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实在论与黑格尔辩证法

语言实在论与黑格尔辩证法

一、语言实在论与黑格尔式辩证法(论文文献综述)

孙亚杰[1](2021)在《亚里士多德辩证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辩证法(διαλεκτικη)是古希腊哲学家——尤其是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基本的哲学探究方法,是他们特定的推理风格。其中,亚里士多德作为集大成者,不仅对辩证法予以全面、丰实、细致的种种刻画和论述,而且广泛地运用于其百科全书式的诸多研究领域。不过,亚里士多德关于辩证法诸种不同的理论性阐明以及他那主题宏富、形式多样的哲学探究过程,也为后世学界对其辩证法的基本内涵、活动领域、主要功能、哲学地位等议题的理解带来巨大挑战。这些挑战不仅成为亚里士多德辩证法时至今日仍然令人着迷并引发连绵争论的深层原因,也构成了对辩证法展开一项尽可能系统、详尽的勘察和研究之必要性和意义所在。申言之,首先,对亚里士多德辩证法提供一种相对完整、有序的图景,一方面可以解释或消融那些看起来不一致的困境,另一方面也能够为更合理地理解和评估这种辩证法的价值与功能,奠定更为牢靠的基础。其次,有鉴于亚里士多德辩证法同苏格拉底、柏拉图的源流关系,本项研究对于澄清亚里士多德同苏格拉底、柏拉图哲学之间诸种关联,也可以提供一个重要的认知角度。再次,由于辩证法涉及哲学活动的开展同一定意义上的理性共同体、思想共同体的复杂关系,涉及某种跨学科探究的特征和能力,本项研究也有助于为我们今天的哲学活动乃至正在进行中的学科交叉与融合这一重要事业,贡献某些可能的启发与教益。基于上述背景和动因,本项研究以亚里士多德主要哲学性作品或具有哲学意义的着述,即《工具论》《物理学》《论天》《动物志》《论动物的部分》《论灵魂》《尼各马可伦理学》《欧德谟伦理学》《形而上学》等为基本范围,以辩证法为核心对象,深入探究这种辩证法的思想源泉、基本结构、运用方式、与第一原理的关系等重要难题。研究主要包括四大部分。第一部分围绕亚里士多德辩证法的思想源泉展开,包含第一章、第二章。在第一章,相对于国际学界三种主要观点,我们既不赞成亚里士多德辩证法是对苏格拉底反诘法(the Socratic elenchus)的完全挪用或重述——无论这种重述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也不认为二者之间全无干系,而是论证一个新的解释方案:备受争议的苏格拉底反诘性哲学活动,确为亚里士多德辩证法的重要源泉,但是,有鉴于苏格拉底反诘性的辩证程序同其哲学目标之间的张力,亚里士多德辩证法既包含着对苏格拉底反诘法程序的某些描述和揭示,也自觉地、有目的地进行了进一步富有成效的重大补充、修正和发展。这种修正和发展不仅是哲学方法论反思的结果,同时也深深渗透着亚里士多德总体上对哲学活动一般结构——包括哲学活动的起点、领域和对象等方面——的独特理解。第二章聚焦于亚里士多德与柏拉图辩证法的复杂关联。我们并不否认评论者们大力揭示的前后承继关系,但是更希望阐明亚里士多德尤其是其前期作品《工具论》对柏拉图辩证法所作的重要革新。质言之,作为一切严肃的哲学活动之基本展开方式,柏拉图的辩证法不单纯是一种哲学方法论,更是方法论、存在论和认识论的统一,是理念论形而上学框架中的辩证法,而《工具论》在避免承诺理念论形而上学的前提下,仍然坚守哲学活动或哲学性科学探究中辩证法在方法论上的主导地位,不过,这种意义上的辩证法,在辩证活动的范围、始点、程序等方面,对柏拉图辩证法都进行了重要革新和发展。第二部分集中探析亚里士多德辩证法的基本结构,包含第三章、第四章。其中,第三章着重探究作为亚里士多德辩证法起点的现象(φαινóμενα)概念两种含义之间关系。对于学界既有的两种立场,我们更加支持相似论主张,即感知经验和有声望的意见(ενδοξα)之间具有同一化的基础和可能,但是,我们认为,多数相似论者对于这一主张的论证未能深入到根本缘由,因此尝试以一种新的思路,即通过考察亚里士多德的实在论立场和人类认识结构方面的观点,重新论证他将两种含义共同作为现象的深层原因和根据,并由此对不同领域中现象的使用方式提供一种连贯性解释。第四章以《论题篇》《辩谬篇》等为主要依据,详尽厘析辩证法的具体运作程序,并将其总结为如下步骤:(1)选择论题。辩证法考察的论题必须是与相关的有声望意见和多数人意见有别,或者有声望的意见各自之间也存在分歧,只有这样的论题才具有探究价值。(2)选取或建构辩证命题(dialectical proposition)。对论题的考察有立论和驳论两条路径,驳论的起点是论题之下各种有声望意见中能够产生困惑的命题,立论则需要自己通过感知到归纳(επαγωγη)的过程建构命题。(3)对上述辩证命题从语义和四要素(即定义、种、特性、偶性)方面展开考察和辩驳(πειραστικοι),并以经过考察的命题为前提(πρóτασιζ)建构三段论式推理。(4)针对建构起来的推理论证进行批判、分析和疏解(λνσιζ),即发现、揭示三段论推理中前提上或推理过程上的不合理之处,并分别以相应方式予以修正和解决。另外,在辩证程序的诸多运用中,我们认为,《物理学》和《形而上学》中有关四因说的两次探究,相对来说对辩证法的呈现完整而又典型,因为它既有驳论过程,也有立论路径。所以,本章还通过对四因说探究过程的详细阐释,具体例示辩证法的一般程序结构。第三部分探讨辩证法在不同学科领域的具体运用,包括第五章、第六章。第五章主要论证两个核心主张,即《尼各马可伦理学》第七卷提出的拯救现象法(saving the phenomena)三个步骤,亦即摆出现象、讨论难题、最大限度保留有声望的意见,是辩证法驳论路径的表述;辩证法构成了伦理学探究的主导性方法。这两项论证都以第四章确立的辩证法基本程序为依据。尤其是在第二个主张的论证方面,我们通过具体分析并揭示《尼各马可伦理学》对于幸福定义的整个探究过程——提出命题“幸福是合乎(最完满)德性的灵魂活动,并且是因其自身被追求的、自足的”,对其进行四要素方面的辨析与确立,最终得到定义“幸福是沉思活动”——与辩证法程序中立论路径相一致,并逐一反驳学界相关反对理由,最终表明,辩证法在亚里士多德整个伦理学探究中具有关键作用和主导性地位。第六章考察辩证法在亚里士多德自然科学探究领域——尤其是学界重点关注的动物学和天体学探究领域——的功能与地位。在动物学探究领域中,我们反对现有的流行主张,即动物学探究方法单纯是《后分析篇》中的证明性科学方法,而仍然坚持辩证法在其中的重要作用。对于天体学探究领域中争议巨大的合理论证(ενλóγοζ)问题,我们也不同意新近学者的判断,而是重新揭示了它与辩证法的一致性关联。第四部分探讨亚里士多德辩证法与第一原理的关系问题。在这一部分,相对于这一问题关涉的诸多立场,我们首先对第一原理(πρωτη αρχη)的种类和层次进行明确区分,继而分别从具体科学第一原理和形而上学第一原理两个角度展开分析。第七章探究辩证法与具体科学第一原理的关系。根据对《论题篇》《后分析篇》等内容的综合性分析,我们将亚里士多德具体科学探究过程的基本图景描述为:(1)具有感官知觉的人对具体事物进行感知和记忆并形成经验;(2)对不同经验进行整理或对比,以发现其中的差别和相似;(3)进行归纳,形成一个假定性的辩证命题,或在有声望意见中选取具有考察价值的命题;(4)根据辩证法规则对命题进行考察(41,2,…n),修正和完善命题,不断提高命题确定性;(5)获得真命题(51,2,…n),并反复前述步骤,获得多个真命题;(6)把握解释力最高的命题作为第一原理;(7)从第一原理向下推理得到科学知识。基于对理知(voνζ)两种层次的能力的判定,(5)(6)两步的完成都需要理知的参与。如此,辩证法在赢获具体科学第一原理过程中的角色任务就一目了然,亦即,虽然(5)(6)两步体现了理知的重要性,但是,从第一原理的整体探究过程来看,辩证法的贡献和地位是不可或缺、无可取代的:正是基于辩证法依照各种细致规则对命题繁复细节的勤恳考察,我们才能逐步靠近具体科学第一原理。第八章考察形而上学探究中的辩证法角色。由于形而上学第一原理或公理是从事具体科学研究都需要知晓或预设的普遍原理,对它们的探究就相对统一,甚至可以说,探究这些原理正是形而上学这门学科的任务——尽管《工具论》区分了十个范畴并否认一门普遍科学的可能性,那么,对于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第一原理之关系的研判,就可以通过对辩证法在形而上学探究中角色地位的考察来实现。我们在这一章论证了一个明确观点,即辩证法作为形而上学探究方法的不二之选,乃是获取形而上学第一原理的主要方法。这一主张通过理论依据和实践依据两部分得到论证。理论依据在于,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中承认一门普遍科学的可能性之际,也在多处文本中表明或暗示了将要使用辩证法探究这门科学的想法和决心;实践依据则在于《形而上学》中辩证法的多次实际运用。其中,尤为重要的是,第七卷着眼于“依其自身之存在”(τò ǒν τò καθ’ ανττο)的实体(ονσια)探究就采取了一种辩证性的探究方法,并且,在此探究中,亚里士多德提出了一个新的关键性问题,即“如此这个或那个的质料如何成为某种个体性事物”——第八卷、第九卷正是对这一问题的具体展开和回应。这样一来,从辩证方法论的角度来看,长期困扰学界的一个重要理论问题,即《形而上学》核心卷次中“依其自身之存在”(perse being)的探究类型和“潜能/现实之存在”(potential/actual being)的探究类型之间真实关系问题,也可以获得一个新的合理解释:既不能笼统认为后者不过是对前者“一以贯之”乃至“自然而然”的补充,也不能直接将后者看作是完全独立于乃至对抗于前者的另一种“全新”进路,毋宁说,后者是对前者有所承继又有转换和更新的发展与完善。另外,我们也认为,第四卷第四章关于不矛盾律(principle of non-contradiction)的论证也确实属于一种辩驳性论证,不过,我们尝试采用一种不同于厄文、博尔顿等学者的新思路,重新阐述不矛盾律的确立和辩护策略,进而更为深入地揭明这种策略的辩证法特征,以及形而上学各种第一原理——主要就是不矛盾律、范畴上的实体性形式(substantial form)原理、潜能/现实原理——之间的基本关系。

季婧[2](2021)在《理查德·罗蒂新实用主义文学文化观研究》文中指出理查德·罗蒂作为新实用主义哲学家的思想已经广为人熟知,但是对其在文学理论和文学文化方面的研究尚未形成规模,仅有的一些研究成果更多体现的是一种见仁见智,各抒己见的观点,在学界未形成一致共识。罗蒂文学文化观与他的后哲学文化思想在逻辑上是一致的,同时也蕴含着实用主义的实践精神与探索,因此它也是罗蒂思想谱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理解罗蒂思想新的维度和视角,对于中国学界对文学本质及其社会功能的认识具有一定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本文试图以罗蒂文学文化观概念的释义为起点描摹出文学文化观的整体面貌,进而将文学文化观置于后哲学文化思想和新实用主义的维度进行探究。罗蒂的文学文化观主张摒弃哲学理性的思维方式转向感性叙事,在历史主义的语境中,在隐喻和反讽的作用下对事物进行“重新描述”,让所有被看作一成不变的事物都具有呈现出新面目的可能性。罗蒂的文学文化观是对文学意义升华的产物,是一种审美主义和人文主义的乌托邦,也是罗蒂对在哲学之后的世界只能由文学来拯救的希望的寄托。罗蒂看重文学的人文主义功能,将其提升到文化层面的高度,主张人们能够通过想象力提升个体的敏感性以增进对他人的同情,进而促进社会的团结与公平正义。绪论部分概述了罗蒂的生平经历和思想流变情况,对罗蒂思想整体研究及对文学文化观思想的现状做出了梳理,重点分析了以罗蒂文学文化观作为研究对象的意义。罗蒂秉持后现代的立场,这种对传统形而上学不妥协,时刻保持反思、批判和颠覆的态度让他的思想繁杂而深厚。从这些复杂的思想中抽丝剥茧,笔者分析了罗蒂的学术立场、学术方法以及学术目的,将文学文化观作为罗蒂思想的杠杆,同时指出近来文学作为一门兼具审美功能与社会意义的学科学术地位一直处于跌宕起伏之中,罗蒂能够回归传统,将救赎的道路指向文学的方向,是非常难能可贵的。第二章开宗明义,对“文学文化”概念的出现进行了追溯,首先概括了文学文化建立的三个阶段,进而分析了罗蒂“文学文化”的内涵,提出在罗蒂营造的“人文主义乌托邦”当中,作为一种文学类型的“文学文化”,包括诗歌、小说和戏剧等文学种类,而相对于宗教、哲学和科学,它并不更加高级,这就明确了罗蒂对于文学的看法:既将哲学之后的希望寄托在文学身上,又并不赋予文学以超乎其他学科的特权。罗蒂所试图构建的是一个以政治代替科学,以文学代替哲学,以心理代替伦理,以生活代替理论的人文主义乌托邦。第三章是本文的核心部分,系统阐释了罗蒂后哲学文化思想下的文学文化观。罗蒂用彻底的偶然性立论,解构了传统哲学当中人心、自我、本质、普遍和必然等概念,并将其作为现代自由主义乌托邦的依据。进而揭示了罗蒂眼中文学的价值,文学通过展现人生当中偶然的事件来描述一个偶然的世界,从而发现生活的多种可能,让更多的人能够认识到,在抛弃了确定的世界本质和永恒的人性基础之后,人生仍然是有趣、可爱、值得过的,因此文学文化的重要性就体现在不确定性所带来的对人生的激励。罗蒂提倡的文学文化是一种后形而上学文化,他对“想象力”做出的理解继承和发展了杜威的“道德想象力”。小说作为重要的叙事形式,比哲学和理论更能够直接展现出个体和种族所遭受的“残酷”,因此奥威尔和狄更斯在罗蒂心中占据了重要位置。文学家擅长运用反讽的手段,不断对自己的“终极语汇”地进行修正和完善,从而不断对事物进行重新描述。经过反讽主义者的改造,文学文化的功能得以体现,通过文学特别是小说的阅读使人们获得“自律的自我”,实现自我救赎和私人完美。第四章着重梳理了罗蒂新实用主义文学文化的思想渊源。罗蒂的新实用主义思想并非直接脱胎于古典实用主义,而是在继承了古典实用主义特别是杜威和詹姆斯“关注现实”的基础上,注入了英美分析哲学和欧陆哲学的基因。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游戏”、塞拉斯对“所予神话”的批判与戴维森的“隐喻理论”,尼采和海德格尔反本质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倾向等等,都对罗蒂产生了深刻影响。罗蒂的新实用主义放弃了对“经验”的强调,转而投向“语言”,主张在“后哲学”的语境下对事物进行“重新描述”。最后点明了后哲学文化观的实质,它是一种反本质主义的哲学观、实用主义的真理观、偶然的自我认知观以及“真理即隐喻”的语言观。第五章主要对罗蒂新实用主义文学文化观对中国学界和社会产生的影响及存在的问题与局限进行了总结。罗蒂的思想对于中国当代学界“非此即彼”的思维模式进行了有效消解,但他并不提倡“亦此亦彼”彼此兼容,而是主张将对立项的区分进行消解,让二者的界限变得模糊,融合为一。罗蒂在文学的社会功能方面关注有余,而对文学文本自身的规律和特征则研究不足,尽管罗蒂在自己的世界里将文学的作用发挥到了极致,极大丰富了文学的内涵和外延,但是从文学自身的领域来讲,作为与哲学、科学和宗教相平行的学科,它有自己明确的研究对象和独特的运作规律,罗蒂不应当对这些原有的在他看来是所谓“本质”的规律视而不见,而只是单单关注文学的社会功能,抹煞了文学作为一门科学的独立价值。

涂荣臻[3](2020)在《阿多诺美学思想中的中介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阿多诺作为第一代法兰克福学派的领军人物,在哲学、美学、文学理论和社会学等领域的研究令人瞩目。从研究对象和目的来看,阿多诺的批判理论一方面是剖析、批判社会经验,从中获得有关社会的客观知识;另一方面是从意识形态批判中辨析、破除潜在的、隐含的社会强制,意图实现人与社会的解放。就具体的历史语境而言,面对社会现代性的诸多弊端和启蒙辩证法的逻辑演进困局,阿多诺以对传统认识论的批判作为其理论的逻辑起点,把审美的要素作为思考社会历史经验的一个辩证环节,最终通过美学理论的建构重新反思个体经验的价值、恢复经验的“真诚”,实现理论对实践的批判性介入。“中介”,这一辩证法的核心范畴,在阿多诺的美学理论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它作为沟通主客体的重要因素,可以调解主客体之间截然对立的状态,走向二者的互融。从具体的理论演绎来看,中介作为阿多诺认识论的必要环节,有利于思考主体的塑造过程,焕发客体的活力,建立主客体的非同一性关系,实现认识论模式的变革。阿多诺将社会的异化状况视为人对自然控制的延伸,而借助概念的中介重新认识自然是改善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一步。自然哲学作为透视自然美的必要中介,则有助于恢复人对自然的审美经验。自然美也是自然与艺术之间的中介。艺术从对自然美的模仿中,可以实现从自然到自由的过渡。现代艺术的自律性与社会性的辩证使得阿多诺转向了艺术社会学的建构,而中介问题是其核心主题。美学理论作为解读审美活动和审美经验的必要中介,其辩证思维有助于剖析艺术中的真理性问题,最终达到理论对社会的批判,实现理论的社会功能。本文绪论部分围绕阿多诺美学理论中的中介问题,梳理国内外相关的研究成果,综合前人的成就,寻找理论的生长点。主体内容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主要分析和阐释阿多诺的认识论思想,为后面章节对阿多诺中介理论的研究奠定基础。阿多诺的理论不仅是对德国古典哲学、美学的反思、批判,也是经典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批判的一种延伸。阿多诺的认识论前提是主客二分,但是这种二分又不是截然对立,而是相互作用的。首先,主体带有个体人性的要素,受到客体的中介,是一种结果,而不是一种观念。就客体而言,阿多诺提出“客体优先性”的概念,是对传统主体性哲学的一种反思与质疑,破除了主观理性抽象性的幻象。其次,阿多诺否认主客体混沌不分的状态,强调主体意识的自觉,客体只有通过主体的反思才能被认识,从而与旧的唯物主义划清了界限,确立了实践的意义。最后,阿多诺将概念的任务转向对主客体非同一性的认识,也成为否定辩证法的关键,有利于理论对实践的批判、介入。第二章从中介的角度考察阿多诺的自然审美理论。人类是借助自然的概念中介逐步丰富对自然的认知,但是这种概念认识并不能取代人类对自然的全部认识和感知。人类对自然的审美体验是以自然的概念为中介进行的一种价值判断。自然美的价值在于,它揭示了概念自然和非概念自然之间的非同一性关系。哲学作为一种理论中介,在对自然审美经验把握和解读的基础上,可以透视其中的社会历史内涵。自然美作为自然与艺术之间的中介,也以其无规定性的特征成为艺术模仿的对象,进而可以缓和自然与艺术之间的对立,实现从自然到自由的过渡。第三章采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从艺术的自律性与社会性的辩证关系角度切入,重点研究社会结构、意识形态等社会因素是如何在艺术中得以贯彻,成为艺术与社会现实之间的重要中介的。阿多诺认为,真正音乐社会学的问题是中介问题。推而广之,他的艺术社会学,就是要从生产、再生产、消费、接受与批评等角度探讨艺术意义的生成以及社会作用的问题。第四章则是深入到艺术建构的内在逻辑,研究美学理论在艺术意义的建构与解读中的中介作用。在阿多诺看来,艺术作品的哲学内容使得美学理论成为解读艺术内在意涵的必要中介。传统美学理论的体系性建构忽视了艺术的非概念成分,难以回应审美唯名论的冲击。美学的革新需要运用辩证思维,从艺术的历时性生成过程与具体的社会经验解读艺术作品的真理内容。另外,阿多诺美学的理论反思、建构逻辑与价值指向不仅合理地阐释审美经验的具体内容、重新恢复经验的活力,而且也指明理论的社会维度,有助于理论认识的有效增长。最后,文章的结论部分总结全文:从认识论上讲,阿多诺承认主客二分的客观性,一方面强调主体意识的能动作用,另一方面又通过中介提出客体优先性的概念,建立主体与客体的非同一性关系。以中介问题为切入点的自然审美理论、艺术社会学的建构将有助于恢复经验的活力与“真诚”,为认识的有效增长提供必要内容。美学作为反思具体审美经验的必要中介,其辩证思维有利于解读艺术作品中的真理性内容,实现理论对实践的必要认识与重要指导,推动人与社会的自由与解放。

姚国荐[4](2020)在《列宁认识论思想研究 ——从《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到《哲学笔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列宁的认识论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点研究领域之一。列宁通过对认识论的批判,力争达到对马克思主义真实的还原,以期待实现马克思主义发展与时代总体发展的一致。然而近二十年来,随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变化和社会热点的转移,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研究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一方面,以改革开放初期“真理标准大讨论”为代表的诸多认识论研究成果得到了坚持和高扬;另一方面,在这些研究成果背后的列宁原着始终没有成为学术热点,也较少得到在当代哲学意义上的深入探究和全新解读。马克思主义的活力正在于它的与时俱进,以及研究者们对马克思主义经典的不断发掘和领悟。历史的纵向维度和现实的横向维度是我们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两个车轮,这两个维度在当代的马克思主义研究中缺一不可,本文也将在这个基础上对列宁的认识论思想进行探讨。列宁重视认识论的研究,并通过对认识论的研究把握整个哲学脉络。《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以及《哲学笔记》两本着作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被书写的,恰当把握这两本着作的内涵和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把握列宁认识论的关键。在引言部分,本文分析了列宁认识论的研究背景以及此研究的相关意义,了解了列宁认识论问题在国内与国外的研究现状,确定了以文献为本的整体研究方法和互文的比较研究方法。第一章,该部分系统地介绍了作为列宁认识论基础的《唯批》。首先,本章回顾了人类认识的发展过程,在“世界观”和“观世界”两个层面梳理了《唯批》意义上人类认识的客观性,确定了列宁认识论的总基调来源于对唯物主义基础的继承。其次,世界的存在虽然不取决于人,但人的认识和人类思维的真实存在有关:每个人不同的理智特征都会深刻的影响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列宁指出无论是在自然科学领域还是在社会科学领域,都存在认识论的两条不同认知路线,即唯物主义路线和唯心主义路线。最后,《唯批》的三个重要认识论结论成为了列宁阶段性的研究成果,也在某种意义上成为了他认识论理论新的出发点。第二章,介绍了从《唯批》到《哲学笔记》的认识论变化过程和相互联系,在互文的张力中把握了列宁两本认识论着作之间的有机交互和相互关照。本章也重点关注了《哲学笔记》对列宁认识论乃至整个哲学认识论体系的发展和升华。首先,本章从“两个列宁”的假说出发,重点考虑了两本着作之间的关系。分析了列宁在这两本着作写作时不同的时空境遇和面对的理论问题转换,在“靶子”不同的背后看到了对于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坚持。其次,阐述了《哲学笔记》的唯物主义基础及其内容,并进一步分析在辩证法“三者一致”意义上的认识论追求。最后,文章试图解读《哲学笔记》对认识论的超越性贡献,并希望以列宁的视角关注到一些国内学界关注较少的重要认识论问题。概括而言,《哲学笔记》的贡献包括对认识论本来意义的复归、对认识论伴生的不可知论的强力驳斥,以及对“认识论上的断裂”的突破,并说明了列宁的认识论研究对历史上认识论研究的重要性。第三章,面对列宁的认识论,不同的哲学研究者以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解读。在不同学者褒贬不一的背后,体现了研究者各自不同的立场、观点与方法,这也正是列宁认识论所启示的内容之一。新中国成立之后,列宁的认识论深刻地影响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界,在此基础上,毛泽东、艾思奇和众多中国的哲学研究者将列宁的认识论发展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更高的水平;进入到20世纪80年代,列宁的认识论思想成为了中国思想解放和哲学观念变革的重要源泉。在继承了列宁的认识论之后,我们还要坚持站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角度组织思想,继续朝着哲学观念变革的方向坚定前进。

田帅帅[5](2020)在《《资本论》中的价值形式辩证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价值形式辩证法是价值形式这一自主体运动过程的辩证反思,是《资本论》文本中辩证法存在的具体形态。它一方面是马克思立足于价值形式这一主体,基于辩证运动的全过程重新建构与真实再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方法;另一方面是马克思立足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具体历史现实重新在具体历史现实中发现辩证法的产物。从第一层意义上说,价值形式辩证法是《资本论》文本的叙述方法,是经济范畴的具体重建方法;从第二层意义上说,价值形式辩证法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这一特殊历史有机体的内涵逻辑。作为《资本论》的叙述方法,价值形式辩证法表现为经济范畴的游戏,是马克思通过游戏模型的方式具体再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真实面貌的过程。这具体表现为马克思通过价值形式辩证法对商品、货币、资本等范畴的具体分析,同时在经济范畴的具体分析中重新发现辩证法的现实根基,即价值形式。作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涵逻辑,价值形式辩证法表现为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这一特殊有机体的现实解剖。马克思通过价值形式辩证法重新认知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表现出来的现实与隐藏在表现之下的本质,在资本主义社会形式中重新发现了辩证法的现实根基,即价值形式。所以,马克思分别从两个维度,即逻辑先在维度与现实先在维度,分别考察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逻辑先在维度上,马克思通过价值形式辩证法在理论上再现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这种再现可以被看作为一种思想实验;在现实先在维度上,马克思通过对具体现实的实证解剖,让价值形式辩证法的思想实验有了实证的根基,这一解剖可以被看作逻辑在现实中重新发现。价值形式辩证法的析出对于马克思的研究具有重大意义。一方面,辩证法变成了价值形式辩证法,辩证法走向了具体;其次,价值形式辩证法作为经济范畴排列的真正方法,它让经济范畴的排列按照它们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内所处的位置排列,而不仅仅是按照它们出现的时间顺序排列;这样价值形式辩证法就通过辩证逻辑扬弃了机械的实证逻辑,从而把政治经济学推进到政治经济学批判;最后,作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涵逻辑的价值形式辩证法,它让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与历史发展的判断有了科学的逻辑依据,必然王国必然过渡到自由王国,社会主义必然从空想到科学再到现实。价值形式辩证法作为《资本论》最重要的遗产,它是马克思具体解剖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这一特殊机体的产物与工具。价值形式辩证法的起源与根基决定了它只适应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今天世界的整体面貌仍然是资本主义性质的,这就决定了《资本论》所提供的价值形式辩证法对于我们认知世界、解释世界仍然具有效力;价值形式辩证法所昭示的巨大能量对于变革现存世界仍然具有指导意义。

黄河云[6](2019)在《柯瓦雷的科学革命观研究》文中提出亚历山大·柯瓦雷的科学编史学建立在一个哲学基础之上,它以柏拉图主义的数学实在论为本体论、以“人类思想的统一性”为核心原则、以概念分析法与重视对“错误”的研究为方法论。柯瓦雷关于科学革命的研究从根本上是其科学编史学哲学基础的具体体现。斯顿普认为柯瓦雷是一个黑格尔主义者;阿伽西认为柯瓦雷是一个波普尔主义者,但这两种观点都是不能成立的。“科学革命”这个术语目前的含义在很大程度上源于柯瓦雷的对近代科学起源的开创性研究。柯瓦雷关于科学革命的本质有过各种不同的描述,包括有限和谐宇宙的解体与空间的几何化、自然的数学化与科学的数学化、从“近似”的世界到精确的宇宙、从封闭世界到无限宇宙。这些描述对应于两个不同层次的转变,即(狭义的)科学革命与思想革命;这种两层次的转变充分体现了“思想统一性”的核心原则。柯瓦雷运用概念分析法反驳了迪昂与克隆比关于近代科学与中世纪科学之间关系的连续性解释,从而扞卫了“科学革命”的观点。斯顿普认为柯瓦雷晚年对于近代科学起源的连续性解释做出了让步,但这种观点并不能成立。柯瓦雷坚决反对关于科学革命的实证主义(包括经验主义和工具主义)解释,他反对将科学革命视为经验对理性的胜利或用“如何”取代“为何”。基于柏拉图主义的数学实在论以及“思想统一性”的核心原则,柯瓦雷断言实验在科学革命中作用甚微,并认为牛顿不是一个工具主义者而是一个实在论者。柯瓦雷还反驳了赫森、奥尔什基、齐尔塞尔关于科学革命的社会学解释,他的结论是:(1)实践转向是科学革命的结果而非原因;(2)科学革命与资本主义的兴起无关;(3)社会条件只是近代科学起源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埃尔卡纳力图将柯瓦雷塑造为科学知识社会学的先驱,但这种观点并不能成立。柯瓦雷将伽利略塑造为一个柏拉图主义者。在他看来,伽利略的柏拉图主义体现在三个方面:(1)“两个世界”的划分;(2)数学实在论;(3)“回忆说”与“精神助产术”。对于这一观点的反对意见主要有三种:(1)伽利略是一个亚里士多德主义者;(2)伽利略是一个阿基米德主义者;(3)否认伽利略与任何哲学标签之间的联系。德卡罗力图表明,尽管存在着这些反对意见,但柯瓦雷关于伽利略是一个柏拉图主义者的核心论点仍然可以有条件的保留。柯瓦雷关于伽利略的(思想)实验的观点涉及形而上学层面(“应然”层面)与历史事实层面(“实然”层面);形而上学层面的解释支配着历史事实层面的解释。塞特尔与德雷克指出,柯瓦雷关于伽利略未能得出做过他所描述的实验结果的断言是错误的,与历史事实不符;内勒尔和乔兰则力图扞卫柯瓦雷关于伽利略实验的观点。然而,他们之间的争论仅仅涉及历史事实层面(“实然”层面)而完全没有涉及更为重要的形而上学层面(“应然”层面)。柯瓦雷的科学编史学及其对科学革命的研究在今天仍然极具启发性和富有成果性。

王国兵[7](2019)在《马克思实践概念生成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理论与现实的对立是哲学史的中心问题之一。以往学者在对理论为什么与现实对立和理论为什么总是在忽略现实的研究中,对理论与现实做了偏颇式诠释。这种诠释导致理论与现实的对立和紧张,并表现人类历史发展中的各种“常识性悖谬”,但是如何更好揭示这个悖谬导致的疑惑。以往不同学者表达了不同的观点,而马克思把它引向了人类的具体实践和总体实践的视域中,并通过揭示实践在竞合同进内的历史性张力来解决理论与现实之间的绝对性对立和紧张,其原因是历史性张力是实践概念生成的原始动力。如何理解马克思用实践的竞合同进解决理论与现实之间的对立和紧张,这个问题实际就是如何更好地理解马克思实践概念的生成问题。针对以上难题,马克思实际上提出了四个问题。在对这四个问题的研究中,运用理论与现实竞合同进的实践历史性方法揭示实践概念生成的逻辑。然而,如何理解这四个问题之间的逻辑生成关系,成为本论文的重要问题。我认为这四重关系之间既有认识论层次的问题递进逻辑,又有历史唯物主义自身的实践逻辑,同时也具有马克思哲学史的整体性逻辑。这意味着这四个问题的转换并不是简单的并列式罗列,而是递进式的综合和继承性的综合,必须要清楚这种逻辑必然,因为罗列式的理解并不是我自已的想法。马克思从时代哲学问题属性的论辩中抽象出感性与理性之间何谓本性的哲学问题,并从时代现实中证实了理性逻辑与现实逻辑之间的对立问题。首先,马克思按照哲学史中“理论和现实存在的问题”,批判了思辨竹学构造的虚假现实,并用竞合同进的实践逻辑生成了感性的实践现实,并把它作为实践概念生成的奠基性范畴。其次,马克思紧扣时代现实的在场性特征,指出时代的现实形态实际上指向宗教化的现实交互性关系,或者说,基督教的宗教现实。他从宗教现实和抽象理论中提出了“人与宗教的关系”,并指出这个关系是时代问题的聚焦。他批判了基督教的根本观念即“上帝创造人”,肯定了费尔巴哈的“人创造了上帝”的观点,并指出费尔巴哈关于“现实的人”困乏和欠缺。马克思对费尔巴哈的“现实的人一自然性”进行了结构性的批判,指出“现实的人-实践”属性,并在这个基础上屮成了实践性的“现实的人”。再次,马克思在强调的“现实的人”的实践属性过程中,发现费尔巴哈式的“现实的人-自然性”和黑格尔的“现实的人-理性”实际是脱离实践的,或者说是用理论对现实的强制性符合。马克思指出“现实的人”的实践指向现实的生活世界,并对实践的现实生活世界进行分析后,批判黑格尔的政治国家决定市民社会的思想,发现市民社会决定政治国家的思想。通过批判提出实践的“现实的人”的时代现实性问题指向“政治国家与市民社会之间的关系”。同时,马克思重点研究了市民社会现实属性即“私有关系”,并在批判市民社会本质属性中生成了“人类社会范畴”。最后,马克思在资本生产逻辑和价值生产逻辑的研究中,发现现实的人的社会规定性呈现为“劳动-生产”,但是在资本生产逻辑中的劳动并不是劳动本质规定的实现,而是异化。他就指出政治经济学的重要问题之一是研究“资本与劳动之间的关系”,围绕这个问题精细化地研究了资本生产逻辑的历史和现实问题,并对资本生产逻辑导致劳动的异化进行了批判,并在这种批判中生成“实践劳动”的范畴。总之,马克思通过运用批判与生成的实践竞合同进推动“四个问题”的转换,并且每一次转换都综合着前面范畴的意涵,从而生成新的实践概念。具体说,马克思实践概念生成就是在对现实问题的研究中生成的,同时还是伴随着人类世界自身的辩证法逻辑不断地生成,并在这种实践中对人类-世界命运问题给出历史性和现实性的回答。这种回答的启示就是理论和现实是在实践竞合同进中根据历史内在的多元张力不断地生成,不断地在现实的人类的革命创造中生成实践的多元共生形态。

李弦[8](2019)在《马克思主义历史认识论研究》文中认为本论文作为一个比较纯粹的基础理论研究,它有一个核心的问题式:“我们应当如何进行历史认识”,这种“应当”既表明了马克思恩格斯本人就是“如此”进行历史认识的,同时也对于“我们”进行历史认识构成了一种规范性力量。本论文主要分为了两个大的部分,一是把“进行历史认识”作为一个“行为体”来看的话,它就会涉及到几个方面的内容,如这种历史认识是如何产生的、谁来进行历史认识、我们究竟在认识什么以及如何进行历史认识,转化为更为规范性的表达方式就是,历史认识的起源、历史认识的主体、历史认识的对象和历史认识的过程,这四个方面的内容就构成了本文第二章到第五章的主体性内容;二是除了把“进行历史认识”作为行为体来看、并进行各个部分的研究之外,我们还必须具备整体性的视野,从整体上来探究历史认识的性质、历史认识的真理性以及历史认识的当代价值,这三个方面的内容就构成了本文第六章到第八章的主体性内容,具体分布情况如下:第一章是绪论,主要阐述了本选题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梳理和分析了国内外的研究动态,并简介了本文的四个基本概念,最后总体上论述了本论文的总体结构、基本方法与特质。第二章主要探讨了马克思主义历史认识论的综合性起源问题。首先探讨了认识论语境中“综合”问题的由来,指出“综合”不仅是一个行动、是认识产生的必备条件,它还代表着一门知识,其思想史背景就是“近代经验论哲学——德国古典哲学——当代分析哲学”,也正是在这个思想史背景中,我们看到了马克思主义历史认识论对待“综合”问题的不同态度,这主要有两种代表性的阐释方案,一是以哈贝马斯为代表的社会劳动综合,二是以索恩–雷特尔为代表的商品交换规律的社会综合,但总体上来看,这两种方案也有其自身的问题,结合马克思恩格斯本人的表述来看,“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生活”才是马克思主义历史认识论综合性起源的关键性质点,当然,这种综合性起源本身也具有一种辩证本性。第三章主要探讨了历史认识的主体(即“谁来认识”)问题。首先在对马克思和黑格尔的文本进行互文性解读的基础之上,阐述了“意识”的成长过程及其相应主体,通过这种互文性解读我们发现,“现实的人”正是马克思主义历史认识论的真正主体,它构成了对于“原子式个人”和“本质主义的人”的真正批判,而且“现实的人”在进行历史认识时总是受到“前结构”所制约,这种“前结构”不仅包括了理性主义的前结构(这一点与欧陆哲学的讨论高度一致),还包括了生活世界和交往的前结构。第四章主要探讨了历史认识的对象(即“认识什么”)问题。首先阐明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认识论中“历史”的两种主要存在方式,一是作为认识对象(实体)而存在,历史认识即认识历史,它也构成了直接历史认识的认识对象,其主要表现形式就是“历史事实”,它有着自身的内容层次和基本特征;二是作为认识方式或解释原则而存在,此时的历史认识就变成了“历史的”认识,它成为了反思历史认识的认识对象,也有着自身的内容构成和基本特征。第五章主要探讨了历史认识的过程(即“如何认识”)的问题。首先从总体上阐明了历史认识过程的两次飞跃,即直接历史认识向反思历史认识的飞跃以及反思历史认识向思维具体的飞跃,这两次飞跃也呈现为“否定之否定”的辩证统一过程。根据“时间秩序”来看,在1845-1857年这个时期内,马克思总体上坚持的就是直接历史认识的“第一条道路”,也是一个“现实抽象”的正向历史认识过程,而在1857年之后,马克思总体上坚持的就是反思历史认识的“第二条道路”,也是一个“从后思索”的反向历史认识过程。第六章主要从总体上探讨了历史认识的性质。首先阐明的是历史认识的相对性,探讨了它的诸种表现及其深层原理,并分别论述了直接历史认识和反思历史认识与“相对性”的复杂性关系。然后阐明了历史认识的客观性性质,在细致分析了“客观性”的不同含义的基础之上,分别探讨了直接历史认识和反思历史认识所具有的“客观性”性质。最后阐明了历史认识的“过程性”性质,它最符合马克思历史辩证法的本质精神。第七章主要从总体上探讨了历史认识的真理性问题。这一章带有了非常强的知性分析性质,首先阐明的是历史认识的符合观,在细致阐述了“符合观”真理观的基础之上,指认了直接历史认识阶段所主要坚持的就是“符合观”的真理观,与之相对,在反思历史认识阶段,马克思则主要坚持的是“融贯论”的真理观,但正如“两条历史认识的道路”在马克思那里本身就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所以马克思主义历史认识论所坚持的真正意义上的真理观就是符合观与融贯论的有机统一。第八章主要论述了历史认识的当代价值。本章的一个主要目的是从整体上来讨论马克思主义历史认识论的当代价值,它主要包含了两个方面,一是马克思主义历史认识论的理论价值,二是马克思主义历史认识论的现实价值。

周红艳[9](2018)在《雷歇尔的辩证逻辑思想研究》文中认为辩证法的历史从古希腊的论辩到中世纪的逻辑研究,以一种逻辑对话的方式发展起来。黑格尔提出辩证逻辑的基本思想,第一次明确辩证法的逻辑:一系列否定之否定的螺旋式上升过程。思辨哲学家和形式逻辑学家分别对黑格尔的辩证逻辑思想进行不同维度的精深解读。其中着名的当代美国哲学家雷歇尔(Nicholas Rescher)(《美国哲学季刊》的创始人)作为匹兹堡科学哲学中心半个世纪的领军人物,研究视野特别宽广,他通过对辩证理性进行探究,提出辩证争议系统,正好填补了形式逻辑与思辨逻辑之间的空缺。本文共七章。第一章以辩证逻辑是研究辩证思维方式的逻辑为主线,回顾了辩证法和辩证逻辑的历史,追溯辩证法的最初源头即争议对话。这个源头是雷歇尔的辩证逻辑思想的根本依据。在雷歇尔的知识论、实用主义和过程论思想的中充分体现着他的辩证逻辑思想。第二章介绍雷歇尔建构的辩证逻辑正规争议系统,揭示系统中的辩证工具和形式化特征。他从辩证法的过程开始分析,通过考察历史上的对话辩证法,提出了三方的正规争议辩证逻辑结构模型。这个模型中最主要的工具性要素是举证责任、推定和似真性,并最终使得辩证过程得到理性的裁决。事实上,辩证逻辑正规争议系统的创新之处在于,对逻辑规律进行情境化解释,使得辩证逻辑原则与经典逻辑原则能够相容,从而试图解决新(辩证的)和旧(形式化的)逻辑间的矛盾(即辩证学者和标准逻辑学家之间的矛盾)。第三章研究雷歇尔的辩证逻辑认识论。从知识理论视角,雷歇尔把辩证法作为一种处理认知问题的方法,并建立辩证认知的探究模型。研究从辩证争议对话开始,通过对怀疑论的依次反驳,探讨了辩证认知的实用主义基础——实用功效,进而提出了辩证正规争议系统的知识制造功能。他的探究模型认为认知概论具有辩证张力,成功的辩证认知机制在于理性与实践的互相调节。雷歇尔把科学作为一种社会交互的科学家活动,在建立的科学探究辩证认知模型中,争议、对立矛盾和竞争是科学进步中必要的组成部分。第四章探讨雷歇尔辩证逻辑的方法论,包含工具性与目的性、静态的结构和动态的进化、以及生物进化和文化进化间的三重张力。雷歇尔把辩证法作为一种工具,结合实用主义的目的论,关注辩证逻辑作为一种方法论的实际效力。对这种方法的评估主要从静态的辩证结构维度考察理论方法改进的辩证过程;以及从动态的辩证进化维度考察历史实际发展的辩证过程。雷歇尔的辩证逻辑方法论中的理性是生物进化与文化进化共同支撑的理性选择结果。第五章论述雷歇尔辩证逻辑的本体论,指出雷歇尔的辩证逻辑本体论与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一脉相承,是对黑格尔辩证法本体论的进一步解释。雷歇尔认为,黑格尔的本体论辩证法具有推理的(逻辑的)和发展的(本体论的)两个辩证过程,从社会性角度来看,在理性的辩证过程中并行着实在理性和个体理性,并行着本体论的发展和认识论的进步。也就是说,雷歇尔辩证逻辑的本体论与认识论辩证法具有一致性。第六章论述雷歇尔的元哲学思想。雷歇尔关于哲学的哲学研究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横向分析哲学探究的辩证过程,指出哲学学说的发展具有难题(扩充思考)、辩证(支持评价与反对评价)和和谐(系统协调)的三阶段辩证过程结构。另一方面纵向分析哲学历史自身的辩证发展,并指出哲学是在追求理性一致性的目的上不断的辩证发展,具有树状发展结构。第七章对雷歇尔的辩证逻辑思想进一步评述,指出雷歇尔的辩证逻辑思想是他的整个哲学思想的结晶。他提出的辩证逻辑正规争议系统深受辩证逻辑历史发展主流的影响,并为辩证逻辑研究指明新方向。

毛林林[10](2017)在《费希特自由体系及其对马克思实践哲学的影响》文中提出本文以自由之可能这一哲学根本问题,对费希特的知识学理论的建构进行了深度阐释,并在此基础上对比了费希特的自由理论的结构与马克思以“对象性活动”概念为核心的自由理论,表明了两种理论之间所具有的相关性。本文将自由的构建作为逻辑脉络分析了费希特前后两个版本的知识学,《全部知识学的基础》和《知识学新方法》,梳理出两个版本中自由构成的基本要素,推演逻辑及其理论的最终结果,指出《知识学新方法》对前一版本理论中的基本要素自我、非我及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修正。这种修正指向一个理论目的,即为一种自由理论之可能做出辩护。本文认为,费希特基于自我的自由理论是一种从主体出发向感性世界跨越的尝试,既是试图克服因康德对“物自体”的承认所导致的二元论,亦是为了弥补唯心主义一直以来无法走出意识内部、忽视感性世界的理论缺陷。在费希特尝试实现从理性世界向感性世界的跨越过程中,想象力凭借其“摆荡”的特性被认作是桥梁和关键,并且其重要性在后一版知识学中的重要性得到了极大的提升。想象力概念之所以在费希特的理论中具有如此重要的地位,是因为他认为想象力作为一种无定形的力量,以自由为本质,这使得它能够在理智世界与感性世界之间穿梭,将二者统一起来。费希特的这个推理逻辑建立在他的这一信念之上,即自由作为一种跨越性的能力,能够使得自我超出主体领域达至感性世界。然而,费希特这一理论结构以及其中包含的实践理论要素被自我的绝对设定能力所掩盖,其后继者无论是谢林还是黑格尔都只将注意力集中于费希特的绝对自我概念。经过青年黑格尔派的过渡,特别是在吸收费尔巴哈的感性理论之后,马克思在他的实践理论中发展出了类似的模型。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以对象性活动为核心在感性的人与自然之间建立起的多重关系在结构上与费希特在《全部知识学的基础》中以设定为核心建立起来的自我与非我之间的结构类似。借助这个结构马克思建立起了以能动的感性主体为承担者的对自然界的改造模式,在其中,感性的人实现其本质和自由。这种由结构的类似生发出来的理论上的共性证明,费希特理论影响了青年马克思的实践思想。

二、语言实在论与黑格尔式辩证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语言实在论与黑格尔式辩证法(论文提纲范文)

(1)亚里士多德辩证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研究主题与背景
    第二节 研究历史与文献
    第三节 研究框架与思路
第一章 亚里士多德与苏格拉底的反诘法
    第一节 苏格拉底的反诘法: 反驳、伦理教育与定义性知识
    第二节 从反诘法到亚里士多德的辩驳法
    第三节 回答者的任务、辩证命题的四要素与定义性知识
    第四节 辩证法与哲学活动的一般结构
第二章 亚里士多德对柏拉图辩证法的革新与发展
    第一节 柏拉图理念论形而上学框架中的辩证法
    第二节 《工具论》中的辩证法
    第三节 亚里士多德对柏拉图辩证法的革新及其动因
第三章 作为辩证法之起点的现象: 感知经验和有声望的意见
    第一节 现象: “观察到的事实”和“看起来如此的事物”
    第二节 两种解释方案: 相似论和差异论
    第三节 通向相似论解释的一种新思路
    第四节 不同探究领域中现象概念的进一步说明
第四章 辩证法的一般程序
    第一节 选取或建构辩证命题、考察命题与疏解难题
    第二节 一个实例: 四因说的两次辩证性探究
    第三节 辩驳法与好辩或诡辩
第五章 伦理学探究中的辩证法
    第一节 拯救现象法作为辩证法的一种运用形式
    第二节 辩证法在伦理学探究中的普遍适用性
第六章 自然科学探究中辩证法的功能与地位
    第一节 动物学与天体学中的探究过程
    第二节 作为科学探究主要任务目标的两种类型原因
    第三节 探究两种类型原因的方法进路
    第四节 对自然科学中辩证法之使用的进一步阐明
第七章 通向具体科学第一原理过程中的辩证法
    第一节 《后分析篇》中的第一原理
    第二节 具体科学第一原理与归纳、理知(vο(?)ζ)
    第三节 辩证法与定义
    第四节 通向第一原理过程中辩证法之作用的内在根据
第八章 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第一原理
    第一节 作为普遍科学的形而上学
    第二节 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第七卷的实体(ο(?)σ(?)α)探究
    第三节 辩证法与不矛盾律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发表情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2)理查德·罗蒂新实用主义文学文化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生平经历
    二、思想流变
    三、研究综述
        (一)罗蒂思想研究现状
        (二)罗蒂文学文化观研究现状
    四、选题意义、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一)选题意义
        (二)研究方法
        (三)创新点
    五、本章小结
第二章 罗蒂的文学文化观释义
    一、文学文化的演进——从启蒙主义到后现代主义
    二、罗蒂提倡的文学文化——与救赎真理相呼应
    三、文学文化的双重含义——以人文主义乌托邦为视角
    四、文学文化中的文学批评——从黑格尔到反讽主义者
    五、本章小结
第三章 罗蒂后哲学文化思想下的文学文化观
    一、以偶然性为基础
        (一)语言的偶然性
        (二)自我的偶然性
        (三)自由社会的偶然性
    二、以想象力为立足点
        (一)何谓想象力
        (二)想象力的三维界定
    三、以反讽为重要手段
        (一)反讽主义者与形而上学家
        (二)反讽主义的两种典型
    四、在自我中心中获得救赎
        (一)以文学阅读巩固自律的自我
        (二)以小说阅读代替宗教崇拜
        (三)从以自我为中心到平等对话
    五、在道德伦理中实现社会团结
        (一)特里林的道德现实主义
        (二)罗蒂与玛莎·努斯鲍姆
        (三)文学的自主性与公共性
    六、本章小结
第四章 罗蒂文学文化的时代之维——新实用主义
    一、对古典实用主义承续与“反叛”
        (一)古典实用主义的来源
        (二)杜威和詹姆斯的启示
        (三)古典实用主义的式微与蜕变
    二、后现代转向与欧陆思想的影响
        (一)与尼采权力意志的勾连
        (二)对海德格尔存在主义的强误读
        (三)在伽达默尔“解释学”中寻找灵感
    三、语言学转向与英美分析哲学的冲击
        (一)对维特根斯坦“语言游戏”的契合
        (二)继承塞拉斯对“所予神话”的批判
        (三)与戴维森的“隐喻理论”的同构
    四、新实用主义中的文化立场
        (一)在种族中心主义者与“文化左派”之间
        (二)在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之间
    五、本章小结
第五章 罗蒂后哲学文化的文学文化观的价值
    一、化解“非此即彼”的定势思维
    二、承袭人文主义的批判智慧
    三、区分公共和私人领域
    四、罗蒂文学文化观的问题与局限
    五、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3)阿多诺美学思想中的中介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创新之处与拟解决的问题
第一章 中介与认识论批判
    第一节 “客体优先性”
    第二节 “主体是客体的作用者”
    第三节 批判理论对实践的中介
第二章 阿多诺自然美理论中的中介观
    第一节 概念作为认识自然的中介
    第二节 自然美的无规定性
    第三节 哲学作为解读自然美的中介
    第四节 自然美作为自然与艺术的中介
第三章 中介与艺术社会学的建构
    第一节 现代性视域中的艺术救赎
    第二节作为中介的艺术生产与艺术消费
    第三节 作为中介的艺术批评
第四章 美学理论作为解读艺术的中介
    第一节 “传统美学的废退”
    第二节 审美唯名论的冲击
    第三节 否定的辩证思维
    第四节 恢复经验的真诚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4)列宁认识论思想研究 ——从《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到《哲学笔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 选题缘由
        2. 研究意义
    (二) 相关文献综述
        1. 《唯批》与《哲学笔记》的版本问题
        2. 国外研究状况
        3. 国内研究状况
    (三) 本文的研究目标与方法
        1. 本文的研究目标
        2. 本文的研究方法
    (四) 本文的创新之处与不足
        1. 本文的创新之处
        2. 本文的不足之处
一、 作为认识论基础的《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
    (一) 认识客观性的直接存在
    (二) 主观倾向与认识的理智特征
    (三) 认识论的阶段性结论
二、 《唯批》与《哲学笔记》:列宁认识论的张力
    (一) 独立与统一的历史语境
    (二) 唯物主义基础与辩证法的“三者一致”追求
    (三) 《哲学笔记》认识论的超越性贡献
三、 批判与继承:列宁认识论思想的影响
    (一) 列宁认识论的苏联式坚持与西方式反思
    (二) 列宁认识论的中国影响与中国解读
    (三) 列宁认识论对哲学观念变革的三重启示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5)《资本论》中的价值形式辩证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外代表性解读述评
        1.2.2 国内代表性解读方式述评
第2章 《资本论》中价值形式辩证法概观
    2.1 辩证法到价值形式辩证法
        2.1.1 《资本论》的中方法是辩证法
        2.1.2 《资本论》中的辩证法是价值形式辩证法
        2.1.3 《资本论》的价值形式辩证法何以可能
    2.2 价值形式辩证法的《资本论》呈现
        2.2.1 商品分析中的价值形式辩证法
        2.2.2 货币分析中的价值形式辩证法
        2.2.3 资本分析中的价值形式辩证法
第3章 《资本论》中价值形式辩证法的实质
    3.1 对价值唯名论与价值唯实论困境的反思
        3.1.1 价值唯名论与价值唯实论的困境——价值形式辩证法产生的理论问题域
        3.1.2 对价值唯实论与价值唯名论的超越
    3.2 价值形式辩证法的本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涵逻辑
        3.2.1 价值形式辩证法的社会形式考察:分离与融合
        3.2.2 价值形式辩证法的社会实质考察:异化、剥削与平等
        3.2.3 价值形式辩证法基础的先在性考察:资本与现实
第4章 《资本论》中价值形式辩证法的意义
    4.1 对政治经济学的推进
        4.1.1 对象的重构
        4.1.2 方法的变革
        4.1.3 主题的转换
    4.2 对辩证法的推进
        4.2.1 辩证法复兴的背景
        4.2.2 辩证法一般形式的发现
        4.2.3 马克思对辩证法一般形式的现实颠倒
        4.2.4 价值形式辩证法对辩证法一般形式的具体颠倒
    4.3 为科学社会主义提供逻辑根据
        4.3.1 为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过渡提供逻辑根据
        4.3.2 为社会主义理论从空想到科学提供逻辑根据
第5章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6)柯瓦雷的科学革命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情况及其评述
        1.2.2 国内研究情况及其评述
    1.3 创新之处
    1.4 基本框架
第2章 柯瓦雷科学编史学的哲学基础
    2.1 本体论:柏拉图主义的数学实在论
    2.2 核心原则:人类思想的统一性
    2.3 方法论之一:概念分析法
    2.4 方法论之二:对错误与失败的重视
    2.5 对阿伽西论题与斯顿普论题的反驳
        2.5.1 对阿伽西论题的反驳
        2.5.2 对斯顿普论题的反驳
第3章 柯瓦雷论科学革命的本质
    3.1 “科学革命”的概念
        3.1.1 “科学革命”与“[诸]科学革命”
        3.1.2 柯瓦雷与“科学革命”的概念
    3.2 柯瓦雷对科学革命本质的各种描述
        3.2.1 宇宙(cosmos)的解体与空间的几何化
        3.2.2 自然的数学化与科学的数学化
        3.2.3 从“近似”的世界到精确的宇宙
        3.2.4 从封闭世界到无限宇宙
        3.2.5 各种描述之间的关系
第4章 柯瓦雷对近代科学起源的连续论解释的反驳
    4.1 迪昂的连续性解释以及柯瓦雷的反驳
        4.1.1 迪昂论题
        4.1.2 柯瓦雷对迪昂论题的反驳:概念分析法的运用
    4.2 克隆比的连续性解释以及柯瓦雷的反驳
        4.2.1 克隆比论题
        4.2.2 柯瓦雷对克隆比论题的反驳:反对方法
    4.3 柯瓦雷是否向连续论让步?
        4.3.1 斯顿普的解读:柯瓦雷晚年的转变
        4.3.2 对斯顿普解读的反驳
第5章 柯瓦雷对科学革命的实证主义解释的反驳
    5.1 对科学革命的经验主义解释的反驳
        5.1.1 对培根的负面评价
        5.1.2 科学革命不是经验对理性的胜利
        5.1.3 实验在科学革命中作用甚微
        5.1.4 对“天文学革命”的非经验主义解释
    5.2 对科学革命的工具主义解释的反驳
        5.2.1 科学革命不是用“如何”(how)取代“为何”(why)
        5.2.2 对牛顿的工具主义解释的反驳
第6章 柯瓦雷对科学革命的社会学解释的反驳
    6.1 关于科学革命的社会学解释的两种观点
        6.1.1 赫森论题:内部主义与外部主义之争的由来
        6.1.2 奥尔什基—齐尔塞尔论题:科学革命的工匠传统
    6.2 柯瓦雷对外部主义解释的反驳
    6.3 对柯瓦雷内部主义形象的扞卫
        6.3.1 埃尔卡纳论题
        6.3.2 对埃尔卡纳论题的反驳
第7章 柯瓦雷对科学革命中心人物伽利略的研究及其争议
    7.1 柯瓦雷与伽利略的柏拉图主义
        7.1.1 柯瓦雷对伽利略的柏拉图主义解释
        7.1.2 后人的批判与辩护
    7.2柯瓦雷与伽利略的实验
        7.2.1 柯瓦雷论伽利略的思想实验
        7.2.2 后人的批判与辩护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7)马克思实践概念生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问题证明及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1.2.1 国外文献综述
        1.2.2 国内文献综述
    1.3 研究方法及创新和不足
        1.3.1 研究方法
        1.3.2 创新及其不足
第2章 马克思“实践”概念的哲学史缘起与实践结构的总逻辑
    2.1“实践”范畴在哲学史上的本质追溯
        2.1.1 “存在”与“实践”的哲学义理追溯
        2.1.2 “实践-现实”和“实践-伦理”的哲学语义学发问
        2.1.3 “实践哲学”在哲学史上的发展演进
    2.2 马克思实践范畴的哲学史论理根据和实践的逻辑证成
        2.2.1 马克思哲学中“实践”范畴的哲学史“论理根据”
        2.2.2. 马克思实践范畴的现实问题证成及申认
    2.3 马克思实践概念生成-实践问题的结构总逻辑
        2.3.1 从哲学问题中引绎出马克思实践概念生成的问题及其路向
        2.3.2 马克思实践概念生成的现实出发点与总逻辑
        2.3.3. 马克思“实践概念生成”的现实-主体-社会-劳动的生成逻辑
第3章 重思哲学问题—从哲学问题中生成实践的现实范畴
    3.1 在批判哲学思想中重新确立哲学的性质及其问题域
        3.1.1 对古希腊哲学史中的哲学性质及思想的批判
        3.1.2 对黑格尔哲学及其黑格尔派思辨哲学的批判
        3.1.3 对费尔巴哈哲学中自然唯物-直观和唯心历史观的批判
    3.2 从哲学问题中生成实践世界的“现实范畴”
        3.2.1 从现实世界的实践指向中还原“存在的现实”
        3.2.2 从抽象感性的实践活动中生成人的现实
第4章 从批判宗教化的人的分裂中生成目的性的主体范畴
    4.1 批判宗教思想对现实世界的构想
        4.1.1 “人创造了上帝,而不是上帝创造了人”
        4.1.2 宗教观念中人的世界与上帝世界的颠倒
    4.2 宗教世界观异化出权力化-社会化意识
        4.2.1 宗教社会化意识对自我独立意识的强制“规制”
        4.2.2 宗教化的社会化意识使人的现实存在与精神存在发生着“结构性分离”
    4.3 从批判宗教观念到批判现实世界的抽象逻辑中生成实践主体
        4.3.1 从批判宗教观念的普遍化公共意识中生成实践的现实的人
        4.3.2 从批判直观感性的抽象逻辑规定走向独立实践现实的人
第5章 批判封建制国家—从市民社会中生成实践的人类社会范畴
    5.1 澄清哲学史中的政治社会思想-共同体价值的总体审视
        5.1.1 对哲学史中国家与社会理论-思想继承性综合的追溯
        5.1.2 对黑格尔法哲学中共同体价值的思辨逻辑揭示
    5.2 对封建国家中现实关系的现实性和本真性的批判性分析
        5.2.1 对哲学的同时代人与历史的同时代人对立的批判
        5.2.2 对基督教封建国家的法权关系及其社会结构的批判
    5.3 从市民社会的政治批判中生成实践的人类社会范畴
        5.3.1 从国家政治制度批判中确立起市民社会
        5.3.2 从市民社会本身的关系批判中生成实践的人类社会
第6章 从批判资本生产逻辑和资本价值逻辑中生成实践的劳动范畴
    6.1 “需求”和“生产”之间本质属性的政治经济学诠释
        6.1.1 “需求体系”与“劳动体系”的事情本质性关系追问
        6.1.2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具体路径诠释
    6.2 从传统政治经济学揭示资本生产逻辑导致的异化劳动
        6.2.1 从对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学批判中揭示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本质
        6.2.2 对现代资本生产逻辑导致的全面异化进行批判
    6.3 从对资本价价逻辑的批判中生成现实的人的实践劳动范畴
        6.3.1 对资本价值逻辑的核心枢纽-私有制的革命性批判
        6.3.2 从私有制的实践革命性批判中生成社会性的实践劳动范畴
第7章 从马克思实践范畴群的生成到实践哲学范式的生成
    7.1 马克思实践范畴群的生成以及引起的实践哲学变革
        7.1.1 马克思实践范畴群生成的问题式阐释
        7.1.2 马克思从实践范畴群生成到实践哲学-新哲学观的生成
    7.2 马克思实践哲学面临的新挑战
        7.2.1 马克思实践哲学面临着新思想和新理论的挑战
        7.2.2 马克思实践哲学面临着现代性问题的挑战
第8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8)马克思主义历史认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学界研究状况述评
        1.2.1 国内学界研究状况述评
        1.2.2 国外学界研究状况述评
    1.3 基本概念分析
        1.3.1 历史事实
        1.3.2 直接历史认识
        1.3.3 反思历史认识
        1.3.4 异质与同质
    1.4 论文研究的总体结构、基本方法与特质
        1.4.1 总体结构
        1.4.2 基本方法
        1.4.3 论文特质
第二章 历史认识的综合性起源
    2.1 认识论语境中“综合”问题的由来
        2.1.1 近代经验论哲学对于认识起源的强调和两种知识的区分
        2.1.2 德国古典哲学对于“综合”问题的系统提出
        2.1.3 当代分析哲学对于“综合”问题的扩展
    2.2 探讨马克思主义历史认识论综合性起源的两种方案及其评议
        2.2.1 社会劳动综合
        2.2.2 商品交换规律的社会综合
        2.2.3 两种综合方案的评议
    2.3 “生活决定意识”:历史认识综合性起源的关键质点
        2.3.1 “劳动–实践–物质生产活动”对于纯粹理性哲学的奠基及其限度
        2.3.2 “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
        2.3.3 历史认识综合性起源的辩证本性
第三章 历史认识的主体
    3.1 “意识”的成长过程及其相应主体
        3.1.1 “原子式个人”是“直接意识”的主体
        3.1.2 “群体性的人”是“部落意识”的主体
        3.1.3 “本质主义的人”是“普遍意识”的主体
    3.2 “现实的人”作为历史认识的主体是“剧中人”与“剧作者”的统一
        3.2.1 “现实的人”的基本内容和基本特征的分析
        3.2.2 “现实的人”对于“原子式个人”和“本质主义的人”的批判
        3.2.3 “现实的人”作为“剧中人”:直接历史认识的主体
        3.2.4 “现实的人”作为“剧作者”:反思历史认识的主体
    3.3 “现实的人”进行历史认识时总是受到“前结构”所制约
        3.3.1 理解的前结构
        3.3.2 生活世界的前结构
        3.3.3 交往的前结构
第四章 历史认识的对象
    4.1 历史认识中“历史”的存在方式
        4.1.1 “历史”作为认识对象而存在:历史认识即认识历史
        4.1.2 “历史”作为认识方式而存在:历史认识即“历史的”认识
        4.1.3 历史是现实的人的感性活动在时间中的展开
    4.2 以“历史事实”为认识对象
        4.2.1 历史哲学研究中“历史事实”的分层问题探讨
        4.2.2 直接历史认识以“顽强的历史事实”为认识对象
        4.2.3 “顽强的历史事实”的典型特征分析
    4.3 以历史认识本身为认识对象
        4.3.1 反思历史认识以历史认识本身为认识对象
        4.3.2 作为认识对象的历史认识的构成要素分析
        4.3.3 作为认识对象的历史认识的典型特征分析
第五章 历史认识的过程
    5.1 历史认识过程的两次飞跃
        5.1.1 直接历史认识的产生及其向反思历史认识的飞跃
        5.1.2 反思历史认识向思维具体的飞跃
        5.1.3 感性具体—思维抽象—思维具体的否定之否定过程
    5.2 “现实抽象”的正向历史认识过程
        5.2.1 “抽象”的不同类型
        5.2.2 “现实抽象”所代表的正向历史认识过程
        5.2.3 “现实抽象”所指认的研究方法
    5.3 “从后思索”的反向历史认识过程
        5.3.1 “对人类生活形式的思索是从事后开始的”
        5.3.2 “从后思索”的叙述方法及其所代表的反向历史认识过程
        5.3.3 “从后思索”的反向历史认识总是依赖于“反思”
第六章 历史认识的性质
    6.1 历史认识的相对性
        6.1.1 历史认识相对性的诸种表现及其深层原理
        6.1.2 直接历史认识与“相对性”的复杂性关系
        6.1.3 反思历史认识与“相对性”的复杂性关系
    6.2 历史认识的客观性
        6.2.1 认识论语境中“客观性”的不同含义分析
        6.2.2 直接历史认识的“客观性”性质
        6.2.3 反思历史认识的“客观性”性质
    6.3 历史认识的过程性
        6.3.1 “世界是过程的集合体”
        6.3.2 直接历史认识的“过程性”性质
        6.3.3 反思历史认识的“过程性”性质
第七章 历史认识的真理性
    7.1 历史认识的符合观
        7.1.1 “符合”的几个要件
        7.1.2 符合观的历史认识论的复杂性分析
        7.1.3 实践基础上的过程性的符合
    7.2 历史认识的融贯论
        7.2.1 “融贯”的几个要件
        7.2.2 融贯论的历史认识论的复杂性分析
        7.2.3 概念的逻辑层次分析
    7.3 历史认识的真理性实现了符合观与融贯论的真正统一
        7.3.1 符合观和融贯论的真理观分别有什么问题
        7.3.2 历史认识的“两条道路”体现了符合观与融贯论的真正统一
        7.3.3 历史认识真理性的实现是一个过程
第八章 历史认识论的当代价值
    8.1 历史认识论的理论价值:有利于建构规范性的历史认识论
        8.1.1 规范性历史认识论的“程序正当”
        8.1.2 规范性历史认识论的“形上基础”
        8.1.3 规范性历史认识论的“边界意识”
    8.2 历史认识论的现实价值:有利于对历史虚无主义作本质批判
        8.2.1 历史虚无主义的表层表现
        8.2.2 历史虚无主义的深层本质
        8.2.3 马克思主义历史认识论对于历史虚无主义的本质批判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9)雷歇尔的辩证逻辑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辩证法与辩证逻辑概念
    1.2.辩证逻辑的历史发展及文献综述
    1.3.雷歇尔的辩证逻辑思想来源
    1.4.小结
2. 雷歇尔辩证逻辑的建构: 结构-要素-特征
    2.1 辩证结构的争议性背景:正规争议系统(FORMAL DISPUTATIONSYSTEM)
    2.2 辩证过程的工具性要素:举证责任、推定和似真性
    2.3 辩证逻辑的形式性特征:逻辑规律的情境解释
    2.4 小结
3、雷歇尔辩证逻辑的认识论:起点-反思-功能
    3.1 从争议对话转向认知方法论的起点
    3.2 从认知的实用主义基础对怀疑论的反思
    3.3 从知识理论的角度阐释:辩证在“制造知识”中的功能
    3.4 科学探究认知的争议模型
    3.5 小结
4、雷歇尔辩证逻辑的方法论:三种张力
    4.1. 辩证逻辑的解释:工具性VS目的性
    4.2. 辩证逻辑方法论的评估:静态的结构VS动态的进化
    4.3. 理性的角色:文化进化VS生物进化
    4.4. 小结
5、雷歇尔辩证逻辑的本体论:以黑格尔辩证法为背景
    5.1.从历史的角度看辩证法的本体论转向
    5.2. 从逻辑过程的角度看黑格尔辩证法的本体论结构
    5.3. 从理性对比的角度看雷歇尔辩证逻辑的认知-本体平行论
    5.4. 小结
6. 雷歇尔对哲学的辩证法解释
    6.1 哲学探究的辩证结构
    6.2.哲学历史的辩证发展
    6.3 小结
7.结束语:对雷歇尔辩证逻辑的进一步评述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10)费希特自由体系及其对马克思实践哲学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二、研究现状
        1、关于费希特理论的研究现状
        2、关于费希特与马克思之间关系的研究现状
    三、本文的研究思路
第一章 思想冲突中“自由”问题的中心化
    第一节 哈曼与自由问题
    第二节 康德的自由理论
        1.2.1 因果律与自由意志的二律背反
        1.2.2 实践自由
        1.2.3 自由感
        1.2.4 反思判断中的想象力与自由
第二章 费希特与同时代哲学的对话
    第一节 费希特对康德哲学的继承与发扬
    第二节 费希特对莱因霍尔德基础哲学的继承
    第三节 费希特与舒尔茨的论辩
第三章 一种自由体系的初次尝试
    第一节 自由自我的三大原则
        3.1.1 “大写自我”的提出
        3.1.2 知识学的三大原则
    第二节 理论知识学中的自我设定
        3.2.1 对理论知识学所包含的矛盾的提出
        3.2.2 对理论知识学中矛盾的克服
        3.2.3 对活动和交替之间相互规定的考察
        3.2.4 关于想象力所留下的疑问
    第三节 实践知识学中的自我与自由
        3.3.1 绝对自我与认知自我
        3.3.2 对限制的不断克服
        3.3.3 客体被区分问理想客体与现实客体
        3.3.4 “努力”是对自我的离向心活动的综合
        3.3.5 从努力出发达到感性世界
        3.3.6 想象力的“翱翔”
第四章 以想象力为最高点的自由体系
    第一节 对想象力概念的回顾
        4.1.1 柏拉图理论中的想象力思想
        4.1.2 笛卡尔的想象力理论
        4.1.3 康德的想象力理论
    第二节 《知识学新方法》及其纲要
        4.2.1 关于《知识学新方法》
        4.2.2 对《知识学新方法》的纲要的分析
    第三节 从基础到被澄清的意识
        4.3.1 从实践与理智同一的自我出发的推演
        4.3.2 从意志个体出发的推演
    第四节 知识学的综合与想象力
        4.4.1 自我之内的多重综合
        4.4.2 自我的综合的可能性条件——想象力
第五章 从费希特到马克思
    第一节 谢林的自由理论
        5.1.1 自由与必然
        5.1.2 上帝与自由
        5.1.3 小结
    第二节 黑格尔的自由理论
        5.2.1 对费希特理论的批判
        5.2.2 黑格尔的自由理论
        5.2.3 自由与国家
        5.2.4 小结
    第三节 青年黑格尔学派
        5.3.1 施特劳斯和鲍威尔对宗教的批判
        5.3.2 费尔巴哈的感性理论
        5.3.3 小结
    第四节 青年黑格尔派时期的马克思
        5.4.1 伊壁鸠鲁和德谟克利特哲学的一般差别
        5.4.2 伊壁鸠鲁与德谟克利特哲学的具体差别
第六章 马克思思想发展中的费希特元素
    第一节 对黑格尔哲学及其劳动概念的批判
        6.1.1 从青年黑格尔学派及费尔巴哈切入
        6.1.2 对黑格尔劳动概念的批判
    第二节 通过对象性活动建立起的关系结构
        6.2.1 对象性存在物与自然
        6.2.2 对象性活动与劳动
        6.2.3 对象性活动与自由
    第三节 费希特与马克思的共性
        6.3.1 青年费希特与青年马克思的共性
        6.3.2 后期马克思思想与费希特理论的暗合
结束语:理论之限度与超越
参考文献
    一、中文参考文献
    二、外文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及博士在读期间学术成果
    一、个人简历
    二、博士在读期间学术成果

四、语言实在论与黑格尔式辩证法(论文参考文献)

  • [1]亚里士多德辩证法研究[D]. 孙亚杰. 山东大学, 2021(11)
  • [2]理查德·罗蒂新实用主义文学文化观研究[D]. 季婧.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3]阿多诺美学思想中的中介问题研究[D]. 涂荣臻. 山东大学, 2020(10)
  • [4]列宁认识论思想研究 ——从《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到《哲学笔记》[D]. 姚国荐.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5]《资本论》中的价值形式辩证法研究[D]. 田帅帅. 吉林大学, 2020(08)
  • [6]柯瓦雷的科学革命观研究[D]. 黄河云. 湘潭大学, 2019(02)
  • [7]马克思实践概念生成研究[D]. 王国兵.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8)
  • [8]马克思主义历史认识论研究[D]. 李弦. 电子科技大学, 2019(11)
  • [9]雷歇尔的辩证逻辑思想研究[D]. 周红艳. 华中科技大学, 2018(01)
  • [10]费希特自由体系及其对马克思实践哲学的影响[D]. 毛林林. 南开大学, 2017(03)

标签:;  ;  ;  ;  ;  

语言实在论与黑格尔辩证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