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发达国家建筑材料与幕墙工程技术现状——参观巴黎国际建材博览会的体会

欧美发达国家建筑材料与幕墙工程技术现状——参观巴黎国际建材博览会的体会

一、欧美发达国家建筑材料及幕墙工程技术现状——参观法国巴黎国际建材博览会体会(论文文献综述)

迂狄童[1](2021)在《约翰·拉斯金的功能主义思想和材料理性主义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是关于工艺美术运动主要理论家约翰·拉斯金(John Ruskin,1819-1900)建筑理论思想中功能主义思想和材料理性主义思想部分的专题研究。拉斯金以其工艺美术运动主要理论贡献者的身份为大众所熟知,拉斯金对建筑的精准论断,既直观地指导了工艺美术运动时期的建筑设计,也持续地影响了新艺术运动、德意志制造联盟运动和现代主义运动,并仍然为当今的地域性、建筑遗产保护等建筑思想提供养分,具有历久弥新的学习和研究价值。本文以拉斯金着作及相关文献为主要研究对象,分别从理论背景、文献内容和影响意义三方面入手,对拉斯金理论中的建筑理论板块进行了研究。本文提出,拉斯金的主要建筑理论由三方面构成:其一是自然主义的形式审美原则;其二是功能主义思想;其三是材料理性主义思想。在对理论分析和研究基础上,本文创新性地提出,在更加宽广的建筑史视野中,拉斯金的“功能主义思想”和“材料理性主义思想”具有更丰富的启发意义——首先,这两种思想共同成为了欧洲先锋派注重功能、强调理性的主要思想来源。其次,“功能主义思想”唤起了关注环境、注重文脉之设计方法的出现。最后,“材料理性主义思想”启发了后现代时期设计方法的创新。可以确定,尽管距离今天已有一百多年,但拉斯金的建筑思想在整部近现代建筑史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且在后现代时期的今天仍保有强烈的启发价值和研究意义。拉斯金建筑理论研究的内容是向前看的,但其意义却是向后看的,本文研究的内容和成果对当今建筑界找寻建筑发展的方向,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丁俊[2](2021)在《1930年代上海家装设计的现代性路径研究》文中指出1930年代是上海家庭迅速拥抱现代文明的时期,对此时期家装设计历史的梳理有助于认识当时的社会物质文化与生活状态。本文聚焦于1930年代的上海家装设计,从纸媒入手,展开关于其如何走向现代的路径研究。首先,梳理相关历史文献,了解纸媒是如何传播和表述现代家装设计内容的;其次,以图像和文本分析的方式探讨当时家装设计现代性的基本理念与模式;再次,基于不同层面的具体个案,归纳具有现代特征的家装设计之实践与推广方式;随后,从技术和材料方面寻找支撑现代家装设计的保障因素;最后,讨论上海家装设计现代性的历史意义。通过史料挖掘和分析发现,上海家装设计现代性的实现有赖于媒介建构、观念引导、实践与推广、技术和材料保障几方面的共同作用。第一,上海纸媒影响了人们对于家装设计现代性的理解。一方面,上海报刊频繁关注流行时尚,并转载欧美和刊登本地新式的家装设计图像,形成家装设计实践的案例参考;另一方面,上海报刊登载大量文本,提供了家装设计实践的观念引领和知识支撑。第二,人们普遍推崇面向现代生活的家装设计理念与模式。人们将家庭进化视为民族进化的基石,并在此基础上提倡“美术化”、“简约化”、“经济化”的新式生活理念,以及从“繁复美”转化为“单纯美”的设计美学观;在表现模式上,人们认为装饰样式的革新、空间功能的完善和物理环境的改进是家装设计现代性的具体表现;为此,大量支撑实现家装设计现代性的知识获得了传播。第三,上海家装设计现代性的发生还在于多维度的实践与推广。文章从作为消费者的精英阶层、连接消费与生产的家装展览会、开展家装设计的实践者三个维度出发,选取多个具体个案进行分析。通过案例研究发现,上海城市精英家庭呈现出引领潮流的装饰风尚;家装展览会以“模范样板”引导了装饰动向;中西设计师和业余实践者基于自身背景展现了多元设计手法。第四,文章探讨了实现家装设计现代性的技术和材料保障。其中,以新式里弄住宅、城市公寓、花园洋房为代表的居住建筑为功能化的家庭布置提供了基础。以电镀“克罗咪”工艺为标志的现代家具、以简洁样式为特征的软装陈设、以流线型产品为特色的家电为家庭美化提供了保障。还有品类多样的室内建材和卫浴设备使得开展家装设计具备了基础条件。上海家装设计现代性的发生具有多重历史意义。一方面,上海家装设计现代性的实现是以多维度实践与推广为核心的系统化要素交替出现,并共同推进的结果。另一方面,在历史比较的视野中,文章认为其意义在于从理性化、整体性与合理化设计方面推进了“上海设计”的现代性进程。此外,从新生活方式、室内秩序和室内形式方面丰富了“海派”风格美学的内涵。

刘科[3](2021)在《夏热冬冷地区高大空间公共建筑低碳设计研究》文中认为碳排放是指以CO2为主的温室气体排放,大量碳排放加剧气候变化,造成温室效应,使全球气温上升,威胁人类生存和可持续发展,人类活动对化石能源的过度依赖是导致碳排放问题的主要诱因。目前全球主要通过碳排放量衡量各行业对气候变化的影响程度,建筑业是主要碳排放行业之一,建筑业的低碳发展是引领我国低碳道路的周期引擎。目前针对建筑低碳设计研究已有相关成果,但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对于建筑的低碳化发展不够重视,低碳设计理念认识模糊,多通过相关技术的堆叠,注重相关低碳措施的应用,忽视了建筑低碳化的指标性效果。如何在建筑设计阶段基于相关碳排放量化指标真正实现公共建筑的低碳化是本研究的重要内容。高大空间公共建筑是碳排放强度最高的公共建筑之一,具有巨大的低碳潜力。本文基于地域性特征,针对夏热冬冷地区高大空间公共建筑展开具体的低碳设计研究。首先梳理建筑低碳设计相关理论基础,通过对相关低碳评价体系的研究,总结落实建筑低碳设计的要素指标。其次落实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化与评测方法,开发相应的建筑低碳设计辅助工具。进而从设计策略和技术措施两方面具体展开建筑低碳设计研究。最后通过盐城城南新区教师培训中心项目的应用验证研究的可行性与低碳设计效果。本研究主要成果有:明确了建筑的低碳化特征与低碳设计理念,建筑的低碳设计应从全生命周期视角兼顾建筑各阶段,包含但不等同于节能设计;构建了以碳排放指标为效果导向的建筑低碳设计方法,初步建立了建筑低碳设计流程框架;建筑设计应着重考虑的低碳环节包括:建材的使用、能源的使用、植被的碳汇、建筑碳排放量的计算;完善了适用于设计阶段的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化与评测分析方法,开发夏热冬冷地区公共建筑碳排放量化与评测工具(CEQE-PB HSCW);针对夏热冬冷地区高大空间公共建筑,提供了包含设计策略与技术措施的低碳设计指导;通过在盐城城南新区教师培训中心项目中采用可再生能源、被动式空间调节、主动式节约技术、绿植碳汇系统、绿色低碳建材和低碳施工等方面的具体设计措施17项,最终求得项目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情况,项目符合碳排放量比2005年基准值降低45%的低碳目标,年碳排放量比2005年基准值降低了61%。在进一步优化设计中,得出低碳化使用建材带来的减排贡献率可达67%。针对建筑全生命周期的低碳设计优化,不仅需要通过运行阶段的节能与绿植固碳,同时要强调低碳化地使用建材。论文正文17.2万余字,图片202张,表格85幅。

陈纵[4](2020)在《“两观三性”视角下的当代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设计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大学校园是大学生学习、科研、生活、交流的主要场所,它集中体现校园文化、社会发展的前沿特征,对社会发展、文化进步、科技创新有着重要的作用。经历了中国从封建社会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转型,经历了建国后苏联模式的探索和文革时期的发展停滞,再到改革开放后的自由发展以及进入21世纪后的新校区建设井喷,中国的大学校园建设,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尤其是近20年,当代中国大学以有目共睹的速度高速发展,极大地扩大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培养容纳能力。但是近年来,遍地开花的大学城模式,高度扩张的大学校园,也产生了诸多新的问题,日益紧张的城市用地,逐渐压缩的城市空间,抑制着校园空间的对外膨胀,对校园建设既有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随着建设高潮的逐渐冷静,大学校园的发展进入了以更新为主的新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来,华南理工建筑设计研究院在何镜堂院士的领导下,实践了一大批国内优秀的大学校园设计,随着实践的深入,何镜堂院士也逐渐形成并发展了名为“两观三性”的建筑与规划设计理论,创造性的把“文化性”、“地域性”、“时代性”理论统一在“整体观”和“可持续发展观”的理论框架之中。本论文针对我国当代大学校园的新阶段,以“两观三性”理论为视角,立足当代,形成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大学校园规划与建筑更新、改造设计策略体系,旨在为我国大学校园的更新、发展提供有益的指导。论文的主要内容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提出问题,由第一章绪论和第二章组成,先介绍了论文的背景、对象、目的和意义,然后通过分析我国当代大学校园发展的现状,比较国内外优秀校园更新发展案例,发现我国大学校园发展的主要矛盾,理论结合实践,提出当代我国大学校园更新、改造设计的现实目标与原则。第二部分引入理论,由第三章构成。通过对“两观三性”理论及其实践的解读,分析并阐述其理论基础和实践支撑。并基于“两观三性”建筑与规划理论构建校区规划激活、空间更新唤醒、建筑改造更新三个层次设计目标与策略框架体系。第三部分分析问题与理论运用,以“两观三性”规划与建筑理论为基础,结合国内外大学规划与建筑更新实践案例,从两个不同层面逐层分析探索适合当代中国大学校园的更新、改造设计策略:第4章分为三个部分,分析当代大学校园规划层级的更新、改造设计策略。其中第一部分以城市区域为背景分析当代大学校园与城市联动,面向“校园—城市”整体发展构建校园规划更新、改造设计策略,通过既有校园空间规划的工作与城市整体协调,统筹规划、更新升级,促进校园与城市环境整体融合、动态提升;第二部分,面向大学的可持续发展,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校园规划更新、改造工作机制,并为了校园的可持续生长,搭建不断优化演进的校园交通系统,以及满足校园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低碳环境系统。第三部分以校园组团级别空间为切入点,通过公共空间的改造与景观空间的更新,唤醒校园空间特色和的生态内核,搭建当代大学校园更新改造设计策略中向上承接校园服务城市的职能、向下指导建筑单体更新的策略桥梁,形成设计策略从规划层级到建筑层级的转换过渡。第5章以“两观三性”为视角,以“整体观”为基石,构建校园建筑层级的更新改造的基础——校园建筑历史价值和功能价值的整体统一。以“可持续发展观”为视角,构建校园既有建筑更新、改造的可持续改造程序。深入研究、综合运用大学校园内建筑单体的更新、改造设计策略,以“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为切入点,通过传承建筑历史价值、功能空间转换、建筑性能提升,创造体现校园地域文脉、满足当代教学科研需求的校园建筑空间。从而实现校园建筑层面“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和“整体观、可持续发展观”的和谐统一。第四部分为第6章,策略实践,展望未来更新发展趋势。结合笔者所在工作室相关大学校园规划与建筑更新改造设计实践,综合验证前部分提出的分级设计策略,进一步说明“两观三性”视角下的校园更新改造设计策略在实际工程中的运用与探索。最后为结论部分,总结了本文以“两观三性”建筑思想理论为视角,并以此为框架发展出的更新、改造设计策略的创新点,以及待完善之处。通过校园规划—建筑的逐级更新,整合不同层级的空间建构,建立适应当代大学教育和科研发展趋势的校园空间更新设计策略,为解决现有校园的现实问题提供参考依据,也为未来校园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宋哲琦[5](2020)在《《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文中研究说明《装饰》作为国内重要的艺术设计类核心期刊,从1958年创刊起,与中国设计共同成长,记录了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的发展历程,汇集了国内外着名专家学者。以《装饰》作为展现学术思想、指导学科实践的平台。本文以《装饰》发展历程为线索,通过期刊分析、文献分析、表格梳理、人物访谈等的研究方法,根据不同时期不同的内容侧重点将杂志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来进行分析,论述《装饰》与中国设计文化发展之间的关联,并对20年来的杂志内容进行系统的整理,更全面的阐述该杂志的发展历程与时代背景下相互影响的关系,以及对《装饰》、对中国设计文化、教育的作用与影响进行总结。

朱厢炜[6](2020)在《建筑设计全过程实录及其评析 ——以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为例》文中认为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分别是我国1980年代和1990年代的代表性建筑作品,两座建筑的设计全过程所反映的内涵有着跨越时空的价值和意义。本文通过大量详实的历史文献资料,呈现了两座建筑设计的全过程,并从多个角度评析了这两座建筑的时代性意义和当代启示。论文共由七章组成,章节之间呈现顺序递进的关系。第一章绪论,表明了本研究的课题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对已有研究进行了综述,展现了本文的基本逻辑与框架。第二章,对我国1949年至1989年的建筑创作环境进行了概述,介绍了与两座建筑直接相关的自贡恐龙文化和彩灯文化。第三章,以实录的形式再现了展开建筑设计之前,包括前期策划等在内的诸多事件。第四章,以实录的形式再现了从建筑设计竞赛到建成的整个过程。第五章,呈现了自前期策划到建成后包括专业机构等在内的广大人民群众对两座建筑的评价。第六章,从建筑策划、建筑后评估、建筑设计竞赛、建筑设计、建筑伦理、建筑与城市文化的维度对研究对象进行了评析,揭示了其在这几个维度的意义和对当下建筑业的启示。第七章结论,总结了本文的研究成果,审视了此次研究中的创新与不足,对未来进一步的研究提出了展望。全文共约22万字,图片123幅,表格36个

林林[7](2020)在《大连城市色彩意象的构成模式研究》文中提出城市色彩意象研究是城市风貌与城市情感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构成了城市特定的形态样式,又营造出特有的城市情感。以往的城市色彩规划侧重于物质形态色彩的规划,缺乏对公众情感的色彩认知,出现主观随意、不符合公共利益的城市色彩决策和管理方式。因此,城市色彩规划如何兼顾科学规划与公众认知,从城市色彩意象的层面建立完整的构成模式体系,产生具有特色的城市风貌,将是当今我国城市建设走向内涵发展和高质量建设所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以大连城市为依托,以城市色彩意象的历史演变为基础,研究城市色彩意象的外在物象和内在情感,关注视觉物象和情感境界的表征。研究以调研过程的大量实例结合色彩地理学和色彩心理学等相关理论、比对六个城市不同视角下的色彩意象认知,以及扎根理论的情感意象调查,从大连城市色彩意象的构成模式出发寻求大连城市色彩的构成原则与策略,以及在城市特色形成上的城市规划意义。研究对大连城市色彩的历史分期进行了梳理,提出了大连城市色彩基于地理环境、建筑材料、文化基质、城市属性等所形成的色彩的历史意象要素;对大连城市色彩的构成要素进行实证调研,归纳出由自然环境色彩、人文环境色彩和人工环境色彩所组成的大连城市色彩意象的物象模式要素;从不同视角分析城市色彩意象的认知意象,并通过扎根理论对城市色彩意象的情感意象展开调查研究,生成城市色彩意象的整体意象,建立城市色彩意象的境界模式要素;从要素、结构组织和意义方面共同建立大连城市色彩意象的构成模式系统。研究发现在大连城市色彩意象的构建过程中,在历史模式要素的作用下,物象模式要素和境界模式要素共同构成城市的色彩意象,且各要素之间存在着定性定量关系以及彼此影响、共同作用的内在机制。通过将意象理论引入城市色彩领域的跨学科研究,以构成模式的视野来剖析城市色彩意象问题,提出基于视觉思维理论的城市色彩意象,以此实现城市色彩理论的拓展与创新。研究分别从意象中“象”与“意”的角度阐述大连城市色彩意象物象和境界模式要素,首先分析自然环境色彩、人文环境色彩和人工环境色彩的现状样本信息,归纳大连城市色彩意象的特征和演变规律,提炼出物象模式要素;其次从意象的结构层次即认知意象和情感意象共同生成整体意象展开研究,以人在不同视角下的城市色彩认知意象和主观色彩情感意象评价分析,生成大连城市色彩整体意象的境界模式要素。基于以上分析创新性的提出在城市色彩发展和文化演进背景下的大连城市色彩构成模式系统,为大连城市特色风貌的建设提供科学合理的规划策略。

马雨萌[8](2020)在《现代木结构在乡村营建中的在地性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木结构在人类文明中具有悠久的历史,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木材突破了原生缺陷与尺寸限制,现代木结构以其可持续的生态性能与丰富自由的空间表现获得了日益增长的关注。而将这种现代技术放诸乡村,如何平衡普遍技术与地方特质成为了探讨的核心。本文基于笔者在大仓村的现代木结构实践基础,探讨现代木结构在乡村的在地性应用方式。研究内容将围绕“现代木结构”、“乡村营建”和“在地性”三个核心概念,从技术背景、乡村机遇、在地策略、实践探索的内容逻辑展开研究。第一部分讨论了现代木结构的发展演变、当代建构逻辑与应用表现。从木材特性出发,分析木结构优势与缺陷,而后归纳木材工业化与现代木结构产业化发展及其在当代智能化建造的前沿方向。并进一步总结现代木结构在当代的材料-构造-结构的建构层级及其在空间表现上的突破。为研究奠定技术背景。第二部分讨论现代木结构在乡村面临的现实问题与机遇。通过历史研究指明木结构在不同时间与地域的乡土原生性,进而分析国内外现代木结构的应用现状,归纳当代乡村营建中面临的困难与时代机遇,指明了发展森林管理、文旅康养导向、“建筑、结构、内装、设备”一体化以及混合结构设计的乡村应用趋势。为研究指明应用条件。第三部分分析乡村营建的在地性要素及现代木结构回应策略,通过乡土建筑研究与工程案例分析,提出了“自然、文化、技术”的在地性要素系统,着重分析当代设计对三个要素多种内涵的回应策略,归纳出“材料、构造、结构、空间”的技术优化层级与三要素的综合应对方式。总结了文章研究的策略体系。第四部分剖析笔者参与的“大仓营造”井冈山大仓村公共空间设计中大仓讲习所与大仓风荷桥两个现代木结构设计实践,探讨设计应对特定地点的回应方式,通过乡土建构体系的延续与构造优化,用现代木结构创造出适宜乡村的公共空间,带动乡村复兴。文章从理论研究到设计实践,构建了现代木结构适应于乡村营建的在地性策略体系。以实践为佐证为乡村营建中现代技术的应用提供一种思路,并进一步提倡现代技术在地修正的价值倡导。全文正文约12.2万字,共有图表370余幅。

李韧[9](2020)在《会展建筑展览空间多功能设计研究 ——以兰州新区国际会展中心为例》文中提出在全球范围内,会展产业与经济效益直接关联,会展业的发展逐渐朝高程度专业化、高程度市场化等方向发展。在我国,会展活动起步较晚,自建国初期会展中心这类建筑才开始逐渐出现在建筑领域,在近三十年才得到一些发展[9]。近些年来,中国会展业快速上升,随着北京设计周、上海世博会、成都双年展等等重要的国际展览活动,以及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亚信峰会等会议在我国的成功举办[9],我国会展建筑的发展速度逐步提升,数量也不断增加。但是现存既有会展中心大多依托旧有模式进行设计,即以多功能应用为导向,会展建筑的主要核心是其展览空间,其中展览单元的建筑空间布局大多采用模块化的形式,即一座大型或特大型会展建筑由多个统一形态的展览单元所组成,此类会展中心的功能以全面适应为主,再加上技术的落后,必然会导致空间的浪费、舒适程度低等问题。回顾会展建筑的发展与建设历程,再结合当前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会展建筑周边社区乃至城市的发展都对原有的会展方式产生了冲击,会展建筑应当有全新的多功能化展览空间来满足现代功能应用、经济效益、体验舒适度等需求,因此展览空间的适应性转变势在必行。本文选取了国内外不同时期的多座会展建筑,以展览空间为研究对象,研究展览空间的基本功能、延伸功能,以及空间的多功能适应性应用所需的建筑策略,应用了如下研究方式:针对会展建筑总体布局、功能应用,及其相关的空间要素进行调研,整理建筑基本资料,包括建筑总平面图、各层平面图、展览单元的布局,同时访问、咨询、观察现有展览空间的使用过程以及日程安排,记录不同展会以及延伸功能的内容及其空间使用模式,了解和统计现状会展建筑展览空间的布置情况,并采集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对展览空间的多功能化进行研究后,其空间的基本功能可以划分为轻型展、中型展、重型展三种类型,另外还有诸如体育活动、文娱活动、聚会活动、应急场所等四种延伸功能类型,作者会针对这些不同功能所对应的展览空间单元的总体布局、单元数量、组合方式,以及空间构成要素进行描述。用上述方法对展览空间不同功能的不同适应性空间要素进行研究分析之后,总结出适应周边社区乃至城市的发展趋势所做出的多功能策略与应用方式。了解现状条件下展览空间的多功能适应需求,同时分析不足之处,总结设计策略,在此基础上展望会展建筑设计时展览空间的多功能化应用,从而适应城市与社会的发展。通过对上述展览空间的调研和分析,总结出多功能化展览空间的总体设计原则、基本设计要求、多功能化功能设定、建筑影响要素,最后,对作者在实习期间所参与的“兰州新区国际会展中心”项目进行应用与分析。综上所述,本文针对会展建筑展览空间的现代化多功能适应性策略提出建议,并且通过实际项目进行佐证与应用,完善会展建筑设计理论内容,为实际设计策略提出建议。

韩艺宽[10](2019)在《童寯建筑写作研究》文中认为童寯(1900-1983)是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无法回避的重要人物,因此也是很多学者的研究对象。然而目前研究大多针对其工程设计实践,本文通过对现有研究成果的梳理、思考和借鉴,关注其长期被忽略的建筑写作文本,具体包括其建筑评论、建筑史写作和园林史写作三种写作产品类型。论文反思了以往研究中过度关注作者生平本身的历史研究范式,转而决定采用多文本阅读和话语分析的研究方法,将童寯的写作文本与其他建筑学者及建筑师的文本并置,关注它们之间的意义重叠、冲突和交织,进而深入理解童寯建筑思想的基本特征。同时对童寯建筑写作的知识建构与知识生产过程进行理论分析,关注其写作背后的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实践观等理论预设,对其历史思考的方式提出发问。并将这种多文本阅读和话语分析放在中国社会现代转型的特殊脉络下予以解读。本文共分为六大章节。第一章介绍了研究背景、内容、方法和意义,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指出现有研究过度关注作者生平事迹的缺憾,并确定了多文本阅读和话语分析的研究方法。第二章概括地呈现了童寯建筑写作的特征、分类、分期,以及历史脉络等。第三章是童寯的建筑评论,包括评论内容、写作空间、评论对象、评价的范畴与标准,以及建筑评论与建筑实践的关系。本章还列举了同时期其他团体及个人针对同一对象的评论意见,与童寯的评论进行对照研究。第四章是童寯的建筑史写作,在历史编纂学和历史理论的视角下,展开对包括西方建筑史、苏联及东欧建筑史、日本建筑史、建筑教育史、中国建筑史等写作文本的分析,指出这些建筑史写作在层次、体裁、义例、程序、文笔等方面的编纂特点,以及历史论述背后的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和实践观。第五章是童寯的园林史写作,与上一章类似,依然在历史编纂学和历史理论的视角下,展开对《江南园林志》、《东南园墅》、《造园史纲》等代表作的分析,并通过与刘敦桢等其他园林史学者的研究对比,揭示其在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实践观等方面的独特特征。第六章是结论与展望,本章除了总结全文外,还指出以上三方面的写作文本大都体现出实践导向、形式主导和现代性追求的特征,这和童寯的建筑师身份关系密切。同时本章进一步展望了未来从思想史到观念史研究转变的可能性。

二、欧美发达国家建筑材料及幕墙工程技术现状——参观法国巴黎国际建材博览会体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欧美发达国家建筑材料及幕墙工程技术现状——参观法国巴黎国际建材博览会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1)约翰·拉斯金的功能主义思想和材料理性主义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缘起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关于拉斯金生平的传记类研究
        1.2.2 关于拉斯金艺术思想的研究
        1.2.3 关于现代主义建筑理论,以拉斯金思想与影响为主题的研究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意义
    1.5 研究框架
2.约翰·拉斯金的工作生涯脉络剖析
    2.1 拉斯金的工作生涯划分
        2.1.1 拉斯金的工作生涯概述
        2.1.2 工作生涯的阶段划分
    2.2 拉斯金所处时代的背景综述
    2.3 工业时代背景下社会剧变对拉斯金工作的影响
        2.3.1 拉斯金工作生涯的早期阶段(1819-1842 年)
        2.3.2 拉斯金工作的中期阶段(1842-1860 年)
        2.3.3 拉斯金工作的后期阶段(1860-1900 年)
    2.4 新旧时代交替背景下的艺术理论发展与拉斯金的艺术理论
        2.4.1 拉斯金工作生涯的早期阶段(1819-1842 年)
        2.4.2 拉斯金工作生涯的中期阶段(1842-1860 年)
        2.4.3 拉斯金工作生涯的后期阶段(1860-1900 年)
    2.5 19 世纪前后的建筑潮流及建筑理论发展
        2.5.1 拉斯金工作生涯的早期阶段(1819-1842 年)
        2.5.2 拉斯金工作生涯的中期与后期阶段(1842-1860 年与1860-1900 年)
    2.6 本章小结
3.约翰·拉斯金的建筑思想
    3.1 拉斯金建筑思想体系认知
        3.1.1 拉斯金与普金建筑思想中对待宗教因素的异同
        3.1.2 类比人之品德的道德说教建筑评价方式
        3.1.3 自然主义的装饰方法与装饰主题
        3.1.4 强调建筑中手工艺因素的价值
        3.1.5 拉斯金“反修复”式的建筑遗产保护思想
    3.2 对拉斯金功能主义思想的考察
        3.2.1 对“功能主义”概念的界定
        3.2.2 对建筑“功能”概念的肯定和拉斯金的建筑分类
        3.2.3 建筑与环境之间的紧密关系
        3.2.4 好的建筑是健康社会关系的反映
        3.2.5 辩证观点下的功能主义思想
    3.3 对拉斯金材料理性主义思想的考察
        3.3.1 对“材料理性主义”的概念界定
        3.3.2 建筑的两种美德:力与美
        3.3.3 建筑结构中的三种欺诈
        3.3.4 以材料和真实性为评判标准的建筑评判方式
        3.3.5 基于材料理性主义的哥特复兴建筑思想
    3.4 本章小结
4. “功能主义思想”与“材料理性主义思想”对后世的影响
    4.1 拉斯金建筑思想在现代建筑理论发展中的影响
        4.1.1 现代建筑理论发展中的代表思想举例
        4.1.2 对“功能主义”和“材料理性主义”的再认识
        4.1.3 对单纯的“功能主义”或“理性主义”的批判
        4.1.4 拉斯金建筑理论对“功能主义”和“理性主义”的融合
        4.1.5 拉斯金“材料理性主义”之于巴黎美术学院建筑理性精神的“承上”关系
        4.1.6 拉斯金“功能主义”之于新艺术、德意志制造联盟的“启下”关系
    4.2 拉斯金建筑思想在现代建筑实践发展中的影响
        4.2.1 指导与启发
        4.2.2 萃取与整合
        4.2.3 批判与延伸
5.结论
    5.1 研究总结
    5.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图表目录及出处
攻读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2)1930年代上海家装设计的现代性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问题和意义
        1.1.1 研究问题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对象和范围的界定
        1.2.1 家装设计的核心概念分析
        1.2.2 家装设计“现代性”的界定
        1.2.3 对1930 年代的时间界定
    1.3 相关研究综述
        1.3.1 国内关于室内装饰现代性的研究
        1.3.2 国外关于家庭装饰现代性的研究
        1.3.3 上海近代设计史研究的基本情况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架构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架构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作为主要传播途径和载体的1930 年代上海纸媒
    2.1 报道家装设计的纸媒概貌
        2.1.1 中文报刊频开专栏
        2.1.2 英文报纸长期报道
        2.1.3 其它纸媒偶有涉及
    2.2 纸媒对家装设计现代性的传播
        2.2.1 内容传播集中于1930 年代
        2.2.2 现代家装内容的国际化传播
        2.2.3 内容传播推进现代家装设计
    2.3 纸媒中家装设计现代性的表述
        2.3.1 涉及时间概念的描述
        2.3.2 对于装饰样式的界定
        2.3.3 多主题词的混合使用
    本章小结
第三章 1930 年代上海家装设计现代性的理念和模式
    3.1 上海家装设计现代性的基本理念
        3.1.1 推崇进化论思想
        3.1.2 倡导新家庭生活
        3.1.3 提倡新设计美学
    3.2 上海家装设计现代性的表现模式
        3.2.1 室内空间装饰样式的革新
        3.2.2 室内空间生活功能的完善
        3.2.3 室内空间物理环境的改进
    3.3 纸媒中家装设计现代性知识组构
        3.3.1 现代性家装设计风格的认识
        3.3.2 现代性家装设计要素的组成
        3.3.3 现代性家装设计的图纸表达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具有现代性特征的家装设计实践与推广方式
    4.1 精英家庭的时尚引领
        4.1.1 以电影明星群体家装设计为亮点
        4.1.2 以文化和工商名人群体家装设计为主体
        4.1.3 以其它中产人群家装设计为底色
    4.2 家装设计展览会的社会推广
        4.2.1 “国货展览会”之“模范家庭”布置
        4.2.2 “改良家庭展览会”及样板房布置
        4.2.3 样子间及百货店等商业展示活动
    4.3 家装设计者的多元探索
        4.3.1 本土设计师接轨国际设计风格
        4.3.2 西方设计师带入国际设计经验
        4.3.3 业余设计者尝试家庭美化方法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现代性家装设计实现的技术和材料保障
    5.1 新式居住功能模式的兴起与运用
        5.1.1 城市中新式居住建筑的兴起
        5.1.2 建筑革新提供的功能化空间
        5.1.3 水电气入户改善了家庭环境
    5.2 新奇家居生活用品的配置
        5.2.1 以“克罗咪”工艺为标志的现代家具
        5.2.2 以简洁化样式为特征的软装陈设
        5.2.3 以流线型产品为特色的家用电器
    5.3 新颖室内建材卫浴的运用
        5.3.1 墙面饰材以花纸运用较广泛
        5.3.2 地面饰材流行花砖和马赛克
        5.3.3 卫浴设备倾向成套进口产品
    本章小结
第六章 1930 年代上海家装设计现代性实现的历史意义
    6.1 上海家装设计现代性发生的系统要素
        6.1.1 从大众纸媒到生活实践的复杂系统
        6.1.2 多维度实践与推广是系统核心要素
        6.1.3 家装设计之现代性实现的上海路径
    6.2 全面推动“上海设计”的现代性进程
        6.2.1 注重生活实效的理性化设计
        6.2.2 关注系统要素的整体性设计
        6.2.3 尊重技术条件的合理化设计
    6.3 丰富了“海派”风格美学的内涵
        6.3.1 新生活方式之美
        6.3.2 新室内秩序之美
        6.3.3 新室内形式之美
    本章小结
主要结论与展望
论文创新点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3)夏热冬冷地区高大空间公共建筑低碳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1.1 低碳概念的兴起
        1.1.2 建筑低碳发展的反思
        1.1.3 国家重点研发专项
    1.2 研究背景
        1.2.1 气候变化问题与能源危机
        1.2.2 建筑业发展与碳排放
        1.2.3 低碳发展相关政策及法规
        1.2.4 低碳理念的发展
    1.3 概念界定与研究范围
        1.3.1 低碳建筑
        1.3.2 高大空间公共建筑
        1.3.3 夏热冬冷地区——以长三角地区为例
    1.4 研究现状
        1.4.1 建筑碳排放量化分析研究
        1.4.2 高大空间公共建筑相关研究
        1.4.3 夏热冬冷地区建筑环境影响特征及低碳措施研究
        1.4.4 现状总结
    1.5 研究目标与意义
        1.5.1 研究目标
        1.5.2 研究意义
    1.6 研究方法与框架
        1.6.1 研究方法
        1.6.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建筑低碳化与设计理论
    2.1 建筑低碳化发展的特征研究
        2.1.1 地域性特征
        2.1.2 外部性特征
        2.1.3 经济性特征
        2.1.4 全生命周期视角
        2.1.5 指标化效果导向
    2.2 建筑低碳设计概论
        2.2.1 建筑设计的特征
        2.2.2 设计阶段落实建筑低碳化
        2.2.3 建筑低碳设计研究方法
    2.3 建筑相关低碳评价体系研究
        2.3.1 相关评价体系概况
        2.3.2 相关减碳指标比较研究
        2.3.3 对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关于减碳评价的建议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夏热冬冷地区公共建筑碳排放量化分析
    3.1 公共建筑碳排放量化方法
        3.1.1 建筑碳排放量化的方法类型
        3.1.2 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计算
    3.2 夏热冬冷地区公共建筑碳排放基准值研究
        3.2.1 公共建筑碳排放基准值现状
        3.2.2 夏热冬冷地区公共建筑碳排放基准值的确定与选用
    3.3 夏热冬冷地区公共建筑碳排放量化与评测方法的建立
        3.3.1 适用于设计阶段的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清单数据的确立
        3.3.2 建筑碳排放量化与评测方法的具体落实
        3.3.3 建立夏热冬冷地区公共建筑碳排放量化评测工具(CEQE-PB HSCW)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夏热冬冷地区高大空间公共建筑低碳设计策略
    4.1 提高场地空间利用效能
        4.1.1 场地布局与空间体形优化
        4.1.2 建筑空间隔热保温性能优化
    4.2 降低建筑通风相关能耗
        4.2.1 利用高大空间造型的通风策略
        4.2.2 改善温度分层现象的通风策略
    4.3 优化建筑采光遮阳策略
        4.3.1 建筑自然采光优化
        4.3.2 建筑遮阳设计优化
    4.4 提高空间绿植碳汇作用
        4.4.1 增加空间绿植量
        4.4.2 提高绿植固碳效率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夏热冬冷地区高大空间公共建筑低碳技术措施
    5.1 可再生能源利用
        5.1.1 太阳能系统
        5.1.2 清洁风能
        5.1.3 热泵技术
        5.1.4 建筑可再生能源技术的综合利用
    5.2 结构选材优化
        5.2.1 建筑材料的低碳使用原则
        5.2.2 高大空间公共建筑中相关建材的低碳优化
    5.3 管理与使用方式优化
        5.3.1 设计考虑低碳施工方式
        5.3.2 设计预留智能管理接口
        5.3.3 设计提高行为节能意识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盐城城南新区教师培训中心项目实证研究
    6.1 项目概况
    6.2 项目实施
        6.2.1 确定项目2005 年碳排放量基准值
        6.2.2 建筑低碳设计流程应用
        6.2.3 参照建筑的建立
        6.2.4 项目相关低碳设计关键措施
        6.2.5 项目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计算与分析
    6.3 项目优化
        6.3.1 主要低碳优化策略
        6.3.2 项目全生命期碳排放优化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创新点
    7.3 对现状的启示
    7.4 研究中的困难与不足
    7.5 后续研究与展望
附录
    附表A:公共建筑非供暖能耗指标(办公建筑、旅馆建筑、商场建筑)
    附表B:主要能源碳排放因子
    附表C:主要建材碳排放因子
    附表D:部分常用施工机械台班能源用量
    附表E:各类运输方式的碳排放因子
    附表F:部分能源折标准煤参考系数
    附表G:全国各省市峰值日照时数查询表(部分夏热冬冷地区省市数据)
    附表H:全国五类太阳能资源分布区信息情况表
    附表I:项目主要低碳设计策略减排信息表
参考文献
图表索引
致谢

(4)“两观三性”视角下的当代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缘起
        1.1.1 中国校园高速建设的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1.1.2 高等教育与城市的互动发展
        1.1.3 校园空间更新、改造的需求
    1.2 研究的对象
        1.2.1 当代大学校园空间
        1.2.2 更新、改造设计
        1.2.3 “两观三性”设计思想
        1.2.4 研究范围的界定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1.4.1 大学校园空间的相关研究
        1.4.2 更新、改造设计的相关研究
        1.4.3 大学校园更新改造研究综述
    1.5 研究的创新点
        1.5.1 创新点一,视角创新:以“两观三性”设计理论为整体视角,对大学校园的更新、改造设计进行“宏观—中观—微观”的系统化研究。
        1.5.2 创新点二,思路创新:本文以“两观三性”这种系统性理论来解决大学校园更新这类系统型研究工作的思路,为大学校园的其他研究工作探索了一条可借鉴的研究思路。
        1.5.3 创新点三,内容创新:构建当代大学校园更新、改造的整体设计理论,形成具有可操作性的当代大学校园更新、改造设计策略。
    1.6 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
        1.6.1 研究方法
        1.6.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当代大学校园空间设计发展与认知
    2.1 国外大学校园空间的起源和发展
        2.1.1 中世纪欧洲大学校园
        2.1.2 近代美国大学校园
        2.1.3 当代欧美综合化研究型大学校园
    2.2 国内大学校园空间的起源和发展
        2.2.1 古代书院式校园空间
        2.2.2 封建社会末期学堂校园空间
        2.2.3 近代中西合璧型校园空间
        2.2.4 解放后苏联模式和文革时期的校园建设
        2.2.5 改革开放后至今的校园空间发展探索
    2.3 我国当代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校园空间发展的矛盾和需求
        2.3.1 我国当代高等教育体制改革
        2.3.2 我国当代大学校园空间发展的矛盾
        2.3.3 国内大学校园空间的发展需求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两观三性”思想的当代校园空间的更新、改造设计策略的理论建构
    3.1 “两观三性”理论的概念与发展
        3.1.1 “两观三性”理论的思想内涵
        3.1.2 “两观三性”理论的历史传承
        3.1.3 “两观三性”理论的哲学基础和理论框架
    3.2 “两观三性”视角应用于大学校园更新、改造的理论导入
        3.2.1 整体观视角——整体性理论与城市学理论
        3.2.2 可持续发展观视角——生态建筑学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
        3.2.3 地域性视角——地域主义理论
        3.2.4 文化性视角——文脉理论
        3.2.5 时代性视角——创新理论
    3.3 “两观三性”视角下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策略的建构
        3.3.1 国内大学校园更新、改造的分类
        3.3.2 国内大学校园更新、改造的现实目标
        3.3.3 “两观三性”视角下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策略的内涵
        3.3.4 “两观三性”视角下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策略研究体系的建构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两观三性”视角下校园规划更新、改造设计策略
    第一部分 :面向“校园—城市”整体协同发展的校园空间规划更新、改造设计策略
        4.1 “校园—城市”发展的基本矛盾和相关分析
        4.1.1 “校园—城市”的整体关系
        4.1.2 我国当代城市环境下大学校园与城市结合的结构矛盾
        4.1.3 大学校园与城市空间整体更新的策略目标
        4.2 “大学—产业—城市”整体发展的校园更新功能植入
        4.2.1 大学在“大学—产业—城市”循环中扮演的角色
        4.2.2 强化“校—城”联系的功能更新与植入
        4.2.3 着眼于校园长期发展的用地预留储备
        4.3 校园与城市整体协同发展的校园结构网络
        4.3.1 校园与城市对接的空间结构层级
        4.3.2 校园与城市空间肌理缝合
        4.3.4 校园衔接城市的社区网络
        4.4 满足城市多元需求的“校园—城市”过渡区空间布局更新、改造策略
        4.4.1 “校园—城市”过渡区的类型
        4.4.2 “校园—城市”过渡区的公共空间整合
        4.4.3 “校园—城市”过渡区的整体更新机制
    第二部分 :面向大学可持续发展的校园空间规划更新、改造策略
        4.5 可持续发展的校园规划更新、改造的现状和策略目标
        4.5.1 我国高校校园规划设计发展现状
        4.5.2 新时期校园空间更新改造需要处理好的校园关系
        4.5.3 “可持续发展观”视角下的校园规划更新的策略目标
        4.6 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校园规划更新、改造工作机制
        4.6.1 合理的校园规划更新、改造目标体系
        4.6.2 动态更新的校园总体规划文件
        4.6.3 项目计划评估和实施程序
        4.7 可持续发展的校园交通系统优化策略
        4.7.1 校园道路交通疏解能力的优化
        4.7.2 公共交通系统管理
        4.7.3 校园自行车系统的完善
        4.7.4 停车场的规划与管理
        4.8 绿色低碳校园的规划更新
        4.8.1 节地与室外环境
        4.8.2 节能与能源利用
        4.8.3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4.8.4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第三部分 :“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视角下的校园规划空间品质提升设计策略
        4.9 “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视角下的校园公共空间更新、改造
        4.9.1 “地域性”视角下的校园文脉的传承塑造
        4.9.2 “文化性”视角下功能布局的整合重组
        4.9.3 “时代性”视角下空间格局的有机缝合
        4.10 “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和谐统一的校园景观空间更新、改造
        4.10.1 传统大学校园景观规划形式
        4.10.2 大学校园景观更新、改造的原则
        4.10.3 校园景观的更新、改造的设计策略
    4.11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两观三性”视角下的校园建筑更新、改造设计策略
    5.1 “整体观”和“可持续发展观”视角下的校园建筑更新策略建构
        5.1.1 “整体观”视角下既有校园建筑更新、改造策略的基础——校园建筑的既有历史价值和功能价值
        5.1.2 “可持续发展观”视角下既有校园建筑更新、改造的项目实施过程
        5.1.3 本章研究的基本思路和策略目标
    5.2 “地域性”视角下的校园建筑历史价值保护
        5.2.1 “地域性”视角下的校园建筑历史价值的认知和保护原则
        5.2.2 校园历史建筑地域文化价值再现
        5.2.3 回应校园地域景观
        5.2.4 契合校园场所记忆
    5.3 “文化性”视角下的校园建筑功能转换
        5.3.1 文化视角下的既有建筑功能转换
        5.3.2 校园建筑更新改造中新旧建筑的联接模式
        5.3.3 校园创新文化特征下的空间赋能
    5.4 “时代性”视角下的校园建筑性能提升
        5.4.1 体现当代技术特点的结构体系更新
        5.4.2 满足现代大学需求的环境性能提升
        5.4.3 体现当代环保理念的校园建筑生态节能改造策略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两观三性”思想的当代校园空间的更新、改造策略整合与综合实践
    6.1 “两观三性”视角下的当代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策略整合与展望
        6.1.1 “两观三性”视角下的校园规划更新策略
        6.1.2 “两观三性”视角下的校园建筑更新、改造设计策略
        6.1.3 “两观三性”视角下当代大学校园空间发展趋势的展望
    6.2 “两观三性”视角下的当代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设计的综合实践
        6.2.1 北京工业大学规划及图书馆更新、改造项目
        6.2.2 海南大学海甸校区更新、改造项目
        6.2.3 中山大学珠海校区更新、改造项目
        6.2.4 上海大学延长校区更新、改造项目
    6.3 小结
第七章 :结论
    一、理论研究
    二、策略建构
    三、研究的创新点
    四、研究的不足之处和展望
参考文献
    外文专着
    中文专着
    学位论文
    期刊论文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表

(5)《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致谢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2 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1.2.1 期刊论文类
        1.2.2 专着类
    1.3 研究的方法、思路
        1.3.1 研究的方法
        1.3.2 研究的思路
2 百花盛开的工艺美术发展(1958-1961)
    2.1 《装饰》创刊溯源
    2.2 《装饰》杂志风格主要视觉特点
        2.2.1 封面文字
        2.2.2 封面视觉图案
        2.2.3 内页版面设计
    2.3 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
        2.3.1 重新重视民间美术
        2.3.2 指导工艺美术创作
    2.4 为美化人民生活服务
        2.4.1 面向大众生活创作
        2.4.2 向西方世界开展学习
3 求索争鸣的设计萌芽(1980-1996)
    3.1 复刊时代背景
    3.2 《装饰》视觉元素的变化
        3.2.1 封面设计形式的探索
        3.2.2 封面主体立意的变迁
        3.2.3 内页版式的有序与变化
    3.3 工艺美术的变革
        3.3.1 “工艺美术“名词的局限
        3.3.2 “装饰热”的兴起
    3.4 现代化的新浪潮
        3.4.1 科技与艺术的大讨论
        3.4.2 现代设计的浪潮
    3.5 《装饰》步伐的“守”与“进”
4 对话世界文化自信的设计现代化(1997-2018)
    4.1 走入“全球化”
    4.2 《装饰》设计的多元化
        4.2.1 和谐的整体性
        4.2.2 现代感的民族美
        4.2.3 敢于尝试的创意美
        4.2.4 版式装饰的简洁美
    4.3 开放视野立足传统
        4.3.1 工艺美术的新发展
        4.3.2 设计批评的引入
        4.3.3 中国创造带来的思考
    4.4 面向时代关注当下
        4.4.1 设计的伦理学问题
        4.4.2 技术与设计的关系
        4.4.3 从设计艺术到设计科学
    4.5 《装饰》内容的“质”与“量”
5 总结
    5.1 从工艺美术到现代设计
    5.2 从教育理论到学科实践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采访文字稿
附录二 《装饰》1958-2018杂志封面
附录三 《装饰》1958-2018文章整理
作者简介

(6)建筑设计全过程实录及其评析 ——以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2 研究的目与意义
        1.2.1 课题研究目的
        1.2.2 课题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建筑历程层面
        1.3.2 地域建筑层面
        1.3.3 地域建筑与文化层面
        1.3.4 国外学者对自贡地区城市、建筑及地域文化的研究
    1.4 国内研究现状
        1.4.1 建筑历程层面
        1.4.2 地域建筑层面
        1.4.3 地域建筑与文化层面
        1.4.4 国内学者对自贡地区城市、建筑和地域文化的研究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1.5.1 本文的研究方法
        1.5.2 本文的研究框架
    1.6 主要概念界定
        1.6.1 界定
    1.7 本论文写作说明
        1.7.1 本文对“历史”与“叙事”问题的回应
        1.7.2 阅读建议
2 建设背景
    2.1 中国建筑创作环境概述
        2.1.1 1949年至1964年的国内设计环境概述
        2.1.2 1965年至1976年的国内设计环境概述
        2.1.3 1977年至1989年的国内设计环境概述
    2.2 自贡的地域文化
        2.2.1 自贡恐龙的故事
        2.2.2 自贡彩灯的故事
    2.3 本章小结
3 建筑设计组织策划
    3.1 我们为何建造
        3.1.1 兴建自贡恐龙博物馆的设想
        3.1.2 兴建中国彩灯博物馆的设想
        3.1.3 讨论:兴建设想
    3.2 研究落实修建博物馆
        3.2.1 确定修建自贡恐龙博物馆
        3.2.2 确定修建中国彩灯博物馆
        3.2.3 讨论:不同的投资模式,不断努力得以确定兴建
    3.3 设计竞赛的组织安排
        3.3.1 自贡恐龙博物馆竞赛组织
        3.3.2 中国彩灯博物馆竞赛组织
        3.3.3 讨论:组织经验的延续和发展
    3.4 本章小结
4 建筑竞赛及后续进展
    4.1 方案评选与审定
        4.1.1 乱石——“恐龙群窟”与“洪荒时代”的抽象
        4.1.2 灯的群组——“南国灯城”的新星
        4.1.3 讨论:创作与评审
    4.2 方案确定及后续进展
        4.2.1 自贡恐龙博物馆的后续进展
        4.2.2 中国彩灯博物馆的后续进展
        4.2.3 讨论:后续进展
    4.3 本章小结
5 建筑创作回响
    5.1 官方新闻媒体的关注
        5.1.1 对自贡恐龙博物馆的关注
        5.1.2 对中国彩灯博物馆的关注
        5.1.3 讨论:媒体关注
    5.2 大众的声音
        5.2.1 对自贡恐龙博物馆的关注
        5.2.2 对中国彩灯博物馆的关注
    5.3 业内人士的评价
        5.3.1 对自贡恐龙博物馆的评价
        5.3.2 对中国彩灯博物馆的评价
    5.4 获奖情况
        5.4.1 自贡恐龙博物馆获奖情况
        5.4.2 中国彩灯博物馆获奖情况
    5.5 本章小结
6 建筑评析
    6.1 建筑策划
        6.1.1 可行性研究阶段
        6.1.2 设计任务书阶段
        6.1.3 自贡恐龙博物馆所带来的建筑策划启示
    6.2 建筑后评估
        6.2.1 自贡恐龙博物馆的建筑后评估
        6.2.2 中国彩灯博物馆的建筑后评估
        6.2.3 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建筑后评估带来的启示
    6.3 建筑设计竞赛
        6.3.1 建筑竞赛的方案组织
        6.3.2 建筑评选中的“长官意志”与“明星建筑师”问题
        6.3.3 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建筑方案组织与评选带来的启示
    6.4 建筑设计
        6.4.1 自贡恐龙博物馆建筑设计
        6.4.2 中国彩灯博物馆建筑设计
        6.4.3 建筑设计师
        6.4.4 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建筑设计所带来的启示
    6.5 建筑伦理
        6.5.1 建筑精神与价值判断
        6.5.2 自贡恐龙博物馆建筑设计全过程中的建筑伦理
        6.5.3 中国彩灯博物馆建筑设计全过程中的建筑伦理
        6.5.4 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表达的建筑伦理及其启示
    6.6 建筑与城市文化
        6.6.1 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对自贡城市文化的意义
        6.6.2 自贡恐龙博物馆与中国彩灯博物馆带来的城市文化启示
        6.6.3 自贡城市文化及其认同
    6.7 本章小结
7 结论:此两案例建筑设计全过程及其评析对当代的启示
    7.1 研究结论
    7.2 论文的创新点
    7.3 论文不足与后续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致谢

(7)大连城市色彩意象的构成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工作研究进展
        1.2.1 城市色彩及相关理论研究
        1.2.2 意象相关理论研究
        1.2.3 建筑、城市和景观色彩意象理论研究
        1.2.4 既有研究总结及本文研究观点
    1.3 相关概念界定
        1.3.1 城市色彩
        1.3.2 意象
        1.3.3 城市色彩意象
        1.3.4 模式
    1.4 本文主要研究思路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框架
2 城市色彩意象构成模式的理论框架
    2.1 城市色彩意象的基础理论
        2.1.1 城市色彩意象的基础理论参照
        2.1.2 城市色彩意象的基础理论应用
    2.2 模式理论
    2.3 城市色彩意象构成模式理论
    2.4 本章小结
3 大连城市色彩意象的历史沿革
    3.1 大连城市建筑色彩的萌芽期(1898年之前)
        3.1.1 汉建城邑
        3.1.2 石筑山城
        3.1.3 辽南方城
    3.2 大连城市建筑色彩的形成期(1898年至1945年)
        3.2.1 沙俄租借时期(1898年至1904年)
        3.2.2 日本占领时期(1905年至1945年)
    3.3 大连城市建筑色彩的调整期(1945年至1990年)
        3.3.1 新中国建立前后(1945年至1952年)
        3.3.2 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1953年至1957年)
        3.3.3 “大跃进”、“大调整”和“文革”时期(1958年至1977年)
        3.3.4 改革开放时期(1978年至1990年)
    3.4 大连城市建筑色彩的多元发展期(1990年至今)
    3.5 大连城市建筑色彩的阶段特征与演变规律
    3.6 大连城市建筑色彩意象的历史模式要素
    3.7 本章小结
4 大连城市色彩意象的视觉物象
    4.1 调查样本的选择
        4.1.1 调查样本确立基础
        4.1.2 大连城市基础概况
        4.1.3 色彩调研内容
    4.2 调查方法和技术手段
        4.2.1 色彩调查方法
        4.2.2 色彩调查技术手段
        4.2.3 色彩信息参数管理
    4.3 色彩要素调查结果与分析
        4.3.1 自然环境色彩要素
        4.3.2 人文环境色彩要素
        4.3.3 人工环境色彩要素
    4.4 大连城市色彩体系的总体色谱
    4.5 大连城市色彩意象的物象模式要素
    4.6 本章小结
5 大连城市色彩意象的情感境界
    5.1 城市色彩的认知意象研究
        5.1.1 调查内容与步骤
        5.1.2 相关理论阐述
    5.2 不同视角下的城市色彩意象
        5.2.1 万能视角下的大连城市色彩
        5.2.2 立面视角下的城市色彩
        5.2.3 街景视角下的城市色彩
        5.2.4 不同视角下城市色彩意象的意境体验
    5.3 城市色彩的情感意象研究
        5.3.1 调查目的
        5.3.2 调查设计
        5.3.3 数据采集
    5.4 城市色彩意象的意境认知模型
        5.4.1 过程分析
        5.4.2 理论检验与模型构建
    5.5 大连城市色彩整体意象的境界模式要素
        5.5.1 城市色彩整体意象的评价主体
        5.5.2 城市色彩整体意象的境界模式要素
        5.5.3 城市色彩整体意象的境界发生机制
    5.6 本章小结
6 大连城市色彩意象的构成模式系统
    6.1 大连城市色彩意象构成的影响要素
        6.1.1 城市的自然环境要素
        6.1.2 城市的时空发展过程
        6.1.3 公众的城市行为活动
        6.1.4 城市功能的演进变化
    6.2 大连城市色彩意象构成的演变要素
        6.2.1 物质空间的更新
        6.2.2 文化内涵的传承
        6.2.3 经济社会的发展
    6.3 大连城市色彩意象构成的观念要素
        6.3.1 视觉感知
        6.3.2 美学符号
        6.3.3 文化经历
        6.3.4 共情体验
        6.3.5 多维融合
    6.4 大连城市色彩意象构成的结构组织
        6.4.1 意象构成的纵轴: 传统城市向现代城市的延伸
        6.4.2 意象构成的横轴: 外来文化向本体文化的延伸
        6.4.3 意象构成的竖轴: 具象表达向逻辑表达的延伸
    6.5 大连城市色彩意象构成模式的意义
        6.5.1 理论层面
        6.5.2 实践层面
    6.6 本章小结
7 总结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建筑色彩调查数据
附录B 色彩数据分析样本
附录C 调查问卷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8)现代木结构在乡村营建中的在地性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可持续理念与产业化背景下现代木结构发展与应用
        1.1.2 城乡关系下乡建热潮与地域性话题的回归
        1.1.3 井冈山大仓村的现代木结构实践
    1.2 核心概念辨析
        1.2.1 现代木结构
        1.2.2 乡村营建
        1.2.3 在地性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现状
        1.4.1 现代木结构及相关设计研究综述
        1.4.2 建筑地域性与乡土建筑研究综述
        1.4.3 在地性建筑设计研究综述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6 研究框架
第2章 现代木结构的发展演变与应用表现
    2.1 木结构建筑的性能优势与缺陷
        2.1.1 木材的材质特性与力学性能
        2.1.2 木结构建筑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环境效益
        2.1.3 木结构建筑预制加工与装配潜能
        2.1.4 限制木结构建筑发展的性能缺陷
    2.2 木材工业化与现代木结构产业化
        2.2.1 木材工业化与材料性能优化
        2.2.2 现代木结构的产业化发展与体系建立
        2.2.3 工业4.0 时代下的现代木结构的智能建造
    2.3 现代木结构建构特征与空间应用
        2.3.1 材料层级——现代木材的材料类型及用途
        2.3.2 结构层级——现代木结构的多种结构体系
        2.3.3 构造层级——现代木结构的连接方式与构造节点
        2.3.4 现代木结构的建构表现——受力法则的真实反映
        2.3.5 现代木结构的空间应用——高度与跨度的空间突破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乡村营建中现代木结构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3.1 木结构建筑在乡土环境中的起源与演变
        3.1.1 木结构建筑在不同人类文明阶段下的演变
        3.1.2 木结构建筑在不同地域乡土环境中的表达
    3.2 现代木结构用于乡村营建的现状
        3.2.1 国外现代木结构用于乡村营建的现状
        3.2.2 国内现代木结构用于乡村营建的现状
    3.3 现代木结构在乡村应用面临的现实困难与制约因素
        3.3.1 木材资源与森林管理
        3.3.2 乡村文化认同缺失与木结构认知误区
        3.3.3 现代木结构的经济性问题
        3.3.4 乡村设计建造的规范性与技术引入问题
    3.4 现代木结构在乡村应用的优势与时代机遇
        3.4.1 木材亲和乡村地貌的天然优势
        3.4.2 现代木结构面对乡村地形的运输与装配优势
        3.4.3 国内乡村振兴、特色小镇、装配式建筑等政策导向机遇
        3.4.4 国内现代木结构行业标准完善与体系建立
    3.5 现代木结构在乡村应用的发展趋势
        3.5.1 可持续森林管理与地方木材的发展
        3.5.2 面向文旅康养等类型的现代木结构建筑
        3.5.3 面向建筑、结构、内装、设备综合设计的现代木结构建筑
        3.5.4 发挥各材料优势的混合结构体系设计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乡村营建的在地性要素及现代木结构回应策略
    4.1 乡村营建的在地性要素
        4.1.1 基于地形特征与气候环境的乡村自然要素
        4.1.2 基于社会经济与精神传统的乡村文化要素
        4.1.3 基于结构体系与在地工法的乡村技术要素
    4.2 现代木结构回应自然的策略——环境协调与结构配适
        4.2.1 通过形式与结构设计使建筑融入乡村山水格局
        4.2.2 通过空间与构造优化进行气候适应与能量调节
        4.2.3 通过结构配适降低自然损害、维护生态环境
    4.3 现代木结构回应文化的策略——传统延续与设计转化
        4.3.1 乡村文脉与传统空间的重塑
        4.3.2 生产生活场景的保护与营造
    4.4 现代木结构回应技术的策略——匠艺保护与适宜技术
        4.4.1 材料置换与传统建筑修缮更新
        4.4.2 地方材料运用与在地工艺保护
        4.4.3 新材料技术的适宜引入与综合结构运用
    4.5 现代木结构在乡村的综合应用方式
        4.5.1 旧建筑保护与新结构设计
        4.5.2 预制装配与公众参与结合的建造方式
        4.5.3 应对灾难快速建设的特殊应用
        4.5.4 现代木结构“材料-构造-结构-空间”建构层级的优化体系
        4.5.5 现代木结构应对“自然-文化-技术”在地性系统的综合应用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当代乡村营建中的现代木结构探索——“大仓营造”乡村公共空间设计实践..
    5.1 大仓村的在地性要素与乡村现状
        5.1.1 湘赣边界自然环境与大仓村区位特征
        5.1.2 湘赣边界文化背景与大仓村独特历史
        5.1.3 地区传统建构体系与地方工法
        5.1.4 乡村现状与问题
    5.2 大仓讲习所
        5.2.1 乡村公共空间的重塑
        5.2.2 传统与现代的材料组织
        5.2.3 延续建构体系的结构设计
        5.2.4 预制装配与匠人营造的结合
        5.2.5 节点设计与传统构造性能优化
        5.2.6 大仓讲习所在地性综合设计策略
    5.3 大仓风荷桥
        5.3.1 历史之路的现代延续
        5.3.2 乡村风景编绎与自然要素组织
        5.3.3 结构设计与交会空间营造
        5.3.4 适宜材料与细部设计
        5.3.5 大仓风荷桥在地性综合设计策略
    5.4 大仓村其他木构民宿对比研究
        5.4.1 大仓讲习所、风荷桥与大仓“红梦源”民宿对比
        5.4.2 现代木结构在乡村应用的误区:符号化与趋同化
        5.4.3 普遍技术在地应用的价值倡导:技术的在地修正与自然人文思考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A 木结构生产加工企业访谈
附录 B 现代木结构设计案例汇总表
硕士在读期间主要学术成果
致谢

(9)会展建筑展览空间多功能设计研究 ——以兰州新区国际会展中心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研究背景与来源
        1.1.1.研究背景
        1.1.2.研究来源
    1.2.项目概况
        1.2.1.项目的建设背景
        1.2.2.项目的基本情况
    1.3.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研究目的
        1.3.2.研究意义
    1.4.研究范围、对象与内容
        1.4.1.研究范围
        1.4.2.研究对象
        1.4.3.研究内容
    1.5.国内外研究现状
        1.5.1.国内研究现状
        1.5.2.国外研究现状
    1.6.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1.6.1 研究方法
        1.6.2 研究框架
2 多功能化展览空间功能理论与需求研究
    2.1.当前会展理念——多功能化展览空间
        2.1.1.不同年代所建会展建筑展览空间案例对比
        2.1.2.当前城市发展环境下的会展建筑的定位
        2.1.3.“以展为本,多种功能并置”
    2.2.多功能化展厅的空间适应性相关理论
        2.2.1.“形式追随功能”理论
        2.2.2 建筑功能动态理论
        2.2.3.相关理论的总结与启示
    2.3.多功能化展厅的建筑功能构成
        2.3.1.功能结构的组合原则
        2.3.2.展厅功能的构成类型
    2.4.多功能化展厅的可行性分析
        2.4.1.建筑空间的可行性
        2.4.2.建筑技术的可行性
        2.4.3.经济效益的可行性
    2.5.兰州地区会展中心多功能化展览空间的外部需求研究
        2.5.1.国家政策与兰州新区的发展需求
        2.5.2.兰州会展中心发展需求
    2.6.基于使用者现状需求的调查研究
        2.6.1.使用者特点研究
        2.6.2.问卷结果统计
        2.6.3.问卷结果分析
    2.7.本章小结
3 会展建筑展览空间多功能化案例调研
    3.1.多功能化展览空间总体布局案例调研
        3.1.1.深圳国际会展中心
        3.1.2.东京国际展览中心
    3.2.轻型展展览空间案例调研
        3.2.1.万州三峡会展中心
        3.2.2.德化国际陶瓷艺术城
    3.3.中型展展览空间案例调研
        3.3.1.西安曲江国际会展中心
        3.3.2.福州海峡国际会展中心
    3.4.重型展展览空间案例调研
        3.4.1.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
        3.4.2.巴黎蓬皮杜国家艺术文化中心
    3.5.本章小结
4 多功能化展览空间的设计研究
    4.1.多功能化展览空间设计目标和原则
    4.2.总体布局与功能设定
    4.3.多功能化展览空间建筑影响要素
        4.3.1.平面形态
        4.3.2.空间净高与层数
        4.3.3.采光照明
        4.3.4.地面荷载与顶棚设计
        4.3.5.结构与细部设计
    4.4.附属用房多功能化设计策略
        4.4.1.按空间灵活性分类,提升适应性
        4.4.2.利用夹层空间潜力,提升利用率
    4.5.轻型展展览空间设计策略
        4.5.1.轻型展展览空间多功能化特征
        4.5.2.轻型展展览空间多功能化布局
    4.6.中型展展览空间设计策略
        4.6.1.中型展展览空间多功能化特征
        4.6.2.中型展展览空间多功能化布局
    4.7.重型展展览空间设计策略
        4.7.1.重型展展览空间多功能化特征
        4.7.2.重型展展览空间多功能化设计
    4.8.展览空间延伸功能设计策略
        4.8.1.体育活动
        4.8.2.文娱活动
        4.8.3.聚会活动
        4.8.4.应急避难
    4.9.展览空间多功能设计策略总结
    4.10.本章小结
5 兰州新区国际会展中心推演设计研究
    5.1.项目基地概况
        5.1.1.地理区位
        5.1.2.项目区位
        5.1.3.兰州新区发展优势
    5.2.兰州新区国际会展中心方案推敲过程
        5.2.1.整体规划与空间雏形的多功能化策略
        5.2.2.展览空间的多功能化策略
        5.2.3.选定方案分析
    5.3.兰州新区国际会展中心主要功能单元设计研究
    5.4.兰州新区国际会展中心流线组织
    5.5.兰州新区国际会展中心立面设计
    5.6.本章小结
6 兰州新区国际会展中心展览空间的多功能设计研究
    6.1.兰州新区国际会展中心展览空间的多形态组合模式
        6.1.1.小型展会模式
        6.1.2.中型展会模式
        6.1.3.大型展会模式
    6.2.兰州新区国际会展中心展览空间的多样化空间特征
        6.2.1.层数与高度设计的多样化
        6.2.2.采光与通风设计的多样化
        6.2.3.结构与细部设计的多样化
    6.3.兰州新区国际会展中心展览空间的多层次展会类型
        6.3.1.轻型展展览空间的布局与应用
        6.3.2.中型展的布局与应用
        6.3.3.重型展的布局与应用
    6.4.兰州新区国际会展中心展览空间的多用途运营模式
        6.4.1.文娱活动的布局与应用
        6.4.2.体育活动的布局与应用
        6.4.3.聚会活动的布局与应用
        6.4.4.应急避难的布局与应用
    6.5.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论文研究的结论
    7.2.论文研究的局限
    7.3.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图录
表录
附录 :兰州新区国际会展中心项目任务书
附录 :关于会展中心使用体验和意向的调查问卷(访客版)
附录 :关于会展中心使用体验和意向的调查问卷(工作人员)
附录 :关于会展中心使用体验和意向的调查问卷(展商版)
致谢

(10)童寯建筑写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对象与意义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意义
        1.事实层面的意义
        2.史学理论的意义
        3.现实层面的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综述
        一、相关研究文献
        1.童寯生平事业的总结与评价
        2.童寯建筑史写作的研究与评价
        3.童寯园林史写作的研究与评价
        4.针对其他建筑(园林)学者的文本研究
        5.广义的建筑历史理论研究
        6.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研究
        二、研究现状不足与待发展之处
        1.研究现状的基本矛盾
        2.后现代哲学的理论启发
        3.本文的解决方式
        三、创新点
        1.系统梳理童寯的建筑写作文本
        2.深入解析童寯的建筑写作文本
        3.重视童寯建筑写作的历史脉络
    第三节 、研究目的、内容与时空范围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内容
        三、时空范畴界定
    第四节 、框架组织及研究方法
        一、论文框架组织
        1.童寯建筑写作概述
        2.童寯的建筑评论
        3.童寯的建筑史写作
        4.童寯的园林史写作
        二、研究方法
        1.史料搜集
        2.多文本阅读
        3.话语分析
    第一章 图表来源
第二章 童寯建筑写作概述
    第一节 、写作特点
        一、总体特征
        1.数量多
        2.范围广
        3.周期长
        4.连贯性强
        二、历史编纂特征
        1.层次
        2.体裁
        3.义例
        4.程序
        5.文笔
    第二节 、文本分类
        一、分类方式
        二、产品类型
        1.建筑评论
        2.建筑史
        3.园林史
    第三节 、写作分期
        一、总体分期
        二、分类型分期
        1.建筑评论
        2.建筑史
        3.园林史
    第四节 、历史脉络
        一、民族国家的建立
        二、学科移植
        三、思想碰撞
        四、现代性论述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话语竞争:童寯的建筑评论
    第一节 、建筑评论的内容
        一、《建筑艺术纪实》
        二、《中国建筑的外来影响》
        三、《中国建筑的特点》
        四、《我国公共建筑外观的检讨》
        五、其他
    第二节 、建筑评论的写作空间
        一、《天下》月刊
        二、《战国策》
        三、《公共工程专刊》
    第三节 、建筑评论的对象
        一、教会的建筑策略
        二、国民政府的建筑政策
        三、中国建筑师的“中国古典复兴式”实践
        四、建国后的建筑政策
    第四节 、建筑评论的范畴与标准
        一、民族性
        1.观点列举
        2.话语基础
        二、时代性
        1.观点列举
        2.话语基础
        三、真实性
        1.观点列举
        2.话语基础
        四、经济性
        1.观点列举
        2.话语基础
        五、阶级性
        1.观点列举
        2.话语基础
    第五节 、建筑评论与工程实践
        一、历史视野下的建筑师职业
        二、工程实践中的风格妥协
        三、工程实践中的现代性追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图表来源
第四章 历史操作:童寯的建筑史写作
    第一节 、西方建筑史写作
        一、历史编纂学角度下的童寯西方现代建筑史写作
        1.层次:“述而不作”
        2.体裁:纪传体/学案体
        3.义例:突出设计
        4.程序:卡片收集
        5.文笔:简练朴素
        二、史学理论视野下的童寯西方现代建筑史写作
        1.精英建筑师主导下的现代建筑进程
        2.进步史观推动下的现代建筑发展
        3.形式主义美学支配下的现代建筑话语
        4.设计实践取向下的现代建筑论述
        三、小结
    第二节 、苏联-东欧建筑史
        一、历史编纂学角度下的苏联‐东欧现代建筑史写作
        二、史学理论视野下的苏联‐东欧现代建筑史写作
        1.现代主义价值取向下的历史叙述
        2.科技基础决定建筑进程的理论认知
        3.政治干预建筑的历史借鉴
    第三节 、日本建筑史
        一、历史编纂学角度下的日本近现代建筑史写作
        二、史学理论视野下的日本近现代建筑史写作
        1.西方现代主义建筑认同下的历史叙述
        2.科技基础决定建筑进程的理论认知
        3.东方民族形式探索的历史借鉴
    第四节 、建筑教育史写作
        一、历史编纂学角度下的建筑教育史写作
        二、史学理论视野下的建筑教育史写作
        1.西方建筑教育体系主导的历史叙述
        2.现代主义价值取向下的教育史论述
        3.教育实践需求下的教育史选择
    第五节 、中国建筑史写作
        一、写作内容
        1.《北平两塔寺》
        2.《中国建筑的外来影响》
        3.《中国建筑的特点》和《中国建筑艺术》
        二、发展取向
        三、关于研究笔记
        四、小结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图表来源
第五章 文人情怀:童寯的园林史写作
    第一节 、历史编纂学角度下的童寯园林史写作
        一、《江南园林志》
        1.层次:“述”、“论”为主,兼有所“作”
        2.体裁:述、记、志、图
        3.义例:注重历史沿革
        4.程序:田野考察和文献考证并重
        5.文笔:繁体字和文言文
        二、《东南园墅》
        三、《造园史纲》
    第二节 、史学理论视野下的童寯园林史写作
        一、文人主导下的园林史进程
        二、诗、画、园统一的园林认知
        三、文化交流背景下的园林史写作
        四、有所不为的园林实践取向
    第三节 、对比与影响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图表来源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全文概括
        一、建筑评论
        二、建筑史写作
        三、园林史写作
    第二节 、建筑师的写作文本
        一、实践导向
        二、形式主导
        三、现代性追求
    第三节 、展望:从思想史到观念史
    第六章 图表来源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A:童寯年谱
    附录 B:童寯建筑实践作品
    附录 C:童寯建筑写作
    附录 D:访谈资料
博士期间发表论文

四、欧美发达国家建筑材料及幕墙工程技术现状——参观法国巴黎国际建材博览会体会(论文参考文献)

  • [1]约翰·拉斯金的功能主义思想和材料理性主义思想研究[D]. 迂狄童.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2]1930年代上海家装设计的现代性路径研究[D]. 丁俊. 江南大学, 2021(01)
  • [3]夏热冬冷地区高大空间公共建筑低碳设计研究[D]. 刘科. 东南大学, 2021
  • [4]“两观三性”视角下的当代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设计策略研究[D]. 陈纵.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5)
  • [5]《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D]. 宋哲琦. 浙江大学, 2020(12)
  • [6]建筑设计全过程实录及其评析 ——以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为例[D]. 朱厢炜.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7]大连城市色彩意象的构成模式研究[D]. 林林.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7)
  • [8]现代木结构在乡村营建中的在地性应用研究[D]. 马雨萌. 东南大学, 2020(01)
  • [9]会展建筑展览空间多功能设计研究 ——以兰州新区国际会展中心为例[D]. 李韧.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10]童寯建筑写作研究[D]. 韩艺宽. 东南大学, 2019(01)

标签:;  ;  ;  ;  ;  

欧美发达国家建筑材料与幕墙工程技术现状——参观巴黎国际建材博览会的体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