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野菜——马齿苋的开发利用

食用野菜——马齿苋的开发利用

一、食用野菜——马齿苋的开发利用(论文文献综述)

吕露阳,张志锋,王庆颖,李芸[1](2021)在《全草类药食同源中药安全性评价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越来越重视保健和养生。全草类药食同源中药大多被人们当野菜食用或作茶饮,以达到养生和防治慢性病的目的。但并非所有药食同源中药都适用于所有人群,一部分药材的潜在毒副作用也随着其被广泛食用或药用而被发现。对药食同源目录中全草类品种的安全性、不良反应等进行综述,以期为这些品种的食疗、保健应用及安全性评价提供参考。

李晓红,王丹丹[2](2021)在《丹东地区5种野生蔬菜品质分析》文中研究表明野生蔬菜因其绿色、无污染而深受人们喜爱。本试验以丹东地区常见的5种野生蔬菜为试材,测定了其叶片维生素C、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有机酸、纤维素及硝酸盐含量,为人们合理食用、利用野生蔬菜提供依据。结果表明,5种野生蔬菜中,大叶芹的维生素C、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最高,水芹菜的有机酸含量最高,马齿苋的纤维素含量最高。综合来看,大叶芹品质最好。

刘璐璐,陈小央,唐桂香[3](2021)在《浙江省野菜种质资源的收集与开发利用》文中认为野菜是指没有经过驯化的野生植物,在野外尤其是在森林和灌木丛中自然生长。自古以来人们就有食用野菜的习惯,它作为一种潜在的食物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大多数的野菜是药食同源植物,内含一些特殊的生物活性物质,营养价值比普通蔬菜高,有益于人体健康。与栽培蔬菜相比,野菜更能适应生物和非生物胁迫,人工栽植野菜更利于野菜的商业化应用。近年来,随着广大消费者对天然食品需求的增加,有必要加强野菜资源的收集利用和商业化种植。浙江省地处中国东南沿海长江三角洲南翼地区,气温适中,四季分明蕴含着丰富的野菜资源。本文根据浙江省消费野菜的习惯,针对浙江省野菜资源的现状,提出适宜开发应用的11种野菜,并指出野菜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以促进浙江省野菜综合利用与产业健康发展。

萨出拉[4](2020)在《内蒙古大青沟居民野生植物食用和药用地方性知识的调查和评价》文中研究指明运用民族植物学的文献研究法、野外调查法及定量研究法对内蒙古大青沟范围内的蒙古族、汉族居民采集、利用的食用和药用野生植物地方性知识进行了调查和评价。旨在为当地野生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提出可供参考的科学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大青沟居民通过口传手授的方式积累了较为丰富的民族植物学知识,具有独特的地域性和重要的应用价值。在民间植物命名方面,当地居民共提供有关食、药用野生植物名称162条,对应83种、3变种、1变型野生植物物种,分析其民间植物名称及植物之间的对应关系、民间植物命名依据和命名特色。民间植物名称与科学名称的对应率显着,说明植物名的科学知识与传统知识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在野生植物的利用上,食用野生植物共57种、3变种、1变型,涉及野生蔬菜、饮料、零食、水果、调味、粮食、油脂用等7种类型;民间药用野生植物共54种、1变种、1变型,兽药用野生植物共6种,并对利用方法、利用部位及民间药用植物的功能主治等地方性知识做了总结、分析;药食同源野生植物共25种、1变种、1变型;商品用食用及药用野生植物共16种。在食用及药用野生植物的综合评价上,运用食用植物文化重要性指数(CFSI)对当地居民采集利用的食用野生植物展开评价,共分为6组。结果表明,当地居民中接受程度高、利用价值高,并在饮食文化中扮演重要角色的植物种类只占所有食用野生植物种类的14.76%。运用打分排序法对民间药用野生植物展开潜在利用价值评价,共分为4组。最具开发应用前景的种类有16种。采用Jaccard指数对大青沟蒙古族、汉族居民之间利用的食用与药用野生植物的相似性进行评价发现,在食用野生植物利用上有极高的相似性,但在药用野生植物的认识和利用上有着比较大的差异。

胡生福,谷小红,葛菲,罗扬婧,徐艳琴[5](2016)在《江西婺源药用野菜资源调查研究》文中认为通过对婺源药用野菜资源的调查统计得知:该区内药用野菜资源丰富,共有94种,隶属于51科,以被子植物为主。数量多、分布广、营养成分丰富是婺源药用野菜的重要特征,开发婺源的药用野菜具有很大的前景。作者对婺源药用野菜资源的概况进行了阐述并对其保护、开发提出了相应对策。

李娟,张昱,杨福林[6](2015)在《承德地区10种野菜主要营养成分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对采自承德地区的10种常见野生蔬菜的可食部分进行基本营养成分和矿质元素的含量测定,并进行营养评价.结果表明:被测的10种野菜营养成分差异较大,维生素C含量最高的为假香野豌豆,达到了257.91mg/100g,地榆的β-胡萝卜素最高,达到了8.95mg/100g;从矿质元素来看,龙牙草的钙质含量最高,达到了959.4mg/100g,马齿苋的铁和锌含量是10种中最高的。综合来看,从维生素C含量来衡量,地榆和假香野豌豆的营养价值较高,从矿质元素含量来衡量,龙牙草可以作为补钙功能性蔬菜,马齿苋可以作为补铁和补锌功能性蔬菜。

花雪梅[7](2014)在《十种浙产野菜营养品质及抗氧化活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野菜是一类重要的食用植物资源,含有特殊的化学成分,且大多数野菜营养价值较高,具有多种食疗和保健作用。目前,仅有部分野菜被开发利用,有关野菜资源的研究报道相对较少。本研究以浙江余姚常见的10种野菜为原料,采用常规分析法、HPLC法、UV法、GC-MS法、ICP-MS法,测定了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糖、氨基酸、脂肪酸、矿物质等组分的含量。同时,研究这些野菜甲醇提取物主要有效成分的含量,建立体外化学体系,测定体外抗氧化活性。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野菜中营养物质含量丰富,野芝麻、马齿苋、苦菊的灰分在15%以上,富含K、Ca等大量元素及Fe、Zn等微量元素;鱼腥草中的粗纤维含量19.68%,高于一般栽培蔬菜;鱼腥草、野芝麻、香椿和苦菊的维生素C含量均在50mg/100g(鲜重)以上。紫背天葵的粗蛋白含量33.33%,是良好的植物蛋白来源。10种野菜氨基酸总量在99.79199.40mg/g之间,必需氨基酸含量在35.7573.81mg/g之间,除了香椿、苦菊外,其余野菜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比值均高于0.35。野菜中的粗脂肪含量较低,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在53.3%81.03%之间,以亚油酸和亚麻酸为主。(2)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了野菜甲醇提取物中十种有效成分(咖啡酸、绿原酸、对香豆酸、阿魏酸、芦丁、杨梅素、槲皮素、山奈酚、木犀草素、异鼠李素)的含量,在60min内分离完全,相关系数在0.999以上,回收率在81.22109.32%之间,证明该方法可以准确、快速地测定有效成分的含量。(3)在测定总黄酮、总酚、总三萜的基础上,选用DPPH自由基清除率、Fe3+还原力及Fe2+螯合力对野菜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评价。结果表明,10种野菜均有一定的活性成分,但差异较大,综合来看,紫苏、香椿中的活性成分含量相对较高,而马齿苋、紫背天葵、苦菊的活性成分含量相对较低。此外,还分析了野菜提取物中活性成分与三种抗氧化方法之间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总酚与三种抗氧化方法之间显着相关(P<0.01),而总黄酮、总三萜与三种抗氧化指标间的相关性不显着(P>0.05),可以推断出总酚可能是抗氧化活性的主要贡献者之一。

彭海容[8](2014)在《舌尖上的春天 归真返璞话野菜》文中研究指明野菜,即纯自然生长、非人工种植的蔬菜。它采集天地间灵气、吸取日月之精华,是大自然的美妙馈予。野菜有着纯净的品质、无拘的天性,也是人与自然相生相伴的见证。野菜无污染,营养丰富、清新可口,是绝佳的食材之一。同时,很多野菜都具有药用价值,有些野菜本身就是民间常用的中草药,我国历来也有"医食同源"的说法。

姚发兴[9](2013)在《黄石市野生蔬菜资源调查及其开发利用》文中研究说明调查黄石市存在的的野生蔬菜资源,共计101种,隶属57科97属。从植物习性、生境、食疗价值、食用方法等方面,介绍了黄石市民常食的15种野生蔬菜。鉴于黄石市野生蔬菜资源利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野生蔬菜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建议。

苏亚拉图[10](2013)在《阿鲁科尔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物区系及其民族植物学研究》文中提出为了给阿鲁科尔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物多样性保护决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采用植物区系分析、野生植物资源调查、植物珍稀濒危等级评定、民族植物学调查和知识、态度、行为(KAP)调查,对该保护区植物区系组成及其特点、野生植物资的基本组成和类型、野生植物的区域性珍稀濒危等级和优先关注级别、保护区内及周边地区牧民命名和利用当地野生植物的民间知识、当地牧民对自然保护的相关知识、态度、行为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得到以下研究结果:1.在植物多样性方面(1)共查明该区有维管束植物70科、222属、373种(包括种下分类单位)。其中蕨类植物2科2属5种;裸子植物1科1属1种;被子植物67科219属367种及种下分类等级。本区植物以菊科种类最多,有65种,其次是禾本科,有44种;含有15种以上的有6个科,所含种数占总植物种数的51.74%;只含有1种的有30个科;最大的属为蒿属,有植物14种,其次为蓼属、委陵菜属、黄芪属,种数前四属所含种数占总植物种数的10.72%;只含1种属有143个属。(2)本区植物属的分布区类型占中国植物属的15分布区类型中的14个;植物种的分布类型有13个,区系成分以温带成分为主。与东亚植物区系和泛地中海植物区系关系密切。本区与内蒙古浑善达克沙地植物区系相似性系数最高,其次为内蒙古赛罕乌拉自然保护区、北京喇叭沟门自然保护区和内蒙古乌拉山自然保护区。本区植物生活型以多年生草本植物为主,共有217种,占总植物种数的58.18%;植物的水分生态类型以典型的中生草本植物为主,共有163种,占总植物种数的43.70%。(3)按照《中国植被》分类原则和方法,将该区植被可划分为4个植被型组、8个植被型、29个群系。(4)区域性珍稀濒危等级的判定包括区域性极危种1种,濒危种11种,易危种21种,近危种27种,安全种313种。区域性优先关注级别的排序包括一类优先关注11种,二类优先关注18种,三类优先关注54个种,普通关注290种。2.野生植物资源方面(1)阿鲁科尔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资源植物可分为14个类型,包括野生饮食用植物131种,野生饲用植物324种,野生药用植物250种,野生观赏植物84种,野生纤维植物41种,野生鞣料植物26种,野生油脂植物44种,环境改良野生植物46种,野生木材植物15种,野生绿肥植物20种,野生农药植物54种,野生染料植物19种,野生芳香植物38种以及珍稀保护植物32种。(2)鉴于饲用植物是目前当地牧民所利用的主要野生植物资源,本文采用综合评价法对保护区内饲用植物的饲用价值进行了评价,共分为5个等级。结果表明,保护区内有优等饲用植物41种、良等饲用植物91种、中等饲用植物101种、低等饲用植物75种、劣等饲用植物16种。优等饲用植物主要由禾本科和豆科植物组成。(3)采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chy Process, AHP)建立了综合评价模型,对保护区野生蔬菜用植物和药用植物资源进行了定量评估。结果表明,具有开发利用价值的野生蔬菜用植物有Ⅰ级8种,Ⅱ级20种,Ⅲ级21种,Ⅳ级7种;具有开发利用价值的药用植物有Ⅰ级105种,Ⅱ级80种,Ⅲ级44种,Ⅳ级21种。3.在民族植物学方面(1)从当地蒙古族民间共记录到民间植物名146条。根据标本鉴定结果,它们与植物分类学上的111种、1亚种、7变种和1变型对应,隶属42科88属。民间植物名与学名的对应关系包括一对一、二或三对一以及一对二或三。在结构上,民间植物名可分为原始名、衍生名和借用名。(2)保护区内的内蒙古族牧民利用野生植物作食物、药物、饲料、建筑与工艺材料以及传统精神文化。民间饮食用野生植物有32种,涉及野生粮食、蔬菜、水果、茶用、调料和食用油。民间药用植物26种,兽药用植物11种。当地牧民所认为的重要牧草和饲料用植物共有46种。建筑与工艺用植物包括建筑用植物16种,材用植物17种,纤维用植物16种。保护区内的野生植物还涉及到当地蒙古族牧民的宗教信仰、节日习俗、自然崇拜等传统精神文化生活领域。4.在KAP方面对保护区内居民KAP调查分析结果对有关该保护区与社区居民相互作用关系的处理提供了基础资料。结果表明,保护区内的居民对自然环境保护以及相关法律和条例都有所了解。绝大多数居民认为“放牧地及牧草”是保护区内最有用的资源。75%的居民认为自然保护对他们有好处,但还有46.4%的居民认为没有必要建立保护区。64.3%的居民认为设立保护区后收入大大降低。70.2%的居民对保护区内禁牧政策有意见,有65.5%的居民认为禁牧时间太长。83.8%的居民希望政府发放补贴以弥补牧民的损失。83.3%的居民表示不愿意从保护区搬出。有51.2%的居民表示未参加过培训或相关活动。42.9%的居民表示能够制止破坏自然环境的他人行为,有81%的居民表示平时能够告知其他村民不要进入保护区搞破坏活动。86.9%的居民表示能够对自己的孩子做有关自然保护的教育。

二、食用野菜——马齿苋的开发利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食用野菜——马齿苋的开发利用(论文提纲范文)

(1)全草类药食同源中药安全性评价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被“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名单”收录的全草类品种
    1.1 小蓟
    1.2 马齿苋
    1.3 鱼腥草
    1.4 香薷
    1.5 菊苣
    1.6 蒲公英
    1.7 薄荷
    1.8 藿香
    1.9 肉苁蓉
    1.1 0 铁皮石斛
2 被“可用于保健食品的物品名单”收录的全草类品种
    2.1 大蓟
    2.2 木贼
    2.3 车前草
    2.4 石斛
    2.5 佩兰
    2.6 泽兰
    2.7 绞股蓝
    2.8 益母草
    2.9 积雪草
    2.1 0 墨旱莲
3 被“新食品原料(原新资源食品)名单”收录的全草类品种
    3.1 白子菜
    3.2 狭基线纹香茶菜
    3.3 赶黄草
4 被“食品原料名单”收录的全草类品种
    4.1 凉粉草
    4.2 平卧菊三七
    4.3 小麦苗
    4.4 大麦苗
5 结语

(2)丹东地区5种野生蔬菜品质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试剂
        1.1.1 试验材料
        1.1.2 试验试剂
    1.2 仪器与设备
    1.3 野生蔬菜处理方法
    1.4 营养成分测定方法
    1.5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维生素C含量
    2.2 可溶性糖含量
    2.3 可溶性蛋白含量
    2.4 有机酸含量
    2.5 纤维素含量
    2.6 硝酸盐含量
3 讨论

(3)浙江省野菜种质资源的收集与开发利用(论文提纲范文)

1 浙江省野菜资源状况
    1.1 蒲公英
    1.2 荠菜
    1.3 锦鸡儿
    1.4 车前草
    1.5 野茼蒿
    1.6 鸭儿芹
    1.7 紫花地丁
    1.8 马齿苋
    1.9 野苋菜
    1.10 凤仙花
    1.11 胡葱
2 野菜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
3 野菜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

(4)内蒙古大青沟居民野生植物食用和药用地方性知识的调查和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民族植物学研究概况
    1.2 大青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物研究概况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2 研究地区与民族
    2.1 研究地区
        2.1.1 地理位置
        2.1.2 自然环境条件
        2.1.3 保护区概况
    2.2 研究民族及文化特征
3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及拟解决的问题
    3.1 研究目标
    3.2 研究内容
    3.3 拟解决的问题
4 研究方法
    4.1 文献研究
    4.2 野外调查
        4.2.1 野外调查点的选择
        4.2.2 信息报告人的选择
        4.2.3 关键人物访谈法
        4.2.4 标本的采集与制作
        4.2.5 民族植物学编目
    4.3 定量分析法
        4.3.1 食用植物文化重要性指数(CFSI)
        4.3.2 打分排序法
        4.3.3 Jaccard指数(JI)
5 结果与分析
    5.1 大青沟居民民间植物命名
        5.1.1 民间植物名称及植物物种之间的对应关系
        5.1.2 民间植物命名依据
        5.1.3 民间植物命名特色
    5.2 大青沟居民野生食用及药用植物的利用
        5.2.1 食用野生植物
        5.2.2 药用野生植物
        5.2.3 药食同源野生植物
        5.2.4 商品用食用及药用野生植物
        5.2.5 处理与保存
    5.3 食用及药用野生植物的综合评价
        5.3.1 食用植物CFSI值评价
        5.3.2 药用野生植物评价
        5.3.3 Jaccard指数评价
6 讨论
7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附录4
附图

(5)江西婺源药用野菜资源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婺源县自然概况
2婺源县药用野菜资源概况
    2.1婺源药用野菜的分类
    2.2婺源有食用习惯的药用野菜
3药用野菜的价值
    3.1药用野菜的营养价值
    3.2药用野菜的药用价值
    3.3药用野菜的商品价值
4婺源县药用野菜利用现状
    4.1婺源县药用野菜资源利用情况
    4.2当地药用野菜的主要食用方法
    4.3当地药用野菜的加工
5婺源县药用野菜开发利用存在问题
    5.1当地居民对野菜资源的认识不足,开发利用率低
    5.2开发利用过程中忽视资源保护
    5.3加工产品单一,技术落后
    5.4资金投入少,基础研究缺乏
6药用野菜资源保护开发利用的对策
    6.1发挥资源优势,提高利用水平
    6.2保护药用野菜资源,合理利用
    6.3提高加工水平,开展综合开发
    6.4加大资金投入,深入基础研究

(7)十种浙产野菜营养品质及抗氧化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野菜资源概述
    1.2 营养价值
        1.2.1 基本营养成分
        1.2.2 生物活性成分
    1.3 药用价值
    1.4 抗氧化功能
        1.4.1 DPPH 自由基清除试验
        1.4.2 还原力
        1.4.3 Fe~(2+)金属螯合力
    1.5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和研究内容
        1.5.1 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1.5.2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2 野菜中营养成分的测定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植物材料
        2.1.2 主要仪器设备
        2.1.3 主要化学试剂
        2.1.4 材料预处理
        2.1.5 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10 种野菜基本营养成分
        2.2.2 叶绿素、β-胡萝卜素、番茄红素及维生素 C 含量
        2.2.3 还原糖、多糖含量
        2.2.4 氨基酸组成分析
        2.2.5 脂肪酸组成分析
        2.2.6 矿物元素分析
    2.3 讨论
        2.3.1 10 种野菜的营养成分分析
        2.3.2 蛋白质与氨基酸营养评价
        2.3.3 粗脂肪与脂肪酸营养评价
        2.3.4 矿质元素营养评价
3 野菜提取物有效成分 HPLC 分析
    3.1 材料与仪器
        3.1.1 主要化学试剂
        3.1.2 仪器设备
    3.2 色谱条件
    3.3 实验方法
        3.3.1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3.3.2 供试品的制备
        3.3.4 标准曲线的绘制
        3.3.5 精密度试验
        3.3.6 重复性试验
        3.3.7 稳定性试验
        3.3.8 加标回收率
        3.3.9 野菜提取物的测定
    3.4 结果与分析
    3.5 讨论
4 野菜提取物抗氧化活性及相关性分析
    4.1 材料与方法
        4.1.1 野菜材料
        4.1.2 主要仪器设备
        4.1.3 主要化学试剂
        4.1.4 测定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DPPH·自由基清除率
        4.2.2 还原力测定结果
        4.2.3 Fe~(2+)螯合力测定结果
        4.2.4 总黄酮含量测定结果
        4.2.5 总酚含量测定结果
        4.2.6 总三萜含量测定结果
        4.2.7 活性成分与抗氧化能力相关性分析
    4.3 讨论
        4.3.1 多方法评价野菜抗氧化能力的必要性
        4.3.2 野菜提取物的抗氧化评价
        4.3.3 抗氧化能力与活性成分之间的相关性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创新点和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9)黄石市野生蔬菜资源调查及其开发利用(论文提纲范文)

1 黄石市野生蔬菜种类
2 黄石市民常见食用野菜种类
3 黄石市野菜资源的开发利用
    3.1 开发利用的现状
    3.2 开发利用的对策

(10)阿鲁科尔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物区系及其民族植物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保护区植物多样性研究概况
    1.2 自然保护区野生植物资源研究进展
    1.3 民族植物学研究进展
    1.4 自然保护区与民族植物学研究
    1.5 研究地区生物多样性及其民族植物学研究状况
    1.6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2 保护区自然环境与社会经济概况
    2.1 自然环境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形地貌
        2.1.3 气候
        2.1.4 土壤
        2.1.5 水文
        2.1.6 植被
    2.2 阿鲁科尔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社会经济概况
        2.2.1 社会经济结构
        2.2.2 土地利用结构
        2.2.3 管理现状
3 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3.1 主要研究内容
        3.1.1 植物区系成分多样性研究
        3.1.2 野生植物资源研究
        3.1.3 民族植物学研究
    3.2 研究方法
        3.2.1 植物区系成分多样性研究方法
        3.2.1.1 调查点和调查线路的确定
        3.2.1.2 植物区系成分的研究方法
        3.2.1.3 植被群落类型的研究方法
        3.2.1.4 植物物种濒危程度和优先保护级别的研究方法
        3.2.2 野生植物资源研究方法
        3.2.2.1 野外考察法
        3.2.2.2 文献研究法
        3.2.2.3 植物资源评价法
        3.2.3 民族植物学研究方法
        3.2.3.1 文献研究
        3.2.3.2 民族植物学研究方法
        3.2.3.3 社区居民知识、态度和行为(KAP)调查的研究方法
        3.2.3.4 调查点及路线
        3.2.4 技术路线
4 植物区系成分多样性研究
    4.1 植物区系成分多样性分析
        4.1.1 植物分类群组成
        4.1.1.1 植物区系的基本组成
        4.1.1.2 科、属的统计分析
        4.1.2 种子植物分布区类型分析
        4.1.2.1 种子植物科的分布区类型
        4.1.2.2 种子植物属的分布区类型
        4.1.2.3 种子植物种的分布区类型
        4.1.3 植物的生活型和水分生态类型分析
        4.1.3.1 生活型分析
        4.1.3.2 水分生态类型分析
        4.1.4 植物区系与周围地区的比较分析
        4.1.5 植物区系的基本特点
    4.2 植被分类及其主要植被类型的特征
        4.2.1 植被分类
        4.2.1.1 植被的分类原则
        4.2.1.2 分类单位及命名
        4.2.1.3 植被分类的结果
        4.2.2 主要植被类型特征
        4.2.2.1 灌丛
        4.2.2.2 草原植被
        4.2.2.3 草甸植被
        4.2.2.4 沼泽和水生植被
    4.3 植物区域性濒危程度评价和优先关注级别的评定
        4.3.1 植物区域性濒危程度评价
        4.3.1.1 植物濒危指标的确定
        4.3.1.2 濒危系数计算
        4.3.1.3 植物濒危程度评定
        4.3.2 植物物种优先保护类别评价
        4.3.2.1 遗传损失系数的计算
        4.3.2.2 优先保护值的计算
        4.3.2.3 优先保护类别的分级
        4.3.3 植物优先保护措施和建议
    4.4 小结
5 野生植物资源的研究
    5.1 植物资源与植物多样性
    5.2 野生植物资源的组成
        5.2.1 野生植物资源分类群的组成
        5.2.1.1 野生资源植物大科
        5.2.1.2 野生资源植物大属
        5.2.2 野生植物资源的分类
        5.2.2.1 野生饮食用植物
        5.2.2.2 野生饲用植物
        5.2.2.3 野生药用植物
        5.2.2.4 野生观赏植物
        5.2.2.5 野生纤维植物
        5.2.2.6 野生鞣料植物
        5.2.2.7 野生油脂植物
        5.2.2.8 野生环境改良植物
        5.2.2.9 野生木材植物
        5.2.2.10 野生绿肥植物
        5.2.2.11 野生植物性农药
        5.2.2.12 野生染料植物
        5.2.2.13 野生芳香植物
        5.2.2.14 野生珍稀植物资源
        5.2.3 野生资源植物用途多样性
    5.3 重点野生植物资源的综合评价
        5.3.1 野生饲用植物资源评价
        5.3.2 野生蔬菜资源评价
        5.3.3 野生药用植物资源评价
    5.4 野生资源植物重点种类
    5.5 小结
6 民族植物学研究
    6.1 阿鲁科尔沁蒙古族及其文化特征
    6.2 阿鲁科尔沁自然保护区蒙古族民间植物命名传统知识
        6.2.1 民间植物名与植物分类学植物名的对应关系
        6.2.2 民间命名的基本结构和类型
        6.2.2.1 由蒙古语单词构成的民间植物名
        6.2.2.2 由蒙古语词组构成的民间植物名
        6.2.2.3 借用名
        6.2.3 民间植物名的含义和命名依据
        6.2.3.1 简单原始名的含义和命名依据
        6.2.3.2 复合原始名的含义和命名依据
    6.3 阿鲁科尔沁自然保护区蒙古族民间植物利用
        6.3.1 野生饮食用植物利用
        6.3.1.1 野生粮用植物
        6.3.1.2 野生蔬菜用植物
        6.3.1.3 野生水果用植物
        6.3.1.4 野生食用油料用植物
        6.3.1.5 野生茶用植物
        6.3.1.6 野生调料用植物的传统利用
        6.3.1.7 野生糖料用植物的传统利用
        6.3.2 野生药用植物
        6.3.3 野生兽药用植物
        6.3.4 牧草和饲料用野生植物
        6.3.4.1 牧草与饲料用野生植物的民族植物学编目
        6.3.4.2 牧草与饲料用野生植物的传统利用知识
        6.3.5 建筑与工艺用植物
        6.3.5.1 建筑用植物
        6.3.5.2 技术与工艺用植物
        6.3.6 文化与生态利用植物
        6.3.6.1 节日习俗与野生植物的关系
        6.3.6.2 自然崇拜与野生植物的关系
    6.4 小结
7 对保护区居民自然保护和保护区知识、态度及行为(KAP)调查
    7.1 知识部分
    7.2 态度部分
    7.3 社区居民的行为部分
    7.4 小结
8 结论
9 本研究的创新点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Ⅰ 阿鲁科尔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维管植物名录
附录Ⅱ 阿鲁科尔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植物资源名录
附录Ⅲ 阿鲁科尔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重要饲用植物资源编目
附录Ⅳ 阿鲁科尔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Ⅰ级野生药用植物
附录Ⅴ 阿鲁科尔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民族植物学调查主要信息报告人
附录Ⅵ 阿鲁科尔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KAP 调查表
附图
作者简介

四、食用野菜——马齿苋的开发利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全草类药食同源中药安全性评价研究进展[J]. 吕露阳,张志锋,王庆颖,李芸. 中草药, 2021(15)
  • [2]丹东地区5种野生蔬菜品质分析[J]. 李晓红,王丹丹. 中国果菜, 2021(05)
  • [3]浙江省野菜种质资源的收集与开发利用[J]. 刘璐璐,陈小央,唐桂香. 浙江农业科学, 2021(05)
  • [4]内蒙古大青沟居民野生植物食用和药用地方性知识的调查和评价[D]. 萨出拉.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0(08)
  • [5]江西婺源药用野菜资源调查研究[J]. 胡生福,谷小红,葛菲,罗扬婧,徐艳琴. 时珍国医国药, 2016(05)
  • [6]承德地区10种野菜主要营养成分分析[J]. 李娟,张昱,杨福林. 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学报, 2015(04)
  • [7]十种浙产野菜营养品质及抗氧化活性研究[D]. 花雪梅. 浙江农林大学, 2014(03)
  • [8]舌尖上的春天 归真返璞话野菜[J]. 彭海容. 中国食品, 2014(06)
  • [9]黄石市野生蔬菜资源调查及其开发利用[J]. 姚发兴.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04)
  • [10]阿鲁科尔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物区系及其民族植物学研究[D]. 苏亚拉图.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3(09)

标签:;  ;  ;  

食用野菜——马齿苋的开发利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