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乡建设

北京:城乡建设

一、北京:城乡统筹谋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胡如梅[1](2020)在《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和地方政府行为研究》文中指出探索建立集体产权与国有产权土地同等入市、同权同价的制度规范是构建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推进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的客观要求,是向城乡等值发展迈出的重要一步。这一制度改革的关键在于地方政府能够让渡权利,改变传统的由政府主导的土地资源配置方式,因此有必要关注这一过程中地方政府的行为表现、影响因素和作用机制。地方实践中,可以观察到政府征收入市、直接就地入市、指标交易入市三种基本的集体建设用地流转途径,但是正式的改革试点之前,只有个别一些地方主动突破城乡土地要素流转的规则限制,允许农民集体经济组织直接参与一级市场供地,大多数地方仍然以政府征收入市模式为主。在中央层面直接领导开展入市改革试点后,地方间的这种差异仍然存在。另外,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这些在早期允许集体土地直接入市的地方又呈现出上收土地开发权、由政府统筹入市的特征。基于这些实践观察,本文尝试探究在集体建设用地市场化改革过程中地方政府行为为什么会呈现出空间差异和时间演化特征?具体的研究问题包括:提高集体建设用地市场化配置水平是否优化了土地利用效率和收益分配结果?既然征地制度为地方政府发展土地财政提供了制度优势,为什么其中一些会主动放弃一级市场上供地的垄断地位?又如何解释这些地方在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后选择了不同的组织方式来实现集体建设用地入市?面对中央政府强化改革压力,地方间仍然表现出明显的回应差异,这又意味着什么?“制度环境”、“政策工具”和“资源利用”的分析框架,将地方的土地治理表现置于宏观激励结构和特定的制度环境,以及具体的地方情境中进行考察,帮助我们厘清体制因素和地方自然、经济、社会条件对政府土地治理行为的影响。对不同集体建设用地入市流转路径的比较分析显示,相比较传统的政府征收入市模式,允许符合规划条件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直接入市在当前阶段产生的土地增值收益相对较小,但是农民集体分享到的收益比例相对较高,达到60%以上。土地指标交易模式提升了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配置效率,同时缩小了因区位因素造成的农村内部的土地权益实现差距。此外,在不考虑产权差异的情况下,同一宗地块是通过政府征收入市还是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直接实施入市产生的土地增值收益并没有明显不同,但是后者的收益分配格局更有利于农村和农民。对广东省南海区近30年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入市流转历程进行梳理和分析发现,引资环境和农民集体的博弈能力等地方局限条件的s差异和变化,带来土地利用效率提升的诉求和利益主体间土地权益分配的矛盾,弱化了原有土地政策的优势,引致地方政府土地治理行为的差异和变化。地方政府间围绕招商引资展开激烈竞争是导致具备资本涌现优势和征地成本相对较高的地方在早期主动下放土地开发权的主要原因。当土地利用强度达到城市规划的限制,“大量引资”逐渐转为“优质选资”,土地区位和规模的优化调整有赖于原产权主体间达成集体行动,为降低这一过程的交易成本,同时考虑到农民事实上的土地产权已经形成,基于市场协商的政府主导模式成为这一阶段政策工具的新选择。进一步地,基于对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试点数据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验证了面对中央政府自上而下的土地市场化改革要求,地方政府回应行为的差异性源于对“以地生财”的依赖差异。“政府性债务规模”和“国有土地出让收入”,作为直接表征地方“以地生财”需求的代理变量,与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供应比例呈现负向关系,且前者的影响更为显着,一定程度上说明地方政府垄断和控制土地一级市场,并不完全是为了获取直接的土地出让收益,更重要的是方便以地抵押融资,但归根结底还是出于对“以地生财”的依赖。另外,文章选取能够表征地方其他税收收入成长状况的“预算内财政自给率”指标来间接反映地方对降低“以地生财”依赖的可能性,回归结果显示该指标对地方开展“农地入市”改革有显着促进作用,表现在财政自给率更高的地方,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面积和供应比例相对更大。该研究发现表明,在中国这样一个威权国家治理体制下,地方政府也并非完全服从上级,其施政行为还受地方发展偏好和具体情境的影响。研究总体上揭示了在经济分权和政治集权的国家治理框架下,横向间的地方竞争、纵向制约体制下的行政压力和包括引资环境、农民集体政策博弈能力在内的地方情境条件共同塑造了地方政府的土地治理行为。面对来自高层级政府的行政压力和来自农民集体的征地压力,财政自给率更高、对土地财政依赖更低的地方更倾向于切实开展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市场化改革。因此,需要对地方政府提供适当的激励来推进土地要素市场化改革的进程。最后,根据笔者有限的知识,本文或有以下贡献。一是关注政府这一特殊利益主体的价值取向和利益偏好对实现经济学意义上的资源利用效率的影响。不同于在传统土地资源经济学框架内关注资源利用效率和收益分配效应的研究,本文尝试从地方政府这个关键主体入手,将集体建设用地市场化的组织方式视为特定激励结构和制度环境下的工具选择结果,并综合利用新制度经济学和新政治经济学的相关理论探析这种工具选择的影响因素和作用机制。二是现有文献已经清楚地介绍了“市场化”改革可能引起的土地配置效率和权益分配变化等,但对地方政府主动向农民集体下放土地开发权,并在面对相同的“允许入市”的政策环境下采取了不同的组织方式来实现集体土地入市的这一问题的原因还没有太多研究。本文结合地方改革经验,综合运用定性和定量方法对该问题进行了探究。三是关注到本轮由中央政府直接领导的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中地方政府的回应差异,并由此引发对“以地谋发展”理论的再思考。

向洋[2](2020)在《乡村振兴视角下城郊空间分区及土地利用策略研究 ——以通州区漷县镇为例》文中提出在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我国乡村的发展找到了新的方向与道路。然而城郊地区是城市与乡村的交错地带,兼具城市与乡村的双重特征,其错综复杂的社会经济、产业类型以及土地利用均为乡村发展带来巨大的挑战,城郊地区无疑成为了乡村振兴战略中的难点。城郊地区土地利用资源的复杂性也决定了单一的模式无法满足其发展需求,因此为实现乡村振兴,城郊地区亟待打破传统方式,找寻新的发展方向。本文采取调查研究和分析研究两方面结合的方法,结合理论梳理我国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乡村发展历程,梳理城郊地区的特殊性及发展难点,提炼乡村振兴战略的相关要求,从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以及空间分区的角度,对城郊地区空间分区的必要性与可行性进行了探讨。以Arc GIS手段为支撑,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影响城乡关系的城乡联动程度、资源环境承载力、土地利用价值评估、社会经济现状四个方面的因素及指标权重,建立评价体系和方法,对城郊地区进行等级评定,划分出“城镇集聚区、城乡转型区、乡村发展区、生态保育区”四个政策分区,为城郊地区提供不同的空间发展思路和决策支持。从弹性和布局两个方面构建土地利用策略,提出“多村联合”、“山水林田城一体”等多种土地利用的新模式。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政府主导、农民参与、企业促进”的三方合作机理。首先,本文论证了城郊地区空间分区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并构建了城郊地区空间分区的理论框架,推动了空间政策分区在城郊地区的落实,并进一步指导微观层面的规划与策略制定,同时为解决城乡矛盾,实现城郊地区的动态、弹性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其次,在空间分区的基础上,构建了城郊地区土地利用的策略;最后,以北京副中心周边的漷县镇为例对城郊地区空间分区的工作方法进行了实例论证。以期为实现城郊地区的乡村振兴提供新的思路与参考。

张延曼[3](2020)在《新时代中国特色城乡融合发展制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在统筹城乡发展、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取得了显着进展,但中国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仍然显着。城乡要素流动不顺畅,公共资源配置不合理,发达城市和地区对欠发达地区的乡村带动力度发挥不足、带动意愿不强、带动机制不健全,致使当前城乡发展依然存在较大差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本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宗旨,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积极探索城乡发展新动力、新方向、新模式。在协同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以及乡村振兴战略的同时,对城乡关系进行历史性、全面性梳理,并站在全局性、战略性高度,提出了推动中国发展迈上新台阶的“城乡融合发展”战略。随着2019年5月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意见》、以及2019年12月29日国家发改委等18个部门和单位联合发布《关于开展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工作的通知》并印发《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改革方案》等举措的陆续实施和落实,新时代中国特色城乡融合发展正越来越多地在制度层面上得到保障与支撑。新时代中国正处于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通过对当前中国城乡融合发展制度体系的深刻挖掘,有助于更好地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更好地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城乡融合发展制度,进而更好地助力新型城镇化与乡村全面振兴。城乡融合发展制度体系的不断完善,是在补齐农村发展短板的基础上,破解城乡二元经济社会格局、释放乡村活力的迫切要求,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客观需要。围绕对城乡差距现状的揭示,以及对差距形成因素的深层次剖析,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城乡之间、城乡各要素之间、城乡居民之间的各种协调、统筹、融合发展关系;对当前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存在的如城乡要素自由流动机制不健全、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发展体制不合理、城乡要素配置以及治理结构不均衡、城乡社会基本公共服务普惠机制不健全等等一系列制度问题的深入探讨,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思考:对于拥有几千年城乡渊源的文明古国而言,对于正处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期的中国来说,如何能够在理论研究基础上加快实践创新的制度调整,找出一条有效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城乡融合发展的实践路径。本文共有六章。第一章绪论部分。重点描述研究的时代背景和政策背景,挖掘研究的理论意义并阐明实践价值,对国内外关于城乡融合发展制度的研究进行综述,并说明本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同时对创新之处以及不足进行归纳总结。第二章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其一是对相关概念的梳理,按照历史逻辑对城乡关系、城乡二元结构、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化以及城乡融合概念进行界定;其二阐述马克思主义城乡发展制度的理论奠基:从马克思恩格斯城乡融合发展制度思想,列宁关于城乡发展制度的思想,毛泽东对城乡发展制度的探索,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乡发展制度理论;其三是对当代西方城乡融合理论与实践的反思和借鉴。这部分主要为论文提供理论支撑。第三章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城乡发展的制度变迁历程。整个历程划分为三个阶段: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的城乡分割制度体系,改革开放至党的十八大之前的城乡历经曲折发展进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阶段,新时代以来城乡融合发展制度体系的逐渐形成。这部分主要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城乡制度发展历史进行梳理。第四章当前中国城乡发展的制度性短板及原因探析。具体从现行制度下城乡发展差距的外在表现、当前城乡发展制度体系的不尽完善,以及城乡发展出现制度性短板的深层次原因三个方面进行阐述和剖析。这部分主要阐述当前中国城乡发展制度在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并分析其原因。第五章构建与完善城乡融合发展制度是新时代中国发展的必然选择。这里针对前一章提到的现实问题,指出中国实施城乡融合发展制度的必然性。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论述:第一,城乡融合发展制度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迫切要求;第二,城乡融合发展制度有利于开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第三,城乡融合发展制度是破解社会主要矛盾的关键抓手;第四,城乡融合发展制度为社会和谐稳定发展提供有效保障。这部分主要阐述在新时代中国发展中构建城乡融合发展制度是必然选择。第六章新时代中国特色城乡融合发展制度的完善路径。首先,强调要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城乡融合发展之路:做好“三农”工作推动乡村振兴,合理利用存量空间搞好城市建设,发展产业群推进新型城镇化,以及满足居民在城乡安居的自由选择。这部分首先从宏观上对中国特色城乡融合发展制度进行把握,而后分别从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制度性通道的打通、进城务工人员基本权益保障制度的完善、城乡产业协同发展体制机制的建立健全三个角度,阐述新时代中国特色城乡融合发展制度该如何完善。

刘燕[4](2020)在《城乡融合发展下重庆地票交易政策解构及实施效果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制度变革及经济发展的综合推动下,原本分割、对立、扭曲的城乡关系向一体、融合的新型城乡关系转型是大势所趋。然而由于历史欠账累积过久,城乡区域人地资源错配问题依然客观存在,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农村地区发展不充分是我国当前面临的主要矛盾。过去的经验表明,赋予农村集体土地和国有土地同等权能,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是优化城乡资源配置、补齐农村发展短板的重要制度选择。目前,我国进入发展增速放缓、发展质量提升的新阶段,城乡之间人口、土地、资金等要素强联系、强互动驱使城乡关系条件、环境和发展目标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过去的经验可供参考但并不能完全适用于新的发展阶段。地票交易作为重庆探索城乡关系转型的核心任务和关键环节,开启了城乡之间人地要素流远程耦合作用,在欠发达地区具有典型代表性和可复制推广性。结合当下城乡关系转型发展需求,深入分析以地票交易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作用机理,系统判断城乡融合发展目标导向下地票交易政策执行效果,对照城乡融合发展要求修正地票交易不足,对建立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并在类似欠发达地区推广复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土地资源学、土地经济学等学科理论为指导,建立城乡之间人口流、土地流、资金流的系统联动界面,从理论上揭示重庆地票制度与城乡融合发展之间的联动机理。结合重庆市城乡融合发展现实条件及目标要求,从时间视角分析地票交易政策内容特点及演进特征;从空间视角分析地票市场供需规模的区域异化特性;从农户视角评价地票交易收益分享政策执行效果;结合城乡融合发展要求审视地票交易风险,提出完善地票交易制度的建议。研究结论如下:(1)地票交易与城乡融合发展具备深度嵌合的理论依据,可从时间、空间、组织三个维度建立耦合关系。从“分”的视角来看,城乡融合发展的内涵要义在于消除城乡之间要素互动的阻力因素,兼顾要素流动制度建设、优化资源空间配置和城乡居民同步发展综合目标。地票交易制度中蕴含了土地发展权转移价值显化、空间资源优化配置、地租地价等理论含义,以市场化机制激发了城乡之间人口流、土地流、资金流等要素远程耦合作用。从“合”的视角来看,地票交易制度与城乡融合发展具备时序演进相互嵌套、空间结构深度耦合和城乡发展目标统一的多维耦合关系;具备深度嵌合的理论基础、耦合联动的要素媒介和发挥合力的路径渠道。(2)重庆市人地乡城流动的协调性增强,部分区县城镇地域人地增长脱钩、乡村地域人地退减脱钩现象依然存在,典型乡镇出现了乡村地域人增地增新态势。利用全市、各区县以及乡镇人口变化及土地利用变化数据,采用人口土地利用变化弹性系数、尺度方差分析、典型样带分析发现:当前重庆市人地乡城流动已经出现了放缓趋势。土地发展权城镇化在土地乡城转换中所占的份额不断提升。2018年地票使用量在城镇建设用地新增规模中的比重已占25.5%。2008-2018年,城镇人口用地增长弹性系数从0.58提高至0.95,人口乡城流动速度滞后于土地乡城转换速度的失调矛盾出现缓解势头。以主城区为核心向外围扩展,形成人地乡城转换协调性由高到低递变的“圈层-外围”结构,城镇人地增长脱钩的空间单元依然存在。乡村地域依然存在农村人口减少但农村居民点增长的不协调单元。在渝东南山区、渝东北山区气候条件、旅游自然优势突出的地域,出现了人增地增等新型乡村人地关系。(3)地票交易政策内容构成、发展演变和执行特点表明,其适应了城乡关系演变逻辑,在欠发达地区适用性更强。对43份地票交易政策文本进行量化分析评估发现:内容特征上,地票交易政策文本的发布力度水平较为接近;对复垦目标重视度最高;综合运行了控制、激励、引导三种工具类型。阶段特性上:地票交易初步形成阶段(2008-2010年),中央政府和重庆地方政府紧密互动,在短时间内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政策体系。但也引发地方政府之间府际联动不足、对农民诉求反馈不足等问题。地票交易完善阶段(2011-2016年),地方政府部门之间横向联系加强,控制、激励等手段综合运用促成了“重庆市—区县—乡镇”纵向一体的政策高效执行网络。2017年以来,地票交易功能向生态修复、脱贫攻坚等拓展,开始了转型发展。执行特征上,地票交易形成的社会环境、政策基础区别于发达地区集体建设用地市场模式,体现出偏市场的混合型治理结构。与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市场的准入条件、交易方式、市场价格和收益分配等特性比较发现,地票交易在欠发达地区适应性更强,和城乡融合发展的交融性更强。(4)区域地票流入流出趋势与区域城镇人口流入、乡村人口流出趋势基本吻合。采用地票复垦生产及落地使用数据,运用重心迁移、区位基尼系数、热点分析、空间重叠性分析、空间趋势一致性分析等方法发现:2009-2018年,65.25%的地票落地使用分布在主城区,地票落地使用规模区位基尼系数由0.9734下降至0.7557。地票落地使用重心集中分布在主城区,但向东北迁移了35km。主城区地票落地使用极核功能正在弱化,主城外围区域正在形成新的地票流入极核。渝东北、渝东南地区也由单一的地票产出极核发展为以产出为主、兼具购买功能的复合型区域。渝东北、渝东南分别占地票复垦生产总量的48.24%、22.79%。地票复垦生产热点区域在渝东北、渝东南地区高频次出现,而渝西地区则呈现间断性、爆发式产出现象。地票落地使用和区域城镇人口流入空间趋势一致。但近年差异化的落地政策鼓励了经济欠发达地区积极使用地票,造成了地票流入与城镇人口流入错位。(5)基层执行者造成了地票交易政策设计意图和执行效果之间的偏差,降低了复垦农户满意度。采用复垦农户投诉建议,运用扎根理论质性分析范式,采用开放性编码、主轴编码、选择性编码三级编码模式,逐级概念化、范畴化、理论化农民感知视角下地票执行效果发现:大多数农户更加关注地票交易中一次性直接收入的短期效应。农户对地票政策的认知程度、市场期望形成了农户对市场满意程度的评价标准,是农户满意度形成的前提;参与过程中工程进度、分配标准、面积认定等事关农户收入额和收入实现时效的关键因素,是形成农户满意度的核心因素;基层政府的执行程序偏差会激化满意度感受;有效的意见反馈渠道起到调节作用,而对农户意见的反馈态度差、时效长等会激化农户不满意的情绪。(6)现有地票交易制度风险源通过干扰、约束、扩散、侵害等胁迫作用于城乡融合发展各子目标系统,要结合城乡融合发展的目标需求应对可能出现的风险。综合文献观点、调查专家意见,采用序值分析法,再识别城乡融合发展目标导向下的地票交易风险点。将现有研究中体现的地票交易中47个基础风险点映射到城乡融合发展的目标体系之中,可归识为5个风险因素。其影响排序为:腾退空间数量及质量失序>交易程序有失公正>落地区域超额使用地票失控>农民当前和长久利益受损>地票价格有失公平。以往研究中认为的地票交易价格调控风险已经得以控制,农民权益保障风险问题也有所缓解。复垦生产耕地数量和质量问题、使用区和生产区资源配置失衡问题依然值得高度重视。为有效应对以上风险,需要从地票交易制度再设计、对政府行为进行约束和责任进行强化、对土地权利人参与交易能力进行再提升,综合考虑效率提升、损失降低和成本控制,强化风险防控措施。综上,地票交易制度以市场化机制激活城乡之间人口、土地、资金要素的远程耦合作用,是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渠道。重庆市城乡关系正在发生重要转型,地票交易政策发展完善要和城乡关系的展变趋势相一致。从城乡融合发展的目标要求检视地票交易政策运行的综合效果,发现在制度建设、资源配置和收益共享等方面,地票交易制度都还有有待完善之处。未来地票交易制度发展,既有来自制度环境改变、发展水平提升和乡村发展动力增强等机遇,也面临着土地管理制度改革转型等挑战。需要从地票交易制度再设计、对政府行为进行约束和责任进行强化、对土地权利人参与交易能力进行再提升,综合考虑效率降低、损失降低和成本控制,进行防控措施强化。

刘素姣[5](2017)在《基于城乡协调发展的“省直管县”体制改革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城乡协调发展是马克思城乡关系理论的核心内容,也是我国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县是联结我国城市与农村、传统与现代的“接点”,县域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县域政治是我国政治稳定的基石,“郡县治,天下安”。但是,长期以来的城乡二元结构体制,造成了我国县域发展的落后和城乡差距的逐步扩大,城乡发展极不协调,既制约了经济的持续发展,又危及到社会的和谐稳定。因此,在马克思主义城乡发展理论的指导下,打破城乡二元体制,通过促进县域的发展促进城乡政治、经济、社会等的协调发展,成为十六大以来党和国家的重要发展战略。国家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既要遵循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又必须借助一系列的制度改革和政策供给来完成。“省直管县”体制改革作为一项旨在壮大县域经济、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制度供给,从1992年的“强县扩权”开始,已在全国二十多个省份不同程度地展开。随着改革向“行政省直管县”的高级阶段推进,其涉及的利益关系日趋复杂,改革难度日益增大。目前,诸多省份的“省直管县”试点改革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此时,为“困境”中的“省直管县”体制改革指明方向、提供动力和智力支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基础理论及相关文献的梳理与分析,从纷繁复杂的目标表述与利益诉求中,廓清“省直管县”体制改革的各种目标表述都内涵于“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框架之中,“省直管县”体制内涵着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机理。“省直管县”体制改革的本质是通过减少地方政府层级,改变投射在层级之上的权力与资源分配格局,实现“公共资源配置权下移、公共服务统筹权上移”,达到通过促进县域发展统筹城乡发展的目的。本文以浙江、河南、贵州三个代表省份的“省直管县”体制改革为样本,分别进行独立与聚类的分析发现:尽管三省份的改革各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但改革方向的正确性毋庸置疑;人事干部管理的激励机制、财权事权划分的科学性和区域协作与公共资源共享机制建设是各省份改革共同面临的、左右改革进度和影响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成效发挥的问题。这些问题不是改革过程的衍生品,恰是改革的内容本质,若不能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改革就会减效或流于形式,若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就会触动旧有利益格局,使改革遭遇“困境”或“停滞”。因此,在马克思城乡关系理论的指导下,坚持改革的初衷和正确方向推进改革,比智慧更重要的是面对困难的勇气,这种勇气来自中央顶层的授权、地方制度创新的激情和学界研究达成的共识。从三省份改革成效的比较分析可以看出,“省直管县”体制成效的发挥需要借助一定的经济、社会、地理等条件,并不是所有的省份或县域都适合实行“省直管县”体制,要依据城乡差异和相互关联的程度相机抉择。城乡关系的实质是国家发展战略与县域发展的关系,城乡协调发展战略是县域发展的重要契机。“省直管县”体制改革是调整省以下地方政府间权利与利益结构的高难度、复杂性、系统性的工程,其解决的不是一时问题,因此其成效也不是一时可以衡量的。抓住改革的本质问题,以“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帕累托最优”为基本原则,一以贯之指引改革前行的理论线索,完善和推进“省直管县”体制改革,其制度设计的政策建议可概括为:“省管县”与“市管县”共存,“财政直管”与“行政直管”齐驱,基本公共服务统筹权逐步上移到省,公共资源及配置权更多下沉到县,进行地方政府间财权、事权的科学划分,建设独立与合作并行不悖的地方政府间关系。

李奇[6](2015)在《海峡两岸城乡统筹发展比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城乡统筹发展作为整个人类历史和社会进程的一部分,历来都受到各个国家和地区的高度重视。在城乡统筹发展的过程中,既有城市和乡村自发的客观发展过程,也有人类适时干预的主观发展过程。从某一角度来说,整个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也就是城市和乡村不断的自我统筹发展和人为统筹发展的过程,因此,海峡两岸的城乡统筹发展也不例外。海峡两岸自1949年国民党政权迁台后,形成了不同于其他国家的“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下特殊的城乡统筹发展历程。虽然海峡两岸的社会制度不同,而且还有近40年处于隔绝状态,但是海峡两岸在城乡统筹发展方面却有许多相通和共同的地方。经过60多年的发展,海峡两岸的城乡统筹发展都达到了一定的程度,尤其是台湾地区的城乡统筹发展,已进入了较为成熟的阶段,其中许多经验都值得大陆地区学习和借鉴,这也正是本论文的立意之处。在海峡两岸城乡统筹发展的历程中,都经历了大致相同的阶段,也就是萌芽认知、探索学习和发展提高三个阶段,而且每个阶段的过程和内容基本上大同小异,只是二者在各个发展阶段的时间先后、阶段长短方面有所不同。为达到城乡自然和谐的统筹发展,海峡两岸的相关部门在城乡发展的各个阶段分别制订了不同的政策,以提高和加快海峡两岸城乡统筹发展的进程和质量。这些政策既包括各种法律法规,如海峡两岸都出台的《土地法》,大陆地区的《城乡规划法》、台湾地区的《都市计划法》等等;也包括政府部门的各项政策性法规,如台湾地区的《农村再生条例》、《都市更新条例》,大陆地区历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国务院及各部委下发的有关城乡发展的各种意见、通知等等。为使这些政策能够有效地贯彻执行,海峡两岸分别制订了相应的各种城乡统筹发展措施,这些措施既包括战略性、长远性的措施,也包括战术性、中短期的措施。而且这些措施有的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对海峡两岸的城乡统筹发展起到了非常明显的促进作用,当然有些措施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而没有实施或者未完全实施。在这些政策的指导下,通过实施各种有效的措施,目前海峡两岸的城乡统筹发展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为海峡两岸的城乡居民提供了较为适宜和舒服的生活环境、生产环境和生态环境。当然,其中有些方面的发展仍有不尽人意的地方也在所难免。这些政策的制订、措施的出台都需要有一定的理论作指导,否则没有一个完整或者系统的理论,任何政策的制订都只能成为无源之水,任何措施的实施也都只能最终沦为空谈。由于海峡两岸的城乡统筹发展理论基本上都是学习、借鉴国外的城乡统筹发展理论,所以这些理论在本质上都有一定的相通之处。海峡两岸的城乡统筹发展在实践中不断地丰富和深化,逐渐形成了比较适合各自的一套理论体系。特别是台湾地区经过多年的实践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和系统的几个重要理论,这些理论对促进大陆地区城乡统筹发展理论的进一步提高和成熟有重要的借鉴意义。而大陆地区在继承马克思主义城乡统筹发展理论的基础上,也形成了一套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城乡统筹理论。因此,本文通过对海峡两岸城乡统筹发展理论的比较研究,以及对海峡两岸城乡统筹发展历程、法规政策、发展现状等方面的比较,提出了一个既有台湾地区城乡统筹发展理论优点、又有大陆地区城乡统筹发展理论长处的新的城乡统筹理论,希望能够为目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大陆地区的城乡统筹发展提供一个较为适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城乡统筹发展理论。并期待在这个新的理论指导下,大陆地区能够抓住城乡统筹发展的大好机遇,使大陆地区的城乡统筹发展不断地得到提高和完善,为大陆地区的城市化进程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为大陆地区最终实现城乡均衡发展、城乡居民真正享有同等待遇提供一个参考和建言。

刘卫平[7](2014)在《城乡统筹发展中的社会协同治理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前我国正在开启全面深化改革和推进依法治国,大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致力于实现中国梦的新航程。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站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高度,提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体目标,并首次明确提出“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的新命题。继后,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以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为主题,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和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并要求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和法治社会一体化建设。作为我国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维度,统筹城乡社会建设和管理,创新城乡社会治理体制机制,推进城乡社会发展一体化,是当前我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题中之义。党的十八大要求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在创新社会治理体制中加强党委领导,发挥政府主导作用,鼓励和支持社会各方面参与,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在城乡统筹发展的进程中,基于城乡发展实际、政府治理能力和社会发育程度的考量,构建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多元合作、法治保障的中国特色城乡社会协同治理机制,既是当前政府治理能力较高而社会发育程度较低的现实图景的必然选择,也是政府权力机制、市场运行机制、社会自治机制良性运行,实现城乡社会发展一体化的必然要求。在中国话语体系和具体语境中,建立城乡统筹发展中的社会协同治理机制,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在政府主导下,在法治框架内,政党、政府、市场主体、社会组织、公民等各类主体遵循城乡社会发展规律,合作治理城乡社会,以实现城乡社会协调发展和共同繁荣。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背景下,确立和构建城乡统筹发展中的社会协同治理机制,核心在于处理好政府、市场、社会三者的关系。首先,应建立城乡统筹发展中的社会协同治理价值导向机制。这是城乡社会治理实现有效协同的根本前提。在协同治理价值导向机制构建过程中,应明晰城乡社会治理与协同主体、协同主体与治理客体等之间价值导向的一致性,以及协同治理价值导向的主要维度以及协同主体道德价值构成要素,从而确立统筹城乡发展中社会协同治理主体共同遵循的价值导向。其次,应建立城乡统筹发展中的协同治理主体培育机制。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目标任务来看,必须在坚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积极探究我国语境下社会协同治理主体体系的主体选择与构成要素,大力优化以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的多元治理主体体系,并应从协同主体培育的政策制度扶持、主体结构动态优化、主体治理能力开发、主体德性培育等维度,构建城乡统筹发展进程中的社会治理协同主体培育机制。再次,应建立城乡统筹发展中的社会治理主体运行机制。全面分析我国目前城乡统筹发展中社会协同治理机制运行的主要障碍因素,基于我国基本国情和社会治理实践,研究并提出中国话语体系下的“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多元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主体运行机制,探究各治理主体在城乡社会协同治理中的职能定位和运行关系,并从一主多元机制、利益协调机制、有序竞争机制、协商互动机制等维度进行构建,从社会资本培育、主体治权再造、主体行为重塑、协同资源整合、治理环境优化等方面提出协同主体运行机制的优化路径。第四,应建立城乡统筹发展中的社会协同治理运行保障机制。针对目前我国在城乡统筹发展社会协同治理中相关保障体系的缺乏,多元主体的协同作用难以有效发挥的困境,提出既要健全管理、监督各类社会组织的法律制度,明确政府的指导和监管职能,为社会组织进行协同治理提供制度空间;又要注重建设制度保障系统、组织保障系统、人力保障系统、财政保障系统、信息保障系统、监督评估系统。第五,应构建城乡统筹发展中的社会协同治理评价机制。以协同能力和治理绩效为维度,对城乡统筹发展中社会协同治理评价进行理论分析和评价模式构建,并以湖南省长沙市和邵阳市为例进行实证分析,显示出协同能力与治理绩效的正相关性,即协同能力越强,其社会协同治理绩效越好。第六,对城乡统筹发展中的社会协同治理机制进行应用分析。以城乡社会公共服务供给、社会矛盾预防与化解、社会公共安全保障为考察分析对象,深入分析社会协同治理机制的运行情况,积极探究城乡统筹发展中社会治理的具体领域如何构建和优化协同治理机制以实现有效协同。此外,本文也积极探究促进城乡统筹发展中社会协同治理的科学化、法治化、规范化的实现路径,以求实现政府、市场、社会间协同关系的良性互动,不断巩固、规范甚至超越城乡社会协同治理模式。本研究的创新点主要在于:第一,以我国城乡统筹发展为研究背景,将协同治理理论引入我国城乡社会治理之中,并将之本土化,来研究我国城乡统筹发展进程中社会协同治理机制的构建,富有时代性、针对性和创新性,为我国城乡统筹发展中的社会治理创新研究提供新视角。第二,在中国话语体系和具体语境中,坚持国外借鉴与中国国情紧密结合,从协同治理价值导向机制、协同主体培育机制、协同主体运行机制、协同治理保障机制、协同治理评价机制等维度,提出构建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多元合作、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城乡统筹发展中的社会协同治理机制,为有效治理城乡社会、推进城乡社会一体化提供一种新的实践范式。第三,从协同治理能力和绩效两个维度,提出构建城乡统筹发展中社会协同治理绩效评价体系的基本思路、原则以及评价指标方法,并以湖南长沙、邵阳两市为例,进行实证比较分析。本文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时代背景下,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以协同治理理论为分析框架,研究和构建中国话语体系下的城乡统筹发展中社会协同治理机制,对创新城乡社会治理体制机制、推进城乡社会发展一体化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王素斋[8](2014)在《科学发展观视域下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主要驱动力量。伴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数以亿计的中国人从农村走向城镇,推动着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社会大转变。在我们感叹这史无前例的大变革的同时,也看到,城乡差距日益加大,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进城农民工不能享受到均等化的公共服务,资源、环境和社会矛盾日益突出等诸多问题,使传统城镇化发展模式难以为继,成为推进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城乡一体化的“瓶颈”。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选择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推进城镇化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本文力图将新型城镇化发展置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大背景下,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对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研究。论文从世界城镇化发展一般规律出发,从科学发展观的视角审视中国传统城镇化发展模式,分析传统模式存在问题及面临的挑战,准确把握中国城镇化的特殊性,论证选择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的必然性及其内涵、特征和战略方向,在借鉴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典型案例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探讨新型城镇化发展“中国模式”的基本要求、路径选择和制度创新,从而为转变城镇化发展模式,实现城镇化科学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对策建议。具体来说,论文结构上共分为理论基础、问题与经验、对策建议三部分。第一部分(包括导论和第一章),主要是对国内外学者关于中国城镇化研究的相关理论和文献进行梳理的基础上,阐述城镇化发展模式的基本概念和包括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城镇化思想、中国化城镇化理论、西方学者城镇化理论以及科学发展观理论在内的相关理论,为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选择提供理论基础。第二部分(包括第二章和第三章),主要是用科学发展观审视中国传统城镇化发展模式,回顾我国城镇化发展历程,总结成就和历史经验,分析问题及成因,阐明城镇化发展模式转型的必要性,并对中外城镇化发展模式进行案例研究,为明确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价值取向提供现实依据和经验借鉴。第三部分(包括第四章和第五章),主要是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探讨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主要目标、基本思路和原则,构建新型城镇化指标体系框架,提出新型城镇化推进路径和体制机制保障的对策建议。本文在吸收他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有所创新,认为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核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城镇化。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就要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坚持以人为本,着力推进以农民工市民化进程,提升人口城镇化水平;坚持生态优先,建设集约、智慧、绿色、低碳的城镇化,为人们提供生态宜居的生活环境;强化产业支撑,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为农业人口转移夯实产业基础;优化城镇化布局和形态,构建科学的城镇体系,引导人口合理流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镇化质量,为人们生活品质提升创造条件;尊重自然与传统,塑造城镇特色,让人们看得见、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统筹城乡,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让城乡居民共享城镇化发展成果。

王羽强[9](2013)在《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视阈下的统筹城乡发展研究 ——以鄂尔多斯市为例》文中指出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为视阈,分析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城乡统筹发展取得的成就、存在的问题及其制约因素,在充分借鉴国内外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推进鄂尔多斯市城乡统筹发展的对策与建议。文章在分析我国走城乡统筹发展道路的背景、选题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的基础上,对国内外学术界“城乡统筹发展”研究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综述,界定了“城乡统筹发展”的内涵及其特征。特别是阐明了本项研究的基本思路与根本方法:基于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视阈对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城乡统筹发展进行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并对本项研究所采用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可能的创新、后续研究需要解决的问题等进行了阐述。对本项研究的基本内容进行框定之后,文章考察并梳理了鄂尔多斯市城乡统筹发展的历程及分析范式选择,以“县域经济”作为分析范式对鄂尔多斯市城乡统筹发展历程进行系统和深入分析。具体而言,将鄂尔多斯市城乡统筹发展的基本内容细化为经济统筹、社会统筹和空间环境统筹三个方面,同时还对鄂尔多斯市全市进行整体分析的基础上,按照中心都市区、东部地区、西部地区和南部地区4个区域的划分,分别对东胜区、伊金霍洛旗、准格尔旗、达拉特旗、鄂托克旗、杭锦旗、乌审旗、鄂托克前旗等8个区旗城乡统筹发展的现状运用二元对比系数进行测算和分析,概括和总结鄂尔多斯市及其所属8个区旗城乡统筹发展中的经验。在上述研究基础上,文章以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为认识视阈,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原则,从区域城乡统筹的具体内容——城乡经济统筹、城乡社会统筹和城乡环境空间统筹等三个方面重点分析鄂尔多斯市城乡统筹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特别是系统探寻制约鄂尔多斯市城乡统筹发展的多重因素。这是本项研究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寻求鄂尔多斯市城乡统筹发展之道、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建议的前提。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这是世界各国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的普遍趋势。同时,国内发达地区在推进城乡统筹发展过程中也经历了同样的过程,完成或正在完成相同、相近的任务。因此,从了解和解析国内外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实践入手,分析、探讨并借鉴国外城乡一体化的基本经验,.特别是对国内统筹城乡发展的成功案例进行系统分析,总结其经验教训,能为鄂尔多斯市统筹城乡发展提供有益借鉴。最后,文章从空问利用的统筹布局、政府职能转变的制度保障、产业发展的经济带动三个方面对鄂尔多斯市的城乡统筹发展提出了政策建议。这既是本项研究的宗旨和归宿,也是其难点与创新所在。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关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性与发展道路的特殊多样性”原理,为鄂尔多斯市城乡统筹发展指明了方向。因此,鄂尔多斯市的城乡统筹要在正视自然规律和限制因素的基础上进行发展,即针对鄂尔多斯市城乡统筹发展的现状,首先从空间利用上实现统筹布局,将城乡空间统筹的各项限制性因素综合考虑,以此来优化空间布局。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加强政府职能建设,进行制度和政策创新,并以产业发展带动城乡统筹。

杨晨[10](2013)在《关中地区城乡统筹发展问题研究》文中指出关中地区位于陕西腹部,沿渭河和陇海铁路线,城镇密集。目前已形成了以西安为中心,基础设施良好、经济实力颇为雄厚的工业带和城市群。作为引领陕西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区域,关中地区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但城乡统筹发展速度较为缓慢,区域内城乡失衡的现象依然存在。关中地区是陕西省重要的物资集散地,是同东部地区进行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的结合部,是陕西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高地。相对完整的工业体系及密集的人口资源为城乡统筹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城镇密集的集聚与扩散效应,为城乡统筹工作提供了现实的支持,关中地区具备了各种率先开展城乡统筹工作的有利条件。以往的理论研究,较多的关注行政区域内的城乡统筹,而很少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研究跨行政区的城乡统筹,没有将跨行政区的研究与城市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结合起来。实际上,区域内所形成的聚集与扩散效应,本身就跨越了行政区域的限制。因此,文章认为,关中地区内实现城乡统筹可以有效地加强城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北京:城乡统筹谋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北京:城乡统筹谋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和地方政府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引言
    1.2 研究目标、研究问题和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问题
        1.2.3 研究意义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全文结构和主要内容
        1.4.1 全文结构
        1.4.2 各章节主要内容
2 文献综述: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研究评述与展望
    2.1 文献划分的视角:四个层次
    2.2 四个层次的文献综述
        2.2.1 第四层次:资源利用
        2.2.2 第三层次:政策工具的多样性、选择逻辑和影响因素
        2.2.3 第二层次:正式制度的作用和变迁
        2.2.4 第一层次:地方政府的激励结构特征和影响
    2.3 综述的总结和进一步的研究展望
3 制度环境、政策工具和资源利用:地方政府土地治理行为的一个分析框架
    3.1 引言
    3.2 建国以来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制度的历史演进
        3.2.1 阶段一(1949-1953):建国初期实行农民土地个人所有制
        3.2.2 阶段二(1953-1978):集体土地所有制下的集体统一经营
        3.2.3 阶段三(1978-1998):集体土地所有制下土地使用权依法流转
        3.2.4 阶段四(1998-2008):严格限制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直接入市
        3.2.5 阶段五(2008-2014):中央政府鼓励地方探索集体土地流转
        3.2.6 阶段六(2014-2019):中央政府强力要求地方开展改革
        3.2.7 小结: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管理制度演变的历史特征和内在逻辑
    3.3 地方政府土地治理行为分析框架的总体概览
        3.3.1 制度环境
        3.3.2 政策工具
        3.3.3 资源利用
    3.4 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模式的绩效差异:政策工具的影响
        3.4.1 政策工具选择影响资源利用的生产效率
        3.4.2 政策工具选择影响资源利用的过程效率
        3.4.3 政策工具选择影响资源利用的收益分配
    3.5 土地政策工具选择差异:制度环境和地方情境的共同影响
        3.5.1 激励机制影响地方政府土地治理行为
        3.5.2 土地政策领域的基础性制度与政策工具选择的相互影响
        3.5.3 地方情境对土地政策工具选择的影响
    3.6 本章结论
4 政策工具的选择效应: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模式比较
    4.1 引言
    4.2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入市流转的政策工具介绍
        4.2.1 政府征收入市:发挥政府的统筹作用
        4.2.2 集体建设用地直接入市:土地发展权在村集体层面的直接兑现
        4.2.3 土地指标交易政策:土地发展权市场交易的构想
        4.2.4 小结
    4.3 土地增值收益内涵及测算思路
        4.3.1 土地增值收益的内涵
        4.3.2 土地增值收益的测算思路
    4.4 三种入市模式下土地增值收益的具体核算:以义乌改革实践为例
        4.4.1 义乌市政府征收入市模式下的土地增值收益及分配
        4.4.2 义乌市集体建设用地直接入市模式下的土地增值收益及分配
        4.4.3 义乌市土地指标交易模式下的土地增值收益及分配
    4.5 对比分析结果
    4.6 本章结论
5 地方政府主动下放经营性建设用地供应权利的影响因素和作用机制
    5.1 引言
    5.2 理论分析
    5.3 研究方法的介绍
    5.4 广东南海区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入市流转的案例介绍
        5.4.1 农村社区工业化、园区化(1993-2007):村集体自行组织入市
        5.4.2 存量盘活的初步尝试(2007-2013):鼓励产权主体自行改造
        5.4.3 公有资本介入存量建设用地资源整合(2013-至今):地方政府向农村集体购买土地开发权
    5.5 利益主体辨析和案例实证分析
        5.5.1 主要的利益主体
        5.5.2 下放集体土地开发权:保障建设用地供应效率的地方选择
        5.5.3 向村集体购买土地开发权:提高建设用地再开发的过程效率
        5.5.4 优化农民集体在土地整备中的利益分配:农民事实产权的建立
    5.6 本章结论
6 地方政府面对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的回应差异和原因探析
    6.1 引言
    6.2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市场化改革背景和特征
    6.3 理论分析:“以地生财”与地方政府改革回应差异
    6.4 案例定性比较:Z省Y市和F省J市
    6.5 定量分析
        6.5.1 变量选取与描述性统计
        6.5.2 数据来源
        6.5.3 实证模型和结果分析
    6.6 本章结论
7 研究结论和政策启示
    7.1 研究结论
    7.2 政策启示
    7.3 可能的创新和不足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2)乡村振兴视角下城郊空间分区及土地利用策略研究 ——以通州区漷县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乡村振兴背景下城乡关系由对立逐渐走向融合
        1.1.2 城郊地区城乡矛盾突出,亟待差异化发展
        1.1.3 传统土地利用方式较为粗犷,无法满足城郊发展的新需求
        1.1.4 城乡融合发展为城郊地区新型空间格局的构建提供了新思路
    1.2 研究意义和目的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对象与内容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
    1.4 技术路线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框架
    1.5 创新之处与预期
        1.5.1 论文创新点
        1.5.2 论文预期
第2章 相关基础研究及国外案例借鉴
    2.1 概念界定
        2.1.1 城郊地区
        2.1.2 城郊地区空间分区
        2.1.3 城郊土地利用
    2.2 相关研究综述
        2.2.1 乡村振兴相关研究
        2.2.2 城郊地区空间分区的相关研究
        2.2.3 土地利用相关研究
        2.2.4 相关研究综述总结
    2.3 相关基础理论
        2.3.1 城乡融合
        2.3.2 区位理论
        2.3.3 土地资源价值理论
        2.3.4 土地可持续发展理论
        2.3.5 借鉴意义
    2.4 国外乡村土地利用模式借鉴
        2.4.1 美国的乡村发展及土地利用
        2.4.2 德国的乡村发展及土地利用
        2.4.3 日本的乡村发展及土地利用
    2.5 小结
第3章 城郊地区空间分区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分析
    3.1 历史与发展——我国乡村的发展与现况
        3.1.1 我国乡村的发展历程
        3.1.2 我国乡村发展的难点
        3.1.3 我国城乡关系梳理
        3.1.4 城郊地区的特殊性
    3.2 战略及要求——乡村振兴战略指引下的城郊地区发展方向
        3.2.1 乡村振兴战略总体要求
        3.2.2 乡村振兴战略的乡村类型划分
        3.2.3 乡村振兴战略中的城乡融合
        3.2.4 乡村振兴战略下的城郊地区发展指引
    3.3 变革与应对——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的城郊地区空间分区
        3.3.1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概况与空间分区的发展
        3.3.2 乡村振兴战略下空间政策分区面临的主要问题
        3.3.3 城郊地区空间分区的可行性分析
    3.4 小结
第4章 城郊地区空间评价及分区
    4.1 城郊地区空间分区的意义
        4.1.1 满足城郊地区的特殊需求——“政策分区”的叠加
        4.1.2 贯彻乡村振兴战略的要求——乡村分类发展思想
        4.1.3 促进国土空间规划的落实——“分区准入”的空间管制方法
    4.2 城郊地区空间分区原则
    4.3 城郊地区空间分区评价体系构建
        4.3.1 分区目标及评价单元确定
        4.3.2 指标体系构建
        4.3.3 指标说明
        4.3.4 指标权重确定
        4.3.5 指标量化及标准化
    4.4 城郊地区空间分区及发展思路
        4.4.1 城镇集聚区——城乡共生
        4.4.2 城乡转型区——城乡联动
        4.4.3 乡村发展区——以城带乡
        4.4.4 生态保育区——城乡互补
    4.5 小结
第5章 城郊地区空间分区下的土地利用策略
    5.1 城郊地区土地利用对策
    5.2 城郊地区土地利用弹性构建
        5.2.1 用地分类衔接性构建
        5.2.2 城郊地区土地兼容使用
        5.2.3 城郊用地多阶段规划
    5.3 城郊地区空间分区土地利用布局调整
        5.3.1 空间分区的土地利用动态调整
        5.3.2 空间分区的土地利用布局策略
    5.4 城郊土地利用的作用机理
        5.4.1 政府引领与主导
        5.4.2 农民参与及互动
        5.4.3 企业合作与促进
    5.5 小结
第6章 城郊地区空间分区及土地利用策略实例论证
    6.1 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建设需求
        6.1.1 北京城市副中心概况及战略意义
        6.1.2 北京城市副中心周边地区的挑战
    6.2 漷县镇概况
        6.2.1 总概
        6.2.2 区位交通概况
        6.2.3 自然资源概况
        6.2.4 社会人文概况
        6.2.5 土地利用概况
    6.3 漷县镇空间分区
        6.3.1 评价过程
        6.3.2 分区结果
    6.4 漷县镇土地利用实践
        6.4.1 城镇集聚区近郊旅游土地利用模式实践——漷县村
        6.4.2 乡村发展区多村联合土地利用模式实践——村庄组团
    6.5 发展展望
    6.6 小结
第7章 总结及展望
    7.1 结论
    7.2 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参与科研及项目情况说明
致谢

(3)新时代中国特色城乡融合发展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时代背景
        1.1.2 政策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综述
        1.3.2 国外研究综述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创新之处与不足
        1.5.1 创新之处
        1.5.2 不足之处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2.1.1 城乡关系
        2.1.2 城乡二元结构
        2.1.3 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化与城乡融合
    2.2 马克思主义城乡发展制度理论奠基
        2.2.1 马克思恩格斯城乡融合发展思想
        2.2.2 列宁关于城乡融合发展的思想
        2.2.3 毛泽东对城乡发展的理论探索
        2.2.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乡发展制度理论
    2.3 当代西方城乡融合理论与实践的反思和借鉴
        2.3.1 空间社会学理论对中国城乡发展的影响
        2.3.2 当代西方城乡融合实践反思与参考借鉴
    2.4 小结
第三章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城乡发展的制度变迁历程
    3.1 新中国成立后(1949-1978):城乡分割体制的形成以及固化
        3.1.1 “工业为主导,农业为基础”国民经济总方针的执行
        3.1.2 城乡二元经济体制的建立推动了城乡分割体制的形成
        3.1.3 城乡二元户籍制度的强化加剧了城乡分割体制的固化
    3.2 改革开放后(1978-2012):城乡固化状态在曲折发展中破冰
        3.2.1 家庭承包制的推进与乡镇企业的崛起缓解了城乡关系
        3.2.2 城市及沿海地区优先发展的政策激化了城乡再度分离
        3.2.3 城乡统筹与城乡一体化不断打破城乡二元的固化状态
    3.3 新时代以来(2012-至今):城乡融合发展制度体系逐渐形成
        3.3.1 “三农”政策的实施力度不断加大
        3.3.2 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的双轨推进
        3.3.3 城乡发展逐步走向全面融合新格局
    3.4 小结
第四章 当前中国城乡融合发展的制度性短板及原因探析
    4.1 现行制度下城乡发展差距
        4.1.1 城乡居民在收入、消费与就业上的差距
        4.1.2 城乡基础设施建设运行及管护投入差距
        4.1.3 城乡教育资源投入以及家庭教育的差距
        4.1.4 城乡医疗服务以及社会保障制度的差距
    4.2 当前城乡发展的制度体系不尽完善
        4.2.1 城乡人口和土地要素治理体系失衡
        4.2.2 城乡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管护不统一
        4.2.3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普惠机制不健全
        4.2.4 城乡产业布局和发展平台不够完善
    4.3 城乡发展出现制度性短板的原因分析
        4.3.1 历史上城乡“二元结构”的产生及影响
        4.3.2 理论上对西方城乡发展的认识出现偏差
        4.3.3 实践中对于解决“三农”问题呈复杂性
    4.4 小结
第五章 构建与完善城乡融合发展制度是新时代中国发展的必然选择
    5.1 城乡融合发展制度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迫切要求
        5.1.1 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制度性通道的打通是根本
        5.1.2 城乡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差距的缩小是目标
        5.1.3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的实现是途径
        5.1.4 城乡普惠金融服务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是保障
    5.2 城乡融合发展制度有利于开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5.2.1 有利于实现工业现代化在城乡之间的双向突破
        5.2.2 有利于发挥农业现代化促发展的根基保障作用
        5.2.3 有利于利用信息化为现代化建设注入新鲜活力
        5.2.4 有利于推进新型城镇化为高质量发展助力赋能
    5.3 城乡融合发展制度是破解社会主要矛盾的关键抓手
        5.3.1 在新发展理念指引下把握城乡融合发展方向
        5.3.2 在农业和农村优先发展中打破城乡失衡困局
        5.3.3 在推进高质量发展中打造城乡特色融合模式
        5.3.4 在改革发展稳定中坚持人民群众的共享发展
    5.4 城乡融合发展制度为社会和谐稳定发展提供有效保障
        5.4.1 城乡产业融通发展制度促进发展的平衡化充分化
        5.4.2 统筹城乡的民生保障制度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5.4.3 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维护社会稳定发展
    5.5 小结
第六章 新时代中国特色城乡融合发展制度的完善路径
    6.1 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城乡融合发展之路
        6.1.1 做好“三农”工作推动乡村振兴
        6.1.2 合理利用存量空间搞好城市建设
        6.1.3 发展产业群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6.1.4 满足居民在城乡安居的自由选择
    6.2 打通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制度性通道
        6.2.1 加强城乡居民户籍统一管理
        6.2.2 完善城乡人口双向自由流动
        6.2.3 放宽农村集体土地入市条件
        6.2.4 构建工商资本持续入乡机制
    6.3 完善进城务工人员基本权益保障制度
        6.3.1 推进进城务工人员平等就业同工同酬
        6.3.2 健全进城务工人员基本住房保障制度
        6.3.3 确保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享受公平教育
        6.3.4 完善进城务工人员社会保障体制机制
    6.4 建立健全城乡产业协同发展体制机制
        6.4.1 构建乡村新产业新业态培育机制
        6.4.2 搭建特色小镇联结城乡发展平台
        6.4.3 创建农业产业园区促进城乡融合
        6.4.4 实现城乡生产与消费多层次对接
    6.5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和致谢

(4)城乡融合发展下重庆地票交易政策解构及实施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城乡融合发展研究
    1.2 集体建设用地市场与城乡融合发展研究
    1.3 欠发达地区典型代表:重庆地票交易研究
    1.4 研究述评
第2章 绪论
    2.1 选题背景
    2.2 研究意义
    2.3 研究目标与内容
    2.4 研究思路与方法
    2.5 研究区域与数据
第3章 理论机制:地票交易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联动机理
    3.1 城乡融合发展内涵及目标
    3.2 地票交易原理、流程及规则
    3.3 地票交易的理论含义
    3.4 地票交易与城乡融合发展联动机理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现实基础:重庆市人地乡城流动时序特征及空间效应
    4.1 城乡人地要素流动时序特性
    4.2 城乡人地要素流动的空间效应
    4.3 城乡人地要素流动空间效应尺度差异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政策内容解构:地票交易政策特征分析
    5.1 政策文本选取及分析方法
    5.2 地票交易政策内容三维解析
    5.3 地票交易政策阶段性特征及演进逻辑
    5.4 比较分析视角下地票交易政策特点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资源配置效果:地票交易规模时空特性及其与人口流动耦合态势
    6.1 诊断思路及方法
    6.2 地票市场成交规模、购买主体及价格变化
    6.3 地票交易量时空特性
    6.4 人口流与土地流空间耦合态势
    6.5 价值显化视角下资源配置空间差异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收益共享效果:基于扎根理论的收益共享政策执行断裂带
    7.1 分析思路与方法
    7.2 地票交易促进农民收益共享的理论机理
    7.3 基于扎根理论的农户共享收益政策执行断裂带分析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风险审视与应对:城乡融合发展下地票交易制度再思考
    8.1 已有地票交易风险识别局限性
    8.2 城乡融合发展目标导向下地票交易风险评估
    8.3 城乡融合发展目标导向下地票交易风险应对
    8.4 本章小结
第9章 结论与展望
    9.1 研究结论
    9.2 研究创新
    9.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发表的论文及参与的课题

(5)基于城乡协调发展的“省直管县”体制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目的与内容创新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内容
        1.2.3 研究创新
    1.3 研究思路与框架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和资料来源
        1.3.3 研究框架
2 基础理论与文献综述
    2.1 城乡关系理论综述
        2.1.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及西方学者城乡关系理论
        2.1.2 新中国以来我国城乡关系理论及政策演变
    2.2 “省直管县”体制改革基础理论综述
        2.2.1 管理层级理论
        2.2.2 政府分权理论
        2.2.3 府际关系理论
        2.2.4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2.3 “省直管县”体制改革实践研究综述
        2.3.1 “省直管县”体制改革的背景、动因和目标
        2.3.2 “省直管县”体制改革的基础条件及路径选择
        2.3.3 “省直管县”体制改革的问题、对策及态度分歧
        2.3.4 “省直管县”体制改革实践研究评价
    2.4 “省直管县”体制改革与城乡协调发展关系研究
    2.5 “国家治理现代化”理论对“省直管县”改革研究的启示
3 “省直管县”体制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机理
    3.1 相关概念及问题厘定
        3.1.1 “城乡协调发展”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3.1.2 “‘省直管县’体制改革”的相关概念及关系
        3.1.3 “省直管县”体制改革目标厘定
        3.1.4 “省直管县”体制改革路径厘定
    3.2 县域在国家发展战略中的地位
        3.2.1 县域政治在国家政治体系中的地位
        3.2.2 县域经济在国民经济体系中的地位
        3.2.3 城乡协调发展战略对县域地位的影响
    3.3 “省直管县”体制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理论依据
        3.3.1 层级减少、权力下沉
        3.3.2 县域独立、极化衰减
        3.3.3 政府分权、资源下沉
4 “省直管县”体制改革实践案例及聚类分析
    4.1 东部省份:浙江省的改革实践
        4.1.1 浙江省“省直管县”体制改革的背景与历程
        4.1.2 浙江省“省直管县”体制改革的成效、经验与问题
    4.2 中部省份:河南省的改革实践
        4.2.1 河南省“省直管县”体制改革的背景与历程
        4.2.2 河南省“省直管县”体制改革的成效、经验与问题
    4.3 西部省份:贵州省的改革实践
        4.3.1 贵州省“省直管县”体制改革的背景与历程
        4.3.2 贵州省“省直管县”体制改革的成效、经验与问题
    4.4 三省份“省直管县”体制改革的聚类分析
        4.4.1 改革背景、试点和模式选择比较
        4.4.2 改革制度设计比较
        4.4.3 改革成效比较
    4.5 “省直管县”体制改革实践案例分析结论
5 基于城乡协调发展的“省直管县”体制改革走向与要求
    5.1 “省直管县”体制改革的走向
        5.1.1 试点县选择:农业大县、贫困县、边远县优先
        5.1.2 路径选择:“财政”直管与“行政”直管齐驱
        5.1.3 政策出口:“省管县”与“市管县”并存
    5.2 “省直管县”体制改革持续推进的新要求
        5.2.1 顶层授权、支持和包容地方政府创新
        5.2.2 地方政府职能切实发生转变
        5.2.3 学界研究开阔视野,长远规划
6 基于城乡协调发展的“省直管县”改革政策建议
    6.1 直管县机构设置与人事干部管理政策建议
        6.1.1 以“大部门制”为方向进行机构设置
        6.1.2 人事管理制度形成畅通的干部晋升通道
    6.2 科学划分地方政府间的事权、财权
        6.2.1 以“公共服务统筹权上移、公共资源配置权下移”为方向
        6.2.2 以“公共物品提供的层次性和受益范围”为依据
        6.2.3 以“城乡协调发展的帕累托改进”为目标
    6.3 建立区域经济合作与公共资源共享机制
        6.3.1 以平等互惠为基础进行区域经济合作
        6.3.2 以效率为原则建立政府间公共资源共享机制
7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6)海峡两岸城乡统筹发展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缘起及问题的提出
        (一) 研究缘起
        (二) 问题的提出
    二、海峡两岸城乡统筹发展的研究现状
        (一) 海峡两岸城乡统筹发展的研究现状
        (二) 简短的分析
    三、研究范围、内容和方法
        (一) 研究范围
        (二) 研究内容
        (三) 拟解决的核心及关键问题
        (四) 拟采取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及研究框架
    四、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 城市、乡村和镇(市乡)
        (二) 城乡一体化与城市(城镇)化(率)
        (三) 户籍制度
        (四) 城乡风貌改造运动、城乡总体营造
    五、研究中几对关系及其他问题的说明
        (一) 城乡关系、城乡发展
        (二) 城乡统筹发展、统筹城乡发展
        (三) 其他几个需要问题的说明
第二章 海峡两岸城乡统筹发展的历程
    一、台湾地区城乡统筹发展的历程
        (一) 萌芽初创阶段
        (二) 探索学习阶段
        (三) 发展提高阶段
    二、大陆地区城乡统筹发展的历程
        (一) 萌芽认知阶段
        (二) 探索学习阶段
        (三) 发展提高阶段
    小结
        (一) 历程中的相似性
        (二) 历程中的不同性
第三章 海峡两岸城乡统筹发展的政策及措施
    一、海峡两岸城乡统筹发展的法规政策
        (一) 整体性、综合性法规政策
        (二) 区域性、专门性法规政策
    二、海峡两岸城乡统筹发展的主要措施
        (一) 整体性、综合性的措施
        (二) 区域性、专门性的措施
    小结
第四章 海峡两岸城乡统筹发展的现状和成果
    一、台湾地区城乡统筹发展的现状和成果
        (一) 全台地区的现状、成果及需要提高的方面
        (二) 部分市县城乡统筹的现状和成果
    二、大陆地区城乡统筹发展的现状和成果
        (一) 全国的现状、成果及需要提高的方面
        (二) 部分地区城乡统筹的现状和成果
    小结
第五章 海峡两岸城乡统筹发展理论
    一、世界上城乡统筹发展的主要理论
        (一) 马克思的城乡分工与融合理论
        (二) 城乡互动理论
        (三) 区域均衡理论
        (四) 城乡关系理论
        (五) 城乡二分法理论
        (六) 城市乡村连续理论
    二、台湾地区城乡统筹发展的主要理论
        (一) 城乡均衡发展理论
        (二) 创造城乡新风貌理论
        (三) 社区主义的城乡统筹发展理论
        (四) 调节理论
    三、大陆地区城乡统筹发展的主要理论
        (一) “重工抑农”式的城乡统筹发展理论
        (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城乡统筹发展理论
    小结
第六章 城乡统筹发展特色均衡理论
    一、城乡统筹发展特色均衡理论的定义及内涵
        (一) 城乡统筹发展特色均衡理论的定义
        (二) 城乡统筹发展特色均衡理论的内容
    二、城乡统筹发展特色均衡理论的原则和类型
        (一) 城乡统筹发展特色均衡理论的原则
        (二) 城乡统筹发展特色均衡理论的类型
    三、城乡统筹发展特色均衡理论的机制和措施
        (一) 土地利用机制和措施
        (二) 户籍制度改革机制和措施
        (三) 人力资源统筹机制和措施
        (四) 公共服务、社会保障机制和措施
    小结
第七章 海峡两岸城乡统筹发展的挑战与机遇
    一、海峡两岸城乡统筹发展的影响因素
        (一) 自然因素
        (二) 人为因素
    二、海峡两岸城乡统筹发展的趋势
    三、海峡两岸城乡统筹发展的挑战与机遇
        (一) 台湾地区城乡统筹发展的挑战与机遇
        (二) 大陆地区城乡统筹发展的挑战与机遇
    小结
结语:几点启示和建议
    一、五点启示
        (一) 大陆地区如何充分借鉴台湾地区的经验
        (二) 如何在现代化进程中减少城乡资源和环境的破坏
        (三) 如何解决城乡统筹发展中存在的几大问题
        (四) 如何协调城乡统筹发展同步与否的问题
        (五) 如何解决理论与实践不一致的问题
    二、四点建议
        (一) 完善制度,缩小差距
        (二) 健全机构,同步发展
        (三) 把握方向,保持特色
        (四) 发掘潜力,提高质量
参考文献
附录
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7)城乡统筹发展中的社会协同治理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综述
        1.2.2 社会治理问题研究综述
    1.3 研究简要述评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内容及创新
        1.5.1 研究内容
        1.5.2 主要创新
第2章 城乡统筹发展与社会协同治理机制的理论阐释
    2.1 城乡统筹发展的内容和特征
        2.1.1 城乡统筹发展问题的提出
        2.1.2 城乡统筹发展的主要内容
        2.1.3 城乡统筹发展的基本特征
    2.2 社会协同治理机制的内涵
        2.2.1 社会协同治理机制的基本含义
        2.2.2 社会协同治理机制的构成要素
        2.2.3 社会协同治理机制的基本形态
    2.3 城乡统筹发展中社会协同治理机制构建的理论基础
        2.3.1 协同学理论
        2.3.2 治理理论
        2.3.3 利益相关者理论
        2.3.4 社会整合理论
    2.4 城乡统筹发展中社会协同治理机制构建的基本原则
        2.4.1 党的领导
        2.4.2 政府主导
        2.4.3 法治运行
        2.4.4 公平正义
        2.4.5 协商民主
    2.5 城乡统筹发展与社会协同治理机制的关联性分析
        2.5.1 城乡统筹发展与协同治理机制本质上的一致性
        2.5.2 城乡统筹发展构建社会协同治理机制的必要性
第3章 城乡统筹发展中的社会协同治理价值导向机制
    3.1 价值导向:社会协同治理机制构建的精神根基
        3.1.1 价值导向是城乡社会协同治理机制的内在构成
        3.1.2 价值导向对城乡社会协同治理机制的基本功能
    3.2 城乡统筹发展中社会协同治理价值导向的主要维度
        3.2.1 主体意义上的价值导向
        3.2.2 客体意义上的价值导向
    3.3 城乡统筹发展中社会协同治理价值导向机制构建对策
        3.3.1 价值导向机制构建的前提:主体意志
        3.3.2 价值导向机制构建的核心:公共利益
        3.3.3 价值导向机制构建的动力:价值认同
        3.3.4 价值导向机制构建“新常态”:价值制度化
第4章 城乡统筹发展中的社会协同治理主体培育机制
    4.1 统筹城乡发展中社会治理多元主体培育的价值
        4.1.1 健全城乡社会运行系统的必然要求
        4.1.2 创新城乡社会治理体制的题中之义
        4.1.3 实现城乡社会协同治理的重要前提
    4.2 城乡统筹发展中社会协同治理主体培育现状分析
        4.2.1 城乡社会协同治理主体建设取得的初步成效
        4.2.2 城乡社会协同治理主体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4.2.3 城乡社会协同治理主体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
    4.3 城乡统筹发展中社会协同治理主体的体系构成
        4.3.1 城乡社会协同治理主体体系的构建原则
        4.3.2 城乡社会协同治理主体体系的主体构成
    4.4 城乡统筹发展中社会协同治理主体培育机制的构建对策
        4.4.1 建立主体建设政策扶持机制
        4.4.2 建立主体结构动态优化机制
        4.4.3 建立主体治理能力开发机制
        4.4.4 建立主体德性品质提升机制
第5章 城乡统筹发展中的社会治理主体协同运行机制
    5.1 城乡社会协同治理主体运行机制构建的障碍因素
        5.1.1 体制机制障碍:城乡二元结构
        5.1.2 政府行为问题:越位缺位错位
        5.1.3 协同主体缺陷:社会力量偏弱
        5.1.4 社会资本不良:公共精神缺失
    5.2 城乡统筹发展中社会协同治理主体运行机制的实现形态
        5.2.1 党委领导
        5.2.2 政府负责
        5.2.3 社会协同
        5.2.4 公众参与
        5.2.5 法治保障
    5.3 城乡统筹发展中社会协同治理主体运行机制的主要维度
        5.3.1 一主多元机制
        5.3.2 权责对等机制
        5.3.3 利益协调机制
        5.3.4 平等合作机制
        5.3.5 有序竞争机制
    5.4 城乡统筹发展中社会协同治理主体运行机制的优化对策
        5.4.1 培育协同优质社会资本
        5.4.2 优化社会协同治权结构
        5.4.3 规范各类协同主体行为
        5.4.4 建立协同资源整合机制
        5.4.5 优化主体协同运行环境
第6章 城乡统筹发展中社会协同治理保障机制
    6.1 城乡统筹发展中社会协同治理保障机制构建的价值
        6.1.1 确保协同机制有效运行
        6.1.2 提高多元主体协同绩效
        6.1.3 增强协同治理内生动力
    6.2 城乡统筹发展中制约社会协同治理保障机制的因素
        6.2.1 人财物力因素
        6.2.2 信息技术因素
        6.2.3 组织管理因素
        6.2.4 政策制度因素
    6.3 城乡统筹发展中社会协同治理保障机制构建的对策
        6.3.1 建立制度保障系统
        6.3.2 健全组织保障系统
        6.3.3 建立人力保障系统
        6.3.4 完善财政保障系统
        6.3.5 完善信息保障系统
        6.3.6 建立监督评估系统
第7章 城乡统筹发展中的社会协同治理评价机制
    7.1 城乡统筹发展中社会协同治理评价的基本思路
        7.1.1 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7.1.2 评价技术方法的选择
        7.1.3 评价实施步骤的安排
    7.2 城乡统筹发展中社会协同治理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7.2.1 评价指标选取的基本要求
        7.2.2 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构成
    7.3 城乡统筹发展中社会协同治理能力与绩效评价方法
        7.3.1 应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
        7.3.2 社会协同治理能力评价的步骤
        7.3.3 社会协同治理绩效评价的步骤
    7.4 城乡统筹中社会协同治理评价实证分析
        7.4.1 社会协同治理能力评价
        7.4.2 社会协同治理绩效评价
        7.4.3 社会协同治理评价结果
第8章 城乡统筹发展中社会协同治理机制应用分析
    8.1 城乡统筹发展中社会公共服务协同供给:以农村公共服务为例
        8.1.1 农村社会公共服务协同供给机制的实现形态
        8.1.2 农村社会公共服务协同供给机制运行的维度
        8.1.3 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协同机制限度与优化建议
    8.2 城乡统筹发展中社会矛盾预防与化解协同机制:湖南洞口经验
        8.2.1 湖南“洞口经验”的实现形态
        8.2.2 湖南“洞口经验”的主要做法
        8.2.3 湖南“洞口经验”限度及建议
    8.3 城乡统筹发展中社会公共安全协同机制:以食品安全监管为例
        8.3.1 食品安全协同治理机制运行的现状分析
        8.3.2 食品安全协同治理机制运行的结构优化
        8.3.3 食品安全协同治理运行机制的优化路径
第9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9.1 研究结论
    9.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论文及科研情况
附录B:调查问卷设计

(8)科学发展观视域下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二、研究现状和文献综述
    三、研究方法和写作思路
    四、论文的创新点
第一章 科学发展观与城镇化发展模式的相关理论
    第一节 城镇化及相关理论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城镇化的理论
        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关于城镇化发展的思想
        三、西方学者关于城镇化的相关理论
        四、科学发展观理论
    第二节 城镇化发展模式的相关概念
        一、城镇化
        二、城镇化发展模式
        三、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
第二章 用科学发展观审视中国传统城镇化发展模式:现状与问题
    第一节 中国城镇化发展历程回顾
        一、改革开放前中国城镇化的发展
        二、改革开放后中国城镇化的发展
    第二节 中国城镇化的模式与特点
        一、动力机制:从政府主导到市场主导,政府引导
        二、城镇化方针:从小城镇战略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第三节 中国城镇化取得的成就与基本经验
        一、城镇化取得的成就
        二、城镇化求索的基本经验
    第四节 从科学发展观视角审视中国城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城镇化发展与“以人为本”理念的偏离
        二、城镇化发展与“全面发展”理念的偏离
        三、城镇化发展与“协调发展”理念的偏离
        四、城镇化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偏离
    第五节 城镇化中存在不科学发展问题的成因
        一、对城镇化发展的认知偏差导致城镇化发展质量不高
        二、城乡二元户籍制度阻碍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三、土地制度改革滞后制约城镇集约发展和农民增收
        四、不合理的财政税收体制影响城镇化健康发展
        五、等级化的城市管理体制制约着城镇体系优化与协调发展
第三章 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及典型案例研究
    第一节 转变城镇化发展模式的必然性
        一、中国现实国情的必然要求
        二、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
        三、调整经济结构,促进发展方式转型的现实需要
        四、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
    第二节 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的内涵及特征
        一、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的内涵
        二、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的特征
    第三节 国内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典型案例
        一、统筹城乡路径下的新型城镇化——成都城乡一体化改革实践
        二、低碳路径下的新型城镇化——长株潭城市群城镇化发展实践
        三、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华明镇“宅基地换房”城镇化实践
    第四节 典型国家城市化发展模式及启示
        一、英国城市化发展模式
        二、美国城市化发展模式
        三、德国城市化发展模式
        四、日本城市化发展模式
        五、拉美国家城镇化发展模式
        六、典型国家城市化发展的经验教训对中国的启示
第四章 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的发展目标与路径
    第一节 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总体目标、思路与原则
        一、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总体目标
        二、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基本思路
        三、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基本原则
    第二节 新型城镇化指标体系
        一、指标体系设置原则
        二、指标体系的框架结构
    第三节 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实现路径
        一、以人为本,提升人口城镇化水平
        二、生态优先,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低碳城镇化
        三、强化产业支撑,推动四化同步发展
        四、优化城镇化布局和形态,构建科学的城镇体系
        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镇化质量
        六、尊重自然与传统,塑造城镇特色
        七、统筹城乡,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第五章 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的体制机制创新
    第一节 健全城乡规划制度,形成规划先导机制
        一、增强规划的全局指导性
        二、城镇规划中要突出人本理念
        三、城镇规划要坚持生态导向
        四、城镇规划要有前瞻性
        五、增强规划的刚性约束
    第二节 协调政府与市场关系,健全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的城镇化实现机制
        一、厘清政府与市场关系,明确各自职责
        二、完善市场机制,促进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
        三、加强政府制度供给,完善政府调控职能
    第三节 创新土地制度,完善土地集约利用和增值收益分配机制
        一、明晰土地产权关系,完善土地物权性质
        二、健全土地流转制度,规范土地流转市场的市场化机制
        三、改革土地征用制度,完善征地补偿机制
        四、规范土地使用制度,形成土地集约利用机制
    第四节 改革户籍制度,形成人口自由流动机制
        一、降低落户门槛,有序推进农民工市民化
        二、剥离附着福利,恢复户籍的人口登记功能
        三、协调推进户籍制度的配套改革
    第五节 创新城乡公共服务供给制度,完善保障机制
        一、改革教育制度,推进教育公平
        二、改革就业制度,畅通劳动力流通渠道
        三、改革住房制度,确保农民工在城镇“住有所居”
        四、改革社会保障制度,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
    第六节 改革行政管理与财税体制,构建多元化投融资机制
        一、调整中央与地方关系,构建合理的事权分担机制
        二、改革城镇管理体制,促进公共资源优化配置
        三、改革财税体制,增强地方政府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能力
        四、创新投融资方式,构建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
        五、改进政绩考核体系,形成引领城镇化科学发展的激励机制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9)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视阈下的统筹城乡发展研究 ——以鄂尔多斯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关于“城乡统筹发展”研究综述
        一、国外关于“城乡统筹”的经典理论
        二、国内“城乡统筹”的研究现状
        三、关于“城乡统筹”的研究述评及个案选择的理由
        四、“城乡统筹”概念小结
    第三节 本项研究的思路与方法:基于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视阈
        一、对“社会发展”内涵的审视
        二、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及其基本内容
        三、国内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研究路径
        四、本项研究的技术路径
    第四节 以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指导鄂尔多斯市城乡统筹发展的当代价值
        一、马克思关于城乡统筹的主要思想
        二、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深化
        三、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下的城乡统筹价值体系
        四、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指导下的城乡统筹价值实现
    第五节 本项研究的创新与后续研究的设想
        一、本项研究的创新
        二、后续研究设想
第一章 鄂尔多斯市城乡统筹发展的历程及分析范式选择
    第一节 鄂尔多斯市城乡统筹发展的总体历程及取得的成就
        一、鄂尔多斯市城乡统筹发展的缘起
        二、鄂尔多斯市城乡统筹发展的起步阶段
        三、鄂尔多斯市城乡统筹发展的全面推进阶段
    第二节 城乡统筹发展分析的范式考察
        一、区域分析范式的转变:“规模经济—范围经济”
        二、鄂尔多斯市辖区城乡统筹分析的基础:县域经济
        三、区域城乡统筹具体内容分析
    第三节 小结
        一、鄂尔多斯市城乡统筹发展是一个有规律的自觉选择过程
        二、区域分析范式的转变要求以县域经济为基础分析鄂尔多斯市城乡统筹发展
第二章 鄂尔多斯市城乡统筹发展现状总体及分区分析
    第一节 鄂尔多斯市城乡统筹发展总体概况
        一、鄂尔多斯市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概况
        二、鄂尔多斯市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水平
    第二节 鄂尔多斯市中心都市区城乡统筹发展现状
        一、鄂尔多斯市东胜区城乡统筹现状
        二、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城乡统筹现状
    第三节 鄂尔多斯市东部地区城乡统筹发展现状
        一、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城乡统筹发展现状
        二、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城乡统筹发展现状
    第四节 鄂尔多斯市西部地区城乡统筹发展现状
        一、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城乡统筹发展现状
        二、鄂尔多斯市杭锦旗城乡统筹发展现状
        三、鄂尔多斯市乌审旗城乡统筹发展现状
    第五节 鄂尔多斯市南部地区城乡统筹发展现状
        一、鄂尔多斯市鄂托克前旗城乡统筹发展经验分析
        二、鄂托克前旗统筹城乡发展现状分析
    第六节 小结
        一、鄂尔多斯市城乡统筹发展总体水平高于同期全国水平
        二、鄂尔多斯市城乡统筹发展区域之间存在较大差距
第三章 鄂尔多斯市城乡统筹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制约因素
    第一节 鄂尔多斯市城乡经济统筹存在的问题及其制约因素分析
        一、鄂尔多斯市城乡经济统筹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鄂尔多斯市城乡经济统筹的制约因素分析
    第二节 鄂尔多斯市城乡社会统筹存在的问题及其制约因素分析
        一、鄂尔多斯市城乡社会统筹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鄂尔多斯市城乡社会统筹的制约因素分析
    第三节 鄂尔多斯市城乡环境空间统筹存在的问题及其制约因素分析
        一、鄂尔多斯市城乡环境空间统筹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鄂尔多斯市城乡环境空间统筹的制约因素分析
    第四节 小结
        一、发展不平衡是鄂尔多斯市城乡经济、社会和环境空间统筹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矛盾
        二、制约鄂尔多斯市城乡经济、社会和环境空间统筹发展的因素多种多样
第四章 可资借鉴的经验:国内外城乡统筹发展实践的启示
    第一节 发达国家城乡统筹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一、美国城乡统筹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二、法国城乡统筹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三、英国城乡统筹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四、日本城乡统筹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第二节 成渝国家城乡统筹发展综合改革实验区的经验与启示
        一、成渝国家城乡统筹发展综合改革试验区概况
        二、成都市城乡统筹发展的基本做法与经验
        三、重庆市城乡统筹发展的基本做法与经验
        四、成都市和重庆市城乡统筹发展的启示
    第三节 苏州市城乡统筹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一、苏州市经济社会发展及城市化概况
        二、苏州市城乡统筹发展的基本做法
        三、苏州市城乡统筹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第四节 小结
        一、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城乡统筹是一个有着客观规律的过程
        二、“走自己的路”是推进鄂尔多斯市城乡统筹发展的必由之路
第五章 推进鄂尔多斯市城乡统筹发展的对策建议
    第一节 从空间利用上实现统筹布局
        一、加强规划引导,统筹城乡土地资源利用
        二、培育合理的城镇体系
        三、重视城镇主导产业选择,实现区域产业结构优化
        四、加强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
        五、加强城乡生态环境统筹
        六、积极推进城乡卫生清洁工作
    第二节 以政府职能转变保障城乡统筹
        一、积极进行体制的改革和创新
        二、从组织领导上保证城乡统筹
        三、从社会管理上保证城乡统筹
        四、从公共服务上推进城乡统筹
        五、以加强市场建设推进城乡统筹
    第三节 以产业发展带动城乡统筹
        一、加强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
        二、加快农牧业结构调整
        三、加大对农牧业的财政投入
        四、发挥重点项目的辐射带动作用
        五、培育农牧民专业合作组织
        六、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积极引导,促进农村劳动力的就业
    第四节 小结
        一、尊重自然规律,以科学统筹环境空间为城乡统筹发展奠定基础
        二、转变政府职能,以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创新保障城乡统筹发展
        三、科学规划产业,以加快农村牧区产业的发展带动城乡统筹发展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10)关中地区城乡统筹发展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论文选题的目的
    1.2 论文选题的意义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4 相关概念界定及城乡统筹发展的理论综述
        1.4.1 关中地区的概念界定
        1.4.2 城乡统筹发展的相关理论综述
2 马克思主义城乡统筹发展理论述评
    2.1 马克思、恩格斯城乡统筹理论的主要内容
        2.1.1 马克思、恩格斯城乡统筹思想的形成
        2.1.2 马克思、恩格斯城乡统筹理论的具体内容
    2.2 毛泽东的城乡统筹发展理论
        2.2.1 毛泽东城乡统筹发展理论的形成
        2.2.2 毛泽东关于城乡统筹发展的基本主张
    2.3 改革开发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对城乡统筹发展的理论探索
        2.3.1 邓小平城乡统筹发展思想的主要内容
        2.3.2 江泽民对城乡统筹发展的理论探索
        2.3.3 胡锦涛对城乡统筹发展理论的新贡献
    2.4 马克思主义与西方经济学城乡关系理论的比较
        2.4.1 西方经济学中有关城乡统筹的主要观点
        2.4.2 马克思主义与西方经济学城乡关系理论的比较
3 关中地区城乡关系的历史演变
    3.1 建国前关中地区的城乡关系概述
        3.1.1 关中地区古代的经济发展及城乡关系概况
        3.1.2 关中地区近代工业发展与城乡关系概述
    3.2 建国初关中地区的城乡关系概述
        3.2.1 1949年-1957年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城乡关系
        3.2.2 1958年-1978年计划经济时期的城乡关系
    3.3 改革开放以来关中地区的城乡关系概述
        3.3.1 1978年-2002年时的城乡关系
        3.3.2 2003年以来的城乡发展趋势
4 关中地区城乡统筹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4.1 城乡间经济联动缺乏协调
        4.1.1 城乡产业发展缺乏联动
        4.1.2 城乡资源缺乏双向流动
    4.2 关中各地区城乡间社会建设缺乏协调
        4.2.1 社会保障建设不平衡
        4.2.2 城乡社区建设投入比例失衡
    4.3 关中地区城乡间文化发展缺乏协调
        4.3.1 城乡间文化环境差异
        4.3.2 城乡间文化教育差异
        4.3.3 城乡间文化消费差异
    4.4 城乡统筹示范区发展缺乏协调
5 关中地区城乡统筹发展的对策思路
    5.1 统筹城乡经济协调发展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加快城镇化建设
        5.1.1 合理配置资源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5.1.2 提升城镇化发展水平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完善
        5.1.3 大力发展乡镇民营企业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
    5.2 统筹城乡社会协调发展加快公共服务体系向农村延伸建设和谐城乡
        5.2.1 完善社会保障的基础性工作加快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
        5.2.2 统筹城乡社区建设加强资源在城乡间的合理配置
    5.3 统筹城乡生态协调发展提倡以生态建设为导向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5.3.1 推进城乡环保一体化建设宜居环境
        5.3.2 加强环境保护开发生态农业实现生态效益
    5.4 统筹城乡文化协调发展共建和谐精神家园
        5.4.1 提高对统筹城乡文化建设的正确认识
        5.4.2 推进教育制度改革构建城乡公平的文化教育体系
        5.4.3 统筹城乡文化资源树立双向互动的文化交流模式
6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四、北京:城乡统筹谋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和地方政府行为研究[D]. 胡如梅. 浙江大学, 2020(04)
  • [2]乡村振兴视角下城郊空间分区及土地利用策略研究 ——以通州区漷县镇为例[D]. 向洋. 天津大学, 2020(02)
  • [3]新时代中国特色城乡融合发展制度研究[D]. 张延曼. 吉林大学, 2020(08)
  • [4]城乡融合发展下重庆地票交易政策解构及实施效果研究[D]. 刘燕. 西南大学, 2020
  • [5]基于城乡协调发展的“省直管县”体制改革研究[D]. 刘素姣. 上海交通大学, 2017(08)
  • [6]海峡两岸城乡统筹发展比较研究[D]. 李奇. 华中师范大学, 2015(01)
  • [7]城乡统筹发展中的社会协同治理机制研究[D]. 刘卫平. 湘潭大学, 2014(05)
  • [8]科学发展观视域下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研究[D]. 王素斋. 南开大学, 2014(04)
  • [9]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视阈下的统筹城乡发展研究 ——以鄂尔多斯市为例[D]. 王羽强. 内蒙古大学, 2013(11)
  • [10]关中地区城乡统筹发展问题研究[D]. 杨晨. 西安工业大学, 2013(08)

标签:;  ;  ;  ;  ;  

北京:城乡建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