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夹层玻璃成型机

新型夹层玻璃成型机

一、新型夹层玻璃成型机(论文文献综述)

裴云梦[1](2020)在《复合玻璃用TPU胶片的成型及改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复合玻璃由于其优异的安全性能在建筑、交通等领域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对于复合玻璃而言,中间层胶片的性能至关重要,既要有优异的力学性能,也要符合一定的光学性能要求。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TPU)胶片具有广泛且良好的粘结特性,是新型有机-无机复合玻璃中重要的粘接材料。但由于TPU原料对温度、剪切速率因素十分敏感,易出现胶片厚度不均、力学、光学性能不稳定等问题,且两侧所粘接的两种性质差异较大的有机、无机透明材料,对其粘结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上述因素造成了TPU胶片质量难以把控,产品价格较高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TPU胶片的广泛应用。因此,探究工艺参数对TPU胶片质量的影响并对胶片进行表面改性,对于提高胶片质量,降低产品成本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采用挤出流延法制备TPU胶片,系统研究了机头温度、螺杆转速以及流延辊温度和转速等对胶片力学性能、光学性能及厚度均匀性的影响,探索TPU胶片生产的最佳工艺参数。利用硅烷偶联剂KH550对最佳工艺条件下制备得到的TPU胶片进行表面改性,分析偶联剂水解时间及超声处理时间对胶片表面基团、热稳定性、DSC、表面形貌、光学性能及粘接性能的影响。最后利用改性得到的TPU胶片制备了新型有机-无机复合玻璃,研究表面改性、胶片厚度对复合玻璃抗冲性能的影响。本文研究结果如下:对于本研究所用的TPU材料,随着机头温度从160℃提高至200℃,胶片挤出过程顺畅度提高,胶片透明性及厚度均匀性得到改善。当温度低于180℃时,随着温度提高,胶片横向、纵向拉伸性能均呈上升趋势;温度超过180℃后,胶片力学性能开始出现下降。随着温度升高,TPU胶片分子量出现下降趋势。综合分析胶片性能表明,制备胶片的最佳机头温度为180℃。随着螺杆转速提高,厚度均匀性出现小幅度下降,胶片横向力学性能出现下降。当螺杆转速低于50 rpm时,胶片纵向力学性能及透明性随螺杆转速增加得到提高,当转速达到60 rpm时,胶片纵向力学性能及透明性下降。随着螺杆转速提高,TPU胶片分子量先小幅度下降,当转速达到60 rpm时,下降幅度增大。综合分析后发现,50 rpm是TPU胶片制备的最佳螺杆转速。随着辊温升高,TPU胶片微相分离程度变大,透明性变差。随着辊速的提高,胶片沿挤出方向取向增强,纵向力学性能提高,横向力学性能出现下降。经过硅烷偶联剂表面改性后,TPU胶片的初始分解温度和低温、高温失重峰所在温度均有所提高,说明胶片热稳定性得到改善。TPU胶片微相分离程度经过表面改性后变大。随着硅烷偶联剂水解时间、超声处理时间的延长,胶片表面粗糙度变大,但透明性仍满足使用要求,TPU胶片粘接性能出现先提高后降低的趋势,在水解4 h超声处理4min时达到最高值。利用改性后胶片制备而成的复合玻璃,其抗冲击性能随胶片粘接性能的提高而得到改善,在所研究的胶片厚度范围内,复合玻璃抗冲性能与胶片厚度呈正相关关系。

尹欣[2](2020)在《建筑玻璃媒体化应用策略初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毋庸置疑,玻璃是人类发明的最独特的建筑材料之一,其具有优越的材料性能和丰富的表现形式,并广泛应用于建筑各个方面。由于原料充足且价格低廉,玻璃在建筑材料、工艺和技术发展史中占有重要地位,深受设计师和工程师的青睐。目前,我国玻璃幕墙建筑的建设量在不断增加,但其表现形式仍显得较为重复单一。玻璃是日常生活中常被人们忽视的一种透明材料,对其研究远不够深入。在信息时代的传媒环境下,人们的审美倾向逐渐发生变化,建筑师尝试用各种手段将“虚拟化”的电子信息整合到玻璃设计中,拓展建筑审美信息的传播方式。本文主要探讨建筑玻璃媒体化应用的相关策略,具体内容如下:首先,论文回顾了建筑玻璃的发展沿革及表现倾向。通过对建筑玻璃发展演变过程的梳理,将其表现倾向分为四个阶段:贵族化装饰时期(起源至公元16世纪),民主化、自由化时期(公元17世纪至19世纪),现代主义时期(1900年代至1960年代)以及多元化表现时期(1970年代至今)。21世纪建筑玻璃主要呈现出生态化和媒体化两种倾向。由于时间和篇幅限制,论文主要对建筑玻璃的媒体化应用策略展开研究。其次,论文分析了建筑玻璃媒体化的趋势与特征。从“媒体-媒体建筑-媒体化建筑玻璃”三个层次逐级深入探讨建筑玻璃媒体化的重要性和应用意义。论文先从“媒体”一词的概念入手,探讨媒体与建筑的关系,分析建筑的媒体属性、建筑作为媒体的传播过程以及媒体建筑的发展演变历程。接着,总结了建筑玻璃媒体化的四个发展趋势,即:从厚重体量到轻薄表皮、从透明到半透明、从静态图像到数字影像以及从动态展示到互动。在此基础上,从表层构造、功能界面与视觉界面三方面对建筑玻璃媒体化的基本特征进行剖析。最后,论文对建筑玻璃媒体化应用的类型与方法展开研究。玻璃作为展示建筑立面信息最佳载体,可基于不同的材料表现形式和技术手段,通过丝网印刷、层压置膜、光栅显像、屏幕显示以及互动感应五种方式进行静态、动态和互动展示。同时,对代表性的应用实例进行分析、梳理与比对,进而凝练出不同类型媒体化建筑玻璃的基本特征和应用方法,即:以何种形式将信息与媒体渗透并应用于建筑玻璃之中。全文约7.2万字,图表120余幅。

刘朋[3](2019)在《多焦点激光分离脆性透射材料机理及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脆性透射材料是应用广泛的功能性材料。其中,KDP晶体是我国“激光惯性约束聚变点火工程(神光计划)”所必须材料。同时,其他种类的脆性透射材料,如玻璃材料、夹层玻璃材料等,也在建筑、汽车、船舶、航空航天、军事、光学等领域中具备极其广泛的应用。然而,现阶段脆性透射材料切割分离往往采用机械方法完成,面临切割质量差、切割速度慢、切割损耗高、切割工艺流程繁琐等一系列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本文创新性采用多焦点激光技术进行多种脆性透射材料的切割分离,解决现阶段脆性透射材料切割所面临的瓶颈问题。本文系统地研究了多焦点激光分离脆性透射材料机理及关键技术,并完成了多焦点激光光学系统设计、理论建模、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实验等一系列研究,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系统地研究了2种多焦点激光—衍生多焦点激光和可调式多焦点激光产生机理及相关光学系统设计过程。衍生多焦点激光产生基本原理为将待分离脆性透射材料放置于前后两个凹面聚焦反射镜之间,且激光束被前后凹面聚焦反射镜来回反射,并不断穿过脆性透射材料;在此过程中,激光束被不断聚焦和发散,从而在脆性透射材料内部沿厚度方向产生多个激光焦点。可调式多焦点激光产生基本机理为使用一系列中心带有小孔的聚焦镜组成可调式多焦点激光光学系统;当激光束穿过可调式多焦点激光光学系统后,会被各个聚焦镜上的小孔分为不同的部分,并分别被不同数量的聚焦镜聚焦,获得不同的焦距,从而可以沿激光光轴方向产生多个激光焦点。此2种方法均可在脆性透射材料内部产生多个激光焦点。此外,通过搭建多焦点激光光学平台,从理论和实验上验证了多焦点激光光学系统设计的正确性和可行性。(2)建立了多焦点激光分离脆性透射材料过程的有限元模型。首先对多焦点激光在脆性透射材料内部所产生的激光焦点进行数值建模,从而完成多焦点激光在脆性透射材料内部所产生的光场建模,并由此获得多焦点激光在脆性透射材料内部的热源模型。通过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结合热源模型,获得多焦点激光分离脆性透射材料过程中温度场和应力场分布有限元模型,进而完成多焦点激光切割分离脆性透射材料的机理分析,即激光焦点所产生的热拉应力是切割分离的关键。(3)进行了大尺寸KDP晶体材料衍生多焦点激光分离技术理论分析及实验研究,在国内外首次完成了厚度为50 mm的大尺寸KDP晶体高质量激光分离。其分离厚度至少为现有激光晶体切割技术的4倍;其切割速度达200μm/s,至少为传统机械切割方法的20倍。同时,获得了极高的切割质量,切割分离表面粗糙度达10.857 nm,切割平整度达3.5389μm,并且无任何的表面污染、表面损伤以及边沿破损等切割分离缺陷。(4)进行了玻璃材料可调式多焦点激光分离技术理论分析及实验研究,成功完成了厚度为20 mm的钠钙玻璃材料的高质量分离。其切割厚度为传统激光切割方法的2-4倍,且其切割分离表面平整光滑,无任何微裂纹、亚表面损伤、崩边或波纹等切割分离缺陷,表面粗糙度为1.6 nm,达镜面标准。同时,采用同一套光学系统,完成了厚度为10 mm的钠钙玻璃和超白玻璃材料的高质量分离,从而证明了可调式多焦点激光光学系统的可调节性。理论分析和实际实验成功地证明了可调式多焦点激光切割玻璃材料的可行性及可靠性。(5)进行了多焦点激光复合分离夹层玻璃材料技术理论分析及实验研究。此方法采用复合切割机理完成夹层玻璃材料的一次性分离。对于夹层玻璃的2个玻璃层,采用激光焦点产生热应力机理分离;对于夹层玻璃的PVB层,采用激光焦点高温熔化机理分离。同时,进行实验研究,完成可调式多焦点激光一次性高质量切割分离夹层玻璃材料(厚度为5+0.38+5 mm),且切割分离表面平整光滑(玻璃层表面粗糙度达10.24nm),无任何如微裂纹、表面损伤、破损等切割分离缺陷,并可将夹层玻璃材料切割分离工艺流程从5步骤简化为2步骤,从而极大地提高夹层玻璃材料的切割质量及效率。基于以上的多焦点激光切割各类脆性透射材料理论分析及实验研究,证明多焦点激光切割分离脆性透射材料技术可以获得极高的切割质量并可简化工艺流程,具有极强的科学意义与实际应用前景。

濮勇[4](2019)在《中高速冲击下PVB夹层玻璃抗冲击性能及碎片特性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科技的进步,夹层玻璃等安全玻璃被广泛的运用于建筑玻璃幕墙以及汽车挡风玻璃等结构。近年以来,世界各地的恐怖袭击以及如飓风等极端恶劣气候频繁发生,夹层玻璃作为建筑以及汽车的防护结构面临巨大的挑战。聚乙烯醇缩丁醛(PVB)夹层玻璃是主要的建筑和汽车玻璃材料。目前有较多学者对于夹层玻璃受爆炸载荷下,其动态响应以及抗爆性能做了实验、模拟以及理论的研究工作。集中载荷下夹层玻璃抗冲击性能的研究,目前只有较少一部分学者在研究。爆炸、恐怖袭击以及汽车行驶引起的飞石等事件中,夹层玻璃破坏产生的碎片飞溅对人的次生伤害是造成人员伤亡的最主要因素。目前对于夹层玻璃碎片的研究,尚未有学者对其产生机理和特性做过系统的试验研究。针对于目前中高速冲击载荷下,夹层玻璃抗冲击性能以及夹层玻璃碎片产生机理以及特性的研究不足。本文研究了中高速冲击下夹层玻璃的起裂性能、裂纹扩展性能以及碎片的飞溅速度、能量等特性,并在介观尺度上对碎片进行断口分析,将宏观的裂纹扩展性能研究与介观的断口分析相结合,试图探究夹层玻璃断裂机理。具体内容如下:(1)通过空气炮冲击试验结合高速摄影机结合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对中高速集中载荷冲击下夹层玻璃的起裂性能与裂纹扩展性能进行了研究。分析了玻璃厚度与PVB厚度对于夹层玻璃起裂性能的影响,以及夹层玻璃起裂后夹层玻璃裂纹扩展速度的影响因素。对于工程中夹层玻璃受冲击时,夹层玻璃防护性能提供了试验依据和改良方向。(2)通过试验加理论的方法研究碎片飞溅的速度、能量特性。对试件的终态模式进行了分析,对碎片飞溅的特性进行了相对系统的研究。参数分析夹层玻璃厚度、PVB厚度和冲击速度对碎片特性的影响。得到了碎片飞溅速度与飞溅能量的几个明显特征。(3)用金相显微系统对碎片进行介观尺寸(10-3mm)下的分析,从介观模式反映出碎片产生过程。断口分析了碎片的几个明显特征,参数分析了冲击速度、玻璃厚度以及PVB厚度对碎片不同区域的影响。从而得到对于碎片宏观尺寸和形貌的影响因素。结合裂纹扩展速度曲线,得到了裂纹扩展性能与碎片介观形貌之间的联系。为工程上防范碎片威胁,以及通过碎片了解事故发生过程提供参考。

葛倍辰,李东徽,张敬丽,杜娟[5](2018)在《创意产业园公共空间中的模糊空间设计初探——以南京1865创意产业园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文章以创意产业园的主要使用者—创意阶层的心理需求及行为模式为出发点,运用模糊空间理论,对创意产业园公共空间设计提出一些指导性的建议,并通过对南京1865创意产业园的几个公共空间的实地调研分析,针对现有空间提出了一些改造意见。

杨娜[6](2017)在《面向行人头部保护的汽车前部结构参数优化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汽车行业的发展,交通事故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各国对行人保护也越来越重视,纷纷制定了一系列行人保护法规及有关行人损伤的评价方法。经过对威海地区四年间的车辆-行人事故统计分析可知,在车辆与行人发生碰撞的过程中,行人头部极易与汽车前部结构中的挡风玻璃、发动机罩相撞,并造成MAIS3+级损伤、甚至死亡。为此需要对挡风玻璃、发动机罩等汽车前部结构的材料、结构等参数进行深入的优化研究。为开展汽车前部结构对行人头部的损伤研究,搭建了前部结构冲击瞬时状态检测的实车冲击试验系统。基于国家标准《汽车对行人的碰撞保护》,设计、试制了可以安装不同传感器的成人头型冲击器;该头型冲击器符合国家标准中跌落试验的要求。利用该头型冲击器,搭建了由头型举升/下降系统、数据采集系统、图像采集系统组成的落锤式头部模型-挡风玻璃实车冲击试验系统。通过该系统,试验研究了头部模型冲击挡风玻璃的不同位置、冲击不同PVB厚度的挡风玻璃、冲击贴防爆膜的挡风玻璃以及头部模型戴假发套后冲击挡风玻璃等工况时的损伤情况。利用应力波在夹层介质中的传播规律,解释了冲击过程中的裂纹扩展形态、冲击后的裂纹分布等问题。落锤冲击试验研究将头部模型撞击过程、头型加速度变化、玻璃裂纹扩展三者有机结合起来,全方位诠释了头部模型-挡风玻璃冲击过程。鉴于挡风玻璃对行人头部易造成致命损伤,对挡风玻璃的有限元模型进行研究,并面向行人头部保护对挡风玻璃进行了综合参数优化研究。分别建立了单层、双层、三层结构的挡风玻璃有限元模型,与实车试验结果进行对标,确定了三层体单元式结构为最优的有限元模型;利用所建模型,分析了不同曲率、不同层合结构的挡风玻璃对行人头部的伤害情况。从行人头部保护的角度出发,对夹层挡风玻璃参数进行了优化:基于最优拉丁超立方试验设计,利用克里格近似模型和自适应响应面优化算法,从优化研究的角度分析了挡风玻璃的尺寸参数、材料参数对行人头部保护的影响;基于克里格方法建立了近似模型,分别利用自适应响应面法和可行方向法对夹层挡风玻璃进行了尺寸参数、物理参数的综合优化。近似模型建模方法、各种优化算法的对比应用,为挡风玻璃的敏感参数综合优化分析提供了有效参考。为减小行人事故中发动机罩对行人头部的损伤,对发动机罩进行材料设计、参数优化研究。鉴于发动机罩各点下部缓冲空间不足,容易使行人头部与发动机舱的硬点发生二次碰撞,或者发动机罩与下部硬点接触而改变其支撑方式,因此利用整车有限元模型,进行成人头型冲击器-发动机罩的多点碰撞仿真研究。为了达到行人头部保护以及汽车轻量化的目的,设计了一种泡沫铝夹层式发动机罩。仿真结果表明,该夹层式发动机罩能大大降低对行人头部的损伤值HIC。为得到最优的夹层发动机罩参数组合,进行了全局优化+局部优化的组合优化:基于最优拉丁超立方试验结果,分别建立了响应面近似模型和径向基神经网络近似模型,在此基础上利用改进遗传算法(全局优化)、修正可行方向法(局部优化),对夹层发动机罩参数进行综合优化。基于整车碰撞兼容性的考虑,对优化后得到的夹层式发动机罩进行了多工况刚度分析。兼顾行人头部保护、汽车轻量化、碰撞兼容性的泡沫铝夹层式发动机罩的设计,为汽车发动机罩的设计、制造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为验证车辆的行人头部保护性改善情况,利用Dodge Neon轿车整车模型对头部撞击挡风玻璃、发动机罩时造成的伤害情况进行了仿真验证。将Dodge Neon轿车的挡风玻璃、发动机罩参数都替换为不同优化方法优化后的结构/材料参数,利用头部模型分别撞击挡风玻璃的几何中心、边角以及发动机罩上的典型代表试验点,观察轿车前部结构对行人头部的损伤情况;并从理论上分析了优化结果的正确性,从能量的角度对比分析了汽车前部结构优化前、后的吸能性。结果显示,优化后的夹层挡风玻璃、发动机罩,能够显着降低车辆与行人发生碰撞时对行人头部造成的伤害,说明前期的优化研究结果是可靠的,优化方法是可行的。

李兵[7](2016)在《冷弯扭曲单片钢化玻璃板正向承载力研究》文中认为幕墙钢化玻璃的冷弯成型施工方法,以其施工方法简单,效率高,成本低,建筑效果出色等突出优点,在一些大型工程建设项目中得到运用。但目前关于钢化玻璃冷弯成型后的承载变形性能研究非常少,现行玻璃幕墙设计规范中也缺少对冷弯成型玻璃设计及施工的条文规定,因此对冷弯成型后玻璃板相关性能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实际工程的基础上,首先对单片钢化玻璃进行冷弯扭曲试验,再分别对冷弯成型的曲面玻璃进行承载力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随着荷载逐级增加,各测点应力和挠度基本呈线性递增趋势;加载过程中所有试件最大挠度均发生在玻璃板中心区域,最大应力均发生在玻璃中间支承处;玻璃试件的极限承载力、破坏时最大挠度和最大应力均随扭曲率的增加逐渐减小。运用ABAQUS模拟单片钢化玻璃冷弯试验过程以及冷弯成型后的承载试验过程,将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对比,两者吻合较好,说明运用有限元模拟研究方法的可行性。根据有限元模型的正交设计,进行极差分析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玻璃短边与长边之比、玻璃厚度、扭曲率对冷弯应力和冷弯成型玻璃的承载性能影响显着。对冷弯成型玻璃承载力简化分析,引入参数冷弯应力系数λ。和冷弯挠度系数λd,其含义分别为相同外观尺寸的冷弯玻璃与平面玻璃在相同荷载作用下最大应力的比值和最大挠度的比值,根据有限元模拟结果,拟合得到λσ和λd的计算公式。同时借鉴现行玻璃幕墙设计规范对单片平面玻璃最大应力和最大挠度的计算公式,提出了冷弯扭曲单片玻璃在风荷载作用下的最大应力和最大挠度建议计算公式。

徐增建[8](2015)在《建筑玻璃幕墙新技术在宁波公建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851年英国伦敦工业博览会建造的“水晶宫”是公认最早出现的初级玻璃幕墙,开创了建筑史的先河,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从此建筑幕墙开始融入建筑设计。但是受到当时技术的限制,只少量用于建筑的局部。基于玻璃具有晶莹剔透,光滑明亮,具有采光好、隔热隔声,可以将室外风景引入室内,使外部环境成为烘托室内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的特征,20世纪50年代在欧洲发达国家最先应用。建成的第一批玻璃幕墙基本上采用的是明框形式,硅酮结构胶技术的突破性发展使隐框幕墙的应用开始逐步广泛。随着玻璃生产和二次加工工艺的提升,有力地推动了玻璃幕墙的广泛应用,点支式幕墙、热通道幕墙、光电幕墙、索网幕墙等新型幕墙不断涌现。幕墙发展至今天,已经可使用各种类型的装饰面板,在任何高度、任何部位、任何构造形式的建筑上使用。除了玻璃外,还采用石材、铝板、不锈钢板、搪瓷板、PTFE膜、GRC、千思板、瓷板等其他人造板材为面板进行建筑外立面装饰,标志着建筑幕墙的应用发展到一个新阶段。宁波地处东南沿海,位于中国大陆海岸线中段,是长江三角洲南翼经济中心和化学工业基地,是华东地区的主要工商业城市,也是浙江省经济中心之一,属于典型的江南水乡兼海港城市,人文积淀丰厚,历史文化悠久。宁波开埠以来,工商业一直是宁波的一大名片,随着宁波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以高强、轻质为特点的建筑幕墙被迅速应用于各个领域的建筑物中,大型商业建筑、写字楼、体育场馆、文化设施、会展中心、交通枢纽等公共建筑的外围护结构无一例外的都以建筑幕墙作为外装饰首选。本课题简要介绍了建筑幕墙的主要种类和玻璃幕墙的主要材料,研究了玻璃幕墙先进的系统构造、技术措施、结构受力体系、节能计算方法、横梁立柱连接新技术、节能新材料应用以及传统作法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法。涉及到构件式幕墙、单元式幕墙、光电幕墙、全玻璃幕墙、索网幕墙及双曲面玻璃采光顶BIM应用案例,基本涵盖了所有玻璃幕墙形式。抗震单元幕墙技术重点解决了在地震作用下幕墙的防滑移、脱落构造。采用排堵结合,以堵为主的的防水设计理念,因其构造简单、安装方便,可靠性高,值得类似工程借鉴。利用有限元分析幕墙材料、节点的传热系数的方法,可以根据传热云图方便发现冷桥部位,有目的的加强隔热构造,是提高幕墙节能效果最有效的方法。光电采光顶在宁波国际金融中心工程的应用开创了光伏发电系统在宁波建筑应用的先河,起到了良好的导向作用,采用光-电建筑一体化组件的光电玻璃幕墙并网发电系统将成为21世纪标志性建筑最为流行的建筑立面,其市场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单层索网点支式幕墙选用XIR热反射节能夹层玻璃,具有安全性高,节能效果显着,通透性强的特点,适用于对通透性要求高、节能要求严格的幕墙。非承重玻璃肋点支承幕墙构造大大减少了孔壁应力,可以降低玻璃肋厚度要求,维护方便,是大跨度全玻璃幕墙发展的方向。构件式幕墙横梁立柱弹簧钢销连接新技术克服了传统连接横梁刚度低、易扭转变形,施工效率、精度低下的固有缺陷,具有安装精度、施工效率高,刚度大、节约施工成本等优点,已经在各类玻璃幕墙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不规则双曲玻璃穹顶三维找形设计、施工全程应用了三维数字BIM技术和参数化设计技术,利用数字模型调整整体造型及玻璃尺寸,设计了一系列可调节构造,提出了用平板玻璃顺利拟合双曲穹顶的思路,保证了施工的质量和安全,加快了施工进度,降低了施工成本,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通过对具有代表性的3项典型工程幕墙新技术的深入分析和研究,对幕墙的设计、施工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欧阳一力[9](2011)在《基于循环经济的玻璃产业发展模式研究 ——以河北沙河为例》文中指出在当今社会中,人类在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主导下对自然资源掠夺性地开发使用,已远远超出了环境的生态承受能力,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自身的生活以及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如果不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此举将越来越威胁到我们发展的未来。在这一背景下,本文提出的基于循环经济的玻璃产业发展模式是在循环经济理念指导下人与自然、经济与环境和谐生态化发展的一种产业发展模式,为此构建了玻璃产业三个不同层次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并以河北沙河玻璃工业园为例,评价了其在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中的现实状况。提出了我国玻璃产业循环经济发展的策略与建议。全文共八章。第一章为绪论;第二章主要阐述与循环经济紧密相关的资源经济学、生态经济学、产业生态学、可持续发展等理论,这是本文的理论基础;第三章以我国玻璃产业为例,详细论述了产业发展的现状、主要产品结构、目前存在的问题,并运用产业经济的相关理论加以分析,为设计玻璃产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提供现实依据;第四章依据发展模式的认识论基础,设计出三种不同层次的玻璃产业发展模式,并探讨其内在的相互关联;第五章构建了玻璃产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评价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熵值法”确定了指标的权重;第六章为实证研究,以沙河玻璃为例,对其进行模式评价并预测循环经济未来几年的状态;第七章为策略建议部分,从不同角度和方面提出具体方案和实施对策,供有关部门决策参考;第八章为总结。文章综合运用资源经济学、生态经济学、产业生态学、可持续发展等理论以及系统方法、实证分析方法、案例研究和对比研究等方法,深入系统地研究了玻璃产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问题,这对于强化产业间联系、促进区域内发展、提高企业竞争力、指导产业发展方向具有重要的意义。主要创新性工作体现在:在循环经济理念指导下对玻璃产业发展模式进行研究,循环经济对玻璃产业转变生产方式具有导向性作用;从企业、园区、社会三个层面构建了玻璃产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设计玻璃产业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基于“层次分析法+熵值法”的综合赋权评价方法对沙河市玻璃工业园区进行了实证研究,设计了沙河玻璃产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沙河玻璃产业实施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对策建议。

王元荪[10](2009)在《专利文摘》文中研究表明YAG激光在玻璃上标记的方法专利申请号:CN200610036840.9公开号:CN101117274申请日:2006.07.31公开日:2008.02.06申请人:深圳市大族激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本发明公开一种YAG激光在玻璃上标记的方法

二、新型夹层玻璃成型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型夹层玻璃成型机(论文提纲范文)

(1)复合玻璃用TPU胶片的成型及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复合玻璃
        1.1.1 复合玻璃的背板材料
        1.1.2 复合玻璃的中间层材料
        1.1.3 复合玻璃的制备
        1.1.4 复合玻璃的研究进展
    1.2 TPU中间层胶片
        1.2.1 TPU的结构与性能
        1.2.2 TPU胶片原料种类的选择
    1.3 TPU中间层胶片的加工
    1.4 提高胶片粘接性能的技术手段
        1.4.1 粘接现象
        1.4.2 TPU胶片的粘接机理
        1.4.3 等离子体改性
        1.4.4 激光辐照改性
        1.4.5 硅烷偶联剂改性
    1.5 本文研究内容和意义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意义
    1.6 本章小结
第二章 TPU胶片的成型、改性及测试
    2.1 实验材料与仪器设备
    2.2 TPU原料特性测试
        2.2.1 热重测试
        2.2.2 毛细管流变测试
        2.2.3 动态热机械性能测试(DMA)
    2.3 TPU胶片的成型
    2.4 TPU胶片的表面改性
    2.5 粘接性能测试样品制备
    2.6 复合玻璃抗冲性能测试样品制备
    2.7 TPU胶片性能测试与表征
        2.7.1 拉伸、撕裂强度测试
        2.7.2 厚度均匀性测试
        2.7.3 红外光谱测试
        2.7.4 差示扫描量热测试
        2.7.5 透光率、雾度测试
        2.7.6 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SEM)
        2.7.7 粘接性能测试
        2.7.8 复合玻璃抗冲性能测试
    2.8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挤出工艺参数对TPU胶片性能的影响
    3.1 引言
    3.2 TPU原料基本性能测试分析
        3.2.1 热稳定性分析
        3.2.2 动态热机械性能分析
        3.2.3 毛细管流变性能分析
    3.3 机头温度对TPU胶片性能的影响
        3.3.1 机头温度对挤出现象的影响
        3.3.2 机头温度对TPU胶片力学性能的影响
        3.3.3 机头温度对TPU胶片光学性能的影响
        3.3.4 机头温度对TPU胶片厚度均匀性的影响
    3.4 螺杆转速对TPU胶片性能的影响
        3.4.1 螺杆转速对挤出现象的影响
        3.4.2 螺杆转速对TPU胶片力学性能的影响
        3.4.3 螺杆转速对TPU胶片光学性能的影响
        3.4.4 螺杆转速对TPU胶片厚度均匀性的影响
    3.5 流延辊温度、转速对TPU胶片质量的影响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表面改性对TPU胶片性能的影响
    4.1 引言
    4.2 表面改性对TPU胶片红外光谱的影响
    4.3 表面改性对TPU胶片热稳定性的影响
    4.4 表面改性对TPU胶片表面形貌的影响
    4.5 表面改性对TPU胶片粘接性能的影响
    4.6 表面改性对TPU胶片微相分离程度的影响
    4.7 表面改性对TPU胶片光学性能的影响
    4.8 表面改性对复合玻璃抗冲性能的影响
    4.9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2)建筑玻璃媒体化应用策略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与玻璃材料性能相关的新技术发展
        1.1.2 信息时代建筑玻璃媒体化应用的趋势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及相关成果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研究现状总结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内容与框架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建筑玻璃的发展沿革与表现倾向
    2.1 起源至公元16 世纪:贵族化装饰时期
        2.1.1 玻璃的诞生
        2.1.2 地中海东部的玻璃文化
        2.1.3 哥特建筑中的玻璃
    2.2 公元17 世纪至19 世纪:民主化、自由化时期
        2.2.1 巴洛克建筑
        2.2.2 “玻璃-钢铁”建筑
        2.2.3 “玻璃-混凝土”建筑
    2.3 1900 年代至1960 年代:现代主义时期
        2.3.1 德意志制造联盟的探索
        2.3.2 玻璃摩天楼
    2.4 1970 年代至今:多元化表现时期
        2.4.1 生态化
        2.4.2 媒体化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建筑玻璃媒体化的趋势与特征
    3.1 媒体与建筑的关系
        3.1.1 “媒体”的概念
        3.1.2 建筑的媒体属性
        3.1.3 媒体建筑的发展演变
    3.2 建筑玻璃媒体化的发展趋势
        3.2.1 从厚重体量向轻薄表皮的发展
        3.2.2 从透明向半透明的转变
        3.2.3 从静态图像向数字影像的跨越
        3.2.4 从动态展示向互动的演变
    3.3 建筑玻璃媒体化的基本特征
        3.3.1 相对独立的表层构造
        3.3.2 综合性的功能界面
        3.3.3 表现性的视觉界面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建筑玻璃媒体化应用的类型与方法
    4.1 丝网印刷
        4.1.1 概述
        4.1.2 点阵类
        4.1.3 文字图案类
    4.2 层压置膜
        4.2.1 概述
        4.2.2 色彩类
        4.2.3 纹理图像类
    4.3 光栅显像
        4.3.1 概述
        4.3.2 单一“像素”模块
        4.3.3 多“像素”模块
    4.4 屏幕显示
        4.4.1 概述
        4.4.2 直视类
        4.4.3 投影类
    4.5 互动感应
        4.5.1 概述
        4.5.2 借助触摸式用户界面进行互动
        4.5.3 以人体活动感应为基础进行互动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结论与创新点
        5.1.1 本文结论
        5.1.2 本文创新点
    5.2 问题与展望
        5.2.1 不足之处
        5.2.2 进一步研究方向
致谢
参考文献
图表来源
附录
作者简介

(3)多焦点激光分离脆性透射材料机理及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引言
    1.2 KDP晶体切割分离技术现状
    1.3 玻璃材料切割分离技术现状
    1.4 夹层玻璃材料切割分离技术现状
    1.5 课题来源、研究目的、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2.多焦点激光形成原理及光学系统设计
    2.1 前言
    2.2 衍生多焦点激光形成原理及光学系统设计
    2.3 可调式多焦点激光形成原理及光学系统设计
    2.4 本章小结
3.大尺寸KDP晶体衍生多焦点激光分离技术理论研究
    3.1 前言
    3.2 衍生多焦点激光分离大尺寸KDP晶体基本原理
    3.3 超快激光与KDP晶体相互作用机理分析
    3.4 衍生多焦点激光分离KDP晶体数学建模
    3.5 衍生多焦点激光分离KDP晶体温度场及应力场有限元分析
    3.6 本章小结
4.大尺寸KDP晶体衍生多焦点激光分离技术实验研究
    4.1 前言
    4.2 飞秒激光预处理大尺寸KDP晶体实验
    4.3 实验平台、实验材料及检测仪器
    4.4 衍生多焦点激光分离大尺寸KDP晶体实验与结果
    4.5 衍生多焦点激光分离大尺寸KDP晶体影响因素分析
    4.6 本章小结
5.玻璃材料可调式多焦点激光分离技术研究
    5.1 前言
    5.2 可调式多焦点激光分离玻璃材料基本原理
    5.3 实验平台、实验材料及检测仪器
    5.4 可调式多焦点激光分离不同厚度和材质玻璃材料实验研究
    5.5 可调式多焦点激光分离玻璃材料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5.6 可调式多焦点激光分离玻璃材料温度场及应力场有限元模拟分析
    5.7 本章小结
6.多焦点激光复合分离夹层玻璃材料技术研究
    6.1 前言
    6.2 多焦点激光复合分离夹层玻璃材料基本原理
    6.3 实验平台、实验材料及检测仪器
    6.4 多焦点激光复合分离夹层玻璃材料实验与结果
    6.5 多焦点激光复合分离夹层玻璃材料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6.6 多焦点激光复合分离夹层玻璃材料温度场及应力场有限元模拟分析
    6.7 本章小结
7.全文总结
    7.1 主要结论
    7.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Ⅰ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申请的专利

(4)中高速冲击下PVB夹层玻璃抗冲击性能及碎片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夹层玻璃抗冲击性能研究现状
        1.2.1 夹层玻璃抗爆性能研究现状
        1.2.2 夹层玻璃抗集中载荷冲击研究现状
    1.3 夹层玻璃碎片特性研究现状
        1.3.1 夹层玻璃碎片特性研究现状
        1.3.2 夹层玻璃碎片理论研究现状
    1.4 本文主要内容及工作安排
第二章 中高速冲击试验平台与试验概况
    2.0 引言
    2.1 实验设备介绍
        2.1.1 空气炮系统
        2.1.2 高速摄影系统
        2.1.3 初速测速仪
        2.1.4 金相显微系统
    2.2 试件制备
    2.3 试验方案
        2.3.1 试验方案介绍
        2.3.2 试验可重复性验证
        2.3.3 试验结果概况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夹层玻璃抗冲击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开裂性能分析
        3.2.1 起裂性能分析
        3.2.2 层裂性能分析
    3.3 破坏模式分析
    3.4 裂纹扩展研究
        3.4.2 裂纹扩展试验研究
    3.5 裂纹扩展速度参数研究
        3.5.1 不同冲击能量下裂纹扩展速度研究
        3.5.2 不同PVB厚度时裂纹扩展速度研究
        3.5.3 不同玻璃厚度时裂纹扩展速度研究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夹层玻璃碎片特性研究
    4.1 引言
    4.2 层裂分析
        4.2.1 层裂现象分析
        4.2.2 层裂现象参数分析
    4.3 碎片特性理论分析
    4.4 碎片特性试验研究
        4.4.1 试验方法及方案
        4.4.2 碎片模式分析
    4.5 试验结果与分析
        4.4.1 碎片速度特性研究
        4.4.2 碎片能量特性研究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夹层玻璃碎片介观特性研究
    5.1 引言
    5.2 脆性材料的断口分析
        5.2.1 断口分析
        5.2.2 脆性材料的解理断裂
    5.3 介观模式分析
        5.3.1 碎片介观特性的试验研究
        5.3.2 碎片介观模式
    5.4 碎片介观特性分析
        5.4.1 不同冲击速度下碎片介观特性统计分析
        5.4.2 不同PVB厚度时碎片介观特性统计分析
        5.4.3 不同玻璃厚度时碎片介观特性统计分析
    5.5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5)创意产业园公共空间中的模糊空间设计初探——以南京1865创意产业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创意产业园模糊空间设计的背景
2 创意产业园模糊空间设计研究
    2.1 模糊空间的界定
    2.2 模糊空间设计方法
        2.2.1 模糊空间界限增强空间流动性
        2.2.2 强化空间的多义性设计
        2.2.3 丰富空间体验
3 南京1865创意产业园模糊空间设计分析
    3.1 南京1865创意产业园
    3.2 空间一现状及改进意见
        3.2.1 空间一现状
        3.2.2 空间一改进意见
    3.3 空间二现状及改进意见
        3.3.1 空间二现状
        3.3.2 空间二改进意见
4 结语

(6)面向行人头部保护的汽车前部结构参数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行人保护法规和研究方法
        1.2.1 行人保护法规
        1.2.2 行人保护的研究方法
    1.3 行人头部损伤机理及评价指标
        1.3.1 头部损伤机理
        1.3.2 头部损伤评价指标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头型冲击器研究现状
        1.4.2 挡风玻璃的行人头部保护性研究现状
        1.4.3 发动机罩的行人头部保护性研究现状
    1.5 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1.6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行人头部模型冲击试验及有限元模型研究
    2.1 引言
    2.2 无特征头型冲击器设计研究
        2.2.1 基于几何特性的头型冲击器结构设计
        2.2.2 基于物理特性的头皮材料设计
        2.2.3 基于国家标准的头型冲击器标定
    2.3 头部模型冲击试验系统搭建
    2.4 头部模型冲击试验研究
        2.4.1 碰撞过程中头型加速度分析
        2.4.2 头部模型加速度与玻璃裂纹扩展分析
        2.4.3 挡风玻璃裂纹扩展形态分析
        2.4.4 挡风玻璃裂纹分布情况分析
        2.4.5 敏感因素对行人头部保护性影响分析
    2.5 头型冲击器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及验证
        2.5.1 头型冲击器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2.5.2 头型冲击器有效性验证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挡风玻璃的行人头部保护性及优化研究
    3.1 引言
    3.2 基于逆向工程的夹层挡风玻璃几何模型建立
        3.2.1 数据采集
        3.2.2 点云预处理
    3.3 头部模型冲击夹层挡风玻璃的仿真研究
        3.3.1 夹层挡风玻璃有限元模型研究
        3.3.2 玻璃曲率对行人头部保护性的影响分析
        3.3.3 层合结构对行人头部保护性的影响分析
    3.4 面向行人头部保护的夹层挡风玻璃优化设计
        3.4.1 夹层挡风玻璃优化变量的设定
        3.4.2 基于优化研究的夹层挡风玻璃敏感参数影响分析
        3.4.3 夹层挡风玻璃的敏感参数综合优化研究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组合优化策略的发动机罩优化设计研究
    4.1 引言
    4.2 行人头部模型与原车发动机罩的碰撞性分析
        4.2.1 整车有限元模型的调用与修正
        4.2.2 头部模型-原车发动机罩碰撞模型的建立
        4.2.3 试验点的选择
        4.2.4 行人头部损伤分析
    4.3 面向行人头部保护的泡沫铝夹层发动机罩初步设计
        4.3.1 泡沫铝准静态压缩试验
        4.3.2 头型冲击器-新车发动机罩碰撞模型的建立
        4.3.3 行人头部损伤分析
    4.4 泡沫铝夹层发动机罩优化设计
        4.4.1 试验设计(DOE)
        4.4.2 近似模型的建立
        4.4.3 基于组合优化策略的多目标优化设计
    4.5 碰撞兼容性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汽车前部结构优化的试验验证及结果分析
    5.1 引言
    5.2 原车前部结构的行人头部保护性分析
        5.2.1 行人头部损伤情况
        5.2.2 前部结构变形情况
    5.3 优化后汽车前部结构的行人头部保护性分析
        5.3.1 优化前后前部结构参数分析
        5.3.2 优化前后前部结构吸能性分析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7)冷弯扭曲单片钢化玻璃板正向承载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玻璃幕墙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玻璃面板承载性能和变形性能研究现状
        1.2.2 玻璃幕墙有限元分析研究现状
        1.2.3 玻璃幕墙结构分析理论研究现状
        1.2.4 冷弯玻璃幕墙研究现状
    1.3 冷弯玻璃幕墙现有研究的不足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冷弯扭曲单片钢化玻璃板正向承载试验研究
    2.1 试验目的及试验内容
        2.1.1 试验目的
        2.1.2 试验内容
    2.2 试验方案设计
        2.2.1 玻璃试件设计
        2.2.2 试验装置设计及试件安装
        2.2.3 测点布置
    2.3 试验过程
        2.3.1 准备工作
        2.3.2 冷弯过程
        2.3.3 承载试验加载过程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试验结果与分析
    3.1 冷弯试验结果分析
        3.1.1 主应力计算方法
        3.1.2 冷弯过程应力结果与分析
    3.2 承载力试验结果分析
        3.2.1 破坏过程和现象
        3.2.2 试验数据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单片钢化玻璃冷弯应力及冷弯成型后的承载力有限元分析
    4.1 引言
    4.2 有限元模型验证
        4.2.1 模型参数设置
        4.2.2 材料属性
        4.2.3 部件装配及相互作用
        4.2.4 边界条件与荷载
        4.2.5 网格划分
        4.2.6 钢化玻璃的破坏准则及判断依据
        4.2.7 冷弯模拟结果分析与比较
        4.2.8 承载力模拟结果分析与对比
    4.3 玻璃冷弯应力影响因素分析
        4.3.1 极差分析
        4.3.2 方差分析
    4.4 冷弯成型钢化玻璃承载力影响因素分析
        4.4.1 极差分析
        4.4.2 方差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冷弯扭曲单片钢化玻璃正向承载力的设计建议
    5.1 冷弯成型幕墙玻璃设计的简化分析
    5.2 λ_σ、λ_d影响因素的正交设计
        5.2.1 极差分析
        5.2.2 方差分析
    5.3 λ_σ、λ_d理论模型的建立与分析
        5.3.1 λ_σ计算公式的回归分析
        5.3.2 λ_d计算公式的回归分析
        5.3.3 λ_σ、λ_d拟合公式的验证
    5.4 冷弯扭曲单片钢化玻璃最大应力建议公式
    5.5 冷弯扭曲单片钢化玻璃最大挠度建议公式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研究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8)建筑玻璃幕墙新技术在宁波公建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建筑幕墙的概念
1.2 建筑幕墙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1.3 本课题拟解决的问题
1.4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第2章 建筑幕墙的分类及构造
2.1 构件式幕墙
    2.1.1 构件式幕墙概念及构成原理
    2.1.2 构件式幕墙的分类
    2.1.3 构件式幕墙优的点
    2.1.4 构件式幕墙缺的点
2.2 单元式式幕墙
    2.2.1 单元式幕墙概念及构成原理
    2.2.2 单元式幕墙的分类
    2.2.3 单元式幕墙的优点
    2.2.4 单元式幕墙的缺点
2.3 点支承幕墙
    2.3.1 点支承幕墙的概念及构成原理
    2.3.2 点支承幕墙的分类
    2.3.3 点支承幕墙的优点
    2.3.4 点支承幕墙的缺点
2.4 全玻璃幕墙
    2.4.1 全玻璃幕墙的概念及构成原理
    2.4.2 全玻璃幕墙的分类
    2.4.3 全玻璃幕墙的优点
    2.4.4 全玻璃幕墙的缺点
2.5 双层呼吸式幕墙
    2.5.1 双层呼吸式幕墙的概念及构成原理
    2.5.2 双层呼吸式幕墙的分类
    2.5.3 双层呼吸式幕墙的优点
    2.5.4 双层呼吸式幕墙的缺点
2.6 光电幕墙
    2.6.1 光电幕墙的概念及构成原理
    2.6.2 光电幕墙的分类
    2.6.3 光电幕墙的主要特点
2.7 石材幕墙
    2.7.1 石材幕墙的概念
    2.7.2 石材幕墙的分类
    2.7.3 短槽式石材幕墙的优点
    2.7.4 背栓式石材幕墙的优点
2.8 金属板幕墙
    2.8.1 金属板幕墙的概念
    2.8.2 金属板幕墙面材种类
    2.8.3 金属板幕墙的优点
    2.8.4 金属板幕墙的缺点
2.9 GRC幕墙
    2.9.1 GRC幕墙的概念
    2.9.2 GRC幕墙性能特点 第3章 建筑玻璃幕墙的主要材料
3.1 建筑幕墙玻璃
    3.1.1 钢化玻璃
    3.1.2 半钢化玻璃
    3.1.3 夹层玻璃
    3.1.4 中空钢化玻璃
    3.1.5 阳光控制镀膜玻璃和Low-E玻璃
    3.1.6 真空玻璃
    3.1.7 降低钢化玻璃自爆的措施
3.2 建筑幕墙铝合金型材
3.3 建筑幕墙钢型材
3.4 建筑幕墙密封胶 第4章 建筑玻璃幕墙新技术在宁波公建中的应用研究
4.1 抗震单元幕墙在宁波国际金融中心工程中的应用
    4.1.1 宁波国际金融中心工程概况
    4.1.2 A系统单元幕墙系统及防水构造设计
    4.1.3 A系统单元幕墙系胶条设计
    4.1.4 A系统单元式幕墙抗震防脱构造设计
    4.1.5 A系统单元式幕墙节能设计
4.2 光电采光顶在宁波国际金融中心工程的应用
    4.2.1 光电幕墙的发展背景及趋势
    4.2.2 光电幕墙的原理
    4.2.3 金融中心光电采光顶的设计应用
4.3 单层索网节能幕墙在宁波行政中心工程中的应用
    4.3.1 宁波行政中心设计概况
    4.3.2 宁波行政中心单层索网节能幕墙设计简述
    4.3.3 宁波行政中心单层索网节能幕墙玻璃设计
    4.3.4 单层索网结构幕墙结构设计
    4.3.5 玻璃拼接胶缝及不锈钢夹具设计
    4.3.6 不锈钢索网结构计算
4.4 行政中心点支承非承重玻璃肋幕墙构造技术
4.5 行政中心玻璃幕墙横梁立柱弹簧钢销连接新技术
4.6 宁波.中国港口博物馆玻璃穹顶的设计、施工及BIM的应用
    4.6.1 宁波.中国港口博物馆工程概况
    4.6.2 宁波.中国港口博物馆穹顶结构体系及构造技术
    4.6.3 宁波.中国港口博物馆穹顶结构设计分析
    4.6.4 宁波.中国港口博物馆穹顶施工BIM的应用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论文结论
5.2 研究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个人简历、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9)基于循环经济的玻璃产业发展模式研究 ——以河北沙河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图目录
表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1.3.1 关于循环经济的起源
        1.3.2 关于循环经济的内涵
        1.3.3 关于循环经济的主体
        1.3.4 关于循环经济的原则
        1.3.5 关于循环经济的指标体系
        1.3.6 关于循环经济的支撑体系
        1.3.7 关于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
        1.3.8 循环经济和其它新经济形式之间的关系
        1.3.9 简要评述
    1.4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及关键问题
        1.4.2.1 研究方法
        1.4.2.2 技术路线
        1.4.2.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5 本章小结
第2章 循环经济理论基础
    2.1 相关经济学理论
        2.1.1 生态经济学
        2.1.2 资源经济学
        2.1.3 环境经济学
        2.1.4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2.2 相关生态学理论
        2.2.1 生态位
        2.2.2 生态链
        2.2.3 生态平衡
        2.2.4 生物多样性
        2.2.5 关键种
    2.3 相关产业生态学理论
        2.3.1 清洁生产理论
        2.3.2 生态工业园
        2.3.3 工业代谢
        2.3.4 生命周期评价
        2.3.5 生态效率评价
    2.4 相关可持续发展理论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我国玻璃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3.1 我国玻璃产业特点
        3.1.1 对资源的依赖和高消耗
        3.1.2 对能源的依赖和高消耗
        3.1.3 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严重
    3.2 我国玻璃产业组织绩效情况
        3.2.1 行业规模
        3.2.2 资本/劳动密集度
        3.2.3 产销情况
        3.2.4 成本费用结构
        3.2.5 盈利情况
        3.2.6 行业运营绩效
    3.3 我国主要玻璃产品结构情况
        3.3.1 平板玻璃
        3.3.2 日用玻璃
        3.3.3 中空玻璃
        3.3.4 钢化玻璃
        3.3.5 夹层玻璃
        3.3.6 玻璃保温容器
        3.3.7 玻璃纤维纱
    3.4 我国玻璃产业工艺技术现状
        3.4.1 平板玻璃
        3.4.2 日用玻璃
    3.5 我国玻璃产业发展循环经济存在的问题
        3.5.1 供过于求现象日趋严重
        3.5.2 淘汰落后产能速度过缓
        3.5.3 生产集中度偏低
        3.5.4 产品深加工程度过低
        3.5.5 产品成本偏高
        3.5.6 资源利用单一化
        3.5.7 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大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我国玻璃产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构建
    4.1 构建玻璃产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认识论基础
        4.1.1 目标
        4.1.2 原则
        4.1.2.1 "3R"准则
        4.1.2.2 全面化准则
        4.1.2.3 最大化准则
        4.1.3 方法
        4.1.3.1 系统辩识
        4.1.3.2 分析和综合
        4.1.3.3 模式的优化
        4.1.3.4 模式的应用
    4.2 构建玻璃产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依据
        4.2.1 理论依据
        4.2.2 经验依据
        4.2.3 客观依据
        4.2.4 现实依据
    4.3 玻璃产业发展的微循环模式
        4.3.1 提高资源有效使用率,夯实产业经济根基
        4.3.2 采用环境友好技术,掌控产业经济核心
        4.3.3 开发节能产品,打造产业经济砥柱
        4.3.4 废物综合利用,把握产业经济命脉
        4.3.5 完善管理制度,强化产业经济内涵
        4.3.6 培育企业文化,塑造产业经济形象
        4.3.7 建立环境管理机构,提供产业经济组织保障
    4.4 玻璃产业循环经济发展的产业共生模式
        4.4.1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原则
        4.4.2 打造合理的产业链网络
        4.4.3 实施综合资源的优化配置
        4.4.4 建全环境管理机构和机制
        4.4.5 建立高新技术研发平台
    4.5 玻璃产业发展的大循环模式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玻璃产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评价体系
    5.1 指标体系功能
    5.2 指标体系的设计
        5.2.1 指标筛选原则
        5.2.2 指标体系的建立
        5.2.3 定性指标的量化
    5.3 指标体系权重的确定
        5.3.1 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
        5.3.2 指标权重的生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实证研究——以河北沙河玻璃产业为例
    6.1 沙河玻璃产业现状分析
        6.1.1 工业园区环境概况
        6.1.2 沙河玻璃产业发展概况
        6.1.3 工业园区规划定位及发展目标
    6.2 沙河玻璃工业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6.2.1 产业链短,产业结构不合理
        6.2.2 高科技产品比例低
        6.2.3 能源、资源消耗量高
        6.2.4 不具备污水处理设施
        6.2.5 工业园配套体系不健全
    6.3 沙河玻璃产业循环经济模式评价
        6.3.1 数据来源
        6.3.2 原始数据的无量纲化
        6.3.3 沙河玻璃产业循环经济综合评价
    6.4 沙河玻璃产业循环经济综合预警
        6.4.1 综合预警指数
        6.4.2 警度的确定
        6.4.3 确定预测模型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我国玻璃产业循环经济发展对策建议
    7.1 制度层面
        7.1.1 发展循环经济的规划制度
        7.1.2 科技支撑和示范制度
        7.1.3 绿色消费鼓励制度
        7.1.4 产品回收利用制度
        7.1.5 循环经济发展激励制度
        7.1.6 相关的中介组织服务制度
        7.1.7 公众参与制度
        7.1.8 问责制度
        7.1.9 奖惩制度
    7.2 法律层面
        7.2.1 污染预防型法律体系
        7.2.2 经济循环型法律体系
        7.2.3 循环型社会法律体系
        7.2.4 循环经济促进法体系
    7.3 政策层面
        7.3.1 济政策
        7.3.2 产业政策
        7.3.3 技术政策
        7.3.4 价格政策
        7.3.5 消费政策
    7.4 技术层面
        7.4.1 替代技术
        7.4.2 减量技术
        7.4.3 再利用技术
        7.4.4 资源化技术
        7.4.5 系统化技术
        7.4.6 信息技术
        7.4.7 污染治理技术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创新点
    8.3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附录

(10)专利文摘(论文提纲范文)

YAG激光在玻璃上标记的方法
    申请人:深圳市大族激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集成的金属-玻璃封接方法
    申请人:北京科技大学;中国振华集团群英无线电器材厂
玻璃切断用刀轮
    申请人:日本株式会社东洋
一种掺铥锗酸盐激光玻璃及其制备方法
    申请人:宁波大学
低辐射镀膜玻璃的制造方法及其所用的镀膜溶液
    申请人:福耀玻璃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通过熔融法制造玻璃板中缺陷的减少
    申请人:美国康宁股份有限公司
超薄平板玻璃唇舌模具间隙分流法下拉成型装置
    申请人:同济大学
抓取装置及取放玻璃基板的方法
    申请人:中国台湾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和夹层玻璃
    申请人:日本积水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Tm3+/Yb3+共掺磷酸盐玻璃及其制备方法
    申请人:宁波大学
一种热态浇注法制备黄磷矿渣微晶玻璃的方法
    申请人:中国地质大学 (武汉)
吊挂平碹式锡槽入口隔墙
    申请人:武汉长利玻璃有限责任公司
浮法玻璃拉边机机头
    申请人:河北邢台晶牛玻璃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玻璃弯曲成型钢化装备
    申请人:福耀玻璃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三维玻璃切割机浮动切割头
    申请人:金加福
玻璃板压制成型机
    申请人:福耀玻璃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TFT LCD玻璃基板的蚀刻槽结构
    申请人:中国台湾睿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带真空检测装置的真空玻璃
    申请人:邵尚伟
玻璃夹层生产线PVB膜片同步带型切割装置
    申请人:中山市富山玻璃机械有限公司
玻璃生产智能分级与堆垛系统
    申请人:郑州凯联盛数控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用于浮法玻璃窑的粉料输送喷吹装置
    申请人:武汉华尔顺冶金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四、新型夹层玻璃成型机(论文参考文献)

  • [1]复合玻璃用TPU胶片的成型及改性研究[D]. 裴云梦.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2]建筑玻璃媒体化应用策略初探[D]. 尹欣. 东南大学, 2020(01)
  • [3]多焦点激光分离脆性透射材料机理及关键技术研究[D]. 刘朋.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4)
  • [4]中高速冲击下PVB夹层玻璃抗冲击性能及碎片特性研究[D]. 濮勇.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5]创意产业园公共空间中的模糊空间设计初探——以南京1865创意产业园为例[J]. 葛倍辰,李东徽,张敬丽,杜娟. 建材发展导向, 2018(04)
  • [6]面向行人头部保护的汽车前部结构参数优化研究[D]. 杨娜.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7(01)
  • [7]冷弯扭曲单片钢化玻璃板正向承载力研究[D]. 李兵. 广西大学, 2016(05)
  • [8]建筑玻璃幕墙新技术在宁波公建中的应用研究[D]. 徐增建.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5(03)
  • [9]基于循环经济的玻璃产业发展模式研究 ——以河北沙河为例[D]. 欧阳一力. 武汉理工大学, 2011(06)
  • [10]专利文摘[J]. 王元荪. 玻璃, 2009(08)

标签:;  ;  ;  ;  

新型夹层玻璃成型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