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给读者、作者、艺术家和各界朋友

“收藏”给读者、作者、艺术家和各界朋友

一、《收藏界》致读者、作者、艺术家及各界朋友(论文文献综述)

谭洁[1](2019)在《贝洛里的《现代画家、雕塑家和建筑师传记》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焦万·彼得罗·贝洛里1672年出版的《现代画家、雕塑家和建筑师传记》为研究对象,涉及文本形式的分析和具体内容的探讨,前者包括对《现代艺术家传》涵盖的艺术家范围的讨论、选择缘由的推测,对装饰性寓意插图的解读;后者则是对贝洛里的理念观、图像分析及其对艺术家评价的深入理解和思考。对贝洛里理念观的分析,是在重审理念观内涵的基础上探究《理念》一文的观念和结构来源,是理解《理念》如何纲领性地影响着《现代艺术家传》的评论基调;《现代艺术家传》所选择的艺术家曾饱受关注与争议,本文试着从贝洛里对艺术家博学品质的重视,树立拉斐尔权威的企图,及友情、艺术趣味等方面理解贝洛里的艺术家选择;着作颇有争议的地方还出现在每篇艺术家传记前的寓意插图,对这些寓意图的解读是接收贝洛里艺术观念的另一途径;文中还对贝洛里在分析画面时极为重视的“affetti”与“colore”进行研究,发现其不仅对艺术形式敏感,而且能进行风格辨别,这在早期的艺术写作中是十分难得的品质;16世纪中后期至整个17世纪的欧洲艺术,卡拉奇兄弟如何重要以及是否如此重要,卡拉瓦乔的性格描述及艺术评价在多大程度上有失偏颇,从他们生活的时代直至今日,对这些问题探讨从未停止,后继学者亦对贝洛里的观点产生过诸多质疑,随着对17世纪与艺术相关的社会环境、艺术赞助等情况的认知不断拓展,本文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亲近贝洛里撰写《现代艺术家传》时的环境、探究其评断来源,理解其立意并赞赏其远见。还原贝洛里及《现代艺术家传》的历史真实性是本文的基本出发点,剖析并理解其特色则是重要目标。

杨乃乔[2](2019)在《从“八五新潮”到图像-资本时代——论守望丹青与中国书画家的博物学知识学养》文中研究指明"1985"是"文革"终结后中国当代文学艺术走向繁盛的一年,也正是在这一年,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启动了《黄宾虹画集》与《黄宾虹书简》的出版工作。书画家邓明作为编辑因参与此项出版工作,生成了"用古人笔墨为古人造像"的艺术观念,并为此坚守了32年,从保守到前卫,最终推出了中国断代图像美术史《守望丹青》。从"伤痕文学""反思文学""寻根文学"到"八五新潮",再到后新时期当下的图像-资本时代,从本质上评判,文学与艺术始终是处在一个共同的历史语境下推动着诸种思潮的发展;然而多年来,学科壁垒的划分却导致文学与艺术诸门类闭锁在各自的领域孤独地言说,以至这种研究的狭隘性把文学艺术本然共享的整体历史背景解构得支离破碎。笔者以"八五新潮"为历史坐标,借助一个历经32年不变的水墨观念做参照,以静观动,旨在透视与诠释晚近40年新时期与后新时期中国当代文学艺术发展所经历的喧哗与躁动,并且着重分析在图像-资本时代艺术市场所遭遇的困境,指出当下中国美术界在相当的程度上被资本所操控,艺术的非功利性审美本质被颠覆,因此书画家能够自觉地抵抗资本与拥有博物学知识学养是一种难得的纯粹与高贵。

董凡[3](2013)在《凝聚理想 再上层楼——《收藏界》十二年感怀》文中研究说明十二年前,一个关于开创中国收藏行业指导性媒体的梦想开始在我们的心中孕育、生长。于是,2002年元旦,《收藏界》诞生了!2004年6月18日,"雅观杯首届中国收藏界年度排行榜"在全国政协礼堂揭晓,"十大艺术品拍卖机构"、"十大收藏组织"、"十大古玩市场"、"十大民间博物馆"

本刊编辑部[4](2013)在《《收藏》杂志2007~2008年大事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07年1月本刊北京办事处于2006年12月创办玉龙网站,2007年1月升级扩容为具有门户网站功能的艺超网站。1月本期开辟"《收藏》创刊15周年征文"专栏,刊发7篇读者的征文来稿。"征文"一直刊发至第4期。1月本刊决定,杨敏、张少华担任副主编,原副主编马雨林离

佘爱春[5](2011)在《抗战时期桂林文化城的文学空间》文中指出对中国抗战文化史、文学史来说,被誉为“独特的历史现象”的桂林文化城无疑是一个独特而值得大书特书的所在。作为国统区抗战舆论的前沿阵地和大后方文坛重镇,桂林文化城既是抗战时期国统区的一个政治、文化“特区”,一个多元政治文化力量的交汇地带和对立性的政治、文学话语的缓冲空间,又是一个抗战文学多元共生、互动共存的文学生态空间,对大后方抗战文学以及中国抗战文学的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具有独特的文学史价值与意义。本文以1938年10月至1944年9月桂林被称为“文化城”的这段历史时期的文学空间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文化城”的报刊、杂志、文学出版等原始资料的实证考辨与梳理,结合作家的生命文本和创作文本,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个案,深入考察了报纸、杂志、出版机构等文学生产体制与桂林文化城文学发生和发展的多元互动关系,揭示了桂林文化城文学生成的特殊状况和复杂意味,从整体上呈现了桂林文化城文学生动、丰富、复杂的历史景观,及其在抗战文学史和现代文学史上独特贡献和地位。作为特殊历史时期独特的历史文化现象,桂林文化城是由多方力量共同合力的结果。除了特殊的地理和战略优势外,桂系相对开明的政治态度和文化人群体的爱国热情是桂林文化城得以形成和蓬勃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而中国共产党的多方引导则起到了催化剂和指明方向的作用。作为一个多元政治话语中的文学空间,桂林文化城的文学场始终受到国民党中央、桂系、中共等多元政治力量的制约与影响,而多方力量之间的对抗与制衡又为桂林抗战文学带来了更多的发展空间;从而使桂林抗战文学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抗战时期中国文学的整体风貌,成为了解抗战时期中国文学整体发展状况的一个最佳窗口。报纸副刊、文学期刊和文学出版作为桂林抗战文学生产和传播的主要载体,它们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共同建构了桂林文化城绚烂多姿的文学景观,展现出了桂林文化城文学生产与传播的原始风貌;不仅左右了桂林抗战文学的生产,而且有力促进了桂林抗战文学的传播和发展。而从报纸副刊到文学期刊再到文学出版,既展现了桂林抗战文学生产由毛胚状作品到精品佳作再到文学经典化的过程,也反映了一些作家由无名到出名再到知名的成长历程。报纸及其文艺副刊,作为抗战舆论阵地和文学空间在桂林文化城形成和发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它们在团结抗战的旗帜下,共同推进了桂林及大后方抗战文化及文艺运动的繁荣与发展。桂林《救亡日报》作为在中共直接领导下的一份报纸,在桂林文化城崛起时期起到了引领潮头的作用;它始终以兼容并蓄的开放姿态实践着抗战救亡和文化统战的历史使命,巩固和扩大了文化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促进了抗日根据地与国统区文学的交流与互动,推进和引导了国统区特别是桂林抗战文艺大众化、民族化进程和健康发展。桂林《大公报》作为一份民间报纸,是桂林文化城中后期的舆论重镇和中坚力量;它站在不偏不倚的民间立场,以“文人论政”姿态实践着“文章报国”理想,进一步活跃了桂林文化城的抗战舆论氛围;它对文学艺术性的坚守和多样化的追求,促进了抗战时期中国文学多元共生的文学生态局面的形成。而《广西日报》作为贯穿于桂林文化城始终的报纸,是桂林文化城起落沉浮的最好见证者和亲历者;它既展示了桂系在团结抗战旗帜下不同阶段的政治立场和言论姿态的多变性,又表现出桂系对新文化新文学的倚重、对文化建设的重视和进行文化抗战的决心。这些报纸及其副刊不同的价值取向,不仅展现了桂林文化城多姿多彩的原生态的文学生成图景和桂林抗战文学的发展变化历程;而且通过对无名作家和文学新人的培植与提携,为现代中国文学的发展与繁荣培养了后继力量和生力军。桂林抗战文学活动的空前繁荣,很大程度上得力于文学期刊的兴盛与运作。作为桂林抗战文学主要的言说空间和生存空间,文学期刊不仅较为集中地展现了桂林抗战文学的实绩,为知名作家的新作力作和新作家的成名成长提供了展示空间和广阔舞台;而且较为清晰地反映了抗战相持阶段抗战文学由空洞的呼喊到凝重的写实、由单一的救亡宣传到抗战现实的多元展现、由短小凝炼到篇长厚实的发展变化轨迹;并引领了桂林抗战文学的创作方向和创作潮流。《文艺杂志》作为大型综合性纯文学期刊,较为全面地反映了抗战中后期抗战文学的发展变化和对文学本体性追求,提升了抗战文学的艺术品格,在一定程度上引领了大后方抗战文学的发展方向。《野草》作为大后方最有影响的杂文刊物,继承和发扬了鲁迅杂文的现实主义战斗传统,为桂林文化城及大后方树立了一面战斗的旗帜;不仅开启了大后方抗战杂文的创作热潮,而且拓展了杂文的表现空间和艺术类型,推动了杂文艺术的发展。而《诗创作》和《戏剧春秋》作为桂林最有代表性的诗歌刊物和戏剧刊物,真切地展现了抗战诗歌和抗战戏剧由短篇(独幕)到长篇(多幕)、由单一到多元的发展变化趋势,并通过对诗歌和戏剧理论的探讨,对建构民族化、现代化的抗战诗歌和抗战戏剧理论体系作出了积极而有效的探索。文学图书出版作为对报纸副刊和文学期刊文学作品筛选和提纯的结果,最大限度地浓缩和展示了桂林抗战文学的成就。对桂林文化城文学出版来说,出版丛书和单行本是最普遍的出版方式,而对文化普及的重视和文学经典的推崇是其最显着的特点。文化普及为新文化、新文学培养了一大批读者群和潜在的生力军;而文学精品力作的出版,为抗战文学留下了不少经典作品,给作家的成长和生活带来极大帮助的同时,促进了抗战文学的广泛传播与发展,并为桂林抗战文学的经典化和新作家的成名提供了可能。文化供应社作为出版领域的统一战线机构,以较为激进和贴近现实的出版风格,推进了大众文化普及和抗战文化建设,集中展示了左翼文人的抗战文学实绩,指引和推动了抗战文学尤其是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而开明书店作为民营出版机构,以温和、稳健的出版风格和立足于文化建设的出版理念,体现了文学出版的精英化倾向和文学本位色彩,推动大后方文化启蒙与普及和新文学的“经典化”。总而言之,作为抗战中国一个独异的文化空间,桂林文化城以较为宽松自由的政治文化环境、多元共生的文学生态空间和对新文学传统的继承与拓展,不仅为中国抗战文坛培养一批文学新军和奉献了众多精湛的文学作品,而且为中国抗战文学的健康发展和抗战文学多样化的生态局面作出了重大贡献。

高玉涛[6](2010)在《一百期 一些思考 一往无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收藏界》一百期了?"作为刊物的创办者,如此发问不仅别人要质疑,自己都会觉得"是弱智还是故弄玄虚?"不过,坦荡地讲,面对100期这个数字,尤其是望着摞在桌前的100本刊物,真有点儿不敢相信。这也许应验了那句老话"当局者迷"。是的,在百期杂志的编采发行期间,每天每月每年都深陷到办刊的各种繁杂的事务当中,要排除无数困难,要化解许多矛盾,

包东喜[7](2009)在《百尺雪中见 一声风里闻——新中国60年60刊评述与回眸》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时代的变迁、经济的繁荣、教育的普及和技术的进步,期刊业的发展愈来愈迅猛。和报纸一样,新中国成立后,许多民国时期的期刊业停刊了,而新的期刊则随着新生政权的稳定和新的组织机构的建立而创办。1955年全国期刊约有300种(其中全国性期刊166种),平均期发行量为1200多万册。随后,期刊数量总体上随着社会各方面的发展进步而逐渐增多,门类逐渐齐全,涉及各行业和许多领域。如《红旗》、《民族画报》、《人民文学》、《萌芽》、《收获》、《中国摄影》都诞生于这一时期。然而,"文化大革命"期间,期刊业同样处于极不正常的状态,最低谷时仅102种。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全党、全国的工作重心转移到国民经济建设上来,国家发展逐渐走上正轨。于是,期刊业重现生机。一方面,"文化大革命"中停办的一大批期刊纷纷复刊,另一方面新创办的期刊更是层出不穷。到2007年底,全国共出版期刊9468种,平均期印数16697册,总印数30.41亿册。20世纪80年代,特别是90年代以后,随着市场经济的日益发展,期刊走上了企业化经营之路。一些期刊如《红旗(求是)》、《半月谈》、《家庭》、《读者》、《特别关注》等的发行量都在百万份以上。当前,期刊业作为文化产业发展中最具活力的产业,其文化体制改革的步子更是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正是基于读者对中国期刊整体发展图景感受的需要,为文化体制改革提供最基础的资料,我们通过大量的文献检索,借助各相关期刊网站有关资料最终筛选出60年60种期刊,以窥见期刊发展的点滴脉络,明晰期刊业未来发展的若干轨迹,以资交流、借鉴。

《收藏界》杂志社[8](2002)在《《收藏界》致读者、作者、艺术家及各界朋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申奥成功,中国入世,足球出线……刚刚过去的一年充满了变数,但更多的是喜庆与吉祥。带着这份欣悦的心情,随着新年帷幕的徐徐拉开,《收藏界》终于创刊了,面临的却是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新刊初创,除在前进的路上求锁钥外,无时不惶惶然请益于师友,商讨于同志。为让读者能藉此获取翔实的藏界资讯,艺术鉴赏、收藏、投资知识,我们不辞心力工作半年之久,对稿件千挑万选,对栏目斟酌再三,它凝聚着《收藏界》团队的心血和殷切希望。不仅力邀海内外的权威学者、收藏鉴赏家为本刊执笔,并坚

二、《收藏界》致读者、作者、艺术家及各界朋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收藏界》致读者、作者、艺术家及各界朋友(论文提纲范文)

(1)贝洛里的《现代画家、雕塑家和建筑师传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写作缘起
    二 研究内容
    三 创新与缺憾
    四 文献综述
第一章 贝洛里其人及《现代画家、雕塑家和建筑师传记》成书
    一 贝洛里其人
    二 《现代艺术家传》成书
第二章 贝洛里的理念观分析
    一 《理念》写作的观念来源
    二 《理念》中的两对关键词
        (一)理念与自然
        (二)模仿与想象
    三 《现代艺术家传》中的理念观
第三章 《现代艺术家传》的艺术家选择
    一 《现代艺术家传》中的艺术家
    二 选择的缘由
        (一)推崇博学的艺术家
        (二)树立拉斐尔的权威
        (三)友情与趣味的影响
    三 质疑与推测
第四章 《现代艺术家传》中的寓意插图
    一 寓意传统
    二 《现代艺术家传》中的寓意插图
    三 寓意:艺术家的智性能力
第五章 贝洛里的图像分析
    一 《现代艺术家传》中的艺格敷词
    二 “affetti”与“colore”
    三 “纯粹的译者”
第六章 关于贝洛里评断的探讨——以安尼巴莱及卡拉瓦乔的传记为例
    一 作为艺术“修复者”的安尼巴莱·卡拉奇
        (一)评《安尼巴莱·卡拉奇传》
        (二)贝洛里的视角来源
        (三)折中主义阐释与质疑
    二 卡拉瓦乔“极端革新者”的身份
        (一)评《米开朗基罗·梅里西·达·卡拉瓦乔传》
        (二)对贝洛里批评的理解
第七章 艺术史中的《现代艺术家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一 焦万·彼得罗·贝洛里年表
附录二 画家、雕塑家和建筑师的理念 源于对自然美的选择而又高于自然

(2)从“八五新潮”到图像-资本时代——论守望丹青与中国书画家的博物学知识学养(论文提纲范文)

一、黄宾虹的书画学养及为黄宾虹造像的视觉观念生成
二、从“伤痕”“反思”“寻根”到“八五新潮”
三、“八五美术新潮”及对中国画的否定与守望
四、历史的周期率与“用古人笔墨为古人造像”
五、《守望丹青》和图像时代契合的美学观念
六、书画家的博物学知识学养与资本对文学艺术的异化
七、黄宾虹的古印训释及其古典学的知识含量
八、从“重写文学史”到“重写美术史”
九、画外“题画诗”和书画家通修诗文的功底
结语对资本的抵抗与无界的思考

(5)抗战时期桂林文化城的文学空间(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传媒视阈与桂林文化城文学研究
第一章 桂林:大后方抗战文坛重镇
    第一节 桂林文化城形成的历史语境
        一 特殊的战略地位和优越的地理条件
        二 桂系相对开明、自由、开放的政治姿态
        三 文化人群体的爱国热情和抗战精神
        四 共产党的统战工作和多方引导
    第二节 多元政治文化语境中的文学场
        一 政治场:中央、桂系、中共权力的博弈
        二 文化统制与市场控制下的言论空间
        三 流寓、多变、杂合:桂林抗战文学场的特征
    第三节 桂林文化城的文学生产
        一 报纸副刊与抗战文学生产
        二 文学期刊与抗战文学生产
        三 文学图书出版与抗战文学生产
第二章 报纸副刊与公共舆论空间
    第一节 桂林《救亡日报》:中共文化统战的舆论阵地
        一 救亡呼号与舆论压制:创刊、复刊与停刊
        二 救亡与统战:办报思想和文化使命
        三 《文化岗位》与抗战文艺运动的舆论导向
    第二节 桂林《大公报》:抗战时期“文人论政”的言论空间
        一 中间姿态和文人论政:桂林《大公报》的文化品格
        二 《文艺》副刊与抗战语境下文学的多元取向
    第三节 《广西日报》:桂系团结抗战的舆论空间
        一 桂系抗战言论空间的多变性
        二 艾青与《南方》文艺副刊
        三 《漓水》:在变与不变中积极推进文艺抗战
第三章 文学期刊与抗战文学的言说空间
    第一节 《文艺杂志》:“文人办刊”与新文学传统的继承与拓展
        一 用生命培育的刊物:王鲁彦与《文艺杂志》
        二 救亡与启蒙:《文艺杂志》的文化诉求
        三 《文艺杂志》与抗战时期的乡土文学
    第二节 《野草》月刊与大后方抗战杂文的勃兴
        一 鲁迅杂文传统的继承与阐扬
        二 秦似与《野草》月刊
        三 直面现实与叩问历史:《野草》上的杂文
    第三节 《诗创作》与抗战诗歌的多元化
        一 刊物的经营策略和编辑风格
        二 抗战诗歌的多元呈现
        三 长诗:抗战诗歌的新发展
        四 抗战诗学理论的探索
    第四节 《戏剧春秋》杂志与抗战戏剧运动
        一 刊物的刊行和文化使命
        二 抗战戏剧理论的探索与构建
        三 在现实和历史之间:杂志上的戏剧文学
        四 “戏剧兵”的情感与信息空间
第四章 文学出版与桂林抗战文学实绩
    第一节 文化供应社:出版领域的统一战线
        一 推进大众文化:文化供应社的出版理想
        二 文化供应社的文学图书出版
        三 《文化杂志》月刊与抗战文化建设
    第二节 桂林开明书店:文化启蒙与文学“经典化”
        一 逆境中复兴:桂林开明书店及其出版概况
        二 启蒙与经典化:桂林开明书店的文学出版
        三 《中学生》(战时半月刊):知识的传输与文艺青年的培养
余论 桂林文化城与抗战时期文学生态
主要参考文献

四、《收藏界》致读者、作者、艺术家及各界朋友(论文参考文献)

  • [1]贝洛里的《现代画家、雕塑家和建筑师传记》研究[D]. 谭洁. 上海大学, 2019(02)
  • [2]从“八五新潮”到图像-资本时代——论守望丹青与中国书画家的博物学知识学养[J]. 杨乃乔. 国际比较文学(中英文), 2019(01)
  • [3]凝聚理想 再上层楼——《收藏界》十二年感怀[J]. 董凡. 收藏界, 2013(12)
  • [4]《收藏》杂志2007~2008年大事记[J]. 本刊编辑部. 收藏, 2013(03)
  • [5]抗战时期桂林文化城的文学空间[D]. 佘爱春. 南京大学, 2011(08)
  • [6]一百期 一些思考 一往无前[J]. 高玉涛. 收藏界, 2010(04)
  • [7]百尺雪中见 一声风里闻——新中国60年60刊评述与回眸[J]. 包东喜. 编辑之友, 2009(09)
  • [8]《收藏界》致读者、作者、艺术家及各界朋友[J]. 《收藏界》杂志社. 收藏界, 2002(01)

标签:;  ;  ;  ;  ;  

“收藏”给读者、作者、艺术家和各界朋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