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不要元帅的思想

毛泽东不要元帅的思想

一、由毛泽东不要大元帅军衔想到的(论文文献综述)

邹琪[1](2018)在《朱德研究史》文中研究表明“朱德研究史”的研究对象是朱德研究,是朱德研究的发展史。朱德研究,是研究朱德一生历史的研究成果,对朱德生平和思想的研究都是朱德研究。本文对朱德研究进行学术史的回顾与梳理,力图按照学术史本身的线索,来展现朱德研究的全貌。国内外目前都还没有“朱德研究史”的专着出版,这是朱德研究和中共党史史学史研究中的空白。本文以朱德研究为研究对象,旨在对从20世纪20年代至2016年的朱德研究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总结,并探析朱德研究中的经验教训和规律,形成一部整体性的“朱德研究史”,希冀拓宽朱德研究的领域,弥补国内外朱德研究中的不足,这使本文的研究在学术上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对朱德研究进行研究时,在纵向上,按时间顺序分析朱德研究产生、发展和成熟的过程,总结朱德研究的规律和经验教训;横向上,在特定空间、特定历史时期内,分析朱德研究的成果,主要是朱德研究的代表作,对其特点、内容、得失进行理论分析。对每个时期的朱德研究,先概述其研究背景、总体状况,再对代表作进行个案研究,分析其内容、研究方法和成就,最后总体评述,总结这一时期朱德研究的经验教训。按此研究思路,本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绪论,朱德研究概述。阐明研究的对象和意义,对朱德研究的学术史进行梳理,分析朱德研究的现状,介绍文章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研究框架、创新之处及研究意义,界定“朱德研究史”一些概念。第一章评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朱德研究(1920.8-1949.9)。这一阶段是朱德研究的萌芽时期。国外对朱德的研究,最早的主要散见于西方记者的着作。国内的朱德研究发轫于20世纪20年代初,主要是一些关于朱德实践活动的报道,如朱德领导红军的报道等。国内最早公开发表的关于朱德的文字,目前可查的是《简州顾品珍等来电》(《申报》1920年8月13日)。这一时期朱德研究的成果主要是报刊上发表的文章,20世纪30、40年代,研究朱德的专着开始出现,有关朱德传记的各种书籍广泛流传,如《朱德传》、《西战场的主将朱德》等。外国记者的着作中,影响较大的有《西行漫记》、《续西行漫记》、《北行漫记》等。这些国外的研究成果尽管不是朱德的传记,但都有专门的章节介绍朱德的生平和轶事,是研究朱德的珍贵资料。第二章评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的朱德研究(1949.10-1978.12)。这是朱德研究的初步发展和曲折停滞时期。这一时期研究朱德的书籍开始较多地出版,大都是记述朱德崇高品德和传奇故事以及回忆性的作品。香港和台湾也出版了研究朱德的着作,如吴起、孟超的《红色人物论》、章民的《朱德》等。“文化大革命”时期,受极“左”路线和个人崇拜的严重影响,朱德研究陷于停滞,甚至倒退。从“文革”结束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只出版了少量的回忆性的着作。艾格妮丝·史沫特莱的《伟大的道路——朱德的生平和时代》,以非常生动、细腻和隽永的笔触,刻画了一个无产阶级革命家栩栩如生的形象,在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这一时期最重要的代表作。第三章评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朱德研究(1978.12-2016.12)。这是朱德研究走向成熟和继续发展时期。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政治路线和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朱德研究开始走向深入,大量有学术价值和研究价值的着作不断涌现,最有代表性的是《朱德年谱》和《朱德传》的出版。这一时期香港和台湾朱德研究的代表作是顾则徐的《永远的共军总司令:朱德》。这些研究成果,从朱德不同时期的生活片段到朱德传记的出现,从朱德生平介绍到朱德思想研究,使朱德研究走向成熟并继续发展,为朱德研究史的研究奠定了基础。这一时期关于朱德研究的学术活动比较活跃且规模较大,如:1986年12月的“全国纪念朱德诞辰100周年学术讨论会”、1991年12月的“纪念朱德诞辰105周年全国朱德学术讨论会”、1993年7月的“全国朱德学术讨论会”、1996年12月的“纪念朱德诞辰110周年全国朱德生平与思想研讨会”、2006年12月“纪念朱德同志诞辰120周年学术研讨会”、2015年6月的“朱德与抗日战争学术座谈会”、2016年4月的“纪念朱德总司令诞辰130周年论坛”、2016年8月的“一战成名——朱德与护国战争学术研讨会”、2016年12月的“朱德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学术研讨会”等。这些学术活动积极推动了朱德研究的深入,反映了朱德生平和思想研究的基本趋向,使朱德思想生平研究跨入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新阶段。第四章评述2006-2016年朱德研究的新进展。从朱德诞辰120周年以来,学术界从多角度、多方面、多层次对朱德的生平、思想以及对中国革命与建设的贡献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较为全面地反映了朱德研究的水平和现状。朱德研究取得了新突破,呈现出鲜明的特点。结语,总结90多年朱德研究的经验教训,对朱德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对今后的朱德研究进行展望。本文在研究过程中,运用历史研究方法、辩证分析方法和比较研究方法,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经历了 90多年发展的朱德研究的成果和研究过程进行梳理和评述,对“朱德研究”进行研究,总结朱德研究的规律,为今后的朱德研究提供启示和借鉴,以推动朱德研究的进一步深入。通过研究,提供关于朱德研究成果的详实资料,使人们明辨资料的正误优劣,以正确的历史资料和思想资料,更好地学习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崇高精神、优秀品德,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周少华[2](2016)在《非理想性结局(下)——“陈粟配”分分合合大揭秘》文中研究表明首战失利,金门损兵折将;急躁轻敌,登步埋骨千余。将军跃马不言败,整饬三军欲攻台。朝战骤起,首选者抱病,主席难点将,复仇蒋匪失良机;擢入总参,厚道人不察,老帅生误会,良谋反而成罪愆。防长因"隙"批总长,主席因"权"冷爱将。揭发会,必成一语惊四座;写检讨,贤妻好心办"坏事"。庐山本可绝地反击,君子怎屑"还施彼身"?陈毅提亲,楚青应允,老搭档忽变亲家翁;出言不逊,大闹朝堂,耿大帅结怨"四人帮"。最后军礼,盖棺一笑!是非功过,自有定论。

郭海燕[3](2015)在《粹红(第一部)——陈毅粟裕铁血诗情录》文中认为第一节南昌风雷震大地一一九二六年的前夜,华夏大地国无宁日:在西方列强环伺下,接替晚清政府的北洋军阀统治已近崩溃,全国大小军阀彼此混战,野荒民散。一九二四年一月,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国民党在广州举行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中国国民党与中国共产党开始首度合作。在苏联帮助下,国民党组建以蒋介石为校长的黄埔军校——风起于青苹之末,这所以"亲爱精诚"为校训的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从此为中国革命培养、输送着大批军

翟明煜[4](2014)在《国家主席制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国家主席制度是我国宪法中的一项较为独特的制度设计,这项制度关系到我国整个国家机构的权力分配与运作。作为一种独特的国家元首模式,国家主席制度在中国有着深厚的历史发展背景和广阔的未来发展空间,1982年宪法制定实施以来,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发展,国家主席制度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成为了具有实权的国家元首。本文的研究旨在通过对国家主席制度的探讨,为中国国家元首制度和政体模式的选择提供一定的指引和参考。整篇论文包括绪论、正文、结语三个部分。绪论主要是对本文的选题背景、研究现状和研究方法进行一些介绍,并简要地辨析了与国家主席相关的概念。正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主要介绍了新中国建国以前中国的国家元首制度,主要是分析了中国古代的皇帝制度以及清末民初时期中国在国家元首制度方面的选择和变化。中国的皇帝制度是中国在农业社会形成的一种带有宗法色彩的专制集权的君主制度,该制度在古代中国发挥了一些维护社会稳定、提高行政效率等方面的作用,但是在近代社会以来由于其始终无法解决权力滥用和皇权交接两大关键问题,因此陷入溃败。清末民初曾经对皇帝制度进行了有限的改造,尝试了君主立宪政体,但是亦遭遇失败。民国建立之初,中国在政体模式的选择上,经历总统制和内阁制的轮换,由于各种原因亦没有成功,在民主转型过程遭遇了重大挫折。第二章主要介绍了1954年宪法所设计的国家主席制度。首先是对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中的主席进行了分析,指出中国建国以来的国家元首都是单一元首制,并以朝鲜战争的决策为例,分析了国家元首的权力运作情况。在介绍1954年宪法所设计的国家主席制度时,重点探讨了宪法草案初稿中的国家主席设计。宪法中的国家主席制度在“文革”中被废除,并因是否设立继续国家主席产生了重大的争论。1982年宪法恢复设立了国家主席制度,本文就恢复国家主席制度的原因、变化及性质进行了分析。第三章主要探讨了国家主席的职权。在第一节中首先明确了“三位一体”制是当代中国的宪法惯例,对于中国的稳定和发展具有显着的优点。在“三位一体”制下,国家主席的权力不断扩张,重新塑造了中国的宪法权力框架。第二节着重分析了宪法文本中的国家主席职权,主要是法律公布权、任免权和外交权。第三节探讨了国家主席与其他国家机构之间的关系,就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而言,本文认为国家主席应当向其负责并报告工作。就与国务院的关系而言,国家主席与国务院总理的权力基本表现为此消彼长的关系,现阶段国家主席的权力处于上升状态。第四章主要探讨了国家副主席制度及权力交接的问题。第一节中主要介绍了中国古代的权力交接的模式、经验及教训;第二节中探讨了中国国家副主席制度的历史变迁、制度优势及国家副主席的兼职问题。第五章主要探讨了国家主席制度的发展与完善。第一节主要分析了国家主席权力处于扩张趋势的原因,外交领域的日趋活跃、大众媒体的聚焦以及各种中央工作领导小组的设立都不断扩大了国家主席的政治权威和实际权力;第二节探讨了目前情况下对于国家主席权力的限制因素,指出存在宪法法律上的正式限制及非正式限制,但是非正式的限制作用更大一些。第三节探讨了国家主席制度和民主转型的问题。

郝诗楠[5](2014)在《1949年以来中国军政关系的变迁与稳定》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以邓小平为核心的革命精英型领袖走下政治舞台,中国的军政关系已经难以被视为一种“共生型关系”。因此在以技术专家为主的政治家群体上台前后,观察者们纷纷对他们是否能保证军队受控表示担忧和质疑,有人还认为中国将面临着军队颠覆现有政治秩序甚至是军事政变的风险。然而,这种状况在现实中却没有发生。出乎许多人意料的是,从1989年至今,中国的军政关系已经保持了二十余年的稳定状态。本文很大程度上是由这种中国军政关系“既发生了变迁又保持了稳定”的现象所驱动。为了解释这一现象,本文提出了一个以行动者为起点的分析动态变迁的框架。而在其中,源自政治精英改变或维持政治结构偏好的“威胁感知”是决定军队发展逻辑和军政关系形态的关键。1949年建国之后,毛泽东逐渐构建起一种“革命政治结构”,并基于此提出了一种“大战将临”的威胁感知。由此,军队发展逻辑被修正为“政治挂帅”,并强调人力与革命经验在军队发展和未来战争中的作用。此时的中国军政关系是一种革命精英与“人力-经验型”军队的关系,其基础时共同的革命经历与“革命任务”。“文革”的爆发使得这种军政关系形态在军队地位提升和社会政治的军事化中得到了强化。在毛泽东逝世后,邓小平将毛时代的政治结构修正为“日常政治”,并相应地修正了威胁感知。在“大战打不起来”以及“局部战争”的语境下,军队转变了发展逻辑,“现代化”被重新以及。在另一方面,在新的威胁感知之下,邓利用自己的权威与能力,启动了“制度变革优先”的军队改革战略,此即为中国军政关系形态转变的滥觞。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后,技术专家型政治家接续了邓小平的军队改革战略。不过,他们在维持日常政治结构的基础上微调了威胁感知,通过强调与发达国家的军事差距,确立了科技导向型的军队发展逻辑。在这一逻辑之下,中国军队启动了“资本密集化”与“知识密集化”转型,并逐步形成了一种技术专家型政治家与“资本-知识型”军队之间的新型军政关系形态。而这种理性化关系中所暗含的分工与互赖因素便是后邓小平时代军政关系稳定性的来源。

肖伟俐[6](2013)在《我们的“老实人”父亲罗荣桓》文中研究表明罗荣桓元帅是十大元帅中最早陨落的将星,是我军最早实施"支部建在连上"的实践者,是唯一一个政工干部出身的元帅,是唯一一个在国内上过大学的元帅。生活中的罗荣桓性格比较内向,爱读书,喜书法,不抽烟,不喝酒,不题词,不爱照相,生活严谨,宽厚待人,忠实家庭。罗荣桓少年时的理想是当一名建筑工程师。他教育孩子讲的最多的一句话是:不能忘本。他对孩子们做事的要求

岳奎[7](2012)在《革命与执政之间:中共第八届中央委员会研究》文中提出党的第八届中央委员会是新中国成立后产生的第一届中央委员会,也是中国共产党从一个“革命党”走向“执政党”后选举产生的第一届中央领导集体。这届由大量革命家组成的中央委员会,在推进党的建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呈现出明显的“革命性”特征,这既与当时的党情有关,也与党的中央领导成员结构特点有关。这届在“革命”与“执政”之间徘徊的中央委员会,在探索“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以及“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具体实践中,既有实践上的创举,也有理论上的重要突破,并形成了新中国成立后三十年间党进行自身建设和领导人民探索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最为蔚为壮观的社会现代化图景。但是,八届中央委员会最终没能挣脱“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樊篱,并在探索党的建设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逐步走上了“文化大革命”的道路。这其中既有八届中央委员会领导人毛泽东、刘少奇等人的个人原因,也有八届中央委员会集体的责任,更有党的中央委员会组织架构、运行机制等方面的因素。历史证明,党的第八届中央委员绝大多数成员都站在斗争的正确方面,是一届经受了考验的中央委员会。本研究第一章梳理了无产阶级经典作家探索中央委员会建设和八大前党对中央委员会建设的探索,第二章考察了八届中央委员会的产生过程、成员结构、组成特点,其显着的“革命家”领导集体特质以及所具有的特殊的军人群体意识和群体品格,分析了八届中央委员会的结构特点及其履职目标。第三章到第六章则分别论述了八届中央委员会在履职期间,对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和外交等方面的积极探索,指出其中取得的重要成绩和存在的不足,并据此勾勒出八届中央委员会的执政思维、执政逻辑和执政方略以及八届中央委员会的组织特点、组织结构对其执政逻辑、执政绩效的影响。第七章则重点论述了八届中央委员会与“文化大革命”的关系,得出了八届中央委员会由于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以及“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认识的偏差,导致了其在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外交等活动以及党自身建设特别是党的中央领导体制建设方面的失误,最后发展到用“政治运动”和“革命手段”来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和进行党的建设的地步,并形成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发展逻辑,又加之八届中央高层在“什么是社会主义”、“怎么建设社会主义”以及“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和“文化大革命”方面的分歧,最终导致了“文化大革命”的爆发。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无论是对党中央领导集体还是对中央委员会的领导体制、运行机制等等,都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和破坏。第八章在理性评估八届中央委员会执政绩效的基础上,对八届中央委员会自身建设的经验和执政经验进行了科学总结,得出了中央委员会应当依法执政,根据世情、国情、党情与时俱进,建立民主决策机制,强化对中央领导集体的监督机制建设,建立起中央委员会的防错纠错机制以及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提高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么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等重要理论和实践问题的认识等重要结论。党的中央委员会是党的全国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党的最高权力机关,认真总结党的第八届中央委员会自身建设和执政经验,对当下中央委员会的建设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理论意义。

王言法[8](2011)在《近代中国高等教育与社会的嬗变》文中指出近代开端时的中国仍然处于封建专制社会,自足自给的自然经济占社会主导地位,政治制度腐败,社会经济、科技、军事十分落后。高等教育仍处在古代教育阶段。中国一千多年的封建社会的教育,在科举制度的左右下,始终以儒家学说作为教育的核心内容,这种教育尽管对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民族的融合与国家的统—,起到了很大作用,但是由于几乎没有其他文化思想和科学教育的成分,因而没有培养出大批的推动社会变革的思想家、政治家和科学家。教育落后是中国封建社会政治和科学技术固步自封和落后的重要根源。中国近代高等教育从西方引进时,西方英法德的近现代高等教育已经发展了近200年。高等教育为这些国家培养了大批的思想家、政治家和科学家,极大地推动了社会变革,这些国家得以最先步入资本主义社会,完成了工业革命,实现了国家的强盛。先进的高等教育是这些国家走向强大的重要前提和原因。鸦片战争以后,在“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的推动下,清政府内部一批受过经世之学教育和熏陶的有识之士,掀起了一个谋西学图自强的洋务运动。洋务派为办洋务创办的新式学堂,不仅直接服务和推进了洋务运动的开展,重要的是它变革了中国传统教育,开辟了中国近代教育,同时传播了西方近代科学技术,培养造就了中国近代早期的科技人才,在神州大地上衍生了新知识、新人才、新观念,这些新的变化为中国社会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为了挽救民族危机,十九世纪末,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一批具有政治头脑、忧国忧民的知识分子发动了维新变法运动。维新派通过创办新学堂等途径,培养和锻炼了维新运动的先锋和骨干,壮大了维新派的中坚力量,依靠他们发动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政治改革运动,促成了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具有深远影响的社会变革。在二十世纪初清末新政的推动下,中国的留学生教育快速发展,培养了以孙中山、黄兴等为代表的一大批具有民主主义思想的民主革命领袖和骨干,逐渐形成了一股强大的政治力量。为了改变中国的命运,以留学生为先锋和中坚的知识分子们开辟了民主革命的道路,发动了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腐败的封建制度,成立了以知识分子为领导主体的中华民国政权,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道路,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千年巨变。1917年,经教育家蔡元培改革后的北京大学旋即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它把新文化、新思想与爱国思想的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将北京大学的学生培育成为具有新的特点和气质的知识分子,北大由此成为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五四爱国运动的策源地。五四运动改变了新文化运动的方向,也改变了民主革命的性质,中国迎来了一个新时代的曙光。1924年,孙中山为了实现三民主义,与共产党合作建立了黄埔军校。国民党依托黄埔军校师生建立了校军,进而建立了国民革命军,不仅取得了北伐的胜利,还统一了中国,巩固了民国新政权。蒋介石还依靠黄埔师生的骨干和中坚力量建立和巩固了其军事统治集团。几乎伴随着近代中国始末的教会大学是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的创立和发展,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教育,特别是二十世纪上半期的崛起,不仅有力地推进了中国的教育近代化,而且为中国培养了大批的社会转型的现代化人才,为中国的教育、科学、文化发展做出很大的贡献,一定程度上推进了近代中国的社会变革。二十世纪初,以北京大学为代表的高等院校充当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先锋和桥梁,李大钊和陈独秀为代表的最早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依托大学在中国大地上传播了马克思主义。接受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于1921年创立了中国共产党,成为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核心力量。高等教育为共产党早期培养了众多的政治家、战略家和军事家,他们从1927年开始逐渐构成了共产党高层的政治领导核心和军事统帅,不仅找到一条实现中华民族独立与解放的正确道路,而且推动新民主主义革命运动不断发展。近代中国社会的高等教育经过一个世纪的大发展,由近代高等教育发展到了现代高等教育。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的发展不仅带来了社会思想、政治的大变革,还为社会培养了一批又一批高素质的科学家和各行各业的现代化人才,他们带动近代中国的现代科学技术从无到有并在许多科学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依靠它所培养的大量现代化人才,有效地推动了近代中国的经济、科学等的发展,奠定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基础。现代大学引领了中国近代社会科技、经济现代化。中国共产党从创立之日就重视革命的人才培养,对于教育在革命中的重要性有着充分的认识,为此,中国共产党创立和发展了自己的独成体系的高等教育,为各个时期的革命斗争培养了大批的骨干和中坚力量,依靠他们得以正确贯彻共产党的正确路线、方针、政策,广泛组织、发动和领导群众,最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一个世纪近代中国高等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科技等嬗变的关系充分说明,高等教育对于社会发展具有先导作用,是社会进步与发展的嚆矢。近代高等教育对于社会发展的先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革命思想的先锋和桥梁作用,二是政治运动的先锋作用,三是科学技术的孕育和引领作用,四是经济发展的先驱作用。

傅建文[9](2010)在《天下谁不识黄埔》文中研究说明在中外古今的历史上,有那么几所世界着名的军校,但也就仅仅那么几所。所谓着名,大抵具备了两个最显要特征:一是在历史上具有突出的地位,二是培养出了很多出类拔萃并改变了历史进程的优秀军事和政治人才。

王树增[10](2009)在《解放战争》文中认为过去读作家的《朝鲜战争》和《长征》,被残酷的真实震撼过,为巨大的牺牲沉痛过,让史诗般的理想激励过,而今读《解放战争》,想六十年前,骨肉与炮火齐飞,鲜血共朝霞一色,又会有怎样的感动?

二、由毛泽东不要大元帅军衔想到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由毛泽东不要大元帅军衔想到的(论文提纲范文)

(1)朱德研究史(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研究对象和研究意义
    二、学术史梳理及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框架、方法及创新之处
第一章 萌芽时期(1920.8—1949.9)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报刊中关于朱德生平思想的报道
        一、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7.7—1937.7)
        二、抗日战争时期(1937.7—1945.8)
        三、解放战争时期(1945.8—1949.9)
    第三节 中外记者笔下的朱德
        一、任天马《活跃的肤施》
        二、埃德加·斯诺《西行漫记》
        三、尼姆·威尔斯《续西行漫记》
        四、哈里森·福尔曼《北行漫记》
    第四节 早期的朱德传记
        一、陈德真《朱德传》(第2版)
        二、张寒青《西战场的主将朱德》
        三、绍源《朱德自传》和张尚志《朱德与红军》
第二章 初步发展和曲折停滞时期(1949.10—1978.12)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王安娜《中国——我的第二故乡》
    第三节 《红旗飘飘》和《星火燎原》
    第四节 艾格尼丝·史沫特莱《伟大的道路——朱德的生平和时代》
第三章 走向成熟和继续发展时期(1978.12-2016.12)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刘白羽《大海——记朱德同志》
    第三节 朱敏《我的父亲朱德》
    第四节 赵鲁杰《朱德兵法与韬略》
    第五节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朱德年谱(1886—1976)》(新编本)
    第六节 金冲及主编《朱德传》
    第七节 2006—2016年朱德研究的新进展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4)国家主席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本文的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本文的选题背景与研究现状
        二、研究国家主席制度的意义
        三、研究方法
    第二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与辨析——国家元首与国家主席
        一、国家元首概述
        二、我国宪法中“国家元首”和“国家主席”的争论
第一章 新中国建国以前的国家元首制度
    第一节 中国古代的国家象征——皇帝制度
        一、“皇帝”名称的由来
        二、皇帝制度的功能
        三、皇帝制度的衰败
    第二节 清末民初时期在国家元首制度上的探索
        一、最初的试验——《钦定宪法大纲》对皇帝制度的改造
        二、回光返照——《十九信条》对皇帝制度的最后挽救
        三、新的探索——民国初年总统制与议会内阁制之争
第二章 国家主席制度的历史变迁
    第一节 《共同纲领》下的国家元首
        一、中央人民政府主席——集体元首还是个人元首?
        二、战争权与朝鲜战争的决策
    第二节 1954年宪法与国家主席制度的建立
        一、关于国家主席名称的考察
        二、1954年宪法草案(初稿)中的国家主席制度
        三、1954年宪法中的国家主席制度
    第三节 国家主席制度的废除
        一、从一则“批示”看国家主席制度的废除
        二、关于是否设立国家主席的争论
    第四节 国家主席制度的恢复与重建
        一、邓小平关于1982年宪法的构想
        二、1982年宪法中国家主席制度的设计
第三章 国家主席的职权
    第一节 “三位一体”制下的国家主席
        一、“三位一体”制与宪法惯例
        二、“三位一体”制下国家主席的职权范围与特征
    第二节 宪法文本中的国家主席职权
        一、公布法律
        二、任免权
        三、外交权
        四、其他职权
    第三节 国家主席与其他国家机构之间的权力关系
        一、国家主席与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之间的关系
        二、国家主席与国务院之间的权力关系
第四章 国家副主席制度与制度化的权力交接
    第一节 中国古代最高权力交接的制度与经验
        一、禅让制
        二、世袭制
        三、中国古代权力交接的经验和教训
    第二节 我国宪法中的国家副主席制度
        一、国家副主席制度的历史变迁
        二、1954年宪法与1982年宪法在国家副主席制度上的文本差异
        三、现时国家副主席制度的利弊分析
        四、我国国家副主席和美国副总统的比较
        五、有关国家副主席的兼职问题
第五章 国家主席制度的发展与完善
    第一节 国家主席的权力扩张趋势
        一、外交领域日趋活跃
        二、宣传媒体聚焦
        三、国家安全委员会的设立
    第二节 国家主席的权力限制探讨
        一、对国家主席权力的宪法限制
        二、对国家主席权力的非正式限制
    第三节 国家主席制度与民主转型
        一、国家主席产生模式的变化
        二、国家主席与国务院总理的权力消长
结语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后记

(5)1949年以来中国军政关系的变迁与稳定(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在中国政治研究中“找回军人”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问题
        二、研究对象的界定
        三、研究的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军队、军政关系与中国案例
        一、军政关系研究概览:西方与中国
        二、军政关系文献中的中国案例
        三、现有文献对本文研究问题的三种可能回答
    第三节 研究假设与研究途径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
        一、文献分析法
        二、访谈法
    第五节 行文逻辑
第一章 中国军政关系的分析框架
    第一节 中国军政关系的枢纽:党军关系及其维系机制
        一、组织与职位:军队党组织、政治主官与政治工作机关
        二、过程:军队的政治工作
    第二节 中国军政关系的变迁:结构与行动者
        一、政治结构的变迁
        二、政治行动者的代际更替
    第三节 基于“威胁感知”模型的分析框架
        一、“结构化”的行动者视角
        二、政治精英的“威胁感知”模型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毛泽东与革命政治漩涡中的解放军
    第一节 共产党、军队与毛泽东:1949年以前
    第二节 革命政治结构与毛泽东威胁感知的嬗变
        一、毛泽东的威胁感知及其嬗变
        二、威胁感知的嬗变的政治结构因素
    第三节 “人力-经验型”军队的形成
        一、军队发展逻辑的抉择
        二、政治挂帅下的“人力-经验型”军队
    第四节 社会政治军事化的“准战时体制”
        一、军队政治地位的再度跃升
        二、“国防是一个拳头!”
        三、“文革”中军队的“全面接管”
        四、邓小平及其“流产的”整顿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邓小平“制度变革优先”的军队改革战略
    第一节 邓小平的再崛起与中国政治结构的变迁
        一、革命政治结构的衰落与邓小平的再崛起
        二、政治结构的“范式转换”
    第二节 威胁感知的修正与军队改革的战略选择
        一、邓小平对威胁感知的修正
        二、军队改革的必要性、顺序设定与战略选择
    第三节 “制度变革优先”的军队改革战略
        一、军队的“去文革化”
        二、军队的组织再造
    第四节 军队改革的政治风险控制
        一、基于邓小平个人权威的军队高层团结
        二、日常政治结构下的机会与补偿
    第五节 时序的意义:兼代本章小结
第四章 技术专家型政治家的崛起与军政关系的转型
    第一节 新政治家群体及其威胁感知
        一、技术专家型政治家的崛起
        二、政治结构的延续与威胁感知的微调
    第二节 迈向“资本-知识型”军队
        一、科技导向型军队发展逻辑的确立
        二、军队的资本密集化转型
        三、军队的知识密集化转型
        四、军队内部结构的转变
    第三节 军队任务聚焦与新关系纽带的形成
        一、解放军的“外向化”(Externalization)
        二、新关系纽带的形成与中国军政关系的理性化
        三、军政关系转型中的党-军关系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第一节 本文的研究发现
    第二节 本文研究发现的理论与实践意涵
    第三节 本文的不足与未来的研究议程
参考文献
后记

(7)革命与执政之间:中共第八届中央委员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缘起与选题意义
    二、研究视角与研究方法
    三、研究综述与研究品格
    四、主要概念与框架结构
    五、可能创新与努力方向
第—章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八大前党对中央委员会建设的探索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中央委员会建设的探索
        (一) 马、恩对中央委员会建设的积极探索
        (二) 列宁对俄共中央委员会建设的积极探索
        (三) 斯大林与苏共中央执政模式
    二、八大前党对中央委员会建设的探索
        (一) 一届至四届:中央委员会建设的初步探索时期
        (二) 五届至七届:中央委员会建设的进一步发展时期
第二章 中共第八届中央委员会概述
    一、八届中央委员会的产生与人事调整
        (一) 产生的背景
        (二) 指导思想
        (三) 产生的原则
        (四) 正式选举及结果
        (五) 重要人事调整
        (六) 主要会议
    二、八届中央委员会的人员结构及特点
        (一) 结构分析
        (二) 显着特点
    三、八届中央委员会的履职目标与愿景
        (一) 发展经济,改善民生
        (二) 扩大民主,健全法制
        (三) 加大投入,繁荣文教
        (四) 和平共处,大国外交
        (五) 加强党建,提高能力
第三章 第八届中央委员会与经济发展
    一、冒进与保守之间
        (一) 八大对经济建设的主张
        (二) 反冒进的努力
        (三) 对“反冒进”的批评
    二、跃进和跃退之间
        (一) 主线:政治与业务的分歧
        (二) “积极平衡论”与“大跃进”
        (三) 政治的臆想:人民公社
        (四) 国民经济“大跃退”
    三、调整和提高之间
        (一) 调查研究年的成效
        (二) 政治与业务的博弈
        (三) 卓有成效的调整
    四、繁荣与危机之间
        (一) 1966年的繁荣
        (二) 经济发展政治化
第四章 第八届中央委员会与政治发展
    一、从革命党到执政党
        (一) 领导体制的改革与发展
        (二) 民主制度的完善与破坏
        (三) 党代表常任制的实施与夭折
        (四) 党内监督体系的加强与瘫痪
        (五) 干部制度的发展与变异
    二、政党制度的完善与破坏
        (一) 现代化的社会动员:多党合作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二) 从团结到斗争:对民主党派的性质认定
        (三) 统一战线的分合:八届中央委员会的纠“左”与反弹
        (四) “文革”对多党合作制度的破坏
    三、政治体制的发展与变异
        (一) 人大职能的履行与丧失
        (二) 政协功能的发展与弱化
        (三)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完善和强化
第五章 第八届中央委员会与思想文化发展
    一、探索的时代背景
        (一) 思想文化探索的背景
        (二) 人员结构特征的影响
        (三) 八大的基本主张
    二、从“双百”到反右
        (一) “双百方针”的提出
        (二) 整风运动的开展
        (三) 反右派斗争及其扩大化
    三、知识分子难题
        (一) 知识分子定位的转换
        (二) 内部分歧的出现
        (三) 反复与歧义
    四、“社教运动”不归路
        (一) 思想文化“现代化”
        (二) “社教运动”的开展
        (三) 文艺和学术领域的过火批判
        (四) 从思想文化“现代化”到“革命”
第六章 八届中央委员会与中国外交
    一、外交政策的理论与脉络
        (一) “一边倒”外交政策的坚守与放弃
        (二) “两条线”外交战略的提出与贯彻
    三、外交实践的理路与实效
        (一) 和平外交方针的再次确认
        (二) 和平共处外交政策的偏离
        (三) 革命化外交政策的确立
        (四) 八届中央内部处理对外关系的不同风格及影响
第七章 第八届中央委员会与“文化大革命”
    一、社会主义建设和执政党建设探索的失误
        (一) 经济建设的“三面红旗”
        (二) 政治发展的“以阶级斗争为纲”
        (三) 思想文化领域的“灵魂革命”
        (四) 外交领域的“反帝”、“反修”
        (五) 从党内民主到个人专断
    二、“文化大革命”的帷幕升起
        (一) 学术“罢官”与政治“罢官”
        (二) 《二月提纲》与文化战线“革命”
    三、“文化大革命”的全面发动
        (一) 号角吹响:《五·一六通知》
        (二) 以集体的名义:八届十一中全会
        (三) 推向纵深:八届十二中全会
第八章 八届中央委员会执政绩效评估与经验启示
    一、绩效评估
        (一) 经济发展考察
        (二) 政治发展评估
        (三) 思想文化分析
        (四) 外交实践考量
    二、经验启示
        (一) 中央委员会要依法执政
        (二) 中央委员会要与时俱进
        (三) 中央委员会要民主执政
        (四) 中央委员会要强化监督
        (五) 中央委员会要防错纠错
        (六) 中央委员会要加强学习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及主持的课题
后记

(8)近代中国高等教育与社会的嬗变(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目的及意义
    二、学术综述
    三、研究理论与方法
    四、文章框架
    五、创新点与不足
    六、高等教育概念界定
第一章 近代开端时的中国社会和高等教育状况
    一、近代开端时的中国社会状况
    二、中国古代高等教育及其社会影响
第二章 中国近代高等教育产生时之西方高等教育
    一、西方近代高等教育的渊源
    二、西方高等教育发展状况
    三、西方高等教育的社会作用及影响
第三章 兴西学办洋务图自强
    一、新的思潮涌动
    二、一座书院与一场改革运动
    三、兴新学孕育新生机
第四章 维新派办学堂促维新
    一、对洋务教育的反思
    二、教育维新思潮冲击旧的教育制度
    三、办学堂培育维新人才
    四、维新教育与维新运动之互动
第五章 留学生教育助推民主革命
    一、清末新政推动留学生教育勃兴
    二、留学生教育造就民主革命领袖
    三、留学生兴起民主革命思想浪潮
    四、留洋知识分子掀起民主革命风暴
    五、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建立民国政权
第六章 北京大学的革新推动新文化和五四运动
    一、新式知识分子发起新文化运动
    二、北京大学之革新
    三、北大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
    四、北大成为五四爱国运动策源地和指挥部
第七章 国民党创建黄埔军校巩固新政权
    一、为建国民革命军创建黄埔军校
    二、革命军对于巩固国民党新政权之作用
第八章 教会大学推进中国近代社会变迁
    一、教会大学的创立与发展状况
    二、教会大学推进中国高等教育近代化
    三、教会大学推进了中国近代科技进步
    四、教会大学培养中国社会转型人才
第九章 高等教育促动新民主主义革命运动发展
    一、以北京大学为代表的高校传播马克思主义
    二、共产主义知识分子创立中国共产党
    三、知识分子革命家与军事家铸就革命之栋梁
第十章 现代大学引领近代社会科技与经济现代化
    一、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发展步伐
    二、新型知识分子引领科学技术现代化
    三、高等教育驱动社会经济现代化
第十一章 共产党创办高等教育推动革命胜利
    一、共产党充分认识教育对于革命之重要性
    二、创办高等教育培养骨干力量推动革命胜利
第十二章 结论——高等教育对于社会发展具有先导作用
    一、革命思想的先锋和桥梁作用
    二、政治运动的先锋作用
    三、科学技术的孕育和引领作用
    四、经济发展的先驱作用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学价论立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10)解放战争(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青春作伴好回乡
    年纪愈大愈不愿意洗脸
    青春作伴好还乡
    闯关东
    此山是我开, 此树是我栽
    “活着的最伟大的美国人”
    狭隘的关门主义
第二章最大多数万岁
    四平之战
    中原突围
    河网地带
    古老的中国战术和漂亮的美国帽子
    最大多数万岁
    和平已经死了
第三章哀莫大于心死
    奇寒中的呐喊
    哀莫大于心死
    农民厌恶马师长
    姑嫂二人忙点灯
    囊形地带和中枢安全
第四章战场的腰部
    胡宗南:为人民服务处
    孟良崮
    黄土沟壑
    战场的腰部
    夏季攻势
第五章破釜沉舟
    共产党是否失败了?
    战略反攻
    破釜沉舟
    领导爬起来
    “共军北渡黄河公算最大”
第六章朗照边区胜利花
    “打他三个钟头再走不迟”
    半岛之争
    朗照边区胜利花
    打倒蒋介石才有饭吃
    瑟瑟秋风中的反腐与作战
    “他们未必愿意永久打仗”
第七章“凡同情共军者请退出去!”
    陈诚末路
    卫立煌:“我参加共产党好吗?”
    国民大会
    沉重的门板
第八章把汉江变成内河
    烽烟起洛阳
    只准活着打下去, 不准活着退下来
    泾渭河谷
    把汉江变成内河

四、由毛泽东不要大元帅军衔想到的(论文参考文献)

  • [1]朱德研究史[D]. 邹琪. 扬州大学, 2018(12)
  • [2]非理想性结局(下)——“陈粟配”分分合合大揭秘[J]. 周少华. 今古传奇(单月号), 2016(02)
  • [3]粹红(第一部)——陈毅粟裕铁血诗情录[J]. 郭海燕. 芳草(小说月刊), 2015(Z1)
  • [4]国家主席制度研究[D]. 翟明煜. 武汉大学, 2014(06)
  • [5]1949年以来中国军政关系的变迁与稳定[D]. 郝诗楠. 复旦大学, 2014(01)
  • [6]我们的“老实人”父亲罗荣桓[J]. 肖伟俐. 名人传记(上半月), 2013(08)
  • [7]革命与执政之间:中共第八届中央委员会研究[D]. 岳奎. 华中师范大学, 2012(12)
  • [8]近代中国高等教育与社会的嬗变[D]. 王言法. 山东大学, 2011(12)
  • [9]天下谁不识黄埔[J]. 傅建文. 神剑, 2010(02)
  • [10]解放战争[J]. 王树增. 当代, 2009(04)

标签:;  ;  ;  ;  ;  

毛泽东不要元帅的思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