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陆地震》第 18 卷(2004 年)总目录

《内陆地震》第 18 卷(2004 年)总目录

一、《内陆地震》第18卷(2004年)总目次(论文文献综述)

李强[1](2019)在《中西之间:晚清江南地区中国耶稣会士群体研究(1842—1912)》文中提出中国耶稣会士是明末以耶稣会为代表的天主教进入中国传教后,出现的新型宗教群体,中外学界历来少有关注。本文在中国近现代史的视域内,依据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宗教观,考察晚清江南地区中国耶稣会士的传教活动与学术活动,以及他们在近代天主教本地化及中西文化交流中的作用与局限。本文共分六章。第一章导论,介绍本文的选题缘由、相关概念界定、研究现状综述、研究方法和中文及英、法、拉丁文史料来源,以及论文框架、写作思路。第二章突破以往明清天主教史研究专注于着名来华耶稣会传教士和中国基督徒的局限,根据在华天主教的重要时间节点,划分为三个历史阶段整体性地回溯1840年前中国耶稣会士群体的“初现”和消亡过程,进而揭示他们在来华西方传教士与中国基督徒、西方文化与中国文化、天主教会与中国社会之间扮演的中介性角色。第三章考察晚清时期江南中国耶稣会士的“再现”和发展概况,重点分析该群体发展的历史阶段、内部结构、社会定位以及代际谱系等重要议题,论证了中国耶稣会士所受中西融合的宗教和世俗教育,使其具有了特殊的宗教性与国际性。他们作为天主教与中国社会结合的产物,来自本地社会,服务本地教会,这种本地性是影响他们传教活动和学术活动的关键。第四章着重讨论晚清江南中国耶稣会士的传教活动。首先,与以往“教案”史侧重于民教冲突研究不同,通过黄伯禄、李问渔的个案梳理他们在“调和民教”,实现“民教相安”的活动及由此显示出的政治认同;其次,在近代天主教《圣经》汉译史的视域下,考察中国耶稣会士《圣经》汉译文本的概况,分析他们翻译《圣经》的主体性地位;最后,系统地考察中国耶稣会士“护教”论述对近代中国天主教徒宗教认同、社会认同的塑造。通过以上三个议题探讨了中国耶稣会士在近代天主教本地化进程中起到的主体性地位。第五章侧重于考察晚清江南中国耶稣会士的学术活动。首先,考察他们参与晚清“西学东渐”的学术活动,特别是他们的地理学着作及由此透露出来的民族意识。其次,借助新史料考察黄伯禄与英国汉学家之间的学术交往,讨论中国耶稣会士群体与近代“东学西传”之间的关系;最后,着重梳理中国耶稣会士整理和研究本地教会史的着述活动,并分析他们的宗教认同和社会认同。以上研究显示,中国耶稣会士综合了宗教性、世俗性、学术性的多重身份,促成他们参与近代中西文化互动的进程,也促使他们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天主教信众自我身份辨识的塑造。第六章为本文结语部分。首先,在天主教本地化视域下从国际性与本地性、宗教性与世俗性、民族性与时代性、历史性与延续性等四个角度全面把握该群体的整体特性,借此分析他们的历史角色及历史局限性。其次,着重考察他们的文化认同及影响。中国耶稣会士的整体特性及文化认同,是理解他们的中介性角色如何在晚清中国社会尤其是江南地区具体体现的重要因素。总体来看,晚清江南地区中国耶稣会士的发展,亦是天主教与近代来华殖民力量互相影响的结果。但他们区别于西方传教士的民族意识和文化认同,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基督徒的宗教生活,也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天主教与中国社会之间的冲突。尽管如此,他们的历史局限性使得这一群体只能主动或被动地适应中国社会的发展趋势,发挥的社会影响和历史作用也大多限于中国天主教内部。

王南[2](2018)在《高鲁早期天文科普活动 ——以《观象丛报》为中心》文中研究表明高鲁(1875—1947)是中国近代天文事业的开创者,除发起组织中国天文学会、创建中研院天文研究所及天文台外,其主持创办的《观象丛报》(1915—1921)是近代中国第一份天文、气象及地磁学期刊。《观象丛报》为近代中国的科学知识、思想和方法的传播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也成为高鲁早期天文科普实践的缩影。论文分五章,第一章为绪论部分,介绍了研究意义、研究现状、本研究拟解决的问题、研究方法与思路及创新点;第二章介绍高鲁及《观象丛报》,主要探究了高鲁本人的知识背景与教育经历,分析《观象丛报》的创办、发展及作者群;第三章主要分析《观象丛报》所刊文章的内容,将其分为论说、资讯及科学文艺三部分;第四章及第五章分别是两个选自《观象丛报》上的个案研究。个案一为《观象丛报》所载高鲁系列天文科普文章“晓窗随笔”,该文从《观象丛报》创刊开始至1919年,共连载34期,总计134页。个案二为《观象丛报》所载对格里历推广的文章,此类文章共26题,其中包括多题历法科普的连载文章。最后为结语部分,总结了本文的主要工作,并将高鲁在《观象丛报》上的天文科普活动放到他所处的时代背景中做了一次再考察。本文主要解决两个问题,这两个问题也是本文的重点研究内容。第一个问题:分析高鲁在民国初年的社会环境与知识背景下,如何运用本土知识资源解说西方科学?此问题主要集中于第四章“个案研究:‘晓窗随笔’运用本土知识解说西方科学”。本文研究了“晓窗随笔”的主要内容,列表分析其中对本土知识资源的引用情况,选取引用数量最多的《日知录》及《日知录集释》进行个案研究,通过文本分析,发现高鲁对本土知识资源的选择有两个选择标准,其一将本土知识资源与国际天文学时事相联系,其二对比考证详实的本土知识资源。最终得出结论:运用本土知识解说西方科学是不同于翻译、编译等科普的另一种科普模式。第二个问题:中华民国成立后正式颁行格里历,而旧历在民间仍得到广泛使用,从而形成历法上的“二元社会”(左玉河)。在此背景之下,高鲁及《观象丛报》如何普及格里历的相关知识,倡导与推动历法改革?此问题主要集中于第五章“个案研究:历法改革背景下格里历的推广策略”。本文研究了《观象丛报》推广格里历的26题文章,发现《观象丛报》一共运用了三种推广策略,通过文本分析,说明策略一是《观象丛报》结合时事普及格里历,策略二是《观象丛报》根据受众分层次普及格里历,策略三是《观象丛报》援引历法史文章说明旧历缺点。进而又研究了高鲁对格里历的普及工作,其一在编制历书的过程中,对历书进行了两项改革,其二分析了高鲁所写与改历相关的文章,从中可见高鲁的历法改革思想。从整体来看,本论文的主要价值在于:1.对高鲁本人的知识背景与教育经历、《观象丛报》作者群的系统梳理以及两个个案研究,都是此前相关研究中所没有的,而这些对于研究高鲁及其《观象丛报》来说都是很重要的内容,该文在这方面有较大推进。2.将研究对象放在其所处的社会及历史背景中加以审视,在具体研究中注意与当时的科普氛围与总体情况加以参照和比较,这也使得围绕高鲁及其《观象丛报》展开的个案研究成为观照民国时期科学传播史的一种视角。3.除了充分掌握大量第一手文献,还曾赴高鲁故乡进行实地考察并对高鲁的亲属进行访谈,从而为相关研究积累了资料。本文的研究有助于深入了解高鲁在推动近代天文学发展中的作用。同时亦可为探究西方天文学及天文科普活动与近代中国社会文化等的关系提供一种线索,也可以为讨论西方科学的传播与近代中国变迁提供一种新的思路。科学传播在今天越来越得到各方重视,在这样的背景下,民国时期的科学传播活动,无论是其成功还是失败之处,对于今天都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陈雅婧[3](2018)在《日本国立博物馆的中国艺术资源运营研究 ——以京都国立博物馆藏中国近代绘画为中心》文中研究指明在世界经济一体化愈演愈烈的今天,文化软实力的强弱已成为国家间相互竞争的关键,而外来艺术资源本土化运营将为当代国家文化发展开辟一条新的创意路径,并为地区文化的长久繁荣提供更多的可能。由于历史的种种原因,现日本国立博物馆收藏有众多的中国艺术资源,这些资源经过日本政府及博物馆多年的经营,在海外异乡绽放华夏文明的同时,也为当地的文化生态增添了丰富的色彩。京都国立博物馆因受到上野理一、富冈谦藏、长尾雨山、森冈峻山及须磨弥吉郎等与中国渊源颇深的私人藏家寄赠,而获得了为数众多的高品质中国近代绘画。本文试图通过分析京都国立博物馆藏中国近代绘画的收藏过程,半公开式的分类保存方式,自建团队与外部专家的合作修复,博物馆文化财保护基金的运营,专门研究人才的培养,以及与藏品相关的展览、出版、教育、研讨等活动的展开,以特定藏品的具体管理措施为切入点,来探讨日本国立博物馆对待中国艺术资源的态度及其背后的运营机制。并由此引申出当今日本国立博物馆在大型特别展览会制度、独立行政法人化改革、海外艺术品引进法及“文化艺术立国”政策等的指导和影响下所呈现出的对外来艺术资源管理的未来视野及全球战略。再通过与欧美国家博物馆进行横向对比,概括出国家文化事业从“行政管理”到“资本运营”的必然趋势,博物馆作为国际资讯中心的平台塑造,以及外来艺术资源本土化运营对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全球文化产业链的形成、国家文化品牌的树立等方面的战略价值。

侯丽[4](2016)在《大内隆雄与伪满洲国文坛》文中研究说明大内隆雄1907年出生于日本南部的福冈柳川,14岁以日本移民的身份来到中国东北,39岁时随着日本侵华战争的失败回到本土,在中国整整生活了 25年。作为伪满洲国时期的文学翻译家,他把生命中最为美好的年华留在了"满洲"的土地上,为东北现代文学的译介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为人低调,工作勤奋刻苦,文学翻译成果长期不为文坛和批评界所瞩目;然而委实又是日本侵华战争时期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一个杰出的存在。大内隆雄来华初期,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的派遣,在中国的上海读完了大学,那是1925年至1929年的事情。读书期间,他的文学才华和人生追求,受到中国左翼文学运动的思潮的影响。他先后接触了创造社的成员田汉、郁达夫、和郭沫若等人,在"小荷才露尖尖角"的时代便有了与众不同的经历。他的左翼激进的面貌,同时也引起了日本关东军宪兵队的注意,并且成为他的整个满洲生涯中不幸的根源。回到东北以后,他依旧以一个文人的面目面对动乱的时代。先后做过《满洲评论》的编辑,发表过不少才华横溢的文章,和橘朴一起编撰过《最新满洲辞典》。如果不是时代的过失,他很可能成为伪满文坛上一个不可多得的作家。1932年他在以"满铁"为中心的"左翼调查事件"中被捕,旋即退出了"满铁";1933年从东京返回奉天蛰居,1935年才重新入职新京日日新闻社;那以后还曾混迹于当时满洲最大的电影制片厂"满洲映画株式会社"。复出以后,他基本上不再以一个文人的面貌出现,而是潜心于中日两种文字的置换,在战争结束前的大约十年的时间里,成为着名的东北现代文学的翻译家。半个世纪以后,大内隆雄的东北文学翻译业绩,才被一个叫冈田英树的日本教授找到并发掘出来。这位在日本有"伪满洲国文学研究第一人"之称的教授,对大内隆雄的整体评价是"大内隆雄的汉语能力是极为出色的,他的日语表现能力姑且不论,其翻译几乎是准确的。而且选择作品也很有眼力,如但娣《售血者》、古丁《原野》、关沫南《两船家》、爵青《废墟之书》、山丁《绿色的谷》、王秋萤《矿坑》、小松《人造绢丝》、疑迟《北荒》、袁犀《邻三人》等,都是各作家的代表作"。"我曾编过伪满洲国日译满洲中国作家作品目录,即使据那不完全的资料也可判明翻译者名字的作品有142篇,其中就有大内所译110篇。这个目录当然需要大幅补充,但仍可查明大内’一手承担’的实际情况"。冈田英树给大内隆雄的定位是"中国文学翻译家"。本论文作为后学,既想站在巨人的肩膀之上,又力图有所突破,哪怕是一点点也好。因此将大内隆雄定位为东北现代文学翻译家。这个定位的意图有两点:一是用摄影的术语来表述的话,冈田先生的光圈对得不是太准,大内隆雄的实际情况,显然叫东北文学翻译家更准确些;而且作者本人也缺乏从中国的视角谈及文学翻译的魄力。二是在冈田先生的着作中,大内隆雄的研究是在《伪满洲国文学》第3编中的第3章出现的;虽然立了单独的章节来讨论这位翻译家的业绩,但毕竟是十几年前的想法了;笔者斗胆在这一研究的基础上做出扩展和开拓的努力。

李博强[5](2015)在《日据时期台湾盐业专卖制度研究 ——以产销体系的变迁为中心》文中研究表明甲午战争之后,中日签订《马关条约》,台湾沦为日本的殖民地。日本在此设立台湾总督府,建立以总督府专制独裁为核心的政治、经济与文化体系。日据初期,台湾总督府为巩固殖民统治积极推动资源调查、整顿土地林野、统一度量衡与货币,以及加强施行奴化教育等政策,建立“殖民地基础工程”。而在建立“殖民地基础工程”的过程中,盐作为台湾的重要经济资源成为台湾殖民政府调查、改造及掠夺的对象。本文以日据时期台湾盐业专卖制度产销体系的殖民化改造为研究重心,运用贯通性、比较性和微观性的研究方法,深入剖析台湾盐政的曲折性发展历程。同时运用横向共时维与纵向历时维的角度,从盐这一微观视野透视甲午战后日本对台湾盐业的调查、专卖制度的重构与进一步发展,从而更好地为宏观视野下研究日据时期台湾殖民经济体系的建立与沿革提供补充,并且以盐业专卖制度的变革为主线,以日据时期为重点,全面阐述在不同时期,不同政府,不同政治、经济制度下,台湾盐业体系的连续与断裂。为实现所要研究的目标,在研究路径的设计上,首先回顾日据时期台湾盐专卖制建立的背景,了解日本殖民者是如何确立实行盐专卖政策的;其后论述甲午战后台湾总督府对原有专卖制度进行重构,通过建立或调整盐业专卖的管理、法规及资本体系,使其成为殖民经济体系中的重要一环;之后分析台湾总督府对台湾盐业产销体系进行殖民化改造的过程。在盐业生产方面,总督府进行盐田适地调查及盐田的开设修复;在盐业购销方面,总督府颁布盐业收纳方式、手续等规则,改造岛内贩盐行销体系,推动台湾盐向日本、朝鲜等岛外市场销售。此过程中,台湾总督府颁布一系列殖民法令,强化对盐业产销的控制,鼓励日本盐业资本的侵入,逐步形成以日本盐商为主导的经济体系。最后阐述日据中后期,台湾盐在日本发动大规模侵略战争的背景下,被纳入战时统制经济体系之中,实现本地“工业化”。日据时期,台湾作为日本的殖民地充当了战略物资的供应地及日本商品的倾销市场,形成了殖民地对日本的附属化,日本对殖民地的依赖化。日本对台湾的殖民政策从“工业日本,农业台湾”向“工业台湾,农业南洋”的转变均是为日本资本主义发展及对外侵略扩张提供相关经济资源,使台湾成为日本战时经济体系中的有机组成部分。盐业资源是台湾十分重要的经济资源,同时也是日本重点控制和掠夺的战略物资。日本在台湾建立盐业专卖制度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控制台湾盐的生产和销售,以维护其殖民统治,保证日本本国生产生活中对盐的需求。由此不难看出,日本在台湾所建立盐专卖制度并不是简单的财税经济制度,而是以掌握殖民地经济命脉为核心,构建殖民地基础工程的重要一环。台湾盐在“工业化”的过程中追随于日本战时统制经济体系,以服务于日本的对外侵略和殖民为最终目的。

杨海恩[6](2013)在《中国石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石油是发展经济必不可少的战略性资源,具有政治、经济等多种属性。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对石油的需求量愈来愈大,石油对外依存度日益提高。如何在复杂的国际经济政治背景下,实施对外直接投资战略,充分利用全球石油资源,保障国内石油供应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是需要持续深入研究的课题。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对石油的需求急剧增加,依存度还会进一步提高。日益尖锐的石油供需矛盾,是中国石油企业实施对外直接投资战略的内在驱动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持续推进,国际话语权逐渐增加,同时国家安全战略要求提升,要求中国石油企业积极开展对外直接投资。中国石油企业经过改革开发以来的不断改革与发展,核心竞争力逐年提升,已经在对外直接投资方面开了头,但仍处于起步阶段,与我国经济发展的要求还不适应。世界经济快速发展,经济全球化如火如荼,为中国石油对外直接投资提供了客观环境,作为大国的石油产业,走出去参与国际市场及大生产,是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需要。中国石油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对于世界经济、国家经济及企业自身都有重要的意义。发达国家及与中国类似的其他发展中国家从全球范围获取石油资源的实践及各大跨国石油公司的国际化经营历程及发展战略,都有助于我国制定和实施石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战略和措施。我国石油企业实施对外直接投资战略已有十几年的时间,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和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在对外直接投资过程中取得了不少成就,但在对外直接投资的过程中也屡遇困境。因此,我国石油企业需要进行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分析,以更清楚地找准自身定位和发展方向,从而制定切实可行的对外直接投资战略和具体措施。石油企业在对外直接投资活动中面临资源、经济和政治等多种风险,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选择油气资源丰富、勘探开发成本低廉、政治上相对稳定的国家和地区进行投资,参与国际油气资源再分配。中国石油企业在对外直接投资过程中要积极与国外石油公司“联盟”,并月国内石油企业要联合起来,参与国际石油资源的竞争。要上下游并重,采取资本并购与风险勘探相结合的措施。在此基础上,要创造有利于石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内部体制环境、创造良好的国际化经营条件和环境,加强经营和管理,实现中国石油企业在海外市场的持续发展。全文共分为七章:第一章,导论。主要阐述论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并对相关研究进行文献综述,指出论文的创新点与不足。第二章,对外直接投资的相关理论。主要阐述有关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原因、方法和措施的理论依据;跨国公司及国际直接投资的相关理论,为石油企业在当前实施对外直接投资策略、选择具体的投资方式及制定具体措施提供依据。第三章,国外石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经验借鉴。本章主要在阐述发达国家及一些发展中国家的石油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历史、现状的基础上,归纳其在对外直接投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取得的成效,为我国石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提供经验。第四章,中国石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实践及存在的问题。本章主要介绍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三大对外投资企业主体的对外投资实践、历程,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一些问题。并以中海油收购优尼科、中海油收购瑞索普为典型案例,分析石油企业在对外直接投资中的成功经验和教训。第五章,中国石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SWOT分析。在分析内外部环境的基础上,明确中国石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并制定相应的战略。第六章,中国石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目标区域选择。本章主要研究影响石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战略的要素,根据部分国家或地区的资源情况、政治、经济等多个方面的实际情况,定量分析各自的投资环境。在此基础上,结合全球资源分布情况,综合考虑影响石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各因素,确定中国石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目标区域。第七章,中国石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对策及建议。本章主要在前文分析的基础上(包括国外石油公司跨国经营的经验借鉴、国内石油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困境等),制定中国石油对外直接投资的总体战略及具体措施。

马琳[7](2012)在《辽宁地区地下商业建筑绿色评价研究 ——基于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颁布为研究背景,结合绿色建筑发展的全球化趋势以及我国地下商业建筑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基于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辽宁地区地下商业建筑绿色评价的构建。论文希望对辽宁地区地下商业建筑绿色评价构建的研究,为北方地下商业绿色建筑的设计建立普遍的标准和目标,为管理者提供可考核的方法,提高全社会环境生态意识,促进辽宁地下商业建筑的健康发展以及推动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不断完善。全文共分五章。第一章绪论部分首先就课题产生的背景作一个概述,并提出本文的研究内容、研究目的及研究方法;第二章对地下商业建筑绿色评价相关理论基础进行研究,并从地下商业建筑相关理论研究进展、绿色建筑及其评价、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几方面惊醒阐述;第三章对辽宁地区地下商业建筑绿色评价要素进行分析,并从辽宁地区的地域环境特点、地下商业建筑特性以及技术应用三方面进行闸述;第四章在第二章的理论基础及第三章的分析基础上提出基于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辽宁地区地下商业建筑绿色评价体系的构建,其中包括辽宁地区地下商业建筑绿色评价体系的构建原则、辽宁地区地下商业建筑绿色评价指标体系以及辽宁地区地下商业建筑绿色评价方法;第五章提出推动辽宁地区地下商业建筑绿色评价体系发展的建议。

陈丽华[8](2011)在《桂林旅游产业创新发展研究》文中指出旅游业被并称为“朝阳产业”。由于其产业关联度高、综合带动性强、辐射牵引力大、污染小,是全球发展最迅速的产业之一。旅游业的发展对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增加外汇收入、促进就业、优化产业结构起着重要作用。发展旅游业不仅有巨大的经济效益,也有明显的社会效益和文化效益。在全球旅游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亚太地区正成为世界旅游热点地区之一。作为亚太地区最重要的旅游目的地之一,中国的旅游业在改革开放后得到了快速发展,旅游业的国际竞争力得到了大幅度提高。中国已经实现了从亚洲旅游大国到世界旅游大国的转变,开始迈入建设世界旅游强国的进程,中国旅游业发展前景十分广阔。随着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中国人均收入将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旅游消费需求将大幅提升,这是旅游业持续兴旺发展的动力,中国旅游业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风景名胜区要满足旅游者的需要,在各风景名胜区间的竞争中取得竞争优势,必须从规划、开发、管理等各方面全面提升竞争力。桂林市拥有良好的基础条件和巨大的发展潜力,在我国区域发展格局中具有重要地位。桂林是着名国际旅游城市和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世界旅游组织首推的中国四大旅游目的地城市之一。“桂林山水甲天下”,以山青、水秀、洞奇、石美“四绝”美誉世界,是中国自然风光的典型代表和经典品牌。旅游业是桂林最具优势、最具发展潜力的产业。2009年国家从战略层面对我国旅游业综合改革进行部署,提出构建“一省一岛一市”的格局,桂林市成为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是目前全国唯一一个建设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的地级城市。在综合改革、旅游带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可以充分发挥整体优势,为全国提供示范。桂林旅游业经过30多年的发展,已经发展形成最具城市优势、最具品牌效应、最具社会竞争力和最具发展潜力的产业。然而,桂林旅游业发展也面临巨大的挑战。研究桂林市旅游产业发展,既是加快推进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的需要,广西旅游业协调发展的需要,也是中国旅游产业改革与发展的需要。探寻桂林旅游业创新发展模式不仅具有局部区域性意义,更具全局战略性意义。以桂林旅游产业创新发展为研究对象,为促进转变发展方式、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形成旅游产业发展新方式提供理论支撑体系和制度框架,为实现全国旅游业发展提供可供借鉴的模式。全文除绪论和结论外,共分为八章。即:桂林旅游产业发展现状评价,桂林旅游产业创新发展的指导思想、原则、目标和功能定位,桂林旅游产业发展体制、机制创新,桂林旅游产业拓展创新发展,桂林旅游生态环保与补偿机制创新,桂林旅游产业功能创新,桂林旅游产业大跨度区域联动发展创新,桂林旅游产业发展保睁体系。论文系统研究了桂林旅游产业的创新发展。以桂林旅游产业创新为研究对象,从体系上分为三个层面探讨:即从桂林旅游微观个体层面(如旅游景区、旅游企业等)到中观的旅游产业链层面(如会展业等)到宏观旅游协作圈层面,提出桂林旅游产业创新发展的目标与实现机制。论文在评述国内外研究现状、论述旅游产业创新发展的理论基础和中国旅游产业发展状况及趋势的基础上,对桂林旅游产业发展现状进行了评价,总结了桂林旅游业发展成效和经验。论文深入地探究了桂林旅游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其主要问题是资源利用率不高,旅游升级难度大;旅游价格普遍偏低,无法实现旅游收入快速增长;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旅游对经济带动作用难以发挥;旅游业对国民经济发展贡献率无法得到明显提高;旅游业对全市财政收入增长贡献有限;旅游业一体化发展缓慢和旅游产品单一等。桂林旅游产业发展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旅游管理体制尚未理顺;旅游运行机制相对缺失;旅游经营管理水平有待提高;旅游硬件建设差距比较大。论文在研究桂林旅游产业创新发展目标及定位的指导思想、原则和功能定位的基础上,具体研究了桂林旅游产业发展运行机制创新、桂林旅游产业链拉动创新发展和桂林旅游产业功能创新。关于桂林旅游产业发展运行机制创新。论文从跨县(区)旅游资源的管理机构、政府主导下大旅游管理机制、城市公园改革与城市公园管理体制三个方面研究了旅游景区管理体制创新;从旅游行业协会、旅游企业集团、景区联合体经营体制创新三个方面研究了旅游企业经营机制创新;从桂林旅游整体形象再造、旅游营销手段和方式再创新两个方面研究了旅游营销创新;从政府对旅游融资的强力导向、积极引进外资、支持民间资本进入、大型旅游基础设施项目融资模式创新等方面研究了旅游投融资体制创新。关于桂林旅游产业链拉动创新发展。论文研究了桂林市大力发展会展旅游、康复保健度假养老旅游、做强做大旅游房地产产业链、积极发展精品体育休闲旅游产业链的条件和机遇,提出了相应的对策。论文着力研究了桂林旅游生态环保与补偿机制创新。认为要探索建设绿色旅游产业体系,转变旅游经济发展方式,实施节约型旅游开发模式,建立绿色管理服务体系,加强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大力发展生态旅游;要探索旅游生态环境保护长效机制,建设以高效安全为重点的现代生态农业体系,建设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的生态工业体系,建设以商贸物流为支柱的生态服务业体系。并从加强保护漓江生态景观环境、加强上游水源林保护和建设、全力保护漓江水质、强化文化传承保护、加快建立大景区管理体制、落实生态补偿,做好扶贫脱困工作、加强沿岸农民技术培训和建立漓江风景名胜区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等方面研究了建立科学保护漓江的长效机制。论文跳出旅游城市之间只有竞争关系的思维,创新提出东盟/北部湾区、泛珠三角区域、“中国旅游金三角”区域、湘桂走廊区域、客家文化圈区域与桂林旅游产业建立战略旅游同盟协作框架的原则和运行机制。论文研究了桂林旅游产业发展保障体系的建设。提出了桂林旅游产业发展政策体系保障,争取赋予桂林计划单列市的经济管理权限,争取赋予桂林类似经济特区的地方立法权,争取赋予桂林特殊的财税优惠政策,争取赋予桂林特殊的规划和用地政策,争取赋予桂林特殊的对外开放政策,争取赋予桂林特殊的投融资政策,争取赋予桂林特殊的旅游资源保护与利用政策;认为应该提高旅游产业信息化水平,加大人才培育的改革创新力度,实现旅游产业发展领导机制创新,旅游产业发展硬环境建设和软环境建设机制创新。

易彬[9](2007)在《论穆旦诗歌艺术精神与中国新诗的历史建构》文中研究表明全文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首先讨论了穆旦的社会身份。对1940年代的穆旦而言,小职员的身份大于文化人的身份,这表明他处于社会文化网络的边缘位置。这一位置使得穆旦获得了一种自觉的写作立场。随后,文章非常详细地讨论穆旦的写作行为。本文将穆旦的写作行为视作一个整体性的概念:不仅仅包括诗歌主题与抒情方式,也包括翻译、其他文字的写作以及对于写作的修改。对于诗歌写作的分析表明,穆旦非常看重个人的经验,对于个人与时代的命题更是多有思考。他主张以一种积极的姿态投入时代之中,同时,又始终注意与时代保持适当的距离——保持个人的独立品质,这使得他的诗歌始终具备一种独特的抒情气质。其他几种写作行为,与诗歌写作也具有内在的关联,特别是翻译,因为怀有复兴中国文艺的目标,也表明了穆旦对于中国新诗发展进程积极的、自觉的体认。总之,这些写作行为,彼此互相揭示,互为存在。在这样的基础之上,本文进而了提出穆旦“诗歌艺术精神”的概念。这既肯定了穆旦写作的个人性、时代性与艺术性,更强调了穆旦的自觉意识,以及写作本身所特有的、持续不断的艺术品质。它不仅仅指向穆旦本人,也将指向整个20世纪中国文学。第二部分考察穆旦与中国新诗的历史建构。论文注意从细节切入,在西方诗学资源与中国新诗这一命题上,论文分析了穆旦和西南联大诗人群所接受的大学教育,指出古典的品质对于他们的写作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在古典诗学资源与中国新诗这一命题上,论文认为穆旦那代人当年规避传统是因为一种特定的历史意识,是一种有意为之的姿态。传统影响到了他们的写作,但他们与传统的关系,更多地,是一种精神上的传承。在新文学传统这一命题上,通过对鲁迅与穆旦的对比分析,突出了一些隐秘的、细微的、个人化的因素。论文强调,只有突出这些因素,新文学传统才是一个富有精神活力的传统。在新诗语言上,文章分析了新诗的散文化与口语化特征,指明了冯至、穆旦、昌耀等等诗人在处理语言上的独特经验。本部分还以艾青和穆旦为中心讨论新诗的“土地”主题。可以说,正是因为葆有一种独特的艺术精神,穆旦的写作能够有效地激发起新诗史上的这样几个最为重要命题——有效地参与到了新诗的历史建构之中。而通过这样的比照,穆旦诗歌艺术精神的命题也进一步得到了强化。第三部分详细考察了1940年代以来穆旦传播的图景。设置这一部分的目的在于强调穆旦的“历史效应”。所涉及的问题包括:1940年代穆旦批评空间的生成,1950年代的穆旦形象以及新时期以来穆旦形象的变迁。本部分大量运用了期刊报纸、相关出版行为、文学史、文学选本、各类校史、年谱、回忆录等等材料,考察了各种显性的与隐性的时代因素,非常清晰地呈现了一个不断变迁的穆旦形象。这样的梳理与辨析所呈现出来的,并不仅仅是穆旦历史形象的衍变,更是文学史观念与原则本身的衍变。因此,也可以说,这是考量穆旦诗歌艺术精神之于新诗的历史建构的另一条路径。

二、《内陆地震》第18卷(2004年)总目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内陆地震》第18卷(2004年)总目次(论文提纲范文)

(1)中西之间:晚清江南地区中国耶稣会士群体研究(1842—1912)(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第二节 概念界定
    第三节 研究现状综述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史料来源
    第五节 论文框架与写作思路
第二章 老耶稣会的本地化:1840 年前中国耶稣会士群体的初现与消亡
    第一节 明末来华耶稣会与中国会士的初现(1580—1644)
        一 明末来华耶稣会士与早期中国辅理修士
        二 明末来华耶稣会发展中国会士的主要考量
    第二节 清初来华耶稣会与中国会士的发展(1644—1724)
        一 顺治朝传教环境对耶稣会发展中国会士的影响
        二 康熙朝传教环境的变化与中国耶稣会神父的出现
    第三节 “百年禁教”时期的中国耶稣会士(1724—1840)
        一 雍乾禁教时期耶稣会发展中国会士举措的变化
        二 耶稣会被“取缔”后的中国耶稣会士群体
        三 “禁教”时期江南地区的中国神职群体
    第四节 本章小结
        一 作为“西教士”与中国基督徒之间的中介
        二 作为西方文化与中国文化之间的中介
        三 作为西方天主教会与中国社会之间的中介
第三章 新耶稣会的本地化:晚清江南中国耶稣会士群体的再现与发展
    第一节 “教权”冲突与晚清江南中国耶稣会士群体的形成
        一 晚清江南中国耶稣会士群体形成的历史背景
        二 准备阶段:1850 年徐汇公学的设立与课程设置
        三 形成阶段:1862 年耶稣会初学院的建立
    第二节 “教务“增长与晚清江南中国耶稣会士群体的发展
        一 晚清江南中国耶稣会士的阶段性量化分析
        二 晚清江南中国耶稣会士的内部结构
    第三节 晚清江南中国耶稣会士群体的代际谱系与社会定位
        一 晚清江南中国耶稣会士的代际谱系
        二 晚清江南中国耶稣会士的社会定位
    第四节 本章小结
        一 中西宗教与世俗教育的融合塑造
        二 西方天主教会与本地社会的结合产物
第四章 “华人为教士者”:晚清江南中国耶稣会士的传教活动
    第一节 “调和民教”:中国耶稣会士的传教活动与“教案”治理
        一 “民教冲突”:中国耶稣会士的传教活动与“教案”发生
        二 “调和民教”:中国耶稣会士的“教案”观——以李问渔为例
        三 “民教相安”:中国耶稣会士与“教案”的解决
    第二节 “华文圣经”:中国耶稣会士与《圣经》翻译
        一 早期来华耶稣会士与《圣经》翻译
        二 近代天主教《圣经》翻译的时代特色
        三 中国耶稣会士《圣经》翻译作品概况
    第三节 “耶儒释老”:中国耶稣会士的宗教对话(护教)着述
        一 中国耶稣会士宗教对话着述概况
        二 “专辟佛老”:黄伯禄宗教对话着述研究
        三 “护教斗士”:李问渔宗教对话着述研究
    第四节 本章小结
        一 缓和中西冲突与构建新型政教关系
        二 《圣经》汉译与西方天主教信仰的本地化
        三 从基督宗教间冲突到宗教学研究的雏形
第五章 “学贯夫中西者”:晚清江南中国耶稣会士的学术活动
    第一节 “泰西之学”:中国耶稣会士与晚清“西学东渐”
        一 李问渔的西学译介
        二 晚清江南中国耶稣会士的地理学着作
        三 晚清江南中国耶稣会士“西学东渐”活动之影响
    第二节 “淹贯中西”:中国耶稣会士与晚清“东学西传”——黄伯禄与英国汉学家庄延龄的学术交往
        一 英国汉学家庄延龄与黄伯禄的书信来往
        二 庄延龄中国宗教研究着作与黄伯禄
        三 黄伯禄及其他中国耶稣会士的“汉学”研究着作之价值
    第三节 “光前启后”:中国耶稣会士的本地教会史研究
        一 中国耶稣会士对徐光启历史的整理
        二 中国耶稣会士对许甘第大(Candida Hiu)历史的整理
        三 中国耶稣会士整理本地教会史的本地化意义
    第四节 本章小结
        一 近代中西文化交流中的多重身份
        二 中国天主教徒的自我身份辨识
第六章 结语:本地化视域下的晚清江南中国耶稣会士群体
    第一节 本地化视域下反观晚清中国耶稣会士的整体特性
        一 国际性与本地性的统一及差异
        二 宗教性与世俗性的双重结合
        三 民族性与时代性的群体本质
        四 历史性与延续性的宗教阶层
    第二节 文化认同:理解晚清江南中国耶稣会士在近代天主教本地化进程中历史主体性地位的关键
        一 在晚清历史语境中缓和天主教信仰价值与中国社会的冲突
        二 塑造天主教信仰符号与中国传统文化表达方式的结合
        三 影响该群体宗教实践和社会生活的文化认同之来源
表格索引
图片索引
参考文献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成果
致谢

(2)高鲁早期天文科普活动 ——以《观象丛报》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
    1.3 本研究拟解决的问题
    1.4 研究方法及思路
    1.5 创新之处
第2章 高鲁与《观象丛报》的创办及发展
    2.1 高鲁生平及教育经历
    2.2 《观象丛报》的创办及发展
    2.3 《观象丛报》的作者群
    2.4 小结
第3章 《观象丛报》内容分析
    3.1 论说:解说知识,阐释问题
        3.1.1 短篇:单个问题的释析
        3.1.2 连载:成体系知识的介绍
    3.2 资讯:用于交换的观测资料
    3.3 科学文艺:趣味多元,雅俗共赏
    3.4 小结
第4章 个案研究:“晓窗随笔”运用本土知识解说西方科学
    4.1 “晓窗随笔”主要内容
    4.2 “晓窗随笔”中对本土知识资源的引用
    4.3 对本土知识资源《日知录》及《日知录集释》的引用
        4.3.1 《日知录》及《日知录集释》
        4.3.2 对《日知录》及《日知录集释》的引用
    4.4 高鲁对本土知识资源的选择
        4.4.1 将本土知识资源与国际天文学时事相联系
        4.4.2 对比考证详实的本土知识资源
    4.5 小结:一种科普新模式
第5章 个案研究:历法改革背景下格里历的推广策略
    5.1 历法改革的背景
    5.2 《观象丛报》对格里历的普及
    5.3 《观象丛报》几种传播策略分析
        5.3.1 《观象丛报》结合社会热点普及格里历
        5.3.2 《观象丛报》根据受众分层次普及格里历
        5.3.3 《观象丛报》援引历法史文章说明旧历缺点
    5.4 高鲁对格里历的普及工作
        5.4.1 编制历书
        5.4.2 高鲁着译与改历相关的文章
    5.5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主持完成的项目列表

(3)日本国立博物馆的中国艺术资源运营研究 ——以京都国立博物馆藏中国近代绘画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日本国立博物馆的中国艺术资源收藏背景和现状
    第一节 明治维新后日本国立博物馆的历史沿革
    第二节 中国艺术资源在日本国立博物馆收藏史中的位置及影响
    第三节 京都国立博物馆藏中国艺术资源现状分析
第二章 京都国立博物馆藏中国近代绘画来源及特点
    第一节 博物馆与收藏家的战略联盟
    第二节 须磨弥吉郎的中国近代绘画收藏
    第三节 馆藏中国近代绘画的整体性与多样性
第三章 京都国立博物馆对中国近代绘画的保存与修复
    第一节 半公开式的藏品分类保存
    第二节 自建团队与外部专家的合作修复
    第三节 博物馆文化财保护基金的运营
第四章 京都国立博物馆对中国近代绘画的研究和推广
    第一节 专门研究人才的培养——西上实与吴孟晋
    第二节 作为知识生产的展览、出版与教育活动
    第三节 相关作品鉴定、论坛与国际研讨会的开展
第五章 日本国立博物馆中国艺术资源运营的制度研究
    第一节 大型特别展览会的普及和完善
    第二节 以市场为导向的博物馆法人化改革
    第三节 多重法律体系的保驾护航
    第四节 “文化艺术立国”政策的强力助推
第六章 日本国立博物馆中国艺术资源运营的国际比较
    第一节 非政府部门公共机构——英国大英博物馆
    第二节 资本化运作的非营利机构——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第三节 政府直接管辖的公益机构——法国吉美博物馆
    第四节 日本与欧美国家博物馆的运营比较
第七章 日本国立博物馆中国艺术资源运营的价值启示
    第一节 从“文化行政管理”到“文化资本运营”
    第二节 国家博物馆外向型发展的未来趋势
    第三节 外来艺术资源本土化运营的战略价值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日本国立博物馆藏重要中国艺术品公开目录
附录2: 京都国立博物馆藏中国近代绘画官网公开目录
附录3: 须磨弥吉郎中国近代绘画收藏笔记部分藏品目录及简介
附录4: 京都国立博物馆学艺员西上实与吴孟晋先生访谈稿
附录5: 日本的博物馆法
附录6: 海外艺术品公开促进法等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参与的项目
致谢

(4)大内隆雄与伪满洲国文坛(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
    二、先行研究概况
        (一) 中国国内研究概况
        (二) 日本方面研究概况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第一章 中国左翼文艺思潮的最初影响
    第一节 大内隆雄满洲人生的一个重要背景
        一、从东亚同文书院说起
        一、左翼思想与大内隆雄的满洲人生
    第二节 与中国左翼文人的交往
        一、剧作家田汉的学养
        二、小说家郁达夫的才华
        三、学者郭沫若的内涵
第二章 伪满洲国文坛上的大内隆雄
    第一节 伪满洲国的文坛面貌
        一、一个畸形的文学产儿
        二、日本学界的整体定位
    第二节 大内隆雄的文学宿命
        一、异乡漂泊的动荡与不安
        一、文人生涯的声响与色彩
第三章 东北现代文学的翻译活动
    第一节 在时代的机遇面前
        一、两种文字置换的动因
        二、潜心工作的执着与乐趣
    第二节 翻译活动的最大亮点
        一、《原野》与《蒲公英》的译介价值
        二、单行本的传世意义
    第三节 大内隆雄的翻译风格
        一、殖民统治下的人文追求
        二、时代印记里的误读和缺憾
第四章 大内隆雄的其他文学活动
    第一节 卖文为生的诸多苦衷
        一、《满洲文学二十年》的问世
        二、关于"大东亚文学者大会"
    第二节 文人面目的整体显现
        一、《满洲评论》的编辑生涯
        二、在伪满的中日期刊之间
第五章 满洲人生的低谷
    第一节 大内隆雄人生的困顿岁月
        一、无可规避的灾难
        二、被捕全过程鸟瞰
    第二节 日本战败与大内隆雄
        一、东北现代文学翻译的终结
        二、大内隆雄的历史定位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大内隆雄年谱
附录二: 大内隆雄译作系年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5)日据时期台湾盐业专卖制度研究 ——以产销体系的变迁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由
    二、研究对象
    三、已有研究成果评述
    四、研究的方法与基本思路
第一章 日据时期台湾盐业专卖制度建立的背景
    第一节 甲午战前台湾盐业专卖制度的发展
    第二节 甲午战后日本对台湾盐业的调查
    第三节 盐业自由买卖向专卖政策的转变
第二章 甲午战后日本对台湾盐业专卖制度的重构
    第一节 台湾盐业专卖制度中管理体系的重建
    第二节 台湾盐业专卖制度中法规体系的确立
    第三节 台湾盐业专卖制度中盐业资本体系的调整
第三章 专卖制度建立后台湾总督府进行盐田改造
    第一节 挖掘潜力:台湾总督府进行盐田适地调查
    第二节 扭转形势:日本盐商在盐田改造阶段“由弱而强”
    第三节 着力控制:台湾制盐株式会社的设立及运行
    第四节 提供支持:总督府在盐田修复过程中给予补助
    第五节 日系资本的进入:野崎台湾盐行对布袋盐田的开垦
第四章 专卖制度体系中台湾总督府对盐业购销的改造
    第一节 改革规则:总督府对台盐收纳手续的改造
    第二节 简化层级:总督府专卖局对岛内贩盐体系的构建
    第三节 强化管理:改造行销体系过程中的私盐问题
    第四节 “求贩路于岛外”:总督府推动台盐向日本国内输出
    第五节 拓展市场:寻求对朝鲜等台湾周边地区的输出
第五章 工业化与战时统制经济下的台湾盐业
    第一节 产业结构调整背景下工业盐机构的设立
    第二节 战时经济体制下台湾工业盐的深化发展
    第三节 工业盐田买卖关系的确立与规定
结论
    一、日据时期台湾盐业专卖制度的本质
    二、日据时期台湾盐专卖制变迁的主线及其特征
    三、台湾盐专卖制与同一时期大陆盐政体制的关系
附录
    一、乾隆四十八年至光绪十四年台湾盐埕杜卖契约原文
    二、日据时期历年盐田面积及产盐量表
    三、日据时期历年台湾盐销售数量表
    四、1925年3月台湾盐田及盐配给图
参考文献
    一、中文文献
    二、日文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致谢

(6)中国石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关于国际石油公司以及发展中国家石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研究
        1.2.2 关于中国石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研究
        1.2.3 关于石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过程中相互协调及竞争等问题的研究
        1.2.4 简要述评
    1.3 研究方法及主要研究内容
        1.3.1 研究方法
        1.3.2 主要研究内容
    1.4 创新点与不足
        1.4.1 本文的创新点
        1.4.2 本文的不足
2 对外直接投资的相关理论
    2.1 传统国际直接投资理论
        2.1.1 垄断优势理论
        2.1.2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2.1.3 内部化理论
        2.1.4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2.1.5 比较优势理论
    2.2 国际直接投资新理论
        2.2.1 小规模技术理论
        2.2.2 投资发展周期理论
        2.2.3 技术地方化理论
        2.2.4 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理论
    本章小结
3 国外石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经验借鉴
    3.1 跨国石油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形式和动因
        3.1.1 跨国石油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形式
        3.1.2 跨国石油公司进行国际直接投资的动因
    3.2 国际大型跨国石油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经验借鉴
        3.2.1 国际大型跨国石油公司对外直接投资发展历程及现状
        3.2.2 国际大型跨国石油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经验借鉴
    3.3 发展中国家石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经验借鉴
        3.3.1 印度石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进程及成效
        3.3.2 巴西国家石油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进程及成效
        3.3.3 发展中国家石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经验借鉴
    本章小结
4 中国石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实践及存在的问题
    4.1 中国石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方式
        4.1.1 中国石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阶段
        4.1.2 对外直接投资方式
    4.2 中国石油企业三巨头对外直接投资实践
        4.2.1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对外直接投资实践
        4.2.2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对外直接投资实践
        4.2.3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对外直接投资实践
        4.2.4 中国石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成效
    4.3 中国石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成功与失败案例简析
        4.3.1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收购优尼科石油公司——失败
        4.3.2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并购瑞索普石油公司——成功
    4.4 中国石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存在的问题及困境
        4.4.1 中国石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中的问题
        4.4.2 中国石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遇到的困境
    本章小结
5 中国石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SWOT分析及战略选择
    5.1 中国石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SWOT分析
        5.1.1 优势(S)
        5.1.2 劣势(W)
        5.1.3 机遇(O)
        5.1.4 威胁(T)
    5.2 基于SWOT分析的中国石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战略选择
    本章小结
6 中国石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目标区域选择
    6.1 对外直接投资环境评估方法
        6.1.1 评估方法
        6.1.2 常用评估指标
    6.2 影响对外直接投资的要素分析及投资环境评估
        6.2.1 影响石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要素分析
        6.2.2 对外直接投资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6.2.3 部分国家投资环境评价
    6.3 全球石油资源总体状况
        6.3.1 世界石油资源分布情况
        6.3.2 当前世界石油市场格局分析
        6.3.3 中国石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全球分布现状
    6.4 中国石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重点目标区域
        6.4.1 中东地区
        6.4.2 中亚—俄罗斯地区
        6.4.3 中南美地区
        6.4.4 非洲地区
        6.4.5 亚太地区
        6.4.6 北美地区
    本章小结
7 中国石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对策及建议
    7.1 中国石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基本思路
        7.1.1 布局原则
        7.1.2 项目进入时机的选择
        7.1.3 多元化的项目获得方式
        7.1.4 油田开发与勘探并举
        7.1.5 常规与非常规并举
    7.2 中国石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对策
        7.2.1 联盟
        7.2.2 国内石油企业的联合
        7.2.3 上下游并重
    7.3 保障措施
        7.3.1 政府的财政与金融政策支持
        7.3.2 国家继续大力支持和开展能源外交
        7.3.3 创造良好的国际化经营条件和环境
        7.3.4 中国政府相关法律体系的保障
        7.3.5 中国石油企业跨国经营技术战略
    本章小结
结束语
参考文献
    中文部分
    英文部分
攻读博士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致谢

(7)辽宁地区地下商业建筑绿色评价研究 ——基于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次
Contents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1.1.1 绿色建筑发展的全球化趋势
        1.1.2 我国地下商业建筑发展状况及前景
        1.1.3 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颁布
    1.2 课题研究的目标及意义
    1.3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途径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框架
第二章 地下商业建筑绿色评价相关理论基础
    2.1 地下商业建筑相关理论研究进展
        2.1.1 国外理论研究现状
        2.1.2 国内理论研究现状
    2.2 绿色建筑及其评价的基本概念
        2.2.1 绿色建筑及其相关概念
        2.2.2 整体环境评价
    2.3 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2.3.1 概念定义
        2.3.2 评价对象
        2.3.3 评价指标体系
        2.3.4 评价方法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辽宁地区地下商业建筑绿色评价要素分析
    3.1 自然地理环境因素分析
        3.1.1 地下商业建筑开发与自然地理环境的辩证关系
        3.1.2 辽宁地区自然气候和地域特色分析
        3.1.3 辽宁地区环境因素对地下商业建筑绿色评价的影响和作用
        3.1.3.1 气候因素
        3.1.3.2 地形地貌因素
        3.1.3.3 地质、水文因素
    3.2 地下商业建筑特性分析
        3.2.1 地下商业建筑空间环境特点
        3.2.2 规划布局分析
        3.2.3 外部环境分析
        3.2.3.1 生物物理环境影响
        3.2.3.2 社会经济环境影响
        3.2.4 内部环境分析
        3.2.4.1 内部环境影响因素分析
        3.2.4.2 内部环境质量控制分析
        3.2.5 能源消耗与利用分析
        3.2.5.1 主要能耗分析
        3.2.5.2 能源利用评价分析
    3.3 技术应用分析
        3.3.1 采光技术
        3.3.2 通风技术
        3.3.3 节水技术
        3.3.4 暖通空调节能新技术
        3.3.5 新能源节能节能技术
        3.3.6 智能化系统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辽宁地区地下商业建筑绿色评价体系构建
    4.1 辽宁地区地下商业建筑绿色评价体系的构建原则
        4.1.1 可持续发展原则
        4.1.2 科学性原则
        4.1.3 开放性原则
        4.1.4 协调性原则
    4.2 辽宁市去地下商业建筑绿色评价指标体系
        4.2.1 节地与室外环境评价指标
        4.2.2 节能与能源利用评价指标
        4.2.3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评价指标
        4.2.4 节材与材料资源录用评价指标
        4.2.5 室内环境质量评价指标
        4.2.6 运营管理评价指标
    4.3 辽宁地区地下商业建筑绿色评价方法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推动辽宁地区地下商业建筑绿色评价体系发展的建议
    5.1 辽宁地区地下商业建筑绿色评价流程优化建议
    5.2 辽宁地区地下商业建筑绿色评价体系可持续性发展建议
        5.2.1 多主体共同参与评估体系编制
        5.2.2 评估体系不断更新和优化
    5.3 辽宁地区地下商业绿色建筑激励措施的建议
    5.4 辽宁地区地下商业建筑绿色评价主体职责完善的建议
        5.4.1 政府建设管理部门的职责
        5.4.2 开发企业的职责
        5.4.3 使用者的职责
    5.5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实际项目
致谢

(8)桂林旅游产业创新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表目次
图目次
绪论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旅游产业创新发展的理论基础
    四、主要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五、论文的创新点
第一章 桂林旅游产业发展现状评价
    第一节 中国旅游产业发展状况及趋势
    第二节 桂林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第三节 桂林旅游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第四节 桂林旅游业综合竞争力评价
第二章 桂林旅游产业创新发展目标及定位的指导思想、原则和功能定位
    第一节 桂林旅游产业创新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第二节 桂林旅游产业创新发展目标
    第三节 桂林旅游的功能定位
第三章 桂林旅游产业发展运行机制创新
    第一节 旅游景区管理体制创新
    第二节 旅游企业经营机制创新
    第三节 旅游营销创新
    第四节 旅游投融资体制创新
    第五节 旅游产业对外开放创新
第四章 桂林旅游产业链拉动创新发展
    第一节 创造延长桂林旅游产业链的条件
    第二节 大力发展会展旅游
    第三节 大力发展康复保健度假养老旅游
    第四节 做强做大旅游房地产产业链
    第五节 积极发展精品体育休闲旅游产业链
第五章 桂林旅游生态环保与补偿机制创新
    第一节 探索建设绿色旅游产业体系
    第二节 探索旅游生态环境保护长效机制
第六章 桂林旅游产业功能创新
    第一节 旅游促进新农村建设
    第二节 旅游促进城镇化建设
    第三节 旅游促进就业
    第四节 旅游社区建设
第七章 桂林旅游产业大跨度区域联动发展创新
    第一节 旅游产业区域联动发展创新的内容和途径
    第二节 东盟/北部湾区域联动发展
    第三节 泛珠三角区域联动发展
    第四节 "中国旅游金三角"区域联动发展
    第五节 桂湘走廊区域联动发展
    第六节 客家文化圈区域联动发展
第八章 桂林旅游产业发展保障体系
    第一节 桂林旅游产业发展政策体系保障
    第二节 旅游产业发展领导机制创新
    第三节 提高旅游产业信息化水平
    第四节 加大人才培育的改革创新力度
    第五节 旅游产业发展硬环境建设创新
    第六节 旅游产业软环境建设创新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后记

(9)论穆旦诗歌艺术精神与中国新诗的历史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从"历史"中寻求新诗研究的动力
第一编 论穆旦诗歌艺术精神
    第一章 对于穆旦社会文化身份的考察
    第二章 对于穆旦诗歌主题的考察
    第三章 对于穆旦诗歌艺术法则与抒情体式的考察
    第四章 对于穆旦翻译行为的考察
    第五章 对于穆旦其他类型文字的考察
    第六章 对于穆旦诗歌修改行为的考察
    第七章 论穆旦诗歌艺术精神
第二编 论穆旦诗歌艺术精神与中国新诗的历史建构
    第一章 论西方诗学资源与中国新诗的历史建构——以穆旦与西南联大诗人群为中心的讨论
    第二章 论古典诗学资源与中国新诗的历史建构——以穆旦为中心的讨论
    第三章 杂文精神、黑暗心境与冰火世界——鲁迅与穆旦的比较并兼及对于新文学传统的讨论
    第四章 论新诗的散文化与语言质感——以冯至、穆旦、昌耀为中心的讨论
    第五章 论新诗中的"土地"叙述主题——以艾青、穆旦为中心的讨论
第三编 论穆旦的传播历程(1940~2006)
    第一章 论1940年代穆旦批评空间的生成
    第二章 1950年代的穆旦形象考察
    第三章 新时期以来穆旦形象变迁的考察(上)——以1979~1997年间穆旦研究状况的对象
    第四章 新时期以来穆旦形象变迁的考察(中)——以1997~2006年间穆旦研究状况为对象
    第五章 新时期以来穆旦形象变迁的考察(下)——以相关选本(1979~2006)为对象
余论 关于"穆旦"叙述的其他路径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四、《内陆地震》第18卷(2004年)总目次(论文参考文献)

  • [1]中西之间:晚清江南地区中国耶稣会士群体研究(1842—1912)[D]. 李强. 上海大学, 2019(02)
  • [2]高鲁早期天文科普活动 ——以《观象丛报》为中心[D]. 王南.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8(03)
  • [3]日本国立博物馆的中国艺术资源运营研究 ——以京都国立博物馆藏中国近代绘画为中心[D]. 陈雅婧. 上海大学, 2018(03)
  • [4]大内隆雄与伪满洲国文坛[D]. 侯丽. 东北师范大学, 2016(06)
  • [5]日据时期台湾盐业专卖制度研究 ——以产销体系的变迁为中心[D]. 李博强. 武汉大学, 2015(01)
  • [6]中国石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研究[D]. 杨海恩. 武汉大学, 2013(09)
  • [7]辽宁地区地下商业建筑绿色评价研究 ——基于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D]. 马琳. 沈阳建筑大学, 2012(02)
  • [8]桂林旅游产业创新发展研究[D]. 陈丽华. 武汉大学, 2011(08)
  • [9]论穆旦诗歌艺术精神与中国新诗的历史建构[D]. 易彬. 华东师范大学, 2007(01)

标签:;  ;  ;  ;  ;  

《内陆地震》第 18 卷(2004 年)总目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