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距”二字直击人心

“差距”二字直击人心

一、“差距”二字撞击人心(论文文献综述)

高祎博[1](2021)在《“70后”作家小城镇叙事》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试图对“70后”作家的小城镇叙事进行比较全面、系统的研究。从70后作家小城镇叙事的发生入手,对小城叙事进行比较全面的梳理和分析,指出其历史价值和文学意义,也关注其小城镇叙事表现出来的多面性与复杂性。即“70后”作家的小城镇叙事对中国当代社会“城镇化”的文学呈现、记录以及这一过程中折射出的复杂多样的人文体验、美学特征。第一章,着重考察“70后”作家成长背景。小城镇是相当一部分“70后”作家少年时期的成长之地与当下的生活空间。小城镇和“70后”作家之间有着天然的关联,这是“70后”作家小城镇叙事的先天性优势。“70后”作家对小城镇书写多是从日常生活切入,以商街和工厂作为主要表现对象。在城市化不断拓进的当代社会,小城镇正在成为都市的模仿者,但有限的生活区域增强了对于外部世界无限的想象。第二章,主要分析“70后”作家小城镇叙事中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形象,即小城镇青年群体。徐则臣、石一枫、阿乙等作家塑造出一批漂泊的“城市异乡人”形象;田耳、张楚等作家塑造了那些不曾离开故乡的“在地者”形象。小城镇青年群体中有命运跟随国家改革政策而起落的青年工人,也有坚持文学梦想不曾放弃的写作者,他们以火车、地图、星空、望远镜为象征符号展开想象,他们的身与心在故乡与世界之间徘徊不定。第三章,主要探讨“70后”作家小城镇叙事中对于社会伦理、家庭伦理关系的思考。在“70后”作家的小城镇叙事中,可以清晰地看到、感受到社会转型时期,都市性的消费主义对小城镇人际关系的冲击。对父子、夫妻关系的影响、塑造,对边缘群体的叙事隐含着“70后”作家的矛盾心态:既渴望摆脱传统伦理关系带来的精神束缚,又呼唤传统伦理秩序回归。第四章,主要分析70后作家小城叙事与当代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关系。“70后”作家的小城镇叙事是面向当代的社会发展现实的文学书写。“70”后作家的小城镇叙事以社会事件作为切入点,站在底层视角,以平视的目光审视人生痛点与精神疑难,用细密的笔法描绘出时代变迁中小城镇变化:从物质生活到价值观念乃至思维观念的骚动、渐变。以房伟和马笑泉的作品为例,透过个体命运,折射出国企改革、城镇化建设等大的社会改革中出现的社会问题,呈现出一种现实主义精神以及理想化的人文情怀。第五章,主要分析“70后”作家小城叙事与现代主义即先锋文学的关系。70后作家是80年代先锋文学的忠实读者与文学精神的继承者,在城镇叙事中,他们用充满象征与隐喻的叙事策略,营造出小城镇作为闭合环境的荒诞氛围。本章以金仁顺、黄孝阳、瓦当等作家为例,分析“70后”作家设置的超越常理的人物关系,在那些离奇乃至诡谲的情节背后,叙事的主旨仍在于揭示和描绘世界与人生的无常,现实的变幻莫测。

林孝斌[2](2021)在《理性与感通:《天主实义》里中西士间的思想交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天主实义》作者在文本中设置了“中士”和“西士”作为对话双方,就本原观、灵魂观、为善论和伦理观等论域展开对话。在这场对话中,我们发现西士的宣教立场虽然十分鲜明,但却诉诸于推理-论证;中士,似乎是被设计而生,但在与西士的对话中始终保持着一种质疑-自卫。从这个角度上看,如若简单的将中士界定为被着者设计而生的话,显然有失偏颇。但中士究竟在多大程度上能够代表时人的立场则是一个智者见智仁者见仁的问题,这需要进一步的史实考证和文本辨析。这并非本文的主要旨向。本文仍将此对话双方视为源始于中西不同生存处境、经验和思维方式的主体,并在文本分析中呈现各自的思想视角和生存秩序,即中士的感通视角及其天命-性-理的生存秩序,以及西士的理性视角及其天主-理性的生存秩序。由于《天主实义》文本内容所涉及的天主、灵魂等论域归属于宗教问题,而对该论域的呈现方式又是在哲学意义上给出的,故对该文本的理解和分析既需要宗教的观察视角也不能忽视哲学的思维方法。从方法上看,宗教更多的是关注生存中的信仰-情感问题,哲学则多注重理性-观念问题。因此,我们需要充分关注人生存中理性与信仰这两种面向之间的交织与张力,并着力分析生存中涌现出的各种情感和观念在生存中的意义。在内容上,本研究围绕“中西士间思想出发点与生存秩序之争”的问题展开。为此,本文从双方在本原论,及其他目前研究者鲜有系统进入文本的灵魂论、为善论和伦理观这四方面,基于详实的文本研究,呈现中西士双方在这些问题上的思想交锋。需要指出的是,本文在呈现文本主体内容的时候,更侧重于呈现中西双方在相关问题中“认识论”上的根本差异,以试图推进探索中西间思想性对话如何能进深到更具有实质性的程度。文章将认识论问题贯穿文本分析的始终,在分析的基础上,逐渐呈现出中西士间认识论路径的差异和所呈现对象在不同意义上的实在性问题。在强调认识论的同时,也突显了中西士间的思想性对话在生存论上的意义和价值。从某种程度上说,本文并不是在简单意义上勾勒中西思维方式的迥异,而是借助文本的梳理,呈现双方在思想起点上的差异,并以此贯穿全文。致力于呈现双方对话的关键不是观念之争,乃是生存出发点之争。只有回到这个原始争论的起点,才能更好廓清中西士双方的对话究竟是在怎样的层面上以及所可能进入的深度和广度。在努力跳出以往从“调适论”、“策略说”和“矛盾论”等研究视角的同时,努力补益以往研究中对中士认识论问题探讨的不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士“感通认识论”的认识论维度。同时亦对当下世界频发关于“主体间”对话中存在的生存张力和困境予以关注,在反思中西士间这一原始性对话文本的基础上,结合当下观照,试图给出这样的答案:对话不能仅停留在观念性的对决或辩争上,更需要有意识的去觉察和推进双方在情感维度上所呈现对象的认识论问题和生存论关注,如此或许能有助于中西间的对话进入到“实质性”层面。

张雪飞[3](2021)在《人衣关系视域下的晚清民国女性服饰变革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衣之于人,自人类文明伊始就如影随形、相伴相生。中国古代服饰文化倾向于遮蔽人身形体,不太强调人的生物属性和个体特性;彰显等秩阶次,关注人的文化表征和社会意蕴。晚清民国是服饰传统、规制、风格和文化剧变的重要时期,也是社会形态、社会认识、女性社会角色转轨的关键阶段。人衣关系经历了抗争与冲突、困顿与反思,在张力和矛盾中蜕变和进化。研究这一时期女性服饰变革,对于社会制度变迁、服饰文化转型、妇女解放进程具有重要的学术与现实意义。论文包括四个主体部分:第一章站在人衣关系的视角,以服饰潮流的方式发掘和梳理女性服饰变革的历史脉络;第二章从纺织原料、分析并阐述产业进步、技术革新和女性服饰变革的关系。从纺织原料、面料的技术革新、成衣制造方式和产业更新,以及纺织贸易市场变化三个方面,讨论服饰变革的物质基础和技术支撑。分析产业进步、技术革新和女性服饰变革的关联,也即从“衣”的层面对人衣关系的变革动力进行历史透视;第三章从带着服饰烙印的社会文化现象、伴随服饰行为的社会运动和彰显服饰主张的社会思潮这三个层面,探讨社会变革和女性服饰变革的关系,剖析伴随其间的人衣关系的变化特征;第四章从夷夏之防、道器之辨、礼俗之隔和荣耻之变四大关系入手,揭示文化变革与服饰变革的内在联系,厘清服饰变革的深层机理。本文主要观点和创新如下:1.服饰潮流是一种能够同时揭示服饰变革现象和本质所在的重要载体和形式。本文试图打破以往以主流历史分期、社会变革为纲的近代服饰史叙事,以及服饰品类、服饰流派、服饰空间扩散的服饰专题分类,由人衣关系的生理要求、观念思想、社会生活、审美文化、技术支持等不同侧面考察服饰潮流的变革趋势,抽象概括出“衣以容身”“衣以立身”“衣以适人”“衣以彰人”四大服饰潮流。以服饰潮流的方式展现服饰变革的全貌,既符合服饰本身的历史脉络和嬗变轨迹,尊重研究对象本身的发展规律,又呈现服饰变革的创新性与继承性、往复性与多样性,揭示种种复杂多栖的规律和特性,为研究服饰变迁的技术、社会和文化因素提供线索和链接。2.产业技术变革与服饰变革的关系为供给带动需求、需求拉动供给给出历史的有力借鉴。纺织、服装产业发展与技术变革,特别是机械化、电气化和化学化的进步,根本地改变了服饰面料性能、服用加工技艺,为服饰结构的改良和变革提供了可能的物质和工艺基础,形塑了纺织服装贸易和消费的全新格局,为晚清民国女性服饰时尚的兴起和潮流的延布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本文绘制出服饰潮流与相关因素的关联机制分析框图,展示说明了产业技术变革如何对服饰变革发挥作用,特别是对影响方式、路径和机理方面的系统阐释。技术变革是对“衣”的物理特性、生产方式、市场供给和美学价值的创新,为“人”提供可消用、选择和适配的服用方案。作为服饰消费主体的“人”根据自身的穿用需求、经济基础和消费偏好以及文化审美,影响纺织、服装的贸易市场格局,对服装原料面料、剪裁结构方式提出需求。技术变革与服饰变革的关系实质上通过改变“衣”的供给进而影响“人”的需求,“人”的需求又进而促进“衣”的技术和产业升级改革。3.社会变革与服饰变革相互促进、互为因果,服饰时而领着、时而跟着,既能动于社会变革,又从动于社会变革。一方面,社会变革是服饰变革的引领者。社会达尔文主义和妇女解放思潮启蒙、引导着近代女性以主体身份参与到社会运动之中,推动着服饰潮流的发生和传播。以珠江三角洲的“自梳”和长江三角洲的“摩登”为代表的服饰社会现象为女性服饰潮流蓄能积力;另一方面,服饰变革是社会变革的能动者。代表性女性和女性群体以或拟男化、中性化的服饰行为,或个性化、大众化的穿衣方式,推动着妇女解放,成为社会变革不容小觑的力量。从这个意义上讲,服饰既作为被社会生活、时代思潮改良和引导的主要对象,同时又充任着女性参与社会变革的道具、工具和面具。社会变革与服饰变革的内在互动,本质上是服饰与人的主体性关系。从被“衣”掩饰的“人”到以“衣”修饰的“人”,再到借“衣”立身的“人”,透过近代女性的服饰行为,抑或是社会舆论对女性服饰的评价和反应,“衣”之功能得到重新辨析,服饰下的人性得到解放,具有独立人格的“人”得以进化。4.文化变革既是阻碍服饰变革的重要防线,反过来又是催化服饰变革的深层动因。长久以来,华夏服饰是区辨夷夏族群、承载文野观念的文化载体。无论是葆有华夷文化优势的历史时期还是闭关自守被强力冲击的晚清之际,拥护文化传统和民族尊严的“庙堂”及士大夫们反对服饰变革。而随着近代西方传教士的“诱导”,本来象征文明的缠足成为野蛮文明的标记,夷夏之别破防、文野之位互换,趋新大势和尊西倾向成为服饰变革的新动向。在西学东渐、西器东传的时代背景下,服制是扞卫“中体”的“重器”,象征着传统儒家文化的伦常名教、制度文物以及体统规矩,不可“轻言”变革。而在改良政治制度的维新变法时期,服制改革成为复兴民族、更易“人心”的方略,由器而道的“天演”进化论提倡优胜劣汰、强权竞争,成为推动服饰变革的重要力量。在传统礼俗社会中,服饰是“礼治”的重要媒介,以礼化俗,以礼节俗。礼乐制度的高度发展是服饰文化长期保持稳定、难以遽变的根本。晚清宗法秩序遭遇挑战,作为民众生活“风俗”的服饰改良提出变革要求,女性服饰潮流甚或走在了服制法规之前,由俗入礼。文化是慢变量,近代服饰变革的不易和反复,皆出自于文化内核“面子”、服饰面子即文化里子,能小变则不大变,能形变则不质变。而服饰变革的发端和剧变,仍需归因于文化内核“面子”。在敏感于外人观感、维护文化“面子”的同时,服饰悄然生变,服饰由宗族和伦理走向民族和国家,再走向个体和自我,“人衣关系”不再等同于纲常伦理的“人人关系”。5.晚清民国女性服饰变革的路径并完全不遵循“器物-制度-文化”的现代化三阶段,而是多个范畴兼而有之,各个阶段均有参与。服饰变革属于物质器技,亦成为寄托人伦关系的社会制度,甚至还是文化思想的重要表征,事实上是“器物”“制度”和“精神”的“三位一体”,难以区分先后甚至彼此。整体来看,女性服饰变革是在制度层变革时生发的。反缠足运动发端于呼吁制度改革的戊戌维新,辛亥以后服饰等级制度改弦更张,服饰听取民便。新文化时期反思文化,女性服饰在更大范围、更大波次、更大程度上发生变革,服饰潮流渐趋成型,人衣关系也随之转换、调整。但局部而言,在学习西器的洋务时期,洋纱、洋布大量进驻开埠城市,上海等地的年轻、时尚、社交女性已开始穿用洋布衣。在民风开放、趋新入时的地区,原料面料、穿衣方式等物质层面的变化来的较早,相对顺利地被一部分女性所接纳,但并未涉及到服饰文化层面的对抗与哲思。对于广大乡村地区的劳动女性,质地厚实、自产自销的土布更便于劳作,物质层面的服饰变化来得更为迟滞、缓慢,或许到生产关系、社会组织发生变化之后,服饰才相随而变。晚清民国女性服饰变革呈现出多轨道、多征候、多阶段并行不悖的复杂格局。6.服饰变革本质而言是“人衣关系”的更新与重构。服饰不是纯粹单一的自然物,而是典型的文化产物。变革时期人衣关系变化的意义在于,“人”既是具体的、个体的人,同时也是群体的、社会化的和历史性的人。“衣”既是具有物质属性的衣,同时更是代表民族风俗、承载社会功能、表征时代特征的“衣”。服饰变革之前,衣的礼治、标示、文化功能更为显着;服饰变革之中,衣的工具、道具、面具功能更加显露;服饰变革之后,衣服重归保暖和装饰的基本功能。考虑到人衣关系的复杂多元性,“人的穿着”可以分为四个层次:适身、得体、体面和得当/适境。初级层面的“适身”强调作为生物体的人和作为自然物的衣。更高级层面的“得当/适境”更看重中国文化下具有多种属性之“人”的穿衣要领和不同穿着场合下“衣”的服饰文化要素。广而言之,人衣关系甚至可能是人类的永恒主题,互动交融、和谐共彰应该是人类从物质文明到精神文明追求的一种理想状态。

李佳珉[4](2021)在《漫画中的社会思潮研究 ——以1919-1937年上海所刊漫画为中心的考察》文中提出

丛海霞[5](2020)在《晚清民国巴蜀词坛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以1874至1949年的巴蜀词坛为研究对象,考察此期巴蜀词学思想、词人生态、题材内容、艺术特质、群体流派等发展演变情况,全面展现其多元风貌及在词学史上的独特地位。晚清民国巴蜀词坛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首先,它是千年巴蜀词史发展新变的又一座高峰。巴蜀词坛曾在五代及两宋时期有着辉煌的历史。然金、元、明及清代前中期却十分薄弱,直至晚清才逐步觉醒。近百年时间内,巴蜀词坛不仅唱和活动频繁,创作数量陡然增加,而且质量上乘,出现了不少情格兼重的词史佳作。纵向比较而言,确实堪与五代两宋相提并论。其次,它是晚清民国巴蜀文学不可缺失的一章。与其他文体相比,词之“要眇宜修”“能言诗之所不能言”的特质在面对不易言说的语境下,有其显着的优势。特别是抗战时期,因为政治宣传的需要,新诗、戏剧、小说等新文学都不免有“带着镣铐跳舞”的局限性,而词这类旧形式,因自五四以来不断被压缩的前期处境,使得在情感表达上更加私有化,反而不再受政治宣传的掣肘。遂更能深入地反映战时人民的真实生态。第三,它是中国地域词史研究的重要方阵。巴蜀地处西陲,有山奇水秀自然风光的陶冶,亦有根深蕴厚词学传统的滋育。无论在地域上,还是文化上,都形成了别具一格的“天府”特色。然当下对巴蜀词坛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其一,宏观上存在“头重脚轻”现象,即五代、两宋时期词人受到格外关注,而清代及民国时期的词人研究则相对薄弱;其二,文献整理的不足;其三,词学批评重视不够;其四,研究方法及视角比较单一。基于此,本文采取知人论世与文学地理学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前者便于准确抽绎作家作品的特质;后者有利于作群体性现象的考察与反思。巴蜀词坛有着悠久的词学传统,晚清民国时期对此既有传承,也有创新。综合来看,此期词学观念有三大特点:第一,推尊词体,强调诗词同源;第二,谲谏批判功能的抬高与词史意识的强化;第三,寄托理念的认同与性灵思想的外化。在建构巴蜀词学历程中,李调元《雨村词话》是词坛浙、常二派此消彼长之间的过渡性存在,也是巴蜀词学星火相传的关键人物。姜方锬《蜀词人评传》则是巴蜀词坛由传统词话向现代词学转型的重要成果。基于以上思想理念的考察,及对创作成就和词史发展的整体观照,晚清民国巴蜀词坛大体分为三个发展阶段:第一,晚清巴蜀词坛的觉醒(1874-1911)。1874年,张之洞成功创办尊经书院,成为巴蜀文学崛起的重要转折点。书院培育了众多眼界开阔、学识渊博的人才,他们为巴蜀文化的兴盛打下扎实的基础。巴蜀词坛也开始摆脱萧条冷寂的局面,如张祥龄、胡延、朱德宝、宋育仁、周岸登等人开始活跃文坛,他们转益多师,博采众长,凭借精工富艳的才情与坚韧不屈的性格,终在词坛博得一席之地。张祥龄是唯一一个串联北京、吴中两大词群并与湖湘词群交往密切的关键人物。他早期学步姜、张之醇雅,后转师二晏,终以意炼警辟、淳质闳约的独特风貌屹立于巴蜀词坛。胡延与朱德宝都是沉沦下僚的文人,空有一腔热血却报国无门。鼎革易代之际,朱德宝站到了维新阵营,试图通过变法来达到挽救国家危亡的目的;而胡延则坚守在守旧阵营,试图以个人辛勤的付出来切实改变地方百姓的生活。二人从不同视角记录了动荡政局下人民的复杂心声。周岸登是晚清向民国过渡的典型。早期因强调声律,一直以“二窗词客”的身份被划入梦窗一派。其实,《蜀雅》词特别重视情感抒发,整体上呈现出由哀婉凄艳到沉雄霸悍风格的转变趋势。在近百年蜀中词坛,周氏理当胜任探花之誉。第二,民国前中期巴蜀词坛的复兴(1912-1936)。锦城词社是近代巴蜀第一个词学社团,它是词坛由觉醒走向复兴的重要标志。该词社成立于四川成都,活跃于1916至1920年间,先后组织三十余次雅集活动,刊刻《春禅词社词》《花行小集》两部词集,参加人数先后达二十四人,比较着名的有赵熙、邓潜、邓鸿荃、张慎仪、江子愚、林思进等。当时四川频繁的军阀混战并未引起中国词坛其他文人的关注,而锦城词社则从文人角度客观记录了发生在身边的各种动乱,所写作品具有透视普通民众生态、补正史之缺的词史价值。赵熙是锦城词社的重要参与者,其《香宋词》不仅是袁枚性灵说的现代回响,而且真切地反映了清民异代之际遗老耆旧的复杂心声。邓潜受赵熙影响较大,他们有着相似的亡国经历和乱世处境,其词呈现出寄托幽深、孤悲沉郁的整体风貌。张慎仪和江子愚则从各自角度展示内心的不甘和挣扎,是彼时人心思变的一个缩影。第三,民国后期巴蜀词坛的强盛(1937-1949)。全面抗战爆发后,随着众多高校及文人迁徙至此,巴蜀成为继南京、上海、京津之后,又一引领潮流的诗词重镇。首先,创作力量和数量都陡然猛增;其次,诗词社团、雅集唱和等群体性文学活动更加活跃;第三,词体社会功能显着增强;第四,描写内容由个性生活转向抗日战争;第五,词作风格由崇尚花间的独抒性灵向豪雄悲壮、沉郁顿挫等多元风貌拓展。此期巴蜀籍词人向迪琮和刘冰研成就十分突出。向词提出师法北宋、情格兼重的创作思路;刘词推崇音律,并强调以词记史。二者是认识民初梦窗风流弊和见证抗战词坛苏辛词风崛起的独特窗口。总而言之,在1874至1949年间,巴蜀经历了从词坛边缘向词坛重镇的发展演变过程。终以兼具巴蜀地域文化特色、倡导抒情的性灵本色和立体呈现当地人民复杂心声的三大特质屹立于中国词坛。

沈思芹[6](2020)在《汉学史视野中的西方《尚书》英译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尚书》是最古老的儒家核心经典,也是中华文明的源头要籍,其所构建的民族话语和价值体系涵括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全景,成为民族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媒介和载体之一。其所蕴含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哲学等丰富而深邃的中国智慧,不仅有益于当今国人,也是中国奉献给世界的宝贵精神财富。本研究注重西方《尚书》英译的思想路径与汉学思潮的演变,因而参照有关研究,将西方汉学大致划分为:17-18世纪的汉学孕育形成时期、19世纪的西方汉学建立时期、19世纪末至20世纪上半期的汉学现代化时期以及其后汉学的现当代发展时期四个阶段,以此为《尚书》英译研究的历史语境。主要依据吉迪恩·图里等(Gideon Toury,1995;Tymoczko,1999)的描述性翻译研究理论,采用成中英先生的本体诠释学理论,并结合译者行为理论等现代翻译理论,对西方的《尚书》英译进行考察与分析。综合运用了汉学、翻译学、语言学、哲学等多学科的理论与方法,首次对西方《尚书》英译的历史脉络进行全面、系统的描写与研究。论文分为五章。第一章,以1736与1738年杜赫德的《中华帝国全志》英文版中的《尚书》英译为代表形态,对西方汉学早期的《尚书》英译进行描写与研究。17-18世纪,随着西方天主教耶稣会士来华传教,在中学西传的过程中,欧洲学界出现“中国热”。早期《尚书》英译显示出归化的诠释路径,体现了西方学习、借鉴东方文化的诉求与热忱。译文的三个诠释层次具有以下特点:在语言层次,译文与汉语原文语义存在较大差异,但流畅自然;在理论层次,译者主要预设了基督教神学的观念。由于传教所需,译者在原文中融入了基督教思想,加之语言层次诠释部分失真,最终导致本体真理层次的诠释不足。西方的社会变革与东学西传的历史语境,译者的宗教思想,汉学早期对汉语言文化研究不足等都对这一时期翻译形态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本章还对译者的文化背景和译者行为进行了研究。早期《尚书》英译等典籍翻译为其后汉学研究提供了最初的翻译经验和资料,促进了西方汉学学科的建立。第二章,对西方汉学创建时期的《尚书》英译进行描写与研究。分别研究了英国传教士汉学家麦都思和理雅各的《尚书》英译。分析了二者翻译的主要历史语境:19世纪西方进行海外殖民扩张,随着欧洲“中国热”的消散,西方中心主义思潮盛行;一些西方国家建立汉学学科,英国汉学逐渐专业化。麦都思的主要翻译目的即为西人提供传教等在华活动所需中国语言文化知识的工具。麦氏主要采用了归化的翻译策略和直译的翻译方法,将《尚书》置于历史学的框架之中进行研究与翻译;理氏英译主要为了消解《尚书》历史纪年的真实性,以消除东西方历史纪年的矛盾对基督教造成的不利影响,并为西方提供获取中国知识的工具。为此,理氏主要采用归化的翻译策略,以直译为主,将《尚书》的英译纳入西方历史学、比较宗教学研究,其翻译方法具有儒家诠释学、英国经验主义与早期实证主义等特点。本章还考察、分析了麦都思、理雅各的文化背景及其对《尚书》翻译的影响等。麦氏、理氏《尚书》英译的诠释特点主要为:在语言层次,译文在意义和形式上均比早期英译更为贴近原文,皆带有注释,理氏注释尤为丰富厚重,而麦氏注释较之理氏更为客观。译本均显示出基督教神学色彩,而理氏英译更为鲜明;在理论层次,麦氏主要预设了历史学理论,肯定了原文的历史真实性;而理氏则主要预设了历史学、比较宗教学的理论与概念。两译本皆表现出对原文的经典价值的消解,理氏甚至对原文上古历史的真实性进行质疑,因此二者皆存在对原文本体真理诠释的较大不足。本章还分析了译者的务实行为、学术思潮等对英译的重要影响,并探讨了有关典籍英译对英国汉学的真正确立与专业化发展的重要作用等。第三章,以英国的欧德、瑞典的高本汉的《尚书》英译为代表形态,对19世纪末至20世纪上半期的《尚书》英译进行描写与研究。首先考察了二者英译的历史语境:西方中心主义思潮依然盛行,科学实证主义兴起,西方汉学走向现代化,中国传统经学消解,东方文化衰落。其次考察了译者的文化背景、翻译观和翻译经验等,研究了欧德英译的历史学思想方法、高本汉英译的比较语言学与科学实证主义的思想方法,并分析了二者的翻译目的、策略等。欧德和高氏《尚书》英译的诠释特点主要为:在语言层次,欧德的英译较为主观化,译文与原文语义差异较大,但流畅易读。高氏译文具有客观科学性,较其他译文有诸多更为准确之处,但在诠释中对历史文化语境的忽略也导致了某些误读;在理论层次,欧德英译主要预设了历史学理论,而高氏则主要预设了语言学理论;在本体真理层次,二者均表现出由于忽视原文的思想文化价值而造成本体论层次的诠释缺陷。本章还分析了两个译本的形成原因及其对西方汉学的影响、译者行为特点等。第四章,以彭马田的《尚书》英译为代表形态,研究与描写了当代的西方《尚书》英译。首先分析了翻译的主要历史语境: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的崛起与文化复兴,西方对东方文化价值回归的期待,当代汉学研究注重实用性等特点,以及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兴起等。彭氏翻译显示了西方文学化的思想路径,意在抛开之前厚重的儒学诠释,将原文由一部政史经典打造为一本富于生活气息的古代故事集。彭氏译文的诠释特点主要为:语言层次主要采用了诗歌化的西方文学形式,生动、通俗、流畅,但语义与原文有较大差异。理论层次主要预设了西方文学理论,并否定了之前译者的基督教神学观念的预设,而代之以中国道德哲学等思想观念。译文注重当代社会和读者需求,但语义求真不足,对原文本体真理的诠释存在较大缺陷。彭氏英译形态表现出主要受到后现代主义思潮与译者务实行为的影响。本章还分析了彭氏文化背景、翻译方法和策略等。第五章,基于对西方《尚书》英译的历时性研究,对历史与学理、研究方法与研究对象文化价值的变化等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以此深化对西方《尚书》英译及其发展演变规律的认识。本文的主要创新之处为:采用了西方汉学的研究新视角;首次对《尚书》英译的历史作系统性的描写与研究;突破了单一研究方法的局限,采用了多学科的研究方法;使用了新文献,提出了新观点。如在《尚书》学研究领域首次使用了《中华帝国全志》英文版中的《尚书》英译资料,并使用了 19世纪的英文报刊与英文译者传记等新文献,提出了诸如早期《尚书》英译体现了西方对东方思想文化的仰慕与借鉴,理雅各的英译对《尚书》的上古历史真实性进行了消解,将翻译纳入比较宗教学研究等新观点。并给出了经典的翻译应该注重以对其本体真理进行真实、完整的诠释为目标,并结合现实之需,寻求翻译的最佳方法与合理路径等建议。

靳匡宇[7](2020)在《自体性观照下的美国海事管辖权演进研究》文中指出本文研究的对象为美国海事管辖权1的变迁。首先通过对海事管辖权自体性早期发展及消亡历程的阐释,指出美国海事管辖权的统一性理想及其现实境遇。在殖民地经验、英国先例以及欧陆海事法传统的复合影响下,美国海事管辖权总体上经历了一个逐渐扩张的过程,这种扩张具有正当性和必然性。然而由于一些传统观念的影响,导致在海事管辖权统一性2追求过程中有超越界限的情形,比如在海事侵权管辖权的扩张过程中,由于传统“地点标准”的惯性影响,导致大量单纯发生在水上的欠缺海商事因素的案件被纳入海事管辖权范畴,引发了实践中的极大混乱。纵观美国海事管辖权的发展历程,具有鲜明的人道主义色彩,比如“海事法庭是船员的监护人”,就作为一种司法理念深入到海事法官的观念之中,当然也存在新时代下保守的情形,在个别历史时期,一般海事法在水上人身伤害案件中处于缺位状态,以至于在后世饱受批评。在美国海事管辖权的变迁过程中,一般海事法通过司法实践活动承担着引领性功能,立法在后期发挥了重要作用。一般海事法由法院运用,具有灵活性和统一性等优点,然而也存在因为规范性要素不足、不确定性较大而被误用等问题。在我国当下,也存在类似于美国扩张海事管辖权的需要和隐忧。扩张的需要在于:我国传统受到“轻海重陆”观念的影响,一度缺少经略海洋的规划,导致海事管辖权的外延狭窄,随着海洋强国战略的推出,扩张海事管辖权成为举国共识。此外,船员保护的价值理念在我国亟需更新。在我国,从历时性角度观察,船员保护工作在近年来取得了很大进展,然而从共时性的视角,不难发现我国的船员保护和西方国家存在不少差距,这不但体现在工资福利条件的保障上,更多地表现在海事司法理念之中,我国有必要借鉴美国海事管辖权对船员的特别关怀。此外,海事习惯规则在我国海事管辖权中的运用具有局限性,除了国际海事惯例之外,其他惯例尚没有获得应有的适用地位。美国经验从正反两方面对我国海事管辖权的变迁带来启示。我国海事法院应以指导性判例为抓手,在司法实践中灵活运用海事习惯规则,肯定其优于一般民事规定的法源地位,以实现海事管辖权的合理扩张,达致更契合海商事本质的海事司法管辖权。本论文尝试通过对美国海事管辖权变迁经验的阐释和检讨,以期对我国当下扩张海事管辖权的变革实践有所启示。在内容框架上,本文包括导论、正文(共七章)和结语,共九个部分:具体章节如次。导论部分阐述本文的写作缘由,对相关文献进行概括梳理,交代研究方法。论文第一章主要阐述了革命之前的海事司法管辖权。第一节主要阐述了美国海事管辖权的世界历史背景。海事管辖权历史的滔滔长河主要有两条源流,分别是普通法国家中的海事管辖权和欧陆国家中海事管辖权,它们在不同程度上给美国海事管辖权提供了历史资源。论文在介绍一般海事法的历史背景基础上,分析了海事管辖权从海事自体法时代到国家主义时代的演变历程。着重讨论了自体法时代在英国的兴起与消逝以及中世纪海事自体法下的特殊关怀取向。第二节主要阐述了海事管辖权在殖民地新世界中的交锋。首先分析了北美殖民地海事司法管辖权的起源,在殖民地早期呈现出国旗跟着商业走的特点,而后随着英国在殖民地控制力的加强,普通法院和海事法庭延续着在殖民地母国的争斗,其中夹杂着王权和贵族的博弈。由于殖民地处于中心和边缘之间,殖民地海事司法管辖权呈现出一定的离心倾向。第三节首先列举了殖民地海事司法管辖权的典型诉讼形态,其次分析了殖民地海事司法管辖权的统一性特点。最后归纳出殖民地海事司法管辖权中的特殊关怀取向。论文第二章主要阐述了美国宪法出台前后新旧传统的缠斗与海事管辖权制度的诞生过程。第一节主要论述了美国革命时期在海事司法管辖权的统一性追求及其失落。革命先贤们大胆开展了海事管辖权的新实验,开创了美国海事管辖权的新时代。通过典型案例,介绍了革命时代的州海事法庭和上诉法庭之间的博弈和妥协,凸显了管辖权变革的艰难,并对其经验教训进行了总结和检讨。第二节总结了北美殖民地海事司法管辖权对后世的遗产。指出了革命时代的管辖权探索为后世提供了多项制度的历史实践,提示宪法海事管辖条款出台后海事司法管辖权的发展方向。第三节论述了美国宪法制定之后海事司法管辖权的法律渊源,指出宪法海事司法条款对海事管辖权的统摄性和解释上的开放性,并分析了其对后世海事管辖权发展的影响。并通过对诉讼者权利保留条款的阐述,指出其在实质上属于联邦主义下的妥协,为后世海事管辖权的实践扩张埋下伏笔。第四节通过回溯两大法系历史中的海事司法管辖权,阐述了海事司法管辖权变迁的观念源流。第五节通过海事管辖事项公法抑或私法的辨析,揭示了海事司法管辖权的内容属性以及必然的时代转向。论文第三章主要阐述了美国联邦主义体制对海事管辖权变迁的影响,具体包含影响和制约两个方面。第一节首先分析了横向联邦主义之下的国会角色。通过海事管辖权在宪法制定之前、南北战争之前、南北战争之后三个历史阶段的变迁再现了国会角色从隐居幕后到走向前台的历程,随后介绍了国会关于海事管辖权的重要法规,这些法规均在海事管辖权变迁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国会和法院之间围绕海事管辖权的互动。第二节对纵向联邦主义之下的各州角色进行了阐述。指出州权在海事管辖权变迁中承担着多元角色,其不仅是海事管辖权扩张的坚定异议者,在某种程度上也是相关救济与权利的提供者,承担着补位的功能。随后对州法在海事管辖权中的适用进行分析,通过其适用可以看到州在联邦海事管辖权中的深度渗入,并对由此而生的法律冲突及其解决对策进行了简要介绍。论文第四章主要阐述了一般海事法的价值功能和制度实践。第一节首先分析了一般海事法的价值功能,亦即一般海事法的统一性追求和特别关怀取向,并阐述了其间的关系。第二节阐述了大陆法视野下的一般海事法以及其对美国海事管辖权发展变迁的影响。第三节阐述了普通法视野下的一般海事法。首先,通过分析普通法在美国海事管辖权中的演变,并以伊利案和詹森案为时间分界,阐述了一般海事法在海事管辖权变迁中的影响。在此过程中,一般海事法救济和海事司法管辖权持续扩张。第四节阐述了一般海事法的法律渊源,列举其四种表现形式,亦即:以奥内隆法典为代表的欧陆制定法;航运业的通用形式、术语和惯例;新时代原则和观念的影响;历史立法。第五节主要阐述了联邦法院在海事管辖权变迁中的主要角色,其作为一般海事法的掌舵者,和国会和州之间的关系。第六节旨在统一性视野下,对一般海事法在海事管辖权变迁中的功能和作用进行评价。第五章主要论述了扩张下的海事司法管辖权及其自体性失落。第一节主要阐释了美国海事管辖权在时空维度的拓展。首先,介绍了美国海事管辖权中船舶和可航性水域概念的变迁,二者构成了海事管辖权变迁的概念基础;随后对美国海事管辖权的空间延展进行了叙述,意即从“潮汐水域”进发,止于“所有可航水域”,实现了海事管辖权通航水域的全覆盖。第二节阐述了海事合同管辖权标准沿革,其从最初期的地点标准逐渐回归其本质属性,并进而分析了船舶建造合同、船舶保险合同和海事管辖权的关系以及初步合同原则对海事合同管辖权的影响。最后在统一性视野之下做出评价。第三节阐述了海事侵权管辖的标准变革,首先对海事侵权管辖进行了概论,并对严格地点标准的消逝进行了历时性分析。海事管辖权在扩张过程中,相关联系标准次第出现。最后,主要对工业时代下人身伤亡的海事法救济进行了阐述。第四节主要关注海事管辖权的特别关怀取向,首先是一般海事法下的船员权利。美国船员保护既有继承,也有突破,随着时代的演变,美国海事管辖权下船员保护日渐多元化。其次是衡平救济的正式纳入,主要围绕美国法律研究所对1966年合并的评估阐述了管辖权合并下的海事统一性。第五节论述了面向公海的美国海事管辖权,通过海事管辖权在国际层面的拓展,展现了海事司法管辖权在实践中收缩的另一面相。第六章重估了海事司法管辖权的价值功能。第一节归纳总结了百年美国海事司法管辖权的价值取向。首先指出了美国海事司法管辖权存在统一性追求和特别关怀两大取向,并对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第二节指出了美国海事管辖权的商业品质和独特性格。通过分析其在商业中的角色,凸显了其护佑海商业发展的本质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归纳了美国海事管辖权的变迁规律;第三节指出在联邦主义背景下一般海事法在实践中的失措、未尽的统一性及其表现形式,并进而引申出美国海事管辖权所能提供的经验和启示;第四节重估了几个世纪以来美国海事司法管辖权的变迁模式。从自发秩序和建构秩序的综合视角,归纳出海事管辖权的本质属性和应然方向,并在历史经验辨识的基础之上,寻求海事管辖权统一性迷局的理论和实践破解之道。第七章回归我国海事司法实践,主要论述了美国法观照下中国海事司法管辖权的困惑与成长。第一节在多重视野下对我国海事管辖权的扩张进行正当性分析。主要从规范角度、传统角度、现实角度、未来愿景等四大方面论证了我国海事管辖权扩展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第二节阐述了自体性危机下我国海事司法管辖权的实践样态,主要包括我国海事管辖权受案范围的扩张之失、海商案件民法一般性规定适用的泛化、普通法院和海事法院间的管辖权冲突;第三节在比较法关照下对我国海事司法管辖权从价值层面进行系统检视。在美国海事管辖权的扩张经验及历史检讨的基础上,对我国海事管辖权从功能视角下进行价值反思;第四节尝试对我国海事司法管辖权进行价值重构和功能厘定;第五节指出,美国海事管辖权在机构互动、海事习惯法、特别关怀理念和管辖权拓展模式四方面的经验是中美海事管辖权的交集之所在,也是我国海事管辖权改革的突破点。在上述认识的基础上,初步提出若干扩张海事司法管辖权的具体设想。本文结语部分在美国海事管辖权历史经验的基础上,从超越自体性的角度对我国海事管辖权制度改革的应然方向进行总体评价。本文的研究任务在于为当下我国海事管辖权的扩张进行论证,并对相关附随问题提供比较法上的解决经验:在我国规划建立国际海事司法中心的当下,借鉴美国海事管辖权历史经验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在借鉴美国海事管辖权的基础之上,海事管辖权价值取向应该从自体性价值和对船员特别关怀两个方面进行定位,对于其功能设置,可以考虑海商事联系标准,但应注意美国法经验教训,防止标准的抽象化阐释。构建起以实质性海事联系为基础,兼顾统一性价值和弱势群体特殊关怀的受案范围规则体系,宜提倡一种“限定的自体性”,这种自体性不要求将所有涉海的案件一网打尽,而是采取“有进有退”的策略,从而提高我国海事管辖权的制度吸引力和影响力,从而服务于我国的海洋强国战略。

李梦玲[8](2020)在《近代岭南报刊翻译小说研究》文中指出近代岭南报刊小说中有着一定数量的翻译小说,与近代其他地区的报刊翻译小说一样,这些刊于岭南报刊的翻译小说同样是近代翻译小说大潮中的一抹别样的浪花。据统计,近代岭南地区刊载翻译小说的报刊多达34种,共刊有101篇翻译小说,1部寓言故事集(《伊索寓言》中译本,82则),翻译小说单行本也有至少40种。可见,近代岭南报刊翻译小说具有一定的规模,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本文将其作为研究对象,除去绪论和余论外,共分为四章。第一章对其兴起背景进行探究,涉及小说界革命、岭南地域文化、译者来源以及读者与市场这四个因素。并梳理其发展脉络,可分为萌芽期、发展期、繁荣期和衰落期这四个阶段。第二章对其艺术特色和文化价值进行挖掘,既有与近代报刊翻译小说相似的一般特征,即在呈现传统小说特色及文化观念的同时,也蕴含着西方小说特色及文化观念,又彰显了岭南地域文化色彩,如粤方言、岭南风物与民情、岭南画派以及岭南革命风潮等特色。第三章对突出刊物与名篇译作进行个案研究,不同报刊有着不同的办刊理念和编辑队伍,这对所刊翻译小说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并关注世界名着在近代岭南报刊的译介情况,着重考察译作与原着之间的关系,探析译介手法。第四章考察其对自着小说产生的影响,如观念的革新、题材的拓宽以及小说叙事手法的突破等。最后对其成就与缺陷进行总结,并评价其在岭南小说史和翻译小说史上的地位。

孔瑞[9](2020)在《山姆·谢泼德戏剧的创伤叙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山姆·谢泼德(Sam Shepard)是美国当代戏剧界重要戏剧家之一,他自20世纪60年代涉足剧坛,戏剧创作生涯一直贯穿到21世纪,一生共创作50多部戏剧。谢泼德通过戏剧的创伤叙事言说身心痛苦,肩负社会责任,反思历史灾难,践行创伤见证,寻求疗愈途径。创伤叙事源于对历史长河中芸芸众生悲剧性生命存在的关怀和悲悯,以总结反思灾难之后的经验教训和探寻疗愈创伤之道为使命。基于此,从创伤叙事视角研究谢泼德的戏剧作品可以说是基于对于生命的热爱和尊重,对人类社会道德和情感伦理的关注,以及对探寻疗愈创伤之道的使命和责任。本研究以谢泼德戏剧的创伤叙事为研究对象,探究创伤叙事视域下谢泼德戏剧中的主题内容、人物形象、文本特征以及舞台艺术等,创伤叙事既是戏剧主题思想和人物言说的表现内容,也是戏剧文学和舞台演剧的艺术手法,这四个方面错综交织,相互作用,交相辉映,共同成为构建谢泼德戏剧的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的重要要素。本研究首先基于发生学理论探究谢泼德戏剧创伤叙事的创作成因,即戏剧家和戏剧的创伤叙事之间的关系。继而从家庭、历史和文化三个主题维度研究谢泼德戏剧中的创伤叙事内容,家庭创伤主要包括伦理关系异化下的亲情创伤,家庭男权暴力下的女性创伤,以及孤独漂泊旅途中的失家创伤。同时谢泼德在戏剧中将宏大叙事与个体创伤相结合,关注殖民扩张、西进运动、工业现代化、移民大潮等历史创伤主题,以批判、反思和冷峻的风格践行创伤叙事的艺术见证功能。文化创伤主要从战争创伤与英雄主义的悖论,创伤悼歌与政治批判的交响两方面分析谢泼德戏剧中的战争书写和恐怖袭击。家庭创伤展馆中的沉沦堕落的父亲、疏离冷漠的母亲和暴力怨愤的儿子成为典型家庭人物群像,不同家庭戏剧人物在叙事中有着相同或相似的角色叙事功能。谢泼德以幽灵形象承载人文关怀和社会批判,赋予与幽灵人物身份相配的行动特权,幽灵人物具有干扰叙事进程的身份功能。无论是创伤主题的表达,还是人物形象的塑造,都必须依托戏剧家高超的文学手法和舞台艺术。谢泼德在戏剧中精心部署戏剧文本结构,运用互文本和元文本的跨文本叙事特征来升华创伤主题,丰富人物形象,拓展表征创伤层次。同时谢泼德运用语言的意绪言说和幻想文本来模拟创伤记忆,凸显创伤心理和焦虑情绪。谢泼德戏剧魅力不仅在于戏剧文本中内涵深刻的文学性,更是从文本到舞台,从案头到演剧,展现了意象丰饶、诸感通汇、声光交融、引人入胜的舞台演剧效果。谢泼德运用丰富的舞台意象外化人物内心创伤,用看得见的道具象征看不见的创伤心理。同时,谢泼德通过舞台演剧艺术来丰富渲染创伤氛围,增强舞台上声、光、色的感官刺激,直接抵达观剧者感官功能,引起强烈共鸣,激发观众思考。谢泼德还设置意蕴丰富的舞台场景来隐喻创伤,彰显戏剧形式独特的舞台表现力和剧场艺术魅力。本研究不仅有益于丰富戏剧艺术美学研究,更有益于激发对于人类苦难生命和生存境遇的思考。

欧阳卉[10](2020)在《《汉语大字典》(第二版)走部、辵部、足部释义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汉语大字典》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释义最为完备的大型汉语字典。它的出版发行,标志着我国语言文字研究和辞书编纂达到了新的高度。距《汉语大字典》第一版发行十年後,《汉语大字典》(第二版)於2010年面世。新版《汉语大字典》较前版有了很大的进步,参照学界各位语言研究者的研究成果,修正了前版的大量错误。虽如此,《汉语大字典》并非就此尽善尽美,由於编纂人员数量极多,编纂工作量巨大,难免有错漏之处。新版《汉语大字典》还存在很多疏失亟待修订。在字典辞书中,释义是最重要的部分,包括引证和义项两个部分。本论文将以《汉语大字典》(第二版)走部、辵部与足部释义作为研究对象,以文字学、训诂学、音韵学、语法学、校勘学等理论知识作为理论基础,运用现代语言理论,借鉴前人成果,通过与首版《汉语大字典》以及同类辞书对比,对《汉语大字典》(第二版)义项与引证方面的疏失进行研究,为其之後的修订与完善尽绵薄之力。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介绍《汉语大字典》首版与新版的研究状况以及走部、辵部和足部的研究现状;另外,此章中对选材范围与依据、研究意义与方法进行了阐述。第二部分为《汉语大字典》(第二版)走部、辵部与足部字引证勘误研究。该部分以三个部类中汉字的所有引证内容为研究对象,将其与引证文献原文进行对比,并参照各版本的文献资料,对其引证失误进行订正。该部分主要分为引证标点与断句不当、引证摘取与节略不当、引证)误、引证脱文、衍文、倒文及引证综合类失误,共五小节。第三部分为《汉语大字典》(第二版)走部、辵部与足部字释义指瑕,主要分析其在释义方面的失误,主要分为引证与释义不符、引用古注失当、义项缺失、义项设置与逻1不当、义项表述不完善以及释义综合类失误,共六个小节。第四个部分为结语,对本论文内容做一个总结。

二、“差距”二字撞击人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差距”二字撞击人心(论文提纲范文)

(1)“70后”作家小城镇叙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历史与研究现状
        (一)小城镇的话题缘起
        (二)小城镇叙事的研究现状
    二、“70 后”作家与小城镇叙事
第一章 “70 后”作家与小城镇的文学构建
    第一节 “70 后”作家生命体验与小城镇书写
    第二节 日常生活的力量与小城镇之变
        一、岁月迟缓——小城镇前现代社会的时间体验
        二、框定的生活空间
        三、商品经济时代成为“城市模仿者”的小城镇
第二章 城镇青年及其精神内涵
    第一节 小城镇的出走者
        一、徐则臣——到世界去
        二、石一枫——漂泊于城市中的“失败青年”
        三、阿乙——土狗的焦虑
    第二节 在地者的外部想象
    第三节 寂落的青工
        一、路内——穿越迷雾的追寻
        二、时代变迁下的青工群体
    第四节 异类的写作者
第三章 小城镇视域中的伦理叙事
    第一节 孱弱的父亲
    第二节 失衡婚姻中的夫妻伦理
    第三节 消费时代中小城镇伦理秩序的溃退
    第四节 边缘的脱序者
第四章 现实主义与小城镇叙事
    第一节 现实主义回归下的小城镇叙事
    第二节 底层叙述中的意外社会事件与人文关怀
        一、底层视角里的人文关怀
        二、突入小城生活的意外社会事件
    第三节 “英雄”的落寞——《血色莫扎特》
        一、落寞的英雄
        二、典型环境下的典型人物
        三、强烈的批判现实的指向性
    第四节 县城中的官场生态学——《迷城》
        一、权力体系中的生存之道——从“愤怒”到“沉默”
        二、官场叙事的继承与拓展
        三、文化根性与政治选择
第五章 现代主义与小城镇叙事
    第一节 先锋文学的“遗腹子”
        一、先锋文学的“遗腹子”
        二、闭合环境下的荒诞感
    第二节 金仁顺——文字之外的余韵悠长
        一、越界的母女
        二、于意外处戛然而止
    第三节 黄孝阳——人世间的梨桥县
        一、大地之上的“梨桥县”
        二、县城里的恶棍哲学
    第四节 在寂灭中光芒万丈——瓦当的“临河城”
        一、错乱表象下的爱与灵
        二、在现实与虚构中的小城人生
        三、从“临河镇”开始,归来依旧是少年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所获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2)理性与感通:《天主实义》里中西士间的思想交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论
    一、选题的由来
    二、为何以《天主实义》作为分析文本?
    三、宗教哲学的观察视角
    四、文献综述:国内外对《天主实义》文本的研究及分析
        (一) 国内学者的研究及分析
        (1) 晚明时期儒、佛学者对《天主实义》的认同和批判
        (2) 20世纪70年代以来对《天主实义》的研究进路:比较、历史、分析
        (二) 国外研究现状
        (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简析
    五、主旨论证的思路和篇章布局
第一章 《天主实义》中的三重语境
    第一节 西士所存在的双重语境
        一、西士的天主教思想背景
        二、西士对儒学的研究与应用
        三、西士恩典神学视角的缺失
    第二节 中士的时代性思想背景及其思想论域
        一、阳明后学的思想主流
        二、晚明中士的思想论域
        三、东林儒学与实学暗兴
        四、中士言辞背后的“感通”思维
第二章 《天主实义》中的本原论争
    第一节 “位格”性天主:西士对“太极/理”本原论的批判
        一、理性与“位格”性之天主
        二、理性对“太极/理”不能为本原的批评
    第二节 “生成”论之太极/理:中士对西士批判的回应
        一、“生成论”之太极
        二、中士的“敬”意识
        三、感通中的太极/理
        四、生存秩序中的太极/理
    第三节 西士式“本原”观对中士生存秩序完善性辨析
        一、西士式“本原”观中的超越性维度的挑战
        二、超越性维度对中士“生成”论修身的益处辨析
        三、超越性维度对补益儒家社会秩序的理论性意义
第三章 “独立灵魂”与“万物能否一体”的辩争
    第一节 独立灵魂论:西士的两世说与万物一体观
        一、自由意志与“两世”说
        二、独立灵魂和后世维度的展开
        三、独立灵魂观对万物一体论的批评
    第二节 中士对独立灵魂和万物一体观的驳正
        一、中士道德性的生死观传统
        二、现世维度中的修身与成德
        三、中士的“魂魄论”与万物一体观
    第三节 驳灵魂轮回:中西士间的思想交织
        一、西士对灵魂轮回论的理性批驳
        二、中士在人伦秩序观中驳灵魂轮回论
第四章 善之论争:为善是否有意?
    第一节 西士的“为善有意”观
        一、理性界定中的“善”、“意”概念
        二、善的缺失:西士论“恶”的问题
        三、天主:“正意”之源
        四、为善有意与善之困境
    第二节 中士对“为善无意”思想的辩护
        一、“为善无意”问题的由来
        二、中士以“性”解为善无意
        三、敬天诚性与为善无意
    第三节 概念界定与生存意识
        一、后世的抽象性与现实性问题
        二、“利”的现实性与完善性问题
        三、“有意”与“无意”间的张力:“小人—君子”的视角
第五章 伦理交锋:修身、治学、行孝
    第一节 忏悔与自省:天主拯拔与自我完善
        一、呈现伦理背后认识论问题的必要性
        二、忏悔与天主旨意
        三、自省与参赞化育
    第二节 内外有别:学之为己抑或为天主?
        一、什么是“真学问”?
        二、如何达到真正的学问?
    第三节 内外学问的功夫论
        一、理性与灵修
        二、“诚-性”与检慎
    第四节 不同起点上的行孝观
        一、有必要专门谈论孝道问题
        二、西士论孝:以天主之道为目标
        三、中士尽孝:以造就天命为中心
结语 理性与感通:呈现方式与生存秩序
    一、理性与感通的切磋:一种宗教哲学观察视角
    二、两种认识论、两种认识对象和两种实在性
    三、思想交锋中的感通与对话
参考文献
致谢
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3)人衣关系视域下的晚清民国女性服饰变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选题缘起与意义
    0.2 服饰变革文献综述
    0.3 研究思路、框架与内容
    0.4 研究方法与史料来源
    0.5 创新点
第1章 人衣关系表里之辨——女性服饰潮流
    1.1 衣以容身:松绑解放,开禁易俗
    1.2 衣以立身:性别反叛,异中求变
    1.3 衣以适人:简便合体,文明质朴
    1.4 衣以彰人:流曲赋形,纳西慧中
    1.5 思考与讨论:人衣关系的历史脉动与文化嬗变
第2章 经纬不辍纺新织异——产业进步、技术变革与女性服饰变革
    2.1 有里有面:面料及其生产
        2.1.1 纺、缫技术与原料更新
        2.1.2 机织技术与质料革新
        2.1.3 印染技术与纹样、色彩嬗变
    2.2 有型有样:成衣及其制造
        2.2.1 家庭生产
        2.2.2 拎包客与前店后场
        2.2.3 半标准化与标准化生产
    2.3 有价有市:纺织贸易以及市场
        2.3.1 纺织原料、纺织品贸易和市场
        2.3.2 成衣市场及贸易
    2.4 思考与讨论:纺织和制衣产业技术变革下的人衣关系
第3章 觉与不觉咸与维新——社会变革与女性服饰变革
    3.1 局隅生变:带着服饰烙印的社会现象
        3.1.1 广府地区缫丝女工与“自梳”现象
        3.1.2 上海城市女性和“摩登”现象
    3.2 起而求变:伴随服饰行为的社会运动
        3.2.1 戊戌维新和不缠足会
        3.2.2 辛亥前后的民权革命和女子参政运动
        3.2.3 新文化和女学生爱国平权运动
        3.2.4 新生活的反摩登实践与国货运动
        3.2.5 社会运动中的女性角色和服饰角色
    3.3 论而思变:彰显服饰主张的社会思潮
        3.3.1 社会达尔文主义思潮
        3.3.2 妇女解放思潮
    3.4 思考和讨论:社会变革维度下的人衣关系
第4章 易服不易表里乾坤——文化变革与服饰变革
    4.1 防与不防:“夷”“夏”文野观念转变
    4.2 尊与不尊:“道”“器”体用概念解体
    4.3 禁与不禁:“礼”“俗”治理秩序重构
    4.4 变与不变:“荣”“耻”面子文化演进
    4.5 思考与讨论:文化变革维度下的人衣关系
余论
    5.1 余论
    5.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后记

(5)晚清民国巴蜀词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概念及范围
    二、定位与特质
    三、分期与体量
    四、现状与不足
    五、方法与思路
第一章 晚清民国巴蜀词学观念与词学理论
    第一节 词学观念的传承与创新
        一、推尊词体,诗词同源
        二、谲谏批判功能的抬高与词史意识的强化
        三、寄托理念的认同与性灵思想的外化
    第二节 李调元《雨村词话》之批评实践
        一、渊源浙派,推崇醇雅
        二、强调性灵,求新尚奇
    第三节 姜方锬《蜀词人评传》之词学思想
        一、编选标准及编纂体例
        二、汇编、汇校、汇评之文献价值
        三、强调情境、振衰复兴的词学思想
        四、辨析源流、开辟新领域的词学史意义
    结语
第二章 晚清巴蜀词坛的觉醒(1874-1911)
    第一节 尊经书院与巴蜀词学的重振
    第二节 更洗铅华出深意:论张祥龄词
        一、词集文献梳理
        二、学步姜张,尚雅遵律
        三、转师二晏,哀婉凄艳
        四、推尊文体,以词记史
    第三节 位卑未敢忘忧国:胡延与朱德宝词合论
        一、浓才艳遇谁消得:论胡延词
        二、差近茗柯、瓣香稼轩:论朱德宝词
    第四节 瘴海蛮荒倦游客:论周岸登词
        一、不拘一格与寄托遥深的词学观
        二、故国与愁怨:《蜀雅》之心灵诉求
        三、哀婉与沉雄:《蜀雅》之气格
第三章 民国前中期巴蜀词坛的复兴(1912-1936)
    第一节 锦城词社考论
    第二节 一代遗民之词心与气骨:论赵熙《香宋词》附邓潜
        一、瓣香随园主性灵
        二、遗民情怀与乱世悲歌
        三、清雅松秀与豪宕孤悲
    第三节 不甘与无奈的挣扎:张慎仪与江椿词合论
        一、“我与我周旋,宁做我”:论张慎仪词
        二、“忠恨谁能识”:论江椿词
第四章 民国后期巴蜀词坛的强盛(1937-1949)
    第一节 抗日战争与巴蜀词学的转向
    第二节 重振雅音复本色,遵格尚律述真情:论向迪琮词
        一、续集再版,重现心迹
        二、师法北宋,情格兼重
        三、沉郁深婉,朴茂重大
    第三节 几根铁骨撑天地,冷抱秋心续楚骚:论刘冰研词
        一、刘冰研着作考
        二、刘冰研生平与交游考
        三、民国战乱生态的透视与人民复杂心迹的描摹
        四、附论刘冰研散曲
    结语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部分巴蜀作家词学活动行年考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6)汉学史视野中的西方《尚书》英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与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基本思路、主要内容及研究方法
    四、重点、难点及创新之处
第一章 西学东渐与中学西传:耶稣会士的《尚书》翻译
    第一节 文化接触、文化概念的趋同性和文化传播的媒介
        一、17-18世纪东西方的文化接触
        二、东西方文化的趋同性
        三、东西方文化传播的媒介
    第二节 东西方互相认识和探索的主要媒介:东方的经典与西方的《圣经》
        一、西学东渐的主要媒介:西方的《圣经》
        二、中学西传的主要媒介:东方的经典
    第三节 耶稣会士的《尚书》翻译
        一、最早的拉丁文译本
        二、三种法文译本
        三、德文、俄文及英文译本
    第四节 17-18世纪的西方《尚书》英译
        一、《尚书》英译的历史语境
        二、《尚书》英译的目的与思想理念
        三、《尚书》英译的主要方法与策略
        四、《尚书》英译的诠释特点
        五、《尚书》英译形态的成因与译者行为特点
    第五节 17-18世纪的《尚书》翻译与西方汉学的孕育
        一、加深了西方对东方文化的认知
        二、奠定了中国典籍英译的基础
        三、促进了西方汉学的形成
    小结
第二章 西方汉学的建立:新教传教士的《尚书》英译
    第一节 东方文化的认识价值实践
        一、西方汉学的建立
        二、英国汉学的专业化
    第二节 麦都思的《尚书》英译
        一、麦都思《尚书》英译的历史语境
        二、麦都思《尚书》英译的目的与思想理念
        三、麦都思《尚书》英译的主要方法与策略
    第三节 理雅各的《尚书》英译
        一、理雅各《尚书》英译的历史语境
        二、理雅各《尚书》英译的目的与思想理念
        三、理雅各《尚书》英译的主要方法与策略
    第四节 19世纪西方《尚书》英译的特点与成因
        一、麦都思、理雅各《尚书》英译的诠释特点
        二、麦都思、理雅各《尚书》英译形态的成因
        三、麦都思、理雅各《尚书》英译的译者行为特点
    第五节 19世纪的《尚书》英译与西方汉学的建立
        一、麦都思首开《尚书》英文全译之先河
        二、理雅各《尚书》等英译为英国汉学奠定了基础
    小结
第三章 汉学的现代化:西方《尚书》译解体系的解析和建构
    第一节 东方文化衰落的诸多因素与《尚书》英译
        一、西方中心主义与日本脱亚入欧
        二、中国国内传统经学研究式微
    第二节 欧德的《尚书》英译
        一、欧德《尚书》英译的历史语境
        二、欧德《尚书》英译的目的与思想理念
        三、欧德《尚书》英译的主要方法与策略
    第三节 高本汉的《尚书》英译
        一、高本汉《尚书》英译的历史语境
        二、高本汉《尚书》英译的目的与思想理念
        三、高本汉《尚书》英译的主要方法与策略
    第四节 20世纪西方《尚书》英译的特点与成因
        一、欧德、高本汉《尚书》英译的诠释特点
        二、欧德、高本汉《尚书》英译的形态成因与译者行为特点
    第五节 20世纪的《尚书》英译与西方汉学的现代化
        一、参与促进了西方汉学的现代化
        二、为汉学现代化发展积累了重要的经验和资料
    小结
第四章 当代汉学的复兴:《尚书》英译与东方文化价值的再认识和再实践
    第一节 西方呼唤东方文化价值的回归与《尚书》英译
        一、西方早期对中国文化的仰慕与借鉴
        二、西方对东方文化的再认识与《尚书》英译
    第二节 彭马田的《尚书》英译
        一、彭马田的文化背景
        二、彭马田《尚书》英译的目的与思想理念
        三、彭马田《尚书》英译的方法与策略
        四、彭马田《尚书》英译的诠释特点
        五、彭马田《尚书》英译的形态成因与译者行为特点
    第三节 当代西方《尚书》英译的学术价值与汉学研究的大趋势
        一、当代汉学研究及其发展大趋势
        二、彭马田《尚书》英译的学术价值与当代汉学的发展
    小结
第五章 西方《尚书》英译研究的思考: 历史与学理、研究方法与文化价值
    第一节 社会发展的历史逻辑与学术研究的学理逻辑
        一、西方社会发展之需与《尚书》英译
        二、社会学术思潮与《尚书》英译
    第二节 研究方法的变化与研究对象文化价值的变化
        一、17-18世纪《尚书》的文化价值与研究方法
        二、19世纪《尚书》的文化价值与研究方法
        三、20世纪《尚书》的文化价值与研究方法
        四、当代《尚书》的文化价值与研究方法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7)自体性观照下的美国海事管辖权演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三、概念辨析及主题限定
    四、研究方法及难点创新
第一章 从殖民地走来:革命之前的海事管辖权
    第一节 介入神秘的海洋:海事管辖权的历史背景
        一、从海事自体法时代到国家主义时代
        二、海事管辖权在英国的兴起与衰退
        三、中世纪海事自体法下的特殊关怀取向
    第二节 新世界中的交锋:重商主义时代下的管辖权历程
        一、国旗跟着商业走:北美殖民地海事管辖权的初生
        二、穿越艰难时世:北美殖民地海事管辖权的发展
        三、在中心和边缘之间:殖民地海事管辖权的离心倾向
    第三节 统一性的基因:殖民地海事管辖权的运行形态
        一、殖民地海事管辖权的典型诉讼形态
        二、殖民地海事管辖权的统一性特点
        三、殖民地海事司法管辖权中的特殊关怀取向
第二章 旧制度的缠斗与美国海事管辖权的新生
    第一节 革命发出的声音:不尽成功的海事管辖权统一实践
        一、革命前夕殖民地海事管辖权的危机
        二、革命时代的海事管辖权实验:以“积极号”帆船案为例
        三、未完成的统一事业:海事管辖权变革的得与失
    第二节 新制度的垫脚石:北美殖民地海事管辖权的遗产
        一、为后世提供了多项制度的历史实践
        二、提示宪法后时代海事管辖权的发展方向
    第三节 统一性的新起点:美国海事管辖权的宪法依据
        一、迈向统一性:海事管辖权的法律依据
        二、联邦主义下的妥协:诉讼者权利保留条款
    第四节 因循与扩张之路:海事管辖权变迁的观念源流
        一、管辖权的本源:美国海事法中的大陆法魅影
        二、从奉行到抽离:美国海事管辖权中的英国经验
        三、更自由的经验:北美殖民地管辖权对后世的影响
    第五节 公法年代的终结:海事管辖权变迁的私法转向
        一、海事管辖权的公法年代
        二、海事管辖权变迁中的私法转向
第三章 联邦主义情境下美国海事管辖权的运作
    第一节 横向联邦主义之于海事管辖权变迁
        一、国会角色的时代变迁
        二、国会制定法与海事管辖权的拓展
        三、国会和法院的配合与制衡
    第二节 纵向联邦主义之于海事管辖权变迁
        一、州权在海事管辖权的双重角色
        二、海事案件中的州法适用及对海事管辖权的影响
第四章 一般海事法对美国海事管辖权的塑造
    第一节 一般海事法的概念探析
        一、一般海事法的内涵与外延
        二、流动的一般海事法
    第二节 一般海事法的制度源流
        一、一般海事法的欧陆法基因
        二、一般海事法的普通法源流
    第三节 一般海事法的法律渊源
        一、以奥内隆法典为代表的古海法典
        二、航运业的通用形式、术语和惯例
        三、新时代观念和一般原则的影响
        四、比较历史立法和各国法院判例
    第四节 一般海事法的美国发展
        一、詹森案之前的一般海事法
        二、詹森案之后伊利案之前的一般海事法
        三、伊利案之后的一般海事法
        四、持续变迁中的一般海事法
    第五节 一般海事法的机构运作
        一、法院与一般海事法
        二、法院和国会的角色互动
    第六节 一般海事法的效果评价
第五章 扩张下的美国海事管辖权及其功能失落
    第一节 向西部水域进军:海事管辖权空间维度的拓展
        一、物理空间的重构:船舶和可航性水域概念的变迁
        二、不断扩大的疆域:海事司法管辖权向棕水水域的扩张
    第二节 拓宽流动的边界:美国海事合同管辖权的扩张
        一、先例难弃:地点标准的革命后时代
        二、告别传统:地点标准在合同中的消亡
        三、扩张争议:以船舶保险合同和代理合同为例
        四、总体评价:统一性视野中的海事合同管辖权
    第三节 严格地点标准的变迁:美国海事侵权管辖权的消长
        一、无尽的困惑:寻找海事侵权管辖权的界线
        二、流变的标准:严格地点标准的确立与松动
        三、冲突的时代:人身伤亡的海事管辖权救济
        四、未竟的统一:海事侵权管辖权变迁评价
    第四节 特别关怀的遗泽:海事法人道主义的现代延展
        一、从庇护到多元:美国海事管辖权之于船员保护
        二、衡平救济的纳入:程序合并对海事管辖权的影响
    第五节 有进有退的策略:面向公海的海事司法管辖权
        一、海事司法管辖权在国际层面的拓展
        二、从本国国民保护到一视同仁:海事司法管辖权的实践收缩
第六章 走出迷津:重估海事管辖权的价值功能
    第一节 价值取向:海事管辖权的自体性追求
        一、海事管辖权的统一性追求
        二、海事管辖权的特别关怀取向
        三、统一性追求和特别关怀之关系
    第二节 现实呈现:美国海事管辖权的商业品质与独特性格
        一、作为商业推手的海事管辖权
        二、美国海事管辖权的变迁特征
    第三节 实践反思:联邦主义下海事司法管辖权的得与失
        一、美国海事司法管辖权实践中的失措及呈现
        二、美国海事司法管辖权变迁中的缺憾与启示
    第四节 模式重估:从变迁模式看海事司法管辖权的自体性
        一、自发秩序和主权建构之间的海事管辖权
        二、海事管辖权自体性迷局之辨识与破解
第七章 美国法观照下中国海事管辖权的困惑与成长
    第一节 多重视野下海事管辖权扩张的正当性分析
        一、从规范看海事司法管辖权扩张的理论支撑
        二、从传统看海事司法管辖权扩张的历史启示
        三、从现实看海事司法管辖权扩张的机制保证
        四、从愿景看海事司法管辖权扩张的价值意蕴
    第二节 自体性危机下我国海事司法管辖权的实践样态
        一、我国海事司法管辖权扩张的实践历程
        二、我国海事司法管辖权扩张中的障碍与不足
    第三节 比较法观照下我国海事司法管辖权的价值反思
        一、美国海事司法管辖权的扩张经验及检讨
        二、功能视角下我国海事司法管辖权价值之反思
    第四节 我国海事司法管辖权的价值重构和功能厘定
        一、扩张视野下我国海事司法管辖权的价值重构
        二、扩张视野下我国海事司法管辖权的功能厘定
    第五节 中国海事司法管辖权改革的若干初步设想
        一、有限统一原则在海事管辖权布局中的践行
        二、海事习惯规则在海事管辖权运作中的措置
        三、特别关怀理念在海事管辖权价值中的引入
        四、有进有退策略在海事管辖权拓展中的运用
结语:源于自体法,超越自体法
参考文献
    一、中文着作类
    二、中文译着类
    三、中文期刊类
    四、学位论文类
    五、外文期刊类
    六、外文论着类
    七、外文案例类
    八、英文法规类
    九、网址报刊类
附录 :美国海事司法管辖权发展大事记
博士就读期间科研成果
博士论文后记

(8)近代岭南报刊翻译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概念界定
    二、选题缘由
    三、研究文献综述
    四、基本思路与研究方法
    五、学术价值与学术创新
第一章 近代岭南报刊翻译小说的兴起与发展
    第一节 兴起与背景
        一、“小说界革命”对“新小说”的提倡
        二、岭南地域文化的开放性
        三、译者来源
        四、翻译小说的读者与市场
    第二节 发展脉络
    小结
第二章 近代岭南报刊翻译小说的特色
    第一节 呈现传统小说特点及文化观念
        一、传统章回小说的体制特征
        二、传统意象、典故与程式
        三、传统伦理道德秩序
        四、传统文化的印记
    第二节 彰显岭南地域文化
        一、采用粤方言翻译小说
        二、岭南风物与民情
        三、翻译小说插图
        四、革命精神的体现
    第三节 蕴含西方小说因素及文化观念
        一、题材内容的更新
        二、西方小说叙事方法的呈现
        三、西方文化的传输
        四、西书标点符号的尝试
    小结
第三章 近代岭南报刊翻译小说的重要个案分析
    第一节 突出刊物
        一、《香港华字日报》及其所刊翻译小说
        二、《中外小说林》及其所刊翻译小说
        三、《新小说丛》及其所刊翻译小说
    第二节 名篇译作
        一、《天方夜谭》的两个早期中文译本——《千一夜夫妻》与《一夜夫妻》
        二、《基督山伯爵》的首个中译全本——《几道山恩仇记》(上编)
        三、《科里奥兰纳斯》的首个中文译本——《钢矛记》
    小结
第四章 近代岭南报刊翻译小说的影响与总体评价
    第一节 对自着小说的影响
        一、“开道之骅骝”:敢于打破陈规
        二、摹仿翻译小说的叙事手法
        三、积极开拓新题材
    第二节 总体评价
        一、成就与缺陷
        二、在岭南小说中的地位
        三、在翻译小说史上的评价
    小结
余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 近代岭南报刊翻译小说一览表
附录二 近代岭南翻译小说单行本一览表
附录三 近代岭南报刊翻译小说内容提要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后记

(9)山姆·谢泼德戏剧的创伤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对象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三、理论基础
    四、研究内容、方法及意义
第一章 创伤叙事探因
    第一节 谢泼德戏剧概述
    第二节 谢泼德戏剧创伤叙事探因
        一、父子矛盾的创伤记忆
        二、暴力滋生的创伤书写
        三、创伤时代的使命担当
        四、创伤主题的戏剧传承
    小结
第二章 创伤叙事的主题维度
    第一节 家庭创伤
        一、伦理关系异化下的亲情创伤
        二、家庭男权暴力下的女性创伤
        三、孤独漂泊旅途中的失家创伤
    第二节 历史创伤
        一、西进史上的血腥:印第安土着之挣扎
        二、工业化中的驱逐:西部农场主之失家
        三、现代化下的变异:生态环境之危机
        四、美国身份的困境:移民寻梦之梦碎
    第三节 文化创伤
        一、战争创伤与英雄主义的悖论
        二、创伤悼歌与政治批判的交响
    小结
第三章 创伤人物及其叙事功能
    第一节 创伤人物的家庭群像
        一、沉沦堕落的父亲
        二、疏离冷漠的母亲
        三、暴力怨愤的儿子
    第二节 创伤人物的幽灵群像
        一、驱之不散的《神圣幽灵》:创伤记忆的赋形
        二、为情所困的《情痴》:创伤过往的附魅
        三、《已故的亨利·摩斯》的复活:创伤他者的复归
        四、《献给康斯薇拉的眼睛》:创伤幽灵的徘徊
        五、《震惊》的战争创伤:死亡之地的幽灵
    第三节 创伤人物的叙事功能
        一、家庭人物的角色功能
        二、幽灵人物的身份功能
    小结
第四章 创伤叙事的文本特征
    第一节 创伤叙事的互文性特征
        一、《献给康斯薇拉的眼睛》的互文改写
        二、《已故的亨利·摩斯》:创伤叙事的互文性
    第二节 创伤叙事的元戏剧特征
        一、理性和反思:自我指称
        二、埋葬与重生:戏中典仪
        三、批判与探求:关涉现实
    第三节 创伤文本的语言特征
        一、意绪言说外化创伤
        二、幻想文本凸显焦虑
    小结
第五章 创伤叙事的舞台艺术
    第一节 外化创伤的舞台意象
        一、《饥饿阶级的诅咒》的羔羊:献祭之挽歌
        二、《被埋葬的孩子》的玉米:乱伦之暗恐
        三、《地狱之神》的盆栽植物:焦虑之投射
        四、《饥饿阶级的诅咒》的门:被破坏的家园
        五、《被埋葬的孩子》的门廊:被遮蔽的通道
    第二节 渲染创伤的声光效果
        一、变异与警示:《地狱之神》的声光交错
        二、囚禁与逃离:《情痴》的声声撞击
        三、压抑与复现:《被埋葬的孩子》的蓝色雨帘
    第三节 隐喻创伤的舞台场景
        一、《地狱之神》的阈限空间与身份危机
        二、《徒劳》的荒原场景与精神救赎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A 谢泼德戏剧作品资料年表
附录 B 谢泼德戏剧剧照选集
附录 C 国内研究成果相关统计表
附录 D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10)《汉语大字典》(第二版)走部、辵部、足部释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本选题的研究现状
        1.1.1 关於《汉语大字典》
        1.1.2 《汉语大字典》研究现状
        1.1.3 《汉语大字典》走部、辵部和足部研究现状
    1.2 本选题的选材范围与依据
    1.3 本选题的研究意义与方法
        1.3.1 研究意义
        1.3.2 研究方法
2 《汉语大字典》(第二版)走部、辵部、足部释义引证勘误
    2.1 引证标点与断句不当
    2.2 引证摘取、节略不当
    2.3 引证(?)误
    2.4 引证脱文、衍文、倒文
    2.5 引证综合类失误
3 《汉语大字典》(第二版)走部、辵部、足部释义指瑕
    3.1 引证与释义不符
    3.2 引用古注不当
    3.3 义项缺失
    3.4 义项设置及逻辑不当
    3.5 释义表述不完善
    3.6 释义综合类失误
4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四、“差距”二字撞击人心(论文参考文献)

  • [1]“70后”作家小城镇叙事[D]. 高祎博. 吉林大学, 2021(01)
  • [2]理性与感通:《天主实义》里中西士间的思想交锋[D]. 林孝斌. 山东大学, 2021(11)
  • [3]人衣关系视域下的晚清民国女性服饰变革研究[D]. 张雪飞. 东华大学, 2021(01)
  • [4]漫画中的社会思潮研究 ——以1919-1937年上海所刊漫画为中心的考察[D]. 李佳珉. 上海大学, 2021
  • [5]晚清民国巴蜀词坛研究[D]. 丛海霞. 吉林大学, 2020(01)
  • [6]汉学史视野中的西方《尚书》英译研究[D]. 沈思芹. 扬州大学, 2020(01)
  • [7]自体性观照下的美国海事管辖权演进研究[D]. 靳匡宇. 华东政法大学, 2020(03)
  • [8]近代岭南报刊翻译小说研究[D]. 李梦玲. 暨南大学, 2020(04)
  • [9]山姆·谢泼德戏剧的创伤叙事研究[D]. 孔瑞.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7)
  • [10]《汉语大字典》(第二版)走部、辵部、足部释义研究[D]. 欧阳卉.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标签:;  ;  ;  ;  ;  

“差距”二字直击人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