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溪县新村建设的实践与启示

安溪县新村建设的实践与启示

一、安溪县新村建设的实践与启示(论文文献综述)

苏婷婷[1](2021)在《当代闽南民间观音信仰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民间信仰深刻反映了信众群体的日常生活和生产方式,更是体现了信众群体自发形成的有关神灵崇拜的观念、民俗、仪式等,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观音信仰因其在闽南民间影响的广泛性和多样性,逐渐成为闽南民间不可或缺的信仰之一。本论题力求在各种文献资料中广泛搜求、钩稽爬梳,多视角、多层次,深入挖掘当代闽南民间观音信仰的独特性和深厚的文化底蕴:首先,以闽南佛教的演变过程为切入点,深入分析观音性别的转换及形象的本土化,总结闽南观音的职能演变及其与闽南其他民间信仰的融合,梳理闽南观音信仰的在地化历程,重点说明闽南民间观音信仰的对外传播、具有特殊文化意义的“观音佛祖”称号、朝圣道场的变迁等;其次,通过图文分析的形式剖析以当代漳州和泉州地区为主的闽南观音宫庙分布情况及分布特征,力图就当代闽南地区观音宫庙分布情况进行较为宏观的阐释;最后,因为庙宇以其独有的祭祀空间、祭祀对象及历史文物是传承观音信仰的核心所在,由庙宇为中心所衍生出的动态活动、信仰习俗等,使得观音信仰在传承中历久弥新,以漳州东桥亭寺和泉州安海龙山寺为个案,通过描述东桥亭寺的日常活动,探究当代闽南观音信仰中寺庙与信众之间的互动关系,而选取千年古刹安海龙山寺这一闽南地区典型的观音庙宇,探讨其在新时期如何进行角色的转变,从而引发闽南民间观音信仰未来发展的新思考。以上各方面的论述既可独立成篇,在客观上又是一个逻辑整体,较为全面地展示了当代闽南民间观音信仰的面貌。

季巷彤[2](2020)在《灶美“淘宝村”公共空间体系重构与适应性设计》文中研究表明公共空间是村民交流活动的载体,承载着村民的日常生产生活,同时对村庄的经济发展、政治、文化等方面也有很重要影响。千百年来,灶美村遵循着自然发展规律,与田相依,具有良好自然景观环境。然而,随着村庄社会发展,近几年灶美村逐渐发展成“淘宝村”,使其村庄的经济活力得到了提升。与此同时,灶美村公共空间也出现一系列的问题,例如:公共空间被生产与经营活动侵占,功能缺失,空间秩序混乱等,导致生产与村民生活在空间的需求上发生了冲突。本文针对灶美村公共空间的一系列问题展开了研究。通过空间现状的分析,重新架构了灶美村公共空间体系,提出改造策略并做出了适应性设计,以期为灶美村公共空间发展提供参考,并基于此进一步探讨适合“淘宝村”公共空间的一般性设计策略,为“淘宝村”这一特殊类型村庄的整体建设发展提出初步建议。论文研究内容共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是从研究背景,研究对象,研究目的及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和框架这五方面对研究课题进行阐述。第二部分是灶美村公共空间现状调研分析。首先介绍了灶美村的概况,对灶美村公共空间现状进行了分析,总结灶美公共空间现存的主要问题,分析其社会经济影响因素并挖掘其深层次的原因。第三部分是灶美村公共空间体系重构。分析了灶美村公共空间体系的演变过程,重新梳理和更新了灶美村公共空间体系,并具体展开公共空间规划。第四部分为灶美村重要的公共空间类型和节点进行适应性设计,以期为灶美村及“淘宝村”的公共空间的设计提供借鉴。第五部分总结了论文的研究成果和创新点,针对论文研究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进一步的研究展望。

邓伟[3](2020)在《韶关市曲江区美丽乡村建设问题研究》文中认为中共中央国务院2018年发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提出塑造美丽乡村新风貌的愿景。这是继“美丽中国”这一概念后,再次强调“美丽乡村”的建设目标和奋斗方向。我国农村面积地域辽阔,要能全面完成“美丽中国”的任务,侧重点在农村,只有实现了乡村的美丽,方有全国范围的美丽,建设“美丽乡村”是实现“美丽中国”,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韶关市曲江区位于粤北中部,近年来,农村建设发展受地理区位、资源环境、辐射带动等多因素影响,发展水平参差不齐,经济无序、人居环境亟需改善等国家、省、市重点关注的问题普遍存在,这对曲江农村建设,乃至曲江农村区域发展造成了较多不良影响。因此开展曲江美丽乡村建设,对盘活农村低效闲置土地资源、培育农村特色产业、带动农民富裕、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缩小城乡之间差距、推动曲江区农村区域发展,实现曲江本地区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从曲江区农村发展的实际建设情况出发,通过文献归纳、人员访谈、调查问卷、案例分析等方法,对曲江区农村发展情况进行梳理总结,同时结合柏树下村、西约村两个典型乡村建设实际,对当前曲江区美丽乡村建设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主要包括:农村产业与基础设施薄弱、乡村风貌特色缺乏、乡村土地利用方式粗放、建设资金筹集困难、管理水平和基层组织的稳定性差等。在分析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借鉴国内美丽乡村建设实践经验,国外农村建设发展方面的先进做法,提出了进一步推进曲江区美丽乡村建设发展的对策与路径,即围绕加强农村发展要素保障,加强农村土地流转改革创新,加强现代信息技术应用,推进农村产业发展;围绕建立各部门工作联动协调机制,加强村民参与,提高美丽乡村建设主体的积极性;重视加强基层管理者知识培训,建立工程师和志愿者服务队下乡制度;科学编制乡村规划,发挥规划引领作用等,以此构建曲江区美丽乡村可持续发展模式。

萧满红[4](2020)在《三生空间视角下的福建省多尺度韧性评价》文中研究表明“三生空间”即生产、生活和生态空间,是人类各项社会活动和经济活动的基本载体。在系统论的视角下,将城市系统作为韧性评价对象,同时引入三生理念,将城市韧性评价指标确定为“生产-生活-生态”三维准则,基于技术支持下的TOPSIS与灰色关联分析法融合模型对2013-2017年的福建省“区域—地级市—县市区”三个空间尺度进行行韧性测度与评价,并根据障碍度模型对障碍因素进行探究,基于空间自相关法分析其空间关联效应。结果显示:(1)福建省各空间尺度的综合韧性度都存在“极差化”、“级差化”和“区域化”的特征,并且综合韧性度随空间尺度的缩小而降低,区域尺度、地级市尺度和县市区尺度综合韧性度分别处于较高韧性度、中等韧性度和较低韧性度。地级市尺度的综合韧性度有较明显的阶段演化特征,变化节点在2016年。区域尺度和县市区尺度的综合韧性度演化则较为稳定。区域尺度的差异格局不稳定,区域间的综合韧性度差异变大,发展越发不均衡;地级市尺度和县市区尺度的差异格局较为稳定,城市间的综合韧性度缓慢缩小,发展越来越均衡。(2)福建省每个空间尺度的生态、生产和生活韧性度大小一致,但各准则的等级随着空间尺度的变小而降低,区域尺度、地级市尺度和县市区尺度各准则韧性度分别处于较高韧性度、中等韧性度和较低韧性度。贡献率则同一化,各空间尺度均为生活贡献率最大,生态贡献率最小。其中:(3)生态韧性度在福建省处于较优状态,无论是韧性指数或是演化过程,较其他目标更为突出。每个尺度的生态韧性空间格局不稳定、生态环境质量下降,但韧性度差异随空间尺度变小而缩小,区域尺度的生态韧性度差异最大。(4)生产韧性度在三个准则层中最低,各空间尺度的生产韧性空间格局变化不同,区域和地级市尺度空间格局稳定但县市区尺度空间格局变化大。但各空间尺度生产韧性度差异格局稳定,经济发展均越来越良好。(5)生活韧性度在每个空间尺度中空间格局均不稳定,生活质量发展态势良好,生活质量差异随着空间尺度的变小而缩小,县市区尺度单元间的生活质量差异最小。(6)空间关联效应中,区域尺度、地级市尺度的韧性度均与周围领域单元的韧性度无关。县市区尺度上综合韧性度或者各单元的各要素韧性度都与周围邻域单元的韧性度有关,出现了高、低值聚类区或者异常值被周边相反值包围的区域。对福建省多尺度空间的韧性进行研究,既考虑了基于城市韧性与尺度的关联性,也考虑空间之间的相关性,期望能为多尺度的城市研究提供研究方向,也为各类规划设计提供多维思路。

许小桦,雷国铨[5](2019)在《“三圈理论”视野下的乡村人才培育战略分析——以福建省安溪县农民讲师团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已经进入现代化后半程,农业农村现代化正进入产能透支、成本倒挂、二兼滞留和保护有限的发展阶段,"谁来种地、怎么种地"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文章运用马克·莫尔的三圈理论,以理论中的价值圈、能力圈、支持圈为分析框架,探究我国乡村人才培育战略的发展现状,结合福建省安溪县农民讲师团的实际案例,揭露目前我国乡村人才培育战略执行过程中遇到的瓶颈与问题,并在理论的指导下挖掘成因,提出政策建议。

黄沁芳[6](2019)在《中职学校外贸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研究 ——以福建省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对外开放格局不断提高,高素质技能型外贸人才的需求量随之越来越大。面对国际上不断变化的新形势,以及对外贸专业人才的新需求,培养一名能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中得心应手处理外贸业务的人才,成为各中职学校在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方案上必须重视的问题。国际经济一体化的进程越快,对中职学校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要求就越高,他们不仅要拥有熟练的语言技能,而且要具有跨文化交际的技巧和能力,这对中职毕业生来说是一项重大挑战。所以,中职教育不仅要重视学生基础英语语言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更应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作为一项不容忽视的教学内容。本文从福建省中职学校外贸专业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问题入手,以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理论基础、并借鉴西方经济学的人力资本理论、以及情境教学理论,讨论了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与经济发展的关系。通过对福建省经济特点以及中职学校外贸专业的课程设置、培养方式等进行分析,并与国内外职业院校外贸相关专业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方式对比,发现了福建省中职学校外贸专业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并总结了一些经验,提出了建议和对策,以促进中职学校外贸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技能的培养,从而更好地促进经济发展。

涂哲智[7](2019)在《茶文化影响下的武夷山传统村落空间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茶文化为切入点,分析在其千百年的发展中形成了大量与茶叶种植、生产、贸易有关的传统村落,并对村落的空间形态产生了方方面面的影响,包括了区域地理层面的选址、村落总体布局层面的规划、村落多种空间的具体建设等内容。同时探讨在现代茶业发展下传统村落面临的问题,并结合乡村振兴中对地域特色文化保护的宏观背景,提出当代乡村建设中多方参与、多元融合的茶文化保护发展策略。在研究的过程中,综合了茶学、茶文化学、生态学、行为学、社会学、经济学等相关学科,并运用文献资料收集、乡村田野调查、图示解说等方法。研究结果表明,茶文化对武夷山的传统村落的影响综合全面,是在乡村振兴中值得保护与发展的文化遗产。围绕此中心观点,本文主要从以下三个部分展开研究:第一部分,背景研究。介绍了我国茶文化发展历程与茶叶主要种植区域、福建茶叶贸易和茶区的特征,分析了茶文化聚落主要在山谷地带聚居。并解析了武夷山茶叶生长环境和水陆贸易条件影响下形成的具有地域特色的茶村落。第二部分,主体研究。首先,从武夷山传统村落总体布局的层面切入,分析茶文化对村落山水环境、选址布局、空间结构、街巷体系等方面的丰富影响,并解析了传统村落中茶文化元素的衍生历程。其次,在村落公共空间的研究中,实地调研了武夷山传统村落的码头埠口、商业街巷、庙宇会馆、宗祠、茶园古井等,揭示了公共空间所蕴含的贸易、祭祀信仰、茶俗等文化特征,具有传承教育的积极意义。最后,物质空间形式和行为活动方式解析了茶文化元素在建筑场所中的具体表现,包括茶行的空间功能、茶庄的贸易流线、民居的组合布局、装饰构件以及茶坊的生产器具和窑址的茶具制作等内容。第三部分,启示与策略。反思现代茶业发展下村落建设的不足,梳理传统茶文化村落空间要素的特征规律,探讨传统村落保护中文化遗产继承的积极意义,并提出在乡村建设中融入茶文化元素、传承民俗活动,且倡导多方参与、“文化+”的多元化发展新思路。

汪平西[8](2019)在《城市旧居住区更新的综合评价与规划路径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空间向外扩张的压力持续增加;但在中央政府“18亿亩耕地红线”的刚性要求下,城市空间增长方式必将逐渐从“外延扩张型”转向“内涵增长型”。在此时代背景下,旧城更新将成为未来我国城市空间增长方式转型的重要举措;相应地,旧居住区更新必然成为这一转型过程中的重要议题。针对以往旧居住区更新理论和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本文拟将评价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引入到旧居住区更新研究中,搭建了层次化的旧居住区更新综合评价框架;从使用者需求和价值取向的视角,构建了旧居住区更新前和更新后的指标体系与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旧居住区更新的规划路径。首先,本文对我国旧居住区更新的发展历程进行了梳理,在此基础上剖析了我国旧居住区更新的主要特征、存在问题及其原因。其次,本文阐述了旧居住区更新综合评价的概念与内涵,并以评价学理论为基础,构建了旧居住区更新的综合评价框架。再次,本文重点研究了旧居住区更新的现状调查与评价、更新使用后评价的指标体系与方法,并分别以南京市秦淮区三个旧居住区和合肥市西园新村为例进行实证研究。最后,以“评价”为基础分别从整体层面、物质空间层面和社会空间层面提出了旧居住区更新的规划路径。本文主要创新点总结如下:(1)本文将评价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引入到旧居住区更新评价研究中,构建了层次化的旧居住区更新综合评价框架。(2)针对现有旧居住区更新事前、事后评价中存在的问题,本文运用层次分析、模型分析、模糊评价等量化方法研究旧居住区更新,进而为旧居住区更新前后的问题诊断、更新时序选择、更新策略制定等提供必要的判定依据。(3)本文以“评价”为基础,提出了旧居住区更新的规划路径。全文约21万字,各类图表172幅。

黄立南[9](2019)在《泉州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中的政府行为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持续稳定提升,人们所需的公共文化服务也相应地随之不断增长。政府如何采取有效行为,构建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用以满足人民群众对物质以外的各种文化需求,已成为当前各地各部门不可回避又亟需解决的重要课题。泉州是福建经济总量最大、市场经济最活跃、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良好的经济基础和发达的民营经济为泉州公共文化事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和社会基础,正力争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政府行为有待进一步对标找差,准确梳理定位、全力优化提升。本文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相关概念入手,运用服务型政府理论,对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政府行为进行梳理定位,主要包括制定公共文化服务政策,建设基础文化设施,丰富政府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形式,提升文化事业单位管理服务水平,以及开展政府监管等五个方面。然后立足泉州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中政府行为分析,发现目前还存在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政策保障机制相对薄弱,政府对公共文化设施供给布局失衡,政府对公共文化服务的绩效评价体系不完备,以及政府对公共文化服务人才培养不到位等问题,而其中原因在于,政府对文化建设的重视度不够,文化体制改革不彻底,公共服务财政支出仍有差距,政府职能定位不够明确,等等。为此,泉州市应该在学习借鉴厦门、福州、嘉兴等地区先进经验的基础上,从公共文化服务政策的完善、财政支持的加大、政府服务质量的提升、政府管理监督体制的创新以及队伍建设的优化等方面,来优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中的政府行为。

上官小红[10](2018)在《民国时期福建侨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民国时期福建省政府陆续出台了一系列华侨政策,分别在侨乡与海外展开了侨务工作。论文以现有档案资料为基础,对此展开较为系统的研究。绪论部分介绍了问题的缘起与研究现状等基本问题,指出民国时期中央政府的研究成果较为丰硕,而侨乡政府的华侨政策与侨务工作是研究的薄弱环节。闽省政府施行的侨政是基于海外华侨的重要性。因此,第一章主要阐述这一时期闽籍华侨在海外的人口规模约占世界华侨华人总数的三分之一,大量集中于东南亚;其经济实力颇为可观;闽籍华侨在海外的华侨教育与华文报纸方面的起步较早,发展迅速,而闽属社团与闽籍侨领亦在华侨社会中有重要的影响。第二章则论述民国时期福建省侨务机构的历史沿革及其职责、机构自主性等,这些机构处理的侨务工作以侨乡事务为主,海外事务相对较少。论文将华侨政策与侨务工作分为侨乡施政与海外侨政两个部分。福建省府的侨乡施政内容较多,为保持章节平衡,故将其分为上下两章,第三章与第四章包括了出入境管理制度的演变与完善,尤其是战时兵役制度对华侨出入境的影响尤大;省府争取侨汇,动员与鼓励华侨汇寄侨款,支持银行与邮局介入侨汇工作,疏导战时侨汇汇寄阻隔,清理积压侨汇等;省府积极传达中央政府对华侨投资的鼓励政策,并因地制宜地制定福建省的鼓励政策,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之下,引导华侨积极参与不同行业的投资,如战时的矿产、垦殖等,并承诺为华侨回国投资之实业提供便利与保护;倡导侨办教育,出台褒奖华侨兴资办学的政策,并对这些私立学校加强监管,要求设立校董会并向政府立案,鼓励华侨配合政府开展五年教育计划;为弥补侨务机构的不足,省府对归侨团体加强管控并使之协助政府处理侨务工作,如处理华侨出入境手续、协助赈济侨胞及引导华侨等工作;太平洋战争后,华侨大量回国,省府积极开展救济困难归侨侨眷的工作,设立了许多临时救济机构,负责救济工作,包括紧急救济与生产救济;为赢取海外闽籍华侨的侨心,保护归侨侨眷无疑是重中之重的工作,保护其免受勒索与压迫,处理侨民诉讼案件,除此之外,采取一些针对归侨侨眷的优惠政策等。第五章是关于民国时期的福建海外侨政。从第一章中民国时期海外闽籍华侨侨情可知,闽籍华侨社会及其社团组织等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中央政府对海外闽属社团加强管理,在此基础上,省府努力争取华侨社团的支持,交由其主导劝募工作,并利用其宣传闽省政,福建省政府的海外侨务工作离不开闽属华侨社团的支持与配合,闽属华侨社团也借此提出省府改善侨乡政治等。海外宣慰、宣传亦是侨乡政府追求经济利益与争取侨心的重要工作;民初,闽省府积极呼吁外交部交涉荷属华侨升旗被虐案,闽省民政厅第四科还发表了保护海外闽侨的声明,战后吁请保护荷属华侨等。论文认为侨乡政府施行华侨政策是为了实现政治目标与经济目标,基于此,第六章对上述华侨政策及施政情形进行效果分析,认为福建的侨政以侨乡政策为主,争取侨汇、鼓励华侨投资、倡导侨资兴学、管理归侨团体等内容有明显的成效。但在管理出入境侨民、保护归侨侨眷等内容中难以落实到位,尤以争取侨心之关键的保护归侨侨眷的政策弊端最为显着。侨乡施政在经济上获得了不错的效果,但在政治上则少有成效。而海外侨政则受制于各种因素,使侨乡政府难以插手,仅能通过对海外侨团的管理与宣慰、各种途径的宣传及少有的保护华侨措施以加强其向心力,获得一定的效果,但保护海外华侨的效果并不显着。

二、安溪县新村建设的实践与启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安溪县新村建设的实践与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1)当代闽南民间观音信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第二节 学术综述
        一、汉传佛教观音信仰研究
        二、闽南文化区域的观音信仰研究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闽南民间观音信仰及其传播
    第一节 闽南观音信仰的在地化历程
        一、闽南民间观音性别与形象
        二、多样化的闽南观音信仰职能
        三、众神喧哗中的观音
    第二节 闽南观音信仰的文化特色
        一、闽南观音的特称:“观音佛祖”
        二、闽南观音信仰朝圣道场变迁
    第三节 闽南观音信仰的对外传播
        一、闽南观音信仰与台湾
        二、闽南观音信仰与东南亚
第二章 当代漳泉地区观音庙宇分布情况
    第一节 泉州地区的观音庙宇分布
        一、泉州地区的历史建置
        二、观音庙宇分布情况
        三、泉州观音庙宇的命名分布对比
    第二节 漳州地区的观音庙宇分布
        一、漳州地区的历史建置
        二、观音庙宇分布情况
        三、漳州观音庙宇的命名与管理模式
    第三节 漳泉地区观音庙宇分布情况的对比
        一、时间的对比
        二、空间的对比
第三章 当代闽南观音信仰的传承与发展
    第一节 东桥亭寺的日常活动
        一、东桥亭寺概况
        二、佛事活动与民俗活动
        三、观音信仰现状的调查问卷与分析
    第二节 安海龙山寺的角色转换
        一、管理模式的更替与准确的自我定位
        二、角色转换后的社会影响力
        三、新时期观音信仰传承与发展的建议
余论
附录一 当代闽南民间观音信仰研究调查问卷
附录二 安海龙山寺官方微博的信息表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2)灶美“淘宝村”公共空间体系重构与适应性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社会巨变中的乡村
        1.1.2 灶美村的典型性
    1.2 研究对象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国外研究现状
        1.4.2 国内研究现状
        1.4.3 研究简评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内容和研究框架
第2章 灶美村公共空间现状解析
    2.1 灶美村概况
    2.2 灶美村公共空间现状
        2.2.1 街道空间现状
        2.2.2 村口空间现状
        2.2.3 祠堂空间现状
        2.2.4 生态景观空间现状
        2.2.5 娱乐休闲空间现状
    2.3 灶美村公共空间异变分析
        2.3.1 街道空间异变分析
        2.3.2 村口空间异变分析
        2.3.3 祠堂空间异变分析
        2.3.4 生态景观空间异变分析
        2.3.5 娱乐休闲空间异变分析
    2.4 空间生产:灶美村公共空间变迁的深层认知
        2.4.1 灶美村公共空间变迁的“资本-权利”视角
        2.4.2 社会文化视角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灶美村公共空间体系重构
    3.1 灶美村公共空间体系演变过程
        3.1.1 灶美村旧有公共空间体系
        3.1.2 灶美村现有公共空间的构成
        3.1.3 公共空间演变机制
    3.2 未来灶美村公共空间体系
        3.2.1 公共空间的功能
        3.2.2 类型构成
        3.2.3 空间内涵
    3.3 灶美村公共空间规划
        3.3.1 灶美村总体规划
        3.3.2 灶美村生活性公共空间规划
        3.3.3 灶美村娱乐性公共空间规划
        3.3.4 灶美村生产性公共空间规划
        3.3.5 灶美村信仰性公共空间规划
        3.3.6 灶美村政治性公共空间规划
        3.3.7 灶美村功能性公共空间规划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灶美村公共空间类型的适应性设计
    4.1 灶美村公共空间改造策略
        4.1.1 具有地域性
        4.1.2 符合村民生活习惯
        4.1.3 满足产业需求
    4.2 灶美村生活性公共空间计
        4.2.1 街道空间设计
        4.2.2 村口空间设计
    4.3 灶美村娱乐性公共空间设计
        4.3.1 活动广场空间设计
        4.3.2 街道休憩空间设计
        4.3.3 生态性休闲景观空间设计
        4.3.4 戏台前广场设计
    4.4 灶美村生产性公共空间设计
    4.5 灶美村政治性公共空间设计
    4.6 灶美村功能性公共空间设计
        4.6.1 室外广场展览空间设计
        4.6.2 创意办公的室内休息展览空间设计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总结
    5.1 研究成果
    5.2 研究创新点
    5.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索引
附录 灶美村公共空间现状问卷调查
后记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3)韶关市曲江区美丽乡村建设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外研究综述
        1.3.2 国内研究综述
        1.3.3 简要评价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乡村
        2.1.2 美丽乡村
        2.1.3 乡村振兴战略
    2.2 理论基础
        2.2.1 人居环境理论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3 参与式发展理念
3 曲江区农村现状
    3.1 曲江区概括
    3.2 曲江区农村发展现状
        3.2.1 农业生产总产值
        3.2.2 农业人口分布及人均收入
        3.2.3 人均村庄建设用地规模
        3.2.4 农村道路建设情况
        3.2.5 农村市政设施(给水、排水、电力、电信)
        3.2.6 农村公共服务设施
        3.2.7 乡村风貌
    3.3 曲江区农村发展成效
        3.3.1 农村人居环境大幅改善
        3.3.2 乡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改革取得成效
        3.3.3 乡村规划实现全域覆盖
4 曲江区美丽乡村建设情况分析
    4.1 乡村建设主管部门和基层建设管理者访谈
    4.2 从问卷调查看村民对美丽乡村建设的真实感受和意愿
        4.2.1 问卷调查
        4.2.2 问卷调查分析
    4.3 从典型案例看曲江区美丽乡村建设
        4.3.1 马坝镇柏树下村
        4.3.2 樟市镇西约村
5 曲江区美丽乡村建设存在问题
    5.1 农村产业与基础设施薄弱
    5.2 农村风貌特色缺乏
    5.3 农村土地利用方式粗放,用地建设指标紧缺
    5.4 建设资金筹集困难
    5.5 村镇干部的管理水平和基层组织的稳定性低
    5.6 乡村规划本身不合理影响实施
6 国内外乡村建设的经验做法
    6.1 国内美丽乡村建设的经验做法
        6.1.1 江苏省村庄环境整治建设行动
        6.1.2 广州市“美丽乡村”规划建设实践
        6.1.3 四川省“美丽乡村”规划建设
    6.2 国外乡村建设的经验做法
        6.2.1 美国乡村建设经验
        6.2.2 德国乡村建设经验
        6.2.3 日本造村运动
7 曲江区美丽乡村建设的对策
    7.1 加强农村发展要素保障,支撑美丽乡村建设发展
        7.1.1 加强现代信息技术应用,推进农村产业发展
        7.1.2 推进农村土地流转改革创新,加强土地要素保障
        7.1.3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补强美丽乡村建设短板
    7.2 建立村民、各政府职能部门的工作联动协调机制
        7.2.1 加强村民参与,提高美丽乡村建设主体的积极性
        7.2.2 加强政府职能部门工作衔接
    7.3 多方并举广泛筹集开发建设资金
        7.3.1 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
        7.3.2 引导乡贤和社会资本参与美丽乡村建设
    7.4 加强农村基层建设管理能力
        7.4.1 加强基层管理者知识培训
        7.4.2 建立工程师和志愿者服务队下乡制度
    7.5 科学编制乡村规划,发挥规划引领作用
        7.5.1 一村一策,编制符合乡村实际的规划
        7.5.2 避免“空对空”,编制通俗易懂的规划
        7.5.3 加强政策和村庄产业研究,编制能落地的规划
8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创新与不足
    8.3 进一步工作的方向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附件

(4)三生空间视角下的福建省多尺度韧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方法
    1.3 研究框架与目标
        1.3.1 研究框架
        1.3.2 研究目标
2 相关研究进展综述
    2.1 韧性理论基础
        2.1.1 韧性概念的起源与演变
        2.1.2 韧性三种理论的视角转变
    2.2 国外韧性研究现状
        2.2.1 城市韧性的定义
        2.2.2 韧性城市研究框架
        2.2.3 韧性城市特征识别
        2.2.4 韧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
    2.3 国内韧性研究现状
        2.3.1 文献总体趋势分析
        2.3.2 文献研究维度体系
        2.3.3 不同时期研究特点
    2.4 三生空间研究现状
    2.5 存在不足
3 研究区域与评价体系
    3.1 研究区域
        3.1.1 区域概况
        3.1.2 区域划分依据
    3.2 评估内容
        3.2.1 生态空间
        3.2.2 生产空间
        3.2.3 生活空间
        3.2.4 评价体系
    3.3 评估方案
        3.3.1 技术路线
        3.3.2 评估方法
        3.3.3 空间格局识别
4 福建省多尺度韧性总体测度和评价
    4.1 综合韧性测度及评价
        4.1.1 韧性总体特征
        4.1.2 时空演化特征
        4.1.3 影响因素
    4.2 各准则层韧性测度及评价
        4.2.1 韧性特征
        4.2.2 格局特征
5 福建省多尺度韧性空间关联效应
    5.1 综合韧性空间关联格局
        5.1.1 全局关联格局
        5.1.2 局部关联格局
    5.2 各准则层空间关联格局
        5.2.1 全局关联格局
        5.2.2 局部关联格局
6 结论建议与讨论
    6.1 结论
    6.2 建议
        6.2.1 综合韧性优化
        6.2.2 各准则层韧性优化
    6.3 讨论
        6.3.1 本研究不足
        6.3.2 本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致谢

(5)“三圈理论”视野下的乡村人才培育战略分析——以福建省安溪县农民讲师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基于“三圈理论”的乡村人才培育战略分析框架
    (一)“三圈理论”概述
    (二)“三圈理论”要素构成
    (三)“三圈理论”视角下的乡村人才培育战略
二、乡村人才培育现状分析——福建省安溪县农民讲师团
    (一)成立背景
    (二)发展成效
    (三)瓶颈与问题
        1、培育战略的公共价值面较小
        2、培育战略执行力度有限
        3、培育战略尚未形成有效的社会合力
三、“三圈理论”视角下的培育战略难题的成因分析
    (一)公共价值层面
    (二)执行能力层面
    (三)支持力层面
四、破解乡村人才培育难题路径
    (一)加快主客体价值观转变,推动农民启蒙
    (二)加大乡村人才培育执行力,提升战略精准度
    (三)拓展乡村人才培育的支持圈,壮大社会合力
五、总结

(6)中职学校外贸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研究 ——以福建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选题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一、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二、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 创新与不足
        一、创新之处
        二、不足之处
第一章 相关概念的界定与理论基础
    第一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中等职业教育
        二、外贸专业
        三、跨文化交际
    第二节 相关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二、西方经济学的人力资本理论
        三、情境教学理论
第二章 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概述
    第一节 跨文化交际的产生与发展
        一、跨文化交际的产生
        二、跨文化交际的发展
    第二节 外贸相关专业跨文化交际培养特征
        一、语言——英语语言技能的熟练
        二、语境——对外国文化以及商务外贸的了解
        三、交际关系——交际能力的训练
        四、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第三节 福建省中职学校外贸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现状
        一、福建省中职学校外贸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培养课程定位
        二、福建省外贸专业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相关中职学校状况
        三、福建省中职学校外贸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优势条件
第三章 福建省中职学校外贸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第一节 中职学校外贸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能力培养方式与外贸经济发展需求匹配度不够高
        二、跨文化交际课程设置不够科学合理
        三、综合能力素质不能满足外贸经济发展要求
    第二节 中职学校外贸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体制性原因
        二、政策性原因
        三、社会文化原因
        四、中职学校自身原因
第四章 国内外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主要经验及启示
    第一节 国外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经验
        一、英国ESL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主要经验
        二、美国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主要经验
    第二节 国内跨文化交际能力主要培养经验
        一、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的创设情境
        二、衡山职业中专的产教融合
    第三节 国内外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经验的启示
        一、从理论到实践的创新
        二、创设跨文化交际情境
        三、引企入教,产教融合
第五章 福建省中职学校外贸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对策
    第一节 明确办学定位,优化能力培养方式
        一、明确中职教育定位
        二、明确专业与培养目标定位
        三、优化专业能力培养方式,对接经济发展需求
    第二节 科学规划课程,加大培养力度
        一、把握课程特点,合理选用教材
        二、根据专业性质,恰当安排课时
        三、增设实践环境,加强校企合作
    第三节 培养综合素质,注重全面发展
        一、重视学生品德教育,德育为先
        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学水平
        三、加强中外文化的学习,克服文化定势
第六章 结论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7)茶文化影响下的武夷山传统村落空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概念界定和研究对象
        1.2.1 茶文化
        1.2.2 产业文化
        1.2.3 武夷山区域
        1.2.4 茶文化村落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外及台湾地区相关研究
        1.3.2 国内相关研究动态
        1.3.3 研究评述
    1.4 研究方案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技术路线
第2章 产业文化与传统村落相关论述
    2.1 文化与传统村落评价体系
    2.2 生产事业积淀的文化遗产
    2.3 产业文化影响多种村落形态
        2.3.1 以农耕文化为主的村落
        2.3.2 以渔业文化为主的村落
        2.3.3 以牧业文化为主的村落
        2.3.4 以航运文化为主的村落
        2.3.5 以商贸文化为主的村落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传统茶文化聚落的区域地理概况
    3.1 中华茶文化与茶聚落的区域分布
        3.1.1 我国茶叶发展和主要种植区域
        3.1.2 我国典型茶叶品类的聚落分布
    3.2 福建茶文化聚落的总体分布特征
        3.2.1 福建贡茶溯源与历代外贸
        3.2.2 福建茶区分布与茶树种类
        3.2.3 福建主要茶聚落的地理特征
        3.2.4 闽台茶叶源渊同祖同根
    3.3 武夷山茶文化聚落的地域典型特色
        3.3.1 武夷茶水陆贸易兴村落
        3.3.2 黄冈山脉地理条件与红茶村
        3.3.3 武夷岩韵微气候与岩茶村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茶文化对武夷山传统村落整体布局的影响
    4.1 山水环境与村落选址的融合方式
        4.1.1 茶山为村落的生态基底
        4.1.2 红茶种植型村落以山谷分布
        4.1.3 岩茶贸易型村落的临水选址
    4.2 村落空间结构与茶文化的紧密结合
        4.2.1 水系为贸易型村落的基本结构
        4.2.2 茶叶贸易影响村落的结构变化
        4.2.3 茶叶贸易与村落家族聚集分布
    4.3 茶文化对村落街巷系统的建设作用
        4.3.1 以贸易街巷为主的总体格局
        4.3.2 滨水商贸街巷的设施建设
        4.3.3 街巷系统的多种空间尺度
    4.4 茶文化元素在村落布局中的泛化衍生
        4.4.1 建村之初开基种茶
        4.4.2 茶业兴盛发展水运
        4.4.3 贸易鼎盛村落建设
        4.4.4 近现代衰败闲置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茶文化对武夷山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的营造
    5.1 茶业水运埠口的商贸兴衰
        5.1.1 埠口的分布与贸易路线
        5.1.2 埠口的兴盛与茶业活动
        5.1.3 近现代埠口与码头的功能变化
    5.2 茶业贸易街市的廊桥空间
        5.2.1 滨水商贸集市与业态分布
        5.2.2 村民生产生活与休憩娱乐
    5.3 庙宇、会馆的祭祀空间
        5.3.1 本土祭祀神明
        5.3.2 茶叶贸易水运的祭祀
        5.3.3 茶客会馆中的外来神明
    5.4 宗祠建造的茶文化底蕴
        5.4.1 邹家的茶业“商”德
        5.4.2 兄弟共守家业训诫
    5.5 传统茶习俗的节点空间
        5.5.1 祭祀茶神与传统茶园
        5.5.2 斗茶活动与天一井
        5.5.3 乾坤井与溯源情怀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武夷山传统村落建筑场所与茶业活动的联系
    6.1 传统茶行的复合空间
        6.1.1 生产贸易与居住的一体融合
        6.1.2 现代村落建筑中的设计转变
    6.2 百年茶庄的贸易空间
        6.2.1 室内外空间结合的动静流线
        6.2.2 商贸与休闲空间的私密性过度
    6.3 一般民居的家庭式茶空间
        6.3.1 家庭式茶作坊的组成形式
        6.3.2 民居建筑的待客品茶
    6.4 茶商建筑中的装饰色彩
        6.4.1 砖雕上的美好期许
        6.4.2 建筑镇宅的文化信仰
    6.5 茶业场所与生产制作
        6.5.1 茶坊中器具的使用
        6.5.2 遇林亭窑址与茶盏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当代茶文化村落的保护与发展
    7.1 茶业发展后当代村落的反思
        7.1.1 过度种植与村落扩张
        7.1.2 新村建设与选址布局
        7.1.3 村落公共空间文化缺失
        7.1.4 规模化生产与功能分离
    7.2 茶文化村落空间要素特征的梳理
    7.3 当代乡村建设中茶文化保护发展的策略
        7.3.1 现存乡村茶文化遗产的继承
        7.3.2 村落更新中茶文化元素的融入
        7.3.3 倡导村民参与茶文化的传承
        7.3.4 探索村落“文化+”发展新思路
    7.4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8)城市旧居住区更新的综合评价与规划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研究背景与意义
        0.1.1 研究背景
        0.1.2 研究意义
        0.1.3 概念界定
    0.2 国内外旧城更新研究述评
        0.2.1 样本选取与样本描述
        0.2.2 国内旧城更新研究进展
        0.2.3 国外旧城更新研究进展
        0.2.4 国内外旧城更新研究反思
        0.2.5 国内外研究总结
    0.3 研究目标与内容
        0.3.1 研究目标
        0.3.2 研究内容
    0.4 研究方法与框架
        0.4.1 研究方法
        0.4.2 研究框架
第一章 中国城市旧居住区更新的现状与问题
    1.1 我国旧居住区更新的发展历程
        1.1.1 计划经济时期的旧居住区更新(1949~1978 年)
        1.1.2 改革开放初期的旧居住区更新(1978~1998 年)
        1.1.3 市场经济时期的旧居住区更新(1998~2010 年)
        1.1.4 旧居住区更新的价值转向(2010 年以后)
    1.2 我国旧居住区更新的主要特征
        1.2.1 更新趋于全面、综合、整体、系统、可持续发展
        1.2.2 更新目标受经济因素影响,强调社会效益的发挥
        1.2.3 更新方式因更新主体不同而存在差异
        1.2.4 更新参与体现为多方利益的博弈
    1.3 我国旧居住区更新存在的主要问题与矛盾
        1.3.1 鉴于开发商、政府和居民三个利益群体的矛盾
        1.3.2 出于传统与现代认知的冲突
        1.3.3 基于大规模拆迁与小范围更替方式的纠结
    1.4 我国旧居住区更新产生问题的原因
        1.4.1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不健全
        1.4.2 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缺失
        1.4.3 城市更新规划编制方法滞后
        1.4.4 城市更新决策机制的不完善
        1.4.5 公众参与机制的不健全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旧居住区更新相关理论基础
    2.1 更新的动因:对社会、经济、政治因素变化的分析
        2.1.1 需求理论:对社会因素变化的分析
        2.1.2 租隙理论:对经济因素变化的分析
        2.1.3 新自由主义政策论:对政治因素变化的分析
    2.2 更新的目标:人类对可持续住区的追求
        2.2.1 居住环境的可持续性内涵辨析
        2.2.2 人与环境和谐共生居住模式的提出
    2.3 更新的评判标准:对旧居住区更新的衡量
        2.3.1 国外旧居住区更新的评判标准
        2.3.2 国内旧居住区更新的评判标准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城市旧居住区更新的评价理论与体系构建
    3.1 评价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3.1.1 概念阐述:评价、综合评价与评价体系
        3.1.2 评价流程:评价的基本流程与步骤
        3.1.3 评价方法:相关综合评价方法汇总
        3.1.4 评价主体:居民、政府、规划师、市场
    3.2 旧居住区更新评价的内容与意义
        3.2.1 旧居住区更新评价的内涵
        3.2.2 旧居住区更新评价的内容
        3.2.3 实施旧居住区更新评价的意义
    3.3 旧居住区更新评价的技术方法
        3.3.1 访谈
        3.3.2 实地观察
        3.3.3 问卷调查
        3.3.4 文献研究
        3.3.5 认知地图
        3.3.6 数据分析
    3.4 体系建构:旧居住区更新的综合评价体系
        3.4.1 评价程序:旧居住区更新评价的流程分解
        3.4.2 评价标准:制定原则、制定依据与相关参照标准
        3.4.3 指标体系:设置原则、构建过程与体系建构
        3.4.4 权重设置:权值评价与层次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城市旧居住区更新现状调查与评价
    4.1 现状调查与评价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4.1.1 概念阐述:现状调查的内涵
        4.1.2 理论基础: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的引入
        4.1.3 流程架构:现状调查与评价的流程整合
    4.2 体系构建:旧居住区更新现状综合评价体系
        4.2.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意义与思路
        4.2.2 旧居住区现状评价的主要因素
        4.2.3 现状调查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4.3 权重设置: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
        4.3.1 权重方法的选择
        4.3.2 层次分析法计算流程
    4.4 模型建构:旧居住区更新现状评价模型
    4.5 实证研究:以南京市秦淮区旧居住区现状调查与评价为例
        4.5.1 评价主体与评价对象选择
        4.5.2 调查问卷与数据采集
        4.5.3 调查结果统计与分析
        4.5.4 现状综合评价及其结果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城市旧居住区更新使用后评价
    5.1 使用后评价(POE)概念解析
        5.1.1 使用后评价的内涵与特征
        5.1.2 使用后评价的类型与层次
        5.1.3 使用后评价的功能与意义
        5.1.4 使用后评价在旧居住区更新中的意义
    5.2 使用后评价在旧居住区更新中的应用
        5.2.1 概念解析:旧居住区更新使用后评价内涵
        5.2.2 流程解析:旧居住区更新使用后评价流程
    5.3 旧居住区更新使用后评价的指标体系构建
        5.3.1 文献回顾
        5.3.2 旧居住区更新使用后评价指标体系
        5.3.3 旧居住区更新使用后评价指标体系特征
    5.4 旧居住区更新使用后评价标准与量化方法
        5.4.1 评价标准的确定
        5.4.2 层次分析法与权重设置
        5.4.3 模糊综合评价的原理与方法
    5.5 实证研究:以合肥市西园新村更新使用后评价为例
        5.5.1 西园新村概况
        5.5.2 研究设计
        5.5.3 调查结果统计与分析
        5.5.4 指标权重计算
        5.5.5 模糊综合评价
        5.5.6 问题分析与总结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城市旧居住区更新的规划路径
    6.1 城市旧居住区更新的总体思路
        6.1.1 确定合理的更新单元
        6.1.2 正确处理旧居住区建筑实体的存留
        6.1.3 保持旧居住区空间的异质性
    6.2 物质空间更新规划路径
        6.2.1 土地开发强度控制
        6.2.2 旧居住区功能优化
        6.2.3 道路系统组织架构
        6.2.4 公共空间重构
    6.3 社会空间更新规划路径
        6.3.1 居住区同质与异质的理性思辨
        6.3.2 居住区人口构成及其空间分布相关研究
        6.3.3 有机混合的空间模式分析和模型建构
        6.3.4 混合住区人口构成及空间分布调整策略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语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本文创新点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
后记

(9)泉州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中的政府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述评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内容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内容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一、研究方法
        二、创新之处
第二章 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
    第一节 概念界定
        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二、政府行为
    第二节 理论基础
        一、服务型政府理论
        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中的政府行为定位
第三章 泉州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中的政府行为现状
    第一节 泉州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中的政府行为
        一、制定出台公共文化服务政策
        二、提升图书馆等文化事业单位管理服务水平
        三、建设大型基础公共文化设施
        四、丰富公共文化服务特色供给形式
        五、开展公共文化服务政府监管
    第二节 泉州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中的政府行为成效
        一、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渐成规模
        二、大众文化品牌效应开始显现
        三、公共文化服务信息化水平有所提升
        四、市、县、乡、村四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初步形成
第四章 泉州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中政府行为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第一节 泉州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中政府行为存在的问题
        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政策保障机制相对薄弱
        二、政府对公共文化设施供给布局失衡
        三、政府对公共文化服务的绩效评价体系不完备
        四、政府对公共文化服务人才培养不到位
    第二节 泉州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中政府行为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政府对文化建设的重视度不够
        二、文化体制改革不彻底
        三、公共服务财政支出仍有差距
        四、政府职能定位不够明确
第五章 国内其他地区的经验借鉴
    第一节 国内其他地区经验
        一、厦门市政府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经验
        二、福州市政府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经验
        三、嘉兴市政府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经验
    第二节 经验启示
        一、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的有关政策法规
        二、加大对基层一线地区的公共文化服务的关注度和投入度
        三、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公共文化服务品牌
        四、引入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第六章 泉州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中政府行为优化对策
    第一节 完善政府公共文化服务的特色政策
        一、制定符合泉州实际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规划战略
        二、建立积极有效的政策引导机制
    第二节 加大政府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的财政支持
        一、加大政府财政投入力度
        二、培育和发展文化中介组织
    第三节 提升政府在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服务质量
        一、持续打造泉州市公共文化服务特色品牌
        二、完善四级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网络
        三、提升政府服务效能
    第四节 创新政府管理监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体制机制
        一、改革政府公共文化管理体制
        二、制定科学的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评价体系
    第五节 加强政府公共文化服务的队伍建设
        一、加大对公共文化服务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
        二、拓展地方公共文化服务志愿者队伍
第七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与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10)民国时期福建侨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四、本文创新
    五、相关概念界定
第一章 民国时期海外闽籍华侨概况
    第一节 民国时期闽籍华侨数量估算与海外分布
    第二节 闽籍华侨的经济地位与职业结构
    第三节 闽籍华侨的文教社团及其影响力
第二章 民国时期福建侨务机构设置与侨务理念的演变
    第一节 福建暨南局的兴废
    第二节 国民政府时期闽省的侨务机构
第三章 民国时期福建侨乡施政(上)
    第一节 出入境管理与移民
    第二节 争取与疏通侨汇
    第三节 鼓励华侨回省投资政策
    第四节 倡导侨办教育
第四章 民国时期福建侨乡施政(下)
    第一节 侨政与福建归侨团体的兴起
    第二节 福建归侨侨眷之战时救济
    第三节 保护归侨侨眷
第五章 民国时期福建海外侨政
    第一节 管理与密切联络海外闽侨社团
    第二节 海外宣慰与宣传
    第三节 保护海外华侨
第六章 侨政效果
    第一节 侨乡施政效果
    第二节 海外侨政效果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四、安溪县新村建设的实践与启示(论文参考文献)

  • [1]当代闽南民间观音信仰研究[D]. 苏婷婷. 闽南师范大学, 2021
  • [2]灶美“淘宝村”公共空间体系重构与适应性设计[D]. 季巷彤. 山东建筑大学, 2020(11)
  • [3]韶关市曲江区美丽乡村建设问题研究[D]. 邓伟.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2020(07)
  • [4]三生空间视角下的福建省多尺度韧性评价[D]. 萧满红. 福建农林大学, 2020(02)
  • [5]“三圈理论”视野下的乡村人才培育战略分析——以福建省安溪县农民讲师团为例[J]. 许小桦,雷国铨. 安徽行政学院学报, 2019(05)
  • [6]中职学校外贸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研究 ——以福建省为例[D]. 黄沁芳.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7]茶文化影响下的武夷山传统村落空间研究[D]. 涂哲智. 华侨大学, 2019(01)
  • [8]城市旧居住区更新的综合评价与规划路径研究[D]. 汪平西. 东南大学, 2019(05)
  • [9]泉州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中的政府行为研究[D]. 黄立南. 华侨大学, 2019(01)
  • [10]民国时期福建侨务研究[D]. 上官小红. 厦门大学, 2018(12)

标签:;  ;  ;  ;  ;  

安溪县新村建设的实践与启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