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辞学》2002年目录

《修辞学》2002年目录

一、《修辞学习》2002年目录(论文文献综述)

李金凤[1](2021)在《战后日本女性的主妇化模式变迁研究》文中指出战后日本女性突出的就业模式是M型就业模式,其中M型曲线的中间山谷部分在高度经济成长期内逐渐加深,很多日本研究者都认为这是战后日本女性主妇化了。高度经济成长期以后,M型就业曲线的中间山谷部分虽然逐渐上升右移,但是到2020年依然是中间凹陷的M型曲线。对于日本女性一直维持M型就业模式的原因,以及M型就业曲线所代表的女性主妇化的变迁情况,中日学界目前尚无研究能够回答。本论文尝试基于压缩现代化、顺序颠倒现代化和社会结构变动论等相关理论,通过国际比较,梳理战后日本女性的主妇化、主妇化模式变迁,分析其一直未能脱离M型就业曲线的原因,进而剖析主妇化模式变迁的相关社会结构,以及战后日本女性主妇化模式中的离职时机变化和个人影响因素。本论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重新把主妇化定义作了进一步的明晰。主妇化具体是指女性在结婚、生育、育儿期等生活事件的前1年就职,到这些生活事件发生后的1年之间离职,之后或终身不再就职,或保持一段时期内无职后再就职的生命历程成为趋势,并且该生命历程模式在经历过结婚、生育、育儿期的女性中占一半及以上的社会现象即为主妇化。根据结婚后保持无职时间的长短,又细分为生涯性主妇化和阶段性主妇化两种类型,其中阶段性主妇化又根据不同的离职时机分为结婚离职模式主妇化、生育离职模式主妇化和育儿期离职模式主妇化。基于以上主妇化的分类,本论文对于战后日本女性的主妇化、主妇化模式变迁,具体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进行全面分析。首先,在国际比较视野的宏观层面,基于压缩现代化理论、顺序颠倒的现代化理论和福利体制论,通过分析美、法、英、德四国的主妇化过程,对比日本女性的主妇化变迁,解释日本迟迟未能脱离M型就业曲线的原因,进而论述战后日本女性主妇化的时空特征。其次,在日本国内的中观层面,将战后日本女性的阶段性主妇化分为四个阶段,并基于富永健一的社会结构变动论和社会性别分工意识的变迁,分析战后日本女性的主妇化模式变化和相应的社会结构。最后,在个人因素的微观层面上,运用人力资本论、统计性歧视论、道格拉斯-有泽法则等相关理论,通过对《SSM调查》和《消费生活面板调查》的描述性统计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战后日本女性在结婚、生育、育儿期离职成为家庭主妇的离职时机变化及相关的个人影响因素。通过分析研究,本论文有以下主要观点:1.美、法、英、德四个国家的主妇化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界,大致分为生涯性主妇化和阶段性主妇化两个阶段。生涯性主妇化时期大约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中期,阶段性主妇化时期从1950年代一直延续至1980、1990年代。对比分析欧美四个国家的主妇化变迁,因日本女性就业模式自日本主妇在大正时代诞生以来,直接形成的是阶段性主妇化的标志-M型就业曲线,并且到1955年都一直保持着平缓的M型就业曲线,未有大的变化,所以日本压缩了生涯性主妇化时期。另外,欧美四个国家在20世纪中期以前的女性劳动率是50%以下,已婚女性劳动率也大多是在30%以下,而日本因压缩式的工业革命、产业结构转换时间晚且速度快,女性劳动率自1900年到1970年左右一直保持在50%以上,即便在1970年以后女性劳动率出现了下降,已婚女性就业率也保持在50%前后不变,因此与欧美四个国家的生涯性主妇化时期相比,日本女性劳动率和已婚女性劳动率都非常高,生涯性家庭主妇比例较小,没有形成生涯性主妇化时期。日本女性1955-1975年的M型就业曲线,中间山谷部分加深,右山峰更加突出。分析这种曲线变化的原因,山谷部分的不断加深是因为这一时期的产业结构转换太快,女性雇用率的上升速度没有超过家庭从业者、自营者等就业率的下降速度,两者效果抵消,结果就是女性的就业率逐渐下降;右山峰更加突出是因为育儿期结束后的已婚女性短期被雇用者比例上升。因此1955-1975年这个时期,女性在结婚、生育、育儿期阶段离职成为家庭主妇的趋势没有大变化,只是离职后再就职比例上升显着,使阶段性主妇化更为凸显.1975年至2010年,M型就业曲线的中间山谷部分逐渐上升右移,这主要是因为女性未婚化、晚婚化、晚育化等造成的,已婚女性在这个时期的就业率变化不大,所以日本依旧处于阶段性主妇化时期。2010年以后,M型就业曲线的中间山谷部分上升,主要是已婚女性就业率升高引起的,日本女性的阶段性主妇化逐渐弱化。总体而看,与欧美四个国家相比,日本女性的主妇化在时间上压缩了生涯性主妇化时期,又延长了阶段性主妇化时期。这种时间上的特征与日本独特的压缩现代化模式、顺序颠倒的现代化模式、产业结构转换、1970年代以后的福利体制改革以及男女性别平等政策迟缓有很大的关系。此外,日本女性的主妇化在空间上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不同时代的元素压缩杂糅在一个空间内,如主妇现象评价的多元化、性别角色分工意识与社会现状的扭曲错位、战后日本女性政策的复杂矛盾等。2.战后日本女性整体上维持着阶段性主妇化,但内部的主妇化模式并非是一成不变。根据战后日本女性的主妇化模式变迁,从家庭、企业、国家政策、劳动市场、保育所、公共教育以及社会性别意识形态方面等多方面探究了相对应的社会结构变动。战后日本女性具体的主妇化模式变迁是:1950年代之前是结婚离职模式主妇化;1960年代-1970年代是结婚离职模式主妇化为主,怀孕、生育离职模式主妇化为辅;1980年代-2000年代是结婚离职模式主妇化弱化,怀孕、生育离职模式主妇化变强;2010年以后是怀孕、生育离职模式主妇化弱化,“小学入学”离职模式家庭主妇比例增加。因此,战后日本女性的阶段性主妇化整体上逐渐弱化,但也出现了新模式的阶段性家庭主妇。伴随着主妇化模式的变化,家庭、企业、国家政策、劳动市场、保育所、公共教育及性别角色分工意识等各方面相对应的社会结构也处在不断的变动之中。3.利用《SSM调查》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得出如下结论:其一,从出生队列来看,1930-1934年出生队列开始,日本女性初次离职与结婚有关,到1950-1954年出生队列,初次离职与结婚的关系最强,说明1950-1954年出生队列结婚离职成为家庭主妇的比例达到峰值;从1955-1959年出生队列开始,结婚后离职增加,初次离职与第1子生育关联变强,也就是说,1955-1959年出生队列的第1子生育离职成为家庭主妇的比例升高。其二,从结婚队列和第1子生育队列来看,从1960年代以前开始结婚离职模式主妇化增强,持续上升至1986年后达到顶峰;第1子生育离职模式主妇化在1981-1985年开始上升,1986年以后增强幅度明显.由此看来,日本女性的主妇化并没有走向去主妇化,尤其是经历过结婚、生育、育儿期的女性主妇化,在1975年之后只是主妇化模式发生了变化,具体从结婚离职模式主妇化转换到第1子生育离职模式主妇化。其三,从初次离职成为家庭主妇后,再就职的Logistic回归分析中,可以得出出生年龄、结婚队列、第1子生育队列、本人学历、丈夫学历、性别角色分工意识等都对再就职有显着影响,从侧面证明战后日本女性的主妇化不是一结婚就离职,之后终身不再就职的生涯性主妇化,是阶段性主妇化.进一步利用《消费生活面板调查》数据对战后日本女性的离职模式变化和相关影响因素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战后日本女性的主妇化模式有以下一些特征:其一,结婚离职模式主妇化越来越少,同时生育离职模式主妇化也有弱化倾向,而“小学入学”离职模式家庭主妇已经出现,并有进一步强化的倾向;其二,分析女性在第1子生育前后、第1子小学入学前后离职成为家庭主妇的影响因素,结果得出性别角色分工、丈夫收入、与父母同居·准同居·近居、高学历等都有显着影响。只是这些影响因素在第1子生育、第1子小学各个阶段的影响力有所不同,说明女性的个人因素在面临选择是否离职成为家庭主妇时有重要影响.本论文通过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的综合分析,认为日本女性的主妇化与欧美四个国家不同,压缩了生涯性主妇化时期,1920年代以后出现的是欧美四个国家二战后才出现的阶段性主妇化,并一直持续到2020年。目前日本女性的主妇化依旧存在生育离职模式主妇化,也出现第1子“小学入学”离职模式的家庭主妇,更有进一步强化的趋势,因此,有必要继续完善育儿休业制度、保育所、儿童俱乐部和家庭育儿支援等更加综合性的支援政策和措施,以有效应对这种现象。以上政策措施只是促进女性在结婚、生育、育儿期的继续就业,并不等于充分有效地发挥了女性的作用。日本要实现经济的长期发展,需要在以上支援政策的基础上,进一步在女性相关政策、企业雇用、劳动市场等方面实施彻底的社会性别平等政策,尤其是大力改革企业的长时间劳动等雇用习惯和劳动市场的多维度二元结构,为女性提供更为自由的选择环境。从中国的角度看,中国也是与日本相同的压缩现代化模式,加上当前“全面二胎政策”实施和相关配套政策的不完善,将来很可能会出现生育、育儿期离职的家庭主妇。了解战后日本女性主妇化的相关情况,可以为我国应对生育、育儿期的家庭主妇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李文静[2](2020)在《中国大陆电影名称的百年变迁 ——1905-2017年大陆电影名称研究》文中认为

李宝[3](2018)在《宋代题跋文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题跋文是中国古代一种十分有特色的散文文体,在追溯这种文体的起源时,虽然众说纷纭,但是其正式定型并大量产生于宋代则为学界所公认。宋代题跋文数量繁多,题材广泛,表达丰富,体式灵活,趣味盎然,展现了宋代文人士大夫丰富多彩的精神世界。本文以宋代题跋文作为研究对象,在总结前人及当下学者研究的基础上,对题跋文体进行文体学上的界定,对两宋题跋文的数量、类型进行比较全面的梳理,并就题跋文征引诗词现象进行考察,力图展现宋代题跋文体勃兴的全貌。论文的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章绪论部分,论述了论文选题的依据及意义,从五个方面回顾了宋代题跋文的基本研究状况,总结前人研究成果,提出了自己的研究展望。同时,在绪论这一章之中,还交代了对宋代题跋文进行研究的具体思路及研究使用的基本方法。第二章主要探讨了题跋文体自身的几个问题,是为宋代题跋文研究作基础性的奠基工作。目前学界对题跋文概念的阐释与解读多从训诂、考据的角度切入,使用方法与征引材料,几乎雷同,各家只是酌以自己的见解,复为演述,在没有新材料出现的情况下,几乎没有再复述的必要。笔者从文体学的角度,对题跋文的概念进行了全新的阐释,探讨其文体的发生与命名之间的逻辑关系与演变。笔者又总结了目前学界对题跋文源头追溯的几种观点,逐一评述,进而确认比较赞同的观点。之后,对比分析历代《文选》类总集选录题跋文情况,从选文上对比分析了宋、元、明三代题跋选文、题跋题名特点、以及题跋文关涉的内容等情况,以此验证题跋文概念内涵与外延的发展变化。本章最后一部分主要辨析了题跋与后序、题跋与题辞(词)、题跋与题名等三种相近文体的区别与关系。第三章宋代题跋文的结集与数量,梳理了题跋文的结集情况,并对明代毛晋“津逮秘书”所选宋人题跋及新近结集的《全宋文》、《宋人文集篇目分类索引》、《宋代序跋全编》等收录题跋文进行了较为精确的统计,逐一对比,以期对宋代题跋文有较为精确的数量认识。第四、五章在梳理了前人对题跋文的分类情况之后,参考《宋人文集篇目分类索引》对题跋文所分九类,拆分合并成书跋、文跋、诗词题跋、法书帖刻、金石器物、图画、其他类等七类。重新分类的考量是因为《索引》原“法书碑帖”一类涵盖的题跋数量太大,而“山水草木”、“器物”、“建筑”、“人事”等题跋数量又过少,重新分类之后,将“法书碑帖”一类之中“金石”拆分出来与《索引》“器物”一类合并成“金石器物”一类,原类目更名为“法书帖刻”,之后将“山水”、“建筑”、“人事”三类合并成“其他类”,新分类中各类目涵盖题跋数量接近,体现分类的意义。之后以新分类为准,对各类题跋的内容进行逐一进行概述,总结各类题跋的内容特点,以期对宋代题跋文的内容有比较全面的认识。第六章考察了宋人题跋征引诗、词情况。宋人题跋,有专论诗词一部,数量有千余则。在这部分题跋文之中,有大量诗、词被征引到题跋文之中。通检两宋题跋文我们发现,宋人题跋征引诗、词的现象并不仅仅出现在诗词题跋之中,其余文跋、书跋、书画题跋等等类型的题跋文之中,都有征引诗词的情况出现。我们将宋人题跋中征引到的诗词悉数辑出,以附表的形式列于文后。在对征引的诗词进行分析时我们发现,宋代题跋征引诗、词的虽然颇为随意,但是基本规律还是可循的。我们总结了宋人题跋征引诗词的四个规律,并用宋人题跋征引的诗词,新辑《全宋诗》失收的宋人诗三十余首、残诗零句一百二十余则。最后,我们例举了宋人题跋征引的诗词对传世诗词的诗题、字句的订正,以此来验证宋人题跋征引的这部分诗词的校勘学价值。

李富华[4](2018)在《拈连结构、语义及生成机制的认知阐释》文中指出梳理1980年以来近四十年拈连的研究成果,分析其研究价值与缺失,结合当前辞格研究的跨学科探索及相关研究成果,探寻拈连辞格的再解释空间。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运用认知语言学的一些理论对拈连结构、语义进行了再探讨,并用构式理论解释拈连的构式特征,用构式压制理论分析了拈连的生成机制。拈体和拈词间的语义冲突是拈连构式压制的动因,前项中的原型语法构式是压制者,后项中的拈体是被压制者,压制者和被压制者合力作用,才能成功实现拈连的构式压制。构式压制是有条件的:前后项所陈述的事件要有一定的关联性,句法结构类型或句法语义关系要基本保持一致。论文最后以“哥吃的不是面,是寂寞”为例,分析了转喻式“V的不是A,是B”这种非典型拈连的结构、语义及生成理据,希望能够为汉语修辞的传统品种——拈连辞格研究在当代学术背景下的多元探讨提供一个尝试性的分析个案。

陈蘅瑾[5](2017)在《反讽的魅力—1978年以来中国当代小说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一九七八年以来的中国当代小说创作中,反讽成为了一个不曾退场的存在。本文通过对反讽概念与反讽理论较为系统的梳理,在大量阅读文学文本的基础上,以反讽作为作品的视点,分析西方反讽在中国当代文学中呈现出的新质和魅力,认为当代文学中反讽的实质是完成了文学中主体话语系统的转换,拆解曾经的一元话语体系,实现了五四以来现代性启蒙话语和后现代主义的解构话语等多元话语在文学世界中的共生与共存。引言部分从西方的反讽与中国讽刺的比较入手,分析中国传统文化中主体意识的弱化对于反讽在中国本土的产生所形成的制约,进而阐释二十世纪中国的社会文化极大促进了反讽在中国的传播与接受。第一章从反讽概念的衍变入手,探讨反讽理论的构建过程,并对西方反讽理论在中国的译介与传播进行较为系统的梳理,确认反讽作为沟通中西方文艺理论与思想的桥梁的价值所在。第二章通过1978年以来对于西方反讽理论的阐述的梳理和当代小说反讽批评实践的概括,旨在说明新时期以来中国当代小说的反讽所具有的独特性。第三章从人物命运、政治文化的语境、语言反讽等方面进行分析,归纳出王蒙小说反讽具有的质疑与守护的双重性。第四章以王朔的作品为主要分析文本,通过作品中特殊的人物群体以及他们拼接式的语言,概括王朔小说反讽具有的颠覆崇高的特征。第五章则以王小波的作品为个案研究,通过分析,归纳其作品反讽所具有的笑谑中解构与理想追求相互融合的特征。第六章则从民间叙述视角展开对于刘震云小说中反讽特征的研究,认为刘震云的小说反讽完成了崇高的主体想象与琐碎的日常生活、宏大的历史书写与卑微的现实存在、喧闹的现实与民众的孤独灵魂的张力叙述。第七章从寓言叙述、反讽结构与反讽语言三个维度分析阎连科的小说,归纳其小说反讽具有的在革命乌托邦中叙述反乌托邦的锋芒与柔情的双重性。第八章则以米兰·昆德拉和马尔克斯这两位西方的反讽小说大家为着力点,梳理中国当代小说家在阅读外国文学作品过程中,对于外国文学的接受与借鉴,着力分析中国当代小说家在小说反讽手法的运用对于西方反讽小说接受并融会贯通的过程。结语部分则对于一九七八年以来的中国当代小说的反讽艺术对于中国文学特别是中国小说的贡献进行了概括,同时分析了中国反讽小说所存在的一些问题。

韩宏伟[6](2016)在《法律传播中的“知沟”现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一种客观存在,法律传播中的“知沟”现象是指在法律传播中,不同的受众之间、或者传播者与受众之间,基于对法律知识掌握程度的不同所形成的一种“知识鸿沟”。法律如何运行、在运行中会产生何种效应,以及如何应对这些效应,传播学中的“知沟”理论为更好地研究这一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在法律文本、法律实践、法律效果中均存在着大量的法律“知沟”现象。通过对这些现象的梳理,我们可以发现,法律“知沟”现象存在着正负两个方面的影响。法律传播中“知沟”现象的形成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原因。社会分层的驱使、个体选择的兴趣和动机的需要、以及法律语言特性的制约。从其对法律“知沟”现象形成的影响来看,社会分层的驱使是主要原因,对法律“知沟”现象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内因;而个体选择的兴趣和动机、以及法律语言对法律“知沟”现象的形成,虽然,也存在一定的影响,但其是外因。法律传播中的“知沟”现象在形成之后会产生两种不同的效应:正效应和负效应。正效应包括三个方面,即强化国家权力的分配、促进法律职业共同体的建构、推进法律传播的转型。正效应对法治国家的建构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负效应也包括三个方面,即造成法律信任危机、带来法律互动的阻隔、以及造成法律强者的“自我拔高”与法律弱者的“自我矮化”,负效应对法治国家的建构起着消极的阻碍作用。对于法律传播中“知沟”现象所产生的正效应,我们可以通过加快推进法律职业化建设、倡导法律尊重人的传播观,来进一步增强,并尽可能地不断发挥其积极功效。而对于法律传播中“知沟”现象所产生的负效应,我们应当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进行消减。具体应对方法包括三种:对弱者的法律援助、健全和完善法律信息公开制度、强化法律语言传播的易读性。通过科学有效的路径,来重塑法律信任、恢复法律互动,在不断缩小法律“知沟”的同时,促进法治国家的建构。

薛璞喆[7](2016)在《章学诚学术思想研究 ——以《文史通义》为中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章学诚《文史通义》为中心,对中国古代学术思想史进行较为系统的梳理和探讨,共分八章。在中国古代学术思想史上,清代是传统学术思想总结的时期,学者们较为系统地梳理和总结了前人的学术思想成果,但是其研究方法也暴露出了博古而不通今、难识古人之大体等局限性,章学诚提出打破经、史、子、集的“门户”之见,从整体和全局把握古代学术思想史的发展脉络,独辟了学术思想研究之蹊径。章氏学术思想中的“义”源自于其父章镳、“通”源自于启蒙老师柯绍庚先生。他提出“识古人之大体”的主张,并运用于方志编撰,是其学术思想初步形成的标志。清乾隆三十一年(1766),章氏的学术思想经历了由空谈义理、驰骛空虚到先徵实后义理、求真务实的转变,这主要得益于戴震和朱筠,他沉潜约八年后始撰《文史通义》,标志着章氏学术思想的最终形成。《文史通义》的撰述宗旨是以古代积累的学术成果为考察对象,条辨学术源流,评论历代群言得失,主张从整体把握,明学问本真之道。《校雠通义》的撰述宗旨是“辨章学术,考镜源流”,将经学、史学、文学、诸子之学等汇为一体,从中寻找中国古代学术思想的脉络。章学诚的学术思想是中国古代学术思想史一脉相承至晚清的时代产物。中国古代学术思想是以学术的发展为基础的。中国古代学术诞生于有文字记载之后,学术汇于一是萌芽阶段的主要特征。汉武帝推行“独尊儒术”的政策,确立了经学的独尊地位,尊经的学术观念也由此形成。《史记》是尊经观念下的产物,其“厥合六经”而“成一家之言”,彰显了学术汇于一的观念。魏晋南北朝时,由于文笔才华成为了世家大族高贵生活的点缀和追求文义成为寒族进仕的主要阶梯,使原先依附于经学下的“文”异军突起,学术思想也由尊经转向崇文,生活于南朝宋齐间的刘勰,率先提出了以文为核心的学术理论,所撰《文心雕龙》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将经学、史学、方技、天文等学术成果统归于文,初创了中国古代学术思想。至隋唐,伴随着唐代帝王史学意识的觉醒和史馆制度的建立,史学异军突起,学术思想由崇文逐渐转向重史,生活于唐中宗景龙年间的刘知几,率先提出了以史为核心的学术理论,所撰《史通》以史为核心的学术思想,继承了刘勰《文心雕龙》以文为核心的学术理论,进一步拓展了中国古代学术思想的内涵。宋代以后,很多学者主张摒弃训诂笺释之法而倡导探究经旨义理,学术思想也由重史转向偏重义理,进一步发展了中国古代学术思想,这为章氏《文史通义》文史汇通学术理论的形成,提供了必要的基础。章学诚对学术史源头的深刻认识,体现了其主张所有学术成果是一个有机统一整体的思想,多有借鉴启示意义。其中,六经是政教典章,三史是指《诗》、《礼》、《春秋》,六经演而为三史。《春秋》是纪传正史之源,《礼》是典章制度之源,《诗》是文辞诗赋之源,它们是中国古代学术史的源头。章氏指出,《诗》是文的源头,《春秋》是史的源头,强调史学在经学之前,又多得经学之遗,而集部之学则是子部之流变,依此大致可以缕析为史学和文学两大体系。章氏“文史”概念的提出,是建立在他对中国古代学术成果重新认识基础之上的,因而具有相对的合理性,对后世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依学术源头而统合、依学术类别而统分是章学诚学术思想体系构建的原则,他所认为的学术源头,主要是指《诗》、《礼》、《春秋》;学术类别,则主要是指文、史两大学术体系。章氏学术思想的内容极为丰富,他认为经部是儒家思想的基本理论,史部是儒家思想的历史得失,子部是儒家思想外的学说,集部是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展示儒家思想,而汇通四部之学足可明义,这就构成了章氏学术思想体系的核心内容。同时,章氏特别强调融会贯通和“交相裨益”的学术方法论,以及延伸出来的以文证史和以史裨文两种具体方法,这开启了中国古代学术思想史研究的新思维。章学诚提出的先秦学术由“官师合一”走向“官师分途”的特点;汉魏六朝学术“通经传学”的特点;隋唐学术“纷然无统宗”的特点;宋明学术“有道而无器”的特点;清代乾嘉学术“考证过当”的特点,都具有深远的学术眼光,有助于我们重新认识和准确把握中国古代学术思想史的特质。章学诚汇通明义和“交相裨益”的学术思想最有学术价值,前者与近代学者倡导的新史学多有契合之处,后者则是主张不同类别之间的互证通义,对近现代学者的影响较大。而“沉潜不足”和“高明有余”则是章氏学术思想的主要不足之处。总之,笔者认为,在中国古代学术思想史上,《文心雕龙》、《史通》和《文史通义》是三部有着继承关系的学术理论着作,其中《文史通义》对中国古代学术思想史作了最为全面的总结阐释,堪称集大成者。章学诚所提出的文史汇通学术思想,既是中国古代学术思想一脉相承至晚清的产物,又是中国古代学术思想体系形成的标志。

杨洪敏[8](2016)在《当代中国语境中的西方叙事学本土化问题研究》文中认为西方叙事学的中国本土化研究是一个宏大的主题,但是一个当前十分关键的问题,其中有诸多细致的问题尚没有完全呈现出来。梳理取得的学术成就,把握当前的研究态势,发现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对于国内叙事学研究的方法和方向都有极为重要的意义。首先需要说明的是,论文所探讨的“本土化”问题既属于中西比较诗学中存在的具有共性的问题,同时属于叙事学本身发展的问题,两者存在交叉之处,因此必须从中西比较诗学的角度思考问题的提出与研究的缘起。可以说,“本土化”问题早在中西比较诗学之初就已经被意识到并提出,其在西学东渐与中西文论对话过程中如影随形。就传播与接受的规律而言,任何一种异域的思想与文化资源,都存在如何“本土化”的问题。目前很多学者从“全球化”、“中国化”、“民族化”等不同角度分析了“本土化”的内涵。在综合考察国内学者对“本土化”各种研究后,笔者采纳了从中国语境的分析思路,因为语境化就是文化研究的话语与实践本身必须被持续地历史化与地方化,所以“本土化”与中国语境构成正向关系。笔者基本按照新时期的三个十年的语境变迁,即在第一个十年的“一元化”语境、第二个十年的“多元性”语境、第三个十年的“多元对话语境”来分析“本土化”相应的内涵,即西方文论的翻译引入、阐释对照、中西文论对话的不断深入。叙事学从传入中国以来,其“本土化”历程也遵循上述的基本线索。在第一个十年的“一元化”的语境,“本土化”实际上就是“中国化”,主要是将西方论文用中国方式表述出来,因为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翻译。到了第二个十年的“多元化”语境,西方文论在翻译的基础上不断被鉴别阐释和运用,因此这一语境的“本土化”不再是简单的表述上的“中国化”,而是有了建立在对西方文论精神领会基础上的“化中国”的新内涵。所以从这一角度讲,“本土化”又不简单等于最初的“中国化”。到了第三个十年的“多元对话”语境,“本土化”不仅仅是西学东渐,而是与“全球化”密切联系在一起了,与之相应,“本土化”不仅指要将异质文化在本土吸纳,还要在吸收异质文化的基础上创造出民族文化,只有这样才能参与对话。按照上述语境的变化,西方叙事学的中国“本土化”内涵从四个层面展开:一是西方叙事学的汉语译介,这其实是西方文论话语翻译的中国化问题;二是西方叙事学的中国阐释,这其实是西方文论话语精神层面的中国化问题;三是西方叙事学的中国式运用,这其实是西方话语在经典及经验阐释上的中国化;四是中国叙事学的自觉建构,这其实是在西方文论激发下中国文论的对话要求。这里为了研究的方便,将中国阐释和中国式运用分而论之,阐释和运用往往是一体的,故与三个语境对应形成了四个层面。值得说明的是,这四个层面大致与三个语境的前后顺序对应,但不是时间上的截然独立而是互相交织的,也不是严格的对号入座。按照“本土化”内涵的这一理解,论文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了论述:第一是对本土化视域下西方叙事学的汉语译介研究。该部分包括两项内容:一是对西方叙事学的基本思想与理论演进的梳理。为此回顾了叙事学思想的历史渊源,主要是柏拉图对模仿与叙事的区分、以及亚里士多德《诗学》中的相关思想;梳理了叙事学的直接思想来源即俄国形式主义和英美新批评;分析了法国结构主义到经典叙事学的具体过程,重点对托多罗夫、热奈特、巴特、布雷蒙等进行了简单介绍。然后分析了后结构主义与解构主义,在此基础上对后经典叙事学的流派主要指修辞性叙事学、女性主义叙事学、认知叙事学、非文字媒介叙事等进行了较为详尽的介绍。二是对西方叙事学中国本土化过程的文献学分析。笔者整理了国内相关的着作和论文,用数学方法进行了细致的文献分析,包括西方叙事学中国本土化的脉络和总体文献分析以及具体层面的文献分析,从研究者、研究对象、研究趋势、研究方法等诸多方面进行了较为细致的研究,通过文献分析总结了当前国内叙事学研究的问题与特点。第二是本土化语境中西方叙事学的中国阐释研究。该部分包括三项内容,一是对西方叙事学中术语翻译和使用的统一性问题。为此笔者首先以一些翻译为例,分析了叙事学翻译中存在问题及其原因探究。主要是翻译的文化语境与已有知识的干扰、作者思想发展的矛盾性。二是对西方叙事学的理论误读问题的深入研究。笔者以叙事视角和叙事结构的研究为例进行了详细说明,如本土化境遇下对“叙事视角”存在理解混乱,笔者进行了澄清,并创造性地提出了自己关于视角的理解框架图。在当前国内对“叙事结构”研究存在的问题分析中,首先指出了对国内“叙事结构”的各种表述和带来的分类随意性以及深层理论误区,然后提出了准确把握“叙事结构”的几个关键点,如“叙事结构”与“意义”的关系、从“功能”把握“叙事结构”的重要性、“叙事结构”的层次性、“叙事结构”的多元性等。论文指出,类似的误读问题还有许多,需要认真对待。三是对西方叙事学理论范畴的整体研究中需要强化的方面。笔者选取大量的英文范畴与相应的翻译,对西方叙事学中相关理论范畴进行了具有探索性的比较研究,进行了富有新意的范畴归类、范畴体系研究等。第三是西方叙事学的中国式运用研究。该部分包括两项内容,一是运用叙事学理论对中国文本批评的得失问题,指出叙事学对当代中国文本批评理论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对当代中国小说理论批评形式观念的产生了很多启发,并从文本批评的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做了说明,梳理了重要成果、文本分析的主要类型、分析文本的重要主题。在此基础上,以格雷马斯的符号矩阵理论的运用为例,指出了批评分析具体文本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表述的准确性问题、对所运用批评理论的误读、机械套用理论框架的现象,从而对当前文本批评中存在的普遍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二是西方叙事学对中国文本创作实践的影响。论文首先说明了叙事学对中国当代小说创作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叙事视角、叙事结构等方面。然后分析了叙事学对中国当代影视剧的影响,为此以《毛泽东》为例,说明了影视剧所采用的意识形态叙事策略及其叙事效果。第四是本土意识与中国叙事学的自觉建构研究。该部分包括三项内容,旨在探究西方叙事学激发下的中国叙事学问题。一是中国叙事学的主要学者与理论研究视角问题,主要是杨义等对中国叙事学理论体系的构建思路与尝试;傅修延、董乃斌等对中国叙事学的史学研究整理;张开焱、高小康等的文化叙事学及中国叙事分析;浦安迪等国外汉学家关于中国叙事学的比较研究等,指出还有众多学者,从而使得中国叙事学取得了很大成就。二是对中国叙事学的评价与思考。认为其不但对西方叙事学基本思维框架如叙事结构、叙事时空、叙事视角、叙事人物、叙事事体、叙事作者等方面有充分运用并有所创新,而且有诸多基于中国诗学的叙事学独特创造,如叙事发生、叙事意象、叙事技巧、叙事音律等。最后指出了中国叙事学研究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包括继续发掘可供研究的丰富资源、在拓展研究方法中要不断思考方法论问题、把握中国叙事学与后经典叙事学相通的特点和发展走向等。在上述基础上,第五部分进行了概括思考,即西方叙事学中国本土化的理论方法问题研究。这是论文的结论,该部分包括三项内容。一是在路径选择上,从不同的文化思维分析了对话的可能性,为此首先回顾了中西文论比较中的原发性问题即文化失语症的提出。然后归纳了当前中西文论对比研究的几种理论观点,也是叙事学的一些研究方法,包括历史学方法、逻辑解释方法、归纳法、对比参照法、迂回进入的方法等,对之一一进行说明。二是在吸取上述方法的基础上,研究了中西叙事理论通融的可能路径。包括在出发点上坚持叙事学理论的一般性和中国叙事学的独特性之统一,要从中国文化原点寻求中国叙事传统,要研究中国叙事学的独特性体现,思考中国叙事学的独特性根源,确立中国叙事学的评价标准。笔者认为首先要学会异中求同,在两种思维框架中寻求意义沟通;其次要学会同中求异:在相似思想线索中发现理论差异;最后要互通有无:从空白与裂缝中激发新对话空间。在论述中选取了很多叙事学理论和概念进行了生动说明。三是在上面的基础上,笔者以《论语》中的叙事特征探究为例进行了分析,在文本分析中尽可能综合性、汇通性地运用中西叙事学的各种方法,意在突出《论语》中叙事的本土化特色,从而回应论文关于西方叙事学中国本土化的主题。值得指出的是,由于西方叙事学本土化研究涉及的内容极为繁杂,涉及的学者着作极为广泛,因此在勾勒出基本的线条的同时要突出重点,既要资料翔实,又要关注问题,有理论深度。因此论文十分重视选材、逻辑性及论述方法,研究方法主要有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和理论研究法。其中文献研究不但进行总体性的宏观分析、而且进行准确性的微观统计。论文具有明显的问题意识,对西方叙事学中国本土化过程中的“误读”问题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整理、呈现和讨论。在研究思路上,论文以范畴分析作为研究的切入点,始终围绕一些重要的叙事学范畴,体现了理论的高度。坚持历史与逻辑的统一、理论与实例的结合的原则。尽可能抓住一些前沿问题、难点问题进行研究,为此大量参阅和研究叙事学基本理论,从写作的结果看基本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尽管如此,由于“本土化”的丰富内涵,还有许多由于篇幅不得不忽略的内容,这将是下一个阶段和今后需要继续研究的任务。

谭苏[9](2015)在《鲁迅小说形象色彩修辞研究》文中指出鲁迅的小说开启了中国现代白话小说的序幕,成为彰显鲁迅文学功绩和文化贡献的重要载体。鲁迅的小说文本体现了多种艺术特质的交汇和融合,寄寓了鲁迅深广的历史审思和现实创设。本论文的写作主要从鲁迅小说形象色彩修辞的文本呈现、意义形式、审美功能等三个层面予以描述和阐说,旨在挖掘鲁迅小说中维度多样、形式生动、内蕴丰富、意旨深刻的语言形式和表达策略,从而揭示出鲁迅小说中形象色彩修辞所蕴含的美学内涵和诗学内涵。尽管各个层面的探讨内容不同,阐述方式也不近相同,但彼此之间互为勾连,互相印衬,共同形成了本论文对鲁迅小说形象色彩修辞的整体观照。考察鲁迅小说中形象色彩修辞的文本呈现是本论文的出发点。从人类的五官感觉起步,分别从视觉、听觉、肤觉、嗅觉、味觉的角度还原鲁迅小说中富有艺术魅力的形象色彩特征。通过基于视觉的颜色修辞观照鲁迅小说中不同颜色语码的形象色彩义,勾勒出鲁迅小说色彩世界的风貌;透过不同颜色语码所内含的隐喻意义,探讨鲁迅关于国民性、启蒙、复仇等重要主题的思考;以鲁迅对色彩的选择和偏好把握鲁迅的情感基调和生命姿态。通过基于听觉的声音修辞,发掘声响修辞在鲁迅小说中的多重内涵;把握鲁迅对人声的情感化的处理意图和技巧,了解鲁迅对人生的深刻洞察和切身体悟;领会鲁迅小说中语音表达的表意性和情感性,进而观照小说所传递出的社会内涵的思想旨意。通过基于肤觉的感觉修辞,探究鲁迅对国民之间的现实关系和人际社会的洞察;透视鲁迅对国民性的审视、揭露,以及关于国民性改造的设想和期许。基于嗅觉和味觉的感觉修辞,主要表现鲁迅小说中人物的生活状态和生存态度,以及由此所激发的心理感受和具有空间意义的情绪体验。阐述鲁迅小说中形象色彩修辞的形式意义是本论文的着力点。从小说文本的语言要素出发,探讨形象色彩修辞在鲁迅小说中文本主题和风格特征的确立、文本环境和整体氛围的营造、人物形象与心理的刻画等方面所体现出的策略方式和艺术效果。鲁迅小说中不论是生的艰辛,还是死的悲凉,甚至是人心的隔阂,都寄寓了鲁迅对人类存在感的形象化反映和深重思索。不论是自然环境的压抑,还是社会环境的逼仄,亦或是心理环境的隐秘,都是事件发展和人物活动的背景,也是各个环境因素的交融与叠加,更是鲁迅小说文本整体氛围的外显形式。形象色彩修辞的魅力在人物塑造及心理烘托上同样具有事半功倍的表达效果,通过语言的形象色彩把握人物群像的共同特征及具有共同点的心理内涵,从而把握鲁迅小说文本的深刻意旨。挖掘鲁迅小说中形象色彩修辞的审美功能是本论文的落脚点。意象作为意义多元化的载体,具有可供深入挖掘的精神意蕴,撷取鲁迅小说中的月亮意象、铁屋子意象、吃人意象,探讨鲁迅小说中形象色彩修辞在意象的确立和构建上所发挥的艺术效应。反讽是鲁迅具有自觉意识的思维方式和话语方式,透过鲁迅小说中的言语反讽、意象反讽、情景反讽,以观照鲁迅小说中形象色彩修辞在反讽维度上的艺术张力。“陌生化”重视个体的感知状态和情绪体验,通过语言的陌生化和感觉的陌生化挖掘鲁迅小说中形象色彩修辞的奇异效果及蕴含其中的特殊用意。“修辞”是一个内涵外延极为丰富的具有诗学意义的概念和术语,其意义所在又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修辞主要指传统文论中的修辞格,李建军在《小说修辞研究》中将其称为“微观修辞技巧”;广义的修辞,指组织并调整话语以适应特定语境中的表达需求,或者说,是为了实现特定语境中的表达效果而有目的、有方法、有技巧地组织并调整话语。本论文所论及的“修辞”正是基于“修辞”的广义层面所展开的探讨,特此予以说明。

李铁范[10](2015)在《现代汉语方式词的认知功能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以结构主义、语义功能语法理论为基础,在句法语义语用分析的前提下,重点借鉴认知语言学、功能语言学的理论,对基本上只能作状语修饰一部分动词的方式词进行多角度描写和解释,力求做到形式到意义,意义到形式的互相验证。首先,探讨了方式词的典型功能特征、范围和语义关系类型。认为方式词具有只能修饰动词作状语特征,语序分布的粘着性和定位性特征,状语属性的[+描写性][+方式][+情态]特征,语义上的空间性时间性程度性近于零赋值特征。在词类地位上方式词和区别词处于一个层级上的,属于单功能的实加词。坚持语法功能标准,通过计量分析的方法,廓清方式词和名词、动词、形容词、区别词、副词等词类的关系,汇总形成一个703个方式词词表。“方式词+(地)+动词”显现出来的语义是高层语义。“方式词+(地)+动词”最基本的语义关系有[+方式][+状态][+情态]三种类型,在它们的各自类别内又有不同的小类,初步勾勒出方式词的语义特征分类体系。其次,对现代汉语方式词的构成与组合功能进行研究。方式词内部关系类型存在不平衡性,偏正关系、动宾关系占大部分,其次是介宾关系、附加关系、并列关系,较少的是动补关系和主谓关系。“方式词+VP”动词结构具有动词的语法功能,在谓语、定语、宾语位置上二者功能基本相同,在作主语、补语、状语位置上表现出和动词的差异性。另一方面,通过对“方式词+VP”动词结构整体功能的考察,进一步证明了方式词在句子中的句法行为很不活跃,具有典型的附谓性、定位性特点,和典型副词相比具有很大的不同。方式词与动词音节搭配能力形成一个从强到弱等级序列(“>”表示优先于):双音节方式词>三音节方式词>单音节方式词。“方式词+VP”结构在句类中都有分布,但各句类分布不平衡,差别较大。再次,重点对方式词与动词情状的选择限制及认知动因进行研究。以“逐个类”、“蜂拥类”方式词为代表,考察了和动词情状的选择限制,通过考察可以得出:第一,动词情状和动词界限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把动词情状和动词界限结合起来,可以对动词的时间特性统一进行解释,是一种可以广泛适用于语法现象解释的研究方法。第二,方式词与动词的组合除了受制于音节节律、语义和谐、个性特征等方面的要求外,还与所在句子及其后动词的情状类型、界限特征有一定的关系,某些情况下动词情状类型可以影响到其与方式词的共现能力、组合能力的有无和强弱。然后,借鉴系统功能语法的评价理论和事件语义学相关理论分析考察了方式词的评价功能。评价理论是在对人际功能完善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词汇-语法系统,是对系统功能语法人际功能的新扩展,评价理论的核心是“态度”系统。方式词作为事件层的修饰语,在事件图式Fact-event-0bject层级图中属于“FEO算式”的最低层“特定事件层”,它协商语篇中说话者/作者和潜在听话者/读者的态度,具有评价功能。方式词的评价功能主要体现在“态度”和“级差”方面。对态度评价而言,方式词有情感态度评价和判断态度评价。方式词情感态度评价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方式词具有肯定情感评价特性。第二,方式词具有否定情感评价特性。第三,方式词在具体语境中蕴含情感评价。第四,方式词通过语义韵显示情感评价。方式词判断态度评价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方式词具有确定性判断评价。第二,方式词具有可能性判断评价。方式词级差评价功能,表现在一部分方式词具有强度、数量、频率、顺序、过程、时间、范围的评价特性,是通过强度、数量、频率、顺序、过程、时间等事件元对特定事件进行说明。这样就把形式和意义结合起来加深对方式词本质特点的认识。最后,采用典型抽样方法,以“随X类”、“超X类”、“隐秘性”叠音式“悄悄”、“偷偷”、“暗暗”类以及“一溜烟”类为例考察了介宾式方式词、三音节方式词、叠音方式词“一量名”短语作固化方式词的词汇化、语法化,进一步了解方式词的来源与形成过程,它们的语法化、词汇化是认知、句法、语义、语境几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就加深了对方式词语法化、词汇化演化规律认识。论文的创新点表现为:选题的创新性,我们认为方式词是专职的动词前加词,它与专职的名词前加词(区别词)都是单功能的粘附性实加词,处于同一层面;通过宏观和微观相结合,对方式词进行了较全面、系统的研究;借鉴系统功能语法的评价理论,对方式词的态度评价、级差评价进行考察分析,在语篇语义学层面加深了对方式词特性的认识。

二、《修辞学习》2002年目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修辞学习》2002年目录(论文提纲范文)

(1)战后日本女性的主妇化模式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谢辞
摘要
要旨
序章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日本国内对战后女性的主妇化研究
        1.1.1 战后日本女性主妇化形成的社会结构研究和主妇化走向研究
        1.1.2 日本1980年代以后的女性相关政策对女性离职成为家庭主妇的影响研究
        1.1.3 战后日本女性个人因素对离职成为家庭主妇的影响研究
    1.2 中国对日本战后女性的主妇化研究
    1.3 遗留问题
第2章 本论文的研究思路
    2.1 本论文的理论框架
        2.1.1 宏观理论框架
        2.1.2 中观理论框架
        2.1.3 微观理论框架
    2.2 主妇化概念界定
    2.3 研究方法和研究数据
        2.3.1 研究方法
        2.3.2 研究数据
    2.4 研究内容、框架结构及创新之处
        2.4.1 研究内容
        2.4.2 框架结构
        2.4.3 本论文的创新之处
第3章 战后日本女性的主妇化变迁和时空特征
    3.1 欧美国家的主妇化变迁
        3.1.1 美国和法国的主妇化变迁
        3.1.2 英国和德国的主妇化变迁
    3.2 日本女性的主妇化变迁及持续时间特征
        3.2.1 日本女性的主妇化变迁
        3.2.2 战后日本女性主妇化的持续时间特征及相关原因
    3.3 战后日本女性主妇化的空间压缩特征
        3.3.1 主妇现象评价的多元化
        3.3.2 男女性别角色分工意识和社会现状的扭曲错位
        3.3.3 战后日本政府女性政策间的相互矛盾
第4章 战后日本女性主妇化模式的阶段性变迁及相应的社会结构
    4.1 战前至1950年代的女性结婚离职模式主妇化
        4.1.1 战前的女性劳动及女性结婚离职模式主妇化
        4.1.2 战后至1950年代的女性结婚离职模式主妇化
    4.2 1960年代至1970年代女性结婚离职模式主妇化及相应的社会结构
        4.2.1 1960年代至1970年代的女性结婚离职模式主妇化
        4.2.2 1960年代至1970年代女性结婚离职模式主妇化的社会结构
    4.3 1980年代至2000年代的女性生育离职模式主妇化及相应的社会结构
        4.3.1 1980年代至2000年代的女性生育离职模式主妇化
        4.3.2 1980年代至2000年代女性生育离职模式主妇化的社会结构
    4.4 2010年至2019女性年生育离职模式主妇化弱化及相应的社会结构
        4.4.1 2010年至2019年女性生育离职模式主妇化弱化
        4.4.2 2010年至2019年女性生育离职模式主妇化弱化的社会结构
第5章 战后日本女性的离职时机及相关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5.1 《SSM调查》中女性结婚、生育离职模式家庭主妇的实证分析
        5.1.1 数据来源及变量选择
        5.1.2 女性结婚、生育离职模式家庭主妇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5.1.3 女性结婚、生育离职后再就职的影响因素分析
    5.2 《消费生活面板调查》中女性结婚、生育、育儿期离职模式家庭主妇的实证分析
        5.2.1 数据来源及变量选择
        5.2.2 女性结婚、第1子生育、第1子小学入学离职模式家庭主妇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5.2.3 女性第1子生育、第1子小学入学离职的影响因素分析
终章
    1. 本论文的主要结论
    2. 本论文的不足之处与今后的课题
    3. 本论文研究对中国的启示
参考文献
    一 中文文献(按姓氏拼音首字母排序)
    二 日文文献(按姓氏五十音图排序)
    三 英文文献
    四 政府统计数据
    五 网站资料
附录
    附录1《SSM调查》数据的调查问卷
    附录2《消费生活面板调查》数据的调查问卷

(3)宋代题跋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依据及意义
        一、选题依据
        二、选题意义
    第二节 研究回顾与展望
        一、研究回顾
        二、研究展望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二章 题跋文体综论
    第一节 题跋文概念的文体学阐释
        一、历代着述对题跋文体概念的理论总结
        二、历代文选类文集选录题跋文情况分析
    第二节 题跋文源头的追溯与探讨
        一、题跋起源诸说
        二、各家观点评述
    第三节 题跋与几种相关文体辨析
        一、题跋与后序
        二、题跋与题辞(词)
        三、题跋与题名(记)、题记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宋代题跋文的结集与数量
    第一节 毛晋对宋人题跋的结集整理
    第二节 今人对宋人题跋文的结集整理与统计
        一、《全宋文》
        二、《宋人文集篇目分类索引》
        三、《宋代序跋全编》
    本章小结
    附
        《宋代序跋全编》失收题跋文一览表
第四章 宋代题跋文类述(上)
    第一节 书跋
        一、对书籍外在形式的记录
        二、书籍内容的评述
    第二节 文跋
        一、叙事
        二、述志
        三、析理
        四、阐道
    第三节 诗、词题跋
        一、炼字品句
        二、解疑释典
        三、校讹正异
        四、风格赏析
        五、理论探讨
        六、价值品鉴
        七、即兴随记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宋代题跋文类述(下)
    第四节 法书帖刻
        一、衔名跋尾
        二、递藏源流
        三、版本谱系
        四、品评赏析
        五、真伪辨别
        六、书论探究
        七、抒怀论世
    第五节 金石器物
        一、金石礼乐
        二、笔墨纸砚
        三、其他器物
    第六节 画图
        一、外形记述
        二、内容描摹
        三、逸事杂记
        四、议论抒怀
        五、以图证史
        六、画论探讨
    第七节 其他类
        一、山水草木
        二、建筑
        三、人事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宋代题跋征引诗词考
    第一节 断缣零璧、披沙拣金——宋人题跋征引诗、词现象述略
        一、数量上的不均衡
        二、内容上的差异性
    第二节 缀残补佚、集腋成裘——宋人题跋征引诗、词对《全宋诗》的补正
    第三节 鱼鲁易韵、豕亥变形——宋人题跋征引诗、词出现的异文
        一、题跋对诗、词异文的记录与探讨
        二、题跋引用诗、词与传世诗词之间出现的异文
        三、题跋引用诗、词标题出现的异文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4)拈连结构、语义及生成机制的认知阐释(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绪论
    第一节 近四十年拈连研究成果综述
        一、拈连结构研究
        二、拈连分类研究
        三、拈连与其他辞格的比较研究
        四、拈连与英语中Zeugma、Syllepsis的比较研究
        五、拈连在不同语体中的运用研究
        六、拈连的产生机制研究
    第二节 近四十年拈连研究成果的价值与缺失
        一、近四十年拈连研究成果的价值
        二、近四十年拈连研究成果的缺失
    第三节 辞格研究的跨学科探索及拈连研究的再解释空间
        一、辞格研究的跨学科探索及相关研究成果
        二、辞格研究跨学科探索格局中拈连的再解释空间
    第四节 选题意义、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引例说明
        一、选题意义
        二、研究思路
        三、研究方法
        四、引例说明
第一章 拈连结构再探讨
    第一节 拈连结构要素和结构项
        一、结构要素:本体、拈体和拈词
        二、结构项:前项、后项
    第二节 拈连句法结构类型
        一、主谓式拈连
        二、述宾式拈连
        三、述补式拈连
        四、偏正式拈连
    第三节 原型范畴解释框架中的拈连分类
        一、典型拈连
        二、非典型拈连
    小结
第二章 拈连语义再探讨
    第一节 本体、拈体和拈词的句法语义关系
        一、主谓式拈连的句法语义关系
        二、述宾式拈连的句法语义关系
        三、述补式拈连的句法语义关系
        四、偏正式拈连的句法语义关系
    第二节 本体和拈体的语义联系
    第三节 本体和拈体的语义特征
        一、本体、拈体和拈词间的超常语义搭配
        二、本体、拈体和拈词的共现方式及语义特征
    小结
第三章 拈连生成的认知阐释
    第一节 拈连的构式特征
        一、拈连构式分析的理论依据
        二、拈连前项的构式特征:语法构式
        三、拈连后项的构式特征:修辞构式
    第二节 拈连的生成机制:构式压制
        一、拈连中的压制者和被压制者
        二、拈连中的构式压制过程
    小结
第四章 个案分析:转喻式“V的不是A,是B”之结构、语义和生成理据
    第一节 表达格式“V的不是A,是B”结构、语义分析
        一、传统表达格式“V的不是A,是B”结构、语义分析
        二、新型表达格式“V的不是A,是B”结构、语义分析
    第二节 转喻式“V的不是A,是B”之拈连分析
        一、转喻式“V的不是A,是B”是拈连
        二、转喻式“V的不是A,是B”是非典型拈连
    第三节 转喻式“V的不是A,是B”的生成理据
        一、转喻式“V的不是A,是B”构式压制的认知动因
        二、转喻式“V的不是A,是B”构式压制的认知基础
    小结
结语
    一、主要观点
    二、创新点
    三、不足之处
    四、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附录1 拈连用例
附录2 国内拈连研究论文目录索引(1980-2017)(含硕、博士论文)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5)反讽的魅力—1978年以来中国当代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反讽理论与反讽的魅力
    第一节 反讽概念衍变中的理论建构
    第二节 反讽与中国现代文学的现代性
第二章 中国当代小说的反讽
    第一节 反讽理论有在当代的传播与生成
    第二节 当代小说反讽的新质
第三章 王蒙:质疑中的守护
    第一节 命运反讽中的悲情
    第二节 政治文化语境中的反讽
    第三节 言语狂欢中的反讽解构
第四章 王朔:颠覆后的快意
    第一节 不安分的灵魂——顽主群像的时代反讽
    第二节 在熟悉与陌生间穿行——独特的反讽语言
    第三节 尴尬时代话语秩序的消解
第五章 王小波:笑谑中的追寻
    第一节 顽童的戏谑
    第二节 戏谑中的浪漫理想
第六章 刘震云:困惑中的体悟
    第一节 崇高的主体想象与琐碎的日常生活
    第二节 宏大的历史书写与卑微的现实存在
    第三节 喧嚣的现实与民众孤独的灵魂
第七章 阎连科:锋芒里的温情
    第一节 身体寓言叙述中反讽锋芒的显现
    第二节 独特反讽结构中的困境叙述
    第三节 民间语言与革命语言交织中的反讽
第八章 中国当代小说家与西方反讽小说
    第一节 中国当代作家与米兰·昆德拉的反讽小说
    第二节 中国当代作家与马尔克斯的反讽小说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6)法律传播中的“知沟”现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缘起:“差别”问题衍生的“知沟”思考
    二、文献梳理
    三、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四、研究的基本框架
第一章 法律传播中的“知沟”现象及其影响
    第一节 什么是“知沟”?
    第二节 法律传播中的“知沟”现象
    第三节 法律传播中“知沟”现象的影响
第二章 法律传播中的“知沟”现象是如何形成的
    第一节 社会分层的驱使
    第二节 个体选择的兴趣和动机的需要
    第三节 法律语言特性的制约
第三章 法律传播中“知沟”现象的正效应
    第一节 强化国家权力的分配
    第二节 促进法律职业共同体的建构
    第三节 推进法律传播的转型
第四章 法律传播中“知沟”现象的负效应
    第一节 造成法律信任危机
    第二节 带来法律互动的阻隔
    第三节 法律强者的“自我拔高”与法律弱者的“自我矮化”
第五章 法律传播中“知沟”现象效应的增强与消减
    第一节 法律传播中“知沟”现象正效应的增强
    第二节 法律传播中“知沟”现象负效应的消减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后记

(7)章学诚学术思想研究 ——以《文史通义》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学术史回顾
    三、概念界定与主要观点
第一章 章学诚学术思想的形成背景及其着作的撰述宗旨
    第一节 章学诚学术思想的形成背景
        一、清代的学术环境
        二、章学诚学术思想的形成轨迹
    第二节 章学诚学术着作的撰述宗旨
        一、《文史通义》的撰述宗旨
        二、《校雠通义》的撰述宗旨
        三、其他
    小结
第二章 章学诚学术思想的渊源(上)
    第一节 学术汇于一观念的萌芽
        一、政教合一与政教分途
        二、经学地位的确立与尊经观念的形成
        三、《史记》“成一家之言”的学术观念
    第二节 以文为核心学术思想的初创
        一、由尊经到崇文学术思想的转变
        二、崇文学术思想下的经学和史学
        三、《文心雕龙》以文为核心的学术思想
第三章 章学诚学术思想的渊源(下)
    第一节 以史为核心学术思想的拓展
        一、由崇文到重史学术思想的转变
        二、重史学术思想下的经学和文学
        三、《史通》以史为核心的学术思想
    第二节 以义理为核心学术思想的新发展
        一、由重史向偏重义理学术思想的转变
        二、偏重义理思想下的史学和文学
        三、理学的兴盛与浙东学术
    小结
第四章 章学诚学术思想的主旨
    第一节 “六经三史学术之源”
        一、从六经到三史的衍化
        二、“辨章学术,考镜源流”
    第二节 文史与学术的关系
        一、从“六艺之文”到“《诗》之文”
        二、从“《春秋》之史”到“六经皆史”
        三、文史与学术
    第三节 “典籍文章”与学术的关系
        一、典籍文章与学术源流
        二、典籍文章的思想特点
    小结
第五章 章学诚学术思想的体系
    第一节 学术思想体系的构建原则
        一、依学术源头而统合
        二、依学术类别而统分
    第二节 学术思想体系的内容
        一、“义”是学术的内核
        二、“学术之学术”与学术发展规律
        三、“行道有得于心”与学术本质
    第三节 学术思想体系的方法论
        一、融会贯通的方法论
        二、“交相裨益”的方法论
    小结
第六章 章学诚对古代学术史的评论(上)
    第一节 从“官师合一”到“官师分途”的先秦学术
        一、“官师合一”的三代学术
        二、“官师分途”的春秋战国学术
    第二节 “通经传学”的汉魏六朝学术
        一、《史记》“总古今学术”论
        二、《汉书》“辨章学术”论
        三、《文心雕龙》“体大虑周”论
第七章 章学诚对古代学术史的评论(下)
    第一节 “纷然无统宗”的唐代学术
        一、《隋书·经籍志》为“不祧之成法”论
        二、《史通》的“史法体例”论
    第二节 “有道而无器”的宋明学术
        一、宋儒“道器分离”论
        二、朱熹“求一贯于多学”论
    第三节 “考证过当”的乾嘉学术
    小结
第八章 章学诚学术思想的价值与不足
    第一节 章学诚学术思想的价值
        一、汇通明义
        二、“交相裨益”
    第二节 章学诚学术思想的不足
        一、“沉潜不足”
        二、“高明有余”
    小结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8)当代中国语境中的西方叙事学本土化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和研究缘起
        1、“本土化”的提出过程
        2、“本土化”的基本内涵
    二、研究现状分析
        1、中西比较诗学的“本土化”研究述评
        2、西方叙事学中国本土化状况及研究趋势
    三、本研究的特色、创新与价值
        1、重要的文献价值
        2、明显的问题意识
        3、独特的研究思路
    四、论文的主要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方法
        2、比较研究方法
        3、理论研究方法
第一章 本土化:西方叙事学的汉语译介
    第一节 西方叙事学的基本思想与理论演进
        一、叙事学思想的历史渊源
        二、叙事学的直接思想来源
        三、从法国结构主义到经典叙事学
        四、后结构主义与解构主义背景下的后经典叙事学
    第二节 西方叙事学中国本土化文献学分析及其问题
        一、西方叙事学中国本土化的脉络和总体文献分析
        二、对西方叙事学中国本土化研究具体问题的文献分析
        三、通过文献分析看当前国内叙事学研究的问题与特点
第二章 本土化:西方叙事学的中国阐释
    第一节 对西方叙事学中术语翻译和使用的统一性问题
        一、西方叙事学中相关范畴的翻译问题
        二、叙事学翻译中存在问题的原因探究
    第二节 对西方叙事学理论的误读问题
        一、本土化境遇下对“叙事视角”理解混乱的澄清
        二、当前国内对“叙事结构”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第三节 西方叙事学范畴的整体研究中需要强化的方面
        一、西方叙事学中相关范畴的比较研究
        二、对西方叙事学中的范畴体系研究
第三章 本土化:西方叙事学的中国式运用
    第一节 叙事学理论对中国文本批评的得失问题
        一、运用叙事学理论对中国文本批评的总体状况
        二、批评分析具体文本中存在的问题
    第二节 西方叙事学对中国文本创作实践的影响
        一、叙事学对中国当代小说创作的影响
        二、叙事学对中国当代影视剧的价值—以《毛泽东》为例
第四章 本土化:中国叙事学的自觉建构
    第一节、中国叙事学的主要学者与理论研究视角
        一、中国叙事学理论体系的构建思路与尝试
        二、中国叙事学的史学研究整理
        三、文化叙事学及中国叙事分析
        四、港台和海外汉学界有关中国叙事学的比较研究
    第二节 对中国叙事学的评价与思考
        一、对西方叙事学基本思维框架的运用和创新
        二、基于中国诗学的叙事学独特创造
        三、中国叙事学研究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第五章 总结:西方叙事学中国本土化的理论方法问题
    第一节 路径选择:从不同的文化思维看对话可能性
        一、中西文论比较问题的历史回顾
        二、中西文论对比研究的几种理论观点
    第二节 具体方法:中西叙事理论通融之可能
        一、出发点:叙事学理论的一般性和中国叙事学的独特性
        二、异中求同:在两种思维框架中寻求意义沟通
        三、同中求异:在相似思想线索中发现理论差异
        四、互通有无:从空白与裂缝中激发新对话空间
    第三节 实例分析:《论语》中的叙事特征探究
        一、《论语》中的叙事方法
        二、《论语》中叙事的本土特色
参考文献
附录:叙事学文献目录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9)鲁迅小说形象色彩修辞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依据
    二 研究现状
        (一) 关于词语色彩意义的研究
        (二) 关于语言形象色彩修辞的研究
        (三) 关于鲁迅小说形象色彩修辞的研究
    三 研究方法与意义
        (一) 研究方法
        (二) 研究意义
    四 论文架构
第一章 鲁迅小说中形象色彩修辞的文本呈现
    第一节 鲁迅小说中基于视觉的形象色彩修辞
        一 鲁迅小说中的黑色
        二 鲁迅小说中的白色
        三 鲁迅小说中的红色
        四 鲁迅小说中的其他颜色
        五 鲁迅小说中“无色彩”的颜色
    第二节 鲁迅小说中基于听觉的形象色彩修辞
        一 鲁迅小说中的声响修辞
        二 鲁迅小说中的人声修辞
        三 鲁迅小说中的语音修辞
    第三节 鲁迅小说中基于肤觉的形象色彩修辞
        一 鲁迅小说中触觉描写的形象色彩修辞
        二 鲁迅小说中温觉描写的形象色彩修辞
        三 鲁迅小说中痛觉描写的形象色彩修辞
    第四节 鲁迅小说中基于味觉与嗅觉的形象色彩修辞
        一 鲁迅小说中味觉描写的形象色彩修辞
        二 鲁迅小说中嗅觉描写的形象色彩
第二章 鲁迅小说中形象色彩修辞的形式意义
    第一节 利用形象色彩修辞表现主题与风格
        一 鲁迅小说中的生存主题
        二 鲁迅小说中的死亡主题
        三 鲁迅小说中的隔膜主题
    第二节 利用形象色彩修辞表现环境与氛围
        一 鲁迅小说中的自然环境
        二 鲁迅小说中的社会环境
    第三节 利用形象色彩表现人物与心理
        一 鲁迅小说中的灰色人物与奴性心理
        二 鲁迅小说中的看客与猎奇心理
        三 鲁迅小说中的黑色人与复仇心理
第三章 鲁迅小说中形象色彩修辞的审美功能
    第一节 鲁迅小说中形象色彩修辞与意象
        一 鲁迅小说中的月亮意象
        二 鲁迅小说中的“铁屋子”意象
        三 鲁迅小说中的“吃人”意象
    第二节 鲁迅小说中形象色彩修辞与反讽
        一 鲁迅小说中的言语反讽
        二 鲁迅小说中的意象反讽
        三 鲁迅小说中的情景反讽
    第三节 鲁迅小说中形象色彩修辞与“陌生化”
        一 鲁迅小说中语言的陌生化
        二 鲁迅小说中感觉的陌生化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
致谢

(10)现代汉语方式词的认知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和研究对象
    1.2 写作意义
    1.3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1.4 解决问题拟采用的理论、方法、技术、语料
第二章 方式词的典型特征、范围与语义关系类型
    2.1 方式词的典型特征和词类地位
        2.1.1 词类划分遵循的基本原则
        2.1.2 方式词的典型特征及与副词的区别
        2.1.3 对“唯状形容词”观点的探讨
        2.1.4 对“修饰词”观点的探讨
        2.1.5 方式词在词类系统中的位置
        2.1.6 小结
    2.2 现代汉语方式词的范围和数量
        2.2.1 与方式词范围确定有关的理论问题
        2.2.2 方式词与相关词类的划界问题
        2.2.3 单音节与三音节方式词问题
        2.2.4 同一个词兼跨几类词的问题
        2.2.5 具有文言色彩的叠音词的归类问题
        2.2.6 方式词的数量
        2.2.7 小结
    2.3“方式词+(地)+动词”语义关系类型
        2.3.1“方式词+(地)+动词”高层语义关系表方式
        2.3.2“方式词+(地)+动词”高层语义关系表状态
        2.3.3“方式词+(地)+动词”高层语义关系表情态
        2.3.4 小结
第三章 现代汉语方式词的构成与组合研究
    3.1 方式词内部结构关系
        3.1.1 并列关系
        3.1.2 偏正关系
        3.1.3 动宾关系
        3.1.4 主谓关系
        3.1.5 动补关系
        3.1.6 附加关系
        3.1.7 介宾关系
    3.2“方式词+VP”结构整体功能及其与动词功能比较
        3.2.1“方式词+VP”动词结构与动词作谓语的功能比较
        3.2.2“方式词+VP”动词结构与动词作定语的功能比较
        3.2.3“方式词+VP”动词结构与动词作宾语的功能比较
        3.2.4“方式词+VP”动词结构与动词作主语的功能比较
        3.2.5“方式词+VP”动词结构与动词作补语的功能比较
        3.2.6“方式词+VP”动词结构与动词作状语的功能比较
        3.2.7 小结
    3.3 方式词与动词的韵律组配选择
        3.3.1 单音节方式词与动词的韵律组配选择
        3.3.2 双音节方式词与动词的韵律组配选择
        3.3.3 三音节方式词与动词的韵律组配选择
        3.3.4 方式词与动词音节组配选择的机制
    3.4“方式词+VP”结构的句类分布考察
        3.4.1“方式词+VP”在陈述句中的分布情况
        3.4.2“方式词+VP”在疑问句中的分布情况
        3.4.3“方式词+VP”在感叹句中的分布情况
        3.4.4“方式词+VP”在祈使句中的分布情况
        3.4.5 小结
第四章 方式词与动词情状的选择限制及认知阐释
    4.1 动词的情状特征及界性特征分类
        4.1.1 动词的情状类型
        4.1.2 动词的界性特征
        4.1.3 动词情状和动词界性的有机结合
    4.2“逐个类”方式词与动词情状的选择限制及认知阐释
        4.2.1“逐个类”方式词的语义特点
        4.2.2“逐个类”方式词与状态情状选择限制及认知阐释
        4.2.3“逐个类”方式词与活动情状选择限制及认知阐释
        4.2.4“逐个类”方式词与完成情状选择限制及认知阐释
        4.2.5“逐个类”方式词与结果情状选择限制及认知阐释
        4.2.6“逐个类”方式词与瞬间情状选择限制及认知阐释
        4.2.7 小结
    4.3“蜂拥类”方式词与动词情状的选择限制及认知阐释
        4.3.1“蜂拥类”方式词的词汇意义和语义特点
        4.3.2“蜂拥类”方式词与状态情状选择限制及认知阐释
        4.3.3“蜂拥类”方式词与活动情状选择限制及认知解释
        4.3.4“蜂拥类”方式词与完成情状选择限制及认知阐释
        4.3.5“蜂拥类”方式词与结果情状选择限制及认知阐释
        4.3.6“蜂拥类”方式词与瞬间情状选择限制及认知阐释
        4.3.7 小结
第五章 基于评价理论的方式词评价表达研究
    5.1 评价理论及其研究概述
        5.1.1 评价理论及主要观点
        5.1.2 国内汉语评价研究综观
    5.2 基于评价理论的方式词评价表达系统
        5.2.1 系统功能语法与评价理论
        5.2.2 方式词基本语义特征与语义指向
        5.2.3 方式词在事件语义中位置定位
        5.2.4 方式词的态度评价
        5.2.5 方式词的级差评价
        5.2.6 小结
第六章 方式词的历史演变研究
    6.1“随X”类方式词的语法化和词汇化
        6.1.1“随X”类方式词的语义分类
        6.1.2“随X”类方式词词汇化和语法化
        6.1.3“随”的虚化过程
        6.1.4“随身”的词汇化
    6.2“超X”类方式词的词汇化和语法化
        6.2.1“超”的词典释义
        6.2.2“超”的历时演变与“超X”的演化
        6.2.3 从“超速 1”到“超速 2”
    6.3 隐秘性叠音方式词的词汇化与语法化
        6.3.1 隐秘性叠音方式词语义特征
        6.3.2“悄悄”的语法化
        6.3.3“偷偷、暗暗”的历时演化
    6.4“一溜烟”类方式词的词汇化与语法化
        6.4.1“一溜烟”类方式词
        6.4.2“一溜烟”的词汇化
        6.4.3“一阵风”“一溜风”的词汇化
    6.5 方式词词汇化与语法化的机制
        6.5.1 认知因素
        6.5.2 相邻句位(adjacent context)因素
        6.5.3 隐喻(metaphor)因素
第七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四、《修辞学习》2002年目录(论文参考文献)

  • [1]战后日本女性的主妇化模式变迁研究[D]. 李金凤.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09)
  • [2]中国大陆电影名称的百年变迁 ——1905-2017年大陆电影名称研究[D]. 李文静. 湖北大学, 2020
  • [3]宋代题跋文研究[D]. 李宝. 东北师范大学, 2018(06)
  • [4]拈连结构、语义及生成机制的认知阐释[D]. 李富华. 福建师范大学, 2018(09)
  • [5]反讽的魅力—1978年以来中国当代小说研究[D]. 陈蘅瑾. 上海师范大学, 2017(05)
  • [6]法律传播中的“知沟”现象研究[D]. 韩宏伟. 南京大学, 2016(08)
  • [7]章学诚学术思想研究 ——以《文史通义》为中心[D]. 薛璞喆. 上海师范大学, 2016(06)
  • [8]当代中国语境中的西方叙事学本土化问题研究[D]. 杨洪敏. 兰州大学, 2016(08)
  • [9]鲁迅小说形象色彩修辞研究[D]. 谭苏. 华中师范大学, 2015(07)
  • [10]现代汉语方式词的认知功能研究[D]. 李铁范. 上海师范大学, 2015(08)

标签:;  ;  ;  ;  

《修辞学》2002年目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