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增长的背后_(上)

高速增长的背后_(上)

一、在高速增长的背后_(上)(论文文献综述)

陈亮东,邓迎[1](2022)在《广西西江内河港口集装箱运营现状、问题及对策》文中研究表明自西江黄金水道建设启动以来,广西壮族自治区(以下简称"广西区")西江内河港口集装箱运输发展迅速。然而在高速增长的背后也存在不少问题,影响了未来西江集装箱码头的可持续发展。对此,笔者分析西江集装箱运营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一、西江内河港口集装箱运营现状1.西江黄金水道概况2014年7月,国务院批准实施《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珠江-西江经济带建设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广西区党委政府为加快落实国家战略出台了《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广西实施意见》指出,

赵璐[2](2021)在《中国沿海地区经济增长与海洋污染的内在联系测度》文中研究说明海洋为我国沿海地区经济发展释放了巨大红利,沿海各省市越来越重视利用海洋发展经济。但在中国经济社会蓬勃发展的背后,当前我国沿海地区海洋生态环境面临着资源减少、海域环境污染等重重压力。因此,研究中国沿海地区经济增长与海洋污染的内在联系,对于实现经济增长与海洋生态环境的良性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基于沿海地区工业固体废弃物排放量增长率(solidt)、工业废水直排入海量增长率(liquidt)与经济增长率(ecot)构建了一个测度沿海地区经济增长与海洋污染系统的模型。结果表明:(1)“经济增长和海洋污染”系统存在在“低速增长区制”和“高速增长区制”之间相互转移的迹象,同时具有非线性变化特征,反映了中国沿海地区存在“以污染促增长”的现象。在“solidt-ecot”系统中,天津、河北、江苏、山东和广东的区制转移相对集中;福建和上海的区制转移相对稳定;辽宁、海南、浙江和广西的区制转移相对频繁。在“liquidt-ecot”系统中,天津、河北、辽宁、上海、广东和广西区制转移较频繁;浙江、山东和江苏的区制转移较集中;福建和海南的区制转移较稳定。(2)中国沿海地区经济增长与海洋污染之间的内在联系随着所处的区制而转移。“solidt-ecot”系统处于“低速增长区制”时,工业固体废弃物排放量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之间呈负相关关系,处于“高速增长区制”时呈正相关关系。“liquidt-ecot”系统处于“低速增长区制”时,工业废水直排入海量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之间呈正相关关系,处于“高速增长区制”时呈负相关关系。(3)“经济增长与海洋污染”系统区制转移属性表明,各子系统保持原有的增长区制具有较大的可能性和持续性。随着经济的发展,沿海地区工业固体废弃物排放量逐渐减少,而工业废水直排入海量则随着经济发展而增加。说明我国沿海地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海洋生态环境与经济有协调共生发展的趋势,但整体发展速度较慢,且发展过程目前无法突破非共生阶段。

李黎明[3](2021)在《债务、国家信用与霸权兴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特朗普上台后,美国对中国实力增长的恐惧叠加2020年全球疫情爆发所产生的敌意,演变成为自1972年中美关系正常化以来对中国最为严厉的遏制与打压。中国若要更加有针对性地应对美国霸权问题,在理论上应当深入地探讨自新航路开辟以来世界政治经济发展过程中霸权兴衰的规律,这样既可以更加清晰、全面地认识今日美国霸权的核心权力资源——美元霸权的实质,也可以为中国的国家建设和崛起提供经验。所谓霸权兴衰的规律,核心问题主要包括三个:霸权的定义、霸权国家的认定及其周期,以及霸权兴衰的动力。迄今为止,学术界针对这三个问题进行了比较充分的研究,且存在一定的争议。值得注意的是,在诸多研究中都强调了国家债务融资体系获取资金的效率是影响霸权兴衰的一个重要因素,但是学术界未能完全解释的问题是,成功兴起的霸权国荷兰、英国和美国相对于挑战霸权失败的西班牙、法国,国家债务融资体系效率更高的根源是什么?债务有两个基本维度:利率与期限。荷兰、英国和美国的国家债务融资体系效率高的具体表现是,可以筹集到低利率、期限长的资金,而西班牙、法国则需在更短的期限内为债务付出更高水平的利率成本。同等金额的利息支出在不同利率和期限条件下对应的债务总额也不同,低利率、长期限相较于高利率、短期限,意味着债务融资体系效率更高的国家可以以更小的成本支出在争霸战争中获得更大规模的债务资金支持。深层次而言,影响债务利率与期限的一般因素是债务契约所规定的抵押物与债务人的信用,国家债务的特殊性在于要么债权人难以执行对抵押物的占有权,要么缺少抵押物,决定利率与期限水平的只能是国家作为债务人所表现出的信用。故荷兰、英国、美国相较于西班牙、法国在霸权兴衰过程中具有更高的国家债务融资体系效率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国家信用的优劣之别。本文将国家信用的主要概念界定为:由国家实力、制度安排以及金融市场三个层面的要素,共同构建了一个为国家债务融资体系提供信用担保和信用票据流转的系统。国家债务融资体系所发行的信用票据,因国家信用担保而受市场信任,并且在信用票据流转的系统内持续、稳定地发行、流通以及被偿付、贴现。因此,国家信用的主要作用是确保国家债务融资体系受市场信任,进而获得巨大、稳定的信用融资能力。本文主要从国家信用的逻辑视角出发,重新阐释了国家债务融资体系对荷兰、英国和美国霸权兴衰的影响,并重点分析了当今美国霸权凭借国家信用,利用美元霸权为其贸易、财政的双赤字进行债务融资、向全球分摊其霸权成本的行为实质,解释美国霸权现阶段是否真的衰落以及未来可能衰落的路径。在荷兰霸权兴起的过程中,荷兰、西班牙两国公债融资体制的绩效差异对双方战争、两国资本主义经济以及金融市场的发展具有重大影响:荷兰的公债体制,可以有效地为争霸战争融资,刺激经济与金融市场发展;西班牙则深陷于公债资金成本高昂—金银资本外漏—公债破产—战争失利的恶性循环。同时,西班牙的经济与金融市场在公债偿还与破产导致的金银资本外漏和税负不断加重的大环境下,其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欧洲其他大国。荷西公债绩效差异的根源,在于国家信用的优劣。荷兰国家信用的卓越,离不开荷兰的财富、联省自治政体、以间接税为主的财政体系和阿姆斯特丹银行等因素,这些因素都为荷兰公债的偿还与流通提供了良好的保障。西班牙落后的经济发展、国王专制的政体、低效的税收体系以及被抑制的金融市场则对应着低劣的国家信用,使得其公债发行、偿还与流通格外困难。自17世纪晚期开始,荷兰因军事压力、税收改革受阻以及财政收入增长停滞等问题,导致偿债开支在财政开支中的比重过大,国家信用开始低落。伴随着荷兰公债体制筹集资金的能力下降,荷兰霸权不可避免地走向衰落。英国霸权崛起的最重要阶段,应是1688年光荣革命后至1763年英国历经七年战争战胜法国这一历史时期。18世纪后半期开启的工业革命所带来的英国工业实力的快速增长,只是巩固了其已经建立的霸权地位。与其主要竞争对手法国相较,在17世纪末至18世纪中期英法霸权竞争的关键时段,英国实力没有绝对优势。英国之所以能够战胜法国并持续崛起,依靠的是特权垄断公司创造的财富、高效的国家化财政体系、制度化的国债市场、独立的中央银行以及海洋国家的战略安全性等因素所共同支撑形成的卓越国家信用。它确保英国可以通过发行国债持续、稳定地为英国与法国近百年的争霸战争筹集源源不断的资金。同时,国债的大规模顺利发行和高水平的国家信用,还对英国经济与金融体系发挥了重要的正向效应,推动了金融革命和工业革命的顺利开展。与英国不同的是,由于法国专制王权势力强大、财政改革迟滞以及中央银行缺位,其国家信用处于较低水平,法国依靠债务融资获取的资金成本过高,进而使得法国无法在长期战争中筹集到足够的所需资金。结果不仅导致争霸战争失败,而且因此出现的短时沉重的偿债负担以及为减债实施的人为通货膨胀性质的公开市场操作,严重滞后了法国金融和经济的发展。至于英国霸权走向衰落的原因,同样可以从国家信用的视角找到根源。一战期间,为作战和支持俄国等盟国,英国积累了大量的外债(主要债权人是美国)和英镑超发贬值,国家信用透支严重,导致英国经济、货币政策的制定与运行开始受到制约。一战后,为勉强维持英国霸权秩序下的重要公共产品——金本位制,英国采取了财政赤字+货币投放的宏观经济政策组合,引发大量经常账户赤字+黄金外流。因此,二战前,英国的国家信用在经济衰退与债务膨胀的打击下已经逐渐弱于美国,资本流出严重,并大量转移至美国。与其他国家相比,美国作为一个人为设计出来的国家,国父之一的汉密尔顿很早就认识到国债融资与国家信用对国家兴起的关键性作用。美国国债的历史,起源于大陆会议在独立战争期间为筹集战争经费向国内和荷兰、法国等外国发行的债券。国家信用的初步确立则主要得益于时任财政部长汉密尔顿对于国债及国家信用作用的认知与重视,他鼓励制造业发展、整理合并国债、设立美国第一银行等创举,初步奠定了美国国家信用的优良传统。19世纪后半期至20世纪前半期,是美国霸权崛起的关键阶段,不断上升的经济实力、军事实力以及金融实力背后,均体现了国债与国家信用的重要提升效应:为工业革命与经济增长提供充裕且成本低廉的资金;为金融体系的形成与扩张奠定基础和提供刺激;为美国参与历次战争筹集军费。在现阶段,通过向世界发行美元,为其贸易、财政的双赤字融资的美元霸权是美国霸权的核心权力资源。美元的本质是国家信用的资本化,国家信用是美元霸权有效运转的根本支撑。20世纪70年代初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本质上是美国的国家信用危机。而20世纪70年代后期,美国及时向世界开放了国债市场,并通过包括提升美元资产价值及其安全性、流动性,以及积累资本项目黑字等加强金融市场优势的举措,有效弥补了20世纪60年代以来经常项目赤字、黄金外流对国家信用的削弱,美国的国家信用再度强化。目前相对于其他大国,美国的国家信用依然强大,因而美元霸权与美国霸权难言衰落。但是,美国国内出现的贫富两极分化、严重的社会分裂、政治极化等问题,加之2008年金融危机后和此次疫情冲击下美联储实施的无底线QE政策,反映以美联储独立性为重要象征的美国国家财政纪律显着弱化,其国家信用衰败的内部隐患正在日益积累。美国的幸运之处在于,外部世界尚未出现一个国家信用强大到可以替代美国国家信用的国家,其表现在金融市场的广度、深度以及灵活性等方面,就是当今世界尚无国家和地区的金融市场可以同美国金融市场比肩,为世界经济发展提供所需的信用担保与信用流转服务。因此,美国国家信用与霸权的衰落,在替代者缺位的背景下很可能是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通过理论分析和历史对比、检验,本文得出了三点主要结论:第一,国家债务融资体系以及为其提供担保的国家信用的优劣,与世界政治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霸权兴衰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一关系的具体机制是,相较于霸权竞争失败的国家,成功崛起的霸权国家如荷兰、英国、美国由于率先确立了卓越的国家信用,拥有了直接为争霸战争筹集充裕资金的债务融资能力和间接为经济发展激活金融市场的信用担保能力。相应地,霸权国衰落的重要原因之一,是霸权成本(军事开支或维持霸权体系的公共产品开支)导致霸权国过度的债务膨胀、挤压正常的财政开支空间,造成军事开支下降、经济发展受阻等连锁反应,最终其国家信用逐渐弱于后来崛起国家的国家信用,不再具备源源不断地为霸权成本筹集资金的债务融资能力的同时,丧失了在国际信用体系中的中心地位。这一过程具体表现为霸权国本来拥有的国际金融中心、国债作为各国债券利率基准以及本币作为国际最重要的储备货币等地位和特权的丧失。第二,基于国家债务融资体系与霸权兴衰的关系,可以认为出现资本主义全球化的大历史周期后,相继出现了三个信用—霸权周期:荷兰周期、英国周期与尚未终结的美国周期。霸权国的信用周期先于霸权周期达到顶峰与衰落,新崛起国家信用周期的强化与上升阶段,对应着传统霸权国家信用周期的衰败阶段,两个国家的信用周期先于霸权周期发生交替。第三,现阶段世界仍处于美国所主导的信用—霸权周期内,尽管美国霸权出现了诸多衰落的迹象,但是其国家信用尚未出现系统性的衰落;更重要的是,迄今没有出现一个国家具备优于美国的国家信用,可以替代美国在世界经济尤其是货币金融体系中的地位。这在很大程度上使得美国仍然可以继续利用美元体系为其霸权成本融资,但是美国金融体系风险的不断累积和全球化共识的破裂等原因,均有可能导致世界其他国家和市场对于美元资产(美国对世界的债务)的需求严重下降,成为美国信用周期与霸权体系出现严重危机的发端。本文的研究对于中国未来发展与国家建设的启示在于:在美国信用—霸权周期不确定性逐渐增强的过程中,中国日益成为美国分散霸权成本的主要承担者,中国应如何应对这一风险?依据国家信用逻辑下的历史经验,在继续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提升经济实力外,从完善与统一国债制度、深化与开放金融市场、维持与强化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独立性等方面入手,有意识地强化国家信用,对于中国规避未来美国信用—霸权周期可能出现的更大风险至关重要;更重要的是,这将有助于中国的可持续性崛起。

宋文月[4](2020)在《政府行为对我国区域产业结构变迁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区域产业结构变迁不仅影响各地区经济增长质量提升,还是影响区域经济增长收敛性的重要因素。对市场机制尚未完善的后发追赶型经济体而言,政府行为对发挥地区初始比较优势,培育动态比较优势,促进产业发展与结构变迁有着决定性影响。政府行为模式差异是造成区域产业结构变迁及其增长效应分化的关键因素。因此,探究政府行为对区域产业结构变迁及其增长效应的影响机理,比较结构变迁路径的区域差异,对化解新时代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矛盾有着启示意义。本论文围绕政府行为对区域产业结构变迁及其增长效应的理论机制与经验检验展开研究。首先,通过构建反映区域产业结构变迁特征、原因及影响的综合评价体系,比较了我国区域产业结构变迁的时序特征。其次,利用理论模型分析政府行为模式差异的形成机理,以及不同模式对区域产业结构变迁及其增长效应的作用机制。再次,采用历史归纳与经验分析法,检验政府行为对我国区域产业结构变迁的阶段性特征。并分别从要素重置、技术创新以及产业集聚的视角,考察政府行为对区域产业结构变迁的多重影响机制。最后,针对高质量发展阶段我国区域产业结构变迁的目标要求,提出优化政府行为,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政策建议。研究表明:第一,我国区域的要素禀赋条件与制度环境不断优化完善,区域产业结构变迁速度有所放缓,各区域结构变迁质量均不断提升,对增长的贡献也逐渐显现。且改革开放程度越高的地区结构变迁质量以及增长贡献越高。第二,理论模型表明发展阶段、比较优势等的差异会造成不同的政府行为模式。政府行为模式的选择对收入效应与相对价格效应有着重要影响,是造成区域产业结构变迁路径差异的重要原因。第三,发展水平越低的区域政府行为的影响越强,各区域政府行为对结构变迁速度影响机制均有显着阶段转变。东部地区的政府行为更关注产业结构转型质量,而中西部地区则注重基于加速产业结构变迁下规模扩张引起的产业结构高度化。第四,发展阶段与市场化程度越低的地区,政府行为对区域制造业结构转型的不利影响越大,并且该影响会随要素市场扭曲程度的降低更加显着。同时,各区域政府直接干预对服务业结构转型有促进作用,行政性市场进入壁垒对其有不利影响,且政府行为通过干预要素市场对服务业结构转型的影响机制也有显着区域差异。第五,尽管政府科技支持有利于区域产业结构高度化的提升,但忽略地区企业创新活力以及以出口导向型的发展方式却对其有不利影响。同时,外商直接投资是促进产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重要因素。开放程度越高,外商直接投资与企业创新活力的促进作用越强,地区制造业与服务业的协同升级水平也越好。第六,地区基础设施水平对技术含量越高产业的吸引力越小,其优化对发展水平较高地区产业集聚的促进作用越强。企业税收强度与行政性市场进入壁垒是限制区域产业集聚的重要因素。政府行政管理水平对产业集聚的影响会随着发展水平的提升逐渐增强。第七,我国区域发展水平与产业结构变迁存在一定的空间相关性,各部门发展的空间相关性的阶段转换是引起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波动的重要因素。同时政府干预较强的中西部地区,不充分的过早工业化现象较为严重,而东部地区的工业化程度较充分,更能有效促进经济增长。与已有研究相比,本文的主要贡献有:其一,本文将制造业与服务业行业结构内嵌至传统三大产业结构变迁的理论分析中,比较了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影响的阶段性差异。其二,不同于产业结构变迁的国际比较研究,本文关注产业生产与市场需求联系更加密切的区域产业结构变迁的特征、原因及影响问题。其三,针对后发追赶型经济体产业结构变迁与制度变革的特征,基于地区发展目标与条件约束的阶段性差异,系统分析了后发追赶型经济体政府行为对区域产业结构变迁及其增长效应的影响机理。

王晓慧[5](2019)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文中认为发展问题事关人民群众利益,人的发展离不开经济的发展。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经济建设,把经济发展作为重要内容大力推进,历经革命、建设和改革九十多年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维持了多年的高速增长,经济发展事业取得明显成效。经过40余年的高速发展,追求高质量的发展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战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思维凝聚了发展的真谛。经济发展史表明,经济可持续发展建立在有效、有质、稳中求进的基础上,当前世界已经进入以信息产业为主导的新时期,中国经济发展正处于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关口,跨越这个关口必须要着眼长远,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只有积极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大力进行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才能全面增强国家实力,才能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奠定雄厚基础,并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成为新时代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站在新时代的历史坐标上,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高质量生活需求,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离不开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坚持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国经济发展在系列政策实施影响下,开始发生深刻性变化,同时依靠大量投资拉动、传统动能为主的要素粗放投入再也不能适应当前新时代经济发展要求。新时代对于中国迈向经济高质量发展是一个很好的历史机遇,也赋予了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研究契机,因此本论文试图从政治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等学科阐释经济高质量发展是什么,厘清党和国家为什么提出经济高质量发展、怎么样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问题,本文正是基于以上问题意识进行深入研究,文中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章是绪论部分,主要分析我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国内外背景,选题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对国内学者关于高质量发展的研究现状、国外学者相关研究成果进行综述性简评,并对本文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结构安排,以及论文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进行阐述。这部分内容为论文之后的具体研究奠定了基础。第二章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理论概述。本章主要厘定发展、高质量发展、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涵,明晰研究对象和范畴,在此基础上分析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本特征,形成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整体框架,为论文的深入研究提供基本知识支撑。第三章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逻辑确立。首先是从历史逻辑回答了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目标确立的必要性,其次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学的视域进一步回答了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出的理论溯源,最后从实践逻辑展开论述了中国必须要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道路。本章形成了系统清晰的经济发展思想,有利于为本论文提供理论支撑和指导。第四章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利条件。本章从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分析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可能性,得出中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所具备的有利条件,包括产业体系的完备、需求结构的升级、扩大的内需市场等。第五章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约束条件。本章坚持问题导向思维,综合运用数据分析和比较分析法,立足中国当前经济发展存在的累积性问题和结构性矛盾,从整体勾勒出我国经济发展未来变迁的基本框架,与世界进行比较,总结概括出不利于中国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约束条件,包括经济增长效率滞后、经济结构不平衡、体制机制约束等。第六章是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路径。按照基本理念、关键抓手、重大突破点的破解思路,从新发展理念、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现代化体系、体制机制完善等维度入手,提出中国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事业的现实路径。

赵怀波[6](2019)在《面对经济波动的企业融资行为研究 ——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分析》文中研究指明自加入WTO以来,中国经济在受美国金融危机影响前后呈现出不同的走势,而在这不同的走势下中国A股上市公司整体上都有一个去杠杆化的过程。在受美国金融危机影响之前的2002年至2007年,经济呈高速增长趋势,企业杠杆水平整体呈下降趋势。而受美国金融危机影响以及中国政府采取一系列经济刺激措施告一段落之后,2011年至2017年中国经济呈现增速放缓趋势,在此阶段下企业杠杆水平同样呈下降趋势。对此现象背后的融资行为探讨是有价值的,因为现有的相关研究并不能解释这一现象。同时,对“去杠杆”化融资行为的研究有助于为优化企业融资结构提供经验借鉴。鉴于此,本文以A股2001年以前上市的非金融企业为研究对象,引入货币政策这一研究情境,基于实物期权的视角,探讨上述两个典型经济波动阶段下的企业融资行为,进而回答三个问题:一是在经济处于高速增长和增速放缓的两种不同趋势下,为什么企业的杠杆水平都呈下降趋势?二是股权融资和商业信用融资在去杠杆过程中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效果如何?三是基于企业在经济波动两个典型阶段下的融资行为特点,如何更好地优化企业融资结构,更好地实现防风险政策目标?从融资需求侧,本研究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在经济波动两个典型阶段下资本性投融资需求对企业杠杆率存在冲击效应,资本性投融资需求正向影响企业的杠杆水平。在经济处于高速增长阶段和增速放缓阶段,企业对未来经济分别持高不确定性预期和高风险预期,等待投资的价值增加,资本性投融资需求下降,进而导致企业杠杆水平的下降。这解释了为什么经济波动不同趋势下企业杠杆水平都呈下降趋势。此外,本研究发现在经济处于高速增长阶段,货币政策对资本性投融资需求冲击效应产生显着调节作用。相较于宽松的货币政策,紧缩的货币政策会强化这一冲击效应。而在经济处于增速放缓阶段,货币政策对资本性投融资需求的冲击效应不产生显着调节作用。从融资供给侧,本研究进一步发现股权融资替代效应以及商业信用融资替代效应在去杠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在经济处于高速增长阶段,对未来经济的高不确定性预期促使企业通过股权融资替代效应和商业信用融资替代效应降低杠杆水平储备债务融资能力以应对未来不确定;在经济处于增速放缓阶段,对未来经济的高风险预期促使企业利用上述两种效应降低杠杆水平储备债务融资能力以应对将来不利冲击。同时,货币政策对上述替代效应产生不同调节作用。在经济处于高速增长阶段,货币政策对上述两种效应均不产生调节作用;而在经济处于增速放缓阶段,相对于宽松的货币政策,紧缩的货币政策强化股权融资的替代效应,弱化商业信用的替代效应。基于经济波动两个典型阶段下的企业融资行为特点,在高不确定性预期和高风险预期的经济环境中,企业有降低杠杆水平储备债务融资能力的动机,增加商业信用融资和股权融资供给有助于企业优化融资结构,并且增加股权融资供给能够更好地促进企业融资结构优化。货币政策对于企业的投融资行为影响是多重的,在维持宏观经济稳定和防范系统性风险的目标导向下,单靠货币政策调节难以获得理想的政策效果。在货币政策调控的同时,还需基于企业融资行为特点,优化融资供给环境,以促进企业融资结构的优化。一方面,应进一步提升商业银行金融供给的适应性;另一方面,应进一步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提高股权融资供给效率。

赵燕菁[7](2018)在《阶段与转型:走向质量型增长》文中研究说明"两阶段增长模型"将经济分为不同的发展阶段。随着"经济已经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未来城市经济的主要问题,将会是普遍出现的现金流缺口。如何获得足够的现金流取代如何获得资本,将会成为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资本型增长和现金流型增长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增长。面对经济转型,城市规划乃至城市战略,都必须随之转变。而首先需要转变的,就是对经济绩效评估的标准。

白成太[8](2016)在《中日经济增速换挡比较分析 ——基于产业结构和供需的视角》文中研究表明中国经济在改革开放之后进入了一个令人惊叹的高速增长期,随着人口红利的消失和世界经济形势因金融危机而萎靡不振,中国经济面临着从高速增长期到中高速增长期的换挡。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经过经济复兴进入经济高速增长期,然后进入经济中速增长期,最后跨入经济低迷期,曾经对美国经济的追赶超越之势来势汹汹却又戛然而止。在这个过程中,日本经历了两次增速换挡——从高速增长期到中速增长期,从中速增长期到经济低迷期。日本曾经的经济发展历程既展现了一定的经济发展规律,也为中国的经济转型提供了丰富的经验教训。而且两国经济在高速增长期也具有很多相似之处,例如利用后发优势、人口红利和出口的拉动作用,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积极引导等。研究日本经济增速换挡的发展历程对中国经济的增速换挡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政府公布的投入产出基本表数据由政府统计部门经过详细调查统计得到,是目前所能得到的反映经济现实运行情况的最全面详尽的数据。它反映了经济生产过程中产业间的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可以用来分析经济因素对经济运行的最后总影响。本文以中日两国的投入产出数据为基础分析了日本在1955—2011年、中国在1987—2010年的经济发展历程及其表现出的规律特征。本文首先采用中日两国的投入产出数据分析了两国产业部门结构及其对总产出增长的贡献、各个产业部门的资本劳动比、员工人均增加值和全要素生产率在经济发展不同阶段所表现出的规律特征。然后,本文采用非竞争型投入产出模型,通过里昂惕夫逆矩阵分解出了中日两国消费、投资和出口对总产出的最后总影响,从最后总影响的角度分析了消费、投资和出口在对总产出的重要性、对总产出增长的贡献、通过产业部门变动对总产出增长的贡献方面的变动规律特征。本文采用竞争型投入产出模型,通过里昂惕夫逆矩阵和直接增加值系数向量分解出了劳动、资本和政府服务对总产出的完全分配所得,从完全分配所得的角度分析了劳动、资本和政府服务在对总产出的重要性、对总产出增长的贡献、通过产业部门变动对总产出增长的贡献方面的变动规律特征。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本文还提出了相应的对中国经济转型发展的启示,总结了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所表现出的增长动力转换规律。通过以上分析研究,本文认为:(1)随着经济发展阶段越来越成熟,资本劳动比呈不断上升趋势,但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和员工人均增加值却呈现出越来越大的波动性。(2)后发优势首先体现在对资本劳动比的提升上,其次是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然后是对员工人均增加值的创造。在产业部门发展方面,后发优势主要有利于出口导向的制造业部门。(3)从最后总影响角度,需求在总产出结构中通常呈现出消费第一、投资第二、出口第三的规律。随着经济增长速度下降,消费最后总影响对总产出增长的拉动作用呈下降趋势,并最终稳定在一个较低水平上。投资最终影响的主要产业部门从基础设施业转向机械制造业。出口诱发的机械制造业仍具有较大成长空间,但出口诱发的传统制造业成长空间不断缩小。(4)在完全分配所得占比结构方面,经济增长速度越低的发展阶段,完全劳动所得占比越高,完全资本所得占比越低。与完全资本所得相比,经济发展只有保持一定的增长速度,才能更加有利于完全劳动所得增长。(5)经济增长动力要根据经济发展阶段的不同适时转换,不可因循守旧。高速增长期之后进入中速增长期,需要走小政府、大市场路线,为日益丰富的资本提供多层次投资渠道,使其服务实体经济发展、避免引起资产价格泡沫,挖掘人口质量红利,增强社会创新创业活力,随着全球化深入发展进一步加强内外开放。本文研究对中国经济转型、进入中高速增长期的启示有:(1)重在提升劳动力素质,提高劳动生产率。为此,不仅要注重发展教育培训研究开发,还要注重提供创新创业投资方面的经济激励。(2)走消费、投资和出口均衡发展的道路,实现国内外资源市场的充分利用。(3)继续沿着小政府、大市场方向转型,降低政府在产出分配方面的份额。(4)以对原有产业布局进行升级和服务业部门发展为主,以新兴产业发展为辅。(5)经济发展方式从学习模仿向创新创业转型,尤其需要培育相应的人才和金融基础。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课题组,高培勇,张德勇,张斌,汪德华[9](2011)在《“十二五”时期的财政收支规模》文中研究表明"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深刻认识并准确把握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新特点,科学制定"十二五"规划,对于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不论从国内层面看,还是从国际层面看,应对危机、刺激经济复苏都始终与财税政策的积极实践捆绑在一起。在国内,积极财政政策不仅是应对危机的"主攻手",而且通过收支"两翼并举"的全方位扩张操作,淋漓尽致地展现了财税政策的特殊功效;在全球范围内,各国政府所推出的一系列旨在应对危机的"经济振兴"或"经济刺激"举措,其主体部分都可归于财税政策的范畴。正是凭借着以扩张性财税政策为主要内容的国际联合行动,才使得这场前所未有的危机得以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发生重大变化。至今,面对尚不确定的全球经济复苏进程,围绕有关所谓刺激政策退出时机、节奏、方式等问题的国际协调,也仍然是以财税政策为核心内容的。因此,在"十二五"开局之时,结合"后金融危机"时期国内外经济社会形势及"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实际,深度审视"十二五"时期我国财税领域面临的重大问题,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所长高培勇于2010年下半年主持完成的《"十二五"时期的中国财税改》,是一份视角宏阔、严谨扎实、贴近现实、贴近决策的研究报告。本刊现将该研究报告中的部分内容,以《"十二五"时期中国财税若干问题研究》为题编成两个专辑,分两期连续刊发(2011年第3~4期),以望对"十二五"时期我国财税领域的实践工作和理论研究工作有所裨益。

庄佳强[10](2008)在《需求因素对长期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主要探讨总需求因素在长期经济增长过程中的作用。在传统宏观经济学理论中,一般认为需求因素只影响短期经济波动,而不影响长期经济增长,需求因素与长期增长之间的关系很少被讨论。本文试图在总需求和增长之间建立一个系统性的联系,从而将有效需求原理扩展到长期增长分析视角中。本文的基本观点是:消费需求和经济长期增长存在相互反馈效应,首先,消费需求作为投资的诱发机制,拉动经济增长;其次,消费需求和增长之间的反馈是通过需求拉动的技术创新来实现的;最后,消费需求通过影响经济体系的结构变迁也会拉动经济增长。本文主要采用比较分析、统计分析、计量分析和数理建模等方法从经验和理论两方面展开论述,得到如下结论:(1)二战后经历持续高增长的经济体在初始增长阶段大多数均依靠经济体内部的资本积累和居民的消费需求拉动。这些经济体虽然在发展过程中均实行了出口导向型发展战略,但大部分经济体仍然是本文所称的弱内需导向的增长模式(即出口和内需同时增长,但内需的拉动作用更主要)。(2)对这些经济体的出口、消费和产出三个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检验后发现,消费对于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是存在的。总体而言在经济高速增长过程中,出口和产出之间存在相互促进和反馈,同时消费和产出之间也存在双向因果关系。(3)从总量层面来看,中国经济增长主要是内需拉动型。虽然在1990年代之后,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开始上升,但是仍是“弱内需拉动”的经济增长模式。而从行业层面的考察同样证实内部需求的贡献是主要的。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检验也发现消费和产出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基于上述实证检验的结果,本文的理论分析部分着重考察消费需求影响经济增长的三种机制:诱致投资、拉动技术创新以及引致结构变迁。(4)消费需求诱致的投资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消费需求变化刺激投资,另一方面,投资会产生新的市场,不仅因为它所创造的额外收入,而且也因为它导致产出构成的变化。因此投资决定产出增加,而其又被消费需求所维系。(5)消费需求拉动的技术创新主要来自如下效应:一方面,消费需求被视为“纯激励机制”。这种机制特别适合于分析过程创新或增量产品创新;另一方面,消费需求通过减少不确定性来推动创新,主要是通过减少企业对预期利润的不确定性来刺激创新。(6)消费需求对结构变迁的引致作用,表现在国内的消费需求增加推动产业在“干中学”的过程中提高质量,降低成本,引致该行业的快速增长,而且消费者对现有消费品的饱和以及对新消费品需求的增加,也会加快产业结构的变迁过程。本文的主要创新点是:(1)本文对高速增长经济体进行了比较研究,不仅对高速增长时期各经济体的需求结构进行了比较,也对二战后与中国经历相同人均GDP水平变动的经济体的需求结构进行了比较。(2)本文采用边界检验方法对这些经济体在高速增长时期出口、消费与产出增长进行了协整检验,使用时间序列VAR对经济体的三变量因果关系进行检验以发现各经济体之间的差异,在此基础上对这11个经济体在1978-1997年间三变量之间的关系采用面板向量自回归方法进行因果性检验,从而得出高速增长经济体需求结构对产出影响的更为一般性的观点。(3)本文在分析中国经济增长的需求因素贡献时,使用投入产出表,采用结构分解分析方法从8个行业对产出和结构变迁中的需求贡献进行了分析。(4)在产品质量阶梯模型的基础上,引入消费者偏好的不确定性和产品质量升级程度的不确定性来考察消费需求对创新的影响。(5)在等级需求的设定下,系统分析消费需求和收入不平等程度对行业结构变迁和经济增长的影响。

二、在高速增长的背后_(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在高速增长的背后_(上)(论文提纲范文)

(1)广西西江内河港口集装箱运营现状、问题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一、西江内河港口集装箱运营现状
    1. 西江黄金水道概况
    2. 西江集装箱码头作业区分布
    3. 西江内河码头集装箱运营情况
二、西江内河港口集装箱运营存在的问题
    1. 中下游港口作业能力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作业量需求
    2. 国家安全环保政策收紧对港口生产提出了更高要求
    3. 上游港口集装箱业务开展难度较大
    4. 港口建设资金需求大,利息负担重
三、对策建议
    1. 增强融资能力,解决流动性问题
    2. 降本增效,优化码头经营情况
    3. 适当开展港口中转业务
    4. 盘活后方土地资源,多方联动
    5. 加强设备设施保障
    6. 加强港口安全环保工作
    7. 加快人才队伍建设
    8. 政府加大支持力度

(2)中国沿海地区经济增长与海洋污染的内在联系测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国际背景
        1.1.2 国内背景
        1.1.3 区域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外研究综述
        1.3.2 国内研究综述
        1.3.3 研究述评
    1.4 研究内容与创新之处
        1.4.1 研究内容
        1.4.2 创新之处
        1.4.3 技术路线
2 理论基础
    2.1 经济增长理论
    2.2 协同发展理论
    2.3 环境污染理论
    2.4 可持续发展理论
3 经济增长与海洋污染系统内在关联测度
    3.1 研究区域与数据来源
    3.2 研究方法
    3.3 关联机制的非线性周期测度
        3.3.1 经济增长区制类型
        3.3.2 经济增长区制非线性特征
    3.4 不同增长区制内的相关系数分析
    3.5 区制转移概率矩阵和区制属性分析
4 结论与展望
    4.1 结论
    4.2 建议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3)债务、国家信用与霸权兴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选题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相关文献综述
        1.2.1 经典霸权理论回顾
        1.2.2 债务与国家兴衰的关系
        1.2.3 信用理论的演化发展
        1.2.4 民族国家与财政国家的概念构建
        1.2.5 文献述评
    1.3 论文的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论文的主要内容
        1.3.2 论文的研究方法
    1.4 论文的创新之处与不足
第2章 国家信用的概念重建、理论基础及历史背景
    2.1 国家信用的概念重建
        2.1.1 国家信用的传统定义及其局限
        2.1.2 国家信用系统的三角结构:实力、制度以及金融市场
        2.1.3 优良国家信用担保的国家债务融资体系对霸权兴起的促进作用
    2.2 经济学与社会学理论下的信用内涵
        2.2.1 西方经济学的信用内涵
        2.2.2 马克思对信用的界定及其形式的划分
        2.2.3 社会学的信用内涵
    2.3 国家信用担保的国家债务融资体系的诞生
        2.3.1 欧洲近代国家公共财政的矛盾与惯性
        2.3.2 国家举债推动下的欧洲金融市场发展
        2.3.3 财政与债务问题牵引下的国家转型
第3章 荷兰公债成败与霸权兴衰的国家信用逻辑
    3.1 荷兰霸权兴衰的轨迹、理论以及公债信用的意义
        3.1.1 荷兰霸权兴衰的历史轨迹
        3.1.2 荷兰霸权兴衰的经典理论
        3.1.3 国家信用担保的公债体制对荷兰霸权兴衰的意义
    3.2 荷西争霸期间两国公债体制的绩效比较及其影响
        3.2.1 荷西公债体制的绩效差异:利率、期限以及额度
        3.2.2 荷西公债体制绩效差异对争霸战争结果的影响机制
        3.2.3 荷西公债体制绩效差异对本国经济金融发展的影响机制
    3.3 荷西公债体制绩效差异的根源:国家信用的优劣之别
        3.3.1 荷兰优良国家信用的来源:财富、自治政体、税收改革、公债市场化与稳定的金融市场
        3.3.2 西班牙国家信用低劣的根源:经济落后、王室专权、税制混乱
        3.3.3 荷兰霸权衰落的公债及国家信用逻辑:军事压力与财政改革迟缓
第4章 英国国债、金融革命与霸权兴衰的国家信用逻辑
    4.1 英国霸权兴衰的历史、理论与国债信用的意义
        4.1.1 英国霸权兴衰的历史逻辑
        4.1.2 英国霸权兴衰的经典理论
        4.1.3 以国债及国家信用视角研究英国霸权兴衰的意义
    4.2 英法国家债务融资体系及其绩效差异对两国霸权竞争的影响
        4.2.1 英法国家债务融资体系的起源与差异
        4.2.2 英法百年争霸战争过程中国家债务融资体系的绩效差异
        4.2.3 英法国家债务的市场化操作对金融市场乃至经济发展的深刻影响
    4.3 英法国家信用优劣差异的根源
        4.3.1 英国卓越国家信用的来源:特权垄断公司、国家安全、财政集中度、国债市场制度化与独立中央银行的监督
        4.3.2 法国国家信用不良的根源:财政改革受限、中央银行缺位及王权绝对专制
        4.3.3 英国国家信用先于且导致霸权衰落的逻辑:经济衰退、一战、金本位制与资本流出
第5章 美国国债、国家信用的起源和完善及其对霸权崛起的影响
    5.1 美国霸权的快速崛起、国债的起源与国家信用的思想渊源
        5.1.1 美国霸权崛起的历程
        5.1.2 美国国债的历史起源:独立战争时期的大陆贷款处票据与外债
        5.1.3 美国国家信用的思想渊源:汉密尔顿的国债信用思想
    5.2 美国国家信用初步完善所依托的六大支柱
        5.2.1 实力因素:制造业驱动经济增长
        5.2.2 制度因素:集中度更高的联邦制、以间接税为主的联邦税收体系
        5.2.3 金融市场因素:统一的国债市场、独立的中央银行以及与国际接轨的货币体系
    5.3 美国霸权崛起期国债与国家信用对实力的提升效应
        5.3.1 为工业革命与经济增长提供充裕且成本低廉的资金
        5.3.2 为华尔街金融体系的形成与发展奠定基础
        5.3.3 为美国参与的重大战争筹集军费
第6章 透视美国霸权现状及其未来的国家信用逻辑
    6.1 美元危机的本质与美元霸权的确立
        6.1.1 关于美国霸权是否衰落的讨论
        6.1.2 美国货币权力的演变: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与美元霸权的确立
        6.1.3 美元危机出现与美元霸权确立的国家信用逻辑
    6.2 美国国家信用的现状、隐患以及替代者缺失
        6.2.1 美国国家信用的现状与优势
        6.2.2 美国国家信用衰落的内部隐患:国债主动违约风险、无底线量化宽松、财政纪律松弛
        6.2.3 欧元作为美元潜在替代者的国家信用缺陷
    6.3 美日英德法的国家信用测度
        6.3.1 体系构建与指标选取
        6.3.2 熵值法赋权
        6.3.3 结果分析
第7章 结论与启示
    7.1 1500 年以来的信用—霸权周期演进
        7.1.1 荷兰的信用—霸权周期
        7.1.2 英国的信用—霸权周期
        7.1.3 美国的信用—霸权周期
    7.2 美国信用—霸权周期的未来
        7.2.1 美国金融市场体系的风险累积
        7.2.2 全球化的分裂
    7.3 疫情后的中国选择
        7.3.1 中国的国债市场化道路、差距与对策
        7.3.2 央行独立性与财政纪律
        7.3.3 金融市场深化与开放
        7.3.4 提升产业科技竞争力夯实国家信用之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4)政府行为对我国区域产业结构变迁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方法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框架
    1.4 创新之处
第二章 文献述评
    2.1 产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变迁
        2.1.1 产业结构的内涵与外延
        2.1.2 产业结构变迁维度的划分——转型、升级与集聚
    2.2 产业结构变迁的理论演进
        2.2.1 产业结构变迁的一般规律总结
        2.2.2 产业结构变迁的新古典增长理论观点
        2.2.3 产业结构变迁的发展经济学观点
    2.3 产业结构变迁的市场影响因素
        2.3.1 需求侧因素
        2.3.2 供给侧因素I:要素重置
        2.3.3 供给侧因素II:技术创新与进步
        2.3.4 产业结构空间变迁的影响因素
    2.4 产业结构变迁的政府影响因素
        2.4.1 后发经济体的政府行为特征
        2.4.2 政府行为对产业结构变迁的积极影响
        2.4.3 政府行为对产业结构变迁的消极影响
    2.5 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2.6 国内外研究的评价及其对本文研究视角的启示
第三章 区域产业结构变迁的典型事实与差异比较
    3.1 区域产业结构变迁评价的理论依据
        3.1.1 区域产业结构变迁的内涵与外延
        3.1.2 区域产业结构变迁的主要特征
        3.1.3 区域产业结构变迁的影响因素
        3.1.4 区域产业结构变迁的增长效应
    3.2 区域产业结构变迁综合评价
        3.2.1 区域产业结构变迁综合评价指标选择
        3.2.2 区域划分与行业结构说明
        3.2.3 区域产业结构变迁评价过程
    3.3 区域产业结构变迁时序特征的比较分析
        3.3.1 区域产业结构变迁各维度时序特征的比较分析
        3.3.2 区域产业结构变迁综合指标的时序特征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区域产业结构变迁路径差异的理论模型
    4.1 政府行为对区域产业结构变迁的必要性分析
        4.1.1 高速增长阶段政府对区域产业结构变迁的必要性分析
        4.1.2 高质量发展阶段政府对区域产业结构变迁的必要性分析
    4.2 政府对产业结构变迁的行为模式选择——基于多任务委托—代理模型
        4.2.1 基准模型
        4.2.2 拓展模型I:不同发展阶段的差异比较
        4.2.3 拓展模型II:不同比较优势的差异比较
        4.2.4 拓展模型III:不同发展目标的差异比较
    4.3 政府行为对产业结构变迁路径影响的多部门增长模型分析
        4.3.1 模型设定
        4.3.2 政府行为对产业结构变迁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我国政府行为对区域产业结构变迁影响的历史回顾与实证检验
    5.1 我国政府行为对区域产业结构变迁影响的历史回顾
        5.1.1 计划经济时期(1949-1975)以重工业优先发展为核心的政府行为
        5.1.2 改革开放初期(1976-1990)以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的政府行为
        5.1.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初期(1991-2000)以促进支柱产业发展、扩大产出规模为主要内容的政府行为
        5.1.4 21世纪初期(2000-2012)以化解产能过剩、培育自主创新能力为主要内容的政府行为
        5.1.5 进入新时代以来(2012年至今)以全面深化改革,转变实施措施为主要内容的政府行为
    5.2 政府行为对区域产业结构变迁的影响机理与理论假说
        5.2.1 政府行为对区域产业结构变迁影响的理论基础
        5.2.2 高速增长阶段的政府行为的影响机理
        5.2.3 高质量发展阶段政府行为的影响机理
    5.3 模型构建与数据说明
        5.3.1 模型构建
        5.3.2 指标选择和变量说明
    5.4 实证结果分析
        5.4.1 政府行为对产业结构变迁影响的阶段性特征与区域差异比较
        5.4.2 基于动态面板模型的稳健性检验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政府行为对产业结构转型的影响及区域差异——要素重置视角的分析
    6.1 中国区域产业结构转型的典型事实
        6.1.1 区域产业结构转型的内涵与特征
        6.1.2 区域产业结构转型的时序特征
    6.2 政府行为、要素重置与产业结构转型的机理分析与理论假说
        6.2.1 政府行为对要素市场发育的影响
        6.2.2 政府行为、要素重置与产业结构变迁
    6.3 模型构建与数据说明
        6.3.1 模型设定
        6.3.2 指标选择与变量说明
    6.4 实证结果分析
        6.4.1 政府行为、要素市场发育与产业结构转型中介效应
        6.4.2 政府行为、要素市场发育与制造业产业结构转型
        6.4.3 政府行为、要素市场发育与服务业产业结构转型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政府行为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及区域差异——技术创新视角的分析
    7.1 中国区域产业结构升级的典型事实
        7.1.1 区域产业结构升级的内涵与特征
        7.1.2 区域产业结构升级的时序特征
    7.2 政府行为、技术创新与产业结构升级的机理分析与理论假说
        7.2.1 政府行为、技术创新与产业结构升级
        7.2.2 政府行为、企业创新与产业结构升级
        7.2.3 政府行为、外商直接投资与产业结构升级
    7.3 模型构建与数据说明
        7.3.1 模型构建
        7.3.2 指标选择与变量说明
    7.4 实证结果分析
        7.4.1 政府行为对区域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
        7.4.2 稳健性检验:政府行为、地区非农产业协同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政府行为对产业结构空间变迁的影响及区域差异——产业集聚视角的分析
    8.1 我国区域产业结构空间变迁的典型事实
        8.1.1 区域产业结构空间变迁的内涵与特征
        8.1.2 区域产业结构空间变迁的时序特征
    8.2 政府行为对产业集聚的影响机理分析与理论假说
        8.2.1 政府基础设施供给对产业集聚的影响
        8.2.2 地区企业税收强度对产业集聚的影响
        8.2.3 行政性市场进入壁垒对产业集聚的影响
        8.2.4 政府行政管理水平对产业集聚的影响
    8.3 模型构建与数据说明
        8.3.1 模型构建
        8.3.2 指标选取与变量说明
    8.4 实证结果分析
        8.4.1 产业集聚的空间相关性检验
        8.4.2 政府行为对产业集聚空间计量模型检验结果
        8.4.3 基于动态面板模型的稳健性检验
    8.5 本章小结
第九章 政府行为促进区域产业结构变迁的增长效应分化
    9.1 区域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影响的阶段性特征比较
        9.1.1 产业结构变迁与经济增长的区域差异
        9.1.2 各省域产业结构变迁的增长效应测度
    9.2 政府行为、区域产业结构变迁及其增长效应的理论分析
        9.2.1 政府直接干预行为对区域产业结构变迁及其增长效应的影响
        9.2.2 政府间接干预行为对区域产业结构变迁及其增长效应的影响
        9.2.3 区域产业结构变迁分化的增长效应
    9.3 模型构建与数据说明
        9.3.1 模型构建
        9.3.2 指标选择与变量说明
    9.4 实证结果分析
        9.4.1 区域产业结构变迁对区域经济增长影响的阶段性特征
        9.4.2 区域产业结构变迁增长效应的空间面板模型检验
    9.5 本章小结
第十章 优化政府行为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政策建议
    10.1 高质量发展阶段区域产业变迁的目标
        10.1.1 深化工业化进程,避免过早去工业化
        10.1.2 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释放新一轮结构红利
        10.1.3 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增强区域产业联系
    10.2 以政府行为的优化促进政府治理能力的提升
        10.2.1 提升治理措施制定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规避政府失灵的风险
        10.2.2 确立以竞争政策为基础的政策体系,提高中央与地方政府政策协调性
        10.2.3 完善要素市场,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10.2.4 优化政府职能,充分发挥政府在弥补市场失灵的作用
        10.2.5 延伸工业化,充分发挥制造业的扶梯作用
        10.2.6 优化营商环境,促进区域产业协同发展
第十一章 结论与进一步展望
    11.1 主要结论
    11.2 进一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5)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1.1 国内背景
        1.1.2 国际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研究综述
        1.3.1 国内研究综述
        1.3.2 国外研究综述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创新与不足
        1.5.1 创新点
        1.5.2 不足点
第2章 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理论概述
    2.1 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本概念
        2.1.1 发展
        2.1.2 高质量发展
        2.1.3 经济高质量发展
    2.2 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本特征
        2.2.1 稳定性
        2.2.2 高效性
        2.2.3 低耗性
        2.2.4 协调性
    2.3 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
        2.3.1 经济增长效率
        2.3.2 经济增长结构
        2.3.3 创新驱动发展
        2.3.4 绿色经济发展
第3章 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逻辑确立
    3.1 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历史逻辑
        3.1.1 经济高质量发展是中国经济发展阶段演进的客观必然
        3.1.2 经济高质量发展是适应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客观需要
    3.2 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理论逻辑
        3.2.1 马克思恩格斯经济发展理论
        3.2.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理论
    3.3 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践逻辑
        3.3.1 依靠要素粗放投入的增长模式难以为继
        3.3.2 消费促使“数量追赶”转向“质量追赶”
第4章 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利条件
    4.1 新中国70年所积累的物质条件
        4.1.1 强大物质基础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可能性
        4.1.2 完备产业体系为产业结构升级提供必要条件
    4.2 具备良好的要素条件
        4.2.1 劳动力素质稳步提升
        4.2.2 新生产要素与日俱增
    4.3 需求结构变化增强经济内生动力
        4.3.1 消费结构不断升级
        4.3.2 投资结构不断改善
    4.4 需求市场释放有利的增长活力
        4.4.1 内需市场不断扩大
        4.4.2 外需市场不断拓宽
第5章 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约束条件
    5.1 全要素生产效率提升缓慢
        5.1.1 实体经济成本上升
        5.1.2 高级技术人才缺少
    5.2 经济结构有待优化升级
        5.2.1 经济内部结构不平衡
        5.2.2 结构性矛盾导致发展不充分
    5.3 实体经济创新能力不足
        5.3.1 自主创新动力缺乏
        5.3.2 企业研发能力欠缺
    5.4 经济体制机制约束
        5.4.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尚未完善
        5.4.2 政府管理体制有待于进一步健全
第6章 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路径
    6.1 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6.1.1 创新发展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
        6.1.2 协调发展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
        6.1.3 绿色发展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条件
        6.1.4 开放发展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6.1.5 共享发展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追求
    6.2 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经济高质量发展
        6.2.1 加快三次产业内部结构转型升级
        6.2.2 破除无效供给与扩大优质供给
        6.2.3 全面提升全要素生产率
    6.3 以现代化经济体系构建为导向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6.3.1 完善现代化市场经济体系
        6.3.2 加快建立现代产业新体系
        6.3.3 坚持以实体经济发展为基础
    6.4 以制度完善和体制创新为保障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6.4.1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6.4.2 继续深入推行金融体制改革
        6.4.3 强化完善创新激励体制机制
        6.4.4 加强深化教育科技创新体制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和致谢

(6)面对经济波动的企业融资行为研究 ——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问题
        二、研究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第二节 研究内容与核心概念界定
        一、研究内容
        二、核心概念界定
    第三节 研究方法、研究思路与章节安排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思路
        三、章节安排
    第四节 主要创新点与不足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第一节 理论基础
        一、融资结构理论
        二、财务柔性理论
        三、实物期权理论
    第二节 相关文献综述
        一、资本性投融资需求与企业杠杆水平
        二、股权融资与有息债务融资
        三、商业信用融资与有息债务融资
第三章 经济波动不同阶段下的企业杠杆水平变化趋势
    第一节 传统理论视角下的经济波动与企业杠杆水平
        一、经济波动对企业杠杆水平的影响
        二、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以及其对企业杠杆水平的影响
    第二节 现实中的经济波动与企业杠杆水平变化趋势
        一、经济波动的阶段性特征
        二、经济波动不同阶段下企业杠杆水平变化趋势
        三、控制IPO影响的企业杠杆水平变化趋势
    第三节 企业杠杆水平变化趋势的传统理论解释
        一、基于经济波动视角的解释
        二、基于货币政策视角的解释
    第四节 基于实物期权视角的企业杠杆水平变化趋势解释
        一、资本性投融资需求波动与企业杠杆水平变化趋势
        二、基于实物期权视角的资本性投融资需求下降原因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融资方式的融资决策机制
    第一节 融资方式选择对企业杠杆水平变化趋势的影响
        一、股权融资与企业杠杆变化趋势
        二、商业信用融资与企业杠杆水平变化趋势
    第二节 基于实物期权视角的融资决策机制
        一、传统融资结构理论遭遇的挑战
        二、储备债务融资能力与财务柔性
        三、基于实物期权视角的储备债务融资能力的价值
        四、基于实物期权视角的融资决策机制
        五、基于实物期权视角的投融资决策机制
    第三节 融资决策的影响因素
        一、传统理论视角下的融资决策影响因素
        二、基于实物期权视角的融资决策影响因素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资本性投融资需求对企业杠杆率的冲击效应
    第一节 资本性投融资需求冲击效应的理论分析
        一、资本性投资融需求冲击效应
        二、货币政策对资本性投融资需求冲击效应的调节作用
    第二节 样本选择、模型设计与变量定义
        一、样本选择
        二、模型设定与变量定义
        三、描述性统计
    第三节 实证结果分析与讨论
        一、资本性投融资需求冲击效应的实证分析
        二、货币政策对资本性投融资需求冲击效应的调节作用的实证分析
    第四节 稳健性检验
        一、考虑变量测量的稳健性检验
        二、控制“去杠杆”政策影响的稳健性检验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股权融资对有息债务融资的替代效应
    第一节 股权融资替代效应的理论分析
        一、股权融资特点与现状
        二、股权融资替代效应
        三、货币政策对股权融资替代效应的调节作用
    第二节 样本选择、模型设计与变量定义
        一、样本选择
        二、模型设定与变量定义
        三、描述性统计
    第三节 实证结果分析与讨论
        一、股权融资替代效应的实证分析
        二、货币政策对股权融资替代效应的调节作用的实证分析
    第四节 稳健性检验
        一、考虑变量测量的稳健性检验
        二、控制“去杠杆”政策影响的稳健性检验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商业信用融资对有息债务融资的替代效应
    第一节 商业信用融资替代效应的理论分析
        一、商业信用融资替代效应
        二、货币政策对商业信用融资替代效应的调节作用
    第二节 样本选择、模型设计与变量定义
        一、样本选择
        二、模型设定与变量定义
        三、描述性统计
    第三节 实证结果分析与讨论
        一、商业信用融资替代效应的实证分析
        二、货币政策对商业信用融资替代效应的调节作用的实证分析
    第四节 关于货币政策调节作用的异质性结果的分析
        一、货币政策调节作用的异质性结果
        二、货币政策调节作用异质性结果的理论分析
        三、货币政策调节作用异质性结果的实证检验
    第五节 稳健性检验
        一、考虑变量测量的稳健性检验
        二、控制“去杠杆”政策影响的稳健性检验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八章 基于企业融资行为的融资供给环境优化
    第一节 经济波动不同阶段下的企业融资行为
        一、在合理预期的前提下根据投融资需求合理确定杠杆水平
        二、在合理预期的前提下通过融资结构调整储备债务融资能力
        三、基于货币政策的融资行为调整
    第二节 基于企业融资行为的融资结构优化路径
    第三节 提高银行金融服务供给适应性
        一、提升银行有息债务融资供给效率
        二、发挥银行在促进资本市场股权融资功能中的作用
    第四节 进一步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
        一、加快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
        二、进一步提升资本市场的股权融资功能
参考文献
后记

(7)阶段与转型:走向质量型增长(论文提纲范文)

1 增长的含义
2 两阶段模型
3 经济转型
4“高质量”的度量
5“增长”的对比
6 转型策略1:资本型增长淡出
7 转型策略2:质量型增长增强
8 转型策略3:降低金融杠杆
9 结论

(8)中日经济增速换挡比较分析 ——基于产业结构和供需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缘起
        1.1.1 选题背景
        1.1.2 中日之间比较的合理性与可行性
    1.2 选题意义
    1.3 基本内容
        1.3.1 研究方法与思路
        1.3.2 内容安排
    1.4 创新与不足之处
        1.4.1 创新之处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经济发展与需求供给
        2.1.1 经济发展与需求
        2.1.2 经济发展与供给、生产效率
        2.1.3 产业结构变动
    2.2 中日经济发展特点
        2.2.1 中国经济发展特点
        2.2.2 日本经济发展特点
第3章 数据来源与数据处理
    3.1 投入产出数据
        3.1.1 中国投入产出数据
        3.1.2 日本投入产出数据
    3.2 产业部门价格数据
        3.2.1 中国产业部门价格数据
        3.2.2 日本产业部门价格数据
    3.3 数据补足与其他
第4章 产业部门结构与生产效率变动
    4.1 分析模型
        4.1.2 生产效率测算
    4.2 产业部门结构与总产出增长
        4.2.1 产业部门占比结构变动趋势
        4.2.2 产业部门产出与总产出增长
    4.3 生产效率变动分析
        4.3.1 员工人均增加值与资本劳动比变动趋势分析
        4.3.2 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变动趋势分析
    4.4 结论与启示
第5章 需求支出结构分析
    5.1 分析模型
        5.1.1 最终需求生产诱发额分解
        5.1.2 占比结构与增长贡献
    5.2 整体需求与总产出增长之间的关系
        5.2.1 总产出的整体需求结构
        5.2.2 需求生产诱发额对总产出增长的拉动
    5.3 需求诱发各产业部门变动对总产出增长的影响
        5.3.1 消费所诱发产业部门的影响
        5.3.2 投资所诱发产业部门的影响
        5.3.3 出口所诱发产业部门的影响
    5.4 结论与启示
第6章 分配所得结构分析
    6.1 分析模型及数据处理
        6.1.1 分配所得分解
        6.1.2 占比结构与增长贡献
    6.2 整体分配所得与总产出增长之间的关系
        6.2.1 总产出的整体分配所得结构
        6.2.2 整体分配所得对总产出增长的贡献
    6.3 各产业部门分配所得与总产出增长之间的关系
        6.3.1 各产业部门完全劳动所得与总产出增长
        6.3.2 各产业部门完全资本所得与总产出增长
        6.3.3 各产业部门完全政府服务所得与总产出增长
    6.4 结论与启示
第7章 经济发展的动力转换
    7.1 体制机制改革
        7.1.1 政府与市场
        7.1.2 金融与产业
    7.2 开放与全球化
    7.3 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
    7.4 后发优势与资源禀赋
    7.5 对中国中高速增长期的启示
第8章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10)需求因素对长期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需求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一个经济史考察
    1.3 需求引导经济增长的机制
    1.4 本文的思路与方法
2 高速增长经济体的经验比较
    2.1 需求面核算方法论
    2.2 需求因素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高速增长经济体的比较
    2.3 高速增长经济体同一发展阶段需求结构的比较
    2.4 小结
3 需求因素对经济增长影响的计量分析
    3.1 出口、消费与经济增长的相互关系
    3.2 Granger 因果检验
    3.3 面板向量自回归检验
    3.4 小结
4 中国经济增长的需求因素分析
    4.1 需求因素对中国经济增长的作用分析
    4.2 需求成分对中国行业产出增长的贡献
    4.3 消费、出口和产出的因果性分析
    4.4 小结
5 消费需求诱致的投资与经济增长
    5.1 消费增加与经济增长:中国的经验(1978-2006)
    5.2 消费需求诱致的投资与经济增长:模型分析
    5.3 小结
6 消费需求拉动的创新与经济增长
    6.1 消费需求拉动的创新:文献述评
    6.2 消费需求拉动假说:基于中国制造业企业调查的实证分析
    6.3 模型分析
    6.4 消费需求拉动的创新及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6.5 小结
7 消费需求引致的结构变迁与经济增长
    7.1 文献综述
    7.2 消费需求与结构变迁:中国经验
    7.3 模型分析
    7.4 小结
8 总结
    8.1 主要结论
    8.2 本文的创新点
    8.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录2

四、在高速增长的背后_(上)(论文参考文献)

  • [1]广西西江内河港口集装箱运营现状、问题及对策[J]. 陈亮东,邓迎. 交通企业管理, 2022(01)
  • [2]中国沿海地区经济增长与海洋污染的内在联系测度[D]. 赵璐. 辽宁师范大学, 2021(09)
  • [3]债务、国家信用与霸权兴衰[D]. 李黎明. 吉林大学, 2021(01)
  • [4]政府行为对我国区域产业结构变迁的影响研究[D]. 宋文月. 西北大学, 2020(07)
  • [5]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D]. 王晓慧. 吉林大学, 2019(02)
  • [6]面对经济波动的企业融资行为研究 ——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分析[D]. 赵怀波. 南京大学, 2019(09)
  • [7]阶段与转型:走向质量型增长[J]. 赵燕菁. 城市规划, 2018(02)
  • [8]中日经济增速换挡比较分析 ——基于产业结构和供需的视角[D]. 白成太. 清华大学, 2016(11)
  • [9]“十二五”时期的财政收支规模[J].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课题组,高培勇,张德勇,张斌,汪德华. 经济研究参考, 2011(03)
  • [10]需求因素对长期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D]. 庄佳强. 华中科技大学, 2008(12)

标签:;  ;  ;  ;  ;  

高速增长的背后_(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