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实施“三大工程”推动江东跨越式发展

积极实施“三大工程”推动江东跨越式发展

一、积极实施“三大工程” 促进江东跨越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车晓荣[1](2021)在《台州市产业援疆对第一师阿拉尔市产业结构优化的贡献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对口援疆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的国家战略模式,是实现新疆跨越式发展的主要动力。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新时代新征程的新起点上,对口援疆对提升“五化”协同发展,促进边疆地区民族团结、民族地区的经济稳定发展及区域间的经济交流具有积极地推动作用。自2010年5月党中央召开全国对口支援工作会议以来,产业援疆成为新一轮对口援疆工作的新亮点,真正实现了从“输血”向“造血”转变。按照新“产业援建”理念,找准着力点,健康稳步推进产业援疆、不断探索和创新产业援疆方式是实现新疆社会稳定与长治久安的重要举措。基于此,本文以台州市产业援疆对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市产业结构优化的贡献进行分析,对新时期兵团经济快速运行及美丽新疆的建设有着重要的理论基础和现实意义。首先,论文在系统梳理对口援疆对产业结构优化贡献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出适合台州市产业援疆对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市产业结构优化贡献的理论支撑和经验方法,同时论文对产业援疆的核心概念和相关理论基础知识进行有序分析,将为后续的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其次,对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市产业发展现状特征及存在问题进行了描述性分析,发现近年来第一师阿拉尔市经济实力不断壮大,并且在国家各部委和浙江省、台州市的无私援助下,实现了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同时,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从“一二三”型优化调整为“一三二”型,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三产融合互动发展。另外研究发现第一师阿拉尔市作为兵团南疆中心城市,其产业集聚和辐射带动功能不强,产业门类中无南疆区域的优势产业,服务方式无特色及优势,产业没有形成品牌化,龙头企业发展不足,区域产业高地未形成,各行业之间关联度不密切,导致产业化程度不高,产业集聚能力弱,未形成规模和集聚发展态势;接着,论文通过构建产业结构优化测度模型从中计算出援疆资金和招商引资的投资率、贡献率和拉动率三个指标来衡量其对第一师阿拉尔市经济总量增长和产业结构优化的贡献度,从而得出以下结论:(1)自2010年新一轮对口援疆以来,台州市援疆资金不断增加,支援建设的项目从民生保障、基础设施建设,扩展到到产业发展等方面,在台州市大力援助及第一师阿拉尔的自身努力下,国民生产生产总值增速较快,处于南疆兵团经济发展的前列;(2)产业援疆作为新一轮对口援疆的工作亮点,经过一批又一批援疆干部的探索创新,产业援疆工作成效显着,第一师阿拉尔市产业结构比重从“一二三”优化调整为“一三二”。(3)产业援疆资金和招商引资资金对第一师阿拉尔市工业发展的贡献度因政策的不一样,每年波动较大,另外产业援疆资金主要用于工业基础设施建设,不能直接作用于经济数据的变化。短期内有效推进招商引资工作是推动第一师阿拉尔市经济快速运行的关键因素;最后,结合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市目前经济发展的实际状况,提出今后一个时期推进产业援疆的对策建议,并为产业援建项目调整修订提供依据:(1)提升特色产业,推动三次产业融合发展;(2)开展招商引资产业对接,增强经济发展的后劲;(3)实施纺织服装产业促百万人就业工程,扩大就业;(4)开展电商、旅游、金融和电力四业共援,全力拓展就业渠道;(5)出台鼓励内地产业转移到新疆的优惠政策。基于上述结论,论文认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市应彰显兵团绿色发展要求,在台州市产业援疆的背景下,大力构建一个服务与社会、服务与兵团、为民所思、为民所想、经济利益等一体化发展的兵团兴新城市。

韩锐[2](2021)在《东北地区“156工程”建筑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年)是新中国摆脱落后的农业大国向现代化工业强国迈进的起点。依托苏联的技术援助,以“156工程”为基石,中国逐步建立起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在实际建成的150个重点项目中,56项分布在东北地区。由于东北三省鲜明的地理气候特征、发达的陆运网络、出色的近代工业基础以及特殊的历史沿革等一系列因素,使56个项目的立项选址与规划建设呈现出新旧交织的特色,同时依附铁路的连通纵横又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通过文献研究与田野调查,厘清了东北地区“156工程”的历史沿革与分类建设的概况。基于“156工程”以工业项目带动工业区规划建设的特点,选取多厂联合式新建工业区、单一工厂新建工业区以及嵌入式改扩建工业区三类代表性工业区规划模式案例,深入的剖析其规划特点以及与所在城市的空间结构演进关系,并利用空间句法理论和技术比较分析它们的规划实践水平。借助比较研究法及多技术融合的定量分析方法,选取生产区与生活区代表性案例作为建筑规划设计的研究对象,揭示出在“156工程”工业建筑及民用建筑领域中迥异的建筑文化与技术转移内容、过程及动因。呈现了20世纪上半叶美国现代工业建筑学成就经由苏联大规模工业建设的锤炼所沉淀出的工业建筑规划设计理论和技术在中国的传承与创新。同时梳理出苏联独特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风格在“156工程”建筑设计实践中的发展与流变。利用BIM技术与绿色建筑模拟技术,从建筑科技角度揭示出“156工程”建筑的规划设计与适用性之间的耦合关系。客观的评价了工业建筑与民用建筑的设计建造水平,明确了东北地区“156工程”建筑对苏联标准化设计的全面应用以及在立面设计中对中式“民族形式”的创新演绎,使其成为了人类工业建筑发展史中外来输入技术与国内政治文化融合的独特类型。对东北地区“156工程”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美学价值、科技价值及经济价值进行定性,基于价值评定和建筑破损现状调查,建立具有广泛适用性的“156工程”工业遗产价值评估体系与分级保护方法,提出了“双重保护、三类溢出、五位一体”的东北地区“156工程”产业集群整体性保护开发策略。“156工程”建筑是东北地区近代城市发展的珍稀样本,承载着丰厚的物质与文化信息。它们的建成与投产,有力的支撑了新中国的经济建设。对于其历史研究、技术研究、文化研究以及保护研究,不仅可以完善东北地区近代建筑史,亦可以拓展东北工业城镇的空间结构演进和城市文脉发展的相关研究。

卢华清,姜玉蕾,车言勇[3](2021)在《海阳教育:从“新”出发——“新时代品质教育”行动纪实》文中研究指明"新学校"建设:让教育改革扎实推进战略转变,让"新学校"亮丽多姿课程建设,让"新学校"特色鲜明组织变革,让"新学校"活力四射"新课堂"研究:让深度学习真实发生坚持学习中心,让课堂快速转型坚持课程立意,让课堂重新构建坚持育人本位,让课堂再次改造"新教师"塑造:让专业成长触手可及三大建设,让教师成为凝心铸魂的大先生三大工程,让教师成为能力过硬的引领者三大措施,让教师成为学生成长的筑梦人

王芝兰[4](2020)在《汉英机器翻译错误类型及译后编辑方案 ——以《高铁风云录》(节选)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十年,巨大的翻译需求给语言服务行业带来了空前挑战。传统的人工语言服务已经远远不能满足迅猛增长的翻译需求,这为机器翻译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但是,机器输出的译文常常无法满足终端用户的质量要求,因此对机器翻译进行译后编辑成为应对这一挑战的有效途径。本报告的翻译素材为《高铁风云录》第五章。笔者使用谷歌译者工具包导出机器翻译版本,并将其作为本报告的分析对象。在翻译质量评估模型的指导下,本文从准确性和流畅性两个角度出发,总结了机器译文中出现的死译、误译、漏译、尬译、错误断句、缺译、不一致、标点八种错误类型。本文研究结果表明机器在处理专业表达、中国特色四字词语、歧义字段以及无主句时表现较差。虽然目前的机器翻译系统已经从几年前的统计型翻译系统发展为神经翻译系统,输出的译文质量大大提高,但是大部分译文仍然停留在句法层面,对语境的利用不足,逻辑清晰且语义连贯的译文较少。本文针对每种错误类型分别给出包括翻译策略、翻译方法以及翻译技巧在内的解决方案,并且提出如下建议:译后编辑之前,先提取术语并制作双语术语表,避免在进行译后编辑时耗时费力地重复查找同一术语;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根据译入语的语言习惯对原文进行译前编辑,包括补充主语、拆分长句等;在进行译后编辑时,辅以术语提取工具、质量保证工具等,提高工作效率和译文质量。

汪明玥[5](2020)在《南京城墙东水关、西水关的历史沿革及保护利用》文中研究表明南京作为六朝古都、十朝都会,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历史遗迹。东水关与西水关是南京城墙的重要组成部分,见证了南京这座古城的历史变迁,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研究价值。根据相关史料可知,东水关的始建可追溯到杨吴时期,其前身为上水门,在五代宋元时期具有分流秦淮河的作用。明初在上水门的基础上扩建成为东水关,成为功能完善的水利设施,并具有通航和军事防御功能。民国时期,为解决城市用水问题,曾对东水关进行多次维修改造。西水关的前身为下水门,与上水门兴建于同一时期,内秦淮河水自此出城与外秦淮河水合流。根据相关文献,下水门周边还有赏心亭、白鹭亭、二水亭、折柳亭、风亭、佳丽亭等古迹。明初以下水门为基础拓建而成的西水关设计精密,具有水利、防务两大功能。民国时期,为发挥其水利功能,亦曾对西水关进行了相应的改造。西水关建筑早年已大部分拆毁,东水关建筑保存相对完整。东水关与西水关的展示利用,存在着解读深度不够、旅游资源挖掘尚浅等问题。通过实地调研,本文提出以下改进的建议:在保护方面,东水关应坚持原真性原则,加强对建筑本体的保护与周围环境的管理;西水关可考虑重现本体建筑,恢复其原来面貌。在展示方面,二者可建立主题展览馆或水关文化体验区,添置各类解读设施,丰富阐述的手段。在利用方面,二者可通过举办各类活动,以加强宣传,并重视旅游资源的开发,真正发挥古代建筑的社会教育功能。

郭占恒[6](2017)在《统筹区域发展的战略谋局和生动实践》文中指出统筹区域发展的意义在于让不同区域的城乡居民享有基本同等的生活水平和质量,核心在于促进发达地区加快发展、欠发达地区跨越式发展。浙江深入实施欠发达乡镇奔小康、山海协作、百亿帮扶致富"三大工程",主动接轨上海和规划建设环杭州湾产业带及城市群来助推统筹区域发展统筹协调不仅是重要的工作方法,更是重要的思想方法和世界观的体现。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从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出发,审时度势,十指弹琴,既统筹兼顾、综合平衡,又突出重点、带动全局,既

尹力[7](2017)在《政府工作报告》文中认为各位代表: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查,并请省政协委员提出意见。一、2016年工作回顾过去一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的坚强领导下,全省各族人民齐心协力、努力奋斗,取得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成绩,省十二届

孝感市人民政府[8](2016)在《孝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文中提出目录一、开创第三次创业新局面(一)发展基础与环境(二)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二、建设充满活力的创新城市(一)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二)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三)推进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三、全面深化各领域改革(一)推进供给

滕刚[9](2015)在《政府工作报告》文中研究表明各位代表: 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4年工作回顾 过去一年,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市政府团结和依靠全市人民,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

白云[10](2014)在《2014年全省统战工作的主要任务》文中研究指明2014年全省统一战线工作的总体思路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省委十届五次全会暨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及全国统战部长会议精神为主线,围绕我省转型跨越发展和综改试验区建设的总目标,实施"三大工

二、积极实施“三大工程” 促进江东跨越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积极实施“三大工程” 促进江东跨越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台州市产业援疆对第一师阿拉尔市产业结构优化的贡献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产业结构优化的研究
        1.2.2 对口支援及对口援疆与经济增长方面的研究
        1.2.3 产业结构优化测评理论及方法
        1.2.4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影响因素研究
        1.2.5 新疆及兵团产业结构优化相关研究
    1.3 研究述评
    1.4 研究思路与内容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图
    1.6 本文可能的创新之处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产业援疆政策的理论基础
        2.1.1 对口支援的内涵
        2.1.2 对口援疆的内涵
        2.1.3 产业援疆的内涵
        2.1.4 产业援疆政策的理论分析
    2.2 产业结构优化的理论基础
        2.2.1 产业的内涵
        2.2.2 产业结构的内涵
        2.2.3 产业结构优化的内涵
        2.2.4 产业结构演进理论
        2.2.5 产业结构优化理论
    2.3 投资促进产业结构优化相关理论分析
第3章 第一师阿拉尔市产业发展现状
    3.1 第一师阿拉尔市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3.1.1 区位优势概况
        3.1.2 第一师经济社会发展与兵团总体差异
        3.1.3 人口政策对经济社会发展红利
    3.2 第一师阿拉尔市资源优势
        3.2.1 产业发展资源禀赋条件
        3.2.2 自然资源优势条件
        3.2.3 生态旅游资源发展现状
    3.3 第一师阿拉尔市三次产业结构和产业发展宏观分析
        3.3.1 第一师阿拉尔市生产总值发展趋势
        3.3.2 第一师阿拉尔市产业结构分析
    3.4 三次产业内部发展现状分析
        3.4.1 第一师阿拉尔市第一产业内部发展现状
        3.4.2 第一师阿拉尔二产业内部发展现状
        3.4.3 第一师阿拉尔第三产业内部发展现状分析
    3.5 第一师产业产业发展劣势和制约瓶颈
        3.5.1 产业结构仍然不优
        3.5.2 第一产业产业结构不合理
        3.5.3 第二产业产业处于价值链的中低端
        3.5.4 第三产业发展质量不高产业结构与布局不优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台州市产业援疆对第一师阿拉尔市产业结构优化的实证分析
    4.1 浙江省台州市对口支援第一师阿拉尔具体情况分析
        4.1.1 第一师阿拉尔市投资援建取得的成果及效益
        4.1.2 第一师阿拉尔市产业结构优化的趋势分析
    4.2 数据来源及指标构建
        4.2.1 数据来源
        4.2.2 指标构建
    4.3 投资贡献度及产业结构优化分析
        4.3.1 经济总量的投资贡献分析
        4.3.2 经济增速拉动的贡献度分析
    4.4 三次产业内部结构的贡献度分析
        4.4.1 产业援疆对第一产业发展贡献分析
        4.4.2 产业援疆对第二产业发展贡献度分析
        4.4.3 产业援疆对第三产业发展贡献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研究结论及对策建议
    5.1 研究结论
        5.1.1 处于经济结构深度调整期、动能胶着期
        5.1.2 产业援疆在对口援疆工作中成效明显
        5.1.3 产业发展基础较好,趋势明显
    5.2 对策及政策建议
        5.2.1 提升特色产业,推动三次产业融合发展
        5.2.2 开展招商引资产业对接,增强经济发展的后劲
        5.2.3 实施纺织服装产业促百万人就业工程,扩大就业
        5.2.4 开展电商、旅游、金融和电力四业共援,全力拓展就业渠道
        5.2.5 出台鼓励内地产业转移到新疆的优惠政策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2)东北地区“156工程”建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及目的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1.3 研究目的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156 工程”建筑研究现状
        1.2.2 国内相关研究的局限性
        1.2.3 国外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1.2.4 国外相关研究的局限性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范围及研究对象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
    1.4 本论文的技术路线与研究框架
第2章 东北地区“156 工程”历史背景及发展贡献
    2.1 “156 工程”的立项背景
        2.1.1 国际政治环境背景——外部因素
        2.1.2 国防与经济建设需要——内部因素
        2.1.3 “156 工程”相关扶持政策
    2.2 新中国“156 工程”总体建设情况
        2.2.1 “156 工程”专家援助情况
        2.2.2 “156 工程”建设及产业构成情况
        2.2.3 “156 工程”的投资及地理分布情况
        2.2.4 东北地区“156 工程”产业类型
    2.3 以“156 工程”为依托的东北工业基地的形成及发展
        2.3.1 前“156 工程”时期的东北地区地域特质
        2.3.2 “156 工程”塑造下的东北工业基地特点
        2.3.3 “156 工程”对东北工业基地发展的影响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东北地区“156 工程”建设类型及特征
    3.1 东北地区“156 工程”新建项目类型
        3.1.1 多厂联合式新建项目建设内容及特征
        3.1.2 单一工厂新建项目建设内容及特征
    3.2 东北地区“156 工程”改扩建项目类型
        3.2.1 原址改扩建项目建设内容及特征
        3.2.2 设备技术升级项目建设内容及特征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东北地区“156 工程”工业区规划建设模式
    4.1 “156 工程”规划模式对所在城市空间结构演进的影响
        4.1.1 多厂联合式新建工业区所在城市空间结构演进历程
        4.1.2 单一工厂新建工业区所在城市空间结构演进历程
        4.1.3 嵌入式扩建工业区所在城市空间结构演进历程
    4.2 苏联工业区规划理念在“156 工程”中的实践特征
        4.2.1 苏联工业区规划模式的形成及向东北地区的转移
        4.2.2 哈尔滨市多厂联合式新建工业区规划模式特征
        4.2.3 长春市单一工厂新建工业区规划模式特征
        4.2.4 沈阳市嵌入式扩建工业区规划模式特征
    4.3 基于空间句法的“156 工程”规划实践水平分析
        4.3.1 东北地区“156 工程”三种规划模式的空间可拓性分析
        4.3.2 东北地区“156 工程”三种规划模式的道路可达性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东北地区“156 工程”建筑文化与技术的转移及创新
    5.1 东北地区“156 工程”生产区建筑文化与技术的溯源
        5.1.1 美国现代工业建筑学发展及对苏联的转移
        5.1.2 苏联现代工业建筑学发展及对中国的转移
        5.1.3 中国对现代工业建筑文化与技术的吸纳
        5.1.4 东北地区“156 工程”生产区的规划及设计水平
        5.1.5 东北地区“156 工程”工业建筑的传承与创新
    5.2 东北地区“156 工程”生活区建筑的发展与流变
        5.2.1 苏联民用建筑设计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5.2.2 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设计理论对中国的转移
        5.2.3 东北地区“156 工程”生活区住宅规划设计分析
        5.2.4 东北地区“156 工程”生活区住宅建筑舒适度分析
        5.2.5 东北地区“156 工程”民用建筑文化与技术的本土化历程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东北地区“156 工程”价值评估与保护开发策略
    6.1 东北地区“156 工程”价值评估
        6.1.1 东北地区“156 工程”价值定性
        6.1.2 “156 工程”代表性案例多重价值评估及分析
    6.2 东北地区“156 工程”建筑现状调查及保护分级策略
        6.2.1 “156 工程”代表性案例现状调查及破损成因分析
        6.2.2 “156 工程”代表性案例保护分级及措施建议
    6.3 东北地区“156 工程”产业集群工业遗产的整体性开发策略
        6.3.1 东北地区“156 工程”工业遗产保护性开发的语境
        6.3.2 东北地区“156 工程”产业集群整体性保护开发策略及愿景
    6.4 本章小结
结论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3)海阳教育:从“新”出发——“新时代品质教育”行动纪实(论文提纲范文)

“新学校”建设:让教育改革扎实推进
    战略转变,让“新学校”亮丽多姿
    课程建设,让“新学校”特色鲜明
    组织变革,让“新学校”活力四射
“新课堂”研究:让深度学习真实发生
    坚持学习中心,让课堂快速转型
    坚持课程立意,让课堂重新构建
    坚持育人本位,让课堂再次改造
“新教师”塑造:让专业成长触手可及
    三大建设,让教师成为凝心铸魂的大先生
    三大工程,让教师成为能力过硬的引领者
    三大措施,让教师成为学生成长的筑梦人

(4)汉英机器翻译错误类型及译后编辑方案 ——以《高铁风云录》(节选)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CHAPER ONE INTRODUCTION
    1.1 Background of the Report
    1.2 Source Text and Translation Project
    1.3 Purposes of the Report
    1.4 Significance of the Report
    1.5 Layout of the Report
CHAPTER TWO PROCESS DESCRIPTION
    2.1 Pre-translation Work Design
    2.2 Translation Process
    2.3 After-translation Management
CHAPTER THREE THEORETICAL FRAMEWORK
    3.1 Machine Translation
        3.1.1 Definition and Development of Machine Translation
        3.1.2 Machine Translation Platform Adopted in This Report
    3.2 Translation Quality Evaluation
        3.2.1 Previous Quality Evaluation Models
        3.2.2 Quality Evaluation Model Adopted in This Report
    3.3 Post-editing
        3.3.1 Definition and Development of Post-editing
        3.3.2 Scope of Post-editing
    3.4 “Machine Translation Plus Post-editing”Approach
        3.4.1 Definition of“Machine Translation Plus Post-editing”Approach
        3.4.2 Studies on“Machine Translation Plus Post-editing”Approach
CHAPTER FOUR MACHINE TRANSLATION ERROR TYPES AND THE POST-EDITING SOLUTIONS
    4.1 Error Types of Machine Translation Outputs
    4.2 Errors Relating to Accuracy
    4.3 Errors Relating to Fluency
CONCLUSIONS
    Major Findings of the Report
    Limitations and Suggestions
BIBLIOGRAPHY
ACKNOWLEDGEMENTS
APPENDICES
    Appendix A Source Text,Machine Translation Outputs and Post-edited Version
    Appendix B Translation Automation User Society’s Error Category Model
    Appendix C Glossary

(5)南京城墙东水关、西水关的历史沿革及保护利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本文所涉相关概念的定义
    二、论文选题的理由或意义
    三、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四、研究思路与创新点
第一章 南京城墙东水关的历史沿革
    第一节 五代宋元时期的上水门
        一、上水门的修造与别称
        二、上水门的航运、军事功能
        三、上水门的水利功能
    第二节 明清时期的东水关
        一、明清文献所见东水关
        二、明清东水关的建筑结构及航运、军事功能
        三、明清东水关的水利功能
    第三节 民国时期的东水关
        一、晚清民国文献所见东水关名称的变化
        二、民国时期对东水关的维护
        三、民国时期东水关与城市水利
第二章 南京城墙西水关的历史沿革
    第一节 五代宋元时期的下水门
        一、文献所见下水门及周边建筑
        二、下水门的功能
        三、秦淮门可能是下水门
    第二节 明清时期的西水关
        一、文献所见西水关及周边设施
        二、西水关的建筑功能及管理
    第三节 民国时期的西水关
        一、南京造币厂管理时期(1912—1926)
        二、南京市工务局管理时期(1926—1949)
第三章 南京城墙东水关、西水关的保护利用
    第一节 东水关的保护利用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东水关的保护情况
        二、东水关的展示利用现状
        三、东水关在保护利用方面存在的问题
    第二节 西水关的保护利用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西水关的保护情况
        二、西水关的展示利用现状
        三、西水关在保护利用方面存在的问题
    第三节 东水关、西水关保护利用改进建议
        一、东水关保护利用改进建议
        二、西水关保护利用改进建议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6)统筹区域发展的战略谋局和生动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统筹区域发展的意义
统筹区域发展的核心
统筹区域发展的抓手
谋划统筹区域发展的布局

(7)政府工作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一、2016年工作回顾
二、2017年主要目标任务
三、2017年重点工作
四、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名词解释和说明

(8)孝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一、开创第三次创业新局面
二、建设充满活力的创新城市
三、全面深化各领域改革
四、构建武汉城市圈副中心空间协调开发新格局
五、建设具有竞争优势的区域经济强市
六、建设城乡统筹发展的鄂豫省际区域性中心城市
七、建设功能完善的现代化基础设施
八、建设绿色发展的美丽孝感
九、扩大对内对外开放
十、建设富有魅力的中华孝文化名城
十一、建设全民共享的幸福城市
十二、建设公正民主的法治孝感
十三、强化规划实施与保障机制
附:名词解释

(10)2014年全省统战工作的主要任务(论文提纲范文)

一、关于“三大工程”
    一是实施“思想政治引领工程”, 进一步巩固统一战线共同思想政治基础。
    二是实施“共促团结和谐工程”, 进一步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宗教和谐稳定。
    三是实施“代表人士建设工程”, 为统一战线发展奠定组织基础。
二、关于六项活动

四、积极实施“三大工程” 促进江东跨越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台州市产业援疆对第一师阿拉尔市产业结构优化的贡献分析[D]. 车晓荣. 塔里木大学, 2021(08)
  • [2]东北地区“156工程”建筑研究[D]. 韩锐.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
  • [3]海阳教育:从“新”出发——“新时代品质教育”行动纪实[J]. 卢华清,姜玉蕾,车言勇. 山东教育, 2021(Z1)
  • [4]汉英机器翻译错误类型及译后编辑方案 ——以《高铁风云录》(节选)为例[D]. 王芝兰.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7)
  • [5]南京城墙东水关、西水关的历史沿革及保护利用[D]. 汪明玥.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 [6]统筹区域发展的战略谋局和生动实践[J]. 郭占恒. 浙江经济, 2017(20)
  • [7]政府工作报告[N]. 尹力. 四川日报, 2017
  • [8]孝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N]. 孝感市人民政府. 孝感日报, 2016
  • [9]政府工作报告[N]. 滕刚. 孝感日报, 2015
  • [10]2014年全省统战工作的主要任务[J]. 白云. 前进, 2014(02)

标签:;  ;  ;  ;  ;  

积极实施“三大工程”推动江东跨越式发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