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自学考试的四个秘诀

参加自学考试的四个秘诀

一、自学考试应试四大秘籍(论文文献综述)

陈南[1](2021)在《教育生活中的身体呈现 ——中小学教师的身体社会学考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廖路华[2](2015)在《中学物理学科整合的初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从作者中学时代的记忆,到二十多年物理教育的困惑,再到所了解到的其他省份不同年份高考情况均表明,中学物理“难学难教”并不是个别学校的困局,一些物理中考成绩优异者进入高中后,物理成绩“断崖式大跳水”并非个别现象。面对这一困局,作者从大学学习的感触以及二十多年物理教育的体验中,比较深刻地认识到,分科教学体系制造成的人为割裂肢解是造成物理学习障碍的非常重要的因素,通过一定专门努力修复这些人为的割裂肢解应该对解决物理课程“难学难教”的困局有较大帮助。通过对基于“整合”思想的物理教育相关文献的阅读研究,以及对学生、社会公民的调查研究,作者发现以学科整合思想指导物理教育教学实践这一研究方向有所欠缺、而且有所必要。为弄清物理课程究竟应该如何进行学科整合,本研究首先对物理学的“前世今生”进行了简单的“追根溯源”。然后,从学科整合的理论基础,教学策略,物理教学中学科整合的具体内容,教学实践等方面进行了具体研究。最后,根据学科整合的思想结合当代生理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作者对文科物理课程进行了一定审视性反思,以期待一种思想方向成为可能,让“气质的生理属性”属于文科思维模式的学习者也能够学好物理,让看起来如此“高端”的物理学真正成为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中学物理“难学难教”并不是个别学校的困局,中考成绩优异者进入高中后物理成绩“断崖式大跳水”并非个别现象。教学过程中由于分科教学,造成了一定人为的割裂肢解,导致学习者理解障碍;为解决学习者的这种理解障碍,以“整合”的思想设计物理教学很可能是一条值得尝试的思路。2.基于整合思想的物理教育研究文献,在物理学科与其他学科的整合以及物理学科内部整合两方面方面的研究有所欠缺。无论是学生还是社会公民,这两方面的学科整合情况均不值得乐观。以学科整合的思路来设计并实践物理教育教学,应该可以作为解决中学物理“难学难教”问题的一种策略进行尝试。为了有效地实践这一策略,有必要遵循一定原则以更新观念;在课堂教学模式的选择方面,可以在传统的“讲授式教学”的基础上,融入“探究式教学法”的因子,把探究教学的精神实质与思想方法融入讲授课堂,让两种教学形式互补共存和谐统一。3.对物理学“前世今生”的追寻表明,它与哲学、数学及其他学科有着千丝万缕的有机联系,这些联系使得物理学与许多学科构成了一个完整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因此,物理教学中需要整合的具体内容,包括物理学科内部整合以及跨学科整合两方面。其中物理学科不同学段之间的整合、物理学科不同知识板块之间的整合、解题思想、思路与方法之间的整合属于物理学科内部的整合;物理学科与其它自然科学之间的整合、物理学与数学之间的整合、物理学与人文学科(特别是哲学)之间的整合属于跨学科整合。整合的欠缺都会造成理解障碍,从而给中学物理“难学难教”的困局雪上加霜。4.基础教育阶段,学生真正的学习负担并不来源于知识量的增加,而是来源于题海战术的折腾。如果能够引导学生通过学科整合的途径,从正本清源的角度去学习,许多看起来“毫不相干”的东西就会一通百通,会自然而然地带来知识量与解题思路方法的爆炸性增长;这样,学生就可以从题海战术之中解放出来,应试教育就贬值了。5.如果能够把中学物理课程进行一定的整合改造,以顺应学习者“气质的生理属性”,文科思维模式学习者应该也可以学好物理课程,而且有的方面学习内容还应该是他们智力类型的优势所在。作者在这方面的具体实践仅有少量几例个案,因此这一观点属于基于实践感悟的思辨探索。6.本研究的总结论:要解决中学物理“难学难教”的困局,教学中就应该给物理学本身“正本清源”;以学科整合的思路取代题海战术,可以让我们的物理教育教学距离“正本清源”更近一些。本文作者,以一位农村初中物理教师的尴尬身份,有所“固执”地面对一个高中物理教育为主要研究对象的课题。自己执着了多年而又缺乏正规实践研究条件,有许多的无奈。虽然自己一直在努力创造条件接触不同学段不同类型的更多实践研究对象(学生),能够做到的毕竟有限。有些具体观点,属于有限实践的总结,还没办法进行正规的、成型的教育科学研究来提供数据分析,只好以思辨讨论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感悟。期望这些感悟能够作为一手资料提供出来,尤恐言不达意;无论有人尝试实践或者批判一下,均感觉有所值得。

陈加林[3](2013)在《明清以来苏州汪氏家族与社会变迁》文中提出本文以苏州汪氏家族为研究对象,通过考察苏州汪氏的世系源流,梳理各支派系自明清以来的发展情况,进而尝试将其与苏州地方社会联系起来,探讨国家与家族的关系,家族与基层社会控制的关系,以及居于国家、地方之间的家族与社会变迁的关系。理清这些关系,对于了解中国传统社会及其转型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汪氏作为徽州第一大姓,自唐代伊始,该家族逐渐发展壮大,他们禀赋徽人多外出经商的传统,因商而迁徙各地,而以苏州为中心的江南则是他们迁徙的重要方向。自明末清初以来,以石塘桥汪氏、吴趋汪氏、钱塘寓苏汪氏、娄门汪氏、山塘汪氏、盘门梅家桥汪氏、东花桥巷汪氏等为代表的汪氏陆续因商由徽迁吴,定居苏州后,其业无所不居,在苏州各行各业中均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经过多年发展,成为苏州商界一大劲旅。在商业上取得成功的同时,他们纷纷建立宗族组织,修建祠堂,修族谱,设义庄,不惜重金培养子弟参加科举考试,经过数代人的努力,各支汪氏在科举上也取得巨大成功,实现了“贾与儒”的迭相为用。而通过科举踏上仕途的那些汪氏士人,多能书善文者,涌现出一大批诸如“吴中四汪”、“盘溪才子”、“娄门二汪”、“翁门六子之首”、“清初散文三大家之一”、“章门四子之一”等众多名士,也不乏对书法、诗文、书画、碑版、收藏等有深厚研究者,也正是他们这些人提升了汪氏家族整体的文化素养,积淀和形成了“尚文崇儒”的家学传统,提高了家族的社会地位。对于一个客居异地的家族来说,要想真正融入当地社会,获得移居地的认可,需要经过一个漫长而艰苦的过程,受到各方面的社会压力,苏州汪氏面对这些压力,他们一方面利用婚姻圈,积极主动攀附苏州当地着姓望族,以求迅速完成其土着化的过程。另一方面,通过扩大交游圈,建立交游网络,以保持和提升家族的社会影响。从实际效果来看,苏州汪氏是成功的,各支汪氏经过几代人的努力,逐渐成为吴门望族。然而,传统社会中家族组织的发展也逃脱不了周期性的社会动乱的影响,太平天国战争对苏州汪氏家族的打击是无疑的,但家族组织作为传统社会有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强大的适应力,它能根据社会环境的变化而作出适应性地调整。汪氏在战后不久便成功地重建了宗族组织,在商业上也逐步得到恢复,重现了家族的活力。但随着外国势力的不断涌入,汪氏这些商人举步维艰,不得不由传统向现代转变。汪氏虽然遭受太平天国战争的巨大打击,但他们并非坐以待毙,特别是那些拥有功名的士绅,积极参与到和太平军的殊死搏斗之中,为清王朝成功扑灭这场灾难起到重要作用,更为重要的是他们肩负了重建战后社会秩序的历史使命,为战后恢复民众对地方社会领导权力的认同起到重要作用。在清末的地方自治的浪潮中,他们也积极参与其中,如参与苏州地方自治调查研究会、苏州市民公社、苏州社会公益事业以及其他政治运动。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钱塘寓苏汪氏的汪鸣銮、娄门汪氏的汪凤瀛、汪荣宝、汪东宝等其活动对晚清民初的政局具有深远影响。尽管传统家族组织不断受到外来因子的冲击,但他们仍以其灵活的“应变力”对自身加以改造,不断地纳入现代因素,逐步实现由传统向近代的转型。实际上,苏州汪氏的这种转变在太平天国战乱后的不久就已经发生,到了清末及民国年间,随着社会变迁的加剧,汪氏家族组织的近代化趋势更为明显了。一方面表现在:汪氏商人组织由会馆、公所到商会的近代转型,而在抗战前夕又出现了血缘化的回归;其在商业经营方面,与洋商资本缠联,出现买办化趋势,并尝试向新式行业投资,汪氏所从事的传统金融业也向近代银行演变。尽管他们有意识地向近代迈进,但由传统商人而衍变的新兴阶层,因袭着沉重的传统包袱,在新旧杂糅的矛盾中艰难地生长,无法摆脱自身所禀赋的局限,而处于尴尬的两难困境。另一方面,清末科举制度废除,汪氏家族中的士绅们也实现自身的蜕变,一部分人向新式商人转化,一部分人学习新知成为地方新政办理人,一部分人向报人等自由职业者转化,一部分人向新式知识分子转型,而汪氏的这一批新式知识分子当中许多都从事教育事业,成为清末民国年间苏州汪氏家族发展的一大亮点,其中突出有汪德章、汪凤瀛、汪家玉、汪懋祖等。正是汪氏家族向教育转向的传统造就了一大批新中国新式教育体制下的院士、工程师、教授及知名学者。

伏泉[4](2013)在《新中国日语高等教育历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是关于新中国日语高等教育发展历史的整体性研究,通过回顾和整理新中国成立至今与我国日语高等教育相关的发展情况,并结合新中国六十多年来社会政治经济环境以及中日关系的变化,分析我国日语高等教育的成长轨迹,在整理前人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分析了社会形势和社会教育观念的变化对日语高等教育产生影响的机制和原理,总结了历史经验教训,探讨了具有中国本土化特色的日语高等教育活动规律。本论文由引论、上篇、下篇三部分构成。引论部分首先简要地对新中国日语高等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性质和地位做一确定,归纳一些对论题研究有启示性意义的高等教育学普遍理论以及教学分析视角、教学过程各要素的评价方法等,为论题研究提供必要的思路和指导。接着对论题的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做了介绍,此外还介绍了目前有关我国外语教育史的研究现状和国内外特别针对我国日语高等教育史开展过的先行研究,找到论文要达到的目标和突破的问题点。为了能够使论题具有更完整的历史脉络,注重历史发展的继承和延续,引论还对我国古代和近代的日语教育做了简要回顾,梳理了日语教育在古代中国的早期传播和近代中国的初步发展,为研究做了铺垫。论文正论部分的上篇是对新中国日语高等教育发展的总体概述,分为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创始阶段(1949--1966)、文革前期的空白断档和后期的恢复过渡阶段(1966--1977)、改革开放后的迅速发展阶段(1977--1999)、大众化教育背景下的跨越式发展阶段(1999至今)四个阶段,分别从社会背景和政治经济环境、本科日语专业建设、研究生日语专业建设、公共日语课建设、其他各类日语高等教育建设、全国性组织及其活动和文件期刊、日语专业的社会服务这七个方面展开,在总体概观中,结合了有代表性的院校个案,比较了这些个案的共性和差异。在社会背景和政治经济环境中,从国内政治运动、经济形势、与日本的外交关系、与日本的经济贸易往来等几个方面考察,明确不同时期的日语高等教育所处的外部大环境。在本科和研究生日语专业建设中,从创建的院校数量、招生规模、课程设置、使用的教材特点、教学方法等几个方面考察。在公共日语课建设中,重点从科技日语教学特点、教材建设、侧重读写的教学方法等几个方面考察。全国性组织及其活动主要从指导委员会和教学研究会、大平班等几个角度考察,文件期刊主要从教学计划和大纲、《日语学习》等几个期刊考察,社会服务主要从科技日语书籍、广播和电视日语教材的角度考察。正论部分的下篇是对新中国日语高等教育的思考,在基于上篇史实基础上,涉及了十一个方面的观点:即:国内环境和中日关系与日语高等教育相互作用和影响、日语高等教育始终体现着教育活动本质和中国特色、四类院校在日语人才培养上既有区别又有共性、日语专业的人才培养方式虽呈现多样但本质不变、六十年在语言技能训练方法上积累了很多经验、人才培养目标是语言技能上的“专”和专业领域内的“通”、精英教育和大众教育共同存在并反映社会的不同需求、教师评价体系是影响日语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专业日语与公共日语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办好中学日语对日语高等教育有促进作用、日语高等教育中有着日本友好力量的参与。最后,论文对新中国日语高等教育的发展轨迹和其中蕴含的教育思想作了归纳,对未来的发展作了展望。论文除了参考着作文献外,还对六十年来,特别是前四十年里全国高校主要使用的日语教材进行了分析,通过教材探究编写者的思路和还原当时的教学情况。此外,论文还通过走访,整理了北京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上海外国语大学、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洛阳外国语学院七所院校的日语专业老前辈对过去教学回忆的口述内容,将这些活的历史也作为材料引用在论文中。这些院校都是在新中国日语高等教育发展中历史悠久、积淀深厚、对日语高等教育贡献大、代表性强的院校,可以说,以他们为代表的这些院校是新中国日语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火种,有了他们,才有了今天发展的局面。通过访谈获得的信息充实了论文细节,力图重现这些院校在日语教育草创期里的具体做法和有益经验。论文通过回顾日语专业的课程设置,对专业内的不同培养方向以及与其他学科专业课程复合的模式进行了思考,通过分析教材特点,分析传统的语法翻译教学法和曾经一度流行的听说领先教学法、直接教学法等方法,对不同时代和条件下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译的语言运用技能的实践经验进行了总结,找到了教师在结合中国学生实际创造有本土化特色的日语教学方法上的智慧。论文通过多角度梳理史实,重温了一代又一代教育者在教学和科研中付出的努力,也看到了外部环境的变化对日语高等教育的影响机制,探讨了在多方合力作用下的日语高等教育这一社会活动的规律。

侯晶晶[5](2004)在《内尔·诺丁斯关怀教育理论述评与启示》文中认为政治建构中普遍权利取向的民主原则和经济现代化所倚赖的泰勒原则是否就是教育的道德性理想的上限?后现代的宪政理论和女性主义思潮以及整体与具体的辩证法使教育学者不可能满足于标准化、目标式的现代教育的已有成就,而无视千百万学生的现实异质性对于教育的殷切吁求。在此背景下,美国教育学会主席内尔·诺丁斯教授尽二十年的学术努力,提出了重视生命差异、关注师生关系对于学生关怀意识和能力培养的关怀伦理学以及关怀取向的教育思想。她认为:以关怀为取向的道德性应该体现于教学、评价、管理等教育的每一过程和方面,并提出了关怀教育详尽的实施建议。她指出:只有重视个体性、具体性和学生真实感受的关怀性教育才是道德的教育,只有道德的教育才能孕育有效的道德教育,才能培养学生的道德理想,才能使之成为有责任感、有关怀意识和关怀能力的关怀者,才能使其获得人生的幸福。就道德教育而言,她质疑受科学主义、唯认知主义和男性中心文化传统支配的道德认知教育模式,她的关怀道德教育理论强调对学生生命的尊重、对学生体验和感受的重视、教师的榜样作用和道德教育的实践性特征,同时以现象学的方法细致探讨了道德教育的四种方法:以身作则、对话、实践和认可。这种思想超越了唯理性主义和非理性主义的二元对立。 诺丁斯的关怀教育理论对于反思我国目前教育中存在的各种非关怀现象和清理对关怀的各种误识具有借鉴价值。在诺丁斯思想的启发下,本文分析了老子民生式关怀思想和先秦儒家政治取向的关怀思想对于现今中国教育的双向影响,并简要阐述了当代中国关怀教育的理论和实践。论文最后对现代中国普通教育和特殊教育的关怀性问题进行了研究。关怀教育理论以具体的人为本的时代性特征与我国正在努力建构的以民为取向的社会政策、国家政策和教育政策具有可契合之处。 总之,笔者认为:没有贴着教育标签的关怀仍然是教育,而融入关怀的教育则是意蕴更丰富的教育、更体现教育性的教育。关怀之于道德性就像红细胞之于血液,道德性之于教育就像血液之于肌体,专门的道德教育与其他教育方面道德性的关系——或者简称为道德教育与教育的道德性的关系——就像心脏与遍布全身的血管。专门的道德教育是一个血液密集区、一个血泵,它像发动机一般向教育肌体的其他部分运送能量并与之不断进行物质交换;心脏如果与其他器官失去血脉联系,就会变成一堆没有生命的死物。而教育的任何方面和过程如果缺少道德性和关怀,就会像肌体缺血一样,引起功能障碍、发生器官坏死,甚至丧失生命力。教育关怀性的充分实现是生成对自我、对他人、对文化、对生态等全面负责的关怀者的必要前提。教育的实质在于对人的生命力的呵护与培育,这种生命力中包孕着关怀意识和关怀能力。

林文东[6](2004)在《自学考试应试四大秘籍》文中认为 由于自学考试是一次性终结考试,它不像普通高校开展教学双边活动,经过平时测验、期中考试、作业、学期考试等多次考核来评定学生成绩,因此,能否顺利通过课程的一次性考试,对于考生而言,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在每次自学考试成绩公布的时候,总有许多考生因几分之差,甚至一分之差而失败,所以,自学者应掌握应试技巧,在考试过程中尽量避免“几分之差”的现象发生,努力提高考试成功率。

李晶[7](2010)在《高等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文中提出据2006年统计,我国高等教育办学规模跃居世界第一,同时也带来了高等艺术教育发展不同程度的无序、资源浪费、培养模式与市场需求的碰撞等诸多矛盾。虽然我国的教育方针将美育和德育、智育、体育并举,但笔者查阅我国教育研究专着以及教育学教材中,尚未将美育作专门研究予以论述。1997年,北京大学艺术系兼职教授滕守尧先生提出:没有艺术的教育是不健全的教育,高等艺术教育绝对不应该只是一种专业教育,更不应该只是一种职业的技能或技法教育,艺术教育作为人文教育之中坚,注定是一种面向全体学生的艺术教育。笔者结合自身高等艺术教育专业教学与研究等实践经历,为丰富高等教育管理理论,按照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观,根据高等教育管理理论,采用教育建模的科学思维方法,从高等艺术教育人文教育、专业艺术教育角度,对高等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研究,提出了“高等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在高等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中,“人”包括教育者、学习者。包括专业艺术学习者和全体高等学校学习者,笔者以五千年人类文明史的艺术教育为研究的起点,分析高等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理论上的可能性,探究其“原型”和“修改型”。抓住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系统的层级关系以及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探究艺术教育产生之初古今中外艺术教育发生发展过程,明晰模式建构的规律:艺术教育分为专业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和普通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两类,专业艺术教育、职业艺术教育、师范艺术教育、普通高校艺术教育等四种人才培养模式,笔者从认识论、教学论、课程论的理论出发总结构建出18种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意在重点建构好普通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为建构独有价值的有为有位的高等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笔者深入我国的艺术教育培养体系,针对现今四种高等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选择案例,从办学理念、院系设置、教师队伍和课程设置方面分析特征。尤其指出普通高校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是大众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已经得到国家重视,需要认真建构。笔者分析了高等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对“人”进行全面培养教育的价值取向。根据审美价值系统理论,对高等艺术教育培养模式“人”的全面培养的特殊性进行取证分析,对高等艺术教育对于人才培养、社会发展的不利因素进行病理分析,认为高等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应对人一生有影响,对人生有作为,给人一份尊敬和人格尊严的业绩;使每个人都能对社会有责任心,有贡献;使高等艺术教育成为全社会向往和崇敬的科学、文化、技术教育,高等艺术教育便实现了人才培养,社会文明传承的完美价值。本文共六章。第一章概述,主要交待论文的选题依据、研究框架和对已有研究的述评。第二章研究中外艺术教育产生发展,在各种变化碰撞中专业艺术教育、普通艺术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形成线索。第三章、第四章,对各类高等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进行了具体分析和案例分析。第五章是模式构建价值取向分析。第六章从教育决策、办学理念、课程设置、教师专业发展方面提出构建高等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对策。论文的创新点有四:一是第一次从高等艺术教育的视角来研究人才培养模式,目前国内外还没有先例,此研究具有研究推广价值;二是此研究对古今中外艺术教育产生发展的历史作了系统梳理分析。择取了古今中外艺术教育产生、发展的大量素材,通过比较分析、提炼2大类、4种、18项高等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为高等艺术教育创生培养模式提供了范例和思路;三是此研究通过对中外艺术教育典型案例分析,结合当前我国艺术教育的现状,以及培育全面发展人才的要求,提出要加强普通高校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和职业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和创新的观点具有现实指导意义;四是此研究从人才培养模式的个体本位、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角度进行分析探讨,提出要从人的发展角度,促进社会文明进步的角度来改革发展高等艺术教育。在学习国外艺术教育人才培养先进经验的基础上,重视个体素质的全面发展,顺应社会对高等艺术教育的需求,构建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社会进步的高等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理论上有一定的创新性。

二、自学考试应试四大秘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自学考试应试四大秘籍(论文提纲范文)

(2)中学物理学科整合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困局与探索
    1.1 物理学科“难教难学”的普遍困局
        1.1.1 中学时代的记忆
        1.1.2 二十多年物理教育的困惑
        1.1.3 两则新闻报道的内容
    1.2 出路探索
        1.2.1 大学学习的感触
        1.2.2 二十多年物理教育经历关于“整合”的体验
第2章 文献综述与研究设想提出
    2.1 STS教育研究文献综述
    2.2 综合学科与分科课程研究文献
        2.2.1 综合课程研究文献综述
        2.2.2 文献研究与现实实践的交汇
    2.3 物理课程整合文献综述
    2.4 研究设想的提出
        2.4.1 关于STS教育研究思考
        2.4.2 关于“综合科学”课程的思考
        2.4.3 “课程整合”文献评述与思考
        2.4.4 研究设想的提出
    2.5 课题研究的必要性调查
        2.5.1 物理课程不同学段之间的整合情况
        2.5.2 物理学与其他科学课程之间的整合情况
        2.5.3 物理学与数学之间的整合情况
        2.5.4 调查研究的结论
第3章 理论依据
    3.1 辩证唯物主义普遍联系的基本观点
    3.2 格式塔心理学
    3.3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3.3.1 建构主义理论核心
        3.3.2 什么是学习
        3.3.3 如何进行学习
    3.4 发现式与探究式教学法
        3.4.1 区别与联系
        3.4.2 基本观点
    3.5 生理心理学成果
第4章 物理学“前世今生”探寻
    4.1 哲学与物理学
    4.2 物理学与数学
    4.3 物理学与其他科学
第5章 学科整合策略研究
    5.1 “学科整合”的界定
    5.2 学科整合的原则
        5.2.1 突破学科本位主义的原则
        5.2.2 方法整合与思想整合相结合的原则
        5.2.3 知识体系整合与思想体系整合相结合的原则
        5.2.4 思想主线贯通知识领悟的原则
        5.2.5 有限认知无限延伸的原则
    5.3 课堂教学模式选择的策略
        5.3.1 现实的无奈与无奈的反思
        5.3.2 探究教学的“认知目标”实质何在?
        5.3.3 探究式教学的现代诠释
        5.3.4 讲授课堂如何落实“探究”的教学目标
第6章 学科整合内容的研究
    6.1 物理学科不同学段之间的整合
    6.2 物理学科不同知识板块之间的整合
    6.3 解题思想、思路与方法之间的整合
    6.4 物理学科与其它自然科学之间的整合
    6.5 物理学与数学之间的整合
    6.6 物理学与人文学科之间的整合
        6.6.1 物理学与语言文字学科
        6.6.2 物理学与哲学之间的整合
        6.6.3 物理学与其它人文学科
第7章 教学实践研究
    7.1 思想认识前提
        7.1.1 重新审视“学习负担”的根源
        7.1.2 跳出学科本位主义
        7.1.3 重新发现课本的作用
    7.2 落实学科整合的必要条件
        7.2.1 教学硬件条件
        7.2.2 师资力量的建设
        7.2.3 资源的积累与共建共享
    7.3 学科整合的两个案例
        7.3.1 教学案例1:电荷之间作用规律
        7.3.2 教学案例2:关于声音
    7.4 学科整合后物理教育特质的转变
        7.4.1 教学内容观念转化
        7.4.2 课堂信息观念转化
        7.4.3 习题观念转化
        7.4.4 学习成绩观念转化
        7.4.5 学习负担观念转化
        7.4.6 理性怀疑精神
    7.5 实践案例简介
        7.5.1 后进生中考考前突击类
        7.5.2 后进生高考考前突击类
        7.5.3 初高中衔接大跳水类
        7.5.4 超前整合学习类
        7.5.5 其他案例简述
第8章 对文科物理课程的审视
    8.1 高中物理课程目标能否“顺应学生气质生理属性”?
    8.2 高中物理教材能否“顺应学生气质生理属性”?
    8.3 教学过程能否“顺应学生气质生理属性”?
    8.4 物理学与心理学互惠共生
第9章 结语
    9.1 本研究的结论
    9.2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9.3 展望与期待
        9.3.1 几十年心结与期待
        9.3.2 知识爆炸时代应对策略的探索
        9.3.3 落实“学科整合”可以从这里扬帆起航
参考文献
附录:论文答辩内容整理
致谢

(3)明清以来苏州汪氏家族与社会变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缘起
    二 学术史回顾
    三 史料与理论
    四 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明清以来苏州汪氏世系源流考
    第一节 苏州汪氏世系源流考
        一 从汪氏族谱看苏州汪氏之源流
        二 从《清代朱卷集成》看苏州汪氏
        三 相关的几个问题
    第二节 苏州汪氏家族概况
        一 宗族结构
        二 汪氏义庄
        三 墓祠祭祀与祖先崇拜——以吴趋汪氏为例
第二章 明清以来苏州汪氏的商业活动
    第一节 太平天国运动前后苏州汪氏的商业发展
        一 从碑刻资料看太平天国运动前苏州汪氏商业活动
        二 太平天国战争对苏州汪氏商业经营活动的影响
        三 太平天国运动后苏州汪氏商业活动的继续和初步转向
    第二节 清末民国苏州社会变革与苏州汪氏商业经营的近代转向
        一 汪氏商人组织的近代转向
        二 汪氏商业经营:传统向近代的转变
第三章 苏州汪氏的家族文化及其社会网络
    第一节 苏州汪氏的科举之路
        一 石塘桥汪氏
        二 吴趋汪氏
        三 钱塘寓苏汪氏
        四 娄门汪氏
        五 盘门梅家桥汪氏
        六 东花桥巷汪氏
    第二节 苏州汪氏的家族文化
        一 家学传统
        二 藏书文化
        三 文化名人
    第三节 苏州汪氏的社会网络
        一 苏州汪氏的婚姻圈——以吴趋汪氏为例
        二 苏州汪氏士人交游网络
第四章 苏州汪氏与近代社会政治变迁
    第一节 苏州汪氏与地方社会
        一 太平天国战乱与苏州汪氏——以吴趋汪氏为例
        二 苏州汪氏与地方自治
        三 苏州汪氏参与其他政治活动
    第二节 汪鸣銮与清流帝党
        一 从政经历
        二 为大清择贤纳士,网罗人才
        三“翁门六子”之首
        四“公车上书”的幕后指挥
        五 直谏上书,被革职永不叙用
    第三节 娄门内东北街汪氏与晚清民初政局
        一 娄门内东北街汪氏——外交官世家
        二 汪凤瀛与《致筹安会与杨度论国体书》
        三 汪荣宝与晚清民初的政治变革
        四 汪东宝与辛亥革命
第五章 社会变革与苏州汪氏家族的教育转向
    第一节 科举之废与汪氏士绅的出路
        一 向商人转化
        二 向报人转化
        三 向自由职业者转化
        四 向新式知识分子转型
    第二节 苏州汪氏家族的教育转向
        一 清末民国年间苏州汪氏从事文教活动实践
        二 苏州汪氏后人与新中国的文教事业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4)新中国日语高等教育历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要旨
凡例
引论
    1、对新中国日语高等教育性质和地位的认识
        1.1 、教育与中国教育
        1.2 、教育与教学
        1.3 、高等教育与中国高等教育
        1.4 、外语教育与外语高等教育
        1.5 、日语在外语高等教育中的特殊性
    2、新中国日语高等教育历史的研究范围、意义和方法
        2.1 、研究范围
        2.2 、研究意义
        2.3 、研究方法
    3、中国的外语教育史研究现状和日语教育史先行研究
        3.1 、中国的外语教育史研究发展
        3.2 、中国的日语教育史先行研究
    4、中国古代和近代的日语教育概观
        4.1 、古代中国的日语教育(明代—清代)
        4.2 、近代中国的日语教育(国民政府)
        4.3 、近代中国的日语教育(日本占领地区)
        4.4 、近代中国的日语教育(中国共产党)
        4.5 、近代日语教育研究成果
    5、引论总结
上篇 新中国日语高等教育发展概述
    6、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创始阶段(1949--1966)
        6.1 、社会背景和政治经济环境
        6.1.1 、国内
        6.1.2 、中日关系
        6.2 、本科日语专业建设
        6.2.1、 整体规模
        6.2.2 、教学点的具体情况
        6.2.2.1 、北京大学
        6.2.2.2 、洛阳外国语学院
        6.2.2.3 、北京对外贸易学院
        6.2.2.4 、北京外国语学院
        6.2.2.5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6.2.2.6 、上海外国语学院、上海对外贸易学院
        6.2.2.7 、吉林大学、黑龙江大学、辽宁师范学院
        6.2.2.8 、大连日语专科学校
        6.3 、研究生日语专业建设
        6.4 、公共日语课建设
        6.5 、该阶段小结
    7、文革前期的空白断档和后期的过渡阶段(1966--1977)
        7.1 、社会背景和政治经济环境
        7.1.1 、国内
        7.1.2 、中日关系
        7.2 、本科日语专业建设
        7.2.1 、整体规模
        7.2.2 、教学点的具体情况
        7.2.2.1 、北京大学
        7.2.2.2 、洛阳外国语学院
        7.2.2.3 、北外、北外贸、北二外
        7.2.2.4 、上外、上外贸
        7.2.2.5 、吉林大学
        7.2.2.6 、辽宁外语专科学校
        7.2.2.7 、其他
        7.3 、公共日语课建设
        7.4 、日语专业的社会服务
        7.5 、该阶段小结
    8、改革开放后的迅速发展阶段(1977--1999)
        8.1 、社会背景和政治经济环境
        8.1.1 、国内
        8.1.2 、中日关系
        8.2 、本科日语专业建设
        8.2.1 、整体规模
        8.2.2 、教学点的具体情况
        8.3 、研究生日语专业建设
        8.4 、公共日语课建设
        8.5 、全国性组织及其活动、文件、期刊
        8.6 、其他各类日语高等教育
        8.7 、日语专业的社会服务
        8.8 、该阶段小结
    9、大众化教育背景下的跨越式发展阶段(1999 至今)
        9.1 、社会背景和政治经济环境
        9.1.1 、国内
        9.1.2 、中日关系
        9.2 、本科日语专业建设
        9.2.1 、整体规模
        9.2.2 、教学点的具体情况
        9.3 、研究生日语专业建设
        9.4 、公共日语课建设
        9.5 、其他各类日语高等教育
        9.6 、全国性组织及其活动、文件、期刊
        9.7 、日语专业的社会服务
        9.8 、该阶段小结
下篇 对新中国日语高等教育的思考
    10、国内环境和中日关系与日语高等教育相互作用和影响
        10.1 、国内环境对日语高等教育的影响
        10.1.1 、正影响
        10.1.2 、负影响
        10.2 、中日关系对日语高等教育的影响
        10.2.1 、正影响
        10.2.2 、负影响
        10.3 、二者对日语高等教育的影响力比较
        10.4 、日语高等教育对内外环境的影响
    11、日语高等教育始终体现着教育活动本质和中国特色
    12、四类院校在日语人才培养上既有区别又有共性
    13、日语专业的人才培养方式虽呈现多样但本质不变
    14、六十年在语言技能训练方法上积累了很多经验
    15、人才培养目标是语言技能上的“专”和专业领域内的“通”
    16、精英教育和大众教育共同存在并反映社会的不同需求
    17、教师评价体系是影响日语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
    18、专业日语与公共日语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18.1 、大学日语
        18.2 、第二外语(日语)
    19、办好中学日语对日语高等教育有促进作用
    20、日语高等教育中有着日本友好力量的参与
结语
    21、日语高等教育六十年来的教育轨迹和思想
        21.1 、日语高等教育六十年来的教育轨迹
        21.2 、日语高等教育六十年来的教育思想
        21.3 、对未来我国日语高等教育发展的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新中国日语高等教育大事记
谢辞

(5)内尔·诺丁斯关怀教育理论述评与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第一章 关怀伦理学和关怀教育理论产生的文化脉络之构述法分析
    第一节 关怀教育理论产生的社会学理论背景
        一、 强调多元和差异的后现代主义社会学思想
        二、 女性主义视角
    第二节 关怀教育理论产生的哲学背景
        一、 人本主义哲学传统和人本主义教育哲学
        二、 辩证哲学思维方法论
        三、 罗尔斯的政治哲学:同与异
    第三节 关怀伦理学的伦理学背景
        一、 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
        二、 基督教伦理学
        三、 自然主义伦理学和幸福论
    第四节 关怀教育理论的教育学背景
        一、 布贝尔的我-你关系
        二、 杜威的影响
        三、 柯尔伯格公正取向的道德教育理论
    第五节 诺丁斯关怀理论形成的社会现实背景
第二章 “关怀”范畴分析
    第一节 “caring”的符号学意义探讨
    第二节 诺丁斯关怀范畴的结构分析
        一、 诺丁斯的关怀范畴是什么--结构分析
        (一) 关怀的动机
        (二) 关怀的两个环节
        (三) 关怀者发出的关怀行为完成于被关怀者的接受
        (四) 关怀的圈层说及其自主性和制约性
        二、 我的补充观点之一:关怀范畴不是什么
        三、 我的补充观点之二:关于范畴中的几个核心概念
    第三节 诺丁斯关怀范畴的哲学特点分析
        一、 关怀的关系性(关怀.关系.教育关怀)
        二、 理性与情感的统一性
        (一) 理性与关怀的关系之观点流变
        (二) 诺丁斯的情理交融关怀观
        三、 其他:具体性、有限性、性别问题
第三章 诺丁斯的关怀教育理论与实践
    第一节 诺丁斯关怀道德教育理论的特点与方法
        一、 诺丁斯关怀道德教育理论的特点
        二、 诺丁斯关怀道德教育的方法
    第二节 有关教学、课程与评价的关怀教育理论
        一、 从教学中的性别非关怀现象到道德教育中的关怀理论探讨
        二、 教学、课程、评价、管理等教育方面的关怀教育思想
        (一) 有关教学的关怀教育思想
        (二) 教育管理、课程及评价方面的关怀教育理想
    第三节 关怀与幸福
        一、 诺丁斯《幸福与教育》的主要内容和论题
        二、 关怀论与幸福论的关系
    第四节 关怀教育理论的历史分析
        一、 宏观视角下历史中的关怀范畴:从类到个体的取向
        二、 微观对比:两种权威-服从式道德与自主-反思式关怀道德
    第五节 诺丁斯理论对实践的影响
        一、 关怀理论的实践影响概述
        二、 实践个案:南卡罗莱那州大学关怀型幼师培训计划
        (一) 体验关怀
        (二) 实践关怀
        (三) 关怀关系的建立与维持
        (四) 学会关怀:持续不断的反思和改进
第四章 对诺丁斯关怀理论的评价之评价
    第一节 关怀与女性主义
        一、 女性学者用理性方法着书立说的合理性
        二、 强调女性的关怀会否加重对女性的剥削?
        三、 仅从女性视角建立关怀理论是否单薄?--我的历史文化理论分析
    第二节 关怀与正义
        一、 偏重正义伦理学的学者对诺丁斯关怀伦理学的批评
        二、 关怀取向的学者主张以关怀整合正义
    第三节 关怀与自由主义和社群主义
        一、 诺丁斯论社群主义和品格教育
        二、 诺丁斯论自由主义
    第四节 其他批评意见及我的回应
        一、 关怀本身的善恶问题
        二、 关怀道德教育的“认可”是强权吗?
        三、 关怀伦理的理想性与现实性
第五章 中国关怀教育思想与实践
    第一节 中国古代儒、道关怀思想简要述评
        一、老子的民生关怀思想简要述评
        二、先秦儒家政治化、个人美德论关怀思想分析
        (一) 先秦儒家关怀思想的政治性、非关系性特点及其对教育关系的影响
        (二) 先秦儒家一些于今天仍适用的关怀观点
        三、小结
    第二节 现代中国的关怀教育思想与实践
        一、 现代中国关怀教育理论简述
        二、 现代中国的关怀教育实践
第六章 现代中国关怀教育的特点、问题及其思考
    第一节 中国现代关怀教育的特点
    第二节 我国关怀道德教育面临的挑战及存在的问题
        一、 家庭教育中的关怀问题
        (一) 民工等贫困家庭中儿童忽视问题分析
        (二) 精英家庭中儿童忽视问题分析
        (三) 儿童忽视问题的时代特点
        二、 学校中的关怀教育问题
        (一) 道德教育与教育的道德性的关系应该像心脏与遍布全身的血管
        (二) 学科教育:灌输、训练和标准化有余,差异性和关怀性不足
        1 语文教育中的关怀问题
        2 体育教育中的关怀问题
        三、 教师所受关怀与教师给出关怀之间具有相关性
        (一) 对教师关怀不足的认识论根源:结构主义角色观
        (二) 对教师关怀的几对矛盾和错位
        (三) 对教师的关怀:教育能做些什么?
        (四) 教师关怀与教师培训
        四、 标准化成才观的潜流与人们对个体身份的渴求之间的矛盾
    第三节 中国教育关怀问题的可能对策
        一、 道德教育应重视叙事教育法的应用
        (一) 生活圈层叙事对于加深理解现实人际关系的作用
        (二) 文本叙事对于拓展道德想象力和体验空间的作用
        (三) 自我叙事与被关怀事件的温习、体悟及关怀能力的培养
        二、 思想关怀
        (一) 我国教育注重思想关怀的必要性
        (二) 教育可以如何给予思想关怀
        三、 教育关怀的时间性
        四、 教育关怀的空间性
        五、 教育关怀的其他主要属性
第七章 从关怀的视角考察中国的特殊教育
    第一节 从人性观的嬗变看特殊教育中关怀的演进
        一、 早期道德情感主义人性观对残疾人教育的影响:零阻力和零动力
        二、 早期理性主义人性观对残疾人教育的影响:观点上的阻力与方法上的动力
        三、 现代人本主义人性观全面启动西方的残疾人教育
        四、 后现代非标准化人性观与教育不强调正常与残疾之分的态势
        五、 从后现代人性观及关怀视角反观我国的特殊教育走向
    第二节 论我国特殊教育新近一项体现关怀的政策--允许残疾人报考研究生
        一、 新政策出台的背景
        二、 新政策对于提升我国教育道德性与关怀性的意义
        三、 新政策实施中需注意的问题
    第三节 关怀与成长--中国特殊教育的个案
        一、 关于理性关怀和接受的个案--对残疾学生的关怀
        二、 特教学校优秀毕业生从被关怀者向关怀者的转换
        三、 从个案谈特殊教育对硬件的倚赖
参考文献

(7)高等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概述
    1.1 问题的提出
    1.2 题解
        1.2.1 培养模式与人才的关系分析
        1.2.2 艺术教育与人才、社会发展的关系分析
        1.2.3 "模式"与艺术教育、人才、社会发展的关系分析
    1.3 文献综述
        1.3.1 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综述
        1.3.2 高等艺术教育办学模式研究综述
        1.3.3 高等艺术教育模式建构研究综述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1.5.1 文献法
        1.5.2 历史分析法
        1.5.3 比较法
第二章 高等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综述
    2.1 艺术教育产生与发展
        2.1.1 国外艺术教育产生与发展
        2.1.2 我国艺术教育产生与发展
        2.1.3 兼容并蓄发展中的国内外艺术教育
    2.2 高等艺术教育特殊性分析
        2.2.1 艺术教育的高级阶段
        2.2.2 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
        2.2.3 区别于一般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
    2.3 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产生与发展
        2.3.1 国外个别人才培养模式至体系化人才培养模式走向
        2.3.2 我国贵族专利、民间兴办至国家统一人才培养模式走向
        2.3.3 艺术教育人才培养类型及级别走向
    结语
第三章 高等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现状分析
    3.1 人才培养模式综述
        3.1.1 认识论与高等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3.1.2 教学论与高等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3.1.3 课程论与高等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3.2 高等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3.2.1 专业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3.2.2 师范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3.2.3 职业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3.2.4 综合型大学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结语
第四章 高等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个案分析
    4.1 专业艺术人才培养模式个案分析
        4.1.1 办一流音乐教育,创国际先进水平的模式建构理念
        4.1.2 与国际接轨的"艺术中心"蕴涵多种人才培养模式
        4.1.3 课程蕴涵的专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特征
        4.1.4 小结
    4.2 综合艺术院校人才培养模式个案分析
        4.2.1 兼收并蓄、求实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建构理念
        4.2.2 具有民族特色的专业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4.2.3 体现采集民族影视表演音乐元素设置课程
        4.2.4 小结
    4.3 师范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个案分析
        4.3.1 "教师教育,面向全国,跻身一流"的办学理念
        4.3.2 为目标和未来教育教学的专业教育服务
        4.3.3 课程设置与人才培养模式
        4.3.4 小结
    4.4 职业艺术院校人才培养模式个案分析
        4.4.1 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4.4.2 课程体现符合职业、市场需求的培养模式
        4.4.3 小结
    4.5 国外高等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例举
        4.5.1 将高新科学技术融于艺术创作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4.5.2 深入发掘研究西方古典艺术的人才培养模式
        4.5.3 充分发扬本民族艺术流派优势的人才培养模式
        4.5.4 启示
    结语
第五章 高等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价值取向分析
    5.1 个体发展的"需要"
        5.1.1 艺术家成长要素分析
        5.1.2 高等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要素分析
        5.1.3 个体本位学习目的分析
    5.2 社会发展的"需要"
        5.2.1 精神文明发展需求
        5.2.2 物质文明发展需求
    5.3 高等艺术教育价值取向病理分析
        5.3.1 高等艺术教育发展中的病理分析
        5.3.2 培养对象与社会需求存在的病理分析
        5.3.3 高等艺术教育与基础教育衔接的病理分析
    结语
第六章 高等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对策研究
    6.1 "促进民族文明发展"的教育决策分析
        6.1.1 神圣的使命
        6.1.2 继往开来
        6.1.3 目标与评估
    6.2 专业性与人文性相结合的办学理念
        6.2.1 人文性与专业性完美结合的学科本色
        6.2.2 专业性与普及性的艺术教育特色
        6.2.3 学科交叉辅助艺术教育特色
    6.3 培养人才的艺术教育课程设置
        6.3.1 专业艺术教育课程设置
        6.3.2 人文科学课程设置
        6.3.3 深入高等教育各领域的课程设置
    6.4 艺术教师专业发展
        6.4.1 专业化角色定位
        6.4.2 专业化角色不断更新
        6.4.3 享受艺术继续教育终身学习
        6.4.4 引领学习者传承文化,促进交流,走向文明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1:上海音乐学院课程例举
    附2:广西艺术学院课程例举
    附3:湖南师大音乐学院课程例举
后记

四、自学考试应试四大秘籍(论文参考文献)

  • [1]教育生活中的身体呈现 ——中小学教师的身体社会学考察[D]. 陈南.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2]中学物理学科整合的初步研究[D]. 廖路华. 广西师范大学, 2015(05)
  • [3]明清以来苏州汪氏家族与社会变迁[D]. 陈加林. 上海师范大学, 2013(05)
  • [4]新中国日语高等教育历史研究[D]. 伏泉.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3(08)
  • [5]内尔·诺丁斯关怀教育理论述评与启示[D]. 侯晶晶. 南京师范大学, 2004(01)
  • [6]自学考试应试四大秘籍[J]. 林文东. 考试(自考版), 2004(01)
  • [7]高等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 李晶. 湖南师范大学, 2010(09)

标签:;  ;  ;  ;  ;  

参加自学考试的四个秘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