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部门与整体利益:欠发达地区企业改革的前提

统筹部门与整体利益:欠发达地区企业改革的前提

一、协调部门和全局利益:欠发达地区企改的前提(论文文献综述)

李敬,韩洁[1](2021)在《经济欠发达地区人才发展战略的思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谈到了人才问题及人才工作,并形成了一系列人才思想。经济欠发达地区贯彻实施习近平总书记的人才思想要真正提高政治站位,以全局观念看待人才问题;积极培养文化类型人才,充分发挥文化类型人才的力量;既要尊重人才个性发展,又要重视树立培养人才的底线思维;打造特色专属事业领域,就地培养、提升当地人才素质。

谷峥霖[2](2021)在《云南学前教育资源配置的空间协调性研究》文中提出资源配置是学前教育发展及其理论深化研究历久弥新的主题。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对学前教育资源配置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优质协调”正逐步成为特定区域空间内学前教育资源配置不容回避的热点命题和长期追求的理想目标。同时随着新时代我国基础教育从量的均衡向质的均衡转变,积极推进区域学前教育普及与普惠、均衡与公平、优质与协调发展已成为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课题。区域学前教育协调发展是指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条件对学前教育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在区域间逐步缩小学前教育差距,使学前教育区域差距小于区域经济社会差距,实现学前教育资源区域均衡配置;在区域内调控学前教育水平,使区域学前教育水平高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实现学前教育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云南集边疆、山区、民族、美丽于一体的特殊省情,更进一步彰显了“协调”对其学前教育资源配置问题解决的多元价值,直指区域社会主要矛盾中的“学前教育症结”。为此,本研究特以“云南省学前教育资源配置空间协调性”为研究切入,集中探讨其深层内涵、测度其现实状况、厘定其短板制约、提出其改进策略。既有研究多为学前教育水平分布、呈现或者配置情况的单方面考察,未将学前教育发展问题纳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问题之中。本研究主要基于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和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从资源视角对学前教育的区域水平和区域差异,以及影响区域学前教育的诸多内外部因素进行探讨。在理论上重新界定学前教育资源空间“协调性”的内涵,具体解析为“区域间学前教育资源均衡”和“区域内学前教育与经济社会条件协调”。在区域实证中引入影响区域学前教育资源配置的外部条件——个人需求度、政府支持度和国家支持度,并分析外部条件对区域学前教育资源的影响关系。基于学前教育资源空间“协调性”的理论认知,研究确定了区域学前教育资源配置空间协调性研究的基本思路和主要方法,构建了“学前教育资源水平评价指标集合”和“学前教育发展条件评价指标集合”,并借此展开区域实证研究。区域实证研究包括态势分析、趋势分析和决策分析3部分内容:在态势分析中,研究对2010~2018年云南与全国、云南与其他省区的学前教育资源发展条件、发展水平进行了比较分析,明确了云南学前教育资源发展条件和发展水平在全国中的位序状态、云南学前教育教育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条件的耦合协调度,以及云南学前教育对全国学前教育发展的贡献;对2010~2018年云南各州市学前教育资源发展条件、发展水平进行了比较分析,明确了各州市学前教育资源发展条件和发展水平的差异程度、耦合协调程度,以及对云南学前教育发展的贡献,揭示了云南对全国学前教育资源配置区域差异程度的影响趋势及各级区域中学前教育资源汇集上共时存在的“零和博弈”与“马太效应”现象。在趋势分析中,运用面板回归模型及分位数回归模型对区域学前教育发展驱动因子的相关程度及影响趋势进行检验,依据检验结果使用ARIAM模型对云南学前教育资源配置协调度未来6年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在决策分析中,承接内涵界定的两条主线,根据驱动机制及预测结果分析,从“要素-地域”交融互动的二元视角,针对性地提出了云南学前教育资源配置空间协调发展的操作性举措。研究预期可为“实现云南省学前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增强学前教育整体实力”提供一定的理论借鉴,为“贯彻落实云南学前教育改革举措,提升学前教育资源配置效率”提供相应的实践支撑。

赵津津[3](2020)在《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城乡生态文明建设统筹推进研究》文中提出美好的生态环境是社会主义者始终追求的目标之一,马克思和恩格斯对未来城乡生态环境的设想,为中国共产党人解决城乡生态环境问题指明了努力的方向,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结合中国发展的不同阶段,推动城乡生态关系理论逐步完善、实践不断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关于统筹推进城乡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系统回答了当代中国城乡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一步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城乡生态关系思想,为我国统筹推进城乡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和科学的行动指南。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城乡生态文明建设的统筹推进工作在短短几年时间迈上新台阶,取得了系列重大突破和成就:国土空间面貌发生深刻改变,农村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城乡生态文明建设的协调性不断增强。经过多年努力,我国积累了统筹推进城乡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经验——注重顶层设计及其推动落实,以及促进城乡利益协调。美丽中国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是中国共产党谋划城乡统筹的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指引;统筹生态城市与美丽乡村建设的政策创新,施行最严密的法治,是统筹推进城乡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保障;自上而下层层推动、先行试点与经验推广、压实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保责任,则是有效推动顶层设计落地实施的关键。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为促进城乡利益协调采取的重要举措有:第一,统筹城乡空间规划。中国共产党十分注重坚持主体功能区战略,科学划定“三区三线”,推动城乡空间规划的协调统筹,促进城乡“三生空间”合理布局。第二,推动生态补偿创新发展。多年来,流域生态补偿与森林生态补偿在政策制定、法律保障和地方实践各层面都做出丰富的探索。第三,城乡优势互补共建生态文明。我国重视利用城市资金、技术、人才优势,助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通过补齐农村环境短板,为城市提供生态支持。但也应看到,新时代城乡生态文明建设持续统筹推进依然面临现实挑战,城乡生态文明建设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突出,城乡生态文明建设的统筹推进机制有待完善,城乡统筹的生态文明制度不完善及治理效能不彰显。为应对这些挑战,必须以生态文明理念引领城乡融合发展,推动城乡生态文明建设的平衡充分发展,完善城乡生态文明建设的统筹推进机制,促进城乡统筹的生态文明制度完善及治理效能提升。

姚科敏[4](2020)在《习近平科技观研究》文中提出研究习近平科技观,对于进一步丰富、完善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深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研究,为实现新时代科技融合发展的自动化、信息化和智能化提供理论指导,实现建成世界科技强国的伟大目标,正确处理中国科技发展的现实问题,为世界科技创新发展提供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运用文献研究法、分析综合法、系统研究法,在界定习近平科技观含义的基础上,探讨和论述了习近平科技观的思想渊源与理论基础、形成历程与基本特征、主要内容,研究和阐述了习近平科技观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界定和探讨习近平科技观的含义、思想渊源和理论基础,是研究习近平科技观的一项奠基工作。习近平科技观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当代科学技术的新理念新观点新战略,是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中国化的最新理论创新成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内容包括科技创新观、科技体制改革观、科技战略观、科技人才观、科技伦理观、科技全球治理观等方面。从思想渊源看,习近平科技观既吸取了中国古代科技思想的精华,又吸收了西方古今科技思想中有益的成分,做到了中西结合、古今贯通,因而具有深厚的历史和思想渊源。从理论基础看,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科技思想、中国共产党的科技思想,为习近平科技观提供了科学而又坚实的理论基础。习近平科技观形成于科技的日新月异和知识的持续积累大大推动了全球财富的增长、颠覆性科技的创新发展和应用改变了人类的社会生活范式、世界政治经济形势更加复杂严峻、科技的双刃剑作用愈加凸显的国际背景下,形成于中国科技事业迅速崛起并取得了一定成就,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小康社会、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重要科技支撑,但仍存在一些突出短板的国内背景下。习近平科技观的形成历程可分为四个时期:萌芽阶段(1969年—1982年)、初步形成阶段(1982年—1993年)、形成轮廓阶段(1993年—2012年)和丰富发展阶段(2012年至今)。习近平科技观具有创新性、人民性、时代性、前瞻性、开放性、保障性等基本特征。习近平科技观的主要内容包括:科技创新观、科技体制改革观、科技战略观、科技人才观、科技伦理观和科技全球治理观。其中,科技创新观是核心,科技体制改革观是动力,科技战略观是统领,科技人才观是关键,科技伦理观是保障,科技全球治理观是条件,上述六个方面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一个具有紧密的内在联系的逻辑整体。习近平科技观作为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中国化的最新理论创新成果,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其理论价值在于:习近平科技观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新境界,实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技理论的新飞跃,书写了新时代科技创新发展的新篇章,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新视角。其现实意义在于:习近平科技观是引领新时代中国科技创新发展的根本指导方针,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行动指南,贯彻新发展理念的重要遵循,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巨大动力,为世界科技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

毕盛[5](2019)在《上市公司财政补贴经济效益与社会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政府对上市公司的财政补贴力度不断加强,补贴覆盖面越来越广。但在应用过程中,一些企业却出现了挪用补贴资金以及使用效率低下的问题,补贴在一定程度上并未达到政策制定的初衷。与此同时,长期以来,财政补贴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应一直被广大学者关注,但尚未形成统一的共识。那么,我国上市公司财政补贴的现状如何?财政补贴产生了哪些经济效益和社会效应?有哪些因素影响到财政补贴的有无和金额大小,这些问题的厘清对于进一步优化财政补贴政策以及研究政府发放财政补贴的行为具有一定的意义。因而可以说,研究财政补贴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应具有较为明显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在系统整理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结合相关理论深入研究了财政补贴的动机和影响因素,并进一步以2008-2016年上市公司财政补贴数据为样本,对财政补贴的影响因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应进行了大样本实证检验。本文研究发现,补贴影响因素方面,承担社会责任能够帮助企业获得补贴,且补贴获得金额与承担社会责任呈正比;企业性质对补贴的获得影响较小,但对获得规模影响较大,国有企业更有可能获得大额补贴;市场份额和资产规模与获得补贴呈反比,同时补贴金额随着市场份额和资产规模的增加而减少;盈利能力和负债水平与获得补贴呈正比,但对获得规模影响较小。从经济效益角度看,政府发放财政补贴不利于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进而不利于政府经济动机的实现。从社会效应角度看,政府发放财政补贴能够促进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即获得财政补贴有利于促进企业增加税收贡献、吸纳就业以及提高公共物品供给和研发投入,从而有利于政府政治动机和社会动机的实现。此外,本文还结合我国财政补贴在实际发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改进措施。

向鑫[6](2019)在《脱贫攻坚视阈下党的利益协调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利益是人类社会活动的根本动因,也是推动经济社会向前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利益协调作为现代政党必须履行的重要职能,既是巩固执政党执政基础的重要手段,也是检验执政能力的重要标志。我们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先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为人民谋利益为民族谋复兴一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神圣使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阶层分化、利益关系复杂化、利益主体多元化、贫富差距拉大、利益矛盾和社会风险加剧,如何正确处理好不同阶层成员的利益关系,使人民群众都有满意的获得感,成为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必须解决好的重大课题,也是我们党遇到的现实挑战。脱贫攻坚过程中出现的诸种问题,从深层次分析来看,可理解为利益问题。党和国家脱贫攻坚战略的出发点之一,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正确处理好各种利益关系,打破“利益固化”的藩篱,促进利益共享和利益均衡,促使2020年我国现行贫困线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让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增强中国共产党的民心基础和执政道义。利益协调必须坚持“以人民中心”、利益共享和公平正义的原则,通过把握主体要素(谁来协调)、客体要素(协调谁)、价值要素(为何协调)、环境要素(在哪协调)和过程要素(如何协调)之间的关系,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正确处理好各种利益关系必须坚持利益协调内在的对立统一性,从分析、梳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利益协调观和中国共产党的利益协调观中为新时代的利益协调提供理论基础。新时代中国特色的脱贫攻坚是在继承发展中国传统扶危济困文化、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反贫困理论以及积极吸收、辩证借鉴国际减贫经验基础上形成的时代实践。以利益协调为切入点认识和理解新时代中国特色的脱贫攻坚战略,为全球贫困治理提供中国经验,是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根本要求,也是促进社会结构转型的客观需要。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利益协调先后经历了(1978年——1985年)以体制改革推动的大规模扶贫救济阶段、(1986年——1993年)以区域瞄准为主导的开发式扶贫阶段、(1994年——2000年)“八七”扶贫攻坚计划下专项推进的扶贫攻坚阶段、(2000年——2011年)以整村推进为主的新世纪综合扶贫阶段、(2012年——2020年)新时代中国特色的脱贫攻坚阶段,取得了世界性成就,贫困人口和贫困发生率大幅下降,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显着加强,彰显脱贫攻坚与利益协调的全球贫困治理价值。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党采取了多种协调手段,正确处理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各种利益关系,积累了利益协调相关经验。当前,我们还面临主体因素(党作为利益协调的领导核心作用发挥不足、多元利益协调主体融合难、利益相关主体之间存在利益矛盾)、客体因素(贫困群体制衡主义、贫困户对扶贫的心理依赖)、价值因素(“零和博弈”思维、权益共谋心理、利益扩张心理、传统私德观、乡村公共精神削弱)、环境因素(利益协调与农村社会、政治格局融合难)、过程因素(贫困群体利益诉求表达低效、党员干部利益协调方式不当、利益协调绩效评估机制不健全、利益保障机制较滞后)等现实挑战,制约着脱贫攻坚下中国共产党利益协调的有序推进。如何改进脱贫攻坚下中国共产党利益协调,成为新时代我们党必须面临和亟待解决的现实课题。我们必须坚持党对扶贫攻坚战略实施过程中实现利益协调的全面领导,着力形成“政党—政府—市场—社会”多元主体利益协调的合力效应;建立中国共产党利益协调的问责机制、容错纠错机制、监督机制,促进利益协调方式的科学化、规范化;加强党组织对基层协商治理的领导,促进党的利益协调与农村基层社会治理的良性互动,增强利益协调的实效性;竭力构建“表达—分配—评估—保障”的系统化运行机制,促进利益协调的可持续发展。

肖萍[7](2016)在《论欠发达地区利益在地方立法中的表达与实现》文中指出欠发达地区乃至发展中国家面对先发展起来的经济发达省份和发达国家,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如何做到既能够有效利用包括立法在内的各种手段以维护自身的正当利益,又要破除地方保护主义,实乃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甚至全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在新常态背景下,地方立法应兼顾欠发达地区的利益,使之在发展中在维护自身正当利益的前提下,能够稳步快速发展,而不陷入地方保护主义的泥沼。需要在批判地方保护主义的同时,设置一个畅通的、规范化的表达渠道,即为欠发达地区在地方立法或者区域立法乃至国家立法中表达自身正当利益提供一个法治化的平台,切实做到用立法来保证欠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协调发展。

赵壮天[8](2014)在《边疆省级政府自主性行为研究 ——基于云南的实践》文中研究说明我国是世界陆地边界最长和陆上邻国最多的国家之一,内陆边疆地区面积广大、自然资源丰富、民族结构复杂,战略地位十分显要。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制定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了边疆地区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边疆面貌发生巨大变化。但是,受内陆边疆地区地缘政治复杂、地理环境特殊、民族成分众多、宗教文化多元以及边疆治理能力不足等多种因素影响,边疆地区与沿海发达省份、内地省份的发展差距持续拉大,各种新的矛盾和问题层出不穷,并已扩展到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领域的方方面面。如何正确处理边疆地区这些特殊矛盾和问题,直接关系国家安全、国家稳定大局,关系广大边疆地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和长治久安。治国必治边,治边亦治国。在我国,中央政府是边疆治理的主导者和决策者,边疆地方政府是边疆治理的执行者和参与者。在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国内改革发展任务艰巨繁重的背景下,边疆省级政府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近年来,国内外很多学者对边疆治理的一些重大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鲜有学者从边疆省级政府行为的层面来研究边疆治理问题,尤其是对边疆省级政府如何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处理边疆地区特殊矛盾和特殊问题的研究,仍然是一个薄弱环节。边疆省级政府面临的许多矛盾和问题,有些是边疆地区独有的,有些虽然与内陆省份共有但具有其特殊性、复杂性。由于缺乏处理这些特殊、复杂矛盾和问题的法定程序或者是可以从内地省份借鉴的经验,使边疆省级政府根据法律法规和中央政府的要求,结合本地实际,开展一系列自主创新实践成为必要和可能。边疆省级政府是如何认识和处理边疆地区特殊矛盾和特殊问题?边疆省级政府现有的治理实践能否满足国家的期待、能否实现边疆地区的利益诉求?边疆省级政府的自主性行为有什么规律可循,带来了哪些负面效应?边疆省级政府自主性行为如何优化和调适?对这些问题的分析和思考,有助于厘清边疆省级政府自主性行为的逻辑、特点、规律,有助于提升边疆省级政府的治理能力和水平,并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重要参考。基于上述背景,本文在对前人研究成果进行梳理的基础上,从边疆省级政府自主性行为的相关理论和逻辑入手,构建了边疆省级政府自主性行为的分析框架,并从特殊性、重要性、代表性三个维度,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5个领域各选取了3个案例,在国家对边疆省级政府期待和边疆地区自身利益诉求双重约束下,对边疆省级政府的自主创新行为实践进行深入分析。本文研究过程中,贯彻了“提出问题——构建理论框架——经验性分析和讨论——导出政策含义”的思路。同时,以边疆省级政府自主性行为的逻辑为主线,对15个案例进行深度描述和清晰勾勒,以使研究达到应有的广度和深度。通过分析边疆省级政府各领域自主创新行为实践的特点、存在的主要问题、问题产生的原因和解决问题的可能途径,以及通过对边疆省级政府自主性行为主要影响因素的分析和相关要素的提炼,构建了边疆省级政府自主性行为模式的动态框架,并由此引出了本文的研究结论:第一,边疆地区独特的自然地理和人文环境导致了许多特殊的矛盾和问题,是边疆省级政府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开展一系列自主性行为实践的重要原因,而国家针对边疆制定的一些差异化政策措施使这些自主性行为实践成为必要和可能;第二,在国家对边疆省份的期待和边疆地区自身利益诉求的双重约束下,边疆省级政府的自主性行为具有内在的理论逻辑,并可分为动力来源、制约因素、创新实践、权益博弈、路径选择、优化调适、制度创新7个层次;第三,改善边疆省级政府自主性行为的途径可分为授权调适和行为优化两条主线,授权调适主要针对边疆省级政府根据其职能职责应该做但做不到的情形,行为优化主要针对能够做但没做好的情形;第四,在当前体制环境下,边疆省级政府的自主性行为边界十分模糊,充分理解边疆省级政府“普遍”和“特殊”两类自主性行为,是从制度层面理顺中央政府与边疆省级政府关系、规范边疆省级政府的自主性行为边界和范围的重要基础。第五,边疆省级政府自主性行为模式具有一定的特点和规律,对完善国家治边政策体系、提升边疆省级政府治理能力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肖亚成[9](2011)在《区域经济递进发展的要素成本与利益分享研究》文中研究说明1、研究背景与意义区域经济递进发展是经济社会演进最为重要的经济问题之一,它一直受到全球经济学者、政府决策人员的高度关注。我国区域经济递进发展差异的形成是由于自然资源、人文历史、地理交通、社会政治等诸多因素长期累积、沉淀作用的结果。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生产力的布局和资源的配置实行了向东部沿海地区倾斜的政策,积极推进东部沿海发展战略,给予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各项优惠条件,促进东部沿海地区率先进行经济体制改革,鼓励实行对外开放,并优先把国家改革开放与投资重点放在东部沿海地区,引导我国中西部地区的各种资源和要素流向东部地区,使区域间发展差距日益扩大,成为影响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障碍和全社会关注的重大政治问题。但过去人们关注的重点,更多集中在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内部原因,即经济发达区域内部或经济落后区域内部的影响因子及国家倾斜政策的影响。对于经济落后地区对经济发达地区贡献的各种要素成本研究甚少,定量研究更为鲜见。通过对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区域经济递进发展的实证分析,研究经济落后地区为经济发达地区分担的各种经济增长要素成本,以及中西部地区理应分享的发展利益,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同时,这些要素成本构成了经济发达地区回馈经济落后地区的理性基础,而不仅仅是政治或情感的因素来主导国家财政转移支付,或主导经济发达地区对经济落后地区的经济支持,这种新的观察视角可为解决我国区域发展差距提供新的路径和政策依据,具有较强的实践意义。2、主要研究内容本研究立足于我国区域经济递进发展的现状,重点回顾了区域经济递进发展理论的历史演变,围绕着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理论与非均衡发展理论进行了全面讨论。系统分析了自然资源、资本、劳动力、科技进步、制度创新、企业家等区域经济递进发展要素的重要作用。在这些要素的共同、交互作用的基础之上,阐述了区域经济递进发展的内在属性、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对其物质效应、社会效应和发展效应进行了分析。用Theil指数对我国的区域经济递进发展差距进行了测度,对制度变迁的演进过程,包括制度的替代、转换与交易过程,进行了分阶段的描述。在此基础之上,重点讨论了中西部地区劳动力、资本以及自然资源要素配置、流动为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所分担的成本,以及东部地区理应用于分享的利益,建立了中西部地区对东部地区经济发展贡献的成本分摊模型。(1)劳动力要素流动对东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成本分担研究。2007年度,单纯从人口流动的绝对量来看,人口净流入最多的6个省份都集中在东部地区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地区,依次是广东、上海、北京、浙江、江苏、天津,人口净流入总量为3011万,人口净流出最多的9个省份都集中在中西部地区,依次是河南、四川、安徽、湖南、重庆、湖北、广西、贵州、江西,人口净流出总量为4256万。(2)资本要素配置流动对东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成本分担研究。资本流动中,东部地区财政收入占全国地方财政收入比重从2000年至2009年以来,一直维持在0.6161-0.5688,占据了国内地方财政收入的大壁江山,而中、西部地区财政收入占全国地方财政收入比重从2000年至2009年以来,分别仅占0.2079-0.1722和0.1760-0.1691,所占比重还有继续缩小的趋势。东部地区固定资产投资占全国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从2000年至2009年以来,一直维持在0.5879-0.4928,占据了全国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一半,而中、西部地区固定资产投资占全国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从2000年至2009年以来,分别仅占0.2205-0.2801和0.1916-0.2271,所占比重中西部尽管有增大的趋势,但绝对投资总额差距是十分巨大的。东部地区绝对投资总额与中西部地区相比,其差额从2000年的11719.1亿元、12641.9亿元上升到2009年的46548.3亿元、58154.1亿元,绝对差额增长了近3倍,且东部地区基本上占据外商固定资产投资额80%以上。(3)农业要素配置流动对东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成本分担研究。从2000—2009年间中西部地区粮食播种面积、所占比重来看,都要大超过东部地区。三大经济区中,粮食产量中部地区则大大高于东部地区,粮食产量所占全国总产量比重从2000—2009年间一直维持在0.4—0.5之间,而呈上升之势,而东部地区所占比重则从0.32降至0.28。根据我国粮食主产区和主销区的划分,7个粮食主销区分别为北京、天津、上海、浙江、广东、福建、海南。7个北方粮食主产区分别为河北、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山东、河南,6个南方粮食主产区分别为江苏、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四川。国内亿元以上粮食商品交易市场大多数集中在东部地区,且7个粮食主销区均部位于东部地区。作为粮食主产区的省份都集中在中西部地区。由此可以判断出,东部地区在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中部地区为其提供了粮食支援。(4)矿藏与油气资源流动对东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成本分担研究。我国68%石油可开采量、89.3%的天然气储备、93.2%的煤炭储量及79.4%的硫铁矿石储量都在中西部地区,全国76.85%的水能资源可开发量也集中在西部地区。除了菱镁矿、高岭土等少量矿藏东部比中西部丰富外,中西部地区主要能源、黑色金属矿产、有色金属、非金属矿产基础储量均大大高于东部地区,中西部地区自然资源为发展资源型产业提供了很好的条件。这些资源的基础储量(除国外进口资源外),通过开采,在国家的宏观调节下,以相对低廉的价格向东部提供,支撑着东部经济的健康快速地发展,使其东部地区生铁总产量、钢总产量、石油总产量及比重均高于中西部地区。除天然气产量、原煤产量及比重中西部地区高于东部地区外,其它资源的深加工东部地区大大高于中西部。即便如此,西部地区天然气的使用价格还高于东部地区。这种区域间不平等的交换模式,导致资源提供者无法得到合理补偿。(5)区域经济发展成本分摊测算研究。在研究中引入了区域经济递进发展成本,并把区域经济发展成本定义为中西部地区对东部地区经济发展贡献的劳动力、资本、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等的货币表现。在考察区域经济递进发展过程中的中、西部贡献的成本时,采用了平均法和标杆法两种方法来进行计算。3、主要研究结论(1)区域经济发展绝对差距继续扩大,东部地区分享了更多的经济利益。研究发现我国东部和中西部地区经济差距呈现收敛现象,但其绝对差距仍在扩大。1978年,东部地区人均GDP值为485.18元,中部地区为310.65元,西部地区为290.29,东部地区比中、西部地区人均高出174.53元和194.89元。到了2007年,东部地区人均GDP率先突破30000元,而同一时期中、西部地区的人均GDP分别为15387.15元和13186.44元,东部地区比中、西部地区人均高出18000.77元和20591.95元。(2)制度要素引导着区域经济发展方向,首先进行制度变迁的区域则能获得更多的利益。中国区域经济递进发展60多年的历程,不难发现制度变迁贯穿始终。而形成的制度差异主要是因为市场化程度、所有制结构、开放程度、甚至文化习俗等的不同造成的。每一阶段的制度变迁,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的经济增长。先行先试的区域得到的经济利益更多。(3)要素流动对东部地区经济发展带来的是利益,而其成本则由中西部地区给予支付。第一、在劳动力流动结构、数量、层次等的评估中,总体上东部沿海地区净迁入、中西部内陆地区净迁出的格局明显。中西部地区为东部地区培养了可供使用的大量青壮年劳动力,他们创造的经济价值留在了东部地区,而其培养成本则由中西部地区政府和家庭支付。第二、财政收入、基本建设投资、外商投资大量集中在东部地区,一方面说明东部地区的经济社会条件好,资本投资效益高,另一方面也更加剧了资本向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的流动,为东部地区创造了更多的价值。第三、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东部发达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中西部地区为其提供的农业资源,保障了东部地区的粮食供应、农产品供给。东部地区把农产品生产布局在中西部地区,而自己则将土地用于付加值更高的产业发展,以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第四、我国自然资源的分布具有较强的地域性,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地区。通过国家的宏观调控,大量流向了东部地区,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西部地区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西部的资源价值无法得到很好的体现,西部丰厚的资源无法给资源省份带来更多的利益。(4)中西部地区对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成本贡献巨大。1978年到2008年,按照平均法计算,东部地区多获得的效益高达428451亿元,中部地区贡献的成本是189849亿元,西部地区贡献的成本是238602亿元;按照标杆法计算,东部地区多获得的效益达173709.4亿元,中部地区贡献的成本是82070.6亿元,西部地区贡献的成本是91638.7亿元。4、主要政策建议(1)保证社会经济资源的均衡配置。通过市场配置与政府宏观调控的结合,保证区域经济递进发展过程中的社会经济资源的均衡配置。(2)建立转移支付的长效机制。要想缩小东中西部地区间的差距,仅仅依靠市场制度是不够的,还必须建立起转移支付的长效机制。完善监督机制,成立专门的财政转移支付管理机构;提高财政体制的法制化程度并制定中央级《财政转移支付法》;完善地方表达机制;建立区域经济发展成本横向补偿政策。(3)创建区域递进的发展机会。中部崛起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给中西部地区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中西部地区应该根据自身的优势,在积极把握国家的区域发展政策的同时,又要不断根据眼前的发展局势创造新的区域递进发展的机会。(4)促进区域内生技术资源创新。技术创新是人类财富之源,是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技术创新是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创造财富的关键,是符合全球经济发展趋势的,也是区域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主要源泉。中西部地区只有大力推进技术创新才能在竞争中掌握主动,实施节约资源型战略,才能使本地区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5)提高区域发展要素收益率。随着资源约束的日益强化,我国的区域经济递进发展必须改变过去的那种高投入高产出的模式,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以低投入低能耗高产出的集约增长方式为主。注重效率,把配置的中心放在要素收益率上,充分提高利用劳动力、资本、技术等要素的收益率以及这些要素组合的收益率。(6)警惕高福利社会机制在区域经济递进发展中的负面效应。在建立福利社会制度时,必须结合我国国情,建立起适合我国的制度,既要提高区域人民的总体福利水平,又要注重区域经济递进发展的激励的作用,防止因强调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而追求区域分配绝对公平,克服高福利社会机制在区域经济递进发展中的负面效应。5、主要创新点第一、利用平均法和标杆法,构建了区域经济发展成本分摊模型,第一次测算出了中西部地区为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所作的成本贡献;第二、提出了区域经济发展成本横向补偿政策,从中央对发达地区财政转移支付资金中扣减,由中央财政行使横向转移支付职能;第三、重新界定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概念和标志,促使人们更加理性的认识区域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区域竞争优势等具有显性意义的指标,其实质是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努力的成果,因而证明了为中西部地区提供支持的“补偿”属性,分享经济发展成果是经济发达地区社会成员理应承担的责任。6、进一步有待研究的问题第一、区域平衡状态的选择是静态的,而更真实的平衡状态应该是动态的,也就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平衡状态也在不断的变化,关于平衡状态动态的变化规律,还有待进一步进行研究。第二、在考虑发展成本横向补偿政策时,如何区分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内部发展的不平衡性,也是下步研究需要关注的重点问题。

华小全[10](2011)在《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以年均9.8%的增长速度创新了人类经济增长史上的“奇迹”,目前已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由于国土面积辽阔、区域发展条件差异性较大、资源分布不均衡等原因,导致中国的区域发展差距问题从新中国诞生之日开始就成为党和国家政策的重点。至20世纪90年代,随着中国区域差距的进一步扩大,甚至有发展到影响社会稳定和国家完整的程度,在此背景下,国家先后出台了若干区域发展战略,形成了目前以“东部地区率先发展、西部地区大开发战略、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为内容的区域战略,中国相对完整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终于形成。但是,作为中国区域关系发展目标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提出,并没有解决中国区域协调发展的全部问题,因为目标的提出是宏观的,而实现这一目标的手段却是微观的,是实实在在,即通过什么样的政策来实现中国区域协调发展这一目标正是本文的研究重点。本文是分三部分来展开研究的:第一部分,包括第一章和第二章,是对中国区域差距的描述。第一章是本文的导论,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及整篇论文的主体框架,从而对全文有一个整体性的认识;第二章是中国区域差距的现状的描述,介绍研究区域差距的方法,及目前学术界对中国区域差距研究的成果,并对中国区域差距进行分解,进而更详细的了解中国区域差距的构成。第二部分,包括第三章,主要使用面板数据对中国区域差距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介绍了中国区域差距成因分析的研究方法及国内外在这一方面的研究成果,借助于计量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大量面板数据的使用使得对于中国区域差距的认识得到进一步地深化,学者们通过计量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得出不同因素对区域差距的影响程度,从而也得出区域协调发展不是区域同步发展、不是均富。本文使用最新面板数据对区域差距形成原因的实证分析所得到的结果表明,影响中国区域差距最大的四个要素分别是人力资本存量、工业化、市场化和国际资本,这四个要素存量的差异对中国区域差距的贡献率较高。第三部分包括第四、五、六、七、八章,研究实现中国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第四章系统介绍了区域协调发展的理论渊源及中国的实践经验,随后的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和第八章分别从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人口政策和区域政策四个方面来系统论述实现中国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在财政政策部分,作者主张实行中央、省、县三级财政分权;民生问题交给地方政府,建立民主财政制度;建立一个全国性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中央财政关注主体功能区建设,走空间可持续发展之路。通过建立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式相结合的金融市场管理范式;实行有差别的区域金融政策;改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营造区域金融发展条件来实现金融支持区域协调发展。在人口政策方面作者主张改进中国人口政策,以坚持人口流动与人才开发相结合的原则;人口流动与城乡统筹、区域统筹、可持续发展相结合的原则;所有群体共享式增长(或包容式增长)的原则;循序渐进与中央政府主导的原则。在区域政策方面,作者主张应该立法先行,规范权责;建立一个全国性的区域协调发展领导机构;坚持区域开发与区域移民相结合;注重环保,走可持续开发之路。第九章是本文的结论,本文的结论是中央政府毫无疑问应当充当区域协调发展的责任主体,中央政府应在两个方面发挥作用:一是法规和政策的制定、实施和监督,二是基础设施等公共产品均等化。为此,政府应做到:(1)引导欠发达地区树立现代市场经济观念;(2)建立专门的区域协调开发组织机构;(3)为民间投资搭建平台;(4)重视投资环境建设。

二、协调部门和全局利益:欠发达地区企改的前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协调部门和全局利益:欠发达地区企改的前提(论文提纲范文)

(1)经济欠发达地区人才发展战略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真正提高政治站位,以全局观念看待人才问题
二、积极培养文化类型人才,充分发挥文化类型人才的力量
三、既要尊重人才个性发展,又要重视树立培养人才的底线思维
四、打造特色专属事业领域,就地培养、提升当地人才素质
五、结语

(2)云南学前教育资源配置的空间协调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问题提出
        1.1.1 政策背景:新时代思想赋予区域教育协调发展新的内涵
        1.1.2 时代背景:后普及时代要求学前教育普惠及优质的发展
        1.1.3 现实背景:云南学前教育资源配置亟待优化与质量提升
        1.1.4 学科背景:学科交叉趋势中教育地理学研究的区域应用
    1.2 文献综述
        1.2.1 关于区域间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相关研究
        1.2.2 关于教育资源与区域发展关系相关研究
        1.2.3 关于教育资源配置空间协调性相关研究
        1.2.4 研究评述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1.4 研究思路
    1.5 研究方法
        1.5.1 文献分析法
        1.5.2 数理统计法
        1.5.3 调查分析法
        1.5.4 GIS空间分析法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教育资源配置
        2.1.2 学前教育资源配置空间协调性
        2.1.3 学前教育资源发展条件
        2.1.4 学前教育资源发展水平
    2.2 理论基础
        2.2.1 人地关系理论
        2.2.2 区域发展理论
        2.2.3 资源配置理论
第三章 学前教育资源配置空间协调性评价模型建构
    3.1 相关理论应用
        3.1.1 体系建构的理论应用
        3.1.2 指标选取的理论应用
    3.2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3.2.1 全面可行原则
        3.2.2 科学简易原则
        3.2.3 合理适用原则
        3.2.4 客观可测原则
    3.3 指标体系建构过程
        3.3.1 指标遴选
        3.3.2 数据来源
        3.3.3 权重确定
    3.4 测度方法选择说明
        3.4.1 区域间学前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的衡量指标
        3.4.2 区域内学前教育资源与区域协调测度模型
第四章 区域实证:Ⅰ云南学前教育资源发展条件分析
    4.1 云南与全国学前教育资源发展条件的比较
        4.1.1 云南与全国学前教育需求条件比较
        4.1.2 云南与全国学前教育区域条件比较
        4.1.3 云南与全国学前教育政府支持比较
    4.2 云南与其他省区学前教育资源发展条件的比较
        4.2.1 云南与其他省区学前教育需求条件比较
        4.2.2 云南与其他省区学前教育区域条件比较
        4.2.3 云南与其他省区学前教育政府支持比较
    4.3 云南各州市学前教育资源发展条件的时空格局
        4.3.1 云南各州市学前教育需求条件比较
        4.3.2 云南各州市学前教育区域条件比较
        4.3.3 云南各州市学前教育政府支持比较
第五章 区域实证:Ⅱ云南学前教育资源发展水平分析
    5.1 云南与全国学前教育资源发展水平的比较
        5.1.1 云南与全国学前教育资源水平比较
        5.1.2 云南与全国学前教育配置状态比较
    5.2 云南与其他省区学前教育资源发展水平的比较
        5.2.1 云南与其他省区学前教育资源水平比较
        5.2.2 云南与其他省区学前教育配置状态比较
    5.3 云南各州市学前教育资源发展水平的时空格局
        5.3.1 云南各州市学前教育资源水平比较
        5.3.2 云南各州市学前教育配置状态比较
第六章 区域实证:Ⅲ云南学前教育资源配置空间协调性分析
    6.1 云南与全国学前教育资源配置协调性的比较
    6.2 云南与其他省区学前教育资源配置协调性的比较
        6.2.1 2010 年云南与其他省区学前教育资源配置协调性的比较
        6.2.2 2012 年云南与其他省区学前教育资源配置协调性的比较
        6.2.3 2014 年云南与其他省区学前教育资源配置协调性的比较
        6.2.4 2016 年云南与其他省区学前教育资源配置协调性的比较
        6.2.5 2018 年云南与其他省区学前教育资源配置协调性的比较
    6.3 云南各州市学前教育资源配置协调性的时空比较
        6.3.1 2010 年云南各州市学前教育资源配置协调性的比较
        6.3.2 2012 年云南各州市学前教育资源配置协调性的比较
        6.3.3 2014 年云南各州市学前教育资源配置协调性的比较
        6.3.4 2016 年云南各州市学前教育资源配置协调性的比较
        6.3.5 2018 年云南各州市学前教育资源配置协调性的比较
第七章 云南学前教育资源配置空间协调性的驱动机制及预测
    7.1 云南学前教育资源配置空间协调性驱动机制
        7.1.1 驱动因子选取
        7.1.2 计量模型建构
        7.1.3 实证结果分析
    7.2 云南学前教育资源配置的空间协调性的预测
        7.2.1 单位根的检验
        7.2.2 平稳序列分析
        7.2.3 预测模型建构
        7.2.4 情景预测结果
第八章 云南学前教育资源配置空间协调发展思路
    8.1 云南学前教育资源地域的协调发展
        8.1.1 优化区域间学前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
        8.1.2 推进区域内学前教育与区域协调发展
    8.2 云南学前教育资源要素的协调发展
        8.2.1 提升区域支持学前教育发展条件
        8.2.2 增加云南学前教育资源的供给量
        8.2.3 改善云南学前教育资源配置状态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9.1 主要结论
    9.2 创新之处
        9.2.1 界定“学前教育资源配置的空间协调性”的新内涵
        9.2.2 建构学前教育资源配置的空间协调性的评价模型
        9.2.3 基于模型测度云南学前教育资源配置空间协调性
    9.3 不足与展望
        9.3.1 研究不足
        9.3.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3)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城乡生态文明建设统筹推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缘起与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三、相关概念的界定
    四、研究方法
    五、创新之处与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第一章 社会主义城乡生态关系思想及其当代发展
    第一节 空想社会主义的城乡生态关系思想萌芽
        一、空想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城乡生态问题的批判
        二、空想社会主义对未来社会城乡生态关系的设想
    第二节 马克思恩格斯的城乡生态关系思想
        一、马克思恩格斯对资本主义城乡生态问题的批判
        二、马克思恩格斯对共产主义城乡生态关系的设想
    第三节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对城乡生态关系的探讨
        一、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中国共产党人对城乡生态关系的探讨
        二、改革开放后至十八大前中国共产党人对城乡生态关系的探讨
        三、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关于统筹推进城乡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十八大以来统筹推进城乡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成就
    第一节 国土空间面貌发生深刻改变
        一、国土空间布局表现出较为合理的趋向
        二、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拉大趋势得以扭转
    第二节 农村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一、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成效显现
        二、农业面源污染扩大化趋势得到有效遏制
    第三节 城乡生态文明建设的协调性不断增强
        一、城乡生态环境一体化实现程度大幅提高
        二、生态补偿取得明显成效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十八大以来统筹推进城乡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经验之一:注重顶层设计及其推动落实
    第一节 高屋建瓴制定发展战略
        一、美丽中国战略的城乡生态一体化导向
        二、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城乡生态一体化导向
        三、乡村振兴战略的城乡生态一体化导向
    第二节 推动政策制定和法制化进程
        一、城乡统筹的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密集出台
        二、城乡统筹的生态文明建设法制化加速推进
    第三节 推动顶层设计的落地实施
        一、自上而下层层推动
        二、先行试点与经验推广
        三、以生态环保责任制强化落实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十八大以来统筹推进城乡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经验之二:促进城乡利益协调
    第一节 城乡利益协调的理论阐释
        一、城乡利益分配不均的困境
        二、以城市利益让渡调整利益格局
        三、城乡互利合作实现利益最大化
    第二节 统筹城乡空间规划
        一、坚持主体功能区的战略导向
        二、科学划定“三区三线”
        三、推动城乡空间规划的协调统筹
        四、促进城乡“三生空间”合理布局
    第三节 推动生态补偿创新发展
        一、推动流域生态补偿的制度建设和实践探索
        二、推动森林生态补偿的制度建设和实践探索
    第四节 城乡优势互补共建生态文明
        一、以城带乡助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
        二、补齐农村环境短板锚固城市生态本底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新时代城乡生态文明建设持续统筹推进面临的挑战
    第一节 城乡生态文明建设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突出
        一、城乡空间规划仍不平衡不协调
        二、城乡生活垃圾治理能力不平衡
        三、生态农业发展不充分问题突出
    第二节 城乡生态文明建设的统筹推进机制有待完善
        一、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战略统筹推进机制不完善
        二、要素配置不均衡导致城乡统筹推进机制不完善
        三、生态补偿的城乡协同机制不健全
    第三节 城乡统筹的生态文明制度不完善及治理效能不彰显
        一、城乡统筹的生态文明政策制定有待完善
        二、城乡统筹的生态文明法律法规有待完善
        三、城乡统筹的生态治理效能不彰显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新时代城乡生态文明建设持续统筹推进的应对策略
    第一节 以生态文明理念引领城乡融合发展
        一、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引领城乡空间发展
        二、坚持“生态价值论”和“两山论”理念引领生态补偿
        三、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理念引领生态保护修复
    第二节 推动城乡生态文明建设的平衡充分发展
        一、平衡协调城乡空间规划
        二、提升农村生活垃圾治理能力
        三、挖掘生态农业发展潜力
    第三节 完善城乡生态文明建设的统筹推进机制
        一、完善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战略统筹推进机制
        二、以要素自由流动完善城乡统筹推进机制
        三、健全生态补偿的城乡协同机制
    第四节 促进城乡统筹的生态文明制度完善及治理效能提升
        一、完善城乡统筹的生态文明政策制定
        二、完善城乡统筹的生态文明法律法规
        三、促进城乡统筹的生态治理效能提升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4)习近平科技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缘起及意义
        1.1.1 研究缘起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综述
        1.2.2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综述
    1.3 研究思路和框架结构、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1.3.1 研究思路和框架结构
        1.3.2 研究方法
        1.3.3 创新之处
第2章 习近平科技观的思想渊源与理论基础
    2.1 习近平科技观的概念界定
        2.1.1 科技的含义
        2.1.2 科技观的含义
        2.1.3 习近平科技观的含义
    2.2 习近平科技观的思想渊源
        2.2.1 中国古代科技思想
        2.2.2 西方古今科技思想
    2.3 习近平科技观的理论基础
        2.3.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科技思想
        2.3.2 中国共产党的科技思想
第3章 习近平科技观的形成历程与基本特征
    3.1 习近平科技观的形成历程
        3.1.1 萌芽阶段(1969 年-1982 年)
        3.1.2 初步形成阶段(1982 年-1993 年)
        3.1.3 形成轮廓阶段(1993 年-2012 年)
        3.1.4 丰富发展阶段(2012 年至今)
    3.2 习近平科技观的基本特征
        3.2.1 创新性
        3.2.2 人民性
        3.2.3 时代性
        3.2.4 前瞻性
        3.2.5 开放性
        3.2.6 保障性
第4章 习近平科技观的主要内容
    4.1 科技创新观
        4.1.1 必须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4.1.2 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
        4.1.3 以科技创新引领经济发展
    4.2 科技体制改革观
        4.2.1 推进政府科技管理体制改革
        4.2.2 深化基础科学研究体制改革
        4.2.3 完善科技奖励制度
        4.2.4 健全科技人才评价制度
    4.3 科技战略观
        4.3.1 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4.3.2 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4.3.3 优先培育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4.4 科技人才观
        4.4.1 激发各类人才创新活力和潜力
        4.4.2 完善有效的引才用才机制
        4.4.3 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人才队伍
    4.5 科技伦理观
        4.5.1 使科技成果更充分地惠及人民群众
        4.5.2 以绿色科技促进科技创新与生态文明建设深度融合
        4.5.3 为深度参与全球科技治理贡献中国智慧
    4.6 科技全球治理观
        4.6.1 发展科学技术必须具有全球视野
        4.6.2 提高我国在全球科技治理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4.6.3 发挥科技创新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作用
第5章 习近平科技观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5.1 习近平科技观的理论价值
        5.1.1 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新境界
        5.1.2 实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技理论的新飞跃
        5.1.3 书写了新时代科技创新发展的新篇章
        5.1.4 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新视角
    5.2 习近平科技观的现实意义
        5.2.1 引领新时代中国科技创新发展的根本指导方针
        5.2.2 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行动指南
        5.2.3 贯彻新发展理念的重要遵循
        5.2.4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巨大动力
        5.2.5 为世界科技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5)上市公司财政补贴经济效益与社会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及研究思路
    1.4 本文创新点
第2章 国内外文献综述
    2.1 政府发放财政补贴动机研究
        2.1.1 经济动机
        2.1.2 社会动机
        2.1.3 政治动机
    2.2 财政补贴影响因素研究
        2.2.1 政治关联因素
        2.2.2 行业特征因素
        2.2.3 经济与社会因素
        2.2.4 地区因素
        2.2.5 公司特征
    2.3 财政补贴经济效益和社会效应研究
        2.3.1 经济效益
        2.3.2 社会效应
    2.4 国内外文献评述
第3章 上市公司财政补贴现状分析
    3.1 分年度统计分析
    3.2 分性质统计分析
    3.3 分行业统计分析
    3.4 分地区统计分析
    3.5 分企业性质统计分析
    3.6 分企业特征统计分析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4.1 预算软约束理论
    4.2 地方政府竞争理论
    4.3 公共财政理论
    4.4 外部效应理论
    4.5 成本效益理论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财政补贴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5.1 变量定义与模型设计
        5.1.1 变量定义
        5.1.2 模型设计
        5.1.3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5.2 变量描述性分析
    5.3 实证结果与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财政补贴经济效益和社会效应实证研究
    6.1 变量定义与模型设计
        6.1.1 变量定义
        6.1.2 模型设计
    6.2 变量描述性分析
    6.3 实证结果与分析
        6.3.1 经济效益
        6.3.2 社会效应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7.1 研究结论
    7.2 主要问题
    7.3 政策建议
    7.4 不足与改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6)脱贫攻坚视阈下党的利益协调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内容
    四、研究方法
    五、创新之处
第一章 相关理论分析及必要性
    第一节 利益协调理论分析
        一、利益协调的概念
        二、利益协调的原理
        三、利益协调:政党的内在职能
        四、马克思主义的利益协调理论
    第二节 脱贫攻坚理论分析
        一、贫困理论
        二、传统扶危济困文化
        三、马克思主义的反贫困理论
    第三节 脱贫攻坚视阈下党利益协调的必要性
        一、全球贫困治理的时代趋势
        二、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
        三、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内在要求
        四、促进社会结构转型的客观要求
第二章 利益协调的历史演进
    第一节 扶贫救济阶段党的利益协调(1978 年——1985 年)
        一、以土地经营制度改革提高农村土地产出率
        二、制定农村经济政策促进农民脱贫致富
        三、以发展乡镇企业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四、以工代赈扶贫政策促进农村基础设施改善
    第二节 扶贫开发阶段党的利益协调(1986 年——1993 年)
        一、成立专门扶贫工作机构
        二、建立专项区域帮扶计划
        三、确立贫困县为扶贫瞄准单位
    第三节 扶贫攻坚阶段党的利益协调(1994 年——2000 年)
        一、以政府为主导推动综合扶贫攻坚
        二、以多元互促模式增强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
        三、重新确定国家重点扶持贫困县
    第四节 新世纪综合扶贫阶段党的利益协调(2001 年——2010 年)
        一、在专项、行业、社会“三位一体”中形成大扶贫格局
        二、在“一体两翼”战略中建立农户参与式扶贫
        三、以“多予、少取、放活”确立行动导向
        四、在“两轮驱动”中提高贫困人口生活保障
    第五节 新时代精准扶贫阶段党的利益协调(2011 年——2020 年)
        一、主要措施
        二、主要特征
        三、主要成绩
        四、主要经验
第三章 利益协调的现实挑战
    第一节 主体因素:利益协调主体单一化
        一、领导核心作用发挥不足
        二、多元利益协调主体融合难
        三、利益相关主体之间存在利益矛盾
    第二节 价值因素:共享式利益协调难度增大
        一、“工具理性”思维
        二、传统私德观
    第三节 客体因素:贫困群体对利益的争夺
        一、贫困群体制衡主义
        二、贫困户虚荣心理
    第四节 环境因素:与农村格局的融合较难
        一、与农村社会格局的结合较难
        二、与农村政治格局的融合较难
    第五节 过程因素:利益协调过程运转不畅
        一、利益表达低效
        三、利益协调方式不当
        四、利益评估机制不健全
        五、利益保障机制较滞后
第四章 利益协调的路径指向
    第一节 着力形成“政党—政府—市场—社会”的利益协调合力
        一、充分加强党总览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二、强化政府责任,引领市场、社会协同发力
    第二节 加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
        一、形塑党员干部“以人民为中心”的权力观
        二、增强党员干部“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的政德观
        三、树立贫困群体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的公德观
    第三节 加强利益协调制度建设
        一、问责机制
        二、容错纠错机制
        三、监督机制
    第四节 促进利益协调与农村基层社会的良性互动
        一、加强党组织对新乡贤的领导
        二、增强党组织对基层协商治理的领导
        三、切实践行群众路线
    第五节 竭力构建“表达—分配—评估—保障”的系统运行机制
        一、健全多元、规范的利益表达机制
        二、完善科学、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
        三、塑造多元、动态的考核评估机制
        四、建构人人共享的社会保障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7)论欠发达地区利益在地方立法中的表达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一、欠发达地区的利益及其冲突问题
二、欠发达地区利益在地方立法中的表达及其维度
三、欠发达地区利益在地方立法中的合理实现
    ( 一) 建立健全欠发达地区法律框架体系
    ( 二) 建立欠发达地区利益立法表达机制
    ( 三) 加强区域间的立法协调,实现区域间共同利益的法制统一
    ( 四) 准确界定地方利益,坚决破除地方保护主义

(8)边疆省级政府自主性行为研究 ——基于云南的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
        一、边疆治理对中国的特殊意义
        二、边疆省级政府面临的新挑战
        三、边疆省级政府的治理转型
    第二节 问题提出
        一、本文关注的主要问题
        二、国内外已有研究回顾
    第三节 研究内容
    第四节 研究方法
        一、基本思路
        二、主要方法
        三、研究框架
    第五节 组织结构
第一章 边疆省级政府自主性行为概念界定及理论逻辑
    第一节 边疆省级政府自主性行为的概念界定
        一、地方政府
        二、地方政府行为
        三、地方政府自主性
        四、地方政府自主性行为
        五、边疆省级政府自主性行为
    第二节 边疆省级政府自主性行为的理论基础
        一、委托代理理论
        二、央地博弈理论
        三、地方自主性理论
        四、其它理论的考察
    第三节 边疆省级政府自主性行为的理论逻辑
        一、边疆省级政府自主性行为的相关问题
        二、边疆省级政府自主性行为的逻辑框架
第二章 边疆省级政府在政治领域的自主性行为实践研究
    第一节 云南省级政府在政治领域的自主性行为概述
        一、云南省级政府政治领域自主性行为的界定
        二、云南省级政府政治领域的主要自主性行为
    第二节 云南省级政府政治领域自主创新的动力来源
        一、云南省级政府政治领域的职能职责
        二、国家对云南政治领域的要求和期待
        三、云南在政治领域自身的利益诉求
    第三节 云南省级政府政治领域面临的主要特殊问题
        一、特殊群体贫困问题十分突出
        二、民族团结进步面临较大挑战
        三、“三股势力”等造成的影响
        四、周边外事合作中存在的问题
    第四节 云南省级政府在政治领域的自主性行为实践
        一、云南省级政府推进扶贫开发的自主性行为实践
        二、云南省级政府推进民族团结的自主性行为实践
        三、云南省级政府参与国际合作的自主性行为实践
    第五节 云南省级政府政治领域自主性行为实践分析
        一、中央与云南在政治领域的利益诉求对比及分析
        二、云南政治领域自主创新实践现存问题原因分析
        三、云南省级政府政治领域自主性行为的优化调适
第三章 边疆省级政府在经济领域的自主性行为实践研究
    第一节 云南省级政府在经济领域的自主性行为概述
        一、云南省级政府经济领域自主性行为的界定
        二、云南省级政府经济领域的主要自主性行为
    第二节 云南省级政府经济领域自主创新的动力来源
        一、云南省级政府经济领域的职能职责
        二、国家对云南经济发展的要求和期待
        三、云南在经济领域自身的利益诉求
    第三节 云南省级政府经济领域面临的主要特殊问题
        一、基础设施落后造成的问题
        二、传统发展方式带来的问题
        三、扩大沿边开放面临的问题
    第四节 云南省级政府在经济领域的自主性行为实践
        一、云南省级政府推进矿电结合发展的自主性行为实践
        二、云南省级政府推进烟草创新发展的自主性行为实践
        三、云南省级政府沿边金融综合改革的自主性行为实践
    第五节 云南省级政府经济领域自主性行为实践分析
        一、中央与云南在经济领域的利益诉求对比及分析
        二、云南经济领域自主创新实践现存问题原因分析
        三、云南省级政府经济领域自主性行为的优化调适
第四章 边疆省级政府在社会领域的自主性行为实践研究
    第一节 云南省级政府在社会领域的自主性行为概述
        一、云南省级政府社会领域自主性行为的界定
        二、云南省级政府社会领域的主要自主性行为
    第二节 云南省级政府社会领域自主创新的动力来源
        一、云南省级政府社会领域的职能职责
        二、国家对云南社会领域的要求和期待
        三、云南在社会领域自身的利益诉求
    第三节 云南省级政府社会领域面临的主要特殊问题
        一、特殊地缘环境导致的社会问题
        二、民族文化差异导致的社会问题
        三、极端宗教势力导致的社会问题
    第四节 云南省级政府在社会领域的自主性行为实践
        一、云南省级政府开展“禁毒防艾”的自主性行为实践
        二、云南省级政府社会组织管理创新的自主性行为实践
        三、云南省级政府推进宗教管理治理的自主性行为实践
    第五节 云南省级政府社会领域自主性行为实践分析
        一、中央与云南在社会领域的利益诉求对比及分析
        二、云南社会领域自主创新实践现存问题原因分析
        三、云南省级政府社会领域自主性行为的优化调适
第五章 边疆省级政府在文化领域的自主性行为实践研究
    第一节 云南省级政府在文化领域的自主性行为概述
        一、云南省级政府文化领域自主性行为的界定
        二、云南省级政府文化领域的主要自主性行为
    第二节 云南省级政府文化领域自主创新的动力来源
        一、云南省级政府文化领域的职能职责
        二、国家对云南文化领域的期待和要求
        三、云南在文化领域自身的利益诉求
    第三节 云南省级政府文化领域面临的主要特殊问题
        一、对民族文化保护的认识不足
        二、教育事业发展总体水平较低
        三、文化产业发展总体规模偏小
    第四节 云南省级政府在文化领域的自主性行为实践
        一、云南省级政府保护民族文化的自主性行为实践
        二、云南省级政府发展教育事业的自主性行为实践
        三、云南省级政府发展文化产业的自主性行为实践
    第五节 云南省级政府文化领域自主性行为实践分析
        一、中央与云南在文化领域的利益诉求对比及分析
        二、云南文化领域自主创新实践现存问题原因分析
        三、云南省级政府文化领域自主性行为的优化调适
第六章 边疆省级政府在生态领域的自主性行为实践研究
    第一节
    第二节 云南省级政府生态领域自主创新的动力来源
        一、云南省级政府生态领域的职能职责
        二、国家对云南生态领域的期待和要求
        三、云南在生态领域自身的利益诉求
    第三节 云南省级政府生态领域面临的主要特殊问题
        一、重点区域经济发展与环境承载力之间的矛盾
        二、边境落后地区加快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
        三、保护生物多样性建设西南生态安全屏障的问题
    第四节 云南省级政府在生态领域的自主性行为实践
        一、云南省级政府开展九湖水污染治理的自主性行为实践
        二、云南省级政府推进怒江水电开发的自主性行为实践
        三、云南省级政府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自主性行为实践
    第五节 云南省级政府生态领域自主性行为实践分析
        一、中央与云南在生态领域的利益诉求对比及分析
        二、云南生态领域自主创新实践现存问题原因分析
        三、云南省级政府生态领域自主性行为的优化调适
第七章 边疆省级政府自主性行为模式的特点和规律
    第一节 边疆省级政府自主性行为的主要制约因素
        一、边疆省级政府面临的特殊矛盾和问题
        二、边疆省份与我国其它省份的主要差异
        三、中央对各边疆省份的战略定位和期待
    第二节 边疆省级政府自主创新的制度基础及影响
        一、边疆省级政府自主创新的合法性基础
        二、边疆省级政府自主性行为的制度空间
        三、边疆省级政府与中央政府的权益博弈
        四、边疆省级政府自主性行为的负面影响
    第三节 边疆省级政府自主性行为优化及授权调适
        一、边疆省级政府授权调适的基本思路
        二、边疆省级政府自主性行为优化途径
    第四节 边疆省级政府自主性行为模式的动态框架
第八章 结论和建议
    第一节 基本结论
    第二节 主要建议
    第三节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博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9)区域经济递进发展的要素成本与利益分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问题与背景
        1.1.1 问题的提出
        1.1.2 研究的背景
    1.2 研究目标与假设
        1.2.1 研究的目标
        1.2.2 研究的假设
        1.2.3 研究的意义
    1.3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的思路
        1.3.2 研究的方法
    1.4 研究的依据与内容
        1.4.1 研究的依据
        1.4.2 研究的内容
        1.4.3 研究重点及其试图进行的创新点
第二章 区域经济递进发展理论的历史演变
    2.1 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理论
        2.1.1 罗森斯坦--罗丹大推进理论
        2.1.2 纳克斯恶性循环理论
    2.2 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理论
        2.2.1 赫希曼区际非均衡发展理论
        2.2.2 罗斯托经济成长阶段理论
        2.2.3 缪尔达尔循环累积因果理论
        2.2.4 佩鲁增长极理论
        2.2.5 弗里德曼核心—边缘理论
        2.2.6 点轴开发理论
        2.2.7 弗农梯度与反梯度推移理论
        2.2.8 经济跳跃发展理论
    2.3 均衡与非均衡的历史批判
        2.3.1 均衡发展的历史终结
        2.3.2 非均衡发展的历史使命
第三章 区域经济递进发展的基本要素
    3.1 自然资源要素
        3.1.1 自然资源及其特性
        3.1.2 自然资源对区域经济递进发展的影响
    3.2 资本要素
        3.2.1 资本在区域经济递进发展中的作用
        3.2.2 资本的形成
        3.2.3 资本的使用效率
    3.3 劳动力要素
        3.3.1 劳动力数量与区域经济递进发展
        3.3.2 劳动力质量与区域经济递进发展
        3.3.3 劳动力结构与区域经济递进发展
        3.3.4 劳动力流动与区域经济递进发展
    3.4 科技进步要素
        3.4.1 科技进步对区域经济递进发展的影响
        3.4.2 科技进步的推动力和基础
        3.4.3 技术流动和技术创新与区域经济递进发展
    3.5 制度创新要素
        3.5.1 制度创新与区域经济递进发展
        3.5.2 制度变迁的两种方式
        3.5.3 影响制度创新的因素
    3.6 企业家要素
        3.6.1 企业家和企业家群体
        3.6.2 企业家数量对区域经济递进发展的推动作用
第四章 区域经济递进发展差距与制度变迁
    4.1 区域经济递进发展的动力
        4.1.1 区域经济递进发展的内在属性
        4.1.2 区域经济递进发展的自然属性
        4.1.3 区域经济递进发展的社会属性
    4.2 区域经济递进发展的基本效应
        4.2.1 物质效应
        4.2.2 社会效应
        4.2.3 发展效应
    4.3 区域经济递进发展的差距测度
        4.3.1 差距度量值的指标选择
        4.3.2 区域经济递进发展差距的测度
    4.4 区域经济递进发展制度的总体回顾
        4.4.1 20世纪50~70年代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时期
        4.4.2 20世纪80~90年代末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时期
        4.4.3 21世纪初期至今的区域经济力图协调发展时期
    4.5 区域经济递进发展差距的制度性因素
        4.5.1 东中西部制度性差异比较
        4.5.2 三大经济区制度性差异的深层次原因解析
第五章 区域经济递进发展的要素流动
    5.1 劳动力流动
        5.1.1 总体的劳动力流动
        5.1.2 不同素质劳动力的流动
        5.1.3 低技能劳动力流动
    5.2 资本流动
        5.2.1 资本流动
        5.2.2 财政收入增长
        5.2.3 固定资产投资偏好
    5.3 自然资源流动
        5.3.1 农业资源
        5.3.2 矿藏与能源
第六章 区域经济递进发展中成本分摊机制
    6.1 区域经济递进发展中成本的构成
        6.1.1 成本理论界定及区域递进发展中的成本分摊界定
        6.1.2 成本的构成要素
    6.2 区域经济递进发展中成本分摊的原则
        6.2.1 效率性原则
        6.2.2 科学性原则
        6.2.3 公平性原则
        6.2.4 和谐性原则
        6.2.5 可持续性原则
    6.3 区域经济递进发展中成本分摊的核算方法
        6.3.1 区域经济发展能力
        6.3.2 成本核算方法
第七章 区域经济递进发展中成本分摊模型的建立
    7.1 成本分摊模型变量的选取
        7.1.1 众学者选取的变量
        7.1.2 本文选取的变量
    7.2 计量分析方法的选取
        7.2.1 平均法
        7.2.2 标杆法
    7.3 成本分摊模型的建立
        7.3.1 平均法模型
        7.3.2 标杆法模型
    7.4 一个试算:中国东中西部区域经济递进发展的成本分摊
        7.4.1 核算的数据来源
        7.4.2 中国东中西部区域经济递进发展的成本分摊核算
    7.5 核算结果及讨论
第八章 区域经济递进发展的利益分享选择
    8.1 区域经济递进发展的公平伦理观
        8.1.1 区域经济递进发展公平的解析
        8.1.2 区域经济递进发展公平的社会价值取向
        8.1.3 社会效率、公平与区域经济递进发展的可持续性
    8.2 市场失灵与公共政策的选择
        8.2.1 区域经济递进发展中的市场存在
        8.2.2 区域经济递进发展中市场的外部性
        8.2.3 公共政策的选择
    8.3 区域经济递进发展中效率与资源配置
        8.3.1 区域经济递进发展中的资源稀缺性
        8.3.2 区域经济递进发展中的经济效率
        8.3.3 一种公平:效率与资源的最适配置
第九章 区域经济递进发展成本分摊与利益分享的制度构建
    9.1 区域经济递进发展中的物质基础
        9.1.1 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财富积累
        9.1.2 中央政府的财政调控力度
    9.2 区域经济递进发展中的政治诉求
        9.2.1 发展机会的政治诉求
        9.2.2 发展利益的政治诉求
        9.2.3 发展环境的政治诉求
        9.2.4 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政治平衡艺术
    9.3 成本分摊与利益共享的制度构建
        9.3.1 保证社会经济资源的均衡配置
        9.3.2 建立转移支付的长效机制
        9.3.3 创建区域递进的发展机会
        9.3.4 建立有效的投融资体系
        9.3.5 促进区域内生技术资源创新
        9.3.6 推进工业化进程与提升产业层次
        9.3.7 提高区域发展要素收益率
        9.3.8 规范地方政府竞争行为
        9.3.9 加大生态环境保护的补偿投入
        9.3.10 一个警惕:高福利社会机制在区域经济递进发展中的负面效应
参考文献
致谢

(10)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 研究背景
    三、研究意义和方法
    四、研究思路和创新点
第二章 中国区域差距的现状分析
    第一节 区域差距的衡量
    第二节 中国区域差距的现状
    第三节 中国区域差距的历史变迁
第三章 中国区域差距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第一节 区域发展差距的影响因素
    第二节 中国区域差距的研究方法
    第三节 中国区域差距的实证分析
第四章 区域协调发展的理论及实践
    第一节 区域协调发展的内涵
    第二节 区域协调发展的理论成果
    第三节 中国区域协调发展的实践
第五章 财政政策在区域协调发展中的作用
    第一节 中国财政体制改革的历程
    第二节 财政分权与区域经济增长差异
    第三节 构建适应中国区域协调发展的财政政策
第六章 金融政策在区域协调发展中的作用
    第一节 中国金融市场发展的区域差距
    第二节 金融市场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第三节 构建适应中国区域协调发展的金融政策
第七章 人口政策在区域协调发展中的作用
    第一节 人口政策对中国区域协调发展的影响
    第二节 人口政策与中国城市化
    第三节 构建适应中国区域协调发展的人口政策
第八章 区域政策在区域协调发展中的作用
    第一节 区域政策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
    第二节 国际区域政策的实施经验
    第三节 构建适应中国区域协调发展的区域政策
第九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博士研究生学习期间主要学术论文

四、协调部门和全局利益:欠发达地区企改的前提(论文参考文献)

  • [1]经济欠发达地区人才发展战略的思考[J]. 李敬,韩洁. 职大学报, 2021(04)
  • [2]云南学前教育资源配置的空间协调性研究[D]. 谷峥霖.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9)
  • [3]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城乡生态文明建设统筹推进研究[D]. 赵津津. 福建师范大学, 2020(10)
  • [4]习近平科技观研究[D]. 姚科敏. 武汉理工大学, 2020(09)
  • [5]上市公司财政补贴经济效益与社会效应研究[D]. 毕盛.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9(07)
  • [6]脱贫攻坚视阈下党的利益协调路径研究[D]. 向鑫.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1)
  • [7]论欠发达地区利益在地方立法中的表达与实现[J]. 肖萍. 法学论坛, 2016(01)
  • [8]边疆省级政府自主性行为研究 ——基于云南的实践[D]. 赵壮天. 云南大学, 2014(07)
  • [9]区域经济递进发展的要素成本与利益分享研究[D]. 肖亚成. 西南大学, 2011(05)
  • [10]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研究[D]. 华小全. 安徽大学, 2011(03)

标签:;  ;  ;  ;  ;  

统筹部门与整体利益:欠发达地区企业改革的前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