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水性聚氨酯胶粘剂研制现状及发展趋势(论文文献综述)
张续[1](2020)在《新型反应型聚氨酯(PUR)热熔胶的制备与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聚氨酯胶粘剂以其独特的优势在胶粘剂行业中发展迅速,其中反应型聚氨酯(PUR)热熔胶的产能在胶粘剂行业中占比20%左右,每年还在不断增加。早期的PUR胶粘剂存在含有有毒溶剂、粘接性能不佳、固化较慢等弊端,随着学者的不断研究,目前PUR胶粘剂正朝着环保、高性能、低成本的趋势发展。本文以聚酯多元醇、聚丙二醇(PPG2000)、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MDI)为主要原料合成了单组分聚氨酯热熔胶,通过红外光谱分析、力学性能测试、粘接性能测试等研究了 PUR热熔胶的性能,并利用稳定剂、增粘树脂、硅烷偶联剂对PUR热熔胶进行改性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聚酯/聚醚复配比7/3,异氰酸酯指数R为2.4,合成温度为80℃~90℃,反应时间3h,复配催化剂用量为0.8%,复合型粘度稳定剂添加量为50mg/kg,水解稳定剂P200添加量为1%~2.5%之间,增粘树脂BR116添加量为20%,硅烷偶联剂KBE-9007的封端率在15%~20%时,制得的单组分SPUR热熔胶综合性能较佳,粘接强度为11.86MPa,超过了同类型进口热熔胶的性能。针对单组分PUR热熔胶存在的固化相对慢,粘接强度不高的问题,本文探究了双组分PUR胶粘剂的制备,并对通过力学性能测试,粘接性能测试,耐水性能测试等对其性能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A组分的-NCO含量为8%,AB组分的R值为1.2,蓖麻油改性多元醇BHG-601的添加量为60%,扩链剂BDO的添加量为7%,交联剂四乙烯五胺的添加量为2%~3%之间时,双组分PUR胶粘剂的综合性能较佳,剥离强度为11.5KN/m,固化时间为110min。
刘筱[2](2020)在《交联型/聚合型水性聚氨酯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聚氨酯(PU)具有一定的耐磨性、耐低温性等性能并且对不同种类的基材有一定的粘接性等优点,因而被广泛地应用在涂料和胶黏剂等领域。水性聚氨酯(WPU)是以水作为溶剂的聚合物,水的引入既可以降低PU生产所需要的成本,又可以降低VOCs对自然环境的污染。水性聚氨酯虽然具有很多优良的性能,但是仍然有许多不足之处,进而需要对其进行改性,因此本研究的主要方向是通过引入多种改性剂来合成具有某种优良性能的WPU,进一步对所合成的交联型及聚合型的WPU的制备方案及性能进行一定的分析及讨论。首先,在反应中,采用溶液聚合的制备方法,以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与聚酯多元醇(PE-3020)合成了聚氨酯预聚体,在此基础上加入扩链剂2,2-二羟甲基丙酸(OMPA)、改性剂黄原胶(Xanthan),通过黄原胶中的-OH与HDI中的-N=C=O的反应合成了黄原胶改性水性聚氨酯(WPU)乳液。采用粒径分析仪、X射线衍射仪(XRD)、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热失重分析仪(TG)、原子力显微镜、光学视频接触角测量仪等对黄原胶改性水性聚氨酯乳液进行表征及测试,考察黄原胶的添加量对WPU改性胶膜的耐水性、力学性能和乳液粒径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黄原胶加入的质量分数为0.2%时,乳液外观呈现半透明泛蓝光,乳液粒径均匀;拉伸强度达到17.86MPa,断裂伸长率为489.3%;呈现的水接触角为57.5°,吸水率从31.6%降低至20.1%。原子力显微镜显示,改性后的WPU胶膜的表面较未改性的WPU出现了较多微小凸起的小鼓包,并且发现黄原胶改性后的表面的粗糙程度明显地增加,黄原胶改性后的WPU与未经过改性的WPU进行相比较,热稳定性有效地被改善了。综上所述,黄原胶改性的WPU粘度及热稳定性得到了显着提高。通过预聚合和原位自由基共聚合两步法合成了丙烯酸酯接枝环氧树脂、硅氧烷和含氟有机物共同改性的水性聚氨酯杂化乳液,以提高水性聚氨酯的疏水性。实验中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与聚酯多元醇(PE-3020)为单体,以2,2-二羟甲基丙酸(DMPA)为亲水扩链剂,以丙烯酸-4-羟基丁酯(4-HBA)、环氧树脂(E-51)和γ-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60)为改性剂制得了-NCO封端、含有双键的聚氨酯预聚体;然后,将封端的预聚体与甲基丙烯酸六氟丁酯(HFBMA)原位自由基共聚合,制得了 4-HBA/E-51/KH-560/H-FBMA共同改性的水性聚氨酯杂化乳液(HEKH-WPU)。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X射线衍射仪(XRD)、粒径分析仪、热失重分析仪(TG)、光学视频接触角测量仪等,对聚合物膜进行了表征及测试,并考察了在4-HBA的加入量为质量分数的5%和KH-560的加入量为质量分数为2%时,改性剂E-51和HFBMA的用量对HEKH-WPU胶膜的耐水性、力学性能和乳液粒径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当E-51加入量为5%,HFBMA为30%时乳液外观呈现半透明泛蓝光,乳液粒径均匀,拉伸强度达到9.430 MPa,断裂伸长率达317.5%,呈现的水接触角为107°,吸水率从32.8%降低至6.07%。说明经4-HBA/E-51/KH-560/HFBMA多重改性的WPU的疏水性能及吸水率得到了显着改善。聚氨酯预聚物由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和聚酯多元醇(PE-3020)合成。在此基础上,加入扩链剂2,2-二羟甲基丙酸(DMPA)和丙烯酸-4-羟基丁酯(4-HBA),合成4-HBA改性水性聚氨酯乳液(4-HBA/WPU)。在4-HBA/WPU乳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柠檬烯(Limonene),采用原位聚合法合成柠檬烯改性4-HBA/WPU乳液(4-HBA/Limonene/WPU)。对改性后的聚合物膜进行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X射线衍射仪(XRD)、粒径分析仪、热失重分析仪(TG)、光学视频接触角测量仪和吸水性试验等表征及测试。结果表明,4-HBA和柠檬烯的加入量对WPU的热稳定性、耐水性、力学性能和乳液粒子等产生影响。当添加的柠檬烯的量为8%,添加的4-HBA的量为6%,乳液外观呈半透明蓝光,热稳定性高于未改性WPU,抗拉强度达到169.5 MPa,呈现的水接触角为105°,吸水率从29.3%降低至7.8%。综上所述,4-HBA和Limonene改性WPU乳液的力学性能及疏水性、吸水性得到了显着改善。
黎嘉宁[3](2019)在《单组分聚氨酯木材胶粘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羟甲基环己酮和腰果二酚、多亚甲基多苯基多异氰酸酯(PMDI)、聚丙二醇(PPG-1000)、二月桂酸二丁基锡(T12)等为原料,制备了封闭型单组分聚氨酯木材胶粘剂和湿固化型单组分聚氨酯木材胶粘剂。其中,分别用羟甲基环己酮与腰果二酚部分封闭PMDI并制备了封闭型单组分聚氨酯胶粘剂,研究了封闭反应温度、封闭反应时间、封闭时T12用量、R值(封闭剂中的-OH与PMDI中的NCO摩尔比)对封闭反应的影响,考察了R值、胶粘剂固化时的热压温度、热压时间对封闭型胶粘剂胶接强度的影响。另外,以腰果二酚为主要原材料,改性制备了湿固化型单组分聚氨酯胶粘剂,研究了腰果二酚的加入方式、R1(PMDI中的-NCO与多元醇中-OH的摩尔比)值、腰果二酚用量、T12用量等因素对湿固化型胶粘剂性能的影响。并借助FT-IR、1H-NMR,13C-NMR、TG、DSC等手段对其进行表征。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用羟甲基环己酮封闭PMDI制备了封闭型单组分聚氨酯木材胶粘剂,实验结果表明:当R=[n(-OH)∶n(-NCO)]=1.1∶1.0,封闭温度为50℃,封闭反应时间为4h,催化剂用量为0.1%时,体系中的NCO残余含量为0.81%,制备的胶粘剂干状压剪强度为6.51MPa,湿状压剪强度为2.23MPa。对用羟甲基环己酮部分封闭的PMDI,再与PPG-1000反应制备得到胶粘剂,实验结果表明:当羟甲基环己酮封闭PMDI为70%时(R=0.7),在热压温度为120℃,热压时间为60min的条件下,胶粘剂的干状压剪强度可达11.23MPa,湿状压剪强度达6.14MPa。(2)FT-IR、1H-NMR、13C-NMR分析结果表明:羟甲基环己酮能与PMDI发生封闭反应;DSC分析结果表明:在113.4℃和135.1℃出现了两个明显的吸热峰,可能是封闭物中不同位置的两个NCO基团解封形成的,当温度升至144.6℃时,吸热消失,表明羟甲基环己酮封闭的PMDI可能在113.4-144.6℃范围内解封。(3)用腰果二酚封闭PMDI制备了封闭型单组分聚氨酯木材胶粘剂,实验结果表明:当R=[n(-OH)∶n(-NCO)]=1.1∶1.0,封闭反应温度为70℃,封闭反应时间为5h,催化剂用量为0.1%时,体系中的NCO残余含量为1.33%,制备的胶粘剂干状压剪强度为3.13MPa,湿状压剪强度为0.74MPa。对用腰果二酚部分封闭的PMDI,再与PPG-1000反应制备得到胶粘剂,实验结果表明:当腰果二酚封闭PMDI为40%时(R=0.4)时,在热压温度为140℃,热压时间为75min的条件下,胶粘剂的干状压剪强度可达8.10MPa,湿状压剪切强度可达3.26MPa。(4)FT-IR、1H-NMR、13C-NMR分析结果表明:腰果二酚能与PMDI发生封闭反应;DSC分析结果表明:在131.7℃和136.6℃出现了两个明显的吸热峰,可能是封闭物中不同位置的两个NCO基团解封形成的,当温度升至143.3℃时吸热峰消失,表明腰果二酚封闭的PMDI可能在127.3℃-143.3℃范围内解封。(5)利用腰果二酚改性制备了湿固化型单组分聚氨酯胶粘剂,实验结果表明:在R1=[n(-NCO)∶n(-OH)]=6,腰果二酚用量为15%,催化剂用量为0.15%,及压机压力范围为1.0-1.5MPa的条件下冷压48h,放置72h后测得胶粘剂的干状压剪强度为13.78MPa,湿状压剪强度为6.56MPa。腰果二酚改性后的胶粘剂表干时间为25min,较未改性的胶粘剂提高了7min,延长了胶粘剂的适用期;共混法制备胶粘剂时,当R1=6.5,腰果二酚用量为15%时,催化剂用量为0.10%时,在相同的固化条件下,胶粘剂的干状剪切强度为14.02MPa,湿状剪切强度为6.29MPa。TG分析结果表明:腰果二酚的引入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对阻燃性的提高有所帮助。
李婷[4](2019)在《读解水性聚氨酯胶粘剂的应用发展概要》文中研究表明由于水性聚氨酯胶粘剂的综合性能优越,在各类水性胶粘剂中独树一帜,近年来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特别是高性能水性聚氨酯胶粘剂的开发研究已成为热门课题。针对水性聚氨酯的结构性能和应用领域,介绍了水性聚氨酯胶粘剂的特点,阐述了水性聚氨酯胶粘剂的分类,研究了水性聚氨酯胶粘剂的制备与应用,提出了印刷水性聚氨酯胶粘剂在包装印刷业中的应用及发展,指出了水性聚氨酯胶粘剂的发展趋势。
李国遵,高之香,李士学,李建武,陈雨,赵苗[5](2019)在《聚氨酯胶粘剂的研究进展、合成、改性与应用》文中研究指明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简要阐述了聚氨酯胶粘剂的性能、结构、合成、改性及应用等相关内容,综述了聚氨酯胶粘剂目前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及研究进展,并对聚氨酯胶粘剂的发展做了展望。
李嘉欣[6](2019)在《韩城大禹庙藻井画底画的回贴修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纸质文物自古一直作为记录文字、颜色与形状的介质,它为历代学者研究色彩、颜料以及美的价值与历史作出了极大的贡献。由于它具有易碎、柔软的特点,将其保存至今已实属不易,更不用提纸张上所记载的信息的储存。纸质文物在保存过程中,因纸张本身成分中的纤维素极易受到光照、酸性环境、氧气以及空气中的杂质分子所影响而发生变黄、脆化等现象,最终导致纸质文物本身以及所记载的信息模糊不清,甚至极有可能强度严重降低到破碎、粉化的程度。本论文针对韩城大禹庙藻井画由于纸张酸化、胶料降解而导致的剥离和起翘情况,研制适用于纸质文物回贴的胶粘剂。由于纸张本身比较轻薄、脆弱,故而对用于纸质文物回贴的胶粘剂要求更加严格,因此本论文从研制一种具有良好的粘结强度、较好的耐水性以及耐老化性的胶粘剂的方向开展整篇论文,主要从以下五个角度阐述:(1)简要介绍了近年来用于文物回贴的胶粘剂,胶粘剂分为无机和有机胶粘剂,无机包含了磷酸盐和硅酸盐类胶粘剂,而有机则包括环氧树脂、聚氨酯、丙烯酸酯树脂类等胶粘剂。经过查阅文献对各种胶粘剂充分地了解,发现每一种胶粘剂,无论无机还是有机类,虽然都有各自的优点,但也有由于物质本身的结构无法避免的缺点,例如:无机胶粘剂有优异的透气性、透水性,但颜色一般较深,质量也较重,完全固化温度一般要求较高;有机胶粘剂粘结强度效果明显,常为无色透明的状态,但易在光与热的作用下发生变黄、脱粘的现象。因此,复合型胶粘剂在文物修复领域越来越受欢迎。(2)参考相应的文献与文物保护原则,初步确定主要粘结成分为水性聚氨酯,但由于其耐水性、耐老化性较差,故结合资料选择有良好的耐候性的水性氟对水性聚氨酯进行改性。在研制胶粘剂使参考粘结强度、接触角、微观形貌以及红外谱图等数据分别对水性聚氨酯与水性氟的浓度进行最优筛选,最后再对研制的胶粘剂进行性能表征,数据表明研制的胶粘剂有优异的耐热性、力学性能和光学性能。(3)对胶粘剂的耐候性与耐老化性进行评估。通过将胶粘剂浸泡在水以及同样浓度的酸碱溶液中,记录浸泡期间胶膜各自的重量变化来分析胶膜的耐候性,对三种情况下各自的质量变化率作对比,进一步确定胶膜在水与酸碱中耐候性的不同。对胶粘剂进行干热、湿热、紫外和冻融四种老化,通过测试各种老化期间胶粘剂的粘结强度、微观形貌、色差以及红外光谱,更详细地分析在老化之后胶粘剂的力学性能、宏观表现以及分子结构的变化。粘结强度的数据在老化之后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结果;微观形貌变化不明显,胶膜表面依旧光滑;色差则表现出了轻微的改变,但均小于3,对文物的原状并没有显着改变;从红外光谱可以得出,分子结构没有发生改变,只是紫外老化下的胶粘剂特征吸收峰强度变弱,但并没有消失或者产生新的吸收峰。(4)对从韩城大禹庙采集的样品碎片进行充分的研究:首先,只有通过对纸张纤维、填料、颜料和胶料进行分析,来具体地了解文物本体,才能为胶粘剂的选择与研制做好提前的准备。同时,在整个分析过程中不仅可以确定本体具体的组成,同时还可以提高数据处理能力和推理与分析能力,并且为后期的藻井画仿真复制作充分的准备。(5)将胶粘剂用于藻井画的修复工程中,在应用过程中,胶粘剂对文物的原貌影响甚微,不违背文物保护原则,且跟踪测试中修复后的藻井画性能也保持一定的稳定性。同时,对藻井画进行仿真复制的效果显示,不仅画面无限接近原画,还有利于藻井画的保存。
朱哲文[7](2019)在《自乳化法制备高羟基含量的水性聚丙烯酸酯复合乳液》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加强,国家出台一系列的法律法规,高挥发性有机物(VOC)含量的溶剂型涂料逐步被环境友好型涂料所替代。环境友好型涂料中常见的水性涂料以水为溶剂具有安全可靠无污染的特性。水性树脂对水性涂料的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其中水性聚丙烯酸酯因其具有良好的保光保色性、耐候性、耐腐蚀性以及抗污染能力,已被广泛的应用于建筑、汽车、木器、金属涂料等诸多领域。但是丙烯酸树脂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比如“热黏冷脆”。为了改善其性能,可以引入功能基团或者与其他树脂进行复合,取长补短,制备出性能更好的复合树脂。通过引入羟基单体可以提高聚丙烯酸酯分子链中的羟基含量,这有利于提高后期成膜的交联密度。同时,聚氨酯由于分子链上的软硬段分离,使得胶膜具有机械性能好、附着力强、耐磨性好、耐温性好、易于改性等优点,可以弥补聚丙烯酸酯的缺陷,将二者进行复合,制备出能充分发挥其优点的树脂。而聚酯的结构决定其具有耐磨性好、光泽度好、丰满度高、耐候性佳、机械强度高等特点,也可以对聚丙烯酸酯进行改性,制备出性能优异的复合树脂。因此,本文分别使用聚氨酯和聚酯对丙烯酸酯进行改性,具体工作如下:第一章作为绪论,介绍了水性丙烯酸酯、水性聚氨酯的基本情况,并列举了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以及水性聚酯丙烯酸酯的研究进展。第二章通过外加乳化剂的方法,制备了羟基功能化的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探究了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制备时,单体的选择、引发剂用量、反应温度、乳化剂配比。通过实验,确定了选用异氟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与聚碳酸酯二醇(PCDL)作为聚氨酯预聚体(PU)的软硬段,选择单体总质量2%的过硫酸铵(APS)作为引发剂,在80°C的条件下,使用十二烷基磺酸钠(SDS)/烷基酚聚氧乙烯醚(OP-10)为2/3的比例作为乳化剂,与丙烯酸(AA),甲基丙烯酸(MAA),丙烯酸正丁酯(BA),甲基丙烯酸正丁酯(BMA),苯乙烯(St),甲基丙烯酸-β羟乙酯(HEMA)进行乳液自由基聚合制备出羟基功能化的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复合乳液。通过动态光散射法(DLS),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热失重分析(TG)等手段证明了乳液稳定性好,性能优良,但是在干燥成膜后,由于小分子乳化剂的迁移导致胶膜的光泽度,耐水性等性能不好。第三章为了解决乳液中小分子乳化剂残留的问题,以两亲性聚氨酯大分子,辅以少量烯丙氧基壬基苯氧基丙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铵(SE-10)作为反应型乳化剂来代替SDS/OP-10乳化剂对丙烯酸单体进行预乳化,用AA和MAA作为羧基单体,HEMA作为羟基单体,通过种子预乳化半连续乳液聚合的方法合成了的核-壳结构的水性聚氨酯-羟基丙烯酸酯复合乳液。探讨了聚氨酯预聚体封端基团、PU/PA的比例、水溶性单体的加入方式、乳化剂用量和亲水性单体二羟甲基丙酸(DMPA)用量对乳液聚合稳定性及乳液性能的影响。通过实验,确定了以DMPA的加入量为聚氨酯总质量的7%制备出端羧基的不饱和聚氨酯预聚体,以PU/PA为1/3的比例,使用单体总质量1%的乳化剂,加AA直接加入到底液而MMA加入乳化液的方式,制备出核壳结构的羟基功能化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复合乳液。通过透射电镜(TEM)可以清晰的看出乳胶粒子的核壳结构。经过测试,证明了制备出的乳液粒径小、分布窄、固含量高、稳定性好、胶膜性能优良。同时也解决了乳液中小分子乳化剂残留的问题。第四章在前一章的基础上,采用丙烯酸单体代替丙酮对聚氨酯预聚体进行分散,使得整个反应过程中,不再加入任何有机溶剂。为了提高复合乳液涂膜的交联密度,进一步提高HEMA的含量。保持PU/PA比例,AA/MAA/BA/St的比例不变,降低BMA的含量,提高HEMA的加入量。再通过调节BA/St的比例以保证复合乳液干燥后的胶膜的Tg不会过高,以保持其柔韧性。同时研究了改变链转移剂用量对乳液性能的影响,从而制备出不同性能的复合乳液来应用于不同的需求。通过一系列实验,我们在保证乳液稳定性的前提下,将HEMA的用量提高到单体总质量的30%,BA/St的比例设定为1/1,当链转移剂加入量为1-3%时能够制备出适应于不同需要的复合乳液。通过测试,发现HEMA含量提高后,胶膜具有更好的耐水性,耐溶剂性和附着力。第五章对聚己二酸乙二醇丁二醇酯进行改性,制备出端羧基的不饱和聚酯(UPE),然后用其与丙烯酸单体进行乳液共聚。探究了HEMA加入量,UPE/AC的比例,BA/St的比例,链转移剂用量对复合乳液性能的影响。通过实验,确定了HEMA加入量为单体总质量的35%,UPE/AC比例为1/5,BA/St比例为1/3,通过改变链转移剂的用量可以制备出分子量在3000-15000范围内,粘度在450-1400mPa·s范围内的高羟基含量的水性聚酯丙烯酸酯复合乳液。通过测试,证明了该树脂的固含量高、稳定性好、耐冲击性好、机械性能好等优点。以该复合乳液为原料制备的涂料具有良好的涂膜性能,可用于汽车工业。第六章对全文进行了总结。环保型高性能的聚丙烯酸酯复合乳液将要取代传统的溶剂型涂料,在涂料工业中得到广泛应用。
刘晓军[8](2018)在《软包装双组份无溶剂聚氨酯胶粘剂的合成与研究》文中认为在我国软包装复合加工中,双组份溶剂型聚氨酯胶粘剂凭借其成熟的复合工艺和优良的粘结性能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然而由于在加工过程中需要使用大量的溶剂,不仅对环境会造成污染,而且复合包装中的溶剂残留还会对消费者的健康带来危害。近年来随着消费者安全卫生意识的不断提高和国家环保部门的引导与重视,以环保、卫生、安全、节能、高效等优势着称的无溶剂复合技术得到了大力的推广和发展,与之相对应的无溶剂复合胶粘剂也得到了不断地发展和进步。所以研制性能优异,使用方便,绿色环保的无溶剂复合胶粘剂成为该行业的重点研究方向。本论文从双组份无溶剂聚氨酯胶粘剂的主要性能指标即胶粘剂的粘度、剥离强度、表干时间、浸润性及耐热性等入手进行相关产品的开发研究工作。并借助傅里叶红外光谱分子(FT-IR)、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和热重分析(TGA)等方法对合成的聚氨酯胶粘剂进行结构性能表征。研究了异氰酸酯(NCO)与羟基(OH)的摩尔比即R值、扩链剂的含量、反应温度,熟化时间等对聚氨酯胶粘剂合成和性能的影响。通过分析研究影响胶粘剂剥离强度、固化速率及浸润性等的因素和条件,最终确定合成聚氨酯胶粘剂的最佳原料组成、混合配比和复合工艺参数设置等。通过以上实验研究和探讨,本论文成功制备了粘度适宜,固化反应快,表干时间较长,操作方便并具有良好耐热性能的双组份无溶剂聚氨酯胶粘剂。
马一飞[9](2017)在《高固含量水性聚氨酯的制备与性能研究》文中认为水性聚氨酯是一种性能优异、绿色环保的材料,它的高固含量化,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的时间和空间成本,进一步降低产品成本,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提高水性聚氨酯固含量的途径包括调整配方、增大粒径分布宽度和改进乳化工艺等。本文从增大粒径分布宽度入手,采用一种“类物理共混”的乳液分散法制备高固含量水性聚氨酯,主要研究内容如下:一是通过乳液分散法制备高固含量的羧酸型水性聚氨酯。首先制备了乳液粒径处于40-160 nm之间,粒径分布系数小于0.25的小粒径乳液;其次从搅拌速率、预聚体浓度以及亲水扩链剂用量等方面入手制备了乳液粒径处于200-400 nm之间,粒径分布系数小于0.15的大粒径乳液;最后利用大、小粒径乳液,设计粒径比和粒子体积比制备了一系列高固含量乳液,研究粒径比、粒子体积比与固含量及其它性能的关系,当粒径比约为4.8或8.6,粒子体积比约为15.7时,固含量最高达到66.07%,粘度为285 m Pa·s,对应的胶膜拉伸强度为23.59 MPa,断裂伸长率为1134%,吸水率为4.89%。二是通过直接法和乳液分散法分别制备高固含量的磺酸型水性聚氨酯。首先通过直接乳化法制备,研究乙二胺基乙磺酸钠(AAS)与预聚体的反应温度、R值、1,4-丁二醇(BDO)与聚酯二元醇(PHNA)物质的量之比以及AAS用量等因素对磺酸型水性聚氨酯固含量及其它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AAS与预聚体适宜的反应温度为60℃,制备高固含量乳液的合适R值为1.4-1.6,n(BDO)/n(PHNA)为1-2,AAS含量为1.8%-2.2%。当R值为1.4,n(BDO)/n(PHNA)为1,AAS含量为2.2%时,可以制得固含量为60.35%的高固含量磺酸型水性聚氨酯。然后再通过乳液分散法制备高固含量磺酸型水性聚氨酯,两种方法比较表明,乳液分散法可以得到更高固含量的乳液,可以更好的控制和设计乳液粒径,当AAS含量为2.2%时,固含量可以达到66.60%。三是通过乳液分散法制备高固含量的羧酸/磺酸型水性聚氨酯。研究发现,当粒径比处于>7.0、4-5或2-3时,羧酸/磺酸型水性聚氨酯可以达到较高的固含量(56%以上),模型分析表明,可以达到较高的固含量的粒径比存在多个极值,对应于乳液粒子的不同排列方式。两种粒子组成对水性聚氨酯性能影响的研究表明,当两种粒子化学组分接近时,胶膜性能较好。
张骅[10](2017)在《园林绿化废弃物高值化利用技术及其应用研究》文中指出我国园林绿化废弃物储量巨大、来源复杂,传统堆肥处理模式的市场价值较低、市场化前景黯淡。因此,构建符合市场需求的多元化、高值化、高效化的园林绿化废弃物循环利用模式迫在眉睫。按照来源的复杂程度,可将园林绿化废弃物分为两类:来源单一型和混合型,本文将对两类不同的园林绿化废弃物的高值利用模式展开研究。针对来源单一型的园林绿化废弃物。研究利用毛白杨(Populus tomentosa Carr.)园林绿化废弃物制备木塑复合材料工艺以及各成分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探索白腐菌对毛白杨园林绿化废弃物进行生物预处理方法,解析预处理过程中细胞壁各组分含量以及木质素的结构变化规律,为改进利用园林绿化废弃物制备纤维素乙醇的生物预处理工艺提供理论基础。针对混合型的园林绿化废弃物。研究利用园林绿化废弃物生产有机覆盖垫专用胶黏剂-热解油脲醛树脂(Bio-oil Urea Formaldehyde,BUF树脂)合成工艺及性能;研发使用BUF树脂作为胶黏剂制备有机覆盖垫;对比不同胶黏剂生产的园林绿化有机覆盖垫使用后对土壤肥力的影响。以上研究结果对于加速园林绿化废弃物资源化可持续开发与高效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撑,具有重要的科学与应用价值。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以毛白杨园林绿化废弃物为原材料,采用挤出成型工艺制备出木塑复合材料,其中木粉用量为50%时复合材料力学性能最佳;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MAH-g-PE)的加入可以明显提高木粉和高密度聚乙烯(HDPE)的界面相容性,使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提升,其中MAH-g-PE的含量为8%时,力学性能最佳;加入润滑剂TPW-604有利于复合材料的加工,但是过量的TPW-604会对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产生不利的影响,加入量为2%时效果最好。(2)经白腐菌处理后,毛白杨木材细胞壁中的木质素结构特征发生显着变化,其中β-O-4’结构含量高于未处理的结构含量,表明经白腐菌处理的毛白杨木材的木质素更易被降解,且随处理时间的延长,降解的强度增加。(3)BUF树脂的最优合成工艺参数包括:F/U摩尔比为1.6,热解油加入量为30%,反应初始pH值为8.5。有机覆盖垫的最优制备工艺参数包括:施胶量为20%,原料粒径为1-2cm,密度为0.4g/cm3。利用以上工艺合成的BUF树脂制备有机覆盖垫,可以使甲醛释放量达到国标E1级标准(≤1.5 mg/L),抗压强度达到0.72MPa,满足100kg实验体的承受强度。与未添加BUF树脂的处理相比,添加BUF树脂的有机覆盖垫粘度降低,固体含量升高,凝胶时间缩短,更加有利于有机覆盖垫在常温条件下使用。(4)通过生物毒性试验发现,水性聚氨酯胶黏剂覆盖垫对白菜(Brassica pekinensis Rupr.)种子发芽无抑制作用,白菜种子可以正常生长,但是BUF树脂胶黏剂覆盖垫、酚醛树脂胶黏剂覆盖垫、脲醛树脂胶黏剂覆盖垫以及淀粉胶黏剂覆盖垫均对白菜种子发芽产生不同程度地抑制作用。通过对施用不同覆盖垫的土壤pH、有机质等指标测定发现,BUF树脂胶黏剂覆盖垫可以显着改善土壤酸碱性,增加土壤有机质和速效养分含量;脲醛树脂胶黏剂覆盖垫和酚醛树脂胶黏剂覆盖垫显着抑制矮牵牛生长,而BUF树脂胶黏剂覆盖垫和水性聚氨酯胶黏剂覆盖垫显着促进矮牵牛生长。
二、水性聚氨酯胶粘剂研制现状及发展趋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水性聚氨酯胶粘剂研制现状及发展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1)新型反应型聚氨酯(PUR)热熔胶的制备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聚氨酯胶黏剂简介 |
1.2.1 聚氨酯胶黏剂的发展历史 |
1.2.2 聚氨酯胶黏剂的特点 |
1.2.3 聚氨酯胶黏剂的分类 |
1.3 反应型聚氨酯热熔胶 |
1.3.1 反应型聚氨酯热熔胶的原料组成 |
1.3.1.1 多元醇 |
1.3.1.2 异氰酸酯 |
1.3.1.3 催化剂 |
1.3.1.4 扩链剂与交联剂 |
1.3.1.5 增粘树脂 |
1.3.1.6 抗氧剂 |
1.3.1.7 填料 |
1.3.2 反应型聚氨酯热熔胶的固化机理 |
1.3.3 反应型聚氨酯热熔胶的胶接机理 |
1.3.4 反应型聚氨酯热熔胶结构与性能的关系 |
1.3.5 单组分反应型聚氨酯热熔胶的特点及应用 |
1.3.6 双组分反应型聚氨酯热熔胶的特点及应用 |
1.4 反应型聚氨酯热熔胶的研究现状 |
1.4.1 硅烷改性单组分PUR热熔胶 |
1.4.2 丙烯酸树脂改性单组分PUR热熔胶 |
1.4.3 填料改性单组分PUR热熔胶 |
1.4.4 环保型PUR热熔胶 |
1.5 反应型PUR热熔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 |
1.5.1 PUR热熔胶除泡及贮存稳定性 |
1.5.2 PUR热熔胶的发展方向 |
1.6 课题的主要工作内容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原料 |
2.2.2 实验设备 |
2.2.3 实验方案 |
2.2.4 分析与测试方法 |
第三章 反应型聚氨酯热熔胶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反应温度对PUR热熔胶合成的影响 |
3.2.2 反应时间对PUR热熔胶合成的影响 |
3.2.3 红外光谱FT-IR分析 |
3.2.4 不同软/硬段对PUR热熔胶性能的影响 |
3.2.5 不同R值对PUR性能的影响 |
3.2.6 不同催化剂对PUR热熔胶性能的影响 |
3.2.7 不同样片处理方式对PUR热熔胶性能的影响 |
3.2.8 稳定剂对PUR热熔胶性能的影响 |
3.2.8.1 稳定剂对PUR热熔胶熔融粘度的影响 |
3.2.8.2 粘度稳定剂对PUR热熔胶粘接强度的影响 |
3.2.9 水解稳定剂对PUR热熔胶性能的影响 |
3.2.10 增粘树脂对PUR热熔胶性能的影响 |
3.2.10.1 增粘树脂对PUR热熔胶熔融粘度的影响 |
3.2.10.2 增粘树脂对PUR热熔胶粘接强度的影响 |
3.2.11 硅烷偶联剂改性PUR热熔胶 |
3.2.11.1 硅烷偶联剂对PUR热熔胶熔融粘度的影响 |
3.2.11.2 硅烷偶联剂对PUR热熔胶开放时间的影响 |
3.2.11.3 硅烷偶联剂对PUR热熔胶粘接强度的影响 |
3.2.11.4 硅烷偶联剂对PUR热熔胶疏水性及耐水性的影响 |
3.2.11.5 硅烷偶联剂对PUR热熔胶热性能的影响 |
3.2.12 自制品与进口产品性能对比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双组分反应型聚氨酯热熔胶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方案 |
4.2.1 A组分的制备 |
4.2.2 B组分的制备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R值对双组分PUR胶粘剂的影响 |
4.3.2 多元醇对双组分PUR胶粘剂的影响 |
4.3.3 异氰酸酯对双组分PUR胶粘剂的影响 |
4.3.4 A组分NCO含量对双组分PUR性能的影响 |
4.3.5 扩链剂对双组分PUR胶粘剂的影响 |
4.3.6 交联剂对PUR胶粘剂性能的影响 |
4.3.6.1 交联剂对PUR胶粘剂力学及粘接性能的影响 |
4.3.6.2 交联剂对PUR胶粘剂耐水性的影响 |
4.3.7 蓖麻油改性多元醇BHG-601对PUR性能的影响 |
4.3.7.1 BHG-601对PUR胶粘剂粘接性能的影响 |
4.3.7.2 BHG-601对PUR胶粘剂耐水性能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和导师简介 |
附件 |
(2)交联型/聚合型水性聚氨酯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水性聚氨酯概述 |
1.1.1 引言 |
1.1.2 水性聚氨酯胶粘剂的简介 |
1.1.3 水性聚氨酯胶粘剂的各主要结构单元及分类 |
1.1.4 水性聚氨酯胶粘剂的反应机理 |
1.1.5 水性聚氨酯胶粘剂目前存在的不足 |
1.2 水性聚氨酯粘合剂的研究内容 |
1.2.1 水性聚氨酯胶粘剂的制备方法 |
1.2.2 水性聚氨酯胶粘剂的改性现状 |
1.2.3 水性聚氨酯胶粘剂的发展趋势 |
1.2.4 水性聚氨酯胶粘剂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5 水性聚氨酯胶粘剂的研究内容 |
2 黄原胶改性水性聚氨酯胶粘剂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原料和实验试剂 |
2.2.2 实验原理 |
2.2.3 黄原胶(Xanthan)改性水性聚气酯的合成 |
2.2.4 黄原胶改性水性聚氨酯的胶膜制备 |
2.3 黄原胶改性水性聚氨酯结构表征及性能测试方法 |
2.3.1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测试 |
2.3.2 结晶性(XRD)测定 |
2.3.3 乳液稳定性的测定 |
2.3.4 乳液粒径及分布测试 |
2.3.5 胶膜扫描电镜(SEM)形貌测定 |
2.3.6 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测定 |
2.3.7 接触角的测定 |
2.3.8 热失重测定 |
2.3.9 黏度测定 |
2.3.10 固含量的测定 |
2.3.11 吸水率的测定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FTIR图谱分析 |
2.4.2 XRD峰图分析 |
2.4.3 乳液的外观和稳定性分析 |
2.4.4 胶膜的润湿性能分析 |
2.4.5 乳液粒径分析 |
2.4.6 原子力显微镜(AFM)分析 |
2.4.7 胶膜力学性能分析 |
2.4.8 胶膜的热稳定性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3 4-HBA/E-51/有机氟硅多重改性的水性聚氨酯胶粘剂杂化乳液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原料及试剂 |
3.2.2 实验原理 |
3.2.3 4-HBA/E-51/KH-560/HFBMA改性的水性聚氨酯杂化乳液制备 |
3.2.4 4-HBA/E-51/KH-560/HFBMA多重改性的水性聚氨酯胶膜制备 |
3.3 结构表征及性能测试方法 |
3.3.1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测试 |
3.3.2 结晶性(XRD)测定 |
3.3.3 乳液稳定性的测定 |
3.3.4 乳液粒径及分布测试 |
3.3.5 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测定 |
3.3.6 接触角的测定 |
3.3.7 热失重测定 |
3.3.8 黏度测定 |
3.3.9 固含量的测定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FTIR图谱分析 |
3.4.2 XRD峰图分析 |
3.4.3 乳液的外观和稳定性分析 |
3.4.4 胶膜的润湿性能及吸水率分析 |
3.4.5 乳液粒径分析 |
3.4.6 胶膜力学性能分析 |
3.4.7 胶膜的热稳定性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4-HBA/Limonene改性水性聚氨酯胶粘剂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原料及试剂 |
4.2.2 实验原理 |
4.2.3 4-HBA/Limonene改性水性聚氨酯的合成 |
4.2.4 4-HBA/Limonene改性水性聚氨酯的胶膜制备 |
4.3 结构表征及性能测试方法 |
4.3.1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测试 |
4.3.2 结晶性(XRD)测定 |
4.3.3 乳液稳定性的测定 |
4.3.4 乳液粒径及分布测试 |
4.3.5 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测定 |
4.3.6 接触角的测定 |
4.3.7 热失重测定 |
4.3.8 黏度测定 |
4.3.9 固含量的测定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傅里叶红外光谱表征 |
4.4.2 XRD峰图分析 |
4.4.3 乳液的外观和稳定性分析 |
4.4.4 胶膜的润湿性能分析 |
4.4.5 乳液的粒径分析 |
4.4.6 胶膜力学性能分析 |
4.4.7 胶膜的热稳定性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全文总结 |
5.1 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进一步工作进展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3)单组分聚氨酯木材胶粘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聚氨酯胶粘剂概述 |
1.1.1 聚氨酯胶粘剂的特性 |
1.1.2 聚氨酯胶粘剂的发展历史 |
1.1.3 聚氨酯胶粘剂的分类 |
1.1.4 单组分聚氨酯木材胶粘剂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
1.1.5 单组分聚氨酯木材胶粘剂的局限 |
1.2 封闭型聚氨酯 |
1.2.1 聚氨酯的封闭反应与解封反应 |
1.2.2 封闭剂的种类 |
1.2.3 封闭型聚氨酯的发展现状 |
1.3 研究意义与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3.1 研究意义 |
1.3.2 研究内容 |
1.3.3 创新点 |
第二章 羟甲基环己酮封闭PMDI单组分聚氨酯胶粘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设备 |
2.2.1 材料与试剂 |
2.2.2 仪器与设备 |
2.3 实验部分 |
2.3.1 羟甲基环己酮的合成 |
2.3.2 羟甲基环己酮封闭PMDI单组分聚氨酯胶粘剂的制备 |
2.4 测试与表征 |
2.4.1 异氰酸根含量的测定 |
2.4.2 羟值的测定 |
2.4.3 压缩剪切强度测试 |
2.4.4 FT-IR分析 |
2.4.5 TG分析 |
2.4.6 DSC分析 |
2.4.7 ~1H-NMR分析 |
2.4.8 ~(13)C-NMR分析 |
2.5 结果与讨论 |
2.5.1 反应时间与反应温度对反应体系NCO含量的影响 |
2.5.2 催化剂(T12)的用量对反应体系NCO含量的影响 |
2.5.3 R值对反应体系NCO含量的影响 |
2.5.4 R值对胶接强度的影响 |
2.5.5 热压时间对胶接强度的影响 |
2.5.6 热压温度对胶接强度的影响 |
2.5.7 TG分析 |
2.5.8 DSC分析 |
2.5.9 FT-IR分析 |
2.5.10 ~1H-NMR分析 |
2.5.11 ~(13)C-NMR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腰果二酚封闭PMDI单组分聚氨酯胶粘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仪器 |
3.2.1 材料及试剂 |
3.2.2 仪器与设备 |
3.3 实验部分 |
3.3.1 腰果二酚封闭PMDI单组分聚氨酯胶粘剂的制备 |
3.4 测试与表征 |
3.4.1 异氰酸根的含量测定 |
3.4.2 羟值的测定 |
3.4.3 压缩剪切强度的测试 |
3.4.4 FT-IR分析 |
3.4.5 TG分析 |
3.4.6 DSC分析 |
3.4.7 ~1H-NMR分析 |
3.4.8 ~(13)C-NMR分析 |
3.5 结果与讨论 |
3.5.1 反应时间与反应温度对反应体系NCO含量影响 |
3.5.2 催化剂用量对反应体系NCO含量的影响 |
3.5.3 R值对反应体系NCO含量的影响 |
3.5.4 R值对胶接强度的影响 |
3.5.5 热压时间对胶接强度的影响 |
3.5.6 热压温度对胶接强度的影响 |
3.5.7 TG分析 |
3.5.8 DSC分析 |
3.5.9 FT-IR分析 |
3.5.10 ~1H-NMR分析 |
3.5.11 ~(13)C-NMR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腰果二酚改性单组分湿固化聚氨酯胶粘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仪器 |
4.2.1 材料与试剂 |
4.2.2 仪器与设备 |
4.3 实验部分 |
4.3.1 单组分湿固化聚氨酯胶粘剂的制备 |
4.3.2 腰果二酚改性制备单组分湿固化聚氨酯胶粘剂 |
4.3.3 腰果二酚共混改性制备单组分湿固化聚氨酯胶粘剂 |
4.4 测试与表征 |
4.4.1 压缩剪切强度的测试 |
4.4.2 表干时间的测试 |
4.4.3 FT-IR分析 |
4.4.4 TG分析 |
4.5 结果与讨论 |
4.5.1 R_1 值对胶粘剂胶接强度的影响 |
4.5.2 腰果二酚用量对胶粘剂胶接强度的影响 |
4.5.3 催化剂用量对胶粘剂胶接强度的影响 |
4.5.4 腰果二酚用量对胶粘剂表干时间的影响 |
4.5.5 FT-IR分析 |
4.5.6 TG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读解水性聚氨酯胶粘剂的应用发展概要(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1. 水性聚氨酯的结构性能和应用领域 |
2. 水性聚氨酯胶粘剂的特点 |
3. 水性聚氨酯胶粘剂的分类 |
4. 水性聚氨酯胶粘剂的制备与应用 |
5. 印刷水性聚氨酯胶粘剂在包装印刷业中的应用及发展 |
6. 水性聚氨酯胶粘剂的发展趋势 |
结束语 |
(5)聚氨酯胶粘剂的研究进展、合成、改性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异氰酸酯聚氨酯胶粘剂的研究现状 |
1.1 通用型异氰酸酯聚氨酯胶粘剂的研究现状 |
1.2 耐黄变型异氰酸酯聚氨酯胶粘剂的研究现状 |
2 聚氨酯胶粘剂的改性研究现状 |
2.1 物理改性 |
2.2 化学改性 |
3 聚氨酯胶粘剂的应用 |
3.1 建筑与木材领域 |
3.2 软包装领域 |
3.3 车辆领域 |
3.4 制鞋领域 |
3.5 生物医学领域 |
4 展望 |
(6)韩城大禹庙藻井画底画的回贴修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藻井画的简介 |
1.2.1 古代造纸纤维原料 |
1.2.2 造纸填料 |
1.2.3 常用矿物颜料 |
1.2.4 胶结物 |
1.3 胶粘剂的分类以及研究进展 |
1.3.1 无机胶粘剂 |
1.3.2 有机胶粘剂 |
1.3.3 复合型胶粘剂 |
1.4 用于文物保护的胶粘剂要求 |
1.4.1 保护原貌,修旧如旧 |
1.4.2 力学性能 |
1.4.3 黏度 |
1.4.4 稳定性 |
1.5 研究思路和方案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方案 |
第2章 纸质文物回贴的胶粘剂研制 |
2.1 引言 |
2.2 实验药品和仪器 |
2.3 实验部分 |
2.3.1 水性聚氨酯的样品制备与手段 |
2.3.2 水性氟测试的样品制备与手段 |
2.3.3 胶粘剂测试的样品制备与手段 |
2.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4.1 水性聚氨酯浓度的影响 |
2.4.2 水性氟浓度的影响 |
2.4.3 胶粘剂的配比优化 |
2.4.4 胶粘剂的性能表征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胶粘剂的耐候性和耐久性分析 |
3.1 引言 |
3.2 实验药品和仪器 |
3.3 实验部分 |
3.3.1 胶粘剂的耐候性测试 |
3.3.2 胶粘剂的耐久性测试 |
3.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4.1 胶粘剂的耐候性能 |
3.4.2 胶粘剂的耐久性能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藻井画本体分析 |
4.1 引言 |
4.2 实验用品和仪器 |
4.2.1 实验药品及耗材 |
4.2.2 实验设备 |
4.3 文物本体分析 |
4.3.1 纤维分析 |
4.3.2 填料分析 |
4.3.3 颜料分析 |
4.3.4 胶料分析 |
4.4 纸张酸度测试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胶粘剂在回贴工程中的应用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药品 |
5.2.2 实验设备 |
5.2.3 实验耗材 |
5.2.4 实验步骤 |
5.3 修复以及跟踪测试效果 |
5.3.1 预加固效果 |
5.3.2 脱酸效果 |
5.3.3 回贴效果 |
5.3.4 pH跟踪测试 |
5.4 藻井画的仿真复制 |
5.4.1 色差测试 |
5.4.2 耐久性测试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自乳化法制备高羟基含量的水性聚丙烯酸酯复合乳液(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水性聚丙烯酸酯简介 |
1.2.1 水性丙烯酸酯的分类 |
1.2.2 水性丙烯酸酯的主要原料 |
1.2.3 水性丙烯酸酯乳液的合成 |
1.3 水性聚氨酯简介 |
1.3.1 水性聚氨酯的分类 |
1.3.2 水性聚氨酯的特点 |
1.3.3 水性聚氨酯的主要原料 |
1.3.4 反应原理 |
1.3.5 水性聚氨酯的制备 |
1.3.6 水性聚氨酯的乳化、稳定和成膜机理 |
1.3.7 水性聚氨酯的应用 |
1.4 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复合乳液简介 |
1.4.1 物理共混法 |
1.4.2 乳液共聚法 |
1.4.3 互穿网络(IPN)聚合法 |
1.4.4 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的应用 |
1.5 水性聚酯-丙烯酸酯复合乳液的研究进展 |
1.6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
1.7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及方案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复合乳液的制备 |
2.1 前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原料 |
2.2.2 实验装置与仪器 |
2.2.3 原料的预处理 |
2.2.4 水性聚氨酯乳液的制备 |
2.2.5 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复合乳液的制备 |
2.2.6 性能测试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聚氨酯预聚体中硬段的选择 |
2.3.2 聚氨酯预聚体中软段的选择 |
2.3.3 丙烯酸单体的选择 |
2.3.4 引发剂用量的影响 |
2.3.5 反应温度的影响 |
2.3.6 乳化剂配比的影响 |
2.3.7 WPUA的红外分析 |
2.3.8 胶膜的热稳定性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自乳化法制备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复合乳液 |
3.1 前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装置与仪器 |
3.2.2 原料 |
3.2.3 原料的预处理 |
3.2.4 水性聚氨酯乳液的制备 |
3.2.5 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复合乳液的制备 |
3.2.6 性能测试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DPMA用量的影响 |
3.3.2 PU端基的选择 |
3.3.3 PU/PA比例的影响 |
3.3.4 水溶性单体加入的方式 |
3.3.5 乳化剂使用量 |
3.3.6 乳化剂种类的比较 |
3.3.7 WPUA的红外分析 |
3.3.8 DSC分析 |
3.3.9 乳液粒子的微观结构 |
3.3.10 复合乳液的应用性能 |
3.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高羟基含量的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复合乳液的制备 |
4.1 前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原料 |
4.2.2 实验装置与仪器 |
4.2.3 丙烯酸单体的纯化 |
4.2.4 水性聚氨酯乳液的制备 |
4.2.5 高羟基含量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复合乳液的制备 |
4.2.6 性能测试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丙烯酸单体代替丙酮对乳液性能的影响 |
4.3.2 HEMA用量对乳液的影响 |
4.3.3 软硬单体比例对乳液的影响 |
4.3.4 链转移剂对乳液的影响 |
4.3.5 胶膜的热稳定性分析 |
4.3.6 DSC分析 |
4.3.7 乳液粒子的微观结构 |
4.3.8 HWPUA与 WPUA的性能对比 |
4.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高羟基含量的水性聚酯-丙烯酸酯复合乳液的制备 |
5.1 前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原料 |
5.2.2 实验装置与仪器 |
5.2.3 丙烯酸单体的纯化 |
5.2.4 端羧基不饱和聚酯的制备 |
5.2.5 水性聚酯丙烯酸酯复合乳液的制备 |
5.2.6 性能测试方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HEMA用量对乳液的影响 |
5.3.2 UPE/PA对乳液的影响 |
5.3.3 软硬单体比例对乳液的影响 |
5.3.4 链转移剂对乳液的影响 |
5.3.5 红外分析 |
5.3.6 WPA和 WPEA的性能对比 |
5.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全文总结 |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
致谢 |
(8)软包装双组份无溶剂聚氨酯胶粘剂的合成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概述 |
1.2 聚氨酯胶粘剂 |
1.2.1 聚氨酯胶粘剂综述 |
1.2.2 聚氨酯胶粘剂的类型 |
1.2.3 聚氨酯类胶粘剂的特性 |
1.3 聚氨酯化学及粘结机理 |
1.3.1 异氰酸酯的相关反应 |
1.3.2 聚氨酯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 |
1.3.3 合成聚氨酯胶粘剂的基本原料 |
1.3.4 聚氨酯胶粘剂的固化机理 |
1.3.5 聚氨酯胶粘剂的粘接机理 |
1.3.5.1 金属、陶瓷、玻璃等材料的粘接 |
1.3.5.2 塑料、橡胶的粘接 |
1.3.5.3 织物、木材的粘接 |
1.4 双组份无溶剂型聚氨酯胶粘剂 |
1.4.1 概述 |
1.4.2 结构与性能的关系 |
1.4.3 无溶剂型胶粘剂的特点 |
1.4.4 无溶剂型与溶剂型聚氨酯胶粘剂的差异 |
1.5 无溶剂型聚氨酯胶粘剂研究现状 |
1.5.1 国外研究现状 |
1.5.2 国内研究现状 |
1.6 选题的研究背景和主要意义 |
第二章 聚氨酯预聚体的制备与研究 |
2.1 实验仪器与试剂 |
2.1.1 实验试剂和生产厂家 |
2.1.2 实验仪器和生产厂家 |
2.2 预聚体性能表征 |
2.2.1 预聚体NCO值的测定 |
2.2.2 预聚体粘度的测定 |
2.2.3 红外光谱(FT-IR)分析 |
2.2.4 凝胶色谱(GPC)分析 |
2.3 预聚体的合成 |
2.3.1 原料组成 |
2.3.2 实验步骤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反应时间对预聚体合成的影响 |
2.4.2 反应温度对预聚体合成的影响 |
2.4.3 原料结构对预聚体合成的影响 |
2.4.4 水分对预聚体合成的影响 |
2.4.5 红外谱图(FT-IR)分析 |
2.4.6 GPC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组合多元醇的制备与研究 |
3.1 实验仪器与试剂 |
3.1.1 实验试剂和生产厂 |
3.1.2 实验仪器及生产厂家 |
3.2 组合多元醇性能表征 |
3.2.1 组合多元醇羟值的测定 |
3.2.2 组合多元醇水分的测定 |
3.2.3 红外光谱(FT-IR)分析 |
3.2.4 凝胶色谱(GPC)分析 |
3.3 组合多元醇的制备 |
3.3.1 实验原料 |
3.3.2 实验步骤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小分子多元醇对胶粘剂性能的影响 |
3.4.2 硅烷偶联剂对胶粘剂性能的影响 |
3.4.3 FT-IR分析 |
3.4.4 凝胶渗透色谱(GPC)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双组份无溶剂聚氨酯胶粘剂的制备与研究 |
4.1 无溶剂复合技术概述 |
4.1.1 无溶剂复合工艺简介 |
4.1.2 软包装无溶剂复合工艺流程 |
4.1.3 软包装无溶剂复合工艺特点 |
4.2 双组份无溶剂聚氨酯胶粘剂的制备 |
4.3 胶粘剂剥离强度的主要影响因素 |
4.3.1 混合配比对剥离强度的影响 |
4.3.2 熟化温度对剥离强度的影响 |
4.3.3 熟化时间对剥离强度的影响 |
4.4 产品性能评估与表征 |
4.4.1 表干时间测试 |
4.4.2 胶粘剂固化速率研究 |
4.4.3 胶粘剂浸润性的研究 |
4.4.4 红外光谱FT-IR分析 |
4.4.5 热失重TGA分析 |
4.4.6 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分析 |
4.4.7 剥离强度(BSV)测试 |
4.4.8 摩擦系数(COF)测试 |
4.4.9 水煮、蒸煮性能测试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9)高固含量水性聚氨酯的制备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0 水性聚氨酯的发展简况 |
1.1 水性聚氨酯的分类 |
1.1.1 按照分子结构分类 |
1.1.2 按照固含量分类 |
1.1.3 其他分类 |
1.2 水性聚氨酯的制备方法 |
1.3 高固含量水性聚氨酯的性能及影响因素 |
1.3.1 高固含量水性聚氨酯所关注的性能 |
1.3.2 水性聚氨酯性能影响因素 |
1.4 高固含量水性聚氨酯的已有研究 |
1.4.1 从亲水扩链剂入手 |
1.4.2 从配方调整入手 |
1.4.3 从粒径入手 |
1.4.4 本课题的设计方法 |
1.5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及研究内容 |
第二章 高固含量羧酸型水性聚氨酯的制备与表征 |
2.1 前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主要试剂与药品 |
2.2.2 实验主要仪器与设备 |
2.2.3 羧酸型水性聚氨酯乳液的制备 |
2.2.4 羧酸型水性聚氨酯乳液的表征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红外谱图分析 |
2.3.2 小粒径乳液(S乳液)的乳液性能 |
2.3.3 大粒径乳液(L乳液)的乳液性能 |
2.3.4 乳液分散法的效果 |
2.3.5 乳液分散法对乳液固含量的的影响 |
2.3.6 乳液分散法对其他乳液性能的的影响 |
2.3.7 乳液分散法对聚氨酯胶膜性能的影响 |
2.4 小结 |
第三章 高固含量磺酸型水性聚氨酯制备与性能研究 |
3.1 前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主要试剂与药品 |
3.2.2 实验主要仪器与设备 |
3.2.3 高固含量磺酸型水性聚氨酯的直接法制备 |
3.2.4 高固含量磺酸型水性聚氨酯的乳液分散法制备 |
3.2.5 磺酸型水性聚氨酯乳液的表征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红外谱图分析 |
3.3.2 AAS与预聚体的反应温度对磺酸型水性聚氨酯乳液性能的影响 |
3.3.3 R值对直接法制备的磺酸型水性聚氨酯性能的影响 |
3.3.4 n(BDO)/n(PHNA)对直接法制备的磺酸型水性聚氨酯性能的影响 |
3.3.5 AAS用量对直接法制备的磺酸型水性聚氨酯性能的影响 |
3.3.6 乳液分散法制备的磺酸型水性聚氨酯的性能 |
3.4 小结 |
第四章 高固含量羧酸/磺酸型水性聚氨酯 |
4.1 前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主要试剂与药品 |
4.2.2 实验主要仪器与设备 |
4.2.3 羧酸/磺酸型水性聚氨酯乳液的制备 |
4.2.4 羧酸/磺酸型水性聚氨酯性能表征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红外谱图分析 |
4.3.2 大粒子乳液的粒径 |
4.3.3 物理共混乳液与高固含量乳液的粒径 |
4.3.4 固含量与粒径比的关系 |
4.3.5 两种粒子组分对胶膜性能的影响 |
4.4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 |
致谢 |
(10)园林绿化废弃物高值化利用技术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园林绿化废弃物处理与再利用现状 |
1.1.1 园林绿化废弃物再利用国外现状 |
1.1.2 园林绿化废弃物再利用国内现状 |
1.2 木塑复合材料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木塑复合材料研究现状 |
1.2.2 木塑复合材料的加工工艺研究现状 |
1.3 制备纤维素乙醇原料脱木素技术研究现状 |
1.3.1 生物质制备生物乙醇概况 |
1.3.2 制备生物乙醇原料脱除木素技术研究现状 |
1.4 有机覆盖垫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有机覆盖垫应用现状 |
1.4.2 有机覆盖垫用胶黏剂研究现状 |
1.5 研究现状评述 |
1.6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7 主要研究内容 |
1.8 技术路线 |
2 园林绿化废弃物制备木塑复合材料 |
2.1 试验材料与仪器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仪器 |
2.2 试验方法 |
2.2.1 木塑复合材料制备 |
2.2.2 木塑复合材料力学性能测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杨木粉用量对木塑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
2.3.2 偶联剂用量对木塑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
2.3.3 润滑剂用量对木塑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
2.4 小结 |
3 以杨木为主的园林绿化废弃物白腐菌生物预处理 |
3.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3.1.1 微生物接种准备 |
3.1.2 杨木为主的园林绿化废弃物生物处理 |
3.1.3 木质素分离 |
3.1.4 生物处理样品分析 |
3.1.5 木质素结构鉴定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生物预处理杨木分析 |
3.2.2 木质素样品的成分分析 |
3.2.3 木质素的分子量 |
3.2.4 定量~(31)P NMR谱 |
3.2.5 2D HSQC谱图(二维单量子核磁共振光谱) |
3.2.6 木质素结构的定量分析 |
3.3 小结 |
4 有机覆盖垫用热解油脲醛树脂合成工艺和性能研究 |
4.1 试验材料 |
4.2 试验方法 |
4.2.1 BUF树脂制备 |
4.2.2 BUF树脂合成影响因素水平的确定 |
4.2.3 正交试验设计 |
4.2.4 有机覆盖垫甲醛释放量和抗压强度测定 |
4.2.5 树脂结构及性能表征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试验因素对有机覆盖垫甲醛释放量的影响 |
4.3.2 试验因素对有机覆盖垫抗压强度的影响 |
4.3.3 最佳合成工艺的确定 |
4.3.4 树脂结构表征 |
4.4 小结 |
5 热解油脲醛树脂制备有机覆盖垫工艺技术研究 |
5.1 试验材料 |
5.2 试验方法 |
5.2.1 有机覆盖垫制备 |
5.2.2 树脂及有机覆盖垫性能测试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原料粒径对BUF有机覆盖垫性能的影响 |
5.3.2 施胶量对BUF有机覆盖垫性能的影响 |
5.3.3 密度对BUF有机覆盖垫性能的影响 |
5.4 小结 |
6 不同胶黏剂覆盖垫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
6.1 试验材料 |
6.2 试验方法 |
6.2.1 有机覆盖垫制备 |
6.2.2 有机覆盖垫毒性测试 |
6.2.3 有机覆盖垫对土壤理化性质影响试验 |
6.2.4 有机覆盖垫对矮牵牛生长的影响试验 |
6.3 结果与分析 |
6.3.1 胶黏剂覆盖垫淋溶液对白菜种子发芽的影响 |
6.3.2 不同胶黏剂覆盖垫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6.3.3 不同胶黏剂有机覆盖垫对矮牵牛生长的影响 |
6.4 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导师简介 |
个人成果清单 |
致谢 |
四、水性聚氨酯胶粘剂研制现状及发展趋势(论文参考文献)
- [1]新型反应型聚氨酯(PUR)热熔胶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 张续. 北京化工大学, 2020(02)
- [2]交联型/聚合型水性聚氨酯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 刘筱. 陕西科技大学, 2020(02)
- [3]单组分聚氨酯木材胶粘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 黎嘉宁. 广西大学, 2019(06)
- [4]读解水性聚氨酯胶粘剂的应用发展概要[J]. 李婷. 塑料包装, 2019(04)
- [5]聚氨酯胶粘剂的研究进展、合成、改性与应用[J]. 李国遵,高之香,李士学,李建武,陈雨,赵苗. 粘接, 2019(05)
- [6]韩城大禹庙藻井画底画的回贴修复研究[D]. 李嘉欣.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1)
- [7]自乳化法制备高羟基含量的水性聚丙烯酸酯复合乳液[D]. 朱哲文. 武汉大学, 2019(06)
- [8]软包装双组份无溶剂聚氨酯胶粘剂的合成与研究[D]. 刘晓军. 上海交通大学, 2018(01)
- [9]高固含量水性聚氨酯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 马一飞. 北京理工大学, 2017(07)
- [10]园林绿化废弃物高值化利用技术及其应用研究[D]. 张骅. 北京林业大学, 201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