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乳腺炎的中药治疗

急性乳腺炎的中药治疗

一、急性乳腺炎的中医治疗(论文文献综述)

金信妍[1](2021)在《中药联合抗生素治疗急性化脓性乳腺炎疗效评价及乳汁微生物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背景:急性化脓性乳腺炎是哺乳期妇女易罹患的疾病之一,影响哺乳期妇女与婴儿的健康和生活质量,给个人、家庭及社会均造成相当大的疾病和经济负担。当前研究认为乳汁微生物群系物种多样性降低伴随条件致病菌增加是本病发生的重要机制。由于益生元或益生菌的疗效和安全性缺乏证据,指南药物推荐意见仍以抗生素为主。但抗生素应用所导致的耐药发生,及其对哺乳期妇女健康和婴儿早期发育的潜在影响不容忽视。中药在治疗本病方面有满意的疗效,研究表明中药可通过直接抑菌或间接调节微生物群系实现其抗菌作用,且不易产生耐药性。但是严格评价其安全性和有效性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仍有待深入研究,从微生物角度探究其作用机制的基础研究有待开展。目的:(1)建立治疗急性化脓性乳腺炎的中药数据库,挖掘用药规律,为临床试验提供选药依据,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2)开展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评价蒲公英颗粒的疗效和安全性,探讨中药联合抗生素减少其应用的方案。(3)分析健侧、患侧和药物干预后患侧乳汁微生物群系组成和变化情况,探究发病相关物种及蒲公英颗粒和头孢地尼胶囊的作用机制。方法:(1)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期刊全文数据库、PubMed、Embase数据库建库至2019年,中药治疗急性化脓性乳腺炎的临床研究,建立当代医家治疗本病的中药数据库。基于中医传承计算平台分析常用中药、统计其四气五味、归经和功效、挖掘常用药对和类方。(2)在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开展三臂、抗生素对照、结局评价者盲法的随机平行临床试验。作为多中心临床试验分中心,拟纳入102名受试者,按照1:1:1比例分配到蒲公英颗粒组、头孢地尼胶囊组和蒲公英颗粒和头孢地尼胶囊联合组(联合组)。受试者接受3天的药物治疗(联合组头孢地尼胶囊服用2天,蒲公英颗粒全程服用)。主要结局指标为体温和乳房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疼痛评分。次要结局指标为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及百分比、淋巴细胞计数和C反应蛋白。安全性指标包括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尿常规和心电图。(3)利用16S rRNA分析研究(2)中蒲公英颗粒组和头孢地尼胶囊组受试者健侧、患侧及药物干预后患侧的乳汁微生物群系,通过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分析其组内多样性,通过主坐标分析(principal co-ordinates analysis,PCoA)分析其组间差异,利用LEfSe和Welch T检验探究其差异物种,同时分析微生物与临床指标的关系。结果:(1)纳入112项研究。中药口服治疗初期方剂60条,治疗成脓期方剂7条。初期和成脓期最常用中药均为蒲公英。初期以清热、补虚、解表药物为主,成脓期以补虚、活血化瘀、清热药物为主。重在调理肝、脾。初期基于聚类分析得到3个类方,分别是类方1“甘草,蒲公英,金银花,当归,王不留行”、类方2“蒲公英,青皮,柴胡,连翘,金银花”、类方3“鹿角霜,蒲公英,瓜蒌,牛蒡子,柴胡”。中药成脓期基于聚类分析得到4个类方,分别是类方1“蒲公英,黄芩,赤芍,栀子,甘草,柴胡”、类方2“皂角刺,白芷,当归,黄芪,赤芍,甘草”、类方3“地黄,甘草,鹿角,干姜,蒲公英,王不留行”、类方4“柴胡,麦芽,陈皮,金银花,橘络,连翘”。中药外用治疗初期方剂32条。初期核心药物和药对为大黄-芒硝。(2)临床研究最终纳入100名受试者完成试验,通过意向性分析和遵循研究方案分析,两种方法统计结果无差异。与治疗前相比,三组受试者治疗后体温均显着下降(P<0.05);治疗后组间无统计学差异。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乳房VAS疼痛评分均显着下降(P<0.05);蒲公英颗粒组或联合组在缓解疼痛方面优于头孢地尼胶囊组(P=0.008,P=0.009)。在炎症指标方面,三组治疗后均显着下降(P<0.05),治疗后组间无统计学差异。不良事件发生人数组间无统计学差异。(3)乳汁微生物群系丰度居前三位的分别是链球菌属、葡萄球菌属和假单胞菌属。链球菌属在患侧丰度显着升高(P=0.02),并与乳房VAS疼痛评分呈正相关(P<0.05)。棒状杆菌属在蒲公英颗粒干预后乳汁中显着富集,与患侧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并与体温和乳房VAS疼痛评分均呈负相关。相比于蒲公英颗粒干预前,干预后物种多样性、均匀度指数升高,PCoA结果显示在物种组成和共有物种丰度方面组间有显着性差异(P<0.05);相比于头孢地尼胶囊干预前,干预后物种多样性、均匀度指数升高,组间有显着性差异(P<0.05),PCoA组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1)急性化脓性乳腺炎中药治疗以清热药物为主,常配合补虚药物。初期以清为主,成脓期以清、托为主,通法贯穿始末,用药平和。处方初期以瓜蒌牛蒡汤和救乳化毒汤为主,成脓期以柴胡清肝汤、阳和汤和透脓散为主。(2)单独使用蒲公英颗粒或联合2天头孢地尼胶囊在急性化脓性乳腺炎初期体温下降、调节炎症指标方面疗效与头孢地尼胶囊相当,在疼痛缓解方面可能优于头孢地尼胶囊,提示蒲公英颗粒治疗本病安全有效,联合使用可减少头孢地尼胶囊使用。(3)本病发生可能与链球菌属富集伴随乳汁微生物群系多样性降低有关。蒲公英颗粒可能通过调节链球菌属、提高物种多样性,使乳汁微生物群系核心物种分布趋向未患病乳汁微生物群系来治疗疾病;头孢地尼胶囊主要通过杀灭葡萄球菌治疗疾病。链球菌属和棒状杆菌属在急性化脓性乳腺炎发病中的功能有待进一步研究。

肖金禾[2](2021)在《蒲公英颗粒治疗非脓肿期急性乳腺炎的随机对照研究及其黄腻苔患者舌苔菌群分析》文中认为第一章研究目的和意义: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是发生在乳腺组织的急性化脓性感染性疾病,急性乳腺炎的非脓肿期是治疗此疾病的关键时期。西医主要应用抗生素治疗,但由于抗生素应用存在耐药、破坏菌群多样性等局限性,使寻求疗效确切并能减少抗生素应用的治疗方法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通过本团队前期临床研究结合文献报道发现,中医药治疗非脓肿期急性乳腺炎具有良好疗效。目前,蒲公英颗粒广泛应用于非脓肿期急性乳腺炎的临床治疗,但在循证医学方面,缺乏观察其疗效的高质量临床研究证据。因此,本研究旨在开展蒲公英颗粒治疗非脓肿期急性乳腺炎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为中医药减少抗生素应用治疗非脓肿期急性乳腺炎提供客观的数据支持。研究方法:本研究于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和北京市通州区妇幼保健院乳腺科门诊进行,共纳入306例非脓肿期急性乳腺炎患者。将受试者按照1:1:1的比例随机分为3组,即蒲公英颗粒组(PGY组)、头孢地尼组(TB组)和蒲公英颗粒联合头孢地尼组(LH组)。治疗周期为3天,治疗结束后,第3天进行电话随访。从体温、乳房疼痛VAS评分、血常规炎性指标、乳房肿块面积、脓肿发生人数、中医证候和安全性方面进行全面评价。本临床研究由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项目支撑,已经通过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科研伦理委员会的审查(伦理审查批件号:BZYSY-SFKTPJ-1),并在美国国立卫生院的临床试验网站(www.clinicaltrials.gov)进行注册,注册号为NCT03756324。研究结果:结果显示PGY组退热小时数小于TB组(P=0.046),提示PGY组与TB组受试者的退热小时数可能有差别。进一步比较退热速度,对三组每4个小时退热人数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PGY组8小时内退热人数显着多于TB组(P<0.05),但PGY组和LH组,LH组和TB组均无显着差异(P>0.05)。对服药后每4个小时体温进行分析,结果提示三组随时间改变体温均有显着性下降,组间体温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GY组、TB组和LH组治疗后体温复升人数和随访体温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以上结果,我们可以看出蒲公英颗粒和头孢地尼的退热效果和保持体温平稳效果相当。疼痛方面,各组治疗前、治疗3天后和随访VAS评分各组组内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01),提示三组治疗均可以减少患者疼痛程度,并且治疗结束后三组随访时疼痛仍有下降趋势。三组组间比较治疗3天后和随访VA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LH组疼痛缓解差值显着大于TB组(P<0.05),提示蒲公英颗粒联合头孢地尼缓解疼痛效果可能优于头孢地尼。WBC,NEUT%和CRP指数各组治疗前后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01)。三组组间比较,治疗后WBC,NEUT%和CRP指数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治疗后三组血常规异常人数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发现治疗后CRP计数异常人数TB组显着高于PGY组(P<0.017),但PGY组与LH组,TB组与LH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17)。综上所述,蒲公英颗粒和头孢地尼均具有恢复血常规中WBC计数、NEUT%和CRP指数水平的疗效,且两者效果相当。乳房肿块方面,三组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乳房肿块。TB组组内比较治疗前后肿块人数无显着性差异(P>0.05),而PGY组和LH组组内比较治疗前后肿块人数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进一步比较治疗后三组组间差异,结果显示LH组治疗后肿块面积显着小于TB组(P<0.01)。通过上述可以发现,蒲公英颗粒缩小肿块效果可能优于头孢地尼。PGY组和LH组各有1例在治疗过程中乳房出现化脓,经检验后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中医证候评分中舌苔黄腻评分各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项各组治疗前后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中医证候评分各项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事件。结论:1.蒲公英颗粒、头孢地尼和蒲公英颗粒联合头孢地尼治疗非脓肿期急性乳腺炎3天后均有退热、缓解乳房疼痛、恢复血常规炎性指标、缩小乳房肿块和减轻中医证候症状的作用,且临床疗效相当。单独应用蒲公英颗粒和蒲公英颗粒联合头孢地尼(头孢地尼胶囊用量减至2天)治疗非脓肿期急性乳腺炎可能不会影响临床疗效;2.蒲公英颗粒联合头孢地尼疼痛缓解效果可能优于单独应用头孢地尼;蒲公英颗粒缩小肿块效果可能优于头孢地尼,且蒲公英颗粒联合头孢地尼缩小肿块效果可能更为显着。因此,当患者出现疼痛性肿块时,建议酌情给予蒲公英颗粒联合头孢地尼治疗;3.本临床试验未发生严重不良试验,蒲公英颗粒治疗非脓肿期急性乳腺炎安全性较高。第二章研究目的和意义:非脓肿期急性乳腺炎,中医辨病属“乳痈”,常因脾胃郁热,阻滞气机,腑气不畅,常出现舌苔黄腻。现代研究已证实舌苔微生物群可以影响舌苔的厚度,并且与多种疾病具有相关性。因此,本研究旨在探索非脓肿期急性乳腺炎黄腻苔形成的原因及本病发生与舌苔菌群变化是否与具有相关性。研究方法:所有受试者来源于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乳腺科门诊就诊的哺乳期女性。黄腻苔组取自确诊为急性乳腺炎,伴有发热、黄腻苔的女性,共计26例。正常对照组取自健康哺乳期薄白苔女性,共计20例。采用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得出DNA片段序列,运用RDP classifier贝叶斯算法基于分类单元代表序列进行两组舌苔样本的菌群组成分析;对两组舌苔样本的Alpha多样性、β多样性、组间相似性、差异菌群和环境因子进行分析。结果:首先,对物种组成进行评估,发现黄腻苔组shannoneven指数和shannon指数高于薄白苔组,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距离矩阵量化分析和PCoA分析结果显示黄腻苔组和薄白苔组舌苔菌群结构存在差异,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为进一步对比两组菌群结构组间差异和组内差异的大小,采用PLA-DA分析结果显示相比组间差异,两组样本物种菌群结构组内差异较小。其次,对物种组间丰富度差异进行检测,发现黄腻苔组中的拟杆菌门(Bacteroidota)和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ae)丰富度显着高于薄白苔组。拟杆菌门分类水平下的普雷沃氏菌属(Prevotella)和Alloprevotella在黄腻苔组中丰度显着高于薄白苔组(P<0.05)。LEFSe多级物种组间差异显着性分析发现黄腻舌苔组中普雷沃氏菌属(Prevotella)、Muribaculum、Alloprevotella 等厌氧菌属显着富集(P<0.05)。最后,为探究血常规的炎性指标与舌苔菌群丰度和多样性的相关性,对两组舌苔样本进行RDA分析。结果显示,WBC计数、NEUT%和CRP与两组舌苔样本菌群结构具有显着相关性(P<0.05)。进一步采用相关性Heatmap分析来计算两组中血常规指标与菌属之间的相关性系数,结果表明Alloprevotella与WBC计数和NEUT%分别呈显着正相关性(P<0.05)。结论:非脓肿期急性乳腺炎黄腻苔患者舌苔菌群的微生物群多样性高于健康薄白苔哺乳期女性;非脓肿期急性乳腺炎黄腻苔患者与健康薄白苔哺乳期女性在舌苔微生物群落组成上具有明显差异,黄腻苔菌群中普雷沃氏菌属和Alloprevotella丰富度显着升高。其中,Alloprevotella与血常规的炎性指标呈正相关,可能与哺乳期急性乳腺炎的发生具有相关性;另外,黄腻苔中厌氧菌的显着富集引起的微生物失调可能会导致机体的炎性反应。因此,哺乳期女性出现黄腻苔可能是机体发生乳腺炎的潜在预警,可密切观察哺乳情况,调整饮食结构,酌情给予干预和防治。

陈昱君[3](2020)在《消痈膏联合内服治疗外吹乳痈初期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消痈膏联合内服对外吹乳痈初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90例外吹乳痈初期患者按1:1的比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的患者采用瓜蒌牛蒡汤加减内服治疗,治疗组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消痈膏外敷治疗,分别连续治疗5天。通过观察各组的血清炎症指标、乳房局部症状、全身症状和中医症状积分等情况变化,采用SPSS25.0软件系统进行统计分析,以比较两组之间的疗效差异。结果:(1)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1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22%。(2)两组患者在乳房疼痛程度、乳房肿块面积、局部皮肤发红范围、血清炎症指标(CRP、WBC、NEUT%)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P<0.01),但在治疗后两组组间比较,除了血清炎症指标方面(P>0.05),其他局部症状两者差异存在显着性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在改善乳房局部症状的作用优于对照组。且治疗组在乳房疼痛症状及肿块消失所需要的时间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3)经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中医症状总积分及中医单项症状具体积分皆较治疗前降低(P<0.01)。两组组间比较,治疗组的中医症状总积分较对照组降低更显着(P<0.05)。(4)就单项中医症状积分而言,治疗组患者在乳房局部病灶的症状(乳房疼痛程度、乳房肿块大小、局部皮肤发红范围、乳汁排出情况)积分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但是患者的全身症状(体温、脉象、恶寒发热、头身疼痛、口渴、便秘)的单项积分相比对照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临床试验结果表明,消痈膏联合内服治疗外吹乳痈初期的临床疗效确切。与单内服中药治疗相比,消痈膏联合内服更具优势,能更有效的改善外吹乳痈初期患者的乳房局部症状,帮助患者提早恢复健康。

郝玲玲[4](2020)在《白金散外治外吹乳痈初期气滞热壅证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观察白金散外敷治疗外吹乳痈初期气滞热壅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资料完整并符合条件的外吹乳痈初起气滞热壅证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对照分为两组,每组45例,试验组以内服瓜蒌牛蒡汤加减+外敷白金散治疗,对照组以内服瓜蒌牛蒡汤加减治疗,两组治疗连续用药一周,观察各组乳房疼痛程度、乳汁排出情况、乳房皮肤发红范围、乳房肿块大小、肿块硬度、体温,以及其他伴随症状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两组之间的疗效差异。结果:1.症状体征总积分方面,经过治疗,试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的总积分均较前降低,结果有统计学差异,说明两组治疗均有效(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总分组间比较P<0.05,可认为试验组总的疗效优于对照组,即瓜蒌牛蒡汤加减联合白金散外敷的方法优于单独口服瓜蒌牛蒡汤治疗。2.主要症状体征的单项积分而言,两组组内治疗前后比较,乳房局部的疼痛程度、肿块大小、皮肤发红范围、肿块硬度、乳汁排出情况、体温、口渴、排便积分均降低(P<0.05),表明两组治疗方法均可改善乳痈的症状;就两组间比较而言,试验组改善乳房局部症状较对照组效果更好(P<0.05),而两组体温、口渴及排便的积分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可认为试验组在改善全身情况时与对照组效果相当。3.两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试验组88.89%、对照组80.00%,总疗效比较,试验组总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可认为瓜蒌牛蒡汤加减联合白金散外敷对改善乳痈症状更有效。结论:瓜蒌牛蒡汤加减方配合白金散外敷优于单用瓜蒌牛蒡汤加减方。其中联合疗法在改善乳房局部红肿热痛及肿块硬度等方面,较单用口服法更具优势。瓜蒌牛蒡汤加减方和白金散外敷法均具有清热解毒、散结消痈的作用,二者联合使用,相比于对照组能够更好的改善乳痈初期气滞热壅证的患者的症状体征,疗效更佳。

李佩瑶[5](2020)在《乳痈(急性乳腺炎)中医护理方案的优化》文中指出研究目的:本研究以中医理论为指导,遵循“量化分级”原则,通过现况调查及文献研究,补充乳痈(急性乳腺炎)常见症状,整合症状及体征量化标准,梳理中医护理技术操作内容与方法,构建优化版乳痈(急性乳腺炎)中医护理方案,以期进一步规范中医护理行为,提高中医护理质量,为其他中医护理方案的改进提供参考依据。研究方法:1.半结构化访谈法:通过前期文献阅读及回顾性分析确定访谈提纲,访谈北京市某三所三甲医院16例医务人员,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和归纳,了解《乳痈(急性乳腺炎)中医护理方案》的实施具体现状,分析现有方案存在的问题。2.问卷调查法:基于文献阅读并结合前期医务人员访谈结果自行研制《乳痈(急性乳腺炎)患者疾病状况调查问卷》,在研制过程中整合症状及体征量化标准;采用便利抽样方法,应用自制问卷对北京市三所三甲医院乳痈患者开展调查,探索乳痈患者症状、体征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了解临床中医护理技术应用状况。3.文献研究法:基于前期问卷调查结果明确检索主题,系统地检索与研究目的有关的现代文献,按照严格的纳排标准筛选文献,对其进行内容提取及描述性分析,整理成护理要点;筛选并提取与研究目的有关教材内容,形成护理要点。4.专家共识法:通过前期发放专家咨询问卷与后期开展专家会议相结合方式,对护理要点进行筛选及讨论,确定方案症状及其中医护理技术的护理条目,使其内容条目有据可循。研究结果:1.通过访谈16例医务人员,提炼出6个主题,即乳痈患者具有方案内未提及但较明显症状,如单纯性乳汁淤积等;症状有必要进行积分量化;中医护理技术的有效性、适宜性需进一步论证;操作方法手法排乳需进一步规范化;护理效果评价缺乏客观指标支撑;中医护理方案可推广应用于门诊工作。2.通过对176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采用描述性分析常见症状及严重程度,发生率且严重程度前4位分别为:乳房疼痛、乳房肿胀、排乳不畅、口渴;体征发生率且严重程度前4位分别为肿块、皮肤微红或焮红、体温升高、乳头破裂;中医护理技术有效程度采用百分比表示,前4位为手法排乳、中药外敷、耳穴贴压、穴位按摩。3.通过文献研究纳入手法排乳文献127篇,乳房疼痛-中药外敷13篇,乳房肿胀-中药外敷2篇,排乳不畅-中药外敷22篇,发热-中药外敷14篇,乳房疼痛-耳穴贴压24篇,乳房肿胀-耳穴贴压3篇,排乳不畅-耳穴贴压5篇,发热-耳穴贴压18篇,口渴-耳穴贴压18篇;纳入教材11部,对其进行内容提取及分析,形成护理要点。4.通过专家咨询,初步筛选为573个护理要点,根据选取专家支持人数超过一半者的护理要点原则形成专家讨论稿,经专家讨论后,确定最终的护理要点,形成中医护理方案内容。研究结论:本研究通过从医务人员的改进需求及患者疾病特点出发,在原有方案的基础上整合症状及体征量化标准、完善症状及对应的中医护理技术内容,增加方案内容的适宜性、规范化,为其他中医护理方案的优化提供参考依据。但本研究尚未进行方案的临床试点应用,后期需进一步探索临床实用性。

苏育铃[6](2020)在《行气泻热方针刺治疗哺乳期急性乳腺炎初期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评价行气泻热方针刺治疗哺乳期急性乳腺炎初期的临床疗效。方法:此次研究对象来源于2019年3月至2019年12月就诊于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厦门市中医院胸外乳腺科门诊的患者,将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80例哺乳期急性乳腺炎初期患者运用SPSS23.0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予进行哺乳期健康宣教,其中对照组使用头孢拉定胶囊口服治疗,观察组使用行气泻热方针刺治疗,选穴为膻中、肩井、厉兑、少泽、合谷、太冲。每日针刺1次,连续治疗3天。观察治疗前后观察组、对照组的体温、血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百分率(NE%)、C反应蛋白(CRP)、乳房疼痛评分及中医症状评分的差异,同时观察治疗过程中有无不良反应。结果:脱落病例3例,最终观察组39例,对照组38例。1.体温:治疗3天后,观察组和对照组都可以使发热患者体温恢复到正常水平。两组退热时间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观察组平均退热时间优于对照组。2.血常规+C反应蛋白: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血清炎症水平均较前降低,但观察组治疗3天后血清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率、C反应蛋白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观察组在治疗此疾病时具有抗炎的功效,且优于对照组。3.乳房疼痛:采用VAS评分法对患者的乳房疼痛感进行评价,在治疗3天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在缓解乳房疼痛方面,观察组优于对照组。4.中医症状:中医症状内容包括乳汁排泄不畅、乳房胀痛、局部皮色灼热、头痛、身痛、口渴饮冷、便秘。观察组治疗前后经组内比较中医症状各积分均较前改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经组内比较除头痛、身痛等症状外,余中医症状各积分均较前改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治疗后观察组的各项中医症状积分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安全性比较: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均未见不良反应。结论:行气泻热方针刺治疗哺乳期急性乳腺炎初期患者临床疗效确切,不仅可以使发热患者的体温恢复正常,降低患者血清炎症水平,还可以减轻乳房疼痛及改善中医症状,且疗效优于对照组,研究过程中未见不良反应。说明该方案可以安全有效地治疗哺乳期急性乳腺炎初期的患者。

何桢[7](2020)在《针刺治疗气滞热壅型外吹乳痈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认为目的:观察针刺结合常规治疗与常规治疗对气滞热壅型外吹乳痈的临床疗效,寻求治疗气滞热壅型外吹乳痈的更优方案,为临床治疗气滞热壅型外吹乳痈提供新的思路。方法:本研究共纳入符合标准的气滞热壅型外吹乳痈患者6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针刺结合常规治疗)和对照组(常规治疗),每组各32例。两组皆予每天口服头孢地尼+电动吸奶器排乳的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予针刺四关穴、肩井(双)、梁丘(双)、足三里(双)、内庭(双),每天1次,每次30分钟;两组均进行连续5天的治疗。检测并记录两组治疗前后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WBC)、中性粒细胞比率(Neutrophil,NE%)、体温、体征(肿块大小、皮红面积)、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及中医症状评分,并在所有治疗结束后进行中医临床疗效评定。所有数据均运用统计软件SPSS22.0进行分析。结果:1.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比率(NE%):治疗后,组内比较,两组WBC、NE%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比较,治疗组WBC、NE%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体温:治疗24h后,组间比较,治疗组体温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8h后,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2h后,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两组体温均较治疗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体征(肿块大小、皮红面积):治疗后,组内比较,两组体征均较治疗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比较,治疗组体征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治疗后,组内比较,两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比较,治疗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中医症状评分:治疗后,组内比较,两组中医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比较,治疗组中医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中医临床疗效评定: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42%,两组中医临床疗效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针刺结合常规治疗与常规治疗均能改善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比率(NE%)、体温、体征(肿块大小、皮红面积)、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及中医症状评分,且针刺结合常规治疗优于常规治疗。2.针刺结合常规治疗对气滞热壅型外吹乳痈的临床疗效优于常规治疗。

郝艳方[8](2020)在《艾灸联合手法通乳对哺乳期急性乳腺炎初期的临床疗效》文中认为研究目的:观察艾灸联合手法通乳治疗哺乳期急性乳腺炎初期的临床疗效。研究方法:采用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将2018年7月26日至2019年11月8日在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乳腺科门诊就诊的80例符合标准的哺乳期急性乳腺炎初期患者按照1:1的比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0例患者给予艾灸联合手法通乳治疗,对照组40例患者给予单纯手法通乳治疗,1天治疗1次,连续治疗3天。疗效指标为:体温、乳房自觉疼痛VAS评分、乳房局部肿块面积大小和血常规中白细胞计数(WBC)及中性粒细胞比例(NEUT%)的数值。以体温日志卡形式记录患者入组后3天内的体温变化情况,记录时间间隔为4小时;于入组前和每次治疗结束后,分别记录患者患侧乳房自觉疼痛VAS评分和乳房局部肿块面积大小;于入组前和第三次治疗结束后分别记录血常规中白细胞计数(WBC)及中性粒细胞比例(NEUT%)的数值。所有数据将通过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结果:(1)体温: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体温均有所下降,其中治疗3天后,观察组患者体温均恢复正常水平,对照组有34例患者体温恢复正常水平,2例患者体温仍然升高,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24小时内,观察组和对照组体温恢复正常的人数比例分别为79.41%和50%,经统计学分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体温恢复至正常体温(≤37℃)所用时间较对照组平均缩短8小时,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乳房自觉疼痛VAS评分: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组内乳房自觉疼痛VAS评分比较,均有差异,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组间比较,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乳房局部肿块面积大小: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血常规:观察组和对照组白细胞计数(WBC)和中性粒细胞比例(NEUT%)的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观察组和对照组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研究结论:本临床试验结果表明,艾灸联合手法通乳治疗哺乳期急性乳腺炎初期疗效确切:(1)艾灸和手法排乳均能有效的降低患者体温,且两种治疗方法结合使用能更快的恢复患者的正常体温,且能在一定程度上维持正常体温,降温效果相对稳定。(2)艾灸和手法通乳均可有效缓解乳房疼痛;(3)艾灸和手法通乳均能有效缩小乳房肿块范围;(4)艾灸和手法排乳均可有效降低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数值,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炎症反应。

胡珊珊[9](2020)在《俞穴艾灸治疗哺乳期乳腺炎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评价俞穴艾灸治疗在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以期改善患者的临床不适症状,提高哺乳期急性乳腺炎的治疗有效率及母乳喂养率。方法:采用方便抽样选取2018年8月至2019年12月就诊于安徽省某三甲综合教学医院的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64例,使用电脑软件随机法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西医标准治疗,32例)和俞穴艾灸组(俞穴艾灸联合西医标准治疗,32例),隐蔽分组采用不透光密封信封法,对结局评价者采用盲法。治疗5天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中医症状积分、乳房VAS疼痛评分、体温、乳房肿块大小、乳腺通畅程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评价俞穴艾灸在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患者中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共收集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患者完整病例64例,俞穴艾灸组31例,对照组30例,脱落病例共3例;两组研究对象年龄、病程、胎次、分娩方式、乳腺疾病病史、哺乳天数、体温、乳房肿块直径、中医症状积分等基线数据一致性较好(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5天后,俞穴艾灸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100%(治愈28例,显效3例)高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96.67%(治愈12例,显效11例,有效6例,无效1例),Z=4.200,P<0.001;治疗后俞穴艾灸组的体温在24 h、48 h、72 h内恢复正常的人数(24 h 24例,48 h 7例)高于对照组(24 h 16例,48h 12例,72 h 2例),Z=2.070,P=0.043;治疗后俞穴艾灸组的乳腺通畅程度(通畅29例,欠通畅2例)显着高于对照组(通畅8例,欠通畅18例,不通畅8例),Z=5.290,P<0.001;治疗后俞穴艾灸组的中医症状积分(0.77±0.717)显着低于对照组(3.97±2.025),P<0.001;治疗后俞穴艾灸组的乳房VAS疼痛评分、乳房肿块直径均低于对照组,P<0.001;在5天观察周期内,对照组有1例患者发生乳腺脓肿,俞穴艾灸组未见并发症发生;两组患者均未见其他不良反应。结论:俞穴艾灸治疗有助于提高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患者的治愈率和有效率,降低患者乳房VAS疼痛评分以及中医症状积分,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适宜临床及社区推广应用。

王晓萌[10](2019)在《膏摩治疗乳痈初期(气滞热壅型)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观察膏摩治疗乳痈初期(气滞热壅型)的临床疗效,研究膏摩对乳痈初期主要症状的改善情况,从而能够更好的指导临床,达到精准治疗的目的。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2例乳痈初期(气滞热壅型)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平均分为膏摩组(观察组)和推拿组(对照组)进行观察,每组各31例。分别于治疗前、治疗3天后,记录乳痈初期中医证候量表、乳痈初期主要单项症状评价量表和VAS(Visual Analogue Scale)视觉模拟评分量表的各项评分,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评分变化,评定膏摩治疗乳痈初期(气滞热壅型)的临床疗效。所得结果均采用SPSS 20.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观察组和治疗组在年龄、病程等一般情况及治疗前乳痈初期中医证候量表评分、乳痈初期主要单项症状评价量表评分、VAS评分差别均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经过治疗后,观察组和治疗组患者的乳痈初期中医证候量表评分、VAS评分较治疗前有显着性差异(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3.经过治疗后,观察组和治疗组患者的的乳汁排泄、乳房胀痛、乳房结块及胸闷胁痛、善叹息症状评分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烦躁口渴便秘等症状评分无显着性差异(P>0.05);观察组观察对象的乳房结块症状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有显着性差异(P<0.05),乳汁排泄和乳房胀痛评分有极显着性差异(P<0.01)。4.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3.5%和87.1%,两组比较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膏摩与单纯推拿均是治疗乳痈初期(气滞热壅型)的有效方法。2.膏摩更能有效改善乳痈初期患者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能更好地促进乳汁排泄、缓解乳房胀痛、缩小乳房结块。

二、急性乳腺炎的中医治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急性乳腺炎的中医治疗(论文提纲范文)

(1)中药联合抗生素治疗急性化脓性乳腺炎疗效评价及乳汁微生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文献综述
    第一节 外吹乳痈的中医概述
        1 中医古籍外吹乳痈的病因
        2 中医古籍外吹乳痈的治疗
        3 当代医家外吹乳痈的治疗
        4 小结
    第二节 中医药减少抗生素应用治疗急性化脓性乳腺炎概述
        1 急性化脓性乳腺炎定义与发病率
        2 急性化脓性乳腺炎与母乳喂养
        3 急性化脓性乳腺炎病因
        4 急性化脓性乳腺炎治疗方案
        5 抗生素治疗的局限性
        6 减少抗生素应用策略
        7 中药减少抗生素应用的可行性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一章 基于中医传承计算平台的中药治疗急性化脓性乳腺炎用药规律分析
    第一节 研究目的
    第二节 资料与方法
        1 检索方法
        2 纳入标准
        3 排除标准
        4 数据处理
        5 数据分析
    第三节 结果
        1 检索流程图
        2 初期中药口服用药规律分析
        3 成脓期中药口服用药规律分析
        4 初期中药外用用药规律分析
        5 中成药在急性化脓性乳腺炎中的应用
    第四节 讨论
        1 急性化脓性乳腺炎的中医概述
        2 急性化脓性乳腺炎初期中药口服用药原则
        3 急性化脓性乳腺炎成脓期中药口服用药原则
        4 急性化脓性乳腺炎初期中药外用用药原则
第二章 蒲公英颗粒治疗急性化脓性乳腺炎初期的临床疗效评价研究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目的
    第二节 试验设计
    第三节 研究方法
        1 研究地点
        2 受试者合格标准
        3 干预措施
        4 结局指标
        5 样本量计算
        6 随机方法
        7 盲法
        8 数据收集和管理
        9 统计学方法
        10 质量控制及管理
        11 传播策略
    第四节 结果
        1 受试者入组情况
        2 基线情况
        3 主要结局指标
        4 次要结局指标
        5 不良事件
    第五节 讨论
        1 局限性
        2 可推广性
        3 对结果的解释
    第六节 其他信息
        1 试验注册信息
        2 申办者信息及职责
        3 伦理信息
第三章 基于16S rRNA探究蒲公英颗粒和头孢地尼胶囊对急性化脓性乳腺炎乳汁微生物群系的影响
    第一节 研究目的
    第二节 研究方法
        1 受试者合格标准
        2 乳汁样本采集、储存及转运
    第三节 测序流程及方法
        1 测序流程
        2 测序方法
        3 主要仪器与试剂
    第四节 生物信息学分析
        1 分析过程
        2 主要分析软件
    第五节 结果
        1 测序信息统计
        2 患侧与健侧乳汁微生物群系分析
        3 蒲公英颗粒组和头孢地尼胶囊组乳汁微生物群系分析
    第六节 讨论
        1 对结果的解释
        2 研究的创新性和局限性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2)蒲公英颗粒治疗非脓肿期急性乳腺炎的随机对照研究及其黄腻苔患者舌苔菌群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文献综述
    综述一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下非脓肿期急性乳腺炎的防治
        1 急性乳腺炎的发病特点
        2 新型冠状病毒流行下AM非脓肿期的诊疗
        3 AM患者的居家护理
        4 新型冠状病毒流行下母乳喂养的相关问题
        5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二 基于人乳微生物群研究现状探讨哺乳期乳腺炎发病机制及防治
        1 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总结
        参考文献
    综述三 舌苔菌群在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1 呼吸系统疾病与舌苔菌群的关系
        2 消化系统疾病与舌苔菌群的关系
        3 心血管系统疾病与舌苔菌群的关系
        4 风湿类疾病与舌苔菌群的关系
        5 口腔疾病与舌苔菌群的关系
        6 其他
        7 结语
        参考文献
前言 1
第一章 蒲公英颗治疗非脓肿期急性乳腺炎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1 研究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参考文献
前言 2
第二章 非脓肿期急性乳腺炎患者黄腻苔菌群的特异性菌群分析
    1 材料与试剂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小结
    参考文献
结语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3)消痈膏联合内服治疗外吹乳痈初期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缩略词表
前言
1.临床资料
2.研究方法
3.研究结果
4.讨论
5.结论
6.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B
    消痈膏外敷治疗乳痈初期的临床疗效观察病例报告表
致谢
个人简介

(4)白金散外治外吹乳痈初期气滞热壅证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1.临床资料
2.研究方法
3.研究结果
4.讨论
5.结论
6.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患者信息调查表
附录B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5)乳痈(急性乳腺炎)中医护理方案的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一章 《乳痈(急性乳腺炎)中医护理方案》的实施现状调查
    1. 研究目的
    2. 研究方法
    3. 研究结果
    4. 讨论
第二章 优化版《乳痈(急性乳腺炎)中医护理方案》的构建
    第一节 文献检索范围的确定及量化标准的整合
        1. 研究目的
        2. 研究方法
        3. 研究结果
        4. 讨论
    第二节 乳痈中医护理要点的提取与整合
        1. 研究目的
        2. 研究方法
        3. 研究结果
        4. 讨论
第三章 优化版《乳痈(急性乳腺炎)中医护理方案》的形成
    1. 研究目的
    2. 研究方法
    3. 研究结果
    4. 优化版方案最终内容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6)行气泻热方针刺治疗哺乳期急性乳腺炎初期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资料与方法
    1 临床资料
        1.1 诊断标准
        1.2 病例选择标准
        1.3 病例样本量估算
    2 研究方法
        2.1 分组方法
        2.2 治疗方法
        2.3 观察项目及指标
        2.4 质量控制
        2.5 统计学处理
        2.6 技术路线示意图
结果与分析
    1 病例分布及完成情况
    2 研究结果
        2.1 一般情况及疗效性观察项目比较
        2.2 两组发热患者体温恢复正常时间比较
        2.3 两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比较
        2.4 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炎症水平比较
        2.5 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症状评分比较
        2.6 安全性比较
讨论与分析
    1 现代医学对AML的认识
        1.1 AML的定义与分类
        1.2 AML的发病机制及诊断方法
    2 AML的西医治疗进展
        2.1 AML的流行病学
        2.2 现代西医治疗
    3 中医对AML的认识
    4 针刺治疗AML的研究概况
        4.1 针刺对AML的气机调节作用
        4.2 针刺治疗的机制研究
        4.3 针刺治疗的临床研究
    5 课题设计思路
        5.1 导师观点
        5.2 “行气泻热方”的腧穴处方特点
        5.3 研究对象选择分析
        5.4 分组、药物选择分析
        5.5 疗效评定指标的选择分析
    6 研究结果分析
        6.1 客观疗效评价结果分析
        6.2 主观疗效评价结果分析
    7 不足与展望
        7.1 存在的不足
        7.2 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7)针刺治疗气滞热壅型外吹乳痈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研究方案
    1 研究对象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脱落、终止标准
        1.6 剔除标准
        1.7 样本估算
    2 研究方法
        2.1 随机方法
        2.2 资料收集
        2.3 器械及药品
        2.4 治疗方案
        2.5 不良反应处理方案
    3 观察指标
        3.1 一般人口学资料
        3.2 疗效观察指标
        3.3 安全性指标
        3.4 临床疗效判定标准
        3.5 统计学分析方法
        3.6 技术路线图
研究结果
    1 试验完成情况
    2 基线资料分析
    3 两组WBC、NE%比较
    4 两组体温比较
    5 两组体征比较
    6 两组VAS评分、中医症状评分比较
    7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8 不良事件观察及安全性分析
讨论与分析
    1 现代医学对于外吹乳痈的认识
        1.1 概念及分型
        1.2 病因及发病机制
        1.3 治疗方法
    2 传统医学对于外吹乳痈的认识
        2.1 外吹乳痈的概念
        2.2 病因病机
        2.3 辨证分型
        2.4 治疗方法
    3 常规治疗的制定、选择依据
        3.1 头孢地尼(全泽复)选择依据
        3.2 选择电动吸奶器依据
    4 研究选取证型、针刺疗法及穴位的依据探讨
        4.1 证型选择依据
        4.2 针刺疗法选择依据
        4.3 穴位选择依据
    5 观察指标选择依据
    6 研究结果分析
        6.1 基于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比率(NE%)分析
        6.2 基于体温分析
        6.3 基于VAS评分分析
        6.4 基于体征、中医症状评分分析
        6.5 基于临床疗效分析
        6.6 基于临床不良事件分析
    7 存在的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8)艾灸联合手法通乳对哺乳期急性乳腺炎初期的临床疗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急性乳腺炎的研究进展
        1 急性乳腺炎的中医研究进展
        2 急性乳腺炎的西医研究进展
        3 预防和调摄
        参考文献
    综述二 艾灸治疗急性疮疡的研究进展
        1 灸法治疗疮疡的历史渊源
        2 艾灸治疗急性疮疡的中医机理
        3 艾灸的疗效机制
        4 艾灸治疗疮疡性疾病的临床研究
        5 小结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 研究对象
        1.1 病例选择标准
        1.2 病例来源及招募方式
    2 研究方法
        2.1 设计方案
        2.2 治疗方法
        2.3 观察指标
        2.4 统计分析方法
    3 研究结果
        3.1 病例入组情况
        3.2 基线资料比较
        3.3 疗效评价
        3.4 不良事件
    4 讨论
        4.1 研究结果的探讨
        4.2 选穴依据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9)俞穴艾灸治疗哺乳期乳腺炎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材料(资料、内容)与方法
    1.临床资料
        1.1 研究对象与样本量
        1.2 诊断标准
        1.3 病例选择标准
    2.研究内容
        2.1 研究方法及设计
        2.2 随机分组、分组隐藏和盲法
        2.3 干预方案
        2.4 观察周期及指标
        2.5 统计学处理
        2.6 质量控制
        2.7 伦理学的考虑
        2.8 研究的技术路线图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致谢

(10)膏摩治疗乳痈初期(气滞热壅型)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临床研究
    一、临床资料
        (一)诊断标准
        (二)选择标准
        (三)一般情况
    二、研究方法
        (一)治疗方法
        (二)观察指标
        (三)疗效评定
        (四)统计分析
    三、研究结果
        (一)年龄、病程分析
        (二)治疗前后气滞热壅证中医证候评分
        (三)治疗前后乳痈初期主要单项症状评分
        (四)治疗前后患者VAS评分
    四、临床疗效评价
    五、安全性评价
讨论
    一、中医学对乳痈病因病机的认识
        (一)乳汁郁积
        (二)肝胃不和
        (三)感受外邪
    二、现代医学对乳痈发病机制的认识
        (一)乳汁淤积
        (二)细菌感染
        (三)炎性因子
    三、膏摩治疗乳痈初期(气滞热壅型)机理分析
        (一)选穴依据与腧穴主治特点
        (二)推拿手法的操作依据与机理分析
        (三)膏摩的临床应用依据
    四、结果分析
        (一)乳痈初期患者气滞热壅证候的评价
        (二)乳痈初期主要单项症状的评价
        (三)乳痈初期患者乳房疼痛程度的评价
        (四)乳痈初期患者的临床疗效评价
    五、课题研究的不足之处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 中医治疗哺乳期急性乳腺炎的临床研究概况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论文着作

四、急性乳腺炎的中医治疗(论文参考文献)

  • [1]中药联合抗生素治疗急性化脓性乳腺炎疗效评价及乳汁微生物研究[D]. 金信妍.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2]蒲公英颗粒治疗非脓肿期急性乳腺炎的随机对照研究及其黄腻苔患者舌苔菌群分析[D]. 肖金禾.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3]消痈膏联合内服治疗外吹乳痈初期的临床疗效观察[D]. 陈昱君. 山西中医药大学, 2020(07)
  • [4]白金散外治外吹乳痈初期气滞热壅证的临床疗效观察[D]. 郝玲玲. 山西中医药大学, 2020(07)
  • [5]乳痈(急性乳腺炎)中医护理方案的优化[D]. 李佩瑶.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6]行气泻热方针刺治疗哺乳期急性乳腺炎初期的临床疗效观察[D]. 苏育铃.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0(08)
  • [7]针刺治疗气滞热壅型外吹乳痈的临床疗效观察[D]. 何桢.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0(08)
  • [8]艾灸联合手法通乳对哺乳期急性乳腺炎初期的临床疗效[D]. 郝艳方.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9]俞穴艾灸治疗哺乳期乳腺炎的临床研究[D]. 胡珊珊. 皖南医学院, 2020(01)
  • [10]膏摩治疗乳痈初期(气滞热壅型)临床疗效观察[D]. 王晓萌.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9(06)

标签:;  ;  ;  ;  ;  

急性乳腺炎的中药治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