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5”曲靖局地暴雨中尺度系统特征分析及数值模拟

“8.25”曲靖局地暴雨中尺度系统特征分析及数值模拟

一、“8.25”曲靖突发局地大暴雨的中尺度系统特征分析和数值模拟(论文文献综述)

王啸华,郑媛媛,张盛曦,慕瑞琪,吕润清[1](2021)在《一次准静止中尺度对流系统维持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16年7月7日凌晨,受中尺度对流系统(MCS)影响,南京出现突发性局地特大暴雨,MCS发展持续近8 h,包括对流触发、准静止后向传播、强降水超级单体和冷池驱动四个阶段,造成严重内涝。利用多普勒雷达、自动站、风廓线、中国区域再分析、江苏融合同化分析等多源资料详细分析造成这次强降水过程的天气背景和MCS的演变特征,结果表明中尺度前倾高空槽过境诱发地面低压,加强了地面辐合,形成上升运动,触发了线性对流风暴。3~6 km高度西南气流显着增强,β中尺度次级环流左侧被抬升和γ中尺度低层低压与西南气流的有利配置,使得南京上空MCS表现出后向传播的准静止特征,最终发展成为持续8个"雷达体扫"时长的强降水超级单体。强降水超级单体中强降水拖曳作用形成下沉气流,导致近地面出流,在南侧激发新的对流,MCS缓慢向南移动。随着MCS内下沉气流加强,地面出现冷池,强烈地面辐散加速MCS移动,强降水过程结束。

孔祥伟,杨建才,李红,杨毅[2](2021)在《甘肃河东地区不同环流形势下短时强降水的雷达回波特征分析》文中研究说明为了尝试建立天气尺度环流分型与中小尺度雷达特征的衔接,本文基于2010-2015年15次区域性短时强降水天气过程,提炼总结了甘肃河东地区高原槽东移型、副高边缘型、西北气流型3种主要的短时强降水环流形势配置,并分析了不同环流形势下中小尺度系统雷达回波结构、演变的共性特征。结果表明:(1)高原槽东移型的雷达回波常为NNE~SSW走向的中β尺度层积混合带状回波,与700 hPa冷式切变线右侧的低空急流轴走向和位置较为一致。带状回波多在陇东南地区形成,偏南风低空急流对其传播方向产生重要影响,使其在陇东南维持3~4 h,多则5~6 h,常伴有"列车效应"。回波质心低,暖云降水为主,降水效率高。(2)副高边缘型的雷达回波常为NE~SW走向的中β尺度窄带状回波,位于略比700 hPa冷式切变线超前的地面锋线附近。往往在冷空气侵入到甘肃中部地区时生成,随着冷锋快速的由西北向东南方向移动,移至陇东南附近时,逐渐演变为具有高原槽东移型的雷达回波特征,但其向东南方向的移动速度相比高原槽东移型快。(3)西北气流型的雷达回波较为分散,局地性很强,主要是中γ尺度块状回波,主要有短生命周期的单体生消和多个单体组织、合并、加强两种形式,对流单体的发展较前两类更旺盛,属于深对流型。

杨芳园,甄廷忠,邹灵宇,王占良,石宝灵,潘娅婷[3](2021)在《昆明市主城区一次局地短时强降水特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利用NCEP 1°×1°再分析资料、多普勒天气雷达及5 min地面自动站加密观测资料,对2018年6月8日夜间昆明主城区突发的局地短时强降水天气过程,从环流背景、地形作用、中尺度特征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孟加拉湾低压、切变线与地面冷锋是此次过程的天气尺度影响系统;充沛的水汽条件、对流不稳定条件是强降水天气形成的有利条件;主城特殊的地形及南侧滇池水体对降水有增幅作用。多普勒雷达特征显示",列车效应"明显,强回波集中在中低层,具有明显的辐合;6 min的雷达组合反射率CR和雨强分布RZ与5 min的雨量变化有较好的对应关系。

许敏,杜海涛,李研,李娜[4](2020)在《冀中两次突发暴雨的环境条件和触发机制分析》文中提出基于常规观测、加密区域气象站资料,以及美国NCEP 2.5°×2.5°再分析等资料,对2017年8月廊坊市两次突发局地暴雨的多尺度天气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2017年8月8日和8月16日出现在香河和大厂县的局地暴雨均发生在副热带高压南退,东北冷涡维持,其底部西风带有低槽过境的天气背景下;(2)低层辐合、高层辐散的结构形势形成于暴雨发生前2~8 h,且随着降雨临近愈发典型,在暴雨出现前2~3 h,辐合层厚度突增,可伸达500~600 hPa,但其高度与雨强并不完全呈正相关关系,雨强的大小还与辐合强度,以及中间是否夹杂着辐散层有关;(3)降水开始前1~3h,高空850hPa或700hPa水汽辐合强度跃增,相对湿度接近100%,比湿可达11~13g·kg-1;(4)暴雨发生在地面辐合线的北侧,其生消和移动对局地暴雨的触发起到了重要作用。

苗蓉,成佳丽,田梦琳[5](2019)在《1974~2018年曲靖市各等级降水的气候特征及其与年降水量的关系》文中指出收集1974~2018年曲靖市9个大监站降水日数据,利用气候倾向率和突变检验等方法,分析降水日和年降水量气候特征及两者的关系,结果发现:(1)在曲靖市,小雨是主要降水事件,中雨对年降水量贡献最大。(2)各等级降水日和年降水量均呈"东南向西北"递减的空间分布。此外,从历年变化趋势看,降水日、小雨日、中雨日大部呈显着递减,大雨日、暴雨日区域性特征明显,各地表现不同程度的增减趋势。(3)20世纪90年代前,降水量变化相对稳定,90年代后缓慢减少。(4)进入20世纪90年代,小雨日、中雨日持续减少,导致年降水日显着减少,而中雨减少造成年降水量明显减少。2009~2012年大旱期内,中雨、大雨异常偏少,造成年降水量异常偏少。

胡亮帆[6](2019)在《宁夏早春一次突发寒潮极值降雪过程的综合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利用常规观测、地面自动气象站逐时观测、雷达、卫星和ECMWF逐6h再分析资料,通过常规天气分析与315K等熵位涡、锋生函数等综合物理量相结合的方法,从天气系统演变、冷空气的来源及路径、锋生及次级环流、降水相态、相关预报指标等方面,对2016年4月23日宁夏一次突发寒潮极值暴雪的灾害性天气过程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1)此次过程属于高空小槽东移合并型,地面有冷高压分裂且主体快速南下,并有锋面相配合,导致寒潮爆发和锋后降雪。过程前期环流形势稳定,后期天气系统突变,常规气象资料难以预报。(2)315K等熵位涡图可作为短时、局地的春季寒潮降雪过程的有效分析和预报工具。一、等熵位涡清楚地示踪冷空气的来源和传播路径:咸海区域对流层顶冷空气东移南扩与青藏高原对流层中层冷空气合并加强,且新地岛平流层下部的冷空气在前期缓慢东移后,自贝加尔湖加速南下对其补充引发寒潮。二、等熵位涡异常大值可定量、清晰地表述关键影响系统西风带小槽的演变,具有更好的指示意义。三、等熵位涡高值区随时间变化与寒潮演变一致,可提前6h指示冷空气活动,且等熵位涡大于1.0PVU区域与寒潮及降雪落区一致,大于0.8PVU区域与强降温区域一致,可作为精细定量预报的重要指标。(3)在高空急流的有效配置下,西风带小槽、中尺度辐合线驱动此次对流层中下层锋生,主要受风场切变变形、水平散度和上升运动极大值纬向分布的影响。锋生函数的大值区与实况锋区的位置、演变一致,且锋生函数可定量指示锋区的强度,并通过其数值演变预报寒潮雨雪天气的出现、增强、减弱过程,可作为锋面分析过程和相关锋面天气诊断的综合物理量指标。降水区位于急流-锋次级环流上升支的下方,与锋生函数倾斜项F4梯度大值区、上升运动极大值区均一致且峰值时刻相同。(4)水汽输送带主要有两条:一是700600h Pa孟加拉湾水汽经云南、四川向北输送至宁夏北部39°N附近,为水汽主要来源,二是850h Pa渤海湾的水汽向西输送至宁夏,贡献较小。(5)此次雨雪过程主要是低槽冷锋层状云降水,雷达回波呈片状,伴有3040dBz的强回波中心,由北向南推进并维持在宁夏中北部约5h,造成短时强降水,降水强度与回波中心强度和持续时间密切相关。TBB低值区(TBB<-30°C)结构特征能够较好地指示短波槽、低涡、冷锋的存在,且TBB为-42-51°C的低值区与强降水区对应较好。(6)宁夏中北部地区T850≤0°C、T700≤-4°C或H0(0°C特征层高度)≤160dagpm,将由雨向雨夹雪、雪转变。结合地面气温,可进一步确定雨夹雪、雪,即地面气温在-1°C以下,以雪为主;地面气温在01°C,以雨夹雪为主。雷达反射率因子也可较好地反映降水相态快速转变:当回波强度为3035d Bz,降雨为主;随回波强度减小,由雨转雨夹雪;当回波强度2025d Bz,降雪为主。

梁红丽,王曼,李湘[7](2018)在《2012年春末昆明大暴雨的中尺度对流系统特征分析》文中提出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NCEP/NCAR逐6 h1°×1°再分析资料、FY-2E红外云图TBB资料、昆明C波段多普勒雷达探测资料,结合中尺度数值模式的模拟结果,分析了2012年5月24日晚昆明大暴雨期间中尺度对流系统演变特征及形成机理。结果表明,此次大暴雨是在高低空系统最佳配置下产生的。降水峰值出现时,低层增暖湿,从地面到500 hPa呈显着的对流性不稳定层结,700~500 hPa垂直风切变达14 m·s-1。纬向结构上,暴雨中心低层东风增强,300 hPa以下纬向风辐合,中心强度为-28×10-5s-1,150hPa以下上升气流中心强度为21 m·s-1,近地面水汽通量辐合为-20×10-5 g·hPa-1·s-1·cm-2;经向上,暴雨中心500 hPa以下南风风速辐合,上升气流增强,强度与纬向一致,低层水汽通量辐合中心强度为-30×10-5g·hPa-1·s-1·cm-2,强于纬向水汽通量辐合。此外大暴雨中地形对南风的强迫也是显着的,抬升速度在0.4~1.0m·s-1。这次强降水分为初始、加强、回落和衰减四个阶段,昆明近地层浅薄冷空气加强时,引发其东侧对流单体移向昆明,强降水发生;然后南风出现脉动,局地湿层增厚和垂直风切变加大,促使对流单体两度增强并出现降水峰值;第三次峰值则是弱南风脉动及对流单体合并所造成,由于移入的单体较之原地发展的单体弱得多,原地单体作用的降水峰值也明显小于前面两次。对流降水回波属于暖云性质的热带低质心降水回波。

赵桂香,薄燕青,邱贵强,朱煜[8](2018)在《“07.09”黄河中游地区大暴雨中尺度系统的观测分析与数值模拟研究(Ⅰ)》文中研究表明利用常规观测资料、FY-2E TBB资料、地面加密自动气象站资料等,对2013年7月9日黄河中游地区(山西)大暴雨过程进行了观测分析,利用WRF中尺度模式输出结果分析了低层切变线及其附近中尺度扰动的演变特征、动热力结构及水汽特征,以及低层偏东北气流的性质和作用等,结果表明:暴雨大暴雨是由700hPa切变线附近激发的4个中尺度对流云团直接造成的;低层稳定的切变线附近形成的中尺度扰动低涡,与地面中尺度露点锋和中尺度辐合线共同作用,触发了中尺度对流云团的发生、发展。受来自低层西路和东北路两支冷空气夹挤,暴雨区暖湿空气沿东南-西北向被迫抬升,形成一个狭窄的沿西路冷空气爬升的倾斜上升气流区,在其两侧形成两个方向相反的次级环流圈。水汽辐合中心在边界层附近,但这不是造成暴雨大暴雨的主要原因。低层辐合上升运动持续增强,偏南风入流将水汽向暴雨区集中,次级环流的上升支将水汽向高层输送,使得暴雨区上空局地整层可降水量持续增加,以及对流不稳定和对称不稳定共存,加强了涡层不稳定,水汽在强不稳定的环境中沿倾斜上升气流抬升凝结,并高效率下降,可能是此次暴雨大暴雨的重要原因。低层偏东北气流为干冷与暖湿的一个倾斜交界面,该面上各种气象要素并不均匀,但在其中心区域低层为温度的零平流区,以及垂直速度、涡度和散度等的零线区;围绕该支气流形成一个反气旋式的次级环流圈;该支气流两侧均存在较大垂直风切变,随着该支气流的南压和向河套地区的深入,低层暖湿气流的上升辐合作用不断加强,下沉支也逐渐活跃,是中尺度对流系统发生发展的重要触发机制之一。

刘彬,王将,杨芳园,潘娅婷,段燕楠[9](2017)在《2013年和2017年7月昆明大暴雨过程对比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利用NCEP/NCAR1°×1°再分析资料和多种加密观测资料,对2013年7月1819日和2017年7月1920日发生在昆明城区局地性大暴雨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这两次昆明局地性强降水过程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相同点有,两次过程的主要大尺度影响系统是青藏高压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之间的辐合区以及低层切变线。来自南海和孟加拉湾洋面的水汽在辐合区交汇,产生强烈的水汽辐合,并在昆明地区附近形成深厚的水汽辐合层,是这两次局地大暴雨天气的主要水汽特征。两高辐合区对暖湿不稳定气流辐合抬升作用,触发昆明地区产生中β尺度对流系统(MβCS)云团,强降水出现在TBB等值线梯度比较大的区域。MβCS云团不断生消,也引发了两次过程中短时强降水的发生。不同点有,2013年过程由于登陆台风影响,使得水汽辐合更持久,加之上升运动也较强,因此过程降水持续时间也较长,达17小时。在强降雨开始前,昆明地区上空存在明显的对流不稳定能量的积聚过程。2017年过程降水对流性更强,最大雨强70mm·h-1以上。

赵桂香,薄燕青,邱贵强,朱煜[10](2017)在《黄河中游一次大暴雨的观测分析与数值模拟》文中认为利用常规观测资料、FY-2E TBB资料、地面加密自动气象站资料等,对2013年7月9日黄河中游地区(山西)暴雨过程进行了观测分析,利用WRF中尺度模式输出结果分析了低层切变线及其附近中尺度扰动的演变特征、动热力结构及水汽特征,以及低层偏东北气流的性质和作用等。结果表明:暴雨大暴雨是由700 h Pa切变线附近激发的4个中尺度对流云团直接造成的;低层稳定的切变线附近形成的中尺度扰动低涡,与地面中尺度露点锋和中尺度辐合线共同作用,触发了中尺度对流云团的发生、发展。受来自低层西路和东北路两支冷空气夹挤,暴雨区暖湿空气沿东南—西北向被迫抬升,形成一个狭窄的沿西路冷空气爬升的倾斜上升气流区,在其两侧形成两个方向相反的次级环流圈。水汽辐合中心在边界层附近,但这不是造成暴雨大暴雨的主要原因。低层辐合上升运动持续增强,偏南风入流将水汽向暴雨区集中,而次级环流的上升支将水汽向高层输送,使得暴雨区上空局地整层可降水量持续增加,以及对流不稳定和对称不稳定共存,加强了涡层不稳定,水汽在强不稳定的环境中沿倾斜上升气流抬升凝结,并高效率下降,可能是此次暴雨大暴雨的重要原因。低层偏东北气流为干冷与暖湿的一个倾斜交界面,该面上各种气象要素并不均匀,但在其中心区域低层为温度的零平流区,以及垂直速度、涡度和散度等物理量的零线区;围绕该支气流形成一个反气旋式的次级环流圈;该支气流两侧均存在较大垂直风切变,随着该支气流的南压和向河套地区的深入,低层暖湿气流的上升辐合作用不断加强,下沉支也逐渐活跃,是中尺度对流系统发生发展的重要触发机制之一。

二、“8.25”曲靖突发局地大暴雨的中尺度系统特征分析和数值模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8.25”曲靖突发局地大暴雨的中尺度系统特征分析和数值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2)甘肃河东地区不同环流形势下短时强降水的雷达回波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环流形势分类依据、资料选取与方法介绍
    2.1 环流形势分类依据
    2.2 资料来源与方法介绍
3 环流形势配置
    3.1 高原槽东移型
    3.2 副高边缘型
    3.3 西北气流型
4 雷达回波特征分析
    4.1 高原槽东移型
        4.1.1 雷达回波结构特征
        4.1.2 雷达回波演变特征
    4.2 副高边缘型
        4.2.1 雷达回波结构特征
        4.2.2 雷达回波演变特征
    4.3 西北气流型
        4.3.1 雷达回波结构特征
        4.3.2 雷达回波演变特征
5 结论与讨论

(3)昆明市主城区一次局地短时强降水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降水概况
2 环流背景
    2.1 天气形势
    2.2 中尺度环境特征
        2.2.1 水汽条件
        2.2.2 不稳定条件
3 地形作用
4 中尺度特征分析
    4.1 组合反射率因子特征
    4.2 垂直剖面结构特征
    4.3 分钟数据在强降水天气中的指示作用
5 结论与讨论

(4)冀中两次突发暴雨的环境条件和触发机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资料介绍
2 天气实况
3 大尺度环流背景
4 环境条件
    4.1 水汽条件
    4.2 抬升条件
5 中小尺度触发机制
    5.1 地面辐合线
    5.2 风场垂直分布
6 结论

(5)1974~2018年曲靖市各等级降水的气候特征及其与年降水量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资料与方法
    1.1 数据来源
    1.2 研究方法
        1.2.1 降水日
        1.2.2 Cressman插值算法
        1.2.3 气候倾向率
        1.2.4 Mann Kendall突变检验
        1.2.5 t检验
2 结果分析
    2.1 曲靖市降水概况
    2.2 各等级降水日和年降水量的空间历年分布
    2.3 各等级降水日和年降水量的历年线性趋势变化
    2.4 各等级降水日和年降水量的年际变化趋势
3 特大干旱期的降水气候特征分析
4 结论

(6)宁夏早春一次突发寒潮极值降雪过程的综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问题
        1.2.1 宁夏寒潮雨雪过程的分析情况
        1.2.2 等熵位涡的分析情况
        1.2.3 锋生理论的分析情况
    1.3 本文的资料及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天气实况分析
    2.1 天气实况及灾情
    2.2 环流形势
    2.3 雷达回波特征分析
        2.3.1 反射率因子特征分析
        2.3.2 径向速度图特征分析
    2.4 卫星云图特征分析
    2.5 水汽特征
        2.5.1 水汽通量及散度
        2.5.2 大气可降水量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等熵位涡IPV特征分析
    3.1 IPV的性质与计算
    3.2 315K等熵面特征
    3.3 IPV示踪冷空气源地与路径
    3.4 槽脊对应的IPV特征分析
    3.5 IPV与灾害性天气的时空对应关系
        3.5.1 IPV时间演变关系分析
        3.5.2 IPV空间对应关系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锋生函数特征分析
    4.1 锋生函数的计算
    4.2 锋生函数各项的贡献
    4.3 锋生演变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4.3.1 水平变形场
        4.3.2 水平散度场
        4.3.3 倾斜项
    4.4 急流-锋次级环流及其与寒潮降雪的关系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降水相态判据
    5.1 降水相态演变
    5.2 温度廓线图
    5.3 T_(850)、T_(700)与地面气温
    5.4 0°C层的高度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讨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致谢

(7)2012年春末昆明大暴雨的中尺度对流系统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大暴雨概况
2 大尺度环流背景
3 中尺度天气系统分析
    3.1 中尺度系统发展的环境条件
    3.2 中尺度对流系统的触发
    3.3 地形作用
    3.4 γ中尺度对流系统演变特征
4 结论

(9)2013年和2017年7月昆明大暴雨过程对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降水特点概述
2 大尺度环流背景
3 水汽条件
4 动力条件
5 热力条件和不稳定条件
6 云图中尺度特征
7 结论

(10)黄河中游一次大暴雨的观测分析与数值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天气实况和环流背景
    2.1 暴雨实况
    2.2 环流背景特点
3 暴雨过程的中尺度观测特征
    3.1 中尺度雨团特征
    3.2 中尺度对流云团发展演变
    3.3 地面中尺度特征分析
        3.3.1 地面中尺度露点锋
        3.3.2 中尺度辐合线或涡旋
        3.3.3 地面次天气尺度系统的作用
4 中尺度特征诊断分析
    4.1 数值模拟试验
        4.1.1 模拟方案设计
        4.1.2 模拟效果分析
    4.2 中尺度系统的结构演化特征
        4.2.1 低层中尺度切变线及其附近扰动的演化特征
        4.2.2 温度扰动及伴随垂直环流特征
        4.2.3 水汽输送及水汽扰动
        4.2.4 中尺度系统发展过程中的不稳定和降水强度分析
5 低空偏东北气流的性质和作用
6 结论

四、“8.25”曲靖突发局地大暴雨的中尺度系统特征分析和数值模拟(论文参考文献)

  • [1]一次准静止中尺度对流系统维持机制研究[J]. 王啸华,郑媛媛,张盛曦,慕瑞琪,吕润清. 气象, 2021(11)
  • [2]甘肃河东地区不同环流形势下短时强降水的雷达回波特征分析[J]. 孔祥伟,杨建才,李红,杨毅. 高原气象, 2021(05)
  • [3]昆明市主城区一次局地短时强降水特征研究[J]. 杨芳园,甄廷忠,邹灵宇,王占良,石宝灵,潘娅婷. 沙漠与绿洲气象, 2021(01)
  • [4]冀中两次突发暴雨的环境条件和触发机制分析[J]. 许敏,杜海涛,李研,李娜. 内蒙古气象, 2020(05)
  • [5]1974~2018年曲靖市各等级降水的气候特征及其与年降水量的关系[J]. 苗蓉,成佳丽,田梦琳.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 2019(06)
  • [6]宁夏早春一次突发寒潮极值降雪过程的综合分析[D]. 胡亮帆.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2019(05)
  • [7]2012年春末昆明大暴雨的中尺度对流系统特征分析[J]. 梁红丽,王曼,李湘. 气象, 2018(11)
  • [8]“07.09”黄河中游地区大暴雨中尺度系统的观测分析与数值模拟研究(Ⅰ)[A]. 赵桂香,薄燕青,邱贵强,朱煜. 第35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S1 灾害天气监测、分析与预报, 2018
  • [9]2013年和2017年7月昆明大暴雨过程对比分析[J]. 刘彬,王将,杨芳园,潘娅婷,段燕楠. 高原山地气象研究, 2017(04)
  • [10]黄河中游一次大暴雨的观测分析与数值模拟[J]. 赵桂香,薄燕青,邱贵强,朱煜. 高原气象, 2017(02)

标签:;  ;  ;  ;  ;  

“8.25”曲靖局地暴雨中尺度系统特征分析及数值模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