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顿信贷环境:提高商业银行效率的当务之急

整顿信贷环境:提高商业银行效率的当务之急

一、整顿信用环境:是提高商业银行效益的当务之急(论文文献综述)

刘玥含[1](2020)在《人工智能促进商业银行的转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5年随着深度学习算法进一步成熟,人工智能迎来了全新的分水岭。近年来,在中国的人工智能市场规模增速大大高于全球市场增速的情况下,我国政府适时地将其上升为国家战略,并明确提出人工智能阶段性发展目标,即“三步走”的战略。该战略指出,第一步,2020年前,使本国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保持同一高度,核心在于发展大数据为依托的多类型多领域的智能系统,发挥出人工智能拉动产业发展的作用—1500亿拉动1万亿。第二步,2025年前,在制造业、医疗业、城市建设、农业和国防建设等核心领域融入智能科技,使其发挥在实体产业的应用效果—4000亿拉动5万亿,进入高速发展期。第三步,到2030年,比肩于世界先进水平,使人工智能核心产业发挥出1万亿带动10万亿的经济发展成果。可以看出,国务院主导下提出的发展纲要,不仅对人工智能的基础内容进行量化要求,还给予人工智能在财税政策上的支持,还对下游产业链、生态型培养方向以及高素质人才的培育提出了具体的建设要求。金融领域的服务迎来了数字化的革命时代,人工智能在银行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引领了新的方向。在这重要的转型过程中,怎么样能培养出数字化思维模式,如何构建完备的技术架构,整合办事效率以高标准要求的数字化金融组织,这些要求都关乎着人工智能如何在银行业转型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对于金融市场来说,贯彻这一发展要求,实际上就是推进金融与人工智能互为表里,联动发展,为能够更好地建设金融体系的现代化发展而服务。贯彻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人工智能的发展战略在金融服务中的体现,使金融服务更加易操作。金融行业是数据密集型行业,银行业与整个社会形成紧密交织的网络,银行内部积累了大量信息,而人工智能正适用于从海量数据中提取有效信息,对信息进行加工分析后反馈给银行做出决策,特别在风险管理与金融交易这些比较复杂数据的处理上,人工智能对银行的风险控制管理、运营效率的加快和客户差异化体验过程中适配多元个性的效果上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因此人工智能甚至可以说颠覆现存银行业格局,改变银行服务,使其朝着个性化、智能化方向发展。目前国内对于人工智能下商业银行的转型,大都将焦点聚集在人工智能的研发,其集中体现在的四个智能领域,分别是营销层面、投资顾问咨询、风险控制和支付客服。近年来,人工智能机器相关的技术和衍生品只是小范围内被涉及,但是针对目前取得的一定的效果,可见未来人工智能的发展还有巨大的潜力。我国银行应紧跟人工智能应用趋势,进一步整合内外部数据资源,研究人工智能相关核心技术,探索拓展新的人工智能应用场景,这样才能在新时代完成向智能银行的转型。目前人工智能中应用较多的是支付、清算市场的相关领域,说到底就是如何更好地平衡效率与安全之间的关系问题。对于支付市场来说,贯彻对支付清算体系加强监管的政策方向的落实,不是一时一刻,而是一场攻坚战。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新技术的蓬勃发展,引领着支付清算体系的内生性变革。尤其表现在零售支付工具的领域,呈现出多种多样的外在表现形式,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纵观全球发展来看,近年来,我国新的金融创新,尤其是移动支付,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然而,相比于繁荣景象,相关的研究理论的发展却有悖于市场的发展。正因为此,导致了政策理论与实际操作经常出现分歧、矛盾。本文则是以新角度从作为主体的商业银行出发,以农业银行为例阐述如何将人工智能更好地发挥其优势在支付清算监管等重要领域。文章首先阐述了论文的选题背景、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创新点以及存在的不足之处。其次对人工智能相关方面进行理论综述。包括人工智能的内涵;人工智能发展的综述:人工智能的发展历程及横向对比各国人工智能的发展现状。并对人工智能与互联网的区别进行比较,着重区分互联网应用到金融业和人工智能的区别。接下来,介绍了当前我国银行业人工智能发展的状况。包括应用的情况和应用遇到的困难,当前银行业对人工智能应用的情况体现在提升用户体验度,进行量化分析,加强风险管理上。目前看来,银行业应用人工智能遇到的困难不仅有掌握数据处理和建立算法模型的高端人才非常短缺,还有对大数据资源的准备需要很长的时间、很高的应用成本,致使数据缺乏市场供应。再有对人工智能应用产生的风险也难以进行有效防范以及涉及到人工智能的设备需求成本较高。再次,以中国农业银行为例,实证分析影响商业银行效益与风险的理论机制并分析中国农业银行是如何具体应用人工智能来提升效益与加强风险把控的。来探讨怎样将人工智能应用到对效益和风险影响最大的因素上,实现人工智能的更大效用。最后,提出了发展举措,先行先试逐渐完善,不断优化应用规划的顶层设计。规范管理且合理地整合使用现有的内部数据,对数据采集制定标准的规范。拓展优化银行内外数据来源渠道,支撑人工智能稳步发展。不断深入探索、研发人工智能技术,扩展应用场景,培养人工智能方面的人才,紧抓人才建设,注重长期效益。展望了未来人工智能将带给银行的变化,描绘了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趋势和未来前景。

舒凯彤[2](2019)在《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的模式与路径选择》文中指出农村金融是农村经济的核心,完善合理的农村金融市场体系是保障农村经济稳定发展、持续增长的基本保障,是国家整体发展、产业结构调整、经济战略制定的重要基础。如何构建起适应我国国情的农村金融市场体系,就必须找到与之相匹配的发展模式与路径。农村金融发展模式是指在不同的经济社会环境、不同的发展条件和背景下,农村金融的供给方、需求方以及国家层面以制度的形式做出相应的安排和调整,依据不同的金融发展方法配置信贷资金,以形成功能完备的农村金融市场和完善的农村金融体系,最终形成推动农村经济健康发展的相对稳定的模式。在不断的摸索与探究中,我国的农村金融已经走过了40年的发展历程,取得了显着的成果。但是,无论是在农村金融自身的发展模式还是在改革的过程中仍存在着许多问题。这里边有历史的也有现实的原因,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找到符合我国农村实际的发展道路,是农村金融改革的当务之急。通过对中国现行农村金融发展状况的调查和分析,发现目前的农村金融发展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经济变化的需要,不仅没有更好的解决“三农”问题,反而束缚了农村现代化的进程。主要表现为:农村金融市场体系仍不够健全,农村金融需求结构变迁导致供需结构出现的新的失衡,金融抑制现象长期并且目前仍然存在;从需求角度而言,农户自身的天然特性使其缺少高质量的资产和抵押品大大降低了其农村信贷资源的可获得性,农村金融市场容量扩张与金融基础支撑体系薄弱的矛盾仍然突出;而从供给角度讲,农村金融市场中信贷的供给主要依靠政府政策指导及行政手段进行推动,同时也缺少相应的农业保险体系和风险分担机制为农村金融机构在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保驾护航。因此其承担缓解农村借贷资金紧张状况的能力受到相当程度的限制,同时自身在风险管理等方面集聚了不少问题;完整的风险防控体系并未建立,不论是从普及范围还是普及质量上来看都是不达标的,作为农业生产不可或缺的环节,理应肩负起更重要的责任。为了厘清这些问题,有必要对我国农村发展的历程进行系统的梳理。从宏观的角度来看,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政府主导模式(1978-1996年)、“三位一体”模式(1997-2004年)、商业化主导模式(2005-现在)。区别不同模式的关键在于满足金融需求的供给结构和资源配置方式所采取的主要手段,即如何平衡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从微观的角度来看,农村金融发展模式可以分为信用主体模式、资产抵押模式和合作金融模式。将研究视角聚焦在金融交易层面,探讨何种金融模式能在最大程度上满足资金供需双方的需要。金融的最核心功能是资金的融通,引导资金流动到价值最大化的领域,价值不应仅仅包含经济价值,还应充分考虑到社会价值、环境价值等方面。而且因为我国的现实情况,农村金融还被赋予了更多重要的责任。不仅仅要促进农业发展、农村进步、农民致富,还要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注重环境保护和社会公平,使农民生活的更有尊严。现阶段,农户和资金供给方就好比站在河的两岸远远相望,金融则是将二者连接起来的桥梁,实现农村信贷资金供需的平衡。可以看到,我国农村金融市场机制尚未建立,供给结构不适应需求的变化,市场功能还不健全。究其产生的深层原因,可以归结为农村金融模式变迁的目标设定不明晰、农村金融模式创新的主体动力不足、农村金融模式演进的路径偏差。这些问题的最直接表现就是,农村金融信贷供需主体的失衡,形成了事实上的金融抑制。通过对我国农村信贷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农业生产总值和农村居民纯收入与农村信贷差额之间呈正相关关系,即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农民纯收入越高、农村居民消费水平越高,农村资金流出现象越严重;而国家财政支农力度和农村固定投入对优化农村信贷配给起到显着的正向作用,对信贷流出起到了一定的抑制作用,从资金供给上促进农村信贷配给效率的提高,即对农村金融市场的投入不断强化了农村金融体系的建设和农村金融市场功能的完善,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村信贷抑制问题。以上结论为我国农村金融模式的选择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政府力量的干预能够促进信贷配置的优化,在一定程度上健全和完善了农村金融市场。但仅仅依靠政府的强制性行政手段从根本上扭曲了金融市场运行的一般规律,弱化了市场机制在农村地区资金配置的作用,加剧了农村信贷市场的调节失灵。因此,将“看得见的手”与“看不见的手”结合起来,以市场自发的力量对农村资金的流动进行调节,将是农村金融发展模式的必然选择。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为了更好地推进我国农村金融的发展,可以借鉴国外已经成功的有益经验,美国波特切斯特乡村银行模式、孟加拉“格莱珉”模式和印度地区农村银行模式都有值得学习取经的地方。此外,互联网金融、农业供应链金融和新型合作金融模式等新兴金融理论也为我国农村金融体制的改革提供了新的可能,互联网金融与生俱来的高效便利,农业供应链金融所特有的风险把控作用,新型合作金融模式得天独厚的信息优势和较低的监督成本,都是我国农村金融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诚然,改革不会是一蹴而就的,必将经历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农村金融模式的路径选择应主要从以下三个大方面着手:一是健全完备的农村金融体系,二是优化提升农村金融市场功能,三是完善农村金融市场的基础支撑。例如大力发展土地未来收益权抵押贷、对低息和贴息涉农贷款进行财政补助、加快农村信用体系的建设等;农村金融机构应充分利用现有的政策优势,立足自身优势领域积极拓展农村市场。商业银行农村分行应当构建适应农村市场的运营体系,农村信用社则应致力于建立商业化的现代金融模式,村镇银行的未来是走出差别化的“社区银行”道路,新型规模经营主体将作为三者的有益补充;保险公司应该将眼光放的长远些,看到农业保险的巨大潜力和增长空间,寻求在政府的支持下稳步推进农业保险业务。农村联保互助小组、商业保险公司、农业再保险公司和保监会将共同构成我国的立体化农业保险体系,把政府和市场的力量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推动农业保险发展的合力。不可否认,目前我国的农村金融体制存在诸多的问题和不合理的地方,但正是因为有不足才有进步的可能。在深入推进农村金融市场化的基础上,以政策完善为改革铺平道路,以农村金融机构为改革主力军,以农业保险体系为改革保驾护航,“三农”问题必将迎刃而解,实现农村发展、农业繁荣、农民富足的愿景,早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薛涵予[3](2019)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金融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金融思想,既汲取了马克思列宁主义金融思想的精华,也继承了自中国革命时期至党的十八大前中国共产党的金融思想,同时结合现代金融理论,根据新时代世情、国情、党情的变化,与时俱进地创新和发展了中国共产党的金融思想。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不断地将它运用到具体的金融工作当中。实践证明,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金融思想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是推动新时代中国金融业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金融思想,将原理和现实相结合,使真理和价值相统一,以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强调稳中求进,守正创新。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金融思想,以经济为本源,以改革促发展,以市场为机制,以人民为中心,以开放为重点,以治理为手段,以安全为底线,以中国共产党为主体。它以原则,方法,对象,目标等构成了一套完整的指导体系,它融合传统和现代,协调主体和客体,兼顾国内和国际,突出重点和难点。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金融思想,主要欲解决金融安全和效率问题。为抵御金融风险,我国金融必须服务实体经济,始终将人民利益摆在第一位,加强对外开放与合作,完善监管与法治;为提高金融效率,我国金融必须深化体制改革,让市场为配置资源起决定性作用,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本文试图通过对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金融思想相关内容的阐述和论证,展现一个完整的思想形成过程,并且详细说明根据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金融思想,需要采取哪些有效的措施,指导我国金融工作,解决实际金融问题。我认为,当代世界面临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形势极其复杂,中国处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国内推行着“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金融工作面临着重大的风险与挑战。在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金融体制也亟待全面深化改革,此时研究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金融思想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郭宇骁[4](2019)在《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的研究》文中认为资产证券化是指发起人将流动性不足但具有可预期稳定现金流的资产,通过资本市场证券化,转化成具有可交易和投资属性证券的过程。资产证券化最早于20世纪70年代末在美国出现,作为一种金融工具,在提高金融服务于实体经济效率的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信贷资产证券化是指把缺乏流动性的信贷资产转化为在资本市场上可以流通的证券化产品,从而获得融资。2005年我国的信贷资产证券化开始出现,但随着2008年次贷危机的爆发,我国一度中断资产证券化的试点工作。直至2012年,我国的资产证券化的试点工作进程才再次启动。自从资产证券化试点在我国重启工作后,它为我国金融发展提供了强劲的动力,并取得了显着的成绩。随着监管层面对资产证券化的监管政策的不断放松,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出现了爆发式增长。实践证明,信贷资产证券化可以盘活商业银行的存量资产、增加商业银行的贷款规模、缓解商业银行的资本压力等。然而,资产证券化在发展过程中仍面临着一系列严峻的问题和制约因素。本文明确提出了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的综合效益问题,建立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必须遵循目的性、全面性和可行性原则,从提高商业银行经营安全性出发建立信贷资产证券化评价模型,通过回归分析,对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作用效果及对上市商业银行影响效应进行了评价分析。结合招商银行招元2015年第一期为例进行了案例分析,对其交易结构风险、违约概率及损失率、对房地产跌价的影响与信用增级水平等进行了分析,并对招商银行自身效益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针对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本文从完善资本市场、培育市场参与主体;完善法律体系、健全实施细则;建立监管协调机制、完善审批制度与提高风险意识;丰富基础资产证券化种类、增强信用评级机构的公信力加强监管力度;扩大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的投资者群体等六个方面提出了发展对策。

高春雷[5](2012)在《基于PCA商业银行经济效益评价研究》文中认为多年以来,提高商业银行的经济效益一直都是中国政府、银行监管部门关注的焦点,也始终是中国金融问题得以解决的核心。文章在阅读大量参考文献的基础上,首先阐述了经济效益以及商业银行经济效益的相关理论,结合我国特殊国情和商业银行发展的实际情况,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而分别分析了影响我过商业银行经济效益的主要因素,建立了商业银行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选取了我国10家上市商业银行作为样本,对商业银行经济效益的评价进行实证研究。本文查阅了各商业银行的年度财务报告和中国金融年鉴等商业银行资料,整理并计算得出相应的指标原始数据,在使用SPSS17.0统计软件的基础上,运用主成分分析模型对指标原始数据进行处理,得出商业银行经济效益的评价结果,结果认为,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和运营管理水平对提高经济效益具有十分关键的作用,但是这些商业银行的各个主成分得分的排名呈现了较大的差异。在分析实证分析结果的基础上,并深入考虑影响我国商业银行经济效益的各个层面的因素,得出提高商业银行经济效益的对策

崔鸿雁[6](2012)在《建国以来我国金融监管制度思想演进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世界经济金融形势的不断发展变化,世界各国的金融监管制度也在不断地变革中。从西方国家监管制度的变迁看,金融监管经历了自由—管制—放松管制的发展过程。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社会政治状况发生了深刻变革,国际经济金融形势与我国的经济金融在全球化背景下呈现出新的特征和趋势,国际金融监管理论和实践也在发生着巨大变化,这一切构成了我国金融监管制度思想变迁的深刻的经济金融背景。本文旨在对建国以来中国金融监管制度思想的形成、发展和逐渐成熟的基本过程作一比较系统地回顾和分析。本文分导论和六个章节:第一章为导论,诠释金融监管及监管制度的含义,回顾国内外研究状况,说明选题的学术意义和现实价值,简要提示本选题的研究思路、内容框架、研究方法与特色。第二章开始至第五章,结合对当时的社会经济背景的分析和对监管制度、监管行为的根源性探究,把我国建国以来金融监管制度思想划分为四个阶段,第一章束缚与控制(1948—1978):计划经济时期的金融监管制度与思想;第二章启蒙与探索(1979—1984):金融制度改革起步阶段的监管制度与思想;第三章冲突与融合(1984—1993):金融制度改革构建阶段的监管制度与思想;第四章调整与突破(1994—2004):金融制度改革调整阶段的监管制度与思想;第五章深化与再探索(2005至今):金融制度改革深化阶段的监管制度与思想。第六章是对我国建国以来金融监管制度思想演进的总体考察,实际上也是全文的一个总结。在对每个阶段监管思想的分析过程中,先从分析当时的监管思想形成的背景入手,进而对监管具体制度建构等情况进行简要介绍,然后分析其中蕴含的思想特征与演变过程,最后对该阶段监管思想进行总体评价。在对每一发展阶段的分析中,既统一思路,又突出各自的特点、突出阶段特征。经济实践的发展与金融业的变革催生了不同发展阶段的金融监管思想,从而推动了制度的形成,这是一个历史的过程,通常还伴随着国家和全球层面的广泛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同时这个过程也发生在特定的空间脉络中,在特定的经济背景下以金融监管组织制度、市场制度、法律制度的不同层次展开。因而,金融监管制度思想在时间脉络中呈现出历史的演化特征,而在空间脉络中又呈现出一定的层次性特征,时间与空间脉络的交错与协同,共同构成了金融监管制度思想演化的动力。无疑,监管思想的变更来源于市场变革,而各个时期制度的创立和创新无一不受到思想的启发、孵化与引导。无疑,制度的变革和思想的创新互相促进、互为动力。从经济思想史的角度论证1949年以来中国金融监管制度的思想变迁,既可以使我们理解中国金融监管制度理论本土化的思想根源,又为构建适合中国国情的金融监管理念创新和政策选择提供思想资源。本文以经济思想成长为主线,分析了金融监管制度演变的思想脉络。所以,从思想史的角度对我国金融监管制度思想的演变加以系统地梳理,揭示其内在的发展演变规律,能够为探索监管制度继续完善的路径、推进金融体制改革提供全新的思考视角。

龚谊[7](2006)在《我国商业银行资产配置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商业银行资产配置在我国理论界的提出还是近几年的事,而在国外理论界却已经经历了漫长的理论演变过程,但这并不是说我国银行业不存在资产配置实践,只是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实行银行信贷资金计划管理体制,从而没有有意识地把银行资产配置作为一个经济理论来研究。本文在提出商业银行资产配置的基本概念后,以资产配置理论的演变为研究起点,回顾了国外理论界对这一问题的研究轨迹,并基于资产配置模型的要求,介绍了资产组合的理论基础,Markowitz模型和VaR方法。效率是商业银行在资产配置过程中追求的目标。银行的效率表现为银行自身的经营绩效,是资产配置水平的集中体现。从长远来看,银行的发展最终取决于效率。为此在整个理论分析的最后介绍了银行效率理论。理论的阐述既为研究奠定了基石,也为研究思路的进一步形成提供了必要的启示。随之,对商业银行资产配置的基本制度模式进行了评析,具体考察了美、英、日、德的资产配置实况,总结出了具有重要借鉴意义的共性特点。进行资产配置制度的国际比较研究的目的无非是为我国资产配置寻求可资借鉴的经验、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将在国外运行得较好的制度直接移植到我国,因为制度比技术具有更强的“资产专用性”,一种新的制度的传播或移植,不仅受既定的利益格局的制约,而且还受相互冲突的价值观念以及意识形态等因素的制约。基于这种考虑,对建国以来,我国商业银行资产配置的制度变迁历程进行了全面的考察。通过对商业银行资产配置制度变迁过程的考察,认识到信贷资源配置的市场化取向是我国商业银行资产配置制度改革的必然选择。基于国际比较和制度变迁的考察,认识到制度因素是影响商业银行资产配置的基础性内容,是一种潜在的资产配置,该因素对资产配置的影响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因为,内在制度是银行支撑资产配置行为的基础和配置效率的来源,与现实资产配置能力之间有一种相互协调的关系,其主要的任务和目标是创造一个银行资产配置持续发展的平台。由此,探讨了商业银行资产配置与产权效率,指出了产权安排从根本上规定着商业银行的决策机制、运行机制、激励与约束机制,从而规定着商业银行资产配置的行为目标和行为方式,从而深刻地影响着商业银行的配置效率与竞争力。相比金融制度,金融生态环境是一个更为广泛的概念,其变化决定了银行资产相对收益率的变化,从而决定了资产配置的变化。对金融生态环境的深层次识别是成功进行资产配置决策的基石。为此,阐述了金融生态环境的构成,针对各因素进行了具体分析,并对金融生态环境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由于金融制度和金融生态环境的特殊性,商业银行作为身处其中的中枢企业,具有与其他产业部门中的企业不同的特殊性质。描述商业银行的理论模型,必须能够较好地解释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管理、资产组合选择、资本价格(利率)决定、风险规避、不确定性预测等不同的银行资产配置行为方式。基于这种情况,以商业银行资产配置模型化管理为切入点,系统地研究了资产配置模型化管理的发展过程和方法,研究了每一模型建立的思想、方法和具体应用。模型化管理是针对银行的所有资产的管理,对于其中占比最大资产——贷款而言,资产配置中的一项重要决策,就是需要对贷款组合结构进行优化,对目前采用分业经营制度的我国来说,银行持有一个具有尽可能高的收益率和尽可能小的风险的贷款组合,更具有重要性。在考虑以上因素的基础上,运用拉格朗日乘子法求解了贷款组合的二次规划模型,给出贷款组合的有效边界。另外,通过建立模型得到了在VaR约束下贷款组合的有效边界,并且求出了对应的每种贷款权重。不管采用何种资产配置方式,其最终要体现在商业银行效率的提高上,如何对其进行评价,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商业银行是一个在安全性、流动性、合规性约束之下的、以盈利性为最终目标的一个系统。资产配置效率评价主要以商业银行的资金流为控制对象,因而资产配置效率评价是实现这一系统目标的基本手段。本文运用系统方法中的层次分析原理设计综合评价模型,找出了综合评价时科学排序的具体方法,解决了银行资产配置综合评价不能合理排序的难题,从而有利于考核资产配置效率,提高资产配置水平。研究商业银行资产配置的目的无非是为了在更广阔的视野内探讨商业银行资产配置与经济环境之间的关系,并为提高我国商业银行资产配置效率提供理论思路和政策选择、因此,在理论探讨、历史考察、实证分析的基础上,作为落脚点,概括出了提高我国商业银行资产配置质量的对策。需要说明的是,这并不是一个详尽的和可直接实施的操作方案,而是力求使对策性规范研究在现实可行的基础上具有一定的前瞩性,从而为我国商业银行优化资产配置提供切实的理论参考。

肖海军[8](2006)在《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困境与制度创新》文中研究说明尽管新制度经济学已经明确提出“制度是重要的”这样一个结论性的命题,并且针对不同类型的产权安排和组织结构,研究者们也区分了它们之间的效率差异,但是它并没有给出如何建立更有效率的制度的一般方法。深层的原因在于,在不同的环境和条件下,更有效率的制度的标准是各不相同的。由于中国现阶段正处于转轨时期,不稳定的因素很多,因而从方法论上来说,要找到一个固定的理论来解释并解决目前所面临的问题是不太可能的,这也决定了改革将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过程。鉴于改革的复杂性,我们有必要对改革的各个方面包括国有商业银行改革进行分析和争鸣。基于“制度是重要的”这个重要命题,本文在讨论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问题上,把讨论的焦点放在“制度”上,提出了一个与我国目前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主流思路——即产权改革和市场结构改革思路——不同的观点,并在理论分析、国际比较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论证了产权改革与引入竞争的市场结构改革的不合理性,认为我国银行业应将内部和外部的制度建设相结合,才能真正解决银行业的改革和发展问题建立更有效率的制度,并且针对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目前的具体情况提出了建立更有效率制度的对策建议。从中国20多年的改革历程来看,与农村土地改革和国有企业改革相比,银行改革相对滞后,这与银行业的复杂性有关,由此决定了那些对其他经济组织有效的改革方法在应用于国有商业银行时,可能显得不很适用。在对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国家提供改革建议时,最主要的建议就是产权改革,这是非常自然的,也是必然的。因为,计划经济低效率的一个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企业管理者和员工的劳动积极性都没有被调动起来,而产权进而剩余索取权不确定是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所以,在改革的内容中,产权改革无疑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这完全是正常和正确的。但是,这是不是就可以非常确定地说,任何国有企业存在的问题通过产权改革都会迎刃而解了呢?因为任何理论都有它自身适用的环境和条件,产权理论也不例外,因此不能轻易得出这种结论。我国目前转轨时期的复杂性就决定了产权理论“失灵”的可能性,而目前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就是这样的情况。笔者根据现有的经济理论和长期在国有商业银行的工作经验,在对现有观点进行分析和批判的基础上,对基于这些观点的建议和目前正付诸实施的一些政策,特别是股份制提出反思。本文通过大量的实证数据分析,对中国近年来多家商业银行

佟铁成[9](2005)在《银行不良资产与金融资产的管理 ——若干国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运行机制的比较》文中提出20 世纪80 年代末期以来,随着金融全球化、国际资本流动的加速、国际金融领域的创新和深化以及一些国家的转制,无论是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还是转轨国家,都出现了银行巨额的不良资产,面临着金融危机的威胁。因此,化解银行体系的巨额不良资产已成为各国和国际金融社会共同面临的新课题。银行不良资产的产生原因十分复杂,本文运用信息不对称、金融创新等经济学理论对银行不良资产产生的内、外部因素进行了综合论述。由于各个国家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社会经济背景形成的不良资产情况不同,处置不良资产的方法也有差异。本文区分发达国家、转轨国家和亚洲国家三种类型,运用比较的方法,对各国银行不良资产的管理和各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运行机制进行全面的综合分析,总结其经验与教训。本文在借鉴若干国家银行业不良资产管理经验的基础上,详细地分析了中国银行业不良资产的现状及特殊性,对中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运行机制情况进行分析,并对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治理结构提出了对策,提出了中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未来发展的方向。

蒋西[10](2005)在《国有银行不良资产处置方式的有效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999年我国成立了四家资产管理公司,接受和处理从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剥离的1.4万亿不良资产,5年来,通过综合运用各种处置方式,国有银行不良资产问题已获得了一定程度的缓解,但目前为止,整体的处置情况还是远低于当初的预期。。本文首先以四大国有银行年报为依据,分析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总体规模,并在此基础上论述不良资产处置方式有效性的内涵及其研究意义;其次,在归纳其他国家处理不良资产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深入研究我国国有银行不良资产的处置现状及有效性;最后针对我国处置方式的不足,探讨了提高我国不良资产处置方式有效性的方法和措施,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本文的第一章主要论述不良资产处置方式有效性的研究意义。在本章的第一节中,简要介绍了全文所涉及的四家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数据来源及统计原则,为全文的分析奠定了基础。第二节以四大国有银行2003年度报表为依据,详细分析了该年末国有银行不良资产的总体情况。第三节首先简单论述了有效性的内涵及评价指标体系,随后分别从国家、国有银行和企业的角度,论述了本文的研究意义。 第二章是有关部分国家化解不良资产问题的成功案例研究。第一节简单介绍了已有的不良资产处置模式,其中分散处理模式可具体分为:内部消化模式、核销模式、购并模式、破产清算模式、债转股模式,而集中处理模式主要包括好银行/坏银行模式和不良资产流动模式。第二节的主要内容是有关一些国家解决不良资产问题的成功案例研究。本章的第三节,在前文案例分析的基础上,归纳了各国成功解决不良资产问题的经验。 本文的第三章深入分析了我国不良资产的处置现状及方式的有效性。在第一节中分别从资产管理公司和典型国有银行的角度,详细介绍了其不良资产的处置情况,以数据分析的方式,进一步证明我国不良资产的处置效率还不高。本章的第二节,分别从各种处置方式的角度,详细分析了影响其运用效果的因素,主要包括相关法规不全,资本市场发育程度低,政府行政干预过多,资产流动性不高等问题。 第四章阐述了现阶段提高国有银行不良资产处置方式有效性的建议和措施。首先应进一步充分发挥政府指导作用。其次应加快产权改革步伐,为提高不良资产处置方式有效性提供前提。最后为实现各种不良资产处置方式的效益最大化,还需加强相关环节的建设。

二、整顿信用环境:是提高商业银行效益的当务之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整顿信用环境:是提高商业银行效益的当务之急(论文提纲范文)

(1)人工智能促进商业银行的转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相关文献研究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点与不足
        1.4.1 创新点
        1.4.2 不足
第2章 人工智能的内涵、理论基础及发展现状
    2.1 人工智能的概念
    2.2 商业银行与人工智能的交织发展过程
    2.3 人工智能在当今各国的发展现状
    2.4 商业银行应主动加持人工智能
        2.4.1 商业银行与互联网金融
        2.4.2 商业银行被迫转型的发展历程
        2.4.3 互联网金融亟需人工智能的加持
第3章 我国银行业人工智能应用现状
    3.1 缺乏对数据价值的深度认识
    3.2 部署耗时长且投入成本较高
    3.3 防范风险的有效措施单调匮乏
    3.4 业内高端复合型的人才短缺
第4章 人工智能技术合理应用到商业银行中的实证分析
    4.1 评价体系的构建思路
    4.2 评价体系的构建
        4.2.1 指标的选取方法
        4.2.2 指标的基本框架
    4.3 数据来源与基本情况
        4.3.1 数据来源
        4.3.2 基本情况
    4.4 基于因子分析的实证研究
        4.4.1 因子模型简介
        4.4.2 因子分析的结果
        4.4.3 基于回归模型的净利润影响分析
    4.5 模型结论
    4.6 当前中国农业银行应用人工智能的模式
第5章 推动我国商业银行与人工智能相结合的发展策略
    5.1 完善顶层设计的战略规划
    5.2 整合内外数据来源渠道
    5.3 构建规范的数据生态圈
    5.4 培养人工智能高端人才
参考文献
致谢

(2)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的模式与路径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核心概念的界定
    1.3 主要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创新和不足
第2章 农村金融发展模式演进的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农村金融发展模式演进的理论基础
        2.1.1 农业信贷补贴理论
        2.1.2 农村金融市场理论
        2.1.3 不完全竞争市场理论
        2.1.4 制度变迁理论
    2.2 关于农村金融发展模式的文献综述
        2.2.1 农村金融改革历程研究
        2.2.2 农村金融发展模式的现状及问题研究
        2.2.3 农村金融对策研究
第3章 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3.1 中国农村金融发展模式的宏观政策体系
    3.2 中国农村金融市场总体情况
        3.2.1 农村信贷供需状况
        3.2.2 农村金融机构体系发展情况
        3.2.3 农业保险发展情况
        3.2.4 农村金融产品创新情况
        3.2.5 农村基础服务覆盖情况
        3.2.6 融资渠道与融资模式情况
    3.3 中国农村金融模式存在的问题
        3.3.1 农村金融市场机制不健全
        3.3.2 农村金融供需失衡
        3.3.3 农村金融市场功能不完备
    3.4 农村金融发展模式困境的原因探析
        3.4.1 农村金融改革目标设定不明晰
        3.4.2 农村金融改革主体动力不足
        3.4.3 农村金融改革路径偏差
第4章 中国农村金融宏观发展模式及演变路径
    4.1 中国农村金融宏观发展模式的演进
        4.1.1 政府主导模式(1978-1996 年)
        4.1.2 “三位一体”模式(1997—2004 年)
        4.1.3 市场化主导模式(2005—现在)
    4.2 中国农村金融宏观发展模式演进的主要特征
        4.2.1 农村金融发展模式演进受农村经济改革驱动
        4.2.2 农村金融发展模式演进驱动机制的强制性
        4.2.3 农村金融发展模式变迁具有路径依赖特征
    4.3 中国农村金融宏观发展模式演进环境与趋势
        4.3.1 农村金融宏观发展模式演进面临的经济社会环境
        4.3.2 农村金融宏观发展模式变迁的思路变化
        4.3.3 农村金融宏观发展模式发展方向与路径
第5章 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的微观模式及路径
    5.1 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的微观模式
        5.1.1 信用主体模式
        5.1.2 资产抵押模式
        5.1.3 合作金融模式
    5.2 中国农村金融微观模式的未来发展路径
        5.2.1 供应链金融
        5.2.2 互联网+农村金融
        5.2.3 新型合作金融
第6章 中国农村金融发展模式与信贷配给的实证分析
    6.1 农村信贷资金配给的理论分析
        6.1.1 农村信贷资金配给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6.1.2 农村信贷资金配给的影响因素分析
    6.2 农村金融发展模式对信贷资金配给影响的实证分析
        6.2.1 变量选取、理论假设和模型构建
        6.2.2 实证分析过程
    6.3 农村金融发展模式对信贷资金配给影响的实证结论
第7章 农村金融发展模式的国际比较借鉴
    7.1 美国波特切斯特乡村银行模式
    7.2 孟加拉“格莱珉”模式
    7.3 印度地区农村银行模式
第8章 完善农村金融发展模式的路径选择
    8.1 健全完备的农村金融市场体系
        8.1.1 优化商业性农村金融机构的供给能力
        8.1.2 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
        8.1.3 促进农村新型金融机构健康良性发展
        8.1.4 发展新型农村合作金融
    8.2 优化提升农村金融市场功能
        8.2.1 围绕土地等抵押物创新
        8.2.2 加快土地经营权等农村资产市场建设
        8.2.3 持续加大涉农贷款的政策扶持力度
    8.3 完善农村金融市场的基础支撑
        8.3.1 建立健全完备的政策性农业保险体系
        8.3.2 探索有效的农村金融风险分担机制
        8.3.3 加快农村信用体系的建设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在学期间所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3)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金融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与意义
        (一)研究的缘由
        (二)研究的理论意义
        (三)研究的实际意义
    二、研究现状与综述
        (一)研究现状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目标、研究内容
        (一)研究目标
        (二)研究内容
        (三)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四、研究方法
        (一)文献分析法
        (二)逻辑推理论证法
        (三)定性分析法
        (四)比较分析法
    五、研究重点和创新点
        (一)本文的研究重点
        (二)本文研究的创新点
第一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金融思想形成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马克思列宁主义经典作家的金融思想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金融思想的根本依据
        一、马克思的金融思想
        二、恩格斯的金融思想
        三、列宁的金融思想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金融思想的历史发展构成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金融思想的历史资源
        一、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金融思想(1925-1949)
        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的金融思想(1949-1978)
        三、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共产党的金融思想(1978—1992)
        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时期中国共产党的的金融思想(1992-2002)
        五、进入二十一世纪初期中国共产党的金融思想(2002 年—2012 年)
    第三节 现代金融理论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金融思想重要的理论借鉴
        一、货币基础理论
        二、信用理论
        三、利息与利率理论
        四、货币均衡论
        五、货币政策理论
        六、开放金融理论
        七、金融危机理论
        八、金融创新理论
第二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金融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金融工作
        一、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金融工作(1925-1927 年)
        二、井冈山斗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金融工作(1928-1934 年)
        三、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的金融工作(1937-1945 年)
        四、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金融工作(1945-1949 年)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党的金融工作
        一、国民经济恢复时期(1949-1952 年)党的金融工作
        二、社会主义改造至改革开放前(1953-1978 年)党的金融工作
    第三节 改革开放至十八大以前党的金融工作
        一、金融体制的初步改革和金融业务的初步改组
        二、金融体系的加强和巩固
        三、金融行业进一步发展和壮大
    第四节 十八大以来党的主要金融工作
        一、深化金融市场化改革
        二、深化金融体制改革
        三、加大金融开放程度
第三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金融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第一节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金融思想形成的国内背景
        一、经济结构亟待转型升级
        二、金融业“脱实向虚”问题日益严重
        三、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面临三大攻坚战
        四、为实现金融强国梦需做好战略规划
    第二节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金融思想形成的国际背景
        一、20 世纪80 年代以来的国际金融危机
        二、美元霸权局面仍然持续
        三、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加速
        四、国际金融体系现状未发生根本性变化
第四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金融思想
    第一节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关于我国金融工作的重要论述
        一、关于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论述
        二、关于发展普惠金融的论述
        三、关于发展绿色金融的论述
        四、关于发展科技金融的论述
        五、关于金融安全的论述
        六、关于深化金融改革的论述
        七、关于国际金融的论述
        八、关于必须加强党对金融工作的领导的论述
    第二节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金融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金融要服务于实体经济的思想
        二、全面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思想
        三、正确处理市场调节和政府宏观调控的关系的思想
        四、积极发展普惠金融的思想
        五、扩大金融对外开放的思想
        六、完善全球金融治理的思想
        七、维护金融安全的思想
        八、必须加强党对金融工作的领导的思想
    第三节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金融思想主要内容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
第五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金融思想的基本特征和重要价值
    第一节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金融思想的基本特征
        一、金融宏观与微观相配合
        二、金融以经济为基础,以政治为导向
        三、金融以实体经济为主,虚拟经济为辅
        四、金融改革与开放相结合
        五、金融供给与需求相平衡
    第二节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金融思想的重要价值
        一、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金融思想的理论价值
        二、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金融思想的实践价值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博士期间的有关研究积累和研究成果
致谢

(4)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问题的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的提出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国内文献综述
        1.2.2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1.3 研究内容与结构框架
        1.3.1 研究内容
        1.3.2 结构框架
    1.4 研究方法
2 资产证券化概述
    2.1 资产证券化原理
        2.1.1 资产证券化概念
        2.1.2 资产证券化核心原理和基本原理
        2.1.3 资产证券化特征
    2.2 资产证券化过程中的分类、参与主体、运作流程
        2.2.1 资产证券化分类
        2.2.2 资产证券化过程中的参与主体
        2.2.3 资产证券化运作流程
    2.3 资产证券化的动因
        2.3.1 从基础资产原始权益人的角度分析其动因
        2.3.2 从投资者角度分析其动因
    2.4 中美资产证券化发展的比较
        2.4.1 中国资产证券化发展概况
        2.4.2 美国资产证券化发展概述
        2.4.3 美国资产证券化经验借鉴
3 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3.1 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发展现状
        3.1.1 贷款抵押债券(CLO)发展现状
        3.1.2 汽车贷款资产证券化发展现状
        3.1.3 个人住房按揭贷款证券化(RMBS)发展现状
        3.1.4 个人消费贷款资产证券化发展现状
        3.1.5 不良资产证券化发展现状
    3.2 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存在的问题分析
        3.2.1 信贷资产证券化相关市场发育不健全
        3.2.2 相关法律体系不完善
        3.2.3 基础资产单一且分散风险程度不高
        3.2.4 缺乏专业和权威的评级机构
        3.2.5 金融监管滞后,项目审批不完善
4 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的效益分析
    4.1 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效益分析的理论基础
    4.2 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效益评价指标的选取
        4.2.1 效益评价指标选取的原则
        4.2.2 代表性商业银行的选择与数据采集
    4.3 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效益评价模型的建立
        4.3.1 研究假设
        4.3.2 变量的选择
        4.3.3 效益评价模型的建立
        4.3.4 变量说明及数据来源
    4.4 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4.4.1 描述性统计
        4.4.2 回归结果分析:
        4.4.3 扩展的检验
        4.4.4 效益评价结果总体分析
5 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案例分析
    5.1 主要参与方履约能力
        5.1.1 发起机构/贷款服务机构
        5.1.2 资金保管机构
        5.1.3 受托机构/发行人
    5.2 信贷资产证券化的交易概况
    5.3 信贷资产证券化交易结构及风险分析
        5.3.1 信托账户与现金流支付
        5.3.2 结构化安排
        5.3.3 交易结构风险分析
    5.4 信贷资产证券化违约概率及损失率分析
        5.4.1 违约概率的界定
        5.4.2 基准违约概率
        5.4.3 其他违约概率调整因素
        5.4.4 违约货款损失率
    5.5 信贷资产证券化应考虑房地产市场变化与信用增级的影响
        5.5.1 房地产市场和房产跌价比率参数
        5.5.2 其他房产跌价影响因素
        5.5.3 必要信用增级水平的确定
    5.6 信贷资产证券化对银行自身的影响
        5.6.1 信贷资产证券化对银行流动性的影响
        5.6.2 信贷资产证券化对银行安全性的影响
        5.6.3 信贷资产证券化对银行盈利性的影响
6 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发展对策
    6.1 完善资本市场,培育市场参与主体
    6.2 完善法律体系,健全实施细则
    6.3 建立监管协调机制、完善审批制度与提高风险意识
    6.4 丰富基础资产证券化的种类
    6.5 增强信用评级机构的公信力并加强监管力度
    6.6 扩大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的投资者群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5)基于PCA商业银行经济效益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意义和内容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1.3 研究内容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思路
    1.4 研究框架
    1.5 创新点
第2章 商业银行经济效益相关理论研究
    2.1 经济效益
        2.1.1 经济效益的概念
        2.1.2 经济效益的意义
        2.1.3 经济效益与劳动消耗、企业生产以及发展之间的关系
    2.2 商业银行经济效益
        2.2.1 商业银行经济效益的概念
        2.2.2 加强我国商业银行经济效益评价的重要性
    2.3 主要的经济效益评价研究方法
        2.3.1 方法介绍
        2.3.2 比较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商业银行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1 我国主要上市商业银行经营状况简介
    3.2 我国商业银行的运营现状
    3.3 商业银行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3.4 商业银行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说明及框架
        3.4.1 商业银行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说明
        3.4.2 商业银行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框架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商业银行经济效益评价实证分析
    4.1 商业银行经济效益的影响因素
    4.2 方法简介
        4.2.1 主成分分析方法介绍
        4.2.2 主成分分析模型计算步骤
    4.3 商业银行经济效益评价分析
        4.3.1 商业银行经济效益评价指标数据
        4.3.2 模型处理过程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商业银行经济效益水平提升对策研究
    5.1 不断更新商业银行的观念
    5.2 提高商业银行的控制成本费用的能力
    5.3 推行商业银行产权改革
    5.4 加强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的开发力度
    5.5 强化商业银行内控
    5.6 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成果

(6)建国以来我国金融监管制度思想演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0. 导论
0.1 研究背景
    0.1.1 问题的提出
    0.1.2 研究意义
0.2 金融监管制度思想研究的理论基础
    0.2.1 金融监管与金融监管制度的含义
    0.2.2 金融监管制度思想
    0.2.3 思想与制度的关系
0.3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0.3.1 研究思路及研究内容
    0.3.2 研究方法
    0.3.3 创新点
0.4 国内外研究现状
    0.4.1 国外学者关于中国金融监管的研究
    0.4.2 国内研究综述 1. 束缚与控制(1948-1978):计划经济时期的金融监管制度与思想
1.1 计划经济时期金融管理思想的背景
    1.1.1 理论背景
    1.1.2 经济背景
1.2 计划经济时期金融管理的思想考察
    1.2.1 金融组织国有化思想
    1.2.2 管理机构的单一化思想
    1.2.3 金融管理的行政调控思想
1.3 计划经济时期的法制思想
    1.3.1 计划经济时期的法制环境
    1.3.2 中国计划经济时期的法制传统思想
1.4 思想形成动因分析
结束语 2. 启蒙与探索(1979-1984):金融制度改革起步阶段的监管制度与思想
2.1 金融监管制度思想产生的背景
    2.1.1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重大意义
    2.1.2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逐步形成
    2.1.3 商品经济理论的逐步确立
    2.1.4 西方货币金融理论的引进
2.2 金融监管组织体系的初步构想
    2.2.1 关于中央银行建制问题的认识
    2.2.2 关于中央银行性质问题的争论
    2.2.3 中央银行与专业银行的关系的认识
2.3 中央银行金融管理的思想发展
    2.3.1 利率管制思想
    2.3.2 信贷管理思想
    2.3.3 关于中央银行金融管理方式的探讨
2.4 建设金融法制的初步探索
    2.4.1 监管立法的必要性认识
    2.4.2 关于设立银行法的初步认识
结束语 3. 冲突与融合(1984-1993):金融制度改革构建阶段的监管制度与思想
3.1 金融监管制度思想发展的背景
    3.1.1 多元化金融机构的大发展
    3.1.2 专业银行的商业化改革
    3.1.3 金融业经营模式的转变:由自然混业经营向分业经营过渡
    3.1.4 理论背景:西方金融理论的传播与发展
3.2 确立金融监管组织体系的思想发展
    3.2.1 中央银行监管职能定位的探讨
    3.2.2 监管分支机构设置的争议
    3.2.3 监管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中央银行与专业银行认识的深化
    3.2.4 由自然混业监管向分业监管过渡的探索
3.3 金融监管市场制度思想探索
    3.3.1 强化合规性监管职能思想的确立
    3.3.2 运营监管思想:利率管制、信贷规模控制
    3.3.3 风险管理思想的探讨
3.4 金融监管立法性质和内容的探讨
    3.4.1 关于《银行管理暂行条例》的认识
    3.4.2 关于加强金融法制建设的讨论
    3.4.3 加强法制建设思想的基本特征
结束语 4. 调整与突破(1994-2004):金融制度改革的调整阶段的监管制度与思想
4.1 金融监管制度思想调整与突破的背景
    4.1.1 加入世贸组织对我国金融业的影响:技术进步与金融创新
    4.1.2 国有银行商业化改革
    4.1.3 现代经济理论的发展与引进
    4.1.4 金融业经营模式的转变:混业经营初露端倪
    4.1.5 《巴塞尔资本协议》的影响
4.2 优化监管组织体系的探索
    4.2.1 监管机构协调制度的建议
    4.2.2 分业监管与混业监管的争论
    4.2.3 监管监管者思想的产生
    4.2.4 关于分离监管职能的争论
4.3 监管业务思想的深入研究
    4.3.1 风险监管思想的发展:以风险管理为核心的审慎监管与合规监管并重
    4.3.2 关于自律性监管思想的探讨
    4.3.3 全程监管思想的确立
4.4 金融全球化背景下的监管立法思想
    4.4.1 关于《中国人民银行法》的讨论
    4.4.2 加强监管立法国际合作的建设
    4.4.3 加强我国金融监管法制化的思想
结束语 5. 深化与反思(2005至今):危机后我国金融监管制度思想的发展
5.1 金融监管制度思想探索的背景
    5.1.1 金融全球化与金融业对外开放
    5.1.2 混业经营日趋明显
    5.1.3 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
    5.1.4 金融创新不断深入
5.2 金融监管组织的新发展
    5.2.1 加强金融监管机构协调的探讨
    5.2.2 完善自律性监管体系的思考
    5.2.3 构建宏观审慎管理机构体系的探索
5.3 监管业务的再探索
    5.3.1 微观审慎监管思想的强化
    5.3.2 机构监管与功能监管的争论
    5.3.3 关于宏观审慎监管与系统性风险防范思想
5.4 监管立法的反思与探索
    5.4.1 关于建立中国金融混业监管法律体系的思考
    5.4.2 系统性风险法律监管思想的确立
结束语 6. 中国金融监管制度思想演进的总体考察
6.1 建国以来金融监管制度思想的演进路径
    6.1.1 行政性金融控制思想
    6.1.2 控制性金融监管思想的形成与弱化:逐步强调规则监管与市场约束并重
    6.1.3 审慎性金融监管思想的构建与强化
6.2 金融监管制度与思想演变的内在逻辑
    6.2.1 思想演进特征
    6.2.2 演进机制
6.3 我国金融监管理念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后记

(7)我国商业银行资产配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理论背景—金融资源论
        1.1.2 现实背景—银行危机
        1.1.3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1.2.2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主要创新
第2章 商业银行资产配置相关理论分析
    2.1 商业银行资产配置理论的演变
        2.1.1 资产管理理论
        2.1.2 负债管理理论
        2.1.3 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
    2.2 资产组合优化决策分析的理论基础
        2.2.1 投资多元化与资产组合
        2.2.2 Markowitz模型
        2.2.3 VaR方法
    2.3 银行效率研究的理论和方法
        2.3.1 银行效率的有关理论
        2.3.2 银行效率的前沿分析方法
        2.3.3 非参数前沿分析方法
        2.3.4 参数前沿分析方法
    2.4 小结
第3章 商业银行资产配置的国际比较及启示
    3.1 商业银行资产配置的基本制度模式
        3.1.1 商业银行资产配置的基本模式
        3.1.2 制度基础及比较优势
        3.1.3 模式之争的核心是资产配置的效率与风险
    3.2 西方商业银行资产配置的考察
        3.2.1 西方发达国家商业银行资产配置的形式及特点
        3.2.2 西方主要国家商业银行资产配置现状
        3.2.3 西方国家商业银行资产配置发展趋势及特征
    3.3 我国商业银行资产配置管理分析
        3.3.1 我国商业银行资产配置管理的制度变迁
        3.3.2 我国商业银行资产配置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3.4 小结
第4章 商业银行资产配置的制度效率因素分析
    4.1 商业银行资产配置与产权效率
        4.1.1 商业银行产权安排、效率与资产配置
        4.1.2 国外商业银行产权制度变迁:从自然人产权制度到法人产权制度
        4.1.3 我国商业银行产权效率的比较分析
    4.2 商业银行组织结构与效率:组织效率考察
        4.2.1 企业组织结构与效率:分工、协调、激励
        4.2.2 国有商业银行外部组织结构的缺陷及有效设计
        4.2.3 国有商业银行内部组织结构的缺陷及有效设计
    4.3 小结
第5章 我国商业银行资产配置的生态环境因素分析
    5.1 金融生态环境构成
        5.1.1 金融生态环境的涵义
        5.1.2 金融生态环境各因素与金融发展的关系
    5.2 我国金融生态环境的因素分析
        5.2.1 宏观经济金融运行环境分析
        5.2.2 法制环境分析
        5.2.3 信用环境分析
        5.2.4 市场环境分析
    5.3 我国金融生态环境变化趋势分析
        5.3.1 我国宏观经济环境展望
        5.3.2 环境变化对银行的影响
        5.3.3 我国银行未来风险暴露的诱因分析
        5.3.4 环境优化的政策建议
    5.4 小结
第6章 商业银行资产配置模型化管理分析
    6.1 线性规划模型
        6.1.1 线性规划模型的运用
        6.1.2 线性规划模型的优缺点
    6.2 存续期缺口模型
        6.2.1 模型的建立
        6.2.2 实例分析
        6.2.3 模型的改进
    6.3 多约束MV模型
        6.3.1 经典MV模型的缺陷
        6.3.2 修正MV模型的构建
    6.4 免疫策略的运用
        6.4.1 免疫理论
        6.4.2 免疫策略的设计
    6.5 小结
第7章 商业银行贷款组合优化决策分析
    7.1 组合方法在贷款中的应用
        7.1.1 贷款组合管理的主旨
        7.1.2 组合理论在贷款中的应用
        7.1.3 信用计量方法
    7.2 基于有效边界的贷款组合优化决策模型
        7.2.1 通过求解二次规划问题确定贷款组合的有效边界
        7.2.2 实例分析
    7.3 基于VaR约束的贷款组合优化决策模型
        7.3.1 通过求解二次规划问题确定基于VaR的贷款组合的有效边界
        7.3.2 实例分析
    7.4 小结
第8章 商业银行资产配置效率综合评价分析
    8.1 资产配置效率综合评价方法遴选的理论原则
    8.2 运用层次分析法评价资产配置效率的基本程序
    8.3 综合评价模型的建立
        8.3.1 资产配置效率评价指标的遴选与递阶层次模型的建立
        8.3.2 确定各指标大类相对于综合评价指标的权重
        8.3.3 确定各具体指标相对于所属指标大类及综合评价指标的权重
        8.3.4 实测指标的变换
        8.3.5 综合评价模型
    8.4 实例分析
    8.5 小结
第9章 我国商业银行资产配置的对策
    9.1 商业银行优化资产配置的结构安排
        9.1.1 优化资产结构的含义
        9.1.2 调整资产结构,优化资产配置的途径
    9.2 提升银行资产配置外部环境质量
        9.2.1 变革银行产权制度
        9.2.2 运用金融工具化解不良资产
        9.2.3 积极稳妥推进混业经营
    9.3 加快金融创新,改善商业银行资产配置
        9.3.1 金融创新对西方商业银行资产配置的影响
        9.3.2 我国金融创新活动现状
        9.3.3 加快金融创新步伐,改善商业银行资产配置
    9.4 小结
第10章 结论与展望
    10.1 结论
    10.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从事科研及发表论文情况

(8)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困境与制度创新(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ABSTRACT
序言
    一、问题的提出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
    三、主要的研究方法
    四、基本结构与主要内容
    五、主要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第一章 中国国有商业银行的发展与改革历程
    第一节 中国国有商业银行的发展与改革
    第二节 国有商业银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成因
第二章 中国国有商业银行改革思路的分析和反思
    第一节 对产权改革思路的分析和反思
    第二节 对市场结构改革思路的分析和反思
第三章 中国商业银行产权结构与绩效关系实证分析
    第一节 商业银行产权结构与资产规模比较分析
    第二节 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比较
    第三节 商业银行资产质量的比较
    第四节 商业银行盈利能力比较
    第五节 商业银行流动性比较
第四章 国有商业银行变革的国际经验考察与借鉴
    第一节 发达国家国有商业银行经验的考察
    第二节 转型国家国有商业银行的经验考察
    第三节 不同类型国家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共性和差异性
第五章 国有商业银行内部管理制度的重构与创新
    第一节 银行内部组织架构的重组
    第二节 加强常规业务管理,提高主营业务盈利
    第三节 积极进行金融创新,努力开拓银行业务
    第四节 完善内控制度
第六章 国有商业银行的制度环境建设
    第一节 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发展社会中介体系
    第二节 建立维护金融体系稳定的相关机制
    第三节 建立完善的法律保障体系
    第四节 创建规范的监管环境
附录 中国银行业股权结构现状
参考文献
后记
中文详细摘要

(9)银行不良资产与金融资产的管理 ——若干国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运行机制的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第二节 研究对象
    第三节 研究目标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目标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 论文结构
第二章 银行不良资产与银行不良资产的处置
    第一节 银行不良资产的内涵及成因
        一、银行不良资产的内涵
        二、银行不良资产的成因
        三、银行不良资产的表现形式
    第二节 银行不良资产的处置
        一、银行不良资产处置问题的提出
        二、处置银行不良资产的理论基础
        三、银行不良资产处置的模式
    第三节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
        一、政府组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
        二、银行组建金融管理公司
        三、其它投资者组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
第三章 发达国家银行不良资产及其管理
    第一节 美国银行不良资产及其管理
        一、美国银行不良资产产生的背景
        二、RTC 的运行机制
        三、不良资产的处置措施
        四、美国不良资产的处置成效
        五、美国处置不良资产的经验
    第二节 瑞典银行不良资产及其管理
        一、瑞典银行不良资产产生的背景
        二、瑞典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运行机制
        三、不良资产的处置措施
        四、瑞典不良资产的处置成效
        五、瑞典处置不良资产的经验
    第三节 日本银行不良资产及其管理
        一、日本银行不良资产产生的背景
        二、日本处置不良资产的运行机制
        三、不良资产的处置措施
        四、日本不良资产的处置成效
        五、日本处置不良资产的经验教训
第四章 转轨国家银行不良资产及其管理
    第一节 匈牙利银行不良资产及其管理
        一、匈牙利银行不良资产产生的背景
        二、匈牙利处置不良资产的运行机制
        三、不良资产处置措施
        四、匈牙利不良资产的处置成效
        五、匈牙利处置不良资产的经验
    第二节 波兰银行不良资产及其管理
        一、波兰银行不良资产产生的背景
        二、不良资产处置的运行机制
        三、不良资产的处置措施
        四、波兰不良资产的处置成效
        五、波兰处置不良资产的经验
第五章 亚洲国家银行不良资产及其管理
    第一节 韩国银行不良资产及其管理
        一、韩国银行不良资产产生的背景
        二、韩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运行机制
        三、不良资产处置措施
        四、韩国不良资产的处置成效
        五、韩国处置不良资产的经验
    第二节 马来西亚银行不良资产及其管理
        一、马来西亚银行不良资产产生的背景
        二、马来西亚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运行机制
        三、不良资产的处置措施
        四、马来西亚不良资产的处置成效
        五、马来西亚处置不良资产的经验
    第三节 泰国银行不良资产及其管理
        一、泰国银行不良资产产生的背景
        二、泰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运行机制
        三、不良资产的处置措施
        四、泰国不良资产处置的成效
        五、泰国处置银行不良资产的经验教训
第六章 各类型国家处置银行不良资产及管理实践的综合比较
    第一节 各类型国家处置银行不良资产模式总结
        一、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设立
        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目标
        三、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对不良资产的收购
        四、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处置不良资产的做法
        五、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存续期间
        六、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利与弊
    第二节 各类型国家处置银行不良资产的方式选择
        一、出售
        二、资产证券化
        三、债务重组
        四、债转股
        五、利用外资处置不良资产
    第三节 各类型国家处置银行不良资产实践的启示
        一、处置银行不良资产需要良好的外部环境
        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需要良好的运行机制
第七章 我国的银行不良资产及处置机制
    第一节 我国的银行不良资产现状
        一、我国银行不良资产产生的背景
        二、我国银行不良资产的处置
    第二节 我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及其运行机制
        一、我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概况
        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处置银行不良资产的成效
    第三节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运行机制的问题与障碍
        一、外部环境问题
        二、内部治理问题
    第四节 完善我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运行机制
        一、完善适应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运行机制的条件
        二、完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运行的保障机制
    第五节 我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治理目标
        一、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治理的产权基础
        二、过渡时期的公司治理模式
        三、过渡期后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发展方向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论文摘要(中文)
论文摘要(英文)
后 记

(10)国有银行不良资产处置方式的有效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第1章 不良资产处置方式有效性的研究意义
    1.1 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数据来源及统计原则
    1.2 2003年末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总体情况
    1.3 不良资产处置方式有效性的内涵及其研究意义
        1.3.1 不良资产处置方式有效性的界定
        1.3.2 衡量不良资产处置方式有效性的指标体系
        1.3.3 不良资产处置方式有效性的研究意义
第2章 部分国家处置不良资产的成功案例研究
    2.1 不良资产处置方式简介
        2.1.1 分散处理模式
        2.1.2 集中处理模式
    2.2 部分国家解决不良资产问题的成功案例研究
        2.2.1 美国的“好银行/坏银行”模式
        2.2.2 韩国“资产证券化”模式
        2.2.3 波兰“债转股”模式
        2.2.4 匈牙利银行不良资产处理情况简介
    2.3 各国成功解决不良资产问题的经验总结
        2.3.1 政府的参与是各国成功消除银行不良资产的保证
        2.3.2 发达的资本市场是各国成功解决不良资产问题的前提
        2.3.3 有效的配套措施成为各国不良资产处置模式成功运行的关键
第3章 我国不良资产处置现状及有效性研究
    3.1 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现状概述
        3.1.1 我国AMC的不良资产处置情况
        3.1.2 典型国有银行的不良资产处置现状概述
    3.2 我国不良资产处置方式有效性研究
        3.2.1 “债转股”方式的有效性研究
        3.2.2 债务重组方式的有效性研究
        3.2.3 资产证券化的有效性研究
        3.2.4 减让清收和法律诉讼方式的有效性研究
第4章 提高国有银行不良资产处置方式有效性的建议与措施
    4.1 进一步充分发挥政府指导作用,为不良资产处置提供必要保障
        4.1.1 审时度势,为不良资产处置制定更为全面的指导原则
        4.1.2 加快立法步伐,为国有银行不良资产的处置工作提供法律保障
    4.2 加快产权改革步伐,是提高不良资产处置方式有效性的必要前提
        4.2.1 促使各处置主体明确银行不良资产的性质
        4.2.2 进一步理顺形成银行不良资产的债权债务关系
    4.3 加强相关环节建设,实现各种不良资产处置方式的效益最大化
        4.3.1 完善信息披露机制,以市场化的方式公平公正地开展处置工作
        4.3.2 加强金融机构和专业人才管理,为参与者提供全方位的配套服务
        4.3.3 做好资产评估工作,加快不良资产的处置速度
        4.3.4 加快资产管理公司内部改革,提高不良资产处置效率
        4.3.5 推行金融机构改革,加快国有银行的商业化步伐
        4.3.6 进一步完善和发展资本市场
参考文献
致谢

四、整顿信用环境:是提高商业银行效益的当务之急(论文参考文献)

  • [1]人工智能促进商业银行的转型研究[D]. 刘玥含. 吉林大学, 2020(08)
  • [2]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的模式与路径选择[D]. 舒凯彤. 吉林大学, 2019(02)
  • [3]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金融思想研究[D]. 薛涵予. 兰州大学, 2019(02)
  • [4]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的研究[D]. 郭宇骁. 云南大学, 2019(03)
  • [5]基于PCA商业银行经济效益评价研究[D]. 高春雷. 河北工程大学, 2012(04)
  • [6]建国以来我国金融监管制度思想演进研究[D]. 崔鸿雁. 复旦大学, 2012(03)
  • [7]我国商业银行资产配置研究[D]. 龚谊. 中南大学, 2006(01)
  • [8]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困境与制度创新[D]. 肖海军. 辽宁大学, 2006(10)
  • [9]银行不良资产与金融资产的管理 ——若干国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运行机制的比较[D]. 佟铁成. 吉林大学, 2005(06)
  • [10]国有银行不良资产处置方式的有效性研究[D]. 蒋西. 武汉理工大学, 2005(02)

标签:;  ;  ;  ;  ;  

整顿信贷环境:提高商业银行效率的当务之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