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场仔猪伪狂犬病诊断

猪场仔猪伪狂犬病诊断

一、某猪场发生仔猪伪狂犬病的诊断(论文文献综述)

宋健颖[1](2021)在《规模化母猪场五种疫病血清学监测及部分病原鉴定、免疫程序调整》文中指出随着我国养猪业的规模化发展,猪瘟、圆环病毒2型、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口蹄疫和猪伪狂犬五种主要疾病防控尤为重要,一旦发病就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本研究通过对新疆南疆某地区3个规模化母猪场母猪群的猪瘟、圆环病毒2型、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伪狂犬和口蹄疫等五种主要疫病进行抗体水平监测、病原检查,了解规模化母猪场抗体水平、是否存在野毒感染、野毒基因型,更好地评价免疫程序是否合理,以期提高免疫效果。1.2018年至2020年,对新疆南疆某地区3个规模猪场(A~C)采集的1604份血液进行了猪瘟、伪狂犬、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口蹄疫和圆环病毒2型的抗体检测。检测结果显示,猪瘟抗体阳性率分别为:A场92.30%(2018)、97.74%(2019)和89.22%(2020);B场95.27%(2018)、93.04%(2019)和86.81%(2020);C场91.67%(2018)、86.50%(2019)和90.80%(2020);伪狂犬病抗体分阳性率别为:A场100.00%(2018)、99.25%(2019)和97.06%(2020);B场98.82%(2018)、93.67%(2019)和94.44%(2020);C场98.12%(2018)、84.00%(2019)和96.55%(2020);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抗体阳性率分别为:A场86.15%(2018)、75.19%(2019)和55.88%(2020);B场86.39%(2018)、88.61%(2019)和88.89%(2020);C场91.94%(2018)、96.50%(2019)和95.40%(2020)。口蹄疫抗体阳性率分别为:A场90.77%(2018)、100%(2019)和98.04%(2020);B场100%(2018)、97.47%(2019)和96.53%(2020);C场95.97%(2018)、97.50%(2019)和96.55%(2020);圆环病毒2型抗体阳性率分别为:A场80.00%(2018)、100.00%(2019)和92.16%(2020);B场95.27%(2018)、97.47%(2019)和96.53%(2020);C场97.04%(2018)、97.50%(2019)和98.85%(2020)。2.以“发现疫病或证明无疫”的抽样策略采集A规模化母猪场血清样本,采用圆环病毒2型抗原ELISA检测,检测结果阳性率为4.4%,证明A场存在圆环病毒2型感染。3.对A规模化母猪场疑似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发病猪的样本,采用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ORF5基因序列特异性引物经RT-PCR扩增、测序、核苷酸同源性比较、系统进化树分析,结果证明,该样本测序结果与NADC30毒株同源性最高,为93.5%,属于类NADC30毒株。4.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免疫程序进行调整初探,调整后母猪每年普免3次,每次免疫间隔4个月,采集调整后试验的猪群50份血清,进行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抗体ELISA检测,抗体阳性率达到96%以上。

谢丽玲[2](2020)在《江苏某种猪场伪狂犬病的防控与净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猪伪狂犬病(pseudorabies,PR)是由伪狂犬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引起的传染病。该病可导致妊娠母猪流产、死胎,公猪不育,新生仔猪死亡,育肥猪呼吸困难、生长停滞。隐性感染猪和康复猪可以终身带毒,在应激或免疫力低下时发病并排毒,病毒经呼吸道或消化道感染同群猪。伪狂犬病在猪群中广泛存在,较难根除,给养猪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美国和欧洲的一些国家依靠基因缺失苗和与之相配套的鉴别诊断方法,实施PR根除计划并已取得显着成效。我国借鉴国外成功的净化方案,部分猪场也实现了阳性场转阴。本研究于2015年~2018年间,在江苏某种猪场通过实施疫苗免疫、淘汰PRV野毒感染猪的净化方案,逐步降低PRV阳性率,最终达到PR净化。具体措施如下:首先,后备母猪在配种前3次接种勃林格公司Bartha K-61 gE基因缺失苗,种公猪和生产母猪一年4次接种同种疫苗;然后,采用IDEXX公司伪狂犬病毒gpI抗体(gE抗体)检测试剂盒一年4次检测,对检出gE抗体阳性的猪予以淘汰。为了评价该PR净化方案的效果,进一步分析了种猪场近4年的抗体检测数据以及生产数据,每年PRV gE抗体阳性率、PRV gB抗体水平以及种猪生产性能的变化。2015年~2018年间,共检测样品3255份(公猪416份、母猪2839份),检出PRV gE抗体阳性170份(公猪30份、母猪140份),阳性样品数呈现逐年下降趋势,整个种猪群2015年PRV阳性率从18.5%下降至10.29%,2016年阳性率降至3%,2017年阳性率降至0,2018年全年阳性率为0,达到净化预期。其中公猪样品2015年的PRV gE抗体阳性率从21.88%下降至16.67%,2016年降至7.41%,2017年第二季度阳性率下降至0;母猪样品2015年PRV gE抗体阳性率从17.86%下降至9.44%,2016年下降至2.31%,2017年第三季度下降至0。同时为了评价种猪群接种伪狂犬病疫苗后产生的免疫效果,从2017开始检测种猪群PRV gB抗体,结果显示合格率在95%以上,表明接种疫苗对种猪群有较好的免疫保护水平。对2015年~2018年生产数据分析后发现,母猪分娩率从2015年的83.87%到2018年的90.36%,上升7.73%;产活仔率从2015年的89.59%到2018年的95.56%,上升6.66%;断奶前仔猪成活率从2015年的88.40%到2018年的94.79%,上升7.23%。研究表明,种猪场实施伪狂犬病的净化,可以显着提高生产性能以及仔猪成活率。

吴龙成[3](2020)在《福建省某猪场猪流行性腹泻的检测与防治》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猪流行性腹泻(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PED)是生猪养殖过程中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该病主要是由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PEDV)感染猪所导致的一种急性消化道传染病。在养殖过程中发现此病传播速度快,发病急,死亡率高,其中以哺乳仔猪感染最为严重,主要临床症状有水样腹泻、呕吐和脱水等。近年在全国出现较大范围的流行,给我国的养猪业带来重大经济损失。本研究对一发生严重仔猪腹泻的规模化猪场,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别诊断,主要采用RT-PCR和荧光定量PCR技术对猪瘟病毒、蓝耳病病毒、猪伪狂犬病毒,轮状病毒、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和代尔塔冠状病毒进行检测,分析了哺乳母猪、哺乳仔猪、保育猪粪便中的PEDV病毒载量,探讨该场PEDV的传播路径,并对目的病原的PCR产物进行了测序分析。与此同时,对猪场水质进行检测与分析。最后选择同源性最高的猪传染性胃肠炎-猪流行性腹泻二联疫苗对母猪群紧急免疫(活加灭)并加强生物安全处理措施后,检测产床仔猪粪便中的PEDV情况。结果如下:1.福建某猪场产床小猪发生严重腹泻和呕吐,1周内同栋产房的仔猪几乎全部发病,怀疑病毒感染因素,采用RT-PCR法对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轮状病毒和代尔塔冠状病毒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轮状病毒、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和代尔塔冠状病毒均为阴性,只有猪流行性腹泻病毒为阳性;为了分析是否存在猪瘟病毒、蓝耳病毒、伪狂犬轮状病毒、猪圆环病毒的混合感染,采用荧光定量PCR进一步对以上病毒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该猪群猪瘟病毒、蓝耳病毒、伪狂犬轮状病毒、猪圆环病毒均为阴性,没有存在与这些病毒混合感染。3个阶段猪PEDV的病毒载量检测结果为,病毒载量最高的是哺乳母猪(≥1.13×103占60%),其次是哺乳仔猪(≥1.13×103占30%),最后是保育猪(≥1.13×103占10%)。可见,该场PEDV疫情是哺乳母猪先发病然后传染给哺乳仔猪。2.采集猪场引用水送检,结果表明,该场猪饮用水中未检出致病菌,重金属含量低于限制量,色度、嗅和味等指标均符合饮用水标准,提示该场饮用水无异常。3.为了更合理的选择疫苗,本试验对PDEV的PCR产物进行测序分析,结果显示,该猪场的PEDV毒株与Gen Bank中9株PEDV毒株的同源性在56.2%-93.7%之间,其中与AJ1102毒株的同源性最高,为93.7%。选择猪传染性胃肠炎、猪流行性腹泻二联活疫苗(WH-1R株+AJ1102-R株)对该场母猪群采取后海穴紧急免疫接种并结合严格的生物安全措施,结果表明,经紧急免疫的母猪所产仔猪健康度显着上升,仔猪粪便中PEDV的阳性率显着下降,表明该猪场已经将PED有效控制。综上,引起该猪场腹泻的病原是猪流行性腹泻病毒,该场传播路径为从哺乳母猪传染给哺乳仔猪,选择同源性高的疫苗紧急免疫,强化生物安全,对于该病的防控具有重要的意义。

毛甜甜,白衡,方梅,陈达年,刘升,张彦平,贾宁[4](2020)在《仔猪伪狂犬病的诊断与病理解剖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为了确诊伪狂犬病并探讨其系统病理变化特点,对甘肃某猪场疑似患猪伪狂犬病仔猪进行病原分离、荧光定量PCR检测和系统病理剖检、病理组织学和超微结构研究。结果显示,从5例患病仔猪组织中未分离出致病菌,脑组织悬液接种家兔后出现明显神经症状和死亡;荧光定量PCR检测显示,5例样品均为猪伪狂犬病病毒核酸阳性,表明该猪场仔猪所患疫病为猪伪狂犬病。病理学检测显示,患病仔猪组织呈败血性变化,实质器官有粟粒大小坏死灶;脑组织出血、水肿;扁桃体黏膜有出血和坏死;在显微镜下,患病仔猪的实质器官散在细胞核碎片性坏死灶,其内有炎性细胞;肺呈间质性肺炎,上皮细胞有嗜酸性核内包涵体;扁桃体黏膜与隐窝上皮变性,有嗜酸性核内包涵体;大脑呈非化脓性脑炎,变性神经细胞内有嗜酸性核内包涵体。电镜下,肺泡上皮细胞肿大,核浓缩或破碎,线粒体肿胀、嵴断裂和空泡化,细胞内有包涵体;扁桃体隐窝上皮细胞核染色质边集,细胞内有包涵体。结果证明,仔猪所患伪狂犬病。

刘雨琦[5](2020)在《猪圆环病毒2型和3型双重微滴式数字PCR检测方法的建立》文中研究说明猪圆环病毒2型是世界上公认的对养猪业造成严重危害的致病菌之一,可与多种其他病原体混合感染,引起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猪皮炎与肾病综合征和增生和坏死性肺炎等多种疾病,对各国养猪业造成巨大的影响。猪圆环病毒3型是一种2016年在美国发现的新型病毒,之后在世界各养猪国均有PCV3感染的报道,对未来养猪业会造成不容小觑的影响。猪圆环病毒2型和3型同属于猪圆环病毒,引起的疾病临床表现类似,在我国7个省市均有混合感染的报道,在湖南、湖北和江苏等地,二者混合感染率可达42.9%。目前已建立PCV2和PC V3的免疫学诊断方法和分子生物学诊断方法,其中包括常见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 erase Chain Reaction,PCR)和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 R,q PCR)等检测方法。这些检测方法大多存在耗时长、灵敏度低、易污染等缺点。本实验旨在利用微滴式数字PCR技术(Droplet Digital PCR,dd PCR)建立一种快速、高效、可同时对PCV2和PCV3定量的检测的方法,可对猪的病料组织或者血清等低浓度样本进行特异性定量检测。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单重PCV2微滴式数字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单重PCV3微滴式数字PCR检测方法的建立。选择PCV2和PCV3中目的基因的保守序列片段(Gen Bank No.KC823059.1和KY778776)与载体p UC59合成质粒,并利用Primer Premier 5软件设计引物。通过引物筛选、优化退火温度和引物探针浓度比建立PCV2和PCV3微滴式数字PCR检测方法,通过特异性实验探究建立的反应体系的特异性,并比较了所建立的PCV2和PCV3微滴式数字PCR检测方法与PCV2和PCV3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灵敏度和重复性。实验结果表明,当引物探针浓度比为400 n Mv:200 n M和退火温度为56℃时,阳性液滴集中,扩增效果最好,对其他核酸样本无特异性扩增,灵敏度均能达到0.1 fg/μL,dd PCR最低可检出1.1 copies/μL的p UC59-PCV2和1.03 copies/μL的p UC59-PCV3。其中PCV2的q PCR和dd PCR标准曲线相关系数(R2)分别为0.9941和0.9762,dd PCR的扩增效率为83.41%;PCV3的q PCR和dd PCR标准曲线相关系数(R2)分别为0.965和0.9575,dd PCR的扩增效率为80.75%。PCV2微滴式数字PCR检测方法与PCV2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组内组间实验CV(%)值均小于5,PCV3微滴式数字PCR检测方法与PCV3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组内组间CV(%)值均小于6.06,说明本实验所建立的四种检测方法其可重复性好,稳定性强。2.双重PCV2和PCV3微滴式数字PCR检测方法的建立。让每个微反应体系都含有两套引物探针,分别用含有FAM和VIC两种不同的报告基团探针进行检测,实现PCV2和PCV3能同时高效的准确定量,提高检测效率,降低检测成本。本实验建立的双重PCV2和PCV3微滴式数字PCR检测方法和的双重PCV2和PCV3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灵敏度均能达到0.1 fg/μL,其中双重dd PCR检测检出0.1 fg/μL的p UC59-PCV2和p UC59-PCV3的拷贝数为1.1 copies/μL和1.32 copies/μL,双重q PCR检测PCV2和PCV3标准曲线相关系数(R2)分别为0.9907和0.9682,双重dd PCR检测PCV2和PCV3标准曲线相关系数(R2)分别为0.9651和0.9638,扩增效率分别为83.9%和78.8%。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四个F值均小于其F crit值,则F值在a=0.05的水平上不显着差异。说明本实验建立的双重微滴式数字PCR和双重实时荧光定量PCR与单重检测之间结果无显着差异,且均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3.实际样本检测和试剂盒研发。利用已建立的q PCR和dd PCR两种检测方法对95份疑似感染PCV2的病猪样本进行检测,其中q PCR的阳性检出率为60%(57/95),dd PCR的检出率为62.10%(59/95),两种方法检测结果的kappa系数为0.9766,说明两种方法具有很好的一致性。其中dd PCR对q PCR检测出的疑似结果,能够通过具体拷贝数做出阳性或阴性的判断,在低浓度的检测样本中发挥出独特优势。本章实验也研发了两种双重检测试剂盒,其中试剂盒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灵敏度,能满足各种环境和条件下的检测要求,且节约了成本,缩短了检测时间,在一次反应过程种能对PCV2和PCV3同时检出,将会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马铭[6](2020)在《新疆三个规模化猪场CSF、PR、PRRS及PCV2免疫抗体的动态检测及免疫程序优化》文中认为目的:猪群的健康稳定是规模化猪场长远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是保障猪群健康的主要手段之一。猪瘟(CSF)、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猪伪狂犬病(PR)和猪圆环病毒相关疾病(PCVD)是目前对养殖场猪群健康造成影响的重要疾病,猪群若被感染,其死亡不但会造成一定程度的经济损失,还能够损害养殖场的进一步发展。本次实验从猪场病毒病的预防着手,为新疆三个不同地区规模化猪场提供积极有效的疫苗免疫程序,进一步为猪场构建更加完善的免疫程序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方法:分析新疆三个不同地区规模化猪场猪瘟、猪伪狂犬病、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以及猪圆环病毒的免疫水平,再通过疫苗免疫抗体的消长规律对免疫程序进行一定的调整,从而确保猪群的健康,防止疾病发生。本研究以哈密、克拉玛依、博乐的三个规模化猪场的3万余头猪为研究对象,在2019年春秋两季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选择不同日龄的猪血清作为样品,通过ELISA法进一步测定CSFV、PRV、PRRSV和PCV2中的免疫抗体,再通过其消长规律进一步调整相应的免疫程序。结果:1.新疆三个不同地区规模化猪场2019年全年CSFV、PRV、PRRSV以及PCV2的抗体总阳性率为83.90%、71.57%、86.17%、87.25%,均超过了国标要求70%的合格率,其中CSFV抗体阳性率最高的为A场,其次为C场、B场,PRV抗体阳性率最高为C场,其次为B场、A场,PRRSV抗体阳性率最高为A场,其次为B场、C场,PCV2抗体阳性率最高为A场,其次为B场、C场。2.2019年秋季相比较于春季,根据抗体阳性率及变异系数发现A场猪群在413周龄、B场710周龄及C场4-7周龄仔猪存在猪瘟野毒感染的风险;A、B、C三个场的能繁母猪、后备母猪及公猪等均存在PR野毒感染的风险;PRRS方面,A场秋季S/P值大于2.5的猪群较多,病毒活跃,感染风险大,B场春秋两季检测S/P值均小于2.39,维持阳性稳定状态,C场秋季10周龄后的仔猪S/P值均大于3.0,说明此阶段PRRS感染风险大;PCV2方面,A、B、C三个场的抗体阳性率及S/P值均分布均匀,免疫效果好。3.通过抗体消长规律、变异系数、感染风险分析,对各场疫苗程序进行调整,其中母猪按现有的免疫程序严格执行,仔猪按照以下程序操作:A场:0-3日龄(PR,0.5头份,滴鼻),14日龄(PCV2+PRRS,各1头份,左右颈部肌肉注射),23日龄(CSF,1头份,肌肉注射),40日龄(PR,1头份,肌肉注射),60日龄(CSF,2头份,肌肉注射),50日龄(PR,1头份,肌肉注射);B场:0-3日龄(PR,0.5头份,滴鼻),14日龄(PCV2+PRRS,其中PCV2肌注1头份,PRRS肌注0.5头份),28日龄(CSF,1头份,肌肉注射),45日龄(PR,1头份,肌肉注射),60日龄(CSF,1头份,肌肉注射),70日龄(PR,1头份,肌肉注射);C场:0-3日龄(PR,1头份,滴鼻),14日龄(PCV2,PRRS各肌注0.5头份),21日龄(CSF,1头份,肌肉注射),45日龄(CSF,1头份,肌肉注射),50日龄(PR,1头份,肌肉注射),70日龄(PR,1头份,肌肉注射)。结论:根据试验结果对新疆三个不同地区规模化猪场猪的CSFV、PRV、PRRSV、PCV2免疫程序进行了优化,为科学免疫及综合防控奠定了理论基础。

李岩[7](2020)在《猪伪狂犬病病毒流行株的分离鉴定及免疫原性分析》文中指出伪狂犬病(Pseudorabies,PR,又名Aujeszky’s disease)是一种大多数哺乳动物(包括众多的家畜和野生动物)以及一些禽类的急性、烈性、高度接触性的传染病,是一种能感染神经系统的疾病,感染后几乎所有的动物会出现发热、瘙痒、脑脊髓炎等症状以及死亡。猪是该病的自然宿主,也是感染后唯一可存活的宿主。猪伪狂犬病是影响全球猪养殖业的主要的传染病之一,给世界各国的猪养殖业造成的经济损失十分巨大。因此,世界各国对此病十分重视,并开启和实施了根除伪狂犬病的计划,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如美国、德国、瑞典、丹麦、英国等国家,实现了家养猪群中伪狂犬病的净化。自2011年起,猪伪狂犬病出现新的变异株,该病在全球,尤其是我国,引起新一轮的暴发,此后,有着不少的PRV变异毒株被分离和鉴定。黑龙江省是一个养猪大省,部分地区也存在猪伪狂犬病的流行,在黑龙江省进行伪狂犬病毒的分离,有助于了解病毒的流行情况,研发以流行毒株制备的疫苗,为疫病的防控提供帮助。本研究从黑龙江哈尔滨市周边已经进行伪狂犬疫苗普免的养猪场中采集疑似猪伪狂犬病流产仔猪的颌下淋巴结、脾脏等组织,经PCR鉴定为存在伪狂犬病毒的感染。然后将病料接种Vero细胞进行病毒的分离,并采用PCR鉴定、血清中和试验、直接免疫荧光法测定以及负染电镜的观察进行分离病毒的鉴定,并对分离毒株的致病性、生长特性等做了进一步的研究;对分离株的g E基因进行了克隆、测序以及序列分析,通过g E基因来了解分离株的分子特点;还对分离株的免疫原性和抗原差异性进行了分析,以及对分离株制备的灭活疫苗进行了初步的应用。研究结果表明病料接种细胞后,出现典型的伪狂犬病毒细胞病变,如圆缩、拉网、细胞融合等细胞病变,PCR鉴定结果为PRV阳性、病毒能被伪狂犬病毒阳性血清所中和、病毒接种的细胞直接荧光反应有阳性信号以及电镜观察,均证明分离的病毒为PRV,并将此分离株命名为Hrb-2018株;该分离株接种家兔、小鼠以及断奶仔猪后,感染动物全部死亡,并均表现出典型的伪狂犬病临床症状,表明该分离株有较强的致病力;病毒的一步生长曲线表明,分离株的最高病毒含量要高于经典株,病毒含量达到峰值的时间也较经典株的时间短,表明分离株具有更强的细胞适应能力。所扩增的g E基因ORF全长1737bp,编码578个氨基酸,与参考毒株的核苷酸同源率在98.3%~99.7%,氨基酸同源率在97.7%~99.3%。构建的遗传进化树表明,分离株与国内2011年之后分离的毒株在一个小的进化分支上,亲缘关系最近;与国内较为经典的分离株如EA株等处于一个较大的进化分支内,其亲缘关系较近;同属于基因II型。与国外的分离株,如Becker株,则处于两个不同的大的进化分支上,亲缘关系较远,表明所分离株确为变异株。进一步对g E基因推到的氨基酸进行分析,分离株在第48位、492位各插入1个D天冬氨酸,以及488位V-I的变化,符合2011年后PRV变异株所具有的分子生物学特征。用分离株制备的疫苗免疫断奶仔猪后,能产生良好的中和抗体水平,攻毒后,免疫组的猪除个别的有体温升高的情况外,无其他任何临床症状,而未免疫的猪则全部出现精神萎靡、食欲减退、体温升高、神经症状甚至死亡,表明用分离株有着良好的免疫原性;抗原差异性分析实验结果中,不同毒株在中和抗体水平以及攻毒保护率上均存在明显的抗原差异。疫苗的初步应用效果良好。以上的研究结果表明,在采集的病料中所分离得到的是猪伪狂犬病毒,该病毒有较强的致病力和细胞适应性,为2011年起在我国开始流行的毒株,该毒株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并且与我国广泛使用的疫苗株存在抗原差异,制备的灭活疫苗初步应用效果良好,也为今后进一步研究其致病机理、筛选疫苗株、分子流行病学研究以及病原诊断等提供了有价值的毒株。

万曾培[8](2020)在《猪伪狂犬病毒流行株的分离鉴定及抗原性差异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猪伪狂犬病(Pseudorabies,PR)是由伪狂犬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引起猪神经系统紊乱、呼吸系统疾病、生殖障碍和发烧的急性传染病。猪伪狂犬病主要损害母猪和哺乳仔猪,主要症状是母猪繁殖障碍,哺乳仔猪神经症状、呕吐及腹泻死亡。2011年底首先在天津暴发免疫过经典疫苗的生长育肥猪表现神经症状而死亡的新流行猪伪狂犬病现象,到目前为止,新暴发的猪伪狂犬病已在我国各个地区流行再度成为危害我国养猪业的重要传染病之一。针对新流行的猪伪狂犬疫情,了解新流行的猪伪狂犬病毒株遗传演化及基因变异状况有利于指导防控净化猪伪狂犬病工作。2018年,福建福州某猪场发生疑似猪伪狂犬病的疫情,取发病猪病变脏器进行核酸检测,确诊为PRV野毒感染,为分析病毒毒力,本研究利用小鼠回归试验、易感细胞接种及间接免疫荧光分离鉴定了一株PRV流行毒,命名为PRV-FJFZ株,之后进一步对PRV-FJFZ株进行毒价测定及g E、TK、g B和g C基因扩增测序分析,得到以下结果。(1)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及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析显示,2011年后新流行的基因Ⅱ型猪伪狂犬毒株在g E、TK、g B和g C基因编导的氨基酸序列有多个位点的插入、缺失或替换等。(2)通过g E、TK、g B和g C基因序列比对分析,PRV-FJFZ株与国内各地区2011年后流行PRV毒株属于基因Ⅱ型且位于同一独立的分支,与欧美等分离株亲缘关系较远。(3)通过对PRV-FJFZ株进行毒价测定评估毒力情况,结果显示TCID50=10-7.2/0.1m L,LD50=10-3.56/0.1m L,PRV-FJFZ株对易感细胞感染性强。为进一步分析PRV-FJFZ株的毒力,本文基于实验室PRV流行毒三基因缺失株PRV-GD0304(GD1406TK-/g E-/g I-株)的研究基础,评估了流行野毒与经典疫苗毒血清交叉免疫保护作用。(4)根据血清型分型鉴定标准分析,PRV-GD1406和PRV-Bartha K61毒株间交叉反应程度相关系数R>70%,表明新流行野毒与经典毒株处于同一个血清型的不同亚型没有发生变异。(5)传统毒株PRV-Bartha K61株疫苗仍然有效,对基因Ⅱ型流行毒株呈中亲和力,选用PRV-Bartha疫苗时应选用抗原量高、作用持久、调整免疫程序以确保猪群有较高的抗体水平。(6)选用基因Ⅱ型流行株PRV-GD0304(GD1406TK-/g E-/g I-株)作为疫苗接种后诱导产生中和抗体水平高,对Bartha K61株具有较高的交叉中和能力,提示PRV-GD1406株有望成为预防基因Ⅱ型猪伪狂犬病毒的疫苗候选株,扩大应用范围。(7)血清中和试验采用不同血清(猪抗PRV-GD0304、猪抗PRV-Bartha K61)对分离株PRV-FJFZ进行中和,结果显示猪抗PRV-GD0304对PRV-FJFZ株的中和效价比猪抗PRV-Bartha K61对PRV-FJFZ株中和效价高,说明PRV-GD0304株对PRV-FJFZ株呈现高亲和力,抗原性更加接近。

马振乾[9](2019)在《猪瘟免疫群抗体与病毒变异监测及病毒亚单位疫苗的免疫效果评价》文中认为猪瘟(Classical swine fever,CSF)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为国家法定的一类动物疫病和OIE通报性疫病之一,严重影响养猪业健康发展。近年来发现,母猪感染后呈现繁殖障碍、流产和产死胎和弱胎,有些早产仔猪呈持续性感染和先天性震颤。目前,国内应用猪瘟疫苗控制猪瘟虽然取得了很大成效,但是免疫猪群依然时常存有猪瘟的发生与流行。造成免疫猪群发生猪瘟的原因比较复杂,其中免疫程序不尽合理、疫苗质量存在问题,尤其是对免疫猪群免疫效果缺乏监测与追踪是导致猪瘟时常发生的主要原因。因此,及时跟踪与监测猪瘟免疫猪群的抗体水平,确定猪群的猪瘟疫苗免疫效果及猪瘟病毒的感染情况,发现猪瘟病毒流行毒株的遗传变异趋势,将为有效防控猪瘟的发生与流行提供有效的理论依据。本研究应用免疫学、分子生物学和病毒学等技术手段对我国2015-2017年部分地区猪瘟疫苗免疫猪群的抗体水平、猪瘟病毒的感染情况及猪瘟病毒的遗传变异进行了研究,并对猪瘟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的免疫效果进行了监测与分析。同时对国内近年来新发的仔猪非典型瘟病毒感染进行了初步研究,取得了如下主要结果。一、应用ELISA方法对采自国内26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的2009个不同规模的养猪场共计48731份猪瘟疫苗免疫血清进行了抗体检测,结果发现在2015-2017年期间,各区域样品猪瘟抗体阳性率在68.30%82.94%之间,平均阻断率在55.60%65.60%之间;不同生长阶段猪群的猪瘟抗体监测结果显示,种猪群(后备母猪、公猪和母猪)抗体水平最好,其阳性率在79.92%88.93%之间,平均阻断率在62.48%71.55%之间;保育阶段的猪群抗体水平最差,猪瘟抗体阳性率在48.19%57.41%之间,平均阻断率在41.34%46.84%之间。在2015-2017年间,每年采集的样品猪瘟抗体平均阻断率在50.00%90.00%之间的数量所占比例都最高,在57.14%62.12%之间;采集于不同月份及年份的样品,其猪瘟抗体水平监测结果显示没有明显的变化规律。二、对采集的3069份病料应用RT-PCR方法进行猪瘟病毒核苷酸序列检测,结果表明,2016年猪瘟阳性率最高为16.40%,其次为2015年,猪瘟阳性率为13.30%,2017年猪瘟阳性率最低,为12.80%。比较采自各季度样品的猪瘟病毒检测结果,显示第二季度猪瘟病毒的检出率最高,为14.80%24.40%。对猪群猪瘟病毒及其他三种常见病毒混感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混合感染的比例为0.98%9.24%,其中,与猪繁殖障碍与呼吸道综合征(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PRRS)混感比例最高,在6.70%9.24%之间,与猪伪狂犬病(Pseudorabies,PR)混合感染比例最低,在0.98%1.20%之间。三、应用RT-PCR技术,对采自山东和河南的18株猪瘟流行毒株进行分子生物学分析,结果发现这18株毒株与国内外参考毒株E2核苷酸同源性在79.7%99.0%之间,与标准毒株Shimen株E2核苷酸同源性在81.0%94.7%之间,其中SD11株与疫苗毒株E2核苷酸同源性最低为79.9%,SD05株与疫苗毒株E2核苷酸同源性最高为99.2%。18株毒株E2基因推导的氨基酸与参考毒株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在50.2%98.5%之间,与标准毒株Shimen株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在52.1%86.9%之间,与疫苗毒株C株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在52.1%97.7%之间,其中SD10株与疫苗毒株氨基酸序列同源性最低,HN02株与疫苗毒株氨基酸序列同源性最高。病毒序列与进化树分析发现,分离的18株流行毒株主要属于1.1亚群和2.1亚群,但以2.1亚群为主,且2.1b为优势流行毒株,占到72.22%,这表明我国猪瘟流行毒株存在遗传变异多样性。四、应用分子生物学等技术方法对河南省规模化猪场近年发生的临床上以新生仔猪震颤为主要特征的疫病进行了研究,结果从发病猪群检测出非典型瘟病毒的基因序列。扩增与测定的病毒基因序列与GenBank中的现有非典型瘟病毒进行比对分析,发现该非典型瘟病毒(Atypical porcine pestivirus,APPV)毒株(Xuchang2018)与国外APPV分离株同源性在89.5%94.2%之间,其中与美国USA2013株同源性最高为94.2%;而与国内江西分离的七个APPV毒株的同源性最高,在90.2%97.6%之间;与国内广东三个分离株的同源性相对较低,在85.4%86.3%之间。苏木素伊红染色显示,发病猪小脑白质中有大量的空泡变性,小脑中的髓磷脂含量减少,感染动物的脑部血管周围的局部神经胶质细胞有显着的减少。本研究确定出河南省猪群存在APPV感染,该结果为本地区本病的防控打下了基础。五、对猪瘟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与传统猪瘟弱毒活疫苗进行对比试验,确定了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抗体维持时间。选择400头仔猪,随机分为试验组(猪瘟亚单位疫苗)与对照组(细胞苗),每组200头仔猪,分别在免疫后0天、30天、60天、90天、125天,即30日龄、60日龄、90日龄、120日龄和155日龄进行采样,每组每次随机采血10份;试验组仔猪在30日龄颈部肌肉注射1头份猪瘟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对照组仔猪分别在30日龄和60日龄颈部肌肉注射各1头份高效猪瘟弱毒活疫苗。结果发现,试验组猪瘟抗体水平在免疫后90天达到最高,阻断率达到88.23%,随后开始下降,但155日龄仍处于较高水平,维持时间较长,并且受猪繁殖障碍与呼吸道综合征影响较小。

胡哲[10](2019)在《丹东市某猪场流行性腹泻诊断及防制研究》文中认为近几年来,PED广泛流行,已成为制约全球养猪业发展的顽疾和难题。本课题通过丹东市某猪场2013-2017年度连续6次爆发流行性猪腹泻疫病发病规律、病原检测和防制措施的探索研究,为规模化猪场PED的快速诊断与鉴别诊断、快速扑灭与有效防制提供重要思路、科学依据和宝贵经验。本试验于2013-2017年度采用临床检查、发病统计、病理剖解、PEDV胶体金试纸条检查、PEDV的RT-PCR对954头病猪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结果:本病流行特点多发生在寒冷季节,各种猪只都发病,但仔猪缺少抗体最易感,日龄越小病死率越高,治疗效果不尽理想;仔猪典型症状为拉黄白色或灰褐色水样粪便,迅速脱水衰竭而亡;特征病变为小肠壁变薄、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出血、胃黏膜充血或出血、肾脏有出血点、脾脏边缘梗死;p H试纸检测为弱酸性,PEDV胶体金试纸条检测564头为强阳性;RT-PCR检测PEDV为阳性,S1基因测序确诊为2011年PEDV流行毒株感染,与AJ1102同源率97.5%,KDGG13-2013同源率97.2%,与CH-LNC-2012S、USA2014、South Korea-2008同源率97.0%,与PEDV4-S-3同源率96.6%。本课题于2015年度进行仔猪药物治疗对比试验:将受试10日龄以内腹泻仔猪随机分为5组,每组30头。1组为西药治疗组,2组为中药治疗组,3组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4组为补液盐+干扰素诱导剂治疗组,5组为致病不治疗对照组。结果4组效果最好,治疗有效率和痊愈率分别为56.7%、30%。于2016年度进行母猪返饲防制对比试验:试验分3个组,1组返饲对象是临产前15d以内的妊娠母猪,2组返饲对象是临产前15~30d的妊娠母猪,对照组母猪不作任何处理。结果试验2组效果最好,腹泻率和死淘率分别为43.77%、34.74%,均与对照组差异显着(P<0.05)。于2016年2月至2017年10月进行综合防制改进方案实施效果对比试验:采用母猪返饲+自家组织苗接种+配套生物安全综合措施,母猪和仔猪抗原阳性率均明显降低,抗体阳性率提高19%~34%,母猪产仔和仔猪成活数显着提升;仔猪腹泻发病率、死淘率分别降至4.7%、0.37%,有效防止了PED的发生。试验结果表明:快速科学诊断是防制PED的前提条件,(口服补液盐+干扰素诱导剂)+隔离消毒+母猪返饲+自家组织苗接种+配套生物安全综合措施是防制PED的有效措施。

二、某猪场发生仔猪伪狂犬病的诊断(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某猪场发生仔猪伪狂犬病的诊断(论文提纲范文)

(1)规模化母猪场五种疫病血清学监测及部分病原鉴定、免疫程序调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猪瘟的研究概况
        1.1.1 概述
        1.1.2 病原学
        1.1.3 猪瘟流行病学和临床症状
        1.1.4 诊断方法
    1.2 伪狂犬的研究概况
        1.2.1 概述
        1.2.2 病原学
        1.2.3 伪狂犬流行病学和临床症状
        1.2.4 诊断方法
    1.3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研究概况
        1.3.1 概述
        1.3.2 病原学
        1.3.3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流行病学和临床症状
        1.3.4 诊断方法
    1.4 口蹄疫病的研究研究概况
        1.4.1 概述
        1.4.2 病原学
        1.4.3 口蹄疫病流行病学和临床症状
        1.4.4 诊断方法
    1.5 圆环病毒2 型的研究概况
        1.5.1 概述
        1.5.2 病原学
        1.5.3 圆环病毒2型病流行病学和临床症状
        1.5.4 诊断方法
    1.6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3 个规模化母猪场5 种疫病抗体检测与分析
    2.1 实验材料
        2.1.1 实验样品来源
        2.1.2 仪器设备
        2.1.3 实验试剂
        2.1.4 样品处理
    2.2 实验方法
        2.2.1 猪瘟病毒抗体ELISA检测
        2.2.2 伪狂犬病毒抗体ELISA检测
        2.2.3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抗体ELISA检测
        2.2.4 口蹄疫病毒抗体ELISA检测
        2.2.5 圆环病毒2 型抗体ELISA检测
    2.3 试验结果
        2.3.1 规模母猪场猪瘟病毒抗体ELISA检测
        2.3.2 规模母猪场伪狂犬病毒抗体ELISA检测
        2.3.3 规模母猪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抗体ELISA检测
        2.3.4 规模母猪场口蹄疫病毒抗体ELISA检测
        2.3.5 规模母猪场圆环病毒2 型抗体ELISA检测
    2.4 讨论与分析
        2.4.1 猪瘟病毒抗体ELISA检测结果分析
        2.4.2 伪狂犬病毒抗体ELISA检测结果分析
        2.4.3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抗体ELISA检测结果分析
        2.4.4 口蹄疫病毒抗体ELISA检测结果分析
        2.4.5 圆环病毒2 型抗体ELISA检测结果分析
第三章 A规模化母猪场圆环病毒2 型抗原检测
    3.1 实验材料
        3.1.1 实验样品来源及抽样原则
        3.1.2 仪器设备
        3.1.3 实验试剂
        3.1.4 样品处理
    3.2 试验方法
        3.2.1 圆环病毒2 型抗原ELISA检测
    3.3 检测结果
    3.4 讨论与分析
第四章 A规模化猪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基因型鉴定及分析
    4.1 实验材料
        4.1.1 病料采集
        4.1.2 主要试剂
        4.1.3 仪器
        4.1.4 引物设计与合成
        4.1.5 样品处理
        4.1.6 病毒核酸提取
        4.1.7 PCR产物纯化回收、测序
        4.1.8 序列分析
    4.2 试验结果
        4.2.1 PCR扩增结果
        4.2.2 基因核苷酸同源性分析
        4.2.3 基因遗传进化树分析
    4.3 .讨论
第五章 A规模化母猪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免疫程序调整试验
    5.1 材料与方法
        5.1.1 材料
        5.1.2 方法
    5.2 试验结果
        5.2.1 调整后母猪抗体检测结果
        5.2.3 调整前后母猪抗体合格率对比
    5.3 讨论与分析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2)江苏某种猪场伪狂犬病的防控与净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文献综述 猪伪狂犬病的研究进展
    1 伪狂犬病
    2 伪狂犬病毒
        2.1 PRV基因组结构和基因表达
        2.2 PRV的复制
        2.3 PRV的变异毒株
    3 PRV的致病机制
    4 PRV的流行病学
        4.1 宿主范围
        4.2 传播方式
        4.3 临床症状
        4.4 病理变化
    5 PRV的诊断与检测
        5.1 PRV的ELISA检测
        5.2 病毒的分离与鉴定
        5.2.1 人工感染家兔实验
        5.2.2 细胞培养PRV试验
        5.3 中和试验(SNT)
        5.4 免疫荧光法
        5.5 PCR技术
    6 防制
        6.1 规范引种
        6.2 疫苗免疫
        6.3 生物安全防控
        6.4 监测抗体水平动态
第二章 试验研究江苏某种猪场伪狂犬病的防控与净化研究
    1 实验材料
        1.1 器材
        1.2 猪伪狂犬病疫苗
        1.3 试剂
        1.3.1 PRV gpI(gE)抗体检测试剂盒
        1.3.2 PRV gB抗体检测试剂盒
    2 方法
        2.1 实验猪场
        2.2 猪场PR净化方案
        2.2.1 猪场PR净化的评定标准
        2.2.2 PR的免疫净化路线
        2.2.3 猪场PR感染程度
        2.2.4 猪场PR净化实施方案
        2.3 猪场PRV免疫和感染情况监测
        2.3.1 样本的采集
        2.3.2 检测方法
        2.4 PR净化后阴性场的维持
    3 结果
        3.1 2015年~2018年种猪PRV-gE抗体检测情况
        3.1.1 2015年种猪PRV-gE抗体检测情况
        3.1.2 2016年种猪PRV-gE抗体检测情况
        3.1.3 2017年种猪PRV-gE抗体检测情况
        3.1.4 2018年种猪PRV-gE抗体检测情况
        3.2 2015年~2018年种猪PRV-gE抗体阳性率趋势变化
        3.3 2017年~2018年期间检测种猪PRV-gB抗体情况
        3.4 PR对猪场生产水平的影响
    4 讨论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3)福建省某猪场猪流行性腹泻的检测与防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PED研究进展
        1.1 病原特征
        1.2 PEDV基因组结构与功能
        1.3 流行病学
        1.4 临床表现
        1.5 致病机制
        1.6 诊断方法
        1.6.1 病毒分离
        1.6.2 血清学试验
        1.6.3 分子生物学检测
        1.7 防治措施
        1.7.1 预防
        1.7.2 治疗
        1.7.3 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
        1.7.4 检测淘汰措施
第二章 发病猪场猪流行性腹泻的诊断
    1 材料与方法
        1.1 背景
        1.2 材料
        1.2.1 样品采集
        1.2.2 试剂耗材
        1.2.3 仪器
        1.3 方法
        1.3.1 核酸提取及反转录
        1.3.2 RT-PCR检测
        1.3.3 不同阶段猪群PEDV病毒载量分析
        1.3.4 水质检测
        1.3.5 数据的处理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临床症状观察及剖检病理变化
        2.2 猪流行性腹泻RT-PCR检测结果
        2.3 猪传染性胃肠炎RT-PCR检测结果
        2.4 猪轮状病毒RT-PCR检测
        2.5 猪代尔塔冠状病毒RT-PCR检测
        2.6 猪瘟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
        2.7 猪蓝耳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
        2.8 猪伪狂犬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
        2.9 猪圆环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
        2.10 不同阶段猪群PEDV病毒载量分析
        2.11 水质检测
    3 讨论
第三章 福建某猪场PEDV同源性分析及防控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1.1 病料
        1.1.2 材料
        1.1.3 主要仪器
        1.2 方法
        1.2.1 PCR检测
        1.2.2 PCR产物测序分析
        1.2.3 疫情处理
        1.2.4 荧光定量PCR分析处理后哺乳仔猪粪便中的病毒情况
    2 结果与分析
        2.1 PCR产物测序结果
        2.2 紧急免疫效果
    3.讨论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4)仔猪伪狂犬病的诊断与病理解剖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材料与方法
    1.1病料来源
    1.2主要试剂
    1.3细菌分离培养与动物实验
    1.4荧光定量PCR检测
    1.5病理组织学观察
    1.6透射电镜观察
2结果
    2.1细菌分离与动物实验
    2.2荧光定量PCR检测
    2.3临诊与剖检病理变化
    2.4病理组织学变化
    2.5超微结构变化
3讨论

(5)猪圆环病毒2型和3型双重微滴式数字PCR检测方法的建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PCV的病原学特征
        1.1.1 形态及理化性质
        1.1.2 PCV基因结构特征
    1.2 PCV的复制方式
    1.3 PCV的分类
        1.3.1 PCV1的基因结构
        1.3.2 PCV2的基因结构与分型
        1.3.3 PCV3的基因结构
    1.4 PCV2和PCV3引起的相关综合征和疾病
        1.4.1 PCV2引起的相关综合征和疾病
        1.4.2 PCV3引起的相关综合征和疾病
    1.5 PCV2和PCV3与其他病原体引起的混合感染
        1.5.1 PCV2与其他病原体引起的混合感染
        1.5.2 PCV3与其他病原体引起的混合感染
        1.5.3 PCV2与PCV3的混合感染
    1.6 研究进展
        1.6.1 免疫学诊断方法
        1.6.2 分子生物学诊断方法
        1.6.3 PCV2和PCV3的双重检测
    1.7 微滴式数字PCR
        1.7.1 数字PCR的简介
        1.7.2 数字PCR的分类
        1.7.3 ddPCR的优点
        1.7.4 ddPCR的应用
    1.8 论文研究内容、目的和意义
        1.8.1 研究内容和方法
        1.8.2 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猪圆环病毒2型微滴式数字PCR定量检测方法的建立
    2.1 实验材料
        2.1.1 实验仪器
        2.1.2 实验试剂
        2.1.3 实验样品
    2.2 实验方法
        2.2.1 细菌的培养
        2.2.2 核酸的提取与反转录
        2.2.3 标准品的制备
        2.2.4 标准品的制备
        2.2.5 PCV2的qPCR和ddPCR反应体系的建立和优化
        2.2.6 qPCR和ddPCR检测PCV2的特异性实验
        2.2.7 qPCR和ddPCR检测PCV2的灵敏度实验及标准曲线绘制
        2.2.8 qPCR和ddPCR检测PCV2的最低检测限实验和重复性实验
    2.3 实验结果
        2.3.1 引物的筛选和体系的优化
        2.3.2 qPCR和ddPCR检测PCV2的特异性实验
        2.3.3 qPCR和ddPCR检测PCV2的灵敏度实验及标准曲线绘制
        2.3.4 qPCR和ddPCR检测PCV2的最低检测限实验和重复性实验
    2.4 讨论与小结
第三章 微滴式数字PCR检测猪圆环病毒3型方法的建立
    3.1 实验材料
        3.1.1 实验仪器
        3.1.2 实验试剂
        3.1.3 实验样品
    3.2 实验方法
    3.3 实验结果
        3.3.1 引物的筛选和体系的优化
        3.3.2 qPCR和ddPCR检测PCV3的特异性实验
        3.3.3 qPCR和ddPCR检测PCV3的灵敏度实验及标准曲线绘制
        3.3.4 qPCR和ddPCR检测PCV3的最低检测限实验和重复性实验
    3.4 小结
第四章 双重微滴式数字PCR检测猪圆环病毒2型和3型方法的建立
    4.1 实验材料
        4.1.1 实验仪器
        4.1.2 实验试剂
        4.1.3 实验样品
    4.2 实验方法
        4.2.1 标准品的制备
        4.2.2 引物与探针的设计合成
        4.2.3 双重qPCR检测PCV2和PCV3反应体系的建立
        4.2.4 双重dd PCR检测PCV2和PCV3反应体系的建立
        4.2.5 双重qPCR检测PCV2和PCV3的灵敏度实验及标准曲线绘制
        4.2.6 双重dd PCR检测PCV2和PCV3的灵敏度实验及标准曲线绘制
        4.2.7 方差分析
    4.3 实验结果
        4.3.1 双重qPCR和双重dd PCR检测PCV2和PCV3反应体系的建立
        4.3.2 双重qPCR和双重dd PCR检测PCV2和PCV3灵敏度实验
        4.3.3 方差分析
    4.4 小结
第五章 实际样本检测和实际应用
    5.1 实际样本检测
        5.1.1 实验样本
        5.1.2 提取方法
        5.1.3 实际样本检测结果
    5.2 猪圆环病毒2型和3型双重微滴式数字PCR检测试剂盒的研发
        5.2.1 简介
        5.2.2 试剂盒组成
        5.2.3 具体操作步骤
        5.2.4 结果判读
        5.2.5 注意事项
    5.3 猪圆环病毒2型和3型实时荧光PCR检测试剂盒的研发
        5.3.1 简介
        5.3.2 试剂盒组成
        5.3.3 具体操作步骤
        5.3.4 结果判读
        5.3.5 注意事项
    5.4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和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中英文缩略表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情况
致谢

(6)新疆三个规模化猪场CSF、PR、PRRS及PCV2免疫抗体的动态检测及免疫程序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猪瘟的研究现状
        1.1 病原学
        1.2 流行病学
        1.3 致病机理
        1.4 临床症状
        1.5 病理变化
        1.6 诊断与防控
    2 猪伪狂犬病的研究现状
        2.1 病原学
        2.2 流行病学
        2.3 发病机理
        2.4 临诊症状
        2.5 病理变化
        2.6 诊断及防治
    3 猪蓝耳病的研究现状
        3.1 病原学
        3.2 流行病学
        3.3 致病机理
        3.4 临床症状
        3.5 病理变化
        3.6 诊断及防治
    4 猪圆环病毒相关疾病研究现状
        4.1 病原学
        4.2 流行病学
        4.3 致病机理
        4.4 临诊症状
        4.5 临床诊断
        4.6 防治措施
    5 我国当前规模化养猪场病毒性传染病的现状
        5.1 流行病学
        5.2 疫苗免疫
        5.3 免疫程序
    6 本文的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试验研究
    实验一 新疆不同地区三个规模化猪场CSF抗体的检测测及免疫程序优化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方法
        2 实验结果
        2.1 三个不同地区猪场猪瘟免疫抗体检测结果
        2.2 2019 年春季猪瘟免疫抗体检测结果
        2.3 2019 年秋季猪瘟免疫抗体检测结果
        2.4 免疫程序优化
        3 讨论
        3.1 A猪场猪瘟抗体的分析
        3.2 B猪场猪瘟抗体的分析
        3.3 C猪场猪瘟抗体的分析
    实验二 新疆不同地区三个规模化猪场PR抗体的检测及免疫程序优化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实验方法
        2 实验结果
        2.1 三个不同地区猪场猪伪狂犬免疫抗体检测结果
        2.2 2019 年春季猪伪狂犬免疫抗体检测结果
        2.3 2019 年秋季猪伪狂犬免疫抗体检测结果
        2.4 免疫程序优化
        3 讨论
        3.1 A猪场伪狂犬抗体的分析
        3.2 B猪场伪狂犬抗体的分析
        3.3 C猪场伪狂犬抗体的分析
    实验三 新疆不同地区三个规模化猪PRRS抗体的检测及免疫程序优化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实验方法
        2 实验结果
        2.1 三个不同地区猪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免疫抗体检测结果
        2.2 2019 年春季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免疫抗体检测结果
        2.3 2019 年秋季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免疫抗体检测结果
        2.4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免疫程序优化调整
        3 讨论
        3.1 A猪场PRRSV抗体结果分析
        3.2 B猪场PRRSV抗体结果分析
        3.3 C猪 PRRSV抗体结果分析
    实验四 新疆不同地区三个规模化猪PCV2 抗体的检测及免疫程序优化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实验方法
        2 实验结果
        2.1 三个不同地区猪圆环病免疫抗体检测结果
        2.2 2019 年春季猪圆环病免疫抗体检测结果
        2.3 2019 年秋季猪圆环病抗体检测结果
        2.4 猪圆环病毒病免疫程序优化调整
        3 讨论
        3.1 A猪场圆环抗体结果分析
        3.2 B猪场圆环抗体结果分析
        3.3 C猪场圆环抗体结果分析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猪瘟抗体检测方法
作者简介
    在学校期间参与的研究课题
    在校期间发表的文章
附件

(7)猪伪狂犬病病毒流行株的分离鉴定及免疫原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伪狂犬病的流行病学
        1.1.1 易感动物
        1.1.2 传播途径
        1.1.3 国内外流行情况
        1.1.4 猪伪狂犬病的净化情况
    1.2 伪狂犬病毒的病原学
        1.2.1 分类地位
        1.2.2 基因组及其表达的蛋白
        1.2.3 病毒的致病机理
        1.2.4 病毒的理化特性
    1.3 伪狂犬病的诊断和检测方法
        1.3.1 临床诊断
        1.3.2 实验室检测
    1.4 伪狂犬病疫苗的研究进展
        1.4.1 灭活疫苗
        1.4.2 弱毒疫苗
        1.4.3 基因工程疫苗
    1.5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1.1 病料
        2.1.2 细胞、毒株、血清和疫苗
        2.1.3 实验动物
        2.1.4 主要试剂
        2.1.5 主要仪器和设备
        2.1.6 主要溶液的配置和保存
    2.2 试验内容与方法
        2.2.1 病料的处理
        2.2.2 病料的PCR鉴定
        2.2.3 病毒的分离培养
        2.2.4 分离病毒的鉴定
        2.2.5 病毒的生长曲线的测定
        2.2.6 病毒的动物感染实验
        2.2.7 病毒gE基因的克隆、测序及序列分析
        2.2.8 分离病毒灭活疫苗的初步应用
3 结果
    3.1 病料的鉴定结果
    3.2 病料的分离培养结果
        3.2.1 病毒的分离结果
        3.2.2 分离病毒含量的测定结果
    3.3 分离病毒的鉴定结果
        3.3.1 病毒株PCR的鉴定结果
        3.3.2 血清学鉴定结果
        3.3.3 电镜的观察结果
        3.3.4 直接免疫荧光法鉴定结果
    3.4 病毒的生长曲线测定结果
    3.5 致病力试验测定结果
        3.5.1 对家兔的致病力测定结果
        3.5.2 对小白鼠的致病力测定结果
        3.5.3 对断奶仔猪的致病力测定结果
    3.6 病毒gE基因的克隆、测序及序列分析结果
        3.6.1 病毒gE基因的PCR扩增结果
        3.6.2 病毒gE基因测序及序列分析结果
    3.7 分离病毒灭活疫苗的初步应用结果
        3.7.1 分离株的免疫效果测定结果
        3.7.2 与经典疫苗株抗原差异性的测定结果
4 讨论
    4.1 猪伪狂犬病病毒流行株的分离鉴定
    4.2 猪伪狂犬病毒分离株的gE基因
    4.3 猪伪狂犬病毒分离株的免疫原性
    4.4 猪伪狂犬病毒分离株的抗原差异性
    4.5 猪伪狂犬病病毒分离株灭活疫苗初步应用的效果
5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8)猪伪狂犬病毒流行株的分离鉴定及抗原性差异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表
第一章 猪伪狂犬病的研究进展
    1.1 猪伪狂犬病毒的流行史
    1.2 猪伪狂犬病毒的生物学特性
        1.2.1 猪伪狂犬病毒的病原学分类
        1.2.2 猪伪狂犬病毒形态结构
        1.2.3 猪伪狂犬病毒的基因组
        1.2.4 猪伪狂犬病毒的主要编码蛋白
    1.3 猪伪狂犬病的致病机理
    1.4 猪伪狂犬病的流行病学
    1.5 猪伪狂犬病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
    1.6 猪伪狂犬病的诊断、防控和净化
        1.6.1 猪伪狂犬病的诊断与防控
        1.6.2 猪伪狂犬病的净化与根除策略
    1.7 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一株猪伪狂犬病毒流行株的分离鉴定及基因序列分析
    2.1 材料与试剂
        2.1.1 病料、细胞和试验动物
        2.1.2 试剂
    2.2 试验方法
        2.2.1 病料处理
        2.2.2 引物的设计与合成
        2.2.3 病毒DNA的提取及PCR鉴定
        2.2.4 小鼠回归试验
        2.2.5 病毒分离培养
        2.2.6 病毒的间接免疫荧光鉴定
        2.2.7 病毒gE、gB、gC及 TK基因测序及比对分析
        2.2.8 病毒的TCID_(50)、LD_(50)测定结果
    2.3 结果
        2.3.1 病料PCR检测结果
        2.3.2 小鼠回归试验结果
        2.3.3 细胞感染与病毒分离
        2.3.4 病毒的间接免疫荧光鉴定
        2.3.5 PRV-FJFZ株 gE、TK、gB及 gC扩增结果
        2.3.6 g E基因测序结果分析
        2.3.7 TK基因测序结果分析
        2.3.8 g B基因测序结果分析
        2.3.9 g C基因测序结果分析
        2.3.10 病毒的TCID_(50)、LD_(50)测定结果
    2.4 讨论
    2.5 小结
第三章 猪伪狂犬病毒流行株与经典毒株抗原性差异分析
    3.1 材料与试剂
        3.1.1 试验动物及细胞
        3.1.2 毒株和试剂
    3.2 试验方法
        3.2.1 病毒繁殖
        3.2.2 病毒TCID_(50)测定
        3.2.3 高免血清制备
        3.2.4 微量交叉中和试验
        3.2.5 抗原性差异分析标准
        3.2.6 血清中和试验
    3.3 结果
        3.3.1 病毒繁殖
        3.3.2 TCID_(50)测定结果
        3.3.3 高免血清制备结果
        3.3.4 微量交叉中和试验结果
        3.3.5 抗原性差异分析
        3.3.6 血清中和试验结果
    3.4 讨论
    3.5 小结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成果

(9)猪瘟免疫群抗体与病毒变异监测及病毒亚单位疫苗的免疫效果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
引言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猪瘟(CSFV)流行情况概述
        1.1.1 国外猪瘟流行情况
        1.1.2 国内猪瘟流行情况
    1.2 CSFV特征与变异
        1.2.1 CSFV生物学特性
        1.2.2 CSFV基因组结构及功能
        1.2.3 我国CSFV遗传变异多样性
    1.3 猪非典型瘟病毒
        1.3.1 CT类型
        1.3.2 APPV流行情况
        1.3.3 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
        1.3.4 防治措施
    1.4 猪瘟疫苗研究进展
        1.4.1 核酸疫苗
        1.4.2 基因缺失疫苗
        1.4.3 活载体疫苗
        1.4.4 基因工程亚单位技术
    1.5 CSFV实验室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1.5.1 血清学检测
        1.5.2 分子生物学检测
    1.6 猪瘟防控技术与策略展望
    1.7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第2章 2015-2017 年国内猪场猪瘟抗体监测与初步分析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材料
        2.1.2 方法
    2.2 结果
        2.2.1 调查猪场数量及区域分布
        2.2.2 调查猪场不同规模数量
        2.2.3 国内调查猪场各区域样品猪瘟抗体监测结果
        2.2.4 调查猪场不同生产阶段样品猪瘟抗体监测结果
        2.2.5 调查猪场样品猪瘟抗体平均阻断率各水平比例结果
        2.2.6 调查猪场不同月份样品猪瘟抗体监测结果
        2.2.7 调查猪场不同年份样品猪瘟抗体监测结果
    2.3 讨论
        2.3.1 调查猪场不同区域样品猪瘟抗体监测分析
        2.3.2 调查猪场不同生产阶段样品猪瘟抗体监测结果
        2.3.3 调查猪场不同月份样品猪瘟抗体监测结果
        2.3.4 调查猪场不同年份样品猪瘟抗体水平及各水平比例监测结果分析
    2.4 小结
第3章 国内猪瘟病毒感染调查与分析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材料
        3.1.2 方法
    3.2 结果
        3.2.1 RT-PCR检测结果
        3.2.2 2015 -2017 年猪瘟病毒感染率
        3.2.3 猪瘟病毒感染季度阳性率
        3.2.4 猪瘟病毒与常见病毒性疾病混感比例
    3.3 讨论
        3.3.1 猪瘟病毒感染情况
        3.3.2 猪瘟病毒与其他病毒混合感染情况
    3.4 小结
第4章 山东和河南两地流行的猪瘟病毒E2基因遗传变异分析
    4.1 材料与方法
        4.1.1 病料来源
        4.1.2 主要试剂与仪器
        4.1.3 引物设计
        4.1.4 病料核酸纯化
        4.1.5 E2 基因RT-PCR扩增
        4.1.6 E2 基因序列分析
    4.2 结果
        4.2.1 E2 基因RT-PCR结果
        4.2.2 E2 基因核苷酸及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析
        4.2.3 E2 基因遗传进化关系分析
    4.3 讨论
        4.3.1 猪瘟野毒E2 基因遗传变异分析
        4.3.2 18 株流行毒株E2 基因遗传变异分析
    4.4 小结
第5章 非典型瘟病毒初步鉴定分析
    5.1 材料与方法
        5.1.1 材料
        5.1.2 方法
    5.2 结果
        5.2.1 临床症状及剖检症状
        5.2.2 组织病理切片结果
        5.2.3 RT-PCR结果
        5.2.4 序列结果分析
    5.3 讨论
    5.4 小结
第6章 猪瘟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与猪瘟弱毒活疫苗的免疫效果评价
    6.1 材料与方法
        6.1.1 材料
        6.1.2 方法
    6.2 结果与分析
        6.2.1 猪瘟抗体结果
        6.2.2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抗体结果
    6.3 讨论
        6.3.1 猪瘟抗体变化
        6.3.2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对猪瘟抗体的影响
    6.4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导师简介
作者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致谢

(10)丹东市某猪场流行性腹泻诊断及防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 猪流行性腹泻病原学
    2 猪流行性腹泻流行特点
    3 猪流行性腹泻传播途径
    4 猪流行性腹泻发病机理
    5 猪流行性腹泻诊断方法与鉴别诊断
        5.1 感观诊断与鉴别诊断
        5.2 实验室诊断与鉴别诊断
    6 猪流行性腹泻常规防制措施
    7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第二章 发病猪场流行性腹泻的诊断
    1 材料
        1.1 目标猪场
        1.2 用品、药品及设施
        1.3 PEDV试剂与器材
        1.4 PEDV、RT-PCR样品
        1.5 PCR检测设备
    2 方法
        2.1 临床检查
        2.2 发病统计
        2.3 病理解剖
        2.4 PEDV胶体金试纸条检查
        2.5 PEDV的RT-PCR检查
    3 结果
        3.1 临床症状
        3.2 发病情况(发病率、死淘率)
        3.3 剖检病理变化
        3.4 PEDV胶体金试纸条检测结果
        3.5 RT-PCR检测结果
    4 讨论
        4.1 生猪抗体水平低是爆发PED的直接原因
        4.2 猪舍设施陈旧老化是爆发PED的客观原因
        4.3 生物安全体系缺失是爆发PED的主观原因
        4.4 人员和饲养管理不到位是爆发PED的重要原因
    5 小结
第三章 仔猪流行性腹泻防制方法研究
    1 材料
        1.1 仔猪药物治疗效果对比试验材料
        1.2 母猪人工返饲效果对比试验材料
        1.3 综合防制改进方案实施效果对比试验材料
    2 方法
        2.1 仔猪药物治疗效果对比试验方法
        2.2 母猪人工返饲预防效果对比试验方法
        2.3 综合防制改进方案实施效果对比试验方法
    3 结果
        3.1 仔猪药物治疗效果对比试验结果分析
        3.2 母猪人工返饲效果对比试验结果分析
        3.3 综合防制改进方案实施效果对比试验结果分析
    4 讨论
        4.1 口服补液盐和干扰素诱导剂的治疗作用
        4.2 返饲母猪的选择对PEDV免疫抗体的影响
        4.3 病料选择、处理和使用对返饲效果的影响
        4.4 疫苗选择与接种对PEDV免疫效果的影响
        4.5 免疫抑制性疫病对PED免疫效果的影响
        4.6 建立生物安全屏障对防控PED至关重要
        4.7 霉变饲料饲喂母猪对PED发生的影响
    5 小结
        5.1 10日龄以内发病仔猪无特效药物
        5.2 临产前15~30d的妊娠母猪返饲好
        5.3 母猪返饲+自家组织苗接种效果好
        5.4 隔离消毒是防制PED的重要手段
        5.5 综合防制改进方案可有效防止PED发生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四、某猪场发生仔猪伪狂犬病的诊断(论文参考文献)

  • [1]规模化母猪场五种疫病血清学监测及部分病原鉴定、免疫程序调整[D]. 宋健颖. 塔里木大学, 2021(08)
  • [2]江苏某种猪场伪狂犬病的防控与净化研究[D]. 谢丽玲. 扬州大学, 2020(04)
  • [3]福建省某猪场猪流行性腹泻的检测与防治[D]. 吴龙成. 福建农林大学, 2020(06)
  • [4]仔猪伪狂犬病的诊断与病理解剖学研究[J]. 毛甜甜,白衡,方梅,陈达年,刘升,张彦平,贾宁. 中国兽医科学, 2020(12)
  • [5]猪圆环病毒2型和3型双重微滴式数字PCR检测方法的建立[D]. 刘雨琦. 暨南大学, 2020(03)
  • [6]新疆三个规模化猪场CSF、PR、PRRS及PCV2免疫抗体的动态检测及免疫程序优化[D]. 马铭. 石河子大学, 2020(08)
  • [7]猪伪狂犬病病毒流行株的分离鉴定及免疫原性分析[D]. 李岩. 东北农业大学, 2020(07)
  • [8]猪伪狂犬病毒流行株的分离鉴定及抗原性差异分析[D]. 万曾培.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2020(01)
  • [9]猪瘟免疫群抗体与病毒变异监测及病毒亚单位疫苗的免疫效果评价[D]. 马振乾. 吉林大学, 2019(02)
  • [10]丹东市某猪场流行性腹泻诊断及防制研究[D]. 胡哲. 沈阳农业大学, 2019(03)

标签:;  ;  ;  ;  ;  

猪场仔猪伪狂犬病诊断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