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异物过敏4例分析

儿童异物过敏4例分析

一、幼儿异物过敏4例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张一莉[1](2021)在《100例幼儿迁延性肺炎高危因素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对比健康组、非迁延性肺炎组、迁延性肺炎组的临床资料,了解三者在年龄、性别、免疫因素、营养因素、其他因素(气喘、鼻窦炎、湿疹、变应性鼻炎、血清变应原)是否存在统计学差异,探讨幼儿迁延性肺炎的高危因素,为预防和减少迁延性肺炎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选择2016年7月1日至2020年7月1日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儿童呼吸科住院确诊为迁延性肺炎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并且在这些群体中随机抽选100例作为观察组(即迁延性肺炎组),另外随机选取同一时期收治的100例非迁延性肺炎患儿(即非迁延性肺炎组)及同期在该院常规体检的健康幼儿100例(即健康组)作为对照组。以上研究对象年龄均为1-3岁。分别收集迁延性肺炎及非迁延性肺炎患儿的住院资料,包括一般情况(性别、年龄、出生史、体重),既往患病情况,临床表现、治疗情况、辅助检查、合并症等,及健康幼儿既往史、个人史、生长发育史、体重及辅助检查。本研究中三组数据均符合正态分布或近似正态分布,连续型数值变量的数据表达用均数±标堆差((?)±S)表示,计数资料用构成比或百分率(%)表示。连续型数值变量通过单因素ANOVA检验比较,计数资料通过卡方检验进行比较。如果三组间比较存在差异,则分别用SNK-q检验及卡方检验进行两两比较。在检验结果中P<0.05被认为有统计学差异。数据统计分析通过SPSS 23.0软件完成。结果:(1)三组患儿在性别、年龄方面无统计学差异。(2)免疫因素方面:1)对三组间外周血总T淋巴细胞、CD4+细胞、CD8+细胞、NK细胞及血清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ulin G,简称Ig G)、免疫球蛋白M(Immunoglobulin M,简称Ig M)、免疫球蛋白A(Immunoglobulin A,简称Ig A)等7项免疫因素进行比较。结果发现,三组患儿中外周血总T淋巴细胞、CD4+细胞、CD8+细胞、NK细胞及血清免疫球蛋白G等方面均有统计学差异,且以迁延性肺炎组下降明显。血清免疫球蛋白A、血清免疫球蛋白M各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2)两两间免疫因素比较:(1)健康组与非迁延性肺炎组免疫因素对比:对外周血总T淋巴细胞、CD4+细胞、CD8+细胞、NK细胞及血清免疫球蛋白G、免疫球蛋白M、免疫球蛋白A等7项免疫因素进行比较。结果发现,两组患儿中外周血总T淋巴细胞、CD4+细胞、CD8+细胞、NK细胞计数等方面均有统计学差异,且以非迁延性肺炎组降低明显。血清免疫球蛋白G、血清免疫球蛋白A、免疫球蛋白M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2)非迁延性肺炎组与迁延性肺炎组免疫因素对比:对外周血总T淋巴细胞、CD4+细胞、CD8+细胞、NK细胞及血清免疫球蛋白G、免疫球蛋白M、免疫球蛋白A等7项免疫因素进行比较。结果发现,两组患儿中外周血总T淋巴细胞、CD4+细胞、CD8+细胞计数及血清免疫球蛋白G水平等方面均有统计学差异,且以迁延性肺炎组降低明显,NK细胞、血清免疫球蛋白A、免疫球蛋白M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3)健康组与迁延性肺炎组免疫因素对比:对外周血总T淋巴细胞、CD4+细胞、CD8+细胞、NK细胞及血清免疫球蛋白G、免疫球蛋白M、免疫球蛋白A等7项免疫因素进行比较。结果发现,两组患儿中外周血总T淋巴细胞、CD4+细胞、CD8+细胞、NK细胞计数及血清免疫球蛋白G水平等方面均有统计学差异,且以迁延性肺炎组降低明显,血清免疫球蛋白A、免疫球蛋白M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3)营养因素比较:1)对三组间体重、血红蛋白、总蛋白、白蛋白等4项营养因素进行比较。结果发现,三组患儿中体重、血红蛋白、总蛋白、白蛋白等方面均有统计学差异,且以迁延性肺炎组降低明显。2)两两间营养因素比较可以发现:(1)对健康组与非迁延性肺炎组在血红蛋白、总蛋白、白蛋白、体重等4项营养因素进行比较。结果发现,两组患儿中血红蛋白、总蛋白、白蛋白等方面均有统计学差异,且以非迁延性肺炎组降低明显,在体重方面比较无统计学差异。(2)对非迁延性肺炎组与迁延性肺炎组在血红蛋白、总蛋白、白蛋白、体重等4项营养因素进行比较。结果发现,两组患儿中血红蛋白、总蛋白、白蛋白、体重等方面均有统计学差异,且以迁延性肺炎组降低明显。(3)对健康组与迁延性肺炎组在血红蛋白、总蛋白、白蛋白、体重等4项营养因素进行比较。结果发现,两组患儿中血红蛋白、总蛋白、白蛋白、体重等方面均有统计学差异,且以迁延性肺炎组降低明显。(4)其他因素比较:1)对患儿在是否合并气喘、血清变应原阳性、湿疹、变应性鼻炎、鼻窦炎等5方面进行比较。结果发现,三组患儿在合并气喘、血清变应原阳性、湿疹、鼻窦炎存在统计学差异,且以迁延性肺炎组影响最大,在合并变应性鼻炎方面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2)两两间其他因素比较可以发现:(1)对健康组与非迁延性肺炎组患儿在是否合并气喘、血清变应原阳性、湿疹、变应性鼻炎、鼻窦炎等5方面进行比较。结果发现,两组患儿在合并血清变应原阳性、湿疹存在统计学差异,且以非迁延性肺炎组受影响最大,在合并气喘、变应性鼻炎、鼻窦炎方面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2)对非迁延性肺炎组与迁延性肺炎组患儿在是否合并气喘、血清变应原阳性、湿疹、变应性鼻炎、鼻窦炎等5方面进行比较。结果发现,两组患儿在合并气喘、血清变应原阳性、鼻窦炎存在统计学差异,且以迁延性肺炎组受影响最大,在合并湿疹、变应性鼻炎方面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3)对健康组与迁延性肺炎组幼儿在是否合并气喘、血清变应原阳性、湿疹、变应性鼻炎、鼻窦炎等5方面进行比较。结果发现,两组患儿在合并气喘、血清变应原阳性、湿疹、鼻窦炎存在统计学差异,且以迁延性肺炎组受影响最大,在变应性鼻炎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1)免疫功能降低是引起迁延性肺炎的高危因素之一。(2)营养因素是迁延性肺炎的高危因素之一。(3)过敏因素及上气道炎症是引起迁延性肺炎发生的高危因素之一。

苏醒[2](2021)在《幼儿意外伤害家庭急救技能问卷的编制及应用》文中研究表明目的:1编制适合我国应用的幼儿意外伤害家庭急救技能问卷,并进行信度和效度检验,为评价幼儿意外伤害家庭急救技能掌握现状提供测量工具。2调查承德市幼儿父母意外伤害家庭急救技能掌握现状,分析影响因素,为临床开展幼儿意外伤害家庭急救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1幼儿意外伤害家庭急救技能问卷的编制(1)构建条目池:通过文献研究,半结构式访谈和课题组讨论初步构建《幼儿意外伤害家庭急救技能问卷》的条目池。(2)德尔菲(Delphi)专家咨询:运用Delphi专家咨询法对《幼儿意外伤害家庭急救技能问卷》的条目进行筛选,计算专家权威系数,专家积极程度,采用Likert5级评分法对问卷进行评分,计算专家协调程度和专家意见集中程度。根据专家的修改意见对条目进行修改、删除和添加。当专家意见趋于一致时结束咨询,形成《幼儿意外伤害家庭急救技能问卷》的初始问卷。(3)预调查: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1~3岁幼儿的父亲或母亲为研究对象,运用《幼儿意外伤害家庭急救技能问卷》的初始问卷进行预调查,样本量为条目数的5~10倍。应用SPSS25.0统计软件对所收集数据进行分析,通过相关系数、临界比值和克朗巴赫系数分析法对初始问卷的条目进行分析和删减,形成《幼儿意外伤害家庭急救技能问卷》的测试问卷。(4)正式调查: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承德市某社区幼儿的父亲或母亲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幼儿意外伤害家庭急救技能问卷》的测试问卷进行正式调查,样本量是本研究问卷条目数的5~10倍,并从中选取30名父母两周后进行重测。双人核对后录入数据,应用SPSS25.0软件对问卷进行信效度检验,形成最终的《幼儿意外伤害家庭急救技能问卷》的正式问卷,问卷计分采用Likert5级评分法,得分占问卷或各维度总分的60%即为合格。(5)数据统计分析:使用Excel软件进行数据录入,应用SPSS25.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双人核对确保录入数据的准确性。采用频数和百分比描述专家基本信息,采用重要性均值(Mj)和变异系数(CV)进行条目初筛,采用相关系数、临界比值和克朗巴赫系数分析法分析条目。采用内部一致性信度和重测信度进行信度检验。采用专家评分法测量内容效度。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和相关性分析测量结构效度。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幼儿意外伤害家庭急救技能掌握现状及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1)研究对象: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承德市某3个社区的750名幼儿父亲或母亲作为调查对象。(2)研究工具:应用自制的《一般资料调查表》和《幼儿意外伤害家庭急救技能问卷》进行调查。(3)统计学方法:使用Excel软件进行数据录入,应用SPSS25.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双人核对确保录入数据的准确性。采用频数、百分比对父母的一般资料进行描述,当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时采用均数±标准差描述问卷得分情况,不符合时用中位数和四分位数间距进行描述,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对幼儿意外伤害家庭急救技能掌握水平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幼儿意外伤害家庭急救技能问卷的编制(1)条目池的形成:通过查阅文献和对10名幼儿家长的半结构式访谈,经课题组讨论研究确立了《幼儿意外伤害家庭急救技能问卷》17个条目的条目池。(2)德尔菲专家咨询:根据专家遴选标准共纳入了15名专家。本次研究共进行两轮专家咨询,其中第一轮专家权威系数为0.94、专家积极程度为100%。专家咨询结果中,专家协调系数为0.326,根据专家修改意见共删除3个条目,修改1个条目,新增2个条目。第二轮专家积极程度为100%。专家咨询结果中,专家协调系数为0.413,根据专家修改意见共删除1个条目。专家意见趋于一致时停止专家咨询,经课题组讨论形成了低危风险、中危风险、高危风险三个维度共15个条目的《幼儿意外伤害家庭急救技能问卷》的初始问卷。(3)预调查:使用《幼儿意外伤害家庭急救技能问卷》的初始问卷对100名幼儿的父亲或母亲进行预调查,通过计算相关系数、临界比值和克朗巴赫系数进一步筛选条目,经统计分析,结果均在标准值范围内,形成了低危风险、中危风险、高危风险三个维度共15个条目的《幼儿意外伤害家庭急救技能问卷》的测试问卷。(4)正式调查:使用《幼儿意外伤害家庭急救技能问卷》的测试问卷对200名幼儿的父亲或母亲进行正式调查,检验其信效度。信度检验结果显示,总问卷的Cronbach’s a系数为0.931,其中低危风险维度0.895、中危风险维度0.829、高危风险维度0.923;总重测信度为0.976,其中低危风险维度0.954、中危风险维度0.964、高危风险0.932。效度检验结果,总问卷内容效度指数(S-CVI)为0.933,各条目指数(I-CVI)均在0.875~1.000之间。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共分析出3个公因子,累计贡献率为72.789%,因子载荷均在0.617~0.933之间;各维度与问卷总分的相关系数在0.805~0.899之间,各维度间的相关系数在0.548~0.639之间,最终形成《幼儿意外伤害家庭急救技能问卷》的正式问卷。问卷满分为75分,得分<45分为低等水平,45~60分之间为中等水平,得分>60分为优秀水平。2幼儿意外伤害家庭急救技能掌握现状及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1)研究对象的基本信息:本次研究共发放780份问卷,收回问卷750份,有效应答率为96.15%,男性303人(40.40%),女性447人(59.60%),父母年龄在21~44岁之间,学历以本科和专科居多,分别占44.40%和29.87%,幼儿月龄13~24个月居多。(2)幼儿意外伤害发生现状:在调查的750例家庭中有64.13%的幼儿发生过意外伤害,排名前5的分别为跌倒磕碰伤(53.84%)、鼻出血(20.99%)、动物咬伤(17.88%)、烧烫伤(13.51%)和幼儿坠床伤(9.77%)。(3)幼儿意外伤害家庭急救技能掌握现状:父母的幼儿意外伤害家庭急救技能问卷的得分为(42.48±13.20)分,其中低危风险维度17(13,20)分、中危风险维度11(8,14)分、高危风险维度为14(10,19)分。根据评分标准,父母对幼儿意外伤害家庭急救技能掌握情况总体处于低等水平。(4)幼儿意外伤害家庭急救技能掌握水平的影响因素:将研究对象一般资料与幼儿意外伤害家庭急救技能得分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父母年龄、户口、学历、婚姻状况、家庭结构、职业、人均月收入、幼儿是否发生过意外伤害和父母是否接受过健康教育是幼儿意外伤害家庭急救技能掌握水平的影响因素,将这9个自变量放入多元线性回归中分析发现,父母的年龄、学历、家庭结构、职业、人均月收入、幼儿是否发生过意外伤害和父母是否接受过健康教育是幼儿意外伤害家庭急救技能掌握水平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幼儿意外伤害家庭急救技能需求:在750名调查者中有81.06%的父母表示愿意接受健康教育培训,其中想通过网络授课方式学习的占53.87%,幼儿意外伤害家庭急救需求排名前五的分别为气管异物的急救(78.26%)、惊厥抽搐的急救(70.93%)、溺水的急救(68.00%)、心脏骤停的急救(62.26%)和烧烫伤的急救(56.13%)。结论:1本研究编制《幼儿意外伤害家庭急救技能问卷》包括低危风险、中危风险和高危风险三个维度共15个条目。该问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以作为测量幼儿意外伤害家庭急救技能掌握水平的评价工具。2通过对幼儿意外伤害家庭急救技能掌握水平的调查分析发现,父母的幼儿意外伤害家庭急救技能掌握总体处于低等水平。父母的年龄、学历、家庭结构、职业、人均月收入、幼儿是否发生过意外伤害和父母是否接受过健康教育是幼儿意外伤害家庭急救技能掌握水平的独立影响因素。因此临床或社区在对幼儿父母进行健康教育与培训时,应有针对性的进行培训,通过提高幼儿意外伤害家庭急救技能水平,减少幼儿意外伤害的发生,保证幼儿的健康成长。

张丹[3](2019)在《婴幼儿反复喘息相关危险因素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研究体质因素、环境因素、遗传因素、早产、心肺发育不良、感染因素、意外(主要指支气管异物)与婴幼儿反复喘息的关系,寻找反复喘息发病危险因素,为评估再发喘息风险、早期治疗、公共卫生规划提供理论依据,从而早期控制哮喘,减少未来喘息发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用病例收集表格进行数据收集。选择2015年6月至2018年12月在大连市儿童医院呼吸内科住院,年龄≤3岁的288例反复喘息(喘息次数≥3次,两次喘息时间间隔>1周)患儿作为病例组,并选择同期住院的288例既往有喘息症状,喘息次数≤2次的同龄患儿作为对照组,进行危险因素的相关性及多因素分析。结果1.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例组288例,男孩203例,女孩85例,男女之比:2.39:1,平均年龄1.58±0.80岁;对照组288例,男孩184例,女孩104例,男女之比:1.76:1,平均年龄1.08±0.62岁。两组性别经卡方检验、年龄经显着性t检验,P均>0.05,提示无统计学意义,两组间具有可比性。2.符合纳入标准的288例患儿,205例体质因素,占比71.2%。与对照组对比,结果显示:?2=65.836,P<0.05,提示有统计学意义。以患有湿疹史最多,占83.7%;吸入过敏原阳性者以尘螨过敏多见;食物过敏原阳性者以牛奶、鸡蛋过敏多见。3.符合纳入标准的288例患儿,87例遗传因素,占比30.2%。与对照组对比,结果显示:?2=61.760,P<0.05,提示有统计学意义。以一级亲属关系最密切,占82.4%。4.符合纳入标准的288例患儿,115例环境因素,占比39.9%;68例感染因素,占比23.6%。分别与对照组对比,结果显示:P均<0.05,提示有统计学意义。感染因素中,以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感染率最高,占63.0%。5.符合纳入标准的288例患儿,29例意外因素,占比10.1%;17例心肺发育不良,占比5.9%;22例早产,占比7.6%。意外、心肺发育不良与对照组对比,结果显示:P均<0.05,提示有统计学意义;早产与对照组对比,P>0.05,提示无统计学意义。6.经过多因素二元逻辑回归分析,体质因素(OR=4.997,P<0.05)、环境因素(O R=1.890,P<0.05)、遗传因素(OR=7.268,P<0.05)、心肺发育不良(OR=10.409,P<0.05)、感染因素(OR=2.356,P<0.05)、意外(OR=33.732,P<0.05)均为婴幼儿反复喘息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1.在7个危险因素中,有6个危险因素是婴幼儿反复喘息的独立危险因素。2.体质因素以湿疹史最多,遗传因素以一级亲属关系最密切,感染因素以MP感染率最高。我们应该加强MP检测及抗感染治疗,早期干预治疗具有高风险反复喘息患儿,从而降低哮喘发病率。3.环境因素是诱导婴幼儿反复喘息发作的危险因素,应在生命早期规避烟草烟雾、环境污染物暴露,减少喘息发作次数。4.心肺发育不良、异物吸入引起的婴幼儿反复喘息问题值得关注,对于难以诊断的反复喘息患儿应该尽早完善检查除外相关的少见疾病。

李露露[4](2019)在《医护一体化合作模式在幼儿经纤支镜支气管异物取出术围术期的应用效果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 探索医护一体化合作模式在幼儿经纤支镜支气管异物取出术围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 1.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于2017年11月2018年8月期间,选取郑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PICU(Pediatric Intensive Care Unit)确诊为支气管异物而收治住院的78名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应用SPSS软件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各39例,两组患儿法定监护人均对本研究知情,并签订知情同意书,同时每名患儿中选取一名家属参与本研究。对照组按常规医疗护理工作模式进行临床诊疗和护理,主要包括术前准备、患儿及其家属心理护理、术后观察及护理和健康指导等。干预组按医护一体化合作模式进行临床诊疗和护理,主要包括:(1)成立专门的医护一体化诊护小组,对干预组患儿实施诊疗和照护;(2)医护一体化的入院评估;(3)开展医护一体化查房和病情观察,同时制定了医护共用的纤支镜围手术期护理记录单,有利于医护之间的病情交接和讨论;(4)实施医护一体化围手术期护理;(5)医护一体化健康宣教,包括入院、围手术期和出院宣教等;(6)医、护、患的标准化沟通。2.两组患儿家属分别于入院当天、术中等待期间和出院当天填写状态焦虑量表(State-Anxiety Inventory,S-AI),评价两组患儿家属的心理状况。于患儿出院当天由两组患儿家属填写重危患者家属满意度量表(critical care family satisfaction survey,CCF-SS),评价两组患儿家属的满意度。Jefferson医护合作态度量表由主管两组患儿的医生和护士在两组研究干预前和干预后统一填写,评价两组患儿的医护人员的医护合作态度。3.收集数据资料,然后应用SPSS 21.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主要采用以下统计方法:c2检验、描述性统计分析、两样本独立t检验等,设定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1.本研究实际共纳入研究对象78例,两组实际纳入研究对象均为39例。两组患儿的年龄、性别、及异物种类、位置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资料具有可比性;两组患儿家属均已婚,无离异,两组患儿家属性别、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及工作状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资料具有可比性;两组患儿的病程和异物直径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资料具有可比性;两组护士的年龄和工作年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资料具有可比性;两组护士在职称和学历的构成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资料具有可比性。2.术前等待时间指患儿从入院至手术开始前的时间,包含术前麻醉用药时间。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儿的术前等待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381,P<0.05),对照组术前等待时间比干预组术前等待时间较长。两组患儿的手术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758,P<0.05),且对照组手术时间较长。3.两组患儿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有:发热、咽部疼痛、咳嗽加重、痰中带血、喉头水肿等。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儿术后并发症的总体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2=4.622,P<0.05)。两组患儿术后并发症中咽部疼痛、发热、咳嗽加重、痰中带血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儿的住院天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85,P<0.05),且对照组住院天数较长。两组患儿的住院费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132,P<0.05),且对照组住院费用较干预组高。5.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前医生对两组护士的医护合作态度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24,P>0.05),干预后医生对两组护士的医护合作态度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902,P<0.05),其中干预组得分高于对照组。干预前两组护士对医生的医护合作态度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92,P>0.05),干预后两组护士对医生的医护合作态度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786,P<0.05),且干预组得分高于对照组。6.本研究结果显示,入院当天两组患儿家属的状态焦虑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21,P>0.05),术中等待期间两组患儿家属焦虑状态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5.271,P<0.05),其中干预组焦虑水平得分低于对照组;出院当天两组家属的焦虑状态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39,P<0.05),其中干预组焦虑水平得分低于对照组。7.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组患儿家属出院当天的满意度的得分为94-100(97.44±1.80)分,对照组患儿家属出院当天满意度得分为89-96(92.59±2.35)分,统计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儿家属在出院当天的满意度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223,P<0.05),干预组满意度得分高于对照组。结论 研究证实,医护一体化合作模式下经纤支镜支气管异物取出术可以缩短患儿的术前等待时间、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可以提高医护合作的积极性,改善患儿家属焦虑状况,提高患儿家属满意度。

姚丹,余宏川[5](2018)在《小儿支气管异物1136例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小儿支气管异物吸入的发病因素及特点。方法选取2012年12月至2017年7月在西安市儿童医院行纤维支气管镜支气管异物取出术治疗的1 136例患儿,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儿发病年龄集中在13岁之间,占51.94%,其中男性多于女性;异物种类以植物性异物为主,占92.96%(1 056/1 136);异物发生位置以左右支气管为主,占89.79%(1 020/1 136),其中右侧支气管异物多于左侧;每年2月(占12.94%)和9月(占16.02%)是小儿支气管异物发病率最高的月份。通过行纤维支气管镜下异物取出术治疗,全部患儿均康复出院。结论支气管异物多发于学龄前儿童,预防十分关键;医护人员应广泛地向患儿家属进行预防知识宣教。

王财富[6](2007)在《儿科纤维支气管镜术的临床应用(附1392例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研究背景:自上世纪60年代利用光导玻璃纤维束做为光通路的纤维支气管镜(简称纤支镜)问世、并被日本池田茂等应用于临床以来,由于其易于插入、安全、观察范围广等优点被呼吸科医师广泛接受,并使纤支镜与成人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治疗和研究工作均得到极大的发展,适应症也愈加广泛。但在儿科,由于患儿气道狭小、检查中的配合、麻醉、并发症等问题的存在,以及纤支镜本身工作管道过细等原因,纤支镜的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相应的操作技术如冷冻和激光治疗无法开展。纤支镜术在儿科呼吸道疾病中的应用最早报道于1978年,包括检查鼻、咽、喉以及气管和支气管树。此后,相关技术不断提高,纤支镜的手术指征、方法、有效性和安全性已经被反复描述。但对于纤支镜在儿科临床中的系列研究报道甚少。我院自1999年开展纤支镜术以来,早期以诊治气道异物为主。2001年后,纤支镜术系统的应用于各种呼吸道疾病的诊治。对纤支镜术的临床应用研究将有助于进一步探索纤支镜术在儿科呼吸道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与推广,提高呼吸道疾病的诊断准确性和难治性呼吸道疾病的治愈率;规范纤支镜术在儿科呼吸道疾病中的应用。目的:探讨纤支镜术在儿科呼吸道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总结我院2004年~2006年期间进行的1392例纤支镜术诊治操作的临床病例,分为气道异物治疗组、非异物性肺不张组、喘息组、慢性咳嗽组、ICU组、安全性研究组及其它组等。采用Olympus公司生产的BFXP40、BF3C30、BFP40三种型号的纤支镜,根据年龄、体重选用不同型号的纤支镜。结果:本组1392例患儿共进行1499例次纤支镜术:1.气道异物治疗组235例,成功取出异物210例(成功率89.4%),其中1次成功185例(78.7%);吸入的异物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左侧支气管109例,右侧支气管100例,双侧支气管7例。123例(52.3%)异物周围见大小不等的肉芽组织增生。2.非异物性肺不张组387例,纤支镜下发现病变352例,未见明显异常35例,炎症214例(55.3%)。全部病例进行灌洗治疗:339例1次,39例2次,7例3次,2例4次。灌洗治疗后复查胸片或胸部CT显示复张情况:4周内完全复张253例(71.1%),部分复张74例(20.8%);3个月内完全复张305例(85.7%),部分复张42例(11.8%),未复张9例(2.5%)。3.喘息组246例,行纤支镜术结果结合临床诊断:气道软化76例(29.7%),哮喘88例(27.6%),支气管异物22例(8.9%),气道狭窄15例(6.1%)。4.慢性咳嗽156例,纤支镜术结果结合临床诊断为:哮喘42例(27.0%),支气管炎28例(17.9%),异物28例(17.9%),鼻窦炎20例(12.8%),气道软化18例(11.5%),胃食管反流15例(9.6%)。5.ICU组48例,纤支镜术后诊断主要有:大量脓性分泌物及痰栓阻塞性炎症、气道结构异常和外科术后气道阻塞性病变。6.其它组418例,纤支镜术前临床诊断与术后诊断一致的有227例(54.3%),术后诊断明确的191例(45.7%)(其中87例临床诊断为异物)。7.安全性研究组335例纤支镜术,共有141例出现术中或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2.1%,均为一过性。术中并发症以紫绀最常见,且以婴幼儿组最高,随年龄增加而降低(χ2=23.22,P<0.001)。术后并发症则以咳嗽或咳嗽加重最多(6.0%),气喘或气喘加重均发生于婴儿(χ2=25.62,P<0.001)。结论:1.纤支镜术能安全的应用于儿科呼吸道疾病的诊断和治疗;2.对临床上病因诊断困难、治疗效果不佳的局限性肺气肿、肺不张、喘息、慢性咳嗽等病人,早期进行纤支镜术并进行必要的灌洗治疗,往往可以获得满意的结果;3.纤支镜术可以作为先天性气道异常、气道狭窄诊断的金标准,结合病理检查可以作为支气管内膜结核诊断的金标准;4.对ICU气道急性阻塞性疾病及时行纤支镜术可迅速明确病因,提高疗效,降低病死率;5.纤支镜对异物可疑或左右上叶支气管异物或植物残渣等有较高的诊治价值,但对较大、尖锐异物钳取困难,应及时转耳鼻喉科行硬支气管镜手术。

梁郁[7](2001)在《幼儿异物过敏4例分析》文中提出

二、幼儿异物过敏4例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幼儿异物过敏4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100例幼儿迁延性肺炎高危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第1章 绪论
第2章 综述
    2.1 儿童气道的解剖特点
        2.1.1 上呼吸道
        2.1.2 下呼吸道
    2.2 儿童迁延性肺炎的概述
    2.3 儿童迁延性肺炎的高危因素
        2.3.1 临床特征
        2.3.2 病原微生物
        2.3.3 基础疾病
        2.3.4 气管及支气管异物
        2.3.5 医源性因素
第3章 材料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诊断标准
    3.3 研究方法
        3.3.1 收集内容
        3.3.2 辅助检查
        3.3.4 统计方法
第4章 结果
    4.1 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
    4.2 免疫因素
        4.2.1 三组间免疫因素比较
        4.2.2 两两间免疫因素比较
    4.3 营养因素
        4.3.1 三组间营养因素比较
        4.3.2 两两间营养因素比较
    4.4 其他因素
        4.4.1 三组间其他因素比较
        4.4.2 两两间其他因素比较
第5章 讨论
    5.1 免疫因素
    5.2 营养因素
    5.3 其他因素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2)幼儿意外伤害家庭急救技能问卷的编制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写
第一部分 前言
    1 研究背景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3 研究意义
    4 技术路线
第二部分 幼儿意外伤害家庭急救技能问卷的编制
    1 研究方法
        1.1 构建条目池
        1.2 德尔菲(Delphi)专家咨询
        1.3 预调查
        1.4 正式调查
        1.5 数据统计及处理
        1.6 质量控制
    2 研究结果
        2.1 条目池的形成
        2.2 德尔菲(Delphi)专家咨询
        2.3 预调查
        2.4 正式调查
    3 讨论
    4 小结
第三部分 幼儿意外伤害家庭急救技能现状及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
    1 研究对象
    2 研究方法
    3 研究结果
    4 讨论
        4.1 幼儿意外伤害发生现状分析
        4.2 幼儿意外伤害家庭急救技能掌握现状分析
        4.3 幼儿意外伤害家庭急救技能掌握水平的影响因素分析
        4.4 幼儿意外伤害家庭急救技能需求分析
    5 小结
第四部分 结论
    1 研究结论
    2.研究的创新性
    3 研究的局限性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我国儿童意外伤害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3)婴幼儿反复喘息相关危险因素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1.1 纳入标准
    1.2 排除标准
    1.3 诊断标准
    1.4 研究分组
    1.5 研究内容
    1.6 研究方法
    1.7 结果判定
    1.8 仪器与试剂
    1.9 统计学方法
结果
    1.一般情况
    2.婴幼儿反复喘息危险因素分布特点
    3.婴幼儿反复喘息与各种危险因素的关系
        3.1 体质因素对婴幼儿反复喘息的影响
        3.2 环境因素与婴幼儿反复喘息的相关性
        3.3 遗传因素对婴幼儿反复喘息的影响
        3.4 感染因素对婴幼儿反复喘息的影响
        3.5 意外对婴幼儿反复喘息的影响
        3.6 早产与婴幼儿反复喘息的相关性
        3.7 心肺发育不良对婴幼儿反复喘息的影响
    4.婴幼儿反复喘息危险因素的多因素分析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婴幼儿反复喘息的流行病学及危险因素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4)医护一体化合作模式在幼儿经纤支镜支气管异物取出术围术期的应用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经纤支镜幼儿支气管异物取出术的现状
        1.2.1 小儿支气管异物的流行病学
        1.2.2 小儿纤维支气管镜术的现状
        1.2.3 经纤支镜小儿支气管异物取出术的应用及围手术期护理现状
    1.3 医护一体化的研究现状
        1.3.1 医护一体化的国外研究现状
        1.3.2 医护一体化的国内研究现状
2 研究目的及意义
    2.1 研究目的
    2.2 研究意义
3 操作性定义及理论依据
    3.1 操作性定义
        3.1.1 医护一体化
        3.1.2 支气管镜检查及异物取出术
        3.1.3 围术期
    3.2 理论依据
        3.2.1 贝塔朗菲的一般系统理论
        3.2.2 人际沟通理论
4 技术路线
5 预试验
6 研究对象及方法
    6.1 研究对象
        6.1.1 纳入标准
        6.1.2 排除标准
        6.1.3 退出标准
        6.1.4 样本量计算
        6.1.5 分组方法
    6.2 研究方法
        6.2.1 研究工具
        6.2.2 干预方案
        6.2.3 资料收集
        6.2.4 质量控制
        6.2.5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6.2.6 伦理原则
7 结果
    7.1 基本资料
        7.1.1 患儿一般资料
        7.1.2 护士一般资料
    7.2 两组患儿术前等待时间和手术时间比较
    7.3 两组患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7.4 两组患儿住院天数与住院费用比较
    7.5 两组患儿医护合作态度得分比较
    7.6 两组患儿家属的焦虑水平比较
    7.7 两组患儿家属的满意度比较
8 讨论
    8.1 医护一体化合作模式对幼儿经纤支镜支气管异物取出术的影响
        8.1.1 缩短患儿的术前等待时间和手术时间
        8.1.2 降低患儿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8.1.3 缩短患儿住院时间、降低患儿住院费用
        8.1.4 提高医护合作的积极性
        8.1.5 改善患儿家属心理状况
        8.1.6 提高患儿家属满意度
    8.2 本研究的特色
    8.3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8.4 进一步的工作打算
9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介和发表论文
致谢

(5)小儿支气管异物1136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手术设备
    1.3 手术方法
2 结果
    2.1 患儿自身因素分布
        2.1.1 患儿发病年龄
        2.1.2 患儿疾病病程
    2.2 异物特点因素分布
        2.2.1 易发生异物种类
        2.2.2 易发生异物位置
        2.2.3 发生支气管异物月份
3 讨论
    3.1 发生小儿支气管异物与年龄和性别有关
    3.2 小儿支气管异物症状体征不典型易造成病情延误及误诊
    3.3 患儿异物好发与小儿呼吸道解剖生理特点有关
    3.4 异物种类及好发月份分析
    3.5 小儿支气管异物的其他原因
    3.6 小儿支气管异物的临床治疗
    3.7 结论

(6)儿科纤维支气管镜术的临床应用(附1392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论文正文
    前言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纤维支气管镜在小儿喘息性疾病诊治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附件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1.小儿先天性气道异常20例临床分析
    2.Robin序列征二例
致谢

四、幼儿异物过敏4例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100例幼儿迁延性肺炎高危因素分析[D]. 张一莉. 吉林大学, 2021(01)
  • [2]幼儿意外伤害家庭急救技能问卷的编制及应用[D]. 苏醒. 承德医学院, 2021(01)
  • [3]婴幼儿反复喘息相关危险因素的研究[D]. 张丹. 大连医科大学, 2019(04)
  • [4]医护一体化合作模式在幼儿经纤支镜支气管异物取出术围术期的应用效果研究[D]. 李露露. 郑州大学, 2019(08)
  • [5]小儿支气管异物1136例分析[J]. 姚丹,余宏川.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8(07)
  • [6]儿科纤维支气管镜术的临床应用(附1392例分析)[D]. 王财富. 浙江大学, 2007(09)
  • [7]幼儿异物过敏4例分析[J]. 梁郁. 交通医学, 2001(06)

标签:;  ;  ;  ;  ;  

儿童异物过敏4例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