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值对脲醛树脂胶储存稳定性影响的实验研究

pH值对脲醛树脂胶储存稳定性影响的实验研究

一、pH值对脲醛树脂胶贮存稳定性影响的实验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李吉[1](2021)在《脲醛树脂的凝胶、形态及结晶特征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以“碱-酸-碱”法合成脲醛(UF)树脂,通过改变合成酸性阶段的摩尔比F/U及反应时间得到两种外观(透明UF-a、乳白UF-b,UF-c)的UF树脂(F/U=1.0);在UF-a的合成基础上,改变最后碱性阶段的尿素添加量,得到四种F/U的UF树脂(UF-1.6、UF-1.4、UF-1.2、UF-1.0);通过对上述树脂进行分析与表征,得到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借助LS、TEM、GPC、DSC对这两种外观的树脂及乳白色UF-b离心后的清液UF-b-1(透明)与沉淀UF-b-2进行分析,研究它们在凝胶过程中的粒度分布(PSD)、聚集状态、分子量及胶粒微观形态和聚集过程。LS分析发现,在合成酸性阶段降低F/U及延长反应时间,会导致胶粒的粒度增大,且粒度随存放时间延长也会增大;而UF-b-1中胶粒的粒度未明显增大(PSD始终为0.2-4μm)。TEM分析发现,新鲜UF-b中存在0.2-4.0μm的颗粒,由8-15nm的小颗粒聚集而成,30天后变为5.9-8.7μm的葡萄状结构;新鲜UF-a存在0.2-0.8μm的分散颗粒,30天后同样变为6.15μm的葡萄状结构(外观乳白);而UF-b-1经30天后,胶粒数量增多,但尺寸未见明显增大;这表明胶粒聚集及尺寸增长是溶液外观变化的主要原因。UF-a与UF-b-1的羟甲基及游离甲醛含量分析发现,胶粒聚集伴随着游离甲醛含量增加(与胶体理论所述一致),羟甲基含量下降,表明存在羟甲基的缩合反应。将UF-b-1、UF-b-2及UF-b通过GPC分析发现,三者的Mw分别为3.21×103、3.58×103、3.36×103;经30天后,Mw变为3.64×103、3.91×103、3.72×103;三者Mw的差异及变化较小,表明UF树脂(F/U=1.0)中胶粒聚集生长是主要的,UF-b-1与UF-b-2的差异在于亲水基团的含量;DSC分析发现,UF-b-1具有最高热焓值,且峰值在83.1℃及120.2℃的特征峰,温度明显降低,表明其活性基团,如亲水的羟甲基含量较高,与羟甲基及CPC分析结果一致。2、借助POM、XRD、SAXS、TEM、SEM、FT-IR对这四种F/U的UF树脂在固化前后的形态、结晶及结构的变化与差异进行研究。POM分析发现,当F/U从1.6降至1.0,未固化UF树脂的胶粒数量与直径增加,表明F/U降低,UF树脂中亲水基团减少,水溶性降低,形成的不溶相增多;在UF-1.0中加入NH4Cl(1%)后,出现了团块状、雪花状的聚集体,表明NH4Cl会诱导其发生胶粒聚集和结晶;通过XRD分析发现,UF-1.6、UF-1.4固化后结晶度及晶粒尺寸减小,表明其固化以交联为主,更符合经典理论;而UF-1.2、UF-1.0固化后结晶度及晶粒尺寸增加,表明其固化以胶粒聚集为主,更符合胶体理论。SAXS及TEM分析发现,固化UF树脂的晶区数量及尺寸随着F/U降低而增加;UF-1.0中散射矢量q的位置,满足体心立方的特征;其切片显示出层状结构,分散在松弛的无定形区域中;在SAED模式下得到三个同心圆环,表明其晶体为多晶结构,标注各圆环的晶面指数依次为:(110)(200)(211)。SEM分析发现,UF-1.4在固化前后,均无明显结晶特征;UF-1.0未固化时,显示出针状形态的晶体结构;固化后(未加固化剂),UF-1.0显示出大量由针状、棒状结合而成的雪花状颗粒;加入NH4Cl、Al Cl3固化后,显示出珊瑚状结构,颗粒彼此结合,并且尺寸增长;这表明UF-1.4固化以交联为主,而UF-1.0以胶粒聚集为主,同时也会结晶形成晶体结构,且固化剂的加入会改变结晶形态。FT-IR分析发现,未固化的UF-1.4含有较多的支化羟甲基,而UF-1.0则含有较多的单羟甲基,形成了更多的线性链;固化后,UF-1.4形成了交联结构,而UF-1.0形成了线性结构。

马玉峰,龚轩昂,王春鹏[2](2020)在《木材胶黏剂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我国木材胶黏剂消耗量巨大,主要胶种仍为甲醛类合成树脂胶黏剂,而非醛基胶黏剂、生物质基胶黏剂等环保型胶黏剂发展迅速,成为了近年来研究的热点。为了进一步深入研讨胶黏剂,综述了木材胶黏剂的最新研究进展和开发应用情况,囊括了脲醛树脂胶黏剂、酚醛树脂胶黏剂、三聚氰胺甲醛树脂胶黏剂、蛋白质基胶黏剂、木质素基胶黏剂、淀粉基胶黏剂、单宁基胶黏剂、异氰酸酯类胶黏剂、乳液类胶黏剂和热解生物油基胶黏剂等主要胶种,展望了木材胶黏剂的发展趋势及未来研究方向。

丁婷婷[3](2018)在《反相微乳液制备脲醛树脂纳米微球及其应用研究》文中提出反相微乳法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制备纳米微球的方法,它不仅操作简单,而且可以调控粒径尺寸,因此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目前反相微乳液合成纳米材料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无机金属材料方面,而在有机纳米材料合成领域的研究则相对较少。纳米流体具有极高的传热性能,依据纳米流体的概念构建胶黏剂体系,能够缩短胶黏剂固化时间或降低固化温度,降低了人造板工业的能耗。因此,探索反相微乳液合成有机脲醛树脂纳米微球,再用纳米微球构建脲醛树脂纳米流体胶黏剂体系,并将其应用于胶合板制备,是本课题研究的重点内容。本课题以尿素和甲醛为反应原料,通过构建最佳反相微乳液体系,在反相微乳液体系中制备脲醛树脂纳米微球。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X射线衍射分析仪(XRD)、差示扫描量热分析仪(DSC)、热重分析仪(TG)等表征方法,探讨不同的反应物浓度、摩尔比(F/U)和pH值对脲醛树脂纳米微球微观形貌、化学结构、结晶性、热性能的影响。然后将所合成的脲醛树脂纳米微球加入到脲醛树脂胶黏剂中制得脲醛树脂纳米流体胶黏剂,探讨脲醛树脂纳米流体胶黏剂的固化时间和粘度的变化以及制得的胶合板的胶合强度和甲醛释放量的变化。主要的研究成果如下:(1)反相微乳液体系为CTAB和Span85/正丁醇/正辛烷(CTAB是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Span85是山犁糖醇酐三油酸酯),其中m(CTAB):m(Span85)=1:5、m(CTAB+Span85):m(正丁醇)=1:6、m(CTAB+Span85+正丁醇):m(正辛烷)=3:7;最佳反应温度为30℃,增溶水量1g以内。(2)由TEM对脲醛树脂纳米微球的形貌分析可知,在反应物浓度为4%、pH值为1.0、反应物浓度为4%、pH值为2.0和反应物浓度为2%、pH值为1.0的各摩尔比条件下(摩尔比(F/U)分别为0.4,0.6,0.8,以下同),均可制得几十纳米到200纳米的脲醛树脂纳米微球。(3)由FT-IR对脲醛树脂纳米微球化学结构的分析可知,反应物浓度为4%、pH值为1.0和反应浓度为2%、pH值为1.0时,脲醛树脂纳米微球均以—[NHCONHCH2]—线性结构为主;当反应物浓度为4%、pH值为2.0时,随着摩尔比的增大,脲醛树脂纳米微球由—[NHCONHCH2]—线型结构向三维网状结构转变;(4)由XRD对脲醛树脂纳米微球结晶性分析可知,当反应物浓度为4%、pH值为1.0时,脲醛树脂纳米微球随着摩尔比的增加,结晶性变好;当反应物浓度为4%、pH值为2.0时和反应物浓度为2%、pH值为1.0时,脲醛树脂纳米微球均随着摩尔比的增加,结晶性变差;(5)由DSC对纳米微球热稳定性分析可知,当反应物浓度为4%、pH值为1.0时,摩尔比越小,脲醛树脂纳米微球热稳定性越好;当反应物浓度为4%、pH值为2.0时,摩尔比为0.4的脲醛树脂纳米微球稳定性最好;当反应物浓度为2%、pH值为1.0时,摩尔比越大,脲醛树脂纳米微球热稳定性越好。(6)由TG对沉淀微球的热失重分析可知,反应物浓度为4%、pH值为1.0脲醛树脂纳米微球比反应物浓度为2%、pH值为1.0的脲醛树脂纳米微球的热失重多;当反应物浓度为2%、pH值为1.0时,摩尔比为0.8的脲醛树脂纳米微球的热失重最多。(7)从脲醛树脂纳米流体胶黏剂固化时间实验可知,加入反应物浓度为2%、pH值为1.0、摩尔比为0.8的脲醛树脂微球的脲醛树脂纳米流体固化时间最短,与未加纳米微球的脲醛树脂胶黏剂的固化时间相比,缩短了15.38%。(8)从脲醛树脂纳米流体胶黏剂粘度实验可知,加入反应物浓度为2%、pH值为1.0、摩尔比为0.8的脲醛树脂纳米微球的脲醛树脂胶黏剂的粘度最小,与未加脲醛树脂纳米微球的胶黏剂相比,降低了23.81%。(9)从脲醛树脂纳米流体胶黏剂胶合性能实验可知:加入反应物浓度为2%、pH值为1.0、摩尔比为0.8的脲醛树脂纳米微球的脲醛树脂纳米流体胶黏剂,在降低热压温度的条件下,用该胶黏剂制得的胶合板的胶合强度最大,与未降低热压温度条件下,未添加脲醛树脂纳米微球的胶黏剂制得的胶合板胶合强度相比,提高了28.81%。(10)从脲醛树脂纳米流体胶黏剂的甲醛释放量实验可知,加入反应物浓度2%、pH值为1.0、摩尔比为0.4的纳米微球的脲醛树脂纳米流体胶黏剂,在降低热压温度的条件下,用该纳米流体胶黏剂制得的胶合板降醛效果最好,与未降低热压温度条件下,未加纳米粒子的脲醛树脂胶黏剂制得的胶合板甲醛释放量相比,降低了46.77%。综上所述,本课题研究认为通过构建最佳反相微乳液体系,可以合成脲醛树脂纳米微球;加入脲醛树脂纳米微球制得的脲醛树脂纳米流体胶黏剂与未加纳米微球的胶黏剂相比,降低了脲醛树脂胶黏剂的固化时间和粘度。由纳米流体胶黏剂制得的胶合板与普通脲醛树脂胶黏剂制得的胶合板相比,增强了胶合板的胶合强度,降低了胶合板的甲醛释放量。

李城[4](2018)在《生物质改性酚醛树脂的合成、表征与固化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酚醛树脂胶黏剂在木材加工业、特别是耐候性人造板生产中广泛应用。随着木结构建筑行业的迅速发展,耐候性人造板需求量不断上升,酚醛树脂胶黏剂展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但酚醛树脂存在成本高、苯酚原料依赖化石资源等问题,研究开发生物质改性酚醛树脂,解决酚醛树脂成本及原料来源问题,具有重要意义。针对目前生物质改性酚醛树脂存在的高生物质原料比例下,改性酚醛树脂耐水胶接性能下降、固化速率降低等问题,本研究以单宁、豆粕等为生物质原料,通过氢氧化钠/尿素水溶液处理、尿素添加和催化剂改性等方法,调控改性酚醛树脂结构,提高改性酚醛树脂胶接性能和固化速度;采用FTIR、DSC、SEM、TG、13C-NMR、MALDI-TOF等对生物质改性酚醛树脂的各项性能和固化机制进行表征与分析。论文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橡椀单宁改性酚醛树脂(VTPF)形成共缩聚结构,具有良好的胶合强度和优异的综合性能。其中橡椀单宁替代40%苯酚的VTPF树脂能满足国家标准Ⅰ类胶合板胶合强度的要求和E0级胶合板甲醛释放量的要求;VTPF树脂的固化温度低于PF树脂;FTIR、13C-NMR、MALDI-TOF的分析结果表明,橡椀单宁与苯酚、甲醛发生了共缩聚反应,形成了共缩聚物结构。(2)尿素可与单宁改性酚醛树脂(PTUF树脂)形成共缩聚结构,降低生物质改性酚醛树脂成本及胶接人造板甲醛释放量。相比于PTF树脂,添加尿素的PTUF树脂中含有羟甲基脲结构;PTUF树脂胶接胶合板甲醛释放量降低59.37%,贮存稳定性显着提高。(3)醋酸锌等催化剂可提高生物质改性酚醛树脂的胶接性能与固化速度。催化剂促进了高邻位酚醛树脂结构的形成,提高了改性树脂固化速率,降低了固化温度;40%VTPF-Zn2+树脂的固化峰值温度为126.6℃,低于PF树脂的134.89℃。120℃热压条件下,改性树脂胶接胶合板胶合强度为1.3 MPa,甲醛释放量为0.46mg/L。(4)氢氧化钠/尿素水溶液处理生物质原料能够有效降低生物质改性酚醛树脂的黏度,同时贮存稳定性明显提高;氢氧化钠/尿素水溶液处理大豆分离蛋白,能有效提高SPF树脂的综合性能。相比于SPF树脂,U-SPF树脂具有更为优异的胶接性能,甲醛释放量明显降低。

梁坚坤[5](2018)在《糠醇、苯酚及间苯二酚与尿素—甲醛共缩聚反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脲醛树脂(UF)在现代人造板工业中由于致命的缺点而影响其更广泛的应用,利用多酚类物质进行改性是研究的热点,但对于共缩聚的结构及机理依然存在疑议,影响了对最终结构和性能的调控。本文利用ESI-MS和13CNMR技术对于糠醇、苯酚和间苯二酚与脲醛树脂的共缩聚结构及反应机理进行了较深入研究,同时对缩聚反应中的竞争关系进行了系统阐述,得到了相关的研究结论。论文研究的主要成果和结论如下:(1)UF碱性体系中,随着反应时间延长,亚甲基桥键大量生成,并且一部分醚键会转化为桥键,这与酸性条件下观测到的树脂化形成过程类似。碱性条件下的树脂化是可行的。脲醛树脂合成过程中存在大量的竞争的反应,这些产物的分布由其热力学性质决定,pH的高低会影响各种反应的速率,从而改变了反应终点时(非平衡态)各种化学结构的相对含量,但并不影响反应的化学平衡。(2)碱性条件下,糠醇-甲醛体系中糠醇与甲醛几乎不发生反应,但大量存在甲醛的自缩聚结构。酸性条件下,糠醇-甲醛体系中糠醇与甲醛发生了羟甲基化,同时糠醇发生一定程度的自缩聚反应。(3)ESI-MS和13CNMR的图谱分析显示糠醇与尿素在酸性条件下几乎不发生反应,无法形成共缩聚结构。13CNMR图中化学位移为38-39ppm和42-43ppm处对应的共缩聚结构主要来源于羟甲基脲碳正离子与糠醇5号位碳的缩聚反应,其中38-39ppm对应结构为直链型结构,42-44ppm对应的结构为支链型结构。(4)碱性环境中,尿素与甲醛缩聚反应机理有两种路径,一是羟甲基脲在碱性条件下经过E1CB消除反应形成共轭亚甲基脲结构中间体,羟甲基脲中羟基作为亲核试剂进攻中间体;一是羟甲基脲在碱性条件下形成氧负离子,被亲核试剂羟甲基脲中羟基进攻。在动力学上前者比后者更有优势。(5)糠醇在较低酸性条件下优先于呋喃环α位碳发生质子化,很难形成糠醇碳正离子,自缩聚反应程度也很低。尿素优先羟甲基化有利于糠醇-尿素-甲醛体系中的缩聚反应,各种缩聚结构的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随着pH值的降低有利于共缩聚结构的形成(6)在碱性条件下,苯酚-甲醛-尿素共缩聚体系中是以羟甲基脲和羟甲基苯酚各单体之间的自缩聚反应为主,共缩聚反应的程度十分有限;在弱酸条件下,以羟甲基脲单体间的自缩聚反应为主,羟甲基苯酚自缩聚结构很少,并未发生共缩反应。在强酸条件下,苯酚-尿素-甲醛之间共缩聚反应与各自自缩聚反应形成明显竞争关系。(7)强酸性条件下,羟甲基间苯二酚产生的碳正离子中间体对间苯二酚的酚环碳的活性高于羟甲基脲上氮原子的反应活性,使得RF自缩聚反应更为有利,在pH=1时,有共缩聚结构形成,但不占主要地位。弱酸性条件下(pH=3~4),共缩聚结构较自缩聚结构占明显优势,随着pH的升高,在pH=5时,有共缩聚结构形成,但已不占主要地位。在碱性条件下,以RF单体间的自缩聚为主,共缩聚反应可以发生,但程度十分有限。共缩聚结构的形成主要取决于不同活性中间体生成的难易程度及其在自缩聚和共缩聚反应中的相对活性。其中,羟甲基脲碳正离子的浓度很可能是决定共缩聚反应程度的关键因素。

曲炳鹏[6](2018)在《以园林废弃物为原料的覆盖垫的制备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城市绿地中存在着大片的裸露土壤,裸露土壤的存在不仅会产生大量的土壤扬尘,还会使得土壤质量逐步变差。同时,我国每年产生大量的园林废弃物,消纳困难。因此本研究将园林废弃物(枯枝)碎料制备成应用于裸露土壤的覆盖垫,对其各项性能进行研究,筛选出最佳施胶配比,并探究园林废弃物覆盖垫对城市绿地中裸露土壤的改善效果、杂草的抑制作用和土壤扬尘的抑制效果,从而为园林废弃物的循环再利用和城市绿地的科学化管理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如下:(1)北京市四环内城市绿地中裸露土壤面积大,在非生长季,草坪绿地、灌木绿地和树穴绿地的裸露土壤分别占到36.70%、20.70%和88.87%,而在生长季则分别占到9.11%、5.61%和77.21%。非生长季裸地总面积为10551.82 m2,占总调查面积的8.98%,生长季裸地总面积为2840.25 m2,占总调查面积的1.91%。北京城市绿地不同覆盖方式下的土壤整体质量随着土壤深度的加深而逐渐降低,常见的透水砖、石子和树篦子覆盖对于土壤的理化性质改良效果相对较小,甚至在一定程度上会使理化性质变差。(2)经过生物毒性试验可知水性聚氨酯和脲醛树脂2种胶黏剂可用于园林废弃物覆盖垫的制备。通过对园林废弃物覆盖垫的保水效果、透水能力和持水能力分析,就水性聚氨酯覆盖垫而言,小粒径原料制备的覆盖垫施胶量30%较为合适,大粒径原料制备的覆盖垫优选35%的施胶量;而脲醛树脂覆盖垫的制备中针对小粒径和大粒径原料则分别优选35%和30%的施胶量。小粒径原料制备的覆盖垫更适用于较为干旱的裸露土壤,降雨较多地区的裸露土壤则更适合使用易于透水的大粒径原料制备的覆盖垫进行覆盖。(3)两种胶黏剂制备的园林废弃物覆盖垫其抗压性能已远超过行人的最大压强,足以防止被行人踩坏。园林废弃物覆盖垫耐香烟灼烧性能良好,使用过程中不会给城市绿地带来火情隐患。脲醛树脂覆盖垫随着施胶量的增加,甲醛释放量也逐渐增加,但接近于自然状态下的树木、森林的甲醛释放量,可用于裸露土壤的铺设。(4)两种胶黏剂制备的覆盖垫均对于土壤含水量的提高和温度状况的改善有显着效果,且优于木片覆盖和鹅卵石覆盖,对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和速效养分含量的提高有显着效果,且与木片覆盖效果相似。水性聚氨酯覆盖垫覆盖可降低土壤pH,脲醛树脂覆盖垫和木片覆盖对于土壤pH无显着影响。两种胶黏剂制备的覆盖垫可以极大程度减少杂草的地上生物量并大幅度降低了杂草盖度,具有较高的杂草抑制率,整体抑制效果好于鹅卵石和木片覆盖。园林废弃物覆盖垫覆盖土壤扬尘抑制效果好于园林废弃物、树皮和鹅卵石。

李晓娜[7](2018)在《海泡石和纳米纤维素增强木材胶黏剂性能与机制研究》文中提出纤维增强是提高聚合物力学性能的重要手段,因此本论文选用纤维状材料海泡石和纳米纤维素对脲醛(UF)树脂胶黏剂、三聚氰胺改性脲醛(MUF)树脂胶黏剂、大豆蛋白胶黏剂进行改性研究,以提高其耐水胶接性能。通过对胶黏剂粘度、固体含量、功能基团、热稳定性、结晶结构、断面形态表征、并且对制备胶合板的胶合性能、甲醛释放量进行表征,解析海泡石对UF和MUF树脂胶合强度、甲醛释放量的影响,以及海泡石和纳米纤维素对大豆蛋白胶黏剂胶合性能的影响,阐明纤维状材料改性UF、MUF树脂胶黏剂和大豆蛋白胶黏剂的胶接、增强和增韧机理。得出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海泡石以物理填充的形式分散于UF树脂体系中,有利于固化胶层形成致密结构,阻止外界水分侵入,提高胶黏剂耐水性能,制备胶合板的胶合强度达到1.1MPa,相较于仅有面粉作为填料的胶黏剂提高39%。2、海泡石独特的孔道结构,有利于UF树脂胶黏剂和MUF胶黏剂制备胶合板的甲醛释放。3、海泡石表面的硅羟基与MUF树脂分子链上活性基团形成的氢键作用,使得胶合板的胶合强度提高了 27.8%,达到1.15MPa。4、海泡石和纳米纤维素以物理填充的形式存在于大豆蛋白胶黏剂基体中,这种物理填充作用均可以传递和分散应力,减少应力集中,从而降低外界力对胶层的破坏作用;同时海泡石和纳米纤维素在胶黏剂中可减少固化后胶层因水分蒸发引起的孔洞数量,使得胶层更平整致密,提高了胶黏剂耐水性能。最终海泡石和纳米纤维素制备胶合板的胶合强度分别达到0.79MPa和0.82MPa。5、硅烷偶联剂KH-560改性的海泡石,成功接枝的环氧基团与大豆蛋白分子链上活性官能团发生反应,在胶黏剂体系中形成交联网络结构,因此仅添加2%的处理过的海泡石制备胶合板的胶合强度高达1.18MPa。6、硅烷偶联剂KH-560改性的纳米纤维素,成功接枝的环氧基团与大豆蛋白分子链上活性官能团发生反应,在胶黏剂体系中形成交联网络结构,改性胶黏剂制备胶合板的干强度和湿强度分别增加到1.8MPa和1.08MPa。7、KH560和KH602复合硅烷偶联剂改性海泡石可以增韧、增强大豆蛋白胶黏剂。海泡石经过复合硅烷偶联剂改性后,海泡石和大豆蛋白胶黏剂分子链间通过柔性长链连接,从而使得大豆蛋白胶黏剂内部形成了具有长链结构的弹性网络,可以缓冲和有效传递外界力,提高胶接性能。因而加入1%处理过的海泡石制备胶黏剂,其胶黏剂固化后呈现出平整致密,同时具有韧性的结构特性,有效提高胶黏剂的耐水特性、热稳定性,胶合板胶合强度提高60%,达1.25MPa。

罗晶[8](2018)在《大豆蛋白胶黏剂交联结构调控及增强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大豆蛋白胶黏剂被广泛地研究,用于替代人造板工业普遍采用的醛类胶黏剂。但大豆蛋白胶黏剂存在耐水胶接性能差、黏度高等问题制约其工业化应用。针对上述问题,本研究以交联增强理论为指导,采用环氧化物增强大豆蛋白胶黏剂,利用交联剂结构调控胶黏剂的交联结构,通过对改性前后胶黏剂固体含量、黏度、残留率、吸湿性、功能基团变化、热稳定性、断面形态、结晶度的表征,解明大豆蛋白胶黏剂的固化与胶接机理,揭示环氧化物增强大豆蛋白胶黏剂的作用机制。主要结论如下:1)普通改性大豆蛋白胶黏剂的固化过程是胶黏剂水分蒸发蛋白分子相互缠绕形成分子间力和分子重组形成结晶区的过程,胶黏剂内聚力来源于分子间的互锁作用力和分子间力。变性剂使蛋白分子舒展有利于胶黏剂固化过程中的分子缠绕、分子间力形成、结晶区形成(结晶度提高17.6%),提高胶黏剂耐水性能,变性剂改性后胶黏剂耐水胶接性能提高21.6%。2)环氧化物可以与大豆蛋白分子上的活性基团反应形成交联网状结构,有效提高大豆蛋白胶黏剂耐水胶接性能。(a)环氧化物M85与蛋白分子活性基团反应,降低蛋白分子结晶度(结晶度降低21.8%),加入12 wt%的M85,大豆蛋白胶黏剂黏度降低49.65%,制备胶合板胶合强度提呙 236.7%,达 1.12 MPa。(b)环氧化三聚氰胺(MEP)将刚性三嗪环结构引入大豆蛋白胶黏剂体系,提高了胶黏剂硬度和耐水胶接性能,并且使固化胶黏剂热稳定性提高,胶块断面更加致密平滑,加入6 wt%的MEP,胶黏剂耐水性能提高10.5%、黏度降低13.5%、残留率达85.3%、制备胶合板胶合强度增加281.1%达1.41 MPa。。与其它胶黏剂相比,MEP增强大豆蛋白胶黏剂耐水胶接性能比相同含量聚酰胺聚胺表氯醇树脂(PAE)增强大豆蛋白胶黏剂高出57.0%,比三聚氰胺改性脲醛树脂和脲醛树脂的增强效果分别高出26.0%和340.0%。(c)新戊二醇二缩水甘油醚(NGDE)将长链结构引入胶黏剂交联体系,形成韧性交联体系使固化胶块断面更为平滑致密、胶黏剂热稳定性提高,加入6 g NGDE(100 g大豆蛋白胶黏剂),胶黏剂耐水性能提高12.5%、黏度降低90.56%,制备胶合板胶合强度提高286.2%,达1.12 MPa。与相同加入量(6 g)的PAE增强胶黏剂相比提高19.1%,与商用三聚氰胺改性脲醛树脂制备胶合板胶合强度相当。(d)聚丙烯酸酯乳液(AE)可以与交联改性大豆蛋白胶黏剂形成韧性互穿网络结构提高胶黏剂性能。使用氨水和环氧氯丙烷合成三环氧丙烷基胺(TGA)作为交联剂可以与大豆蛋白分子活性基团反应,提高胶黏剂耐水性能,添加8%TGA,胶黏剂耐水性能提高15.1%,制备胶合板胶合强度提高86.8%。加入8%AE改性后,胶黏剂耐水性能、胶合板干强度、胶合强度进一步提高24.6%、44.0%、47.9%。3)木质素基树脂(LR)可与大豆蛋白分子链上的活性基团反应形成交联网状结构,LR分子自交联可与大豆蛋白分子形成互穿网络结构,该结构使固化胶黏剂热稳定性增强、胶层变致密。由于小分子量的LR可以有效渗入胶层形成胶钉,增加胶黏剂与木材的机械结合力,从而使胶黏剂耐水胶接性能提高。加入10 wt%LR可有效提高胶黏剂的耐水性能3.7%,制备胶合板胶合强度提高200%,达1.05 MPa。4)环氧化树皮提取物(EBE)可以与大豆蛋白上活性基团反应,提高大豆蛋白胶黏剂的交联密度,加入10 wt%的EBE胶黏剂黏度降低69.86%,制备胶合板胶合强度提高187.0%,胶黏剂吸湿率降低17.7%。EBE与大豆蛋白形成的交联结构可以有效阻止水分侵入提高胶黏剂耐水性、降低胶黏剂表面吸湿率,提高胶黏剂热稳定性。

张骅[9](2017)在《园林绿化废弃物高值化利用技术及其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园林绿化废弃物储量巨大、来源复杂,传统堆肥处理模式的市场价值较低、市场化前景黯淡。因此,构建符合市场需求的多元化、高值化、高效化的园林绿化废弃物循环利用模式迫在眉睫。按照来源的复杂程度,可将园林绿化废弃物分为两类:来源单一型和混合型,本文将对两类不同的园林绿化废弃物的高值利用模式展开研究。针对来源单一型的园林绿化废弃物。研究利用毛白杨(Populus tomentosa Carr.)园林绿化废弃物制备木塑复合材料工艺以及各成分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探索白腐菌对毛白杨园林绿化废弃物进行生物预处理方法,解析预处理过程中细胞壁各组分含量以及木质素的结构变化规律,为改进利用园林绿化废弃物制备纤维素乙醇的生物预处理工艺提供理论基础。针对混合型的园林绿化废弃物。研究利用园林绿化废弃物生产有机覆盖垫专用胶黏剂-热解油脲醛树脂(Bio-oil Urea Formaldehyde,BUF树脂)合成工艺及性能;研发使用BUF树脂作为胶黏剂制备有机覆盖垫;对比不同胶黏剂生产的园林绿化有机覆盖垫使用后对土壤肥力的影响。以上研究结果对于加速园林绿化废弃物资源化可持续开发与高效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撑,具有重要的科学与应用价值。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以毛白杨园林绿化废弃物为原材料,采用挤出成型工艺制备出木塑复合材料,其中木粉用量为50%时复合材料力学性能最佳;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MAH-g-PE)的加入可以明显提高木粉和高密度聚乙烯(HDPE)的界面相容性,使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提升,其中MAH-g-PE的含量为8%时,力学性能最佳;加入润滑剂TPW-604有利于复合材料的加工,但是过量的TPW-604会对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产生不利的影响,加入量为2%时效果最好。(2)经白腐菌处理后,毛白杨木材细胞壁中的木质素结构特征发生显着变化,其中β-O-4’结构含量高于未处理的结构含量,表明经白腐菌处理的毛白杨木材的木质素更易被降解,且随处理时间的延长,降解的强度增加。(3)BUF树脂的最优合成工艺参数包括:F/U摩尔比为1.6,热解油加入量为30%,反应初始pH值为8.5。有机覆盖垫的最优制备工艺参数包括:施胶量为20%,原料粒径为1-2cm,密度为0.4g/cm3。利用以上工艺合成的BUF树脂制备有机覆盖垫,可以使甲醛释放量达到国标E1级标准(≤1.5 mg/L),抗压强度达到0.72MPa,满足100kg实验体的承受强度。与未添加BUF树脂的处理相比,添加BUF树脂的有机覆盖垫粘度降低,固体含量升高,凝胶时间缩短,更加有利于有机覆盖垫在常温条件下使用。(4)通过生物毒性试验发现,水性聚氨酯胶黏剂覆盖垫对白菜(Brassica pekinensis Rupr.)种子发芽无抑制作用,白菜种子可以正常生长,但是BUF树脂胶黏剂覆盖垫、酚醛树脂胶黏剂覆盖垫、脲醛树脂胶黏剂覆盖垫以及淀粉胶黏剂覆盖垫均对白菜种子发芽产生不同程度地抑制作用。通过对施用不同覆盖垫的土壤pH、有机质等指标测定发现,BUF树脂胶黏剂覆盖垫可以显着改善土壤酸碱性,增加土壤有机质和速效养分含量;脲醛树脂胶黏剂覆盖垫和酚醛树脂胶黏剂覆盖垫显着抑制矮牵牛生长,而BUF树脂胶黏剂覆盖垫和水性聚氨酯胶黏剂覆盖垫显着促进矮牵牛生长。

陈娅[10](2011)在《阻燃脲醛树脂胶的研制及在胶合板上的应用》文中指出胶合板是有若干奇数的木片以纤维相互垂直的规律排叠,经热压固化而粘合成型的板材。胶合板具有许多优良的性能,如比强度高、加工相对容易、能保持天然木材的花纹、质感等,发展历史悠久,在人造板产品中一直占据主导地位,广泛应用于室内装饰装修、家具制造、包装等领域,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但易燃性是普通胶合板的致命弱点,使其在许多领域的应用上受到限制。因此研究性能优异的阻燃胶合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课题以脲醛树脂胶为基材,研究了阻燃脲醛树脂胶及其在胶合板上的应用,旨在赋予脲醛树脂胶粘接和阻燃的效果,研究开发综合性能良好的阻燃胶合板。主要研究成果是:1.通过单因素分析,改变阻燃剂的组分,以全棉帆布的阻燃测试(垂直燃烧法),筛选出几种阻燃效果较理想的阻燃剂配方。结果表明:以CP为主剂的复配方案阻燃效果好,共14种配方达到余燃时间和阴燃时间均为0s,炭长小于等于150mm,烟量小于等于3级。2.通过单因素分析,研究脲醛树脂胶和阻燃剂的配伍性,在14种阻燃效果优秀的配方中筛选出贮存稳定性良好的阻燃脲醛树脂胶。结果表明:具有最佳贮存期的单组份、双组份和三组份阻燃脲醛树脂胶的配方为:10%CP和90%脲醛树脂胶(UF胶粘剂);5%CP、5%氢氧化铝和90% UF胶粘剂;5%CP、2.5%氧化铝、2.5%氢氧化铝和90% UF胶粘剂。3.阻燃脲醛树脂胶进行固化性能研究,各阻燃脲醛树脂胶的固化时间均有延长,适用期符合要求。综合比较得到固化性能大小排序:CP/UF胶粘剂<CP/Al(OH)3/Al2O3/UF胶粘剂<CP/Al(OH)3/UF胶粘剂。4.阻燃脲醛树脂胶经过TG和DTA热分析技术进行热解过程和阻燃机理分析,表明UF胶粘剂对木材具有一定的阻燃效果,CP/UF胶粘剂、CP/Al(OH)3/UF胶粘剂和CP/Al(OH)3/Al2O3/UF胶粘剂的外推起始分解温度均比木材的燃点低,具有更好的阻燃性能。CP/UF阻燃胶粘剂在气相和凝聚相同时起阻燃作用。CP/Al(OH)3/Al2O3/UF胶粘剂、CP/Al(OH)3/UF胶粘剂中的阻燃剂由于协同作用,阻燃效果良好。5.研究了CP/UF胶粘剂、CP/Al(OH)3/UF胶粘剂和CP/Al(OH)3/Al2O3/UF的物理化学性质,按照热压温度110℃、热压压力9kg/cm2、热压时间为180s工艺路线压制阻燃胶合板,参照普通胶合板国家标准测定阻燃胶合板的各项性能。结果显示CP/UF胶粘剂、CP/Al(OH)3/UF胶粘剂和CP/Al(OH)3/Al2O3/UF胶粘剂对胶合板均有良好阻燃效果,而且甲醛释放量小于5mg/mL,属于E2级胶合板。胶合强度均能达到国家标准,合格率达100%。可作为室内材料和家具用材。

二、pH值对脲醛树脂胶贮存稳定性影响的实验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pH值对脲醛树脂胶贮存稳定性影响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脲醛树脂的凝胶、形态及结晶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脲醛树脂的研究进展
        1.2.1 脲醛树脂的合成反应及工艺研究
        1.2.2 脲醛树脂的甲醛释放问题
        1.2.3 脲醛树脂的固化研究
    1.3 研究的目的、意义、主要内容及创新之处
        1.3.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3.2 研究的主要内容
        1.3.3 创新之处
    1.4 研究路线
第二章 脲醛树脂的凝胶特征研究
    2.1 引言
    2.2 材料与仪器
        2.2.1 主要原料与试剂
        2.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2.3 脲醛树脂的合成
        2.3.1 合成装置
        2.3.2 合成方法
    2.4 测试与表征
        2.4.1 外观、密度、粘度、pH值、固体含量及贮存期
        2.4.2 游离甲醛含量
        2.4.3 羟甲基含量
        2.4.4 胶合强度
        2.4.5 甲醛释放量
        2.4.6 高速离心
        2.4.7 激光粒度(LS)
        2.4.8 偏光显微(POM)
        2.4.9 透射电子显微(TEM)
        2.4.10 差示扫描量热(DSC)
        2.4.11 凝胶渗透色谱(GPC)
    2.5 结果与讨论
        2.5.1 LS分析
        2.5.2 脲醛树脂的聚集状态
        2.5.3 贮存时间对羟甲基及游离甲醛含量的影响
        2.5.4 GPC分析
        2.5.5 DSC分析
        2.5.6 胶合强度及甲醛释放量分析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摩尔比对脲醛树脂形态及结晶特征的影响
    3.1 引言
    3.2 材料与仪器
        3.2.1 主要原料与试剂
        3.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3.3 脲醛树脂的合成
        3.3.1 合成装置
        3.3.2 合成方法
    3.4 测试与表征
        3.4.1 粘度、p H值、固体含量、固化时间
        3.4.2 游离甲醛含量
        3.4.3 偏光显微(POM)
        3.4.4 X射线衍射(XRD)
        3.4.5 小角X射线散射(SAXS)
        3.4.6 扫面电子显微(SEM)
        3.4.7 透射电子显微(TEM)
        3.4.8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
        3.4.9 水解稳定性
    3.5 结果与讨论
        3.5.1 POM分析
        3.5.2 XRD分析
        3.5.3 SAXS分析
        3.5.4 TEM分析
        3.5.5 SEM分析
        3.5.6 FT-IR分析
        3.5.7 水解稳定性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4.1 主要研究结论
    4.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2)木材胶黏剂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甲醛系胶黏剂
    1.1 脲醛树脂胶黏剂
        1.1.1 概述
        1.1.2 调整合成工艺
        1.1.3 引入改性剂
        1.1.4 引入甲醛捕捉剂
    1.2 酚醛树脂胶黏剂
        1.2.1 调整催化剂
        1.2.2 引入改性剂
    1.3 三聚氰胺甲醛树脂胶黏剂
2 生物质基胶黏剂
    2.1 蛋白质基胶黏剂
    2.2 木质素基胶黏剂
    2.3 淀粉基胶黏剂
    2.4 单宁基胶黏剂
    2.5 热解生物油基胶黏剂
3 其它木材胶黏剂
    3.1 异氰酸酯类胶黏剂
    3.2 乳液类胶黏剂
4 展 望

(3)反相微乳液制备脲醛树脂纳米微球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脲醛树脂微球研究进展
        1.1.1 纯脲醛树脂微球
        1.1.2 杂化微球
    1.2 反相微乳液合成纳米微球研究进展
        1.2.1 反相微乳液的组成
        1.2.2 反相微乳液合成纳米材料
        1.2.2.1 反相微乳液合成无机纳米材料
        1.2.2.2 反相微乳液合成有机纳米材料
    1.3 纳米流体的研究进展
        1.3.1 纳米流体的制备
        1.3.2 纳米流体的稳定性
        1.3.3 纳米流体的粘度
        1.3.4 纳米流体在传热中的应用
        1.3.5 纳米流体在传质中应用
    1.4 本课题研究目的、意义及技术路线
        1.4.1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1.4.2 技术路线
    1.5 创新点
第二章 反相微乳液体系的构建研究
    2.1 前言
    2.2 实验材料及方法
        2.2.1 实验材料
        2.2.2 仪器和设备
        2.2.3 实验方法
        2.2.3.1 复合表面活性剂的选择
        2.2.3.2 助表面活性剂的选择
        2.2.3.3 油相的选择
        2.2.3.4 温度对反相微乳液体系的影响
        2.2.3.5 pH值对反相微乳液体系的影响
        2.2.3.6 增溶水量对反相微乳液体系的电导率的影响
    2.3 结果与讨论
        2.3.1 复合表面活性剂的选择
        2.3.2 助表面活性剂的选择
        2.3.3 油相的选择
        2.3.4 温度对反相微乳液体系的影响
        2.3.5 pH值对反相微乳液体系的影响
        2.3.6 增溶水量对反相微乳液体系的电导率的影响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脲醛树脂纳米微球的合成与表征
    3.1 前言
    3.2 实验材料与方法
        3.2.1 实验材料
        3.2.2 仪器和设备
        3.2.3 实验方法
        3.2.3.1 脲醛树脂纳米微球制备
        3.2.3.2 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
        3.2.3.3 射线衍射分析(XRD)
        3.2.3.4 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
        3.2.3.5 热重分析仪(TG)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合成的脲醛树脂纳米微球形貌分析
        3.3.2 脲醛树脂纳米微球的化学结构变化
        3.3.3 结晶性分析
        3.3.4 差示扫描量热分析
        3.3.5 热重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脲醛树脂纳米流体胶黏剂构建及其胶合性能研究
    4.1 前言
    4.2 实验材料与方法
        4.2.1 实验材料
        4.2.2 仪器和设备
        4.2.3 实验方法
        4.2.3.1 脲醛树脂胶粘剂的制备
        4.2.3.2 脲醛树脂纳米流体胶黏剂的制备
        4.2.3.3 脲醛树脂纳米流体胶黏剂固化时间的测试
        4.2.3.4 脲醛树脂纳米微球粘度的测定
        4.2.3.5 胶合板的压制
        4.2.3.6 胶合强度性能测试
        4.2.3.7 甲醛释放量测定
    4.3 结果与讨论
        4.3.1 脲醛树脂纳米流体固化时间的分析
        4.3.2 脲醛树脂纳米流体胶黏剂的粘度
        4.3.3 脲醛树脂纳米流体胶黏剂胶合强度分析
        4.3.4 脲醛树脂纳米流体胶黏剂的甲醛释放量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论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4)生物质改性酚醛树脂的合成、表征与固化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酚醛树脂的合成原理
        1.2.1 加成反应
        1.2.2 缩聚反应
    1.3 低成本改性酚醛树脂
    1.4 生物质改性酚醛树脂
        1.4.1 木质素改性酚醛树脂
        1.4.2 单宁改性酚醛树脂
        1.4.3 植物蛋白生物质改性酚醛树脂
        1.4.4 离子液体改性酚醛树脂与氢氧化钠/尿素水溶液溶解体系
    1.5 木材工业用酚醛树脂的快速固化研究
        1.5.1 合成时催化剂的加入
        1.5.2 酚醛树脂配方与合成工艺的改进
        1.5.3 添加固化促进剂
    1.6 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1.7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及研究内容
2 橡椀单宁改性酚醛树脂研究
    2.1 引言
    2.2 橡椀单宁共缩聚改性酚醛树脂特性及结构表征
        2.2.1 实验材料与方法
        2.2.2 结果与讨论
        2.2.3 小结
    2.3 橡椀单宁改性酚醛树脂的共缩聚反应机理研究
        2.3.1 材料与方法
        2.3.2 结果与讨论
        2.3.3 小结
    2.4 橡椀单宁与尿素共缩聚改性酚醛树脂
        2.4.1 实验材料与方法
        2.4.2 结果与讨论
        2.4.3 小结
3 氢氧化钠/尿素水溶液处理橡椀单宁改性酚醛树脂
    3.1 引言
    3.2 氢氧化钠/尿素水溶液处理橡椀单宁共缩聚改性酚醛树脂
        3.2.1 实验材料及方法
        3.2.2 结果与讨论
        3.2.3 小结
    3.3 氢氧化钠/尿素水溶液处理橡椀单宁-尿素共缩聚改性酚醛树脂
        3.3.1 实验材料及方法
        3.3.2 结果与讨论
        3.3.3 小结
4 快速固化橡椀单宁改性酚醛树脂的研究
    4.1 引言
    4.2 催化剂改性VTPF树脂的研究
        4.2.1 实验材料及方法
        4.2.2 结果与讨论
        4.2.3 小结
    4.3 催化剂改性U-VTPF树脂的研究
        4.3.1 实验材料及方法
        4.3.2 结果与讨论
        4.3.3 小结
5 落叶松单宁改性酚醛树脂
    5.1 引言
    5.2 落叶松单宁共缩聚改性酚醛树脂的研究
        5.2.1 实验材料及方法
        5.2.2 结果与讨论
        5.2.3 小结
    5.3 氢氧化钠/尿素水溶液处理落叶松单宁共缩聚改性酚醛树脂
        5.3.1 实验材料及方法
        5.3.2 结果与讨论
        5.3.3 小结
    5.4 催化剂-落叶松单宁共缩聚改性酚醛树脂的研究
        5.4.1 实验材料及方法
        5.4.2 结果与讨论
        5.4.3 小结
    5.5 催化剂-氢氧化钠/尿素水溶液处理落叶松单宁共缩聚改性酚醛树脂
        5.5.1 实验材料及方法
        5.5.2 结果与讨论
        5.5.3 小结
6 豆基生物质原料共缩聚改性酚醛树脂
    6.1 引言
    6.2 大豆分离蛋白改性酚醛树脂
        6.2.1 实验材料及方法
        6.2.2 结果与讨论
        6.2.3 小结
    6.3 豆粕改性酚醛树脂
        6.3.1 实验材料及方法
        6.3.2 结果与讨论
        6.3.3 小结
7 结论与建议
    7.1 结论
    7.2 建议
    7.3 研究创新点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导师简历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5)糠醇、苯酚及间苯二酚与尿素—甲醛共缩聚反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脲醛树脂的经典合成理论和反应特点
    1.3 共缩聚树脂的的研究进展及存在的问题
    1.4 脲醛树脂及其共缩聚树脂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
    1.5 研究目的意义及内容
    1.6 分析仪器表征
2 碱性条件下的尿素-甲醛反应体系
    2.1 前言
    2.2 样品制备
    2.3 ~(13)CNMR测定表征
    2.4 结果与讨论
    2.5 结论
3 糠醇与甲醛在不同介质中的反应
    3.1 前言
    3.2 材料和方法
    3.3 电喷雾电离质谱仪(ESI-MS)表征
    3.4 结果与分析
    3.5 结论
4 酸性条件下尿素-甲醛-糠醇共缩聚机理
    4.1 前言
    4.2 材料与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4 小结
5 尿素-甲醛-糠醇碱性体系
    5.1 前言
    5.2 材料与实验制备及仪器表征
    5.3 糠醇与UF的仪器分析与讨论
    5.4 小结
6 尿素-甲醛-糠醇酸性体系
    6.1 前言
    6.2 材料与方法
    6.3 分析与讨论
    6.4 小结
7 苯酚-尿素-甲醛共缩聚体系
    7.1 前言
    7.2 实验材料
    7.3 实验仪器
    7.4 分析仪器
    7.5 实验步骤
    7.6 结果与分析
    7.7 结论
8 间苯二酚-尿素-甲醛共缩聚体系
    8.1 前言
    8.2 实验原料和分析仪器
    8.3 间苯二酚与甲醛自缩聚反应研究
    8.4 间苯二酚与N,N'-二羟甲基脲共缩聚反应
    8.5 间苯二酚-尿素-甲醛反应研究
    8.6 结论
9 主要结论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6)以园林废弃物为原料的覆盖垫的制备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园林废弃物资源化再利用研究现状
        1.1.1 园林废弃物概述
        1.1.2 园林废弃物再利用国内外研究现状
        1.1.3 园林废弃物再利用主要途径
    1.2 城市绿地土壤质量现状
        1.2.1 城市绿地土壤的基本特征
        1.2.2 城市绿地土壤的主要改良措施
    1.3 大气颗粒物来源中扬尘的研究现状
        1.3.1 大气颗粒物来源中扬尘的来源与成因分析
        1.3.2 扬尘来源中土壤扬尘的来源状况
        1.3.3 扬尘带来的危害
    1.4 城市绿地覆盖物的研究现状
        1.4.1 城市绿地覆盖物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4.2 城市绿地用生态覆盖垫的研究现状
    1.5 利用有机废弃物替代木质材料制备板材及所用胶黏剂的研究现状
        1.5.1 利用有机废弃物替代木质材料制备板材的研究现状
        1.5.2 利用有机废弃物替代木质材料制备板材所用胶黏剂的研究现状
    1.6 园林废弃物制备覆盖城市绿地覆盖垫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1.6.1 利用园林废弃物制备覆盖城市绿地覆盖垫的可行性
        1.6.2 利用园林废弃物制备覆盖城市绿地覆盖垫的必要性
    1.7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7.1 研究目的
        1.7.2 研究意义
        1.7.3 创新点
    1.8 本研究的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1.8.1 研究思路
        1.8.2 技术路线
2 北京市内绿地裸露土壤季节分布特征及土壤质量调查
    2.1 前言
    2.2 研究区概况
    2.3 研究方法
        2.3.1 裸土调查研究方法
        2.3.2 土样采集
        2.3.3 土壤测定方法
        2.3.4 数据分析
    2.4 结果与讨论
        2.4.1 调查绿地面积的分布
        2.4.2 不同季节不同类型绿地裸露状况
        2.4.3 不同季节不同类型绿地裸露而积分布
        2.4.4 不同覆盖方式下的土壤物理性质对比
        2.4.5 不同覆盖方式下的土壤化学性质对比
    2.5 小结
3 制备覆盖垫用胶黏剂的生物毒性研究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试验材料
        3.2.2 园林废弃物覆盖垫的试制
        3.2.3 覆盖垫淋滤液的制备
        3.2.4 发芽试验
        3.2.5 数据分析
    3.3 结果与讨论
        3.3.1 不同胶黏剂制备的覆盖垫淋滤液对白菜种子萌发的影响
        3.3.2 不同胶黏剂制备的覆盖垫淋滤液对白菜苗高和根长的影响
        3.3.3 不同胶黏剂制备的覆盖垫淋滤液对白菜种子活力的影响
    3.4 小结
4 以园林废弃物为原料的覆盖垫的制备及其应用性能研究
    4.1 前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试验材料
        4.2.2 试验仪器与耗材
        4.2.3 园林废弃物覆盖垫的制备
        4.2.4 试验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覆盖垫的基本性质
        4.3.2 覆盖垫的保水效果
        4.3.3 覆盖垫的透水能力
        4.3.4 覆盖垫的持水能力
        4.3.5 覆盖垫的抗压强度
        4.3.6 覆盖垫的耐香烟灼烧性能
        4.3.7 覆盖垫的甲醛释放量
    4.4 小结
5 园林废弃物覆盖垫对城市绿地土壤理化性质和杂草生长的影响
    5.1 前言
    5.2 研究区概况
    5.3 材料与方法
        5.3.1 试验材料
        5.3.2 试验设置
        5.3.3 测定方法
        5.3.4 数据分析
    5.4 结果与讨论
        5.4.1 园林废弃物覆盖垫对于土壤含水量和温度的影响
        5.4.2 园林废弃物覆盖垫对于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5.4.3 园林废弃物覆盖垫对于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5.4.4 不同覆盖措施下生长的杂草种类
        5.4.5 不同覆盖措施对杂草生长的抑制作用
    5.5 小结
6 园林废弃物覆盖垫对裸露土壤的抑制扬尘作用
    6.1 前言
    6.2 材料与方法
        6.2.1 试验地点
        6.2.2 试验材料
        6.2.3 试验方法
        6.2.4 数据分析
    6.3 结果与讨论
    6.4 小结
7 园林废弃物覆盖垫的生产成本计算及前景分析
    7.1 前言
    7.2 生产成本计算
    7.3 效益分析
        7.3.1 经济效益
        7.3.2 社会效益
        7.3.3 生态效益
    7.4 产业化发展前景及存在问题
8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第一导师介绍
第二导师介绍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7)海泡石和纳米纤维素增强木材胶黏剂性能与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脲醛树脂概述
        1.1.1. 脲醛树脂合成机理
        1.1.2. 脲醛树脂胶黏剂的特性
        1.1.3. 甲醛的产生
        1.1.4. 低毒脲醛树脂研究
    1.2. 大豆蛋白胶黏剂研究进展
        1.2.1. 大豆蛋白结构特性
        1.2.2. 大豆蛋白胶黏剂概述
        1.2.3. 大豆蛋白胶黏剂的改性研究
    1.3. 无机纳米粒子
        1.3.1. 无机纳米粒子特性及对改性材料性能影响
        1.3.2. 无机纳米粒子作用机理分析
        1.3.3. 无机纳米粒子表面改性
        1.3.4. 无机粒子在木材胶黏剂上的应用
        1.3.5. 海泡石特性及其应用研究
        1.3.6. 海泡石改性及应用
    1.4. 纳米纤维素特性及其应用研究
        1.4.1. 纳米纤维素及其特性
        1.4.2. 纳米纤维素改性木材胶黏剂研究
    1.5. 当前研究存在问题
    1.6.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及论文构成
        1.6.1. 研究的目的意义
        1.6.2. 论文构成
2. 海泡石改性脲醛树脂性能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
    2.3. 实验方法
        2.3.1. 脲醛树脂合成
        2.3.2. 实验设计
        2.3.3. 三层胶合板制作
    2.4. 性能测试和表征
        2.4.1. 胶合板理化性能测试
        2.4.2. 胶黏剂性能表征
    2.5. 实验结果与分析
        2.5.1. 胶合强度测试
        2.5.2. 甲醛释放量测试
        2.5.3. FTIR分析
        2.5.4. TG和DTG分析
        2.5.5. SEM分析
    2.6. 小结
3. 海泡石增强三聚氰胺-尿素-甲醛树脂性能及机理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
    3.3. 实验方法
        3.3.1. MUF树脂的合成
        3.3.2. MUF胶黏剂的制备
        3.3.3. 三层胶合板制备
    3.4. 性能测试和表征
        3.4.1. 胶黏剂理化性能测试
        3.4.2. 胶黏剂性能表征
    3.5. 实验结果与分析
        3.5.1. 填料SEM分析
        3.5.2. 胶黏剂FTIR分析
        3.5.3. XRD分析
        3.5.4. 胶合板胶合强度测定
        3.5.5. 甲醛释放量测定
        3.5.6. 胶黏剂SEM分析
    3.6. 小结
4. 纤维状海泡石及纳米纤维素改性大豆蛋白胶黏剂及机理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
    4.3. 实验方法
        4.3.1. 胶黏剂制备
        4.3.2. 胶合板制备
        4.3.3. 胶黏剂强度测定
        4.3.4. 胶黏剂性能表征
    4.4. 实验结果与分析
        4.4.1. 胶黏剂FT-IR分析
        4.4.2. SEM分析
        4.4.3. 胶合强度分析
    4.5. 小结
5. 硅烷偶联剂处理海泡石增强大豆蛋白胶黏剂性能及机理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材料
    5.3. 实验方法
        5.3.1. 海泡石预处理及改性
        5.3.2. 大豆蛋白基胶黏剂制备
        5.3.3. 胶黏剂粘度测定
        5.3.4. 胶合板制备
        5.3.5. 性能测试和表征
    5.4. 实验结果与分析
        5.4.1. 海泡石改性分析
        5.4.2. 大豆蛋白基胶黏剂性能分析
    5.5. 小结
6. 硅烷偶联剂改性纳米纤维素增强大豆蛋白胶黏剂性能及机理研究
    6.1. 引言
    6.2. 实验材料
    6.3. 实验方法
        6.3.1. 硅烷偶联剂改性NCC(MNCC)
        6.3.2. 改性大豆蛋白胶黏剂的制备
        6.3.3. 胶黏剂性能表征
        6.3.4. 胶合板制备
        6.3.5. 胶合板胶合强度测试
    6.4. 实验结果与分析
        6.4.1. NCC改性分析
        6.4.2. 胶黏剂FTIR分析
        6.4.3. 胶黏剂热稳定性分析
        6.4.4. SEM分析
        6.4.5. 胶合板干胶合强度和湿胶合强度测试
    6.5. 小结
7. 有机复合改性海泡石增强增韧大豆蛋白胶黏剂研究
    7.1. 引言
    7.2. 实验材料
    7.3. 实验方法
        7.3.1. 有机复合改性海泡石(MSEP)
        7.3.2. 改性大豆蛋白胶黏剂的制备
        7.3.3. 胶合板制备
        7.3.4. 胶合板胶合强度测定
        7.3.5. 胶黏剂固化样品制备
        7.3.6. 胶黏剂性能分析
    7.4. 实验结果与分析
        7.4.1. 海泡石的改性分析的
        7.4.2. 胶黏剂FTIR分析
        7.4.3. 热重分析
        7.4.4. 胶黏剂固化后SEM和表观形态分析
        7.4.5. 胶合板胶合强度测试
    7.5. 小结
8. 结论和建议
    8.1. 结论
    8.2. 研究创新点
    8.3. 建议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8)大豆蛋白胶黏剂交联结构调控及增强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生物质基胶黏剂应用现状
        1.1.1 单宁基胶黏剂
        1.1.2. 木质素基胶黏剂
        1.1.3. 淀粉基胶黏剂
        1.1.4. 蛋白基胶黏剂
        1.1.5. 生物质基合成树脂
    1.2. 生物质基胶黏剂存在问题
    1.3. 大豆蛋白胶黏剂研究进展
        1.3.1. 大豆蛋白胶黏剂原料与组成
        1.3.2. 大豆蛋白胶黏剂黏度降低研究进展
        1.3.3. 大豆蛋白胶黏剂耐水胶接性能提高研究进展
    1.4. 大豆蛋白胶黏剂制备胶合板工艺研究进展
    1.5. 环氧化合物研究进展
    1.6. 大豆蛋白胶黏剂存在问题
    1.7. 研究主要内容与技术路线
        1.7.1. 研究内容
        1.7.2. 技术路线
    1.8. 研究目的、意义及创新点
        1.8.1. 研究目的
        1.8.2. 研究意义
        1.8.3. 研究创新点
2. 环氧化合物交联增强大豆蛋白胶黏剂性能与机制
    2.1. 前言
    2.2. 环氧化物M85增强大豆蛋白胶黏剂研究
        2.2.1. 引言
        2.2.2. 试验材料与仪器
        2.2.3. 试验方法
        2.2.4. 结果与讨论
        2.2.5. 本节小结
    2.3. 环氧化三聚氰胺增强大豆蛋白胶黏剂研究
        2.3.1. 引言
        2.3.2. 试验材料与仪器
        2.3.3. 试验方法
        2.3.4. 结果与讨论
        2.3.5. 本节小结
    2.4. 新戊二醇二缩水甘油醚增强大豆蛋白胶黏剂研究
        2.4.1. 引言
        2.4.2. 试验材料与仪器
        2.4.3. 试验方法
        2.4.4. 结果与讨论
        2.4.5. 本节小结
    2.5. 丙烯酸酯乳液增强大豆蛋白胶黏剂研究
        2.5.1. 引言
        2.5.2. 试验材料和仪器
        2.5.3. 试验方法
        2.5.4. 结果与讨论
        2.5.5. 本章小结
3. 生物质基交联剂合成与增强大豆蛋白胶黏剂研究
    3.1. 前言
    3.2. 木质素基树脂合成与增强大豆蛋白胶黏剂
        3.2.1. 引言
        3.2.2. 试验材料与仪器
        3.2.3. 试验方法
        3.2.4. 结果与讨论
        3.2.5. 本节小结
    3.3. 环氧化树皮提取物合成与增强大豆蛋白胶黏剂研究
        3.3.1. 引言
        3.3.2. 试验材料与仪器
        3.3.3. 试验方法
        3.3.4. 结果与讨论
        3.3.5. 本节小结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2. 建议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9)园林绿化废弃物高值化利用技术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园林绿化废弃物处理与再利用现状
        1.1.1 园林绿化废弃物再利用国外现状
        1.1.2 园林绿化废弃物再利用国内现状
    1.2 木塑复合材料研究现状
        1.2.1 国内外木塑复合材料研究现状
        1.2.2 木塑复合材料的加工工艺研究现状
    1.3 制备纤维素乙醇原料脱木素技术研究现状
        1.3.1 生物质制备生物乙醇概况
        1.3.2 制备生物乙醇原料脱除木素技术研究现状
    1.4 有机覆盖垫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有机覆盖垫应用现状
        1.4.2 有机覆盖垫用胶黏剂研究现状
    1.5 研究现状评述
    1.6 研究目的与意义
    1.7 主要研究内容
    1.8 技术路线
2 园林绿化废弃物制备木塑复合材料
    2.1 试验材料与仪器
        2.1.1 试验材料
        2.1.2 试验仪器
    2.2 试验方法
        2.2.1 木塑复合材料制备
        2.2.2 木塑复合材料力学性能测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杨木粉用量对木塑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2.3.2 偶联剂用量对木塑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2.3.3 润滑剂用量对木塑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2.4 小结
3 以杨木为主的园林绿化废弃物白腐菌生物预处理
    3.1 试验材料与方法
        3.1.1 微生物接种准备
        3.1.2 杨木为主的园林绿化废弃物生物处理
        3.1.3 木质素分离
        3.1.4 生物处理样品分析
        3.1.5 木质素结构鉴定
    3.2 结果与讨论
        3.2.1 生物预处理杨木分析
        3.2.2 木质素样品的成分分析
        3.2.3 木质素的分子量
        3.2.4 定量~(31)P NMR谱
        3.2.5 2D HSQC谱图(二维单量子核磁共振光谱)
        3.2.6 木质素结构的定量分析
    3.3 小结
4 有机覆盖垫用热解油脲醛树脂合成工艺和性能研究
    4.1 试验材料
    4.2 试验方法
        4.2.1 BUF树脂制备
        4.2.2 BUF树脂合成影响因素水平的确定
        4.2.3 正交试验设计
        4.2.4 有机覆盖垫甲醛释放量和抗压强度测定
        4.2.5 树脂结构及性能表征
    4.3 结果与分析
        4.3.1 试验因素对有机覆盖垫甲醛释放量的影响
        4.3.2 试验因素对有机覆盖垫抗压强度的影响
        4.3.3 最佳合成工艺的确定
        4.3.4 树脂结构表征
    4.4 小结
5 热解油脲醛树脂制备有机覆盖垫工艺技术研究
    5.1 试验材料
    5.2 试验方法
        5.2.1 有机覆盖垫制备
        5.2.2 树脂及有机覆盖垫性能测试
    5.3 结果与分析
        5.3.1 原料粒径对BUF有机覆盖垫性能的影响
        5.3.2 施胶量对BUF有机覆盖垫性能的影响
        5.3.3 密度对BUF有机覆盖垫性能的影响
    5.4 小结
6 不同胶黏剂覆盖垫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6.1 试验材料
    6.2 试验方法
        6.2.1 有机覆盖垫制备
        6.2.2 有机覆盖垫毒性测试
        6.2.3 有机覆盖垫对土壤理化性质影响试验
        6.2.4 有机覆盖垫对矮牵牛生长的影响试验
    6.3 结果与分析
        6.3.1 胶黏剂覆盖垫淋溶液对白菜种子发芽的影响
        6.3.2 不同胶黏剂覆盖垫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6.3.3 不同胶黏剂有机覆盖垫对矮牵牛生长的影响
    6.4 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导师简介
个人成果清单
致谢

(10)阻燃脲醛树脂胶的研制及在胶合板上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胶合板发展概述
        1.2.1 我国胶合板工业发展情况
        1.2.2 我国胶合板工业发展现存问题和应对策略
        1.2.3 生产阻燃胶合板的必要性
    1.3 阻燃脲醛树脂胶用阻燃剂概述
        1.3.1 阻燃脲醛树脂胶用阻燃剂的要求
        1.3.2 阻燃脲醛树脂胶用阻燃剂的分类
    1.4 阻燃脲醛树脂胶在胶合板中的应用研究概述
        1.4.1 国外阻燃脲醛树脂胶在胶合板中的应用研究概述
        1.4.2 国内阻燃脲醛树脂胶在胶合板中的应用研究概述
    1.5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1.5.1 主要研究内容
        1.5.2 创新点
第二章 实验原理
    2.1 胶合板的燃烧过程
    2.2 胶合板的阻燃机理
    2.3 脲醛树脂胶的经典理论
    2.4 脲醛树脂胶的胶体理论
    2.5 脲醛树脂胶的贮存稳定性理论基础
第三章 实验部分
    3.1 实验药品及材料
    3.2 实验仪器
    3.3 实验方法
        3.3.1 阻燃脲醛树脂胶的调制
        3.3.2 全棉织物整理工艺
        3.3.3 棉布阻燃性能测试方法
        3.3.4 阻燃服醛树脂胶外观测定
        3.3.5 阻燃脲醛树脂胶粘度测定
        3.3.6 阻燃脲醛树脂胶贮存期测定
        3.3.7 阻燃脲醛树脂胶固含量测定
        3.3.8 阻燃脲醛树脂胶pH值测定
        3.3.9 阻燃脲醛树脂胶固化时间测定
        3.3.10 阻燃脲醛树脂胶适用期测定
        3.3.11 阻燃脲醛树脂胶TGA热分析测定
        3.3.12 胶合板的制版工艺流程
        3.3.13 胶合板甲醛释放量干燥法测定
        3.3.14 胶合板胶合强度测定
        3.3.15 木材阻燃性能测试方法
第四章 结果与讨论
    4.1 阻燃剂的选择和阻燃脲醛树脂胶复配体系的阻燃效果初探
        4.1.1 阻燃剂的选择
        4.1.2 单组份阻燃剂对阻燃脲醛树脂胶体系阻燃性能的影响
        4.1.3 双组份阻燃剂对阻燃脲醛树脂胶体系的阻燃性能影响
        4.1.4 三组份阻燃剂对阻燃脲醛树脂胶体系的阻燃性能影响
        4.1.5 阻燃脲醛树脂胶体系中各阻燃剂比例用量的确定
    4.2 阻燃脲醛树脂胶的贮存稳定性研究
        4.2.1 pH值对阻燃脲醛树脂胶的外观贮存稳定性的影响
        4.2.2 阻燃脲醛树脂胶贮存期测试方法的确定
        4.2.3 最佳阻燃脲醛树脂胶贮存期的确定
    4.3 阻燃脲醛树脂胶的固化性能研究
    4.4 阻燃脲醛树脂胶的热重分析
    4.5 阻燃脲醛树脂胶在胶合板上的应用
        4.5.1 阻燃脲醛树脂胶的各项性能
        4.5.2 胶合板工艺参数的确定
        4.5.3 阻燃脲醛树脂胶在胶合板上的性能表征
第五章 总结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四、pH值对脲醛树脂胶贮存稳定性影响的实验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脲醛树脂的凝胶、形态及结晶特征研究[D]. 李吉. 广西大学, 2021
  • [2]木材胶黏剂研究进展[J]. 马玉峰,龚轩昂,王春鹏. 林产化学与工业, 2020(02)
  • [3]反相微乳液制备脲醛树脂纳米微球及其应用研究[D]. 丁婷婷. 南京林业大学, 2018(05)
  • [4]生物质改性酚醛树脂的合成、表征与固化机制研究[D]. 李城. 北京林业大学, 2018(04)
  • [5]糠醇、苯酚及间苯二酚与尿素—甲醛共缩聚反应研究[D]. 梁坚坤. 北京林业大学, 2018(04)
  • [6]以园林废弃物为原料的覆盖垫的制备及应用研究[D]. 曲炳鹏. 北京林业大学, 2018
  • [7]海泡石和纳米纤维素增强木材胶黏剂性能与机制研究[D]. 李晓娜. 北京林业大学, 2018(04)
  • [8]大豆蛋白胶黏剂交联结构调控及增强机制研究[D]. 罗晶. 北京林业大学, 2018
  • [9]园林绿化废弃物高值化利用技术及其应用研究[D]. 张骅. 北京林业大学, 2017(04)
  • [10]阻燃脲醛树脂胶的研制及在胶合板上的应用[D]. 陈娅. 东华大学, 2011(03)

标签:;  ;  ;  ;  ;  

pH值对脲醛树脂胶储存稳定性影响的实验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