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写的“女”字——论1990年代女性文学电影

大写的“女”字——论1990年代女性文学电影

一、大写的“女”字——二十世纪90年代女性文学片论(论文文献综述)

崔桂武[1](2021)在《社会转型期“70后”作家的城市书写》文中研究表明中国自1990年起进入社会转型期,与社会转型同步的是文学转型。文学转型的标志有两个,一是从上世纪初即开始形成与延续的中国以现实主义为主导的现代文学向当代社会转型文学的转型;一是以乡土文学为主导的文学写作向城市文学写作的转型。这两个转型标志对于中国文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这意义充分体现在“70后”作家多年的创作实践中,这使得本选题就有难得的研究价值。“70后”作家在世纪之交的社会转型期登上当代中国文坛,至今已有近三十年时间。三十年来,围绕“70后”作家的“两次崛起”,读者和评论界一直争议不断。争议的重要原因是,“70后”崛起时间正是中国文坛大转型的时间。在众说纷纭的文学批评中,“70后”作家坚守文学理想,取得了令人振奋的创作实绩。时至今日,“70后”作家已经成为当代中国文坛的“中坚力量”。站在今天的文学立场来审视“70后”作家的城市文学创作,将其置于社会转型这一大的时代背景之下展开研究,对这一作家群体及其创作给予客观恰当的文学史定位,是当代文学研究的学术担当和责任。基于这一学术理念,本论文定位于自1990年到2010年这20年间“70后”作家的城市文学创作研究。绪论部分梳理整合三十年来“70后”作家城市文学创作的研究成果,从“70后”作家的个案研究和整体性研究两个向度展开,概括分析“70后”作家在社会转型期城市文学创作的个性和共性特征。本部分对研究中涉及到的“70后”作家、社会转型期、城市文学、城市认知、城市体验等概念进行了界定。论文第二章深入研究了社会转型与“70后”作家城市文学创作的关系,以及“70后”作家及其城市文学创作何以在社会转型期产生。社会转型期,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城市化”发展、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消费时代到来等政治、经济因素共同构成了“70后”作家城市文学活动的历史语境;此期学界内部的“人文精神大讨论”以及文学传播活动的进一步市场化以及大众文化时代读者消费趣味的世俗化等,则构成了“70后”作家城市文学活动的文化语境。综合评论界多年的研究成果,本部分围绕“70后”作家群体的命名与身份建构、其城市文学的出场与特色书写、其进行创作的自身诉求与写作姿态等方面,展开深入研究。论文主体部分共三章,包括第三到第五章,分别从“底层书写”“精英书写”和“女性书写”三个维度展开深入研究。论文第三章为“底层书写”。本章分别对“70后”作家城市文学中的下岗工人、城市乡民、城市平民等三类城市群体的生存状况进行分析研究。对下岗工人在下岗后的风光不再、再度出发,生活困顿、精神迷惘以及失业不失志等生活样貌和精神状态进行了深度呈现;写出了城市乡民移居城市后人生漂泊的迷惘与执着、在城乡之间进退两难的无奈与尴尬;对于城市普通原住民,“70后”作家写出了他们烦恼生活、诗意光阴的烟火气和世俗性。论文第四章为“精英书写”。本章重点对“70后”作家笔下书写的怀有精英意识的人、正在成长中的未来精英,具有一定身份和地位的知识精英、白领精英和企业精英,在面对城市消费化、商业化所发生的历史变化,以及走在精英路上的奋进与失落、在城市欲望中的困惑与守正的生存现实和精神状况进行分析研究。通过其平民化书写姿态,能见出“70后”作家作为同代人的思索与进取、“个人化”书写特点以及在审美超越维度上的缺失等写作状况与特征。论文第五章为“女性书写”。本章重在研究“70后”女性作家“身体诉说”视角下的城市女性的另类生存状况,展现社会经济转型、消费文化兴起的城市带给女性“性”意识的变化,以及由此呈现的两性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在此基础上,重点从历史由来、现实原因以及作家自身原因三个角度探究了“70后”女作家的城市书写何以要用“身体诉说”这一重要问题。论文第六章为论文的结论,集中分析概括了社会转型期“70后”作家城市文学创作的价值与意义。本章重点阐释了“70后”作家的城市文学创作的突破与创新,对审美文化的冲击与重构,从而概括出其独有的“代际”作用与意义,即经由“70后”,文学由政治化、精英化向商业化、市场化发展;理性写作与感性写作开始共存相伴;文学从精英化走向大众化,文学叙事从宏大历史叙事走向日常叙事。第七章是本论文的结语。本论文认为,与前代作家相比,“70后”作家创作缺失宏大叙事、人文关怀,与“80后”商业化写作成熟模式相比,“70后”商业化写作又有所欠缺;“70后”作家最初登场是以女作家的“身体写作”为文坛瞩目,文坛对其命名与评价以及社会经济、商业等文学内部与外部因素使这一作家群体成为“被遮蔽的一代”。事实上,全面考察社会转型期“70后”作家的城市文学创作,可以见出“70后”作家的历史贡献。他们的城市文学作品,全面真实记录了社会转型期城市人生的物质和精神境况,丰富、拓展了城市文学创作的领域和空间,同时,其在城市文学创作多个领域进行着的探索尝试,已成为世纪之交中国社会转型期这一特殊历史阶段的时代记录和文学留痕,具有很高的文学、史学和社会学价值,文坛应给予肯定与确认。

郑紫晖[2](2021)在《伊利格瑞后现代女性主义理论研究》文中指出露西·伊利格瑞和茱莉亚·克里斯蒂娃、埃莱娜·西苏并称为欧洲现代女性主义“三位一体”的代表人物,伊利格瑞的学说包括女性主义精神分析理论、女性主义权力话语理论和性别政治批判理论等方面的内容,其突出的特质是明确的解构主义立场和对于差异性权利规则的强调,她的理论可以视为是关于差异性的差异化的研究。伊利格瑞的女性主义理论一方面放弃经典女性主义理论着眼于权利的现实取向,另一方面希望通过女性确认女性性经验、为女性主体性赋权和构建女性主义话语的方式,颠覆男权社会的二元逻辑思维模式、打破男权话语的微观权力牢笼,最终使女性通过建构语言的方式实现自我赋权。伊利格瑞理论的后现代特质体现在她对于差异和平等概念、女性性话语以及对于性别文化等问题的具体阐述上。本文绪论部分明确了选题视角、研究特色与研究意义。论文是在后现代视域下研究伊利格瑞的女性主义理论,这一方面是因为女性主义研究在伊利格瑞学说创构时期已进入后现代语境;另一方面在于伊利格瑞深受西方后现代哲学的影响,其理论体现出显着的解构主义哲学理念。为此,本文梳理了西方女权主义运动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发展的大致脉络和阐释了解构主义哲学的基本立场。本文的研究特色是以后现代主义精神分析理论、话语理论以及微观权力理论三个模块范式为参照,根据伊利格瑞学说的精神实质及其理论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总结出伊利格瑞后现代女性主义的理论范式,即基于女性心理 分析的后现代女性主义精神分析理论范式、基于女性谱系建构的后现代女性主义话语理论范式、基于女性身体的后现代女性主义微观权力理论范式。本文的研究意义在于呈现伊利格瑞理论在阐述女性语言和主体性建设方面的洞见性观点,这能够有助于推进中国女性主义文论建设,也可为中国女性文学创作实践提供理论指导。为清晰地呈现伊利格瑞后现代女性主义理论建构与西方后现代文化思想之间的渊源,本文第二章主要梳理了后现代文化思想对于伊利格瑞的影响,以及后现代女性主义其他代表人物学说与伊利格瑞学说的关系。后现代文化思想的代表学说是拉康的精神分析学说、德里达的语言观与差异观和福柯的权力话语理论。伊利格瑞首先改造拉康的镜像理论,并生成针对于经典精神分析学说的女性主义理论的窥镜检视,即她在针对以俄狄浦斯情结、羡阳情绪和阉割情结等为核心的、由男性主导的对女性塑形的经典话语规定中,还原女性被割裂和噤声的过程,并重新定义女性性经验、主张赋予女性主体性,从而建立男权文化体系之外的、以女性情谊和母女亲情为枢纽的女性谱系。其次,在建立女性语言的课题方面,伊利格瑞接受德里达提出的重视“能指链”打开的生成性的、游戏般的延异的语言观点。伊利格瑞将男权社会对于女性性经验的篡改归因于人类当前语言状况的单一和独断性,她进而在鼓励女性言说的基础上,主张建构与男性主导话语模式所不同的、基于女性认知和身体特性的新的语言。女性可以通过语言实践和对于现有语言的模仿和改造来获取女性话语。第三,受到福柯的微观权力学说的影响,伊利格瑞提出女性主义语言观是一种权力论:女性获取关于语言的权力有助于突破男权话语对女性的“监看”和对于女性身体的压抑,女性借由女性语言可回复到身体与生命本身,并进行生活实践。在这一基础上,伊利格瑞最后提出基于女性语言实践和自我创造的女性主体建构理论;此外,后现代女性主义其他代表人物及其学说有波伏瓦的女权主义学说、克里斯蒂娃的符号学与西苏的阴性写作理论等。伊利格瑞承认波伏瓦的旗帜地位,并指出其“他者”说对于女性屈辱地位指认的重要性,但她同时更加接受克里斯蒂娃对男性文化体系进行深入研究的符号学方法,伊利格瑞依据此方法,发扬女性文论研究对于前俄狄浦斯时期的重视的传统,建立起关于女性谱系的基本认知;她同时又结合西苏关于女性“乳汁”般的生命能量与女性白色写作的学说,提出肯定女性性经验、构建女性对于自身的言说和体验的女性主义话语方式、为女性主体性赋权等观点。如果说波伏瓦和克里斯蒂娃发现了女性被命名的地位和自身遭受到的压迫,而西苏继而提出女性有一种不得不表达的生命的能量,以及女性语言天生具备表达这种能量的阐释力,那么伊利格瑞的语言观则直指女性实践活动,将女性语言视为女性体验自身的过程和产物,将女性主义语言哲学描述为一种过程论,因而女性的主体性就来自这种创造和自我赋权的自我确认与满足。伊利格瑞以参照、对应而非对抗的方式解读平权理念,她模仿男性话语中的人称代词体系,建立女性对女性人称的认同感以及语言学意义上的具有性别意味的女性主体性,并主张女性模拟并参与语言游戏、创造女性语词,号召女性通过这些活动体验自我与创造生活。本文第三章至第五章内容,即是从范式研究的角度,对伊利格瑞的后现代女性主义理论三种范式的具体内容进行阐释。第三章阐释伊利格瑞后现代女性主义精神分析理论。伊利格瑞的后现代女性主义精神分析理论对于弗洛伊德理论进行了批判:男性将话语规则解读为基于自身的父子/兄弟的男性秩序,将对于人类性经验的规则内化在依据男性自身的父子/兄弟血缘谱系之上的性秩序,这不仅生成了男孩在成长为男人生命轨迹中的、对于父亲与男性谱系的绝对依附,也规定了关于女性性经验的一些列话语内容,这些内容甚至包含关于人类性经验的话语禁忌。伊利格瑞的精神分析理论逐一批判俄狄浦斯情结、羡阳情绪、阉割情结等弗洛伊德专用的术语,指出经典精神分析理论中的母性指派等话语阴谋,最终提出建立女性谱系等主张。第四章阐释伊利格瑞后现代女性主义话语理论。伊利格瑞探讨男权话语牢笼长久以来限制女性真实地展现自身的性特质之话语内容,她提出女性必须通过建立围绕女性性特质的语言获取主体性。这种女性主义语言观是在后现代背景下展开的解构主义的颠覆性解读,这是女性主义理论本身在当代发展的一次重要转向,即使得女性文论研究从具体的权利实践层面转向语言实践视野。伊利格瑞采取德里达的延异语言观,主张女性通过采取模仿和游戏的方式,在语言中实现自身语言之直觉的、非目的的、重视身体与性经验因素的特质。第五章阐释伊利格瑞后现代女性主义性别政治理论。伊利格瑞探讨女性受制于人们基于性别的生理、社会内容建构的社会秩序,主张改变人们自由地谈论和处理性经验问题时所采取的的态度,建立健全使人们的性特质得到保护和呈现的社会文化结构和制度框架。伊利格瑞主张用差异的眼光看待差异,这是后现代主义女性文论与传统女性主义权利视域下的女性主义性别政治观点相区别的核心原则,即伊利格瑞从确认女性性经验的独特性角度,将回避差异的理论起点转向尊重差异,将争取男女同权的理论视野扩充至争取人类生命权益的范畴。从理论角度上讲,伊利格瑞指认女性语言可以突破男性二元逻辑模式,而这一主张具备政治意味,即她主张建立语言学意义上的女性性别概念,并主张女性获取一种对标自身性别进行命名的话语权。而从健全权利机制角度上看,伊利格瑞将性别政治批判细化到异性婚恋、生命健康、职业规则以及女性公民权益等层面上,并以此提出一系列具体的确保女性权益的主张。本文第六章是对伊利格瑞后现代女性主义理论进行评价,也包括对一些相关问题的思考。伊利格瑞的理论是对西方传统性别文化秩序的颠覆性阅读,她批驳西方男权社会赋予女性的“女性气质”概念隐藏了以男性为主导的话语规则的工艺和阴谋,此概念被隐喻为一种阳具力量的垄断和扩张。由此,她强调建构性别差异理论,批判平等主义和单极世界,倡导女性性别认同和女性写作;她采用后现代哲学的解构主义立场和福柯式的考古学和谱系学研究方式,提出建立尊重女性生命本质的、具有女性亚文化特征的女性谱系;她还针对女性在社会生活中面临的歧视与困境提出解决方式,这些内容都使她的理论带有鲜明的性别政治批判色彩,可以说,伊利格瑞推动了西方女性主义理论研究的总体进程。像任何一种新的理论建构总要引起争议一样,伊利格瑞的理论也引起一些学者的质疑,这种质疑主要是聚焦于伊利格瑞的理论所呈现出的“生物学本质主义”和“非历史主义”的特征。对于前种评价,本文认为具有一定的道理:伊利格理论建构在女性特殊的身体体验、尤其是女性对性经验体验基础上,这的确呈现出生物学本质主义的特质;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伊利格瑞强调女性性经验的差异性做法,是在于从根本上解构男权话语规定,这也可视为伊利格瑞为寻求女性主义话语根据所做出的努力;而对于后种评价,本文认为,学者们给予伊利格瑞的评价,在总体上应是肯定大于指责。她虽然不是以经典的线性历史学研究方法建构理论,但她用考古学和谱系学方法回溯至人类文明的前俄狄浦斯文明阶段,并以男权话语体系为参照,推导出的女性谱系,可被视为一种历史发生学的研究,因此,学界将她的理论定义为“非历史主义”是偏颇的。当然,我们也应该看到,以男权话语体系为参照提出的女性谱系等学说,在解构男性话语的同时也将自身的理论成果落入女性中心主义的窠臼。伊利格瑞以差异解构男权话语的二元对立逻辑的理论模式,实际上使她的话语理论也落入二元对立形而上学的圈套,这也难免使她的理论呈现出一种微观权力的特点。本文结语部分主要在于从更广阔的视域,认知伊利格瑞后现代女性主义理论的价值与局限。伊利格瑞提出的女性主义话语能够有效地丰富人类语言的表达空间,这主要在于她提出女性要用不断地参与语言游戏和自身的生活实践,并获取主体地位,而无数个女性的具体语言与生活实践打造成女性话语意义的能指链,女性语言因其而不断延异而生成新的样式和意义,这种属于女性的能指世界的总和使得女性在者与其存在相联系,女性由此实现自身赋权。女性语言的打造可以打破男性话语的一统天下之局面,人类语言将因之而丰富多彩。然而,伊利格瑞的学说仍然呈现出一种乌托邦性质,即女性书写女性谱系、树立女神权威的主张无法真正推倒男性诸世纪以来建成的文明大厦,女性语言也将会因过分地强调小范围的意义生成与女性范围间的彼此认同,而导致语言的歧义与“贫困”,这因而导致人们怀疑伊利格瑞的理论带有蔑视社会规则、视人类既有价值体系为虚无的主观主义色彩。但从总体上看,伊利格瑞的理论仍具有帮助女性在文学与语言角度实现自身言说的可能,她的理论能否成为一种学术主流还有待于历史证明。

李婧妍[3](2021)在《20世纪末中国战争小说叙事伦理研究(1978-2000)》文中指出战争穿流人性而过,赋予人性被消耗的动势,人类共有的伦理诉求因极端的生存境遇而被彰显。对这细微生命体验的揭示,是讲述人类整体生存寓言的隐秘手段。战争中对不同伦理诉求的独特意指,带给人们一个独具魅力的学术视域。之所以选择20世纪末这个时间段,是因为1978年至2000年这个时段正好可以包纳进当代文学的三次转型时期: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20世纪90年代末21世纪初。与此同时,以叙事伦理的角度分析战争小说的伦理特质,以发掘人性、文化与文学的深层因素是应予以瞩目的学术领域,但是对此关联性研究却在相当程度上被忽略了。本文主要运用了叙事学的方法,但打破了传统叙事学的封闭性、单一性,试图探究叙事背后的历史文化伦理意涵,同时在微观文本细读的基础上进行宏观的探本返源,并将东西方文艺理论的优长进行整合、互动式研究,以打破叙事形式伦理与叙事内容伦理之间的障碍,分别观照在不同伦理主题下所呈现的叙事形式与内容的风貌。除结语外,论文共分为七章,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第一章绪论部分,论文首先梳理战争小说与叙事伦理的研究情况,虽然国内外学界有着丰富的成果,但尚未见到针对20世纪末战争小说叙事伦理进行全程性探究和深广度探询的研究成果。本文以战争小说叙事形式与内容共同体现的不同伦理主题为主线,分别观照在不同伦理样貌下所呈现的叙事形式与内容的特征,以实现叙事内容伦理与叙事形式伦理合榫的目的。第二章对“战争小说”与“叙事伦理”两个概念在当代中国战争小说的视域下进行阐释。本文所指的“战争小说”即以战争为题材的作品,既包括书写战争本体的作品,亦侧重于对战争中人之生存境遇的文学话语的关注。在叙事“伦理转向”的语境下,“叙事伦理”批评日益彰显为一种重要的批评话语,笔者探讨的“叙事伦理”以文本中故事伦理分析为主,但也不忽视抵达此伦理主题的形式结构,意图统筹分析形式与内容共建的伦理空间,在艺术阐释与伦理互动对话的共鸣中寻找新的可能。第三章探讨的是20世纪末战争小说叙事伦理的观念模态。叙事伦理与作者主体的地位有着重要的关联,作者的创作观念模态深刻影响着不同类型文本对同一种伦理指向的阐释与判断。根据20世纪末战争小说与“十七年”战争小说的历史观、战争观的不同,分为三类:分别呈现对意识形态与历史的修复式、改写式以及试图重建的文本样貌,也即是“隐我修复式”书写,“祛魅改写式”书写与“反思重构式”书写。第四章阐述了20世纪末战争小说身体伦理的苦难叙事呈现出由“遮蔽”到“存在”的特质。“隐我修复式”书写的战争小说虽延续了“十七年”身体政治化的路向,但是身体的主体性却得到了有限的回归,不过,仍存在为启蒙理性献身的倾向;“祛魅改写式”的苦难叙事展现出一种欲望化修辞的特点,而对战争与苦难根源基于人性恶的思索实际上是对身心二分法的反思;“反思重构式”小说将身体伦理加入了存在主义的反思与理性民族主义的沉重内涵,同时对身体暴力细节的刻画也是对战争创伤的再次反思。第五章研究的是20世纪末重塑典范伦理的英雄叙事,显现出典范伦理被重构为“英雄”与“反英雄”合一的指向。“隐我修复式”战争小说的典范伦理呈现出一种对“十七年”英雄祛魅的特征,在叙述话语方面显现出由“史诗”过渡到“抒情”的意图。“祛魅改写式”战争小说的典范伦理呈现出一种以“受难”与“反抗”为特征具有酒神“悲剧”气质的英雄形象,在叙事策略上则呈现出由喜剧向悲剧的走向。“反思重构式”战争小说呈现出“英雄”与“反英雄”合一的伦理特质,并有着建立一种新典范伦理的诉求,这种诉求表现为:具有在世的真实性、表达对生命之美的敬意、正视对幸福经验追求的自由。第六章探究的是20世纪末战争小说中革命伦理的历史叙事,其叙事指向呈现出一种革命资源感性解放的样貌。“隐我修复式”书写通过对既往革命伦理的修补,加入了反思国民性的内容;“祛魅改写式”书写则通过对“后革命语境”下思维的裂变、多视角书写的策略等对历史进行多角度的言说,呈现与众不同的“真实感”;“反思重构式”战争小说则以知识分子立场补充了革命伦理民主方面的内容,表现在对革命话语的民主性言说、“对话”式的书写策略等。第七章主要是对20世纪末战争小说叙事伦理的反思。20世纪末战争小说的叙事伦理呈现出“异质混成”的特征,而这种特性可以说是中国经验现代性的确证。同时,这些战争小说在创造并抵达独特中国经验时,均呈现出对话性、本土性与人文性特征,而基于这三个层面上中国经验的建立,对于在全球化语境中建立洋溢本土气息的中国叙事与提高文化自信有着重要意义。当然作为一种研究方法的叙事伦理并非是完美无缺的,在现代性尚未完全降临中国的社会语境中,其仍存在着缺乏现实伦理参照的自我阐释、过于强调个体存在而忽视个体与社会之间的张力、将修辞与伦理割裂等不足,亟待学界共同解决。

杨静静[4](2020)在《延安文艺的妇女想象 ——以延安文学与版画为中心》文中指出延安文艺的特殊性决定了它的重要性,它既是二十世纪前半叶中国文艺的组成部分,又是新中国文艺的基本雏形和未来走向,其文学亦如此。作为革命战斗工具的延安版画展示出一幅幅历史画卷,同样属于延安文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文以延安文学与版画为中心,从跨学科研究的角度出发,运用女性主义理论、互文理论、历史学、社会学、艺术学、文本分析等理论资源和方法来考察其中的妇女形象,探讨研究延安文艺的妇女想象。本文对延安文艺妇女形象的考察,以其文学和版画为中心,运用互文性的研究方法,发现延安文学作品与版画中的妇女形象既有独立、并列的关系,也构成了重复、转移、强调、补充等互文关系。二者在意识形态、民族主义、民间文化、文艺政策、接受者的期待视野等因素的影响下,对所塑造的妇女形象形成了高度的一致性,具有政治文艺的特点;同时,由于文学与版画的形式不同,即“诗与画”在构思与表达上的差异,“诗中的画不能产生画中的画,画中的画也不能产生诗中的画”(莱辛),以及创作者的生活经历、情感和性别身份等的不同、创作诉求的侧重有别,形成了延安文学与版画在妇女形象“书写”上同质建构下裂隙出的异质效应。本文主要分成三部分。第一部分:延安文艺对妇女地位的表现。主要论述解放区延安对妇女身份的形塑,使之成为革命参与者、财产拥有者、政治选举者,实现了妇女从无到有的身份认同;在科学文化的启蒙语境中塑造了妇女的新形象——剪发放足、读书识字、讲究科学卫生;具体表现了妇女地位由过去的依附之物到从身体到精神的现在有“权”之人的转变。第二部分:延安文艺妇女形象的类型塑造。对延安文艺妇女形象进行分类探究:第一类是封建落后型妇女;第二类是英雄母亲型妇女;第三类是革命新生型妇女。封建落后的妇女形象与革命先进的妇女形象形成鲜明的对比,体现了传统夫权社会对女性的戕害以及新政权对封建落后妇女的改造;英雄母亲送子参军,舍私为公、不惧牺牲,同时,战争中的母子因共同的民族主义价值观超越一般血缘伦理关系,重新缔结了新母子关系;以革命为大义的革命新生型妇女被纳入社会公共空间,一方面知识女性接受革命话语的改造,家庭情感变得公共化、组织化与政治化;另一方面农村妇女在边区政府的帮助下展开新生活,表现其思想状态和精神面貌的改造过程。第三部分:延安婚恋题材的互动与悖论。在延安语境下,边区政府以法律条例的形式让女性拥有婚姻自主权,妇女获得婚恋自由;文学作品与版画展示的美满婚姻形成呼应,突出表现政治力量对婚姻关系的强势主导作用。文学作品既书写了女性的婚恋自由,也表现了妇女解放的有限性,揭示了男性贞操观对女性身心的桎梏;在革命队伍中,婚配资源自动向男性干部倾斜,年轻的知识女性陷入被组织“分配”好的婚姻关系中,以及男性以“革命”、“进步”为政治正确理由抛弃“落后”的“糟糠之妻”,遮蔽女性的生命诉求。

林玮婧[5](2020)在《时代与自叙的哀歌 ——庐隐创作哀感论》文中研究说明庐隐是“五四”新文学拓荒时期的重要女作家,是文学研究会第一批成员中唯一的一位女性,是接受男权话语启蒙而最早觉醒的现代女性作家之一。庐隐身处感伤的“五四”时代,感染了时代的悲伤情调,其大学时期又适逢新文学运动,亲身经受了“五四”文化思潮的洗礼,对“五四”新文化感同身受。庐隐响应新文化与新文学运动的“启蒙”号召,是以问题小说创作登上文坛,因此她的文学创作之路与“五四”时代的影响分不开。庐隐在小说中以女性特有的细腻笔触塑造了一系列在时代思潮感召下成长起来的“五四”新女性形象,写出了女性在这个新旧交替的时代所遭受的不幸与悲苦,因此其作品中大都弥漫着浓厚的哀伤情感。为了能够更加深入解读庐隐,了解庐隐创作中的时代感伤情调与意义,本文以哀感为审美视角,审视庐隐的创作历程与作品,试图探究如下问题:庐隐是如何被“五四”浪潮推动,一步步走上文坛而成为新文学第一代女作家的?她如何感应“五四”时代诸多社会与文化风潮,又为何加入“问题小说”创作队伍?她的作品如何书写“五四”新文化运动关注的问题?如何在男性启蒙中抒写女性?其作品与“五四”文化的契合度如何?又具有何审美特点?笔者认为:1.作为新文学第一代作家,她的创作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旨归相一致,与“五四”新文学书写的整体性相契合,是“五四”问题小说与女性书写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因而也感染了“五四”文学悲凉的哀伤气氛。2.其创作与“五四”文学女性解放与言说相一致,加上自身独特的人生经历与女性自我感受,她的作品既具有自叙传自我感伤书写的悲悯,又成为时代哀伤呐喊的哀歌。围绕以上问题,论文将从三个部分展开论述:第一章结合“五四”文坛的悲剧氛围以及沉郁的悲剧意蕴,试图还原庐隐所处的成长环境,以探寻她如何被时代风潮感应走上文坛,及其作品如何反映时代风潮等等问题。此章以庐隐早期发表文章的报刊《小说月报》为视窗,探寻“五四”文坛的哀歌性以及文学研究会对庐隐价值观、文学观的影响。第二章以“五四”情爱小说写作传统为切入点,通过庐隐自身坎坷的爱情经历及其作品中的性爱叙事等,探究庐隐爱情的自叙性色彩与时代哀歌性之间的关联性。第三章从情绪的悲哀美、意象的凄清美以及语言的古典美三个方面解读庐隐作品的独特悲剧审美品格,并探讨其审美的悲剧品格与“五四”时代新文学悲剧审美氛围的关系。

谢秋[6](2020)在《新历史主义视域下的网络都市言情小说女性意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立足于新历史主义的相关理论对网络都市言情小说中蕴含的女性意识进行研究,从作家书写、作品呈现、读者接受三个方面进行考察。这三方面既各自独立又交叉相融,从而构成网络都市言情小说女性意识研究的完整内容。从宏观层面开始对网络文学进行划分,发现其创作者在书写中呈现出明显的性别分流的趋势。进而聚焦到微观层面的各种类型文,发现有着浓厚女性色彩的网络都市言情小说在书写上呈现出“去中心化”与“当下性”的特征,有着女性意识的鲜明印记。主要表现两个方面,其一是由生理性别和社会性别构成的性别意识的彰显,即两性气质在差异的前提下逐渐相融,女性不在是顺从男性的“天使”,她们走出家庭走向社会成为职业型女性,有了“流动性”的现代人格。其二是在欲望叙事下主体意识的显现,即创作者通过对女性被压抑的性欲望的描写,将女性主体感受最大化,展示女性主体复杂的生存体验。因此网络都市言情小说在叙事上重视细节,有着较明显的伦理判断,从而对传统的宏大叙事进行解构,实现了新历史主义所倡导的以“小写历史”复现“大历史”。不可否认网络都市言情小说在书写中对女性意识的自然流露,但它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只有全面的认识它对女性意识的张扬与抑制才能为网络都市言情小说的健康发展肃清道路。

魏蓓[7](2019)在《1980年代以来中国大陆女作家小说的电影改编》文中认为电影自诞生起就与小说有着密切的关系。小说改编成电影是小说传播的有效途径。1980年代以来,中国大陆女性作家的小说频频被改编成电影。作为两种不同的艺术呈现方式,它们之间的相似与差异也就有了特别的意义。从纵向来看,这一时期女作家小说电影改编表现出一些阶段性特征,潜隐着中国当代社会思想氛围和精神态度的历史变迁。20世纪80年代,在人道主义指引下,改编经历了“人性的复归”到“女性身份意识的萌醒”的过程;90年代,在商业化大潮的冲击下,改编观念相对自由、灵活,女作家参与改编的现象却减少,导演的地位凸显,改编作品中的女性渐被遮蔽;进入21世纪后,在消费主义导向下,不仅改编数量众多,题材和类型更加多样与广泛,部分改编作品在更多地展现普通人的现实生活与情感世界的同时,突显时代女性的独特性。女作家小说的电影改编也带来了主题意蕴的多重演绎、形象内涵的双重变奏、叙事策略的多维变化等相关问题。主题方面,在“忠实于原着”的基础上有不同的形式演绎,还原、变通以及延伸等。有些女作家小说的主题在电影中出现通俗性的转移,尤其是90年代以来一些女作家小说中对历史叙事的关注在电影中被消解,主题也随之简化与弱化。还有些女作家的小说改编成电影后出现主题意蕴的重构,影片与原作的主题大相径庭,这是主题的置换与颠覆。通常而言,女作家往往从女性的视角来审视其创作中的人物,而改编电影并非都由女性来编剧或执导,从虚构的小说文字到可观的银幕塑造在不同性别的导演执导中,人物形象便有了不同的表现形式:女性导演执导的电影中对女性形象的主体意识有所强化;男性导演对女性意识则有所弱化,而美化男性形象。同时,女作家小说中的某些次要人物在改编的电影中被重新塑造,女性导演往往突出女性主导性与性别色彩;多数男性导演则消解小说原着中的隐含主题。此外,女性导演常增加情感因素、凸显情节的曲折动人;男性导演则淡化女性人物精神世界的开掘、增加人物行动的比重。叙事策略方面,女作家小说的电影改编呈现出较为鲜明的特征,即多维变化的讲述方式,主要体现在对第三人称叙事视角的偏爱和多元叙事视角杂糅,以及女性叙事视角的选择;在时间的选择层面将人物至于特定的时代,在时间的顺序安排上采取非线性叙事,兼用倒叙、插叙,增加悬念和寓意,在时间的变形层面常借助时间的省略,片段性地突显女性的人生剪影;在叙事空间的截取与呈现上隐含对人物“宿命”的某种纠葛。总体分析与对比女作家小说中表现出的女性意识在电影改编后发生的变化,彰显了女性主义在当今社会的主流传媒中的现实处境。女作家小说的电影改编在扩大女性文学传播途径、丰富电影类型、增添独特魅力等意义的同时,给小说原着带来某些负面的影响和突出情感发展、忽视其他因素等方面的问题,这为当代作家小说的电影改编提供了某些值得借鉴的经验得失。

唐书哲[8](2019)在《规训与抗争:美国华裔文学中的语言、文本和空间越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越界是对现有边界的跨越和既定秩序的挑战,是少数族裔跨越基于种族的各种压迫性边界,拓展生存空间的重要手段。美国主流社会以种族为中心建构各种边界,试图维持以白人为中心的种族秩序。华裔在美国面临来自主流社会的规训,并试图跨越压迫性的边界。作为再现华裔在美国生活经验的文学作品,美国华裔文学再现了华裔在语言和空间等方面的越界经验。美国华裔文学也中出现了作家的族群身份和主人公的族群身份呈现出差异或超越美国华裔文学传统题材和主题的越界文本,构成了美国华裔文学中的文本越界。就美国华裔文学的越界研究而言,学界多关注华裔文学在种族、性别和文化上的越界现象,研究的重心不在越界本身,而在华裔的身份认同,对文本和空间越界关注不够。研究美国华裔文学中的语言、文本和空间越界,既可以分析边界的运作机制、华裔的越界策略和华裔经验的变化,为华裔族群提供借鉴,又可以考察美国华裔文学跨界、去族裔化和多元化的发展趋势,拓展美国华裔文学的创作和批评空间。论文围绕美国主流社会对华裔的规训和华裔的抗争,在美国华裔文学的谱系中,讨论华裔文学中的语言、文本和空间越界,认为华裔文学中的语言、文本和空间越界在本质上表现为华裔和华裔作家对主流社会种族主义意识形态的逾越。论文以规训和“越界”为理论框架,从“解域”、“越界文本”以及空间与权力和意识形态之关系的角度,聚焦美国华裔文学中的语言、文本和空间越界,分析边界的运作机制,解读华裔和华裔作家面临的规训和他们跨越压迫性边界的越界行为,并探讨越界的意义。论文第一章以汤亭亭的《中国佬》《女勇士》和赵健秀的《唐老亚》为研究对象,从沉默与言说、言说的形式、言说的内容三个方面探讨美国华裔文学中的语言越界。就沉默与言说而言,美国主流社会期待早期华人以沉默被动、缺乏主体性的种族“他者”形象出现,维护白人的权威。《中国佬》中以叙事者的伯公为代表的早期华人以“捣鬼者”的形象出现,使用编码的语言进行言说,逾越了不许说话的戒律,彰显了华人的主体性。在言说的形式上,华裔面临来自标准英语及其背后主流社会意识形态的规训和宰制。他们跨越语言边界,从本族裔语言中吸取元素,打破标准英语的规范,形成了一种带有族裔色彩的英语,既传达了族裔经验,又对标准英语及其背后主流社会的意识形态进行“解域”。《女勇士》中以鬼故事为代表的非理性言说再现了华裔在美国越界的勇气和策略,解放了华裔被主流社会压抑的语言成分,解构了美国主流社会逻各斯中心主义的文化霸权。此外,美国华裔文学跨越语言和文化边界,形成了语言上的“杂糅性”和“陌生化效应”,实现了不同语言文化及其背后价值观的对话。第二章聚焦美国华裔文学中的文本越界,以谭恩美的《拯救溺水鱼》和伍绮诗的《无声告白》为例,在美国华裔文学的谱系中以点带面地探讨文本越界,重点分析文本越界的方式以及文本越界对华裔文学创作和批评的启示与挑战。文本越界是指文本中作家的族群身份和主人公的族群身份呈现出差异,或文本超越了华裔文学的传统题材和主题。本章分析了两类文本越界现象——经典华裔作家书写普适性主题的文本越界、新生代华裔作家革新华裔文学传统题材和主题的文本越界,并借此分析当前华裔文学创作跨界、去族裔化和多元化的趋势。第一节结合“越界文本”的概念,在考察美国华裔文学边界的基础上,指出华裔文学边界的人为建构性和流动性,并界定美国华裔文学中的文本越界。第二节分析《拯救溺水鱼》的文本越界,认为作品探讨人权与传媒等主题,超越了以华裔经验为内核的美国华裔文学传统题材和主题,表现出明显的去族裔化倾向。第三节解读《无声告白》的文本越界,认为文本整合了传统美国华裔文学中基于性别的父系书写传统和母系书写传统,通过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揭示“血统”与“认同”之间的矛盾,以及种族和性别歧视的创伤,性别批评指向是美国社会的性别歧视。美国华裔文学中的文本越界拓展了华裔文学的创作和批评疆域,挑战了暗藏在文学创作和批评中的种族隔离现象及其背后的种族主义意识形态。第三章考察美国华裔文学中的空间越界,选取天使岛移民检查站、唐人街和唐人街之外的美国本土三个空间,分析具体和抽象的空间边界的建构方式,探讨华裔为拓展生存空间的抗争。《埃伦诗集》折射了早期华人在美国的空间经历和体验,美国主流社会将种族主义思想融入空间的规划和使用中,并通过各种规训手段来控制华人的身体和主体,对华人造成了巨大的创伤,华人通过刻写诗歌,利用“再现的政治”进行反规训的抗争。邝丽莎的《在金山上》再现了空间与种族和资本的关系,美国主流社会对华裔的空间区隔以及对华裔生存空间的话语建构与种族主义思想合谋,服务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需要。邝泗通过坚守唐人街这一异质和否定的空间和异族通婚等策略来跨越压迫性的空间边界。哈金的《自由生活》刻写了华人在新的社会历史语境中的空间体验,表现在具体意义上的地理空间和抽象意义上的精神空间两个方面。以武男为代表的华人新移民在隐蔽的空间限制下,因物质和精神空间的缺位而感到强烈的存在危机。武男通过异化劳动安家置业,确立了物质世界的中心,然后自我放逐,与异化的现实保持距离,通过诗歌创作建构了精神家园,确立了精神世界的中心,解决了存在危机。华裔的空间经验表现出从明显到隐蔽、从“必要”到“奢侈”的历时性变化,既是具体的地理空间经验,又是抽象的心理和精神层面上的空间经验。华裔所面临的边界和规训随着历史语境的变迁表现出从明显到隐蔽、从暴力到温和的转变,社会历史语境的变迁也为华裔的越界提供了助力。通过研究美国华裔文学中的语言、文本和空间越界,可以发现边界的运作机制和华裔的越界方式,把握当前华裔文学创作的趋势,扩大华裔文学的创作和批评空间。论文试图强调,作为社会文化建构,以种族为中心的各种压迫性边界是美国主流社会为不同族群及其文化划定疆域、维持种族和文化秩序的重要手段,它们限制了华裔的生存空间和生命体验,以及华裔文学的题材和主题。只有跨越这些压迫性的边界,才能在客观上改善华裔的生存状况,扩大华裔文学的创作和批评空间。

孙葳[9](2017)在《新世纪言情类型小说的生产与表征》文中研究表明新世纪以来,随着网络技术和移动传媒的迅猛发展,在传媒资本的驱动下,主要依托网络媒介生产、传播和消费的类型文学迅速崛起,言情类型小说作为其中一个主要类型也迎来了发展的高峰。论文对新世纪言情类型小说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考察,通过对其生产方式、文本模式等方面的深度把握,力图揭示这一文学和文化现象所表征的时代症候与性别诉求,发现蕴藏在这种新形态大众文学中的新的文学可能。论文的绪论简要梳理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网络文学的发展历程,网络文学如何完成了向类型文学的范式转换。西方类型学理论、类型电影理论为其提供了理论支撑,以盛大集团为代表的大型资本介入文学市场客观上促使了网络文学类型化趋势,近五年来移动终端的参与又一次改变了言情类型小说的创作生态,类型文学完成了从免费到付费,从多种体式并重到以长篇小说为主要形式的变化。第一章主要把言情类型小说放在文学史的脉络中考察,简要追溯我国言情小说发展的历史:从明清才子佳人小说、晚清狭邪小说,到上世纪初“革命+恋爱”与海派言情,再到八十年代以来女性主义文学创作实践与以琼瑶为代表的港台言情小说,以及九十年代以来的网络文学创作潮流,都深刻地影响了新世纪言情类型小说的创作。第二章深度把握在资本、媒介、已有的文学传统等多重力量的作用下,新世纪言情类型小说所呈现出的特定的文本结构特征。显然,言情类型小说在新世纪的海量作品呈现出高度类型化的文本特征,这体现在小说的时空体式、情节和人物设置以及话语风格等多个层面。无疑,文本结构既在很大程度上与当下青年读者情感结构契合,又表征了当代社会中政治、经济权力乃至性别权力等权力形态之间关系配置的变动。本文的第三章则是通过对一些典型文本的细读及特殊类型的剖析,力求揭示出言情类型小说话语中暴露出的个体如何在当下复杂的权力结构中想像自我、认知现实。新世纪言情类型小说的创作者和读者群体主要是女性,本文第四章集中探究这一类型小说所彰显出的围绕性/别权力的抵抗问题。应该说,大多基于爱情神话的性/别抵抗是暧昧不清的,在爱情神话的虚饰下无法隐藏的又往往是对父权制的仰视与屈服,由女性作家创作的言情类型小说中却潜藏着大量的男权中心主义视角,这与言情类型小说的固有的写作传统不无关联,也是对当下社会主流价值观念的曲意迎合。作为一种主要由媒介资本操控的文学生产,新世纪言情类型小说在更大意义上显然是症候式阅读的范例,但即便如此,我们也不能忽视在这一话语空间可能出现的对既有权力结构尤其是性/别权力机制的抵抗,当然,这种抵抗显得如此微弱,但还是在话语戏仿、经典解构以及新媒体语境下读者的生产式参与中得到一定程度的展现。本文第五章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较为详尽的探讨。

金华[10](2017)在《中国现当代女性诗歌女性意识诉求的嬗变》文中指出中国现当代女性诗歌是中国现当代文学特别是女性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选择中国现当代女性诗歌女性意识诉求的嬗变这一课题,将中国从近代至当下的女性诗歌作为一个历时性与共时性相结合的整体,综合运用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文化学、社会历史学等方法,梳理阐释中国现当代女性诗歌女性意识诉求的嬗变历程,探索和总结女性诗歌女性意识演变发展的内在规律,以展现出中国女性文学中女性解放与发展的现代性进程。女性诗歌之所以能够承载并表现女性意识诉求,是诗歌的特质和诗歌的“性别”呈现特点所决定的。诗歌作为人类起源最早的文学样式,其艺术精神所体现的通过诗的思维、语言的生命律动去表达人的生存体验的特质,就是人的最本真的内在情感的抒发,是神话精神的实质。诗歌这种文学形式本身虽无“性别”区分之说,但因吟咏者性别的不同,确实存有“性别”特征,并且其源自的注重表现与形式的诗的思维和注重情感表达的语言逻辑,也较其他文学文体更利于“性别”的呈现。因此,作为表现女性追求自由与解放的生存体验和意识诉求的艺术形式,女性诗歌所体现的就是反抗女性意识被社会政治与伦理文化层层压抑的非本真化的生存体验,是女性意识一旦觉醒后对消泯性别差异的本真化的生存体验的追索,是追求人的解放与自由的本真生存的神话精神的体现。为明晰本文的论述,本文对女性意识和女性诗歌的概念内涵作了界定和阐释。本文所指的女性意识,是指女性对于自身作为女人在历史与文化传承意义上的心理层面及生命体认方面的一种价值体验与认知,体现为性别意识、自我意识和主体意识三个层面。这三个层面具有相互包涵与相互作用的关系,在女性争取自由与解放的现代性进程中,由于社会发展与女性自我认知的程度,使得对这三个层面的诉求,表现出历史阶段性的侧重。本文所称的女性诗歌,是指发端于“五四”时期的能够展示女性意识由觉醒、抗争到认知、体悟、张扬等演变过程的,体现女性文化及女性意识独有特点的诗歌文本,其核心是追求人的自由与解放,追求实现女性自身的生命价值。中国现当代女性诗歌的发展历程,艺术地展现了中国女性女性意识诉求嬗变的现代性进程。中国现当代女性诗歌的发展历程是与中国现当代社会历史、政治文化的变革与发展紧密联系的,这也是文学时代性特征使然。中国传统文化的制约与规训,使得中国女性难以像西方妇女通过女权运动那样自己走上争取自身解放与平等的道路,她们唤醒自身的女性意识,必然要借助于时代的社会变革与文化思潮对传统的反叛与解构。从诗歌的历史传承看,中国古代社会以宗法观念为核心的父权文化特质,以及由父权文化所形成的道德伦理秩序对女性的“规训”,使得古代女性诗人的文本作品必然表现“春闺秋怨”的主题。即便有李清照这样杰出的女性诗人,其女性“自我”的表现还是停留在女性的情感层面,而非女性意识的诉求。晚清时期以戊戌变法所引领的时代变革,催生了以秋瑾为代表的近代女性诗人冲破“规训”的侠唱,实现了近代女性诗人文本中女性意识的初显。当社会历史发展到尊重并解放“人的意识”的阶段,便必然带来女性意识的真正觉醒。“五四”新文化运动和西方的女权运动交互作用,成为中国现代女性意识觉醒的促进剂。当新文化运动所开启的反封建、反传统思潮与西方追求男女平等的女权运动思潮相融合,使得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便成为了思想启蒙的时代,尊重女性、呼唤平等、追求自由,一时成为时代的强音。冰心、石评梅、林徽因等等女性诗人,将觉醒的女性意识注入到她们的诗歌文本中,母爱情怀、爱情主题、个性自由等等凸显女性自我意识和性别意识的文本主题一时成为她们的表现主旨,实现了现代女性诗歌女性意识觉醒的群体性展扬。虽然现代女性诗歌因受到时代社会政治、文化的制约,所承载的还是初步自觉的女性意识,并不完整而深刻,但这种觉醒却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同时,现代女性诗歌在诗歌的语言、结构及表现形式上,均取得了极高的艺术成就,是二十世纪中国女性文学史上的第一个高峰。中国现当代女性诗歌的发展受政治因素的影响极为深重。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开始的民族救亡运动,特别是抗战爆发,为文学与诗歌提出了“救亡图存”的功能指向,以丁玲、杨刚等为代表的女性作家和诗人便在她们的诗歌文本中开启了女性“主体意识”的时代呈现,诗歌主题尽显时代的政治抒怀;建国后的十七年,中国妇女的“跃进式”解放和文艺为政治服务思想的确立,使女性诗歌开始了政治代言式的文本创作。在这样的政治主导时代,女性的“主体意识”变奏凸显,性别差异被政治消泯,女性的自我意识和性别意识也自然地被遮蔽,女性诗歌在诗歌的审美艺术性上自然也就难有作为,至少在艺术成就上,这一时期的女性诗歌可以说处于低谷期。时代变革和文化思潮的冲击对女性诗歌和女性意识诉求的影响在新时期又一次显现。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启了一个新时代的思想解放浪潮催生了当代女性诗歌自我意识的绽放。“朦胧诗”的代表人物舒婷是女性诗歌从政治主导向为“我”而歌的一个转折和新的开始,由此,以王小妮、傅天琳、伊蕾等为代表的女性诗人在八十年代呈现出了彰显女性自我意识诗歌文本创作的“井喷”现象,这也是对文学主体性的强有力的呼唤,是对“人”的主体性复兴的欢歌。至九十年代,西方女性主义思潮与女性诗歌相遇,使得以翟永明的“黑夜意识”和唐亚平的“黑色意识”为代表的女性主义诗歌开始了“后诗潮”的个性化展现,性别意识逐渐强化。新时期和“后诗潮”时期,“自我”的寻找与建构成为女性诗歌的核心主题,在艺术追求上开始体现明显区别于男性的女性诗歌语言和结构模式,并逐渐达到自觉的、有意识的女性诗歌创作的高峰。新世纪文化现象的多元化呈现使得女性诗歌女性意识走过了由迷失到重构的调整过程。消费文化、大众文化等世俗文化的冲击,深层次地影响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与建构。“崇高”价值观的“退场”,女性意识特别是承自八九十年代至为高扬的自我意识自然面临茫然无措的境况,女性诗歌所展现的女性自我也必然处于迷失状态。之后,因对西方“身体写作”概念的“误读”,女性诗歌也一度进入了文本创作的审美误区。迷失过后,女性诗歌的表现主题再次发生了改变,对人性本质的拷问、对人的自身生命潜在状态的发掘以及非理性的生命景观的描述,使得女性诗歌开始了超越性别的自我重构之旅。从中国现当代女性诗歌女性意识诉求嬗变的历程看,其发展演变既有时代政治、文化等外部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也有诗人本身和诗歌本身内在规律与规则等内部因素所起的作用。现当代女性诗歌确实取得了堪与男性诗歌比肩的艺术成就,但也存在着因各种外部因素影响发展不平衡、自身整体缺乏诗学理论观照以及诗歌语言结构艺术表现缺乏独创性等缺憾。但不管怎么说,中国现当代女性诗歌的发展历程真实地呈现了女性诗人寻找与建构女性诗歌自身语言体系乃至女性文化的过程,真实地展现了中国女性追求自由解放的现代性进程,女性诗歌的未来发展值得期待。

二、大写的“女”字——二十世纪90年代女性文学片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写的“女”字——二十世纪90年代女性文学片论(论文提纲范文)

(1)社会转型期“70后”作家的城市书写(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及选题意义
    1.2 前期研究综述
    1.3 主要概念说明
    1.4 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第2章 社会转型与“70 后”作家的城市文学
    2.1 社会转型:“70 后”作家的城市文学活动语境
        2.1.1 “70 后”作家城市文学活动的历史语境
        2.1.2 “70 后”作家城市文学活动的文化语境
    2.2 适变而生:“70 后”作家城市文学的登场
        2.2.1 “70 后”作家命名与“70 后”作家的城市文学出场
        2.2.2 “70 后”作家的身份建构与其城市文学的特色性书写
        2.2.3 “70 后”作家城市文学创作的自身诉求与写作姿态
第3章 负重而行——“70 后”作家的城市底层书写
    3.1 “失根”之痛:下岗工人的底层生存
        3.1.1 下岗工人风光不再的生存困境
        3.1.2 下岗工人再度出发的生存自救
    3.2 此身何处:城市乡民的“他者”生存
        3.2.1 城市乡民漂泊人生的迷惘与执着
        3.2.2 城市乡民进退两难的无奈与尴尬
    3.3 庸常人生:城市平民的平凡生存
        3.3.1 城市平民窘迫处境的烦恼生活
        3.3.2 城市平民安贫乐道的诗意光阴
第4章 欲海沉浮——“70 后”作家的城市精英书写
    4.1 精英梦想:走在精英路上的奋进与失落
        4.1.1 青葱岁月里精英成长的懵懂前行
        4.1.2 成年拼搏中精英成长的坎坷起落
    4.2 精英群像:城市欲望中的困惑与守正
        4.2.1 知识精英:欲望诱惑与理性守持的碰撞
        4.2.2 白领精英:“世俗”生存与精神守真的纠葛
        4.2.3 企业精英:利益渴望与心存良知的博弈
第5章 身体诉说——“70 后”作家的城市女性书写
    5.1 性/女性:“身体诉说”中女性的另类生存
        5.1.1 欲望的性:对感性生命快感的放逐
        5.1.2 青春的性:解放肉体的精神虚空与困惑
        5.1.3 癫狂的性:两性关系中的错位迷失
    5.2 城市/女性:“身体诉说”中女性的城市生活
        5.2.1 繁华生活:在奢侈物化生活之中徘徊
        5.2.2 凡俗生活:不能缺失的“蝴蝶的尖叫”
    5.3 “70 后”女性作家城市书写何以用“身体诉说”
        5.3.1 “身体诉说”的历史由来
        5.3.2 “身体诉说”的现实原因
        5.3.3 “身体诉说”的作家自身因素
第6章 “70 后”作家城市文学的价值与意义
    6.1 “70 后”作家城市文学对于文学创作的突破与创新
        6.1.1 现实主义的别样书写
        6.1.2 文学叙事的个性化呈现
        6.1.3 感性写作的文学准入
    6.2 “70 后”作家城市文学对于审美文化的冲击与重构
        6.2.1 文学审美趣味的变化
        6.2.2 文学审美标准的嬗变
        6.2.3 文学审美价值的重构
    6.3 “70 后”作家城市文学的“代际”作用与意义
        6.3.1 经由“70”后文学由政治化、精英化向商业化、市场化发展
        6.3.2 经由“70 后”理性写作与感性写作共存
        6.3.3 经由“70 后”精英文学走向大众文学
结语:“70 后”作家城市书写——一个历史阶段的文学记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2)伊利格瑞后现代女性主义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女性主义研究进入后现代语境
        1.1.2 后现代视域下研究伊利格瑞女性主义理论的当下意义
    1.2 前期研究成果综述
        1.2.1 伊利格瑞着作译介情况
        1.2.2 国外对伊利格瑞研究情况
        1.2.3 国内对伊利格瑞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1.3.1 研究方法
        1.3.2 创新之处
第2章 后现代文化思想与伊利格瑞后现代女性主义理论的关联
    2.1 后现代文化思想及其对伊利格瑞的影响
        2.1.1 拉康精神分析学说对于伊利格瑞的影响
        2.1.2 德里达语言观与差异观对于伊利格瑞的影响
        2.1.3 福柯权力话语理论对于伊利格瑞的影响
    2.2 后现代女性主义文化取向及其同伊利格瑞的关系
        2.2.1 伊利格瑞对于波伏瓦的女权主义学说的发展
        2.2.2 伊利格瑞对于克里斯蒂娃符号学女性主义主张的借鉴
        2.2.3 伊利格瑞对于埃莱娜·西苏的阴性写作理论的迎合
第3章 伊利格瑞后现代女性主义精神分析理论
    3.1 “窥视”检验——精神分析学说的女性主义阐释
        3.1.1 伊利格瑞对“俄狄浦斯情结”的解读
        3.1.2 伊利格瑞对“羡阳情绪”理论的颠覆
        3.1.3 伊利格瑞对“死本能”概念的重新定义
    3.2 “非一之性”——女性的性别认知
        3.2.1 伊利格瑞对于“阉割情结”话语规定的挣脱
        3.2.2 伊利格瑞批判“女性抑郁症”并尝试性别话语实践
        3.2.3 伊利格瑞尝试“女性复制女性”的性别阐释
    3.3 找回“弑母”神话——重塑女性文化谱系
        3.3.1 伊利格瑞批判“母性指派”和母职谱系在西方思想和制度中的缺席
        3.3.2 伊利格瑞争取母职谱系同父职谱系共存而非将其取代
        3.3.3 伊利格瑞否定“布娃娃”游戏并重建女性文化谱系
        3.3.4 伊利格瑞主张的基于母女关系的女性文化谱系内涵
第4章 伊利格瑞后现代女性主义话语理论
    4.1 语言的“性别化”——女性言说何以可能
        4.1.1 伊利格瑞女性主义话语体系与男性主导话语的关系
        4.1.2 伊利格瑞女性主义话语体系与之前女性主导话语的差异
        4.1.3 后现代女性主义话语体系是基于女性特质的社会文化书写
    4.2 “女人腔”——女性话语特质
        4.2.1 触摸式——女性语言的身体属性
        4.2.2 模糊性——女性语言的隐喻属性
        4.2.3 感知性——女性语言的非逻辑性
        4.2.4 非线性——女性语言的非目的性
    4.3 模仿演练——女性获得话语权的方式
        4.3.1 女性语言需要将女性继续“停留在女性中间(among themselves)”
        4.3.2 作为人称的、个体的女性“你(you/tu)”在女性共在中的登场
        4.3.3 女性语言确立了你——她——我(tu-elle-je)的立体的人称链条
第5章 伊利格瑞后现代女性主义性别政治理论
    5.1 话语的内在力量——言说行为中的政治意味
        5.1.1 伊利格瑞的女性话语是寻求社会公正的必要手段
        5.1.2 伊利格瑞“女性世界”视角下“男性世界”的缺陷
        5.1.3 伊利格瑞的女性理念对于男性认知形而上学的突破
    5.2 以“二”代“一”——建构女性主体的设想
        5.2.1 伊利格瑞批判由男性性经验主导的人类语言“性别”现状
        5.2.2 伊利格瑞辨析女性由“她”成为“非他”的语法性别的过程
        5.2.3 伊利格瑞主张建立语言学意义上的性经验和性别概念
        5.2.4 伊利格瑞主张建立一种女性身份认同或作为一种所有权的性别观
        5.2.5 伊利格瑞主张建立女性主体的构想
    5.3 重构性秩序——走向女权主义
        5.3.1 伊利格瑞批判男性话语对女性神体系的篡改及其所致的社会问题
        5.3.2 伊利格瑞主张重建女性神体系和复兴女神权威
        5.3.3 伊利格瑞重建女性权益的具体内容
第6章 对伊利格瑞后现代女性主义理论的评价与思考
    6.1 对伊利格瑞后现代女性主义理论的评价
        6.1.1 对西方传统性别文化秩序的颠覆性阅读
        6.1.2 强调性别差异的理论建构
        6.1.3 性别政治特色的批评实践
    6.2 对伊利格瑞后现代女性主义理论有关学术评价的思考
        6.2.1 如何看待“生物学本质主义”的学术评价
        6.2.2 如何看待“非历史主义”的学术评价
结语: 伊利格瑞后现代女性主义理论的价值与局限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3)20世纪末中国战争小说叙事伦理研究(1978-2000)(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选题缘起
    1.2 研究现状
        1.2.1 战争及中国当代战争小说研究
        1.2.2 叙事伦理研究
    1.3 研究方法与意义
        1.3.1 研究方法与论文结构
        1.3.2 研究目的与创新
第2章 界定与理论:“战争小说”与“叙事伦理”的概念阐释
    2.1 战争与战争小说
    2.2 伦理、道德与叙事伦理
        2.2.1 伦理与道德
        2.2.2 伦理与文学
        2.2.3 叙事的伦理转向与叙事伦理
第3章 修复与重建:20世纪末战争小说叙事伦理的观念模态
    3.1 隐我修复式的战争书写
        3.1.1 以人性修复历史的“新启蒙”语境
        3.1.2 “归来者”的“隐我”与群化精神意向
    3.2 祛魅改写式的战争书写
        3.2.1 间接的历史感悟与主体性历史思考
        3.2.2 重释历史与人性的“祛魅改写”
    3.3 反思重构式的战争书写
        3.3.1 由“多元”到“断裂”的文化语境
        3.3.2 民族主义的“反思与重构”
第4章 由“遮蔽”到“存在”:20世纪末战争小说身体伦理的苦难叙事
    4.1 战争苦难的探询限度与启蒙理性的献祭
    4.2 政治化身体的消解与苦难的欲望化修辞
        4.2.1 重返身体的“居留”与民族精神的焦虑
        4.2.2 战争真相的过滤与欲望本能的释放
    4.3 战争苦难的身体呈现
        4.3.1 民族视域体察战争对身体的戕害
        4.3.2 以暴力的细节反思战争的暴力
        4.3.3 情爱对身体的去蔽与对战争苦难终极追问的缺失
第5章 “英雄”与“反英雄”合一:重构典范伦理的英雄叙事
    5.1 典范伦理的嬗变
        5.1.1 由“君子”到“英雄”:典范伦理的递嬗
        5.1.2 由“英雄”到“反英雄”:典范的塑造与语境的转变
    5.2 英雄的祛魅
        5.2.1 由“性格”到“气质”:人格化英雄的有限还原
        5.2.2 由“史诗”到“抒情”:叙事话语的转变
    5.3 “受难”与“反抗”:酒神的“悲剧”气质
        5.3.1 由“正典”到“民间”
        5.3.2 由“日神”到“酒神”
    5.4 英雄与反英雄之辩
        5.4.1 集体与个体:典范的群己分殊
        5.4.2 反英雄与新典范伦理
第6章 革命资源的感性解放:20世纪末战争小说革命伦理的历史叙事
    6.1 战争场域下“人民性”与“国民性”的人性思索
    6.2 “后革命”视域下对战争历史的多维度探索
        6.2.1 “后革命”:战争的另一叙事角度
        6.2.2 战争历史真相的个性化追索
        6.2.3 旁观与后设的叙事策略:对革命战争历史的“复线化”呈现
    6.3 战争美学的知识分子立场确证:民主性与对话性的参与
        6.3.1 革命话语的守护与更新:对战争的民主性言说
        6.3.2 战争小说的审美重铸:“对话性”的生存辩难
第7章 20世纪末战争小说叙事伦理的意义与局限
    7.1 异质混成:中国经验的现代性确证
    7.2 20 世纪末战争小说中抵达中国经验的途径
        7.2.1 在对话中体知战争经验的真实
        7.2.2 战争书写对本土美学经验的构筑
        7.2.3 战争小说的应有之义:人文性尺度的观照
    7.3 20 世纪末战争小说叙事伦理的“边界”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学术论文

(4)延安文艺的妇女想象 ——以延安文学与版画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来源及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思路
    第四节 研究创新点与方案
第一章 延安文艺对妇女地位的表现
    第一节 从无到有的社会身份认同
        一、革命参与者
        二、财产拥有者
        三、政治选举者
    第二节 科学文化的启蒙语境
        一、剪发放足新风貌
        二、读书识字学文化
        三、改变陋俗讲优生
第二章 延安文艺妇女形象的类型塑造
    第一节 封建落后型妇女
    第二节 英雄母亲型妇女
    第三节 革命新生型妇女
第三章 延安婚恋题材的互动与悖论
    第一节 延安语境的婚恋自由
    第二节 婚恋自由的延安悖论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涉及妇女形象的延安版画(按年份排序)
附录B 涉及妇女形象的延安版画来源对照表
附录C 涉及妇女形象的延安版画按大类比重排序表
附录D 延安史料照片(部分)

(5)时代与自叙的哀歌 ——庐隐创作哀感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庐隐研究的历史及现状
    二、庐隐创作哀感论研究的基本设想
第一章 初涉文坛与感染时代的哀歌
    第一节 时代的哀歌与“五四”问题小说
    第二节 感应时代的哀歌:庐隐与文学研究会
    第三节 回应时代的哀歌:《小说月报》与庐隐初涉文坛
    第四节 续写时代的哀歌:同声相应的文学观与问题小说创作
第二章 庐隐情感经历与爱情叙事的哀歌
    第一节 “五四”时代情爱叙事风尚
    第二节 庐隐自身恋爱的曲折与悲哀性
    第三节 庐隐爱情叙事的自叙性与哀歌性
第三章 庐隐哀歌的悲剧审美品格
    第一节 庐隐哀歌的情绪悲哀美
    第二节 庐隐哀歌的传统古典美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6)新历史主义视域下的网络都市言情小说女性意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有关概念的界定
        (一)网络都市言情小说
        (二)女性意识
    三、研究现状
        (一)网络文学研究现状
        (二)新历史主义理论研究现状
第一章 女性与网络都市言情小说
    一、网络类型小说创作的性别倾向
        (一)网络类型小说的出现及概念界定
        (二)网络类型小说创作者性别分流趋势
    二、网络都市言情小说作家书写现状
        (一)网络都市言情小说书写的“去中心化”特征
        (二)网络都市言情小说书写的“当下性”特征
第二章 网络都市言情小说女性意识的呈现
    一、性别意识
        (一)网络都市言情小说女性生理性别的呈现
        (二)网络都市言情小说女性社会性别的呈现
    二、主体意识
        (一)网络都市言情小说女性主体的欲望表达
        (二)网络都市言情小说女性主体的叙事展示
第三章 网络都市言情小说对女性意识的张扬与抑制
    一、张扬——女性意识的自然流露
        (一)女性意识在我国的嬗变
        (二)网络都市言情小说对女性意识张扬
    二、抑制——女性意识自由表达的漫长之路
        (一)商业化背景下网络都市言情小说创作模式化倾向
        (二)泛娱乐文化背景下网络都市言情小说创作对伦理的挑战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7)1980年代以来中国大陆女作家小说的电影改编(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与意义
二、研究现状与问题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历程描述:女作家小说电影改编的演进
第一节 80年代:人道主义指引下的女性“发现”
    一、“人性”的复归
    二、女性身份意识的萌醒
第二节 90年代:商业化大潮冲击下的女性“找寻”
    一、时代转型期的女性疏离
    二、市场中渐被遮蔽的女性
第三节 21世纪:消费主义导向下的女性“狂欢”
    一、众声喧哗下的女性起舞
    二、观感追求下的女性涌现 第二章 主题意蕴:影像的多重演绎
第一节 主题的“忠实”再现
    一、还原:思索女性生命体验
    二、变通:凸显女性成长历程
    三、延伸:叩问女性现实困境
第二节 主题的通俗转移
    一、简化:专注两性情感
    二、弱化:过滤复杂人性
第三节 主题的“意蕴”重构
    一、置换:张扬个人欲望
    二、颠覆:追忆青春岁月 第三章 形象内涵:“图”与“文”的双重变奏
第一节 女性形象的呈现与立体化
    一、时代召唤下的奋斗女性
    二、社会浪潮中的底层女性
    三、市场推动下的“媚俗”女性
第二节 性别视阈下的形象重塑
    一、女性导演的强化
    二、男性导演的改写 第四章 叙事策略:多维变化的讲述方式
第一节 叙事视角:定于一元或多元杂糅
    一、第三人称与女性叙事
    二、视角转换与男性观察
第二节 叙事时间:乐于营构与跌宕变形
    一、时间的选择与女性的历史境遇
    二、时间的错乱与女性的神秘疯狂
    三、时间的变形与女性的命运起伏
第三节 叙事空间:艺术截取与审美呈现
    一、荒僻的“角落”与美丽的心灵
    二、“躁动”的校园与焦虑的青春
    三、复杂的职场与纯真的爱情 第五章 女作家小说电影改编的意义与局限
第一节 小说与电影的双赢局面
    一、再言说的“利”与“益”
    二、立体解读女性世界
第二节 小说与电影“跨界”的局限
    一、电影对小说“断章取义”
    二、市场语境下的“疲”与“弊”
第三节 小说与电影和谐共生的方向
    一、遏制无底线媚俗
    二、坚守艺术的“初心” 余论
一、荧屏中的批判介入
二、女性精灵的飞舞与再生
三、阿喀琉斯之踵:电影与小说的不可通约性 参考文献 读博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后记

(8)规训与抗争:美国华裔文学中的语言、文本和空间越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Abbreviations
导论
    美国华裔文学研究综述
    理论框架与关键词
    各章内容概述
第一章 美国华裔文学中的语言越界
    第一节 从沉默到发声:《中国佬》中言说的政治
    第二节 边缘者的言说方式:《唐老亚》中的族裔化英语
    第三节 鬼神言说与华裔经验:《女勇士》中的非理性言说
第二章 美国华裔文学中的文本越界
    第一节 变化的边界和文本越界
    第二节 《拯救溺水鱼》的去族裔化书写
    第三节 《无声告白》对华裔文学传统主题的革新
第三章 美国华裔文学中的空间越界
    第一节 规训与越界:《埃伦诗集》中的空间政治
    第二节 空间种族·资本:《在金山上》中的空间边界建构与越界
    第三节 漂泊与“落地”:《自由生活》中的物质和精神空间建构
结论
引用文献
科研成果
致谢

(9)新世纪言情类型小说的生产与表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网络文学、类型文学与言情小说
        (一) 中国网络文学发展的简要历程
        (二) 新世纪言情类型小说的产生与繁荣
    二、国内外研究状况
        (一)“类型文学”:理论溯源与概念辨析
        (二) 国内研究状况:网络文学到类型文学的范式转换
        (三) 国外研究状况简介
    三、选题依据、写作路线与方法
        (一) 研究意义
        (二) 写作路线与方法
    注释
第一章 生产与传播:言情类型小说的前世今生
    一、言情类型小说的前史
        (一) 从唐传奇到明清小说
        (二) 现代传媒与清末民初的言情小说
        (三) 革命年代言情的“潜在书写”
        (四)“后革命”与港台言情的流行
    二、网络时代言情小说的勃兴
        (一) BBS、同人站点与言情的可能
        (二) 商业网站与言情类型的产生
        (二) 频道细分与言情小说的繁荣
        (四) IP时代、影视衍生与经典化
    注释
第二章 文本与结构:言情类型小说的文体特征
    一、故事场景与时空想象
        (一) 虚拟历史:穿越、架空与重生
        (二) 封闭空间:宫宅、职场与校园
        (三) 另类现实:玄幻、仙侠与“吸血鬼”
    二、人物设置与情节模式
        (一) 暴君与霸道总裁:王子遇见灰姑娘
        (二)“高干男”与“凤凰男”:爱情的阶级差异
        (三) 玛丽苏与白莲花:多男恋一女,圣母独钟情
    三、话语与风格
        (一) 文体风格的两极:“甜宠”与“虐”
        (二) 以现实逻辑为标准:“小白文”与“中二病”
        (三) 以艺术真实为尺度:“正剧”与“谐剧”
    注释
第三章 多重力量的交锋:个体想象与现实隐喻
    一、匿名的他者与“主体”质询
        (一) 职场空间与个体想象
        (二) 古典生活与自我装扮
    二、内向生长的“身体美学”
        (一) 情爱书写与身体消费
        (二) 欲望空间与脆弱的“异托邦”
    三、无处可逃:苍白的乌托邦
        (一)“种田文”与现代隐逸
        (二)“异次元”与末世情结
    注释
第四章 暧昧的抵抗:爱情神话与性/性别权力
    一、爱情神话掩饰下的权力意识
        (一) 父权制的魔力
        (二) 症状表达:直男癌、厌女症与偏执狂人格
    二、女性主义的诉求与反叛
        (一) 网络女性主义叙事伦理
        (二)“女性向”言情的性别革命
    三、性别的置换与位移
        (一) 耽美同好社群的话语实践
        (二) 百合文隐匿的身份确认
    注释
第五章 微弱的可能:戏仿、自反与读者生产
    一、戏仿与解构:在典雅与流俗之间
        (一) 对“红楼世界”的解构
        (二) 对琼瑶式言情的戏仿
    二、反穿越、反言情与文体突破
        (一) 言情类型小说内部的自反性
        (二) 文体的突破性尝试:快穿文
    三、作者的权力与作为生产者的读者
        (一) 互动生产中的作者
        (二) 作为生产者的读者
    注释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致谢

(10)中国现当代女性诗歌女性意识诉求的嬗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前期相关研究成果概述
        1.2.1 关于女性文学中女性意识的研究
        1.2.2 关于女性诗歌的研究
    1.3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意义与创新之处
第2章 谁在歌唱:女性诗歌与女性意识的内涵阐释
    2.1 诗歌与诗歌的“性别”呈现
        2.1.1 诗歌与诗歌的“特质”
        2.1.2 语言、思与神话:诗歌的艺术精神
        2.1.3 性别差异的诗歌表现
    2.2 女性意识及女性意识觉醒的开放性走向
        2.2.1 何谓女性意识
        2.2.2 女性意识觉醒及阶段性发展
    2.3 女性意识在女性诗歌中的呈现
        2.3.1 女性文学与女性诗歌
        2.3.2 中国女性诗歌对女性意识的承载
第3章 破“规”而歌:近代女性诗歌女性意识的初显
    3.1 “春闺秋怨”:古代女诗人在“规训”中的吟诵
        3.1.1 “春闺秋怨”得以形成的传统文化的“规训”力量
        3.1.2 中国古代女诗人“春闺秋怨”的诗歌吟唱
        3.1.3 “春闺秋怨”中隐含的女性自我声音
    3.2 叛逆与解构:近代女性诗歌冲破“规训”的侠唱
        3.2.1 时代变革,诗歌呈新
        3.2.2 秋瑾:女性意识吟唱的先驱者
第4章 为“人”而歌:现代女性诗歌女性意识觉醒的群体性展扬
    4.1 觉醒的促进剂:新文化运动与女权运动
    4.2 思想启蒙时代的女性放歌
        4.2.1 为“人”而歌的女性诗歌群像素描
        4.2.2 为“人”而歌的女性诗歌的经典展示
    4.3 现代女性诗歌女性意识诉求特征阐释
第5章 为“政”而歌:政治主导时代女性诗歌女性“主体意识”的变奏凸显
    5.1 1940 年代女性诗歌“主体意识”的时代呈现
        5.1.1 抗战爆发与文学“救亡图存”的功能指向
        5.1.2 女性诗歌的时代政治抒怀
    5.2 “十七年”女性诗歌女性意识的政治化表述
        5.2.1 妇女“跃进式”解放与文艺为政治服务的确立
        5.2.2 女性诗歌的政治代言式创作
    5.3 政治主导时代女性诗歌女性“主体意识”诉求特征阐释
第6章 为“我”而歌:新时期及后诗潮的女性诗歌女性自我意识的彰显
    6.1 重塑自我:新时期女性诗歌女性自我意识的绽放
        6.1.1 开启一个新时代的思想解放浪潮
        6.1.2 舒婷的价值:一个转折和一个开始
        6.1.3 为“我”而歌的女性诗歌创作“井喷”现象
    6.2 凸显自我:1990年代后现代诗潮女性主义诗歌涌现
        6.2.1 西方女性主义思潮与诗歌相遇
        6.2.2 后现代诗潮的女性主义诗歌的个性化表现
    6.3 新时期及后诗潮女性诗歌女性意识诉求特征阐释
第7章 谁还歌唱:新世纪女性诗歌女性意识的迷失与重构
    7.1 新世纪文化现象的多元化呈现
    7.2 新世纪女性诗歌自我意识的迷失、误读与重构
        7.2.1 价值退场,自我迷失
        7.2.2 “身体写作”,自我误读
        7.2.3 超越性别,自我重构
    7.3 新世纪女性诗歌女性意识诉求特征阐释
第8章 现当代女性诗歌女性意识诉求嬗变综述与分析
    8.1 现当代女性诗歌女性意识诉求嬗变纵向描述
    8.2 女性诗歌女性意识诉求嬗变的原因分析
        8.2.1 女性诗歌女性意识诉求嬗变的外部原因分析
        8.2.2 女性诗歌女性意识诉求嬗变的内部原因分析
结语:女性诗歌向何处去
附录:本论文所选诗歌的来源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四、大写的“女”字——二十世纪90年代女性文学片论(论文参考文献)

  • [1]社会转型期“70后”作家的城市书写[D]. 崔桂武. 辽宁大学, 2021(02)
  • [2]伊利格瑞后现代女性主义理论研究[D]. 郑紫晖. 辽宁大学, 2021(02)
  • [3]20世纪末中国战争小说叙事伦理研究(1978-2000)[D]. 李婧妍. 辽宁大学, 2021(02)
  • [4]延安文艺的妇女想象 ——以延安文学与版画为中心[D]. 杨静静. 华侨大学, 2020(01)
  • [5]时代与自叙的哀歌 ——庐隐创作哀感论[D]. 林玮婧. 闽南师范大学, 2020(01)
  • [6]新历史主义视域下的网络都市言情小说女性意识研究[D]. 谢秋. 安徽大学, 2020(07)
  • [7]1980年代以来中国大陆女作家小说的电影改编[D]. 魏蓓. 湖南师范大学, 2019(04)
  • [8]规训与抗争:美国华裔文学中的语言、文本和空间越界研究[D]. 唐书哲. 南京大学, 2019(01)
  • [9]新世纪言情类型小说的生产与表征[D]. 孙葳.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7(11)
  • [10]中国现当代女性诗歌女性意识诉求的嬗变[D]. 金华. 辽宁大学, 2017(01)

标签:;  ;  ;  ;  ;  

大写的“女”字——论1990年代女性文学电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