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进步定量计量的综合评价方法

科学技术进步定量计量的综合评价方法

一、一种定量测度科技进步的综合评价法(论文文献综述)

徐乐怡[1](2021)在《中国科技新城的形成机理、共生绩效与空间效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我国自主创新能力日渐提升的背景下,科技新城作为国家创新驱动战略实施的需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依托以及全球竞争力重塑的平台和载体,其重要性日显突出。近年来,关于科技新城的概念、内涵和理论分析的相关研究逐渐增多,但系统性研究仍有待完善,尤其是关于科技新城的定量测度、空间分布、形成机理、与企业共生绩效和区域空间效应的研究相对匮乏,因此,进一步加强科技新城的系统性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本文确定“科技新城”这一研究对象,首先梳理相关的文献,并结合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和生态经济学等理论构建了科技新城研究的理论分析框架;其次,运用美国硅谷、日本筑波和杭州未来科技城三个案例阐述科技新城国内外模式,并总结了经验启示;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科技新城定量测度指标,运用空间分析方法分析科技新城空间演化格局,探讨了科技新城空间演化特征和规律;再次,基于市级层面和省级层面两个地理维度,运用Logit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揭示了科技新城的形成机理;随后,运用双重差分DID方法研究了科技新城与企业的共生绩效;最后,从经济发展水平和区域创新能力两方面,运用空间杜宾模型揭示了科技新城的区域空间效应。研究主要得到了以下结论:第一,科技新城建设开发模式有政府主导型、市场主导型以及政府-市场协作型,开发类型主要分为:地理交通型、自然资源型、产业集群型。关于科技新城选择机理,在宏观层面,科技新城应注重政府主导功能,在微观层面,科技新城开发可采用企业主导型模式。第二,科技新城在集聚上呈现以苏南、浙北和上海相交汇的长江三角洲地区为核心的区域特征,同时呈现由东部地区带动中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的演化特征。科技新城的国家级空间联系网络表现出由单中心逐渐向均衡型的复杂网络结构过渡的特征,且科技新城数量和空间联系总量均具有明显的空间集聚效应。本文从人民生活、科技企业状况和土地资源状况三个方面构建了科技新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值法和直接排序法计算指标结果,并进行排序。第三,针对科技新城形成机理的研究得出结论。在市级尺度下,工业基础、人口城镇化、交通设施和创新要素都对科技新城形成具有显着的正向作用,另外,创新服务的影响作用具有一定的空间异质性。在省级尺度下,互联网+、政府主导、市场主导、经济基础、区域科技金融、对外开放水平和企业家精神这些因素对科技新城的设立和空间联系总量均有一定的空间溢出效应,且表现出明显的空间异质性。第四,科技新城与企业之间存在明显的共生绩效,科技新城的设立对经济集聚、人才吸引和产出提升均具有明显正向效应,且存在一定的时间异质性。其一,针对经济集聚效应,科技新城的设立会显着提升科技新城周围区域内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形成集聚效应,促进产业发展。其二,针对人才吸引效应,科技新城的设立会显着提升科技新城周围区域内的企业从业人员数量,形成人才吸引效应,促进要素的聚集发展,推动区域创新和经济发展。其三,针对产出提升效应,科技新城能够助推企业产出,加快创新成果转化,从而促进产业间良性互动和区域经济发展。科技新城的经济集聚效应和人才吸引效应大致经历了一个先变大、后变小再逐渐稳定的一个动态过程,产出提升效应具有较强的波动性。第五,科技新城能提升当地创新能力,却对临近地区具有负向效应;科技新城无法促进本地经济增长,却能促进周围区域经济增长。科技新城的空间效应与设置的地理距离阈值有关,数据表明科技新城的建立对周围地区的创新提升具有负向影响,呈现“倒U”形关系,但科技新城的经济增长溢出效应存在一定的空间衰减特征。根据上述研究结论,本文提出了三点政策启示:第一,构建以政府和市场结合的科技新城资源配置模式,资源分配需要发挥市场主导作用,政府可以采取政策手段助力科技新城的建设,保护市场制度,促进科技新城的发展,并打造以科技新城为核心的创新源和经济增长极,为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新动力;第二,构筑以产城融合为核心的科技新城发展模式,加强科技新城与当地的产业联系,科技新城为产业创新发展提供土壤和物质基础,同时保证高品质的人民生活和生态环境,促进产城融合;第三,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是发展的重点,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和科技新城的良性共生发展;第四,各地区应因地制宜选择优势产业,促进地区产业转型升级。

张帅[2](2021)在《中国城市收缩的时空演变及其驱动机理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及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的持续推进,中国经济进入重要的转型发展阶段,过去高速、粗放的经济增长模式在资源短缺与环境约束条件下已经难以实现,城市扩张与收缩并存现象开始显现。城市收缩引发的一系列问题成为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面临的新挑战和新命题。加强中国城市收缩研究,有利于更加科学合理地规划城市未来发展方向,高效、集约利用城市土地资源,实现人地高效、协调发展,对于促进中国城市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中国288个地级以上城市作为研究对象,将收缩概念引入到城市系统中开展研究。首先界定城市收缩的内涵及特征,构建中国城市收缩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主客观赋权法,即层次分析法与熵值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赋值,并采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法,即加权求和法计算中国城市综合收缩及人口收缩、经济收缩和社会收缩指数,对中国城市收缩及其时空分异进行总体评价。其次,基于传统的人口视角,从城市规模等级结构、区域空间结构等不同层面,对城市人口收缩进行结构化解析。再次,为进一步探究中国城市收缩的影响因素和驱动机理,先对城市收缩影响因素进行理论分析,之后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中国城市收缩的影响因素进行定量测度,并结合综合视角和结构视角下中国城市收缩的时空分异特征以及当前中国城市发展的具体情况,分析影响其收缩的内在驱动机理。最后,提出中国城市收缩的应对策略。主要结论如下:(1)基于综合视角,中国收缩城市明显增长且区域差异显着。在收缩城市数量及严重程度上,2012-2018年综合收缩城市有25个,人口收缩城市59个,经济收缩城市45个,社会收缩城市3个,且不同类型收缩城市的严重程度存在区域差异;在收缩城市的时空演变特征上,2015-2018年相较于2012-2015年各类型收缩城市数量均呈现明显增长趋势,空间分布上从以东北三省为主开始向全国其他省区蔓延。在不同维度收缩城市的组合关系上,人口-经济收缩型城市数量较多,人口-经济-社会全维度收缩型和人口-社会收缩型城市数量较少,没有出现经济-社会收缩型城市,且全维度收缩型城市和双维度收缩型城市在数量上均呈现明显增加的趋势;在城市长期收缩和短期收缩的识别上,各类型收缩城市均集中分布在东北地区,而老工业城市的收缩占据东北收缩城市的主体地位,且长期收缩城市在数量上少于短期收缩城市。(2)基于结构视角,中国城市收缩因等级规模和区位分布而不同。从收缩城市的等级规模结构看,2012-2018年收缩城市中的小城市数量最多,有23个,其次为中等城市,有17个,大城市9个,特大城市1个,而超大城市没有出现收缩现象,且2015-2018年较2012-2015年收缩城市中的小城市和中等城市数量呈现明显增加的趋势,而大城市、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的变化不明显;另外在空间分布上,无论小城市、中等城市还是大城市和特大城市均主要集中分布在东北地区。从收缩城市的区域空间结构看,2012-2018年城区增长-郊区和周边县市增长型与城区增长-郊区和周边县市收缩型城市数量较多,而城区收缩-郊区和周边县市增长型与城区收缩-郊区和周边县市收缩型城市数量较少,其空间分布特征也存在一定差异。从中国城市增长与收缩的空间自相关看,存在一定的空间集聚特征,其中东北三省成为典型的收缩城市集聚区。(3)中国城市收缩的影响因素和驱动机理具有自身特色。运用DPS处理软件中的灰色关联分析探究中国城市收缩的影响因素可以发现,市内交通、环境质量、人口增长和科技创新、医疗条件、人民生活水平和产业结构与城市收缩的关联度值均在0.7以上,具有较强的关联性,而其中的市内交通、环境质量、人口增长和科技创新对城市收缩的影响更为显着,根据识别出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而分析其作用机理。由此归纳总结基于驱动机理的城市收缩类型,主要包括核心城市吸附型,资源主导产业枯竭型,行政区划调整型,政策导向型以及其他因素型,而目前中国正处在快速城镇化发展阶段,中心城市或区域的极化效应依然显着,导致周边城市或区域出现收缩现象,这是中西方城市收缩成因的最大不同。(4)应对中国城市收缩的策略应当多元化。首先,要基于城市的发展阶段以及国际国内的发展趋势和所在具体区域的自然本底条件,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并按照统筹兼顾、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和因城制宜的原则,从振兴城镇化战略、城市精明收缩以及提升城市韧性水平等角度来灵活应对中国城市收缩问题。比如,对于不适宜大规模开发的生态脆弱型城市要选择适当的精明收缩以谋求发展;适合大规模开发的城市要鼓励科技创新,培育新动能,打造收缩区域增长极,并积极引入新兴产业,制定一系列招商引资优惠政策以提升城市活力,加快城市转型发展;而对于所有收缩城市,提升城市的韧性是实现城市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

裴耀琳[3](2021)在《区域创新生态系统供需协同的全要素生产率影响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创新是驱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对促进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具有积极作用。地区实现创新驱动有赖于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构筑与优化,要求在地区形成一个要素关联、多重互动、协同发展的复杂适应系统。在实践中,坚持需求导向和问题导向的创新有助于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破解“卡脖子”难题等,这对构建创新供需两侧良性互动、协同发展的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形成了客观要求。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到创新生态系统对经济发展、创新绩效等的作用,也有学者关注到产业、企业层面的创新生态系统供需协同及其与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关系,但缺乏在区域层面深入探讨创新生态系统供需协同是如何促进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相关研究。在实践中,区域是链接宏观与微观的重要层面,研究区域创新生态系统供需协同如何促进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以创新系统理论、“五螺旋”创新驱动范式、马克思主义的供给需求理论等相关理论为基础,采用逻辑推演、耦合协同度模型、面板数据模型等多种方法,以“区域创新生态系统供需协同对全要素生产率影响及作用机制”为核心问题,在深入剖析区域创新生态系统供需协同的基础上,系统研究了区域创新生态系统供需协同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机制,并进一步分析了区域创新生态系统供需协同促进全要素生产率的调节因素。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及结果如下:(1)构建了区域创新生态系统供需协同概念框架及供需协同指数。基于区域创新生态系统要素及其功能特点,构建了包括创新需求子系统和创新供给子系统层次、要素层次的双层供需协同框架,并从要素关联、系统协同角度指出该系统供需协同包括创新需求子系统与创新供给子系统之间的供需协同,以及创新供给子系统中产学研供需协同两组关键协同关系。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构建区域创新生态系统供需协同指数,并测度了中国30个省市2009—2018年系统供需协同指数,发现各省份创新生态系统供需协同水平仍有较大提升空间,供需两侧普遍呈非协同演化态势。(2)揭示了区域创新生态系统供需协同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机制。以区域创新生态系统供需协同所涉及的两组关键协同关系为基础,一方面分析了区域创新生态系统供需协同对全要素生产率的直接影响机制,另一方面,以技术进步、产业结构调整及创新要素配置作为传导中介,揭示了区域创新生态系统供需协同对全要素生产率的间接影响机制。为研究区域创新生态系统供需协同与全要素生产率的关系奠定了理论基础。(3)实证检验了中国区域创新生态系统供需协同对全要素生产率的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从直接影响看,发现区域创新生态系统供需协同对促进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具有积极作用,但在不同地理区位、不同资源依赖水平的地区及不同全要素生产率水平的地区,二者间作用效果表现出地区异质性。从间接影响看,研究期内,区域创新生态系统供需协同能通过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在优化创新要素配置方面,仅能通过优化创新人才配置促进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不能通过优化创新资本配置促进全要素生产率提升。(4)分析了区域创新生态系统供需协同促进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调节因素。通过明确创新供需两侧关注重点,选择不同创新途径(自主研发和技术引进)、不同研究类型(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及不同产业发展(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三方面,在分析它们在区域创新生态系统供需协同促进全要素生产率的调节作用基础上,构建可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进行检验。结果发现,不同创新途径中自主研发可以使区域创新生态系统供需协同对促进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直接影响得到增强,不同研究类型中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都能使区域创新生态系统供需协同对全要素生产率的直接促进作用得到强化,不同产业发展上仅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能使区域创新生态系统供需协同促进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直接作用被增强。另外,不同创新途径、研究类型及产业发展在区域创新生态系统供需协同对三条作用路径的影响上也具有一定的优化作用,从而也有助于促进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本文的主要创新之处有:将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划分为区域创新需求子系统和区域创新供给子系统,并基于要素关联、协同明确各子系统的主要内容,为研究区域创新生态系统构成提供了一个新视角;分析了区域创新生态系统供需协同对全要素生产率的直接影响机制和间接影响机制,弥补了缺少对区域创新生态系统与全要素生产率关系研究的不足;采用中国30个省市面板数据,从全国整体及异质性地区两个维度,验证了区域创新生态系统供需协同与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关系。

胡海琪[4](2021)在《杭州大明山景中村景观功能评价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全域旅游化的发展、万村景区化建设的推进,景中村作为乡村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迫切需要功能更齐全的旅游产品,环境更宜居、生态更美好的景观风貌。乡村景观功能评价是识别其景观内在功能与外在表现的重要工具,为景中村的建设发展与规划设计提供理论依据。本文以杭州大明山景中村为研究对象,在实地调研及参考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从生产功能、生活功能、生态功能3方面建立大明山景中村景观功能评价体系,通过模糊综合评价法得出其综合评价值。并根据评价结果提出其景观功能优化策略,以期为同类型景中村建设发展提供参考。研究具体内容与成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通过对研究区域景观类型及特征分析,划分为1个景观区、9个景观单元、16个景观要素,并总结得出该村景观功能分区合理、景观类型丰富、林被覆盖率高等景观基本特征,为大明山景中村景观功能评价体系的构建奠定研究基础。2)在参考前人相关研究及实地调研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出影响大明山景中村景观功能的指标因子,构建了由生产功能、生活功能及生态功能3个项目层、7个因素层、26个指标层组成的大明山景中村景观功能评价体系。3)利用大明山景中村景观功能评价体系,通过模糊综合评价法得出其综合评价值。结果表明:大明山景中村景观功能综合分值从高到低分别为:生态功能、生产功能、生活功能。并对各指标进行分析,探析大明山景中村发展弱点以及优化策略。4)结合大明山景中村景观功能评价结果,针对性提出“生产功能提升,功能拓展与产业结构调整”“生活功能完善,营造乡村宜居人居环境”“生态功能保障,景观调节与自然生态维衡”3项优化策略,为大明山景中村景观功能优化及规划发展提供建议。

马兰[5](2020)在《保险公司社会责任评价研究 ——以平安集团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伴随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责任被专家学者以及社会大众所关注,由于学术研究和社会实践的进一步深入,社会责任理念也在进入到多元化,逐步对企业的经营管理发展产生更为重要的作用。在进入到本世纪之后,发达国家的社会责任理念蓬勃发展对于中国社会的发展形成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在此原则之上我国企业逐步的推行社会责任,同时将社会责任看作是企业可持续发展以及构建自身品牌形象的重要手段。本文主要是基于平安集团为研究对象,充分运用利益相关者的理论对该集团社会责任评价体系的建设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剖析,本文首先对社会责任的理念进行了阐述,分析了本文的研究现状以及阐述了评价方法;其次,通过利益相关者的理论以及四位一体理论模型为本文的研究基础,依据我国保险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现状形成了三级指标评价体系;再次,对我国保险行业的领军企业进行选取,来当作我们的研究对象,通过评价指标体系实现对社会责任实践状况的指标构建,指出在社会实践当中存在的一些不足;最后基于问题为导向,提出平安集团的优化策略,推动平安集团以及我国社会保险在发展过程中的一些举措,为保险监管部门更深入的管理提供相应的参考。基于本文的研究,为各大保险行业在社会责任履行方面提供了一定的依据,有效促进了保险企业在社会责任履行方面的标准制定,同时也帮助保险企业树立社会公信力。本文的创新点主要是对利益相关者理论进行有效运用,针对保险公司在责任履行方面作为研究突破点,将其充分的引入到保险行业当中,存在一定的创新性。

马峥[6](2020)在《基于信息熵的科技学术期刊评价方法研究》文中指出科技期刊出版是科研成果向社会经济生产转化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占有重要位置。我国在学术期刊的识别、监测、评价和管理等方面面临着许多问题,主要包括:学术期刊评价理念与方法不能适应学术期刊发展、学术期刊评价思想落后于出版融合概念下的多元化发展态势、科技管理单位和科研绩效评估单位在实践中滥用、误用学术期刊评价体系和结果、学术期刊片面追求单项和关键评价指标数值而导致的学术不端和出版诚信问题。这些问题从情报学研究角度看,可以归结为学术信息集合的静态和动态的定量测度问题。信息熵正是解决信息度量问题的经典理论。本研究基于信息熵研究科技学术期刊在知识传播中对学科发展的贡献。本研究的理论假设是:对于一个孤立知识系统,信息的引入降低了知识系统的不确定性,可以理解为通过学术期刊为系统引入负熵的作用,实现了系统的熵降低。学术期刊发表论文被看作一个信息引入过程,若论文被更广泛地传播,就表明学术期刊所供给的信息内容具有更大价值,也就更加有效地提高了整个知识系统的有序性,体现为对客观世界的认知趋于明朗和一致,对未知领域的错误理解趋于降低和消除。在期刊评价领域,知识系统可以看作期刊所提供的内容(论文)集合。对知识系统整体而言,显示度水平(概率)越高,意味着内容价值越大,也就是学术期刊为知识系统提供负熵的贡献越大。基于此假设,可以将信息熵变化作为一个定量测度信息价值水平的指标用于科技期刊评价工作。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建立描述知识系统信息熵的模型;以能源研究领域为样本实证计算一个以期刊论文集合构成的知识系统信息熵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在信息熵计算模型的基础上,探索从测度学术期刊对知识系统所贡献的“负熵”的全新角度,构建对学术期刊质量进行定量评价的新方法。本研究采用我国科技学术期刊大样本进行实证分析。最终成果将为我国科技学术期刊管理工作提供科学实用的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本研究采取的方法主要包括:基于引文分析方法、标准化归一法来研究由学术期刊出版行为对学科知识系统所带来的信息熵变化量。采用文献调研分析法、引文分析方法、信息熵分析法、比较研究方法,将SCI数据库和Ei数据库作为数据来源,以新能源领域的学科作为样本对信息熵变化量监测方法进行验证。采用层次分析法、引文分析方法、专家调查法构建科技学术期刊评价的准则层指标,并以我国出版的、经期刊管理部门认定为科技学术期刊进行大样本实证分析。本研究的创新点一是在学术期刊的评价思路上采用“评价知识贡献来替代评价质量”的逻辑。该定量方法与传统的引文分析方法为主的定量分析方法相比,在评价角度有所突破。二是本研究指标体系的构建思路是从信息熵评价角度出发,选择描述不确定性的相关指标。在评价方法的操作性上,针对现实存在的各类问题,从信息熵这个宏观系统状态量的测度出发进行评价,既符合我国学术期刊管理评价的实际需求,又能科学有效地对学术期刊的评价和建设工作提供理论支撑和数据支持。特别是研制了“红点指标”“竞争强度”等创新指标。本研究提出了知识系统中信息熵的概念,并设计了知识系统信息熵的数学模型:因为学科发展具有显着的系统属性,因此可以把一个学科领域的知识作为一个孤立系统进行研究。在本研究中,这个知识系统就是学术期刊发表论文的集合。在这个孤立系统中,对未能明确的研究观点,存在不同的预判,即不确定性状态。这种不确定性通过这个知识系统的信息熵来表达。而随着研究发展,不断有新的有价值的信息引入,即学术期刊发表论文,知识系统的信息熵向着降低方向发展,也就是系统不确定性在降低。通过能源科学学科的实证研究,验证了随着时间进展,能源科学领域知识系统信息熵值呈现减少的趋势,表明该知识系统的不确定性在减少。学术期刊通过同行评议发表的论文,减少对科学问题的不明确认识,为知识系统输入有价值研究成果,也就是输入负熵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学术期刊的贡献。本研究设计了测度知识系统信息熵状态量和变化量的基本方法。为此设计了基于知识系统信息熵的期刊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和专家调查法确定指标体系结构和权重。该评价指标系统共包括7个准则层指标(一级指标)和20个二级指标。以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在2014年公布认定的3713种科技学术期刊作为实证研究的样本。

徐雅晴[7](2020)在《植被恢复力遥感测度模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植被维系着生态系统的稳定,了解植被恢复力的内涵并定量测度植被恢复力,可以为生态系统管理及生态修复提供理论依据。然而,目前的植被恢复力评价体系监测指标及计算方法不一致,同时存在缺少环境变量描述和主观性较强的问题,因此亟待建立能够描述植被动态变化过程和扰动响应特征的植被恢复力测度体系。遥感数据多分辨率、多时相、多波段的特点能够满足对地监测的多种需求,但当前对地观测平台及数据量不断增加,探究多种数据融合应用方法并建立有效监测指标是建立植被恢复力测度体系的关键内容。因此,本文的总体目标是基于植被恢复力的内涵,建立具有普适性的植被生态系统监测指标和植被恢复力遥感测度模型。本文首先采用文献综述法总结了植被扰动因素及影响机理,然后利用数学建模法和统计分析法建立了植被恢复力遥感测度模型,提出了恢复力驱动因素分析方法;采用气候样带法提出并验证了基于蒸散量的干旱监测指标;针对模型变量中时间序列数据存在噪声和缺失值的问题,开发了时间序列重建方法;最后以澳大利亚植被样带、山西翼城农田生态系统和陕西秦岭森林生态系统为研究区,应用该模型测度了植被恢复力并探究了植被恢复力的影响因素。论文主要结论如下:(1)基于时间序列的自回归模型能描述植被动态变化过程和植被生态系统的记忆性,根据植被扰动因素和植被对水分变化的响应关系,以植被指数距平值、温度距平值和干旱监测指标作为模型变量,建立了基于ARx和滞后相关系数的植被恢复力测度模型,并通过变量的相关系数和平稳性检验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同时,利用Copula函数建立极端天气发生概率模型,可以根据其尾部相关性分析植被恢复力变化的驱动因素。(2)干旱指标是植被恢复力模型中的重要变量,本文根据地表-大气水分平衡过程,提出了基于地表水分亏缺量的干旱监测指标CWDa。基于通量塔实测数据和澳大利亚可用水数据库建立CWDa,并在澳大利亚北部降雨梯度带检验CWDa的干旱监测效果。结果显示,CWDa能在湿润至干旱环境下有效检测土壤湿度变化并识别干旱,对深层土壤水分含量敏感性高的特性使其有利于分析干旱地区植被对土壤含水量变化的反馈。不同观测时长条件下建立的CWDa一致性较高,干旱识别结果受有效数据量影响较小。(3)针对植被恢复力测度模型中时间序列数据存在缺失值和噪声的问题,提出了基于监测指标属性及年际差异特征的时序数据重建算法。通量观测数据可以采用DINGO算法获取连续的气象参数和热通量观测数据链,遥感植被指数序列可采用Spline-变权重滤波算法以增加对曲线局部极小值的判断条件。在减少噪声的同时,保留了NDVI时序曲线的合理波动以显示植被动态变化的细节特征。由于蒸散量数据受气象条件及年际差异影响大,因此采用缺失值前、后的数据进行填补能获得较高的估计精度。(4)利用植被恢复力测度模型分析恢复力驱动因素的结果表明,澳大利亚植被样带上的植被恢复力随年降雨量的减少而降低,干旱地区的植被群落在干旱和温度异常时较难保持稳态;山西翼城农田生态系统的植被恢复力受水分亏缺的影响,而陕西秦岭森林生态系统生物量丰富,植被群落未发生明显扰动,恢复力变化不显着。三个案例研究发现,植被恢复力受植被群落结构、极端天气发生概率和降雨量变化的影响,具有较高的树/草比和植被C4/C3类型比的群落有较好的植被恢复力。干旱-半干旱地区的植被群落对气候变化更敏感,因此需要加强生态系统的管理,降低稳态转移风险。本文提出了基于环境变量和植被响应特征的植被恢复力遥感测度体系,能够利用遥感数据高效、实时监测不同气候区的植被群落恢复力变化并分析驱动因素,可帮助决策者和管理者进行生态恢复策略的选择及验证。本文共包含图39幅,表26个,参考文献209篇。

贾云洁[8](2020)在《沙区生态产业技术投入的绩效评价研究》文中认为内蒙古是我国沙漠、沙化土地面积最多的省份之一。近年来自治区将沙区生态产业视为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产业,已逐渐成为地区生态经济的一大亮点。充分利用现代化科学技术是沙区生态产业的核心和根本,技术投入绩效关系着沙区生态企业技术的应用和延续,对提升沙区生态企业的综合竞争力有着重要作用。本文根据实地调研获取的内蒙古西部沙区生态企业的财务数据及技术投入产出资料,首先从微观企业角度,运用非参数DEA和Malmquist指数模型对技术投入的经济绩效进行静态和动态评价;其次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从宏观角度把握沙区生态产业技术投入综合绩效的整体水平。最终本文的研究结果是:(1)沙区生态产业技术投入效率整体水平偏低,大部分生态企业处于DEA无效状态。2016-2018年沙区生态企业技术投入的综合效率在0.441-0.478范围内,纯技术效率在0.566-0.613范围内,规模效率在0.723-0.762范围内,绝大多数企业处于规模效率递增阶段。纯技术效率值过低是技术投入综合效率值低的主要原因。(2)2016-2018年沙区生态企业技术投入绩效呈增长上升趋势,年均增长29.20%。技术进步是促进技术投入绩效增长的主要原因。(3)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技术投入的综合绩效进行评价,其结果为“较好”,表明了技术投入的综合绩效较为可观,可以继续投入发展。(4)综合技术投入的经济绩效和综合绩效的评价结果,进一步识别出制约技术投入绩效的关键因素包括盈利能力、投资收益、特色资源使用、环境改善、政策支持五项指标。同时,从投入产出角度得出纯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也是制约技术投入绩效的关键因素。基于以上研究,本文提出提高盈利能力,增强核心竞争力;把控技术投资风险,提高技术投资收益;注重特色资源的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改善;完善政策支持,强化政府责任;加强技术管理水平,重视科技进步五条建议。

高波[9](2020)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对外直接投资风险研究》文中提出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建设“一带一路”倡议。2015年3月,中国政府制定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持续推进,中国十分重视加强同沿线国家和地区的贸易和资金往来,共同深化“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齐力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对外直接投资是我国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中的重要内容,截至2018年末,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存量达到1728亿美元。但是中国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对外直接投资存在很大的投资风险,因此,如何有效识别、评估和防范投资风险成为“一带一路”建设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对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对沿线国家直接投资始终保持着较高的增长率,其进展过程体现如下特征:规模不断扩大但逐步趋缓;区位分布广泛但主要集中在亚洲国家;行业日趋多元化、升级化;承包工程和并购项目持续增多。中国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主要是出于寻求市场、获取资源、寻求效率、寻求技术和提升竞争优势等原因。在“一带一路”沿线的直接投资为中国企业创造了发展机遇。但是,中国企业也遇到了东道国政治条件复杂、企业融资渠道有限、东道国的限制、法律制度存在差异、外部因素导致竞争博弈加剧等制约因素。防范“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对外直接投资风险,首先要清晰地识别可能遇到的风险。对外直接投资风险就是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时,可能对企业目标的实现造成不利影响的不确定性,通常具有客观性、损失性、不确定性和可测性等特征。企业的风险识别过程较为复杂,对投资风险的识别要遵守可行性原则、成本收益原则、灵活性原则、综合性原则、系统性原则。通过从国家、企业两个维度,对“一带一路”背景下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过程中的风险源进行辨别,构建如下风险识别体系:宏观环境风险(包括政治风险、经济风险、社会文化风险和自然灾害风险)和企业层面风险(包括竞争风险、投资风险、管理风险),这些风险具有政治风险占比更高、地区集中导致的风险高、风险管控难度大、风险的损失性更大等特征。中国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对沿线国家进行投资,沿线各国发展程度各异,与我国的经济关联程度差别也较大。从东道国视角评估中国企业“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对外直接投资风险,选择“一带一路”沿线33个可获取数据的国家作为研究对象,运用CROIC-IWEP国家风险评级方法(包含5个一级指标和41个二级指标)。通过对二级指标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用熵值法测算各个二级指标的离散程度和相应权重矩阵,进而得到各国的风险评分。综合了经济基础、偿债能力、社会弹性、政治风险和对华关系等因素,评价结果显示新加坡、以色列、捷克、匈牙利等国家风险较小;马来西亚、俄罗斯、罗马尼亚和中亚国家的风险可控;东南亚国家投资风险较高,缅甸、菲律宾、越南、老挝等国家排名靠后;埃及、伊拉克、蒙古排在末端,风险高于其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为了进一步管理风险、控制风险,需要从企业视角评估“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对外直接投资风险。运用模糊层次分析法(F-AHP)确定出风险权重,并结合“最大隶属度法”得出企业面临的风险程度。评估显示我国企业“一带一路”对外直接投资风险的总得分为72.23分,处于“较高”风险等级。具体来看,宏观环境风险和企业层面风险两个二级指标均在“较高”等级区间内,相比宏观环境风险,企业内部风险稍高一些。影响宏观风险的因素中政治、经济、社会文化、自然灾害四个因素的得分逐个递减,政治风险和经济风险处在“较高”等级,社会文化和自然灾害处在“中”等级,说明政治、经济风险是影响宏观环境风险的重要因素。在此基础上,选取了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企业自身风险的代理变量作为解释变量建立回归模型,剖析各风险因素对企业绩效的实际影响。中国企业目前对外直接投资风险管理水平总体偏低,需要构建一套系统的、能够提升企业风险管理效率的风险防范体系,为“一带一路”背景下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提供有效保障。首先,要建立风险评估系统,在风险识别基础上对不同类型的风险做出定量评估;其次,要建立风险预警系统,同时借助计算机系统,获取相应的预警信号;最后,要构建风险处置系统,企业应结合自身情况,对不同等级的风险采取相应的风险处置措施。从企业角度,应制定科学的对外直接投资策略,实施高效的内部风险管控,全面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从国家角度,应建立法律保障制度,提供对外直接投资保护,完善信息服务平台,加强金融领域支持,鼓励自主创新。

耿霞[10](2020)在《多视角下精准农业农田网格划分及其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依托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课题研究任务“农机精准作业协同系统研发及应用示范(编号:2013AA10230803)”和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项目“基于网格化的村镇土地管理与服务平台研究及应用”,以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和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文冠果试验基地作为研究区,基于宏观(行政区域)、中观(农作区)、微观(单株作物)三种不同的视角,对精准农业中农田网格划分及其应用展开了研究。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研究了精准农业中农田网格划分问题,构建了不同视角下农田网格划分方法。在宏观视角下,借鉴城镇社区网格化分的经验,确定了农田网格划分原则和农田网格划分方案。在中观视角下,根据兖州区农田网格划分的现状,研究了最优农田网格大小,最终决策出400亩农田网格大小是兖州区目前最适宜的网格大小。在微观视角下,通过试验,确定了文冠果管理的适宜网格大小为3 m?4 m。(2)宏观视角下,从社会管理和服务的角度研究了精准农业中农田的管理问题,构建了基于网格化的农田管理模型,验证了管理模型的合理性并定量比较了网格化和非网格化农田管理模型。借鉴城镇社区网格化管理的经验,依托兖州区已有的村镇社区网格化管理现状,对现有的农田管理流程进行了再造和优化,构建了一种具有普适性的“七步闭环业务协同法”的农田管理模型。为避免模型中存在的结构错误,为管理模型的后期顺利实施提供理论保障,构建了一种将Petri网化简技术和逻辑表相结合的结构合理性验证方法。基于PIPE进行仿真试验,验证了农田网格化管理模型的合理性以及所提出的验证方法的有效性。使用Arena仿真工具和基于随机Petri网构建的定量测度模型分别对网格化和非网格化农田管理模型进行了定量客观的比较,表明了网格化农田管理模型具有显着的优势,为后期农田网格化管理模型是否能够实施和推广进一步提供了科学的决策依据。(3)中观视角下,基于网格化确定了合理土壤采样点并验证了合理性,得到了优化的多年土壤采样点数据。在兖州区的四个镇得到86个采样点,样点间距大约为1.5km。其中,小孟镇和漕河镇各20个采样点,大安镇和新兖镇各28个和18个采样点;潮褐土、砂姜黑土、潮土区域各68个、12个和6个采样点。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重点全面验证了所确定的土壤采样点的合理性。基本描述性统计结果表明:虽然减少了采样点,但各土壤养分的均值、中值、变异系数和变异程度同原始采样数据的统计结果非常接近,标准差也相差不大;根据经典Cochran公式,计算出86个采样点完全可以达到测土施肥的要求;地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各土壤养分的变程均大于采样间距;选择普通克里格插值方法进行空间估值,通过交叉验证进行插值精度评价,结果表明:平均误差(ME)和平均标准误差(MSE)值均接近于0,均方根标准误差(RMSSE)均接近于1,均方根误差(RMSE)与平均标准误差(ASE)的值非常接近。在验证采样方案合理的基础上,对已有的土壤采样进行了优化,得到了采样点数量和布设基本一致的多年的土壤采样点数据。(4)基于验证合理的网格土壤采样点数据,构建了土壤肥力变化趋势预测模型。基于2012-2017年已验证合理的网格土壤采样数据,从社会经济角度分析影响土壤肥力变化的主要因素。基于随机Petri网建立了土壤肥力变化趋势预测模型,计算出研究区在未来一年土壤肥力下降的概率大约是0.7852。通过比较2016年和2017年土壤肥力,以及进一步分析2012-2016年土壤肥力变化情况,分析结果验证了所提出的预测土壤肥力变化趋势的方法是有效的。(5)基于验证合理的网格土壤采样点数据,研究了土壤养分空间变异,研制了研究区土壤养分和肥力时空变异查询“一张图”系统。首先,基于2012-2017年已验证合理的网格土壤采样数据,对土壤养分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有效磷含量一直比较丰富,处于二级水平。有机质、碱解氮、速效钾三种土壤养分在这6年期间具有一定下降的趋势。土壤pH为弱变异,有效磷、有机质、速效钾、碱解氮均为中等变异。然后,与划分的农田网格相结合,基于2017年网格土壤采样数据,对研究区土壤养分空间变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有机质含量的空间分布呈条状由西到东逐渐降低,所有农田网格的有机质含量都处于中等偏下的四级水平。碱解氮含量北部和南部区域较高,中部偏北区域较低,绝大多数农田网格的碱解氮含量处于中等的三级水平。有效磷含量由北向南逐渐降低,绝大多数农田网格的有效磷含量处于中等偏上的二级水平。速效钾含量由西南向东北方向逐渐降低,绝大多数农田网格的速效钾含量处于中等的三级水平。四个镇中,小孟镇四种土壤养分含量均较高。在以上研究基础上,研制了研究区土壤养分和肥力时空变异查询“一张图”系统,可以提供研究区整体和单网格土壤养分与肥力情况查询,为精准施肥提供了决策支持。(6)微观视角下,研究了基于网格识别的田间文冠果精准采摘问题,研发了文冠果图像采集系统,构建了成熟文冠果识别模型。文冠果图像采集系统实现了田间行走、数据的采集、传输和存储、网格识别等功能。系统测试结果表明:根据GPS坐标可以自动得到相应的网格位置和网格编号。为了快速识别成熟文冠果,构建了一种深度学习网络模型。试验结果表明:在原始数据集中,训练出来的最优模型对成熟和未成熟文冠果的正确识别率分别达到81%和82%。借助识别的准确率、精确率、召回率、F1Score四种指标进行评估,结果表明:训练出来的最优模型无论在原始数据集上还是在模拟数据集上,各项指标值最低也能达到80%。说明构建的成熟文冠果识别模型可以作为文冠果是否成熟的识别工具。通过与未使用模拟数据的模型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通过数据模拟技术,可以扩充训练数据集,从而能够提高模型的泛化能力和预测的准确性,能够较好地解决“过拟合”问题。

二、一种定量测度科技进步的综合评价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一种定量测度科技进步的综合评价法(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科技新城的形成机理、共生绩效与空间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对象与方法
        1.2.1 研究对象
        1.2.2 研究方法
    1.3 研究内容和篇章安排
    1.4 创新点和不足
        1.4.1 创新点
        1.4.2 不足之处
2 文献综述
    2.1 集聚经济与产业区位研究的发展回顾
        2.1.1 集聚经济与产业区位理论的提出和早期研究
        2.1.2 集聚经济与产业区位理论发展和后期实证研究
    2.2 区域政策和创新研究的发展回顾
        2.2.1 创新集群研究进展
        2.2.2 区域创新系统研究进展
        2.2.3 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研究进展
    2.3 开发区和科技新城研究的发展回顾
        2.3.1 产城融合研究进展
        2.3.2 开发区与高新区研究进展
        2.3.3 科技新城研究进展
    2.4 研究评述
3 科技新城发展理论分析框架构建
    3.1 科技新城开发建设模式的理论基础
        3.1.1 科技新城建设开发模式的定义与内涵
        3.1.2 科技新城开发模式的区域经济学分析
        3.1.3 科技新城开发模式的生态经济学分析
    3.2 科技新城的开发类型和核心主体
        3.2.1 科技新城开发类型
        3.2.2 科技新城核心主体
    3.3 科技新城建设开发类型的选择机理
        3.3.1 科技新城开发类型的选择依据
        3.3.2 科技新城开发类型的选择方法
    3.4 本章小结
4 国内外科技新城案例研究
    4.1 国外模式借鉴:美国硅谷科技新城
        4.1.1 美国硅谷科技新城的优势条件
        4.1.2 美国硅谷科技新城的经验分析
    4.2 国外模式借鉴:日本筑波科学城
        4.2.1 日本筑波科学城的发展条件
        4.2.2 日本筑波科学城与硅谷比较
        4.2.3 日本筑波科学城的经验分析
    4.3 国内模式借鉴:杭州未来科技城
        4.3.1 杭州未来科技城的规划布局
        4.3.2 杭州未来科技城的运行机制
        4.3.3 杭州未来科技城的优劣势分析
        4.3.4 杭州未来科技城的总结分析
    4.4 国内外模式对比启示
        4.4.1 国内外模式对比分析
        4.4.2 国内外模式对比的相关启示
5 科技新城空间分布与空间联系格局研究
    5.1 科技新城综合评价测度分析
        5.1.1 科技新城综合评价测度构建
        5.1.2 科技新城综合评价测度结果分析
    5.2 科技新城的空间分布研究方法
        5.2.1 核密度分析
        5.2.2 科技新城空间联系网络模型
        5.2.3 数据来源
    5.3 科技新城的空间分布及和核密度特征
        5.3.1 科技新城空间分布
        5.3.2 科技新城集聚的核密度分析
    5.4 科技新城的空间联系特征
    5.5 科技新城的空间相关性分析
    5.6 本章小结
6 科技新城形成机理研究
    6.1 地市级尺度下科技新城形成机理分析
        6.1.1 理论假说
        6.1.2 模型设定和数据来源
        6.1.3 结果分析
    6.2 省级尺度下科技新城形成机理分析
        6.2.1 理论假说
        6.2.2 模型设定与数据来源
        6.2.3 描述性分析与平稳性检验
        6.2.4 结果分析
    6.3 本章小结
7 科技新城与企业共生绩效研究
    7.1 研究设计
    7.2 变量说明与指标选取
    7.3 基准回归结果分析
    7.4 共生绩效的时间效应分析
        7.4.1 经济集聚的时间效应分析
        7.4.2 人才吸引的时间效应分析
        7.4.3 产出提升的时间效应分析
    7.5 稳健性检验
        7.5.1 共同趋势假设检验
        7.5.2 反事实检验
    7.6 本章小结
8 科技新城的空间效应研究
    8.1 理论假说的提出
    8.2 模型、方法与数据
        8.2.1 空间杜宾模型
        8.2.2 变量说明
    8.3 实证检验
        8.3.1 整体回归结果
        8.3.2 分区域回归结果
        8.3.3 分城市群回归结果
        8.3.4 空间溢出效应分析
    8.4 本章小结
9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9.1 主要结论
    9.2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2)中国城市收缩的时空演变及其驱动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国外研究进展
        1.2.2 国内研究进展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2 理论基础
        2.2.1 增长极理论
        2.2.2 城市发展阶段理论
        2.2.3 城市空间结构理论
        2.2.4 人口转变理论
        2.2.5 城市精明收缩理论
        2.2.6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协调发展理论
第三章 综合视角下中国城市收缩时空分异特征
    3.1 城市收缩的综合评价模型构建
        3.1.1 城市收缩的总体评价思路
        3.1.2 综合评价指标选取的原则与依据
        3.1.3 城市收缩的评价方法与指标权重分析
    3.2 城市收缩的类别与时空分异特征
        3.2.1 城市收缩的类别分析
        3.2.2 城市综合收缩时空特征
        3.2.3 分要素城市收缩时空特征
    3.3 不同维度收缩城市组合分析
        3.3.1 全维度收缩城市特征
        3.3.2 双维度收缩城市特征
    3.4 城市长期收缩和短期收缩的识别
        3.4.1 长期收缩城市空间分布特征
        3.4.2 短期收缩城市空间分布特征
第四章 结构视角下城市收缩时空分异特征
    4.1 城市收缩指标选择
        4.1.1 规模结构视角下城市收缩指标选择
        4.1.2 区域结构视角下城市收缩指标选择
    4.2 主要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4.2.1 收缩度模型与判定标准
        4.2.2 空间自相关分析
        4.2.3 数据来源
    4.3 规模结构视角下的城市收缩特征
        4.3.1 小城市收缩特征
        4.3.2 中等城市收缩特征
        4.3.3 大城市收缩特征
        4.3.4 特大城市与超大城市收缩特征
        4.3.5 不同规模结构城市收缩的横向对比
    4.4 区域结构视角下的城市收缩特征
        4.4.1 城区收缩-郊区和周边县市收缩型城市特征
        4.4.2 城区收缩-郊区和周边县市增长型城市特征
        4.4.3 城区增长-郊区和周边县市收缩型城市特征
        4.4.4 城区增长-郊区和周边县市增长型城市特征
        4.4.5 城市间收缩与增长的空间集聚特征
第五章 中国城市收缩的驱动机理分析
    5.1 城市收缩的影响因素
        5.1.1 人口增长的影响
        5.1.2 产业结构的影响
        5.1.3 市内交通的影响
        5.1.4 环境质量的影响
        5.1.5 科技创新的影响
        5.1.6 生活水平的影响
        5.1.7 医疗条件的影响
    5.2 城市收缩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5.2.1 影响因素指标的选取
        5.2.2 主要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5.2.3 主要影响因素的识别
        5.2.4 主要影响因素的分析
        5.2.5 主要影响因素之间的作用机理分析
    5.3 基于城市收缩驱动机理的类型划分
        5.3.1 中心城市极化型
        5.3.2 支柱资源枯竭型
        5.3.3 区划调整收缩型
        5.3.4 政策引导收缩型
        5.3.5 其他因素收缩型
第六章 城市收缩的应对策略
    6.1 应对思路和应对原则
        6.1.1 应对思路
        6.1.2 应对原则
    6.2 振兴城镇化战略
        6.2.1 打造收缩区域增长极
        6.2.2 营造良好市场投资环境
        6.2.3 鼓励科技创新,实现转型发展
    6.3 城市精明收缩战略
        6.3.1 控制用地规模,进行生态重建
        6.3.2 调整产业结构,促进高质量发展
        6.3.3 加强社会保障,提升城市服务功能
    6.4 提升收缩城市韧性水平
        6.4.1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韧性水平
        6.4.2 加强合作,实现城市间优势互补
        6.4.3 吸引人才,适度鼓励生育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与创新点
        7.1.1 主要结论
        7.1.2 创新点
    7.2 不足与展望
        7.2.1 研究不足
        7.2.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参与项目情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学术会议与获奖情况
致谢
山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自评表

(3)区域创新生态系统供需协同的全要素生产率影响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主要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1.4 主要创新点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理论基础
        2.1.1 创新系统理论
        2.1.2 “螺旋”创新驱动范式
        2.1.3 生态系统理论
        2.1.4 自组织理论与协同理论
        2.1.5 演化经济理论
        2.1.6 马克思主义的供给需求理论
    2.2 文献综述
        2.2.1 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相关研究
        2.2.2 全要素生产率的相关研究
        2.2.3 区域创新生态系统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相关研究
        2.2.4 文献述评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区域创新生态系统供需协同概念框架与实证测度
    3.1 区域创新生态系统概念界定及特征分析
        3.1.1 概念界定
        3.1.2 特征分析
    3.2 区域创新生态系统供需协同概念框架构建
        3.2.1 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解构
        3.2.2 区域创新生态系统供需协同的理论解释
        3.2.3 区域创新生态系统供需协同的概念框架
        3.2.4 关键协同关系识别
        3.2.5 区域创新生态系统供需协同演化
    3.3 区域创新生态系统供需协同指数构建逻辑及指标选取
    3.4 中国30 省市创新生态系统供需协同指数评价
        3.4.1 评价方法
        3.4.2 数据来源及处理
        3.4.3 中国30 省市创新生态系统供需协同指数评价结果
        3.4.4 区域创新生态系统供需协同演化评价结果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区域创新生态系统供需协同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机制
    4.1 特征事实分析
        4.1.1 样本整体特征
        4.1.2 三大经济带特征
        4.1.3 各省市对比特征
        4.1.4 特殊省市特征
    4.2 区域创新生态系统供需协同对全要素生产率的直接影响机制
    4.3 区域创新生态系统供需协同对全要素生产率的间接影响机制
        4.3.1 区域创新生态系统供需协同、技术进步与全要素生产率
        4.3.2 区域创新生态系统供需协同、产业结构调整与全要素生产率
        4.3.3 区域创新生态系统供需协同、创新要素配置与全要素生产率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区域创新生态系统供需协同影响全要素生产率的实证研究
    5.1 区域创新生态系统供需协同对全要素生产率的直接影响
        5.1.1 模型构建与变量说明
        5.1.2 全要素生产率测度结果
        5.1.3 相关性分析及多重共线性分析
        5.1.4 回归结果分析
        5.1.5 稳健性检验
    5.2 区域创新生态系统供需协同影响全要素生产率的异质性分析
        5.2.1 基于不同地理区位的异质性检验
        5.2.2 基于不同资源依赖水平的异质性检验
        5.2.3 基于不同全要素生产率水平的异质性检验
    5.3 区域创新生态系统供需协同对全要素生产率的间接影响
        5.3.1 模型构建与数据说明
        5.3.2 检验结果
        5.3.3 稳健性检验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区域创新生态系统供需协同影响全要素生产率的调节因素研究
    6.1 区域创新生态系统供需两侧的关注重点
    6.2 调节因素作用理论分析
        6.2.1 创新途径的调节作用:自主研发与技术引进
        6.2.2 研究类型的调节作用: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
        6.2.3 产业发展的调节作用:制造业发展与生产性服务业发展
    6.3 模型构建与数据说明
    6.4 回归结果及分析
        6.4.1 创新途径的调节效应结果
        6.4.2 研究类型的调节效应结果
        6.4.3 产业发展的调节效应结果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研究结论、建议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政策启示
        7.2.1 提升各省市创新生态系统供需协同水平
        7.2.2 发挥区域创新生态系统供需协同对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
        7.2.3 在区域创新生态系统供需两侧的关注重点上合理决策
    7.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它科研情况

(4)杭州大明山景中村景观功能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十九大乡村振兴战略给乡村建设带来契机
        1.1.2 高质量推进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
        1.1.3 临安村落景区标准制定,推进万村景区化建设
        1.1.4 大明山景区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的建设需求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2.2.1 理论意义
        1.2.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1.1 大明山景中村乡村景观特征及功能分析
        1.3.1.2 大明山景中村景观功能评价模型的构建
        1.3.1.3 基于乡村景观功能评价的杭州大明山景中村景观优化策略
        1.3.2 研究方法
        1.3.2.1 文献研究法
        1.3.2.2 模糊综合评价法
        1.3.2.3 系统分析法
        1.3.2.4 实证研究法
    1.4 技术路线
2 研究概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乡村景观
        2.1.2 景中村
        2.1.3 乡村景观功能
        2.1.4 乡村景观功能评价
    2.2 国内外乡村景观功能评价研究综述
        2.2.1 国外乡村景观功能评价研究综述
        2.2.1.1 乡村景观美学与生态功能评价
        2.2.1.2 乡村景观经济与社会功能评价
        2.2.1.3 乡村景观功能综合评价
        2.2.2 国内乡村景观功能评价研究综述
        2.2.2.1 乡村景观生态功能评价
        2.2.2.2 乡村景观美学功能评价
        2.2.2.3 乡村景观经济与社会功能评价
        2.2.2.4 乡村景观功能综合评价
        2.2.3 小结
    2.3 国内关于景中村的研究综述
        2.3.1
        2.3.1.1 景中村管理对策角度
        2.3.1.2 景中村旅游规划与发展策略角度
        2.3.1.3 景观风貌整治与提升角度
        2.3.1.4 空间营造角度
    2.4 评价理论基础
        2.4.1 景观生态学理论
        2.4.2 景观美学理论
        2.4.3 乡村景观资源理论
        2.4.4 可持续发展理论
        2.4.5 人类聚居环境理论
    2.5 本章小结
3 大明山景中村乡村景观特征及功能分析
    3.1 研究区域概况
        3.1.1 地理位置分析
        3.1.2 自然条件
        3.1.2.1 地形地貌
        3.1.2.2 植被状况
        3.1.2.3 气候条件
        3.1.2.4 土壤特征
        3.1.2.5 水资源环境
        3.1.3 社会经济
        3.1.4 历史人文资源
        3.1.5 旅游资源条件
        3.1.6 土地利用状况
        3.1.7 数据来源
        3.1.7.1 矢量数据来源
        3.1.7.2 社会数据来源
    3.2 大明山景中村景观类型的划分
        3.2.1 林地景观
        3.2.2 草地景观
        3.2.3 农田景观
        3.2.4 园地景观
        3.2.5 水域景观
        3.2.6 聚落景观
        3.2.7 工程景观
        3.2.8 道路景观
        3.2.9 裸地景观
    3.3 大明山景中村景观基本特征
    3.4 本章小结
4 杭州大明山景中村景观功能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4.1 评价指标选取的原则
        4.1.1 依据评价区乡村景观特点
        4.1.2 符合人们普遍的审美标准
        4.1.3 指标体系应具有层次性
        4.1.4 定性与定量相结合
    4.2 评价指标选定
        4.2.1 生产功能指标选取
        4.2.1.1 产业供给功能
        4.2.1.2 经济发展功能
        4.2.2 生活功能指标选取
        4.2.2.1 环境承载功能
        4.2.2.2 景观审美功能
        4.2.2.3 文化表达功能
        4.2.3 生态功能指标选取
        4.2.3.1 环境维衡功能
        4.2.3.2 生态调节功能
    4.3 大明山景中村景观功能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4.4 本章小结
5 杭州大明山景中村景观功能评价模型构建
    5.1 AHP-模糊综合评价法的适用性分析
    5.2 AHP-模糊综合评价模型构建
    5.3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5.3.1 权重向量的计算
        5.3.2 判断矩阵的构建
        5.3.3 各评价因子权重值的确定
        5.3.4 评价指标量化与标准化处理
        5.3.4.1 评价指标标准化处理
        5.3.4.2 评价指标等级的确定
    5.4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大明山景中村景观功能评价
        5.4.1 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因素集及评语集合的确定
        5.4.2 隶属度矩阵的确定
        5.4.3 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
    5.5 评价结果分析
        5.5.1 乡村景观生产功能评价结果分析
        5.5.2 乡村景观生活功能评价结果分析
        5.5.3 乡村景观生态功能评价结果分析
    5.6 本章小结
6 大明山景中村景观功能优化策略
    6.1 发展定位
    6.2 建设目标
        6.2.1 推动大明山村落景区的创建
        6.2.2 反哺景区周边村落建设
    6.3 景观功能优化策略
        6.3.1 生产功能提升,功能拓展与产业结构调整
        6.3.1.1 农业产业功能拓展,实现产业景观化
        6.3.1.2 乡村产业结构调整,发展乡村旅游
        6.3.2 生活功能完善,营造乡村宜居人居环境
        6.3.2.1 完善道路交通系统,构建村域慢行系统
        6.3.2.2 协同建设公共设施,满足旅游与生活的双重需求
        6.3.2.3 营造乡村公共空间,景观节点激活
        6.3.2.4 凸显乡村聚落景观,协调民居建筑风格
        6.3.2.5 传承重塑民俗文化,提升文化氛围与感知力度
        6.3.3 生态功能保障,景观调节与自然生态维衡
        6.3.3.1 河道护岸修复,实现水体资源的再生
        6.3.3.2 林相修复与改造,提升生态稳定性与景观观赏性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主要结论
    7.2 研究不足
    7.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图表目录
附录 B:大明山景中村景观功能评价指标专家咨询表(第一轮)
附录 C:大明山景中村景观功能评价指标专家咨询表(第二轮)
附录 D:大明山景中村景观功能评价指标相对重要性专家咨询表
附录 E:大明山景中村景观功能评价指标评分表
附录 F:相关数据图纸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5)保险公司社会责任评价研究 ——以平安集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技术路线和创新点
        1.4.1 技术路线
        1.4.2 创新点
第二章 相关概念和基础理论
    2.1 相关概念
        2.1.1 保险公司
        2.1.2 社会责任
    2.2 基础理论
        2.2.1 利益相关者理论
        2.2.2 社会绩效理论
        2.2.3 四位一体模型理论
第三章 平安集团社会责任履行情况概述
    3.1 平安集团简介
        3.1.1 集团简介
        3.1.2 企业文化
    3.2 建立平安集团社会责任评价维度
        3.2.1 股东维度
        3.2.2 员工维度
        3.2.3 产品维度
        3.2.4 消费者维度
        3.2.5 商业伙伴维度
        3.2.6 政府维度
        3.2.7 社会公益维度
第四章 平安保险集团社会责任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1 社会责任评价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
    4.2 社会责任评价指标体系框架
    4.3 社会责任评价体系具体指标
        4.3.1 指标权重的确定
        4.3.2 指标权重值
第五章 平安集团社会责任综合评价
    5.1 构建比较判断矩阵
    5.2 计算比较判断矩阵
    5.3 计算各层元素的组合权重
    5.4 模糊综合评判
第六章 平安集团评价结果分析
    6.1 平安集团履行社会责任的积极举措
        6.1.1 员工权益保障方面
        6.1.2 国家政策响应方面
        6.1.3 社会公益慈善活动方面
        6.1.4 积极应对新冠病毒疫情
    6.2 平安集团履行社会责任中存在的问题
        6.2.1 员工绩效薪酬不稳定
        6.2.2 产品供给结构单一
        6.2.3 扶贫事业中侧重“输血”忽略“造血”
        6.2.4 信息披露有待加强
    6.3 推进平安集团社会责任履行的措施
        6.3.1 完善员工薪酬福利体系
        6.3.2 优化产品供给结构
        6.3.3 持续推进公益事业
        6.3.4 优化顾客服务体验
        6.3.5 构建共赢伙伴关系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6)基于信息熵的科技学术期刊评价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标和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
    1.5 创新点
第2章 相关研究综述
    2.1 科技学术期刊传播规律的研究
        2.1.1 学术期刊传播模式的研究
        2.1.2 基于引文分析探索学术期刊生命周期全过程的研究
        2.1.3 基于知识扩散理论的期刊信息传播研究
        2.1.4 数字化时代给学术期刊传播方式带来的变化和相关问题研究
    2.2 学术期刊评价方法的研究
        2.2.1 基于同行评议的学术期刊评价办法
        2.2.2 基于传统计量学的学术期刊评价方法
        2.2.3 基于替代计量学(Altmetrics)的学术期刊评价方法
        2.2.4 期刊评价活动长期存在的挑战
    2.3 熵的概念与研究应用
        2.3.1 热力学熵概念
        2.3.2 玻尔兹曼熵概念
        2.3.3 信息熵概念
        2.3.4 信息熵概念的发展
        2.3.5 信息熵的应用
    2.4 小结
第3章 知识系统信息熵的测度
    3.1 知识系统信息熵的概念
        3.1.1 基于信息熵的学术期刊出版研究
        3.1.2 学术传播的系统属性
        3.1.3 知识系统不确定性的构成
        3.1.4 知识系统信息熵的定义
    3.2 测度知识系统信息熵的原理
        3.2.1 构造指标矩阵
        3.2.2 标准化处理
    3.3 以能源领域为样本测度一个知识系统的信息熵
        3.3.1 数据来源
        3.3.2 知识系统信息熵数学模型
        3.3.3 指标计算
        3.3.4 实证:以能源领域论文为样本
    3.4 小结
第4章 学术期刊对知识系统贡献的测度模型
    4.1 研究假设和思路
        4.1.1 研究假设
        4.1.2 测度思路
    4.2 学术期刊对相应知识系统的贡献的测度
        4.2.1 学科分类体系划分
        4.2.2 各学科高频关键词统计
        4.2.3 计算各学科领域由期刊论文所构成的知识系统的信息熵背景值
        4.2.4 计算被评价期刊缺位状态下对应知识系统的信息熵的虚拟值
    4.3 测度学术期刊贡献的实证
        4.3.1 实证测算
        4.3.2 结果讨论
    4.4 小结
第5章 基于信息熵的学术期刊指标评价体系和实证
    5.1 构建指标体系
        5.1.1 准则层构建
        5.1.2 指标(二级指标)选择和研制
        5.1.3 原创指标之一:红点指标的研制
        5.1.4 原创指标之二:竞争压力指标的研制
    5.2 确定指标的权重
        5.2.1 专家邀请和调查
        5.2.2 调查结果的一致性检验
        5.2.3 计算权重
    5.3 实证:以中国3713 种科技学术期刊作为样本
        5.3.1 样本的特点
        5.3.2 采集数据计算各项指标
        5.3.3 计算期刊加权评分
        5.3.4 实证结果的讨论
    5.4 小结
第6章 结论和讨论
    6.1 主要结论
    6.2 研究成果的适用性和比较优势
        6.2.1 研究成果的适用性
        6.2.2 基于信息熵的期刊评价方法相对于以往方法的比较优势
        6.2.3 评价指标体系的比较优势
    6.3 讨论
        6.3.1 未来研究展望
        6.3.2 研究局限性
        6.3.3 研究成果的应用场景
参考文献
已发表与待发表的论文
致谢

(7)植被恢复力遥感测度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2 植被生态系统的扰动及监测
    2.1 植被群落扰动因素
    2.2 现有植被生态系统扰动监测
    2.3 本章小结
3 植被恢复力内涵及其遥感测度模型
    3.1 植被恢复力的定义
    3.2 植被恢复力测度模型
    3.3 基于copula函数的植被恢复力变化驱动因素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恢复力测度模型干旱监测指标
    4.1 基于CWDa的干旱监测
    4.2 干旱监测指标关键变量分析
    4.3 CWDa与SPEI的干旱监测对比
    4.4 CWDa的干旱监测有效性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恢复力测度模型参数时间序列数据重建方法研究
    5.1 基于DINGO法的通量塔监测时间序列数据重建方法
    5.2 NDVI时间序列数据重建方法
    5.3 MODIS全球土地蒸散数据的月时间序列重建
    5.4 本章小结
6 植被恢复力遥感测度模型应用实例分析
    6.1 研究区域概况及数据
    6.2 模型参数变化趋势分析
    6.3 植被恢复力测度
    6.4 植被恢复力影响及驱动因素
    6.5 恢复力管理启示与建议
    6.6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8)沙区生态产业技术投入的绩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沙产业的研究
        1.2.2 技术投入绩效的研究
        1.2.3 技术投入绩效评价方法的研究
        1.2.4 文献评述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5 创新点与不足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生态产业
        2.1.2 沙区生态产业
        2.1.3 技术投入绩效
    2.2 理论基础
        2.2.1 投入产出理论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3 生态经济效益理论
3 沙区生态产业技术投入现状
    3.1 数据来源及沙区生态企业样本选取
    3.2 沙区生态企业基本概况
        3.2.1 经营规模
        3.2.2 经营绩效
    3.3 沙区生态产业技术投入现状分析
        3.3.1 技术类型
        3.3.2 技术投入情况
4 沙区生态产业技术投入的绩效评价
    4.1 沙区生态产业技术投入的经济绩效评价
        4.1.1 沙区生态产业技术投入的经济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
        4.1.1.1 影响因素分析
        4.1.1.2 DEA和Malmquist模型构建
        4.1.1.2.1 DEA静态评价模型
        4.1.1.2.2 DEA-Malmquist动态评价模型
        4.1.1.3 评价指标选取及样本数据分析
        4.1.1.3.1 评价指标选取
        4.1.1.3.2 样本数据描述性统计
        4.1.2 沙区生态产业技术投入的经济绩效评价结果及分析
        4.1.2.1 DEA静态评价结果分析
        4.1.2.2 DEA-Malmquist动态评价结果分析
    4.2 沙区生态产业技术投入的综合绩效评价
        4.2.1 沙区生态产业技术投入的综合绩效评价模型构建
        4.2.1.1 权重模型
        4.2.1.2 综合绩效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4.2.2 沙区生态产业技术投入的综合绩效指标构建
        4.2.2.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4.2.2.2 指标体系建立
        4.2.2.3 数据来源
        4.2.3 沙区生态产业技术投入的综合绩效评价结果及分析
        4.2.3.1 综合绩效权重评价结果
        4.3.3.2 综合绩效模糊综合评价结果
    4.3 制约沙区生态产业技术投入绩效的关键因素
5 研究结论及建议
    5.1 研究结论
    5.2 建议
        5.2.1 提高盈利能力,增强核心竞争力
        5.2.2 把控技术投资风险,提高技术投资收益
        5.2.3 注重特色资源的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改善
        5.2.4 完善政策支持,强化政府责任
        5.2.5 加强技术管理水平,重视科技进步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9)“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对外直接投资风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文献综述
        1.2.1 国际直接投资及投资风险相关研究
        1.2.2 “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对外直接投资相关研究
        1.2.3 “一带一路”对外直接投资的风险识别研究
        1.2.4 “一带一路”对外直接投资的风险评估研究
        1.2.5 “一带一路”对外直接投资风险的对策措施研究
        1.2.6 “一带一路”对外直接投资风险研究评述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目的
        1.3.2 结构安排和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
    1.4 主要创新与不足
        1.4.1 主要创新
        1.4.2 存在的不足
第2章 “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对外直接投资
    2.1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与建设进展
        2.1.1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
        2.1.2 “一带一路”建设的进展
    2.2 “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对外直接投资现状分析
        2.2.1 投资规模不断扩大但逐步趋缓
        2.2.2 区位分布广泛但主要集中在亚洲国家
        2.2.3 投资行业日趋多元化、升级化
        2.2.4 承包工程和并购项目持续增多
    2.3 “一带一路”建设中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
        2.3.1 市场寻求动因
        2.3.2 资源获取动因
        2.3.3 效率寻求动因
        2.3.4 技术寻求动因
        2.3.5 竞争优势动因
    2.4 “一带一路”建设中对外直接投资的制约因素
        2.4.1 东道国政治条件复杂
        2.4.2 企业融资渠道有限
        2.4.3 东道国对特定行业投资的限制
        2.4.4 法律制度存在差异
        2.4.5 外部因素导致竞争博弈加剧
第3章 “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对外直接投资风险识别
    3.1 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风险的界定
        3.1.1 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风险的含义
        3.1.2 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风险的一般特征
    3.2 风险识别的原则及方法
        3.2.1 风险识别的原则
        3.2.2 风险识别的方法
    3.3 “一带一路”建设中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风险类型
        3.3.1 宏观环境风险
        3.3.2 企业层面风险
    3.4 “一带一路”建设中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风险的特殊性
第4章 “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对外直接投资风险评估:东道国视角
    4.1 “一带一路”沿线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对象国分布特征
    4.2 对外直接投资风险评估方法—CROIC-IWEP国家风险评级方法
    4.3 对外直接投资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
        4.3.1 经济基础指标
        4.3.2 偿债能力指标
        4.3.3 社会弹性指标
        4.3.4 政治风险指标
        4.3.5 对华关系指标
    4.4 对外直接投资风险评估的数据处理方法
    4.5 对外直接投资风险评估结果分析
        4.5.1 经济基础指标
        4.5.2 偿债能力指标
        4.5.3 社会弹性指标
        4.5.4 政治风险指标
        4.5.5 对华关系指标
        4.5.6 综合指标
第5章 “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对外直接投资风险评估:企业视角
    5.1 企业“一带一路”投资风险评估体系的构建
        5.1.1 构建原则
        5.1.2 投资风险评估体系的构建
    5.2 风险评估方法的选择
        5.2.1 层次分析法(AHP)
        5.2.2 模糊综合评价法(FUZZY)
        5.2.3 模糊层次分析法(F-AHP)
    5.3 企业“一带一路”投资风险的评估
        5.3.1 基于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
        5.3.2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风险评估
        5.3.3 评估结果分析
    5.4 风险因素对“一带一路”建设中企业投资绩效的影响
        5.4.1 指标选取及数据来源
        5.4.2 指标预测
        5.4.3 数据处理
        5.4.4 实证分析
第6章 “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对外直接投资风险防范
    6.1 “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对外直接投资风险防范现状
    6.2 “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对外直接投资风险防范体系
        6.2.1 风险评估系统
        6.2.2 风险预警系统
        6.2.3 风险处置系统
    6.3 “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对外直接投资风险防范对策
        6.3.1 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风险防范对策
        6.3.2 国家对外直接投资风险防范对策
第7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的攻读成果
致谢

(10)多视角下精准农业农田网格划分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精准农业概述
        1.2.2 网格化管理的研究现状
        1.2.3 农田网格划分的研究现状
        1.2.4 农田网格应用的研究现状
        1.2.5 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研究区概况
        1.4.1 研究区地理位置
        1.4.2 自然条件和作物情况
2 多视角下的农田网格划分研究
    2.1 宏观视角下农田网格的划分
        2.1.1 农田网格划分原则的确定
        2.1.2 农田网格划分方案
    2.2 中观视角下最优农田网格大小的决策
        2.2.1 决策目标体系的建立
        2.2.2 基于灰色决策的最优农田网格大小决策模型的构建
        2.2.3 决策结果与分析
    2.3 微观视角下农田网格的划分
        2.3.1 试验设计
        2.3.2 试验结果与分析
    2.4 三层网格的编码设计
    本章小结
3 宏观视角下基于网格化的农田管理模型构建
    3.1 基于网格化的农田管理模型构建
    3.2 农田网格化管理模型合理性验证
        3.2.1 基于Petri网的农田网格化管理模型的流程定义
        3.2.2 农田网格化管理模型的合理性验证方法
        3.2.3 模型合理性验证结果
        3.2.4 仿真试验及结果分析
    本章小结
4 网格化和非网格化农田管理模型的比较研究
    4.1 案例的选取和描述
    4.2 基于Arena的农田管理模型的仿真比较
        4.2.1 仿真模型的构建
        4.2.2 仿真测评指标的确定
        4.2.3 仿真结果与分析
    4.3 农田管理流程的定量测度
        4.3.1 引入SPN构建信息测度模型的原因分析
        4.3.2 基于SPN的农田管理流程定量测度模型的构建
        4.3.3 基于SPN的信息距离计算方法
        4.3.4 基于SPN测度模型的信息距离测算结果与分析
    本章小结
5 中观视角下基于网格化的合理土壤采样点的确定
    5.1 相关研究分析
    5.2 材料与方法
        5.2.1 土壤养分数据的获取
        5.2.2 土壤肥力指标因素的选取
        5.2.3 样品的室内测定与特异值处理
        5.2.4 合理采样点确定的方法
        5.2.5 采样合理性验证方法
    5.3 合理采样点的确定结果与验证
        5.3.1 基于网格化的合理采样点的确定结果
        5.3.2 采样合理性验证
    5.4 合理采样方案优化往年采样点
    本章小结
6 土壤肥力变化趋势预测和土壤养分空间变异分析
    6.1 土壤肥力变化趋势预测
        6.1.1 土壤肥力预测研究现状分析
        6.1.2 基于SPN的土壤肥力变化趋势预测模型的构建
        6.1.3 预测结果与分析
    6.2 土壤养分空间变异分析
        6.2.1 土壤养分空间变异研究现状分析
        6.2.2 土壤养分描述性统计分析
        6.2.3 基于网格化的土壤养分空间分布格局
    6.3 土壤养分和肥力时空变异查询“一张图”
    本章小结
7 微观视角下基于网格识别的田间文冠果精准采摘研究
    7.1 网格识别
    7.2 文冠果图像采集系统总体设计
        7.2.1 系统架构设计
        7.2.2 系统选用的开发板和服务器
        7.2.3 系统主体
        7.2.4 软件开发环境
    7.3 数据采集与传输
        7.3.1 数据采集
        7.3.2 数据传输
    7.4 果实成熟度识别方法分析
    7.5 数据预处理和数据模拟
        7.5.1 数据预处理
        7.5.2 数据模拟
    7.6 成熟文冠果果实识别模型构建
    7.7 试验与结果分析
        7.7.1 文冠果图像采集系统测试与结果
        7.7.2 成熟文冠果识别模型试验
        7.7.3 成熟文冠果精准定位的实现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研究成果
    8.2 主要创新点
    8.3 后续研究设想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专利、软件着作权和参与的科研项目

四、一种定量测度科技进步的综合评价法(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科技新城的形成机理、共生绩效与空间效应研究[D]. 徐乐怡. 浙江大学, 2021(01)
  • [2]中国城市收缩的时空演变及其驱动机理研究[D]. 张帅. 山东师范大学, 2021(12)
  • [3]区域创新生态系统供需协同的全要素生产率影响机制研究[D]. 裴耀琳. 山西财经大学, 2021(09)
  • [4]杭州大明山景中村景观功能评价研究[D]. 胡海琪. 浙江农林大学, 2021(08)
  • [5]保险公司社会责任评价研究 ——以平安集团为例[D]. 马兰. 河北地质大学, 2020(05)
  • [6]基于信息熵的科技学术期刊评价方法研究[D]. 马峥. 南京大学, 2020(10)
  • [7]植被恢复力遥感测度模型研究[D]. 徐雅晴.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3)
  • [8]沙区生态产业技术投入的绩效评价研究[D]. 贾云洁.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0(02)
  • [9]“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对外直接投资风险研究[D]. 高波. 吉林大学, 2020(08)
  • [10]多视角下精准农业农田网格划分及其应用研究[D]. 耿霞. 山东农业大学, 2020(08)

标签:;  ;  ;  ;  ;  

科学技术进步定量计量的综合评价方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