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业自律公约》通过表决

《中国报业自律公约》通过表决

一、《中国报业自律公约》通过表决(论文文献综述)

胡媛春[1](2021)在《新闻内容付费的困境与出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美国《连线》杂志的前主编同时也是着名的“长尾理论”的提出者克里斯·安德森曾在《免费:商业的未来》提出,如果说在上世纪“免费”只是一种强有力的推销手段的话,那么在21世纪它已经成为一种全新的经济模式。新闻免费似乎是长久以来人们对于新闻的认知,但是世界上从来没有免费的午餐,免费不过只是吸引受众的一种手段,新闻同样需要成本的。伴随着新媒体不断地发展壮大,在很大程度上挤占了传统媒体的生存空间,传统媒体的成本不仅没有办法降低,盈利还有所减少。大部分传统媒体原有受众不断地流失、广告收入不断地下跌以及传统平台影响力的削弱,这些因素都让传统媒体陷入了困境,而新闻内容付费也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西方国家以“付费墙”的实践形式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全新思路,通过新闻付费的商业模式将内容变现。虽然我国在新闻付费的道路上屡屡受挫,却也出现不少媒体抓住新闻付费的机会华丽转型,印证着新闻付费这条道路在中国并不是不可行的。本文从新闻内容付费的内涵出发,明确新闻付费的概念,再围绕中外“付费墙”的发展历程,梳理中外新闻付费的发展过程,为之后分析困境和提出解决路径奠定基础。而我国新闻付费也并不是“一帆风顺”,存在不少困境阻碍其蓬勃发展,总结新闻内容付费当下的四重困境,一是新闻内容同质,二是品牌忠诚度低,三是付费意识薄弱,四是侵权行为频发。在汲取中外付费墙模式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中国自身国情,从内容、品牌、行为、法律四个维度出发,探寻新闻付费的发展路径。从内容角度出发,打破行业新闻同质现状,追求深度内容;从品牌角度出发,打造新闻社群,加强品牌营销;从行为角度出发,鼓励新闻消费,培养消费习惯;从法律出发,完善法律保护,打击侵权行为。伴随着实践中的探索,新闻内容付费拥有自己的生存空间。但是,新闻付费并不是解决媒体收入降低的唯一出路,媒体要根据自身的条件选择新闻付费,切忌盲目跟风。

鲍静[2](2020)在《新媒体时代美国政府与媒体的共生和博弈关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围绕权力、媒体和民主相互关系的探讨历来都是新闻社会学、政治传播、传播政治经济学、媒介文化批判等学科领域的重点研究课题。在美国,大众传媒是民主的工具,在民主体制中有效地发挥作用。宪法第一修正案和之后的诸多判例都从法律上对于新闻自由进行了有效的保障。作为第四权力的新闻媒体在美国政府的关系上扮演着重要的监督者的角色。当然,政府也会通过各种硬性控制和软性控制的手段反作用于媒体。因此,媒体与政府的关系不应该简单理解为串通关系和共谋关系,也不应该简单解读为相互对抗。双方是一种“共生关系、工作关系和监督关系”。新媒体尤其是社交媒体的快速发展,给政府与媒体关系带来了挑战与变数。面对技术、经济和社会变革,政府与媒体的关系变得更加复杂,其中最关键的问题是新媒体时代美国政府与媒体是否延续传统媒体时代的共生与博弈的关系,两者的关系是否会出现一些新的变化。对于这一问题的研究具有极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论文从分析美国政府与媒体形成的历史原因入手,首先对于美国政治的分立制衡的民主基因和美国媒体新闻自由的理念形塑进行了阐述,并对两者关系的交汇进行历史的梳理,了解在大众报刊发展以前及发展之初政府与媒体的关系。在追求自由平等民主的政治环境之下,对于言论自由和出版自由的追求也就显得理所当然。随着报刊媒体的发展,作为个体权利的言论自由和出版自由最终延伸到新闻自由的层面。约翰·弥尔顿、约翰·密尔、潘恩、托马斯·杰斐逊等一批圣贤先哲将新闻自由的理论发扬光大。从观点的公开市场到法律上对于新闻自由的确认,再到媒体社会责任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新闻自由的观点已见雏形。大众化报刊的出现使得政府与报刊的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由于从经济来源上不再依赖政府或政党,大众化报刊开始走向非党派性、中立和专业。论文第二部分对于传统媒体时代美国政府与媒体的关系进行了阐述。20世纪的美国大众传播媒体形成,新闻专业主义的理念也已经逐步形成。美国政府与媒体的关系呈现出共生与博弈的特点。论文重点是第三部分,论述了新媒体时代美国政府与媒体关系的主要特征。从整体上来看,在新媒体时代,美国政府和媒体的关系并未发生实质性的改变。因为决定两者关系的根本因素是美国的政治体制和美国的宪法。作为第四权力的新闻媒体定位并不会因为新媒体的出现而发生动摇。而美国人长达百年对待新闻的传统以及新闻媒体并未消失的新闻专业主义理念决定了媒体与政府的关系并不会发生根本改变。新媒体时代美国政府与媒体的关系,仍然是共生与博弈的关系。新媒体的技术变化在某些方面强化了这种关系。从双方的博弈来看,民众借助社交媒体发起政治活动对抗政府;政府对于网络安全进行监管以及对于网络舆情的管控;政府运用反垄断、审查等方式限制社交媒体。新媒体促成的是美国政府与媒体关系在某些层面的加深。此外,论文还分别从意识形态、内容生产以及对外传播方面对于美国政府与媒体的关系进行了具体的考察。从美国的政治生态环境来看,有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包括后真相政治、两党政治极化、身份认同危机、民粹主义盛行等,而在媒体上的体现则为虚假新闻泛滥、网络不对称极化、另类空间尤其是另类右翼媒体崛起等问题表现突出。政治和媒体的影响是相互交织的。当然,新媒体可能会带来网络民主和网络公共领域的形成。从内容生产层面来看,论文通过分析政府及政治人物、机构新闻媒体、关键意见领袖以及普通民众在新媒体环境下进行内容生产和新闻生产的方式的变化,深入了解政府与媒体的关系。对外传播层面来看,美国政府充分运用新媒体开展公共外交,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公共外交1.0、公共外交2.0以及美国优先和现实主义下的公共外交。通过对于上述内容的详细分析和阐述,论文得出的主要观点是:美国政府与媒体关系的博弈程度将不断加深,主要体现在技术手段使得政府对于民众的控制程度加深;社交媒体赋权带来新的权力主体;传统新闻业的地位受政府影响;公众在三方博弈中的地位提升等方面。另外,美国政府与媒体关系共生与博弈关系实质上是政治和资本关系对立与合谋的反映和投射。只要资本主义的这种精英政治的权力架构依然存在,以及媒体的资本属性保持不变,那么两者的共生和博弈关系将会一直存在。

陈思[3](2020)在《建构主义国际关系理论视域下中国体育国际话语权提升策略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国际社会环境的变化,以往在国际关系中占据主导地位的军事权力的重要性逐渐下降,国际社会中的行为体都更倾向于通过对话、谈判等方式来表达自身立场、维护国家利益,争夺国际话语权成为了国际战略竞争新的制高点。一直以来,中国以和平发展为理念,却不断遭受到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话语诋毁和压制,在一次次西方强势话语权打压的深刻教训中我们认识到国际话语权的缺乏,已经成为了国家发展的掣肘。基于此,习近平主席在讲话中提出:“要努力提高国际话语权。”体育国际话语权是国际话语权的组成部分,在实现民族复兴、建设体育强国、维护世界体育运动公平秩序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多年来中国体育实力飞速发展,然而话语权却没有获得相应程度地提升,对国家未来发展形成制约。基于此,本研究以体育国际话语权为研究对象,在建构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理论视域下对体育国际话语权的概念、中国体育国际话语权的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依据存在问题提出相应的提升策略。应用建构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认识论,国家体育实力与体育国际话语权之间不构成因果关系,属于建构关系,应该考虑观念因素的影响。中国诉求体育国际话语权的提升,除了重视硬实力的积累之外,还应该加强观念层面的建构。在此思想指引之下,本研究首先明确了体育国际话语权的概念,依据学者对国际话语权权力结构中各要素地分析,将体育国际话语权进行分解研究,依权力要素将其分为体育制度国际话语权、体育传媒国际话语权、体育学术国际话语权和体育文化国际话语权四个部分,分别阐释各部分的内涵,进行实力层面和观念层面存在问题地分析,并依据存在问题提出了提升策略。

吴双[4](2020)在《智能传播的伦理风险及其规避对策研究》文中提出随着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的快速发展,人工智能逐渐渗透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在信息传播行业的表现尤为突出。人工智能与信息传播的深度融合催生了智能传播这一新的传播形态,引发了新闻传播业态的巨大变革,其为人们提供便利和娱乐的同时却也带来了不容忽视的伦理风险。本文将智能传播视作一个整体,透过其技术本质界定了智能传播的概念和应用范围。在厘清风险、伦理和伦理风险等核心概念的基础上,结合智能传播的发展现状,总结出了智能传播伦理风险的一般特征。通过对案例资料进行分析,归纳了智能信息服务、算法推荐、VR新闻可能带来的隐私忧患、信息成瘾、新闻价值缺失、人类异化等伦理风险。从上述风险的表现出发,结合伦理风险的本质内涵,论证了智能传播伦理风险产生的直接原因是各种不确定因素的累积,包括不确定的边界、不确定的机制和不确定的风险演变,而根本原因在于智能传播时代人机关系的失调。这也从侧面印证了应对智能传播伦理风险的关键在于降低不确定性以及对智能传播时代的人机关系进行调节。与以往研究不同的是,本文实现了智能传播伦理研究从认识到实践的突破,使用系统分析的方法,构建了从人类利益出发的智能传播伦理体系。按照工程伦理学的宏、中、微“三观”法,将智能传播伦理体系划分为三层金字塔结构,伦理层次由高到低分别是根本价值目标、行业发展准则和职业行为规范。该伦理体系沿着智能信息传播链条运行,覆盖了从智能感知到智能输出的所有应用场景,实现了技术上的可操作性。此外,本文从欧美的规制经验出发,结合我国智能传播的规制现状,提出应从法律、规章和自律公约三个层面对其进行整体性制度设计,旨在最大程度上降低机制的不确定性。最后,本文立足于以人为本的根本理念,呼吁人类利用交往行动化解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冲突。企业、政府、媒体和用户都应该发挥自身的主体性,开展行业对话和自我对话,在社会交往的基础上处理好人机关系,以便更好地应对智能传播带来的伦理风险。

余平[5](2019)在《美国广告规制研究》文中认为美国是目前世界广告产业最为发达的国家,也是自近代以来对广告产业进行有效规制的典范国家之一。美国政府对广告的早期规制可以追溯到19世纪70年代其邮政署对邮件广告进行的直接和间接监管;之后在19世纪80年代的海报广告时代,美国国内也开始陆续出现广告行业自律组织。现代美国广告规制体系是以1911年“广告诚信运动”的兴起为开端,并以联邦贸易委员会(FTC)的成立为标志所全面建构起来的。时至今日,美国广告规制体系已经走过了一百多年的历史。在经过漫长的制度发展和实践经验的积淀后,美国广告规制体系的适用性和有效性已经赢得政府和产业利益相关者的接受和认同,亦成为世界广告产业监管和规制的典型与样板之一。规制主要分为他律和自律,两者互为补充,缺一不可,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美国广告规制是在以国会、白宫、法院(分别代表立法、行政和司法)为主导的他律规制体系下,辅以广告产业参与者的自我约束而逐渐形成的规制模式。在这个体系中,国会和政府负责立法和行政(政府也有部分立法权),法院负责司法并同时形成案例法,成为规制体系的主体;而广告产业参与者参照法律法规形成自身的行业标准和自律纲领。在广告产业的规制机体中,他律就像是“生命机体”中的“中枢神经”,而自律则像是机体中的“神经末梢”。在政府规制失灵的领域,自我规制往往具备更强的适应力和有效性。美国广告规制是在宪政制度下运行的,权利法案是美国宪政制度的民主基石,宪法《第一修正案》就成为了广告表达最根本的法律依据,也成为了政府广告规制违宪审查的主要法理争议。从权利性质角度来看,广告作为商业言论,理应受到言论自由的保护;但由于其具有“逐利”性质,被认为无法提升社会福祉而被长期排除在保护范围之外。宪政理念的发展、商业文明价值的提升,加上消费者知情权的日益被重视,使得广告言论逐渐有限制地纳入到了言论自由保护的范畴之内。这就使得广告权利具有“竞合性”的特征,并对现有权利分类理论体系构成了挑战,也使得政府广告规制必须放弃原先的单一标准而参照多标准体系。这就给广告规制的判例援引和司法解释提供了很大的弹性空间。媒介的发展是完善广告规制体系的又一重要参照。印刷广告技术比较简单,影响也很有限,广告规制只需对内容底线和事后救济进行限制,仅以宪法和普通法律即可基本建构。广播、影视为主的电子媒介则极大地拓宽了传播的空间,基于纸媒的规制体系已无法适应广电广告的现实需求,电子传媒法规开始颁布,广告规制也进入分类管理的时代。政府出于公共利益的规制理念,开始加大对广电广告的规制。而20世纪末新媒体的兴起,使得原先泾渭分明的传统分类监管机制不得不又重新解构。加之西方放松管制的思想思潮的影响,媒介融合势在必行。在媒介汇流的新媒体时代,广告规制进入了全新的调适期,传统广告规制体系依然适用,并积极纳入新媒体广告。联邦贸易委员会(FTC)、联邦食品药品管理局(FDA)、联邦通信委员会(FCC)等独立监管机构将管理范围扩大至新媒体广告,在无法适用的领域通过新的成文法另行规制。广告形式的多样化、媒体的再升级、理念的多维度使得新媒体时代的广告规制体系更富张力和弹性。本论文共分为九个部分,由绪论、总结和七章主体部分组成。第一章主要梳理广告规制的历史源起与流变;第二章重点阐述广告规制的理论动因和现实依据;第三章试图解构广告规制主体和框架;第四章全面分析广告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规制;第五章主要解析重点监管广告领域的规制;第六章力求阐述广告自律的理论发展和实践应用;第七章尝试探究新媒体广告带来的规制挑战与调适。本论文试图从广告他律和自律两个方面进行阐述,以广告他律为重点,兼顾广告自律。同时,希望能够从广告规制的体系、要素、内容、渠道等角度展开分析,结合纵向的历史分析方法,展现美国广告规制的理念、框架、内容、方式等,最终归纳出美国广告规制体系的规律和特征。本研究的主要发现包括:美国广告规制嬗变的内在动因主要在于规制理念的转变。在法律规制上体现的是法理的转变,从最初的尊重财产权到后期的注重个人权利;在商业关系理念中体现的是从纯粹地“保护竞争者”到既“保护消费者”又“保护竞争者”;在规制上体现出来的是从注重“经济性规制”到更注重“社会性规制”;在公平导向上从强调“过程公平”到“结果公平”。另一方面,社会动因体现出的则是规制主体和反规制力量的反复博弈,这当中包含了两个规制维度:商业言论自由、市场竞争博弈;并且涵盖了众多价值导向:如言论自由、公平、促进竞争、消费者权益保护、未成年人保护、公共利益、健康权、隐私权等,这些都为规制的冲突和调适提供了理论和现实依据。由于美国广告规制体系过于庞杂和细密,本研究难免挂一漏万,文中还有诸多不完善的地方,本论文将在今后进一步的研究中深入和细化。

陈若萱[6](2018)在《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研究(1951-2017) ——历史制度主义的视角》文中研究指明台湾地区的无线电视事业创立于20世纪50年代,在“戒严”时期形成了台视、中视和华视三足鼎立的无线电视格局。“解严”之后,随着政策的改变,第四家无线电视公司民视成立,公共电视独立建台并开播。2000年民进党上台之后,对台湾无线电视的格局进行了较大调整,“党政军”退出三台、媒体改革等成为无线电视媒介在“绿色执政”之后的关键词。本文以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为研究主体和中心,借鉴制度变迁理论,采用历史制度主义的视角,主要分为两个维度:一是“史”的维度,以丰富、翔实的第一手和第二手资料,采用案例比较研究和比较历史分析结合的方法,将历史研究与制度研究相结合,把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作为台湾历史现实的产物,并以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作为研究对象,关注其宏观历史脉络,分析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发展的历史过程。二是“论”的维度,力求与史结合,对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作批判性考察,关注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历史发展中的变量之间的关系,包括外生性变量、内生性变量和行动者等因素,研究这三个变量对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综合影响;关注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分析其变迁轨迹及变迁类型。在研究方法上,笔者借助深度访谈法、观察法和文献法等方法,访谈多名台湾电视媒体业界人士、学界人士和政界人士,并对台视、中视、华视、民视和公视五家无线电视台及部分有线电视台进行观察,使研究客观、真实地反映了台湾无线电视发展的历史过程和制度变迁。本研究具有较强的研究意义。首先,本研究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本研究从历史制度主义的视角,以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为研究对象,运用制度变迁的理论框架对其进行分析,这是新制度经济学与新闻传播学相结合的创新尝试,丰富和发展了制度变迁理论。其次,本研究具有现实意义,以史为鉴,对未来两岸电视媒介发展乃至政策制定有所帮助。本研究力求能为促进“一国两制”的中国新闻事业提供参考,在促进未来两岸电视媒体的进一步合作的基础上,增进两岸电视媒体的理解与互信,促进华文电视媒体共同发展。本文共分五章。第一章为绪论,介绍研究背景、研究问题、研究意义、研究思路,梳理理论及综述文献,讨论本研究的创新点及难点等。第二章为“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1951-1987),介绍了“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建立概况,本章梳理了在国民党严格的威权统治之下,以商业运营制度建立无线电视,台视、中视和华视三家无线电视台先后成立的过程,分析了“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构成,研究了外生性因素、内生性因素和行动者因素在该阶段对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作用。第三章为“解严”之后至2000年“绿色执政”之前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1987-2000)。本章梳理了“戒严”令解除之后,媒体产业开始快速发展时,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发展的情况;分析“解严”之后至2000年“绿色执政”之前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构成;研究了外生性因素、内生性因素和行动者因素在该阶段对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作用。第四章为“绿色执政”之后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2000-2017)。本章梳理了民进党成为执政党之后,民众对所谓民主的需求愈加强烈,台湾无线电视媒介随之发生的变化;分析了“绿色执政”之后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构成;研究了外生性因素、内生性因素和行动者因素在该阶段对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作用。第五章为结语: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构成、变迁分析与媒介批判,笔者对每一阶段的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构成进行总结,得出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形成、制度变迁类型、各因素的影响模式和变迁全程的路径依赖作用等四条结论,并对政治力量在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中的负面作用进行批判反思。经过研究,笔者发现,台湾无线电视的诞生源于政治制度的推动;台湾无线电视媒介的制度变迁模式表现为强制性变迁和诱致性变迁并行。在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过程中,外生性因素、内生性因素和行动者发挥交互作用,政治、经济与技术因素是外生性因素中起到主导作用的因素;行动者之间成本和收益的不均衡成为制度变迁的重要动力;非正式约束对正式规则和实施机制产生强大作用,政治、经济等因素常以非正式约束的形式对实施机制发挥作用。本文在选题、研究内容和视角及研究方法上具有创新性,首先,本文填补了台湾电视相关研究的空白,采用最新的数据和资料,记录了台湾无线电视转型的重要时期;其次,本文采用历史制度主义的视角使研究具有较强逻辑性,运用制度制度变迁理论,对史料进行创新性的逻辑思考,是台湾电视史研究的一次创新;最后,本文通过深度访谈、观察法等质化研究方法,获得大量珍贵的第一手资料,克服了大陆的台湾研究往往缺乏第一手资料的缺陷。

何璇[7](2017)在《近代报界公会与公共文化空间的成长(1902-1937)》文中指出新闻业是从事信息生产、加工与传播的文化行业,因而近代报业既需要盈利以维持生存又要为公众提供文化服务,作为报业行业组织的报界公会自然兼具商业属性和意识形态属性,既是进行行业自治的行业公会又是引领社会活动的文化团体。报界公会不仅作为联系报人的行业组织而存在,还与政界、商界、学界、工界保持联系,蕴含着新闻界与政治国家,新闻界与市民社会,新闻界与公共文化领域的复杂关系与变量。本研究意图从报界公会作为社会传播枢纽的定位出发,将报界公会的活动与清末民初的政治环境、社会转型相结合,试图运用市民社会理论、公共领域理论、治理理论、博弈理论从不同角度梳理报界公会形成的原因及发展的历程,并根据报界公会的行业治理与同业互助,公共交往与政治参与,来分析其与近代公共文化空间的成长及公共文化领域的构建之间的互动关系。近代报界公会是在报业蓬勃发展,报人群体意识觉醒,近代商会组织兴办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创办的。政府意图通过报界公会加强对新闻业的行业管理,提高报人的职业道德素养,同时希望通过报界公会争取新闻界对执政当局的舆论支持。报馆出于声援同业、信息共享、联络互助等角度,积极参与到报界公会的创办中。报人出于寻求精神归宿和社会认同的需求,积极推动近代报界公会的组建。在政府、报馆、报人等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近代报界公会在清末创办并在民国初年迅速发展。报界公会在发展的过程中,数量增加规模增大,社会影响也日益增强,其功能由行业内部向行业外部延伸。报界公会在行业内部遵循契约原则、民主原则、自治原则进行行业管理,协调行业关系,维护行业利益;并与政府沟通和交涉抵制新闻法规、反对新闻检查,争取新闻业的言论自由权,还将民众培养为具有国民意识的近代公众。报界公会在争取新闻自由的进程中,传播了启蒙思想,构建了公共舆论,扩大了社会影响,其传播力和影响力为社会各界所公认,各界将报纸看作“社会公器”,将报人看作“公人”,将报界公会作为搜集与传播社会信息的枢纽。商业团体、教育团体、政治团体、社会团体均与报界公会保持联络与交往,意图通过报界公会为本团体的主张和吁求摇旗鼓吹,以实现其团体目标。报界公会也在与各界的交往中搜集信息、聚合意见,使得公众所关注的社会议题得以在报纸这一公共平台上交流和讨论,形成公共舆论,反馈至政治国家、传播至市民社会。报界公会在构建公共舆论的过程中,客观上推动了公共文化空间的成长,使得社会讨论由私人领域走向公共领域,并在公共领域实现了文化运动和政治运动的汇流。报界公会在公共领域中,作为文化团体,推动了文化论战,参与了政治运动,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近代化转型,构建了近代公共文化领域,促成了近代文化认同。

王婷[8](2016)在《多维视野下的中国手机媒介 ——基于技术文化史的研究》文中认为手机媒介的诞生,尤其是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的使用和智能手机的普及对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它扩大了人际传播的影响和范围,颠覆了新闻信息的传播路径,取代了闹钟、钱包、手电筒、日历等日常用品,丰富了人们闲暇时间的娱乐选择,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的重要媒介。与此同时,其平等、兼容和开放的特性对文化多元、社会互动和产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也为相关领域的管理与规制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手机媒介既是现代社会多种媒介融合的典范,又是消弭私人空间与公共空间界限的推手;既使人跨越时空障碍而与他人取得联系,又使人在中介化的交流中日渐疏远;既融多种实用的物质功能于一身,又能提供丰富的文化内容和精神产品;既为人类排忧解难,又产生许多复杂难题……为了厘清手机媒介拥有的多重角色,对手机媒介进行全面而系统的研究十分有必要。研究以对如下四方面的思考为切入点进行:第一,手机何以成为人须臾不离的媒介?换言之,手机在人的日常生活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探寻手机媒介传播规律和功能融合是研究的第一个思路。第二,手机媒介的融合性将人“捆绑”在手机上,人的社会关系也依附于手机媒介。手机媒介重构的社交方式和人际关系是研究的第二个思路。第三,仅凭社交上的便利还不足以催生出沉迷于手机的“低头族”,丰富的内容和应用也是令他们乐此不疲使用手机的重要原因所在。以手机游戏、手机音乐和手机视频为代表的手机内容产业的盈利模式以及其在发展中所遇到的障碍是研究的第三个思路。第四,在新媒介形态产生之初,政策的鼓励和法律的宽松都是为了促进其更快发展,但在媒介逐渐发展成熟时应对其产生的问题引起足够的重视。手机媒介的融合性与传统媒体规制的分业性相冲突,加大了管理与规制的难度。如何理顺政府机关、手机媒介企业、行业协会以及用户个人之间的关系,建立手机媒介的管理与规制框架是研究的第四个思路。在这四个思路的指导下,研究以技术文化史为纲分析手机媒介在各个时期对当时的人、社会和文化的影响。首先将手机媒介置于媒介进化的历史进程中进行考察,以功能升级和系统更新为标准划定手机媒介的发展分期。手机媒介从没有太大实用价值的实验室概念产品发展到第一代模拟制式手机,将人从特定的空间解放出来,赋予人在行走中与不在场的人交流的自由。进入2G功能机时代,手机媒介从语音通话工具发展为拥有文字、图片、音频以及简短视频的多媒体终端,其塑造的信息生产与传播方式逐渐消弭了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之间的界限。3G智能手机延伸为物联网的中心设备,媒介杂交固然可以释放巨大能量,但是其相伴随的破坏性也绝不容忽视。手机媒介带来的多任务处理将媒介的人性化逆转为人的机械化,媒介对人的物化值得人们警醒和深思。在人类漫长的进化史中,无论从基因选择还是从习得体验而言,人际交往在个体进步和社会发展中都有其非常重要的作用。一个时期的人际沟通工具总是与这个时期个体移动的频繁程度和活动范围的远近相适应。手机媒介作为人际沟通工具成为现代社会变迁的产物,它将即时或延时、同步或异步等多种社交方式融为一体,其建构的移动性和半虚拟性情境一方面赋予主体与他人的连接自由,另一方面又弱化和消解了人的主体性和唯一性。在人与媒介形成的相互形塑与共同演化的关系中,呈现出媒介的人性化演化和人的机械化发展趋势,这在抬高媒介地位的同时无疑降低了人的地位。手机媒介超越时空限制使人处于永远在线的状态,刷新了亲密与孤独的界限,长期的中介化社交产生了一种新型的“舍近求远”的人际关系,最终致使人们忽视现实世界的人与事。只有将手机媒介还原到工具位置,通过“社交泛在化”以尊重自身的方式塑造技术,用线下活动转化线上虚拟关系,发挥手机媒介的组织与协调功能,将真正的社交还归现实生活,才能恢复人之为人的本性。手机媒介在通讯功能与社交功能之外,还因提供丰富多彩的内容产品和文化服务而具有休闲娱乐功能。现代社会是媒介社会,移动互联网络的升级和智能手机的普及使人们的日常生活实践被海量的信息包围,手机媒介内容产业成为信息时代文化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游戏是人类的天性,人类需要优秀的游戏以获得深度的、持久的乐趣。手机游戏契合了移动互联网时代微操作、微体验与微社交的“微文化”,受到不同年龄阶用户的欢迎。手机媒介的便携性特征和视听播放功能使音乐成为手机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内容保护和用户价值是手机音乐产业发展的当务之急和必由之路。在“三网融合”政策的推动下,兼容多种视频资源的手机媒介成为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关注的焦点。手机视频产业虽然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但是其在内容生产与运营、用户喜好与培养以及盈利模式上都存在不少问题。借助大数据思维,对相关数据进行收集、整合、挖掘以及分析为这些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的思路。手机媒介在使用与传播中产生了种种仅靠市场力量无法解决的问题,如垃圾短信泛滥和社交网络谣言四起、闯入公共空间和侵犯私人空间、色情内容屡禁不止等等,需要政府进行宏观调控与管理规制。现阶段,从纵向上看,全国人大制定的法律、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相关主管部门制定的部门规章、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出台的司法解释以及各级政府机关的规范性文件构成手机媒介规制的五大层面;从横向上看,每个层面中涉及的管理与规制内容又可以分为基础设施管理、服务提供者管理、个人信息保护和传播内容管理四大方面。我国已初步建立起手机媒介规制的基本框架,尽管如此,作为融合性媒介和新媒介代表,手机媒介的管理与规制无论从政府的他律、行业的自律还是从用户的自我约束和监督而言,依然存在不少难题。“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借鉴国外新媒介规制的先进经验,从立法约束、政策规范、行业协会以及用户媒介素养方面提出我国手机媒介的规制办法,对于推动我国手机媒介恰当使用和内容健康传播大有裨益。手机媒介绝不仅仅是信息时代的技术创新或当下社会的潮流写真,人们对手机媒介的使用、接受以及在这个过程中形成的态度和立场具有深远的意义。手机媒介不仅对人作为真正社会人的生存提出挑战,也对既有的文化生态、社会秩序和经济形态造成一定的冲击,因而有必要对其进行全面而深入的探索。

黄剑威[9](2016)在《粤传媒在“依法治国”进程中的先导作用及发展空间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14年10月28日,《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发布,使2014年成为我国重要的“深改元年”。然而依法治国从十一届三中全会被提出至今快有三十多年了,这三十余年间的新闻法制建设,与粤传媒——即广东主流媒体(区别于上市公司“粤传媒”)息息相关,在大新闻和日常点点滴滴的报道中为“依法治国”的推进在客观上创造了条件。纵观现代法治国家,新闻法制建设之路实际上都与传媒的作为休戚相关,因为任何个人、媒体、社会对法治产生理解、认知、信任和遵守,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法治的前行和走向。了解法治需要信息,而粤传媒这样的地区主流媒体,就是这些信息在主体间(包括传媒本身)的流动、传播中的关键节点。研究该题有三点原因:其一,政策层面上,随着“依法治国”方略的全面推进,法治观念已经逐渐扩展到包括新闻法制建设的政、经、文生活等方方面面;其二,媒体层面上,媒体的法治意识对“依法治国”的推进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只有认清法的重要性,才会有懂法、推法、护法的媒体来支撑;粤传媒的作为,是否就是我国拥护、理解乃至先行响应践行“依法治国”“依宪治国”的先行者?其三,新闻法制层面上:随着依宪执法的观念在我国逐渐深入人心,进一步用新闻成文法典保障与约束媒体权力势在必行,但我国政策对新闻义务规制较多,权利方面则略显缺位。新闻权利如今作为抽象的法理学概念还远未转化成一项具体研究,这也是我国新闻立法自上世纪90年代起陷于停滞的原因之一。新闻法典的缺位由来已久,“依法治国”会否给新闻业带来新的希望?笔者强调,广东媒体对“依法治国”的先行响应绝非偶然,其有着先天的因素,也有着后天的努力。研究并展望他们的大胆尝试与小心实践,都对进一步全面推进我国法治建设和新闻法制完善具有着重要意义和指导价值。

胡雅琼[10](2016)在《牵引共治:强国家下的城市社会发育 ——以思明区“美丽厦门共同缔造”行动为案例》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政府推动下的城市社会发育为主题,以思明区“美丽厦门共同缔造”行动为研究过程,在国家与社会的分析框架下,通过对思明区“美丽厦门共同缔造”行动的生长机理及发展进程的考察,既向人们全景展示城市基层社会治理的新实践、新进展、新经验,又阐释和说明在城市社会发育的空间、条件、价值与限度。并在此基础上回归理论,进一步探讨强国家下城市社会发育的新路径和中国经验。第一章“改革前奏”首先交代了“美丽厦门共同缔造”行动产生的历史背景和现实背景,接着描述了“美丽厦门共同缔造”行动的由来。第二章聚焦政府,首先介绍政府改革的背景,接着展现了思明区政府是如何通过权力“瘦身”、引入市场和竞争机制来实现自我转变的,最后,记录了思明区重构社会治理结构的举措和试验。第三章研究公众参与,全景展示共同缔造中公众参与的几种不同类型,即倒逼式参与、发展式参与、诉求式参与和互动式参与。第四章记叙了“美丽厦门共同缔造”行动是如何把分散的社会再组织起来的。通过再造治理单元,实现社区的有效自治;在政府的推动下,通过培育和大力发展多层次多类型的社会组织,实现社会的有效参与;最后,在“共同缔造”中,居民自治逐渐发育,社会自主性开始萌芽。第五章是结论与讨论。首先总结了思明区共同缔造的基本经验,在此基础上提出本文的基本结论,最后对思明经验的限度做出说明。最后,通过对思明区“美丽厦门共同缔造”行动的观察与研究,本文得出以下基本结论:厦门市思明区“美丽厦门共同缔造”行动是强国家下社会发育的中国经验。从内容上来看,思明区的共同缔造是一个增量累进的过程,在原有的社会治理的基础上展开新的突破,形成新的增长,对已有存量而言是一种扬弃。从过程来看,思明区共同缔造是政府推动下的社会参与,具有国家建构性。政府通过制定规划、出台文件、提供启动资金、宣传发动等方式,为改革提供制度保障和营造改革氛围。利用“决策共谋、发展共谋、建设共管、效果共评、成果共享”的理念,分散政府权力、引导社会参与、激发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发育和成长。与西方公民社会发育的路径不同,中国基层社会在一定程度上是国家“孕育”的产物。尤其城市的产生和发展,更具有国家建构和规划性变迁的特点。与中国农村社会发育亦有不同,“皇权止于县政”使得中国乡村社会长期游离于国家权力之外,同时也造就了中国乡村草根自治的历史传统,且一直延续至今,中国村民自治的活力远高于城市居民自治。所以说,西方的理论不能适应中国特色,而村民自治的经验也不完全适用于城市。可以说,思明区“美丽厦门共同缔造”行动不但激活了沉睡已久的城市居民自治制度,是国家政策在地方实践中的具体体现,还创造了一种新型国家与社会关系——牵引共治,这是国家与社会关系在中国的新发展,也提供了一个强国家下社会发育的新路径。

二、《中国报业自律公约》通过表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报业自律公约》通过表决(论文提纲范文)

(1)新闻内容付费的困境与出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方法
    第四节 论文结构
    第五节 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
        一、创新之处
        二、不足之处
第二章 新闻内容付费的内涵
    第一节 概念界定
    第二节 付费墙模式
        一、硬付费墙
        二、软付费墙
第三章 新闻内容付费的发展历程
    第一节 西方新闻付费发展历程
        一、初期摸索阶段(1993-2000年)
        二、中期探索阶段(2001-2010年)
        三、后期普及阶段(2011年至今)
    第二节 中国新闻付费发展历程
        一、数字开端,默然离场
        二、专业模式,峰回路转
第四章 新闻内容付费的困境
    第一节 内部困境
        一、新闻内容同质
        二、品牌忠诚度低
    第二节 外部困境
        一、付费意识薄弱
        二、侵权行为频发
第五章 新闻内容付费的出路
    第一节 打破同质现状,追求深度内容
    第二节 打造新闻社群,加强品牌营销
    第三节 鼓励新闻消费 培养消费习惯
        一、降低物质成本
        二、减少精神成本
    第四节 完善法律保护,打击侵权行为
结语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附录 关于新闻付费意愿的影响因素调查问卷
致谢

(2)新媒体时代美国政府与媒体的共生和博弈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研究背景
        1. 问题的提出: 新媒体时代政府与媒体关系的重新审视
        2. 关键概念厘清: 新媒体时代
    (二) 国内外相关问题研究综述
        1. 国外研究概况
        2. 国内研究概况
    (三) 研究的思路与框架
一、形成与交汇: 美国政府与媒体关系形成的历史原因
    (一) 美国价值观塑造与政体形成
        1. 以自由为核心的美国价值观形塑
        2. 三权分立与联邦制的政体形成
    (二) 以“新闻自由”为理想的美国媒体历史
        1. 新闻自由的内涵及性质之辨
        2. 新闻自由思想历史发展: 关键人物与主要思想
    (三) 美国政府与媒体关系的交汇
        1. 报刊媒体发展初期政府与媒体“压制与反压制”
        2. 党派报刊时期党派与报刊的“控制与合谋”
        3. 大众报刊时期政府与媒体的共生与博弈
二、共生与博弈: 传统媒体时代政府与媒体关系的根本特征
    (一) 背景: 20世纪的美国大众传播媒体及新闻专业主义
        1. 20世纪美国的政治经济背景
        2. 20世纪的大众传播媒体发展
        3. 新闻专业主义的形成与挑战
    (二) 传统媒体时代政府与媒体的关系
        1. 美国政府与媒体关系的发展变化: 叭儿狗、看门狗、攻击狗、牧羊狗
        2. 政府各权力部门与媒体的共生与博弈: 总统、国会、司法部门
        3. 不同时期美国政府与媒体的共生与博弈: 日常时期、战争时期
    (三) 传统媒体时代公众与媒体的关系
        1. 作为知识的媒体: 媒体与受众的关系
        2. 作为价值观和意识形态的媒体: 媒体与受众的关系
        3. 议程设置和构建框架的媒体: 媒体与公众的关系
三、延续与改变: 新媒体时代美国政府与媒体关系基本特征
    (一) 新媒体时代美国政府与媒体“共生与博弈”关系的延续
        1. 新媒体时代美国政府与媒体关系的本质并未改变
        2. 新媒体时代美国政府与新媒体之间的共生关系
        3. 新媒体时代美国政府与新媒体之间的博弈关系
    (二) 新媒体时代美国政府与媒体关系的改变:博弈程度加深
        1. 技术手段使得政府对于民众的控制程度加深
        2. 社交媒体的赋权带来新的权力主体
        3. 传统新闻业的地位受总统政治倾向的影响
        4. 公众在三方博弈中地位提升
四、意识形态层面: 新媒体时代美国政府与媒体关系具体考察
    (一) 后真相政治与虚假新闻泛滥
        1. 后真相政治的定义与表现
        2. 后真相政治助长虚假新闻泛滥
    (二) 政治极化、身份认同危机与网络不对称极化
        1. 两党政治极化的体现与历史原因
        2. 身份认同危机
        3. 网络空间不对称极化
    (三) 民粹主义与另类空间崛起
        1. 民粹主义的根本特征与体现
        2. 另类空间崛起
    (四) 新媒体与网络民主及网络公共领域
        1. 传统媒体时代的民主实践与理论设想
        2. 网络时代的各种民主形式实现的可能性
        3. 网络公共领域能否实现的争议
五、内容生产层面:新媒体时代美国政府与媒体关系具体考察
    (一) 政府及政治人物自媒体政治传播
        1. 政府部门建自媒体平台开展电子政务
        2. 政治人物打造自媒体进行政治传播
        3. 案例分析: 美国政府利用社交媒体应对桑迪飓风
    (二) 机构新闻媒体对于政府的监督和配合
        1. 新媒体环境下机构新闻媒体的新闻生产
        2. 机构新闻媒体对政府的监督与配合
        3. 案例分析: 从普利策获奖作品看机构新闻媒体对于政府的监督
    (三) 新媒体时代意见领袖与政府及舆论的关系
        1. 新媒体时代意见领袖内容生产和传播机制
        2. 意见领袖影响政治及引导公众舆论
        3. 案例分析: 美国总统特朗普的“推特治国”
    (四) 普通民众运用媒体平台进行新闻生产
        1. 参与式新闻
        2. 参与式新闻的民主监督功能
        3. 参与式新闻的典型案例: CNN iReport
六、对外传播层面: 新媒体时代美国政府与媒体关系具体考察
    (一) 公共外交1.0时代美国政府与媒体关系
        1. 美国政府公共外交政策的提出
        2. 9·11以后美国政府公共外交实践
    (二) 公共外交2.0时代美国政府与媒体关系
        1. 奥巴马政府的公共外交2.0政策
        2. 以伊朗为例看美国政府利用社交媒体外交
    (三) 美国优先和现实主义下的新媒体外交
        1. 美国优先的新媒体外交
        2. 现实主义的新媒体外交
    (四) 战时美国媒体与政府的关系的具体考察
        1. 美国政府对于媒体的战时审查机制
        2. 美国政府为媒体量身打造战时嵌入式记者
        3. 美国主流媒体战时配合美国政府展开报道
结论
    (一) 共生和博弈的延续以及博弈程度的加深
    (二) 共生与博弈关系的实质是政治和资本的合谋与对立
参考文献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后记

(3)建构主义国际关系理论视域下中国体育国际话语权提升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1 研究背景与问题
        1.1 研究背景
        1.1.1 体育国际话语权是助力民族复兴的时代需要
        1.1.2 体育国际话语权是实现体育强国的发展需要
        1.1.3 体育国际话语权是维护体育运动公平公正的大国责任需要
        1.2 研究问题
    2 研究目的与意义
        2.1 研究目的
        2.2 研究意义
        2.2.1 理论意义
        2.2.2 现实意义
    3 研究思路与方法
        3.1 研究思路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逻辑分析法
        3.2.3 专家访谈法
    4 小结
第一章 文献综述与本文创新
    1 文献综述
        1.1 体育国际话语权概念内涵地理解
        1.2 中国体育国际话语权的历史回顾
        1.3 中国体育国际话语权弱势原因分析
        1.3.1 客观原因分析
        1.3.2 主观原因分析
        1.4 中国体育国际话语权提升建议
        1.4.1 提升国家体育文化吸引力
        1.4.2 提升国家传媒影响力
        1.4.3 输送优秀体育人才进入国际体育组织
    2 文献评述
        2.1 研究成果
        2.1.1 对体育国际话语权的概念形成初步认识
        2.1.2 对中国体育国际话语权的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
        2.1.3 对中国体育国际话语权的提升提供了一些观点和建议
        2.2 研究不足
        2.2.1 缺乏研究的理论基础
        2.2.2 缺乏对概念的深刻剖析
        2.2.3 存在问题分析缺乏主线且缺少客观数据依托
        2.2.4 提升策略的实用性有待增强
    3 本文创新
        3.1 视角创新:以建构主义国际关系理论作为研究的理论基础
        3.2 思路创新:以权力要素为主线进行存在问题分析及提升策略研究
        3.3 策略创新:与“一带一路”相结合进行提升策略研究
    4 小结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概念界定
    1 理论基础
        1.1 建构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理论体系
        1.2 建构主义国际关系理论在本研究中的应用
    2 概念界定与权力要素分析
        2.1 话语权内涵分析
        2.1.1 福柯的话语权力观
        2.1.2 当今时代话语权的内涵分析
        2.2 国际话语权内涵分析
        2.3 体育国际话语权概念界定
        2.4 体育国际话语权权力要素
        2.4.1 产生权力的话语形式
        2.4.2 国际话语权权力要素分析
        2.4.3 体育国际话语权权力要素分析
    3 小结
第三章 中国体育制度国际话语权提升策略
    1 体育制度国际话语权概念分析
    2 中国体育制度国际话语权存在问题分析
        2.1 奥林匹克制度体系
        2.1.1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产生
        2.1.2 奥林匹克三大支柱
        2.1.3 奥林匹克制度体系的形成
        2.2 中国体育制度国际话语权存在问题分析
        2.2.1 中国在国际体育组织中任职情况分析
        2.2.2 中国体育制度国际话语权存在问题分析
    3 中国体育制度国际话语权提升策略研究
        3.1 提升自身实力
        3.1.1 加强冬季奥运项目实力
        3.1.2 促进夏季奥运项目的全面发展
        3.1.3 加强体育组织领导层人员能力培养
        3.2 获取体育组织中的更多支持
        3.2.1 争取欧洲国家的认同
        3.2.2 争取非洲国家的支持
    4 小结
第四章 中国体育传媒国际话语权提升策略
    1 体育传媒国际话语权概念分析
    2 中国体育传媒国际话语权存在问题分析
        2.1 缺乏体现自身优势的体育话语传播内容
        2.2 缺乏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话语传播载体
        2.3 缺乏西方受众接受的体育话语传播策略
        2.3.1 思维理念差异
        2.3.2 表达风格差异
    3 中国体育传媒国际话语权提升策略研究
        3.1 发掘更多有吸引力的中国体育话语传播内容
        3.1.1 现代体育话语传播内容
        3.1.2 民族传统体育话语传播内容
        3.2 多借助国际媒体发布中国体育声音
        3.3 话语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应更贴近国外受众
        3.4 体育对外传播过程中树立“体育身份认同”观念
    4 小结
第五章 中国体育学术国际话语权提升策略
    1 体育学术国际话语权概念分析
    2 中国体育学术国际话语权存在问题分析
        2.1 中国体育学术期刊存在问题分析
        2.1.1 客观原因
        2.1.2 主观原因
        2.2 中国体育智库存在问题分析
        2.2.1 自身定位缺失
        2.2.2 运营模式陈旧
        2.2.3 理论与实践脱节
        2.2.4 国际视野缺乏
    3 中国体育学术国际话语权提升策略研究
        3.1 提升中国体育学术期刊的国际影响力
        3.1.1 转变办刊理念,以国际化期刊为办刊目标
        3.1.2 开设学术省思和批判专栏,增强学术自主性
        3.1.3 完善网络版期刊构建,提升期刊网站影响力
        3.2 提升中国体育智库的现实效用
        3.2.1 拓宽智库人才构成渠道
        3.2.2 建立智库成果推广机制
    4 小结
第六章 中国体育文化国际话语权提升策略
    1 体育文化国际话语权概念分析
        1.1 思想层面——体育精神文化
        1.1.1 普适性体育精神
        1.1.2 民族体育精神
        1.2 活动层面——体育产业文化
    2 中国体育文化国际话语权存在问题分析
        2.1 现代体育中精神文化价值缺失
        2.1.1 自身定位缺失
        2.1.2 西方认同观念缺失
        2.2 国际体育产业文化影响力缺失
    3 中国体育文化国际话语权提升策略研究
        3.1 明确中国体育精神文化价值定位
        3.2 以“一带一路”为契机扩大中国体育精神文化影响力
        3.3 以武术进奥运为持续发力点
        3.4 深度发掘体育产业文化资源
        3.4.1 重视民族传统体育产业资源的开发
        3.4.2 创建国家体育品牌文化
    4 小结
第七章 研究结论
    1 界定了体育国际话语权的概念
    2 分析了构成体育国际话语权的权力要素
    3 对体育制度国际话语权进行了研究
    4 对体育传媒国际话语权进行了研究
    5 对体育学术国际话语权进行了研究
    6 对体育文化国际话语权进行了研究
第八章 研究局限与研究展望
    1 研究局限
        1.1 未查找到相关外文文献
        1.2 对于各权力要素的研究还需要进一步展开
        1.3 没有形成“权力结构”层面的完整运行机制
        1.4 存在问题分析还需要更多实证数据依托
    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1 学术着作
        原着
        译着
    2 期刊论文
    3 网络资料
    4 外文文献
附录
致谢

(4)智能传播的伦理风险及其规避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述评
    三、主要概念
        (一)智能传播
        (二)风险
        (三)伦理
        (四)伦理风险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五、研究思路与创新点
        (一)研究思路
        (二)创新点
第二章 智能传播的现状与传播生态的嬗变
    一、智能传播的现状
        (一)运算+感知:人工智能发展日趋成熟
        (二)智能传播成为人、机、环境深度融合的复杂系统
    二、智能传播生态的嬗变
        (一)智能新闻生产:传播主体“物”化
        (二)智能算法推荐:传播内容个性化
        (三)泛在网:传播网络“泛”化
        (四)虚拟现实:传播形式去媒介化
第三章 智能传播伦理风险的特征及表现
    一、智能传播伦理风险的特征
    二、智能传播伦理风险的表现
        (一)隐私风险升级
        (二)算法推荐的伦理风险
        (三)VR新闻的伦理风险
        (四)智能传播时代人的异化
第四章 智能传播伦理风险的成因溯源
    一、风险的激化:不确定因素的累积
        (一)难以划定的隐私和权责边界
        (二)难以确立的问责和伦理机制
        (三)难以预测的智能传播风险演变
    二、风险的根源:人机关系失调
        (一)智能机器对人性的裹挟
        (二)人类对自身主体地位的不坚定
        (三)人机关系的讨论是哲学的终极追问
    三、案例分析:Facebook虚假新闻泛滥的背后
        (一)从社交应用到新闻中心的转变
        (二)算法取代人工编辑,美国大选假新闻事件发酵
        (三)关停Trending Topics,重启人工编辑
        (四)协调算法与编辑的关系
第五章 智能传播伦理风险的规避对策
    一、完善伦理机制:构建从人类利益出发的智能传播伦理体系
        (一)智能传播的伦理主体和价值目标
        (二)智能传播伦理体系基础架构
        (三)智能传播伦理体系运行机制
    二、加强制度建设:进行他律与自律相结合的整体性制度设计
        (一)完善法律制度,加强智能传播的法律规制
        (二)制定部门规章,健全智能传播监管体系
        (三)签订自律公约,发挥行业组织的自我治理作用
    三、发挥人的主体性:在社会交往基础上处理好人机关系
        (一)企业:加大隐私保护力度,提高算法透明度
        (二)政府:规范行业发展,优化自身监管能力
        (三)媒体:建立人机合作媒体,加强与受众的交流
        (三)用户:逃离“信息茧房”,减少媒介依赖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5)美国广告规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第三节 重要概念的厘清
        一、广告的概念与厘定
        二、规制的内涵与适用
        三、广告规制的界定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与结构框架
        二、理论模型和研究方法
        三、创新点和难点
第一章 探究与溯源:美国广告规制的源起与流变
    第一节 广告规制的“前制度化”时期(1776-1911)
        一、殖民地阶段美国的广告规制萌芽
        二、美国初期的广告规制初建
    第二节 广告规制体系全面建构时期(1911-1946)
        一、广告规制框架初现
        二、规制向保护消费者倾斜
        三、媒体规则(Media regulation)开始建立
    第三节 广告规制的持续繁荣时期(1946-1980)
        一、政府部门监管全面升级
        二、加速监管的1970年代
    第四节 去规制和调整时期(1980年后)
        一、全面放松管制的时代
        二、现代广告法规的大量涌现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效率与公平:规制理论与美国广告规制的依据
    第一节 传统规制理论的运用
        一、公共利益规制理论
        二、利益集团规制理论
    第二节 现代规制理论的发展
        一、激励性规制理论
        二、规制框架下的竞争理论
    第三节 表达与约束的博弈
        一、商业言论权的全面限制
        二、商业言论表达自由的法理之争
        三、商业言论自由的全面保护
    第四节 效率与公平的衡平
        一、早期规制中的“效率优先”
        二、规制转型后的“公平导向”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主导与制衡:美国广告规制的主体与框架
    第一节 美国广告的规制者
        一、规制主体身份的界定
        二、FTC的机构与职能
        三、FCC的职能与履行
        四、其他的广告规制部门
        五、规制者的主要法律依据
    第二节 广告规制模式的建构
        一、广告规制动因解析
        二、广告规制的理念诉求
        三、广告管制模式解析
    第三节 广告规制的运行路径
        一、广告规制运行的法律渊源
        二、主要规制部门的运行和手段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碰撞与规范:美国政府对不正当竞争广告的监管
    第一节 法理向伦理的转变——对于虚假广告的规制
        一、广告欺骗行为的认定扩张
        二、从“理性”到“无知”的消费者标准——规制立场的转变
        三、网状表达(Net impression)原则
    第二节 规制与反规制之争——不公平广告的规制尺度
        一、“公共利益”标准取代传统“公平”标准
        二、矫正广告的“矫枉过正”?
        三、广告主和行业的“反规制”与“再反制”
    第三节 监管宽松与自律审慎的互补——比较广告的规制模式
        一、“肯定模式”下的规制标准
        二、比较广告“正当性”的法理之争
        三、媒体的行业规制平衡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责任与担当:美国广告重点监管领域的规制
    第一节 儿童广告的规制
        一、广播电视时期的儿童广告规制
        二、互联网时代的儿童广告规制
        三、儿童保护和言论自由的冲突与妥协
    第二节 烟草广告的规制
        一、烟草广告规制与商业言论自由
        二、公共健康立法中的公众参与和利益表达
        三、烟草利益集团对广告规制的限制
    第三节 酒类广告的规制
        一、宪法框架下的分类规制与平衡
        二、酒类广告政府管控和行业自律
        三、对未成年人的重点保护
    第四节 药品广告的规制
        一、药品广告规制的流变
        二、多头管理与分工协作——FTC与 FDA的广告管辖权之争
        三、新型药品广告DTC的争议与规制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自省与协同:美国广告行业的自我规制
    第一节 广告行业自律的理论和现实依据
        一、行业自律的理论依据
        二、行业自律的现实依据
    第二节 广告行业自律的发展历程
        一、工业革命中的自发觉醒时期
        二、舆论推动下的建章立制时期
        三、体系完备中的成熟理性时期
    第三节 广告行业自我规制结构与流程
        一、行业自律组织系统的结构
        二、行业自律系统的操作流程
        三、行业自律体系流程的不足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失范与调适:美国新媒体广告规制面临的时代挑战
    第一节 数字化带来的规制挑战
        一、网络空间是否需要规制的学术争辩
        二、新媒体广告的监管困境
        三、新媒体广告他律的规制梳理
    第二节 网络中立框架下的规制传承与融合
        一、“网络中立”原则的确立
        二、网络广告规制的传承与调适
        三、广告媒介规制融合
    第三节 垃圾电子邮件的规制
        一、择入模式和择出模式的选择
        二、反垃圾邮件规制的必要性与合法性
        三、反垃圾邮件规制的经验与不足
    第四节 在线行为广告和隐私权保护
        一、FTC的自我规制导向
        二、OBA行业的自我规制
        三、在线行为广告规制的框架及举措
        四、在线行为广告自律体制的特点
    本章小结
结语 美国广告规制:宪政体制下产业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
后记

(6)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研究(1951-2017) ——历史制度主义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问题的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问题与研究假设
        1.1.3 基本概念界定
    1.2 研究思路与研究框架
        1.2.1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论
        1.2.2 搜集资料的方法
        1.2.3 研究意义
        1.2.4 研究框架
    1.3 理论梳理与文献综述
        1.3.1 理论梳理
        1.3.2 文献综述——台湾电视研究
        1.3.3 文献述评
    1.4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2. “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1951-1987)
    2.1“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发展与衍变
        2.1.1 试水电视业:教育电视台的成立
        2.1.2 第一家商业电视台:台视
        2.1.3 中视:率先播出彩色节目
        2.1.4 华视:突出教育节目特色
        2.1.5 公共电视节目的草创
    2.2 “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分析
        2.2.1“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正式规则
        2.2.2 “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非正式约束
        2.2.3 “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实施机制
    2.3 “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的影响因素分析
        2.3.1 外生性因素在媒介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2.3.2 内生性因素在媒介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2.3.3 行动者在媒介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3 “解严”之后至“绿色执政”之前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1987-2000)
    3.1 “解严”之后至“绿色执政”之前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发展与衍变
        3.1.1 台视、中视和华视:进入激烈竞争时期
        3.1.2 民视的成立:反对党“发声”,打破无线三台“三足鼎立”格局
        3.1.3 公视:漫长的筹建之路
    3.2 “解严”后至“绿色执政”之前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分析
        3.2.1 “解严”后至“绿色执政”之前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正式规则
        3.2.2 “解严”后至“绿色执政”之前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非正式约束
        3.2.3 “解严”后至“绿色执政”之前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实施机制
    3.3 “解严”后至绿色执政之前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的影响因素分析
        3.3.1 外生性因素在媒介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3.3.2 内生性因素在媒介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3.3.3 行动者在媒介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4 “绿色执政”之后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2000-2017)
    4.1 “绿色执政”之后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发展与衍变
        4.1.1 商业无线电视台的重组
        4.1.2 公广集团版图的扩充
    4.2 “绿色执政”之后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分析
        4.2.1 “绿色执政”之后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正式规则
        4.2.2 “绿色执政”之后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非正式约束
        4.2.3 “绿色执政”之后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实施机制
    4.3 “绿色执政”之后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的影响因素分析
        4.3.1 外生性因素在媒介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4.3.2 内生性因素在媒介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4.3.3 行动者在媒介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5. 结语: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构成、变迁分析与批判
    5.1 “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构成
    5.2 “解严”之后至2000年“绿色执政”之前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构成
    5.3 2000年“绿色执政”之后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构成
    5.4 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的反思与批判
参考文献
附录一 访谈提纲
附录二 访谈人物列表
附录三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及其他作品发表情况
后记

(7)近代报界公会与公共文化空间的成长(1902-1937)(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意义与研究对象
        (一) 选题意义
        (二) 研究对象
    二、研究现状综述
        (一) 关于公共领域的研究
        (二) 关于近代中间团体的相关研究
        (三) 关于近代新闻团体的研究
        (四) 研究现状述评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
        (一) 研究方法
        (二) 研究思路
        (三) 研究创新点
第一章 近代报界公会的成立与发展
    一、报人群体意识的觉醒
        (一) 早期的报人群体
        (二) 报人的群体意识
    二、近代报界公会成立的条件
        (一) 报业迅速发展
        (二) 报馆及报人产生维护同业利益的诉求
        (三) 报人产生群体归属的诉求
        (四) 新式商业社团的诞生
    三、1902-1911年报界公会的成立
    四、1912-1937年报界公会的发展
        (一) 1911-1916年报界公会的创办及发展
        (二) 1917-1927年报界公会的创办及发展
        (三) 1928-1937年报界公会的创办
第二章 近代报界公会的行业治理
    一、近代报界公会的行业自治
        (一) 制订行业规约
        (二) 协调行业纠纷
        (三) 行业资源共享
    二、近代报界公会维护行业利益
    三、近代报界公会的同业互助
        (一) 清末报界公会的同业互助
        (二) 民国初年报界公会的同业互助
        (三)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报界公会的同业互助
第三章 近代报界公会与新闻自由
    一、北京报界公会参与修订《大清报律》
    二、北京政府时期报界公会抵制新闻法规
        (一) 民国初年新闻法规的颁布
        (二) 中国报界俱进会抵制新闻法规
        (三) 全国报界联合会反对新闻立法
        (四) 地方性报界公会抵制新闻法规
    三、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报界公会抵制新闻检查
        (一) 南京国民政府新闻法规的颁布
        (二) 苏州报界协会参与反对新闻检查
        (三) 上海日报公会发表抗议新闻检查宣言
    四、近代报界公会争取新闻自由的价值评价
        (一) 唤醒了报界同人的公民意识
        (二) 推动团体和个人参与公共活动
        (三) 为公共文化空间的形成奠定基础
第四章 近代报界公会的公共交往——以上海日报公会为例
    一、上海日报公会与各界的交往
        (一) 上海日报公会与新闻界的交往
        (二) 上海日报公会与商团的交往
        (三) 上海日报公会与政治团体的交往
        (四) 上海日报公会与教育团体的交往
        (五) 与各界交往构建公共文化空间
        (六) 与各界交往构建自下而上的传播模式
    二、上海日报公会对外交往
        (一) 上海日报公会接待国外来访
        (二) 上海日报公会前往国外交流
        (三) 上海日报公会对外交往的意义
第五章 近代报界公会的政治参与
    一、参与清末立宪
        (一) 运用报刊宣传立宪
        (二) 参与立宪活动
    二、参与辛亥革命
        (一) 辛亥革命前新闻界的态度
        (二) 辛亥革命爆发后新闻界的态度
    三、反对善后大借款
    四、长沙报界联合会参与湖南省宪自治
    五、参与抗日救亡活动
        (一) 抗日宣传活动
        (二) 联络各界组织抗日
        (三) 倡导抗日捐赠活动
    六、报界公会政治参与的社会影响
        (一) 唤醒各类团体投入政治活动
        (二) 唤醒普通民众投入政治活动
第六章 近代报界公会与公共文化领域的构建
    一、近代报界公会在市民社会中的角色
        (一) 报界公会的活动特征
        (二) 西方新闻团体与近代报界公会的比较
        (三) 近代报界公会市民社会角色界定
    二、报界公会推动公共文化领域的构建
        (一) 为公共文化领域的形成提供空间
        (二) 培养“官民两分”的意识形态
        (三) 构建组织化的公共文化领域
    三、报界公会在推进文化认同建构中的功能与作用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8)多维视野下的中国手机媒介 ——基于技术文化史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的缘起与意义
        一、问题的提出
        二、选题的意义与价值
    第二节 国内外手机媒介研究现状综述
        一、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二、境外研究现状综述
    第三节 研究的理论基础与方法概述
        一、理论基础
        二、相关概念界定
        三、研究方法概述
    第四节 研究框架、创新与不足
        一、研究框架
        二、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手机媒介的传播与功能融合
    第一节 手机媒介发展史
        一、无线电技术与交换电话系统的融合:手机的前身
        二、第一代模拟制式手机时代(1G):固定电话的补偿
        三、第二代数字功能手机时代(2G):小型多媒体
        四、第三代移动互联手机时代(3G/4G):智能的世界
    第二节 从单一到多元:手机语言的演变及其蕴含的文化意义
        一、语音通话:有声语言
        二、短信服务:文字语言
        三、表情图片和照片:视觉语言
    第三节 从人际传播到大众传播:手机成为媒介融合的典范
        一、媒介的融合逻辑
        二、媒介融合的意义
        三、手机媒介融合在传播领域的表现
    第四节 由通讯终端到数据处理终端:信息社会的必然产物
        一、手机的搜索功能
        二、手机的娱乐功能
        三、手机的支付功能
        四、手机功能“杂交”释放新能量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手机媒介构建的社交形态与人际关系
    第一节 人际沟通工具的历史演变
        一、社会联系的重要性
        二、社会的变迁:从熟悉的乡镇社会到陌生化的都市空间
        三、时空距离的缩短和“永远在线”的连接
    第二节 手机媒介塑造的交流情境与主体特性
        一、人与媒介的关系演变:从人机分立到人机共同体
        二、情境的移动性与主体的去中心性
        三、情境的半虚拟性与主体的多重性
    第三节 手机媒介刷新亲密与孤独的界限
        一、分享自我
        二、三种社交形态
        三、密切连接性及其缺陷
    第四节 手机社交构建的新型人际关系
        一、“舍近求远”人际关系的内涵
        二、新型人际关系出现的主客观因素
        三、新型人际关系的弊端:忽视现实世界
    第五节 未来手机媒介社交的趋势
        一、陌生社交的两种形式
        二、社交泛在化:以尊重自身的方式塑造技术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手机媒介内容产业
    第一节 手机媒介与内容产业的融合历程
        一、“文化产业”和“内容产业”的内涵与外延
        二、手机内容产业繁荣发展的背景
        三、大力发展手机内容产业的必要性
    第二节 手机游戏产业的商业模式分析
        一、手机游戏的发展历程及特点
        二、手机游戏产业的规模与现状
        三、手机游戏产业链与利益分配模式
        四、手机游戏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及解决思路
    第三节 内容保护与用户价值:手机音乐产业可持续发展路径
        一、内容保护是手机音乐产业发展的当务之急
        二、用户价值是手机音乐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第四节 “三网融合”与大数据指导下的手机视频产业
        一、手机视频产业要素概述
        二、从从文化学意义上解读手机视频
        三、手机视频是“三网融合”政策推动的产物
        四、大数据指导下手机视频产业生态的重构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手机媒介的管理与规制
    第一节 手机媒介传播的失范表现
        一、失范表现之一:垃圾短信和社交网络谣言
        二、失范表现之二:公共空间的“插足者”和私人空间的“闯入者”
        三、失范表现之三:色情内容屡禁不止
    第二节 我国手机媒介管理与规制的现状
        一、五大层面构建的手机媒介法治框架
        二、四大方面涵盖手机媒介管理范围
    第三节 手机媒介的行业自律现状
        一、手机媒介自律会议
        二、手机媒介自律公约
    第四节 我国手机媒介规制的不足与域外借鉴
        一、管理机构的设置
        二、立法的完善
        三、自律机制的建立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9)粤传媒在“依法治国”进程中的先导作用及发展空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二、相关研究进展及评述
    三、研究框架及方法
    四、本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第一章 我国“依法治国”的历史进程与新闻法制建设
    第一节 “依法治国”的历史进程
    第二节 我国新闻法制建设现实路径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主流媒体在“依法治国”中的角色定位与责任担当
    第一节 主流媒体的定义
    第二节 主流媒体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进程中的角色定位
        一、法治理念的传播者
        二、舆论监督的把关人
        三、公平正义的守望者
    第三节 主流媒体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进程中的责任担当
        一、对新闻专业主义的责任担当
        二、对新闻法制建设的责任担当
        三、对传媒社会功能的责任担当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粤传媒在“依法治国”进程中体现的先导作用
    第一节 粤传媒的法治土壤
    第二节 报业—以南方报业为例
        一、监督与保障“二权”
        二、拥护宪政与“新闻执政”
        三、“正向舆论”与舆论管理
    第三节 广电—以广东广播电视台为例
        一、依托与制衡,和谐社会
        二、互动与共生,推动立法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粤传媒在“依法治国”进程中的后续发展空间
    第一节 粤传媒法治实践现状分析
        一、广东媒体的“他律”与“自律”
        二、在新闻一线的“失范”与“缺位”
    第二节 粤传媒在法治语境下的后续发展空间分析
        一、法治主导的新闻范式转型
        二、“媒体审判”受质疑的警示
    第三节 对粤传媒持续改善新闻环境的几点思考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表

(10)牵引共治:强国家下的城市社会发育 ——以思明区“美丽厦门共同缔造”行动为案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缘起与研究主题
        (一) 选题缘起
        (二) 研究主题
    二、文献综述与研究框架
        (一) 国家与社会关系的研究综述
        (二) 有关社会治理创新的研究综述
        (三) 有关地方政府治理的研究综述
        (四) 研究框架
    三、研究方法与个案概况
        (一) 研究方法
        (二) 个案概况
第一章 改革前奏:思路在哪里
    一、厦门印象
        (一) 区位优势
        (二) 改革的“试验田”
        (三) 厦门人的性格
        (四) 组织传统
        (五) 规划变迁
    二、改革一触即发
        (一) 老厦门遭遇新挑战
        (二) “美丽厦门”的机遇
        (三) 路在何方
    三、契机:“美丽厦门共同缔造”
        (一) 推动者
        (二) “可不是拍脑袋做出来的”
        (三) 先试先行
    四、小结
第二章 革新政府:掌舵而不是划桨
    一、政府的困惑:做还是不做
        (一) 一切找政府
        (二) 做得越多,抱怨越多
        (三) 在分化中激化矛盾
    二、转变:轻装上阵
        (一) 权力“瘦身”
        (二) 让市场走向“前台”
        (三) 竞争性政府
    三、重构:各归其位
        (一) 当好“掌舵者”
        (二) 破冰之举
        (三) 议行分设
    四、小结
第三章 公众参与:小而有力
    一、倒逼式参与
        (一) 格格不入的小区面貌
        (二) 从“你建我看”到“共建共管”
        (三) “要和140号一样好”
    二、发展式参与
        (一) 瓶颈
        (二) 利益博弈
        (三) 软法之治
        (四) 小渔村的蜕变
    三、诉求式参与
        (一) 老街坊想住“新小区”
        (二) 寻找共同利益
        (三) 对症下药
    四、互动式参与
        (一) “明星社区”
        (二) 光环之外
        (三) 纽带
        (四) 回应与回馈
        (五) 互动升级
    五、小结
第四章 把社会再组织起来
    一、再造治理单元
        (一) 从单位到社区
        (二) 自治下沉
        (三) 依巷而治
        (四) 商圈共治
    二、培育和发展多层次多类型社会组织
        (一) 政府扶持
        (二) 城市义工在行动
        (三) “班班有个图书角”
        (四) 社区“关爱中心”
    三、社会自主能力的发育
        (一) “共同缔造工作坊”的诞生
        (二) 业主自治
        (三) 三个关键因素
    四、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一、研究发现
    二、牵引共治:强国家下社会发育的中国路径
    三、思明经验的限度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调查日记
    附录二:经验总结材料
    附录三:改革方案
    附件四:调研汇报信
致谢

四、《中国报业自律公约》通过表决(论文参考文献)

  • [1]新闻内容付费的困境与出路研究[D]. 胡媛春. 安徽财经大学, 2021(10)
  • [2]新媒体时代美国政府与媒体的共生和博弈关系研究[D]. 鲍静. 上海大学, 2020(08)
  • [3]建构主义国际关系理论视域下中国体育国际话语权提升策略研究[D]. 陈思.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7)
  • [4]智能传播的伦理风险及其规避对策研究[D]. 吴双.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5]美国广告规制研究[D]. 余平. 上海大学, 2019(03)
  • [6]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研究(1951-2017) ——历史制度主义的视角[D]. 陈若萱. 厦门大学, 2018(06)
  • [7]近代报界公会与公共文化空间的成长(1902-1937)[D]. 何璇. 武汉大学, 2017(06)
  • [8]多维视野下的中国手机媒介 ——基于技术文化史的研究[D]. 王婷. 山东大学, 2016(10)
  • [9]粤传媒在“依法治国”进程中的先导作用及发展空间研究[D]. 黄剑威. 华南理工大学, 2016(05)
  • [10]牵引共治:强国家下的城市社会发育 ——以思明区“美丽厦门共同缔造”行动为案例[D]. 胡雅琼. 华中师范大学, 2016(12)

标签:;  ;  ;  ;  ;  

《中国报业自律公约》通过表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