概念及理论
        2.1.3 供给需求理论
    2.2 内部控制鉴证的发展
        2.2.1 内部控制鉴证在国外的发展
        2.2.2 内部控制鉴证在我国的发展
3. 内部控制鉴证的需求分析
    3.1 内部控制鉴证的需求主体
        3.1.1 股东、潜在投资者、债权人等财务报表使用者
        3.1.2 政府机构
        3.1.3 上市公司管理层
    3.2 需求主体所需要的内部控制鉴证业务
        3.2.1 股东及债权人及其他财务报表使用者
        3.2.2 政府机构
        3.2.3 上市公司管理层
4. 内部控制鉴证的供给分析
    4.1 内部控制鉴证的供给主体
    4.2 供给主体所能提供的内部控制鉴证业务
5. 内部控制鉴证的供求关系及其影响因素
    5.1 内部控制鉴证的供求关系
    5.2 对内部控制鉴证供给需求的影响因素
        5.2.1 对供给的影响因素
        5.2.2 对需求的影响因素
    5.3 内部控制鉴证业务供求关系的现状分析
        5.3.1 内部控制鉴证业务供求现状
        5.3.2 内部控制鉴证业务供求矛盾及存在问题
6. 改善内部控制鉴证业务供求关系的相关建议
    6.1 改善需求状况,增加需求自主性
    6.2 提高注册会计师执业能力
    6.3 协调内部控制鉴证的相关法规
7. 结论
后记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5)内部控制鉴证:动机、价值相关性与内控效率(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选题意义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流程与内容安排
    1.5 主要观点与研究创新
第二章 内部控制概念的辨析
    2.1 内部控制
    2.2 会计内部控制
    2.3 财务报告内部控制
    2.4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
    2.5 内部控制鉴证
    2.6 内部控制与公司治理比较
第三章 企业内部控制监管发展分析
    3.1 从市场监管发展的角度来理解内部控制
    3.2 美国内部控制监管
    3.3 我国内部控制监管
第四章 内部控制文献梳理
    4.1 国外主要文献梳理
    4.2 国内文献梳理
    4.3 文献点评
第五章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鉴证报告分析
    5.1 沪市2007年上市公司内部控制鉴证报告分析
    5.2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评价报告所披露信息分析
    5.3 总结
第六章 内部控制鉴证披露的动机检验
    6.1 引言
    6.2 理论分析与假说发展
    6.3 研究设计
    6.4 实证结果分析
    6.5 结论
第七章 内部控制鉴证与价值相关性检验
    7.1 引言
    7.2 理论分析与假说发展
    7.3 研究设计
    7.4 实证结果分析
    7.5 进一步检验
    7.6 结论
第八章 内部控制鉴证与内部控制效率相关性检验
    8.1 引言
    8.2 理论分析与假说发展
    8.3 研究设计
    8.4 实证结果分析
    8.5 进一步检验
    8.6 稳健性检验
    8.7 结论
第九章 结论
    9.1 本文主要结论
    9.2 内部控制监管建议
    9.3 论文研究的不足
    9.4 未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英文部分
    中文部分
附录1:五部委《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
附录2:美国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与财务报告审计比较
附录3:博士在读期间完成的主要学术论文
致谢

(6)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及其有效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论文结构和主要观点
    1.3 研究方法与创新
        1.3.1 本文的研究方法
        1.3.2 本文的创新
        1.3.3 论文的不足
第2章 理论综述
    2.1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的经济学基础
        2.1.1 有效市场理论
        2.1.2 信息不对称理论
        2.1.3 委托——代理理论
        2.1.4 交易成本理论
        2.1.5 博弈论
    2.2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有效性的研究现状
        2.2.1 国外研究现状
        2.2.2 国内研究现状
第3章 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概述
    3.1 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的内涵
        3.1.1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及其制度的界定
        3.1.2 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分类
    3.2 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的发展变迁
        3.2.1 信息披露制度的起源与发展
        3.2.2 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的建设历程
    3.3 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基本原则
        3.3.1 真实性原则
        3.3.2 准确性原则
        3.3.3 及时性原则
        3.3.4 完整性原则
        3.3.5 规范性原则
    3.4 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体系
        3.4.1 信息披露制度框架
        3.4.2 信息披露制度的监管体系
    3.5 美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及启示
        3.5.1 美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
        3.5.2 美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第4章 财务信息披露制度及有效性分析
    4.1 财务信息披露制度现状
        4.1.1 财务信息披露及其意义
        4.1.2 财务信息披露的内容
    4.2 财务信息披露的有效性评价
        4.2.1 真实性
        4.2.2 完整性
        4.2.3 及时性
    4.3 财务信息披露有效性不高的原因分析
        4.3.1 财务信息披露不真实的原因分析
        4.3.2 财务信息披露不及时的原因分析
        4.3.3 财务信息披露不完整的原因分析
    4.4 提高财务信息披露有效性的措施
        4.4.1 建立健全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制度
        4.4.2 积极推动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
        4.4.3 严格关联交易信息披露
        4.4.4 强化会计师事务所的作用
        4.4.5 加大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
        4.4.6 充分发挥新闻媒体作用
第5章 公司治理信息披露制度及有效性分析
    5.1 公司治理信息披露的内涵
        5.1.1 公司治理信息的界定
        5.1.2 公司治理信息披露的必要性
    5.2 我国公司治理信息披露制度发展及现状
        5.2.1 内容与格式准则第1 号
        5.2.2 内容与格式准则第2 号
        5.2.3 内容与格式准则第3 号
        5.2.4 上市公司治理准则
    5.3 我国公司治理信息披露有效性评价
        5.3.1 真实性
        5.3.2 准确性
        5.3.3 及时性
        5.3.4 完整性
        5.3.5 规范性
    5.4 公司治理信息披露有效性不高的原因分析
        5.4.1 惩戒力度较轻
        5.4.2 独立董事和监事会作用尚未有效发挥
        5.4.3 股权结构不合理
        5.4.4 职业经理人市场不健全
        5.4.5 审计人员独立性不够
    5.5 提高公司治理信息披露有效性的措施
        5.5.1 完善公司治理信息披露制度体系
        5.5.2 提高违规成本
        5.5.3 优化企业股权结构
        5.5.4 改善企业披露行为
        5.5.5 完善经理人市场
        5.5.6 保证注册会计师的监督力度
第6章 重大事件信息披露制度及有效性分析
    6.1 重大事件内涵及其重要性
        6.1.1 重大事件内涵
        6.1.2 重大事件披露的重要性
    6.2 我国重大事件披露制度构成
        6.2.1 《证券法》中关于重大事件信息披露方面的内容
        6.2.2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中相关内容
        6.2.3 沪深交易所的相关规定
    6.3 我国重大事件披露有效性评价
        6.3.1 完整性
        6.3.2 及时性
    6.4 重大事件披露有效性低的原因分析
        6.4.1 延迟被动披露重大事件的现象严重
        6.4.2 内幕交易利益驱动
        6.4.3 违规风险较小
        6.4.4 相关部门的执法力度不够
    6.5 提高重大事件信息披露有效性的措施
        6.5.1 建立重大事件及时自愿披露机制
        6.5.2 加大对内幕交易行为的打击力度
        6.5.3 健全重大事件信息披露规范体系
        6.5.4 建立重大事件信息披露监督体系
第7章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信息披露制度及有效性分析
    7.1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概述
        7.1.1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含义
        7.1.2 我国 MD&A 的发展历程
        7.1.3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披露的意义
    7.2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披露有效性评价
        7.2.1 完整性
        7.2.2 规范性
        7.2.3 真实性
    7.3 影响MD&A 信息披露有效性的原因
        7.3.1 制度缺位
        7.3.2 企业内部影响因素
    7.4 提高MD&A 信息披露有效性的措施
        7.4.1 制定系统规范的法律文件
        7.4.2 引入安全港制度
        7.4.3 制定行业 MD&A 信息披露规范
        7.4.4 建立 MD&A 信息披露的激励机制
        7.4.5 加大民间机构的鉴证监督功能
第8章 证券发行信息披露制度及有效性分析
    8.1 证券发行信息披露制度的内涵
    8.2 我国证券发行信息披露制度
        8.2.1 我国证券发行信息披露制度构成
        8.2.2 我国证券发行信息披露制度的发展现状
    8.3 我国证券发行信息披露的有效性评价
        8.3.1 完整性
        8.3.2 真实性
        8.3.3 准确性
        8.3.4 规范性
    8.4 影响证券发行信息披露有效性的因素分析
        8.4.1 信息披露制度的立法上存在问题
        8.4.2 信息披露违规的民事责任制度不完备
        8.4.3 中介机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
    8.5 提高证券发行信息披露有效性的措施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学术论文及着作
后记
中文摘要
ABSTRACT

(7)A石化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体系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4 研究方法
1.5 结构及内容 第2章 内部控制与内部控制评价发展概述
2.1 内部控制发展概述
    2.1.1 西方内部控制的发展
    2.1.2 我国内部控制的发展
    2.1.3 《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与《内部控制-整合框架》
2.2 内部控制评价发展概述
    2.2.1 西方内部控制评价的发展
    2.2.2 我国内部控制评价的发展 第3章 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的主要内容
3.1 总则
3.2 评价标准
3.3 评价程序 第4章 A石化企业内部控制和内部控制评价的现状
4.1 A石化企业概况
4.2 A石化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
4.3 A石化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的现状 第5章 A石化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体系设计
5.1 设计内部控制评价指标体系
    5.1.1 设计内部控制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
    5.1.2 内部控制评价指标体系
5.2 设计内部控制评价模型
    5.2.1 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
    5.2.2 模糊评价法综合评价 第6章 A石化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体系应用
6.1 确定指标体系各指标权重
6.2 对指标体系综合评价 第7章 结束语
7.1 本文的主要工作
7.2 研究的局限性
7.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8)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论
    1.1 本文的研究背景
    1.2 本文的研究意义
    1.3 本文的研究方法和理论
        1.3.1 本文的研究方法
        1.3.2 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
    1.4 研究文献综述
        1.4.1 内部控制评价体系和保证机制相关研究综述
        1.4.2 内部控制评价信息披露的研究
    1.5 本文的研究框架和主要内容
2 国内外内部控制评价的发展历程和现状述评
    2.1 国外内部控制评价的发展及对其特点
        2.1.1 内部控制评价在美国的发展
        2.1.2 内部控制评价在其他国家的发展
        2.1.3 相关国际组织对内部控制评价的规定
        2.1.4 国外内部控制评价研究成果的特点
    2.2 我国内部控制评价的发展和理论研究综述
        2.2.1 我国内部控制评价的发展综述
        2.2.2 我国内部控制评价的政策现状述评
    2.3 中美内部控制评价现状比较分析
        2.3.1 美国内部控制评价信息披露现状分析
        2.3.2 我国内部控制评价信息披露现状分析
        2.3.3 中美内部控制评价信息披露现状对比
    2.4 我国内部控制评价的问题分析
        2.4.1 缺乏有效的内部控制评价体系
        2.4.2 内部控制评价效能的保证机制待加强
        2.4.3 缺乏权威的内部控制评价信息披露规范
3 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的构建研究
    3.1 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的构建原则
    3.2 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主体的界定分析
        3.2.1 评价主体与内部控制目标的关系
        3.2.2 评价主体的全面性
        3.2.3 评价主体的层次性
        3.2.4 评价小组的构成
    3.3 企业内部控制评价客体的确定
    3.4 着眼于风险的内部控制评价标准的构建分析
        3.4.1 评价标准的含义和特征
        3.4.2 内部控制评价标准的比较
        3.4.3 着眼于风险的内部控制评价标准的构建
    3.5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内部控制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3.5.1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3.5.2 内部控制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成
        3.5.3 内部控制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方法
        3.5.4 内部控制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方法的应用举例
        3.5.5 内部控制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方法的局限性
    3.6 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方法和程序
        3.6.1 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方法的选择
        3.6.2 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的具体程序
    3.7 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信息披露分析
        3.7.1 评价信息披露的驱动力分析
        3.7.2 评价信息披露方式和内容
        3.7.3 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比较分析
4 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效能的内部保证机制分析
    4.1 内部控制评价与风险管理整合分析
        4.1.1 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关系的相关研究述评
        4.1.2 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整合的现有研究及启示
        4.1.3 内部控制评价与风险管理整合的途径思考
    4.2 内部控制评价与业绩评价对接分析
        4.2.1 内部控制与业绩评价关系分析
        4.2.2 内部控制评价与业绩评价对接措施
    4.3 计算机信息系统环境对内部控制评价的影响
        4.3.1 计算机信息系统环境对企业内部控制的影响
        4.3.2 计算机信息系统环境下的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的风险
        4.3.3 计算机信息系统环境下的企业内部控制评价风险的防范
5 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效能的外部保证机制分析
    5.1 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的外部监管体系分析
        5.1.1 相关监管主体内部控制监管范围的界定分析
        5.1.2 相关监管主体内部控制监管内容的确定
        5.1.3 相关监管主体内部控制监管机制和方式分析
    5.2 相关监管主体加强内部控制监管的配套措施建议
6 研究结论及未来展望
    6.1 内部控制全面评价体系
        6.1.1 内部控制全面评价体系的内涵
        6.1.2 内部控制全面评价体系的特点
    6.2 研究的创新和局限性
        6.2.1 研究的创新点
        6.2.2 研究的局限性
    6.3 研究的未来展望
在学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附录A 67家上市公司2006年年报内部控制信息统计分析
参考文献
后记

(9)注册会计师视角下的内部控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选题动机
    1.2 重要概念
    1.3 研究方法和主要内容
    1.4 创新和不足
2 文献综述
    2.1 早期研究情况
    2.2 近期研究情况
3 注册会计师和内部控制相关理论分析
    3.1 注册会计师的产生和发展
        3.1.1 注册会计师的产生
        3.1.2 注册会计师的发展
    3.2 内部控制的产生和发展
        3.2.1 内部控制的产生
        3.2.2 内部控制的发展
    3.3 注册会计师与内部控制的关系分析
        3.3.1 从历史的角度分析
        3.3.2 从现实的角度分析
4 注册会计师内部控制评价法律监管要求
    4.1 美国关于注册会计师开展内部控制评价的规范制度概述
        4.1.1 主要规范制度及其影响
        4.1.2 美国最新内部控制审计准则介绍
    4.2 中国关于注册会计师开展内部控制评价的规范制度概述
        4.2.1 主要规范制度及其影响
        4.2.2 中国最新内部控制鉴证指引介绍
5 注册会计师内部控制评价的实施
    5.1 审核计划阶段
        5.1.1 业务约定书
        5.1.2 获取管理层声明书
        5.1.3 对评价业务的考虑
        5.1.4 审核计划
    5.2 审核实施阶段
        5.2.1 了解和评价内部控制的设计
        5.2.2 测试和评价内部控制执行的有效性
    5.3 审核报告阶段
        5.3.1 审核小结
        5.3.2 审核报告
6 注册会计师内部控制评价的问题与对策
    6.1 注册会计师内部控制评价的困境
        6.1.1 从注册会计师审计活动的行为特质中进行分析
        6.1.2 从内部控制本身的角度进行分析
    6.2 注册会计师内部控制评价困境解决途径
        6.2.1 针对内部控制评价过程
        6.2.2 针对内部控制评价结论的传递和使用过程
        6.2.3 注册会计师应把握的内部控制观
参考文献
致谢

(10)信息化环境下独立审计风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法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第2章 独立审计基础理论及相关概念界定
    2.1 独立审计基础理论要点
        2.1.1 独立审计的相关概念
        2.1.2 独立审计风险与审计重要性
        2.1.3 风险导向审计模式
    2.2 信息化环境概念及特征
        2.2.1 信息化环境概念
        2.2.2 我国企业信息化环境现状及特征
    2.3 信息化环境对独立审计风险的影响
        2.3.1 正面影响
        2.3.2 负面影响
    2.4 信息化环境下独立审计及风险内涵
        2.4.1 信息化环境下的独立审计
        2.4.2 信息化环境下独立审计风险的概念与特征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信息化环境下独立审计风险来源分析
    3.1 独立审计风险的形成机理
        3.1.1 “理性”被审计单位的必然逐利行为
        3.1.2 多重扭曲的委托代理关系
        3.1.3 审计人员的信息不对称地位
        3.1.4 事务所的成本效益分析
    3.2 信息化环境下独立审计具体目标扩展解析
        3.2.1 具体审计目标扩展的原因
        3.2.2 信息化环境下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的认定
        3.2.3 信息化环境下独立审计的具体目标
    3.3 信息化环境下独立审计风险的特定来源
    3.4 信息化环境下独立审计风险的要素归类
        3.4.1 重大错误风险要素的提出
        3.4.2 检查风险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信息化环境下独立审计风险的评估
    4.1 审计风险评估过程概述
        4.1.1 计划阶段可接受审计风险的评估
        4.1.2 审计实施中风险要素分别评估与风险的修正
        4.1.3 审计报告前风险的最终确定和记录
    4.2 信息化环境下可接受审计风险的评估
        4.2.1 评估前的准备
        4.2.2 可接受审计风险评估考虑的因素
        4.2.3 可接受审计风险的确定标准
    4.3 重大错误风险的评估
        4.3.1 风险评估原理
        4.3.2 风险评估方法的评价
    4.4 可接受检查风险的确定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信息化环境下独立审计风险的控制
    5.1 数据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的提出
        5.1.1 数据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的内涵
        5.1.2 数据风险导向审计基本流程
    5.2 信息化环境下的符合性测试
        5.2.1 信息化环境下内部控制要素
        5.2.2 信息化环境下内部控制的分类
        5.2.3 信息化环境下符合性测试的概念与内容
        5.2.4 信息化环境下符合性测试方法
    5.3 电子数据准确性的实质性测试
        5.3.1 计算机数据审计概念和流程
        5.3.2 计算机数据审计方法
    5.4 数据风险绩效考核
        5.4.1 数据风险绩效考核的内涵
        5.4.2 实质性测试的主要岗位
        5.4.3 数据风险绩效考核指标的设置与考核
    5.5 数据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的风险控制评价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公司资产负债损益审计实证分析
    6.1 某证券公司审计业务概况
    6.2 审计与风险评估过程
        6.2.1 审前调查准备
        6.2.2 重大错误风险的评估
        6.2.3 电子数据采集和转换
        6.2.4 预审分析与现场检查
        6.2.5 审计复核与归档
    6.3 审计结果与启示
        6.3.1 本项目审计结果
        6.3.2 审计风险管理启示
    6.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证券业信息技术风险各因素相对重要程度调查表
附录2 证券业务风险各因素相对重要程度调查表
附录3 某证券公司风险因素对各风险等级的支持程度调查表
附录4 某证券公司佣金审计编程语句
附录5 某证券公司透支审计编程语句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四、《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规范指南第6号——证券公司会计报表审计(征求意见稿)》介绍(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失灵问题及解决路径研究[D]. 孟铂林. 中国政法大学, 2020(08)
  • [2]政府决算草案审计研究[D]. 贾云洁.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8(08)
  • [3]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在实务中运用的研究[D]. 张洁. 江苏科技大学, 2012(03)
  • [4]企业内部控制鉴证业务的供求关系研究[D]. 赵宇晴.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0(01)
  • [5]内部控制鉴证:动机、价值相关性与内控效率[D]. 吴益兵. 复旦大学, 2010(11)
  • [6]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及其有效性研究[D]. 胡静波. 吉林大学, 2009(07)
  • [7]A石化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体系设计[D]. 杨晶. 东北大学, 2009(06)
  • [8]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研究[D]. 董美霞. 东北财经大学, 2009(05)
  • [9]注册会计师视角下的内部控制分析[D]. 戴伟娟. 厦门大学, 2009(12)
  • [10]信息化环境下独立审计风险研究[D]. 李瑛玫.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08(02)

标签:;  ;  ;  ;  ;  

《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指引第6号——证券公司会计报表审计(征求意见稿)》简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