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诱导碰撞能量转移的综述

激光诱导碰撞能量转移的综述

一、激光感生碰撞能量转移综述(论文文献综述)

费希[1](2021)在《热流敏感薄膜材料的制备及器件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热流的测量受到了广泛重视。相比传统的热流计,基于横向塞贝克效应的原子层热电堆(ALTP)热流传感器不仅结构简单,并且在灵敏度和响应速度上有一定优势。但是目前还没有大规模的商业化应用,在于该传感器的性能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并且基于当前科技发展的可集成小型化需求也急需解决,由此需在现有的技术基础上进一步研制小型化、高灵敏度系数、可用于高频响应热流测试的ALTP热流传感器。本文主要研究了YBa2Cu3O7-(?)(YBCO)和LaxCa1-xMn O3(LCMO)热电薄膜的制备工艺,设计和制作了一种放大测试信号的多线条ALTP热流传感器,并进行了测试标定,具体做了如下工作:1、研究了热流敏感薄膜的制备工艺。采用磁控溅射法制备了YBCO薄膜,所得薄膜均为c轴倾斜外延且表面平整无孔洞,经TEM测试可知薄膜的倾斜角度为12.13°。采用实验室搭建的MOCVD系统制备了LCMO薄膜,对其制备工艺进行了初步探索。2、研究了热流传感器的制作工艺。先采用金属掩模版实现了YBCO热流传感器多片同时制备,并且测试表明利用该方法制备的传感器表明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和一致性。为了增大传感器的灵敏度,设计了多线条结构并采用湿法刻蚀制备了四根串联的YBCO热流传感器。此外,为了进一步集成更多热电堆线条,还重点研究了光刻图形转移技术,为制作更高性能的热流传感器奠定了基础。3、对热流敏感薄膜分别进行了电阻测试和激光感生电压(LITV)测试。导电性能测试表明YBCO薄膜在600℃以上发生显着退化,而LCMO薄膜在1100℃时仍具有良好的导电性。激光测试表明YBCO薄膜厚度和响应信号峰值的关系与LITV响应理论吻合,存在最佳膜厚。YBCO薄膜越薄,其LITV响应时间越短,100nm膜厚传感器的响应时间仅为34ns,为更高频的热流传感器设计提供了条件。所制备的LCMO薄膜在激光照射下具有明显的响应信号,响应时间为s量级。采用对比标定法对YBCO热流传感器进行了标定:单根器件的敏感元件尺寸为3mm×0.4mm,膜厚为250nm,灵敏度为82.4(1/((2/(88)2),响应时间小于0.2;四根器件的单线条尺寸为8mm×0.3mm,膜厚为1m,灵敏度为1107.9(1/((2/(88)2),可见灵敏度显着提高。

王凯旋[2](2021)在《近红外1.064μm亚纳米带宽干涉滤光片的制备和光谱稳定性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激光雷达、自由空间光通信和激光测距测绘等技术的发展,新一代气象、海洋和环境观察卫星和激光高度计等空间光学仪器经常需要用到亚纳米带宽的光学滤波器件,来实现光谱的获取和背景光的抑制。相对于其他亚纳米带宽光学滤波技术,薄膜干涉滤光片具有体积小、结构紧凑、稳定性好、光学效率高等优点,因而更适用于空间探索等活动。本文对近红外1.064μm波长的0.2 nm带宽滤光片进行了设计和制备,对其光谱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研制出的超窄带薄膜干涉滤光片的透过率达到70%,通带宽度小于0.2 nm,光谱性能稳定。1.064μm是常用的激光波长,也可以用Si基CMOS探测器进行激光通信和遥感,有非常好的应用前景。本研究工作中,首先分析对比了常见的几种亚纳米带宽滤光片的设计方法,包括自动优化设计方法、类比微波滤波器的方法、类比LC电路滤波器的方法和迭代Chebyshev方法。它们各自存在一些优缺点,很难简单适用于本文的亚纳米带宽滤光片的设计。本文用Matlab程序编制了一种适用于亚纳米带宽滤光片的优选设计方法,通过该方法计算得到一系列符合要求的膜系设计,并对这些膜系的光谱特性依据评价函数进行了评估。按照实际需求和工艺技术条件,得到了中心波长为1.064μm,带宽为0.2 nm的最优膜系方案。对相关的薄膜制备技术进行了分析,选用双离子束溅射沉积(DIBS)技术作为滤光片的制备方法。采用Ta2O5作为高折射率膜层,Si O2作为低折射率膜层,熔融石英作为基片,对优选膜系的滤光片进行了制备。用包络法计算得到了Ta2O5和Si O2薄膜的光学常数。结合一种均匀性修正膜系,同时计算、设计和制作出了兼顾高低折射率两种靶材的均匀性修正板,利用一块修正板有效改善了两种沉积膜层的均匀性。探索了光学直接监控与时间监控相结合的方法,突破了两种监控方法各自的技术局限,实现了对整个膜系的高精度完整控制,研制出了近红外波段的亚纳米带宽滤光片,其半功率带宽只有0.19 nm,峰值透过率达到70%。构建了亚纳米带宽滤光片的光谱测量系统。把滤光片的测量结果与设计光谱进行了对比,分析了制备过程中的误差来源,讨论了光学直接监控产生误差的机理。误差来源主要体现在光学常数误差和厚度误差两方面,光学常数的误差主要是由沉积工艺导致的,DIBS的沉积工艺稳定,该项误差很小;膜层厚度误差的来源较多,除沉积工艺的影响之外,主要因为监控过程引入的误差。分析了监控过程引入误差对滤光片光谱性能的影响,0.01%的厚度随机误差就会对滤光片的光谱性能产生很大的影响,而不大于0.001%的膜层厚度随机误差才能使滤光片光谱性能的变化在可接受的范围内。最后分析了滤光膜系中高低折射率膜层光学厚度误差的影响,和间隔层、反射层及耦合层的光学厚度误差分别带来的影响。对滤光片的光谱稳定性进行了研究。对滤光片在湿度环境下的表现进行了研究,通过薄膜吸潮前后的光谱漂移计算出了膜层的聚集密度;对滤光片透射光谱的温度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由于滤光片平均聚集密度很高,发现光谱的温度漂移主要与膜层的折射率温度系数、膜层和基片的线膨胀系数有关。在不同温度下对滤光片的透射光谱进行了测量,得到了光谱的温度漂移系数。对滤光片进行了退火处理并研究了退火温度对滤光片表面形貌和光谱特性的影响,发现300℃以内的退火未对表面形貌产生明显影响,但会使光谱曲线向长波方向漂移。考察了质子辐照对滤光片透射光谱的影响,在经受能量70 Ke V、通量2×1015个/(88)2、时长30分钟的质子辐照试验后,透射光谱保持稳定。

于术娟[3](2018)在《奇偶谐波在高次谐波光谱学中应用的理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高次谐波光谱学是在超快时间尺度中探测原子分子结构和动力学的有力工具。目前对高次谐波光谱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线性对称分子,其只释放奇次谐波。对于线性不对称分子,由于对称破缺,奇次谐波和偶次谐波都会释放。其展示出不同的光谱特性及携带不同靶的信息。已有研究表明,奇偶谐波与分子内部结构有关,受到分子内部不同干涉效应的影响,具有不同的时频特性。本文拟深入研究奇偶谐波在高次谐波光谱学中的应用。首先,本文从理论上研究了不对称分子在强激光场中高次谐波的时间分辨动力学。高次谐波产生的时频分布是在小波变换的帮助下通过求解含时薛定谔方程得到的。以前的研究表明,对称分子的谐波谱上显示出显着的两中心干涉最小,但不对称分子的奇偶谐波谱上没有展示出这个显着的两中心干涉最小。有趣的是,在只考虑短轨道贡献的情况下,在高次谐波的时频分布上可以观察到一个明显凹槽,这意味着在特殊的时频区域谐波释放被强烈的抑制。这个凹槽的位置对分子参数和分子取向都敏感。对这个凹槽起源的分析揭示了奇偶谐波信号的不同时频特性,这里分子内干涉和固有偶极子效应的相互作用起着重要的作用。另外,奇偶谐波相对产量(偶奇率)也显着受干涉效应的影响。此部分的发现对高次谐波光谱学的实验研究有重要的意义。其次,由于谐波辐射的很多特性和取向度有关,该参数在不对称分子高次谐波光谱实验中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实验中获得的取向度是难以评估的,特别是涉及三维取向时。本文从数值和解析的角度证明了不对称分子奇偶高次谐波的产生对取向度和分子结构都很敏感。这就意味着偶奇率不仅与取向度有关,还与分子结构有关,因为目前实验上利用偶奇率标定不对称分子取向度的方案中,没有考虑分子结构,基于上述观察,在考虑分子结构的影响下,我们提出了通过奇偶高次谐波标定取向度的方案,其避免了直接求解转动方程。这个方案也可推广到三维取向的陀螺分子,例如,具有高分辨率的极性或非极性平面H32+分子。最后,进一步把奇偶高次谐波光谱学的理论研究推广到振动的不对称系统中。通过求解非玻恩-奥本海默含时薛定谔方程,研究了不对称分子HeH+在强激光场中电子与核耦合的动力学。在小的取向角,不对称分子趋于向比平衡核间距更大的方向伸展,而在大的取向角,不对称分子呆在平衡位置附近,并且从系统中可观察到强的偶次谐波,经过分析发现系统的固有偶极子在核波包的振动动力学中有重要作用,核的运动和分子的结构可从奇偶谐波谱和极化上读出。这些结果对不对称系统的强场电离也有重要应用。这部分的主要结果是在单电子近似及完全取向情况下得到的。为了检验这些结果,本文还模拟了两电子模型的振动系统HeH+的动力学,以及在本章中还考虑了不对称系统的不完全取向的情况。振动系统HeH+的高次谐波产生呈现出一些复杂的现象,为了理解这些现象,作为比较,我们还研究了振动系统H2的高次谐波产生。

郭连波[4](2012)在《激光诱导击穿光谱中的等离子体发射光谱增强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激光诱导击穿光谱(Laser-induced breakdown spectroscopy,简称为LIBS)是采用聚焦的高能量脉冲激光入射到样品的表面产生等离子体,通过分析该等离子体的辐射光谱,从而推导出样品的元素组成成分及含量。LIBS技术具有很多显着优点:能够探测所有元素,可同时检测多种元素,无需真空,样品制备简单或无需制备,被分析样品几乎无损,可以实时分析,原位探测和远程探测等。因此自出现以来,LIBS技术就引起大家的广泛注意,并成为极有实用价值的光谱分析技术之一。目前该技术已成功应用于高危险的化学和生物分析、地质勘探、艺术品的检测以及深空探测等众多领域。但是,探测极限差、分析精度低,导致LIBS的探测灵敏度低已成为该技术发展的瓶颈问题,如何进一步提高探测灵敏度也是未来LIBS技术的主要研究方向。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分别采用新型的空间约束装置、将磁场和空间约束相结合、双脉冲激发,以及双脉冲激发和空间约束相结合等技术手段来进一步提高激光等离子体的发光强度和分析精度,从而实现进一步提高LIBS的探测灵敏度。经过大量的研究工作,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和创新点如下:(1)首次采用新型的铝制半球形腔约束装置应用于单脉冲LIBS分析中,实现了激光诱导冲击波对等离子体的三维均匀压缩效果。该半球形腔空间约束装置不仅可以增强样品中高含量元素的原子光谱,也能增强样品中低含量的元素的原子光谱谱线强度。采用圆筒管型二维约束机构可以使得等离子体强度最佳增强倍数为9倍,而采用该半球形腔三维空间约束装置的最佳光谱增强效果可达12倍,增强效果明显。(2)首次在国内外提出磁场约束与空间约束相结合的LIBS光谱增强方案,设计并研制了磁镜与半球形腔空间约束相结合的磁-空双重约束装置。实验结果表明,该装置能有效实现最佳磁场约束增强与最佳空间约束效果的叠加,达到磁-空混合增强的效果,其最佳增强效果可达24倍。(3)采用双脉冲激发探索了激光双脉冲在不同时间间隔条件下激光等离子体粒子的散射和光谱增强效应,提出了第一束光激发后产生的等离子体冷凝后悬浮于烧蚀坑附近的观点。通过对铝等离子体冷凝后的颗粒再次加热激发后不仅成功改进了A1原子光谱谱线的分辨率,还改进了A1原子谱线线宽,同时,抑制了A1原子光谱谱线的自吸收效应。(4)首次提出将空间约束与双脉冲LIBS相结合的增强方案,并成功将平行面板应用于双脉冲激发的LIBS中,在调整平行面板距离后接着调整两激光脉冲之间的时间间隔,从而获得平行面板空间约束条件下,双脉冲LIBS的最佳增强效果。最佳的增强效果可以达到168.6倍。本论文所研究开发的半球形空间约束,磁-空双重约束以及空间约束与双脉冲LIBS相结合的混合增强技术对激光等离子体的光谱增强效果显着,设计制作简单,成本低,具有十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应用前景。同时也为提高LIBS探测灵敏度提供了一系列全新的研究方法。

张谦[5](2011)在《光电双脉冲LIBS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文中研究说明汞是最毒的重金属元素之一。因为汞会在环境、人体与动物中富集而对大脑、心脏、肾脏、胃和肠道造成损伤。所以,环境和工业制品中总汞含量的快速、灵敏监测技术非常重要。本研究中,我们用光电双脉冲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optical-electrical dual pulse laser induced breakdown spectroscopy, OEDP-LIBS)来增强标准大气压下空气中激光诱导等离子体(laser-induced plasma, LIP)中汞的发射谱。电激发后,原子发射谱线强度得到显着增强。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laser induced breakdown spectroscopy, LIBS)得到的溶液中汞的检出限(limits of detection, LOD)为2.4 mg/L,而放电后检出限达到了0.3mg/L。在现有的实验条件下,LIBS无法实现土壤中汞的探测。而运用OEDP-LIBS得到的土壤中汞的检出限为130mg/kg。尽管OEDP-LIBS的探测灵敏度比LIBS要好,但是该系统的相对标准偏差(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 RSD)为10%,不如LIBS的5%。为了获得更好的探测灵敏度和增加系统的稳定性,我们提出了一项名为激光点火辅助电火花诱导击穿光谱(laser ignition assisted spark induced breakdown spectroscopy, LI-SIBS)的新技术。在该技术中,水溶液中痕量汞离子被富集到铜片表面上以消除水的基体效应的影响,在电火花诱导击穿光谱技术的放电开始前,一束激光被用作点火源,以降低放电电压和增强放电的稳定性。实验表明,在对汞元素进行分析时,该技术比单脉冲LIBS和单脉冲SIBS有更好的表现。LI-SIBS技术得到的水溶液中汞的检出限为2μg/L,比LIBS得到的检出限改善了30倍。系统的稳定性也得到了增强。在典型的测量中,6%的RSD是很容易得到的。

姚顺春[6](2011)在《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在电站运行诊断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随着我国电力生产的快速发展和用电结构发生的重大变化,使电站锅炉面临来煤多变,煤质特性复杂多样,大范围的负荷变化等不利影响,导致运行中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燃烧效率偏低、燃烧稳定性差、受热面积灰、结渣、磨损等,不利于机组的稳定控制,直接影响电站锅炉运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性,也严重影响了电网运行安全。燃煤电站锅炉机组在线测量技术的缺乏已经成为制约火电机组优化运行技术发展的瓶颈问题之一。因此本文致力于探讨将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应用于电站锅炉的运行诊断中,以此作为论文的研究主题,针对粉煤灰未燃碳、燃煤结渣特性和灰分含量以及受热面失效趋势的快速分析和检测开展理论和实验研究。论文在粉煤灰未燃碳、燃煤结渣特性和灰分含量以及受热面失效分析的技术水平和研究现状基础上,阐述了本论文选题的背景和意义,并明确了本论文的研究内容。详细的介绍了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原理与搭建的实验系统,为实现激光器和光谱同步控制进行了触发信号控制系统改造。将多变量分析方法引入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的定性和定量分析中,在详细阐述各方法的数学原理和计算过程的基础上,结合实验研究验证了多元线性回归、主成分回归和偏最小二乘法回归方法在LIBS定量分析方面的潜力。对重要测量参数之一的激光能量对粉煤灰未燃碳分析的影响机制和规律进行了深入研究,探讨了在大气环境下利用深紫外区碳谱线定量分析未燃碳的可行性。针对基体效应影响定量分析的问题,引入了多元线性回归和多谱线强度和为内标的定量分析方法,对比了不同煤种的粉煤灰样品未燃碳含量的定量分析结果,验证了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分析粉煤灰未燃碳的煤种适应性能力。在深入研究样品形态和激光能量这两个重要参数对燃煤中主要的灰成分元素测量的影响机制和规律的基础上,对比分析了直接关系到现场应用的两种收光模式下的燃煤等离子体光谱信号,发展了一种基于单次光谱同时检测Si2O和Al2O3的燃煤结渣特性评价方法。此外,针对传统方法由光谱数据先得到灰成分含量再计算灰分含量的测量精确度较差问题,引入了偏最小二乘法,发展了直接提取燃煤光谱数据分析得到灰分含量的新方法,并验证了其良好的灰分分析精确度。针对传统失效分析方法需要进行破坏性割管和无损检测方法只能分析裂纹等宏观缺陷的问题,提出了将激光诱导击穿光谱应用于受热面材料宏观缺陷出现前的失效趋势分析。在详细分析锅炉受热面材料失效特征的基础上,深入研究了不同金相组织和不同球化程度的受热面材料与激光相互作用的机制,揭示了谱线特征、等离子体温度和电子密度等激光等离子体特性随受热面材料不同状态的变化规律。并引入了主成分分析法,利用更多可以表征材料特性的光谱数据对不同组织的样品进行了归类。为发展受热面失效趋势分析的新方法和拓展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应用的新方向奠定了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

张洪英[7](2010)在《激光感生碰撞能量转移和电荷转移的理论与实验研究》文中认为激光感生碰撞(laser-induced collision)是指在两个不同粒子的碰撞过程中,利用激光场与粒子间碰撞的共同作用将其中一个粒子的激发能选择性地转移到另一个粒子的特定能级的一种光学过程。它只有在碰撞和激光场同时存在时才能产生,单独激光或单独碰撞不能产生这种跨越粒子之间的能级跃迁现象。由于激光的参与,使得不同粒子之间通过碰撞传递能量变得更加快速和有效;通过粒子间的碰撞作用,又可以实现直接单光子激发难以完成的跃迁,达到预期的高激发态,形成粒子数反转,获得短波长激光。因此,研究激光感生碰撞过程对于发展短波长激光光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此外,激发所选粒子的特定靶能级的能力也使其在控制化学反应通道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在应用价值。激光感生碰撞过程包括激光感生碰撞能量转移和激光感生碰撞电荷转移。在激光感生碰撞能量转移的传统研究中,所有的理论模型都假设了在碰撞过程中粒子的相对运动速度保持不变,以往的理论计算也是在此基础上进行的,这很显然不符合实际情况;此外,激光感生碰撞电荷转移的传统实验研究都是在混合金属蒸汽系统中进行,对于气体系统则未见报道。针对这两个问题,本文对这两种重要的激光感生碰撞过程做出了一些创新性的改进和完善,并进行了理论和实验研究。在原子间激光感生碰撞能量转移的理论研究方面,考虑到碰撞过程中原子运动速度的统计分布,对现有的激光感生碰撞能量转移的四能级理论模型进行了完善。根据热平衡状态下的麦克斯韦速度分布函数推导了两原子间相对运动速度的分布函数,并给出了对相对运动速度统计平均的碰撞截面。在此基础上,对以往研究不完善的Eu-Sr、Ba-Sr以及我们新提出的Eu-Sr系统进行了数值计算。这三个系统具有典型的代表性:前两个系统分别满足激光感生碰撞能量转移的两种极限情况,从而可以通过忽略一个中间能级而由四能级系统过渡为三能级系统;而我们提出的Eu-Sr系统则不满足这两个极限条件,因此不能简化为三能级系统,而必须采用四能级模型进行求解。分别计算了三个系统在不同的系统温度和转移激光强度下的激光感生碰撞跃迁几率和碰撞截面,并从准分子势能曲线的角度解释了各个系统的谱线特征。本文对于弱场情况计算得到的碰撞截面谱线形状与以往的结论相同:碰撞截面谱线明显不对称,一侧为非稳态翼,碰撞截面下降非常迅速;另一侧为准稳态翼,在很宽的转移激光失谐范围内都可以得到较大的碰撞截面。但计算表明,原子间相对运动速度的统计分布对碰撞截面的大小有明显影响,因此有必要在计算时加以考虑。在强场下激光感生碰撞能量转移谱表现出了明显区别于弱场情况的特征:(1)强场时谱线的宽度显着变窄,并且谱线形状失去了弱场时的明显不对称性,随着激光强度的提高逐渐趋于对称;(2)谱线的峰值位置明显偏离了共振频率而向着非稳态翼一侧发生偏移,偏移量的大小随着转移激光强度近似成线性增加。(3)峰值碰撞截面随着转移激光强度的增加而增大,并在增大到一定程度时出现了饱和现象。在激光感生碰撞电荷转移的研究方面,本文提出了一个新的单光束Xe+-N激光感生碰撞电荷转移系统,这在国内外的研究中尚未见过报道。由于其特殊的能级结构,利用一束440nm激光即可完成从反应初始能态Xe+的制备到激光感生碰撞电荷转移产生N+的整个过程,这与通常的激光感生碰撞过程需要两束激光完全不同。在理论方面,首先推导了与之相应的激光感生碰撞电荷转移的二能级理论模型,得到了态振幅的运动方程,并给出了碰撞跃迁几率和碰撞截面的表达式。在此基础上,对此Xe+-N系统进行了数值计算,得到了不同转移激光强度和失谐量时的碰撞跃迁几率和碰撞截面。对440nm波长转移激光的计算结果表明,在此波长附近激光感生碰撞电荷转移截面随转移激光波长的变化处于水平线性区,并且随着激光强度的增加近似成线性增大,证明了在该系统中实现本文提出的单光束激光感生碰撞电荷转移过程的可行性。在实验上,将分子束技术和飞行时间质谱检测技术相结合,对Xe+-N系统的激光感生碰撞电荷转移过程进行了实验研究,据我们所知,迄今为止国内外尚未发表过相关的报道。首先利用440nm染料激光多光子共振电离的方法制备了该系统的初始储能态Xe+,并测得了Xe在440nm波长附近的多光子共振电离谱,在不同参数条件下的实验结果表明利用光阑对光束进行模式净化以及适当减小束源压力有利于抑制电离谱的宽度以及避免离子信号出现饱和现象。在此基础上,利用一束440nm染料激光从实验上实现了该系统由Xe+产生N+的激光感生碰撞电荷转移过程。利用飞行时间质谱检测法对反应的产物离子(Xe+、N+和N2+)进行了探测,并对束源压力、激光波长和强度等参数对离子强度和产额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证实了在440nm波长附近,碰撞截面随激光波长的变化近似恒定,随激光强度的增加近似成线性增大的结论,与理论计算结果相一致,证明了理论计算的合理性。

陈洁[8](2008)在《Rb+(Ar、N2)混合蒸气中5P3/2能级有效辐射率的计算和测量》文中研究指明碱原子共振能级较低,容易被激光激发,而且在玻璃样品池中可以产生足够的蒸气压,因此,多年来人们对碱和碱-缓冲气体的混合蒸气中激发态能量的辐射传输和碰撞转移过程作了大量的研究。另一方面,碱原子的类氢结构也使对它们的理论研究计算较为方便。所有这些研究对理解在激发态原子中的物理过程做出了重要贡献。本文应用激光诱导荧光光谱技术,辐射陷获理论和双光子吸收法,研究了碱-缓冲气体的混合蒸气中激发态能量的辐射传输以及激发态碱原子与气体分子的反应和非反应碰撞能量转移过程:(1)在气体样品池条件下,计算和测量了Rb +(Ar、N2)混合蒸气中Rb (5P3/2)共振能级的有效辐射率。对5P3/2-Ar系统,不同气压下测得的D2线强度比值与有效辐射率计算值的比值相符。对于5P3/2-N2系统,研究了电子态向振动态的碰撞转移,得到了转移截面σtr=(2.3±0.6)×10-16cm2。(2)研究了在Rb-H2混合样品池中产生的Rb(5D, 7S)+H2→RbH+H光化学过程,得到5D→7S和7S→5D碰撞转移截面分别为(6.9±1.4)×10-17和(2.1±0.4)×10-16cm2,Rb(5D)+H2→RbH+H和Rb(7S)+H2→RbH+H的反应截面分别为(4.3±1.1)×10-17和(5.8±1.5)×10-17cm2。7S与H2反应活动性大于5D与H2反应的活动性。

熊飞[9](2008)在《钙钛矿型氧化物薄膜的激光感生热电电压效应及光探测器应用》文中研究表明基于各向异性的晶体结构和电输运特性,研究层状钙钛矿型氧化物YBa2Cu3O7-x (YBCO)、La2-xSrxCuO4(LSCO)和Nd2-xCexCuO4(NCCO)薄膜中的激光感生热电电压(LITV)效应及光探测应用。首次在倾斜生长的LSCO薄膜和NCCO薄膜中观察到横向的激光感生电压。根据电压信号对激光辐照能量、激光波长和薄膜载流子浓度的依赖关系,确认所测得的激光感生电压为LITV信号,LSCO薄膜和NCCO薄膜被证明是两类可实用的新型原子层热电堆材料。在YBCO薄膜中所测得的LITV信号随薄膜退火氧压的增大有2-4倍的增强,当退火氧压为105Pa时,能量为0.78mJ的紫外脉冲激光(脉冲宽度为28ns)在薄膜中诱导产生21.6V的LITV信号,这是迄今为止国内外所报道的灵敏度最高的LITV响应。YBCO薄膜中退火氧压的不同改变了薄膜的氧含量,LITV信号强烈地依赖于薄膜的氧含量表明材料的载流子浓度是影响LITV效应的重要因素。LITV效应的物理模型证实LITV信号产生于激光与薄膜相互作用的光热过程,基于理论模型推导出LITV信号的峰值、响应时间以及LITV型激光探测器件品质因子的表达式。结果表明:LITV信号的大小主要决定于薄膜材料热电势的各向异性和激光在薄膜中的穿透深度,信号的响应时间仅受薄膜热传导性能的影响。离子掺杂对LITV效应的影响反应层状钙钛矿型氧化物薄膜中各向异性的热电输运行为。在YBCO薄膜中LITV信号随退火氧压的变化规律与Seebeck系数的各向异性随氧含量的变化趋势相同,载流子强烈的二维局域特性对高灵敏的LITV信号起重要作用。同样的变化规律在LSCO薄膜中表现得更为明显,随Sr掺杂量的增加LSCO薄膜中的LITV信号先增大后减小,当Sr掺杂量x为0.15时LITV信号最大,这样的结果与LSCO在0.05≤x≤0.21的掺杂区域内二维的金属输运特性有关。实验在0.05≤x≤0.21的LSCO薄膜中观察到较大的LITV信号,在同样的掺杂范围内文献报道出现LSCO的超导相。在NCCO薄膜中Ce掺杂对LITV信号的影响表现为存在-个掺杂量的最优值使得薄膜中的LITV信号较大。窄带理论模型分析的结果表明,这样的变化趋势是c轴晶向上声子的散射作用和Cu02面内的局域势随载流子浓度变化共同作用的结果。三种薄膜材料中LITV信号的行为规律表现出共性特征,被推断为与晶体结构的相似性(晶格常数近似满足3a=3b=c)有关。实验观察到掺杂浓度增加和辐照激光波长变短对LITV信号有增强作用,这是LITV信号的峰值受离子掺杂影响的另一特征,是由于激光在薄膜中的穿透深度减小所致。LITV信号的衰减时间随掺杂量增大而减小是不同薄膜中LITV信号的又一共同特点,而LITV信号的上升时间随掺杂量的增大趋近于激光的脉冲宽度,意味着高掺杂的薄膜可以应用于飞秒激光的快响应探测。具有LITV效应且倾斜生长的薄膜被定义为原子层热电堆材料。具有高灵敏LITV响应的原子层热电堆材料,要求生长具有特定外延取向的单相薄膜。采用脉冲激光沉积(PLD)技术,在LaAlO3(100)衬底上生长YBCO和LSCO薄膜的实验研究表明,薄膜外延取向的控制是一个热力学过程,沿不同晶向沉积形核的自由能变化是影响薄膜外延取向的主要因素。由于依赖电子输运的特点,NCCO薄膜不同于空穴掺杂的YBCO和LSCO薄膜,被称为n型原子层热电堆材料。杂相的产生和消除是PLD法生长NCCO薄膜的关键问题。实验研究表明,在SrTiO3(100)衬底上生长NCCO薄膜的PLD过程中,低沉积温度、高沉积氧压和较大的激光脉冲重复频率导致NCO杂相的产生,是由于衬底表面吸附粒子扩散迁移困难所致;高温下真空退火导致杂相的出现,则与NCCO的结构相变所引起的热分解有关。高质量的YBCO、LSCO和NCCO的外延薄膜可以用作激光探测器件的光敏元件,制成高灵敏、快响应的激光功率/能量计。根据LITV信号的峰值与辐照激光能量(或者功率)的线性关系,设计制作的YBCO薄膜探测器具有较高的品质因子,在5000Pa的退火氧压下生长的薄膜其品质因子高达0.680V/mJ.ns。与之不同,LSCO和NCCO薄膜中LITV信号的衰减时间大,LITV信号的时间积累效应明显。依据LITV信号的时间积分强度和辐照激光能量(或者功率)的线性关系,LSCO和NCCO薄膜被设计成LITV效应的时间积分型激光功率/能量计,这种探测器相对于基于峰值信号与激光能量线性关系的探测器,灵敏度有3-4个数量级的增强,同样可以满足高灵敏、快响应的特点。

袁强华[10](2006)在《激发态Cs原子参与的碰撞能量转移》文中认为碱金属(Rb,Cs)原子分子激发能级低,能级密度大,提供了研制新型高功率调谐激光器的可能性,近年来,引起国内外学者们的极大兴趣和关注。本文共分五章,前三章为理论综述,包括原子分子的能级结构和光谱及原子分子的碰撞;第四章介绍了研究的方法和实验技术;第五章利用激光感应荧光光谱技术,研究了激发态Cs原子参与的碰撞能量转移过程,具体的研究内容包括:(1)、研究了Cs(6P)多重态分别与N2、He的光学碰撞中的精细结构分支比,得到了相应的碰撞能量转移截面。实验采用非共振激发的方法,消除了Rayleigh散射的影响,得到了更为精确的碰撞传能信息。(2)、研究了Cs(6P)+Cs(6S)+He→Cs(5D)+Cs(6S)+He的碰撞能量转移过程,得到了三体碰撞速率系数,这一系数还未见有其他作者报道。(3)、研究了Cs的6P3/2+6P3/2→6DJ+6S碰撞能量合并过程,得到了碰撞转移到6D5/2和6D3/2的碰撞能量合并截面,并与其它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

二、激光感生碰撞能量转移综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激光感生碰撞能量转移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热流敏感薄膜材料的制备及器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工作的背景与意义
    1.2 热流传感器的分类
        1.2.1 大面积测量技术
        1.2.2 点热流测量技术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热流测试技术发展
        1.3.2 国内热流测试技术发展
    1.4 选题依据和研究内容
第二章 工作原理与实验方法
    2.1 工作原理
        2.1.1 原子层热电堆理论
        2.1.2 激光感生热电效应
    2.2 ALTP材料体系选择
        2.2.1 高温超导氧化物
        2.2.2 CMR材料
    2.3 ALTP材料制备方法
        2.3.1 磁控溅射法
        2.3.2 MOCVD法
    2.4 测试分析方法
        2.4.1 X射线衍射
        2.4.2 扫描电子显微镜
        2.4.3 能谱仪
        2.4.4 台阶仪
        2.4.5 透射电子显微镜
        2.4.6 四引线测量法
        2.4.7 激光脉冲测试
        2.4.8 热流传感器标定系统
第三章 热流传感器的制备
    3.1 热流敏感薄膜的制备
        3.1.1 磁控溅射法制备YBCO薄膜
        3.1.2 MOCVD法制备LCMO薄膜
    3.2 ALTP热流传感器结构设计
        3.2.1 图形设计
    3.3 图形化方法研究
        3.3.1 金属掩模版
        3.3.2 化学湿法刻蚀
        3.3.3 光刻工艺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实验结果及分析
    4.1 热流敏感薄膜的电阻测试
        4.1.1 YBCO薄膜的电阻测试
        4.1.2 LCMO薄膜的电阻测试
    4.2 热流敏感薄膜的LITV效应
        4.2.1 YBCO薄膜的LITV效应
        4.2.2 LCMO薄膜的LITV效应
    4.3 热流传感器的标定
        4.3.1 单根YBCO热流传感器标定
        4.3.2 多根YBCO热流传感器标定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2)近红外1.064μm亚纳米带宽干涉滤光片的制备和光谱稳定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介绍
    1.2 亚纳米带宽滤波技术
        1.2.1 声光调制技术
        1.2.2 原子滤波技术
        1.2.3 法布里-珀络标准具形式的滤波器
        1.2.4 薄膜干涉滤光技术
    1.3 窄带干涉滤光片的原理及应用
        1.3.1 窄带干涉滤光片的原理
        1.3.2 超窄带干涉滤光片的应用
    1.4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及成果
第2章 亚纳米带宽滤光片的设计与分析
    2.1 自动优化设计方法
    2.2 基于F-P滤光片的设计
        2.2.1 类比微波滤波器的设计方法
        2.2.2 类比LC电路滤波器的设计方法
        2.2.3 迭代Chebyshev方法
    2.3 用Matlab程序实现的亚纳米带宽滤光片设计
        2.3.1 构建评价函数
        2.3.2 程序设计
        2.3.3 膜系设计实例
    2.4 小结
第3章 薄膜沉积与滤光片的制备
    3.1 常见的光学薄膜制备技术
        3.1.1 热蒸发技术
        3.1.2 离子束辅助沉积技术
        3.1.3 离子束溅射沉积技术
        3.1.4 原子层沉积技术
    3.2 薄膜沉积设备介绍
    3.3 膜层沉积工艺
    3.4 薄膜材料的选择及其特性
        3.4.1 光学薄膜材料的选择
        3.4.2 光学常数的测定方法
        3.4.3 Ta_2O_5薄膜的光学特性
        3.4.4 SiO_2薄膜的光学特性
    3.5 膜厚分布均匀性的调整
    3.6 监控方法分析
        3.6.1 时间监控技术
        3.6.2 石英晶体监控
        3.6.3 光电极值法
        3.6.4 监控实施
    3.7 小结
第4章 测量与误差分析
    4.1 滤光片的测量
        4.1.1 测量设备的搭建
        4.1.2 测量前的调试与准备
        4.1.3 测量结果及分析
    4.2 制备过程中的误差分析
        4.2.1 光学常数误差
        4.2.2 厚度误差
    4.3 误差对滤光片光谱曲线的影响
        4.3.1 膜系误差灵敏度分析
        4.3.2 随机膜厚误差对设计滤光片的影响
    4.4 小结
第5章 滤光片的可靠性和光谱稳定性研究
    5.1 可靠性实验
    5.2 湿度对滤光片光谱特性的影响
    5.3 温度对滤光片光谱特性的影响
        5.3.1 温度对膜层材料物理特性的影响
        5.3.2 基片的线膨胀系数对滤光片温度稳定性的影响
        5.3.3 滤光片的温度稳定性实验
    5.4 入射角度对滤光片光谱特性的影响
    5.5 退火温度对滤光片表面形貌和光谱特性的影响
        5.5.1 光谱特性变化
        5.5.2 表面形貌变化
        5.5.3 截面形貌变化
    5.6 质子辐照对滤光片光谱特性的影响
    5.7 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过程
        6.1.1 确定膜系设计方法
        6.1.2 滤光片的制备
        6.1.3 光谱测量与误差分析
        6.1.4 可靠性和稳定性研究
    6.2 主要研究结果
    6.3 主要创新点
    6.4 展望及后续工作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3)奇偶谐波在高次谐波光谱学中应用的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高次谐波的产生机制
        1.1.1 隧穿电离过程
        1.1.2 加速过程
        1.1.3 返回过程
    1.2 高次谐波的产生特性
    1.3 高次谐波的研究进展
    1.4 高次谐波谱
    1.5 高次谐波光谱学的应用
    1.6 阿秒脉冲的产生和应用
第二章 理论方法
    2.1 解析方法
        2.1.1 强场近似
        2.1.2 强场近似下奇偶高次谐波的产生
        2.1.3 奇偶谐波的路径
        2.1.4 两中心干涉模型
        2.1.5 谐波谱和偶极子的关系
        2.1.6 极性分子的电离路径
        2.1.7 不同路径的鞍点分析
        2.1.8 通过振动方法得到奇偶高次谐波的解析描述
    2.2 数值方法
        2.2.1 原子与强激光场相互作用的薛定谔方程
        2.2.2 求解含时薛定谔方程
        2.2.3 小波分析
第三章 对取向不对称分子奇偶谐波时间分辨动力学的研究
    3.1 前言
    3.2 理论方法
        3.2.1 三维全模拟
        3.2.2 仅限于短轨道贡献的三维模拟
    3.3 一维全量子分析
    3.4 对取向度及高次谐波光谱学的延伸讨论
    3.5 小结
第四章 通过奇偶谐波探究不对称分子的取向度
    4.1 前言
    4.2 标定方案
    4.3 应用
        4.3.1 平面H_3~(2+)模型
        4.3.2 奇偶谐波谱与偶极子
        4.3.3 标定取向度
        4.3.4 准直效应
        4.3.5 多光子效应及库伦效应
    4.4 小结
第五章 通过奇偶高次谐波谱探究取向HeH~+核的动力学
    5.1 前言
    5.2 数值方案
    5.3 核的动力学
        5.3.1 振动态的演化
        5.3.2 固有偶极子效应
        5.3.3 快速核运动
    5.4 电子的动力学
        5.4.1 散射电子波包的扩散
        5.4.2 奇偶高次谐波
        5.4.3 奇偶谐波的极化
    5.5 对多电子效应、取向效应及对称情况的扩展讨论
        5.5.1 其他激光参数及多电子效应对核的动力学影响
        5.5.2 取向对奇偶高次谐波的影响
        5.5.3 H_2分子对称情况的比较
    5.6 小结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4)激光诱导击穿光谱中的等离子体发射光谱增强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简介
    1.3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发展历程与现状
    1.4 激光诱导等离子体光谱增强方法的研究现状
    1.5 本文的课题来源、研究内容及意义
    1.6 论文框架结构简介
2 激光诱导等离子体光谱的实验装置和研究方法
    2.1 激光诱导等离子体光谱的主要设备简介
    2.2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的探测方法
    2.3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增强实验装置及方法
    2.4 本章小结
3 半球形空间机械约束装置在LIBS光谱中的增强效益
    3.1 前言
    3.2 半球形空间机械约束的LIBS实验室装置
    3.3 铁样品中低含量锰元素的原子光谱增强研究
    3.4 不同激光输出能量对空间约束下的锰原子谱线强度的时间演化
    3.5 等离子体空间分布的时间演化过程
    3.6 铁样品等离子体温度演化过程
    3.7 铝合金中低含量元素在半球形腔空间约束下的增强效应
    3.8 本章小结
4 激光诱导等离子体的磁-空双重约束增强研究
    4.1 前言
    4.2 磁-空双重约束实验装置的设计
    4.3 纯金属样品原子光谱的磁-空双重约束增强
    4.4 纯硅样品原子光谱的磁-空双重约束增强
    4.5 不同约束下纯金属铬和高纯硅等离子体的空间分布演化过程
    4.6 合金样品原子光谱的磁-空双重约束增强
    4.7 本章小结
5 双脉冲LIBS的增强效应研究
    5.1 前言
    5.2 双脉冲LIBS实验装置介绍
    5.3 激光诱导颗粒光散射的快速成像
    5.4 不同双脉冲激光间隔延时时间的增强效应
    5.5 不同双脉冲激光间隔延时时间对光谱分辨率的改进
    5.6 本章小结
6 平行铝板空间约束与双脉冲激发混合增强效应
    6.1 前言
    6.2 平行铝板约束与双脉冲LIBS实验装置的设计与构建
    6.3 平行铝板与双脉冲LIBS的混合增强效应
    6.4 平行铝板间距对金属光谱增强效果的影响
    6.5 双脉冲时间间隔对金属光谱增强效果的影响
    6.6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全文总结
    7.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获得的专利目录

(5)光电双脉冲LIBS技术的研究和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LIBS 的特点与研究进展
        1.2.1 LIBS 的特点
        1.2.2 LIBS 理论研究现状
        1.2.3 单脉冲LIBS 应用研究现状
        1.2.4 双脉冲LIBS 研究现状
    1.4 本文主要内容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的原理
    2.1 等离子体的基本理论
        2.1.1 等离子体的定义
        2.1.2 等离子体辐射
    2.2 等离子体模型
        2.2.1 局部热平衡(LTE)模型
        2.2.2 晕模型
        2.2.3 碰撞-复合模型
    2.3 LIBS 的基本原理
    2.4 LIBS 的定标方法
        2.4.1 自由定标模型
        2.4.2 自吸收模型
        2.4.3 传统定标模型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样品准备和实验装置介绍
    3.1 单脉冲LIBS 系统的实验装置
        3.1.1 激光光源
        3.1.2 样品台
        3.1.3 光束传输系统
        3.1.4 分光系统
        3.1.5 光电转换系统
        3.1.6 数据采集、存储与传输
        3.1.7 软件控制系统
    3.2 OEDP-LIBS 实验装置介绍
    3.3 样品制备
        3.3.1 水溶液样品制备
        3.3.2 土壤样品制备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样品中汞元素的OEDP-LIBS 实验研究
    4.1 引言
    4.2 土壤中汞元素的OEDP-LIBS 实验研究
        4.2.1 实验结果与讨论
        4.2.2 误差分析
    4.3 水溶液中汞元素的OEDP-LIBS 实验研究
        4.3.1 样品准备
        4.3.2 实验结果与讨论
        4.3.3 误差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水溶液中汞元素的LI-SIBS 实验研究
    5.1 LI-SIBS 概念的提出
    5.2 样品处理方法
    5.3 实验装置的改进
    5.4 实验条件优化
        5.4.1 电沉积时间与电压的选取
        5.4.2 激光能量大小优化
        5.4.3 高压电脉冲能量的优化
        5.4.5 高压电脉冲延时优化
    5.5 实验结果与分析
        5.5.1 LI-SIBS 信号的时域特性
        5.5.2 系统稳定性分析
        5.5.3 水溶液中汞的定标曲线与检出限
    5.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6)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在电站运行诊断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粉煤灰未燃碳测量的研究现状
    1.3 燃煤结渣特性和灰分分析的研究现状
    1.4 受热面失效趋势分析研究现状
    1.5 本文的课题来源和研究内容
        1.5.1 本文课题来源
        1.5.2 本文研究内容
第二章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原理和多变量分析方法
    2.1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原理
        2.1.1 激光等离子体形成机理
        2.1.2 激光等离子体光谱特性
    2.2 LIBS实验系统介绍
        2.2.1 系统组成与实验操作
        2.2.2 实验系统信号触发模式改造
    2.3 多变量分析方法
        2.3.1 多元线性回归
        2.3.2 主成分分析
        2.3.3 偏最小二乘法回归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粉煤灰未燃碳定量分析研究
    3.1 激光能量对未燃碳测量的影响分析
        3.1.1 样品制备和实验介绍
        3.1.2 结果与分析
    3.2 未燃碳的深紫外激光诱导击穿光谱分析
        3.2.3 样品制备和实验介绍
        3.2.4 结果与分析
    3.3 基于多元线性回归的未燃碳分析
        3.3.1 样品制备和实验介绍
        3.3.2 结果与分析
    3.4 未燃碳测量的煤种适应性分析
        3.4.1 样品制备和实验介绍
        3.4.2 结果与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燃煤结渣特性与灰分分析研究
    4.1 样品形态对燃煤的激光烧蚀特性影响分析
        4.1.1 样品制备和实验介绍
        4.1.2 结果与分析
    4.2 不同收光方式下燃煤结渣特性分析
        4.2.1 样品制备和实验介绍
        4.2.2 不同收光方式系统介绍
        4.2.3 结果与分析
    4.3 基于多变量回归的灰分分析
        4.3.1 样品制备和实验介绍
        4.3.2 结果与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受热面材料的激光等离子体特性研究
    5.1 锅炉受热面材料失效特征
    5.2 不同金相组织的激光等离子体特性分析
        5.2.1 样品制备和实验介绍
        5.2.2 结果与分析
    5.3 不同球化程度的激光等离子体特性分析
        5.3.1 样品制备和实验介绍
        5.3.2 结果与分析
    5.4 本章小结
结论
    研究结论
    创新之处
    进一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7)激光感生碰撞能量转移和电荷转移的理论与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产生短波长激光
        1.2.2 控制化学反应通道
    1.3 激光感生碰撞过程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激光感生碰撞能量转移的理论模型
    2.1 引言
    2.2 原子间激光感生碰撞能量转移的四能级理论模型
        2.2.1 态振幅的运动方程
        2.2.2 碰撞跃迁几率和碰撞截面
    2.3 速度平均的碰撞截面
    2.4 激光感生碰撞能量转移的两种极限情况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原子系统激光感生碰撞能量转移的数值计算
    3.1 引言
    3.2 Eu-Sr(I)系统激光感生碰撞能量转移的数值计算
        3.2.1 弱场中Eu-Sr(I)系统激光感生碰撞能量转移的数值计算
        3.2.2 强场中Eu-Sr(I)系统激光感生碰撞能量转移的数值计算
    3.3 Ba-Sr系统激光感生碰撞能量转移的数值计算
        3.3.1 弱场中Ba-Sr系统激光感生碰撞能量转移的数值计算
        3.3.2 强场中Ba-Sr系统激光感生碰撞能量转移的数值计算
    3.4 Eu-Sr(II)系统激光感生碰撞能量转移的数值计算
        3.4.1 弱场中Eu-Sr(II)系统激光感生碰撞能量转移的数值计算
        3.4.2 强场中Eu-Sr(II)系统激光感生碰撞能量转移的数值计算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Xe~+-N系统激光感生碰撞电荷转移的理论研究
    4.1 引言
    4.2 Xe~+-N系统的激光感生碰撞电荷转移过程
    4.3 激光感生碰撞电荷转移的理论模型
        4.3.1 含时薛定谔方程
        4.3.2 态振幅的运动方程
        4.3.3 二能级理论模型
    4.4 Xe~+-N系统激光感生碰撞电荷转移的数值计算
        4.4.1 激光感生碰撞跃迁几率
        4.4.2 激光感生碰撞截面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Xe~+-N系统激光感生碰撞电荷转移的实验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系统
        5.2.1 实验装置
        5.2.2 飞行时间质谱仪
        5.2.3 分子束模型
    5.3 系统初始储能态Xe~+的制备
        5.3.1 Xe 原子 440nm 附近多光子电离通道分析
        5.3.2 离子信号标定
        5.3.3 实验结果及分析
    5.4 Xe~+-N系统激光感生碰撞电荷转移实验
        5.4.1 反应过程判定及分析
        5.4.2 实验结果及分析
    5.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个人简历

(8)Rb+(Ar、N2)混合蒸气中5P3/2能级有效辐射率的计算和测量(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实验理论
    1.1 激光光抽运
    1.2 激光诱导荧光光谱
    1.3 多光子吸收光谱
    1.4 辐射陷获理论
        1.4.1 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1.4.2 原子分子与辐射的相互作用
第二章 实验技术和实验方法
    2.1 用LIF 的非弹性碰撞的测量
    2.2 激光感生的碰撞能量转移
    2.3 测量基态或共振态原子密度的方法
    2.4 实验设备
第三章 具体研究内容和结果
    3.1 RB +(AR、N_2)混合蒸气中5P_(3/2) 能级有效辐射率的计算和测量
        3.1.1 引言
        3.1.2 辐射陷获理论
        3.1.3 实验装置与测量方法
        3.1.4 结果与讨论
        3.1.5 结论
    3.2 RB(5D,7S)+H_2→RBH+H 光化学反应截面的测定
        3.2.1 引言
        3.2.2 速率方程分析
        3.2.3 实验装置与测量方法
        3.2.4 实验结果与讨论
第四章 小结
参考书目与文献
附录
致谢

(9)钙钛矿型氧化物薄膜的激光感生热电电压效应及光探测器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综述
    1.1 钙钛矿型氧化物薄膜的概述
    1.2 钙钛矿型氧化物薄膜的激光感生热电电压(LITV)效应
        1.2.1 LITV效应的理论研究现状
        1.2.2 LITV效应的应用研究
    1.3 LITV效应的热电理论概述
    1.4 论文课题的提出、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LITV效应的理论计算与激光功率/能量计
    2.1 引言
    2.2 LITV信号的产生与表征参数
    2.3 LITV效应的理论基础
        2.3.1 各向异性晶体中的Seebeck效应
        2.3.2 倾斜薄膜的"非对角"热电势
    2.4 LITV效应的物理模型和LITV的公式推导
        2.4.1 稳态的非均匀温度梯度场的LITV效应模型
        2.4.2 动态的非均匀温度梯度场的LITV效应模型
    2.5 LITV信号的衰减时间常数模型
        2.5.1 模型的建立和推导
        2.5.2 LITV信号的衰减时间和热扩散系数
    2.6 LITV效应的综合物理模型
    2.7 基于LITV效应的激光功率/能量计
    2.8 本章小结
第三章 LITV效应的实验研究方法
    3.1 LITV效应的实验研究工艺
    3.2 脉冲激光沉积(PLD)薄膜
        3.2.1 PLD薄膜沉积系统
        3.2.2 PLD法的薄膜生长过程
        3.2.3 PLD法的薄膜生长工艺及过程控制
    3.3 LITV信号的测量工艺与信号探测系统
        3.3.1 激光光源
        3.3.2 LITV信号探头
        3.3.3 LITV信号的探测系统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YBa_2Cu_3O_(7-x)(YBCO)薄膜中的LITV效应研究
    4.1 引言
    4.2 样品制备与LITV信号测量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4.3.1 YBCO多晶靶材与结构分析
        4.3.2 YBCO薄膜的生长取向研究
        4.3.3 低温退火氧压对LITV信号峰值的影响
        4.3.4 低温退火氧压对LITV信号响应时间的影响
    4.4 YBCO薄膜激光功率/能量计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La_(2-x)Sr_xCuO_4(LSCO)薄膜中的LITV效应研究
    5.1 引言
    5.2 样品制备与LITV信号测量
        5.2.1 LSCO多晶的合成
        5.2.2 LSCO薄膜的生长
        5.2.3 LSCO薄膜中的LITV信号测量
    5.3 实验结果与讨论
        5.3.1 Sr掺杂对LSCO薄膜结构的影响
        5.3.2 LSCO薄膜中Sr掺杂对LITV效应的影响
    5.4 LSCO薄膜激光功率/能量计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Nd_(2-x)Ce_xCuO_4(NCCO)薄膜中的LITV效应研究
    6.1 引言
    6.2 NCCO多晶靶材的制备与结构分析
    6.3 NCCO薄膜的生长
        6.3.1 NCCO薄膜生长的关键问题
        6.3.2 NCCO薄膜生长过程中杂相的产生与消除
        6.3.3 Ce掺杂量不同的NCCO薄膜
    6.4 NCCO薄膜中的LITV效应
        6.4.1 NCCO薄膜中的LITV信号测量
        6.4.2 LITV信号的测量结果与讨论
    6.5 NCCO薄膜激光功率/能量计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与重要结论
    7.2 论文工作的主要创新点
    7.3 未来工作的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部分理论模型公式的数学推导
附录B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10)激发态Cs原子参与的碰撞能量转移(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原子分子的能级结构
    第一节 碱原子的能级结构
    第二节 双原子分子的振动-转动能级结构
    第三节 分子间的势能面与预解离
    第四节 分子能级布居
第二章 光谱学原理与技术
    第一节 光谱辐射的一般理论
    第二节 原子光谱与分子光谱
    第三节 激光光谱学
    第四节 光谱分析技术
第三章 原子分子碰撞问题
    第一节 原子分子碰撞的一般问题
    第二节 碰撞能量转移
第四章 研究方法与实验技术
    第一节 研究方法与技术
    第二节 实验技术及所用仪器装置
第五章 实验研究的具体内容
    第一节 激发态Cs(6~2P)原子与N_2、He的碰撞能量转移截面
    第二节 存在缓冲气体的Cs蒸气中的三体碰撞
    第三节 激发态Cs原子间碰撞能量转移截面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学位论文知识产权权属声明

四、激光感生碰撞能量转移综述(论文参考文献)

  • [1]热流敏感薄膜材料的制备及器件研究[D]. 费希.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2]近红外1.064μm亚纳米带宽干涉滤光片的制备和光谱稳定性研究[D]. 王凯旋.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2021(01)
  • [3]奇偶谐波在高次谐波光谱学中应用的理论研究[D]. 于术娟. 陕西师范大学, 2018(12)
  • [4]激光诱导击穿光谱中的等离子体发射光谱增强方法研究[D]. 郭连波. 华中科技大学, 2012(09)
  • [5]光电双脉冲LIBS技术的研究和应用[D]. 张谦. 华南理工大学, 2011(12)
  • [6]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在电站运行诊断中的应用研究[D]. 姚顺春. 华南理工大学, 2011(12)
  • [7]激光感生碰撞能量转移和电荷转移的理论与实验研究[D]. 张洪英.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0(04)
  • [8]Rb+(Ar、N2)混合蒸气中5P3/2能级有效辐射率的计算和测量[D]. 陈洁. 新疆大学, 2008(02)
  • [9]钙钛矿型氧化物薄膜的激光感生热电电压效应及光探测器应用[D]. 熊飞. 昆明理工大学, 2008(01)
  • [10]激发态Cs原子参与的碰撞能量转移[D]. 袁强华. 新疆大学, 2006(12)

标签:;  ;  ;  ;  ;  

激光诱导碰撞能量转移的综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